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弱國無外交出自哪裡 是誰說的這句話
歷史上抄最早提出來」弱國無外交「襲的是諸葛亮。而1945年曾有中國記者曾采訪陸征祥,據報導陸征祥曾對未來國情提出簡短而著名之語:「弱國無公義,弱國無外交」。
「弱國無外交」白話文釋義:弱小的國家是沒有外交權的。
最初出處:《白帝城託孤》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作者西晉時史學家 陳壽——曰:「臣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呼,弱國無外交也。」
出處白話文釋義:我不敢不竭盡所能輔佐他,盡可能的盡忠貞的節氣,致死也會記得弱國是沒有外教的。
(1)弱國無外交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民國時期的翻譯官兼外交官陸征祥,1945年曾有中國記者至比國采訪陸征祥,據報導陸征祥曾對未來國情提出簡短而著名之警語:「弱國無公義,弱國無外交」。
在國民黨時期,外交部長蔣廷黻的英語講得非常好,發言理直氣壯,但是沒有人聽。日本外交部長英語很蹩腳,言辭粗魯,大家十分關注。美國總統羅斯福很欣賞蔣廷黻,對他說:「你的英語講得很好,發言很有道理,但是你的國家太貧弱,弱國無外交。」
『貳』 試論弱國無外交,落後必挨打對我國國防建設的啟示~~~~~ 謝謝啦,言簡意賅,條理清楚咯,謝謝你啦
你好。
自己選擇摘抄下吧。
「弱國無外交」和「落後就要挨打」這兩個詞語,常出現在一些媒體和相關的節目中。誠然,對於這種宣傳,是有著他的教育一面,那就是激勵國人們憤發圖強,勤快建設。美國是一個強大的國家,他可以在世界范圍為所欲為,甚至操縱聯合國,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特別是「911」以來,「先發制人」已成了美國「外交」和「打人」的既定方針。
那麼,弱國就真的無外交、落後就要被挨打嗎?否。對於這種說法,我是有不同見識的。大家一定會記得這幾件歷史事件:一是二戰時期的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事件,二是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的兩場保家衛國戰爭,三是我國政府被一群非洲國家「抬進」聯合國。二戰時期,美國相對日本不能不說是一個很強大的國家,他有飛機大炮,有原子彈,美國為什麼就會被一個彈丸之地的日本所攻襲並遭到慘重的損失呢?我聯想到了電影所描述的「珍珠港事件」,並從中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一個國家,無論你多麼強大,只要你安逸於「歌舞生平」,缺乏國民精神,缺乏民族意識和國家意志,你這個國家就離「挨打」不遠了。大家一定還會記憶「珍珠港事件」後,在國會研討對日本的政策時,坐在輪椅上的羅斯福總統,以驚人的意力站立起來,陳述己見的那一幕振奮精神和意志的場景吧。羅斯福總統從輪椅上站立起來,其實不用言辭,僅這堅強的一站,就足以表示了這個國家的國民精神、民族意識和國家意志。什麼是國民精神?國民精神就是要以國家為本,要以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精誠團結,堅強不屈,奮發圖強,共御外敵。什麼是民族意識?民族意識,就是民族根脈的延續和發展。面對世界和全球各個民族,要有憂患意識,要有準備戰爭和戰爭的強烈觀念。什麼是國家意志?國家意志,就是說國家是神聖的,是不可侵犯的。
