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考歷史政治主要(重點)考初幾的知識
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近現代史,不同版本的教材內容稍有區別,大致都是初二、初三的內容。初一的中國古代史考得比較簡單
⑵ 初三歷史知識點總結
6.俄國十月革命和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俄國經濟陷於全面崩潰,1917年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出現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資產階級政府繼續進行帝國主義戰爭,並用武力鎮壓革命群眾.1917年11月7日,在列寧親自領導下,十月革命武裝起義取得勝利,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工人士兵蘇維埃人民委員會,推出」一戰」,頒布了沒收地主,寺院土地,分配給農民耕種的<土地法令>.
蘇聯開始有計劃的經濟建設,1928年和1933年的兩國五年計劃,其重點都是重工業,兩個五年計劃的完成,蘇聯由農業國變成了工業國.1937年蘇聯基本完成了農業集體化.同年蘇聯通過新憲法,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蘇聯的確立.
7.巴黎和會與<凡爾賽和約>
1919年1-6月,參加國有27個,英國,法國,美國三國成為和會的主宰.其主要內容有:同德國簽訂<凡爾賽和約>;分別和德國盟國簽訂一系列和約,它們和對德和約共同構成了凡爾賽體系.決定成立制裁侵略,維護世界和平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1920年成立,實際上是帝國主義列強維護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秩序的工具).確定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統治的新秩序.(和約內容見初三<世界歷史>第二冊35頁)
8.華盛頓會議
在美國倡議下召開,共有九國國家參加,美,英,日三國起主要作用.英,法,日,美簽訂了<四國條約>,相約互相尊重它們在太平洋區域屬地的權益.美,英,日,法,意五國簽訂了<限制海軍軍備條約>,規定了五國海軍主力艦的噸位比例.1922年,九國代表簽署了關於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實際上成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提供了方便.華盛頓會議是巴黎和會的繼續,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國家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最終確立了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9.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和羅斯福新政
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首先從美國開始,是一次世界性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這次危機有三大特點:波及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破壞性大.
羅斯福新政的目的是在不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消除經濟危機.其內容有:金融方面,首先從金融業開始,使私人現款重新流通;農業方面,政府讓農民縮減耕地和屠宰耕牛,由政府撥款補償;工業方面,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國家對工業的調整,1933年國會通過工業復興法,加強政府對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的調節和控制;社會賑濟方面,新建許多公共工程,以減少失業隊伍,刺激消費和生產.
評價:a.新政取得了一定成效,使美國經濟緩慢地恢復過來,資本主義統治得到穩定;
b.資本主義制度沒有改變,產生危機的根源依然存在,新政不能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
10.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德意日三國建立法西斯專政的根本原因是世界經濟危機的打擊.
希特勒的上台執政,標志著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1936年,日本受到軍部控制的內閣上台,標志著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形成.1937年,德,意,日三國結成侵略性的軍事政治集團,成為「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又稱軸心國集團.
11.第二次世界大戰
原因:a.在經濟危機的打擊下,德意日建立和強化了法西斯專政,瘋狂對外侵略;
b.英法美的縱容侵略政策加速了大戰的爆發.
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大戰全面爆發;
1941年6月22日,德國突襲蘇聯,蘇聯軍民英勇捍衛國土,取得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
1942年初,國際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1943年9月義大利新政府投降;
1943年中,美,英在埃及召開開羅會議,發表了<開羅宣言>,為戰後處理日本問題提供了依據;美,英,蘇在伊朗德黑蘭舉行了會議,確定了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
1945年初,美,英,蘇三國在蘇聯的雅爾塔舉行會議,會議達成重大協議:德國由美蘇英分區佔領;蘇聯參加對日作戰;成立聯合國.
1945年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
1945年7月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立即無條件投降;1945年8月初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兩顆原子彈;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9月2日正式簽署投降書
12.二戰後蘇聯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措施和影響
從1946年起開始執行第四個五年計劃,在斯大林領導下,集中精力恢復並發展經濟,重工業和國防工業是蘇聯工業的發展重點.蘇聯人民取得了經濟振興的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教育文化事業有較大發展,加強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吸引力.
13.」歐洲共同體」的建立
1967年,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和國際地位,促進經濟的發展,加強互相間的合作,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等六國發起建立了」歐洲共同體」組織.」歐共體」建立後,成員國數目不斷增加,相互之間的合作日益密切,促進了成員國的經濟發展,也提高了歐共體在國際上的地位和作用.
14.美國的霸權政策和美蘇爭霸
美國霸權政策的體現:
194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在歐洲推行」冷戰」政策(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採取的除戰爭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敵對行動).
美國通過提供經濟援助,抵擋蘇聯和社會主義力量的沖擊,控制西歐各國.
為了進一步控制西歐,對歐洲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包圍,1949年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20世紀50.60年代,發動了侵略朝鮮和越南戰爭.
美蘇爭霸:20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國立的增強,蘇聯也走上了霸權主義的道路;60年代的」古巴導彈危機」;70年代末,蘇聯出兵佔領了阿富汗,企圖建立在南亞和波斯灣地區的霸權;美國提出了」星球大戰」計劃.美蘇爭霸嚴重威脅世界和平,也給兩國本身帶來了沉重的負擔,蘇聯力不從心,80年代中期被迫改變稱霸政策.
