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歷史上真的有楊吉兒嗎唐太宗最愛的女人真的是她嗎
是真的有楊吉兒,但是唐太宗最愛的女人卻不是她。歷史上楊吉兒並不得寵,她只是一名幾乎在唐太宗眼裡可有可無的妃子,並且連正式的冊封都沒有的到過,由此可見唐太宗最愛的女人不是她。
李世民曾說過,再沒有一個女人能取代吉兒在他心中的位置,她是他一生唯一的至愛。這句話是成立的,它不只是一句熱戀時的甜言蜜語,它涵蓋了李世民一生對吉兒的感情。但是如果說吉兒是他一生唯一的愛,那顯然也是不客觀的。
(1)歷史學者楊吉擴展閱讀:
楊吉兒是電視劇《唐太宗李世民》中的人物,封號出雲公主,是隋煬帝的掌上明珠,在郊外邂逅狩獵的李世民繼而情定終生,飽經坎坷後成為李世民的寵妃,並育有一子吳王李恪,其歷史原型為唐太宗李世民之楊妃,由著名演員傅藝偉飾演。
楊吉兒的歷史原型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楊妃。《舊唐書》李恪傳曰:「恪母,隋煬帝女也。」,其後《新唐書》李恪傳中又道:「其母隋煬帝女,地親望高,中外所向。」都點明了楊妃的出身。
楊妃是正史記載中隋朝末代皇帝隋煬帝楊廣的第二個女兒,隋煬帝的長女南陽公主則在《隋書》列女傳中單獨列出。因此,楊妃是楊廣的親生女兒,而非任何宗室之女。
史料當中只有明確記載「帝女」二字可確定是皇帝的親生女兒,其他宗室女是沒有資格稱為帝女的,這也是史學界確定楊妃身份的基本史料。
楊吉兒是隋煬帝的女兒,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李恪的母親,所以她的歷史原型應當就是歷史上楊妃,吉兒這個名字以及出雲公主的封號均為虛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楊吉兒
B. 唐太宗李世民中的楊吉兒,歷史上真的有這個人嗎
楊吉兒是電視劇《來唐太宗李源世民》中的人物,封號出雲公主,是隋煬帝的掌上明珠,在郊外邂逅狩獵的李世民繼而情定終生,飽經坎坷後成為李世民的寵妃,並育有一子吳王李恪,其歷史原型為唐太宗李世民之楊妃。
《舊唐書》李恪傳曰:「恪母,隋煬帝女也。」,其後《新唐書》李恪傳中又道:「其母隋煬帝女,地親望高,中外所向。」都點明了楊妃的出身。楊妃是正史記載中隋朝末代皇帝隋煬帝楊廣的第二個女兒,隋煬帝的長女南陽公主則在《隋書》列女傳中單獨列出。
因此,楊妃是楊廣的親生女兒,而非任何宗室之女。史料當中只有明確記載「帝女」二字可確定是皇帝的親生女兒,其他宗室女是沒有資格稱為帝女的,這也是史學界確定楊妃身份的基本史料。
楊吉兒是隋煬帝的女兒,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李恪的母親,所以她的歷史原型應當就是歷史上楊妃,吉兒這個名字以及出雲公主的封號均為虛構。
C. 歷史上李世民與楊吉兒是真實的嘛
楊吉兒的歷史原型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楊妃。《舊唐書》李恪傳曰:「恪母,隋專煬帝女也。」,其屬後《新唐書》李恪傳中又道:「其母隋煬帝女,地親望高,中外所向。」都點明了楊妃的出身。楊妃是正史記載中隋朝末代皇帝隋煬帝楊廣的第二個女兒,隋煬帝的長女南陽公主則在《隋書》列女傳中單獨列出。因此,楊妃是楊廣的親生女兒,而非任何宗室之女。史料當中只有明確記載「帝女」二字可確定是皇帝的親生女兒,其他宗室女是沒有資格稱為帝女的,這也是史學界確定楊妃身份的基本史料。【電視中的楊吉兒是隋煬帝的女兒,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李恪的母親, 所以她是歷史上楊妃,吉兒這個名字是電視里虛構的,電視里隋煬帝封她為出雲公主這也是虛構的。】
D. 在隋唐歷史上真有楊吉兒這個人嗎
楊吉兒這個名字是杜撰的不過李世民的後宮里確實有一位楊妃是隋煬帝的女兒版,也就是吳王恪和蜀權王愔的生母。史書稱她為楊妃,據猜測她的妃位可能是四妃中缺的淑妃。另外李世民後宮還有兩位楊姓妃子,即趙王福的生母楊妃,死後追封楊貴妃;還有曹王明的生母齊王妃楊氏,她應該是三個楊姓女子中最受寵的,長孫皇後死後後宮中只有她生了孩子。
太宗有三位楊妃,大楊妃隋煬帝女,生皇子恪(就是電視劇的原型)後世猜測封號似「淑妃」,但只因唐制德賢淑貴獨缺「淑妃」,所以僅是猜測,不能確定,稱之大楊妃。
小楊妃封號貴妃(可能是死後追封的),趙王福之母,身份封號生卒年均不詳。
齊王妃即李元吉正妃,曹王明之母。 李世民挺迷戀她的。看《唐太宗李世民》想不到吧。裡面的元吉老婆又丑又悍啊,哈哈。
