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口述歷史口述歷史事件

口述歷史口述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1-03-07 18:01:23

⑴ 口述歷史怎麼做怎麼樣

首先,你得有人脈,人家願意接受你的采訪。「曉松奇談」你知道吧,前幾次訪問張治中女兒,一般老百姓願意接近你?讓你采訪?自己你得有個名頭。
可以,做個低端的,比如采訪抗戰老兵。

⑵ 口述歷史的作文

你看電視啊!上面有一些英雄人物。有些事件你就結合今天的變化在寫你的感想。就行了 。現在給你寫,也太長。

⑶ 2016年中國口述歷史界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1.雲南省檔案館口述歷史訪談室建成並啟用
2.第三季家春秋口述史計劃啟動
3.東山紀錄短片創作研習營
4.南京大學「口述歷史工作坊」

(來自口述歷史和青年史學家微信公眾號推文)

⑷ 做口述歷史時應當注意些什麼

作者:Eliza Xia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56427313/answer/14904307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口述歷史」(oral history)作為歷史的體裁與研究歷史的一種方法,與傳統書面文獻最大的不同在於透過記錄人的聲音來收集過去的口說歷史,采訪者透過引導,讓仍然活著的人回憶、敘說所經歷的事情,並將之記錄[1]。
很多時候,在選擇口述史受訪對象時,都會傾向選擇事件中心人物,而這件事本身對經歷者來說,可能意義非常,或者是一次創傷經歷。而創傷研究證明,經歷過創傷的人可能出現的應激症狀之一是記憶侵擾(intrusion):「(正常的記憶)……本質上是敘述一個故事的活動……不只是通過行動向外反應;也要通過對自己說的話、通過將事件有組織地對別人和對自己的陳述,和通過將此陳述置於個人生命史的適當章節,以內向反應……所以嚴格地說,一個人如果仍將發生的事停留在固著意念,並不能說他擁有『記憶』……充其量為了方便起見,姑且稱它為『創傷記憶』」[2]經歷者會反復重現創傷場景(reenactment),但無法將之敘述成前後連貫的情節故事。創傷會全面影響一個人,甚至掌控他的內心世界,失去自我感(sense of self)和人與人之間安全感[3]。他們需要經歷哀悼和重建的過程,才能夠慢慢從創傷中恢復過來。這個過程有些很短,有些則窮盡一生而未能完結。
如果創傷經歷者沒有得到適當的療愈,他不能夠清晰回憶當時場景,並進行邏輯清晰的敘述。這也就是很多口述記錄被證實缺乏史料價值的原因:當創傷還在,無法回憶過往,他的講述或零碎片段無法成為可利用史料,或需藉助其他知識的拼湊,以至被證實沒有參考價值。
口述歷史是從個人記憶到語言的過程。這個過程常常決定性影響了口述歷史資料採集的質量,因此目前學界都已公認采訪人需要接受必要的口述史訓練,且需要大量經驗的累積。於此同此,采訪的過程往往也對訪談雙方產生深刻影響。在訪談過程中,受訪人常常需要將不常道予人的過往悉數說出,個中撥動的心緒非三言兩語能夠說清;而采訪人也常常因為訪談互動而對個人生命產生反思。
在後現代語境下,從記憶到被敘述出來的語言的過程充滿了權力互動、故事與身份的重構。個人由所處的文化處境中的權力和知識塑造,通過言說及與主流話語的競逐、互動,將自己的經驗編織成「故事」,以此賦予意義並確認自己的「身份」[4]。受訪的過程對敘述者來說,也是「主體」被重構的一個過程。在口述歷史實踐中,由於常涉及對個人及家國影響重大的話題,不可忽略其衍生影響,尤需注意的是二次創傷的發生[5]。
鑒於創傷療愈是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專業領域,這里不作詳細展開,但值得注意的是,療愈的過程與記憶的敘述直接相關。創傷治療的目標是承認經歷並促成個人或集體的重生,在這個過程中,受害的個人甚至群體需要逐步找回記憶,並整理,使之成為新的生命故事當中的一部分[6]。因此,創傷的療愈與口述記錄某種程度上並不沖突,甚至可以同步進行。其關鍵在於,怎樣在安全的環境下一步步促成創傷的療愈,並與此同時找回記憶形成敘述,再整理為口述材料。

