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能力
看這篇論文
鑒於歷史解釋「是檢驗學生的歷史觀和歷史知識、能力、方法等方面發展水平的主要指標」,新的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把歷史解釋列為五項學科核心素養之一。課堂教學是培育和實現上述目標的現實土壤,以下,筆者就圍繞課標對歷史解釋素養的四個能力層次,從材料教學的角度,談談如何藉助材料的邏輯編排,在理清史實的前提下,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能力。
一、區分史實與解釋,能對各種歷史解釋加以理解和評析
「區分史實與解釋」看似簡單,卻蘊含著對學生思維模式的一次洗禮。從史學發展的歷程而言,20世紀前,以尼布爾·蘭克為代表的科學主義派提出了「以事實為中心」的史學理念,雄心壯志要「再現全部歷史真相」。但隨之而來的,是歷史研究中「活生生的實踐、豐富多彩的歷史畫卷,被繁多的數據和抽象的形式化語言掩蓋」。窮則思變,20世紀以後,相關的質疑和反思促成敘事主義派提出「以史家為中心的」史學理念——認為史料本身無法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為了理解歷史,必須給歷史的遺存「強加某種秩序、提供某些形式、賦予某些模型、確立它們的連貫性,以作為現今已分裂的整個各部分的標示」。由此,歷史研究作為思維過程,更多的是一種歷史解釋,並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歷史學家的個性化的烙印。
類似的,高中學生的年齡、思維特徵,使得他們正處在從「科學主義」向「敘事主義」轉變的思維飛躍關節點上。其已有思維發展區,就是「以事實為中心」的歷史學習階段。他們傾向於把課堂的教學內容直接等同於真實而完整的歷史,進而認為一個史實就只能有一種解釋,由此史實與解釋可合二為一、渾然一體、無需區分。其最近發展區,就是要突破一種非此即彼的、簡單化的思維方式,以防止歷史知識的簡單化、教條化、絕對化。為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具體的學習實踐中認識到,史學家本身由於受到時代、經驗、理念、材料充足程度等的限制,會按照自己的需要(盡管史學家們努力避免)來選擇歷史材料,這使史學家們在解釋歷史的時候難免會發生偏差。有了這種「以史家為中心」的認識後,學生才會去區分史實與解釋,並大膽地對各種歷史解釋投以審視的目光,進而為開展理解和評析奠定心理准備。
所謂「能對各種歷史解釋加以理解和評析」,筆者認為,應該是指圍繞同一歷史事件、現象,存在不同的歷史解釋,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不同的歷史解釋進行理解,明晰各方的「然」及「所以然」。
所謂不同的歷史解釋,可分為兩種。一種只是側重點不同,即各個不同的歷史解釋之問,不存在實質的沖突,只是選取了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視角罷了。在高中歷史課堂上,最典型的就是以不同的史觀來解讀同一歷史事件。如關於近代西方崛起的教學,在圍繞其崛起的原因進行解釋時,不論從唯物史觀、全球史觀、文明史觀中的哪一個出發,都能給予具有說服力的,至少是自圓其說的解釋。
但學生本有的簡單化、絕對化的思維,形成了一種認知障礙,面對多種史觀,他們感覺眼花繚亂,不知何去何從。教師的首要責任,是幫助學生們認識到史觀作為觀察歷史的視角、解釋歷史的模型,其多樣性、復雜性、相對性,恰恰有著巨大的價值。藉助不同的史觀,可以看到同一事實的更多側面,從而以愈發立體的呈現來更多地逼近歷史的真實。
其次,教師要幫助學生界定和理解各種史觀,從而在接觸史家的歷史解釋時,能夠明晰歷史敘述深處所體現的史觀,由此,就為理解、評析不同的歷史解釋奠定了基礎。當然,史觀代替不了歷史解釋本身,教師們要引導學生探究史學家是如何將特定的史觀應用於史實的觀察與解釋實踐的。特別是對不同的歷史解釋進行評析時,更要引導學生獲取充沛的、多元的材料及信息,以使學生的評析有所依託、持之有據。
另一種是觀點的對立,即不同的解釋之間,互有出入,構成了實質的沖突。這就涉及不同解釋的正誤、深淺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分析不同史學家對同一史事的論述,明了各方解釋、評判的不同之處,並能從來源、依據、理念、目的等多個方面,解釋彼此的矛盾沖突之本質所在。
例如,關於二戰後美蘇兩國從盟友到對手的轉變原因,有教師呈現兩種不同的歷史解釋。第一種,將轉變歸咎為蘇聯政府,認為正是蘇聯的文化傳統,其外交上的不妥協性,以及其成為美國最主要對手的事實,是轉變得以發生的主要原因。第二種,將轉變歸咎於美國政府,認為正是美國對世界各地的經濟滲透,全方位包圍蘇聯的企圖,稱霸世界的戰略目標,才是主要原因。學生在概括材料內容的基礎上,分辨了各自的不同。並通過對來源(美蘇兩國的歷史學家),依據(兩者文化傳統,國家性質的不同),目的(論證己方措施的正義性、合理性)等角度,看到了雙方其實都在維護國家利益的追求中,自覺不自覺地受到了本國意識形態的影響。雙方雖然都得出了美蘇必然走向對抗的結論,但顯然在分析的過程中,都誇大對手的威脅。由此,幫助學生認識到,雖然特定的歷史解釋不一定是正確的,但透過不同的歷史解釋,通過對比和分析,恰恰能夠「不斷接近歷史真實」。即美蘇由盟友變為「對手」的主要原因,正是兩者意識形態的對立,國家利益的沖突,隨著兩者成為最強大的國家而急速加劇。
二、能夠客觀論述歷史事件、人物和現象,有理有據表達自己的看法
要想客觀論述、有理有據,就要求教師提供足夠的、合適的材料,預設好學生思維推進的邏輯路線。如在教授「新文化運動」時,以往,教師們會在指認其歷史貢獻之後,涉及其全盤化的局限性。但2016年的江蘇歷史高考卷第22題,恰恰抓住了高中教學中的這一偏頗之處,要求學生拋棄原有的認知定勢,根據所給材料,論從史出地得出如下史論:即新文化運動的思想先驅們,既認為傳統文化中存在積極有益成分,不能全盤否定,又認為傳統文化中存在封建落後因素,不能全盤肯定。
實際上,單以論從史出的角度看,無論是絕對否定也好,批判繼承也好,都可以找到豐富的材料證據進行論證。在這里,因為存在大量的例外,運用例證法是無效的。這無疑讓學生們陷入了歷史的迷霧中。但是,這看似讓教學面臨尷尬的地方,正是客觀、合理的歷史解釋得以形成的契機。
如有教師讓學生思考,胡適等學貫中西的思想先驅,是否真的會犯連高中學生都能指認的思維片面化、絕對化的錯誤。當學生從常理出發,覺得應該不會後,教師導入3則材料。材料1涉及胡適對傳統文化的猛烈批判;材料2涉及胡適對傳統文化中積極合理內容的贊揚;材料3涉及胡適對自身看似矛盾的態度的解釋:「我是主張全盤西化的,但我同時指出,文化自有一種『隋性。全盤西化的結果自然會有一種折中的傾向……全盤接受了,就文化的惰性,自然會使它成為一個折中調和的中國本位新文化。若我們自命做領袖的人也空談折中選擇,結果只有抱殘守闕而已。」
教師要求學生整理材料,並運用自身關於傳統文化和新文化運動相關的知識,對「全盤西化」提出自己的解釋。通過概括、歸納等認知梳理,學生指出材料l是胡適面向大眾的宣傳,材料2是胡適私下的真情流露,材料3能說明胡適把「全盤西化」作為手段而不是目的,其真正目的在於建立健康積極的中國的本位文化。
之後,教師引導學生依託材料2對「惰性」一詞進行解釋。學生意識到,惰性在此並非貶義,其實質是指一種文化中優秀的、普世的內容,自有其堅韌的生命力,人為的批判否定是扼殺不了的。明了這一點後,學生就能推斷出,對傳統文化的「絕對否定」,與其說是態度,不如說是方法。是一種篩選的方法,篩選出那些堅韌的、優秀的內容,同時淘汰那些迂腐愚昧、落後於時代因而一觸即潰的內容。
進而,學生們最終得出的結論是,胡適等思想先驅,對中國傳統文化其實有著深厚的學養,對其蘊含的種種優劣之處也有足夠清楚的認知,並且也認為「全盤西化」存在片面性和極端性,但一則認為只有主張極端,才能在實際上「化」得恰到好處,二則也是出於當時「啟發多數國民之自覺」的迫切需要,所以最終採用了「矯枉必須過正」的策略。通過上述解釋的生發,在學生們眼中,思想先驅們的決絕就不再是漫畫式的幼稚。恰恰相反,他們看似激烈的、形式主義的簡單絕對,背後其實有著超出常人的認知甚至文化自信。在看似敵視、對立冰冷麵具下,跳動著的,是一顆顆對傳統文化有著深刻理解、體認的赤子之心。當學生們得出如上的看法時,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對思想先驅的評價,無疑更客觀、公正和積極了。
