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歷史學者的中立是否為歷史客觀性的前提
歷史學者站在什麼角度被叫做中立,這個都很難界定,歷史客觀性,是很難追求到的。即使是我們一個人,看一件事兒,第一遍看和後一遍看,還有差別。即使了解了所有的一切,我們仍難以確定其是否就是真相。
⑵ 阻礙歷史學家探索歷史客觀性的原因
個人認為客觀的歷史只存在與理想中。
一下幾句話不是我說的: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歷史的真相只能接近無法到達
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歷史一旦被總結就會被扭曲
⑶ 如何看待歷史的客觀性問題
首先,我們應以務實的眼光來看待歷史,即所謂「務實的實在論」。雖然語言本身是不透明的,是建構出來的,也有其內在主觀性,但是語言還是可以與事件連在一起的,「事實」與「語言」更是相互依存的。如此一來,歷史學家便可以用語言來捕捉自身之外的事物了。其實生活在同一時代的人會構建他們自己的一套詞彙,這就達成了一種語言共識,即語言具有相對穩定性。雖然以前的歷史資料都變成了一種文本,已不具備以前的客觀性與權威性,但是這個問題也要辨證地來看待,正是因為語言的相對穩定性,所以文本所蘊涵的內容還是可以被傳播的,即文本還是有一定可信度的,但是這種可信度已經相對化了。
其次,我們需要合理相對主義的歷史學。雖然後現代主義以相對主義來懷疑一切,解構一切,但是無形中卻將相對主義絕對化,即絕對的相對主義。這種絕對主義顯然也是不可取的。因為如果一切都不可信,人類便無法生存。所以我們需要的歷史觀應是一種合理相對主義的歷史觀,也就是把相對主義本身也相對化、務實化。前文已經講過世界上不存在普世的史觀和史學,所以從多元文化角度來看待歷史的相對化歷史便勢在必行。但是將歷史相對化到什麼程度,即所謂合理相對主義中的「理」的定位問題卻是很難弄清楚的,並不能簡單地將這種「理」等同於理性主義中的理性。我認為這個「理」本身也是相對的,有待於進一步地研究和探索。
最後,我們需要新文化史所倡導的史觀,即微觀史觀。新文化史其實是傳統的現代科學歷史與後現代主義歷史之間的一種妥協,是一門通過深度描述語境(context)來研究象徵符號的歷史。既然我們無法做到絕對客觀,何不如將歷史研究微觀化、細致化。雖然這是一種看似文學化了的歷史,但是新文化史卻是在將古人的日常生活細致地呈現在人們眼前,供其得出自己的結論,比純粹文學還是要客觀很多的。過去史家的任務是解釋歷史,而新文化史家卻是通過呈現自己對歷史的理解來喚起世人自己對歷史的理解。雖然「一千個人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一千個人終歸定位的還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別人。除了理解,新文化史倡導的另一個任務便是保持懷疑,即認識到歷史本身的局限和不足。若沒有這個懷疑精神,以比爾德為代表的美國進步學派也不會揭穿愛國頌揚式的精英歷史,如此,歷史便走入死胡同,就不可能進步。而絕對客觀的歷史也會將歷史問題蓋棺定論,歷史研究之路也會越走越窄,直至消亡。我認為歷史應該是一門開放並且有活力的學科,沒有定論、百家爭鳴的學風才是歷史的魅力所在。正所謂「所有歷史都是中期報告」。其實我本人從初中到高中,再到本科以及研究生所接受的歷史教育也經歷了一個從客觀的科學史觀到新文化史觀的轉變,恰好也是20世紀國際上史觀轉向的一個縮影。縱然「那高尚的夢想」(歷史的客觀性)如同彼岸花一般遙不可及,但是歷史的魅力還是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史家向「那高尚的夢想」一步一步地邁進!
