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南皮歷史博物館

南皮歷史博物館

發布時間:2021-03-08 00:14:21

① 古代河北南皮今指那個地兒

歷史沿革
南皮之名起於春秋。據《太平寰宇記》記載,北方少數民族山戎攻打燕國,燕向齊國求救,齊桓公救燕山伐山戎至此,築城制皮革,稱為皮城(在今縣城東北5公里處),由於在它北面的章武有一座「北皮亭」,所以稱此城為「南皮」。它是滄州境內載入史籍最早的城邑。
南皮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境內就有了人類活動。唐虞夏商時期,天下分為十二州,南皮屬兗州地。商朝時,姜太公曾隱居此地垂釣。西周時,「文以附眾,武以威敵」的內史大臣尹吉甫就是南皮人,且死後葬於南皮,可見當時南皮與商、周王朝的關系。東周初,南皮境屬齊國。周惠王十三年(公元前664年),齊侯割地給燕國,南皮為燕齊交界之地。春秋時期,山戎攻燕,齊乘援燕之機,又將南皮收回。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設南皮縣,屬巨鹿郡,為全國首批設縣之一。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設勃海郡,轄南皮。東漢延光元年(122年),勃海郡府遷到南皮。三國時,南皮屬魏國。晉代南皮先屬冀州勃海國治轄,西晉咸寧三年(227年)改勃海國為郡。太康十年(289年)勃海郡並入清河國。太安元年(302年)又設勃海郡,郡府在南皮。北魏登國元年改勃海郡為渤海郡。太安四年(458年),郡址由南皮遷到東光。東魏時,南皮縣城遷於現址。隋唐時約三百多年內,南皮曾幾次反復歸冀州、景州管轄。五代時期,後周顯德二年(955年),南皮縣隸屬滄州。北宋時期,南皮縣屬河北東路滄州。熙寧六年(1037年),臨津(今山東寧津)縣並入,縣域擴大。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臨津鎮由南皮縣劃出。元朝時,南皮縣歸屬中書省河間府滄州管轄。明朝時南皮屬京師河間府滄州,下設九里,每里轄十甲。清初,南皮設有四路,二十個地方,管轄范圍達368個村莊,面積有所擴大。宣統二年(1908年),縣以下設鄉,南皮轄6個鄉,中華民國2年(1913年),廢州府制,南皮縣隸屬直隸省渤海道,次年改稱津海道。民國17年(1928年),廢道府制,南皮縣隸屬河北省。民國25年(1936年)春,劃歸河北省第七督察區。1937年10月,日本侵略者佔領南皮,建立偽政權。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武裝深入敵後,收復失地,1938年5月,建立南皮縣抗日民主政府,仍沒舊制,轄6個區。縣政府初建時,屬中共冀魯邊區黨組織領導的「國民革命軍別動總隊第三十一游擊支隊」行營領導。7月,改屬冀魯邊區軍政委員會領導。9月,改屬冀南區第六督察專員公署領導。1940年6月,建立鬲津縣,原南皮縣二、三、四區劃歸鬲津縣。7月,南皮縣北半部一、五、六區與滄縣捷地鹼河以南。於橋至狼口公路以西區域合並,另建南皮縣,屬冀南第六專署,1941年3月改屬冀魯邊區一專署。1943年1月,撤銷鬲津縣,擴建南皮縣。1944年4月,南皮縣與東光(含吳橋)縣合並,建立東南縣。9月,東光南部與吳橋地區劃出,南皮與東光北部地區重新組建東南縣,屬山東省渤海一專區。1945年12月,東南縣撤銷恢復南皮縣,屬山東省渤海一專署。1949年8月,山東省渤海一專署改稱滄南專區。1950年5月,撤銷滄南專區,南皮縣劃歸德州專區。1952年10月,劃歸河北省滄縣專區。1958年6月,撤銷滄縣專區,改屬天津專區,12月,撤銷天津專區,改歸天津市轄,南皮縣域分別劃歸交河縣和寧津縣(宣惠河以南地區劃歸寧津縣)。1961年6月,設滄州專區,同時恢復南皮縣建制,縣人民政府駐泊鎮。1962年5月,泊鎮劃歸交河縣,再次調整南皮縣區劃,縣政府遷回南皮城。1970年,滄州專區改稱滄州地區,繼轄南皮縣。1984年2月,撤銷「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全縣改建為5鎮13鄉,即南皮鎮、王寺鎮、鮑官屯鎮、寨子鎮、店子鎮、雙廟鄉、劉八里鄉、湯庄鄉、蓮花池鄉、段六撥鄉、小集鄉、劉夫青鄉、常庄鄉、葉三撥鄉、烏馬營鄉、鳳翔鄉、董村鄉、潞灌鄉,轄312個行政村。1993年地市合並,南皮縣屬滄州市直轄。1995年,南皮縣在原轄5鎮13鄉的基礎上,並鄉擴鎮,全縣改建為6鎮3鄉,即南皮鎮、王寺鎮、寨子鎮、鮑官屯鎮、店子鎮、烏馬營鎮、潞灌鄉、劉八里鄉、大浪淀鄉。

② 1905年博物館的建立,標志著中國近代博物館的誕生

1905年,中國才迎來了自辦的第一所博物館——南通博物苑,創建者是著名民族實業家張謇。

然而張謇放著好好的生意不做,為何要去自費創辦一家博物館?雖然張謇一直都有「在沿江沿海省會及通商大埠建博覽館」的想法,但真正促使他下決心辦博物館的原因,還要追溯至他去日本的「東游考察」。

甲午戰爭後,國內已經掀起了官紳赴日考察和留學生留學的熱潮,又因為張謇讀過教育家吳汝綸的《東游叢錄》,所以一直想找機會到日本去。光緒二十九年(1903)正月,日本駐江寧領事天野恭太郎通過江南高等學堂總辦徐乃昌,函邀張謇參觀日本第五次國內勸業博覽會,得此良機,他當然不會錯過。

張謇在日本見識了日本從歐美輸入的現代文明後大受啟發,深刻體會到博物館對學校教育和啟迪民智的重要作用,於是他歸國後不久便上書清政府請建博物館,先後呈遞《上南皮相國(張之洞)請京師建設帝國博覽館議》和《上學部請設博覽館議》,遺憾的是,這些建言最後都石沉大海。

既然依靠政府無望,張謇只能動用自己的力量去實現。1905年,他以個人財力,在家鄉陸續購民房29家,遷荒冢3000餘座,平地築垣,又多方搜求中外動植物標本、金石文物、先賢遺文,最終創建了南通博物苑。十年之後,藏品達到2萬余件,「縱之千載,遠之外國」,「古今咸備,縱人觀覽」。

③ 滄州市南皮縣怎麼樣

南皮縣位於河北省東部,南運河畔。總面積794平方千米。總人口35萬人(2004年)。
縣政府駐南皮鎮。郵編:061500。代碼:130927。區號:0317。拼音:Nanpi Xian。