李世民應該是最喜歡搶來的這個弟妹。電視劇是把大楊妃和齊王妃兩者合一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形象而已。
E. 在隋唐歷史上真有楊吉兒這個人嗎
楊吉兒這個名字是杜撰的
楊吉兒的歷史原型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楊妃。版《舊唐書》李恪傳曰:「恪權母,隋煬帝女也。」,其後《新唐書》李恪傳中又道:「其母隋煬帝女,地親望高,中外所向。」都點明了楊妃的出身。
楊妃
楊妃是正史記載中隋朝末代皇帝隋煬帝楊廣的第二個女兒,隋煬帝的長女南陽公主則在《隋書》列女傳中單獨列出。因此,楊妃是楊廣的親生女兒,而非任何宗室之女。史料當中只有明確記載「帝女」二字可確定是皇帝的親生女兒,其他宗室女是沒有資格稱為帝女的,這也是史學界確定楊妃身份的基本史料。楊吉兒是隋煬帝的女兒,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李恪的母親,所以她的歷史原型應當就是歷史上楊妃
F. 歷史上是否真有楊吉兒此人
楊吉兒這個名字是杜撰的不過李世民的後宮里確實有一位楊妃是隋煬帝的女專兒,也就是吳屬王恪和蜀王愔的生母。史書稱她為楊妃,據猜測她的妃位可能是四妃中缺的淑妃。另外李世民後宮還有兩位楊姓妃子,即趙王福的生母楊妃,死後追封楊貴妃;還有曹王明的生母齊王妃楊氏,她應該是三個楊姓女子中最受寵的,長孫皇後死後後宮中只有她生了孩子。
太宗有三位楊妃,大楊妃隋煬帝女,生皇子恪(就是電視劇的原型)後世猜測封號似「淑妃」,但只因唐制德賢淑貴獨缺「淑妃」,所以僅是猜測,不能確定,稱之大楊妃。
小楊妃封號貴妃(可能是死後追封的),趙王福之母,身份封號生卒年均不詳。
齊王妃即李元吉正妃,曹王明之母。 李世民挺迷戀她的。看《唐太宗李世民》想不到吧。裡面的元吉老婆又丑又悍啊,哈哈。
李世民應該是最喜歡搶來的這個弟妹。電視劇是把大楊妃和齊王妃兩者合一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形象而已。
G. 想知道世界上的古老民族的歷史.
中國,我們的祖國,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與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並稱為「四大文明古國」。
中國古代史
一、遠古時代
元謀人 雲南元謀 距今約170萬年,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
北京人 距今約70——20萬年。評價1,用天然火;2,製造工具。
山頂洞人 約18000年前 北京周口店龍骨山山頂洞穴。評價1,人工取火;2,進入氏族公社。
河姆渡氏族 浙江餘姚河姆渡村 距今約7000年 母系氏族。評價1,使用陶器,食物剩餘;2,栽種水稻。
半坡氏族 陝西西安半坡村。評價1,工具先進(新石器時代);2,種聚;3,原始文字。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山東省大汶口 距今約4000、5000年。評價1,人類社會進入父系;2,貧富分化。
黃帝、炎帝 4000多年前黃河流域。黃帝、炎帝部落聯盟——華夏族主幹。「炎黃子孫」
堯、舜、禹時期——部落聯盟民主推選首領的制度:「禪讓」
二、夏、商、周
夏 公元前2070年 啟建立 王位世襲制代替禪讓制。
商 公元前1600 湯建立。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盤庚遷至殷。 「殷墟」發現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甲骨文」。 司母戊大方鼎——世界最大青銅器。四羊方尊。
西周 武王伐紂——公元前11世紀左右,牧野。周平王—洛邑(平王東遷。分封制;井田制:土地被劃成方塊形,阡陌縱橫,好像井字狀
春秋時期 奴隸社會瓦解時期。
齊桓公稱霸 1,管仲改革—國家強盛;2,尊王攘夷。
城濮大戰 晉勝楚敗。吳越戰爭。
老子 道家 《道德經》辯證法思想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無為」
孔子 儒家學派創始人。 政治主張:「仁政」「禮」治。教育成就:A、興辦私學;B、「因材施教」「溫故而知新」
孫子 《孫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戰國時期 封建制確立時期
商鞅變法 1,廢井田、開阡陌。(承認土地私有,確立地主階級地位)2,獎勵耕戰(打擊奴隸主)。3,建立縣制(加強中央集權)。結果:秦逐漸強盛,為後來秦始皇統一奠定了基礎。