⑷ 歷史學家的公正性是否決定歷史的客觀性
所謂歷史的客觀性,不管有沒有記錄,記錄是否真實,歷史始終是客觀存在的。因此可以說歷史的客觀性不受任何事、物、人的影響。歷史學家是否公正的記錄,只是對歷史能否真實傳承方面有影響。
⑸ 對過去了解"間接"性的特徵,會使歷史學的"客觀性"呈現出什麼樣的特點
1、讀史可以明鑒、指導國家未來歷史其實就是前人的經驗和教訓,加以處理為我所用,無論是個人、企業還是國家,都會受益無窮。人類日常生活中的耳聞目睹、言傳身教固然重要,但如果有人能夠加以整理、提煉和保存,然後將精華傳播於世,其效果將會大大的提高。通過了解歷史,我們常常會發現身邊遇到的很多問題,都可以從祖先的事跡那裡找到答案,這有助於我們對事物做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歷史能為當代人的生活提供借鑒,有助於我們對國家關系,社會習俗,民族發展等各個方面的理解。如對民族史政治史等方面的研究,會對我們當代的社會生活有很大的啟示和幫助。對經濟史的研究,可以使我們對經濟發展的模式、規律等諸多因素加強了解,從而對經濟問題做出更准確的判斷。著名的天文學家竺可楨,正是在閱讀和研究了我國史志、方誌、古詩、游記,掌握了中國古代氣候變遷的線索之後,才寫出了《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這篇著名論文。因此,歷史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不了解歷史就難以很好的把握現在,科學地展望未來;不了解歷史的人,其人格也難以准確定位;忘記歷史的民族是不會有什麼希望的。歷史不能重來,我們從歷史長河中,總結國內反思世界歷史中的中國從輝煌到衰敗、再到重新崛起的歷史經驗教訓,對國家和我們自己都是一種思考。有些歷史已經讓我們的前輩付出過沉重的代價,重復這種歷史只會讓我們付出更加慘痛的代價。品讀歷史朝代的興衰和更替,吸收其他國家和各民族的歷史教訓和經驗,堅持「改革開放」、「科教興國」的戰略方針,才能使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更好更快的發展。2、讀史可以增強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從國家歷史的角度看,國家有必要向全體國民灌輸本國歷史,從而增強人們的自豪感、榮譽感、歸屬感和整體的凝聚力。我們應該為自己生在中國而感到驕傲。因為中國有幾千年的燦爛歷史,那是我們的先人創造的。如蜚譽世界的陶瓷、絲綢、四大發明、萬里長城、秦陵兵馬俑等直到今天還被世界各地人民交口稱贊。我們應該為有勤勞智慧的祖先感到驕傲,對於自己創造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充滿信心;為我們的國家感到驕傲,更加熱愛我們的國家。我們要保護和發掘歷史遺產,因為這些都是我們作為中國人所共同的歷史淵源,是維系我們之間關系,增強彼此認同感的堅實根基。從世界歷史的角度來看,站在國家生存與發展的戰略高度來講,我們學習世界史也是為了了解我們周圍的國家,了解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通過與發達國家經濟騰飛相比較,進一步了解國情、增強使命感,還可以通過吸取東歐、蘇聯社會主義改革失敗的教訓,深刻理解新時期黨中央制定的各項政策方針,樹立為振興中華而刻苦學習的偉大抱負。通過對歷史的學習,能增強人們的民族自豪感,增強整個民族的凝聚力。民族的凝聚力是促進國家發展,弘揚愛國主義的重要條件,民族凝聚力的喪失會使國家陷入動盪和內亂。「欲滅一國,必先去其史」,可見學習和了解民族歷史的意義十分重大。3、讀史可以激發個人的聰明才智「讀史使人明智」。這句話,講得非常正確和精闢。歷史上各朝代的興衰、存亡和更替,一場場你死我活的較量,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一個個鮮活的人物,都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中國歷史好比自己身上的文化基因,心手相連,血脈相通。一部盛唐史,是多少中華兒女的美麗夢境;一部晚清史,又凝聚了多少中華兒女的血和淚。讀中國史,猶如欣賞一個人的生命,每當讀到一些歷史人物的點點滴滴,我們的心也會隨之跳動。讀「三國」,看到諸葛亮將一切國家大事都運籌帷幄,一片忠心幫助劉備成就大業。讀「漢史」,看到韓信在劉邦和項羽兩人的歷史爭斗中,立下赫赫戰功,而最後自己卻逃脫不了悲慘的命運。讀「唐史」,看到李世民發動的宣武門之變,為了爭權奪利,和兄弟及父親反目,自相殘殺、血肉模糊的中國宮廷內部皇族成員之間的殘酷斗爭。外國歷史中,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和他們的生活軌跡,又會深深的影響了世界的歷史和足跡。居里夫人為追求科學和真理而勇於獻身精神,哥倫布、麥哲倫克服困難,勇於探索的品質等,都給人們以強烈的感染力。讀世界史,尤其要讀歐洲史,因為歐洲的歷史悠久。