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教這幾個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
1、長平之戰 :公元前260年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記載:「四十七年…… 至九月,趙卒不得食四十六日……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乃挾詐而盡阬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是說秦昭王47年9月趙國軍隊已經斷糧46天……趙括兵敗,趙國有40萬人投降白起……白起只留下240名年齡太小的人歸國,其餘全部活埋了。秦昭王47年,即公元前260年。
2、秦兵圍邯鄲:公元前258年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記載:「四十九年正月,陵攻邯鄲,少利…兵秦王使王齕代陵將,八九月圍邯鄲」,是說秦昭王49年,王陵進攻邯鄲不順利……秦王就讓王齕代替王陵做主帥,7、8月份終於包圍了邯鄲。秦昭王49年,即公元前258年。
3、毛遂、平原君使楚:公元前258年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第十六》記載:「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於楚,……平原君竟與毛遂偕。」,說秦國包圍邯鄲那年,趙國派平原君說服楚國合縱抗秦……平原君就與毛遂一同前往。所以年代同上。
4、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元前257年
《史記•魏公子列傳第十七》記載:「魏安厘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趙長平軍,又進兵圍邯鄲。公子姊為趙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數遺魏王及公子書,請救於魏。…公子從其計,請如姬。如姬果盜晉鄙兵符與公子。」意思是:魏安厘王20年,秦軍長平之戰勝利後,又進攻並包圍邯鄲。趙國危在旦夕,趙國公子平原君是信陵君的姐夫,所以請求援救趙國……信陵君聽從了門客侯生的建議,讓趙王寵姬如姬偷了兵符去調動魏國軍隊去救援。魏安厘王二十年,即公元前257年.
這四件事說的是一個歷史事件,即趙國的衰敗歷史。戰國後期,秦國迅速崛起,唯一能與之抗衡的只有趙國。但是趙國在公元前260年的長平之戰中臨陣換將,把有實踐經驗的老將廉頗換掉,讓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做主帥,結果大敗,從此元氣大傷。秦國乘勝追擊,在公元前258年,包圍趙國首都邯鄲,趙國公子平原君與毛遂一同到楚國去說服他們合縱抗秦。直到第二年,邯鄲之圍還沒有解,所以平原君請求他的小舅子(魏國公子信陵君)幫忙說服魏王出兵相救,但魏王口頭答應,並沒有實際行動,所以信陵君就說服魏王寵姬如姬「竊符救趙」。這件事演變出兩個成語:紙上談兵、毛遂自薦。(古今時間對照請參考:中國歷代(帝/王/年號)紀年--公元紀年對照表(前841年--1911年)網址:http://www.fanren8.com/read-htm-tid-1798.html)
㈡ 記歷史事件發生時間的方法
6月14日 23:35 時間順序和相關事件依次是:
1、A莫斯科保衛戰 1941、10 蘇聯與德國之間的版 戰爭,蘇軍獲勝權
2、D 1942初,《聯合國家宣言》發表,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3、C 中途島戰役 1942、6 美日之戰,日軍由進攻轉為防禦
4、B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1942、7-1943、2 蘇德之間的較量,蘇軍開始轉入戰略反攻。
㈢ 初三歷史知識點各大歷史事件發生時間
世界古代史
一、史前時期的人類
1.南方古猿是人類的始祖。距今約三四萬年前的晚期智人,已經是現代意義上的人類。目前世界上主要有黃種人、黑種人和白種人三大人種。一些學者認為種族的形成主要是自然環境的影響。
二、上古人類文明
2.大河流域的文明:①約公元前3100年,埃及形成了統一的國家。古代埃及文明最著名的歷史遺產是金字塔,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②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倫王國成立,古巴比倫王國的第六代國王漢謨拉比在位期間制定的一部著名的法典——《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體系完備的法典。法典的實質是保護奴隸主利益的法典。③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構成了古印度的種姓制度。
3.古代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搖籃,而羅馬基本保持了希臘文明的特點,希臘和羅馬文明共同構成了地中海文明。
4.在希臘城邦中,最著名的是雅典,被稱為「全希臘的學校」。經過梭倫改革,在伯里克利時代,雅典民主政治達到極盛。雅典的民主政治的體現:p.95
5.布匿戰爭(公元前264年-公元前146年):羅馬與迦太基之間爆發的戰爭。公元前31年,羅馬的屋大維建立了羅馬帝國。
三、 古亞歐文明
6.大化改新 公元646年,日本統治者進行的改革「大化改新」的性質:它是日本一場古代日本以學習和模仿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為主要內容的封建性質的改革。
內容:實行「班田收授法「,由國家將天下公田班給公民;實行租庸調制,統一租稅;廢除世襲貴族統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權體制,中央設二官八省,地方設國、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意義:大化改新為日本確立了一套在當時頗為先進的管理體制,使日本社會環境穩定,社會經濟得到發展,為以後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7.公元610年,穆罕默德開始傳教,在麥加建成了歷史上第一個阿拉伯國家。
8.法蘭克的查理·馬特進行改革,把土地有條件地分封給貴族。在這種分封的基礎上,產生了西歐的封建制度。西歐封建等級制度次序: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騎士。
拜占廷帝國衰亡的原因
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的素丹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古老的拜占廷帝國滅亡。拜占廷帝國衰亡的原因:一方面拜占廷帝國經濟的衰落(查士丁尼的西征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其喪失了經濟基礎;另一方面,拜占廷自身的固步自封也使其不得發展,逐漸落後。他們陶醉於已有的輝煌成就,無視西歐城市出現後悄然興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於學習和吸納其他文民的有點和長處。
拜占廷帝國衰亡帶來的啟示:開放寬容導致文明繁榮,保守狹隘使文明衰落。
三、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
9.最早的文字是公元前4000年代末,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創造的楔形文字。稍晚一點的埃及人發明的象撾淖治?院蟮淖幟肝淖值於?嘶? ?
10.史詩在古代文明中是一種主要的文學形式。《荷馬史詩》是古代希臘不朽的文學作品,同時也是一部西方最早的史書。包括兩部分:《伊利亞特》、《奧德賽》
最能代表古希臘文學成就的是悲劇。著名悲劇家有埃斯庫羅斯(《被縛的普羅米修斯》)、索福克利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歐里庇得斯(《美狄亞》、《特洛伊婦女》),埃斯庫羅斯被稱為「悲劇之父」。
《天方夜譚》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民間故事集。
11.古代著名的建築有希臘的帕台農神廟、羅馬圓形競技場、巴黎聖母院(典型的法國哥特式建築)、阿拉伯清真寺。