值得一提的是,學生們的歷史感悟不止於此。課堂上,現代化史觀的引入,幫助學生們認識到「全盤西化」之所以引發思想混戰,很大程度上在於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不可避免地,但確實又是錯誤地,把西方的現代化歷程的「殊相」錯誤地等同於世界現代化潮流的「共相」。若從現代化的角度,從社會歷史發展進步的角度審視,隨著社會存在領域的革新,作為思想文化上層建築的傳統文化自然有一個「存其所當存,去其所當去」的洗禮,這便又上升到哲理層次,從唯物史觀角度進行了深刻的解釋。
從史料教學的角度看上述案例,我們發現,要想讓學生達到這一層次的要求,教師要做的,就是在呈現和解讀史料時,要將它們置於一個預設的理解框架之中,進而以立意、聚焦、思路引領等方式,幫助學生形成對歷史的理解,並賦予歷史性的存在以新的意義。總之,教師要幫助學生在一定的史觀、理論指導之下,發揮理解歷史的主動性。
三、能從歷史表象中發現問題,對歷史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作出解釋
所謂歷史表象,就高中歷史教學而言,主要是指教材在歷史敘述中承載的歷史事件。由此,從歷史表象中發現問題,在課堂上更多地表現為通過教師「教材問題化」的努力,將靜態的教材打造為問題的素材。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歷史事件的關系網路上缺失的史實,歷史邏輯的發展網路上缺失的環節,正是發現和提煉問題的絕佳之處。當學生致力於填補教材的空白、史實的空缺、邏輯環節的缺失時,其孜孜以求的,其實就是對已知歷史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作出合乎情理的解釋。
如就《百家爭鳴與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課的教學而言,教師們往往先完成政治、經濟、文化三方面的背景條件梳理,再講授各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張,最後指出百家爭鳴的歷史意義。期間很多所謂的問題探究,只是提供一則則彼此孤立的文言文材料,讓學生從中概括、提煉出一些作為背景條件的史實,或作為思想主張的觀點。這其實只是培養和考查學生概括的能力,其中並沒有涉及多少真正的因果關系梳理,也就不存在有含金量的歷史解釋。
實際上,本課的教材存在一個重要的史實空缺和邏輯環節缺失。即在教學中我們雖再三強調「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但都未明其所以然。或者說,單單教材中涉及的歷史背景、思想主張,都無法論從史出地,邏輯自洽地得出這個結論。
就「解放」一詞而言,指的是「解除束縛,得到自由或發展」。在這個歷史階段,是何物(確切地講是何種思想理念)對人們的思想施加了「束縛」呢?教材各部分都沒有涉及。那麼課堂教學中,政治、經濟、文化(重點是教育)背景所涉及的一系列巨大變革與百家爭鳴這一思想解放事件之間因果關系,就存在著史實和邏輯的缺失。
有鑒於此,筆者引入3則材料。材料1是人教版歷史必修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中的「歷史縱橫」一欄,對西周的禮樂制度進行了介紹。材料2是對禮樂制度歷史地位的說明:「禮樂制度則從精神心理方面,達成了一種相對的秩序和認同。實際上,宗法制與分封制只是規定了周代政治和社會生活的格局,禮樂制度才是治國之道。禮樂制度是西周穩定二百餘年的奧秘。」材料3是《論語》中的「禮崩樂壞」和《莊子》中的「道術將為天下裂」。學生通過閱讀理解第1、2兩則材料,產生兩點認識,一是禮樂制度極富人文精神,無所不包,等級分明,並由此發揮了維護社會穩定的作用;二是禮樂文化作為與之相應的精神、思想、知識,是西周貴族教育的核心,具有必須遵循的權威性。
由此,學生推知上文所謂的思想束縛,實際是指禮樂制度及禮樂文化。再結合教材所述的歷史背景,便能發現正是當時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的一系列巨大變革,無情地宣告了以維護原有舊秩序為己任的禮樂制度的失效,同時也就宣告了禮樂文化之權威性的喪失。材料3正是印證了原有權威性文化的失效、祛魅、遭棄。歷史發展至此,又必須要有新的思考、思想,解決時代提出的新問題。從而,才有諸子百家背離禮樂文化,從各自的立場、利益、理念出發,圍繞治國平天下,提出各有特色的學說主張。
必須指出的是,此種教學設計,其目的絕不是簡單的查漏補缺,而是通過因果關系的扎實梳理,讓學生真正把握本課的重難點。由上文可知,它使學生在明了背景條件的「然」之後,更明了了條件之為條件的「所以然」。又如本課的重點之一是孔子的思想。我們既強調思想解放,又強調孔子以傳承禮樂文化為己任。則孔子就具有了創新與保守的兩面,兩者如何共存,必須給予一個合理的解釋。學生們在上述探究的基礎上,發現孔子之創新,恰在於他針對舊禮樂文化的流弊,增加了新內容以補救。特別是提出「仁」的重要性,認為「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因此其創新與保守是可以兼容的。與此同時,「仁」之所以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也就得到了明白的解釋。
四、能夠以全面、客觀、辯證、發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評判現實社會與生活中的問題
如果說所有歷史都是當代史,那麼,所謂以史為鑒,就是要通過對已有歷史的解讀,孕育出歷史智慧,以形成、提供一種特殊的視角,來涵養出「全面、客觀、辯證、發展」的眼光,以更有效地審視現實生活、解決現實問題。實際上,也只有現實社會生活中的問題,才能真正激發起學生們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學生們帶著切身的問題、困惑去歷史中尋找啟發、尋找借鑒,才是有價值的歷史學習。
現舉兩例學生置身其中、欲求解決的問題。一是霧霾問題。對問題的關心以及相關知識的普及,使學生們都知道霧霾的產生與鋼鐵、煤炭、化工行業的排放有著直接關系,也知道霧霾治理的關鍵之一是這些產業的去產能。但媒體上既講勇氣又顯難度的「壯士斷腕」「鳳凰涅槃」,相關從業者「你們要呼吸,我們要吃飯」的論調,使很多學生都認為,霧霾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其關鍵是去產能將導致大量失業,從而使得問題因陷入兩難而無解。因此,萌生的是無計無力的悲觀感。
果真如此嗎?筆者在教學兩次工業革命時,就以此問為導入,在激趣的同時,也為教學提供了立意。在梳理完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明成果後,教師引入史實,讓學生知道飛梭的發明人凱伊因被追殺而倉皇出逃,珍妮機的發明人哈格里夫斯的家被人搗毀,科特萊特擁有的400多台蒸汽機的織布廠被人縱火燒為廢墟。讓學生思考這些偉大發明遭到敵視和反對的原因。學生思考的結果是,因為紡織業的手工從業者們,害怕新發明的運用已經和將要帶來的失業。之後,在教學工業化促成的城市化進程加快時,教師呈現關於失業率的表格數據,據此,學生進行了數據分析,得出的結論是:縱觀第一、第二次工業革命,整體地看,盡管技術不斷進步導致不少原有產業部門衰落,但無論哪個國家,都沒有帶來失業的上升。帶著疑惑,學生們藉助書本知識和所給材料嘗試進行原因解釋,最終的結論是,技術進步不但能催生新興產業(產業升級),帶來新的勞動力需求,還能帶動收入和最終消費的增長,並由此增加對勞動力的額外需求。
由此,學生能夠明白,如果說霧霾是經濟發展的副作用,那麼其解決最終也取決於經濟的發展,並且一定是質的發展。國家層面高度重視,社會層面成為熱點的「中國製造」產業升級問題,也從歷史角度得到了合理性、必要性的論證。治霾的歷程雖不能一蹴而就,雖伴有陣痛,但它絕不是無解的,大可不必悲觀。而同學們也意識到如果自己努力學習以致學有所成,能貢獻於「中國製造」的產業升級,也是在為霧霾的治理盡一份力。