讀英國作家利頓·斯特萊切的《女王不出嫁》,看到給英國帶來強盛的英國童貞女王伊麗莎白的才華與成就。讀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在革命的斷頭台上:瑪麗王後的最後歲月》,看到一個普通的女子,在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悲慘命運。讀俄羅斯的彼得大帝的故事,看到他是如此的好學,並給俄羅斯帶來繁榮和強盛。讀歷史,欣賞歷史上一個個留下足跡的歷史人物的生命,品讀歷史人物的生活點滴,了解他們所有的對和錯,那些歷史教訓,深深的影響著我們的思考。欣賞歷史人物,品讀歷史人物的性格和命運,會激發我們的聰明才智,使我們少走彎路,少受挫折,有利於我們在未來人生前進的道路上健康順利的發展。4、讀史可以明白做人處事的道理
⑹ 如何理解歷史的主觀性和客觀性
【歷史的主觀性與客觀性】
1.歷史的概念
歷史是什麼呢?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搞深入研究的人,都無法迴避這個問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處在相異時空環境下的人會給出彼此不同的答案。對於歷史學家來說,歷史一詞本身概念界定的困難,似乎超過了其他任何語匯。直到今天,圍繞這一概念的討論,仍然處於錯綜復雜、眾說紛紜的狀況。從學理上講,這種現象實屬正常,恰如歌德所說,「人們只是在知識很少的時候才有明確的知識,知識會隨著懷疑一起增長。」
A.歷史一詞所包含的三層含義
國內比較權威的史學理論著作認為,歷史一詞包含著三層含義。
「第一,它指以往人類社會的客觀歷史過程,或過去發生過的事情的歷史,即作為歷史研習者認識對象的客觀存在的歷史;
第二,它指人們的歷史認識或作為歷史認識集中成果的歷史著作,即作為認識主體對客觀歷史過程進行重建的主體化的歷史;
第三,它指歷史學這門學科,從馬克思主義觀點來說,就是研究人類社會發生過的各種歷史現象並探尋其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杜經國、龐卓恆、陳高華著:《歷史學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頁。)
如果將這三個層次進行進一步的整理的話,可以認為,歷史包含著兩個基本要素,即過去發生的事情和人們對這些事情的理解。這也就牽涉到歷史的主觀性與客觀性的問題。
2.西方史家論歷史的主觀性與客觀性
A.修昔底德的史學認識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是西方歷史上第一個以尊重歷史事實的客觀性著稱的人,他不輕信傳聞,力求使自己的敘述與事實相符合。但是,和其他古典歷史學家一樣,他也將歷史學的道德垂訓功能擺在歷史寫作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的開篇,修昔底德闡明了自己寫書的目的,「我的這部歷史著作很可能讀起來不引人入勝,因為書中缺少虛構的故事。但是如果那些想要清楚地了解過去所發生的事件和將來也會發生的類似的事件(因為人性總是人性)的人,認為我著作還有一點益處的話,那麼,我就心滿意足了。我的著作不是只想迎合群眾一時的嗜好,而是想垂諸永遠的。」(修昔底德著:《伯羅奔尼撒戰爭史》,謝德風譯,商務印書館1960年,第18頁。)看來,作者是想借記述雅典國家的興衰成敗來勸戒後人,以史為鑒。比如,他經常以當事者的口吻創作長篇演說辭,實則表達自己的政治追求,在膾炙人口的《伯里克利在陣亡將士國葬典禮上的演說》中,修昔底德極力贊頌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B.蘭克的史學認識19世紀,德國史學大師蘭克所創建的「蘭克學派」以客觀主義史學著稱。他們有一句名言:歷史是怎樣發生的,我們就怎樣去記述它。在蘭克所處的時代,歷史學的地位迅速提升,以至後人稱19世紀是「歷史學的世紀」。當時的歷史學家往往對自己的學科充滿了必勝的信念,受過嚴格歷史學專業訓練的學者認為,只要通過一端時間的整理過去遺留下來的史料的科學工作,歷史的原貌即可全面、徹底、真實地呈現在世人面前。在這一原則的指導下,蘭克和他的學生們花費了大量精力,留下《拉丁和條頓民族史》等傳世之作。表面上看,蘭克學派似乎作到了將個人的主觀因素完全排出了歷史寫作,而在實際上,他們的這種努力是無法完全實現的。蘭克一方面強調歷史的客觀性,但是另一方面卻歷史具有規律性。他以一種典型的精英史觀向世人宣稱,整個歷史都是上帝的手筆,在神意的導引下,帝王將相按照自己的意圖創造了歷史。所以,蘭克學派歷史學家使用是史料也大都關乎社會上層人物的一舉一動,底層人物則被排除於他們的歷史視野之外。盡管在形式上,蘭克學派遵循的是客觀的科學的制史方法,但從根本上講,這些全都是服務於其「精英史觀」、貫徹其主體意識的。
C.克羅奇的史學認識
