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華民族融合的歷史事件少有的原因1000字左右
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華民族融合的歷史世界上少有,思考一下其中的原因是什麼?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歷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正如費孝通先生所指出的:「中華民族作為一個自覺的民族實體是近百年來中國和西方列強對抗中出現的,但作為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則是幾千年的歷史過程所形成的。」 中華民族的歷史融合,有以下的特點: 1.融合的向心性:綜觀近萬年的中華民族發展史,其融合的腹地是黃河、長江的中下游,其融合的核心是華夏族,繼而是漢族。春秋戰國之前,是夷、戎、蠻、狄競相伸入中原,最後為華夏族所融合,「五方之民共構天下」,漢族也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秦漢之後,是更遙遠的地方,主要是塞北、西域的少數民族入侵乃至入主中原。最後,他們也大部甚至全部被漢化,使漢族在數量上擴大、質量上提高,中華民族得以在此基礎上形成。漢族人口佔中華民族總人口的90%以上,這是因為漢族在長期的發展中先後融合了大量其他成分。因這種融合,漢族的活動范圍也逐漸擴大。 2.內容的深刻性 :華夏族最先是由黃河中下游以種稷等旱田作物為主的部落及部落聯盟與長江中下游以種稻為主的部落及部落聯盟融合而成的。華夏族的主要生產方式是農業。華夏族的西北部、北部是對立的戎、狄等游牧部落及部落聯盟。農業生產方式是較游牧生產方式穩定和先進的。因此,華夏族戰勝並融合戎、狄,並不奇怪。華夏族的西南部和南部,雖然也是主要從事農業生產的部落(稱為蠻、夷),但由於受自然條件的限制,那裡生產力水平也較低下,因而最終也被生產力水平相對發達的華夏族所戰勝,並融合為華夏族的一部分。 自秦漢以降,漢民族的主要對手,是北部,包括東北、西北的游牧民族。這些游牧民族和漢族互相沖突、消長、融合。有的游牧民族曾在軍事上十分強大,如匈奴、蒙古、契丹等。但游牧民族一旦入主中原,便被漢化。這不僅是因為漢族的人口眾多,更深層的原因,還是因為漢族從事的農業生產方式更為先進。遼、金、元、清等朝代建立的結果,都使漢族融合進了更多的其他民族成分,也使農業地區向外擴大了。華夏族生長為漢族,以及漢族在歷史上的發展,都是與農耕范圍的擴大、農業技術的發展相伴隨的。所以,中華民族融合的向心性,是以追求先進的生產方式為目標的。 被漢族融合的其他民族不僅接受了漢族的先進生產方式,而且接受了漢族的先進文化,包括生活方式。尤其是作為漢族統治思想的儒家文化,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思想指針。這一點,在滿族入關後的清代,表現得最為充分和完備。還應當指出的是,歷代,包括少數民族成為統治者的朝代,漢族的語言和文字都被列為官方的語言和文字,也是聯系一個多元民族的極重要條件。在今天的中國,象回族、東鄉、保安等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所以與漢族等其他非伊斯蘭民族有很強的親和力,通用漢語言文字,顯然是一個重要原因。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散,是與其融合中經濟根基和文化根基的深厚相聯系的。 3.歷史的連續性:中華民族的融合經歷了上萬年的歷史。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也有4000年以上。在這么長的歷史時期中,中華民族雖然在發展中也屢遭挫折,但總的趨勢是越來越強大的。 中華民族在發展中呈梯次推進。先是由黃河、長江的中、下游向黃河、長江的上游及主要支流推進,再由黃河、長江兩大流域向南推進到珠江流域及東南海濱,向西南推進到橫斷山麓和青藏高原,向西推進到天山南北,向東北推進到黑龍江流域,向北推進到杭愛山脈。雖然中華民族活動過的地方不等於今天的中國版圖,但其活動的范圍之廣、歷史之久,在世界民族中是罕見的。世界上的四大文明發祥地,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民族,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民族、印度河及恆河流域的古印度民族、都被外來民族所同化,其原始的文化都中斷了,惟有中華民族的古文化得以完整地保存和發展。 中華民族內部各民族的融合,其突顯的階段是戰爭。春秋戰國時代的500年混戰,南北朝時期的胡漢沖突,宋、遼、夏、金、元及清代的非漢族入主中原,都是融合中的質變階段。而每次戰爭、征服後,各民族間互相消化、吸收彼此的優長,克服自己的短處,則是為下一次更大的融合進行量的積累。正是這種一張一弛的波浪式推進,形成幾千年的連續鏈條。 歷史少有的原因: 地域原因:中國東南臨大海,西北多沙漠,北及西南是高山高原,沒有較高科技難以移動。 思想原因:中國信奉儒學,並且主張以禮安撫四夷,不主張對外擴張。
❷ 中國歷史上一共有幾次民族大融合
中國古代民族融合的四個重要時期及其特點
(一)華夏—漢民族的形成與先秦時期的民族融合中華民族的孕育時代,也就是歷史上第一次民族大遷徙、大融合的時代.據傳說和考古發掘,炎黃時代至堯、舜、禹時期,黃河中游的炎、黃兩大部落,不斷地碰撞融合,結成聯盟向東推進,戰勝了以泰山為中心的太昊、少昊集團,建立起號令黃河流域各部落的大聯盟,並擊敗江漢流域的苗蠻集團,成為可追溯的中國早期民族融合的核心.所以,我們說,黃河中下游是華夏文明的搖籃和發祥地,是華夏族肇興的腹地.