15.第三世界的興起
二戰後亞洲人民首先掀起民族解放運動;
1947年英國被迫同意印度獨立,把原來的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
⑶ 河北中考政治知識點總結
中考政治知識點總結
一、如何樹立和堅持科學的發展觀?(針對國家或者某地應如何發展的問題均可參考以下答案)
(1)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長同社會發展相適應,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良性循環。
(2)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把經濟建設轉移到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註:為使答案更全面可適當加上民主政治建設,法律建設和文化建設等方面的內容。)
二、針對國家或地方做某某事情的意義或者作用可參考以下答案:
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於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有利於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和共同富裕,有利於建設和諧社會,有利於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
(註:視情況採用,假若題目說的是某一方面的問題,例如環境保護問題,則最好在環境方面的意義多著筆墨)
三、凡是涉及應如何做,如何防止某些不好事情的發生可從國家,社會,學校,家庭,青少年的角度出發組織答案。(視情況選擇某個角度或多個角度)
國家——制定完善各種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
四、關於對某事情的認識、看法或體會的問題——可按是什麼?為什麼?(有何意義)及應怎樣做的思路組織答案。
關於某事情(漫畫或者圖表)說明了什麼的問題——簡要概括說明的意思後要加上應怎樣做的答案。
五、關於舉行某活動的發言提綱:
1、舉行此次活動的目的;2、舉行此次活動的意義;3、我們在此次活動中應做的工作;4、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應——(根據題意說)
六、其他一些特別要注意的問題:
國家為什麼要重視某某問題或國家在某方面加大力度的原因。(專題P2「為什麼要重視三農問題」)
國家、農村或某地發生巨變或取得某成績的原因。(專題P5「家鄉巨變的原因」)
對取得某項成績(如神6、申奧、三峽工程、基因工程)的認識。(專題P6神州6成功發射的原因)
為什麼要科技創新?如何科技創新?
為什麼要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如何科教興國,人才強國?
為什麼要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如何發展?(專題P5)
為什麼要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怎樣建設?
如何發展民主政治?
我國的國情問題(主要矛盾、人口、資源、環境)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有關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的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有關家庭責任、學校責任、社會責任、國家責任的內容。
有關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與青少年權利相關的法律有:《憲法》(規定我們所有的權利和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婚姻法》(規定父母要撫養、教育和保護未成年人)
總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集體的、社會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要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公民在履行義務時應做到:法律所鼓勵的,積極去做;法律所要求的,必須去做;法律所禁止的,堅決不做。
對2008年奧運會主題的口號「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認識。
1、 實行對外開放市我國長期的基本國策,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
2、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口號體現了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國家要發展的歷史潮流。(同一世界中我們有共同的話題:和平與發展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經貿交流與合作問題)
3、 口號體現了「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體現了可持續發展要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福娃」具有濃郁的中國特色,表現了我們多民族大家庭的文化特點,請你談發展先進文化與傳統文化的關系。
1、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淵源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又植根於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踐,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時代感;
2、 發展社會主義文化要結合時代精神創造性地吸收包括中國傳統文化在內的一切文明成果;
3、 任何先進文化總是與傳統文化一脈相承,血脈相連的。
公民的權利與義務:
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人身權 1、人身自由(生命健康權不受非法侵犯、身體不受非法搜查、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
2、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姓名權、隱私權等)
3、住宅不受非法侵犯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 我們的權利受侵犯應如何做:
1、提高法律意識,依法自律,聽從父母和老師的教育;2、權利被侵犯,要告知父母和老師;3、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公民在婚姻家庭關系中的權利和義務 1、婚姻自由(結婚自由和離婚自由)
2、父母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1)未成年人有受父母撫養、教育和保護的權利;
(2)成年子女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包括物質贍養和精神慰籍) 1、子女有請求父母履行義務的權利;2、可向法院提起訴訟,以得到合理解決
1、一般由有關部門調解,調解不成時由法院判決;2、對拒絕贍養父母的行為,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和法律制裁
受教育權(既是權利又是義務) 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必須予以保證。(家庭、學校、社會、國家分別應承擔的責任見提綱) 家長剝奪孩子的受教育權,可採取一下措施:1、積極向父母宣傳義務教育法;2、尋求居委會(村委會)幫助或行政干預;3、用法律手段維護。
消費方面的權利 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不受侵犯的權利(最基本)
消費者對商品真實情況的知悉權
對商品的自主選擇權
公平交易權
依法求償權
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 1、與生產者或銷售者協商解決;2、向消費者協會尋求幫助;3、向工商行政部門投訴;4、向法院提起申訴,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合法財產權 佔有權(擁有財產)
使用權(使用財產的功能)
收益權(獲得收益) 民事法律手段(最普遍):公民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所有權,恢復原狀、排除妨害,賠償損失等。刑事法律手段(最嚴厲最有效):打擊搶劫、盜竊、詐騙、敲詐勒索等侵犯財產的犯罪行為。
政治權利和義務 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批評建議權
言論自由權
遊行示威權
結社自由權 公民如何行使監督權?
1、向人大代表反映情況;2、給有關國家機關打電話,寫信;3、向新聞媒體反映情況。
同違法犯罪做斗爭(義不容辭的責任) 1、 同違法犯罪做斗爭不能硬拼蠻干,要用最少的損失來制止違法行為。如設法穩住歹徒,記住歹徒的相貌,了解歹徒的去向,及時撥打「110」電話,保護好違法犯罪現場和各種證據;
2、 揭發檢舉、正當防衛是同違法犯罪做斗爭的有力武器
⑷ 要會考了,誰能把初中政治歷史知識點給總結一下.最好是帶有書上頁數的那種.
還是看書看練習比較好,看那些上課畫的,重點的.
然後多背吧..
不難的...網上很難找到什麼書上頁數的那種
還是多花點時間看看書,考卷,練習冊,
網上有的書上都有
⑸ 初中政治知識點總結
不知道有用沒有,呵呵!
