⑴ 如何在新教學模式下提高學生在中學歷史學科 教學中的參與度
教育是一項培養人的活動,教學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線。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教學活動是師生雙向活動的結果,完整的教學活動包括課前、課堂和課後三個環節。要提高教學質量要從這三個環節著手。
首先,課前要精心備課。一堂課的好壞往往不在於教師知識面的窄廣,而取決於准備是否充分。精心備課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和關鍵。要在注重知識積累的基礎上進行備課。作為歷史教師,要不斷充實和提高個人素養,平時要多積累史料,廣發涉獵各類書籍,以廣博見識。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己要有一桶水」,一個備課知識面廣的老師比較容易獲得學生的喜歡。一要備教材,二要備學生。對於備教材:一、在備課過程中要鑽研教材。備課的過程就是對教材知識進行重新整合的過程。只有鑽研教材才能對知識進行重新的整合。就歷史學科而言,一個課題不能完全按照教材的編排順系進行講授,最好對教材進行二度利用。以新人教版必修一課題《祖國統一大業》例,便可以以祖國的統一為線索進行講授。全國現在教材的版本有5種,可以綜合利用。三、要變教教材為用教材。在新課程理念下,和以前單純強調基礎知識不同的是,現在更強調對基礎知識的運用。運用是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各種能力的結果,其中主要包括對提取信息能力、分析問題能力、理解材料能力、概括能力等的考察。這就要求教師將培養能力的目標貫穿到備課過程中,充分利用教材,把教材當材料,變教教材為用教材。三、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輔助教學軟體紛紛出現。powerpoint、authorware、director、flash、 方正奧思等軟體。在備課過程中,我們可以充分藉助這些軟體,製作課件,或製作ppt課件,或製作flash動畫課件。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具有內容充實、形象生動、趣味性強等優點。而且就歷史學科本身倡導論從實出,史論結合,多媒體輔助教學便於補充史料,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分析能力與概括能力。
課前除備教材外,還要備學生。即要清楚了解學情,認真分析學生對將要學習內容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這樣既節省了不必要的時間,同時還能對症下葯,因材施教,有利於提高課堂效率。這是課前的准備,即要做到精心備課,為成功上好一堂課奠定基礎。
備好課之後就來到上課環節,課堂是保證教學質量的核心環節。把握課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我們要向45分鍾要質量。在課堂上,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首先,要優化課堂管理。課堂管理是一種動態過程,內容包括常規事務的安排、課堂環境的建設、課堂秩序的維持、課堂活動的推進、自我修養與狀況的管理等工作。特別是課堂秩序和自我修養的管理。良好的課堂秩序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課堂秩序的紊亂會嚴重影響教學質量。教師自我修養的管理主要是指教師在課堂要能比較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把生活情緒帶到課堂,這也是對教師職業操守的要求。其次,在教學內容上,要強調重點,突破難點。對於教學重點,要精講;對於難點,要深入淺出;對於非重難點,可以簡略地講。對教學重難點和非重難點在時間上要有個合理的安排。一般來說,以用所需課時的三分之一來講授課題的重點為佳,再花三分之一的時間來突破重難點,最後三分之一的時間簡單講授非重難點內容及練習。再次,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改變教學模式是大勢所趨。教師要從過去的「一言堂」中走出來,要增強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度,倡導主動學習,強調合作與探究。比如對新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2第二單元第5課《新航路的開辟》,便可以讓四位學生分別扮演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提前准備),通過閱讀教材並結合課外查找的資料,分別講述各自的航海經歷(限時5分鍾)情境再現,既形象生動,又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最後,要改革教學方式,倡導教學方式的多樣性和創新性。陳舊單一的教學會使學生產生倦怠。我們應該乘著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春風,藉助先進的現代化教學儀器和教學手段,如用多媒體、投影儀、幻燈片、電視、錄像等教具,通過提問、誘導、啟發、探究、討論等手段,改變原來教師「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變學生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力圖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課後的及時復習與輔導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內容,不容忽略。課後工作做得好可以提高教學質量。一要及時復習。遺忘曲線表明,遺忘進程是先慢後快,遺忘在識記時就開始了,據統計20分鍾後即已遺忘41.8%,如果時間過長,遺忘差不多時才復習,那就幾乎等於重新學習,所以課堂學習的新知識必須及時復習。復習主要以練習的講解為主,通過對本課題相關練習的講解,進而增補課堂沒有講到的知識點或者對課堂知識進行加深並拓展。二要認真批改作業:布置作業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三要做好課後輔導。課後輔導主要是指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以達到培優補差的目的,避免一刀切的弊端。
總之,要提高教學質量必須抓好課前、課堂、課後三個環節的工作,三手都要抓,三手都要硬。課前要精心備課,既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課堂既要優化課堂管理,還要轉變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同時在教學內容上要重難點突出,抓好課堂教學尤為重要。最後,課後要即時練習,及時輔導。如此,則教學質量勢必會得到提升。
