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歷史選修三第二單元第二課知識點總結

歷史選修三第二單元第二課知識點總結

發布時間:2021-03-07 22:07:13

① 高二歷史選修三知識點總結

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選修三)

20世紀以來,時代的變化使得戰爭與和平出現了新的特點:
1、 出現了兩次世界大戰。
為什麼人類社會在20世紀才出現世界大戰?
2、 一戰後,出現了短暫的和平。二戰後,出現了近半個世紀的冷戰
3、 核武器既是毀滅地球的武器,也是制約戰爭的因素。
4、 20世紀下半期,局部戰爭和地區性沖突不斷
5、 人類渴望和平。和平思想、和平運動,成為制約戰爭的重要因素。
6、 和平與發展成為當今世界的時代主題。但是由於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戰爭的危險依然存在。
霸權主義,是指強國、大國不尊重弱小國家的主權和獨立,蠻橫地對別國進行干涉、控制和統治,推行侵略擴張政策,謀求一個地區或世界霸主地位的行徑。「強權就是真理
第一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年)
第1課 戰雲密布的歐洲(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歷史背景)
一、 列強對世界市場的爭奪
本目的講授思路是:問題導學,讓學生理解一戰的根本原因是:在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下,新老帝國主義國家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爭奪世界霸權而引起的。
閱讀教材第一目,回答以下問題:
1、資本主義國家為什麼在世界范圍內搶占殖民地?
資本主義自誕生起,就伴隨著對市場的爭奪,佔領殖民地時期中的主要形式之一。
資本主義經濟是市場經濟,也就是說,對於市場的需要、對於市場的爭奪,是資本主義經濟自身發展的需要,為了滿足資本主義經濟對市場的需要,資本主義國家就在世界范圍內佔領殖民地,把殖民地變為他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殖民擴張和掠奪式資本主義列強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
2、依據教材第2、3段分析,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重大影響有哪些?
(1)科學成為技術進步最重要的推動力,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
(1)19世紀下半期,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在科學技術的推動和企業組織化程度提高等背景下,資本主義發展到了壟斷階段(帝國主義階段),經濟飛速發展。
(2)經濟的發展造成嚴重的生產過剩
(3)資本主義列強紛紛加緊尋求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掀起掠奪、瓜分殖民地的新浪潮。
(4)到19世紀末,整個世界基本上被西方列強瓜分完畢,同時世界連成一個整體。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3、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是在什麼時候形成的?
19世紀末20世紀初,通過國際貿易的發展、人口和資本的流通,以及武力威逼等方式建立起來的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4、讀教材表格,從中發現什麼現象?反映的實質問題是什麼?由此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根源是什麼?
現象:列強的經濟實力和它佔有的殖民地的多少是不相符的。
反映的實質: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
這種現象產生了怎樣的局面?後期的資本主義國家,特別是德國,同老牌殖民帝國英法戰展開了爭奪殖民地、重新分割世界和爭奪霸權的斗爭。隨著帝國主義國家矛盾的加劇,最終導致一戰爆發。

二、 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
本目的講授思路:以教師的精講為主,使學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識輪廓。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是如何形成的。最好結合圖示。
(一)、三國同盟
1、形成的原因
(1) 在歷史上,法德多次發生戰爭。兩國是宿敵。
(2) 普法戰爭削弱了法國,法國時刻准備復仇
(3) 德國外交的首要目的是防範法國,為了防範法國、奪取歐洲及世界霸權,德國力圖構築以自己為核心的同盟體系。
2、成員國家: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
3、形成經過:
(1)1879年,德國利用奧匈帝國同俄國的矛盾,和奧匈帝國簽訂同盟條約,這是德國構築同盟體系的第一步
(2)1882年,德國又利用義大利同法國爭奪北非殖民地突尼西亞的矛盾,拉攏義大利,德、意、奧締結了針對法俄的《三國同盟條約》
4、影響:形成了以德國為首的第一個歐洲大陸軍事同盟集團
(二)三國協約:
1、 三國協約形成的原因
三國同盟引起了法國和俄國的不安,共同的戰略利益和經濟聯系使兩國接近。
2、 成員國家:英國、法國、俄國
3、 形成過程:
(1)1892年,法、俄簽訂了《法俄軍事協定草案》,這標志著歐洲大陸的另一個軍事同盟集團的初步形成。
(2)1904年,英法簽訂了《英法協約》,調整了雙方在殖民地問題上的矛盾,共同對抗德國
(3)1907,《英俄協約》簽訂,調整了雙方在殖民地問題上的矛盾,共同對抗德國
英俄協約的簽訂標志著英法俄三國軍事同盟的最終成立。

4、 影響:歐洲形成了勢均力敵的兩大軍事集團。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對峙,使歐洲籠罩在戰爭的陰雲之下

思考問題:
5、一戰爆發前,歐洲列強矛盾尖銳復雜,有哪三對矛盾?最突出的矛盾是哪一對?各因何問題產生的矛盾?
6、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為什麼會形成兩大軍事集團?
三、 科技進步成果被運用於軍事領域
1、科技成果運用於軍事領域的原因
兩大軍事集團力圖在軍事上壓倒對方,擴軍備戰,於是,科技進步成果被運用於軍事領域。
2、表現
(1) 科技進步首先提高了傳統武器的性能、增強了武器的殺傷力
(2) 新式武器相繼問世,如、潛艇、飛機、坦克等,戰爭擴展到了海地和空中
(3) 新的交通手段的出現,提高了軍隊的戰略機動能力,使得戰爭能夠在更大的范圍內進行
(4) 電報、電話和無線電等新的通訊工具的出現,實現了遠距離的信息傳輸,促進了軍隊通訊技術的現代化,
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
四、 軍國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的泛濫
1、德國的軍國主義浪潮
出現的原因:德國自身的軍國主義傳統;在進入20世紀後的激烈競爭中,西方列強相信戰爭最後解決問題的辦法;德國的軍國主義尤為嚴重,作為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德國對殖民地分配現狀最為不滿。
2、極端民族主義的泛濫
德國、俄國、及英國、法國等
極端民族主義其中的重要內容是「民族優越論」鼓吹本民族利益高於一切,宣稱對外擴張是民族利益所在。
極端民族主義的實質:本民族利益至上,宣揚對外侵略擴張。
思考:人類歷史為什麼發展到20世紀才會出現世界大戰?
第2課 慘烈的四年戰事(戰爭經過)
復習提問:
1、 一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2、 圖示一戰前兩大軍事集團形成的過程。為什麼會出現兩大軍事集團?集中體現了哪些矛盾?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矛盾的根源和矛盾的實質。
3、 科技進步成果運用於軍事領域的表現有哪些?
4、 極端民族主義的實質是什麼?
5、 為什麼人類歷史到了20世紀會發生世界大戰?
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戰雲密布的歐洲,歐洲籠罩在戰爭的陰雲之下。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戰爭究竟是如何爆發的?及如何進行的?
講授新課:
一、 一戰的直接原因(導火線):薩拉熱窩事件
講課思路:先讓學生簡述什麼是薩拉熱窩事件,然後再來分析該事件的原因和影響。並結合地圖。形成時空觀。
1、薩拉熱窩事件出現的原因
20世紀初,隨著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出現了眾多的民族獨立國家。
歐洲列強利用這一復雜局勢,紛紛插手巴爾干,擴張勢力。俄國和奧匈帝國的爭奪尤為激烈。
20世紀初,巴爾干半島是歐洲隨時可以爆炸的火葯桶,矛盾沖突非常尖銳
奧匈帝國把塞爾維亞視為向巴爾干擴展的障礙,與塞爾維亞矛盾尖銳。(直接原因)

2、什麼是薩拉熱窩事件?其影響是什麼?
1914年6月,奧匈帝國的皇儲斐迪南大公到波斯尼亞檢閱軍事演習,在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愛國者刺殺,這就是薩拉熱窩事件。

影響: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導火線。

二、 慘烈的四年戰事(戰爭經過):
(一)、一戰的爆發
1、爆發:1914年7,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俄、法、德、英很快參戰,大戰全面爆發
2、交戰雙方:
德、奧匈、奧斯曼、保
英、法、俄、塞、比、意、日等
想一想:義大利加入協約國一方作戰,說明了什麼問題?
(二)、戰爭的進程
1、戰爭的三條戰線:

2、歐洲戰場三個階段戰局的演變
階段 戰役或重大事件 影響
第一階段(1914)
馬恩河戰役

德軍速戰速決計劃破產

第二階段(1915~1916)

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
俄軍夏季攻勢、日德蘭海戰
戰略主動權轉移到協約國一方

第三階段(1917~1918)

美國參加對德作戰
俄國退出大戰
中國等參加協約國作戰
1918年11月,德國投降
協約國力量增強,一戰以同盟國失敗告終

回答問題:
3、在大戰的第一、二階段,戰爭的中心是如何變化的?
西------東---------東

4、一戰爆發後,美國採取了什麼政策?有何目的?1917年,美國參戰的原因和目的是什麼?帶來的影響是什麼?
「中立政策」目的:遠離戰火,避免戰爭;利用中立國的地位與交戰國擴展貿易,發戰爭財
1917年,美國參戰的原因:
美國與英法有密切的歷史文化聯系,如果協約國戰敗,美國的利益將受損
俄國爆發革命,形勢有利於同盟國,美國不能坐視不管
德國採取的「無限制潛艇戰」損害了美國的利益。
目的:為了戰後分贓和爭奪世界霸權。

(三)大戰結束
1、 大戰結束的時間和標志:1918年11月
德國政府代表在福煦車廂簽署了《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德國宣布投降.

2、 促使大戰結束的原因有哪些?(分析德奧集團失敗的原因)
總體上,協約國的力量大於同盟國的力量。
n美國的參戰大大增強了協約國的力量。中國等國家的參戰也增強了協約國的力量,
n德奧集團挑起的一戰,給各國人民帶來了災難。非正義的戰爭是必然失敗的。
n俄國爆發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並退出了戰爭。各國的反戰運動和革命浪潮,如德國的十一月革命,成為結束戰爭的主要推動力。
n德、奧兩線作戰,同盟國經濟崩潰,也是戰敗的因素。

三、 大戰的結果和大戰性質:
1、結果:結果:同盟國失敗,協約國勝利

3、 性質: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戰爭。盡管塞爾維亞是正義的民族解放戰爭,但卻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整個戰爭的非正義性。
第3課 大戰的後果
復習提問:
1、 薩拉熱窩事件是怎麼回事?有何影響?
2、 一戰爆發的時間和標志?
3、 一戰在歐洲戰場的三個階段、各有何戰事?
4、 一戰結束的時間、標志?
5、 你認為德奧集團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講授新課:
1、巨大的災難:
2、西歐的相對衰落
3、美國和日本崛起
4、革命與獨立浪潮高漲
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有哪些重大影響?
第4課 綜合探究:極端民族主義與戰爭
閱讀教材,思考以下問題
1、 民族主義是在什麼時期興起的?一般認為,其興起的標志是什麼?
2、 舉例說明,民族主義在歷史上曾經起過或者進步、或者反動的作用?
3、 閱讀教材材料,回答18頁知識窗的問題
4、 如何來認識極端民族主義的「愛國主義」面貌?
課後記:

階段 戰役或重大事件 影響
第一階段(1914)

第二階段(1915~1916)

第三階段(1917~1918)

第二單元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短暫和平

第5課 凡爾賽體系的建立 (2課時)
一、 巴黎和會:
1、巴黎和會召開的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人們熱切希望和平;
帝國主義列強力量對比發生了重大變化,國際關系的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列強間的爭霸斗爭從戰場上轉移到談判桌前
2、什麼是巴黎和會?
1919年1月,協約國集團在巴黎近郊的凡爾賽宮召開了處置戰敗國和鞏固戰勝國成果的和平會議,史稱巴黎和會。
3、與會代表:
戰勝國的代表,但沒有蘇維埃俄國,中國政府的代表是陸征祥等
4、和會召開的目的:實現在霸權基礎上的和平,根據自己的利益重建戰後秩序,削弱德國,鞏固戰爭成果(以解決分贓、反蘇和建立戰後帝國主義國際秩序這三大問題)
5、戰勝國的主要意圖
同學閱讀教材分析並結合新課堂22頁材料題
法國:最大限度削弱德國,提出嚴厲的賠款計劃,掌握歐洲大陸的霸權
英國:繼續「歐洲均勢「的傳統政策,維護殖民帝國和海上霸主地位,消滅德國的海軍,不希望過分削弱德國而使法國成為歐洲霸主
美國:反對過分削弱德國,更關心建立國際聯盟,使美國能夠更大程度干預
和控制國際事務。

