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科學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舉實例
首先,我們提倡科學發展是因為它是經過幾百年的實踐證明了他的科學性,當然也是在尊重科學發展的基礎上提出的。
其次,我們知道馬克思主義的創立時期,馬克思本人有著切身的經歷,本來選擇法學專業的他,對政治和歷史感興趣,在加之當時的社會背景,馬克思決定暫時放棄與燕妮的愛情,積極投入到研究其他人的思想當中。除了這些,馬克思還通過遊走各國,其中比利時和法國最多,最後通過《德法年鑒》引起德國的重視。後來德國將馬克思趕出德國,馬克思還是通過各種途徑繼續留在德國,通過萊茵報認識了恩格斯,從此踏上了理論研究之路。到了十九世紀八十年代的經濟危機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性,隨後更多的國家學習馬克思主義。我國在二十世紀初期就出現了先進的知識分子學習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因為有馬克思主義的知道,五四運動獲得了成果,隨後一系列的革命成功,都是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做理論基礎,指導實踐。
最後,在今天我們立足實際提出中國夢,其實也是科學發展的新成果的表現,是一種歷史趨勢。但它絕對不是自我檢討和哲理的空談,具有實際意義,是科學的實踐觀和方法論。當然其中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他的資本論中對工人的看法。
㈡ 為什麼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
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人民群眾從質上說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從量上說是指社會人口中的絕大多數。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民群眾有著不同的內容,包含著不同的階級、階層和集團。人民群眾的最穩定的主體部分始終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群眾及其知識分子。
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人民群眾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是同社會基本矛盾運動推動社會前進的過程相一致的。在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過程中,人民群眾是順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社會力量,是具有變革舊的生產關系的願望的社會力量,是主張變革舊的社會制度和舊的思想觀念的社會力量。人民群眾的總體意願和行動代表了歷史發展的方向,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最終決定歷史發展的結局。
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物質資料生產活動的主體是廣大的勞動群眾。作為物質生產的承擔者和社會生產力的體現者的勞動群眾,創造了人們吃穿住行等必需的生活資料和從事政治、科學、文化藝術等活動所必需的物質前提。包括勞動知識分子在內的勞動群眾在生產過程中不斷地積累和傳播生產經驗,不斷地改進和發明生產工具,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隨著生產過程的現代化和繁重體力勞動的逐漸減少,從事科學技術活動的知識分子的腦力勞動將日益成為創造社會財富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生產活動。在當代,科學技術在生產力發展中的地位愈來愈重要,從事科學技術工作的廣大知識分子在推動社會生產力進步、創造社會物質財富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
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物質生產活動的主體是人民群眾,精神生產活動的主體也是人民群眾。勞動人民通過物質生產實踐為創造精神財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和設施。人民群眾的生活、實踐活動是一切精神財富、精神產品形成和發展的源泉。一切科學理論,一切有價值的文學藝術,都來源於人民群眾的生活實踐。
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人民群眾在創造社會財富的同時,也創造並改造著社會關系。生產關系的變革,社會制度的更替,最終取決於生產力的發展,但卻不會隨生產力的發展自發地實現和完成,而必須藉助人民群眾的力量。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人民群眾通過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要求改進生產關系。人民群眾是社會革命的主力軍,他們在充當「每一個孕育著新社會的舊社會的助產婆"的角色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
僅供參考!