義大利哲學家、歷史學家克羅奇是倡導歷史相對主義的代表人物,以強調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而聞名。他認為歷史學家應該「只聚精會神於與一個問題相適應和構成活生生的積極歷史、即當代史的某一點上」;相反,不依賴主體意識而獨立存在的客體歷史是不存在的。(克羅奇著:《歷史學的理論與實際》,傅任敢譯,商務印書館1982年,第37頁。)在克羅奇看來,認識者通過主觀感知和個人需要所掌握的歷史知識,才是真正的歷史。「歷史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身上,它的資料就在我們自己的胸中。」
(克羅奇著:《歷史學的理論與實際》,第14頁。)而其他多餘的、游離於其視野之外的歷史則是虛假的和完全不可靠的。在這里,相對於客觀歷史而言,人的主體意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強調。
D.柯林武德的史學認識
柯林武德是20世紀上半葉的英國哲學家和歷史學家。在歷史哲學上主張「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是當事人的思想動機決定了他的行動、從而推動了歷史的運動。「對於歷史學家來說,所要發現的對象並不是單純的事件,而是其中所表現的思想。」(柯林武德著:《歷史的觀念》,何兆武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第243頁。)所以,歷史學家必須研究人類行動背後是思想。繼克羅奇之後,柯林武德將歷史認識中的主觀因素的作用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3.歷史是主觀性與客觀性的統一
總體來看,歷史研究離不開歷史認識的主觀性和歷史本身的客觀性。歷史學科在某種程度上要求二者的互動。對於過去發生的事件而言,其客觀性是不依人的意識而獨立存在的。而歷史科學的產生和發展,又必須依賴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作出具體而深入的解釋。任何歷史研究都不可能絕對排斥人的主體活動,這在是人文社會科學的一大顯著特性。將歷史學科建設成類似純自然科學的模式,似乎是沒有可能的。因為歷史是不能重演的,其規律性只是在一定的具體條件下才有效。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我們也沒有必要那樣做,從現實的角度看,處在不同時代的人都會有各自不同的社會問題,而這些問題又會要求具有批判意識的歷史學家根據以往的所謂客觀史實重新作出與時俱進的精彩闡釋。
4.歷史認識的相對性
A.歷史認識的相對性的含義
歷史認識就本質而言是相對的,相對性的含義在於認識對象比其他科學認識對象具有更突出的自主選擇性、非重復性和非直觀性;歷史認識主體處於歷史普遍聯系的總過程中,對歷史客體的認識活動不能純客觀地超出自己具體的、時代的思想水平,傾向和價值觀念的制約
歷史認識的絕對性只存在於某些關於具體史實的單稱判斷,或者代表著人類歷史認識無限發展的承繼系列的只能逐步接近的方向。
在懂得歷史認識相對性的基礎上才可能深入探討歷史認識與其他科學認識的共性,客觀地謀求各門科學間的借鑒與結合。
B.對歷史研究者的要求
歷史研究者必須經常性地進行自我反思,注意自己的潛在意識、知識特性和其他思想觀念傾向在何種程度和意義上映射在自身的歷史認識的結果中,以及如何對待這種成分,進而,需以更大的關切注意史料中滲入的他人的主觀因素,以最大可能地消除其消極影響。在作出概括性的、普遍性的認識結論時,注重追尋其所以成立的前提、尤其是理論性前提本身的特設性和假設成分。最後,對於具有普遍性意義的歷史認識,放棄認識已經終結的意識,在現實的基點上隨時准備投入歷史的再認識。(以上參閱趙軼峰:《歷史認識的相對性》,《歷史研究》1998年第1期。)
⑺ 一個國家民族的歷史真實性和客觀性在哪兒
「要走出一條發現之旅,你並不需要新的風景,你只需要新的眼光。」——法國著名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
真實性與虛假性相對應,客觀性與主觀性相對應,兩者各有所指,但又相互關聯。一般而言,真實的記錄也是客觀的記錄,沒有客觀則不會有真實,反之亦然。所以,檔案學研究中,大多提檔案的「真實性」,把檔案的客觀記錄性作為一個前提條件。但從本文來看,我們需要有區別地注意這兩個概念的分合。
對檔案的真實性、客觀性問題研究,是檔案界一直關注的學術話題。然而,當我們從社會記憶的理論出發,將檔案作為一種社會記憶形態來看待時,我們對檔案的真實性、客觀性會有不同的思考。這種思考不是要否定、瓦解檔案的真實性、客觀性,而是要超越傳統考據學意義上對檔案真實性、客觀性的理解和解釋。
1 檔案學對檔案真實性、客觀性的認識