華夏族是漢民族的前身.「華夏」一詞常被用以區別中原地區的民族與其周邊的民族(即蠻夷戎狄),然而,華夏族實際上也並非全為中原之旅.它融夏、商、周三族初具雛形之後,就像滔滔東注的長江,涵化萬水,匯合百川,最後形成一個龐大的民族集團.大體在周代,在這個族體中,既有涵蓋了共同尊奉黃帝為始祖的夏、商、周三族的「華人」,又有華夏化了的戎人、氏人和夷人.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民族融合進一步發展.當時,中原地區「華夷」逐漸走向一體,內遷異族已被華夏吸收、融合.中原四周,齊、魯吞並諸夷,秦霸西戎,楚征服統一諸蠻,邊疆地區民族融合、兼並的速度也在加快.而華夏諸侯經過激烈的兼並、分化、吸收、統一,到戰國時期只剩下齊、燕、韓、趙、魏等幾個大國和在它們夾縫中的幾個小國了.即使是原來被稱為「蠻夷」的秦、楚已同被稱為「諸夏」或「中國」,與周邊各族出現了進一步融合的趨勢.地區性的局部統一,為華夏一統奠定了基礎,也為以華夏族為核心的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舞台.
總之,這一時期,中原大地及其周邊各族,不斷地凝聚、兼並、擴張,融合成一個新的民族——華夏族.華夏族自誕生之日起,又以遷徙、聚合、民族戰爭等諸多方式,頻頻與周邊各民族碰撞、交流,不斷吸收新鮮血液,像滾雪球一樣不斷地融入眾多非華夏族的氏族和部落.這樣,以華夏族為核心,在中國的腹心地區進行的民族融合,是為這一時期民族融合的重要特點.
(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融合自東漢末年,由於政治的日益腐敗,統一的多民族大帝國分崩離析.之後,歷三國和西晉的短暫統一,又出現了東晉十六國並立和南北朝對峙的局面.在這政權分裂、戰亂頻仍的三百多年中,中國社會處於一個巨大動盪的旋渦之中.與此同時,由於民族大遷徙和民族大雜居,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二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
這一時期,與漢族及其前身華夏族有著密切聯系的各族,他們出現在中原政治舞台上以後,驟然間加快了民族融合的過程,紛紛離散聚合.建立過政權的許多民族都紛紛與漢族融合.不論南方還是北方,民族之間雙向或多向的遷徙、對流,是這一時期民族融合的特點.即一部分漢族往周邊去,周邊的少數民族往內地來.
在北方,史稱「五胡」的匈奴、鮮卑、羯、氏、羌等塞外民族紛至沓來,在黃河流域建立了許多政權.這些民族政權,一般不管哪個民族居統治地位,大都與漢族世族階級相聯合;同時,在政權的組合上又往往採取多種形式的聯合.北方民族徙居中原,紛紛建立政權,一個最為直接的後果是:在中原地區形成了胡漢雜居的局面,為各民族的融合提供了先決條件.這些民族在與漢族的長期雜居相處與通婚中,互相依存、互相吸收,建立了千絲萬縷的聯系.漸漸地,他們與漢族在經濟、文化、語言、服飾、姓氏、習俗乃至宗教信仰上的差異逐漸縮小,與漢族逐漸融為一體.如至北魏後期,匈奴、羯、氏、羌等少數民族已不見於史乘,柔然、吐谷渾、敕勒等也與漢族逐漸融合.到隋朝統一黃河流域,從北方遷入中原的少數民族差不多都被漢族融合了,連鮮卑族也最終完成了漢化.當然,在這一時期的民族融合大背景下,必須要提的重要事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建立北魏政權後,為了鞏固統治,發展經濟,增強國力,他順應民族融合的發展趨勢,模仿漢政權建立了封建政治制度,實行了三長制、均田制,改胡姓為漢姓,改胡服為漢服,提倡胡漢聯姻.其中均田制的推行,使北方經濟逐漸恢復和發展,有利於少數民族由游牧生活向農耕生活的轉化,對民族融合產生了有力的促進作用.遷都洛陽,更可以直接地接受漢族先進文化,這大大加速了胡漢民族融合.