我們回索到清代,大家也會知道中日的甲午戰爭。據有關資料說,清軍水師擁有當時世界一流的海艦,可為什麼日本就敢於挺而走險?並打贏了清軍,使清軍水師全軍覆沒呢。這裡面的原因,有的說是清政府腐敗的結果。我不這么看,我以為是清政府喪失了國家意志和民族意識的結果。為什麼這么說呢?就是說清政府沒有良好的戰爭意念。這有不能不讓我回追到遠古的中國,火葯是我們祖先的「四大發明」之一,可這火葯傳到了歐洲,洋人立馬就制發了火槍火炮,可我們的祖先還在使用長刀大矛。為了抵禦外族的進犯,修建了防禦性的,直今還引得一些人自豪的萬里長城。民族意識低沉,缺乏戰爭觀念,使得我們從1840年鴉片戰爭起,直至新中國誕生,便在外敵的槍炮下,開始「割地賠銀」。沙皇俄國奪走了我大片土地,日本霸佔台灣,香港和澳門分別論為英國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在中國的領土上發生了世上罕見的日俄戰爭。屈辱啊,莫大的屈辱。一個優先發明了火葯的民族,被用自己發明的火葯打開了大門,資源被掠奪,妻兒被奸殺,大片的河山歸劃到劣強的版圖。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建立了新中國,按照毛澤東的話說,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過去劣強瓜分中國,侵略中國的歷史,一去不再復返了。毛澤東,這個農民出身的書生,骨子裡流淌著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反抗與拼搏的血脈。二次大戰的日本侵華戰爭,國民黨蔣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使得日本橫趨中原,大半個中國論為日統區。毛澤東和他領導的弱小的紅軍,在沖出了國民黨蔣介石軍隊的圍追堵繳後,開霹了以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為目標的「第二」戰場,實現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領導中國人民走上了全民抗戰的道路。新中國成立之後,面對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的封鎖,毛澤東沒有屈服,剛剛誕生的新中國,就向是弱小的襁包中的嬰兒,沒有屈服。在以美國為首的聯軍侵略朝鮮,指在以此為跳板,進侵新中國的時候,毛澤東果敢地決定出兵參戰,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朝鮮停戰後,美國扼殺新中國的心不死,又發動了越南戰爭。戰爭就在家門口,美國和蔣介石的飛機還不時地飛躥到我國腹部偵察搔擾。怎麼辦?戰爭就在家門口,要保家衛國,必御敵之門外。毛澤東又果斷做出了支援越南抗擊美帝國主義侵略的決策。毛澤東的以弱勝強,毛澤東敢於和不可一世的美帝國主義叫板的豪傑氣概,贏得了全世界愛好和平國家的贊譽,這些國家紛紛和我國建交。按著當時的口號說來,就是我們的朋友遍天下。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聯合國,並成為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
剛剛誕的新中國和美國比,就象是孩子和大人,弱小貧窮。可毛澤東領導的中國,打開了「弱國無外交」的局面,轉扭了「落後就要挨打」的局面。
在毛澤東的思想中,人是創造一切的,人民是推動世界歷史的動力。在美帝國主義和前蘇聯對我國實行核訛詐和恐嚇時,毛澤東再次沒有屈服,「我們也要搞原子彈」,「我們也要造人造地球衛星」。「大辦民兵師」,「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備戰、備荒、為人民」,「提高警惕,保衛祖國」。
我們是愛好和平的,但愛好和平和民族的戰爭觀念是同行而出的。戰爭是雙方的,誰的戰爭觀念淡薄,誰就要處於被動局面,甚至於整個民族和國家的滅亡。
『叄』 弱國無外交,落後要挨打。聯系當前國際形勢闡述觀點。
發帖:1
關於「弱國無外交」和「落後就要挨打」一說之我見
文/李洪建
「弱國無外交」和「落後就要挨打」這兩個詞語,常出現在一些媒體和相關的節目中。誠然,對於這種宣傳,是有著他的教育一面,那就是激勵國人們憤發圖強,勤快建設。美國是一個強大的國家,他可以在世界范圍為所欲為,甚至操縱聯合國,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特別是「911」以來,「先發制人」已成了美國「外交」和「打人」的既定方針。