⑵ 歷史教研課題怎麼寫
地區二中高一歷史組教研課題開題報告
用研究性學習促進高中歷史教學
課題名稱 用研究性學習促進高中歷史教學 研究期限 2007年9月
—2008年8月
組長 付佳智 成員 張成書、胡君、李超峰、董伶俐、韓慶東、田海麗 執筆 張成書、李超峰
一、課
題
設
計
論
述
課題的背景、目的意義 目前在許多地方仍盛行傳統的應試教育,往往是教師一言堂,填鴨式的滿堂灌,缺乏人文關懷,不考慮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的需要,培養的學生缺乏創新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這對國家民族的長遠發展和強大都十分不利。為此在幾年前,國家開始著手進行高中新一輪課程改革,還在部分省區率先進行試點,近一兩年,高中新課程改革將在全國鋪開,它象洶涌的潮水正以排山倒海之勢和雷霆萬鈞之力,在向我們逼近。
對此,我們只能順而不能擋,我們必須盡力適應,盡快駕馭。
高中新課程中,研究性學習課程有著很高的地位,這從新課程中各學科的學分設置可以看出。研究性學習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是一種新的學習手段。和傳統教學相比,它不再是教師一言堂,不再是填鴨式的滿堂灌。它不僅讓學生學習知識,還要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自主學習,學會生存,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與人與社會與環境和諧相處,實現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
在研究性學習中教師是學生的指導者,又是學生的合作者。我們的思路是盡快適應新課程改革,學校在高一開設了研究性學習課程,我們何不嘗試將研究性學習這種新的學習方法引入歷史課學習中來呢,我們索性就將它和歷史教學結合起來,用以促進歷史教學,推動歷史學科學習。
理論依據和實踐依據 理論依據:(一)心理學:大多數學生對滿堂灌課堂教學不感興趣,他們的表現是煩躁、厭倦、疲勞,情緒變化大,易激動,常常不顧他人,不計後果,他們很需要調節,需要變換。
(二)研究性學習的自身規律:參與廣泛性,能力差異性,方式靈活性,結果多樣性和目標一致性。
實踐依據:信息來源有廣泛性和社會性特點,這決定學生要走出課堂,到社會中去自己動手、動腦,通過各種方法途徑獲取資料信息,從而形成觀點、意見,完成有關內容的學習。
研究計劃和步驟 第一階段:2007年9月-10月中旬:完成課題論證,課題組組建和分工。
第二階段:2007年10月中旬-2008年5月底:根據教學進度,組織學生對教材中歷史人物專題進行研究,各組做好材料數據的收集,整理並進行必要的分析、交流、小結。
第三階段:2008年6月-8月,總結經驗、效果和教訓並成文。
研研究方法 查文獻資料:各研究小組圍繞所負責的專題,通過閱讀書籍、報刊或上網查找資料,或通過參觀、采訪、考察等方式獲取資料,經過討論交流形成觀點、看法。
二、預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稱 成果形式 承擔人
《將研究性學習引入高中歷史0000教學初探》 論文 課題組
三、完成課題的條件和保證
課題組主要成員及其分工 姓名 分工及職責 所屬部門
付佳智 組織協調制定課題方案,開題和結題報告並參與指導學生 高一歷史組
張成書、李超峰 制定課題方案,整理匯總材料進行文字處理,參與指導學生 高一歷史組
胡 君、田海麗、董伶俐、 韓慶東 指導學生研究學習 高一歷史組
資料設備 資料:檔案袋、各種表格
經費及用途:500元用於購買資料,列印資料及必要的門票費、與區內外兄弟學校進行本項工作的教師交流等交通費。
其 它 歡迎其他對此課題有興趣的老師參加。
備 注 考慮到教學實際需要,部分工作可以在課題實施過程中進行調整。
⑶ 初中歷史學科如何進行教材的整合和取捨
初中歷史當然要以近代史和現代史為主,古代史是高考重點,單純的中考升學考試,應果斷放棄古代史部分。近現代史尤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復習,中考答題均是重中之重。
⑷ 大學歷史課中哪些課題適合於中學歷史教學
中學歷史自教學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課程標准》的要求.(2)分析每課教材內容在整個課程標准中和每個模塊(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課教材內容與初中教材相關內容的區別和聯系.
(二)學生分析
學生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狀況.(2)分析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3)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行為.
(三)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確定知識目標.(2)確定能力、方法培養目標及其教學實施策略.(3)確定引導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教學選點及其教學實施策略.
⑸ 對高中歷史學科教學的幾點思考
隨著課改的逐步深入,歷史學科的高考試卷體現出了新情境、新材料的特點,那就是題目的設置依託大量的史料閱讀與理解,因為材料解析題能夠培養和考查學生深層次的能力,拓展歷史的思維,形成一定的史學素養,所以高考試卷對它情有獨鍾,幾乎是沒有史料無以成題。如何培養學生運用史料的能力,如何正確運用各種史料進行教學,突破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增強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下面就談談我對於如何運用史料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幾點思考。
一、通過史料創設情境,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習興趣
教材中的史料作為學生對某一歷史課題研究的資料,有時並不能全面反映歷史人物、事件。這就既需要教師補充恰當的史料,又可讓學生在課後通過查找史料增加了解。通過史料創設的特定情境,可以再現豐富多彩的歷史場景,將學生帶入當時的歷史氛圍之中,大大縮短學生和真實的歷史之間的距離。學生見的材料多,儲存的知識就寬,看問題的視野就不局限於教材了。
如,我在教授人教版必修二《開辟新航路》中"新航路開辟的背景"這一問題時,運用了三段史料並設置了問題:
材料一:1453年,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攻佔君士坦丁堡,佔領巴爾干、小亞細亞以及克里木等地區,從而控制了東西方之間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國軍隊肆意搶劫商旅,而且帝國當局還規定對過往商品課以重稅。這實際上等於堵死了這一條重要的商路。
――吳於廑、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史編》上卷
材料二:"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個遠東尋找的是黃金,黃金一詞是驅使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人剛踏上一個新發現的海岸時所要的第一件東西。"
――恩格斯《論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國家的產生》
材料三:基督教與歐亞其他廣泛傳播的宗教相比,更多地滲透著普救主義。十字軍的多次東侵,就是受著傳教精神鼓舞的。熱心於航海事業的冒險家們動機除了企圖奪取香料外,便是發動新一次十字軍運動,傳播基督福音於全世界。
――吳於廑等主編《世界史?近代史編》上卷
試從這些材料找出新航路開辟有哪些原因?教師提出富於啟發性的問題,以促進學生展開更加積極的歷史思維活動,激發他們學習和探索歷史的興趣。
史料不止是文字史料,還有不少生動形象的圖片、圖畫等,用好這些史料也是必要的,比如在課堂中設置"圖說歷史"這一環節,可以將學生帶入當時的情境中去,讓學生用心去體會和感悟歷史。
二、運用史料"以史導論",培養思維能力,全面認識問題
史料引入高中歷史教學,就是希望學生明確歷史的結論並不是武斷的,也不是強加的,而是以充分的史料為依據的。在教學中,教師有效運用史料,為學生營造主動探究、解決問題的情境,這樣便使學生通過多則史料前後聯系,相互考證,從而讓學生從史料中來認識歷史的真實面貌,通過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使學生形成歷史意識。
例如,在講授人教版必修二《羅斯福新政》時,就可以運用有關史料,就羅斯福新政進行全面的認識和評價。
材料一:羅斯福至多是一個改良主義者,新政不是一種社會主義,只是資本主義的續命劑。……他的新政的主要目的,是恢復及挽救美國傳統的私有制度及競爭制度。……他承認現行社會制度中的病點,然而他只是希望把病的部分割去,而沒有希望把它全部撲滅後再來建造。新政只要把資本主義已銹了的車輪,磨得光些,使其再能轉動,這是資本主義的還魂劑,不是資本主義的致死葯。
――馬星野:《美國新政成績之總檢討》,《新中華》4卷17期(1936年9月)
材料二:誠然,新政不是社會主義性質的政策。但是,不要忘記,12年來美國的工人階級和黑人從羅斯福總統手中所得到的經濟保障和政治權利比從美國歷史上任何其他總統手中所得到的都多,這還不夠說明羅斯福總統的對內政策是一種高度民主進步的政策嗎?
――喬冠華:《民主的巨星墜了》,《新華日報》1945年4月20日
上述材料是當時我國學者對羅斯福新政的不同評價,肯定者中評價的角度也不盡相同。比如,馬星野從制度革新的角度,肯定了羅斯福新政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方面的作用;喬冠華則從社會民主的角度,肯定了羅斯福保護社會弱勢群體利益的民主行為,這幾段史料有助於學生全方位地看待羅斯福新政。
三、應用史料探究歷史,形成創新精神
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提供豐富史料並鼓勵學生分析史料,在
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利用所得的信息和已儲存的知識為基礎,鼓
勵學生克服傳統思維定勢的缺陷,綜合運用各種思維方式,引導學生設想新方法、新概念,提出新觀點,從而使認識或實踐取得突破性進展,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愛丁堡大學歷史學教授狄金森先生認
為,通常的看法與真實的歷史過程並不一致。在對"光榮革命"的認識上,就可以使用這樣一段新材料,以顛覆性的視角重新認識光榮革命。
2011年9月《光明日報?1688:一場真正的現代革命?》中這樣認為:事實上,雖然詹姆斯二世在荷蘭執政威廉率軍登陸後逃離了英國,並未與其正面交戰,但英國民眾主動發起的暴力行動和他們對詹姆斯二世的反叛浪潮在英格蘭開始爆發並迅速波及英倫三島。這種大眾的暴力行動過程相當激烈,大規模的武裝沖突不可避免而且相當持久。
這段材料以新視角說明了英國的"光榮革命"並不是和平的政治改變。我們通常認為,英國的光榮革命之所以"光榮",是因為一小撮政治精英以政變的形式改變了英國的政治局勢,並沒有發生流血事件,但材料卻以新視角告訴人們,光榮革命時不僅流了血,而且還發生了大規模的持久性沖突。有利於學生打破傳統的思維認知,而敢於以創新的精神探究歷史的真相。
以上是我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有關史料教學的三點粗淺的思考。總之,藉助史料的搜集、分類、解析、運用等各種形式的史料教學活動,以引導學生轉變歷史學習方式,密切與社會實踐的聯系,改革傳統的、以"教師、課堂、教科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起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廣闊性,使學生初步形成自主研究歷史的能力。
⑹ 歷史課程資源整合的理論著作有哪些
長期以來,我們對歷史課程的理解相對來說比較狹隘,基本上局限於「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教科書」,教師的教學行為也往往只是遵循「教學大綱」,執行「教學計劃」,教授「教科書」。這種傳統的觀念和教學顯然不能適應歷史教育改革和發展,所以我們必須重新審視歷史課程,把握課程理念,更新教育觀念和轉變教學方式,以實現課程目標和貫徹教改精神。
歷史課程資源是指有利於歷史課程目標實現的各種資源的總和。這其中既包括物質的,也包括人力的;既包括校內的,也包括校外的;既包括傳統的教科書、圖書資料,也包括現代的網路、科技成果。新的課程資源的出現,帶來全新的學習和教學取向,它要求我們能跳出將課程資源限制在教室、書本、教參、練習冊以及其他教學輔助資料的課程資源物化狹隘的思維定勢和傳統的教學模式。
新課程標准指出:「歷史教師是最重要的人力課程資源。教師的素質狀況決定了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范圍和程度。在課程資源建設過程中,要始終把教師隊伍的建設放在首位,通過對教師這一重要課程資源的開發,帶動其他課程資源的優化發展」。現代歷史教師的教育能力不僅應具有:傳統意義上的教學組織能力,教材處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教學監控與評價能力等;還應具備:歷史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能力以及相應的素質。這需要我們實現自身素質的提升和角色的更新,特別要注重提升三種能力。