五、世界近代史
九年級(上) 第一單元跨入近代社會的門檻
1.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定義:14-16世紀的藝術家、科學家和思想家們發掘和繼承古希臘古羅馬文化傳統,追求個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思想文化運動。實質: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文化興起。文藝復興運動是14世紀最早發生於義大利,它的先驅是但丁,代表作《神曲》。達·芬奇的繪畫代表作品有《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莎士比亞的《奧賽羅》、《李爾王》、《哈姆雷特》和《麥克白》被稱為「四大悲劇」。
文藝復興運動對歐洲資產階級社會的產生所起的作用:文藝復興運動打破了中世紀以來的封建統治和教會神學對人們思想的束縛,強調和發揮人在這個世界上的作用;為以後資本主義政治、經濟與文化的迅速發展奠定了理論上、價值上和道德上的基礎,它是近代以後歐洲社會加速發展的重要根源;文藝復興運動是資產階級扣響近代社會大門的思想解放運動。
2. 15——16世紀歐洲重大遠洋航行是:1487年迪亞士率船隊到達好望角;1492年哥倫布率船隊橫跨大西洋先後到達過巴哈馬群島、古巴、海地等地,最後到達美洲,發現新大陸;1497年達·伽馬率船隊繞過非洲,1498年到達印度;1519年麥哲倫率船隊,作環球航行。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新航路的開辟,錘煉了歐洲人敢於冒險、用於拼搏的精神,開闊了眼界,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個地區相互隔絕和孤立發展的局面,但隨之一場持續了數百年的殖民掠奪、殖民擴張和侵略活動也從此開始了。
3.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內容:《權利法案》對國王在經濟、政治、宗教等事務中的權利進行了嚴格的限定,確定了國會擁有最高權力的基本原則,兵對公民應有的權利做了明確規定。文件影響:英國建立起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使英國終於確立了代表新貴族和資產階級利益的政治制度,走上了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並率先開始了工業革命。英國革命不僅對英國的歷史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也迅速波及其它歐洲國家,推動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
4.美國第一次資產階級革命-—獨立戰爭: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發布《獨立宣言》,宣告美國誕生,它倡導自由、平等、和平的原則。
評價華盛頓:第二屆大陸會議上被任命為大陸軍總司令;1777年10月帶領美軍在薩拉托加戰役中取得扭轉戰局的勝利;1781年10月,英軍司令康華利率領英軍在約克鎮向華盛頓投降。1789年華盛頓被當選為美國第一屆總統。1796年9月,在做了兩屆總統後,華盛頓主動放棄了繼續當選美國總統的權利。華盛頓領導美國人民取得了民族獨立,又開創了民主政治的先河。作為開過元勛和偉大的政治家,華盛頓成為美國最著名的歷史人物之一。
獨立戰爭的歷史影響: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贏得了民族獨立,建立了獨立的美利堅合眾國。有利於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以後歐洲合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動作用。
5.法國資產階級革命: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巴黎革命後,制憲會議制定了憲法《人權和公民權宣言》簡稱《人權宣言》。它提出的人們生來就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人的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反映了第三等級的利益。
影響: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徹底摧毀了法國封建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廣為傳播,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6.拿破崙:1799年11月9日,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奪取了政權,並於1804年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頒布了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拿破崙法典》。1815年6月18日,滑鐵盧戰役中,拿破崙被反法聯盟的軍隊打敗。
評價拿破崙:
答:著名資產階級政治家和軍事家。(1)、他執政時,採取了一系列維護和鞏固資產階級統治,幫助和推動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制定《民法典》,以法律形式肯定資產階級的勝利,廢除了封建特權,促進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各資產階級國家的民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他執政時的對外戰爭,打擊了各國舊的封建統治,傳播了革命思想,但也掠奪了被佔領國家的財富,帶有侵略性,給歐洲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並造成了國內的經濟困難,
第二單元 近代社會的確立與動盪
7. 第一次工業革命:18 世紀60 年代,工業革命首先從英國開始。1765年哈格里夫斯
發明珍妮紡紗機,1783年瓦特改良的改良蒸汽機應用工業,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1807年美國人富爾敦發明第一艘汽船。1825年英國史蒂芬遜研製的「旅行者號」蒸汽機車試行成功。人類邁進了火車時代,迅速擴大了人類的活動范圍。
8. 1600年,英國人建立了東印度公司,克萊武是這一時期英國在印度進行大肆掠奪和野
蠻擴張的代表。英國從印度榨取的財富流入英國後,被迅速投入到生產領域,轉化為生產資本,成為英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重要資金來源。
9. 1857年,印度「土兵」起義發展為全民族的反英大起義。起義隊伍中,有一個章西女王率領起義軍英勇奮戰。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義失敗。
10. 6世紀起,歐洲殖民者販運黑人的交易的全程航線呈三角形,因此史稱「三角貿易」。西屬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中玻利瓦爾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
11. 1836年,英國工人發起的「憲章運動」提出了獲得選舉權,參與國家管理的要求。是歐洲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一次早期運動,標志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舞台。無產階級的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適應時代的需要,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科學社會主義的產生。
第三單元 近代社會的發展與終結
12.俄國1861年改革p.74: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被迫於1861年簽署廢除農奴制度的法令。通過1861年和以後的改革,俄國廢除了農奴制,緩解了國內的社會矛盾,避免了革命的發生,也使國家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這對俄國擺脫落後狀況,實現近代化的目標具有積極作用。