作為人類活動的「原始的歷史記錄」,檔案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在此,兩者有一致性,可合稱為「客觀真實性」)是檔案價值的根基和靈魂,也附託了檔案界的情感,檔案學者們總是在不斷地強調和探討檔案的客觀真實性。在吳寶康先生主編的《檔案學概論》中,就提出「從檔案形成的過程及其結果來看,它是從當時當事直接使用的文件轉化而來的,並非嗣後為使用而另行編制的,因此,它客觀地記錄了以往的歷史情況,是令人信服的歷史證據」;同時,《概論》也辯證地指出:「具體來說,就每份特定的文件或某部分案卷而言,檔案所記載的信息內容有的是真實的,也有的是不真實的或不完全真實的。但即使是檔案內容有虛假成分以至完全違背事實,它還是反映了檔案形成者的認識水平、本來的意圖或欺騙活動。就此而言,檔案仍不失為其形成者活動的真實的歷史記錄。」 [1]
在近年的檔案學研究中,對檔案客觀真實性的探討有所深化,但並未突破《概論》的表述。說其深化,是學者將檔案的真實性分為兩個層面來理解:即檔案形成過程的真實性和檔案內容的真實性,或者說,文本的真實性與記錄內容的真實性。說其並未突破,因為就討論的關注點看,仍停留於如何看待內容虛假或失實檔案價值的討論上,而這在《概論》中已有論斷。
與報紙、雜志、書籍、文章等相比,檔案在真實性、客觀性上具有明顯的特色優勢,因此,在科學研究中,特別是歷史學研究中,歷來受到高度的重視和贊許,視其為原始、真實、可靠、最重要的直接史料:「至少是最可靠的資料」(馬克思語);「沒有摻過水的史料」(沈兼士語);「應該把它放在研究歷史的最高地位」(鄭天庭語)……如此的表達,足以表明,社會對檔案真實性和客觀性的認定,也是檔案界引以為豪的精神資源。
在檔案學研究中,對檔案價值和意義的發掘,往往都以檔案的原始性、真實性、客觀性作為論述的邏輯起點和立論根基。我們經常採用這樣的邏輯表述:因為檔案是社會活動的原始的、真實的記錄,它客觀地記錄了當時活動的原貌,所以,檔案具有什麼什麼樣的價值,能夠干什麼干什麼。檔案界也始終將檔案工作視為「維護國家歷史真實原貌的重要事業」,為了達到存真求實,我們還發明了一套考訂檔案文獻真偽的方法——檔案鑒辨學(或稱「檔案文獻的辨偽」)。
綜觀檔案學對檔案真實性、客觀性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幾點基本認識:①一般而言,檔案具有文本真實與內容真實的統一性;②檔案中也存在內容虛假或失實的成分;③內容虛假或失實的檔案也具有某些借鑒參考價值;④檔案的真實性、客觀性高於其他資料,也得到社會的承認;⑤維護歷史面貌、存真求實是檔案工作追求的目標。
2 檔案記錄真實性、客觀性的種種「異象」
目前,檔案學界對檔案真實性、客觀性的探討還只是停留在對單份檔案文本的考據上,是站在傳統史料考據的立場上看檔案是不是真實記錄了歷史事實。如果我們站在社會和整體立場上看檔案記錄了什麼,以及如何理解檔案中記錄的歷史事實與社會事實,我們將會有新的認識和思考。
2.1 記憶與遺忘之間的較量。對檔案記憶真實性的質疑、反思與批判首先來源於後現代理論思潮。社會有記憶也有失憶,傳統的思維方式是「我們記住了什麼」,而後,現代理論則在不停地追問這是「誰的記憶」,我們又遺忘了什麼。
⑻ 如何區分歷史中的直接,間接,根本,客觀,主觀原因
根本原因與最主要原因,主要原因等的區別
在我們日常的歷史教學過程中,經常會有很多學生把歷史事件中的各種原因區分不清。如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抗日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義和團運動失敗的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等等,如果對事件各種原因的內涵和分類理解不清的話,在分析原因時往往就會無從下手,或把各種原因混為一談,使得做題的正確率非常低。下面就歷史事件原因的內涵及分類進行辯析和探討,希望對同學們的學習有所幫助。
歷史事件原因的分類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的特徵,從事件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就會有不同的原因。在日常的歷史學習過程中,經常遇到的有以下幾種類型。
1、歷史事件中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是指導致事物發生變化的根源或者導致事物發生變化的最本質的原因,在影響歷史發展的諸多因素中,帶有必然性的東西,在歷史進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這種因素是一種歷史的客觀存在,它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它反映著客觀歷史規律的要求。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和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階級本質及影響歷史事物的主要矛盾等多個角度來分析和探討歷史事件的根本原因。