都江堰 秦蜀守李冰 成都附近岷江流域。
冶鐵業 宛、邯鄲
扁鵲 「望、聞、問、切」
魯班
墨家 墨子「兼愛」「非功」,反對奴隸主殉葬。
儒家 孟子 《孟子》「民為貴」「君為輕」「仁政」「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荀子 (唯物主義)「制天命而用之」
道家 莊子「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
法家 韓非子「法治」 用嚴刑峻法鎮壓人民的反抗。
兵家 孫臏 《孫臏兵法》
屈原 楚辭 《離騷》
三、秦、漢
秦 公元前221年 東到大海,西到隴西,北到長城,南到南海。
秦始皇:中央集權專制制度 1,自稱「始皇帝「;2,經濟、軍事大權集中在自己一個人手裡;3,設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職;4,推行郡縣制度。
經濟 統一度量衡、貨幣
文化 統一文字 焚書坑儒
軍事 修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2,抵抗匈奴。
陳勝、吳廣起義 蘄縣大澤鄉 建立張楚政權。評價: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
楚漢戰爭 性質:地主貴族爭奪皇權的戰爭。劉邦注意收攬民心,又善於用人,恢復了關中(打下了經濟基礎)。最後,項羽自殺。
西漢 前202年劉邦都長安
文景之治 「休養生息」1,重視發展農業生產;2,三十稅一;2,,取消「連坐」和殘損肉體的刑罰。
漢武帝:1,推行大一統「推恩令」;2「罷黜百家,獨尊儒術」3,張騫出使西域:西域—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蔥嶺以東的地方。第一次 前138年。第2次,前119年。作用:A,加強了漢朝同西域經濟文化的交流;B,加強了漢朝對西域的統治;C,打通了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經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內,運到安息,再從安息轉運西亞和歐洲的大秦(地形—關中平原—黃土高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帕米爾高原)。4,北擊匈奴。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
王莽改制 西漢末年 進行幣制改革
東漢 「光武中興」 光武帝劉秀 公元25年 都洛陽 措施:1,釋放奴婢;2,懲治貪官污吏。
班超經營西域 公元73年 目的:恢復東漢政府和西域各國的交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甘英到達了亞洲西部的波斯灣。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臣第一次從海道來到中國,(《後漢書》)這是中國同歐洲國家直接友好往來的最早記載。
蔡倫 105年 改進造紙術 朝鮮、日本、阿拉伯—非洲、歐洲。
《九章算術》代數、幾何。
地動儀 張衡——東漢傑出的科學家和文學家。世界上最早的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
華佗 「麻沸散」世界上最早採用全身麻醉方法的醫生。「五禽戲」
司馬遷 我國古代傑出的歷史學家。 《史記》:黃帝至漢武帝時期二三千年間的史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佛教 西漢末年(公元前後1年)傳入我國中原地區。
道教 主張修身養性,煉丹制葯,得道成仙。
四、三國、兩晉、南北朝
三國鼎立 官渡之戰 200年 曹操打敗袁紹。結果:曹操基本上統一了北方。赤壁之戰 208年 孫權劉備聯軍打敗了曹操,以少勝多。結果:奠定了三國鼎立局面基礎。三國:魏 220年 都洛陽;蜀 221年 都成都;吳 222年 都建業。230年,孫權派將軍衛溫帶領一萬人的船隊到達夷洲(今台灣)。
兩晉 266年 司馬炎建立晉朝 都洛陽「西晉」
少數民族內遷:匈奴、鮮卑、羯、氐、羌。317年 晉朝皇族司馬睿 都健康「東晉」 北方「十六國」
淝水之戰 形勢:前秦王符堅強征各族人民當兵;謝安主張堅決抵抗,並派將領謝石、謝玄迎擊前秦。383年 東晉打敗前秦,結果:前秦的統治瓦解了,北方又陷入分裂割據的狀態。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