13.1860年,林肯當選為美國總統,美國內戰(1861——1865年)前,北方的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南方保留奴隸制種植園經濟。南北方矛盾尖銳,北方主張保護關稅,還主張解放奴隸。南方卻把奴隸制度擴展到西部新增加的土地上。1862年,林肯政府通過《宅地法》,並頒布了《解決黑人奴隸的宣言》。這兩個文件提高了人民群眾和黑人奴隸的革命熱情,扭轉了戰爭的形勢。
美國內戰的作用:在內戰中林肯政府廢除了黑人奴隸制,使南方北方在政治體制上統一起來,在經濟上成為一個整體,使美國資本主義更加快速地發展起來。經過內戰,美國國家和民族的統一得到維護,為其後來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強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評價林肯:
答:(1)、內戰期間,頒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扭轉了戰局,加速了北方軍事勝利的進程。
(2)領導美國人民取得了南北戰爭的勝利,維護了國家統一,為美國資本主義的加速發展掃清了道路,並為美國躋身於世界列國之列奠定了基礎。
14.日本明治維新:1868年,明治政府實行了一系列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史稱「明治維新」。本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1889年日本頒布了《大日本帝國憲法》。
15.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內容:19世紀晚期,科學技術的發展表現在三方面:①新能源的發展和應用;②新機器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③新的訊息傳遞技術、設備的發明與應用。特點:以電為核心、廣泛性。同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第二次工業革命具有的四大特點是:
①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並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取得巨大成果。②它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顯著特點,第二次工業革命標志進入電氣時代。③此次工業革命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規模廣泛,發展迅速。④有些國家兩次工業革命交叉進行。
發明成果:①愛迪生發明了電燈、留聲機等電器,電的發明和使用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巨大的變化,也帶動了其他工業部門的迅速發展,特別是鋼鐵行業。②德國卡爾.本茨1885年成功地設計並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輛使用汽油內燃機的汽車。③1913年美國工程師亨利.福特首先在汽車的生產中使用了流水線裝配工藝。④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製造出人類歷史上第一架飛機,取名「飛行者1號」。
16. 19世紀晚期20世紀初期,由於帝國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的加劇,爭奪世界霸權斗爭愈演愈烈,導致兩大帝國主義軍事侵略集團———德、奧、意三國同盟和俄英法三國協約形成。世界局勢日益緊張,世界大戰一觸即發。
17.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薩拉熱窩事件;根本原因:帝國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的加劇。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在歐洲形成了西線、東線、南線,起決定作用的是西線和東線。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殘酷的戰役是凡爾登戰役。結果: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失敗宣告結束。這一場帝國主義的掠奪戰爭(一戰性質)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
第四單元:構建文化的聖殿
18.17-18世紀,出現了許多著名的思想家(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他們的理論啟迪了人們的思想,人們把這個時代稱為「啟蒙時代」,把他們倡導的思想稱為「理性主義」。啟蒙運動是一場把人們的思想從宗教神學和封建專制的禁錮中解放出來的思想解放運動。
伏爾泰是法國啟蒙運動的開拓者,他把批判的鋒芒直指封建專制制度,特別是它的精神支柱天主教教會。19.英國科學家牛頓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寫了科學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全書的核心是運動三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牛頓創造性地建立完整的力學物理體系,被稱為「現代科學之父」。
20.列夫·托爾斯泰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巨匠。被稱為「心理描寫大師」,一生中創作了許多著作:《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
凡·高,荷蘭的偉大畫家。《向日葵》是他的代表作。
啟蒙運動是一場把人們的思想從宗教神學和封建專制的禁錮中解放出來的思想解放運動。
貝多芬是德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古典樂派的終結者和浪漫樂派的開拓者,他最重要的貢獻是發展和創造了奏鳴——交響樂的結構形式。作品:《英雄交響曲》(描寫拿破崙的英雄業績)、《命運交響曲》。
㈣ 基督教產生於什麼時候最早出現在哪個國家。
公元1世紀,發源於羅馬的巴勒斯坦省(今日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地版區)。它建立權的根基是耶穌基督的誕生、傳道、死亡與復活。基督教主要包括:天主教、新教、東正教三大教派和其他一些較小教派。
基督教信仰以耶穌基督為中心,以聖經為藍本,核心思想是福音,即上帝耶穌基督的救恩,充分彰顯了上帝對全人類和整個宇宙舍己無私的大愛。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耶穌基督)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基督教藝術的真理和宗教意義不僅僅在藝術本身,它還是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一部分,藝術被視為有內在的力量去更新人類的生活。
因此,不管是在基督教的早期,在中世紀,在文藝復興時期或者宗教改革時代,基督教藝術普遍展示了人類生活的圖景,在聖經歷史的光照和背景下,它傳遞著一個宇宙性的認識,即上帝無處不在,不管他是通過聖靈還是他的兒子耶穌基督。正是基督教藝術的這種品質使它成為藝術世界的一個偉大和歷久不衰的貢獻者。
㈤ 伊斯蘭教重要的歷史事件遷徒的時間,經過及意義
公元七世紀由麥加人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上首先興起,原意為「順從」、「和平」,又譯作伊斯倆目,指順從和信仰創造宇宙的獨一無二的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兩世的和平與安寧。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統稱為「穆斯林」(Muslim,意為「順從者」與伊斯蘭「Islam」是同一個詞根)。7世紀初興起於阿拉伯半島,由麥加的古萊什部族人穆罕默德(約570~632,阿拉伯文儆)所復興。公元七世紀至十七世紀,在伊斯蘭的名義下,曾經建立了倭馬亞、阿拔斯、法蒂瑪、印度德里蘇丹國家、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封建王朝。經過一千多年的歷史滄桑,這些盛極一時的封建王朝都已成了歷史陳跡。但是作為世界性宗教的「伊斯蘭」卻始終沒有隕落。起初,伊斯蘭作為一個民族的宗教,接著作為一個封建帝國的精神源泉,然後又作為一種宗教、文化和政治的力量,一種人們生活的方式,在世界范圍內不斷地發展著,乃至成為21世紀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