那麼,弱國就真的無外交、落後就要被挨打嗎?否。對於這種說法,我是有不同見識的。大家一定會記得這幾件歷史事件:一是二戰時期的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事件,二是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的兩場保家衛國戰爭,三是我國政府被一群非洲國家「抬進」聯合國。二戰時期,美國相對日本不能不說是一個很強大的國家,他有飛機大炮,有原子彈,美國為什麼就會被一個彈丸之地的日本所攻襲並遭到慘重的損失呢?我聯想到了電影所描述的「珍珠港事件」,並從中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一個國家,無論你多麼強大,只要你安逸於「歌舞生平」,缺乏國民精神,缺乏民族意識和國家意志,你這個國家就離「挨打」不遠了。大家一定還會記憶「珍珠港事件」後,在國會研討對日本的政策時,坐在輪椅上的羅斯福總統,以驚人的意力站立起來,陳述己見的那一幕振奮精神和意志的場景吧。羅斯福總統從輪椅上站立起來,其實不用言辭,僅這堅強的一站,就足以表示了這個國家的國民精神、民族意識和國家意志。什麼是國民精神?國民精神就是要以國家為本,要以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精誠團結,堅強不屈,奮發圖強,共御外敵。什麼是民族意識?民族意識,就是民族根脈的延續和發展。面對世界和全球各個民族,要有憂患意識,要有準備戰爭和戰爭的強烈觀念。什麼是國家意志?國家意志,就是說國家是神聖的,是不可侵犯的。
我們回索到清代,大家也會知道中日的甲午戰爭。據有關資料說,清軍水師擁有當時世界一流的海艦,可為什麼日本就敢於挺而走險?並打贏了清軍,使清軍水師全軍覆沒呢。這裡面的原因,有的說是清政府腐敗的結果。我不這么看,我以為是清政府喪失了國家意志和民族意識的結果。為什麼這么說呢?就是說清政府沒有良好的戰爭意念。這有不能不讓我回追到遠古的中國,火葯是我們祖先的「四大發明」之一,可這火葯傳到了歐洲,洋人立馬就制發了火槍火炮,可我們的祖先還在使用長刀大矛。為了抵禦外族的進犯,修建了防禦性的,直今還引得一些人自豪的萬里長城。民族意識低沉,缺乏戰爭觀念,使得我們從1840年鴉片戰爭起,直至新中國誕生,便在外敵的槍炮下,開始「割地賠銀」。沙皇俄國奪走了我大片土地,日本霸佔台灣,香港和澳門分別論為英國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在中國的領土上發生了世上罕見的日俄戰爭。屈辱啊,莫大的屈辱。一個優先發明了火葯的民族,被用自己發明的火葯打開了大門,資源被掠奪,妻兒被奸殺,大片的河山歸劃到劣強的版圖。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建立了新中國,按照毛澤東的話說,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過去劣強瓜分中國,侵略中國的歷史,一去不再復返了。毛澤東,這個農民出身的書生,骨子裡流淌著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反抗與拼搏的血脈。二次大戰的日本侵華戰爭,國民黨蔣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使得日本橫趨中原,大半個中國論為日統區。毛澤東和他領導的弱小的紅軍,在沖出了國民黨蔣介石軍隊的圍追堵繳後,開霹了以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為目標的「第二」戰場,實現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領導中國人民走上了全民抗戰的道路。新中國成立之後,面對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的封鎖,毛澤東沒有屈服,剛剛誕生的新中國,就向是弱小的襁包中的嬰兒,沒有屈服。在以美國為首的聯軍侵略朝鮮,指在以此為跳板,進侵新中國的時候,毛澤東果敢地決定出兵參戰,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朝鮮停戰後,美國扼殺新中國的心不死,又發動了越南戰爭。戰爭就在家門口,美國和蔣介石的飛機還不時地飛躥到我國腹部偵察搔擾。怎麼辦?戰爭就在家門口,要保家衛國,必御敵之門外。毛澤東又果斷做出了支援越南抗擊美帝國主義侵略的決策。毛澤東的以弱勝強,毛澤東敢於和不可一世的美帝國主義叫板的豪傑氣概,贏得了全世界愛好和平國家的贊譽,這些國家紛紛和我國建交。按著當時的口號說來,就是我們的朋友遍天下。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聯合國,並成為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