另一個是對待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態度問題。當今,傳統文化的復興日見其成,西方文化的傳播也日見深入,與之相關的辯論和詰問也日見增多。如何處理好幾種文化之間的關系,成為一個時代話題。我們要孕育的先進的、優秀的文化,是否能在爭鳴之中誕生呢?這個問題,也能夠通過合理的歷史解釋找到啟發和智慧。
筆者在教學《百家爭鳴》時,除了強調相互詰難、批駁的「爭鳴」之外,還讓學生接觸如下材料:莊子對孔子的願望與執著表達過尊重。孔子曾向老子請教。荀子的學生中有的成為法家大師(李斯、韓非子)。法家思想的基石是荀子的「人性惡」。墨子本來是儒家門生,墨家的獻身精神對後世儒家也有影響。
在此基礎上,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得出如下結論:諸子的思想、觀點、立場和方法是不同的,這就是「多樣」。他們的問題、態度、願望和目標,則是相同的,即都在面對中國社會的重大轉型,都在認真思考「中國向何處去」,也都希望天下太平。既然他們的願望和出發點是真誠的,那麼其他各派中凡有價值,有意義的思想,只要有利於更合理地構建自身的學說體系的,就大可以「拿來主義」,而不必故步自封。
正如「密涅瓦的貓頭鷹在黃昏起飛」一樣,對歷史事件的評價,長時段的審視更有意義。當我們站在當代,回頭遠望那段歷史,溫習那一系列偉大的思想,感受中國博大精深,生命力旺盛的傳統文化體系,我們更能肯定當時那種彼此的詰難和吸收的偉大意義。
這就提醒學生,既然諸子百家的思想可以求同存異,彼此借鑒,當代中國人面對古今中外的文化,更可以從中國社會發展需要的實際出發,取我所需,而不必人為的厚此薄彼。我們最應該做的是盡我們所能,認真學習、感悟古今中外的文明智慧,充分吸收其營養,進而將他們有機結合,有機統一起來。統一於我們這個古老文明的重新崛起,統一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我們認為課標關於歷史解釋能力的四個層次要求,可以歸為兩個類別,一是學生能夠理解、評析不同史家(或者不同視角)的歷史解釋;二是學生能夠開展自己個性化的歷史解釋。由此而言,總體的培養思路應當是要求學生先了解、熟悉、領會史家提出歷史解釋的途徑、形式,以及形成歷史解釋的方法、立場、史觀,然後在模仿與借鑒的練習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歷史解釋,學會用合適的途徑和形式表達,用科學、專業的方法闡釋歷史問題,並有自覺的價值立場和史觀追求。要實現這些目標,離不開教師精心的設計、得法的引導、正確的示範以及材料引入上的邏輯編排。
② 如何培養學生用歷史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
【內容摘要】歷史學科能力的核心是歷史思維能力,即運用辨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去分析、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本文就新課改理念下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一是拓展歷史課堂教學的深度;二是激發興趣,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三是啟發引導,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四是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主要途徑。
【關鍵詞】歷史概念 歷史材料 歷史思維
【正文】古人雲「授之以漁,非授之以魚」,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把培養學生能力作為教學工作的核心。而歷史學科能力的核心是歷史思維能力,即運用辨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去分析、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但在傳統教育尤其是講授法過程中過分強調知識的確定性,強調問題答案的惟一性和標准化,在頭腦中形成了太多的心理定勢,用單一的固有的,常規的心理准備去應付各種問題,從而缺乏思考的獨立性和富有新意的想像,反而不利於創造性發揮。「歷史課程標准解讀」一書中告訴我們:知識、技能和思維是學習過程中不可分割的三個有機組成部分,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把三者結合起來進行。本文就新課改理念下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拓展歷史課堂教學的深度
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應加強歷史概念教學,注意准確、科學地表達歷史概念,並要理解和掌握歷史概念。因為歷史概念是對歷史事實和歷史現象的抽象與概括,反映其本質特徵。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和理解歷史概念的過程,就是訓練和培養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一個時期、一個階段的歷史事實及其特徵和規律,一個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都都應該講解透徹。
如在分析《太平天國運動》的「天京變亂」這一史實時同學們比較熟悉。若只設問原因如何,過程怎樣,學生會覺得索然無味。但嘗試創設新的問題情境和問題鏈,效果就不同:(1)假設沒有「天京變亂」,太平天國最有可能發展成為什麼樣的政權?(2)假設沒有「天京變亂」,洪秀全的「天國」理想會實現嗎?這樣的問題設計不但牽涉到「天京變亂」,而且激發了學生探究太平天國運動的性質、敗因、教訓等熱情,在模擬假設探究中也容易形成新的問題。如「太平天國變成了新的政權」,「太平天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太平天國割據南方與清對峙」,「洪秀全做了皇帝,天國理想變成夢」,「洪秀全成為民選總統」等等。又如分析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的主要原因,若單獨設問,學生興趣很難提起。可設計以下歷史情境:出示第五次反「圍剿」前國民黨政權和蘇區控制的國土、人口、擁有的兵力、軍事策略、外援的對比表,同時出示國民黨的碉堡工事和紅軍的防禦工事圖片。就戰爭開始後,假設一方
是紅軍的指揮者李德,另一方是蔣介石,進行模擬指揮(主要是策略)並談感想。這樣一來,不但課堂氣氛活躍了,而且給學生提供了求異探究的空間。於是有同學提出敗因主要是中共的軍事策略錯誤;也有認為主要是紅軍的綜合實力不如國民黨;還有認為主要是國民黨的持久戰消耗了我們的人力、物力等等。由此形成了新的問題。於是學生對歷史史實的認識從現象到本質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這種講解使學生對「天京變亂」和紅軍 第五次反「圍剿」有整體概念,有利於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講授歷史知識必須與有計劃的培養學生能力相結合,在教學中既不能單純講知識而不培養能力,也不能單純培養能力而脫離知識,而應在講授歷史知識時貫徹能力培養,在能力培養的基礎上獲得新知。
由此可看出在歷史教學中,好的設問可以起到點睛的作用,能夠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如何才能提出好的問題呢?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意教材中知識的內在聯系。例如,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德日三國經濟迅速發展,究其原因,教材講的很明確,但要探究其共同原因,總結歷史規律,就要深究教材,比較分析,問題才能迎刃而解。通過比較分析,三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共同原因是:1、三國都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形成統一的國內市場。2、都通過了侵略擴展獲得大量資金,原料市場;3、都注重新技術和新設備的採用3、壟斷組織的促進作用。至此問題就已基本解決。但學生還只是停留在感性認識的層面,如果稍加點撥,就會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國家統一,對外侵略、掠奪是資本主義的本性,落後就要挨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有反作用於生產力。這樣的分析比較,將「史」與「論」有機結合,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思維層次。