二、《凡爾賽和約》的簽訂和凡爾賽體系建立
(一)《凡爾賽和約》——《對德和約》
1、 簽訂時間:1919年6月
2、 條約內容:
教給學生掌握的方法;從領土、殖民地、軍備、賠款等方面
方面 內容
領土 德國放棄一切殖民地,將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法國,薩爾煤礦交由法國開采15年,薩爾區由國際聯盟代管。萊茵河西岸由協約國軍隊佔領15年,東岸50公里以內劃為非武裝區
軍備 和約規定,德國廢除普遍義務兵役制,只保留10萬陸軍和少量船艦,不得擁有空軍、坦克、潛艇等
賠款 該規定了德國在一定時間內應支付的賠款總額
殖民地 德國原來占據的殖民地被英、法等戰勝國瓜分
其它 在威爾遜地堅持下,寫入了國際聯盟盟約
規定把德國攫取的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
引導學生分析:巴黎和會的實質是什麼?
(二)凡爾賽體系的建立
1、 概念:什麼是凡爾賽體系?對德和約簽定後,協約國集團又陸續與奧地利、保加利亞、匈牙利和土耳其等戰敗國簽訂了一系列和約。這些條約和《凡爾賽和約》、國際聯盟盟約結為一體,構成了協約國列強建立一戰後以歐洲為主的國際關系新秩序的基本框架。
2、 對凡爾賽體系的認識
(1)凡爾賽體系的作用:
在凡爾賽體系下,在一戰後和20世紀20年代,歐洲基本維持了一個較為和平的國際環境,經濟得以恢復和發展
調整了歐洲各國間的關系,建立了帝國主義列強以歐洲為主的國際關系新格局
根據民族自決原則,確認了波蘭、捷克等一些民族國家的獨立

(2)凡爾賽體系的脆弱性和不穩定性。(凡爾賽體系下的矛盾)
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戰勝國對德國的壓制激起了德國的復仇情緒
帝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矛盾:協約國和蘇維埃俄國的武裝干涉與對立
戰勝國之間的矛盾:圍繞著殖民地、歐洲霸權和世界霸權等問題矛盾重重,如何處理德國賠款問題成為戰勝過矛盾的焦點之一。
戰勝國與殖民地、半殖民國家之間的矛盾。表現為20年代2、3十年代民族獨立運動在亞非拉地區此起彼伏。
(3)凡爾賽體系的實質?
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維護戰勝國利益和維護歐洲和平的新秩序。

教學思路:
同學閱讀教材,在教師的引領下分析理解教材。
小結:凡爾賽體系是如何建立的?它的實質是什麼?如何來理解它的不穩定性?
第6課 國際聯盟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萬國郵政聯盟;巴黎和會上的威爾遜的「十四點和平綱領」;國際聯盟的成立、國聯的組織機構、國聯的宗旨、委任統治制度、國聯的活動
通過分析國聯成立的背景培養學生分析歷史資料的能力;歸納國聯的活動培養學生歸納分析的能力;通過國聯的活動,認識國聯是被英、法等大國操縱的維護凡爾賽體系的工具,培養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問題學案式學習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國聯的活動,認識國聯是被英、法等大國操縱的維護凡爾賽體系的工具。
一、 世界上第一個普遍性的國際組織
(一)國際聯盟成立的背景
1、國際聯盟成立的條件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些行業性的國際組織建立起來
一戰激起了反戰和平思潮,一些有識之士認為,有必要建立一個政治性的國際組織,防止大戰發生,維護世界和平
大戰期間,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了建立國際聯盟的主張
在巴黎和會上,國際聯盟盟約被通過

2、國際聯盟建立的目的:
防止新的大戰發生,維護世界和平
(二)國際聯盟盟約的基本內容
1、 宗旨
增進國際間合作,保持和平與安全,避免戰爭
2、 國聯的組織機構
大會、行政院及秘書處
3、 其它規定:
裁減軍備、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和制裁等規定及委統治制度
分析:委任統治制度的實質是什麼?
委任統治制度的使用范圍主要是德國原先的殖民地和奧斯曼帝國近東的部分領土。實際上大國瓜分殖民地的虛假外衣

(三)國際聯盟的成立及成員國
1、 成立:
1920年1月,國際聯盟在日內瓦正式成立,簡稱國聯

2、 成員國;開始44,後發展到63個。蘇俄和美國沒有參加。

二、國際聯盟的主要活動和歷史地位:
(一) 國聯的兩大任務
維護世界和平,制止侵略;處理世界范圍的衛生、經濟、社會等問題。

(二) 國聯的主要活動
1925
1931
1935
1937、
1938
1939、

(三) 國聯的歷史地位
1、性質:世界上第一個普遍性的國際組織;英法控制下的維系凡爾賽體系的工具
2、歷史作用: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維護和平的國際組織,國聯初期,發揮了維護和平和制止戰爭等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同時,為二戰後聯合國的建立提供了借鑒。

3、局限:
國聯同時也是被英法等少數大國操縱,成為它們維持維持霸權的工具;國聯自身也有很多缺陷;國聯的威信不足;面對30年代的戰爭危機和侵略戰爭,國聯毫無作為,放任二戰爆發,國聯名存實亡,

三、國聯的解散:1946年

② 人教版高中歷史選修三知識點總結 詳細些!!! 謝謝拉!

看看這個 選修三的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分很好拿的

考點 目標要求 具體目標歸納
第一次世界大戰 識記、理解、

分析、運用
兩大軍事集團、巴爾干火葯桶、薩拉熱窩事件、施里芬計劃、凡爾登戰役、日德蘭海戰、無限制潛艇戰
大戰的性質結局和影響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和平 識記、理解、

分析、運用、綜合 凡爾賽體系、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國際聯盟、非戰公約
認識凡-華體系的實質及內部矛盾、比較國聯以及聯合國的異同、非戰公約的作用及局限
第二次世界大戰 識記、理解、

分析、運用
突襲波蘭、蘇德戰爭、太平洋戰爭、斯大林格勒戰役、中途島戰役、阿拉曼戰役、開羅宣言等文件
二戰爆發的原因、二戰的性質和影響以及對戰爭經驗教訓的反思
二戰後的世界 識記、理解、

分析、運用、綜合 雅爾塔體系、兩極格局、美蘇爭霸、新思維、朝鮮戰爭等局部戰爭、保衛世界和平大會、聯合國、反戰運動
分析冷戰的原因特點和影響、美蘇爭霸的階段特點以及兩國的政策調整、認識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分析戰後和平運動的原因特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大戰的歷史背景
1.兩大軍事集團:①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加劇了,列強之間爭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的矛盾日益尖銳。②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紛繁復雜,其中法德之間、英德之間、俄奧之間矛盾是主要矛盾。③1879年在德國宰相俾斯麥的推動下德奧首先締結了「同盟條約」。1882年,德、奧、意三國同盟正式形成,德國成為同盟的核心。④1892年,法國和俄國締結軍事協定。英國分別在1904和1907年與法、俄簽定了協約,三國協約正式建立。
帝國主義國家矛盾的根源與實質
根本原因: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橫規律的作用。資本主義在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經濟政治不平衡加劇,列強力量對比出現顯著的新變化。
實質是爭奪霸權和殖民地。隨著世界領土瓜分完畢,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不能容忍實力與所佔殖民地不平衡的倒掛狀況,新老帝國主義瓜分殖民地和勢力范圍的矛盾尖銳起來。

2.巴爾干火葯桶:①1912年秋「巴爾干同盟」發動了對奧斯曼帝國的戰爭,即「第一次巴爾干戰爭」。②1913年,爆發了「第二次巴爾干戰爭」,保加利亞與塞爾維亞、希臘、門的內哥羅、羅馬尼亞、奧斯曼帝國作戰,保加利亞戰敗。③兩次巴爾干戰爭後,俄國、奧匈帝國投入對巴爾干半島的爭奪。④列強的爭奪、民族矛盾的激化,使巴爾乾地區成為歐洲的「火葯桶」。⑤1914年6月28日的薩拉熱窩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二、戰爭的進程
1.爆發:①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此後,德、俄、法、英相繼投入戰爭。②交戰的一方為同盟國的德國和奧匈帝國;另一方為協約國的英國、法國、俄國,後來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投入戰爭,戰爭范圍越來越大,演變為具有世界規模的大戰。③一戰爆發後,在歐洲形成了西線、東線、南線三條戰線,其中西線和東線是這次戰爭的主要戰線。
2.過程:①第一階段,德國按「施里芬計劃」企圖實行速決戰,然而馬恩河一役徹底打破了德軍想在6周內打敗法國的計劃。隨後不久戰爭進入了第二階段。②在第二階段中,德軍主攻東線,並且在德奧軍隊的聯合下,使得俄國節節敗退,損失慘重。隨後德國又集中了50個師的強大兵力向法國的凡爾登展開進攻,從而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時間最長、傷亡最慘重的一次戰爭——凡爾登戰役。這次戰爭雙方傷亡共70多萬人,因此,凡爾登戰役又被成為「絞肉機」。但這次戰爭卻牽制了德國在凡爾登的攻勢。德國在歐洲大陸發動進攻的同時也不忘對制海權的搶奪。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一次海戰——日德蘭海戰,然而經過這次戰爭,英軍的損失雖然遠大於德國,但卻仍掌握著制海權。隨後,雙方開始將轉向潛艇戰和反潛艇戰。③1917年,戰爭進入了第三階段,出現了相互間的僵持狀態。1917年2月1日,德國公開宣布全力開始無限制潛艇戰。這給英、美國等國家造成了嚴重的損失。隨後美國也放棄了自己的「中立」,宣布對德作戰。由於美國的參戰,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走向失敗,第一次世界大戰也接近了尾聲。戰爭給各國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各國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了政治危機。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奧匈帝國宣告瓦解,德軍也士氣大損,接連不斷的軍事失利也加速了德意志帝國的崩潰。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時,德國接受了協約國的停戰條件,並派出代表簽定了「貢比涅停戰協定」,第一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
三、一戰的後果
1.戰爭給全人類帶來了極大的災難,戰爭造成的傷亡和損失使得歐洲的工業發展至少倒退了8年。同時,戰爭也給數已萬計的家庭帶了抹不去的傷痛。
2.戰爭使帝國主義之間的力量對比產生了變化。英國遭受了沉重的戰爭創傷,失去了原有的地位。而美國和日本卻利用戰爭機會大大發展了自己,特別是美國,從1915年起進入了一個為時5年的「戰爭繁榮」周期。而日本也從原來的農業國轉為了工業國,從原來的債務國變為了債權國。
3.戰爭也引發了一系列的革命,特別是俄國的革命,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增強了維護和平和正義的力量,鼓舞了人們斗爭的勇氣和決心,讓人們看見了黎明的曙光,並且掀起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
4.我們可以看見導致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還沒有得到解決,帝國主義之間還是存在著重重矛盾,並且這種矛盾在戰後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反而不斷激化,而所謂的維護戰後和平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也只是打了個和平的幌子,國際關系呈現除了新格局,這就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不可避免的爆發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帝國主義戰爭
1.從戰爭的起因來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各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必然結果,是帝國主義國家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發動的。
2.各帝國主義國家提出的戰爭目標:各帝國主義國家都以奪取霸權和殖民地; 為自己戰爭目標,顯示了戰爭的侵略性質。
3.巴黎和會上戰勝國對戰敗國的處置:將戰敗國的殖民地加以瓜分也看出這場戰爭的性質