㈢ 悖論在知識的歷史中已經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它常常預示著科學、數學和邏輯學的革命性發展。出處
悖論在知識的歷史中已經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它常常預示著科學、數學和邏輯學回的革命性的發展答。在任一領域,每當人們發現某一問題不能在已有的框架下得到解決時,就會感到震驚,而這種震驚將促使我們放棄舊的框架,採用新的框架。正是這樣一種知識融合的過程才使數學和科學中的主要觀念中的大多數得以誕生。芝諾的阿基里斯與龜的悖論產生了無窮級數收斂的想法。不相容性(數理邏輯中的內在矛盾)最終產生了哥德爾定理。邁克爾遜-莫雷光速實驗似是而非的結果使相對論得以誕生。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發現促使人們重新考慮確定論的因果性,這正是科學哲學的基礎,最後又導致了量子力學的誕生。麥克斯韋妖的悖論由齊拉特在1929年首先找到了解決方案,最近它又更深入地啟迪人們去思考信息和熵,而這是表面上毫無關系而本質上緊密相連的兩個概念。
——喬治·薩頓:《科學史研究》
㈣ 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性和科學性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性和階級性的統一。
馬克思主義是具有嚴格的和高度的科學性的理論。這種科學性,不僅體現在它創立時批判地繼承了人類的全部優秀文化遺產,特別是吸取了凝結著到19世紀上半葉的人類思想的最高成就的思想精華;而且作為科學世界觀的馬克思主義,是在它產生的歷史條件已經具備,並沿著概括科學發展新成果的途徑建立起來的,因而它是以可靠的科學知識和歷史材料為依據的,是對世界本來面貌的全面而深刻地反映;更重要的是,它堅持以實踐為基礎,緊密結合實際,不斷研究和解決隨著時代的前進和實踐的發展所提出的新情況、新問題,因而它也就能夠成為永葆青春活力的科學真理。
馬克思主義哲學又是具有徹底革命性的理論。作為科學世界觀的馬克思主義,它除了承認一切具體事物對於它賴以生存的條件來說具有暫時的合理性以外,不承認任何永恆不變的東西,它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著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必然滅亡的理解,它把世界看作是永無止境的發展過程。因而在其本質上,它是批判的、革命的。
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具有徹底的革命性,從階級性上講,因為它是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是無產階級和勞動群眾根本利益的理論表現。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一切理論和奮斗致力於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政治立場。在有階級存在的社會里,任何思想體系都是有階級性的。任何思想家總是隸屬於一定的階級的,不可能不受階級利益和傾向的影響,用階級的眼光看世界。這是一個事實,並不因為思想家本人承認與否而改變。但是這並不是說所有的思想家都在自覺地編造出一套思想體系來為自己的階級辯護,而是說思想家在理論上得出的結論事實上總是滲透著一定階級的利益、要求和傾向,而不能超出一定階級的眼界。在勞動發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會史的鎖鑰的馬克思主義,一開始就主要是面向工人階級的,並且從工人階級那裡得到了同情,這種同情,它在官方科學那裡是既沒有尋找也沒有期望過的。無產階級是歷史上最先進的生產方式的代表,其根本利益與社會發展規律、與人類徹底解放的必然趨勢是完全一致的,是以解放全人類為己任的最徹底的革命的階級。所以作為無產階級意識形態的馬克思主義,就沒有一切剝削階級和小資產階級思想體系所固有的階級狹隘性和片面性,它的階級性和真理性、階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因而具有徹底革命的性質,絕不是離開世界文明發展大道而產生的一種固步自封、僵化不變的學說。馬克思主義是一個具有開放性的科學體系。
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革命性具有內在的統一性。科學性是革命性的前提;革命性是科學性的必然結論。馬克思主義既尊重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又尊重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所以它是科學性和革命性高度統一的理論。