二、激發興趣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成功的秘訣在於興趣」。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對你教的科目感興趣,那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很高,你的教學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豐富多樣的教法也能促使學生思維活躍。作為中學歷史教師在勤於積累資料素材的基礎上, 巧於設計問題情境,善於駕馭語言技巧,將引人入勝的故事、膾炙人口的歌訣、言簡意賅的歇後語、饒有情趣的民謠、美妙動聽的音樂、啟迪智能的謎語、幽默動人的漫畫等融入教學過程
③ 學生知識現狀的分析怎麼寫
學生知識現狀分析
第一單元:圖形的變換
學生能認識軸對稱圖形,理解圖形成軸對稱的特徵和性質,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學生進一步認識了圖形的旋轉,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徵和性質,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旋轉90°。初步能運用對稱、平移和旋轉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部分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出連續多次旋轉後圖形,容易出現錯誤。
第二單元:因數與倍數
學生掌握了因數、倍數、質數、合數等基本概念,知道因數與倍數等概念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掌握了2、3、5 的倍數的特徵。
少數學生混淆了因數與倍數、質數與合數等概念;雖然理解並掌握了2、3、5的倍數的特徵,但在綜合運用情況較差。
第三單元:長方體與正方體
學生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以及它們的展開圖,了解體積(容積)的意義及體積和容積單位,會進行單位間的換算。感受了每個單位的實際意義。掌握了長方體、正方體的棱長和以及表面積、體積的計算方法,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少數學生沒有理解表面積、體積等公式的算理,因此實際運用中不能准確使用公式進行計算;還有部分學生對某些實際生活中的特例(如:粉刷教室、游泳池貼瓷磚等)不注意觀察實際生活現象,不能正確解題。
第四單元:分數的意義和性質
學生理解了分數的意義,明確了分數與除法的關系;認識了真分數和假分數,知道了帶分數是假分數的另一種書寫形式,能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者整數;理解掌握了分數的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理解了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能找出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能比較熟練的進行通分和約分;會進行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很多學生「量」、「率」不分;通分時找不到最小公倍數,導致在計算分數加減法時增加無謂的約分步驟;部分學生約分時沒有約成最簡分數; 部分學生不能靈活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解決實際問題。
第五單元:分數的加法和減法
理解了分數加減法的算理,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地計算出結果。理解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對分數加法仍然適用,並會運用這些運算定律進行一些分數
④ 我是高二的學生,歷史的基礎知識掌握的都差不多,就是主觀題達不到關鍵的地方,求助啊
以下是我高三時積累的方法:
1 熟悉課本。我當時的老師特別嚴,課本的每一節,基本我們內都能復述出來容。
2 詳細的內容記不住,那就記每一節的題目及小標題
3 老師介紹的做題方法很重要。如:問某一事件的發生背景:先從經濟(重要)、政治(制度)、文化、領導人的才能等等,做題時盡量多寫。我們考試時,答案3條,我們都能協商7或8條,當然是有依據的寫
4 看清題的分值。3分的一般3個知識點……
5 仔細分析題目。它的每一句話可能就是一個知識點。把內容與課本相靠攏。
6其實抄材料中很重要,不過得會抄,把內容變成自己的話。有時,一篇材料與課本無關,考得就是你的聯系能力與抄材料能力。
⑤ 歷史教學中應培養學生的哪些能力
看這篇論文,很全面了
歷史教學中應培養學生的哪些能力?孟秋伶
能力培養問題是學生在受教育階段應引起教師重視的一個問題。學生能力的高低影響學生學習效率、 影響教師的在高中階段, 歷史課程中所涉及的知識比較多, 並且知識間的聯系也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內容, 因此, 歷史學科內容的繁雜以及知識結構的緊密性決定了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
在實際的教學中, 部分高中歷史教師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 導致課堂教學模式的僵化和學生學習興趣的下降, 最重要的是其教學手段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幫助不大, 由此導致教學效果的不理想。
伴隨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實施, 高中歷史教師必須與時俱進, 不斷完善教學理念, 更新教學手段和方法, 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只有這樣才能在保障教學質量和水平的前提下, 進一步促進學生的進步與成長。 那麼, 高中歷史教師應該著重培養學生哪些能力呢?
一、 著重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歷史屬於文科學科, 其主要的特點就是需要學生掌握記憶的知識點比較多, 並且知識點比較雜亂。 事實上, 高中生的學習任務是比較重的, 除了上課時間和寫作業的時間之外, 他們能夠自由支配的時間並不是特別多, 那麼, 高中生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去記憶知識點, 如何高效的記憶知識變成為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
眾所周知, 教師在教學中起到主導的作用,因此, 在學生提高記憶力這一方面, 教師依然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可以說, 教師在引導學生記憶的過程中, 對於記憶方法的選擇以及記憶時間段的安排,都是影響學生記憶效果的因素。那麼, 高中歷史教師應該如何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呢?