南北朝 南朝:宋、齊、梁、陳;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
士族是一群極端腐朽的社會寄生蟲。
北魏孝文帝改革 鮮卑族拓拔部 「緩和階級矛盾」經濟:「均田令」,加強同黃河流域漢族地主的聯系。政治:採用漢族地主階級政治制度,遷都洛陽。歷史意義:1加速了當時北方各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過程,使鮮卑族消失;2,北方經濟開始恢復和發展,促進民族大融合。
祖沖之 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7位數字 數學專著《綴術》
賈思勰 《齊民要術》:我國現存一部最早、最完整的農書。
范縝 《神滅論》唯物主義。
王羲之 《蘭亭序》「書聖」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北魏)、河南洛陽龍門石窟。
顧愷之 東晉畫家 《洛神賦圖》
陶淵明 淘潛 《桃花源詩集》
五、隋、唐
隋 581年 楊堅 都長安。589年,滅陳,統一全國。
創立科舉制 隋煬帝時,科舉制度正式形成。
大運河的開通 東北到涿郡(今北京),東南到餘杭(今杭州),以洛陽為中心。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三省六部制 三省:尚書,內史,門下。六部:工、吏、刑、禮、民、兵。
唐 618年 李淵 都長安
唐太宗和貞觀之治 1,能從隋亡中吸取教訓;2,善於用人和納諫:魏徵、房玄齡、杜如晦;3,調整統治政策:推行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和完善科舉制;積極推行均田制和實行租庸調制。後果,為後來唐朝走向全面繁榮打下了基礎。
武則天 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社會經濟繼續發展。
開元盛世,任用有才幹、能負責、敢進諫的姚崇、宋璟。評價:政治比較安定,生產力繼續發展。
唐開明的少數民族政策:1打敗突厥族,建立北庭與安西都護府(唐太宗);2,冊封骨力斐羅為懷仁可汗;3,建立黑水都護府,管理黑水靺鞨,建立渤海都護府,管理粟末靺鞨;4,冊封皮羅格為雲南王;5,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唐中宗派金城公主入藏,唐蕃會盟。
安史之亂 755年 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叛亂 後,史思明又反唐。影響:使農業生產受到極大破壞,唐由強盛轉向衰落。
兩稅法 宰相楊炎 一年分夏季和秋季兩次收稅。
藩鎮割據 加速了唐朝的衰落和滅亡。
黃巢起義 875年 王仙芝,黃巢「避實擊虛」國號大齊
趙州橋 隋朝 工匠李春等 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
雕版印刷術 868 唐《金剛經》
僧一行 測算出子午線的長度
孫思邈 「葯王」《千金方》
吳道子 「吳帶當風」「畫聖」《送子天王圖》
敦煌莫高窟 價值:莫高窟是我國規模最大、成就最高的石窟藝術,也是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
六、五代、遼、宋、夏、金、元
五代十國 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北方黃河流域
南方和山西 十國。
北宋和遼、西夏、金的並立
960年 趙匡胤 建立北宋 都東京
加強中央集權 政治:1,「杯酒釋兵權」打擊軍閥和地方割據勢力;2,調整地方機構;3,調整中央機構;軍事 建立禁軍。結果:鞏固了北宋的統治,但官僚機構不斷膨脹,產生了一支龐大的軍隊。
王安石變法 目的:挽救政治、財政危機,緩和階級矛盾。
措施:青苗法;募役法;農田水利法;方田均稅法。失敗原因:1觸動了大地主、大官僚的某些特權利益2用人不當,出現過一些危害百姓的現象。
916年,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國 都上京。提倡農業,並任用漢族知識分子制定典章制度,接受了漢族封建文化。947年 契丹改國號為遼。
灗淵之盟1005年 宰相寇準堅主抵抗 宋真宗 第二年遼宋議和。內容:遼撤軍,宋每年給遼大量歲幣。影響:維持著和平關系,經濟、文化聯系更為密切,但歲幣加重北宋人民負擔