剛剛誕的新中國和美國比,就象是孩子和大人,弱小貧窮。可毛澤東領導的中國,打開了「弱國無外交」的局面,轉扭了「落後就要挨打」的局面。
在毛澤東的思想中,人是創造一切的,人民是推動世界歷史的動力。在美帝國主義和前蘇聯對我國實行核訛詐和恐嚇時,毛澤東再次沒有屈服,「我們也要搞原子彈」,「我們也要造人造地球衛星」。「大辦民兵師」,「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備戰、備荒、為人民」,「提高警惕,保衛祖國」。
我們是愛好和平的,但愛好和平和民族的戰爭觀念是同行而出的。戰爭是雙方的,誰的戰爭觀念淡薄,誰就要處於被動局面,甚至於整個民族和國家的滅亡。
『肆』 弱國無外交原因
清朝末年,腐朽清政,鴉片戰爭失敗,苟且偷安,簽署賣國條約,經歷工業革版命的英國夥同法權國等其他帝國主義國家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北京淪陷,再度簽署賣國條約……中法戰爭中國不敗而敗,簽署中法新約,刺激列強侵略野心,中日甲午戰敗和八國聯軍侵華,中國落入雙半社會深淵,一戰結束,巴黎和會,中國代表提出合理要求卻遭拒絕,是弱國無外交的最好體現。雅爾塔體系是大國強權的體現,亦可側面論證弱國無外交。
『伍』 最能體現弱國無外交的歷史事件是
應該是3,因為巴黎和會中國本是戰勝國。但是在會上其他國家對待中國很不公平,把中國山東青島的歸屬權由德國轉移給日本,而不是歸還中國。很明顯的歧視中國....
『陸』 雅爾塔會議能表現弱國無外交嗎
能 雅爾塔來會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源中的一次重要國際會議,它協調了蘇聯與美英之間的關系,取得了相互諒解,加強了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團結,有利於動員盟國全部力量,最終打敗德日法西斯,對戰後一些重大國際問題進行了討論,並作出了一定的安排。但是,在牽涉到其他國家特別是中國的主權利益問題上,違背了世界各國平等合作,尊重主權完整的原則,有大國主宰一切的強權政治表現。
『柒』 怎樣理解弱國無外交
弱國無外交。這大概是指弱國在外交上只能裝孫子,聽強國擺布,而不能跟強國平起平坐分庭抗禮了。這似乎成了一些人的定論。
其實「弱國無外交」是一條重要原則,不是說弱小國家不能與其他國家建立外交關系,而是說,在外交事務中沒有重要作用。在國民黨時期,外交部長蔣廷黻的英語講得非常好,發言理直氣壯,但是沒有人聽。日本外交部長英語很蹩腳,言辭粗魯,大家十分關注。美國總統羅斯福很欣賞蔣廷黻,對他說:「你的英語講得很好,發言很有道理,但是你的國家太貧弱,弱國無外交。」
伊拉克打不過美國,所以,全世界的國家都不放屁,最多隻是暖味的說一下不滿,而這種不滿,居然竟是瓜分伊拉克利益的一種牢騷,試想一下,如果你家有四十畝地,有一個惡人打你,其它觀眾雲集,可他們不是關心你如何被人打了,為你鳴不平,卻只是在議論,我要分一畝,他要分一畝,這便成了人類的悲哀了。
以前文人總是教人要禮讓謙和,不要與人爭,要與人為善,所以,我們的國家讓人家小小的日本閹割了,殺到南京,殺了4000萬人,才將一盤散沙聚起來,共產黨與國民黨才勉強的統一了認識,弱國,無外交,非洲的一些國家,只要你與他錢,他就與你建交,你沒有錢,不好意思,我與台灣建交,所以,有一道風景是,一些國家今年與大陸建交,明年與台灣建交,弄得極有意思。
弱國無外交,弱人無人格,這是相同的,古人有貧窮出盜的說法,富人可以任意打擊窮人的自尊,而窮人要接受,之所以要接受,是因為要活下去,爭當可以凌辱別人的強國與強人。
弱國無外交,強大是根本,打仗有兵法,外交是藝術!而背後責是靠軍事靠技術靠做基礎的!