1、遴選、鑒別的能力。現代歷史教師的教育職能已不能囿於課堂教學和教授課本,他應是歷史課程的開發者,是學生學習資源的發現者,同時還是現有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的遴選、鑒別者。歷史學習資源藏量豐富,分布廣泛,品種多樣。這就要求教師具有善於發現、果斷取捨和價值判斷的能力。如:在上《必修二<專題四——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中《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遷》這節時。關於「服飾」「餐飲」「建築」「習俗」等內容,除了課本提供的圖片資源和概括的文字講述外,在日常生活中,學生還可以通過影視題材、上輩講述、生活觀察等接觸到相關課程資源。在這種滿眼是「資源」的時候,就要學會取捨,那些有利於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合作、學會創新和發展的資源應該是我們在課程資源開發時的首選內容。而在上《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等資源相對貧困的章節的時候,就要善於發現和發掘,充分利用現有學習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教育價值;在上《走向世界的資本主義市場》等課程資源相對單調的章節的時候,要努力進行課程資源的多向多維聯系,形成課程教育交互網,以滿足學生歷史學習與全面發展的需要。
2、組合、變通的能力。如何把「原始」的、散見的歷史課程資源化為歷史課程的有機部分,這是歷史教師課程開發的基本功。一般來說,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做:把零散的課程資源進行組合,如:前面講到的《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遷》中,可以把個人、家庭、社會、自然、媒體中等課程資源進行有機組合,在「服飾」一目中,讓學生通過教材處理,聯系個人實際,結合家庭生活變遷,再和媒體(影視、網路)資源相聯系。使學生通過感受歷史服裝的變遷,和短期的服飾變化,了解一定時期的服飾和裝束是受這一時期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制約,同時還受審美觀點、意識形態、民族傳統等影響。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精神,領會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和改革開放帶來的好處,激發其愛國情懷和熱情。這樣教育就具有一定的系統性、針對性和目的性,把傳統的科學資源進行現代性轉換和激活,使之具有現代教育價值和教育活力。如中央電視台推出的「百家講壇」中的專家就是運用這種方式,贏得觀眾的喜歡,取得較強的收視率,我們在上文化史專題時就可以借鑒和運用。如在上《百家爭鳴》的時候,我們可以借用北京師范大學於丹教授《論語心得》的一些語言闡述,來介紹孔子的人生觀、治國理念以及現實意義。把現有的已利用過的課程資源進行變通、嫁接,使課程資源具有再生性、可再利用性,即具有歷史教育的新生長點。
3、協調、溝通的能力。歷史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不僅是學生傳統歷史學習方式的現代轉換與超越,同時也是歷史教育方式的重要變革,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師必須走出課堂,走出書齋,走向社會、自然,走進學生家庭,走近學生生活;要從「學科世界」走向「生活世界」,從歷史學科走進其它學科。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必然要與社會、家庭、其它學科教師以及科研單位等取得廣泛而密切的聯系,這就要求教師具有一定的協調與溝通能力,不僅要溝通家、校、社會以及其它學科,並與之協作,而且要成為學生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協作者、溝通人。
此外在開發和利用歷史課程資源時要重視找准角度。歷史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可以從具體而微的問題、課題、情境等入手的,也就是說,是以某一問題、課題、情境為起點或基點而開展的。
從問題角度看:可以由課內向課外開拓,由課堂教學所遭遇的實際問題而引發開去,探尋課外學習資源,從課外學習資源中得到解決或再認;可以由書本知識向學生生活、社會生活延伸,讓書本知識在生活中獲得新的生長點和生命;也可以從學生的經驗和生活中的具體問題拓展開來,上升到更高層面進行探討。
如:在專題三的《太平天國運動》中,我設計了以下問題:是什麼促使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在當時社會的可行性有多少?太平天國運動為什麼會遭遇「其興勃也,其亡忽也」的命運?比較陳勝、吳廣起義和太平天國運動的異同點?然後要求學生通過學習、思考、討論、協作來解決問題。這樣學生不僅會利用各種資源和途徑來解決問題,同時也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和眼界,自然而然地達到開發課程資源的目的,培養了學生閱讀和分析能力,提高了人文素養。
從課題角度看:新課程的最大特點是對研究學習的提倡和重視,在「必修一」中有許多章節後附有「學習與探究」,「必修二」和「必修三」都專門安排了三個「學習與探究」題材。因為課題的探究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協作精神,培養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增強經受挫折、適應生存環境的能力,樹立崇尚科學精神,堅定求真、求實和創新的科學態度。因此在課程開發中,我們應注重課題這個形式,對於課題的選材我們可以:1以生活和生產中的一些熱點問題為背景和對象,把它們納入課程學習的視野,進行歷史學習資源的開發和利用;2以國際國內發生的包括現代傳媒技術所呈現的學生感興趣的事件為課題,充分利用報刊、圖書、影視、網路進行深入探討;3以教科書中涉及的有關重要議題特別是「研究性學習」設計的課題為研究主題,調動、發掘校內外可資利用的資源,開展研究性學習等。
從情境角度看:高中生正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時期,他們思想活躍,接受和模仿能力很強,而且想像力豐富,求知慾強烈。形象生動的情境教學符合學生這種心理和生理特點,能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培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陶冶愛國主義情操。情境的創設和再現可以根據不同的章節選擇不同的形式,可以到自然,也可以到校園、社區中這些富有歷史內涵的場所和活動中獲取學習資源;還可以以專家、學者、教師為歷史學習的課程資源。