行政區劃

南皮縣轄6個鎮、3個鄉:南皮鎮、馮家口鎮、寨子鎮、鮑官屯鎮、王寺鎮、烏馬營鎮、大浪淀鄉、劉八里鄉、潞灌鄉。
歷史沿革

據《太平寰宇記》載:齊桓公遂北伐山戎,至今南皮縣,因繕修皮革而築城。其時,章武有北皮亭,故稱此城為南皮。據《河北通志稿》稱:「南皮城北五十里有北皮城。」
?年,南皮縣轄5個鎮、4個鄉:南皮鎮、店子鎮、寨子鎮、王寺鎮、鮑官屯鎮、烏馬營鄉、大浪淀鄉、潞灌鄉、劉八里鄉。
2000年,南皮縣轄6個鎮、3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37931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南皮鎮 49993 馮家口鎮 40172 寨子鎮 50683 鮑官屯鎮 31522 王寺鎮 37737 烏馬營鎮 24823 大浪淀鄉 29023 劉八里鄉 24571 潞灌鄉 49407
2002年底,南皮縣面積826.1平方千米,人口33.79萬。轄6個鎮、3個鄉,312個村委會。縣政府駐南皮鎮。
南皮鎮鎮政府駐西街村。面積67.7平方千米,人口5.00萬。轄45個村委會:西街、南街、東街、北街、尹庄、湯庄、南關、黃庄、桃園、西王莊、北王莊、西三里、張三撥、穆三撥、季九撥、萬九撥、邢九撥、白九撥、姚九撥、北花園、南花園、小魏庄、北徐庄、王古頭、東小庄、黃家窪、張家口、西辛庄、李保民、康官屯、北李庄、翟官屯、西老莊、十王店、曹八撥、小趙庄、賈辛庄、四角樓、小崔庄、張讓家、安家窪、崔稱砣、劉官屯、朱八撥、大趙庄。
王寺鎮鎮政府駐王寺村。面積89.1平方千米,人口3.77萬。轄24個村委會:王寺、柴庄、西古、西郭、梁場、東葛、唐孫、小三撥、大三撥、羅四撥、鄢四撥、郝五撥、溫五撥、李六撥、李八撥、邢八撥、佔八撥、代九撥、邢九撥、許莊子、高莊子、陳官屯、劉夫青、集北頭。
鮑官屯鎮鎮政府駐鮑官屯村。面積97.9平方千米,人口3.15萬。轄13個村委會:鮑官屯、張古風、孫清屯、大遲庄、小遲庄、董丁庄、東康莊、西康莊、倪官屯、張旗屯、小張庄、永興庄、小集。
寨子鎮鎮政府駐寨子村。面積84.5平方千米,人口5.07萬。轄43個村委會:寨子東街、寨子南街、寨子西街、寨子北街、小丈二橋、大丈二橋、小馬家、大馬家、小安家、大安家、王佑全、王國針、王貢寺、侯建庄、徐建庄、張建庄、龐建庄、堤口張、小楊家、許家桁、董東、董南、董西、董北、周庄、方庄、邱庄、占庄、後印、前印、石庄、西陳、東陳、辛庄、王廠、黑龍、門堂、肖橋、單庄、梁庄、姜庄。
馮家口鎮鎮政府駐店子村。面積98.5平方千米,人口4.01萬。轄50個村委會:店南、店北、陳辛、周辛、木橋、北口、堡子、姚庄、谷庄、洪辛、代庄、常庄、劉文庄一、劉文庄二、劉文庄三、西林子、七間房、早立王、前上橋、中上橋、後上橋、小張庄、柴莊子、車官屯、店子辛、李皇親、賈屯子、張拔貢、博古於、博古劉、小昝庄、季辛屯、薛家窩、後滿庄、前滿庄、小滿庄、北楊庄、大樹金、西辛店、大道邢、大王莊、小王莊、六戶劉、東林子、石佛昝、張漢家、崔家窪、小白庄、齊屯子。
烏馬營鎮鎮政府駐烏馬營村。面積99.4平方千米,人口2.48萬。轄33個村委會:烏馬營、大坊子、徐和楊、王速連、李杲家、觀音寺、徐郎中、西五撥、東五撥、前五撥、東李庄、生劉家、扛子張、塔馬寺、吳家坊、劉家坊、蓮花池、劉旺全、徐道口、王莊、叢庄、穆庄、萬庄、馮庄、范家、泊家、西門、東門、郭圍、羅張、高橋、冷辛。
劉八里鄉鄉政府駐劉八里村。面積85.7平方千米,人口2.45萬。轄36個村委會:劉八里、李八里、高八里、周八里、八里台、東三里、前七里、後七里、劉顯吾、尹官屯、畢剪子、李家庵、南邢庄、王三家、南王莊、西邱庄、劉秀才、張盤古、趙監生、湯老家、義和庄、六和睦、小吳家、十二里口、呂家趙庄、侯庄、王橋、向陽、張庄、付庄、許庄、林庄、楊庄、代庄、雙廟、呂家。
潞灌鄉鄉政府駐潞灌村。面積94.9平方千米,人口4.94萬。轄40個村委會:潞灌、前王、曲庄、後王、馬中、馬西、馬東、前康、後康、刁南、刁北、龍堂、劉奇、張宅、大薛、小薛、全紅、孫龍、鳳翔、北庄、李庄、郝庄、金庄、辛庄、張庄、萬牛張、劉碩盤、旁堤劉、後羅寨、前羅寨、王少泉、焦山寺、三教庵、西唐務、東唐務、王古川、蘆莊子、龍門寺、大郭立山、小郭立山。
大浪淀鄉鄉政府駐葉三撥村。面積47.3平方千米,人口3.65萬。轄19個村委會:葉三撥、馬四撥、五撥台、陳六撥、大七撥、何七撥、劉八撥、肖九撥、肖十撥、於十撥、沙家墳、白小庄、旁立庄、白吉屯、年澇窪、白塔寺、祁家窪、楊莊子、丁莊子、葉辛庄、後辛庄、玉皇、朝陽、三合、王環五撥。

④ 河北省南皮縣王寺鎮西古村有什麼古跡

南皮縣西抄古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周朝以前就有人類活動,周邊古人修築的防洪古建遺址四到五個,縱跨夏商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北宋,北宋晚期被戰火毀滅,明朝以後開始移民恢復。據調查曾經出土過高古貝殼幣,戰國布幣,秦漢半兩五銖漢印古兵器陶俑古屍,隋唐北宋古幣生活用品建築遺址等等。古跡特徵就是人工修築,高出於周邊,上面磚瓦陶瓷片特別多。有許多古老而美麗的傳說,在當地民間廣為流傳。建國初,西古村村西由西南到東北迤邐斷續有五到六個高低不一的土檯子,佔地數百畝到數十畝大小不等,有大墓封土,解放初封土被挖走了,檯子上古木參天蔽日,灌木叢生,殘磚斷瓦遍地,一看就是千年滄桑的古城遺跡。該村漢宋聚落遺址最高處是古代廟宇殿堂遺留下的一處廢墟,因處於最高崗之上,被稱為「殿崗兒」。關於殿崗兒的來歷,當地人眾說紛紜,史志解說不詳,此處暫時從略。

⑤ 南皮古城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南皮南皮之名起於春秋,相傳,「南皮」這個名字起源於春秋時期的齊桓公,也就是回人們所熟悉的答公子小白。據說,當年他曾帥兵北伐山戎,,在這個地方冶煉軍士盔甲上用的皮革。因為同時在離此向北100餘里的章武縣(現在黃驊市境內有遺址),有個「北皮」。所以,也便有了「南皮」這個名字。

