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八年級歷史電子課本word文檔版
都電子版了, 好象沒有word版
㈡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
歷史作為非熱門考試科目,卻也在中考中占據一定比重,近年來的歷史中考中,開放性題目的比重在不斷增高。因為開放性試題最能體現考查學生的探究能力、創新意識和人文素養的要求。昂立新課程小編為大家帶來中考歷史19大必考知識點,讓這萬能的模板助你得高分。
一、大國崛起
1. 常考設問:對大國發展/崛起的認識
2. 答案模板
(1)民族獨立、國家統一是發展經濟的基礎和前提;
(2)不斷改革,大膽創新;制度創新是大國崛起的關鍵;
(3)善於學習外國的長處和科學技術、管理經驗,大力發展科技,培養人才等。
二、中日關系
1. 常考設問:中日雙方妥善處理兩國關系、為中日關系良性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
2. 答案模板 (1)總體做法(建議、啟示、看法)
① 正視歷史,以史為鑒,面對未來;
② 加強交流,增進互信;
③ 睦鄰友好,合作共贏。
(2)日本方面:應正視歷史問題,積極、主動、妥善解決戰爭遺留問題,不要做傷害中國人民情感的事,努力發展中日兩國互惠互利、友好合作的睦鄰關系。
(3)中國方面:應牢記「落後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努力發展經濟,增強綜合國力,提高國際地位,加強和日本的經濟文化交流,努力促進中日關系的友好發展。
三、中美關系
1. 常考設問:發展中美兩國新型大國關系的看法、建議
2. 答案模板
(1)求同存異、增強政治互信;
(2)促進經濟合作與共贏、加強文化交流、加強國際事務合作;
(3)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4)堅持和平發展,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珍惜和平發展機遇期。
四、三次科技革命
1. 常考設問:科技革命帶來的影響和認識
2. 答案模板
(1)積極影響:改變了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
(2)消極影響:環境污染,交通擁擠,高科技犯罪,青少年沉迷網路游戲等;
(3)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也是一把雙刃劍,要正確利用科技,減少消極影響。
五、對外交往
1. 常考設問:對外交往的發展對我們的啟示
2. 答案模板
(1)開放利於進步,閉關導致落後;
(2)獨立自主、平等互利是外交的保障;
(3)國家利益是外交的出發點;
(4)維護國家安定和統一是外交發展的保障;
(5)外交政策要隨著時代發展不斷變化。
六、民族復興
1. 常考設問:如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 答案模板
(1)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2)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
(3)青少年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樹立正確世界觀,為發展貢獻力量。
七、戰爭與和平
1. 常考設問:怎樣才能有效地避免戰爭
2. 答案模板
(1)反對戰爭,珍愛和平;
(2)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打擊恐怖主義,維護世界和平;
(3)防止軍國主義和極右勢力抬頭;
(4)力爭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國際爭端;
(5)加強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發揮聯合國的作用等。
八、民族團結
1. 常考設問:如何維護民族統一
2. 答案模板
(1)增強民族團結意識,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
(2)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自覺同破壞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的行為作斗爭;
(3)實行民族團結,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民族政策;
(4)加大對民族分裂勢力的打擊力度,任何分裂國家的行為都註定失敗。
九、兩岸關系與祖國統一
1. 常考設問:如何推進兩岸關系進一步(和平穩定)發展,實現祖國統一
2. 答案模板
(1)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堅持九二共識;堅決擁護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
(2)互相尊重、互補互利,加強經濟、科技、文藝、旅遊等方面的交流;
(3)加強領導人對話和兩岸人員往來;
(4)堅決反對「台獨」分裂活動,堅決反對「一中一台」等各類台獨言行,堅決維護國家統一;
(5)努力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為祖國繁榮富強貢獻聰明才智,積極參與海峽兩岸的交流活動等。
十、改革與制度創新
1. 常考設問:從中外的改革中,獲得了什麼啟示
2. 答案模板
(1)改革必須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2)改革必須立足國情,從本國國情出發,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3)改革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強大推動力,是推動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動力之源;
(4)改革是強國之路,有利於提高綜合國力,有利於促進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十一、侵略與反抗
1. 常考設問:對中國近代遭受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抗爭的認識
2. 答案模板
(1)落後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
(2)發展才是硬道理,堅持對外開放,只有提升綜合國力,才能在國際上立足;
(3)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中國人民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精神等。
十二、思想解放
1. 常考設問:思想解放的作用及思想解放與社會進步的關系
2. 答案模板
(1)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了社會進步;
(2)思想解放為社會進步奠定思想基礎,社會進步推動思想解放。
十三、黨的發展歷程
1. 常考設問:對黨的發展歷程的啟示
2. 答案模板