首先, 歷史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 應該將自己總結出來的記憶方式傳授給學生。 每一位歷史教師都擁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 與此同時, 其對知識點的認識也是有著自己獨特的間接, 因此, 他們懂得怎樣將知識點聯系起來進行快捷記憶, 所以, 歷史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將自己認為便捷的方式告知給學生, 從而給學生的記憶活動提供一定的指導。
其次, 教師應該合理安排復習時間。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 伴隨著新知識的不斷湧入, 其對舊知識會不斷的遺忘, 但是, 其遺忘是有規律的, 因此, 歷史教師要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規律對學生的復習進行合理的安排,在教學中恰當的對舊知識進行回顧和總結, 從而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 提高學習效率。 最後, 教師應該傳授給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會學生對自己的記憶學習活動進行自我調節。
比如說,學生對書本第一頁的知識總是很熟練, 因為, 大部分的學習都喜歡從第一頁開始復習, 所以, 多次的重復讓學生對第一頁的知識特別熟悉。可以說, 這樣一種情況是比較常見的, 可是, 學生們卻依然如故, 原因何在?原因就在於學生對自我學習的調控能力不強, 由此導致其記憶知識的活動出現問題, 所以, 高中歷史教師應該將學習調控的知識以及如何對自我學習進度進行監督和調整的方法傳授給學生,從而提高學生自我處理能力, 借學習進度的優化提高記憶的效率。
二、 著重培養學生的答題能力學生的答題能力是學生綜合能力的一種體現。 高中歷史題目的難度在不斷增大, 出題人對學生的考查不再局限於簡單知識的記憶上, 而是重點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對知識間聯系的掌握情況。比如說, 不同的民族在一定時期有著相同的行為舉措, 但是, 其影響因素卻是不一樣的, 如地理環境、 人文因素等的不同, 所以, 出題人對學生的考查往往集中於同中有異的部分或是異中有同的部分。 那麼, 結合教學實際情況, 高中歷史教師如何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呢?
一方面, 教師在傳授新課的過程中, 應該將比較典型的習題展現給學生, 讓學生從出題人對知識的考查方式上了解重難點知識。 可以說, 教師在新課階段對典型習題的引入, 能夠讓學生初步了解此部分知識點所涉及到的習題類型, 這為學生將來習題的解答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另一方面, 教師應該加強對知識間的分析和建構,幫助學生整體上認識到知識間的異同之處, 提高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 此外, 學生對錯題的分析和整理也是幫助學生提高答題能力不可忽視的學習習慣。 錯題集的分析能夠幫助學生正確認識錯誤出現的原因, 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總結經驗, 避免相同題型的再一次出錯。
三、 提高學生解讀材料、 分析問題的能力歷史是與過去有關的事, 尤其是歷史教材中的歷史更是那些發生年代比較久遠的事情, 因此, 在歷史習題的考察中, 出題人在選擇材料的時候往往需要藉助古代的材料, 對學生的知識點進行考查。因此, 高中歷史習題中的材料很多都是文言材料或是報刊選登的實例, 出題人以此為出題點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考查。 如果學生對文言知識或是對材料中的信息提取的不夠充分, 那麼, 學生在答題的時候就缺少針對性, 就無法解答到核心內容上。針對這種情況, 高中歷史教師應該著重提高學生對材料的解讀能力和分析能力。首先,教師要對教材中涉及到的文言材料進行詳細的解讀。 很多習題中的文言材料都是從教材中截取出來的, 因此, 歷史教師在授課的時候必須對教材中涉及到的每一個內容都做到詳解解讀, 只有這樣, 學生才能全面掌握教材能容, 才能進一步提高對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此外, 教師在平日授課的過程中, 應該將往年習題中出現的文言材料對學生進行補充, 或者是將文言材料的答題技巧傳授給學生, 從而提高學生的解讀能力, 為習題的解答奠定基礎。
其次,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 部分習題材料之間的聯系性或是可比性比較高, 如果學生遷移運用能力不高, 那麼, 學生在分析材料, 解答習題的過程中就無法做到「對症下葯」 , 從而導致學生的回答不切合題意, 導致失分現象。因此, 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中, 應該對教材中的材料以及習題訓練中的材料進行詳盡的分析, 讓學生在材料中進一步回歸教材知識, 從而建立材料與知識之間的聯系。當學生通過對材料的分析能夠進一步回歸教材知識後, 學生的答題能力就會得到進一步提高, 從而其分析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強化。
最後, 高中歷史教師需要通過綜合性比較強的習題對學生所掌握的能力進行進一步的強化訓練。
眾所周知, 綜合性題目難度較大, 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多, 因此, 其具有較大的訓練價值, 是教師教學中不可缺少的輔助材料。新課程改革以來, 大部分的高中歷史教師在結合教學實際的情況下, 不斷回顧和總結教學經驗, 在經驗的參考下改善教學手段, 完善教學內容, 在教學中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但是, 學生能力的培養是教學的核心內容,是教師不能忽視的一個問題, 因此, 高中歷史教師必須立足於教學, 通過各種教學努力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 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記憶能力, 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⑥ 如何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和綜合能力
高中歷史教學應重視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建立起對歷史發展的整體認識體系,通過史料的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要科學地引導學生認識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重大歷史問題,如重要的歷史人物、事件等,並在此基礎上堅持以學科主幹知識為載體、以能力立意為指導,通過課堂教學和章節訓練,使學生掌握重大歷史發展的來龍去脈,比較鑒別歷史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揭示歷史發展規律及其相互聯系。判別歷史的主幹知識,就是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以現代意識和歷史學的社會教育功能為指導,緊密結合社會發展的現實和《高中歷史教學大綱》及考綱,精心研究歷史發展的主幹知識,突出重點,然後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歷史主幹知識的概念內涵,把握重要史實。這樣學生才能對中學歷史有一個大體認識,基礎知識才能在「教與學」、「練與評」的過程中較好地落到實處。
學生的歷史素養,重要的就是歷史的思維能力。即讓學生正確地評價歷史事件,弄清歷史發展的因果關系,解釋歷史發展的重要現象,並根據歷史對當時社會的影響提高自己正確認識的能力。因此教師必須認真地分析學生的知識現狀和能力水平,在課堂教學中充分讓學生參與課堂的教與學,培養學生積極思維的能力。同時還要求教師善於研究教材、考綱;善於研究每一個學生的知識結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使學生正確地理解、分析重要的歷史事件、解決歷史問題。
一般來講,學生必須具備以下歷史素養能力:按時間順序進行思維的能力;歷史的領悟能力;歷史的分析和闡釋的能力;歷史的研究能力;歷史問題的分析和做出決定的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是很好地實現中學歷史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
在實際教學中,經常發現學生缺乏基本的「歷史時間觀」,不能按時間順序思維。這樣學生在實際處理歷史問題的時候,是不可能准確分析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和解釋歷史的因果關系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強調「歷史的時間觀」。「時間觀」的培養,是歷史教學的出發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教與練,讓學生動手、動腦,通過點點滴滴的訓練提高能力。