南皮是滄州地區最早建城的地方。它最早在秦王嬴政統一天下的第一年(公元前221年),就已建縣。距今2000多年了。

詳細請參考:http://tieba..com/f?kz=853506168

⑥ 請介紹一下滄州南皮縣的歷史拜託了各位 謝謝

南皮縣位於河北省東部,南運河畔。總面積794平方千米。南皮縣區位優勢明顯,北距北京250公里、天津l60公里,南距濟南200公里,東距天津港180公里、黃驊港80公里,西距石家莊220公里。 京滬鐵路、京滬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公路、鐵路、水運、空運發達,來則通,去則暢,是一片投資開發的熱土。 目錄[隱藏] * 1 概況 * 2 行政區劃 * 3 歷史沿革 * 4 旅遊資源 * 5 政府網站 南皮縣-概況 南皮縣 南皮縣位於河北省東南部,1992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縣。南皮縣轄六鎮三鄉,總面積790平方公里,待開發土地22萬畝,人口34萬。 南皮縣農業以盛產小麥、玉米、棉花、大豆而著稱,先後被國家列為糧、棉基地縣。林果生產跨入省市先進行列,鴨梨、蘋果、金絲小棗等干鮮果品蜚聲中外,年產超億斤。畜牧產品種類齊全,已形成規模優勢,大牲畜年存欄20.5萬頭,羊存欄14.7萬只,豬存欄12.7萬頭,家禽520萬只,肉類、禽蛋產量逐年遞增。露地蔬菜和設施蔬菜種植面積5萬畝,總產量10萬噸。 農業開發和建設正在大規模的進行。 南皮縣工業發展迅速,先後引進德國、義大利、瑞士等國家的先進設備,形成了機械、輕紡、化工、電子五金等行業為支柱,建材、塑料、工藝美術、食品和農副產品加工等行業為骨乾的門類較齊全的生產體系。棉紗、針織坯布及服裝、玻璃器皿、榨油機、五金電子元器件、氨基磺酸、冰片等多種產品銷往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在國內外市場享有一定的盛譽。 南皮縣距首都北京234公里,天津148公里,天津新港185公里,西距省會石家莊195公里,地理位置優越。 南皮縣交通便利。京滬鐵路津浦段及京福公路(104國道)縱貫境西,省道海泊公路橫貫東西,並基本上實現了村村通油路。 電力依靠華北電網和冀南電網雙向供電,現有110KVA變電站一座,35KVA變電站七座,電容量充裕。 全縣實現了城鄉電話程式控制化,縣、鄉、村全部實現了電話國際國內長途直撥。 南皮縣擁有機械電子、化工、農機、林果等專業學會12個,會員501人,全縣科技人員3869人,其中高中職專業技術人員838人,與中國科學院等20多家科研單位建立了密切的協作關系,常設科研單位17個,具備了一定的人才、技術優勢。 南皮縣-行政區劃 南皮縣轄6個鎮、3個鄉:南皮鎮、馮家口鎮、寨子鎮、鮑官屯鎮、王寺鎮、烏馬營鎮、大浪淀鄉、劉八里鄉、潞灌鄉。 南皮縣 南皮縣 南皮縣-歷史沿革 南皮縣 南皮之名起於春秋。據《太平寰字記》記載,北方少數民族山戌攻打燕國,燕向齊國求救,齊桓公救燕北伐山戎至此,築城制皮革,稱為皮城(在今縣城東北5公里處),由於在它北面的章武有一座「北皮亭」,所以稱此城為「南皮」。它是滄州境內載入史籍最早的城邑。 南皮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境內就有了人類活動。唐虞夏商時期,天下分為十二州,南皮屬兗州地。商朝時,姜太公曾隱居此地垂釣。西周時,「文以附眾,武以威敵」的內史大臣尹吉甫就是南皮人,且死後葬於南皮。可見當時南皮與商、周王朝的關系。東周初。南皮境屬於齊國。周惠王十三年(公元前664年),齊侯割地給燕國,南皮為燕齊交界之地。春秋時期,山戎攻燕,齊乘援燕之機,又將南皮收回。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設南皮縣,屬巨鹿郡,為全國首批設縣之一。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設勃海郡,轄南皮。東漢延光元年(122年),勃海郡府遷到南皮。三國時,南皮屬魏國。晉代南皮先屬冀州勃海國治轄,西晉咸寧三年(227年)改勃海國為郡。太康十年(289 年)勃海郡並入清河國。太安元年(302年)又設勃海郡.郡府在南皮。二I匕魏登國元年改勃海郡為渤海郡。太安四年(458年],郡址由南皮遷到東光。東魏時.南皮縣城遷於現址。隋唐時約三百多年內.南皮曾幾次反復02歸冀州、景州管轄。五代時期,後周顯德二年(955年),南皮縣隸屬滄州。北宋時期,南皮縣屬河北東路滄州。熙寧六年(1073年),臨津(今山東寧津)縣並入,縣域擴大。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臨津鎮由南皮縣劃出。元朝時,南皮縣歸屬中書省河問府滄州管轄。明朝時南皮屬京師河問府滄州,下設九里。每髓轄十甲。清初,南皮設肓四路,二十個地方。管轄范圍:達368個村莊,面積有所擴大。宣統二年(1908年),縣以下設鄉,南皮轄6個鄉。中華民國2年(1913年),廢州府制,南皮縣隸屬直隸省渤海道,次年改稱津海道。民國17年 (1928年).陵道府制,南皮縣隸屬河北省民國25年(1936年)替,劃歸河北省第七督察區。l937年10月,日本侵略者佔領南皮,建立偽政權。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武裝深入敵後,收復失地。l938年5月,建立南皮縣抗日民主政府,仍沿舊制,轄6侖區。縣政府初建時,褥中共冀魯邊區黨組織領導的 「國民革命軍別動總隊第三十一游擊支隊」行營領導。7月,改屬冀魯邊區軍政委員會領導。9月,改屬冀南區第六督察專員公署領導。1940年6月,建立鬲津縣,原贏皮縣二、三、四區劃歸鬲津縣。7月,南皮縣北半部一、五、六區與滄縣捷地鹼河以南,於橋至狼口公路以西區域合並,另建南皮縣,屬冀南第六專署,l941年3月改弱冀魯邊區一二爭署。1943年1月,撤銷鬲津縣,擴建南皮縣。l9—14年4月,南皮縣與東光(含吳橋)縣合並,建立東南縣。9 月,東光南部與吳橋地區劃出,南妻與東光北部地區重新組建東南縣.屬山東省渤海一專區。1945年1.2月.東南縣撤銷恢復南皮縣,屬山東省渤海一專署。 l949年8月山東省渤海一專署改稱滄南專區。l950年5月,撤銷滄南專區,南皮縣劃歸德州專區。l952年10月.劃歸河北省滄縣專區。1958年6 月,撤銷滄縣專區,改矚天津專區,12月,撤銷天津專區,改歸天津市轄,南皮縣域分別劃歸交河縣和寧津縣(宣惠河以南地區劃歸寧津縣)。1961年6月,設滄州專區,同時恢復南皮縣建制,縣人民政府駐泊鎮。l962年5月,泊鎮劃歸交河縣,再次調整南皮縣區劃,縣政府遷回南皮城。l970年,滄州專區改稱滄州地區,繼轄南皮縣。l984年2月,撤銷「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全縣改建為5鎮13鄉,即南皮鎮、王寺鎮、鮑官屯鎮、寨子鎮、店子鎮、雙廟鄉、劉八里鄉、湯庄鄉、蓮花池鄉、段六撥鄉、小集鄉、劉夫青鄉、常庄鄉、葉三撥鄉、烏馬營鄉、風翔鄉、董村鄉、潞灌鄉,轄312個行政村。1993年地市合並,南皮縣屬滄州市直轄。1995年,南皮縣在原轄5鎮13鄉的基礎上,並鄉擴鎮,全縣改建為6鎮3鄉,即南皮鎮、王寺鎮、鮑官屯鎮、寨子鎮、店子鎮、劉八里鄉、烏馬營鄉、潞灌鄉,大浪淀鄉。 南皮縣-旅遊資源 南皮石金剛 南皮縣 地理位置 :位於滄州南47公里的南皮縣城東北。 景點特色 :兩尊唐代雕刻的石金剛,東西相向而立,身披鎧甲,形如武將,怒目而視。東像雙手合十胸前,兩臂托鐧,西像兩手扶鐧杵地。 南皮烈士陵園位於縣城東,建於1956年秋,座北向南。陵園分東西兩院。西院為烈士瑩墓,設有正廳,園正中矗立早期革命家、「一大」時期的共產黨員張隱韜烈士的雕像,雕像北為烈士伺堂,堂內安放著烈士的牌位、遺物、遺像。詞堂北為烈士墓地。張隱韜烈士的衣冠就在這里。墓前有烈士生前戰友劉格平為其立的墓碑。東院為幹部骨灰堂。 莫州扁鵲廟 東光鐵佛寺 張宗禹墓 張宗禹墓介紹 : 境內南大港農場孔莊子村南有一土墓,傳為清捻軍首領張宗禹之墓。清同治六年1月,張宗禹率西捻軍部在西安東效十里坡高狀。8月,被李鴻章、左宗堂所部圍困於山東境內黃河、運河、徒駭河之間的狹長地帶。向經苦戰,不得突圍,於8月16日在濟陽玉林鎮被清軍放水沖淹而全軍覆沒。西捻軍敗後,張宗禹隻身潛入滄縣孔家莊(今南大港農場孔莊子),身著單衣,頭發披散,長寬臉,身材魁悟。白日在村內討吃,依門伸手發氣聲,夜宿於村民孫玉祥家東北場院小屋。操南方口音,村人稱「蠻子」。張宗禹晚年雄心猶在,但壯志難酬,心憂成疾去世。死後葬孔莊子村南墳地,頭沖西南。張宗禹有一子。現後裔均在故里。 釣魚台 我國有十大釣魚台,第一處就是位於南皮城西10公里的姜大公釣魚台。 商朝未年,紂王荒淫無道,要修建豪華的鹿台,工程浩大,勞民傷財。身為下大夫的姜太公呂尚直言諫阻,紂王大怒,下令緝拿太公。姜太公含憤逃離,隱居此地。這里河水漏瀑,蘆葦叢生,飛鳥棲息,姜太公在此釣魚度日。後來被周文王招賢,輔佐武王滅商,封為齊侯。此地即被稱作釣魚台。 明朝古槐 南皮城內西街菜市場南,有一明代古槐,高約6米,腰圍1.7米,樹干中空。近年加強管理,圍台支架,剪掉枯枝。枯樹新生,枝繁葉茂,生機盎然。 尹吉甫墓 尹吉甫墓位於南皮縣城西北5公里黃家窪村西南處,俗稱將軍墳。封土高1.9米,東西長5米,南北寬2.5米。曾有西周晚期青銅器「分伯吉父」盤出土,盤上有銘文 133字,記述了尹吉甫征北嚴猶和徵收南淮夷貢賦情況。清乾隆皇帝甫巡,曾命官員到墳前祭奠,並刻石立碑(現碑已毀)。今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皮城遺址 古皮城,在今縣城東北5公里處。春秋時期,齊桓公北伐山戎至此,為給軍馬修制皮革盔甲,築建涼皮亭,遂稱古皮城。秦朝時設縣郡於此,漢、魏時為渤海郡府。因屢遭戰亂,城毀人散,東魏時移縣城至現址,原城即廢。原址呈方形,東西長465米,南北寬426米,面積19.8萬平方米。城北殘牆高3至5米,厚20 米,東北角有高8.5米的「望海樓」遺址。四面有原城門殘口,寬27至38米。城內遍布各種花紋瓦片,並發現有鍋內托、銅箭游、唐三彩等。遺址南500米處有高大土丘數個,傳為假糧台,曹操攻袁譚所築。遺址西土丘為石崇宅,有綠珠樓遺址。再西為范丹居等。有很多美麗的傳說。