1038年 黨項族首領李元昊 西夏。1044年 夏宋議和 北宋送給西夏歲幣。北宋人民負擔又加重了。
女真族 12世紀初 完顏部首領完顏阿骨打反遼。1115年 金。1,與北宋聯合夾攻遼 1125年滅遼。;2,南下攻宋 1127年滅北宋;3,金侵略南宋。
靖康之變 1127年 金軍擄走宋徽宗、宋欽宗以及後妃、宗室、大臣等三千多人。
南宋 1127年 趙構 都臨安。政權特點:1,抗金派(岳飛、韓世忠)與投降派(宋高宗、秦檜)矛盾尖銳;2,南宋屈辱退讓,形成南北對峙局面。1141年宋金議和(紹興和約)內容:南宋對金稱臣,把東起淮水,西到大散關以北的土地,劃歸金統治,並送給金歲幣。
南方經濟的發展 棉花的種植進一步推廣 從珠江流域擴展到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棉紡織業逐步成為產棉區的主要農村副業。造船術有了明顯進步:上有指南針。主要海港:泉州、廣州、明州(寧波)。阿拉伯人來中國。貿易范圍:東到日本、朝鮮,西至非洲一些國家。
元朝
1206年 鐵木真為大汗 尊稱成吉思汗 建立蒙古政權
1271年 忽必烈 都大都 元;1276年 元朝統一全國。推行:1行省制度 對全國各地實行行政管理;2,澎湖巡檢司 負責管理澎湖和台灣;3,宣政院 專門管理全國佛教事務,西藏正式成為元朝的行政區域。
民族分化政策 各族人分為四等 「蒙古人」—「色目人」(西域各族和原來的西夏人)—「漢人」—「南人」(原先南宋統治區域的漢族和其他各族人)。
棉花種植擴展 黃道婆 改進了棉紡織技術和工具。
活字印刷 11世紀中期 北宋平民畢升
指南針和火葯 戰國時期 司南。北宋 羅盤針 傳到阿拉伯、波斯和歐洲。為歐洲航海家發現美洲大陸和進行環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條件。
唐末火葯用在軍事上 北宋在軍事上廣泛使用火葯 火葯、火器經由阿拉伯傳到歐洲,對後來的歐洲資產階級革命起了一定作用。
沈括 北宋「十二氣歷」,800多年後,英國才有類似歷法。《夢溪筆談》
郭守敬 元朝 《授時歷》最北—西伯利亞,最南—西沙群島。
司馬光 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學家。《資治通鑒》:編年史 戰國到五代1300多年的歷史。
宋詞 蘇軾、辛棄疾、李清照
元曲 關漢卿
《清明上河圖》北宋東京忭河
七、明、清
明朝 1369年 朱元璋 都應天 1,加強君主專制(廢宰相,權分六部);2,實行特務統治(錦衣衛、東廠、西廠) 八股取士 (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
明成祖朱隸 遷都北京 紫禁城—皇城—宮城。農業:1,水稻產量提高;2,引進新的農作物(玉米、馬鈴薯)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 明朝中後期 手工業和商品經濟都比較發達的江南地區(蘇州、杭州) 絲織業 機戶—早期資本家;機工—早期雇傭工人。「機戶出資,機工出力」僱傭與被僱傭。1,封建專制統治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發展;2,明清推行閉關鎖國政策。
1449年 土木堡 明英宗被俘 「土木之變」。俺答汗 呼和浩特城
明長城 東起鴨綠江,西到嘉峪關。
努爾哈赤 建州女真 建立後金 創立八旗制度
鄭和下西洋 明成祖 1405—1433 七次 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比歐洲航海家早半個多世紀。
明朝中期 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盜 戚繼光和俞大猷抗倭,東南沿海。
明末農民戰爭 1628年 陝北出發 李自成、張獻忠。「均田免糧。建立大順政權。
清軍入關 皇太極 女真族名為滿族 1636 國號為清 1644 入關佔領北京
清朝
軍機處 雍正帝 軍國大事完全由皇帝裁決 記錄後傳達給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員去執行 皇權得到進一步加強
文字獄 從思想上加強對人民的控制,壓制反清思想。清朝統治者大興文字獄,實行文化專制
1661年 鄭成功收復台灣 1684年 清政府設置台灣府
康熙 1696年 打敗葛爾丹於昭莫多
乾隆 平定大小和卓 新疆天山南路
順治冊封「達賴喇嘛」 康熙冊封「班禪額爾德尼」雍正設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達賴和班禪共同管理西藏