初三政治知識點歸納
(一)「標志」
1、 現代社會的重要標志:依法治國
2、 一個國家主權和尊嚴的標志:國旗
3、 主權國家的標志和國家威嚴的象徵:國徽
4、 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生產工具
5、 原始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石制工具
6、 原始社會後期社會生產發展的新水平的標志:包括金屬工具在內的金屬製品和手工業的出現
7、 私有制在社會上確立的標志:土地成為私有財產
8、 奴隸社會形成的標志,也是人類進入階級社會的標志:奴隸制國家的建立
9、 奴隸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主要標志:金屬工具在生產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10、 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文字的出現
11、 封建社會形成的標志:封建國家的建立
12、 封建社會生產力提高到一個新水平的標志:冶鐵技術的發展
13、 世界近代史開端的標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4、 資本主義社會形成的標志:資產階級國家政權的建立
15、 工業革命的標志: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
16、 工業革命完成的標志:用機器製造機器
17、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標志:電力的廣泛應用
18、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標志:電子計算機、原子能的發明和應用
19、 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標志:《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20、 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開端的標志:五四運動
21、 人民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立的標志:我國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政權的建立
22、 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依法治國
(二)「基礎」
1、 實現權利的基礎:義務
2、 國家機構產生的基礎:人民選舉
3、 未成年人保護的基礎:家庭保護
4、 國家和人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國家領土
5、 人類社會的基礎:生產勞動
6、 生產關系的基礎:生產資料所有制
7、 產生國家的基礎:階級對立
8、 腦力勞動者任何成就歸根到底建立的基礎:廣大體力勞動者的勞動
9、 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基礎:封建土地所有制
10、 封建等級制度的基礎:封建土地所有制
11、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基礎:小手工業者的分化
12、 資本主義社會大生產的基礎:機器大工業
13、 資本主義剝削制度的基礎: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
14、 資本主義民主的基礎:資本主義私有制
15、 資產階級人生價值觀形成的基礎:資本主義私有制
16、 中國社會主義建立的基礎:經濟極端落後
17、 人類生活和生產的物質基礎:自然資源
18、 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的物質基礎:經濟建設
19、 全國人民團結奮進的共同政治基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20、 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商品生產和流通起基礎性調節作用
的:市場
21、 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社會主義公有制
22、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人民當家作主
23、 文化建設的基礎工程:發展教育和科學
24、 實現現代化,基礎在:教育
25、 「三個有利於」標準的核心和基礎: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
(三)「根本」「基本」
1、 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
2、 法律的基本特徵: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3、 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
4、 我國的根本制度:社會主義制度
5、 我國的根本任務: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6、 履行義務的基本要求和集中體現:守法
7、 犯罪的基本特徵:犯罪是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犯罪是違反刑法的行為;犯罪是依照法律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
8、 保護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則:(1)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3)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特點(4)教育和保護相結合
9、 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又是公民的基本義務:勞動、受教育
10、 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基本特徵:九年制義務教育是具有強制性的教育;九年制義務教育是普及性的教育;九年制義務教育是免費的教育
11、 人民參加國家管理的一項最基本的政治權利: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12、 生產力的基本因素:生產資料、勞動者(生產工具、勞動對象、勞動者)
13、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迅速發展必須具備的兩個基本條件:(1)要有大量失去生產資料,又能夠自由出賣勞動力的人(2)要有開辦資本主義企業所必需的大量貨幣財富
14、 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生產社會化同資本主義私有制之間的矛 盾
15、 經濟危機的基本特徵:生產過剩
16、 資本主義生產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動機:千方百計追逐剩餘價值
17、 太平天國農民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農民階級不代表先進的生產力
18、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
19、 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20、 我國的最基本國情: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21、 我國的基本國策:計劃生育、對外開放……
22、 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
23、 四項基本原則: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24、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25、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用鄧小平理論教育人民,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26、 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標和基本政策,有機統一,不可分割,構成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27、 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四)「目標」
1、 依法治國的目標: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2、 社會主義法律和社會主義道德共同的目標: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促進和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向前發展
3、 我國未來人口發展規劃的具體目標:2000年全國大陸人口控制在13億以內,2010年控制在14億以內;到2000年人口自然增長率降到10‰以下,基本完成人口再生產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現代化轉變
4、 我國在今後相當長時間內的奮斗目標: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5、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6、 實現共同理想的必然趨勢和最終目標:實現最高理想
7、 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目標:培養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四有」公民
(五)「本質」「實質」
1、 犯罪最本質的特徵:犯罪是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
2、 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從事生產勞動
3、 國家的本質:在階級社會,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
4、 奴隸制國家的本質:奴隸主階級統治奴隸階級的工具
5、 封建制國家的本質:地主階級統治農民階級的工具
6、 資本主義法律的本質:是資產階級利益和意志的體現,是維護資產階級經濟利益和政治統治的工具
7、 資本主義國家的本質:維護資產階級利益和統治的工具