記得採納啊

⑦ 河北省南皮縣共有多少個鄉鎮,多少個村莊,鄉鎮分別是什麼鄉鎮,村莊分別是什麼村

河北省南皮縣是河北省滄州市的下轄縣,位於滄州市中南部,地處北緯37°50′~38°11′、東經116°32′~117°02′。西鄰泊頭市,北接滄縣,東連孟村回族自治縣和鹽山縣,東南隔漳衛新河為山東省寧津縣,南及西南與東光縣相交。

截至2019年,南皮縣總面積800平方公里,轄6鎮3鄉、312個行政村,耕地面積71萬畝, 總人口約39.9萬人。

一、南皮縣鄉鎮為:

南皮鎮、馮家口鎮、寨子鎮、鮑官屯鎮、王寺鎮、烏馬營鎮、大浪淀鄉、劉八里鄉、潞灌鄉。

二、南皮縣各鄉鎮下轄行政村分別為:

1、南皮鎮:轄東街、西街、南街、北街、西王莊、小魏庄、黃家窪、北李庄、北王莊、北徐庄、張家口、翟官屯、賈辛庄、安家窪、張讓家、西三里、王古頭、西辛庄、西老莊、黃庄、

四角樓、崔稱砣、小崔庄、北花園、南關、東小庄、李保民、十王店、南花園、湯庄、劉官屯、大趙庄、張三撥、穆三撥、尹庄、康官屯、曹八撥、姚九撥、朱八撥、相九撥、季九撥、萬九撥、白九撥、小趙庄45個行政村。

2、馮家口鎮:轄店南、店北、馮家口、北口、小張庄、博古劉、博古於、洪辛、柴莊子、劉文一、劉文二、劉文三、小昝庄、西辛店、姚庄、東林子、西林子、店子辛、車官屯、

季辛屯、大道邢、石佛昝、常庄、堡子、薛家窩、大王莊、陳辛、七間房、李皇親、後滿庄、前滿庄、小滿庄、早立王、崔家窪、賈屯子、北楊庄、六戶劉、谷庄、小王莊、齊屯子、周辛、前上橋、中上橋、後上橋、張漢家、大樹金、張撥貢、木橋48個行政村