《尼布楚條約》康熙 雅克薩 作用:1,中俄歷史上第一個平等邊界條約;2,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領土。
李時珍 《本草綱目》當時世界上內容最豐富,考訂最詳細的葯物學著作,在世界葯物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農政全書》明 徐光啟
《天工開物》明末清初 宋應星 「中國17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
黃宗羲 明末清初 尖銳的批判封建專制主義制度
顧炎武 主張學以致用
王夫之 唯物主義
《三國演義》羅貫中;《水滸傳》施耐庵;《西遊記》吳承恩;《紅樓夢》曹雪芹。
古埃及 最初的文明(公元前4000年代後期至2000年代前期)
一、埃及文明的發生
自然環境和居民 埃及位於東北非洲。它北臨地中海,東瀕紅海,南鄰努比亞(今衣索比亞和蘇丹),西接利比亞。從地理上看,埃及的東西兩面均為沙漠,南邊有幾個大險灘,同外界交往甚難,只有通過東北端的西奈半島與西亞來往較為方便。所以,古代埃及具有較大的孤立性。
縱貫埃及全境的尼羅河,由發源於非洲中部的白尼羅河和發源於蘇丹的青尼羅河匯合而成。流經森林和草原地帶的尼羅河,每年7月至11月定期泛濫,浸灌了兩岸乾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礦物質和腐植質的泥沙隨流而下,也在兩岸逐漸沉積下來,成為肥沃的黑色土壤。古代埃及人因而稱自己的國家為「凱麥特」(意為「黑土地」)。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
自遠古時代起,埃及在地理上就分為狹窄的河谷地區(上埃及)和地勢較為開闊、平坦的尼羅河三角洲地區(下埃及)。埃及的河谷地區幾乎常年不雨,氣候十分乾燥,生產和生活用水全靠尼羅河供給。只有北部三角洲地區受地中海季候風影響才降雨。
從古代埃及留下來的大量雕刻和繪畫可以看出,古代埃及人的特徵是:高身材,黑頭發,低額頭,密睫毛,黑眼珠,直鼻子,寬臉型,闊肩膀,黑皮膚,體魄健壯。他們的體形、外貌與古代的利比亞人和努比亞人不同,也與古代的亞細亞人不同,而具有自己獨特的特徵。
文明的發生 --埃及是人類文明發源地之一,它經歷了自己的舊石器時代和中石器時代。埃及的新石器文化(三角洲西部邊緣的梅里姆達文化、中部埃及的法雍文化、塔薩-巴達里文化等)都是農牧業混合型的文化。雖然埃及的農業起源於何時何地尚有爭論,但公元前6000—5000年代,其農業文化已相當發達,並已使用銅器,這為其文明的較早出現奠定了基礎。
在其後的埃及前王朝Ⅰ時期,即涅伽達文化Ⅰ時期(又稱阿姆拉特時期,約公元前4000—3500年),埃及出現了私有制和階級關系的萌芽。在屬於這個時期的一些墓穴里發現的陶器上,刻有一些符號;各個墓中都有其自己的統一符號,這大概是其私有權的記號。在這個時期之末,涅伽達地方1610號墓中的一個黑頂陶罐上,發現了作為王權標志之一的紅冠形象(以眼鏡蛇作為其標志)。在屬於涅伽達文化I時期與涅伽達文化Ⅱ時期之交的一個墓中(涅伽達1540號墓)發現的一塊陶片上,畫著一個象徵王銜符號的荷魯斯鷹神的形象(這也是王權的標志之一)。這說明王權也已萌芽。在狄奧斯波里•帕爾弗,還發現一段城牆的模型,這表明了社會不安定因素的增長,甚至戰爭的存在。
到前王朝Ⅱ時期,即涅伽達文化Ⅱ時期(又稱格爾塞時期,約公元前3500—3100年),在埃及,私有制逐步確立,階級逐漸形成。從這時的墓葬情況可以看出,在一些地方,階級分化十分激烈。在涅伽達和希拉康波里兩地,發現了與普通人的十分簡陋的墓極不相同的畫墓。如希拉康波里的畫墓,用磚坯砌成,在墓牆上有繪畫,其內容是有關戰爭(水陸戰)的場面,可能反映了墓主人(學者們認為可能是國王)生前的某些活動。從格伯林發現的一塊紡織品殘片上的繪畫,也反映了階級分化的情況。這塊紡織品上畫了一些船,一些人在劃槳,還有一人端坐於其上,此人顯系貴族。在蠍王權標頭上,國王頭戴象徵王權的白冠(以鷹為其標志)、腰系牛尾,其形象比普通人高大得多。這時留下來的象牙板上有被捆著雙手的戰俘的形象,這些戰俘將淪為奴隸。在蠍王權標頭上,還有奴隸勞動的情景。此權標頭上的旗幟上吊著的田鳧,學者們認為是表示平民的表意符號。在涅伽達文化Ⅱ時期出現了文字,不過還很原始。