8、 資本主義民主的實質:資產階級享有的民主
9、 社會主義的本質: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10、 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本質特徵:生產資料公有制
(六)「目的」
1、 人民法院適用刑罰的目的:預防犯罪和減少犯罪
2、 原始社會末期出現的商品生產的目的:交換
3、 資產階級革命的目的:推翻封建統治、建立資產階級政權
4、 資本主義生產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動機:千方百計追逐剩餘價值
5、 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6、 改革的目的: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7、 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生產目的:滿足全體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七)「制度」
1、 我國的根本制度:社會主義制度
2、 實現資本主義民主的重要政治制度:議會制度、選舉制度、政治制度
3、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4、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製度: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5、 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6、 我國的政黨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八)「矛盾」
1、 奴隸社會的主要矛盾:奴隸主階級和奴隸階級之間的矛盾
2、 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之間的矛盾
3、 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
4、 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生產社會化同資本主義私有制之間的矛盾
5、 資本主義社會的三大社會矛盾: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矛盾;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6、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7、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在階級關繫上表現為: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的矛盾和斗爭
(九)「核心」
1、 依法治國的核心:依憲治國
2、 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3、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部分:思想道德建設
4、 社會主義道德教育的核心:為人民服務
(十)「保障」
1、 國家長治久安的保障:依法治國
2、 社會主義道德實現的保障:社會主義法律
3、 公民權利的立法保障:憲法和法律
4、 公民權利的司法保障:公民認為憲法和法律賦予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也可以向紀檢部門、監察部門、檢察機關舉報,這些司法機關和部門必須秉公執法,切實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
(十一)「特徵」、「特點」
1、 法律的基本特徵: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2、 法律最主要的特徵: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3、 我國公民權利和自由的特點:平等、廣泛、真實
4、 犯罪的基本特徵:犯罪是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犯罪是違反刑法的行為;犯罪是依照法律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
5、 犯罪最本質的特徵:犯罪是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
6、 義務教育的基本特徵:強制性、普及性、免費
7、 生產勞動的主要特徵:製造工具
8、 採集和漁獵的生產方法的特徵:搜集天然食物
9、 原始社會生產關系的特點:生產資料集體所有;人們在共同的生產勞動中結成原始的平等互助合作的關系;平均分配消費品
10、奴隸社會生產關系的特點:奴隸主佔有生產資料並完全佔有奴隸;奴隸毫無人身自由,完全在奴隸主的強制下勞動;奴隸勞動創造的產品全部歸奴隸主佔有和支配,奴隸主只給奴隸最低限度的生活資料
11、封建社會土地制度的特點:地主階級佔有絕大部分土地,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卻沒有土地,或者只有很少土地
12、封建社會生產關系的特點:地主階級佔有絕大部分土地;地主階級不完全佔有農民,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地主階級通過地租、高利貸等方式,佔有農民大部分勞動成果
13、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資本家佔有生產資料,工人沒有任何生產資料;工人不得不受雇於資本家,為資本家勞動,在生產過程中受資本家剝削;資本家佔有大量剩餘價值,工人僅得到維持生活的工資
14、資本主義民主的重要特點:狹隘性和虛偽性
15、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的主要特徵:壟斷占統治地位
16、經濟危機的基本特徵:生產過剩
17、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勞動者共同佔有生產資料;消滅了人剝削人的制度,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形成平等互助的關系;個人消費品實行按勞分配
18、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徵:生產資料公有制
(十二)「關系」
1、 道德和法律的關系:
(1)共同點:都是人們的行為規范,都約束人們的行為
(2)不同點:a、表現形式不同。道德通常存在於人們的認識和社會輿論中,道德規范大多是不成文的。法律對人們權利和義務的規定是明確、嚴格和具體的,它通常表現為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法律、法令、條例等規范性文件
b、實現方式不同。道德主要依靠社會輿論和教育的力量,依靠人們的覺悟,來保證對它的遵守。法律也依靠公民自覺維護和遵守, 但國家強制力的保證始終是必要的和不可缺少的
c、調整對象和范圍不同。道德所運用的范圍幾乎涉及到人們在社會生活、社會活動中的一切行為,違反道德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的動機也會受到輿論的批評。法律則只調整人們的行為,沒有行為表現的思想活動就不屬於法律調整的范圍。
2.社會主義道德和社會主義法律的關系
(1) 社會主義法律和社會主義道德有著共同的目標――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促進和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向前發展。因此,它們有著互相配合、互相促進、互相補充的關系。
(2) 社會主義法律,將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要求加以確認,並規定為人們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保障了道德的實現。
(3) 社會主義法律對道德建設起促進作用。因為法律的強制力一方面表現在對違法行為進行處理和制裁,可以使人們明確而具體地認識到國家保護什麼,反對什麼;另一方面又表現在對先進行為、對保護人民利益和國家財產做出貢獻的公民進行表彰和獎勵。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以榜樣來引導人們行為,弘揚正氣,壓制邪惡,必然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提高人們的道德水準。
(4) 社會主義道德可以促進社會主義法律的實施。人們的道德水準提高了,不但自己會自覺地遒紀守法,而且能以主人翁的態度維護法律的尊嚴和權威,勇於同一切違法現象作斗爭,使一切違法行為在社會輿論中處於十分孤立的地位,並得到及時的揭露和有力的抵制。
3、 憲法和普通法律的關系:
(1) 內容不同。憲法規定的是國家生活中最根本的問題,普通法律只規定國家生活某一方面的問題;
(2) 法律效力不同。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普通法律立法的最高原則,普通法律不得與憲法相抵觸,否則被視為無效;
(3) 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不同。憲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為嚴格
4、 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權利和義務是一致的
(1) 首先,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裡,人民既是國家的主人,又是國家的建設者,因此人民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同時承擔著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重要職責。
(2) 其次,權利和義務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權利是履行義務的前提,只有保證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和自由,才能調動公民履行義務的積極性;義務是實現權利的基礎,公民只有自覺履行義務,為社會、國家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為維護社會穩定,搞好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才能為充分享受權利和自由,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社會環境。
5、一般違法和犯罪的關系:
(1) 一般違法和犯罪是有區別的。犯罪是違法程度達到觸犯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嚴重違法行為。一般違法是違反其他法規,應當受到行政處罰或民事處罰的違法行為。
(2) 但違法和犯罪並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違法和犯罪只有違法程度的區別,其本質是相同的,都是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都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在現實生活中,犯罪往往都是從違法開始的。
6、犯罪和刑罰的關系:
刑罰與犯罪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犯罪是適用刑罰的前提,刑罰是犯罪的法律後果。
7、各民族之間的關系:平等、團結、互助
8、 生產關系三方面內容之間的關系:
這三方面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體。其中,生產資料歸誰所有是基礎,決定著生產關系的其他兩個方面。
9、 奴隸主和奴隸的關系:赤裸裸的剝削和被剝削關系(佔有關系)
10、 地主和農民之間的關系:明顯的剝削和被剝削關系(依附關系)
11、 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的關系:隱蔽的剝削和被剝削關系(僱傭關系)
12、 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關系:
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無產階級領導革命所必然經歷的兩個不同性質的革命階段,兩者之間具有必然的聯系。在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以後,就必然進一步開展社會主義革命,消滅剝削制度和剝削階級,建立社會主義制度。
13、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關系: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有機整體,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堅持改革開放是互相促進的,兩者都是為了更好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
14、 社會主義低級階段和共產主義高級階段的關系:
(1) 共同點: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它們都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本質特徵,都消滅了人剝削人的制度,發展生產的目的都是為了滿足全體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2) 不同點:a、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比較發達,共產主義社會生產力高度發達,社會產品極大豐富;b、社會主義社會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共產主義社會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則;c、社會主義社會還存在階級和階級差別,共產主義社會階級和階級差別將最終消亡;d、共產主義社會與社會主義社會相比,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將有極大的提高
15、 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關系:
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都是崇高的社會理想,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
實現共同理想是實現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備和必經階段。建立和鞏固社會主義制度是一個長期的曲折的過程,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的理想則更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艱苦奮斗。共同理想的實現,正是為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的最高理想創造物質條件和精神條件。
實現最高理想是實現共同理想的必然趨勢和最終目標。社會主義社會是共產主義社會的低級階段,社會主義發展的最終目標和必然趨勢是實現共產主義。我們現階段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斗,也就是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而奮斗。
16、 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
發展是目的,改革是動力,穩定是保證
17、 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的關系:
基本綱領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內容,是黨的基本路線在經濟、政治、文化
等方面的展開,是這些年來最主要經驗的總結
18、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關系:
(1)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力的水平決定生產關系的特點,生產力的發展決定生產關系的變化
(2)生產關系反作用於生產力:當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時候,就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當生產關系不適應生產力的時候,就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⑹ 中考歷史知識點
2010年中考歷史復習資料
[1]
閉關鎖國與對外開放比較表
對
外
開
放 時間 表現 歷史作用
漢朝 絲綢之路 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梁
造紙術的外傳 造紙術傳播到世界各地,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響了世界文明的進程。
唐朝 遣唐使 對日本的生產、生活與社會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鑒真東渡 對中日經濟文化交流做出了傑出貢獻。
玄奘西行 第一個系統地將天竺的佛教、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等記錄下來並介紹到了中國,促進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
宋朝 指南針傳入歐洲 為環球航行和新大陸的發現提供了重要條件
明朝 鄭和下西洋 加強了中國與亞非各國人民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來往,推動了華僑移居南洋,促進了南洋地區社會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後 1980年,我國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立經濟特區,作為對外開放的窗口。 有力推動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
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需要學習別的民族、別的國家的長處,學習人家先進科學技術。-----鄧小平
閉
關
鎖
國
清朝
嚴格限制對外貿易 雖有防禦西方殖民勢力的一面,但同時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嚴重的惡果。它限制了我國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阻礙了中外文化的交流。閉關自守最終不能扭轉中外力量的對比,不能從根本上抵擋殖民勢力的侵略,反而進一步導致閉塞、停滯、倒退,使中國更加遠離世界發展的潮流。
[2]
中國近代化的探索歷程
三個階段 名 稱 領導者 歷史作用
學習西方軍事器物
洋務運動 洋務派(恭親王
奕欣、曾國藩、
李鴻章、左宗棠) 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它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工業企業,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發展,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學習西方政治制度 戊戌變法 康有為、梁啟超 戊戌維新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
辛亥革命
孫中山 清朝的統治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崩潰,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終於結束。民主共和國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
學習西方思想文化
新文化運動
陳獨秀、胡適 新文化運動激發了廣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熱情,促使人們沖破封建思想的羅網,探索救國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國掀起了一場思想解放的風暴。
[3]
西藏與中央政府關系簡史
歷史時期 主要事件及影響
唐朝 文成公主入藏與松贊干布聯姻,奠定了漢藏密切交往的基礎。
清朝 1727年,清朝開始設立駐藏大臣,作為中央政府的代表長駐西藏,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
新中國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解決西藏問題的基本方針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4]
新疆與中央政府關系簡史
歷史時期 主要事件及影響
漢 公元前60年,西漢王朝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府,這是今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統轄的開始。