3、寨子鎮:轄寨子東街、西街、北街、南街和石庄、大莊子、後印、王公良、大馬家、許家桁、王貢寺、周庄、邱庄、西陳、東陳、前印、小安家、方庄、王佑全、小楊家、小馬家、

王國針、占庄、辛庄、肖橋、董西、董東、董南、董北、王廠、姜庄、單庄、梁庄、大安家、門堂、堤口張、小丈二橋、大丈二橋、張建庄、侯建庄、徐建庄、龐建庄、黑龍村、新村44個行政村。

4、鮑官屯鎮:鮑官屯鎮下轄鮑官屯村、孫清屯村、小遲庄村、西康村、東康村、張旗屯村、永興庄村、小集村、倪官屯村、張古風村、大遲庄村、董丁庄村、小張官村13個行政村,政府駐地在孫清屯村南郊

5、王寺鎮:王寺村、 羅四拔村 、小三拔村、許莊子村、高莊子村、溫五拔村、集北頭村、陳官屯村、郝五拔村、李六拔村、鄢四拔村、大三拔村、劉夫青村、邢八拔村、

李八拔村、詹八拔村、代九拔村、邢九拔村、 柴庄村、西郭村、東葛村、唐孫村、西古村村、 梁場村24個行政村

6、烏馬營鎮:轄烏馬營、穆庄、觀音寺、西門、東門、李杲家、東李庄、吳家坊、塔馬寺、白坊子、郭圍、高橋、大坊子、范家、泊家、生劉家、蓮花池、徐和場、徐郎中、馮庄、

王莊、羅張、杜子張、冷辛、劉家坊、徐道口、劉旺全、萬庄、王速連、叢庄、東五撥、前五撥、西五撥33個行政村

7、大浪淀鄉:轄葉三撥、沙家墳、朝陽村、旁立庄、白塔寺、祁家窪、賈九撥、五撥台、陳六撥、三合村、於十撥、白小庄、白吉屯、馬四撥、段六撥、葉辛庄、楊莊子、

王環五撥、後辛庄、肖九撥、何七撥、年澇窪、肖十撥、劉八撥、玉皇村、丁莊子村、大七撥、後屯28個行政村。

8、劉八里鄉:轄劉八里、楊庄、前七里、後七里、付庄、李八里、高八里、張盤古、義和庄、畢剪子、南邢庄、周八里、趙監生、雙廟、十二里、呂家、劉秀才、趙庄、代庄、

東三里、尹官屯、李家庵、王三家、許庄、林庄、張庄、劉顯吾、侯庄、八里台、南王莊、西邱庄、湯老家、王橋、向陽、小吳家、劉和睦36個行政村。

9、潞灌鄉:轄潞灌、劉碩盤、焦山寺、龍堂、小郭立山、大郭立山、蘆莊子、大薛、北庄、旁堤劉、小薛、劉奇、潞灌張庄、全紅、龍門寺、李庄、曲庄、王少泉、辛庄、南場、

風翔、西唐務、東唐務、孫龍、郝庄、王古川、馬西、馬中、馬東、三教庵、前康、後康、後王、萬牛張、刁南、刁北、前王、前羅寨、後羅寨、金庄40個行政村。

⑧ 南皮縣,縣名的來歷

南皮之名起於春秋。據《太平寰宇記》記載,北方少數民族山戎攻打燕國,燕向齊國求救,齊桓公救燕山伐山戎至此,築城制皮革,稱為皮城(在今縣城東北5公里處),由於在它北面的章武有一座「北皮亭」,所以稱此城為「南皮」。它是滄州境內載入史籍最早的城邑。
南皮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境內就有了人類活動。唐虞夏商時期,天下分為十二州,南皮屬兗州地。商朝時,姜太公曾隱居此地垂釣。西周時,「文以附眾,武以威敵」的內史大臣尹吉甫就是南皮人,且死後葬於南皮,可見當時南皮與商、周王朝的關系。東周初,南皮境屬齊國。周惠王十三年(公元前664年),齊侯割地給燕國,南皮為燕齊交界之地。春秋時期,山戎攻燕,齊乘援燕之機,又將南皮收回。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設南皮縣,屬巨鹿郡,為全國首批設縣之一。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設勃海郡,轄南皮。東漢延光元年(122年),勃海郡府遷到南皮。三國時,南皮屬魏國。晉代南皮先屬冀州勃海國治轄,西晉咸寧三年(227年)改勃海國為郡。太康十年(289年)勃海郡並入清河國。太安元年(302年)又設勃海郡,郡府在南皮。北魏登國元年改勃海郡為渤海郡。太安四年(458年),郡址由南皮遷到東光。東魏時,南皮縣城遷於現址。隋唐時約三百多年內,南皮曾幾次反復歸冀州、景州管轄。五代時期,後周顯德二年(955年),南皮縣隸屬滄州。北宋時期,南皮縣屬河北東路滄州。熙寧六年(1037年),臨津(今山東寧津)縣並入,縣域擴大。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臨津鎮由南皮縣劃出。元朝時,南皮縣歸屬中書省河間府滄州管轄。明朝時南皮屬京師河間府滄州,下設九里,每里轄十甲。清初,南皮設有四路,二十個地方,管轄范圍達368個村莊,面積有所擴大。宣統二年(1908年),縣以下設鄉,南皮轄6個鄉,中華民國2年(1913年),廢州府制,南皮縣隸屬直隸省渤海道,次年改稱津海道。民國17年(1928年),廢道府制,南皮縣隸屬河北省。民國25年(1936年)春,劃歸河北省第七督察區。1937年10月,日本侵略者佔領南皮,建立偽政權。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武裝深入敵後,收復失地,1938年5月,建立南皮縣抗日民主政府,仍沒舊制,轄6個區。縣政府初建時,屬中共冀魯邊區黨組織領導的「國民革命軍別動總隊第三十一游擊支隊」行營領導。7月,改屬冀魯邊區軍政委員會領導。9月,改屬冀南區第六督察專員公署領導。1940年6月,建立鬲津縣,原南皮縣二、三、四區劃歸鬲津縣。7月,南皮縣北半部一、五、六區與滄縣捷地鹼河以南。於橋至狼口公路以西區域合並,另建南皮縣,屬冀南第六專署,1941年3月改屬冀魯邊區一專署。1943年1月,撤銷鬲津縣,擴建南皮縣。1944年4月,南皮縣與東光(含吳橋)縣合並,建立東南縣。9月,東光南部與吳橋地區劃出,南皮與東光北部地區重新組建東南縣,屬山東省渤海一專區。1945年12月,東南縣撤銷恢復南皮縣,屬山東省渤海一專署。1949年8月,山東省渤海一專署改稱滄南專區。1950年5月,撤銷滄南專區,南皮縣劃歸德州專區。1952年10月,劃歸河北省滄縣專區。1958年6月,撤銷滄縣專區,改屬天津專區,12月,撤銷天津專區,改歸天津市轄,南皮縣域分別劃歸交河縣和寧津縣(宣惠河以南地區劃歸寧津縣)。1961年6月,設滄州專區,同時恢復南皮縣建制,縣人民政府駐泊鎮。1962年5月,泊鎮劃歸交河縣,再次調整南皮縣區劃,縣政府遷回南皮城。1970年,滄州專區改稱滄州地區,繼轄南皮縣。1984年2月,撤銷「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全縣改建為5鎮13鄉,即南皮鎮、王寺鎮、鮑官屯鎮、寨子鎮、店子鎮、雙廟鄉、劉八里鄉、湯庄鄉、蓮花池鄉、段六撥鄉、小集鄉、劉夫青鄉、常庄鄉、葉三撥鄉、烏馬營鄉、鳳翔鄉、董村鄉、潞灌鄉,轄312個行政村。1993年地市合並,南皮縣屬滄州市直轄。1995年,南皮縣在原轄5鎮13鄉的基礎上,並鄉擴鎮,全縣改建為6鎮3鄉,即南皮鎮、王寺鎮、寨子鎮、鮑官屯鎮、店子鎮、烏馬營鎮、潞灌鄉、劉八里鄉、大浪淀鄉。