『捌』 請歷史帝幫忙找幾個弱國無外交的例子吧,在這先行感謝了!
中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戰勝國,卻同樣在巴黎和會上被要求將德國在山東的所有權利轉交給日本;
1938年9月29日,在慕尼黑召開了由希特勒、墨索里尼、張伯倫、達拉第參加的德意英法四國首腦會議,決定把捷克的蘇台德區「轉讓」給德國。這就是臭名遠揚的「慕尼黑協定」。而割讓領土的捷克,竟然沒有權利出席會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的1945年初召開的雅爾塔會議上,達成了其中一項協議是:維持外蒙古的現狀,庫頁島南部及鄰近島嶼交還蘇聯,大連商港國際化,蘇聯租用旅順港為海軍基地,蘇、中共同經營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千島群島交予蘇聯;而這項協議竟然是在中國代表沒有出席的情況下達成的,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利益。中國在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作出了那麼大犧牲,國際地位空前提高的情況下卻同樣遭到如此的待遇,可想而知其他的一些小國了。
通過以上事例我們很顯然的可以看出弱國無外交的道理了。
『玖』 為什麼說弱國無外交
朝鮮無論叢國土面積、人口數量、經濟實力、軍事規模都算不上大國,也不是強國。不像越南當年曾號稱自己是第三軍事強國,還知道自己比不上美國和蘇聯。
如果從六方會談這個角度來看,最弱小的就是朝鮮。而其他五國加起來,足可以把整個地球壓扁。但對朝鮮卻毫無辦法,這不能不說是世界外交史上的一個奇跡。朝鮮在長達六年的六方會談過程中,是一個作足了文章的主角。處處占據主動地位,以威脅戰爭為大棒,配合炸掉冷卻塔等等小伎倆,以進一步退兩步的方法,把五個大國搞得焦頭爛額六神無主。而且說不幹了,就不幹了。沒有了主角,六方會談以失敗告終。
在六方會談的過程中,朝鮮不但得到它想要的糧食和其他經濟援助。還一步一步的完成了核武器試驗和導彈發射。把南韓和日本搞得心驚肉跳。也成功的躲過了核試初期可能受到的"外科手術"打擊。今天核武器在手,金正日更加不把國際社會放在眼裡。
美國死活不肯承認朝鮮是有核國家。至於到現在還談"朝鮮半島無核化"已經變成了笑談。試想朝鮮傾家盪產勒緊褲腰帶搞出的核武器,怎麼會輕易放棄呢?