在中學歷史教學中,我們經常發現學生的閱讀能力存在不足,解答「歷史材料題」時困難重重。因此,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成為歷史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那麼,如何正確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呢?學生閱讀歷史事件的能力,就是對歷史事件的認知、領悟能力,就是通過對所給的歷史文獻進行整理、歸納、分析的能力。所以,在實際教學中必須使學生的想像力、觀察力得以開發,使他們通過閱讀,注意到歷史敘述中所顯示的人物動機和意圖,領悟歷史的敘述中的現象和本質。在閱讀歷史文獻時,特別要求學生避免用現今的觀點和價值標准判斷衡量歷史,而是要歷史地考慮事件的前後聯系和具體情況。
要促進學生對歷史的領悟,必須讓學生學會利用歷史地圖、照片和各種圖像資料,並進行分類、解說。在這種對歷史的感性認識中,確定歷史文獻或敘述的作者和來源、比較和對比不同的思想、價值觀及人物、行為和制度、區分歷史的事實與歷史的解釋、注意到各種各樣的觀點。並通過這種形象的認識,分析簡單和復雜的歷史事件的因果關系,比較相關歷史事件,從而一步步地培養學生的閱讀水平。
對歷史進行直接的探究,最能促進學生歷史素養的提高。探究歷史往往是在運用各種史料和接觸相反的看法時發生的。進行歷史探究最直接的方式是:鼓勵學生分析各種史料,讓學生思考這些材料是什麼人、什麼時間、為什麼和怎樣做出的,其證據的可靠性、權威性和可信性如何?從中反映出作者什麼樣的觀點、利益和背景?這些材料是對事件加以敘述的全部依據嗎?作者依據這些材料能做出什麼樣的解釋?從而使學生在歷史知識的學習中全面、客觀地認識歷史、評價歷史,最終提高歷史的闡釋能力。
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活動,是提高學生歷史素養的又一種最佳手段。因為學生要解決問題,就必須正視歷史的時代問題,對當時當地的政治、經濟、思想等聯系進行分析、思考,並加以比較,這些活動都會使學生更深入地參與歷史教學。例如: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為什麼最早興起於東南沿海?要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就必須聯系中國古代明清的經濟、東南沿海的地理位置、近代這里的社會、經濟狀況及其變化等知識進行思考。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在歷史問題的分析中提高自己認識、評判歷史問題的能力。同時歷史學習不僅要了解過去,還要認識現實,所以採取解決問題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參與對歷史和現實問題的解決,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人生觀、價值觀,從而更好地培養現代中學生的人文素養,為我們的社會培養更多的合格人才。
面對當今社會的發展和中學歷史教學、高考的實際,歷史教師任重而道遠。但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不能因這個目標實現的艱難而失去自信。因為不是因為有些事情難以做到,我們才失去自信,而是因為我們失去自信,有些事情才認為難以做到。
學生歷史素養的培養,任務艱巨,我們必須努力工作,絕不辜負時代的重託,學習歷史,服務當今,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⑦ 如何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
高中歷史教學應重視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建立起對歷史發展的整體認識體系,通過史料的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要科學地引導學生認識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重大歷史問題,如重要的歷史人物、事件等,並在此基礎上堅持以學科主幹知識為載體、以能力立意為指導,通過課堂教學和章節訓練,使學生掌握重大歷史發展的來龍去脈,比較鑒別歷史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揭示歷史發展規律及其相互聯系。判別歷史的主幹知識,就是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以現代意識和歷史學的社會教育功能為指導,緊密結合社會發展的現實和《高中歷史教學大綱》及考綱,精心研究歷史發展的主幹知識,突出重點,然後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歷史主幹知識的概念內涵,把握重要史實。這樣學生才能對中學歷史有一個大體認識,基礎知識才能在「教與學」、「練與評」的過程中較好地落到實處。
學生的歷史素養,重要的就是歷史的思維能力。即讓學生正確地評價歷史事件,弄清歷史發展的因果關系,解釋歷史發展的重要現象,並根據歷史對當時社會的影響提高自己正確認識的能力。因此教師必須認真地分析學生的知識現狀和能力水平,在課堂教學中充分讓學生參與課堂的教與學,培養學生積極思維的能力。同時還要求教師善於研究教材、考綱;善於研究每一個學生的知識結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使學生正確地理解、分析重要的歷史事件、解決歷史問題。
一般來講,學生必須具備以下歷史素養能力:按時間順序進行思維的能力;歷史的領悟能力;歷史的分析和闡釋的能力;歷史的研究能力;歷史問題的分析和做出決定的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是很好地實現中學歷史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
在實際教學中,經常發現學生缺乏基本的「歷史時間觀」,不能按時間順序思維。這樣學生在實際處理歷史問題的時候,是不可能准確分析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和解釋歷史的因果關系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強調「歷史的時間觀」。「時間觀」的培養,是歷史教學的出發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教與練,讓學生動手、動腦,通過點點滴滴的訓練提高能力。
在中學歷史教學中,我們經常發現學生的閱讀能力存在不足,解答「歷史材料題」時困難重重。因此,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成為歷史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那麼,如何正確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呢?學生閱讀歷史事件的能力,就是對歷史事件的認知、領悟能力,就是通過對所給的歷史文獻進行整理、歸納、分析的能力。所以,在實際教學中必須使學生的想像力、觀察力得以開發,使他們通過閱讀,注意到歷史敘述中所顯示的人物動機和意圖,領悟歷史的敘述中的現象和本質。在閱讀歷史文獻時,特別要求學生避免用現今的觀點和價值標准判斷衡量歷史,而是要歷史地考慮事件的前後聯系和具體情況。
要促進學生對歷史的領悟,必須讓學生學會利用歷史地圖、照片和各種圖像資料,並進行分類、解說。在這種對歷史的感性認識中,確定歷史文獻或敘述的作者和來源、比較和對比不同的思想、價值觀及人物、行為和制度、區分歷史的事實與歷史的解釋、注意到各種各樣的觀點。並通過這種形象的認識,分析簡單和復雜的歷史事件的因果關系,比較相關歷史事件,從而一步步地培養學生的閱讀水平。
對歷史進行直接的探究,最能促進學生歷史素養的提高。探究歷史往往是在運用各種史料和接觸相反的看法時發生的。進行歷史探究最直接的方式是:鼓勵學生分析各種史料,讓學生思考這些材料是什麼人、什麼時間、為什麼和怎樣做出的,其證據的可靠性、權威性和可信性如何?從中反映出作者什麼樣的觀點、利益和背景?這些材料是對事件加以敘述的全部依據嗎?作者依據這些材料能做出什麼樣的解釋?從而使學生在歷史知識的學習中全面、客觀地認識歷史、評價歷史,最終提高歷史的闡釋能力。
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活動,是提高學生歷史素養的又一種最佳手段。因為學生要解決問題,就必須正視歷史的時代問題,對當時當地的政治、經濟、思想等聯系進行分析、思考,並加以比較,這些活動都會使學生更深入地參與歷史教學。例如: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為什麼最早興起於東南沿海?要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就必須聯系中國古代明清的經濟、東南沿海的地理位置、近代這里的社會、經濟狀況及其變化等知識進行思考。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在歷史問題的分析中提高自己認識、評判歷史問題的能力。同時歷史學習不僅要了解過去,還要認識現實,所以採取解決問題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參與對歷史和現實問題的解決,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人生觀、價值觀,從而更好地培養現代中學生的人文素養,為我們的社會培養更多的合格人才。