⑨ 南皮縣的歷史文化

南皮落子已抄有150餘年的歷史了,而楊襲八莊子的梅派落子則早在清雍正八年(1730)左右就開展了活動,落子的興盛期是在清末民初。起初,落子的表演形式,演員的增減,服裝頭飾的更換,要完全依據人物、內容的需要而定。隨著時代的發展,落子已成為同等數量的男女青年表演的集體舞。
南皮落子從內容上看,大都表現男女愛情和人民生活,並多在春節期間排練演出,表達人們辭舊迎新、慶祝豐收的喜悅心情。
南皮落子由於吸收了民間武術和古典戲劇的一些表演特色,所以表演時熱烈健壯、歡快豪爽。

⑩ 誰知道南皮有哪些名勝,怎麼個起源啊

南皮風貌

(一)地理位置和行政區劃
南皮縣位於冀東南部邊緣,縣境位於北緯37050'一38011'、東徑116032'一117002'之間。東西42公里,南北30公里,總面積789.9平方公里,東與鹽山、孟村兩縣接壤,西與泊頭交界,南毗東光,北接滄縣。縣城距首都北京234公里,西距省會石家莊市195公里,北距滄州市35公里、距天津147.5公里。京滬鐵路津浦段並京福公路(104國道)縱貫境西,省道、縣路通鄉達鎮。西靠南運河,南圍漳衛新河,宣惠河流貫中南部,大浪淀橫卧境北。
1995年底,南皮縣轄6鎮:南皮、王寺、鮑官屯、烏馬營、寨子、馮家口;3鄉:潞灌、劉八里、大浪淀。共312個行政村。

(二)地層
南皮新生界時代地層可分出老第三系和新第三系及之上的第四系。老第三系的古新統,地層組成物多為紫紅色泥岩、棕紅色砂岩、沙礫岩,厚度為200米左右。此地層是南皮縣主要生成和儲藏石油的岩系,也是南皮縣唯一的含礦產的岩層。第四系主要為沖積、湖積和海陸交互分布,沉積厚度為450米左右,自下而上分為下更新統、中更新統、上更新統和全新統四段。此系是直接影響南皮縣成土母質、形成土壤及其地下含水質地的關鍵一層。
歷史上南皮有過三次海侵,對南皮地層尤其是地表土壤影響很大。在距今4萬年到2萬年之間曾一度淪為大海,海水停留時間為2萬年左右,此間沉積了一層厚20米左右的海相地層,南皮縣地下水以40米到60米段最咸,正與這次海侵有關。這次「滄西海進」海浸西界達范縣以西。在距今8500年到5500年之間,南皮縣再次被海水淹沒,海水停留時間3000年,海相沉積地層分布15一36米,其西界達獻縣、河間、任丘一線,稱為「獻縣海進」。在距今5000年到3500年間,又發生了第三次海侵,海水停留1500年,海相地層分布厚度5一7米。這一海相層在運河以東表現明顯,稱為「滄東海進」。自此以後,海水退出南皮縣,達今日之渤海岸。

(三)地貌
南皮縣境屬黃河和海河兩大水系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坡降度為六千分之一到二萬分之一,海拔高度多在6一13米之間。最高處為寨子鎮黑龍村南,海拔15.5米,最低處為大浪淀鄉年澇窪,海拔只有5.6米。歷史上黃河在境內多次改道,形成東南部高上,中部低窪,西部高,坡、窪交錯的地貌。土壤以潮土面積最大,占總土地面積的99.56%,表層多為輕壤質和中壤質,鹽土類占總面積的0.44%。全縣土地共118.48萬畝。其中耕地71.31萬畝。

(四)氣侯
南皮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侯,其特徵為春旱多風,夏熱集雨,秋爽常晴,冬寒乾燥。冬夏長而春秋短,溫度適中,日照充足,雨熱同季。年平均氣溫12.3℃,1月最冷,7月最熱,平均氣溫各為一4.3℃和26.6℃,年日照總時數2938.6小時,總輻射133.6千卡/平方厘米。全年無霜期184天左右,每年終霜最早4月2日,最晚4月26日,初霜最早10月9日,最晚10月30日。降水年際變化大,季節分配不均,年平均降水量568.O毫米,夏季降水占年降水總量的75.3%,春季佔10.2%,秋季佔12%,冬季佔2.5%,冬春多屬乾旱。

(五)水系
三河入境,溝渠相連,是南皮水系主要特點。三河是南運河、漳衛新河、宣惠河。溝渠主要有:大浪淀排水渠、鳳翔干溝、寨子干溝、董村干溝、一至五號干溝、四港新河、肖圈乾渠及新鳳翔干溝等。
南運河是京杭大運河的一部分,為歷代槽運要道。位於縣境西部,呈南北走向,為南皮、泊頭界河,是南皮主要行洪河道之一。流經縣內的河段是:從劉八里鄉十二里口村入境,至後七里口村入泊頭市境;向北復在常庄鄉後滿庄入境,至店子鎮北口村入滄縣境。境內堤長21.8公里,河床寬55一60米,堤頂高程15.5一18.58米,堤頂寬5一10米,設計流量300立方米/秒。
漳衛新河,原稱昂津河,又稱四女寺減河。西起山東武城縣衛河東岸四女寺村,於山東無律縣二道溝以下入渤海。南皮段位於縣境東南部,是南皮縣與山東樂陵、寧津兩縣的界河。自寨子鎮肖橋村西入境,經寨子、鳳翔南部邊境,在金庄東入鹽山境。境內全程13.4公里,堤頂高程17.25一19.85米,堤頂寬8米,平均河寬129米,河底高程7.0一5.3米。設計流量3500立方米/秒,最大排水量5000立方米/秒。
宣惠河,古名覆釜河,上游起於吳橋縣王指揮庄,今河道於乾隆十一年(1746年)開挖,橫貫縣境中部,由劉八里鄉小吳家村入境,於潞灌鄉張宅村入鹽山境。境內全程26。6公里,堤頂高程9.64一11.06米,堤頂寬15一25米,河寬59米,深4米左右。河底高程5.3一2.5米。設計流量332立方米/秒,最大排水量336立方米/秒。排洪五年一遇。
大浪淀,是河北省25大淀泊之一,原名蔡家窪。分東西兩淀,形似葫蘆,總面積100平方公里。南皮佔西淀大部,面積26平方公里。大浪淀位於縣境北部,馬四撥村東為距縣城最近點,距離7公里。大浪淀地勢低窪,歷史上汛期洪水傾入,積水滔滔,白浪翻滾,遂名大浪淀。大浪淀歷代治理不當,紛爭不止。解放後,對大浪淀治理引向深入,現已修建成為風景優美的大浪淀水庫。