清朝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重新統一新疆,促進了維吾爾族同中原地區的交流,對鞏固西北邊疆起到了重大作用。設伊犁將軍,加強中央對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的管轄。
1876年,左宗棠收復新疆。根據左宗棠的建議,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
新中國 解決新疆問題的基本方針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5]
台灣與中央政府關系簡史
歷史時期 主要事件及影響
明末清初 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了台灣。
清朝 中日《馬關條約》中規定:清政府割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給日本。
新中國
(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後) 鄧小平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一國兩制」,是指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我們國家的主體部分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台灣、香港和澳門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為特別行政區仍然保持資本主義制度。「一國兩制」,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指明了前景。
[6]
中國近代屈辱史
戰爭 簽訂的條約 條約的主要內容 影 響
鴉
片中
戰英
爭 中英《南京條約》(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
海為通商口岸;中國賠款2100萬
銀元;割讓香港島給英國;英國商
人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
同英國商定。 中國的國家主權
和領土完整遭到
破壞,開始淪為
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會。
甲
午中
戰日
爭 《馬關條約》(《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 清政府割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
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
兩;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
為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
開設工廠等。
大大加深了中國的
民族危機及半殖民
化程度。
侵八
華國
戰聯
爭軍
《辛丑條約》 清政府向各國賠償白銀4.5億兩,
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分39年還
清,本息共計9.8億兩;劃定北京
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
保護,不準中國人在界內居住;清
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清政府拆毀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線設防的炮台,允許列強各國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
清政府完全成為西
方列強統治中國的
工具,變成了「洋
人的朝廷」,中國完
全淪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會。
[7]
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三次重要會議
會議名稱 時間地點 內容 歷史作用
中共一大 1921年上海 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中國革命的面
目煥然一新。
遵義會議
1935年遵義 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 是黨的歷史上
一個生死攸關
的轉折點。
11屆三中
全會
1978年北京 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做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和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 。 是我國社會主
義現代會建設
史上的偉大轉
折。
[8]
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重要戰役
戰役名稱 發生時期 歷史意義
南昌起義 新民主主義革命興起時期 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飛奪瀘定橋 新民主主義革命興起時期(長征途中)
百團大戰 抗日戰爭期間 抗戰期間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一次最大規模的戰役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解放戰爭期間 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
三大戰役(遼沈、淮海、平津)
解放戰爭期間 三大戰役是人民解放戰爭中最激動人心的戰略大決戰。
渡江戰役 解放戰爭期間 宣告了延續22年的國民黨政權的覆滅
[9]
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比較表
歷史事件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美國獨立戰爭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革命目的 剝奪王權,保留王位 為民族獨立而戰 為爭取「民主」「共和」而戰
重要文件(內容
提要) 《權利法案》(限制國王的權利,保護國會的權利) 《獨立宣言》(人人生而平等+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 《人權宣言》(人人生而自由平等+財產權是人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利)
制定機構 國會 大陸會議 制憲會議
歷史作用 確立了君主立憲制,使英國走上了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並率先開始了工業革命。同時,迅速波及其他歐州國家,推動了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被譽為「歐洲范圍的革命」。 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贏得了國家的獨立,推動了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徹底摧毀了法國封建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廣為傳播,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0]
三次科技革命比較表
名稱 開始時間 發明者 主要發明(成果) 標志(意義)
第一次
科技革命
18世紀
60年代 哈格里夫斯 珍妮紡紗機(真正近代意義上的機器)
人類進入
蒸汽時代
瓦特 改進了蒸汽機
史蒂芬孫 火車機車(以「蒸汽機」為動力機)
第二次
科技革命 19世紀
70年代 愛迪生 電燈、留聲機、蠟紙、油印機等2000多項發明 人類進入
電氣化時代
卡爾?本茨 汽車(以「內燃機」為動力機)
萊特兄弟 飛機(以「內燃機」為動力機)
第三次
科技革命 20世紀
四五十年代 電子計算機應用、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技術 人類進入信
息化時代
[11]
美國歷史上的三位著名總統
總統 歷史背景 主要貢獻
華盛頓
獨立戰爭 在美國獨立戰爭中,擔任大陸軍總司令,領導美國人民取得了民族獨立;1789年,當選美國第一任總統,連任兩屆總統後,放棄了繼續擔任總統的權利,開創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林肯
美國內戰(南北戰爭) 1860年,當選為美國總統,同情黑人的悲慘處境,反對並希望逐漸廢除野蠻的奴隸制度。南北戰爭期間( 1862年),先後頒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兩個重要法令,大大調動了人民群眾和黑人奴隸的積極性,扭轉了戰局,使南方軍隊徹底陷入了絕境。
羅斯福 1929---1933世界經濟大危機;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3年就任美國總統後開始實行以《全國工業復興法》為核心和基礎的新政。「新政」是美國資本主義的一次自我調節,開創了資產階級政府大規模干預經濟生活的先河,進一步提高了美國國家資本主義的壟斷程度,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國度過了危機。
[12]
世界發展趨勢回顧與展望
時間 世界各地區文明交往的特點 代表性事件
古代
世界 世界各個地區相互隔絕,孤立發展,世界各民族各地區的交往方式有暴力沖撞、也有和平交流。 亞歷山大東征(暴力沖撞)
馬可?波羅來華(和平交流)
近代
世界 歐洲許多冒險家,通過海外探險,開辟新航路,將世界各個地區連成一體。 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
麥哲倫首次環球航行
當今
世界 隨著高科技的迅速發展,尤其是交通與交往手段的發展,世界走向全球化,人類進入「地球村」時代。 經濟全球化,世界各國相互依存,相互競爭;全球性經濟組織、跨國公司進一步發展。
[13]
如何評價歷史人物
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 評價歷史人物的評卷標准
關鍵在於:史論結合,有理有據。同時應當注意:應將歷史人物置於當時的歷史背景下進行評價;應抓住歷史人物歷史活動的主要方面進行評價;應把評價的重點放在歷史人物對歷史進程的影響上。 (滿分10分):第一層次,沒有答題或完全離題,得0分;第二層次,有史無論,簡單羅列史實,但未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評述,得1—4分;有論無史,只談自己的觀點,沒有用史實加以證明,得1---4分;第三層次,有史有論,且史論基本准確合理,但在知識和認識上有少量錯謬,或條理不夠清晰,邏輯上不夠嚴密,語言上不夠優美,得4--- 7分;第四層次,史論結合,史實准確,論述合理,條理清晰,邏輯嚴密,文辭優美,有自己的觀點,並與具體史實相結合,得7---10分。如學生語言富有個性魅力,觀點有獨到創新之處,可酌情加1---2分,但總分不超過10分。