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又是以科學的實踐觀為基礎的,進一步體現為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最本質的特徵。馬克思主義不僅科學地闡明了實踐的觀點在自身理論體系中的基礎和核心作用,而且與那些脫離實際的抽象教條截然不同,它是在實踐中產生又經過實踐檢驗並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的科學真理。這無論是就它的整體來看,還是就它的每一個組成部分來看,都是如此。馬克思主義特別強調其改造世界的實踐功能。馬克思指出,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馬克思主義就是既能科學地認識世界又能能動地改造世界的理論。馬克思主義決不是像黑格爾所比喻的那種黃昏時才起飛的「貓頭鷹」,即事後才進行反思的科學,而是馬克思自己所比喻的迎接人類黎明即人類解放的「高盧雄雞」,即批判舊世界建設新世界的科學理論。
馬克思主義完備而嚴密的理論體系和革命的、科學的、實踐的本質,決定了它的社會功能必然是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是無產階級政黨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是人們正確地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進行科學研究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最廣大的人民群眾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最銳利的思想武器。
㈤ 什麼是歷史 歷史的科學性
歷史的釋義
廣義狹義
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
人類歷史在社會的演變過程稱之為「歷史」。神人記丑,燒給冥界,一般是指人物所發生過的事。
歷史學:與歷史的概念相對應,歷史學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上,「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生聯系。在哲學上,這種含義下的歷史稱為歷史本體,例如宇宙歷史、地球歷史、鳥類歷史等等。
自然史。
一般來說,歷史學僅僅研究前者,即社會史。
值得注意的是,歷史隨時產生,是人們在過去自由活動的如實記錄。它存在的意義是,讓人們總結過去,充實未來的生活,以史為鑒,借古論今。
引證解釋
1.過去事實的記載
《三國志·吳志·吳主傳》「納魯肅於凡品,是其聰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裴松之 注引《吳書》:「﹝ 吳王 ﹞志存經略,雖有餘閑,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2.指已過去的事實
毛澤東《農業合作化的一場辯論和當前的階級斗爭》:「我們的目的就是要使資本主義絕種,要使它……變成歷史的東西。」
3.經歷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這便是野雞道台的歷史了。」
清 黃人《序》:「其文乃雄奇變化,隨其一生之歷史而自為風氣。」
老舍《駱駝祥子》二一:「 夏太太 大概不會留著個知道她的歷史的僕人。」
4.指自然界和社會的發展進程
金一《文學觀》:「從古帝王之業,真能赤手開創而無所憑藉者,歷史上,多不過三四人。」
毛澤東《中國人民大團結萬歲》:「 中國 的歷史,從此開辟了一個新時代。」
菡子《源遠流長》:「歷史在發展著,豐富著。」
5.指歷史學科
魯迅《書信集·致曹聚仁》:「 中國 學問,待從新整理者甚多,即如歷史,就該另編一部。」
歷史的科學性
歷史作為反映過去事實的工具,其本身必須具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從而為人類整個階段的發展進程奠定基礎。因此,合情合理的歷史應具有以下特點:
1、有一定的史籍史料為依據。人們了解古代的歷史主要通過對歷史文獻的研究和分析,內容翔實的古書大大提高了歷史的透析性,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2、有古物或遺址可以做比較。從古墓中發掘的古物同樣具有參考價值,可以使人們了解古物所屬年代的風土人情。而對於遺址(如三星堆遺址)而言,科學家通過化學元素分析法(如C14檢測法),或對地質層進行研究,就可以對歷史有一段明晰的了解。
3、符合人們的普遍意願。即使是神話傳說,也絕不是胡編亂造,而是經過長期的生產過程中,被廣大勞動人們一直接受的故事。而對於童話而言,是人全憑自己的思想編造的故事,並非歷史。