如:在介紹《早期的國家》這節內容時,我選擇帶學生到「下湯遺址」,在考察過程中,通過觀察、討論,他們對遠古的歷史有一個由籠統到清晰的過程,更感受仙居歷史文明的悠久和璀璨,愛鄉愛國的情懷就會油然而生;在學習《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遷》時,帶學生到農村去,讓他們去觀察建築的變遷和家庭配置的變化,這樣不僅使他們對「物質生活的變遷」有清晰認識,更能領會歷史的含義,同時能進一步理解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和改革開放正確性。這樣通過引導學生「由生活到課堂,由直接經驗到間接經驗,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不僅實現了歷史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更能實現學生自身的知識增長和理論的升華。
前面我們介紹到歷史課程資源,既包括教材、教學設備、圖書館、博物館、互聯網以及歷史遺址、遺跡和文物等物質資源,也包括教師、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人士等人力資源。在歷史教學中我們還要了解各類課程資源的特點,實現歷史課程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
1.理會和利用好教材。依據新課程標准編寫的新教材,充分考慮到歷史課程特點,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寬廣的選擇空間,深刻的人文內涵,多樣的評價方式,全面的科學素養,自主的探究活動,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最大限度地引導師生關注課外生活,拓寬歷史學習的途徑,拓展歷史學習的時空,使其有利於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具體體現在:如在「導語」、「學習建議」「閱讀與思考」、「知識鏈接」中加強對課外歷史學習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引導。又如在「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史學爭議」中注意將課內學習導向課外學習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教材在內容、總量上進一步整合,跨度、綜合性和彈性加大,並納入了探究式學習的運用,如在歷史新教材的附錄「課外讀物推薦書目」、「歷史學習網站推薦」中提供了10個網站,這對克服「學科中心」、「知識中心」、「書本中心」的局限邁出了可喜的一步。這樣不僅提供歷史課外學習資源,並為歷史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鋪路架橋。
2.充分應用圖書館、社區、歷史遺存等資源。圖書館和社區中涉及歷史課程資源的主要有:歷史文獻、歷史讀物、歷史報刊、歷史文學藝術作品等。充分利用圖書館和社區資源,對歷史教學具有積極作用,而歷史遺存(如「下湯遺址」)的利用,能夠增強學生直觀的歷史感受。
3.積極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學生通過社會調查等綜合實踐活動,能提高動手、動腦和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並實現綜合素質的提高。通過研究性學習在民主、平等、和諧、寬松的氣氛中,學生敢於並樂於參與教學過程,從而釋放出自己的個性,不時閃現出不同凡響的智慧火花;師生之間才能互相接納、互相敞開、互相理解,從而達到互教互學,良性互動,共享知識,共享智慧,共同發展。
4.發揮好網路歷史課程資源的作用。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廣和運用,網路不斷深入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它以信息量廣、資源新而深受大家的青睞,也為歷史課程資源的互動、再生、共享提供了平台。在教學中我們可以用電化教育設施,製作歷史課件,在課堂上展示更多的歷史資料;可以通過歷史教學軟體,模擬出幾百年幾千年,甚至萬年前的社會面貌,使學生更為直接、更為迅速地了解歷史、掌握歷史,賦予歷史課程新的生命;可以製作網頁,把學生研究性成果(小論文)等放在網頁上,實現資源的共享和利用,拓寬歷史課程資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通過網路,學生可以訪問世界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十世紀下半葉,中國大陸的民間宗教研究重新政治化,為意識形態的目的,主持機構欲將其收納為國家主義學說的附庸,學科的獨立性漸漸消失。這一時期的「民間宗教」學者,艱難地延續自己學派的治學方法。因為學科整體上的空間開拓受到限制,他們就集中在歷史、文學學科內,按既定的題目,用考據、整理和一般敘述的方法做研究,完成了一批專著,形成目前的「民間宗教」學科格局。
近三十年的「改革、開放」,激發了學者獨立思考的本性,恢復了中外學術交流的環境,給當下和未來的「民間宗教」研究打開了一些可能空間。回顧二百年來中國民間宗教研究的歷程,我們看到「民間宗教」這一學科,是由許多不同領域的前輩合力開拓的。當它們成為一個統一學科以後,超越既定的立場,尋找共通的方法,就成為學科建設的關鍵。在這個過程中,中外不同學科學者之間交流的交流殊關重要。限於篇幅,本文沒有將近五十年來港台和西方學者在中國民間宗教研究方面的成果加以介紹,事實上交流已經展開。海外學者來大陸作田野和文獻研究,國內學者去國外訪問留學,「漢學」著作的翻譯,一系列新課題的發現,這些都預示著在若干年內,國內的「民間宗教」研究將會有長足的發展。
原文出自《歷史教學問題》 2008年5期
《中國基礎教育學科年鑒》是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基礎教育學科資源保護開發與應用研究」的重大成果之一,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南京師范大學聯手打造,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從2012捲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包括基礎教育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音樂、體育與健康、美術、信息技術、通用技術、學前教育等分卷。本書的編寫匯聚了各學科大批高校學者、學術科研機構專家、各級教研員和基礎教育一線教師,其中有相當數量的國家基礎教育各學科課程標准研製組負責人或核心成員,對我國基礎教育各學科在該年度的發展進行全面總結和深入分析。