(1)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2)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3)只有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
(4)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於創新,抓住機遇,發展壯大自己,要善於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完善自我,艱苦奮斗,銳意進取等。
十四、改革開放
1. 常考設問:由中國改革開放得到的啟示
2. 答案模版
(1)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
(2)要結合本國國情,實事求是,不能照搬別人的經驗;
(3)要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十五、民主與法制
1. 常考設問:對民主法制建設的認識
2. 答案模板
(1)從人治到法治,從專制到民主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2)民主與法制建設是一個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
(3)不同國家的民主法制建設可以取長補短,互相借鑒;
(4)民主與法制建設是社會進步、經濟發展以及人民群眾當家作主、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障。
十六、經濟全球化
1. 常考設問:中國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
2. 答案模板
(1)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重視區域合作,與各國實現互利共贏;
(2)中國在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的同時,制定防範風險的有效政策,重視科技創新,促進經濟的高速發展;
(3)引進國外的投資和技術,學習先進的經濟管理經驗,促進經濟的迅速發展。
十七、世界政治格局
1. 常考設問:面對復雜多變的政治形勢,中國應該如何做/如何應對
2. 答案模板
(1)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教育科技,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高綜合國力;
(2)積極參與國際活動,加快自身發展,積極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努力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
(3)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新秩序。
十八、傳統文化
1. 常考設問: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傳統文化
2. 答案模板
(1)堅持弘揚優秀民族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2)自覺抵制西方落後思想和意識的侵蝕;
(3)積極宣傳民族傳統文化;
(4)豐富傳統文化的內涵,堅持發展創新,堅持與時俱進。
十九、三農與民生
1. 常考設問:解決「三農」問題的措施
2. 答案模板
(1)重視農業,加強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
(2)加大農業資金投入,堅持稅費改革;
(3)加強、加大向農民宣傳農業技術等的力度;
(4)注重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歷史學科注重記憶理解與背誦,學生們不可忽視歷史對我們的學習成長的作用,在初中階段就應該打好基礎。
㈢ Word的發展歷史是什麼,有什麼特點和使用技巧
八十年代初出現了大量的「字處理軟體」, 使用較廣的有文字處理系統 WPS,字表編輯軟版件CCED, 文書編輯系統WordStar等。權這類軟體集編輯、排版、 列印於一身,在當時受到用戶的好評。 但這類字處理軟體是基於DOS環境下的,操作命令復雜, 且排版效果不能直觀地顯示在屏幕上。 進入九十年代,隨著 Windows平台的問世, 具有Windows風格的應用軟體層出不窮。 Word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Windows環境下的 字處理軟體,經過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其版本從Word 5.0、Word 6.0發展到現在的Word 97、Word 2000。Word 2000中文版是Microsoft 為中國用戶推出的漢化版本。
㈣ 八年級上冊歷史重點復習資料
八年級(上)歷史復習提綱
第1課 鴉片戰爭
1.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19世紀上半期,為了開辟 ,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 。向中國走私鴉片的直接原因:為了扭轉貿易逆差。
2.1839年, 被道光帝派往廣州進行禁煙,進行暗訪密查,緝拿煙販,收繳鴉片 斤 。6月在虎門海灘銷毀鴉片,
3.虎門銷煙的意義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領導這場斗爭的林則徐,成為民族英雄,這次活動成為鴉片戰爭的導火線。
4.中英《南京條約》
時間:
性質: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 條約。
內容①割 給英國;
②賠款2100萬元;
③開放 五處為通商口岸;
④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4. -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 社會,是中國 的開端。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
1.1856-1860年, 聯軍為進一步打開中國的市場,發動了 。佔領北京後,火燒 。
2.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後,俄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佔了中國東北和西北領土 平方公里。(結合第8頁表格和第9頁圖掌握)
3.1851-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1853年佔領 改為天京,定為都城,建立起與清朝對峙的政權。為推翻清朝統治,派軍隊北伐和西征。1860年8月, 率領太平軍在 打敗洋槍隊。1862年,在浙江寧波 的戰役中,擊斃 。
第3課收復新疆
1. 作為欽差大臣,採取「先北後南,緩進急戰」的策略,1878年收復除 外的新疆地區。為加強西北邊疆的管理和防務, 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 。
第4課 甲午中日戰爭