和意義
一、 凡爾賽體系
1.背景:一戰結束;戰後列強力量發生變化;列強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2.建立:時間:1919年6月;地點:巴黎;方式:巴黎和會與《凡爾塞和約》;操縱國:英法美日。
3.意圖:美國要求稱霸世界;英國要求擴大和鞏固繼續稱霸;法國企圖獲得歐洲霸權;日本要求亞洲霸權。爭論焦點:德國問題、中國山東問題。
4. 凡爾賽體系的形成:巴黎和會上協約國先後同德國、奧地利、保加利亞、匈牙利、土耳其簽訂了一系列和約,這些和約構成了所謂的「凡爾賽體系」。
5.影響:①對戰敗國德國進行了嚴懲和限制,建立起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贓體系。②歐洲和中東的政治格局發生了很大變化:首先,奧匈帝國解體。匈牙利分立,建立新的國家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南部領土被割讓給義大利;巴爾幹部分地區並入塞爾維亞,成為南斯拉夫,另一部分歸還波蘭。其次,奧斯曼帝國解體,在歐洲僅保有伊斯坦布爾及其附近地區。
評價:
構成「凡爾賽體系」的一系列條約,標志著戰後列強在歐洲近東和非洲建立了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的新秩序,但也隱含著許多矛盾,這一體系不可能持久。
二、華盛頓體系
1.背景:一戰後,美、英、日三國在遠東太平洋地區相互爭奪。為緩和它們之間的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區的勢力范圍而召開這一會議。
2.建立:時間:1921年到1922年;國家:參加國除美英日以外,還有中法意比荷葡。
3.內容:①《四國條約》:美、英、法、日相約:互相尊重它們在太平洋島嶼屬地和島嶼領地的權利。英日同盟解散。②《五國海軍條約》:美、英、日、法、意分別規定各自的主力艦和航母的總噸位。③《九國公約》名義尊重中國的獨立和領土完整,實質上又使中國陷入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④中日協定:山東主權歸還中國。
4.影響:①《四國條約》的簽訂是美國外交的勝利,它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其在遠東爭霸的一個障礙;對英國來說,既維護了英日友誼,又促進英美關系,使英帝國主義在太平洋上的巨大權益暫時得到保障;對日本來說,日本的擴張野心受到美英法大國的制約。②《五國海軍條約》使英國正式承認美英海軍的對等原則,標志著英國海上優勢的喪失,並使日本的擴軍計劃受到限制,從這個意義上說,它是美國外交上的勝利。③《九國公約》的簽訂,是美國外交取得的重要成果。它使美國長期追求的「門戶開放」在中國終於成為現實;它打亂了日本對中國的獨占,「又使中國回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為美國進一步對華擴張和爭奪亞太地區的霸權主義提供了條件。
5.評價:華盛頓會議是巴黎和會的繼續,它調整了帝國主義之間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特別是中國地區的利益沖突,構成了「華盛頓體系」,標志著戰勝國帝國主義在全球范圍內基本上完成了戰後列強關系的調整和對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凡-華體系形成。
凡-華體系的總特點、內部矛盾以及戰後世界的主要矛盾
總特點:它是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實力的基礎上通過相互妥協而建立的;英法仍不失歐洲大國地位,在世界通過操作國際聯盟發揮主導作用;美國依靠經濟實力奪取世界霸權的企圖失敗,但在拉美進一步鞏固了西半球霸權,在東亞和日本共同占據主導地位;日本在東亞的霸主地位受到削弱。
各種矛盾:(1)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a.法德矛盾b.戰敗的土耳其與戰勝的帝國主義國家的矛盾(2)戰勝國之間的矛盾:a.英美爭奪世界霸權的矛盾。b.英法爭奪歐洲大陸霸權的矛盾。
c.美日爭奪亞太地區的矛盾。(3)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與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戰後的世界主要矛盾:(1)帝國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矛盾。表現為協約國對蘇俄的武裝干涉。(2)帝國主義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3)帝國主義戰勝國之間的矛盾(4)帝國主義與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之間的矛盾。
三、國際聯盟
1.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使人們飽受戰爭之苦,也使各國的政治家們覺得應該建立一個國際組織來防止此類災難的再次發生。於是,由美國總統威爾遜提議建立一個「具有特定盟約的普遍性的國際聯盟」。
2.成立:1919年,巴黎和會通過了建立國際聯盟的建議,並於1920年1月正式成立,總部在日內瓦,機構有大會、行政院、秘書處,職責維護和平、集體安全、對殖民地「委任統治」。但美國由於自身的利益沒有得到滿足,因此始終未加入國際聯盟。
3.歷史地位:一方面,它是世界上第一個政治性質的組織,另外,國際聯盟還對後來反法西斯的侵略擴張起到了一些作用,也為聯合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最後,國際聯盟宣稱它成立的宗旨在於「促進國際合作,保證國際的和平與安全」。然而它作為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帝國主義列強的矛盾沒有得到解決的前提下,實際被英法所操縱。它始終是少數帝國主義國家為維護自己利益的工具,同時,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更證明了它的名存實亡,1946年4月國際聯盟正式宣告解散。
三、非戰公約
1.簽定:1928年,美、德、法、日、英等15個國家的代表在巴黎簽定了《非戰公約》,主要是「斥責用戰爭來解決國際糾紛,並在它們的相互關繫上,廢止戰爭作為實行國家政策的工具」,並且規定,締約各方「可能發生的一切爭端或沖突,不論其性質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處理或解決」……
2.作用:《非戰公約》作為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共同簽定的國際條約,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首先,第一次正式宣告在國家關系中放棄戰爭作為實行國家政策的工具,並約定以和平的方式來解決國際爭端。其次,《非戰公約》的內容為國家法中互不侵犯原則的確立奠定了法律基礎,並且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為國際軍事法庭審判德、日戰犯的重要法律依據。
3.局限性:實際上所謂的《非戰公約》也只是一紙空文,其中那些冠冕堂皇的條文對實際的世界和平沒有規定任何的明確責任,反而使簽約各國鑽了「自衛」的空子,因為他們可以視自身的情況決定是否應該訴諸戰爭而實行所謂的「自衛」,這種特殊的「自衛權」的擁有也為以後的戰爭打開了缺口。
國聯與聯合國的不同作用及原因
不同作用:1.雖然都把維護世界和平問題擺在了首位,但國際聯盟作為維護帝國主義凡-華體系的工具,孕育了新的世界大戰;聯合國則在維護世界和平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2.國聯高舉反共反對民族解放運動的旗幟,對蘇俄等國的無產階級革命及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橫加干涉;聯合國則將兩種色後悔制度的和平共處納入國際體系,對國際共運和民族解放運動起到了推動作用 。3.國際聯盟一直為大國操縱,在聯合國中70年代後,第三世界國家發揮了作用。
原因:1.建立的基礎不同。國聯是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產物;聯合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產物。2.組織方式不同。國聯排除了蘇俄等國,為帝國主義所操縱;聯合國則具有廣泛性,容納了社會主義和第三世界國家。3.國際形勢特點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社會主義陣營的形成,亞非拉第三世界的崛起,極大的改變了國際力量的對比。
第二次世界大戰
一、二戰爆發的原因:
1、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①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表現在:一戰後,英法經濟困難重重,而戰敗的德國利用英法美的矛盾,依靠美國的扶植,經濟很快恢復,並超過英法。日本狹小的國內市場和薄弱的基礎無法擺脫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②政治發展的不平衡表現在: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引起了嚴重的政治危機,德國和日本由於較多地保留了軍國主義傳統,在經濟危機的打擊下拋棄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建立法西斯專政;而英法美則繼續發展資產階級民主制度。
2、具體原因:德國、日本對在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中被懲治、受遏制的地位不滿;歐亞兩個戰爭策源地的形成;英法美推行綏靖政策、中立政策加速了戰爭的爆發。蘇聯實行中立自保政策,客觀上也促使了世界大戰的爆發;在局部戰爭其間,反法西斯勢力基本處於孤立無援、各自為戰的困難境地,未形成強大的反法西斯同盟來遏製法西斯發動二戰的行徑
二、戰爭的進程
1、初期階段(1939年9月1日--1941年6月22日)
①爆發:1939年9月1日,德軍突襲波蘭。②全面爆發:1939年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③蘇聯建立東方戰線。④德軍西線進攻:北歐和西歐諸國淪陷;1940年6月22日,法國投降;1940年7月--9月,不列顛之戰。
2、戰爭的擴大(1941年6月22日--1943年2月)
①蘇德戰爭:A、爆發:1941年6月22日;B、莫斯科保衛戰(1941年10月2日--1942年2月)
②日本偷襲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二戰達到最大規模。
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原因:法西斯的侵略對全人類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構成嚴重威脅,在斗爭中西方民主國家、社會主義國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都迫切要求聯合行動,抗擊侵略,捍衛獨立和自由。過程:1939年美國《中立法》;1941年《租借法》;蘇德戰爭爆發後,1941年8月《大西洋宣言》初步建立;1942年元旦《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正式形成。意義: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是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組成的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它的組成加強了國際反法西斯力量,為最後戰勝軸心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勝利階段。(1943年2月--1945年9月):①斯大林格勒保衛戰(1942年7月--1943年2月)——蘇德戰場轉折點②中途島海戰(1942年5月)——太平洋戰場轉折點③北非戰場勝利和義大利投降:北非戰場(1940年夏意軍開辟--1941年11月結束)——轉折點:1942年秋,阿拉曼戰役義大利投降(1943年9月)——標志著法西斯集團開始瓦解。④歐洲第二戰場開辟(1944年6月)⑤德日法西斯潰滅
三、歷史意義及深刻教訓
1.歷史意義: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規模空前的世界性的戰爭,它以反法西斯國家的勝利而告終,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①它的勝利拯救了世界,恢復了和平。②它沉重的打擊了德、意、日三個法西斯國家,同時也對英法等帝國主義大國造成了嚴重的削弱,出現了美、蘇兩強並立的情況,並最終導致了冷戰的出現。③同時,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對反法西斯戰爭的加入以及反法西斯戰爭對帝國主義國家的削弱和打擊也使得殖民體系迅速瓦解,加快了亞非拉等國家的獨立,促進了歷史的發展。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上運用了許多高科技的武器,比如美國對日本投放的原子彈、德軍轟炸英國的V—2火箭等,從另一方面也促進了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總之,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具有劃時代的偉大意義,使世界歷史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2.深刻教訓:①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最殘酷的以及規模最大的戰爭,戰爭給各國人民帶來了無盡的痛苦與災難,各國人民為反抗法西斯的侵略作出了艱苦的努力與斗爭。從中國戰場來看,中華兒女為反抗日本侵略者奮勇抗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慷慨激昂的戰歌,他們的精神永存,為今天乃至未來所銘記,激勵著我們不畏強敵,不怕犧牲,為祖國的強盛、世界的和平進行不懈的努力。②世界大戰的再次爆發提醒我們時刻要有憂患意識,對戰爭始終保持應有的警惕,促進世界的真正和平,堅決的反對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樹立崇高的國際意識。
比較兩次世界大戰的原因、性質、後果和影響。
(1)從原因來看:決定因素都是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
(2)從性質看,「一戰」是帝國主義的爭霸戰爭,「二戰」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
(3)從後果和影響來看
①兩次世界大戰對戰敗國的處理不同,結果也不相同。
凡爾賽體系對戰敗國德國的處置是殘酷無情的,也是失敗的,為日後法西斯勢力的興起埋下了禍根。
雅爾塔體系對戰敗國的處置更多的注重於鏟除法西斯勢力和戰後的民主建設,確保德國、日本不再對新的國際秩序構成危脅,是比較成功的。
②20世紀發生的兩次世界大戰,根本改變了19世紀以來歐洲支配全球的世界格局。
與歐洲的不斷衰弱同步的是殖民主義的步步後退以及最終被迫退出歷史舞台。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的世界殖民體系的解體過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終於得以完成。這是人類歷史的極其巨大的進步與歐洲的衰弱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美國與蘇聯的不斷崛起。這一過程同樣開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完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它使美蘇對峙的國際關系新格局取代了西歐列強主宰全球的時代
二戰後的世界
一、雅爾塔體制下的冷戰與和平
1.原因:①雅爾塔體系:形成:二戰後期,以美英蘇為主的同盟國召開了一系列國際會議,就結束戰爭、處置法西斯和戰後安排等問題達成協議,其中以1945年2月在蘇聯克里米亞半島舉行的雅爾塔會議最重要,這一系列協定的總和就被稱為「雅爾塔體系」。內容:鏟除日本、德國的軍國主義和納粹主義,懲辦戰犯,對德國分區佔領管制;蘇聯佔有日本部分島嶼,日本在中國的權益也交給蘇聯;創建維護世界和平的國際組織——聯合國;對戰後歐洲一些國家的邊界做出相應的規定。評價: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義戰爭,從根本性質上不同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因此,雅爾塔體系能真正的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如維護戰後世界和平、清除法西斯主義、恢復和發展各國經濟,有積極作用。但是,體系的形成主要是美蘇兩大國的推動,這為兩極格局的形成以及這種格局下出現的冷戰提供了條件。雅爾塔體系的確立,意味著近三百年來以維持歐洲大國均勢為中心的傳統的國際關系格局,被美蘇兩極格局所取代。②美蘇均勢:戰後美國事例大增,以美國為中心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確立;戰後美國成為世界頭號軍事強國,擁有最強大的海軍、空軍,還壟斷著原子彈、氫彈,其軍事力量被布置到世界各地。蘇聯軍隊在二戰中不僅是打敗法西斯德國的主力軍,還參加對日作戰,軍事力量增強,成為緊次於美國的世界軍事強國,領土有所擴大,幫助東歐國家擺脫了法西斯統治並建立起人民民主政權,後來形成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③矛盾激化:當歐洲各國都在暗自撫平戰爭給自己帶來的創傷時,美蘇兩國不斷發展自己的勢力,相互間的同盟在戰後不久也宣告破裂。美國為稱霸世界認為蘇聯是最大的障礙,因此為掃除這個障礙,著手准備了一系列遏制蘇聯的政策和計劃。因此,冷戰實際是為了發展資本主義,遏止社會主義。
2.冷戰的開始①序幕:1946年3月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在美國發表「鐵幕」演說,揭開了冷戰的序幕。②開始:美國:1947年杜魯門總統援助希臘、土耳其的演說,提出了所謂的「杜魯門主義」,它宣告了美國在全世界范圍的擴張,也是美國發動對蘇聯冷戰的標志; 1947年6月美國國務卿馬歇爾在哈佛大學演說,提出「歐洲復興計劃」,即「馬歇爾計劃」;1949年4月美、英、法、意等12國外長在華盛頓簽定了《北大西洋公約》。標志著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建立,北約的建立,使美國在歐洲大陸組成了遏制蘇聯和東歐的包圍圈,歐洲成為美國防禦的最前線,被約是美國組織的最大軍事同盟,是冷戰政策的主要支柱。蘇聯:1947年9月蘇聯組織成立情報局,一方面反擊美國冷戰政策,另一方面也加強了對東歐的控制和影響;1949年蘇東六國成立經濟互助委員會,對打破西方國家的經濟封鎖,恢復各國經濟起了積極作用;1955年在華沙簽定了《友好合作互助條約》通稱《華沙條約》,根據條約成立了華沙條約組織,華約組織是與北約組織對抗的軍事政治集團,成立之初起到保障世界和平和社會主義國家的安全,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等積極作用。隨著華約組織建立,兩大對立的軍事政治集團形成。③表現:第一次柏林危機:隨著冷戰的發展,美英與蘇在德國問題上的矛盾日益發展,柏林成為冷戰的前沿;1948年6月美英法在西佔區實行單方面幣制改革,引發第一次冷戰高潮,並且加快了德國的分裂;1949年9月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成立,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從此出現了兩個德國;1950年爆發了朝鮮戰爭,兩大陣營的對抗擴展到東方。④冷戰局面的形成是美國推行霸權政策和強權政治的結果。
3.美蘇爭霸:對峙①原因:斯大林逝世後,美國主張通過對話談判,「軟化」蘇聯,肯尼迪採取「和平戰略」;蘇聯赫魯曉夫提出同美國共同主宰世界的戰略目標。②表現:1959年美蘇戴維營會談;1960年U-2飛機事件;1961年的「柏林牆事件」;1959年的古巴導彈危機。緩和①原因:美國長期推行全球擴張政策,大大消耗了美國國力;蘇聯藉助有利的國際形勢,提高綜合國力,蘇美在戰略武器方面達到大致的平衡;②表現:1969年尼克松開始推行均勢外交,對蘇「緩和」;70年代蘇聯推行「緩和」戰略,與西方國家交往;1963年和1968年簽定了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和防止核擴散條約;1972年蘇美領導人簽定了限制戰略武器協議和蘇美相互關系准則等文件,此後召開了東西方國家共同參加的「中歐裁軍會議」「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使緩和推向高潮。
4.兩極格局的結束: ①美國里根任總統後,提出「遏制」政策目的奪回軍事優勢,提出「星球大戰計劃」企圖憑借經濟、科技實力帶動經濟科技發展,進而拖跨蘇聯。同時蘇聯提出了「新思維」進行了政治改革,雙方簽定了「中導條約」。②1989年上台的不什政府強調「謹慎、考驗和漸變」,支持戈爾巴僑夫改革,試圖左右蘇聯改革的進程。③戈爾巴僑夫經濟改革失敗,實行政治「多元化」,放棄了黨的領導地位,再加上西方的「和平演變」,1989年發生了「東歐劇變」;1990年民主德國並入聯邦德國,德國重新統一;1991年原蘇聯11個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在阿拉木圖簽署了《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協議》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標志著兩極格局結束。
5.美蘇關系變化帶來的啟示:①美蘇爭霸對人類安全和世界和平造成巨大威脅②美蘇對亞洲、非洲的爭奪與控制,造成這些地區的動盪與緊張③美蘇不斷升級的軍備競賽消耗了大量資源和財富,給人類生存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④美蘇關系緩和中取得的某些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意義⑤冷戰雖然結束,但冷戰思維繼續影響國際關系的發展,戰爭的威脅依然存在。
美蘇爭霸的特點與實質
特點:首先是意識形態領域和社會制度方面的競爭,雙方都想消滅對方的思想意識和社會制度,這也是典型的冷戰思維的體現;其次是經濟實力的競爭,當時的美國經濟一度進入了一個「黃金」時期,但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也使美國經濟受到了一定的損失,然而美國仍然是世界上的頭號強國,而蘇聯的經濟在戰後也迅速發展;最後,冷戰也是軍備競賽方面的競爭,體現雙方科技實力的較量,而蘇聯的落敗也證明了其在經濟與科技上比美國的落後。
實質:是蘇聯推行霸權主義政策以及美國要稱霸世界,是大國之間為爭奪世界霸權的斗爭,是強權政治的體現。兩國之間的爭奪再次使世界受到了戰爭的威脅,同時也使和平的呼聲日益高漲。