伊斯蘭教主要傳播於亞洲、非洲,以西亞、北非、西非、中亞、南亞次大陸和東南亞最為盛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西歐、北美、澳洲和南美一些地區也有不同程度的傳播和發展,是上述地區發展最快的宗教。伊斯蘭教的復興人為穆罕默德,在610年,為了統一內亂的阿拉伯半島,他建立了伊斯蘭教,之後又建立了穆斯林軍隊打下了周邊國家,成為地跨歐、非、亞的大帝國,與之前的古羅馬帝國相似,但是由於是以武力打下的,在10世紀之後就衰竭了。它自創興到21世紀初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它作為一種宗教信仰、意識形態和一種文化體系,傳入世界各地後,與當地傳統文化相互影響和融合,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對許多國家和民族的社會發展、政治結構、經濟形態、文化風尚、倫理道德、生活方式等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在亞非50多個伊斯蘭國家中,穆斯林佔全國總人口的大多數。在30多個國家中,伊斯蘭教被定為國教。盡管穆斯林們分布於世界各地,國籍,民族、膚色和語言各不相同,卻共同恪守著那古老而純潔的教義,即宇宙間只有一個主宰——「安拉」,並且依照各自的理解,遵循著《古蘭經》的教義。從公元七世紀開始,阿拉伯穆斯林就沿著海陸交通線到達了世界各地。他們或是進行貿易,又或是旅行,伊斯蘭教亦跟隨著他們傳播著。
伊斯蘭教的復興是阿拉伯半島社會經濟、政治和宗教發展演變的必然。6世紀末至7世紀初,阿拉伯半島正處在原始氏族部落解體、階級社會形成的大變革時期。半島由於自然環境的差別,社會經濟、政治發展極不平衡。居民主要是以游牧為生的貝都因人,逐水草而居,分成許多氏族部落,各氏族部落各據一方,彼此之間經常為爭奪牧場、水源、土地而發生戰爭,血親復仇盛行。連年戰爭使社會動盪,生產停滯,氏族內部階級分化加劇,部落貴族應運而生,他們佔有大量綠洲和草地,擁有許多奴隸和牲畜,而大批游牧民瀕於破產。半島沿紅海海岸的希賈茲(漢志)地區,自古就是東、西方貿易的重要商業要道。坐落在古商道南北交通中心的麥加,因受過境貿易之利發展為繁榮的商業城鎮。麥加古萊什部落的商業貴族執掌著多神崇拜的中心克爾白神殿的管理大權,每年從克爾白祭祀廟會的集市貿易中,謀取巨額收入,壟斷了麥加的商業貿易。城鎮中的商業貴族夥同游牧部落的貴族,通過經營商隊、販賣奴隸、放高利貸等手段,牟取暴利,對城鎮貧民和農牧民進行高利貸盤剝,大批中小商人破產,淪為商業貴族的債務人,造成階級對立加劇,社會經濟危機四起。
外來的侵略和傳統商道的改變,加劇了半島的經濟危機和社會矛盾。拜占庭帝國和波斯兩大帝國,為爭奪和控制阿拉伯商道,對半島進行了長期的掠奪戰爭。525年,衣索比亞人在拜占庭的支持下派兵侵佔葉門。570年衣索比亞駐葉門總督亞布拉哈率兵進犯麥加;途中因遭瘟疫而退兵,但戰亂破壞了當地的社會生活。575年,波斯出兵逐走衣索比亞人,在葉門確立了統治。頻繁的戰爭和掠奪,使阿拉伯南部的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土地荒蕪,灌溉工程被毀,道路淹沒,商旅不前,人口銳減,使富庶的葉門地區迅速衰落。同時,波斯為了壟斷東西方貿易,廢止原由葉門經半島西部紅海岸到達敘利亞的商路,另闢一條經波斯灣和兩河流域到達地中海的商路。商路的改變,造成了半島南部和西部經濟的衰退,麥加、麥地那等城鎮的過境貿易急劇衰敗,商業貴族收入驟減,許多靠商隊謀生的貝都因人和城市居民生路斷絕,從而加深了社會危機。
伊斯蘭教復興前,半島上的阿拉伯人主要信仰原始宗教,相信萬物有靈和靈魂不死,盛行對大自然、動植物、祖先、精靈和偶像崇拜等多神信仰。其中拉特(即太陽神)、烏扎(即萬能神)和默那(即命運神)三大女神尤受崇拜。麥加城中心的克爾白神殿供奉有360多尊各氏族部落神的偶像,向其祭祀、祈禱、獻牲。信奉一神的猶太教和基督教早已傳入半島,在葉門地區及一些城鎮和農業區流行,其一神觀念、經典、傳說、禮俗對伊斯蘭教有顯著影響。因猶太教和基督教不適應阿拉伯社會變革的需要,未能得到廣泛傳播。在阿拉伯社會變革和一神教觀念的影響下,阿拉伯人由多神信仰向一神教信仰過渡,產生了一神傾向的哈尼夫派。他們承認獨一神,反對偶像崇拜,相信天命、復活、懲罰和報應,注重個人隱居修煉,過著禁慾的生活。哈尼夫思想成為伊斯蘭教思想的先驅和中介。
阿拉伯日益加劇的社會危機,外族的不斷入侵,促進了阿拉伯民族的覺醒,社會各階級都在尋求出路。阿拉伯貴族為維護其統治,企望打破氏族壁壘,奪取新的土地和重新控制商道;廣大的下層人民和奴隸要求和平與安寧,渴望擺脫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改善自己的貧困地位。伊斯蘭教的興起,正是阿拉伯半島各部落要求改變社會經濟狀況和實現政治統一的願望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穆罕默德正是順應了歷史發展的需要,接受真主的啟示,復興了伊斯蘭教,在宗教革命的旗幟下,領導了阿拉伯的社會變革運動,統一了阿拉伯半島。
伊斯蘭教的復興者穆罕默德生於麥加城古萊什部落哈希姆家族。自幼父母雙亡,由祖父和伯父撫養。幼時根據阿拉伯人習俗母親將他送到貝都因部落中撫養以學會堅忍的生活態度。據伊斯蘭教史記載:他小時候即不會寫字也不會識字。童年替人放牧,12歲時跟隨伯父及商隊,曾到敘利亞、巴勒斯坦和地中海東岸一帶經商,並廣泛接觸和目睹了阿拉伯半島和敘利亞地區的社會狀況,了解到半島原始宗教、猶太教、基督教的情況。25歲時他同僱主麥加富孀赫蒂徹結婚,婚後生活富裕安定,社會地位日益提高。後他經常隱居潛修,思索和探求阿拉伯民族擺脫困境的出路。相傳,公元610年穆罕默德40歲時的一天,當他在麥加城郊希拉山的山洞潛修冥想時,安拉派大天仙哲卜拉伊勒(又譯吉卜利勒)向他傳達「啟示」使之「受命為聖」。此後,他宣稱接受了安拉給予的「使命」,便開始了歷時23年的傳播伊斯蘭教的活動。起初在麥加是秘密傳教,一些至親密友成為最早的信奉者。公元612年,穆罕默德轉為公開向麥加一般群眾傳教。穆罕默德在早期的宣教中,告誡人們放棄多神信仰和偶像崇拜,宣稱安拉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是唯一的主宰,要求人們信奉獨一無二的安拉;譴責多神信仰給阿拉伯人帶來的愚昧和社會道德的墮落,宣講末日審判和死後復活的觀念,警告多神教徒如不歸順安拉,將在末日審判時遭到懲罰,墮入火獄,歸順安拉者將在後世得到獎賞,進入天堂。他還提出了凡穆斯林不分氏族部落,皆為兄弟,應聯合起來,消除血親復仇,並提出禁止高利貸盤剝,行善施捨賑濟貧弱孤寡和善待、釋放奴隸等一系列社會改革的主張,受到部分下層群眾的擁護,許多人紛紛歸信伊斯蘭教。由於穆罕默德所傳教義從根本上動搖了部落傳統多神信仰的地位,觸犯了麥加古萊什貴族和富商掌管克爾白的宗教特權和經濟利益,同時也觸犯了部分下層群眾的多神信仰,因而遭到這些人乃至部分下層群眾的強烈反對和迫害,使穆罕默德和穆斯林在麥加難以立足。
公元622年9月,穆罕默德同麥加穆斯林遷徙麥地那,標志著伊斯蘭教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穆罕默德領導穆斯林進行了政治、經濟、宗教等一系列改革。穆罕默德首先以伊斯蘭教作為統一和團結的思想旗幟,號召穆斯林「順從安拉和使者」,並派出門下弟子到麥地那各阿拉伯部落傳教,當地絕大多數居民很快歸信了伊斯蘭教。他制定了作為穆斯林和猶太人在處理內部民事和對外關系中共同遵守的《麥地那憲章》,在信仰自由和結盟的基礎上同猶太人各部落達成某些協議,實行和平共處。在實現了麥地那的統一後,以伊斯蘭教共同信仰代替部落血緣關系,建立了以「烏瑪」(意為「民族」、「國家」)為形式的政教合一的政權,穆罕默德成為麥地那宗教、政治、軍事和司法的最高領袖。艾布·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及部分著名的聖門弟子組成上層領導集團。在「凡穆斯林皆兄弟」的號召下,將遷士和輔士團結在烏瑪的周圍。穆罕默德以安拉「啟示」的名義,完成了伊斯蘭教義體系及各項制度的創建。他完整地確立了以信奉獨一安拉為核心的五大信仰綱領;規定了穆斯林必須履行的五項天命功課——念誦清真言(即作證言)、力行拜功(即做禮拜祈禱)、封齋、完納天課、朝覲,以及其他儀則;制定了包括宗教教規、民事、刑事、商事、軍事等方面的法律制度;確定了以止惡揚善為核心的一系列行為規范和社會道德准則。為鞏固麥地那政權,穆罕默德組織了穆斯林武裝。在「為安拉之道而戰」的號召下,於公元624~627年間,他領導穆斯林武裝同麥加貴族進行了著名的白德爾之戰、吾侯德之戰和壕溝之戰等三大戰役,打擊了麥加貴族的銳氣,從此,穆斯林由防禦轉入戰略進攻。公元628年,穆罕默德以朝覲為由,率軍至麥加近郊,麥加貴族被迫妥協,同穆罕默德簽訂《侯代比亞和約》,決定雙方休戰10年。穆罕默德利用休戰時機,向鄰國和半島上的一些阿拉伯部落派出使節,攜帶國書,向其國王和部落首領宣傳伊斯蘭教,以擴大影響,同時派出武裝討伐海巴爾等地聚居的猶太人,以掃除異族反對勢力的侵擾。