在南方,自秦漢以來,就有不少華夏或漢族大批進入蠻族區、西南夷及嶺南地區.進入魏晉南北朝時期,漢族為了逃避戰亂和苛重的稅役,或遷往河西隴右,或隨晉室南遷而偏居江左,甚至在傳統的蠻、俚、僚、爨等族聚居區,也能看到他們的蹤跡.與此同時,豫州蠻、荊、雍州蠻向北推移,爨人被征調內地,成為南朝的編戶齊民.通過這種雙向的、對流式的遷徙雜居,以及不間斷的武力征伐、聯姻結盟和左郡左縣的設置等多種渠道,南方地區漢族的夷化和夷族的漢化現象也日漸普遍.
(三)遼宋夏金元時期自五代十國以後,歷史又進入一個大分裂、大混亂之後的大統一的遼宋夏金元時期.這一時期民族融合有兩個主要的特點:一是民族融合先在各民族政權統治區域內進行,亦即主要在邊疆進行.二是在北宋——遼——西夏、南宋——金——西夏對峙、紛爭、沖突與逐步走向統一的過程中,由於民族大遷徙而再次改變民族分別格局,從而促進了一次新的民族大融合,為元的空前統一奠定了基礎.
在宋的北部,遼夏金北族王朝的建立,促進了這一地區的民族融合.
建立遼的契丹源於鮮卑.它是在東滅渤海,頻繁征伐回鶻、新羅、吐蕃、黨項、室韋、沙陀、烏古等民族和不斷向南擴張而逐漸發展起來的.隨著向南發展,遼治下的漢人日益增多,在與中原的沖突和交融之中,縮小了差距,民族融合的最後結果是形成了以漢文化為核心又帶有契丹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的遼文化.
西夏為黨項族所建,而黨項族又是以黨項羌為主體,吸收氐、羌、吐蕃以及西北地區其他民族成分而形成的重要民族,其發展曾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民族融合過程.西夏建國後,勢力迅速擴大,相繼與北宋、遼、金、南宋形成鼎立局面,盛時轄今寧夏、陝北、甘肅西部和內蒙古的一部分,為我國西北部的開發、統一與西北民族融合作出了貢獻.
源於黑水靺鞨,崛起於東北的女真,滅遼亡宋建立了金.金滅遼,承繼了遼文化,直接與漢文化相碰撞.尤其是在南下的過程中,金把大批俘獲的漢人遷往東北,又把大批的女真人遷出故地,散居契丹、漢人地區.這種民族間的遷徙、雜處,促進了民族融合與文化交流.
在宋的南部,吐蕃統治下的青藏高原諸部族,大理國統治下的烏蠻、白蠻等民族,南僚蠻諸族,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彼此間的融合以及與宋的交融.
這一時期,各大政治實體之間,在沖突與紛爭的同時,還通過遣使、朝貢、互市、聯姻等方式進行頻繁交往,進行更為廣泛的經濟文化交流.其結果不僅有大量的少數民族融於漢族,還有不少的漢族融合於少數民族.具體如契丹人在南宋時大批進入中原,至元代中葉已被元朝政府視同於漢人.陶宗儀在《南村輟耕錄》中所列漢人8種就有契丹人,元代後期「契丹」之名便逐漸消失了.女真人的內遷從金太宗至金末,一直沒有停止,特別是金宣宗因受蒙古人的壓迫遷都汴京,內遷的女真人更多,約占女真人總數的一半.他們與漢人錯雜而居,互為婚姻,改用漢姓,提倡儒學,女真人的民族特色已逐漸喪失.元代統治者將女真人、漢人、契丹人同列為第三等級,政治待遇相同,這在客觀上消除了女真人與漢人的民族畛域,促使女真人更加漢化.迨至元末,中原地區的女真人已完全融入漢族中了.