③ 高中歷史選修二知識點總結。詳細的。

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
一、洛克
主要觀點:(1)天賦人權;(2)自由和法律不可分割,提倡法治;(3)實行分權;
練習
1、洛克的人權包括:自由權、生命權和財產權。
2、下列屬於洛克的觀點的是:①②③④⑤⑥
①第一次系統提出天賦人權; ②在自然狀態下,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
③財產是通過勞動獲得的; ④財產權是上帝賦予的基本權利,是神聖不可剝奪的;
⑤立法權屬於人民,行政權屬於君主;⑥提出自由、法治與分權的政治原則
二、盧梭
主要觀點:(1)平等是他追求的首要目標,不僅要求法律時間的平等,而且主張事實上的經濟平等。(2)社會契約、人民主權(3)民主共和制
練習
3、關於盧梭的觀點正確的是:①②④
①人類不平等的根源在於私有制; ②主張大體平均的小私有者社會;
③和孟德斯鳩一樣,都主張君主立憲制 ④強調公共意志
4、下列屬於盧梭的代表作品的是:③④⑤⑥
①《政府論》 ②《論法的精神》 ③《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④《愛彌爾》 ⑤《新愛洛綺絲》 ⑥《社會契約論》
三、《大抗議書》與內戰
1、1640年,英國新議會召開的直接原因是: 解決財政危機;這屆議會於1641年通過了《大抗議書》,其內容:歷數國王在內政外交上的弊端,提出廢除 封建特權,進行 改革的要求。1640年新議會的召開,為什麼做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標志:提出了限制專制王權的要求。為什麼把光榮革命作為其完成的標志:資產階級完成了奪取政權的任務。
2、英國資產階級的過程: 1640-1642 議會斗爭;1642-1648 內戰階段;1649-1660 共和國時期;1660-1688 復辟時期;1688年光榮革命(結束)。
3、年,克倫威爾建立「護國政體」,其主要原因是: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希望建立強有力的政權,鞏固其統治,維護其利益。實質是資產階級的軍事獨裁統治。
4、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說明: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對封建勢力的妥協;是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建立正常的資產階級統治秩序的要求的反映。
5、新貴族和舊貴族的區別主要在於:是否採用資本主義性質的經營方式;新貴族能與資產階級結盟的主要原因是:兩者有共同的經濟利益。新貴族產生的直接原因是:圈地運動。
6、1649年被議會審判並處死的國王是 查理一世;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時的國王是 查理二世;被1688年光榮革命推翻了的國王是 詹姆斯二世。
四、《獨立宣言》《人權宣言》《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1、1776年第二屆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其內容有:①宣告美國成為獨立和自由的合眾國;②用天賦人權和民主原則來闡述獨立的理由,也闡述了新國家的基本原則。其人權主要包括:生存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2、1789年法國制憲會議通過了《人權宣言》,其主要內容有:自由平等、主權在民、天
賦人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人權宣言》的核心是人權、民主和法治,尤其強調了平等。
3、1912年3月,孫中山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其重要內容有:①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的國家體制和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②確立責任內閣制,③確認了保護私有財產和保障人民民主權利的原則;④宣布國家主權在民,規定了人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其中最能體現約束袁世凱權力的內容是:建立責任內閣制; 其性質是:中國近代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民主性質的憲法。其直接目的是限制袁世凱的權力;其根本目的是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
五、法國大革命和法國政體的變遷
1、法國大革命:1789年,法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制憲議會於1789年通過《人權宣言》,於1791年通過憲法,規定法國為君主立憲制。1792年,法國人民再次起義,把吉倫特派推上了歷史舞台。1792年,國民公會宣布法國為共和國(史稱「法蘭西第一共和國」)並於 年,處死路易十四。1793年,法國人民把雅各賓派推上了政治舞台,公安委員會在國民公會的支持下推行恐怖政策。1794年,發生「熱月政變」,標志法國革命高潮階段的結束。
2、關於恐怖政策的認識正確的有: ①②③④
①有利於穩定政局,平息叛亂,打退外來侵略;②打擊了資產階級的利益;③造成了人人自危,眾叛親離;④ 不利於資產階級正常統治秩序的建立。
3、1799年,發生「霧月政變」,拿破崙奪取政權。1804年,法蘭西第一共和國被法蘭西第一帝國所取代。181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覆滅,波旁王朝復辟,當時的國王是路易十八。
4、拿破崙順利奪取政權的主要原因是:資產階級希望建立強有力的政權來維護其既得的利益;拿破崙迅速建立百日政權的主要原因是人民把他看成革命成果和民族利益的捍衛者;拿破崙對外戰爭失敗的主要原因在於其戰爭的侵略性,同時也說明了當時歐洲大陸的封建勢力很強大。拿破崙最引以為榮的是《法蘭西民法典》,它基本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范,確認了自由、平等的原則,但法律限制言論自由,限制婦女和未成年人的權利。
5、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了復辟的波旁王朝(當時的國王是查理十世,導火線是《七月敕令》),把路易•菲利浦推上了王位,建立了七月王朝。七月王朝實行君主立憲制,三色旗為國旗,鎮壓了法國里昂工人第二次起義。
6、1848年「二月起義」,推翻了七月王朝,路易•菲利浦逃亡英國,建立了法蘭西第二共和國,臨時政府鎮壓了法國「六月起義」。1848年「六月起義」的導火線是解散國家工場。1848年12月,路易•波拿巴成為法國第一個普選產生的總統。他上台的主要原因是當時法國的階級斗爭形勢決定的。
7、1851年路易•波拿巴發動軍事政變,解散了議會。1852年,他用公民投票的方式恢復了帝制,建立了法蘭西第二帝國。政治上,用高壓和懷柔政策穩定了法國的局勢;經濟上,採取一系列促進法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措施,法國經濟呈現繁榮景象;軍事上,志大才疏,敗於1870年的普法戰爭。1870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建立,共和國的最終確立得益於君主派的內訌。制定了1875年憲法;1877年將《馬賽曲》定為法國國歌,7月14日定為法國國歌。
六、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的民主思想
1、康有為:托古改制--------《孔子改制考》
主張:(1)近代西方自由平等理論在中國「古已有之」。(2)用儒家語言為政治制度的變革提供了一種進化論的依據(古代儒家把歷史發展劃分為依次發展的「據亂世」「昇平世」「太平世」三個階段。康有為用進化論的觀點重新解釋「三世說」);(3)堅持漸進變革,只能先實行君主立憲,將來再實行民主共和。
評價:(1)減少變法阻力,是比較可行的策略;(2)體現了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
2、梁啟超:從興民權到新民
主張:(1)興民權是變法的根本,是強國的保證;(2)有建立「新」的中國,必須先培養「新」的國民。「新民」是指有愛國思想、尚武精神、社會公德、獨立人格的 新國民。(3)君主立憲政體是世界上最好的政體,要實現立憲政治,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制定一部憲法和培養有資格的國民;(4)中國立憲不可操之過急;(5)憲法的權威高於一切。
3、孫中山的民主思想
主張:(1)三民主義;(2)新三民主義;(3)五權分立)(五權包括: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考試權和監察權。)
七、辛亥革命前後反專制的斗爭
1、改良派與革命派的論戰
論戰涉及到革命的對象和任務,論戰的中心是要不要「反滿」和暴力推翻清王朝。
2、《欽定憲法大綱》的出台
在立憲派的推動下,清政府順應民情,1908年頒布《欽定憲法大綱》。其內容:①司法與行政權分離;②在保證「君上大權」的前提下,臣民有言論、出版、著作、集會的自由;認識:①清庭開始了實質性的憲政改革;②人民的合法權利和政治地位第一次以憲法的形式得到極其有限的認可;③但與立憲派的要求相差甚遠。④1911年,清政府成立了第一屆責任內閣,史稱「皇族內閣」,使立憲派中的一部分人開始轉向革命。
3、帝制終結
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宣告了中國2000多年帝制的終結,也是辛亥革命勝利的重要標志。
排列先後順序:①②③④⑤⑥
①武昌起義 ②南京臨時政府成立③南北議和④清帝退位⑤孫中山辭職⑥袁世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4、袁世凱的專權
表現:(1)唐紹儀內閣垮台;(2)刺殺宋教仁、鎮壓「二次革命」;(3)解散國民黨和國會;(4)頒布《中華民國約法》(5)稱帝
排列下列事件的先後順序:①②③④⑤⑥
① 刺殺宋教仁 ②解散國民黨 ③解散國會
④頒布《中華民國約法》 ⑤袁世凱復辟帝制 ⑥護國運動
5、辛亥革命的失敗
辛亥革命失敗的主要原因:資產階級缺乏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氣;
辛亥革命主要的歷史功績: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袁世凱稱帝說明: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徹底;
袁世凱稱帝失敗說明:辛亥革命後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八、抗日戰爭勝利後人民群眾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斗爭
1、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民主政策--------「三三制」(1940年實行),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2、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實行了普選制度,使地方政權成為真正的人民民主政權。
3、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標榜「和平建國」,而實際上堅持內戰獨裁的方針。在全國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呼聲下,1945年10月,國共雙方簽定了《雙十協定》,確定了堅決避免內戰、建設民主國家的原則。但《雙十協定》簽定後不久,國民黨違背和平民主原則,製造了一系列暴行(如:一二•一血案)。1946年,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開幕,通過了有利於人民的和平民主協議,決定實施《和平建國綱領》,但國民黨反動派最終發動了反共反人民的內戰。全面內戰爆發後,中共在國統區領導了以學生運動為中堅,各階層愛國人士廣泛參與的人民民主運動,形成了反對國民黨統治的第二條戰線。