公元630年,由於麥加人違約,穆罕默德率領十萬多人的穆斯林大軍,進逼麥加城下,以艾布·蘇富揚為首的麥加貴族被迫請降,接受伊斯蘭教,並承認穆罕默德的先知地位,麥加全城居民宣布歸信伊斯蘭教。進入麥加後,穆罕默德下令搗毀克爾白殿內全部偶像,只保留黑色隕石,並改克爾白殿為清真寺,宣布克爾白為禁地。從此,麥加克爾白成為世界穆斯林禮拜的朝向和朝覲的中心。公元631年末,半島各部落相繼歸信伊斯蘭教,承認穆罕默德的領袖地位,基本上實現了阿拉伯半島的政治統一。公元632年3月,穆罕默德率10萬穆斯林到麥加進行了一次經過改革的朝覲,史稱「辭別朝覲」。穆罕默德親自確立了朝覲的一系列儀典,成為以後穆斯林朝覲所遵循的範例。他發表了辭朝演說(又稱辭朝宣言),以安拉「啟示」的名義,宣布伊斯蘭教創傳的勝利,「我已選擇伊斯蘭作你們的宗教」,強調穆斯林之間團結和統一的重要性。公元632年6月6日(伊斯蘭教歷11年3月12日)穆罕默德在麥地那病逝。伊斯蘭教已形成在半島占統治地位的宗教,成為阿拉伯民族的精神支柱,揭開了阿拉伯歷史新篇章。 隨著國家疆域的擴大,阿拉伯商人的活動范圍也擴大了。阿拉伯人在各地設立了軍事據點,有的後來發展成為國際性的商業城市,例如兩河流域的巴士拉,尼羅河畔的弗斯塔特等。伊斯蘭教隨著阿拉伯人的軍事和商業活動傳播到半島以外的廣大地區。
㈥ 由宗教引發的重大歷史事件有哪些
主要事件有以下幾個:
十字軍東征
馬丁路德改革
加爾文改革
亨利八世改革
馬丁·路德宗教改革
1、根本原因:15~世紀,德意志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2、主要原因:羅馬教廷對德意志的神權統治和經濟搜刮主要原因
3、直接原因導火線: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贖罪券
經過
1、開始:「九十五條論綱」
時間:1517年
內容:教皇無權免罪,他只能宣示和確證上帝對罪行的赦免
實行當錢落入錢箱丁當一響,貪婪和愛財的慾念就會增加
基督教徒凡誠心懺悔者,不用免罪符也可以赦罪免罰。
意義:揭開了宗教改革開始的序幕,激起了德意志民族反對羅馬教廷的風潮
2、1520年馬丁·路德發表了《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貴族書》等,提出其改革
主張
1、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稱義」
2、人人在上帝與《聖經》面前都是平等的
3、信仰的惟一依據是《聖經》
反映了正在興起的資產階級要求自由、平等的願望和反封建的思想
4、減少教堂和修道院,簡化宗教儀式,並主張神甫可以娶妻
反映了新興資產階級建立「廉價教會」的要求,進行資本原始積累
5、俗權高於教權,並最終支配教權
6、建立本民族教會
表達了新興資產階級徹底擺脫羅馬教廷的控制,加強王權,實現國家統一的政治要求
加爾文改革
1、堅持《聖經》絕對權威,反對教皇權威
2、主張簡化宗教儀式
3、核心:主張先定論,宣揚選民或棄民
4、主張發財致富
5、主張自由、平等,個人主義
6、制定嚴格的道德標准:主張選民要有奮斗精神具有簡朴、誠實、講信用等高尚美德
反映了早期資本原始積累時期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為資產階級發財致富作辯護
7、主張建立共和式的長老制度(神職人員選舉產生)
8、建立政教合一政權(教會監督國家、社會和家庭)
使教會組織和國傢具有資產階級民主的形式,更適應了資產階級激進派的要求
亨利八世改革
內容
1、1534年,頒布《至尊法案》斷絕英國教會在行政和經濟上與羅馬教廷的關系
2、規定國王為英國最高首腦,擁有任命教職、召開教會、審查教規的權力
3、保留天主教的教階制度,教義和儀式
4、沒收修道院財產歸王室所有
㈦ 基督教起源的時間、地點及發展歷程
Christianity(基督宗教)
Protestant(基督教新教,更正新教會)
基督教是以信仰耶穌基督為救主的宗教。天主教、新教、東正教、基督教馬龍派統稱基督教——中文中「基督教」往往特指新教(又俗稱「耶穌教」),三大教派(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和基督教馬龍派的統稱一般用「基督宗教」這個詞。但在本詞條中,「基督教」指「基督宗教」,即總稱,而不是新教。目前基督教在全世界有約為21.4億信徒,為擁有信徒最多的宗教,以亞洲、非洲的信徒的發展最快。
(圖片說明:耶穌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一、歷史 (參考基督教歷史)
1. 起源
基督教發源於公元1世紀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社會,並繼承了猶太教耶和華上帝和救主彌塞亞(根據希臘文翻譯為「基督」)等概念,以及希伯萊聖經為基督教聖經舊約全書。
按照基督教經典的說法,基督教的創始人是耶穌,他30歲左右(公元一世紀30年代)開始在巴勒斯坦地區傳教。 耶穌聲稱,他的來臨不是要取代猶太人過去記載在舊約聖經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耶穌思想的中心,在於「盡心盡意愛上帝」及「愛人如己」兩點。 耶穌出來傳道,宣講天國的福音,勸人悔改,轉離惡行。他的教訓和所行的神跡,在民眾中得到極大的回應。這使得羅馬帝政下的猶太教祭司團大受影響,深深感到自己地位不保,所以要把他除之而後快。後來由於門徒猶大告密,羅馬帝國駐猶太的總督彼拉多將耶穌逮捕。耶穌受盡打罵侮辱,最後被釘在十字架上而死。但耶穌的心意卻是為了要贖世人的罪,甘願地流出自己的血。
依據他門徒們的見證,耶穌死後第三天從石窟墳墓中復活了。他的墳墓空了,他又多次向滿心疑惑的門徒們顯現。他們漸漸確信耶穌真的復活了,是勝過死亡的救主。在耶穌升天超離這世界的時空後,他的門徒們起來熱心宣揚耶穌的教訓,並且宣告他是復活得勝死亡的主。信徒們組成彼此相愛、奉基督之名敬拜上帝的團體,就是基督教會。 耶穌復活的這一天成為後世的復活節(每年春分以後、又逢月圓的第一個星期日)。教會又定了12月25日為耶穌的生日而則成了聖誕節(耶穌出生的確實日子已不可考)。耶穌出生的那一年被後世定為公元紀年的元年(但因計算錯誤,耶穌實際出生的年份應為公元前六年或四年)。
部分非基督教信徒的史學家認為,耶穌傳達的教義更加接近猶太教,而保祿(又譯保羅,Paul)對基督教教義做了較大貢獻,使得基督教不再局限於猶太人范圍。
2. 發展
在起初的一二百年間,基督教是作為異教被政府(羅馬帝國)禁止的,基督教信徒受到迫害,甚至被處死。直到313年,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米蘭詔書,從而使基督教成為政府所允許的宗教。325年,尼吉亞信經在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上通過,並成為基督教的最基礎的原則,現在幾乎所有的基督教教派都接受這一原則。392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為國教。從此,基督教開始迅速發展起來。
476年,羅馬帝國在內部矛盾和外族入侵下分裂為東羅馬和西羅馬,基督教也開始分裂為東正教(自稱正教)和羅馬天主教(自稱公教),兩個教派都自稱是基督教的正統。羅馬教皇(教宗)是天主教最高領導者,而君士坦丁堡牧首則是東正教的首領。到1054年,東部教會和西部教會互相宣布把對方主教驅逐出教,標志著天主教和東正教正式分道揚鑣,稱為基督教大分裂。
公元7世紀伊斯蘭教興起,耶路撒冷落入穆斯林的控制之下。西羅馬地區的教會和國家為解放聖地耶路撒冷在1095年-1291年間先後八次十字軍東征。
16世紀,德國、瑞士、荷蘭、北歐和英國等地發生了宗教改革運動,它產生出脫離天主教會的基督教新教教會。領導人物是馬丁·路德、加爾文等人,他們建立了新教,脫離了羅馬天主教。中國所稱的「基督教」,基本上都是這個時候產生的新教。
㈧ 基督教歷史有哪些重大事件
這兩個教振原來都是基督教的主要教區,有利益就有沖突,在基督教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兩大教區為爭奪最高宗教地位而展開激烈的斗爭,導致了最終公開的分裂。