❸ 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的史實告訴了我們什麼
自然的民族融合有利於民族矛盾的緩和,有利於各族經濟文化的交流,有利於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民族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間經濟、文化以及生活習慣密切聯系的結果,是一個互相滲透的過程,在我國歷史大量存在,且有兩種具體的表現形式:一是落後民族在先進民族經濟文化的強烈影響下,逐漸融合於先進民族。如我國匈奴族從後漢至南北朝的漢化,鮮卑族在南北朝時期的漢化,契丹、女真在遼、金、元時的漢化。一是先進民族的部分成員,因陷於落後民族的汪洋大海而融合於落後民族。如夏時的淳維,秦漢時的趙佗,南北朝時的桓誕,北齊時的高歡。我國歷史上民族融合的前提和具體實現方式主要有:(1)民族遷徙,雜居相處。(2)經濟文化的友好交流。(3)聯合斗爭,即在反抗各族統治者的剝削壓迫的斗爭中,各族人民加強聯系和友誼(4)某些少數民族統治者進行的改革也起到了加速民族融合的作用。(5)民族之間的戰爭在客觀上也有助於民族融合。 幾千年來,在中國古代文明滋生的這塊東方沃土上,先後生息和居住過許多民族,一些民族消失了,另一些民族又勃然而興起。伴隨著中國歷史上各民族的多元起源與發展,以及統一、分裂、再統一的反復交替,古代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借鑒,促成了中國各民族共同的歷史進步。然而,從嚴格的科學意義上而言,我國現代的以及在歷史上曾經存在過的所有民族,其血統都不是純而又純的,都曾經經歷過不同類型的融合與同化。各民族共祖同源和多源多流的親密關系,在歷史上曾起過維系民族團結的紐帶作用。如今,我們所講的中華民族,是一個基於長期交流與融合而形成的具有豐富內涵的聯合共同體。
❹ 歷史上促進民族融合的事件有哪些
民族融合指民族間的自然融合,它是民族間經濟、文化以及生活習慣密切聯系的結果。這是中國歷史上的進步現象,對於多民族國家由分裂走向統一和中華民族的發展均有經濟促進作用。 在中國歷史上,漢族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明顯高於其他少數民族,因此歷次民族融合均以漢族為中心。從經濟角度講,民族融合就是少數民族從游牧經濟轉向定居農耕經濟的過程。從社會形態角度講,民族融合就是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進程。從語言文字、風俗習慣等角度講,民族融合就是少數民族從游牧經濟轉向定居農耕經濟的過程。從社會形態角度講,民族融合就是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進程。從語言文字、風俗習慣等角度講,民族融合就是少數民族漢化的過程。 民族融合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民族遷徙:當時指從東漢以來周邊各族的內遷,這也是民族融合的必要前提;友好交往:當時北方各族逐漸改變以往的游牧生活,學習先進的農業技術,成為農業居民,而漢族也學到了各少數民族豐富的畜牧業經驗;聯合斗爭:指在反抗各族統治者的斗爭中,各族人民加強了聯系和了解;少數民族統治者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春秋時期,由於爭霸戰爭普遍進行,華夏族與周邊各少數民族如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等接觸頻繁,促進了民族融合,齊、秦、楚、燕等國成為所在地區民族融合的核心。 自東漢時期開始,北部和西部的游牧民族匈奴、鮮卑、渴、氏、羌等陸續內欠,居住於今甘肅、陝西、山西以至河北、遼寧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在漢族和少數民族之間,存在著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明顯差異。由於東漢和西晉統治者對內遷各少數民族實行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政策,造成尖銳的民族矛盾,這是形成東晉十六國和南北朝時期國家大分裂的重要原因。而北魏統一黃河流域後,北方出現了民族大融合局面,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影響。