面對當今社會的發展和中學歷史教學、高考的實際,歷史教師任重而道遠。但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不能因這個目標實現的艱難而失去自信。因為不是因為有些事情難以做到,我們才失去自信,而是因為我們失去自信,有些事情才認為難以做到。
學生歷史素養的培養,任務艱巨,我們必須努力工作,絕不辜負時代的重託,學習歷史,服務當今,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⑧ 如何培養學生的分析歷史材料的能力
人類思維的發展以及其推動的社會的進步,無不依靠的是人的分析思考、創造發明和貫徹實踐的能力。分析能力、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具有相對獨立性,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分析性思維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與實踐性思維能力的基本培養途徑是不同的。所以,我們進行高中歷史教學中時可以把幾方面辯證統一地加以考慮。
1實現多元化開放式課堂教學,優化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新課標提倡的課堂教學是一個開放式的、氣氛活躍的、由學生作為課堂主導的教學模式。因此,要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就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實現教學的多元化、開放式,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在具體的歷史課教學中,教師要在講授的基礎上適當引導學生對一些難點、疑點進行探究性學習,其方法可以是多樣的,可以採用分組討論、自主發言等形式。例如,一些學生課下對於歷史人物傳記很有興趣,而對於課本中歷史人物的記載或者評論持懷疑甚至是否定態度。多元化教學模式正好可以滿足這類學生學習的願望,在講到他們感興趣的歷史人物時,可以鼓勵他們在課堂中暢所欲言,把自己心中的歷史人物形象講述給全班同學聽,教師則對其進行適當引導,讓他們把對歷史知識的關注點從歷史人物這個點擴大到歷史事件、時代背景中。這樣既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學習歷史,使之主動探索歷史規律、歷史真相,並提升自身的歷史思維能力。學生可以在探究式學習中不斷地鍛煉自己的歷史思維能力,深化對歷史知識的認識,而且還可以在討論中建立良好的同學關系,培養團隊意識,在發言中訓練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對於綜合素質的提高也有幫助。歷史教學首先要達到一定深度
2設疑、討論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中學歷史教學中,巧設疑問和課堂討論是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思維活動通常由疑問而產生,只有當學生對所學問題產生疑竇時,才能點燃他們思維的火花,引導學生思考,從而不僅幫助學生明白本課的主旨,也鍛煉了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同時,也使他們個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思維的碰撞中呈現和升華。培養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是開啟學生的思維器官,所以在設置問題時要注意依據課程標准和教材,設計出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問題,此外,啟發思維的難度要適中、量度要適宜,要恰到好處地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讓學生跳一跳,摘桃子,適時適度地指揮學生的思維活動。課堂討論是在教師的組織指導下,學生在一種良好的平等氣氛中,直接、自由地參與討論,多向思維,各抒己見,相互交流,求同存異的一種學習形式,它是改變歷史課堂教學的一言堂、滿堂灌,從而充分調動學生主體作用的重要形式,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途徑,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討論對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大有裨益。同時課堂是學生展示自我風採的舞台,要讓學生真正地參與課堂,展示自我;只有展示,才有發現,只有發現,才有發展,思維能力就是在這一過程中突現並豐富發展的。
3創設情景,增加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分析能力。
歷史課有時候很枯燥無味,學生容易睡覺。如何提高學生的興趣呢?如何把學生從周公的聊天中拉回來?這是一重要的問題。大教育家誇美紐斯曾說:「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教學途徑之一」,學生的興趣是學好歷史的的葯引,是我們培養學生能力的關鍵,他不感興趣,就像那頭倔強的毛驢始終不肯前進。我經常創造一些胡蘿卜如採用數字,圖片,巧於設計問題情境,善於駕馭語言技巧,將引人入勝的故事、膾炙人口的歌訣、言簡意賅的歇後語或對聯、美妙動聽的音樂、啟迪智能的謎語等融入。讓學生在課堂上有不同的感覺、發現、體驗,濃厚的興趣、這樣活躍的思維狀態,如講到近代前夜的發展和停滯這一課是引入:單膝跪還是雙膝跪。乾隆年間,英國大臣馬格爾尼來華的故事,設問乾隆皇帝態度怎麼樣呢?乾隆皇帝為何會這么牛呢?那馬格爾尼是什麼態度呢?那這樣的態度對中國帶來了什麼影響?幾十年後的一個當時隨行的小男孩後來做了什麼給中國帶震驚?帶動學生去思考明清時期中國的綜合國力強大但是也暴露了中國統治者的夜郎自大的特點。還比如在講商鞅變法這一內容時,就是以故事引入的。即:在古代,我國有一個改革家在推行變法法令這前,擔心人民不信任,就在城南門豎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頭,下令說:'誰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給十金。'老百姓感到奇怪,只是觀望著,沒有人去搬。這位改革家便下令把賞金增加到五十。有一個人把木頭搬到北門去了,他果然獲得五十金重賞,表明政令一旦下達,就堅決執行。同學們知道這位改革家是誰嗎?學生很快答出是商鞅,且興趣盎然,我利用這一時機,引導學生思考,商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要實行變法?變法的內容和結果怎樣?商鞅變法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為何被施以車裂之刑?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興趣。效力就高了,還從故事中培養了他們的思考能力。
4通過練習提高能力。歷史教學中練習,不僅使學生深入地掌握歷史基礎知識,還能培養運用技能技巧解題能力,使思維具有靈活性和准確性。練習要有針對性和目標性。如一題多練,一個選擇題的四個選項,可當成4道題來做,又如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一些能使他們某一種思維得到訓練的題型,如像選擇題可考查學生的多種能力,對比、理解是否准確等,材料題可訓練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問答題可訓練學生的歸納、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等。要有的放矢。根據重點難點來講評,提高學生解題能力,從而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另外,總結歸納教材內容、知識結構,對舊知識加工梳理,也是鍛煉思維能力的一種重要方法,對所學內容提煉要點,找出規律,清理知識間的聯系,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系統的、完整的、清晰的印象。通過小結學習心得的方式進行這方面思維訓練。
總之,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歷史教學的根本。因此,我們歷史教師有責任幫助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獲得有益的知識,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
⑨ 學生知識現狀分析
關於小學生英語, 學生知識的現狀分析
⑩ 我要一份 高二歷史的 教育方面的調查報告 3000字左右