朝鮮想要得到的,它都一樣一樣得到了。而其他五國什麼也沒有得到,倒是被朝鮮戲弄得狼狽不堪。
所以說朝鮮的外交是極其成功的,弱國無外交朝鮮是個例外。
小眼睛的李明博乘機提出"五方會談",既是個陰謀,又想撈點稻草。李明博的陰謀得逞,中國就會被排除在外,失去解決朝核問題的主動權。
六方會談失敗,是朝鮮的終極目標。朝鮮是六方會談的主角,再加上朝鮮的強勢外交,使六方會談夭折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其他五國各自的利益訴求不同,無法達到立場一致,話語一致。只能被朝鮮各個擊破,坐以待斃。
盡管從朝鮮國境線向前跨一步,就可以進入俄羅斯,但朝核問題與俄羅斯最遠,因為俄羅斯從來都被看作是歐洲國家。雖然俄羅斯與朝鮮關系還可以,但朝鮮與莫斯科的距離太遠,"朝核"還不能對俄羅斯構成真正的威脅。
美國因為距離朝鮮路途遙遠,以朝鮮的導彈技術,尚不能構成威脅。美國知道比他更著急的是中國。
南韓雖然很想解決朝核問題,但朝鮮根本不把它放在眼裡。
日本節外生枝要與綁架日本人問題一並解決,其實質上起到了攪局的作用。朝核問題最得實惠的就是日本,使其修改憲法、擴充軍隊、謀求核武、海外派兵、國際維和等找到依據和理由。
中國是朝核問題最大受害者,也是最想解決朝核問題,但朝鮮自有主張。中國已經不能駕馭這匹火氣十足的"千里馬"。
朝鮮之所以能夠挑戰五國成功,就是看穿了五國各顧各自的利益,無法實現統一行動,無法實現用一個聲音說話。朝鮮與大國之間有點像"貓捉老鼠的游戲",不過在朝鮮眼裡,這些貓科動物都是紙糊的。
在這場政治游戲當中,金正日成為一個高超的導演,他也因此付出了高昂的健康代價。最新披露的新聞照片,可以看出金正日變得十分蒼老和瘦弱。作為國家元首,還不到70歲,應該是年富力強。但金正日已經有病入膏肓的感覺。也有媒體指出金正日患有癌症。
對朝鮮褒也好,貶也好。說朝鮮有骨氣也好,說他流氓也好。但都得承認朝鮮有高超的外交手段,弱國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照樣可以呼風喚雨。朝鮮向世界證明弱國照樣有外交。朝鮮人利用強有力的外交手段,竟然可以從美國人手裡拿到糧食和重油。這是大部分弱國無法辦到的事。
朝鮮這個民族似乎很火爆脾氣,常常以強硬對強硬。
1968年朝美之間發生了普韋布洛號間諜船事件。朝鮮開炮打死該船一名船員,打傷多人。普韋布洛號被朝鮮軍方俘獲。美國在事件開始是比較強硬的,已經進行了相當規模的軍事部署,試圖以戰爭教訓朝鮮。朝鮮也不示弱,進行了戰爭動員。最終美國並沒有對朝鮮攤牌,而是承認普韋布洛號間諜船侵入朝鮮境內是錯誤的。82名船員被關押11個月後釋放。在關押期間按照美國人的說法,是受到了非人道待遇。朝鮮人狠狠的修理了那些美國人。普韋布洛號則被朝鮮扣留並辟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至今停泊在大同江港口。對朝鮮而言,"普韋布洛"號間諜船是它在與美國幾十年的斗爭中繳獲的最輝煌的戰利品。
由此上塑100年,發生在哈爾濱火車站,震驚世界的"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案"更能說明朝鮮人的性格。伊藤博文是日本的首相,是侵略朝鮮和中國的元兇,吃了朝鮮志士安重根的三顆手槍子彈而斃命。
安重根被現場的俄國憲兵俘獲,後交給日本關押在大連旅順監獄,也是在那裡慘遭殺害。
只有這樣的性格的朝鮮人才能孕育出今天的朝鮮外交。不是弱勢的外交,而是強勢的外交。
外交常常需要有骨氣,如果缺了鈣,只有挨打的份了。
1840-1919隻有80年 例子不好找。。
另舉個普魯士的例子
普魯士策劃統一德國,俾斯麥不單要面對諸小幫的分裂割據思潮,還要面對其他更加強大的周邊國家處心積慮地防止在中歐出現一個強大國家的羈絆。俾斯麥從文化,經濟入手,同時巧妙利用各國間的矛盾和貪欲,用自己高超的外交技巧,破除統一路上的各種障礙,最終締造了強大的德國。
『拾』 中國進入屈辱的弱國無外交的歷史標志事件是哪件造成這種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1840年的鴉片戰爭。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敗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