歷史學是現代科學。它的科學性的一般根據有二:一是它的研究對象的客觀實在性和真實性。歷史學研究的對象——世界各民族、國家的歷史現象、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等等,以及由它們所構成的歷史運動事實和過程,——作為歷史存在,是客觀實在的東西,它不以歷史認識者的主觀意志而改變,具有客觀實在性和真實性。一是它所承擔的任務。歷史學的任務在於揭示世界各民族、國家的歷史發展的特殊規律和特點,歷史研究是一種旨在探討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特殊規律的認識活動。僅憑這兩條,歷史學就具有了一般科學所具有的科學性。一門學科的科學性的一般判斷根據是:(1)「研究的對象必須是客觀實在的東西,因為只要客觀實在的東西,才可能有它內在的發展規律」;(2)它「必須是旨在探討對象發展規律的認識活動」歷史學顯然符合這兩層要求。但是,這樣的歷史學還不能稱為真正的歷史科學,因為它只是具備了成為一門科學的必要前提,還不具備成為一種完成的科學知識形態所應有的充分前提。一門學科要成為一種完成的科學知識形態,還需要同時符合第三層要求:「必須以揭示出事物的規律為前提,然後按照事物本身的規律(即它的內在聯系)去說明事物的原因,是為完成的科學知識形態。」
這樣一種完成的科學知識形態意義上的真正科學的歷史學,迄今為止,只有馬克思主義歷史學。「馬克思主義歷史學的產生,是以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創立為前提的。這種歷史觀為歷史學提供了一種科學的理論指導,使它顯示出區別於以往其他史學的頑強特徵,顯示出它的鮮明的科學性。」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在思想方法上的重要特徵,是它僅僅從歷史本身去認識歷史,而不是從天上的雲霧中或是從人們的心靈、頭腦中去認識歷史。換言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首先確定了史學研究對象的客觀性質,把人類社會的一切歷史都當成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去研究,從而在歷史研究的出發點上實現了深刻的變革。「它堅信,只要從頑強的事實出發,才能如實地揭示歷史的真相。」其次,「馬克思主義史學對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實際應用,獲得了研究歷史現象之間必然聯系的方法論指導,從而使歷史學真正成為研究事物規律性並依其規律展現描述真實歷史過程的實證科學。」「使歷史學成為科學的最重要的根據,是對人類社會歷史運動規律的探討。然而,至今的哲學發展史表明,到目前為止,還只有馬克思主義哲學(具體說是唯物主義歷史觀)真正揭示了人類歷史運動的基本規律。於是,問題就簡化成這樣,只有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歷史觀作指導,歷史學才能成為真正的科學。」
據此,中國歷史學的科學性,除它具備了一門學科的科學性所必須符合的一般性要求以外,根本的依據就在於它是歸屬於馬克思主義歷史學范疇的一門學科。換言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的科學性,根本地決定了中國歷史學的科學性。
我們可以給歷史學——中國特色的歷史學——的定義作如下確定和簡要說明:
歷史學是一門整合型的社會科學,是歷史研究主體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所提供的一般規律指導下,運用一定的思維認識方式和手段,在與歷史客體發生互動作用的過程中,通過對歷史客體的分析研究,以理解其特殊規律和特點的一種精神生產實踐及其創造出來的產品——歷史知識。研究歷史的意義,就是在於借鑒過去,更好更科學地投身到革新與創造的過程中去。
㈥ 歷史教學如何立意更科學
一、歷史教學立意的基本內涵
"立意"本是國畫畫論中的專業術語,用來指"文藝家對客觀事物深入觀察而獲得的主題思想,是正式進入創作之前的准備,也是通過創作所要達到的目標"。它被畫家們視為決定繪畫水平的關鍵要素。將"立意"從畫論引入歷史教學,是聶幼犁先生對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平平的鋪陳、散架的內容、強扭的邏輯、走偏的思路、花哨的形式"等問題的反思:盡管我們一直在理論上強調三維目標是一體的,但在實際教學中卻缺乏整合的平台,難以形成更為宏觀的把握。因此,在歷史教學中引入教學立意,就是為了引導教師在上課前對所要教授的歷史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從而確定教學的主題、靈魂或者線索。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它又是教師預設的學生通過歷史學習所獲得的主題思想、總體感悟和體驗。