1.原因:1894年,日本為實現 的夢想而發動。在黃海海戰中,致遠號管帶 英勇作戰,與艦同沉。
2.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失敗後,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條約規定:
①清政府割 給日本;
②賠償日本軍費白銀 ;
③允許日本在 開設工廠;
④增闢 等。
3.影響:《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化程度。
第5課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矛頭直指 侵略勢力。
2. 組成八國聯軍。
3.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條約規定:
①清政府賠償白銀 億兩,以 等稅收作擔保;
②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③清政府拆毀大沽炮台,允許帝國主義派兵駐扎 鐵路沿線要地;
④劃定北京 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
《辛丑條約》的影響: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的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6課 洋務運動
1.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洋務派掀起一場「 」的洋務運動,前期以「 」為口號,採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了安慶內軍械所、江南製造總局、 等一批近代軍事工業。後期以「求富」為口號,開辦了一些民用工業,如李鴻章在上海創辦的 、張之洞創辦的 、湖北織布局等。從70-80年代籌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軍。1862年創辦的 是洋務派創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
2.評價洋務運動(第30頁內容,重點掌握)
①在甲午中日戰爭中, 全軍覆沒,標志洋務運動破產。
②失敗的根本原因,主觀目的是維護封建統治,而不是把中國引向
③但引進了先進技術,客觀上促進了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為中國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第7課 戊戌變法
1.1895年春, 簽定的消息傳到北京,康有為領導的「 」揭開了變法維新的序幕。公車上書失敗後,康有為、梁啟超創辦 ,繼續宣傳維新變法。不久,他們在北京組織 ,把《萬國公報》改名為《中外紀聞》,維新派政治團體形成了。
2.1898年6月到9月,光緒帝發布了一系列變法令,內容( P33):要求從政治、經濟、軍事、教育、思想五個方面掌握。
3說出「變者,天下之公理也」的是 。 說「各國變法,都是經過流血才成功的。中國還沒有人流血,讓我來做第一個吧!」的是
第8課
1.1894年,孫中山組織了革命團體 。1905年,他建立統一的革命組織 ,孫中山當總理,通過了「 的革命綱領。 也就是: 推翻清朝統治,廢除君主專制,建立民主共和國,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綱領,它的成立,大大推動了全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創辦的機關刊物《 》,在《民報》發刊詞中,孫中山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為 三民主義。 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2.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1911年12月 被選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 正式成立。
3.辛亥革命的意義: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 ,使 觀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實被北洋軍閥 竊取,沒能完成 的任務。
第9課 新文化運動
1.1915年,陳獨秀等知識分子高舉「 」和「 」兩面旗幟,以《 》雜志為主要陣地,掀起新文化運動。以四提倡四反對為主要內容,即提倡 反對 ; 提倡 反對
提倡 反對 ; 提倡 反對 。 向尊孔復古逆流進行攻擊,從而在社會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2.1918年,李大釗發表了《 》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文章,進行宣傳馬克思主義。同年底在北京創辦了《 》。
3.新文化運動的評價: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不過,新文化運動中也對東西文化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向,影響到後來。
第10課 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1.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等校學生舉行示威,要求「 、內除國賊」、取消「 」、反對在 上簽字、懲辦賣國賊要求,遭到北洋軍閥政府的鎮壓。6月初,上海工人舉行罷工、商人罷市,支持學生斗爭,工人階級起了巨大的作用,結果政府被①迫釋放學生、②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③拒絕在和約上簽字。五四運動取得初步的勝利。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 革命的開始。
2.1921年7月在上海召開的中共一大通過了黨的綱領,確定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
中心任務是: 。
中共誕生的偉大意義:中國共產黨不僅代表工人階級的利益,而且代表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她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3.1922年中共二大,確定黨的民主革命綱領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建立民主共和國。這是在中國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第11課 北伐戰爭
1.1924年創辦的黃埔軍校由 任政治部主任。培養了大量軍事政治人才。為建立 奠定了基礎。
2.1926年,廣東國民政府北伐,目的:推翻 的統治,統一全國;對象: 、 、 ;主要戰場: 、湖北;主要戰役:汀泗橋、賀勝橋、武昌戰役。在兩湖戰場消滅了吳佩孚主力;出師不到半年,北伐軍從 打到長江流域,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到 。