4、土地改革
(1)抗日戰爭時期,中共為了團結一切力量支持抗戰,在抗日根據地實行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的政策。
(2)1946年5月,中共發表《關於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指示》(即《五四指示》),變減租減息政策為沒收地主土地分配給農民的政策。
(3)1947年,中共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認識:土地政策的變法反映了中共依據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適時調整土地政策。抗日戰爭時期的土地政策鞏固和擴大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解放戰爭時期的土地政策,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的進程。
5、1947年10月,中共中央發表《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正式提出打倒國民黨獨裁政府,建立民主聯合政權,指明了民主斗爭的目標。
九、近代歐洲工人爭取民主權利的斗爭
(一)憲章運動
1832年英國議會改革賦予了英國工業資產階級權利,工人卻沒有。1837年倫敦工人協會的工人領袖與一些激進派議員共同起草了「人民憲章」。「人民憲章」反映了工人階級要求獲得普選權的要求,以及反對選舉財資格限制和議員支薪等主張。憲章運動有三次請願(1839年,1842年,1848年)。在憲章運動中,工人獨立地提出了選舉權的要求,對英國社會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造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第一國際和第二國際
第一國際
1、條件
①隨著工業革命在歐洲普遍展開,各國工人為改善自己處境的斗爭不斷高漲,他們在斗爭中認識到工人階級相互支持的重要性。②直接原因:聲援波蘭人民起義。
2、標志:時間 1864年 地點:倫敦 名稱:國際工人協會
3、對各國工人運動的領導與支持
(1)有力地支持各國的罷工,使工人的斗爭得到圓滿的結果;
(2)領導英國工人參加選舉改革運動,推動了英國的民主進程;
(3)發揚國際主義精神,組織各國工人支持波蘭和愛爾蘭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
第二國際
1、建立: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成立第二國際。
2、作用:第二國際通過的決議,推動了歐美工人政黨的合法斗爭,推動了歐美工人運動的發展。
3、第二國際指導下的工人階級及其政黨的合法斗爭取得重大成果:
(1)工人的工作時間普遍縮短;(2)一些國家的政府頒布了有利於保護工人利益的法律;
(3)贏得了日益多的選票和席位;
思考:第一國際與第二國際的異同點。
(1)相同點:①它們都是國際性的工人組織。②它們的建立都處於工人運動從低潮走向高潮的階段。③馬克思、恩格斯都積極參與了對兩個國際的領導。
(2)不同點:①第一國際由各國工人團體組成,而第二國際主要由社會主義政黨組成。②參加第一國際的主要是少數歐洲國家的工人組織,它還只是一個宣傳和鼓動的團體;而第二國際的活動范圍已擴大到整個歐洲和北美,它的活動已經同各國工人的斗爭緊密地結合在一起。③在組織上,加入第一國際的各工人團體是它領導下的一個支部,第二國際不是各國黨的上級組織,它通過歷次代表大會的決議給各國黨指明方向。④在思想上,第一國際時期,社會主義思潮還未被廣大工人群眾所接受;而第二國際時期,社會主義已成為群眾運動。

④ 高二歷史選修3第二單元問題

這三者的特點:都是維護凡爾賽體系的工具
《非戰公約》的意義在於:①它在歷史上第一次以普遍性國際公約的形式,正式宣布廢棄以戰爭作為推行國家政策的工具。而在此以前,西方傳統國際法理論和實踐一向主張,以戰爭作為解決國際爭端、推行國家政策的手段是合法的,主權國家有訴諸戰爭的絕對權利。②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審判德日主要戰犯(危害和平罪)的重要法律依據。③公約是宣示性的國際文件,無有效期限的規定,已成為一項國際慣例。它所反映的關於限制戰爭的基本原則,為其後的《聯合國憲章》等國際文件所繼承,從而推進了宣布侵略戰爭違法的歷史進程。《非戰公約》的主要缺陷和不足之處是:
①未明確區分侵略戰爭與自衛戰爭,正義戰爭與非正義戰爭。
②使用了「廢棄戰爭」一詞,而沒有使用當時一些國際文件中已經使用的 「禁止使用武力」 。這就使侵略者有可能借口它所進行的武裝侵略不是 「戰爭」 而推脫罪責。德、日法西斯戰爭罪犯就曾這樣做,但遭到了國際軍事法庭的嚴正駁斥。
③公約未規定製裁侵略的具體措施。此外,公約還受到美、 英、 法等國的保留的削弱。美國的保留是:維持門羅主義為其國防體系的一部分權利。英國的保留則是:世界上某些區域,其「幸福和完整」,對於英國的和平和安全具有特殊和重大利益關系,因而保衛這些區域不受攻擊,必須視為一種自衛措施。法國則保留在其同盟國遭受攻擊時給予支持的權利。這些保留超出合法自衛的范圍,是帝國主義國家劃分勢力范圍、維護殖民統治的表現