在涅伽達文化Ⅱ後期,隨著私有制的確立和階級的形成,在埃及出現了國家。這時的國家很小,人口也不多,埃及人稱這種小國家為斯帕特,其象形文字元號為 ,表示一塊灌溉渠道交織的土地。在當時的埃及,這樣的小國家有若干個。在這些小國家裡,有一個以政府機關、王宮、神廟為中心的城市,其象形文字元號為 。它表示城市建在交通要道上,由城牆圍護起來,成為一個要塞。反映這個時期存在戰爭的雕刻和繪畫不少,除了上面提到的畫墓中的水陸戰圖外,還有阿拉克出土的象牙刀柄上的水陸戰圖、戰場調色板等。這時,王權已經形成,象蠍王權標頭上的蠍王,可能既是行政首腦,又是軍事首領,並兼任祭司長,主持祭祀,領導農業,興修水利。不過,這時埃及國家剛剛形成,貴族的勢力必定還很強大,國王的權力大概還要受到貴族的約束,國王還不是專制君主。
在希拉康波里,發現了前王朝末期兩個國王蠍王和卡王的文物。關於蠍王,在北方今開羅附近的圖拉也發現了有他名字的文物。結合蠍王權標頭上的圖刻內容,學者們推測,他可能對北方進行過征伐,甚至可能控制了這個地區,這是最早的有關埃及統一的證據。
附:前王朝埃及考古文化表
按:學者們對前王朝時期埃及各文化的年代有不同看法,此表根據霍夫曼《法老前的埃及》一書繪制。見該書第16頁。
早王朝時期 據曼涅托(生活於公元前4—3世紀之交的一個埃及祭司)記載,古代埃及國王美尼斯創建了第一王朝,此後,埃及經歷了31個王朝(到希臘人征服以前)。近代的埃及學家又將古代埃及歷史劃分為若干時期,每個時期又包括了曼涅托的若干王朝。其中早王朝時期包括第1—2王朝,時間約為公元前3100—2686年。
據曼涅托記載,美尼斯不僅是第一王朝的建立者,而且是埃及國家的建立者和統一者。他在南方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後,征服了北方的三角洲地區。為了鞏固對北方的統治,他在河谷和三角洲交界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要塞城市——孟斐斯(原名白城,孟斐斯是希臘人對該城的稱呼),其守護神是普塔赫神(世界創造者、藝術和手工業的保護神)。現代考古學未發現有關美尼斯存在的任何物證。因此,現代埃及學家常把有文物證據的納爾邁或阿哈與美尼斯視為一人,也有的學者懷疑美尼斯存在的真實性。
19世紀末、20世紀初,考古學家在希拉康波里、阿卑多斯等地進行的發掘,本世紀30—50年代初在開羅附近尼羅河西岸的薩卡拉進行的發掘,為研究早王朝時期的歷史提供了豐富的文物資料。這些資料反映了埃及的統一和君主專制的建立是逐步完成的。在希拉康波里發現的納爾邁調色板和納爾邁權標頭,反映了納爾邁國王對北方三角洲進行過勝利的戰爭,帶回了大批戰俘和其他虜獲物(包括牛、羊等)。如在納爾邁權標頭上刻著他從北方俘獲了12萬人、40萬頭大牲畜和142萬頭小牲畜。還有一個利比亞貢賦調色板,反映了納爾邁對利比亞進行過勝利的戰爭。在納爾邁調色板的正面,這位國王頭戴象徵上埃及王權的白冠,在調色板背面,他又戴著象徵下埃及王權的紅冠,也表示了他對南部和北部的統治權力。但是,納爾邁實際上並未完成對北方的征服而完全統一整個國家。
在納爾邁以後的第一王朝其餘諸王留下的文物中,有一些是與他們進行過統一戰爭有關的。例如,阿哈國王的一件文物上刻著俘虜的場面,並有「得到上下埃及」的銘文;阿哈還在三角洲地方建立了一個為舍易斯諾姆所崇拜的涅特女神的神廟。又如,第一王朝第五個國王登統治時期的雕刻中,國王登的頭上同時戴著象徵上下埃及王權的白冠和紅冠,還第一次採用了象徵上下埃及王權的雙重王銜,他大概是想以此表明他已是上下埃及之王。但是,直到第二王朝末期,一位名叫哈謝海姆的國王雕像的基座上,還刻著他殺死「北方的敵人47209人」和「48205人」的字樣,表明了對北方戰爭的巨大規模和殘酷性。大概他通過這些戰爭,才最後征服了北方,統一了全國。因此,他的繼承者哈謝海姆威(有學者認為這兩個國王是一個人)才採用了「荷魯斯和塞特」雙重王銜,他的較完整的名字後都附加有「在其中的兩個神和睦相處」,這顯然意味著埃及傳說中的兩個部分(以塞特為代表的上埃及和以荷魯斯為代表的下埃及)的統一。 統一是當時埃及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的要求和必然結果。統一使尼羅河成為加強埃及南北交流的紐帶,也有利於在更大的規模上利用尼羅河、發展灌溉農業,從而大大促進埃及經濟、文化的發展。《帕勒摩石碑》中對尼羅河水每年漲水情況的記載就是一個證據。
隨著國家的統一和階級矛盾的加劇,原來小國寡民的國家機器過於薄弱,已遠不能適應統治階級的需要。因此,在早王朝時期,埃及新設置了許多國家機關。這些新設立的國家機關明顯地是以國王為中心的,這表明了王權的逐步加強。君主專制在逐漸形成:王位世襲制出現了,王權神化明顯加強了,國王聚斂了大量土地和財富(在國王阿哈的墓中,發現有一個王室地產模型可以為證),組成了王室經濟。現代學者一般把第一王朝及其以後的埃及國王稱為法老(不過,有的學者認為,嚴格地說,可能要到新王國時期埃及的國王才稱為法老),即把他們視為專制君主。
二、古王國時期和第一中間期