⑺ 談談你是如何進行教材的整合和取捨的 初中歷史
如何科學合理地把握初中歷史教科書
歷史教科書是歷史課程資源的核心,在歷史教學中處於最基礎的地位。歷史教師所持的教材觀、處理教材的能力、處理教材的方式等,都將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這就意味著,教師過去翻開教材就開始講,嚴格按照教材的編排順序、面面俱到地教學的情況已成過去;所以新的歷史課程改革給歷史教師帶來的嚴峻挑戰之一,就是真正擺脫「教教材」的模式,思考怎樣去依據課標、依託教材,大膽合理的對教材內容在宏觀上進行整合和整體設計,微觀上適當的進行取捨,引領學生實現對課本的超越。
一、高屋建瓴把握教材
(一)把握主題立意
根據《歷史課程標准》要求,新教材以「主題」形式呈現教學內容,領會和把握教材,必須領會和把握各個主題的主旨,只有這樣才能把本主題的眾多內容統率起來。各主題的主旨往往有深邃的含義,需要我們多層次多角度去認識,其中尤需注意的是兩點:一是主題標題的含義,二是各課是如何闡釋主題主旨的。如第六主題為「繁榮和開放的社會」。該主題的主旨是,從「繁榮」、「開放」以及二者相互關系的視角講述隋朝和唐朝的歷史,「再現」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段。為此,本主題安排了以下內容:描述開皇、貞觀、開元時代的繁榮(第1、2、3課),描述對內開放(第5課)和對外開放(第6課),說明科舉制度為繁榮與開放的社會提供了人才資源的保證(第4課),描述隋唐文化的繁榮及其成果(第7、8課)。
(二)把握各課內容
新教材各主題下設「課」,各「課」下設若干「子目」。教師應在課與《標准》、課與主題、課與課,課內各子目的聯系中去把握各課教材的內容。
1、依據主題內各課聯系,明確各課地位,把握各課內容。如《開元盛世》和《輝煌的隋唐文化》講述的都是隋唐時期的盛世景象,只不過角度不同,一課是從經濟的角度講,一課是從文化的角度說。
2、依據課內聯系把握各課內容
(1)依據課名和子目,把握本課中心。《貞觀之治》一課中心自然是「貞觀之治」的盛世景象及出現的原因。
(2)依據子目之間的關系把握本課內容。《科舉制的創立》一課,依次講述的是科舉制的誕生、完善(過程)、影響。
(3)依據課文和插圖把握本課重點。插圖多是圍繞重點設計的,《遼、北宋、西夏形勢》、《金、南宋對峙形勢》、《岳飛像》是《民族政權並立的時代》一課的重點。
二、實事求是整合教材
1.緊扣課標,合理取捨
歷史教科書是歷史教學的主要素材,但沒有完美的教科書。由於學生不同、環境不同、教學目標不同,任何教科書都有改變和調整的餘地。因此教師要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依據課標、依託教材,借鑒教學參考資料的合理成分,根據自己和學生的特點大膽合理地對教材內容進行選擇,創造性地編制教學方案。對於那些《課程標准》不作要求的、內容比較簡單的、不利於教學整體設計的教材內容,或者少講,或者不講,讓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閱讀(如五代十國、北宋與西夏的關系);對於那些學生不好理解又是《課程標准》要求的內容,教師就要增設背景材料,輔助學生學習(《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血染盧溝橋」一目和「南京大屠殺」 一目之間跨度大、跳躍性強,補充淞滬會戰內容)。整合教材即知識整合,這樣處理完教材後知識完整,學生理解起來更容易,克服教材內容雜亂的不足。
2.注重基礎,貼近時代
教材內容跨度大、跳躍性強,涉及的知識面廣。哪些要詳細講、哪些略講,哪些不講?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制定恰當的教學目標,切忌降低或過分拔高課程難度和拓展課程內容,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教科書的知識點多,如果要求學生全部掌握,既增加學生負擔,也不符合課改的要求。課堂教學內容應該豐富,而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應該少而精。
3.細節的整合和舍棄
紛雜的歷史事件中,學生不易理出頭緒。因此對於復雜的歷史過程我們應該盡可能的將其條理化、清晰化。教師對於教材可以根據自己教學的實際需要進行有效的整合和舍棄,也可以重新編排教材內容上課。
三、精雕細琢,合理運用
教科書採取課題體,每課由主幹系統和輔助系統兩部分組成。主幹系統由課題、宋體字正文和楷體字閱讀課文構成。輔助系統由導入框、文獻資料、圖畫(含歷史地圖)、動腦筋、練一練、活動與探究、自由閱讀卡構成。
(一)如何使用課前提示
1、可作為導語。導語是講授新課的第一個重要環節,有如戲劇中的「序幕」,一開始就能立即抓住學生的心弦,激發學生的興趣。而新教材的課前提示往往是根據學生求知慾旺盛和好奇的心理特點,精心編擬了許多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懸念,使學生產生對知識的關切和渴望。如《民族政權並立的時代》一課的課前提示:……「契丹是怎樣興起的?宋朝又是怎樣建立的?為什麼稱這個時期為民族政權並立的時代?」這樣的課前提示簡直就是准備好的設疑、懸念導入,類似的課前提示幾乎每課都有,教師在設計導語時可以適時採用。
2、可作為教學提綱或作為指導學生自學的閱讀提綱。新教材的課前提示本身就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它揭示了本課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基本線索,為教師准備好了本課的教學提綱。對學生來說,一打開課本,首先看到的是語言精煉生動、又富於啟發性的課前提示,一開始就把學生的求知慾望激發起來,學生可帶著課前提示中的問題一步步進入歷史知識的王國。根據「開元盛世是怎樣取得的?」的提示引導學生閱讀「開元盛世」一目,「當時社會又繁盛到何種景象呢?」的提示可引導學生閱讀「盛世經濟的繁榮」一目。就這樣學生依據課前提示中的問題,一個一個地去尋覓答案,就會了解這一課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線索。
3、指出了重點、難點。大部分課前提示往往是圍繞本課重點、難點提出要思考的問題。這些問題往往是本課重點、難點,教師在教學中要高度重視。如「隋煬帝專為看瓊花開通大運河的說法對不對?大運河對我國歷史發展有什麼重要作用?」就是本課的重點,而「隋朝為什麼能完成這樣大的工程?」則是本課的難點。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圍繞導入框中的問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4、可作為課後小結的依據。結尾是課堂教學的基本結構,是不可忽視的最後環節。好的結尾可以使知識得以概括、深化,使整個課堂教學結構嚴密、緊湊、和諧、完善。第14課《匈奴的興起和漢朝的和戰》的導入框引用了董必武的詩句「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見識高。」如果在教學中把董老的詩放在昭君出塞後的小結部分來講,說明古人和今人對這件事都給予了很高評價,這樣就顯得自然順暢了。