(六)人口與民族
數量:1949年,全縣46668戶,總人口21443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658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全縣54134戶,總人口226678人,非農業人口4622人,與1949年比,15年總人口增長5.71%,非農業人口增長178%。1982年,全國第三次人口普查,全縣66584戶,總人口298806人,與第二次人口普查相比,18年人口增長31.8%。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全縣77755戶,總人口315724人,與第三次人口普查比,8年總人口增長了10.01%。
分布:全縣總人口分布不均。南皮鎮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工商業相對發達,人口集中。其次是縣境東南部,宜農墾,自古遷居此地脊居多,人口稠密。中部、北部低窪鹽鹼,人口則顯稀疏。1986年,城關鎮每平方公里600人,鳳翔鄉每平方公里482人,烏馬營鄉每平方公里203人。 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人口的地區分布情況如下:南皮鎮25793人,店子鎮20584人,王寺鎮19198人,鮑官屯鎮15351人,寨子鎮25239人,雙廟鄉14724人,劉八里鄉8837人,湯庄鄉12900人,常庄鄉18165人,葉三撥鄉15664人,烏馬營鄉12173人,蓮花池鄉11570人,段六撥鄉13221人,小集鄉14826人,劉夫青鄉17442人,鳳翔鄉20858人,董村鄉22862人,潞灌鄉26317人。
民族:縣內居民,多為漢族,占總人口99%以上。1964年,全縣總人口中,漢族225546人,占總人數的99.5%,回族1120人,滿族10人,其它民族之人,合計占總人口的0.5%。 1982年全縣總人口中的漢族297322人,回族1455人,滿族23人,苗族5人,朝鮮族:人,藏族之人,漢族占總人口的99.5%,回族佔0.48%,其它少數民族佔0.02%。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全縣居民中除漢族外,還有回族、滿族、藏族、苗族、朝鮮族、蒙古族、壯族、哈尼族、彝族、布依族、瑤族、白族、傣族、僳僳族、納西族、土族、達斡爾族、塔塔爾族等,共20個民族。其中,漢族313799人,佔99.39%,回族佔0.25%,滿族佔0.06%,其它民族合計佔全縣總人口的0.19%。

文物古跡

<一>古跡

1.釣魚台
我國有十大釣魚台,第一處就是位於南皮城西10公里的姜大公釣魚台。
商朝未年,紂王荒淫無道,要修建豪華的鹿台,工程浩大,勞民傷財。身為下大夫的姜太公呂尚直言諫阻,紂王大怒,下令緝拿太公。姜太公含憤逃離,隱居此地。這里河水漏瀑,蘆葦叢生,飛鳥棲息,姜太公在此釣魚度日。後來被周文王招賢,輔佐武王滅商,封為齊侯。此地即被稱作釣魚台。

2、古皮城遺址
古皮城,在今縣城東北5公里處。春秋時期,齊桓公北伐山戎至此,為給軍馬修制皮革盔甲,築建涼皮亭,遂稱古皮城。秦朝時設縣郡於此,漢、魏時為渤海郡府。因屢遭戰亂,城毀人散,東魏時移縣城至現址,原城即廢。原址呈方形,東西長465米,南北寬426米,面積19.8萬平方米。城北殘牆高3至5米,厚20米,東北角有高8.5米的「望海樓」遺址。四面有原城門殘口,寬27至38米。城內遍布各種花紋瓦片,並發現有鍋內托、銅箭游、唐三彩等。遺址南500米處有高大土丘數個,傳為假糧台,曹操攻袁譚所築。遺址西土丘為石崇宅,有綠珠樓遺址。再西為范丹居等。有很多美麗的傳說。

3.尹吉甫墓
位於南皮縣城西北5公里黃家窪村西南處,俗稱將軍墳。封土高1.9米,東西長5米,南北寬2.5米。曾有西周晚期青銅器「分伯吉父」盤出土,盤上有銘文133字,記述了尹吉甫征北嚴猶和徵收南淮夷貢賦情況。清乾隆皇帝甫巡,曾命官員到墳前祭奠,並刻石立碑(現碑已毀)。今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古河殘堤
在縣境東南部有古河殘堤一道,西南由東光縣抵橋婉蜒東北,經董村、蘆莊子、龍堂,過鹽山縣的漳壁,盂村縣的羅瞳,述跡東北,直至河濱。此堤高丈余不等,寬窄各異,象一條巨龍,彎曲回環,巍然壯觀,堪稱一勝景。農民稱之為城堤、大堤崖、防水堤。舊滄縣、鹽山縣志稱為齊堤(齊國擋水築的堤),鹽山縣列為八景之一。舊《南皮縣志》則謂之古黃河堤。近年有人考證為浮河堤。

5.明朝古槐
南皮城內西街菜市場南,有一明代古槐,高約6米,腰圍1.7米,樹干中空。近年加強管理,圍台支架,剪掉枯枝。枯樹新生,枝繁葉茂,生機盎然。

(二)文物

1.石金剛
在縣城東北角有兩尊威武雄壯的石金剛,每尊皆由一塊青石雕成,連座高2.96米。東西相向而立,身披鎧甲,怒目而視。東者雙手合十,胸前托銅;西者兩手扶鋼,銅尖觸地。石雕為唐代作品,雕工精緻,造型雄偉,為古石雕藝術之珍品,是河北省重點保護文物。

2.慈禧書匾額
樟木質料,長2.46米,寬0.95米,厚0.07米,四周浮雕皤龍紋飾,正中陰刻「樞衡介祉」四個鑾金大字。正中上方鐫有「慈德皇太後御筆之寶」朱印。此匾系慈禧題贈張之萬匾額,贊揚他集權力福氣於一身,曾懸狀元府正堂。現存縣文保所。

3.張隱韜烈士日記
縣檔案館保存有張隱韜烈士日記兩冊,均系豎訂線裝,毛筆豎寫,保存完好。一冊記載烈士1923年8月至1924年3月的革命活動及人黃埔軍校的經過。另一冊記載1924年6月到9月在黃埔軍校的學習經過。兩本日記共約5萬余字,記錄了烈士為了革命事業奔走於北京、天津、張家口、滄州、南皮等地的情況;寫了北洋軍閥政府的腐敗及國共兩黨的斗爭;記載了他與我黨早期革命家毛澤東、鄧中夏、羅章龍、王盡美、何盂雄等人的革命活動與交往;也記載了他與孫中山、張繼、蔣介石、汪精衛、戴季陶、胡漢民等人的交往及他們的一些活動。

革命紀念地

烈士陵園
南皮烈士陵園位於縣城東,建於1956年秋,座北向南。陵園分東西兩院。西院為烈士瑩墓,設有正廳,園正中矗立早期革命家、「一大」時期的共產黨員張隱韜烈士的雕像,雕像北為烈士伺堂,堂內安放著烈士的牌位、遺物、遺像。詞堂北為烈士墓地。張隱韜烈士的衣冠就在這里。墓前有烈士生前戰友劉格平為其立的墓碑。東院為幹部骨灰堂。
陵園前為公路,西為溝渠,四周綠樹環繞,院內鮮花點綴,環境幽靜,庄嚴肅穆。