北方各少數民族逐漸改變原來的游牧生活,學會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成為農業居民。漢族人民也學到各兄弟民族的畜牧業經驗,豐富和提高了生產知識。他們還在反抗各族統治者的斗爭中,加強了聯系和友誼。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在北方民族融合的背景下,為鞏固統治,發展經濟,增強國力而進行的。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均田制,它使北方經濟逐漸恢復和發展,有利於少數民族由游牧生活向農耕生活的轉化,對民族融合產生了有力的促進作用。其餘措施如遷都洛陽、接受漢族先進文化等,都加速了民族融合,成為國家統一不可或缺的條件。 宋元時期,民族政權長期並存,戰爭連綿。盡管這些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但客觀上促進了民族間的交流。這突出表現在戰後的議和活動上,例如北宋和遼訂立的「擅淵之盟」,有利於滿足各族人民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增進了各族人民的友誼,加強了邊疆地區同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邊疆地區的開發,因此和平共處仍是本階段民族關系的主流。特別是元朝統一後,又一次出現了民族大融合的現象,並出現了漢族外遷、形成新民族等新特點。 民族融合指民族間的自然融合,它是民族間經濟、文化以及生活習慣密切聯系的結果。這是中國歷史上的進步現象,對於多民族國家由分裂走向統一和中華民族的發展均有經濟促進作用。 在中國歷史上,漢族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明顯高於其他少數民族,因此歷次民族融合均以漢族為中心。從經濟角度講,民族融合就是少數民族從游牧經濟轉向定居農耕經濟的過程。從社會形態角度講,民族融合就是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進程。從語言文字、風俗習慣等角度講,民族融合就是少數民族從游牧經濟轉向定居農耕經濟的過程。從社會形態角度講,民族融合就是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進程。從語言文字、風俗習慣等角度講,民族融合就是少數民族漢化的過程。 民族融合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民族遷徙:當時指從東漢以來周邊各族的內遷,這也是民族融合的必要前提;友好交往:當時北方各族逐漸改變以往的游牧生活,學習先進的農業技術,成為農業居民,而漢族也學到了各少數民族豐富的畜牧業經驗;聯合斗爭:指在反抗各族統治者的斗爭中,各族人民加強了聯系和了解;少數民族統治者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春秋時期,由於爭霸戰爭普遍進行,華夏族與周邊各少數民族如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等接觸頻繁,促進了民族融合,齊、秦、楚、燕等國成為所在地區民族融合的核心。 自東漢時期開始,北部和西部的游牧民族匈奴、鮮卑、渴、氏、羌等陸續內欠,居住於今甘肅、陝西、山西以至河北、遼寧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在漢族和少數民族之間,存在著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明顯差異。由於東漢和西晉統治者對內遷各少數民族實行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政策,造成尖銳的民族矛盾,這是形成東晉十六國和南北朝時期國家大分裂的重要原因。而北魏統一黃河流域後,北方出現了民族大融合局面,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影響。北方各少數民族逐漸改變原來的游牧生活,學會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成為農業居民。漢族人民也學到各兄弟民族的畜牧業經驗,豐富和提高了生產知識。