⑤ 高中歷史選修二 分課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一、古代中國農業
1、中國原始農業的創始人:神農氏「制耒耜,教民耕作」
2、耕作方式的發展
①原始社會:刀耕火種
②春秋戰國:精耕細作(鐵犁牛耕)
·春秋戰國時期農用動力方面的革命:牛耕的出現
③漢代的發展:漢代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法,東漢某些地區已出現一牛挽犁
3、水利的興修:戰國時秦國蜀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為了「天府之國」。
4、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①農業是古代中國最基本的經濟形式(以農為本)
②以小農戶個體經營為主的農業經營方式
③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中國經濟的基本形態
二、古代中國手工業
1、絲織業:
①漢代:絲織品經絲綢之路遠銷歐洲
②明清:在紡織業部門首先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2、冶金業
①商周時期:是青銅時代的繁榮時期
②春秋時期:鐵器時代的到來(春秋冶鐵技術的進步:冶煉生鐵技術、鑄鐵柔化處理技術,煉鋼技術。
意義:促進了鐵器的普及,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
③漢代:東漢杜詩發明水排,用水力鼓風冶鐵
3、陶瓷業
①唐代:制瓷業成為獨立生產部門(越窯青瓷,邢窯白瓷)
②宋代:景德鎮「瓷都」
③清代:粉彩瓷器
4、古代手工業的特點:
①官營、私營、農民個體手工業三種經營形態並存發展;
②手工業生產技術不斷進步;
③古代手工業生產長期領先於世界,產品不僅供國內消費,而且還遠銷亞、非、歐許多國家
④手工業生產規模大、分工細;
⑤手工業經濟是農耕經濟的附屬;
三、古代中國商業
1、商業的發展
①唐:政治的統一和大運河的開通,商旅往來頻繁
②宋: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海外商運發展迅速
③明清:商幫和會館的出現(晉商和徽商勢力最為強大)
2、城市與「市」的發展
(1)唐代長安:
①布局整齊,經營商業的「市」嚴格規定在東西兩「市」, 「市」與「坊」界限分明
②官府直接管理市場交易,商業交易受到官府的嚴格控制
③縣城以下,禁止設市
(2)宋代東京
①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間和時間的限制。
②整齊劃一的市坊制被打破,市坊界限不復存在;
③市的啟閉不再由官方統一規定時間,出現夜市、早市
④商業活動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監視,城市的經濟功能大大增強,出現前所未有的繁榮
3、古代商業的特點
①商業不斷發展,商業運作模式日益成熟;
②推動了城市的產生和發展,城市經濟功能不斷加強;
③受重農抑商政策的制約,是農耕經濟的附屬。
四、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
1、重農抑商政策
①主張:重視農業,以農為本,限制工商業的發展
②實質:維護封建經濟基礎
③評價:在封建社會初期,重農抑商政協對當時農業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新興地主階級政權的鞏固都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到了明清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商品經濟的活躍,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統治階級仍然堅持重農抑商政策,違反了經濟發展規律,嚴重阻礙了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不利於社會進步。
2、「海禁」政策:禁止國人出海貿易;限制外商來華貿易
3、資本主義萌芽產生:明朝中後期,江南地區的絲織業中首先出現僱傭關系
第二單元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一、新航路的開辟
1、新航路開辟的根本原因:西歐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2、新航路開辟的過程
時間 航海家 國籍 開辟的新航線 所經大洋 扶持國家 方向
1487年 迪亞士 葡萄牙 抵達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大西洋 葡萄牙 向東
1492年 哥倫布 義大利 開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大西洋 西班牙 向西
1497-1498年 達·伽馬 葡萄牙 開辟從海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 大西洋、印度洋 葡萄牙 向東
1519-1522年 麥哲倫等 葡萄牙 環球航行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西班牙 向西
3、新航路開辟對世界市場形成的影響:新航路開辟後,世界各個地區和民族的聯系日益密切,歐洲、亞洲、非洲、
美洲之間建立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各地日益連成一個整體,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二、殖民擴張和殖民掠奪
1、荷蘭的殖民擴張活動——「海上馬車夫」(17世紀)
①競爭手段:組建大型商業公司,開展海上貿易,在美洲、亞洲等地進行殖民掠奪
②荷蘭造船業非常發達,憑借一支強大的商船隊,壟斷了世界航運業,成為世界的「海上馬車夫」
②影響:取代葡、西成為世界頭號貿易強國
2、英國的殖民擴張活動
(1)英國成為最大殖民帝國
①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確立海軍優勢
②建立壟斷性的貿易公司東印度公司在殖民地進行商業活動和掠奪
③發動商業戰爭奪取貿易優勢和殖民地
④進行以黑奴貿易為中心的「三角貿易」,18世紀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奴隸販子
(2)英國的殖民方向:北美和印度
3、殖民主義的罪惡:掠奪財富,實行種族滅絕政策,採用奴隸制勞動,販賣黑奴等
4、殖民擴張和掠奪是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
殖民擴張和掠奪使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地方被納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體系之中,資本主義的世界市場進一步擴大。日益擴大的世界市場,為西歐國家提供廣闊的海外市場,促進了其資本主義的發展。
三、兩次工業革命對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發展的影響
1.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中期)——蒸汽時代
(1)進程:①首先開始於紡織業;
②蒸汽機的出現和廣泛使用(瓦特改良的萬能蒸汽機),「蒸汽時代」到來;
③交通運輸業(火車和汽船)
(3)影響:①工業革命後,世界各地日益成為一個整體,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②推動了人類歷史文明的進步:工業革命後,人類歷史逐漸由農業文明走進工業文明
③使人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了城市化進程
2.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下半葉起)——電氣時代
(1)標志:電力的廣泛應用
(2)主要成就:①電力的廣泛使用,直接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使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發電機、電動
機、電燈、電影)
②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汽車、飛機)
③化工技術的發展
④電訊技術發展迅速,使人們聯系更加方便和緊密
(3)影響:改變了工業生產的組織形式,出現了壟斷組織,促進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正式形成
3、高新科技的發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
①計算機把人類帶入信息時代;②網路大大縮小全球空間距離;③生命科學的發展逐步打開生命的奧秘;④航天科學的發展為人類開辟了更廣闊的活動和生存空間等。(改變了人類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改變著人類文明的進程)
第三單元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一、近代民族工業興起
1、鴉片戰爭後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鴉片戰爭前自給自足為特徵的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鴉片戰爭後自然經濟開
始解體,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2、自然經濟開始解體的標志:鴉片戰爭後中國手工棉紡織業的衰敗
3、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
①背景: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瓦解了中國的自然經濟,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提供了商品市場和勞動力市場。
②時間:19世紀七十年代左右
③地點:上海、廣東、天津等東南沿海地區
④代表企業:方舉贊在上海創辦的發昌機器廠,陳啟沅在廣東南海開設的繼昌隆繅絲廠
⑤特點:①資金少、規模小;②技術力量薄弱;③行業、地域分布不均勻。
4、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19世紀末20世紀初(甲午戰爭後)
①原因: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為解決財政危機,擴大稅源);實業救國的熱潮
②著名的實業家:張謇(在江蘇南通創大生紗廠)、榮宗敬和榮德生、周學熙
二、民國發展的黃金時代(1912—1919年,民國初年)
1、原因:①一戰期間,歐洲列強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②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統治,為民族工業的發展掃清了一些障礙,
③中華民國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資產階級的政治地位和熱情,
④民國政府鼓勵發展實業,
⑤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的影響。
2、表現:紡織業、麵粉業等輕工業發展最快(紡織業第一,麵粉業第二)
3、影響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因素
(1)阻礙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環境(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和束縛,這是阻礙
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2)推動因素:
①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在給中華民族帶來沉重災難的同時,也分解著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②由於時代潮流的沖擊和鞏固統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國歷屆政府都鼓勵興辦實業
③群眾性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特別是抵制洋貨、提倡國貨運動
④實業家的實業救國的思潮
第四單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一、50年代至70年代我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實踐
1、社會主義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內容:①農業(農業生產合作社) ②手工業 ③資本主義工商業
(2)意義: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在中國基本確立
2、中共八大的正確決策(1956)
(1)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已經基本建立
(2)主要矛盾:是人民對於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後的農業國之間的矛盾,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 要同當前落後的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3、「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1958年)
4、「文革」對經濟的嚴重破壞(1966-1976)
5、50-70年代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
①實事求是,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生產力的矛盾;
②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③保持必要的政治穩定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
④發展經濟要按照客觀經濟規律辦事,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
⑤生產關系的調整要與生產力水平相適應。
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12月)
2、改革:從農村到城市
(1)經濟體制改革含義: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產關系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一系列環節,解
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實質上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
(2)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①前提——堅持土地等生產資料公有制; ②特點——包產到戶; ③安徽、四川率先進行;
3、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我國形成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的對外開放格局(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
4、1992年「十四大」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第五單元 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一、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遷
1、近代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化背景與原因:
①中國近代工業的產生和發展
②受西方民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影響
③政治變革和政府政策的推動
④一些傳統習俗不適合近代社會的發展趨勢
2、物質生活的變化(衣食住的變化)
①衣:鴉片戰爭後,西式服飾傳入中國。中國傳統的長袍馬褂與西裝革履並行不悖,中國出現服飾改良產生中
西合璧的產物——中山裝和旗袍
②食:鴉片戰爭後,西餐在通商口岸流行,成為上層社會的一種時尚
③住:北京四合院為中國傳統住宅,鴉片戰爭後,西式建築在租界地區出現,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一些買辦、
資本家和達官顯貴紛紛仿造花園式洋房。
3、社會習俗的變化:辛亥革命對禮儀的革新意義重大,體現了民主共和精神
①交際禮儀的變化——用鞠躬、握手代替跪拜、作揖等禮節,用同志、先生等稱呼代替大人、老爺等稱呼,顯
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②婚俗禮儀的變化——倡導婚姻自由是新式婚俗的基本內容,但這一習俗的變化主要發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識層
及官宦人家。
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進步
1、鐵路:1881年,清政府修築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鐵路,是中國人修築的第一條鐵路,標志著中國鐵路的誕生
2、近代郵政:第二次鴉片戰爭後,1866年,海關開始試辦郵政
3、電訊:1877年,台灣巡撫劉銘傳在台灣架設了中國近代第一條電報線
4、近代交通和通訊起步的原因:工業革命成果的擴展,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中國被迫對外開放,國人為改變落
後面貌和挽救民族危亡而做出努力,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
5、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現對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
①加強了各地的聯系;②促進了經濟的發展;③促進了知識的傳播和信息的交流;④有利於自然經濟的進一步解體;⑤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⑥轉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⑦使人們的生活多姿多彩;⑧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歷史進程。
第六單元 世界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的調整
一、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生產的社會化同生產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
②直接原因:生產和消費的矛盾激化
2、爆發:1929年,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市場大崩潰為先導,出現瘋狂的股票拋售風
3、表現:股市崩潰、銀行倒閉、企業破產、失業劇增、生產下降
4、特點:時間長、范圍廣、破壞性強
二、羅斯福新政
1、歷史背景:①1929—1933年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打擊美國;
②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無法解決危機;
2、內容:
措施 內容 目的
①整頓銀行業,克服金融危機 《緊急銀行法》 恢復銀行信用
②加強工業計劃指導 《工業復興法》 防止盲目競爭
③調整農業政策 《農業調整法》 穩定農產品價格
④舉辦救濟和公共工程 《聯邦緊急救濟法》 增加就業、刺激消費、穩定社會
⑤保護勞工權利 《全國勞工關系法》、《公平勞動標准法》 緩和勞資矛盾
⑥建立社會保障體系 《社會保障法》 穩定社會,早日擺脫危機
3、特點: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加強政府對經濟的干預。
4、羅斯福新政在資本主義自我調節機制形成中的作用:
①它是美國資產階級為了克服經濟危機,在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進行的調整,不可能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本
質,因而也就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的經濟計劃危機。國家的干預容易導致通貨膨脹和其它的社會經
濟矛盾
②新政在當時自由放任的經濟形態下,採取新的國家干預經濟的做法,緩解了經濟危機所帶來的問題,使得經
濟得以恢復和發展,鞏固了資本主義的統治。二戰後,其它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相繼的效仿美國新政的做
法進行了經濟的調整和改革,使資本主義國家進入第二個「黃金時代」。
三、二戰後美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表現和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1、二戰後美國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①變化:政府運用財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產和消費,干預資本主義的再生產
②表現:①國家加強對經濟的干預——凱恩斯主義的運用
②社會再分配的調節——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
③產業結構的調整——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
2、當代資本主義各國(美、英、法、德、日)經濟發展的共同特徵:政府幹預經濟
第七單元 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一、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濟政策轉變的必要性
1、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1)背景:嚴峻的國內外形勢
①外:英、法、美、日對十月革命建立的蘇俄政權進行武裝干涉。
②內:國內戰爭爆發,蘇俄面臨嚴峻的政治、經濟危機。
(2)措施:①農業——實行余糧收集制;
②工業——全面推行工業國有化,建立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
③商業——取消一切商品貿易;
④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國家集中分配;強制勞動。
(3)評價:①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是特殊歷史條件下的產物,使蘇維埃政權在嚴酷的戰爭條件下最大限度的集中全 國的人財物力,保障了軍事上的勝利;
②許多措施超出了戰時需要的限度,違背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損害了農民的利益,導致了嚴重的 經濟和政治危機。
2、新經濟政策
(1)實施的必要性:①國內戰爭和外國武裝干涉基本結束。蘇俄急需恢復發展經濟,鞏固政權。
②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弊端日益顯現,引發嚴重的經濟政治危機。
(2)主要內容:農業上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
(3)目的:平息農民不滿,解決危機,逐步向社會主義過渡
(4)意義:①新經濟政策的實施恢復了被戰爭破壞的國民經濟,迅速消除了危機,鞏固了工農聯盟,鞏固了蘇維 埃政權。
②它探索了一條適合俄國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道路,是列寧領導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的偉大創造。
二、「斯大林模式」經濟體制的主要表現,其在實踐中的經驗教訓。
1、確立標志:1936年新憲法的頒布標志著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2、斯大林模式經濟體制的表現
①所有制形式:單一的公有制
②管理體制: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
③調節手段:排斥市場,實行指令性計劃經濟
④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經濟
3、經驗教訓:
①遵循經濟發展規律
②要從本國的國情出發,制定正確的方針政策
③生產關系的變革必須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④國民經濟應按比例協調發展
⑤應注意切實保護農民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赫魯曉夫改革、戈爾巴喬夫改革與社會主義改革的復雜性、艱巨性和曲折性
1、赫魯曉夫改革
(1)內容:選擇農業作為改革的突破口,開展大規模種植玉米運動等。
(2)評價:①赫魯曉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沖破了傳統觀念的束縛,沖擊了「神聖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開 了蘇聯社會主義改革的閘門,具有探索性和開創性。
②但在理論上沒有突破,只是在維持原有經濟體制基礎上進行局部改革,未能從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 式的框架。
③脫離實際,盲目性大;個人作風急躁,反復無常,造成混亂。
2、戈爾巴喬夫改革
①上台之初,首先改革經濟體制,實施「加速戰略」,結果失敗
②1988年後,改革重心轉向政治領域,國內局勢逐漸失控。
③1991年「八一九」事件:蘇聯共產黨被排擠出政權,蘇聯國家政權發生了質的變化
④蘇聯解體標志:1991年12月21日《阿拉木圖宣言》
第八單元 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一、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發展趨勢
(一)歐盟(EU)
1.歐洲聯合原因:①歐洲各國共同的文化遺產和心理認同感;②吸取戰爭的教訓;
③二戰後歐洲國際地位下降;④來自蘇聯和美國的威脅與控制;⑤馬歇爾計劃的推動。
2.過程:
①1951年歐洲煤鋼共同體正式建立——西歐國家經濟一體化的開始。
②1958年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建立。
③1967年三個共同體正式合並為歐洲共同體。
④1993年,歐洲聯盟正式成立。
⑤歐元:歐盟單一貨幣,1999年1月1日正式啟用。這是歐洲經濟一體化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有利於整個歐洲 經濟的穩定發展,有利於加深歐洲經濟一體化和推動歐洲政治一體化。
3、歐洲統一進程的特徵:由經濟聯合發展到政治聯盟,從經濟一體化到經濟、政治一體化
4、歐盟的性質:具有經濟和政治雙重性質的聯盟組織。
5、影響:
①經濟:促進了歐洲各國經濟的共同發展,沖擊了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形成了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世界
經濟格局
②對世界格局的影響:大大提高了歐洲的國際地位,沖擊了兩極格局,推動了世界多極化,在資本主義世界裡
形成了西歐、日本和美國三足鼎立的局面。
(二)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
1、成立:1992年,美國、加拿大、墨西哥3國簽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1994年開始生效,北美自由貿易區正式成立。
2、特點:是世界上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區域經濟貿易集團。
(三)亞太經合組織(APEC)
1.成立和發展:①1989年12國第一屆部長會議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召開,宣告成立。
②1991年,中國和中國台北、香港加入該組織。
4、特點: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
二、「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和二戰後以美國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
1、確立:1944年,美、英、中等44個戰時盟國代表在美國布雷頓森林舉行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
2、內容:
①確立國際貨幣制度:具體指(雙掛鉤)——a.美元與黃金直接掛鉤;b. 其他會員國貨幣與美元掛鉤
②建立國際金融機構: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IB)
2、意義:標志著布雷頓森林體系——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形成
三、WTO和在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作用
1、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由來和發展
①1947年,美國、中國等23個國家簽署了《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簡稱關貿總協定
②世界貿易組織是由關貿總協定發展而來的: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正式形成
2、世界貿易組織在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作用:
①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②促使各國生活水平和經濟的提高;③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國際經濟貿易關系中的強權政治。(通過爭端解決機制,為各成員國提供建設性和公平合理的解決貿易糾紛的方案。)
3、中國參加世界貿易組織
中國是關貿總協定的創始成員之一;1986年正式提出復關申請;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4、實行對外開放客觀必然性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影響
(1)客觀必然性:①閉關自守的深刻教訓;②經濟全球化的浪潮;③發展市場經濟和現代化建設的內在要求
(2)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影響:①是中國融入世界經濟的必然選擇,也是中國與世界經濟全面接軌的一個契機, 標志著世界大市場對中國的開放,總體上符合我國的根本長遠利益。
②中國經濟融入世界,必將有力地推動全球經濟繁榮與發展。
③機遇和挑戰並存:我們應該積極面對,趨利避害,深化改革,增強企業國際競爭力,利用好世貿規則等,才能
在世界中贏得市場.
四、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矛盾、環境問題
1、含義: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使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賴、相互聯 系的歷史過程。
2、過程:①新航路開辟後,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開始。
②兩次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資本主義經濟朝著經濟全球化方向發展。
③20世紀90年代,世界經濟真正進入全球化時代。
3、推進經濟全球化的因素:
①科技進步和生產力的迅速提高,是經濟全球化的物質基礎和根本動力;
②交通和通訊技術的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基本技術手段;
③兩極格局結束,提供有利國際環境;
④市場經濟制度的普遍實行為經濟全球化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
5、問題與對策
存在的問題:①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不斷增大;
②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嫁污染、環境污染和科技落後、發展差距拉大等問題。
對策:①堅持對外開放;②既要快速發展本國經濟,又要關注和防止環境污染等問題,和諧發展;
③加大科技投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④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
⑤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⑥加強區域合作等。