之所以將其稱為"教學立意",一方面是沿襲傳統稱謂。據聶先生介紹,上海的一些老教師,如包啟昌、孔繁剛等常以教學立意作為"一節課要有一條線索","一節課要有一個靈魂"等更為通用的說法。另一方面,歷史教學是一門藝術。由於時代的變遷,以及歷史教師自身史學功底、生活體驗、教學經驗、史觀的不同,對同一歷史內容的認識和處理除了水平與結論的差異外,還存在認識視角和方法過程的不同,因此所提煉的教學立意也是各有千秋。以中國近代史為例,以往在革命史觀指導下常被描述成帝國主義侵略與中國反侵略的歷史,而現在從民族復興視角建構近代史已經成為官方、史學界和歷史教學界的共識。但即使達成了共識,針對不同學齡段的學生教學立意也不同。比如初中《西方文明的沖擊與民族危機》的單元立意可以為:列強的炮火將昏睡自大的中國捲入世界,滅頂危機使中華民族開始認"夷"為洋。為保祖宗基業,清王朝力圖借西方之"長技"求強、求富,用西方科學挽回頹勢。然而,黃海大戰的硝煙宣告了這僅僅是垂暮者的一廂情願。而高中《天朝的危機》單元立意則可確定為:鴉片戰爭使"天朝"受盡屈辱,太平天國運動加劇了清王朝的危機。統治者逐漸醒悟只有中體西用――練兵制器,求強、求富,學會與洋人打交道才可能重光,邁開了以朝廷、官府為主的工業化之路,開始了中華文明千年未有之變局,兩者相比,高中的教學立意在千年歷史的演變中審視民族危機和洋務運動的目標、意義,而不再將重心放在洋務運動的過程上,明顯要求學生具備更為高級的歷史思維能力。可見,視角的選擇和學生的不同等諸多因素都要求教學立意在深度上不斷地做出調整。畫論中表示藝術家對客觀事物主題思想進行建構的"立意"恰好能與這種藝術性相契合,也可以時刻提醒教師不要淪為"教書匠"。
歷史教學以求真為基點、以取得教育實效為追求,從這個角度來看,歷史教學的藝術性必須以科學性為前提和基礎。這種科學性除了表現在歷史教學有客觀規律可循,教師必須掌握一定的歷史教學法、教育心理學等知識與技巧外,還表現為歷史教學目標的發展性與可行性,歷史教學內容的客觀性、完整性和邏輯性。畫論中的"立意"一詞雖然也強調對客觀事物本質屬性的挖掘,但往往為了突出藝術家的思想感情而弱化其他,國畫中的寫意便是典型代表。為了彌補"立意"一詞的缺陷、突出歷史教學的科學性,聶先生又從邏輯學中引入了思維的基本單位――(核心)概念,旨在表明:第一,教學立意在關注歷史內容的同時,也關注學生歷史思維的培養;第二,教學立意"不僅能夠貫通該課,而且能夠貫通此前和以後"的學習內容,即所謂"三通";第三,強調核心並非忽視其他,"抓住'核心'和'主幹'是明智的,但並不等於非'核心'和非'主幹'的都沒有基礎或結構性作用和學習意義"。由此可知,核心概念兼顧了歷史的知識與思維、主旨的引領與貫通,和內容的主幹與末節,其中又以"三通"為其科學性的首要標志。比如袁文菁老師將《是誰,綏靖了法西斯戰車?》一課的教學立意確定為:"面對法西斯德國的擴張,英法推行綏靖政策,《慕尼黑協定》是最為典型的惡例;蘇聯與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後又與日本簽訂了《日蘇中立條約》;美國採取孤立主義政策。這些大國為了自身利益而背信棄義,出賣盟國和小國,使法西斯侵略不僅沒有得到制止,反而主張其野心,縱容其步伐。1939年9月初,德軍悍然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很明顯。這一立意以"綏靖"為核心,不僅涵蓋了英法等大國的外交政策及《慕尼黑協定》這一重點,還補充了蘇聯的中立自保等內容,並且前通意德日法西斯國家的結盟擴張、後通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這使本課不僅成為一個緊密聯系的整體,體現了其為歷史邏輯發展鏈條上不可或缺的一環。
作為教學的主題、靈魂或線索,教學立意是教師設計教學的首要環節;作為學生學習的主題思想、總體感悟和體驗,它又是學生課堂學習的最終結果。這就決定了教學立意必須貫通整個教學。歷史教學立意以"三通"為根本特徵,從認識論的角度來看,貫通本課是為了建構一個符合邏輯的知識結構,前通是為了將本課同化於原有的知識格局,後通則是為同化新的知識結構做准備。從某種意義上說,將教學立意界定為"核心概念"而不是照搬詞典中的"概念"一詞,也是為了突出"三通"效果、回應歷史教學立意引入的初衷。綜上所述,在詮釋歷史教學立意內涵方面,"立意"與核心概念相互補充,缺一不可。
二、歷史教學立意的基本要素
通常來說,概念是用一個或幾個詞語來表示的。這就容易使人覺得可以用單個詞語或片語來作為教學立意,如以"精耕細作"作為中國古代農業的立意、以"全民族"作為抗日戰爭的立意,或者乾脆將課本中的具有價值判斷傾向的標題作為教學立意,如"大一統中央集權國家的形成"等,試圖以"微言"來表達"大義"。但仔細想來卻多有不妥:統合三維目標、追求"三通"效果的教學立意竟會如此碎片化、乾枯和抽象?教學立意力求聚焦和簡潔無可厚非,但不能因此刪除它的基本構成要素。 作為教學立意的核心概念,是在一定史觀指引下簡潔而全面地闡明歷史內容及主題思想的一段話。這段話必須具備歷史敘述的特色,從結構上來說,它應包括背景、原因與條件,事件、人物與過程,影響、意義與評價;從邏輯上來說,它要符合論從史出辯證統一的基本原則。比如聶先生在指導上海張炎林老師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一課時,將教學立意確定為:19世紀末,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電光鐵甲顛覆和瓜分了全球,帝國主義的榮耀與傲慢也達到了巔峰。