評
價
秦
始
皇 [正面][史:如何統一中國]秦始皇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他順應歷史潮流,滅六國,統一中國,[論:統一中國的意義]結束了諸侯長期格局混戰的局面,符合人民的願望;[史:如何鞏固統一]他建立了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論:鞏固統一的意義]鞏固了統一,促進了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通過統一戰爭,擴大了疆域,使秦朝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論:肯定]秦始皇對我國歷史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產生了巨大影響。//[反面][論:否定]但他又是個殘暴的皇帝,[史:秦始皇的暴行]他廣建宮殿陵墓,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影響了人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他還制定殘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
評
價
漢
武
帝 漢武帝統治期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推進大一統格局。思想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治上:採納大臣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推恩令」,削弱封國勢力;加強監察制度。在中央設司隸校尉,在地方在13個州部設刺史。軍事上:出擊匈奴,解除匈奴的威脅。在與少數民族地區的交往方面: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在對外交往方面:開拓了絲綢之路。總之,漢武帝統治期間,中央集權空前加強,大一統帝國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評
價
唐
太
宗
唐太宗統治期間,知人善任,虛心納諫,唯才是舉,同時認真吸取隋朝興亡的經驗教訓,在政治、經濟、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政治上,唐朝沿襲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中書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門下省負責審核,最後交由尚書省執行。尚書省下設有六部,分管具體政務。經濟上,在賦役制度方面,唐朝減少百姓服勞役天數,並規定可用交納實物的方式代替賦役,使人身束縛逐漸鬆弛。法律上,唐朝在《隋律》的基礎上,多次修訂法令。《唐律疏議》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備的法典,在歷史上對亞洲各國產生了重大影響。在對待國內民族關系方面,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西北各部尊稱唐太宗為他們共同的君主「天可汗」。綜上所述,唐太宗統治期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國力增強,被譽為「貞觀之治」。
評
價
華
盛
頓 華盛頓在美國獨立戰爭中當選大陸軍總司令,領導美國人民,贏得獨立戰爭的勝利。1789年,他當選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任總統,四年後再度當選美國總統。華盛頓是美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在美國獨立戰爭和建立共和國的過程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領導作用,他的內政和外交原則對美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將國家利益、民族利益置於個人幸福之上,堅持民主,不貪戀個人權利,他的高尚人格是後人學習的榜樣,無愧於「國父」的稱號。
評
價
拿
破
侖 拿破崙通過霧月政變建立了執政府,在他當政期間,頒布了《拿破崙法典》,進行一系列對外戰爭。《拿破崙法典》是資產階級國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則為後來許多歐洲國家借鑒和效仿。拿破崙統治時期,正是歐洲社會從中世紀向近代過渡的重要階段,他用刺刀加速了這一過程,使法國大革命的成果通過暴力被推廣到他所征服的歐洲國家。拿破崙戰爭也威脅了歐洲所有國家的主權,侵犯了別國人民的利益,遭到各國聯合抵抗。
[14]
古今中外重大歷史事件及其意義(標志)一覽表
歷史事件 意義(標志著什麼)
《辛丑條約》的簽訂 清政府完成成為西方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變成了「洋人的朝廷」
公車上書 戊戌變法運動拉開了序幕
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 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結束了
「五四」運動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已經取得偉大勝利
南昌起義 中國共產黨開始創建人民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 中國共產黨開始探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一正確革命道路
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 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
九一八事變 中國開始局部抗戰
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 中國開始全民族抗戰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渡江戰役 延續22年的國民黨政權的覆滅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頒布 土地改革運動在農村開始了
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社會主義制度建立,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11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我國從此走上了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
1776年《獨立宣言》的發表 美國誕生
1781年約克鎮戰役英軍投降 美國獨立戰爭勝利結束
1789年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 法國大革命的開始
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 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
電力得到廣泛應用並取代蒸汽機成為工業生產和社會生活的主要能源
人類社會從「蒸汽時代」跨進了「電氣時代」
電氣化和鋼鐵時代的到來 現代工業的崛起
《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成立 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了
《慕尼黑協定》 綏靖政策達到頂峰
德國閃擊波蘭 二戰爆發
英法對德宣戰 二戰全面爆發
德國進攻蘇聯 二戰進一步擴大
日本偷襲珍珠港 二戰達到最大規模
《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 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最終形成,正義力量攜手聯盟
諾曼底登陸 歐洲第二戰場的開辟
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 歐洲戰事以反法西斯聯盟的勝利而宣告結束
歐盟成立 歐洲正朝著經濟政治一體化目標邁進
「杜魯門主義」 美蘇冷戰正式展開
北約和華約的建立 以美蘇為首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局面的形成
蘇東(蘇聯及部分東歐國家)巨變 兩極格局的結束
[15]
古今中外「八字方針」一覽表
漢武帝推行大一統措施,在思想上採納董仲舒的建議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五四運動中提出的口號之一是 外爭國權,內懲國賊
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什麼精神的集中體現 百折不撓,自強不息
西安事變中,張學良、楊虎城提出的主張是 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果是 剝奪王權,保留王位
世界各民族各地區文明交往的方式是 和平交流,暴力沖撞
杜魯門主義具體指的是 遏制蘇聯,稱霸世界
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經濟發展的特點是 相互依存,相互競爭
⑺ 初中歷史政治總復習知識點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首位完成中國統一的秦王朝的開國皇帝。 嬴姓,名政。出生內於趙國,容所以又叫趙政。13歲即王位,22歲在故都雍城舉行了成人加冕儀式,從此正式登基"親理朝政",39歲完成了統一中國的歷史大業,稱帝。前246年,秦王贏政即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後和相國呂不韋及嫪毐掌管。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王政親理朝政,除掉呂、嫪等人,重用李斯、尉繚,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魏、楚、燕、趙、齊六國,完成了統一全國的大業,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秦朝。創立了「皇帝」的尊號,稱始皇帝。
羅伯特•斯科特
⑻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