按照公元325年尼西亞大公會議的決議,羅馬教會在幾大教區中名列首位,其次為亞歷山大教會和安條克教會。後來隨著君士坦丁堡的建成和發展,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君士坦丁堡教會因其特殊的政治地位而迅速發展,大有超過羅馬教會之勢。公元381年基督教第二次大公會議確定其地位在羅馬教會之下,在其他教會之上。但是,君士坦丁堡教會不滿足屈居於羅馬教會之下,位居基督教世界第二的地位,特別是在古都羅馬已經喪失其原有的政治文化中心地位後。公元451年第四次大公會議決定擴大君士坦丁堡教區的宗教管轄權,並明確承認君士坦丁堡教會享有與羅馬教會一樣的宗教特權。會議決議第二十八款指出:與羅馬教區「同樣的特權授予最神聖的皇都新羅馬,因為這個擁有皇權和元老院光榮並享有與帝國故都羅馬同等特權的城市理應在宗教事務中享有與其地位相符的權力」。由此,君士坦丁堡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從而增加了與羅馬教會抗衡的實力。
而另一方面,羅馬教會在日耳曼民族遷徙造成的西歐世界的混亂中,不甘心接受其世界中心地位喪失的現實,於是打起「彼得教會」的大旗,堅持其在基督教世界中的最高地位。兩大教區在爭奪最高地位的斗爭中各持一端,日趨激烈。羅馬教會利用君士坦丁堡教會與亞歷山大和安條克等東方教區的矛盾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君士坦丁堡教會則利用拜占廷皇帝控制和打擊羅馬教會。雙方都利用神學問題相互攻擊,就連細微的神學爭議都會成為兩大教區領袖借用的武器,從而演化為勢不兩立的信仰大戰。
當大教長約翰(582~595年在任)公開採用「普世的」教會時,羅馬主教格列高利一世(590~604年在任)立即加以否認,予從公開的抨擊,聲稱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任何教區都不擁有對其他教區的管轄權,自稱代表他人的普世的教會就是反對基督。
在毀壞聖像運動期間,雙方的斗爭進一步加劇,導致了互不承認對方的合法性的地步。拜占廷皇帝決定由駐拉文納的總督監管羅馬教會,並收回羅馬教區在西西里義大利南部地區的財政權等措施,這無疑是進一步加速了羅馬教會脫離拜占廷帝國的過程,兩大教會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當義大利北部倫巴德人進攻羅馬城時,羅馬主教立即向法蘭克王國尋求支持。
公元756年教皇斯蒂芬二世(752~757年在位)接受法蘭克宮相丕平的「獻土」,開始了行使其教俗君主權力結合的教皇權,而教皇利奧三世(795~816年在位)在公元800年底為查理大帝的加冕標志著羅馬教會最終脫離了拜占廷帝國的控制。拉丁教會和希臘教會不同的文化背景更使它們相互蔑視和仇恨,終於導致基督教歷史上的第一次公開大分裂。
公元1054年7月16日,教皇利奧九世(1049~1054年在位)派往君士坦丁堡的特使宏伯特利用在東正教最高聖壇聖索非亞教堂作彌撒之機宣讀了開除大教長米哈伊爾一世(1043~1058年在任)教籍的命令,指責「米哈伊爾及其追隨者」「犯有使用麵包做聖餐的錯誤和瀆神之罪」。米哈伊爾立即在宗教大會上反唇相譏,對羅馬特使及其有關教徒處以破門律,指控他們「如同野豬一樣來到聖城企圖推翻真理」。這一事件直接導致了兩教會的最後分裂。
㈨ 教會歷史的三大時期
1054年,基督教分化為公教(在中國稱天主教)和正教(在中國稱東正教)。天版主教以羅馬權梵蒂岡為中心,權力集中於教宗身上;東正教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教會最高權力屬於東羅馬帝國的皇帝。
1096年~1291年,天主教以維護基督教為名,展開了8次宗教戰爭(十字軍東征)。
16世紀以後,歐洲各國發生了宗教改革運動,分化出許多支派。隨後的地理大發現以及殖民擴張,將基督教傳到了世界各地。
㈩ 教會歷史
悖逆的歷史:釋疑「黑暗的中世紀」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381205.shtml
文/縛來賓
提起歐洲的中世紀,人們正逐漸改變著對中世紀及基督教的看法時刻,在中國流行的意識形態「訓世」寫法在中國仍然沒有消弭。很多人把黑暗的歐洲中世紀與基督教緊密聯系一起,認為沒有基督教就沒有歐洲「黑暗的中世紀」。這是無神論意識形態長期的刻意扭曲,使得許多人限於認知的能力而糾纏於問題表象出現的觀點。可悲的是很多人懵然失覺、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這段歷史,實際是人悖逆上帝、人性墮落的歷史。本文欲從多層面、多視角,力求公正、客觀地分析基督教與歐洲中世紀的這段歷史。
一、初代教會:信仰與逼迫
1900多年前,當基督耶穌被本丟•彼拉多釘死在十字架上時,對他的十二個門徒來說,這一切似乎都完了,看到了主的命運,他們不禁為自己的生命安全感到擔憂,除了約翰,其它人都四散逃逸。但第三日,當在十字架上承受了極其慘烈酷刑的主耶穌,從死里復活後的顯現,打消了門徒的恐懼和懷疑,而且使他們明白了,耶穌上十字架前所說的話:「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著。凡活著信仰我的人,必永不死。」(約翰福音11;25,26)。
耶穌受難和復活的全部意義,使耶穌的十二個門的生命因此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從此他們振作精神,毫無畏懼的把福音從耶路撒冷傳講給了世界各地。
這個時代,一般被人稱為使徒時代;使徒時代的教會是在公元30-100年間。在公元30—64年間,當時的統治者羅馬皇帝還沒有對基督徒進行大規模的迫害,使徒門還可以相對自由地向人們傳講福音。但是好景不長,公元64年羅馬的尼碌執政,從司提反殉道起,拉開了教會遭受大迫害的序幕。後來先知彼得和保羅也死在尼碌暴政之下。
當時統治猶太人的羅馬政權逼迫基督徒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羅馬人是一個信仰多神的民族,認為每一種信仰都有其價值,如果基督徒對羅馬人的諸神略表一點敬意,他們會很高興歡迎基督徒加入他們的神殿。然而,這意味著偶像崇拜,對基督徒是不可接受的,因此他們毫不妥協地持守上帝的命令:「除了我以外,不可有別神」(出埃及記20;3)
2、逼迫,除了基督徒對羅馬的諸神表示蔑視外,就是基督徒對羅馬統治者的不敬虔。實際只要信徒們略表中心,對羅馬皇上的塑像獻上酒和香,迫害就會停止,但這樣的忠心,他們無法奉行,他們雖然尊敬當政者,但只奉一人為主,那就是耶穌基督。
3、還有就是當時的基督徒因著對基督的信仰過著非常嚴謹的道德的生活,基督徒很清楚的表明他們是獨特的一群,他們不怕與眾人不同。亦因這緣故,他們信仰的內涵,生活的方式,便顯得非常鮮明,絕不混淆。他們排斥和譴責羅馬中希臘人的放盪縱欲、殺嬰、棄嬰、同性戀、戀童、父權專制等等墮落行為,而這些行為在當時的羅馬希臘人眼裡是正當的,也是道德的。鑒於此,基督徒與羅馬人的沖突,就不只是信仰上的的沖突,也是由信仰引申的道德上的沖突了。
經常的拒絕意味著坐牢、拷打、甚至死刑。到一世紀末,基督徒被列為非法分子,抄家、被捕、處死、又有各種酷刑和燒毀聖經等。從公元64-323年間,羅馬政權對基督徒進行了的10次大逼迫,這10次的逼迫,據史學家估計,計有數百萬基督徒為主殉道。
其中最著名的殉道者是公元155年被殺害的基督徒波利卡普.波利卡普是示每拿(現今土耳其伊茲米爾市)教會的主教,曾是使徒約翰的學生。當他聽說羅馬人來抓他的時候,不僅沒有恐懼和驚慌,反而吩咐他的家人好好招待來抓他的人。那些來抓他的人得到很好的款待之後,他被帶到了羅馬總督面前。他們叫他敬拜皇帝,他說:「我不能這樣作。」這時他們想把他丟到獅子坑中去,而一個士兵報告說:獅子已吃得太飽,不能再進食了。於是總督就命令將他燒死。這樣,波利卡普受火刑而殉道了。他高唱著贊美詩,在熊熊的烈火當中死去。
還有里昂的女僕人布蘭迪娜的受難經歷也足以感動很多人。對於布蘭迪娜,也屬於殉道行列的她的主人曾經很擔心瘦弱的她能否始終如一地承認自己是基督徒,但她的表現讓所有人都大為震撼。雖然已經遍體鱗傷了,在奄奄一息中,就像一個勇敢的鬥士,還念念不忘自己的信仰。每次毒打後只需重復:我是一個基督徒,從來不作惡。」所有手段用盡以後,在最後一天,布蘭迪娜被帶到了斗獸場。鞭打之後,火椅之後,人們將布蘭迪娜裝在一張網里扔到一頭公牛前,狂獸蹂躪之後,人們將她殺害了。
幾乎每天人們都能夠看到不妥協的基督徒在這個斗獸場所受到的酷刑。人們脅迫他們對偶像發誓,他們不僅不為所動,並對羅馬人的神靈表示蔑視,最後激起了群憤。
公元284年間,在小亞細亞一個城鎮曾經發生這樣一個場景,當身旁放著數個獅子籠的羅馬審判官逐個問「你信耶穌嗎」時,很多基督徒都毫無畏懼地說「我信我主耶穌」,往往是話音未落,便被扔進了飢餓許久的獅子龍里,瞬時間血肉被吞噬,只剩幾塊殘骨。