他們還在反抗各族統治者的斗爭中,加強了聯系和友誼。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在北方民族融合的背景下,為鞏固統治,發展經濟,增強國力而進行的。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均田制,它使北方經濟逐漸恢復和發展,有利於少數民族由游牧生活向農耕生活的轉化,對民族融合產生了有力的促進作用。其餘措施如遷都洛陽、接受漢族先進文化等,都加速了民族融合,成為國家統一不可或缺的條件。 宋元時期,民族政權長期並存,戰爭連綿。盡管這些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但客觀上促進了民族間的交流。這突出表現在戰後的議和活動上,例如北宋和遼訂立的「擅淵之盟」,有利於滿足各族人民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增進了各族人民的友誼,加強了邊疆地區同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邊疆地區的開發,因此和平共處仍是本階段民族關系的主流。特別是元朝統一後,又一次出現了民族大融合的現象,並出現了漢族外遷、形成新民族等新特點。
❺ 從什麼歷史事件後,世界各民族的歷史逐漸融合為一部
新航路的開辟。
地理大發現時代結束於世紀末。在15世紀中葉,人類知識總合中已知的陸地面積只佔全體陸地的2/5,航海區域亦只有全部海域的1/10;但到了17世紀末,人類知識總合中已知的陸地和海域都已達到全體的9/10。當然,遠洋探索依然繼續著。直到19世紀,歐洲人才開始探索北冰洋和南冰洋。
過去地理大發現曾被認為是緣於歐洲科技的瞬間躍進,或者少數航海先驅的英雄行徑。當代史家則逐漸傾向認為,這是從十一世紀以來,歐洲內部經濟、文化與科技逐漸成熟的結果。
地理大發現對全世界,尤其是歐洲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響,它讓地中海沿岸的經濟活動進入了數千年來最活躍的時期。起初,地中海的權力和財富掌握在位於義大利與希臘人手裡;隨著君士坦丁堡的陷落,阿拉伯人開始顯赫於地中海;後來,葡萄牙與西班牙進行了收復失地運動,發現了新航路並進行了環球航行,義大利城邦失去了他們對東方貿易的壟斷,歐洲的重心轉移到伊比利亞半島上。19世紀,北歐的法、英、荷三國開始活躍,他們主導了大西洋的經濟活動,其中一部分國家的影響力延續至今。
隨著遠洋探索的展開,跨洋的商業活動變得越來越頻繁,海外貿易累積的財富激發歐洲人在美洲和亞洲的殖民事業,促使資本主義與工業革命的發展,最終直接、間接地激發了帝國主義。此外,在歐洲社會結構方面,商人們先後取代了南歐與北歐的封建領主,成為社會中最具權勢的階層。在英國、法國及其他歐洲國家,資產階級逐步控制了本國的政治和政府。
❻ 中國歷史上一共有幾次民族大融合
【第一次】 春秋戰國時期進行於中國腹心地區,形成中華民族的主體——漢族。 據載,雁北一帶上古屬冀州,春秋時為北狄所居,聚居的少數民族有林胡、樓煩等部。戰國時,趙國的勢力擴展到這里,趙武靈王曾胡服騎射,向北開拓疆土,傍陰山築長城,與匈奴、樓煩、林胡為界。當時雁北一帶為少數游牧部落居住。 到秦統一時,一直處於北方的匈奴成為秦的強敵。秦始皇築萬里長城防匈奴。秦末漢初,匈奴在冒頓單於統治下,武力達到了空前未有的強盛。它滅東胡,敗渾庚,征樓蘭,擁騎兵三十萬。西漢初年,連年侵入邊境,劫掠人口牲畜,「小入則小利,大入則大利」,成為邊境的大患。公元前200年,漢高祖劉邦親率大軍三十萬北擊匈奴,被冒頓騎兵四十萬圍於平城,用陳平秘計才算解圍。至此以後的六十多年時間里,西漢政權一直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任其在邊境地帶肆虐。當時的雁北一帶,居民是極其有限的。除平城外,大約只有馬邑一座小城。到漢景帝時,由於經濟上的逐漸繁榮,軍事實力也逐漸增強,漢與匈奴的軍事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匈奴只能「小入盜邊」。公元前133年,漢武帝開始對匈奴進行長期的討伐戰爭。漢兵三十萬埋伏在馬邑附近的山谷中,遣馬邑人聶翁壹誘匈奴主力,准備一鼓聚殲,不幸謀泄未成。從此就拉開了討伐匈奴大戰的序幕。之後的二十多年,漢派將軍衛青、霍去病連續三次討伐匈奴,大敗之。匈奴內部分裂後,南匈奴投降了漢朝,北匈奴遠逃荒漠。不久首領郅支單於被漢擊殺。從此匈奴親漢,北方邊境問題得到了基本解決。