我們在世界歷史教學中學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德意志的統一、日本的明治維新等內容時,就可以發現它們的根本原因都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了,而原有的舊制度、老思想卻阻礙其快速發展,即隨著經濟基礎的變化,就要求建立與之相適應的上層建築。換言之,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是引起這些國家發生社會變化和發展的根本原因。又如: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這些與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革命派直接相關的歷史事件失敗的根本原因都是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軟弱性和妥協性。這是從階級本質上來分析的。歷史唯物主義認為,歷史人物所在的階級、政黨對於歷史事件不僅有深刻的影響,能延緩或加速歷史進程,而且起決定性作用。
與根本原因相對應的是直接原因,直接原因就是具體原因。直接原因是指導致事件發生的直接因素,是指對事物的發生發展起到最直接的推動,並直接促成其發生的原因,它往往是一種表面現象,事件發生的導火線通常就是直接原因。它在歷史事物產生過程中起到催化劑的作用,是更加側重於事物發展的偶然性因素。如: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需要把中國變為它的商品傾銷市場和原料產地,這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鴉片戰爭爆發的直接原因則是因禁煙運動引起的中英之間的沖突,這只是英國發動侵華戰爭的借口,屬於歷史事件發展的偶然性因素。
2、歷史事件的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
歷史事件的主觀原因是指個人、階級、政黨等主體意識方面的原因。客觀原因是指在人類的意識之外,不依賴人類的意識而存在的原因。是歷史進程特定的不可變動的因素。前者屬於自我意識方面的原因,即人為的因素;後者是獨立存在於人的意志之外的原因。歷史的發展變化是主客觀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如:鴉片戰爭中國失敗的客觀原因是英國綜合國力強大。英國是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科技領先、武器裝備精良,又建立了強大的近代化海軍,戰爭准備充分,戰勝清王朝是必然的,是我們無法左右的客觀因素。清王朝政治、經濟、軍事全面落後則是其主觀原因。
一般來說,以一個人、一個階級、一個政黨、一個集團為主體的歷史事件多用主客觀原因的觀點和方法去分析成敗的原因。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多個主體的歷史事件不能運用這種方法。例如,在分析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時,因為抗日戰爭是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全民族抗戰,涉及到共產黨、國民黨等多個主體,無法確定哪個更是主觀原因,因而最好用內外因等其他的觀點和方法進行分析。
3、歷史事件中的內因和外因
內因是指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內在矛盾,是事物存在發展的根據和第一位的原因,它決定著事物發展的基本方向;外因是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條件和第二位的原因,外因對事物發展的影響要通過內因才能起到作用。一般來說,分析一個國家的社會變化時常常用內外因相融合的觀點和方法進行分析。如:日本幕府統治的危機。內因是封建經濟逐步瓦解,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逐漸形成並初步發展;作為幕府統治基礎的中下級武士轉變為反對幕府統治的中堅力量;廣大勞動人民的反封建斗爭。外因是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入侵,使得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又如:蘇聯解體的內因是由於蘇聯本身的陷入嚴重的政治經濟的泥潭,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戰略和陰謀分裂活動則是它解體的外因。