南皮之最

1、南皮最早的城邑是春秋時期建築的皮城(俗稱舊北城),它也是滄州見於史籍最早的城邑。
2、甫皮最早設縣是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3、第一名狀元是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及第的張之萬。
4、南皮境內最早出現的鐵路是宣統二年(1910年)修的津浦鐵路。
5、最早的師范學校是在宣統二年(1910年)創辦的師范傳習所,校址在縣城清風書院。
6、第一名中共黨員是張隱韜,1922年初在天津入黨。
7、第一個中共黨支部是1927年3月由劉格平在馬村縣立第三高級小學建立的。
8、第一任中共南皮縣委書記是1938年6月任職的張白水。
9、最早的中共黨校是1947年12月建立的「縣學」,它是從黨員積極分子中培養幹部的一所學校,為南皮黨校之始。
10、中共南皮縣第一次黨代會是在1952年12月召開的。首次按民主程序選舉產生了中國共產黨南皮縣委員會。
11、第一個農業社是1952年冬鳳翔鄉後康村農民張傑新辦起的農業社。
12、第一個全國農業勞動模範是後康村張傑新,1957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
13、南皮縣最早使用電話的時間是1930年秋,當時只限城內。
14、第一個工廠是1930年在縣城北街開設的織布廠。
15、南皮最早用電時間是在1949年,寨子利華油棉廠利用直流發電機組發電。
16、第一台收音機是1950年山東省文教廳配發給南皮縣文教科的直流電子管式收音機。
17、第一眼鐵管井是1968年8月在城關東街打成的337. 32米深的深機井。
18、南皮最早有運輸汽車是在1968年,由縣馬車運輸隊購進的兩輛汽車。
19、第一條柏油路是1969年改建的海(海興片臼(泊頭)路;最長的地方柏油路是小(小集)寨(寨子)路,全長33公里。
20、第一台電視機是1971年縣文化館購置的北京牌825一1型14寸黑白電視機。
21、最大的石油產區是原段六撥鄉。
22、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是冀港彩色膠袋有限公司。
23、第一個省級先進基層黨校是原常庄鄉黨校。
24、第一個省級文明單位是交通局。

軼事掌故

1.石金剛傳奇
傳說,遠古時代洪水泛濫,在水中有兩尊石金剛和一尊鐵菩薩不知從何而來,順流而下,石金剛口呼「南皮!南皮」,鐵菩薩口呼「東光,東光」。石金剛到南皮境內,鐵菩薩到東光境內,果然隱沒不見。
不知過了多少年,要興建興化寺,在寺前坑中取土時,挖出兩個石雕金剛。眾人想把它們放在山門外用來鎮寺,但是用什麼方法也不能搬動。在這時,來了一個腳穿草鞋、腰系麻繩的小和尚,嘴裡念著「心誠則靈,天地感動,不用金銀,只用包子兩蒸籠」。人們都覺得奇怪,小和尚又說:「阿彌陀佛,佛祖慈悲,法力無邊,等我吃完兩籠包子,把它倆背上來吧!」大家半信半疑,拿來兩籠包子。小和尚吃完,解下腰中麻繩,套住石金剛,把它們背起來放在山門兩旁,眾人大吃一驚,小和尚卻不知去向。
這是一個美麗的傳說,其實「小和尚」就是南皮人民智慧的化身。

2.大浪淀的傳說
在南皮東北方,有兩片大窪地。很多年以前,它夏秋水汪汪,春冬白茫茫,四季為害,給當地人民帶來數不盡的災難。這就是大浪淀。提起它的來歷,還有一段神話般的傳說。
相傳在很久以前,東海龍王的兩個太子經常到滄州一帶陸地上玩耍。他們一來,總要呼風喚雨,攪得海水咆嘯,淹沒莊稼,沖毀農田。他倆玩過之後,蠻好的莊稼地變成了一片汪洋,使人民流離失所。這哥倆更愛在南皮東北方癟戲,攪得泥沙翻滾,濁浪滔天,遮沒日月。久之便攪出了兩個大淀,後人稱之為大浪淀。
玉皇大帝知道這哥倆的劣跡後,便派鎮海吼來降服他們。鎮海吼與兩個龍太子大戰於大浪淀,經過七七四十九天,大敗龍太子。龍太子帶傷向東海逃竄,因傷勢嚴重,雙雙斃命於東海岸邊。其屍化為兩座山,這就是漳衛河畔的大山和小山。
從此後,滄州一帶再無海患,莊稼豐收,人民殷富,地方太平。人們為銘記鎮海吼的功勞,特用精鐵鑄其身於大浪淀北岸,以示永鎮邪惡。因其形如獅,人們俗稱之為鐵獅子。
傳說總歸是傳說。多少年來,方圓幾十里的大浪淀的確給周圍人民帶來無數災難。欣喜的是,現在滄州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要讓大浪淀為民興利,把它修成一座大型水庫,成為滄州人民工農業生產和生活用水的潔凈水源。再在堤圍上栽樹,庫區植荷種葦,庫內養魚。現在的大浪淀,已成為魚躍水面,荷花飄香,綠樹成行的華北小江南。

3.假糧台
從前,古皮城周圍有許多高大土丘,約有32座,現在還有殘跡十幾座,相傳是曹操攻打袁譚所築的假糧台。
205年,袁譚從山東敗走南皮,曹操率兵圍攻。袁譚依仗城內糧草充足,固守不戰,企圖等曹軍糧盡不戰自退。曹軍久攻不下,軍中糧草見絕,曹操心如火焚,偶然間發現了齊桓公當年建築的「射雉台」遺址,形狀酷似糧台,深受啟發,於是命令軍士連夜挖土築台,並用葦席蓋好。袁譚以為曹操真的兵精糧足,心驚膽怯,鬥志全無。曹軍趁機攻城,大敗袁軍,袁譚被殺,
葬於李保民村東。

4.浮瓜沉李
浮瓜沉李,語出魏武帝曹操長子曹丕《與朝哥令吳質書》,「五月十八日丕曰:……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誠不可忘。妙思六經,逍遙百氏;……馳騖北場,旅舍南館,浮甘瓜於清泉,沉朱李於寒水。」最後兩句被後人引縮為「浮瓜沉李。」
吳質,三國時魏國文學家,曾寓居南皮。曹丕傾慕其文才,曾率其文學集團如建安七子等與吳質閑游。一次乘船沿當時的大清河到南皮,彈笳設棋,吟詩作歌。他們常到南皮城北「射雉台」,游賞射獵,後人稱為「燕友台」。那時,南皮古城西南百步有一古井,相傳為黃帝穿鑿,伯益所修,井水清澈甘冽,故名寒冰井。曹丕等人休息時,將甘瓜、朱李擲井中,取出後食之,倍加清涼可口,法暑解熱,不亦樂乎。曹丕難忘這段生活,表諸文字,為後人留下這段佳話。

閱讀全文

與南皮歷史博物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