西方人狂歡在世界的主宰與暢想中,壓根兒沒想到,當已經沒有對手的時候,其實對手就是自己――工業革命使礦產資源及其冶煉、製造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和實力的標志,後來者看到和崇拜的是先到者的叢林法則。於是,20世紀剛拉開帷幕,歐洲大地就集體演繹了兩大軍事集團、一個"火葯桶"和全場"絞肉機"的大戲。在爭奪工業文明時代的控制和話語椒中,歐洲人以空前的科技成就將自己化為空前的殘垣斷壁!這一立意將一戰置於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背景下,既看到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所帶來的進步與榮耀,又辯證地看到了它所帶來的傲慢與貪婪,而後者則是一戰的根源與條件;以兩大軍事集團、一個"火葯桶"和全場"絞肉機"對一戰的主體和過程進行了概括;在對一戰的認識上,又以"空前的科技成就"造成的卻是"空前的殘垣斷壁"概括了一戰的慘痛結果,引發大家對戰爭根源的反思,再次體現了辯證統一與論從史出的結合。
如果說上面這些基本構成要素是教學立意的外在輪廓與載體,那麼史觀則是教學立意的內在靈魂。所謂史觀,一般是指人們對歷史的總體看法。"發生的是'過去',寫出來的是'歷史"',對歷史的記載並非真實的過去,它只是歷史學家對過去的一種解釋與建構,而引領這種建構的便是史觀。歷史課程改革提倡在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基礎上以文明史觀、全球史觀、社會史觀和現代化史觀來引領中學歷史教學,這既是社會與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歷史認識的進步。就教學立意而言,史觀不僅可以確定教學立意的價值取向,也提供了教學立意的基本認識視角。比如《明治維新》一課,有老師囿於日本國內來觀察明治維新,認為它是"日本歷史上的重大變革與重要拐點,它蘊藏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強國的解答和二戰後毀滅性戰敗的症結",但這無疑割裂了明治維新與外壓催生的關系。事實上,明治維新是日本在受到外國侵略的背景下主動向西方國家學習的過程,而其時代背景則是世界一體化和資本主義對外擴張。因此。我們應以全球史觀為指導來建構立意:十九世紀中葉,黑船事件及其引發的破關開放使業已充滿騷動的島國日本深感末日危機。尊王攘夷之敗使他們懂得了武裝倒幕、興行蘭學是挽救於沒頂的聖舟,而德國的崛起使本有武士傳統的民族看到了最有可能的復興範式,迅速走上了王政維新、脫亞入歐的帝國之路,熱衷於成為資本主義世界擴張中的東方一哥。在這一教學立意中,無論是明治維新的原因,還是改革的措施與意義,都被置於日本與世界的互動之中,讓學生在資本主義制度確立、發展的背景中理解日本的明治維新,既符合日本"以德為師"進行改革的事實,也符合日本隨後實施的帝國主義侵略擴張。
一般來說,教師在確定教學立意時按照其構成要素來組合並非難事,但選擇什麼史觀、如何挖掘歷史內容的主題思想和建立各個事件之間的關系則必須以具備扎實的史學功底和教學經驗為基礎,只有這樣才可能提煉出客觀而充滿思考、聚焦而不失要素、獨立而前後貫通、簡明而形神兼備的教學立意。
三、歷史教學立意的基本作用
從教學立意提出的背景我們可以知道,歷史教學立意的基本作用是統合三維目標。但在現實中,依然存在著歷史教學立意不能指向教學目標而直接指向教學內容的誤解,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於釐清歷史教學立意與歷史教學目標的關系。
教學立意與教學目標既具有共性,也存在差異。從共性上來看,兩者都是由歷史教師基於課程標准、史學研究成果、教學經驗、師生水平等制定出來的,都是用來引領課堂教學的重要設計環節,共同的確定主體和"來龍去脈"保證了兩者在邏輯上的一致性。但在引領教學方面兩者卻存在著很大的不同,教學立意主要是從宏觀認識層面如史觀、主題思想、內在邏輯等引領歷史教學,而教學目標則主要是從具體操作層面來回答通過歷史教學,學生的外在行為與內在思維發生怎樣的變化、如何發生變化。從兩者互動的角度看,教學目標是一個變化的過程,而變化的集合達成教學立意。可見,歷史教學立意與歷史教學目標既是上位與下位的關系,也是一種動態生成關系。
歷史教學作為一種有意識、有目的的專業教育行為,是按照從宏觀到微觀、由抽象到具體的演繹邏輯順序展開的。因此,歷史教學立意在教學設計中處於首要位置,它通過統領教學目標繼而引領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其中,教學立意是制定教學目標的依據,教學目標則是對教學立意的落實,而其他教學要素又是對教學目標的落實。比如,王長芬老師將《歐風美雨下清末民初的社會生活》一課的立意概括為"黃土地沉淪下的藍色文明,老城廂涅中的西洋風氣",以凸顯清末民初社會生活變與不變並存、新與舊雜糅的特點。繼而,王老師圍繞這一立意確定了教學目標:知道並理解清末民初的社會生活是怎樣的。知識目標旨在明晰認知對象:讓學生在了解這一時期社會生活狀況的基礎上來理解其變與不變、新舊雜糅的特點;為達成對"變與不變並存和新與舊雜糅"的理解,王老師讓學生體驗從照片、圖片和小故事中歸納社會生活特點的過程,並"初步學習從社會生活現象中歸納基本特點的思想方法";而"黑暗中有光明、憎恨中有理解"的情感目標,恰恰是對"變與不變並存、新與舊雜糅"中所包含的辯證矛盾思想的具體闡釋。