4、歷史事件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指在諸多原因中起主導作用的因素,但這種主導因素有時不止一個,像內因、根本原因、主觀原因等起決定性作用的原因的稱之為「最主要的原因」,不屬於主要原因的就是次要原因了。不過一般的考試題目只問大家某個歷史事件的主要原因。如:抗日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是:(1)建立了以中共領導的,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2)中共領導建立的敵後抗日根據地軍民的持久抗戰。(3)中共堅持實行全面抗戰路線。(4)國民黨政府在正面戰場的抗戰。(5)中國的抗戰得到愛國華僑和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持。這些原因都應算是主要原因了,但第一條原因應是「最主要的原因」了。也可以說是根本原因吧。其他幾個原因自然就是「次要原因」。
總之, 在做歷史試卷中有關原因方面的問題時,一定不能教條和死板,不能公式化地去看待歷史事件,而要仔細研究和分析歷史事件中的原因是哪種類型的,然後再聯系具體的歷史事件的實際,去具體分析用哪種類型的原因解釋更恰當、更合理、更有說服力。只有把歷史知識活學活用,才能達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
一、對歷史現象發生的原因的測試,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著重考查歷史現象的「主要原因」。
此類試題的題干用語多採用「主要原因是」、「主要是因為」、「最主要的是」、「主要是」、「主要是由於」等。(啟示:根本原因強調其「決定性、必然性」。主要原因強調其「重要性」。直接原因強調其「連續性」。)
例1:秦國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主要原因是:
A.實行商鞅變法 B.更多是用鐵制農具
C.牛耕得到推廣 D.重視水利工程建設
例2:清政府「預備立憲」之所以是一場騙局,主要是因為:
A.借「預備」之名拖延立憲 B.載灃任攝政王總攬大權
C.不能滿足立憲派的要求 D.極力維護君主專制權利
例3:陳獨秀被毛澤東稱為「五四運動的總司令」,主要是因為他:
①最早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②出任北大文科學長並直接領導了五四運動③領導了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作了思想准備④聯系進步青年和社團,指導和推動運動的發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例4:鄧小平說:「1977年和1978年,中國還處於徘徊狀態。」其主要原因是:
A.「兩個凡是」的方針仍佔主導地位
B.「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錯案未得到平反
C.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討論被壓制
D.老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沒有完全恢復領導職務
例5:下列武昌起義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A.起義新軍的革命主動精神 B.革命黨人籌劃周密
C.清朝湖北當局無力頑抗 D.立憲派改變策略乘機附和
例6:造成1959-1961年我國國民經濟嚴重困難的各種因素中,主要的是:
A.空前嚴重的自然災害
B. 國際反共勢力的破壞
C.「大躍進」、「人民公社化」和「反右傾」的後果
D. 蘇聯撕毀兩國經濟技術合作協議
例7:英屬北美13殖民地的抗英斗爭,到十八世紀末轉變為聯合一致的美國獨立戰爭。出現這一轉變主要是由於:
A.英國壓迫加劇,北美人民反英意識增強 B.北部幾個殖民地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
C.各殖民地之間形成了統一的市場 D.統一的美利堅民族開始形成
例8:「門戶開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國侵略中國新階段的標志。這主要是因為該政策:
A.得到了列強的認可 B.可使美國在華獲得的權益劇烈強之首
C.表明美國承認列強的在華特權 D.有利於美國加快侵華步驟
例9: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加強,主要是因為:
A.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
B.經濟區域集團化趨勢減弱
C.世界形勢出現和平穩定局面
D.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經濟差距縮小
例10:中國近代史以鴉片戰爭為開端,主要是因為:
A.社會性質發生根本性變化 B.長期閉關鎖國狀態被打破
C.中國第一次被西方國家戰敗 D.民族矛盾取代了階級矛盾
例11:法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軍事上迅速戰敗的主要原因是:
A.憑借馬奇諾防線採取消極防禦方針 B.對德國喪失了應有的警惕
C.敦刻爾克撤退過早轉移了大批兵力 D.賣國將領主動向德軍投降
例12:屈原被楚王流放的主要原因是:
A.反對君主專制 B.要求革新圖強
C.主張抵抗秦軍 D.《離騷》觸怒權貴
2.著重考查歷史現象發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此類試題的題干用語多採用「根本原因」、「決定性因素」、「直接原因」「導火線」、「直接聯系」等。(啟示:根本原因強調其「決定性、必然性」。主要原因強調其「重要性」。直接原因強調其「連續性」。
例1:維也納體系最終破產的根本原因是:
A.大國操縱國際事務的現象已不復存在
B.資本主義取代封建主義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
C.俄普奧三國君主建立的「神聖同盟」失去實力
D.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日趨壯大
例2:1939年國民政府政策重心發生轉變的直接原因是:
A.國民黨軍隊在戰場上接連失利 B.汪精衛集團叛國到導致國民黨分裂
C.日本實行以政治誘降為主的政策D.美英的注意力集中於歐洲戰場
例3:武昌起義後,列強由准備武裝干涉轉為「嚴守中立」,導致這一變化的決定性因素是:
A.列強之間利益沖突爭執不下
B.受到「門戶開放」政策的約束
C.革命形勢的發展超出列強的預料
D.袁世凱出任內閣總理大臣足以應付局面
3.對一般歷史原因的考查。
此類試題的題干中,沒有冠以「主要」「根本」「直接」等字眼,只要求分析原因,如「原因」、「因為」等,或者並不帶有「原因」而隱含著對原因的分析要求。 (啟示:根本原因強調其「決定性、必然性」。主要原因強調其「重要性」。直接原因強調其「連續性」。
例1:引發20世紀20年代末美國經濟危機的原因是:
①紐約作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發生動搖②經濟繁榮集中表現在工業生產的高漲上③市場上普遍實行分期付款④股票投機活動空前活躍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例2:康有為向光緒帝呈遞的《應詔統籌全局折》實際上是維新派的施政綱領,因為它:
A.提出了各方面具體的變法建議 B.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的政治體制
C.系統的論證了變法的理論 D.明確指出變法是救亡圖存的唯一出路
例3:1946年制定的《中華民國憲法》是偽憲法,因為:
A.它直接惡化了國共關系 B.國民黨召開「國民大會」是非法的
C.違反了《和平建國綱領》 D.它旨在使蔣介石獨裁統治合法化
⑼ 歷史學科中的客觀條件與主觀條件
歷史學科中的客觀條件:指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存在的一切事物。不管人們是否認識它、是否知道它、是否承認它,都照樣存在的,就是客觀的。比如萬有引力,在牛頓發現它之前就已經存在,盡管人們感覺不到、認識不到,自打有地球開始他就存在,那它就是客觀的。客觀既包括有形的,也包括無形的。
歷史學科中的主觀條件:跟客觀條件正相反,指被人的意識所支配的一切。比如人們想問題、做事情,都屬於主觀范疇。
客觀條件與直觀條件之間的關系:客觀決定主觀,主觀能反映客觀,並對客觀具有能動作用。當主觀正確反映客觀、並作用於客觀時,對客觀事物的發展起促進或推動作用;反之,對事物的發展就起阻礙作用。因此,要想推動社會的發展,必須使主觀符合客觀。要想切入市場,必須要使主觀符合客觀,承認圖表及圖表背後的客觀存在。
造成某歷史事件的原因廣度:原因=主觀(內因)+客觀(外因);
⑴主觀原因:事件發起、參與者內在經濟、政治,思想諸方面因;
⑵客觀原因:自然、社會環境、外在方面、經濟、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廣度分析方法:與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側重於靜態分析,原因更側重於動態分析。
造成某歷史事件的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發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導火線、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發事件的主觀、客觀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歷史趨勢(生產力發展、時代要求)、主觀需要等;
⑽ 「歷史客觀主義」和「歷史相對主義」的區別
客觀就是公平公正的去把握,追求歷史真相;相對,基本就是有參照的去對待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