歷史作為非熱門考試科目,卻也在中考中占據一定比重,近年來的歷史中考中,開放性題目的比重在不斷增高。因為開放性試題最能體現考查學生的探究能力、創新意識和人文素養的要求。昂立新課程小編為大家帶來中考歷史19大必考知識點,讓這萬能的模板助你得高分。
一、大國崛起
1. 常考設問:對大國發展/崛起的認識
2. 答案模板
(1)民族獨立、國家統一是發展經濟的基礎和前提;
(2)不斷改革,大膽創新;制度創新是大國崛起的關鍵;
(3)善於學習外國的長處和科學技術、管理經驗,大力發展科技,培養人才等。
二、中日關系
1. 常考設問:中日雙方妥善處理兩國關系、為中日關系良性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
2. 答案模板 (1)總體做法(建議、啟示、看法)
① 正視歷史,以史為鑒,面對未來;
② 加強交流,增進互信;
③ 睦鄰友好,合作共贏。
(2)日本方面:應正視歷史問題,積極、主動、妥善解決戰爭遺留問題,不要做傷害中國人民情感的事,努力發展中日兩國互惠互利、友好合作的睦鄰關系。
(3)中國方面:應牢記「落後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努力發展經濟,增強綜合國力,提高國際地位,加強和日本的經濟文化交流,努力促進中日關系的友好發展。
三、中美關系
1. 常考設問:發展中美兩國新型大國關系的看法、建議
2. 答案模板
(1)求同存異、增強政治互信;
(2)促進經濟合作與共贏、加強文化交流、加強國際事務合作;
(3)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4)堅持和平發展,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珍惜和平發展機遇期。
四、三次科技革命
1. 常考設問:科技革命帶來的影響和認識
2. 答案模板
(1)積極影響:改變了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
(2)消極影響:環境污染,交通擁擠,高科技犯罪,青少年沉迷網路游戲等;
(3)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也是一把雙刃劍,要正確利用科技,減少消極影響。
五、對外交往
1. 常考設問:對外交往的發展對我們的啟示
2. 答案模板
(1)開放利於進步,閉關導致落後;
(2)獨立自主、平等互利是外交的保障;
(3)國家利益是外交的出發點;
(4)維護國家安定和統一是外交發展的保障;
(5)外交政策要隨著時代發展不斷變化。
六、民族復興
1. 常考設問:如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 答案模板
(1)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2)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
(3)青少年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樹立正確世界觀,為發展貢獻力量。
七、戰爭與和平
1. 常考設問:怎樣才能有效地避免戰爭
2. 答案模板
(1)反對戰爭,珍愛和平;
(2)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打擊恐怖主義,維護世界和平;
(3)防止軍國主義和極右勢力抬頭;
(4)力爭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國際爭端;
(5)加強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發揮聯合國的作用等。
八、民族團結
1. 常考設問:如何維護民族統一
2. 答案模板
(1)增強民族團結意識,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
(2)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自覺同破壞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的行為作斗爭;
(3)實行民族團結,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民族政策;
(4)加大對民族分裂勢力的打擊力度,任何分裂國家的行為都註定失敗。
九、兩岸關系與祖國統一
1. 常考設問:如何推進兩岸關系進一步(和平穩定)發展,實現祖國統一
2. 答案模板
(1)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堅持九二共識;堅決擁護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
(2)互相尊重、互補互利,加強經濟、科技、文藝、旅遊等方面的交流;
(3)加強領導人對話和兩岸人員往來;
(4)堅決反對「台獨」分裂活動,堅決反對「一中一台」等各類台獨言行,堅決維護國家統一;
(5)努力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為祖國繁榮富強貢獻聰明才智,積極參與海峽兩岸的交流活動等。
十、改革與制度創新
1. 常考設問:從中外的改革中,獲得了什麼啟示
2. 答案模板
(1)改革必須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2)改革必須立足國情,從本國國情出發,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3)改革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強大推動力,是推動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動力之源;
(4)改革是強國之路,有利於提高綜合國力,有利於促進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十一、侵略與反抗
1. 常考設問:對中國近代遭受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抗爭的認識
2. 答案模板
(1)落後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
(2)發展才是硬道理,堅持對外開放,只有提升綜合國力,才能在國際上立足;
(3)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中國人民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精神等。
十二、思想解放
1. 常考設問:思想解放的作用及思想解放與社會進步的關系
2. 答案模板
(1)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了社會進步;
(2)思想解放為社會進步奠定思想基礎,社會進步推動思想解放。
十三、黨的發展歷程
1. 常考設問:對黨的發展歷程的啟示
2. 答案模板
(1)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2)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3)只有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
(4)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於創新,抓住機遇,發展壯大自己,要善於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完善自我,艱苦奮斗,銳意進取等。
十四、改革開放
1. 常考設問:由中國改革開放得到的啟示
2. 答案模版
(1)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
(2)要結合本國國情,實事求是,不能照搬別人的經驗;
(3)要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十五、民主與法制
1. 常考設問:對民主法制建設的認識
2. 答案模板
(1)從人治到法治,從專制到民主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2)民主與法制建設是一個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
(3)不同國家的民主法制建設可以取長補短,互相借鑒;
(4)民主與法制建設是社會進步、經濟發展以及人民群眾當家作主、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障。
十六、經濟全球化
1. 常考設問:中國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
2. 答案模板
(1)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重視區域合作,與各國實現互利共贏;
(2)中國在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的同時,制定防範風險的有效政策,重視科技創新,促進經濟的高速發展;
(3)引進國外的投資和技術,學習先進的經濟管理經驗,促進經濟的迅速發展。
十七、世界政治格局
1. 常考設問:面對復雜多變的政治形勢,中國應該如何做/如何應對
2. 答案模板
(1)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教育科技,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高綜合國力;
(2)積極參與國際活動,加快自身發展,積極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努力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
(3)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新秩序。
十八、傳統文化
1. 常考設問: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傳統文化
2. 答案模板
(1)堅持弘揚優秀民族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2)自覺抵制西方落後思想和意識的侵蝕;
(3)積極宣傳民族傳統文化;
(4)豐富傳統文化的內涵,堅持發展創新,堅持與時俱進。
十九、三農與民生
1. 常考設問:解決「三農」問題的措施
2. 答案模板
(1)重視農業,加強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
(2)加大農業資金投入,堅持稅費改革;
(3)加強、加大向農民宣傳農業技術等的力度;
(4)注重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歷史學科注重記憶理解與背誦,學生們不可忽視歷史對我們的學習成長的作用,在初中階段就應該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