總而言之,引入歷史教學立意是為了解決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因此,關於教學立意的研究也必須以更好地解決問題為導向來展開。只有如此,對歷史教學立意的認識才能不斷地得到深化和發展。
㈦ 歷史學科知識的特點
歷史學科屬於人文學科,其基本知識主要包括主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版概念、歷史發展權的基本線索等。歷史事件像記敘文的六要素,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原因、經過、結果(意義);歷史人物的評價要結合本人的歷史事跡,且具有辯證性;歷史概念要說明是什麼時候的事,是怎麼回事;歷史發展的線索具有時間的延續性,事件的關聯性。總的來說,歷史學科具有時間性強、人文性強、綜合性強的顯著特點。
㈧ 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革命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革命性具有內在的統一性.這種統一性具體表現在:科學性是革命性的前提;革命性是科學性的必然結論。馬克思主義既尊重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又尊重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所以它是科學性和革命性高度統一的理論。
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革命性具有內在的統一性:
這種統一性具體表現在:科學性是革命性的前提;革命性是科學性的必然結論。馬克思主義既尊重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又尊重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所以它是科學性和革命性高度統一的理論。
(8)歷史知識的決定著它的科學性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是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而由其後各個時代、各個民族的馬克思主義者不斷豐富和發展的觀點和學說的體系。從它的階級屬性講,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爭取自身解放和整個人類解放的科學理論,是關於無產階級斗爭的性質、目的和解放條件的學說。
從它的研究對象和主要內容講,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的學說。馬克思主義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構成的科學體系,它是一個完整的體系。
其中,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不可分割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
馬克思和恩格斯提供了無產階級領導權思想的基本要點。列寧在這方面的新貢獻,就在於他向前發展了這些要點,把它們擴展為無產階級領導權的嚴整體系,擴展為無產階級不僅在推翻沙皇制度和推翻資本主義的事業中,並且在無產階級專政時期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都對城鄉勞動群眾實行領導的嚴整體系。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從而得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道路。毛澤東同志最早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 。
1938年10月,毛澤東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的政治報告《論新階段》中指出:「離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因此,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使之在每一表現中帶著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為全黨亟待了解並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