⑸ 為什麼要做口述歷史

因為這是保存歷史的一種重要途徑,有關的解釋如下;
1、口述作品涉及的版人和事,多數是權過去人們了解較少的,帶有一定的「揭秘」性質,當事人生動的口述敘述,既滿足了人們的探秘心理,也有助於人們了解歷史的真相;
2、非常注重對歷史細節的回顧與描述,歷史的豐富性和鮮活性得到了彰顯,從而將枯燥的歷史還原成有血有肉的歷史;
3、口述史作品語言生動活潑,圖文並茂,符合一般民眾的閱讀興趣,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⑹ 口述歷史,關於20世紀市住房情況變遷;城鄉婚喪習俗變遷,以家鄉民俗(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等)調查為主。

服裝:20世紀上半葉仍流行長袍馬褂,西裝在鴉片戰爭(1840)後傳入中國,民國成立(1921)後流行開來版。西裝的傳入和權流行對中國服飾的改革具有推動作用。辛亥革命後,孫中山中和和西服與中式服裝的特點,設計了中山裝,廣為流行。20世紀20年代後,女性對旗袍進行創新,使旗袍由寬大變為合身,受城鎮新潮女性喜愛。 新中國成立後,服飾與中式政治緊秘相連,中山裝,列寧裝,連衣裙為主的蘇試服裝流行,60年代,服飾趨於單調,軍裝和幹部服流行,以藍,綠,黑,白為主色,改革開放後,服飾趨於多樣化

⑺ 口述歷史怎樣寫

以口直言 以人代筆

⑻ 口述歷史800字

凡根據個人親聞親歷而口傳或筆記的材料,均可稱為口述史料;它可以呈現為口傳史料、回憶錄、調查記、訪談錄等形式,但不能稱為口述歷史。口述歷史概念的內涵是:搜集和運用口述史料,再現歷史發展過程的某一階段或某一方面。口述史料限於提供種種研究歷史的素材,口述歷史則著重於以自己獨有的方式闡釋歷史。因此,口述歷史是研究者基於對受訪者的訪談口述史料,並結合文獻資料,經過一定稽核的史實記錄,對其生平或某一相關事件進行研究,是對口述史料的加工、整理和提升,而不是訪談史料的復原。
優點

1、口述作品涉及的人和事,多數是過去人們了解較少的,帶有一定的「揭秘」性質,當事人生動的口述敘述,既滿足了人們的探秘心理,也有助於人們了解歷史的真相;

2、非常注重對歷史細節的回顧與描述,歷史的豐富性和鮮活性得到了彰顯,從而將枯燥的歷史還原成有血有肉的歷史;

3、口述史作品語言生動活潑,圖文並茂,符合一般民眾的閱讀興趣,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缺點

1、口述史源於記憶、主觀性較強、不夠穩定;

2、口述史很難做到純粹的中立和不介入,口述者的記憶有時會不可靠、或有意誇張。因此越是具體的情節越要注意,除非受到了重大刺激,不然不可能記得那麼清晰;

3、口述史幾乎是不可能做到一切都符合「客觀事實」。即使口述者無意作偽造假,而是抱著實話實說的真誠,但因為其當時的見聞條件、歷時記憶在一定程度上的必然失真、以及不可能不加進的主觀因素等,對歷史事件的憶述也不可能完全符合已逝的客觀真實。

⑼ 口述歷史是第一手資料嗎

算。
口述歷史 是一抄種搜集歷史的途徑,該類歷史資料源自人的記憶,由歷史學家、學者、記者、學生等,訪問曾經親身活於歷史現場的見證人,讓學者文字筆錄、有聲錄音、影像錄影等。 之後,作為日後學術分析,在這些原始記錄中,抽取有關的史料,再與其他歷史文獻比對,讓歷史更加全面補充、更加接近具體的歷史事件真實。
口述歷史亦稱口碑史學。口述史在國際上是一門專門學科,即以搜集和使用口頭史料來研究歷史的一種方法,或由此形成的一種歷史研究方法學科分支。口述史尤為強調「三親」,即口述者要親歷、親見、親聞。
第一手資料(firsthand data)也叫原始資料;第一手資料是指自己直接經過搜集整理和直接經驗所得;第一手資料指:文獻資料(指原創的)和實物資料、口述資料;第一手資料就是持資料的人是最先接觸該資料的,而且具有高度保密性;第一手資料具有實證性、生動性和可讀性的優點;第一手資料的特點是證據直接,准確性、科學性強。

閱讀全文

與口述歷史口述歷史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