總之,新教材的課前提示有利於教和學,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前提示的功能,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二)如何處理正文和小字
歷史新教材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富有彈性。它採用大小字結合編排的方式,其中大字言簡意賅,簡明扼要,是全課的骨架,深入淺出地勾勒出歷史發展的脈絡和特徵,使學生對這一階段的重要歷史人物、現象、事件有一個初步的、輪廓式的了解,是教師必講、學生必學的內容;小字則豐富活潑、具體形象,是一課的血與肉,在教學中不作要求,由教師自行掌握。這使教學要求層次更加鮮明了。(「大字」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得出相應結論,「小字」激發學生興趣。)那麼,怎樣去把握並恰當處理好大小字的關系呢?我以為,應該在有利於實現教學目標的原則下,在保證大字教學的基礎上,將小字內容有選擇地揉進教學、以實現大小字的交融統一。在《「和同為一家」》一課中,「大字」寫「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只有四句話:但這一句話包括時間、地點、人物、過程、意義等知識構成要素,需要學生精讀,老師也可以精講。但如果教材僅寫這幾句話,就太枯燥了,所以還寫了一段「小字」,具體記敘文成公主的事跡,數字為「大字」的幾倍。大小字結合這一目教材就因為有骨架有血肉而豐滿起來。但小字一段由學生閱讀,教師不必再講述或補了.利用小字內容有助於強化重點、突出主題,如岳飛的事跡的小字對大字具有很好的解釋和補充作用。
(三)圖像和文獻資料
圖像豐富是本教材的特點之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意教材文字,還要注意圖像的利用。很多語言難以描述的歷史現象,看了圖一目瞭然。運用圖像時,要注意以下兩點:
1、抓住重點圖像。由於各課的圖都不止一幅,不抓重點會分散學生的注意。教師應從每課的圖中,選出二三幅作為重點,要求學生重點識讀。如第一課有各種圖5幅,而重點應是「隋朝大運河示意圖」;第九課有圖8幅,重點應是《對峙》、岳飛圖像。
2、引導學生對重點圖像進行「解讀」。「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此話適用於讀圖,要看門道就要對圖進行「解圖」。如在《大變革的時代》一課思考題中的「牛尊」:「牛的鼻上套一圈環,說明牛已被用來幹活。」這就解讀了「牛」與「牛耕」的關系,教師可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對其他各課的重點圖像進行類似的解讀.主要方法:(1)描繪法。《趙州橋》橋型優美,結構新穎,很像古人所說,如出雲初月,雨後彩虹。可用明人祝萬祉詩「百尺高虹橫水面,一彎新月出雲霄」等句子,增強這一古建築的藝術感染力。(2)聯想法。講《焚掠後的圓明園殘跡》時,可以引導學生從兩個方面進行想像,一方面,雖然只是殘磚斷瓦,但仍然可以想像圓明園曾經的輝煌。另一方面,它也是西方侵略者野蠻摧殘人類文化的見證,又是文明古國「落後就會挨打」的證明。 聯想法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想像力。 (3)啟發法。歷史插圖能使比較抽象的史實事因或史事意義具體起來。如對閻立本的《步輦圖》演示,可組織討論以下問題,從而啟發學生理解唐初對少數民族的開明政策和唐蕃之間的友好關系。①坐在步輦上的人是誰?②為什麼唐太宗要接見吐蕃的使者?③從這幅圖中可以反映出哪些社會現實?試舉例說明。
(四)動腦筋
對於教師來說,此欄目要注意兩點:第一、備課一定要備「動腦筋」,對發散思維強的題目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盡可能設想學生可能做出多個答案。對此,教師用書上一般都作了提示,可供參考。第二、對學生的答案,不要輕易說「不」。凡是有一點道理的,老師都應肯定或鼓勵。一時弄不清楚的,老師可指出這也是一種看法,對與不對,可以繼續研究。輕易否定,往往會使自己被動。但對學生也不能無原則的「捧」,對明顯的錯誤也應指出,不過態度一定要謙和,切忌損傷學生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五)練一練: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題,檢驗自己對本課核心知識的理解和把握。是必做的內容。
(六)自由閱讀卡和活動與探究
自由閱讀卡:可視為補充的閱讀材料,要求接近於課文中的「小字」,但更強調由學生自主閱讀。活動與探究:有1—3項,可任選。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因校因班因人制宜。
總之,教材的把握對於上好每一堂課都至關重要。只要我們加強理論學習、更新觀念、勇於實踐、不斷創新,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將會是一個更廣闊的施展教學才華的舞台。
⑻ 如何在歷史課教學中體現高效課堂個人課題結題報告
隨著新世紀的到來,全球經濟一體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社會生活數字化等一系列根本性變化對教育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沖擊.時代發展對新世紀人才培養的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湖北省從2009年秋在普通高中實行了課程改革.這次新課程改革在其理念上是以學生為本,注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著眼於學生全面發展.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課程改革在課堂教學層面所遭遇到的最大挑戰就是「有效性」問題.當前人們對課程改革的「關注點」由轉變教學方式轉移、聚焦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反映了課程改革正經歷著一個由外及內、由表及裡的深化過程,但是由於課程改革的復雜性,人們對新課程理念理解、領會的偏差,以及實施者缺乏相關的經驗,課堂教學改革出現了形式化、低效化以及「三維目標」割裂、教學內容泛化、教學活動外化、教學層次低下、預設與生成沖突等現象,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荊州市北門中學為了推進課改的順利進行,於2009年9月在全校實施了生本?自主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地探索.
