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普羅科菲耶夫第三鋼琴奏鳴曲的分析
普羅科菲耶夫的第三鋼琴奏鳴曲一首朝氣蓬勃一往無前的青春頌詩
俄羅斯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雖多年受教於多位作曲大師的門下(如里亞多夫,里姆斯基一科薩柯夫,格拉祖諾夫等),但他善於接受新事物,不願按學院派的循規蹈矩和繁縟教條進行創作,當時正值法國印象派的和聲風格風靡一時,但普氏仍不為其所動,而是走了一條既發展了傳統,超脫出新於傳統:又極具個人特色的"創新"之路,正因為普氏能在年輕時期就能有如此的"悟化",這就為他一生的創作開掘出了取之不盡的源泉,為他日後必將取得如日中天的成就奠定了基石,這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如第一,二,三奏鳴曲),也就完全表現了出來.
例1第三奏鳴曲雖系1907年之作又經1917年改寫,但據作者自稱:"該曲的展開部和再現部為配合鋼琴的彈奏技法需要,都曾有所改變,不過整體構思大體未變川,因此,我們今日看到的版本應當認為是相當接近於原作的.本曲由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三部分組成:呈示部(1—93),開始有一段較長的引子(1—28),雖說是引子,但有兩個主題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在展開部里多次用到.&;&;1.—-.#乍每?"..一.,一在此例前面尚有兩小節低音區的三連奏型,強烈振奮,猶如開場的進軍鼓聲驚天動地,接著,精沖抖擻的年輕人的大軍,在號角主題聲中浩浩盪盪的出場了,左手的低音下例2行,表現著隊伍的豪邁,四小節為一句,但每句前均加入鼓聲的前奏.
例二是繼例一鋼鐵般的號角聲之後,展現青年人神采飛小節是由例一旋律經過壓縮而成的過渡短句,直接引導29小揚,心在躍動的迭宕旋律,以上的和聲都在調上,2一28節真正的主部出現.例3這是真正的主部主題,四小節為一樂句,由雙手反行音階和右手的下行號角式音調構成,這一主題就是例一的壓縮和逆行,經過多次模進反復,並在-.撐.—各調上運作(29例4—52),發展成為此起彼伏八方呼應的小高潮(44),經45—52把高潮撤下來,以及五小節的連接(53—57)而進入副部./—一——\^一..-'廣-—-',.,一廠"廣丁_丁1丁-=]1廠廣/—一—\^一一/廣-1.廣-—'———————一;'"廠廠幾廠門這是副部主題(58—77),明顯的帶有俄羅斯民歌風味,抒情開朗,散發著俄羅斯泥土的芬芳,展現了青年一代美好隋愫的精神風貌,同一樂句多次反復,又有四小節在大調上做例5.對比,構成了簡短的歌謠式的三段體結構(58—77),副題在展開部里得到了極為豐富的多層次多側面的發展.._,?,,_,卜,,卜一這是結束部(78—93),也是副題的伸延部分,這一材料在展開部中以及全曲的結束部里都得到了極大的發揮,但在此時,這一主題卻在極其安謐的氣氛中宣告呈示部的結束(93).當然,安謐,寧靜,只是短暫的,預示著波瀾壯闊的場面,即將來臨.劉明:普羅科菲耶夫的第三鋼琴奏鳴曲165例6展開部(94—153)-—-一?-—,.一.一廣..一1-._'.&;1&;^&;&;&;一._____●■■一這是展開部的一開始,左右手反行上升的音階,象徵著不平靜的海洋,涌動著浪濤,主部材料在這里已然經過壓縮而成為號角式的短句(雙手穿插),以及左手夾速平行三度半音進例7行為背景,接踵而至的引出結束部(見例五)的材料(在114—117),以及引子的第二個主題(見例二)的材料(在118—121),由122小節起副題的材料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見例七).^...1—.^廣.-1.0_——1,———巔^皿,棚左手是以半音平行三度的三連音為背景,高音是副部主題在一_一等一系列訶生上進行展開,四次在右手(122—131)左手三連音伴奏,四次在左手(132—139)右手三連音和例8.弦伴奏,歷經_—_—等猾生,以及三次右手以極高音區左手以切分和弦為伴奏繼續向上升,造成此起彼伏聲勢浩盪,以一瀉千里不可阻擋之勢沖入高潮(146—153),(見例八).廠幣……,….芒£…&;;主.廣一_—-_1&;=三;這是展開部的最後高潮,也是全曲的高峰,由副部的伸延材料構成(見例五),這一大段音樂(由118起),極富交響性,這那裡是在彈奏鋼琴曲,這是真正的交響樂隊在演奏。