⑥ 歷史選修三知識點

第一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
⒈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 1918)的背景原因及條件:
⑴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強對世界市場和世界霸權爭奪的矛盾;⑵列強的三大矛盾(法德矛盾、俄奧矛盾、英德矛盾)最終形成了兩大軍事集團,它們的對峙導致了世界大戰的爆發;⑶科技進步成果和巨大的生產力被應用於軍事領域,使戰爭能在更大范圍內進行,從而形成世界性大戰;⑷軍國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的泛濫使兩大軍事集團相互仇視,推動了戰爭的爆發;⑸導火線(直接原因):薩拉熱窩事件促使兩大軍事集團主要成員國相繼宣戰,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⒉人類歷史為什麼發展到20世紀才會出現世界大戰?
⑴客觀條件:20世紀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為一個整體,各國聯系日益加強,形成「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局面;⑵可能條件:科技進步成果和巨大的生產力被應用於軍事領域,使戰爭能在更大范圍內進行,從而形成世界性大戰;⑶現實條件:完成工業革命的主要列強,爭奪殖民地的斗爭或戰爭會影響到它們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進而影響整個世界。
⒊交戰雙方:同盟國:德、奧匈、奧斯曼、保加利亞共4國;協約國:英、法、俄、意、日、比等,後美、中等加入,共27
⒋時間:1914年——1918年⒌主戰場:歐洲⒍主戰線:西線(決定性作用):英法比——德 東線:俄——奧匈德 南線:
⒎經過:第一階段:1914年 主動權在德方實施「施里芬計劃」 西線馬恩河戰役,(首次重大戰役)東線俄軍進攻東普魯士戰役,德速戰速決計劃破產;第二階段:1915—1916年 主動權轉移到協約國一方 三大陸戰一大海戰:西線的凡爾登(時間最長最慘烈)、索姆河戰役(坦克)(規模最大)和東線的俄軍夏季攻勢;英德日德蘭海戰(最大的海戰);第三階段:1917—1918年 美、中等國參戰(原因、影響);俄國退出戰爭(原因、影響);1918年11月德宣布投降
⒏為什麼在1917年4月美國對德宣戰,加入協約國集團?
⑴美國與英法存在著傳統的歷史文化聯系⑵美國與協約國之間巨大的貿易貸款聯系⑶俄國二月革命後的戰爭形勢變化⑷德國「無限制潛艇戰」的參戰契機
⒐分析同盟國集團失敗的原因:
⑴經濟實力處於劣勢;⑵軍事戰略上的失誤;⑶內部與國內矛盾的尖銳;⑷國際力量對比不利於同盟國。
⒑結果: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終(經濟、軍事、國內和國際力量對比來分析原因)
⒒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影響
⑴導致世界格局變化:西歐相對衰落和美日崛起
西歐的相對衰落體現在:①經濟受重創:曾經領先世界的西歐,生產水平遠遠低於戰前,相對衰落,中心地位受挑戰;②精神遭打擊:人們失去了戰前的樂觀主義,充滿了幻滅感和危機感;③英國更衰落:戰前已喪失工業第一強國地位
美日的崛起體現在:①美國:戰後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債權國和資本輸出國;國際金融中心從倫敦轉向紐約②日本:經濟得到長足發展,由債務國變債權國
⑵戰爭引起革命與獨立的浪潮
參戰國的革命與獨立:①俄國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影響歐美工人運動②德國與匈牙利:分別爆發了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革命,是失敗的偉大嘗試;③中東歐政治版圖發生劇變:一戰摧毀了四個帝國—德俄奧匈奧斯曼,誕生了一批獨立國家
亞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獨立運動高漲:①原因:列強的奴役與掠奪,激化民族矛盾;宗主國放鬆控制引起的本國新興階級力量的壯大;②影響:奠定了二戰後摧毀殖民體系的基礎;
⑶戰爭對人類社會生活的影響(補充人教版)
①一戰成為一系列新技術發展的催化劑:飛機進入實用階段、汽車取代馬車、缺乏原料國家大力發展化學合成技術等等;②一戰促使政府機構改變職能:政府對經濟的干預職能加強;③一戰改變的人們的思想觀念:人民要求和平的反戰運動高漲與和平主義思潮盛行一時;社會主義理想和觀念的影響。