歷史教育在人文素質教育中承擔著十分重要的功能,它作為人類對以往時間的集體記憶,能夠更全面地為人們提供價值理性的累積經驗,並從歷史上因價值理性的缺失而導致的社會發展失衡中為人們提供深刻的教訓.歷史課堂承載著培養學生歷史素養的重任.為了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減少學生的課堂精力流失率,荊州市北門中學歷史課題組把湖北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重大研究項目「新課程學科課堂有效教學研究」的子課題「歷史教學中教師有效提問策略研究」與我校的教學改革實踐相結合,作為我們研究的課題.
對該課題的研究,我們共分三個階段完成.第一階段:起始研究階段(2010年2月—7月);第二階段:過程研究階段(2010年9月—2011年12月);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12年1月----6月),歷時兩年多時間..針對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效提問策略的研究,從微觀入手,研究了歷史教學中教師有效提問「對象」策略、歷史教學中教師有效提問「度」策略、歷史教學中教師有效提問「點」策略、歷史教學中教師有效提問「境」策略、歷史教學中教師有效提問「情」策略、歷史教學中教師有效提問「法」策略.其中有7篇論文即
《歷史教學中教師有效提問「對象」策略的研究》《歷史教學中教師有效提問「度」策略的研究》《歷史教學中教師有效提問「點」策略的研究》《歷史教學中教師有效提問「境」策略的研究》《歷史教學中教師有效提問「情」策略的研究》《歷史教學中教師有效提問「法」策略的研究》《淺談高中歷史教學要以學生為本》在省級刊物上發表,兩篇教學案例榮獲荊州市2011年案例評比一等獎.歷史教學中教師有效提問建立了具有荊州市北門中學課堂特色的「三步六問法」模式.該模式的推行,提高了學生歷史課堂學習的興趣,受到了學生與家長的好評,也得到了上級領導及專家的肯定.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歷史是已經凝固的現實,現實是正在流動的歷史.歷史是一座橋梁,架起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昨天和今天.作為一門學科,「歷史學從事的是一門富有社會價值的學科.從社會整體看,學史以『通古今之變』,有助於人們認識世界發展潮流,推動社會進步.從個人方面看,讀史有助於培養『真善美』的思想品德和情操,而個人的進步正是社會整體進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無論從個人的發展還是從社會的進步看,學好歷史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目前學生對歷史學習卻普遍缺乏興趣.具體體現在:1、教學理念滯後;2、教學方法單一;3、學習激情不足;4、學習效率低下等.
為了提高學生的歷史課堂的有效性,因此我們制定了:
(一)研究的目的:探索出適應時代要求的切實可行的科學有效的歷史課堂教學模式,使教學效益最大化、最優化.
(二)研究內容:1.研究有效教學提問的根本性變革; 2.研究有效教學的層次與結構;
3.研究有效教學的真實有效性; 4. 研究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調動
(三)研究方法:學習其他學校教學模式,在綜合自己學校教學環境的基礎上,通過實踐探索適合本校教學的教學模式.
(四)本課題研究計劃(含研究步驟、階段進展目標)
第一階段:起始研究階段(2010年2月—7月)
建立課題研究組織機制,明確任務目標,開展前期研究.主要工作是:成立本校歷史學科課題研究小組,制定子課題研究工作計劃;深入課堂開展教學狀況調查,觀察課堂教學實況,研討課堂教學案例,積累資料;課題組成員集中研修、培訓.
第二階段:過程研究階段(2010年9月—2012年6月)
本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圍繞本項目研究的目標開展研究,細化研究過程,逐步形成課題研究成果.主要工作包括:項目組分析處理調查資料,形成歷史學科課堂教學現狀分析報告;深入課堂進行教學調查與課堂觀察,組織有效教學研討、交流和展示活動.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12年7-12月).本階段的重點工作是對本項目研究進行全面總結,推出課題研究成果.主要工作包括:總結、梳理、上報歷史課堂學習方式變革和學習效益研究成果;撰寫子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二、本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歷史有效課堂教學提問有促進學生發展,激勵學生學習等功能.通過加強有效提問的研究,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對歷史課堂有效提問的全新認識,是適應新時期歷史課程改革的.
1、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主義學家斯皮羅在1991年提出學習分為初級學習和高級學習.高級學習要求根據不同教學目標,在不同時間用不同方法創設情境,從不同角度多次認識同樣的材料,教師的學習是基於案例的理解,分析和反思,教師研究是以案例為載體的實踐研究.
2、行動學習理論:英國人雷格·列文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行動學習的理論.教師的行動學習:為改進自己的教學而學習,針對自己的教學問題而學習,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學習.案例與反思的教學,首先要教師學習有問題意識,不斷反思自己課堂教學,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維果茨基教育理論:20世紀30年代初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斯基提出,人類的學習是人與人之間交往過程中進行,是一種社會活動.學習的本質是一種對話,個人與自我的對話,個人與他人的對話,個人與理論的對話,個人與實踐的對話.
4、關於課堂有效學習的內涵
(1)課堂有效學習是相對於無效和低效學習而言的.是指學生在教師組織的課堂教學活動中,積極參與並高效率地獲得新的知識、技能,增長能力,獲得發展的學科學習活動.
(2)學生的發展就其內涵,應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整合,缺少任一維度都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發展.新課程既注重即時的可測性和量化的當下發展,更關注面向未來、著眼於可持續和發展後勁與潛力的終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