逼迫和迫害,並沒有阻止人們對耶穌信仰的追求,不知有多少人被那些殉道場面所感動,而信了耶穌,其中也包括那些參與迫害行動的人。例如,公元286年,羅馬軍隊的司令莫里斯被基督徒的氣節深深感動,皈依了基督,而拒絕執行殺害基督徒的命令,結果自己反被殺害。
他們能毫無畏懼慷慨為主殉難,因為他們的生命是被基督耶穌改變的人們,他們認為因著與基督同行堅險苦難的路是無比榮耀的。
在受迫害的三百年間,羅馬帝國境內幾乎所有的教堂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聖經被焚毀,聖職者被逮捕,被嚴刑拷打。但是這些並沒有阻擋人們對基督耶穌的信仰,和對福音真理的追求。教堂沒有了,公開的聚會遭禁,於是人們聚集在家裡,聚集在曠野里,聚集在田間地頭,在那裡,基督徒們一樣讀聖經,唱贊美詩,禱告,敬拜,他們不僅沒有恐懼,沒有憂愁,反而充滿了喜樂。(安格說基督徒選擇在家庭聚會,有兩世紀之久。但這是逼迫的結果,而不是屬靈需要。)
二世紀的主教德爾圖良在他的《辯護辭》中說:「教會的種子是由殉難者的鮮血做成的。」這的確是事實。那些逼迫人喊萬歲的皇帝們都死了,而耶穌仍然活著,這個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拿撒勒木匠,讓整個世界得到了更新。根據史學家斯塔克估計,基督徒在頭一個三百年間增長了百分之四十,基督徒的數量已經達到了七百萬至一千萬間,是當時羅馬帝國七千萬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左右;地域甚至傳到了羅馬疆域以外的地方:往東向米所波大米、波斯、瑪代、巴特利亞、帕提亞、印度、和亞米尼亞;往東南向亞拉伯;又由埃及北部的亞力山大傳向埃及中、南部;向西傳到羅馬帝國北非各省;在歐洲傳到高盧,經多瑙河而至德國境內的羅馬各省。
終於在公元313年, 羅馬皇帝君士坦丁頒布《米蘭赦令》,規定在羅馬帝國內信仰可以自由,這個文件還規定立即無償歸還被沒收的教會建築和土地。雖然法令出台了,但對基督徒的迫害沒有停止,公元320年,有四十個羅馬士兵因拒絕放棄基督信仰而殉道。直到325年,對基督徒的迫害才真正停止,基督徒才從地下走出地面。
君士坦丁能頒布《米蘭赦令》,一個原因是他的母親海倫娜在主的蒙召下也成了一個虔誠的基督徒,母親的示範力量使君士坦丁在312年同篡位的大臣馬克森迪開戰前,向上帝而不是向羅馬神禱告,並使他大勝對手。
公元361年上台的朱利安,他原本對基督教沒有什麼好感,曾一度想禁止基督教,但是沒有成功,在他臨死前,無可奈何地對身旁已經皈依基督教的衛兵說「你們這些加利利人終於贏了」的時候,表明了他承認了福音對無數人的轉變以及對羅馬帝國的改變。
總結教會歷史,我們可以看見,基督徒們在三個世紀的殘酷迫害中,並沒有拿起刀劍去保衛自己,卻始終保持著政治上的被動,單單以苦難廝守真理、保持信仰,和以殉道來傳播基督的愛和饒恕。他們這樣做在很多人眼裡實在是很愚蠢,但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正是這種愚蠢的行為使後來的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行為有力地驗證了:「因為神的愚拙總比人智慧,神的軟弱總比人強壯。」(歌林多前書1:25)
因著對耶穌基督的信仰受逼迫的歷史的背後,有著很大的屬靈啟示在裡面。我們可以看到,在三百多年之久的漫長的逼迫中,初期教會聖徒們沒有放棄或模糊對上帝的信仰,相反,他們卻一直將救濟蒼生,播布光明,拯救罪惡的信仰氣節堅持到底,並持守信仰的生命力和純潔力,不畏血泊,堅持不懈地在苦難中宣揚福音。
迫害使信仰更堅韌,試煉使痛苦得以舒緩。早期的基督徒正是人在逼迫、試煉和痛苦中播灑著耶穌的種子。而這種子是文明種子,是社會的光和鹽。這一切正是上帝所喜悅的。
二、教會的墮落:中世紀黑暗史
392年羅馬宣布基督教為羅馬帝國的國教後。在世俗政權的支持下,基督教的傳教事業逐漸在歐洲大陸傳播開來然而,這一勝利卻導致了教會與世俗融合,信仰的力量被遺棄,教廷開始僭越上帝,即迎來了眾所周知的中世紀黑暗時期。表面看是幫了上帝的忙,但上帝並不喜悅,所以後來興起了宗教歸正運動。
313年前,羅馬人是對基督信仰者施以無情迫害;但當羅馬人把對基督的信仰變為國教後,對沒有信仰基督的歐洲人採取了同樣態度。公元476年起羅馬人在歐洲每征服一地,總是首先迫使被征服者改信基督教。基督教在歐洲紮下根,除了靠基督教徒的忍耐力量和所付出的鮮血的代價以外,還有一種方式,那就是用刀和劍迫使當地人皈依基督。
教會的墮落是逐步開始的,在326年至460年間,歐洲一些教會還是充滿了屬靈的光景的。《英網路全書教會史》中描繪了那時的景象:「各基督徒社團之間的互相往來是很活躍的。旅行的基督徒一定會收受到他們同教信徒的熱情歡迎和款待。各教會之間使者和書函自由往來。傳教士和佈道士來往各地絡繹不絕。各種各樣的文獻,包括福音書和使徒書信在內,流傳很廣。因此,統一的感覺在各方面得到了表現,基督教世界廣泛分隔的各部分的發展,多少接近於一個共同的形式。」
公元538年,受奧古斯丁主張的「以一人為元首的大公教會是惟一的教會」(奧古斯丁(公元354-430)是新約時代以來最偉大的基督教教師。對於基督教思想,他無疑具有出眾的屬靈身量和知識的能力,貢獻相當大。然而,因著他的盛名,也促使他的一些錯誤也大為廣傳,他的教會觀後來就完全發揚在天主教系統之中。任何人如何不對「唯一的教會」效忠,就是異端。奧古斯丁對這種思想的推動是不容置疑的。) 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任命羅馬教會的領袖為世界所有教會的首領,並賜給他審判異端的權柄,從此開始了他的勢力肆虐1260年的漫長歲月。他獲得了支配宗教與國家的驚人的獨裁權勢。
從此,基督教首先作為一個信仰逐漸淪落為了信仰根基匱乏、以膜拜形式為核心的宗教,既羅馬大公,又稱為羅馬教,即後來的天主教(又稱舊基督教以與新教區別)。純粹宗教的構成應該是由教主、教規、教徒主成。羅馬天主教完全具備這些特質。羅馬教皇是教主,羅馬教皇頒布的各種法令是教規,信徒則成了教徒。
這個時期是基督教的真理與異教的教理大混合的妥協時期。正如聖經舊約中提到的巴力神和以色列的宗教相混合一樣,這個時期也是謬道披上基督教的外衣滲透到教會的大背道時期。例如靈魂不滅說、地獄火刑說、煉獄說、向神父告解、聖事制度、安息日的變更、憑行為和功勞得救的錯謬福音等,眾多謬道涌進了教會。
基督教反對拜上帝之外的一切偶像,但在羅馬時期,各種其它形式的崇拜,如馬利亞崇拜、聖使徒彼得、保羅等崇拜逐漸興盛起來。本來聖經是信徒行事為人的最高准則,但按羅馬教會的規章除去在教會中任職的領袖以外,普通的信徒是不準讀聖經的。借口是防止一般信徒誤解、濫用聖經,最後竟把聖經封鎖了起來。這樣,神職人員任意曲解聖經,以人意取代神旨,「教皇無誤論」,教皇的斷案就是神的斷案。
當11世紀由教皇格里高利七世所領導的宗教改革運動完成了政教分離之後,占據正統地位羅馬教廷達到了權力頂峰,它不僅壟斷了管理屬靈事務的權力,也經常甘於世俗事務的管理。這個時期,教會逐漸從神的領地,脫胎換骨搬邁向了屬世的領地;教會的世俗化,使得教會只關心世界上的事情,而忽略了人得救之事,世俗化代替了永世的追慕。教皇有鑒於神國至高的特質,以及神國包羅萬象的護理,幾乎自詡為上帝了。
《天主教網路辭典》對「教皇」作了如下的解釋和定義:
「因教皇實在至尊、至高,所以他不能說是人,而是像上帝一樣的存在,是上帝的代理者。」
「教皇在這個地球上是代替全能上帝的地位。」
「教皇以天之王,地之王,煉獄之王的身份,頭戴三層冠冕。」
「教皇不單是耶穌基督的代理人,他也是隱藏在肉體當中的耶穌基督本身。」
「饒恕並不是直接從上帝那裡臨到的,所以必須要常常到神父那裡去告白罪。」
「上帝行事也以神父們對罪的赦免與否的判斷為根據,上帝根據神父們的判斷進行表態。」
——這是多麼驚人的話語,是多麼褻瀆的話語。聖經有如下的宣布:「因為只有一位上帝,在上帝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提前2:5),僭妄的「教皇」自命替代了耶穌,成了又一個長著肉身的上帝。
「他是抵擋主,高抬自己,超過一切稱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上帝的殿里自稱是上帝。」(帖後2:4)馬丁路德曾說過:這節經文正是適用在教皇權身上的預言。所以我們看到聖經對教皇權的預言是多麼確實啊。
教皇取代了上帝,使教會陷入一片黑暗:神職人員大膽篡改聖經中神的話語,使得神在教會中失去了該有的權威;神職人員也不再信守貧窮,而是搜刮民脂民膏,借機斂財,兜售贖罪券便是其常用的手段之一,大體上,整個教會不再屬靈,而是充滿了屬世的黑暗。教職人員逐漸背離了聖經,對於清心愛主的忠良,設立「異端裁判所」來加以迫害。教會至此已墮落到極點。
這個教訓告訴人們,當人們在信仰上出現問題時,那麼屬靈的光景註定死亡,道德就會出現問題,就會犯罪。
教皇違背基督信仰,演變為精神的壓迫者,於是,各種異端思想紛紛出現,在中世紀,最令教廷恐懼的反對力量,不是來自其他異教,而是來自基督教內部的「異端」。在中世紀羅馬教專橫統治的1260年中,有許多熱愛真理、對耶穌基督持守純真信仰基督徒,不肯服從羅馬教會的亂命,不肯接受羅馬教會傳講虛偽的道理來抵消聖經的見證,然而,他們的命運不是上絞架,就是投火籠。在中世紀當中,羅馬教會藉助政治權力逼迫並殺害了數萬純真基督徒。