古王國時期的社會經濟狀況 古王國時期包括第3—6王朝,時間約為公元前2686—2181年,建都於孟斐斯。金字塔的修建開始於此時期,而且最大的金字塔也修建於此時期,所以,古王國時期又被稱為金字塔時期。
古王國時期是古代埃及的奴隸制經濟得到重大發展的時期。國家的統一為社會經濟的發展造成了一個較為安定的環境;水利灌溉系統在更大范圍內的修建為農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條件,後代在埃及種植的所有主要作物(如大麥、小麥、亞麻、葡萄、無花果等),在古王國時期都已種植。在農具方面,奴隸主的經濟中使用了由兩頭牛牽引的重犁,這比用簡單的木犁耕地要先進得多。從貴族墓中的畫里可以看出,農業技術總的來說還很原始,但因尼羅河泛濫後沉積下來的淤泥十分肥沃,糧食產量仍可供養古王國時期龐大的統治階級的國家機器和廣大的手工業者。
農業生產的發展為手工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條件。建築、采礦、冶金和金屬加工、造 等等都很發達。近年來在第五王朝國王烏舍爾卡弗的金字塔入口處發掘出的數百尊青銅雕像表明,古王國時期的手工業水平很高,可能這時埃及已進入青銅時代。金字塔及其附屬建築物(神廟)不僅說明了這時建築業的高超水平,而且說明了采礦業和運輸業的發展。從西奈地方留下的古王國時期一些國王的名字可以看出,至少在這時,埃及人已到西奈開采銅礦。以飼養豬、羊、牛、驢為主的畜牧業,在古王國時期的經濟中佔有一定的地位。特別是在水草豐美的三角洲地區,畜牧業的發展有著良好的條件。
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為國內外貿易的發展提供了條件。但是,古王國時期的國內貿易還處在以物易物的水平上。一個貴族墓中所畫的一幅市場上以物易物的情景可以為證。這時留下的一分買賣房屋的契約也是這種情況的例證。手工業者的工資都以實物支付,如油、麵包、蔬菜、衣物等,偶爾也付給銅,但不是作為貨幣,而是如同其他實物一樣,這在許多貴族墓中的銘文里皆有提及。對外貿易控制在國家手中,國家或國王常常派出商隊到國外去。這種對外貿易往往是同對外掠奪相結合的。 在古王國時期的經濟中,王室經濟、神廟經濟、官僚貴族奴隸主的經濟佔有極大的比重,可以說是佔了支配地位。它們佔有大量的土地和勞動力,擁有極為雄厚的經濟實力。在他們的經濟中,既包括了農業,也包括了手工業、畜牧業、漁業、園藝業等部分,基本上是一個自給自足的整體,他們很少需要到市場上去購買物品,同市場絕少聯系。古王國時期的土地佔有情況大致如下:國家(包括諾姆)佔有的土地、國王佔有的土地、神廟佔有的土地、官僚貴族佔有的土地等。關於小生產者或農村公社的情況,沒有直接資料說明。生活於第3—4王朝之交的大官梅騰墓銘文講到他從「尼蘇提烏」(「國王的人們」)那裡,用酬金獲得200斯塔
H. 歷史上真的有楊吉兒嗎唐太宗最愛的女人真的是她嗎
是真的有楊吉兒抄,但是唐太宗最愛的女人卻不是她。
I. 唐太宗李世民中的楊吉兒,歷史上真的有這個人嗎為什麼有的地方說有,有的地方說沒有
應該是有的至少舊唐書和新唐書是這么寫的。。。 楊吉兒,即唐太宗李世民之楊妃,隋版煬帝之女,權李恪之母,是頗受爭議的一個人物,需要歷史考證的。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影視作品中,楊吉兒由演員傅藝偉飾演。李世民的嬪妃中,有記錄的有十餘人。其中楊姓的妃子有三人,分別為隋煬帝皇女楊氏(生吳王恪和蜀王愔)、楊妃(生趙王福,身份不詳,生平不詳,生卒年月不詳,封號不詳)、齊王李元吉妃楊氏(生曹王明,生卒年月不詳,但其從未被冊封,無封號,後來生下的曹王明被過嗣給她的先夫齊王元吉)。
J. 歷史上有楊吉兒這個人嗎
楊吉兒這個名字是杜撰的不過李世民的後宮里確實有一位楊妃是隋煬帝的女兒,也就是回吳王恪和答蜀王愔的生母。史書稱她為楊妃,據猜測她的妃位可能是四妃中缺的淑妃。另外李世民後宮還有兩位楊姓妃子,即趙王福的生母楊妃,死後追封楊貴妃;還有曹王明的生母齊王妃楊氏,她應該是三個楊姓女子中最受寵的,長孫皇後死後後宮中只有她生了孩子。
太宗有三位楊妃,大楊妃隋煬帝女,生皇子恪(就是電視劇的原型)後世猜測封號似「淑妃」,但只因唐制德賢淑貴獨缺「淑妃」,所以僅是猜測,不能確定,稱之大楊妃。
小楊妃封號貴妃(可能是死後追封的),趙王福之母,身份封號生卒年均不詳。
李世民應該是最喜歡搶來的這個弟妹。電視劇是把大楊妃和齊王妃兩者合一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形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