第二單元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世界
一巴黎和會
⒈背景 (1)同盟國戰敗投降,成為戰勝國宰割的對象。(2)戰勝的協約國之間,實力對比發生了新的變化。⒉時間:1919年初——6月28日 ⒊地點:凡爾賽宮 ⒋參加國:27個戰勝國的代表。⒌操縱國:美、英、法:英國勞合喬治、美國威爾遜、法國克里蒙梭
⒍各國目的:(1)美國總統威爾遜帶著「十四點原則」參加會議,企圖憑借自己的經濟實力,建立國聯,攫取戰後世界領導權。2)英國奉行「勢力均衡」政策,既要削弱德國海軍力量,剝奪它的海外殖民地,勒索戰爭賠款,維護其龐大的殖民帝國及海上優勢。在歐洲聯合美國遏製法國稱霸,因此英國不主張過分削弱德國。在東亞支持日本以牽制美國。(3)法國為重建歐洲霸權,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索取盡可能多的戰爭賠款,堅決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乃至肢解德國。(4)義大利希望落實參戰時協約國的承諾,擴大領土。(5)日本企圖使它戰時從德國手中奪取的太平洋島嶼和在中國山東的權益合法化。⒎主要問題:對德和約問題(中心)、中國問題(山東問題)、建立國聯問題。⒏性質:帝國主義的分贓會議
⒐結果:簽訂《凡爾賽和約》(1)時間:1919年6月28日。(2)內容:①領土:重新劃分德國疆界;將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法國;薩爾區由國際聯盟代管,薩爾煤礦由法國開采15年;萊茵河西岸由協約國佔領15年,東岸劃定非武裝區。②殖民地:德國放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等戰勝國瓜分;③軍事:德國廢除義務兵役制,只保留10萬陸軍;④賠款:德國要支付大量賠款給協約國(未確定總額)。(3)性質:在犧牲弱小民族利益基礎上,宰割德國的掠奪性條約
⒑影響:(1)暫時調整了列強在西方的統治秩序,開始建立凡爾賽體系(2)嚴厲限制和削弱了戰敗國德國,引起德國的復仇情緒,埋下了產生罪惡的種子(3)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4)英法獲利最大(5)美國受到抑制(6)民族自決權得到一定的肯定(7)犧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國家的利益
二凡爾賽體系的構成與國際聯盟
⒈凡爾賽體系的構成:《凡爾賽和約》和對奧、保、匈、土的和約和國聯盟約(已列入了《凡爾賽和約》)。⒉影響:(1)確立了帝國主義國家在歐洲、中東和非洲的國際關系新秩序;(2)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國家在上述地區的矛盾,使資本主義進入相對穩定時期;(3)改變了歐洲的政治格局,出現了一系列新興的民族國家;(4)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歐洲地位削弱,美蘇日崛起;(5)其中又隱含了很多矛盾,不能長久維護世界和平和穩定
⒊系內的矛盾:(1)戰敗國和戰勝國矛盾:戰勝國對戰敗國掠奪性的懲罰:德國滋生強烈復仇情緒;(2)戰勝國列強之間:分贓不均:美意不滿;(3)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與列強矛盾:犧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國家的利益:中國「五四」愛國運動、土耳其凱末爾革命等。
⒋新的民族矛盾:列強主要考慮削弱戰敗國和實現自己的利益來安排領土,沒有按照民族自決的原則
⒌實質:是帝國主義戰勝國掠奪戰敗國和相互妥協基礎上的帝國主義國際體系
⒍國際聯盟:
(1)背景:①一戰的巨大損失使人們渴望建立能維護和平的國際體系;②美國總統威爾遜的「十四點原則」,倡導建立國際聯盟盟約,以此領導世界;③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世界成為一個整體
(2)時間:1919通過了國際聯盟盟約,並被列入《凡爾賽和約》。1920年生效正式建立
(3)總部:瑞士的日內瓦
(4)主要機構:會員國全體代表大會;國聯行政院;秘書處
(5)宗旨:「促進國際合作,保證國際的和平與安全」,並且聲稱要裁減軍備,制裁侵略
(6)盟約原則:維護和平、集體安全、委任統治。
(7)操縱:英法。由於美政治軍事實力有限,攫取世界霸權的計劃落空加上美國國內孤立主義勢力強大。美國參議院拒絕批准《凡爾賽和約》,也拒絕參加國聯。
(8)解散:二戰時名存實亡。聯合國成立後,1946年宣告解散
(9)實質:英法控制下的維護凡爾賽體系的工具。
(10)性質:世界上第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
(11)活動:①1924年組織締結了和平解決爭端議定書《日內瓦協定》;②在促進國際合作方面,其有關機構或組織發揮了大量;③用30年代英法控制的國聯對法西斯侵略採取綏靖政策
(12)評價:①它是世界上第一個具有普遍性的國際組織,為以後聯合國提供了多方面有益的經驗;②在恢復戰後歐洲經濟、處理國際爭端、裁軍和促進國際合作方面發揮了一定的作用;③沒有給世界帶來持久和平,阻止新的世界大戰(原因)
三華盛頓會議
⒈背景(1)巴黎和會留下遺缺,亞太地區的矛盾沒有真正緩和;(2)戰後美日英國在亞太地區的爭奪發生了嚴重的利益沖突;(3)為爭奪霸權,美、英、日三國的海軍軍備競賽;(4)中國掀起反帝愛國運動
⒉發起國:美國⒊目的:為了緩和它們之間的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區的勢力范圍,平息中國反帝怒潮。⒋時間:1921年11月—1922年2月。⒌參加國:美、英、日、中、法、意、比、荷、葡九個國家。⒍操縱國:美、英、日。⒎主要議題:英日同盟問題、海軍軍備競賽問題、中國問題
⒏內容:⑴《四國條約》(1)簽訂國:美、英、法、日。(2)內容:A締約各國互相尊重它們在太平洋島嶼屬地和島嶼領地的權利B英日同盟終止。(3)影響:①對美:拆散了英日同盟,掃除了在太平洋的稱霸障礙。②對英:維持了與美日的表面關系,後英日矛盾日漸激化。
③對日:同盟解散利益受損,但一戰的獲利大多承認,也獲得了與歐美列強平起平坐的地位。
⑵《五國條約》(1)簽訂國:美、英、日、法、意(2)內容:分別規定了它們各自的主力艦和航空母艦的總噸位。(3)影響:①對美:它的海軍力量同英國並駕齊驅,抑制日本勢力膨脹②對英: 喪失了海上霸權③對日: 受到抑制,但英美不得在其附近建立海軍基地,實際了日本在這一區域內擁有戰術上的優勢。總評:是第一個裁軍協定,暫時緩和了大國的海軍軍備競賽,但沒有根本解決問題,不能制止戰爭
⑶《九國公約》(1)簽訂國:美英法日中意荷比葡九國。(2)內容:①形式上宣稱「尊重中國之主權與獨立,及領土與行政之完整」②再次確認了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3)影響:實質上「又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為美國進一步侵略中國創造了條件
⒐影響:(1)華盛頓會議是巴黎和會的補充和繼續,,調整了帝國主義之間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特別是在中國的利益沖突,構成華盛頓體系。(2)美國是華盛頓會議的勝利者,它的海軍力量同英國的海軍力量並駕齊驅,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又達到抑制日本勢力膨脹的目的。(3)日本,英等國受到抑制。(4)中國是最大的受害國。(5)最終形成了帝國主義戰後國際關系的新格局,即凡—華體系。
⒑中國山東問題的解決:日中在會外簽訂條約,把日本在山東的權利歸還中國
⒒巴黎和會與華盛頓會議的異同
⑴相同點:①背景:在大國力量對比發生巨大變化的背景下召開的世界性會議。②過程:會議都是由少數帝國主義國家操縱的,充滿矛盾和斗爭。③結果:會議簽訂了帶有大國強權色彩的一系列條約;都涉及中國問題並侵犯中國主權;條約體現了一定程度的民族自決原則,形成了大國主導下新的世界體系。④作用:新的國際體系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一定程度上維護了世界和平。
⑵不同點:巴黎和會是一戰的戰勝國宰割戰敗國的分贓會議,成立了新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主要調整了帝國主義在西方的矛盾,形成了凡爾賽體系,英國和法國成為會議的勝利者;華盛頓會議遏制了日本在遠東的侵略勢頭,主要調整了帝國主義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矛盾,形成了華盛頓體系,美國成為會議的主導者和勝利者。

⑦ 新課標歷史必修三第二單元的知識要點

專題二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化
一、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成就
造紙術 發明:西漢。
改進:東漢的蔡倫造成「蔡侯紙」。 1、地位:在古代「四大發明」中,紙的發明影響最為久遠,對文明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積極作用也最為顯著。
2、作用:有利於信息的記錄、傳播和繼承。
指南針 發明:戰國——司南(四大發明中歷史最為久遠)。 為哥倫布發現美洲的航行和麥哲倫的環球航行(地理大發現),提供了技術保證。
火葯 發明:與古人煉丹制葯的實踐有關。
使用:唐末用於戰爭。 改變人類作戰方式;成為歐洲資產階級戰勝封建勢力的重要武器。
印刷術 1、唐:公元868年,雕版印刷的《金剛經》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確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2、北宋: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為歐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紀以及文藝復興的出現准備了條件。
二、中國的古代藝術
1、漢字的起源與書法的發展
起源:殷商時代的甲骨文(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漢字)。
發展:小篆,隸書,草書,行書,楷書(中國書法的五種主要字體)。
漢字演變的總趨勢:由繁到簡。
2、東晉、唐、宋時期的書法名家
東晉:「書聖」王羲之,代表作有《蘭亭序》(「天下第一行書」)。
唐代:①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楷書中的歐體、顏體、柳體;②懷素、張旭擅長狂草。
宋朝: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一說蔡京)被稱為北宋四大書法家,都以行書名世。
3、繪畫
中國畫分為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三科。
⑴山水畫是中國畫的精粹。
⑵文人畫是北宋以後中國畫的主要藝術形式。
三、中國古典文學的時代特色
1、《詩經》:我國最古老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305首詩歌。以現實主義為其創作風格,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
⑴《風》:是《詩經》的精粹,反映社會下層勞動群眾的生活。
⑵《雅》:是周王朝王城所在地的詩歌,貴族宴飲時的樂歌。
⑶《頌》:是國王和諸侯用於祭祀和重大典禮的樂歌,主要是對祖先和當權者功德的歌頌。
2、楚辭:戰國時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華,採用楚國方言,創造出的一種新體詩歌,其特點為浪漫主義的創作手法。代表:屈原的《離騷》。
3、漢賦:漢代的一種文體。
4、唐詩
「詩仙」李白:浪漫主義,詩風狂放熾烈,是盛唐氣象在文學上的體現。
「詩聖」杜甫:現實主義,詩風憂國憂民。其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時期,經歷了離亂和漂泊。他的詩被稱為「詩史」。
5、宋詞
豪放派:蘇軾、辛棄疾。
婉約派:李清照。
6、元曲:關漢卿《感天動地竇娥冤》。
7、明清四大長篇小說:《三國演義》(元末明初,羅貫中)、《水滸傳》(元末明初,施耐庵)、《西遊記》(明代,吳承恩)、《紅樓夢》(清代,曹雪芹)

⑧ 高中歷史必修三第二單元總結

第二單元復習線索
本單元有兩大線索。一、藝術(包括書法、繪畫、戲劇);二、文學(包括詩歌、小說)。在引導學生復習時以表格形式體現。具體如下:
漢字的演變:
新石器時期的刻畫符號----------- 文字的雛形
商代的甲骨文---------------------- 最早成熟的文字
商、周的金文---------------------- 鑄在青銅器上的文字
秦代的小篆------------------------- 文字統一(先小篆,後推廣隸書)
書法藝術
朝代
藝術特色
時代風貌(成因)
書法名家

魏晉南北朝 虛玄靈動 社會分裂動盪
士人群體形成 王羲之「書聖」;
《蘭亭序》天下第一行書
隋唐
草書狂放不羈 政治統一、經濟繁榮、文化開放
科舉制確立 張旭、懷素
楷書注重規范法度 顏真卿、柳公權
宋代
追求個性而
忽略法度;
有意無法 重文國策、市民階層興起
理學的影響(與文人畫背景一樣) 黃庭堅、米芾、
蔡襄、蘇軾;宋徽宗趙佶
明代 強調個性化 社會進一步平民化世俗化 祝枝山、文徵明

篆刻藝術 秦漢時代----------篆刻的標志性時期
宋元後,書畫家開始用印章來給書畫作品加印
明中葉以後--------------------篆刻成為真正的一門藝術
繪畫藝術
時代 畫種 繪畫風格 時代特徵 代表人物及其特點
新石器時代 岩畫 自然、生動、質朴、粗獷,又不失浪漫
前兩個時代不重要
戰國、漢代 帛畫 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
魏晉 文人畫
人物畫 凸顯個性 社會分裂動盪
士人群體形成 顧愷之 「以形寫神」
《女史箴圖》《洛神賦圖》
唐代 畫種豐富 創製法度
表現雍容華貴盛唐 政治統一、經濟繁榮文化發展、科舉制 吳道子 「吳帶當風」
宋、元 文人山水畫
(獨立)
注重意境 重文國策
文人階層壯大
理學的興起 馬遠、夏圭
「殘山剩水」
風俗畫 描繪市井生活 商業興盛、城市發展
市民階層興起 張擇端
《清明上河圖》
明、清 文人花鳥畫 不拘成法
風格奇特
時代變化、社會動盪 八大山人
朱耷、鄭板橋
民間繪畫 木刻版畫、年畫、壁畫、布貼畫、剪紙畫
中國古代繪畫的特點
中國古代繪畫的獨特風格:存在寫實為主的宮廷畫和民間畫與寫意為主的文人畫的兩大風格;融詩書畫印為一體;
不求形似,注重個人主觀性情的抒發;表現手法自由靈活。
戲劇 (源頭----古代儺戲)
朝代 名稱 流行區域 成因 著名劇作家或演員 備注

宋 南戲
南方 商品經濟發展,市民階層興起
娛樂場所---瓦捨出現

元 雜劇
北方 城市經濟繁榮發達、市民階層壯大、知識分子地位低下、科舉制廢除
元曲四大家
標志中國古代戲曲的成熟

清 京劇
北京 北京成為休閑文化一大中心;
徽班進京,與其它曲調融合
梅蘭芳
中國古代戲曲的鼎盛

詩歌與小說
朝代 形式 文體特點 時代特徵(成因) 代表人物
春秋 《詩經》 四言體 采詩制度
戰國 楚辭 自由靈活的句式 經濟發展、思想自由 屈原《離騷》


賦 文采華麗、鋪陳辭藻的帶賦散文 政治統一、經濟發展、田獵、巡遊之風興盛 司馬相如
張衡、班固



四言、七言
絕句、律詩 政治統一
經濟繁榮
文化開放
科舉制確立、中唐戰亂 浪漫派:李白;
現實派:杜甫、白居易
田園派:孟浩然、王維
邊塞派:王昌齡
宋 詞 長短句 城市生活豐富、民族危機 李清照、蘇軾、辛棄疾


散曲
俗語 科舉制被廢除
漢族文人地位低下
馬致遠、張養浩

明清
小說
分章分回 商品經濟發達,市民階層崛起;拜金逐利的社會風氣;
政治黑暗、官場腐敗,社會矛盾加深 三言
二拍
四大奇書
三大批判現實力作

匯總:魏晉時期、唐、宋、元、明清幾個時期文學藝術形成的時代背景可以作為共性來記憶

閱讀全文

與歷史選修三第二單元第二課知識點總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