其中一個例子就是著名堅守真理的波蘭瓦典西人。瓦典西人宣稱他們的信仰是可以追溯回到使徒時代,他們的特點篤信聖經的絕對權威性,對聖經有著一份特別的尊重。他們日常生活以及教會生活都是以聖經為根據,他們反對羅馬教皇禁止印刷聖經,壟斷閱讀及解釋聖經的權利,他們閱讀用通俗語文譯成的聖經,教導青年將整卷福音書與保羅書信背熟,扮成各種商人出外傳道,將手抄的經文分發各地,勸人悔改信真理。他們因此遭到了羅馬教的瘋狂迫害。
在波蘭的西南部和義大利的西北部有皮德蒙山谷,在那裡可以看到以前瓦典西人居住的地方。凡是聽到他們的故事的人,無不感到心酸。真正忠誠正直的人,為了按照聖經的教導而生活,逃到了那高山幽谷之中,他們常是在大的岩石洞里聚會禮拜。有一次,在他們聚會的時候,來了一群士兵,他們在洞口放火。當被濃煙熏嗆而難以忍耐的瓦典西人一個個從岩石洞中爬出來的時候,站在洞口前的士兵就掄起粗大的木棒,狠狠地向出來的人頭部砸去,他們的鮮血染紅了高山的白雪……
還有無數忠心的聖徒為了持守或傳揚聖經中的純正真道而殉道。羅馬的一個教會的一些信徒因為敬拜耶穌而不敬拜教皇,而受到了羅馬軍兵的逼迫,他們逃到山中做禮拜。這個時候羅馬士兵找到了他們。有三十個基督徒不幸被捕。那是寒冷的冬天,那些士兵們砸破冰面,將他們投入冰冷的水中,讓他們在那裡慢慢地活活凍死。然而這三十人肩並肩,開始在冰冷的水中轉圈,並且口中高唱著贊美詩,來面對寒冷和死亡。他們口中唱著說:「我們是忠誠於上帝的四十名精兵,我們是忠誠於上帝的三十名精兵……」此情此景感動了岸上的羅馬軍士百夫長,他回想起自己小時候曾有過的基督教信仰,便緩緩走近那三十個人。這時那三十人中有一位因不堪忍受折磨而從水中上來,表示願意妥協,放棄自己的信仰。水中的人繼續在高唱:「我們是忠誠於上帝的二十九名精兵……」這時候,那位深受感動的百夫長一邊喊「讓我來代替你的位置」,一邊跳進冰冷的河中,與那剩下的二十九人一同轉圈。於是他們又一起唱著:「我們是忠誠於上帝的三十名精兵,我們是忠誠於上帝的四十名精兵……」,直到最後一口氣。
……
具有諷刺的是,公元313年前,基督徒是受不信基督的羅馬人所迫害,而300年後,基督徒卻是受基督的羅馬教會所迫害。二者有聯系而又有不同。所謂聯系,就是迫害一方都與羅馬等世俗政權有關,但僅此而已。
不同是,早期的基督教會因著對上帝的忠誠,而對羅馬人的神靈和統治者缺乏敬虔而遭受的逼迫,而後來卻是由基督教墮落成的天主教會因著對聖經真理的背謬而去迫害。在這個謬道壓迫真理的時期,教會背離了聖經原始教義,把愛的救恩幾乎變成了恨的咒詛。由此,殉道先知的行跡和著名教父的教誨不再具有主宰作用,教皇制定的法則成了人們必須遵守的道德准則;教權與皇權的結合共同擔負著對內處置異端,對外發動戰爭的任務,所以才有中世紀的大規模異端迫害。
基督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約翰福音18:36)。又說:「誰立我作你們斷事的官,給你們分家業呢?」(路加福音12:14)「教會的權柄自有領域,就是傳福音,施行聖禮。不得強行干預政治的權柄;不得移授國柄,不得廢除官府的法令;不得避免對官府應有的服從;不得妨礙民政上任何關於法令與契約的判斷;也不得為官府訂立關於團體的法律。」(馬丁路德《基督教的自由秩序》)
但中世紀的教廷僭越上帝,欲建立人間天國(與後來興起的共產主義運動一樣),卻是腥風血雨,墮入了黑暗。因為肉體的軟弱和邪情私慾,這個悲劇,更准確說,是「人的悲劇」。
三、聖經的啟示
對羅馬帝國和之後教皇權的預言很大一部分在聖經的《啟示錄》里。《啟示錄》由使徒約翰於公元90—96年間寫成,所預示的都是約翰身後幾十年至未來的事情。這卷書是耶穌基督的啟示,不是約翰造給後人的啟示,約翰只不過是將耶穌賜下來的啟示記錄下來而已。其中給亞細亞七個教會的書信揭示了未來教會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走向。這里只列出前面的四個教會的預表。
1、以弗所教會(啟2:1-7):預言公元34-100年間的教會。以弗所教會象徵初代教會,象徵耶穌復活升天之後產生的使徒教會。這個教會曾經是純潔而火熱的。
2、士每拿教會(啟2:8-11):預言公元100-313年間的教會。這個教會象徵使徒教會之後受到逼迫的教會,這期間充滿了逼迫和殉道,直到 羅馬 君士坦丁皇帝將基督教定為國教為止。本文舉的為主殉道的波利卡普既就是示每拿教會的主教。
3、別迦摩教會(啟2:12-17):,預言公元313-538年的教會,就是君士坦丁上台後,停止逼迫時期。迦摩時期的教會是將異教的哲學和教導帶進來,從而開始妥協的教會,是逐漸離開真理而背道的教會。
4.推雅推喇教會(啟2:18-29):預表天主教時期。推雅推喇教會象徵公元538年—16世紀初的教會,是指持續了上千年的中世紀黑暗時期的教會。在這一時期,聖經的真理被妥協,各樣的異教理論席捲教會。這一時期也是教皇權的勢力紮根的時期。漫長的上千年的黑暗時期,直到宗教改革的興起,這一黑暗時期就是推雅推喇教會時期。
對於羅馬天主教的興起,啟示錄中還有進一步的表述。「又賜給它說誇大褻瀆話的口,又有權柄賜給它,可以任意而行四十二個月。獸就開口向上帝說褻瀆的話,褻瀆上帝的名並他的帳幕,以及那些住在天上的。又任憑它與聖徒爭戰,並且得勝。也把權柄賜給它,制服各族、各民、各方、各國。(啟13:1-10)」
它又「誇大褻瀆話的口」,這是什麼意思呢?在聖經裡面「褻瀆」就是說僭妄的話,將自己當作上帝。」「可以任意而行四十二個月」。在聖經里的預言中,一日頂一年,四十二個月,就是3年半,也就是1260天。在聖經裡面有七次提到這1260年的預言。這句話表明羅馬天主教的興起與謬道要持續1260年。這是多麼驚人的吻合!
而對羅馬天主教的興起與謬道,在聖經《但以理書》中也有預言。「我正觀看這些角,見其中又長起一個小角,先前的角中有三角在這角前,連根被它拔出來。這角有眼,像人的眼,有口說誇大的話。(但7:8-24)
「其中又長起一個小角」。這小角「形狀強橫,過於它的同類」,「與先前的不同」,這個小角看上去不同於其它的角,比其它的角更加強悍,象徵了它是一種帶著宗教和國家的特徵的勢力,這正是在預言教皇權的勢力。
使徒保羅也曾預見在「主降臨之前必有不法者顯露」。他說,在基督復臨之前,必有「離道反教的事;並有那大罪人,就是沉淪之子,顯露出來;他是抵擋主,高抬自己,超過一切稱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上帝的殿里,自稱是上帝。」(帖後2:3、4)。對應後來羅馬教皇勢力的建立,保羅的先見是多麼貼切。
自從一些思想家認識到信仰需要恢復以後,他們便重新開始研究聖經,形成了很大的亮光,他們開始理解了因信稱義的道理,同時他們開始理解了上帝的預言。研究這些預言以後,他們看到這個敵基督是誰呢?正是人們敬拜的教皇。所以16世紀宗教「改革『家們興起了信仰恢復運動,也因為他們在研究但以理書的時候,也理解了上帝給人們的預言警示。
教會從興起、興旺到墮落,到不冷不熱,聖經里是有很大的啟示,曾經給十九世紀四十年代的很多無神論者以很大的震撼。這不能不說是上帝的神奇和奧妙在裡面。
四、信仰恢復:「宗教改革」運動
在這節里,我將不以「宗教改革」來做探討軌跡,我認為「宗教改革」表達非常不確切。中國的學術界在轉述西方宗教信仰史時,包括一些嚴肅的中國學者同官方的教科書一樣,都做了這樣的誤導。為什麼要用「改革」這個字眼?「改革」傳遞的信息與真相恰恰相反。基督教本來不用「改革」,聖經是上帝的默示,聖經沒有改變,是羅馬天主教偏離了基督信仰,人們只不過要回到純粹的基督信仰裡面去,把基督教會恢復到對神虔敬使徒時代。「宗教改革」運動在歐洲學者中一般與信仰歸正相連;信仰歸正實質就是信仰的恢復運動。(但為照顧到習慣,本文有些地方還不得不用「改革」二字。)
我們看到,在聖經里,舊約的以色列百姓的歷史是教會歷史的一個縮影;在教會的歷史中,我們看到了很多的黑暗,我們也看到了在那黑暗中,上帝興起的一次又一次的復興。但是很可惜的是,很多神的兒女人竟也認為,復興是上帝永遠的旨意,而隨意見證。但舊約的歷史告訴我們,復興完了,還要墮落;其實,上帝真正要做的是信仰的恢復工作。
信仰的恢復工作從馬丁•路德開始。馬丁•路德讓人知道是因信稱義,靠神的恩典才能回到神的裡面去,而不是靠人們的工作如何。
馬丁•路德生於公元1483年的德國鄉村愛斯勒奔。成年後,路德沒有按著他父親的意願成為律師,而是進入在以弗特的奧古斯丁修道院。在那裡路德藉著執著開始閱讀聖經,當馬丁路德閱讀保羅寫的羅馬書的時候,他明白了因信而稱義的屬靈道理。
長久以來羅馬天主教藉著聖禮和居間的神職制度,在人和神之間建立起了一條鴻溝,攔阻了信徒之間的交流,攔阻了人神之間的交通。當時的基督徒,他們認為的所謂的得救,是靠著教皇、教父、或這些教會裡面的神父們,告解里給他們的赦免,他們的罪才得到赦免。或者他們要買贖罪劵,罪才得到赦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