我們聽得出來,這里有洶涌澎湃的浪濤,有肆虐的狂風,有險惡的暗礁,但,更有我們的主人公一無所畏懼的弄潮兒,戰狂風斗惡浪,歷經艱險,披荊斬棘,前赴後繼,終於迎來了勝利的曙光,發出了驕傲自豪的歌唱.這是一個極難演奏的段落,也是一段極富戲劇性的演奏,右手的高音旋律要突出堅強有力,左手上下行的平行六和弦進行要洶涌澎湃無可阻擋,演奏的既要有激情又要有過硬的技巧,要彈奏出金屬般的聲音來.這個激情的展開部,最後結束在小調的強有力的屬十一和弦上.為再現部的到來充分地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備(特別是和聲上的).再現部(154一最後234)真正的再現部應從164小節算起,(154—163是小連接部),由於在展開部中副部的材料一用再用,佔了很大的篇幅,已然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展和發揮,尤其是在高潮處出現的旋律,也和副部有著"血緣"關系,因此,在再現部中就沒有必要再再現副部了,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主部主題在再現部里,自然而然的就會上升為主要角色,從164小節起,即為主部再現,和呈示部相比在格局上大體相同,但在和聲上有較大的變化,由小調歷經....等調(164—188)又回到了小調,進入了—段左手的和弦伴奏,:--為上下翻飛的快速三連音群,從205小節起進入了全曲的結束部,是運用副部的伸仍9,延材料(見例五,82—90)做成.由低音()開始,使用半音下行與固定低音(主音)相結合的方式,右手是平行三度旋律,從213起還響起了號角之聲,孕育著一個更大更猛烈的結束高潮的來臨,象徵著朝氣蓬勃的年輕一代,無所畏懼永遠勝利永遠向前,在這里也充分顯示出普氏的和聲手法的新穎和自己獨有的特色,層次非常鮮明的分為四個小階段,205—208以及這四小節的高八度重復為第一段,
⑵ 普羅科菲耶夫是什麼時候的是作曲家還是
作曲家、鋼琴家
姓名:
普羅科菲耶夫
生平介紹:
(Sergey Sergeie Prokofiev,1891~1953)蘇聯作曲家、鋼琴家。自版幼學習音樂,權1904年入彼得堡音樂學院,1909年畢業於該院里亞多夫作曲班,1914年又在該院安娜·葉西波娃鋼琴班上和尼古拉·齊爾品指揮班畢業。在畢業演奏會上獨奏自己創作的《bD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並獲安東·魯賓斯坦獎。最初以鋼琴家身份活躍在國內外樂壇。1918~1932年間僑居國外,並周遊世界。1932年回國。早期作品的音樂語言清新而有朝氣,繼承了古典傳統而又有大膽革新的精神,某些作品則受現代主義影響。晚期作品風格簡朴而抒情,尤以,第七交響曲》最為典型。主要作品還有童話歌劇《三個桔子的愛情》,交響童話《彼得與狼》,聲樂-交響組曲《冬日的篝火》,舞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灰姑娘》、《寶石花》,清唱劇《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保衛和平》,歌劇《戰爭與和平》,以及不少鋼琴、小提琴的器樂作品。是當代傑出的作曲家之一。
趣聞軼事:
代表作品:
《第七交響曲》、歌劇《灰姑娘》
⑶ 普羅科菲耶夫的創作有什麼特點
普羅科菲耶夫的創作繼承了俄羅斯「五人團」和柴可夫斯基的傳統,但帶版有諷刺性與權抒情性結合的傾向。他常用固定音型、托卡塔式的節奏,有時採用不協和音及復合調性。他強調大、小三和弦的對比和矛盾,配器上常用低音弦樂、銅管、木管、鋼琴、豎琴加強低音的旋律。許多作品的終止前,常用很宏偉的積累。他的曲式比較清晰。樂曲中的民間因素也很多。