塞外高原第一次出現了「邊城晏閉,牛馬布野」的和平景象。匈奴降漢後,漢安置降眾於朔方(內蒙)、雲中(雁北)一帶,稱為屬圍。 此後,西晉時期的十六國大亂,雁門一帶被一部新起的少數民族——鮮卑部佔領。 【第二次】 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遷徙出現對流,一部分漢族往周邊去,周邊少數民族往內地來。 東胡鮮卑族本來是居住在遼西的一個少數民族,東漢桓帝時,檀不愧建國。檀不愧死後,部眾離散。魏晉時,鮮卑部宇文氏,慕容氏,拓拔氏相繼興起,這些部落乘中原大亂之機,紛紛出兵侵佔中原,建都立國,如慕容部建前燕,宇文部建北周,拓拔部建魏。當時的雁北一帶較長時間都為鮮卑拓拔部佔領。拓拔部正處在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度階段,完全是游牧部落,居並州塞外。此時黃河流域正經受前所未有的大破壞,塞外高原在這些游牧部落的統治下的經濟也不可能發達。 西晉初期(310)晉朝封鮮卑首領猗盧為代公,割剄領以北地(代縣勾注山以北)給猗盧。314年進封代王,建都盛樂(呼市南)。之後鮮卑內部混亂,互相殘殺。直到333年什翼犍即代王位,統一諸部,又開始強盛起來,但不久被前秦苻堅擊敗,逃漠北。386年什翼犍孫拓拔圭繼代王位,改國號魏,他東攻西掠,南伐中原,在參合陂大破後燕軍,佔領了黃河以北,398年建都平城(大同)。次年稱帝(魏道武帝),就是中國歷史上的北朝。從此,鮮卑部又在雁北定居。 北魏建都平城後,雁北一帶出現了第二次經濟繁榮時期,桑乾河兩岸又開始建立城邑。天興中(398-404)置恆州(雁北一帶)領八郡、十四縣。 這一時期,社會比較安定,各族人民和睦相處,農業生產得到了發展,據《魏書》載:跋謂毗曰:「壘北地瘠,可居水南,就耕良田,廣為產甘,各相勸勵」(《北史·和跋傳》)。燕風出使前秦時對苻堅說,魏:「控弦之士數十萬,見馬一百萬匹,」堅曰:「雲中川自東川至西河二百里,北山至南山百餘里,每歲孟秋,馬常大集,略為滿川,以此推之,使人言猶未盡。」這些片段的記載說明,處於畿內地的雁北地區生產是大發展了,這一時期,鮮卑族又與漢族人民逐漸融合,這種狀況大約維持了一百多年。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遷都洛陽,隨著北魏的衰落,雁北一帶由畿地再次變成了邊疆,處於鮮卑北方的柔然逐漸強盛。魏在外長城設懷荒等六鎮防柔然。孝昌中年(526)柔然陷恆州。魏只好把雁北各州、郡、縣寄自肆州(忻州),從此,塞北經濟再次遭到破壞。北齊時,雖然再次統一北方,但由於時間短促(僅20餘年),經濟未來得及恢復。恆州一帶又被滅柔然而起的突厥部佔領。公元563年,突厥與周通婚,出騎兵十萬,自恆州分三路進關,合周兵攻齊晉陽,突厥沿路大掠,人畜不留。 【第三次】 宋、遼、金、元時期,進行於邊疆地區,不僅少數民族融合於漢族,而且大量漢族融合於少數民族。 中原結束了西晉以來三百多年的戰亂,到南北統一的社會繁榮時
❼ 秦朝之前南北朝之後,哪些歷史事件能體現民族融合
南北朝的少數民族改革,以北魏孝文帝最典型.民族融合可以從民族衣食住行改變和融合來體現.至於秦以前,民族融合沒有發生,基本上是中原各國聯合起來抗擊少數名族
當時不發達。
北狄就是蒙古那一片了,只好混淆華人血統了,一直到最後被統一,痛苦,可惜那時候造船沒那麼發達。
北狄就難說了,嗯,於是人口漸漸躲起來,過來搗搗亂什麼的,不然順流東下,吃得飽。
再扯回來,真暈,我不想被融合,像伍子胥。不過也難怪,就改為征服西戎,然後就是八王之亂。,後來可能加入了浙江人。
西戎開發比較早、金。秦國一看向東發展不了,千變萬化,就是這東南西北怎麼融合進中的、甘肅那一片,關鍵實力很強大,他殺了150萬),中國人當時跟豬一樣。,4萬華人。(這絕對不是人類能夠干出來的事情,就是不愛住房子,可惜沒一直往南發展,呆在中國住房子不走了,對應於陝西,因為最後統一中國的是唐朝,慢慢的就把東夷收拾進來了,穿得暖,不清楚為什麼他手下肯,各項制度也和中原國家頗有不同,司馬懿真是中華罪人,幾千年來層出不窮,兵強馬壯,北狄就給你補上,直到現在也差不多,哪次融合不是血流成河,4年過去了,總之中國很亂,被少數民族當肉吃,周圍的民族就被稱作東夷,蒙古高原上各種騎馬民族。最恐怖的就是五胡亂華了,自立為王的,東夷是山東人,住帳篷,說叛變就叛變的,土地富饒的很,這是說得好聽。南蠻後來就沒什麼大故事了,他的做法感覺不是融合,分封天下,沒人敢拿血統說事,扯回來、遼。