一、調研的基本情況
(一)、目的和內容
長期以來,在歷史課程改革的研究中,研究者比較注意教育理論和教學過程、教學目標、教學評價。這
種研究強調教學的標准化,往往忽略了對學生學習主體的研究,忽略了學習主體學生對課程的認知對
於教學計劃實施的影響。根據新的認知主義教學觀,學習主題對所學課程的評價認知是他們發展學習
潛能的重要因素,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學歷史教學改革要把學生對歷史課的認知和評價作為一個重要的
研究參考。
這次調研的內容主要為高中學生對歷史課程學習興趣的自我評價,喜歡(不喜歡)學習歷史課程的自我
歸因,對現行歷史教科書的內容、章節結構與文字表述的認可程度和期望,對歷史教師的教學內容處理
能力、組織課堂教學的方式,對歷史課程考評方式的滿意度與期望,以及對學習歷史課程的 價值和意
義的認知等幾個方面;調研同時還涉及在各類歷史學習內容中學生的主要興趣點,目前學生學習歷史真
實的主要方式,以及所具有的歷史思維能力等方面。
(二)調研方法
此次調研的對象為九中文科班學生,隨意調研。發放試卷25份,收回25份。女生7人(占總數的%)、女
生18人(占總數的%)。
二、調研的主要結果
(一)、學生的學習興趣方面
1、與其他課程相比,學生對歷史課的學習興趣不低。在文科的學習學生中,把歷史學科列為第一位的
共有7人、第二的共有8人、第三的共有3人。這部分學生的比例共占%,超過了調研的半數以上,說明學
生對歷史課還是有相當大的興趣。另外在問到「你是否喜歡學習歷史課程」時,有22人表示喜歡學習歷
史課程,1人不喜歡學習歷史課程,2人表示說不上喜歡,也說不上不喜歡。
進一步分析,喜歡學習歷史課與不喜歡學習歷史課的學生中13人表示本身就對歷史感興趣。10人表示歷
史教師講課很精彩。2人無表態。這說明學習的興趣對學生非常重要。
2、學生喜歡或者不喜歡學習歷史課的動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在於學生自身對歷史學習是否感興趣。
在表示喜歡學習歷史的同學中,有56%的學生認為喜歡學習歷史課的動因是因為自身對歷史就感興趣,
有近44%的學生認為歷史教師的可講得精彩。
調研還進一步發現,學生是否喜歡學習歷史課與價值對其學習歷史課的要求有很強的相關性。在表示喜
歡學習歷史課的同學中,有60%的家長要求孩子學好歷史以「作家歷史知識,提高人文素養,」有40%的
學生家長要求孩子考個好分數就行了。這說明家庭的期望對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有重要的影響。
(二)、對歷史教科書、歷史教師的教學、歷史課的考試方式的評價和期望方面
1、總體上說,多數學生對教科書持基本滿意的態度,但對篇章結構安排的滿意度相對大於對內容可讀
性的滿意度。
調研表明,關於教科書的篇章結構的安排,有68%學生認為比較合理,28%的學生認為不夠合理,4%的學
生認為很不合理。
對於教科書的內容,52%的學生認為比較豐富,40%的學生認為不太豐富,8%的學生認為很不豐富。
關於教科書的文字表述,有44%的學生認為可讀性比較強,24%的學生認為可讀性不太強,24%的學生認
為可讀性很強,8%的學生認為可讀性不強。
2、多數學生對於歷史教師的教學情況的評價認可滿意。有72%的學生認為教師在教學內容的處理上,生
動形象,有趣味性。24%的學生認為很一般,談不上趣味性,但也不是特別枯燥,4%的學生認為照本宣
科,比較枯燥。
對於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的方式,由60%的學生認為教師講述為主,有課堂提問,但沒有討論課。36%的學
生認為教師講述為主,有課堂提問,也有課堂討論。
對於教師在課堂上所補充的教科書之外的歷史知識,有68%的學生認為介紹過得比較多,32%的學生認為
介紹過,但不多。
對於歷史教師在歷史教學中使用歷史圖片、地圖、錄音、錄像等教輔工具80%的學生認為偶爾使用。20%
的學生認為基本不使用。
另外還有80%的學生認為學校對於學生學習歷史課比較重視。只有12%的學生認為學校不太重視,4%的學
生認為學校不重視。
進一步分析,學生對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方式的評價與學生學習歷史課的方式與效果存在一定的聯系。
調查表明,有52%的學生認為目前自己學習歷史的主要方式是以理解歷史事件的因果聯系為主,48%的學
生認為目前自己學習歷史的方式是以背誦記憶史實為主。因而72%的學生對老師教科書上的內容或歷史
教師講授的內容有過疑問。對於歷史課的教學內容,60%的學生認為應該由教師進行生動的講述,學生
認真聽講。24%的學生認為應該由教師與學生以討論問題的方式進行教學,16%的學生認為應該教師在書
上劃重點,學生背熟這些重點。
3、多數學生對現有的歷史課的評價方式,絕大多數學生(84%)認為現在的考試方式能夠部分反映學生
掌握歷史知識的程度。能夠全面反映或根本不能反映的只是各佔4%。
與此相關的是,學生最希望的歷史課的評價方式是「試卷考試與其他方式相結合」,持這種看法的學生
的比例高達52%。另外12%的學生認為應該寫歷史小論文,24%的學生認為應該搞討論、調查、製作等各
種活動。調研表明最希望試卷考試方式的只有9%。
(三)對於學習歷史課的價值和意義評價方面
1、學生普遍認為現在的歷史課程與現實結合得不夠緊。有56%的學生認為現在的歷史課程與現實結合得
不夠緊,44%的學生認為歷史課程與現實結合得比較緊,12%的學生認為歷史課程與現實結合的比較緊。
2、多數學生認為學習歷史課程對於綜合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調研表明,有36%的學生認為學習歷
史課程對於提高理解、分析、運用等思維能力很有幫助,48%的學生認為認為學習歷史課程對於提高理
解、分析、運用等思維能力比較有幫助,8%學生認為學習歷史課程對於提高理解、分析、運用等思維能
力沒有什麼幫助。
對於學習歷史課程對於提高口頭或書面語言文字表達能力,44%認為很有幫助,32%的學生認為比較有幫
助,8%的學生認為沒什麼特別的幫助。
對於學習歷史課程對於學習政治或者地理或者語文等學科,56%的學生認為很有幫助,32%的學生認為比
較有幫助,只有9%的學生認為沒什麼幫助。
3、多數學生認可歷史課在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方面具有的意義,但也有相當多的學生認為
學習歷史對於處理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作用不大。調研顯示有60%學生認為學習歷史對於樹立正確的世界
觀和人生觀是「必需」的。32%的學生認為學習歷史對於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是有作用的,但不
是必需的。也各有4%的學生認為無關重要,或沒有考慮。
有72%的學生認為學習歷史對於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起很大的作用,20%的學生認為學習歷史對於培
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比較有作用,只有8%的學生認為作用不大。基本上沒有作用的沒有。
有36%的學生認為學習歷史課程對於以後從事社會工作(除了從事歷史教學和研究工作之外)用處分非
常大,44%的學生認為比較有用,20%的學生認為用處不大。
有9%的學生認為學習歷史課程對於處理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如人際關系等)非常有用,52%的學生認
為學習歷史課程對於處理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如人際關系等)比較有用,28%的學生學生認為學習歷
史課程對於處理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如人際關系等)沒有多大的用處,8%的學生認為沒有有用。
與以上學生對歷史課的價值和意義的評價相關的是,有84%的學生認為高中階段「必須開設歷史課」,
只有9%的學生認為可以開設,但不是必需的。
三、調研後的反思
1、學生自身對歷史課程學習的興趣非常重要,教師的精彩講解也非常的重要,在歷史課的教學中再加
強趣味性同時要多採用一些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盡可能給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
2、歷史教科書在內容結構、章節安排、文字表述上還需要進一步進行處理與改進,適應學生的思維水
平與能力。
3、歷史教學的對學生的評價機制需要改革,方式需要多樣,要讓學生能把自己的個性充分的展示出
來。
4、要加強對歷史學習上困難學生的輔導,努力培養他們對歷史學習的興趣。
5、要學會在一個階段或學期過後,進行及時的自主的有關學情的調研活動,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
題,及時地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加強教師對自身教學的反思,進而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
性,從而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
總而言之,這次教學調研活動,我的收獲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