⑷ 普羅科菲耶夫是哪個音樂時期
謝爾蓋·謝爾蓋耶維奇·普羅科菲耶夫 1891年4月23日-1953年3月5日),原蘇聯著名作曲家、鋼琴家;自幼學習音樂,後入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學習,20歲舉辦首次個人音樂會,1918—1936年寄居美國、法國,從事創作和演出,1936年回國;1947年獲俄羅斯聯邦人民藝術家;1943—1951年,6次獲蘇聯國家獎金,1957年獲列寧獎金(追授)
謝爾蓋·謝爾蓋耶維奇·普羅科菲耶夫(Sergei·Sergeyevich·Prokofiev
謝爾蓋·謝爾蓋耶維奇·普羅科菲耶夫
,1891-1953),蘇聯作曲家、鋼琴家。普羅科菲耶夫出生於烏克蘭頓涅茨克州,父親是一個庄園管家,母親會彈鋼琴,他早年就顯示出其音樂才華,三歲即隨母親學習鋼琴。 五歲時,他就寫出第一首鋼琴小曲。六歲時,就創作了一首進行曲、一首圓舞曲和一首迴旋曲。九歲時,他竟寫出一部歌劇《巨人》。
1902年和1903年普羅科菲耶夫在作曲家格里埃爾底下接受家庭授課,在接下來的1904年初,老師就介紹他認識了格拉祖諾夫,後者立刻促成了普羅科菲耶夫在聖彼得堡音樂學院的學習。他的老師是里姆斯基-科薩科夫和里亞多夫。他在那裡一直學習作曲,對位法,配器,鋼琴和指揮直到七年後以優異成績畢業。在畢業演奏會上獨奏自己創作的《降D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並獲安東·魯賓斯坦獎。
1914年,他寫的《斯基夫組曲》,以不協和音響而使這位二十三歲作曲家引人矚目。直到1918年他一直留在俄國,不定期旅遊還做過不少演出。
1918年十月革命之後的混亂時期,普羅科菲耶夫為躲避戰亂周遊世界。他取道西伯利亞、日本、檀香山,到達美國。但不久出現的財政危機使他1920年4月回到法國,1922年在德國巴伐利亞州埃塔爾鎮,1923年他又在巴黎與西班牙歌手卡羅林娜·科丁娜結婚,開始他的十年定居生活。
1927年
謝爾蓋·謝爾蓋耶維奇·普羅科菲耶夫
,思鄉之情日上心頭,將他第一次帶還回蘇聯,他在接下幾年來穿梭於巴黎於莫斯科之間。
1932年,作曲家決定返回祖國,在蘇聯普羅科菲耶夫經歷了自己的創作之春,他許多重要的作品就是誕生在這片大地之上。1941年他拋妻棄子,選擇了25歲的女作家米拉·門德爾松(Mira Mendelson)同居。
1948年。他曾受到蘇共中央譴責,把他同肖斯塔科維奇等人稱為「頹廢的形式主義」,犯上了形式主義的錯誤,並被要求要注意作品的「民族性」。盡管這件事影響了普羅科菲耶夫的健康,可是他到死也沒有停止過創作。
1952年,普羅科菲耶夫恢復了在蘇聯音樂界的名譽,相繼創作出一些優秀作品,並獲斯大林獎金和列寧獎金。1952年起他獲得了國家津貼。1953年3月5日去世。
希望採納!謝謝!
⑸ 普羅科夫耶夫的作品怎麼樣
自幼從母學習鋼琴,5歲試寫鋼琴曲、9歲試寫歌劇。14歲進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學習作曲和鋼琴,20歲舉行首次個人交響樂音樂會。1918-1936年旅居美國、法國,從事創作和演出,36年回國定居,繼續從事音樂創作。1947年,獲俄羅斯聯邦人民藝術家稱號;1943-1951年,6次獲蘇聯國家獎金。1957年獲列寧獎金。普羅科菲耶夫的創作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
(1)、早期(1902-1914)以管弦樂作品和鋼琴作品為主,富於青春氣息,音調具有俄羅斯民族風格;
(2)、旅居國外時期(1918-1936)受西方現代音樂流派的影響,作品的節奏強烈、和聲復雜、曲調仍帶有俄羅斯悠長的音調;
(3)、後期(1936-1953)創作追隨國際音樂新潮流,傾向於新古典主義。