照位置來說、瓦剌,到處游盪,而且比那個還亂。如果這也叫融合,只有在首都附近住,好地方就慢慢被中國人佔了,千年來的文化轉移到了南方,當時主要民族就是華夏了。關鍵是那地方太偏又窮,好像是秦穆公,當時叫做中國人。期間厲害的就是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了,外蒙古還分裂出去了、突厥。
西邊是秦,北方的少數民族就入侵了。這北狄就是中華民族的慘痛歷史的見證,雞肋,就愛那大草原,容易反叛。其實我想應該沒有根本意義上的華人了,又掌了政權,古代中國人占據黃河流域、南蠻。當時的北方人又不肯認胡人為祖宗,別的都是曇花一現就完事了,皇帝身上的血統才4%那麼少,以自己為中心,其實就是中國人怎麼擴大到這東南西北的。,你可以想像一下小日本侵華怎麼屠殺的,中原各國也管不了它。可惜中國歷史太長了。南蠻最開始是楚國、西戎,完全就是拋棄了自己少數民族的傳統。這樣就立足於不敗之地了。依我看、湖南人。要說民族融合,但是中國人一直一來都是認為天王老子第一,到現在也只融合了內蒙古進來。也是奇了怪了,壓不住場,你弱我就翻臉,所以南蠻一直就伴隨其中,百萬胡人,我只想融合別人,蚊蟲,老李家是住在太原的。到了周朝,發展起來很快的,你強我就服你,全改成中國人對應的姓,不然東南亞那些國家不會這么囂張。
這之後幾百年中國相當於分裂狀態,這個某某某就是秦國的國君,新疆和西藏也是那個樣子,逃到南方的也就三百萬,南蠻這稱呼就比較常見了。反正我想我是做不到啦,開始很弱小,西戎的稱號也就改叫西域了,人口不佔多數,魚米之鄉、江西人,和中原各國不太一樣,名字一直在改,從此南方開始慢慢勝過北方,不愛去,司馬懿用光了司馬家的好運氣,結果到後來根本就分不清胡人和華人了,秦國又只好又發展了巴蜀,當時又有白起統率(這人厲害,而且離中央太遠了。原來大家都是河南人,中國人就是想滅他們,可能不對,江蘇人,姜子牙去了山東,跑到吳國,我老二的,當時中國人口估計是六百萬,就剩下五萬人,中國人太精。因為鬧得實在是太厲害,最變態的是連以前的姓都不要了,七國統一可能來得更早,過幾年又起來了。唐朝人是胡人,上海人。也是一直打打殺殺、蒙古、孫武這樣的,歷史上叫做某某某獨霸西戎,統一中國,直到隋唐統一,開始只是在河南。這些都沒什麼,建立了晉朝,慢慢的就擴大開了,結果後來楚國就年年被敲打,也就慢慢融合進來了,當時北方人口估計是九百萬。
但這都是說的好聽,很後來才加入了廣東廣西人,真的是很悲哀的事情,只要中國有什麼漏洞,出過很多猛人,中國人不愛住的。
說遠了,連帶著秦國也受鄙視。
南蠻是湖北人。
唐朝持續了好像三百年那麼久,有了人才。到他孫子輩的時候,但也差不多,對西戎向來是不拿正眼看的,從古到今一直不消停。這之後由於中原各國實在實力強大,就是啟蒙晚了,好像是天下多出來八個皇帝,選了個先天性智障的皇帝。因為中國歷史就是慢慢向南發展的,是自己發展起來的,這些地方相當於現在的浙江。這期間也有想開了,想一下吧。這之後幾千年,匈奴,搶劫工作一直沒變,費了百年功夫你以為把它給滅了,後來就占據了河北、北狄,神鬼莫測,全面中化、江蘇。)4年裡,中國半邊的疆域算是固定下來了、越國這些地方發展,可這是現在的叫法,差不多是現在的洛陽附近秦朝之前就是夏商周咯。這些地方誰都知道了,也找不到人在哪、山西一些地方
❽ 歷史上民族大融合是什麼時候
人類歷史上的民族大融合主要發生在15-18世紀的地理大發現時期,這一時期的民族大融合最為驚心動魄,最為波瀾壯闊。來自歐洲的,美洲和部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民不斷地在這塊新大陸上交流相處,逐漸融合並形成了許多新的偉大的國家和文明,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一次空前絕後的民族大融合。然而當時的歷史學家卻未能明晰這一事件的重要意義,孤立的,片面的,局限的看待了人類史上的這一偉大時刻。甚至有一批無知無良學者,盡然將這一歷史簡單粗暴的指責為歐洲入侵美州和販賣非洲黑奴,這是極其錯誤的觀點,是有害於如今美利堅合眾國的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是極端危險的民族主義思想,應該被批判。民族大融合才是這一時期正確的主流歷史觀點,什麼殘酷殖民,什麼屠殺原住民,什麼販賣人口,什麼瘋狂掠奪,都是偏激片面的觀點,都應該被無情批判,都是皇歐,都是不能被原諒的,歷史虛無主義萬歲。
❾ 秦朝之前南北朝之後,哪些歷史事件能體現民族融合
南北朝的少數民族改革,以北魏孝文帝最典型。民族融合可以從民族衣食住行改變和融合來體現。至於秦以前,民族融合沒有發生,基本上是中原各國聯合起來抗擊少數名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