他的作品具有青春的活力、熱情、樂觀、清晰而富有魅力。二十年代前後的十五年間,他僑居國外,在日、美、英、法、德、比、意、西等國彈奏、指揮自己的作品演出,享有世界性聲譽。 回國後選取愛國主義主題,把蘇聯現實生活中的人物放在首位進行創作。先後獲得極高榮譽:勞動紅旗勛章、人民藝術家,六次獲斯大林獎;外國諸多有名音樂組織成員。世界各國藝術界一致認為他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
普羅科菲耶夫的重要作品幾乎包括各種曲式,主要作品有:
(1)舞台作品:歌劇《馬格達倫》,《賭徒》,《火天使》,《謝苗·科特科》,《三桔愛》,《修道院的訂婚禮》,《真正的人》;
芭蕾舞劇6部,包括《羅密歐與朱麗葉》和《灰姑娘》。
(2)樂隊作品:7部交響曲,小交響曲,序曲,交響組曲,5部鋼琴協奏曲,兩部小提琴協奏曲,大提琴協奏曲,電影配樂多部。
(3)室內樂4首;鋼琴曲十幾首以及聲樂曲多首。
代表作:交響童話《彼得與狼》;D大調《古典》交響曲(第一交響曲)。附:普羅科菲耶夫作品目錄(曲名 編號 作曲年份 音樂類型) (*表示該曲為被改編成其他形式的作品,且改編者非作曲家本人)
⑹ 18世紀末期俄羅斯雕塑家普羅科菲耶夫在創作上有何特點
普羅科菲耶夫是戈捷抄耶夫的學生。他早期的藝術帶有洛可可藝術的影響,在藝術成熟時期他成為古典主義雕刻的代表人物。彼得宮噴泉雕刻《歡樂的海神》《伏爾赫夫》等,嚴整典雅,一派古典風范。普羅科菲耶夫還在浮雕藝術上展現了傑出的才華,《繪畫天才》(1785)、《冬》(1819)以簡潔的平面為背景,在構圖方面有條不紊,富於節奏感,又帶有一種田園詩般的意境。
⑺ 謝爾蓋·普羅科菲耶夫的人物評價
普羅科菲耶夫的作品力圖表現出形象鮮明的俄羅斯民族風格,又表現出對十八世紀古典作曲家的偏愛,有時也能反映出現代主義傾向。他的作品具有青春的活力、熱情、樂觀、清晰而富有魅力。二十年代前後的十五年間,他僑居國外,在日、美、英、法、德、比、意、西等國彈奏、指揮自己的作品演出,享有世界性聲譽。 回國後選取愛國主義主題,把蘇聯現實生活中的人物放在首位進行創作。先後獲得極高榮譽:勞動紅旗勛章、人民藝術家,六次獲斯大林獎;外國諸多有名音樂組織成員。世界各國藝術界一致認為他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
普羅科菲耶夫自稱其作品是四條基準線合作的結果。古典線一方面來自於他對歷史元素如古舞蹈的懷緬,另一方面則是他對傳統的繼承。但這種新古典主義的作品只有一部,就是他的《古典交響曲》。而現代線則彰顯他對大膽的和聲,不和諧音和新穎的和弦組合的偏好。這些作品已到達調性的底線。第三條線被普羅科菲耶夫稱為動力線。他的很多作品有著緊湊的節奏和粗獷的旋律。與之相對的是抒情線。普羅科菲耶夫能夠將抒情和恬靜的旋律突然帶到尖銳強烈的情感沖擊之中。另外,他的作品中幽默和諷刺也並不少見。普羅科菲耶夫的管弦樂有著獨特的音響,這全賴其獨特的配器,例如部分的小提琴和大號齊奏。
普羅科菲耶夫的創作並未中斷,但還是可以從中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俄國階段,這期的作品是他出走之前寫下的。這時期的作品,以普氏特有的旋律,尖銳地不協調音,挖苦式的幽默和強大的生命力為標志。
雖然此時的他已和歐浪漫主義涇渭分明,但是其風格仍未和傳統完全脫節,遵守調性創作。這些作品中還引起過丑聞(如《斯堪特人組曲》)。經過短暫的休整(1部小提琴協奏曲,3部鋼琴協奏曲),他的音樂語言進入第二階段外國階段(從1918年起),這時他的音樂更為現代,第二主線分明。這時的普羅科菲耶夫開始不理會調性。聚集的音響,旋律的突然爆發是這時期作品的特色。雖然如此,他的前衛相比起一些同僚程度還是不一樣的。1930年代起其風格開始轉變。搬回蘇聯之後,他的新風格開始露頭,故該時期被稱為蘇聯階段。
普羅科菲耶夫一直相信,作曲是行使一種社會職能。這一信念可在其簡化和聲,寫出鮮明的織體的行動中看出來。他大量運用俄羅斯民間音樂,寫出不但不艱澀而且易懂的音樂。此外他還堅守調性,注重使用復調音樂。二戰期間,他的音樂就更尖銳更辛辣,導致了蘇共的指責。普羅科菲耶夫更進一步簡化自己的音樂。他晚期的作品,就是多旋律,抒情聲調,平淡的隱退和浪漫的音色的結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