3.1927年4月,蔣介石叛變革命,在 成立「國民政府」。代表大地主 的利益,它對外投靠帝國主義,對內鎮壓人民革命運動。
第12課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1927年 日,周恩來、賀龍、朱德等人,領導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統治的第一槍。
2.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進攻敵人力量較為薄弱的農村,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革命根據地。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等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開始。
3.1928年4月, 領導了井岡山會師。兩軍會師後,改編為 。由 任軍長。 任黨代表。
第13課 紅軍不怕遠征難
1.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在未能粉碎敵人第 次「圍剿」後被迫進行戰略轉移,進行長征。
2.1935年1月,黨中央召開 ,會議解決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的指揮權,肯定毛澤東的正確主張。確定軍事上由毛澤東、周恩來等負責指揮。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次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3.長征途中,紅軍 ,打亂敵人的追剿計劃; ,跳出敵人的包圍,爬雪山,過草地。
4.1935年10月,黨中央和紅一方面軍到達陝北 ,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 和紅四方面軍同 軍勝利會師甘肅會寧,宣告長征勝利結束。長征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幹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第14課 難忘九一八
1.1931年 月 日,日本侵略軍有預謀的製造了 。
九一八事變爆發時,蔣介石要求駐守東北的張學良實行 ,使東北三省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到半年時間全部淪於敵手。
全國人民反對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內戰,抵抗日本的侵略。
①東北人民和部分東北軍部隊,組織抗日義勇軍,抵抗日軍的侵略。②中共派 等組織東北游擊隊,開展抗日游擊戰爭。中國人民的 抗戰開始。
2.九一八事變後,中共提出建立全國 的主張,要求國民政府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 接受了中共主張,為了逼蔣抗日,1936月12月12日,發動「 」。事變發生後,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的利益出發,主張 解決。它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第15課 「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
1.1937年日軍向 中國守軍發動進攻,製造七七事變,中國人民的全國性抗日戰爭從此爆發。在事變中, 、 先後為國捐軀。平津相繼陷落,這時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
2.1937年12月,日軍佔領南京,製造了南京大屠殺,在 周時間內,屠殺中國居民達 人以上。
第16課 血肉築長城
1.①在全面抗戰期間,中共領導的八路軍取得「 」,這是抗戰以來第一次大捷;②為粉碎敵人的「 」政策,1940年8月在 指揮下組織了百團大戰,作戰的地點是: ,主要目標是: 。 這是抗戰中,中國軍隊 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
③國民黨軍隊在李宗仁指揮下1938年春取得 大捷,這是抗戰以來的重大勝利。
2.抗戰勝利前夕,1945年4月,在 召開中共七大,大會主要討論奪取抗戰勝利和勝利後中國將走什麼道路的重要問題。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
3.1945年 月 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標志著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
第17課 內戰烽火
1.在抗戰勝利後, 在美國的支持下陰謀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為了進一步贏得准備內戰的時間,也為了欺騙人民,邀請毛澤東到重慶談判。1945年8月到10月,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 ,毛澤東在周恩來、王若飛的陪同下,同國民黨進行談判,最後達成和平建國的「 」。
2.1946年6月,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對 發動進攻,標志 爆發。
3.1947年夏, 、 率軍挺進 ,威脅南京和武漢。標志戰略反攻的開始。
第18課 戰略大決戰
1.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發動了 、 、 三大戰役。 的勝利,奠定了解放長江以南各省的基礎(陳毅曾說, 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 的勝利,使華北全境基本解放。(掌握P93圖)三大戰役的勝利,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一百五十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了,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2.1949年4月23日,解放軍佔領 ,標志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黨政權的垮台。
第19課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1.狀元實業家 ,在《馬關條約》簽訂後,中華民族面臨嚴重民族危機情況下,提出「 」的口號,創辦了 等一系列企業,同時興辦學校和開展慈善事業。 (時間)企業由於帝國主義放鬆了對中國民族資本的壓迫,獲得進一步的發展,但大戰結束後被吞並。
2、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時期:
時間 發展狀況 原因
①從洋務運動到清末 民族工業的萌芽,難以生存和發展 封建制度的阻礙
②1912~1914年 各種實業團體如雨後春筍,紛紛出現
③1914~1918年
④1919~1945年
⑤1945~1949年 民族工業也沒能得到
很好的恢復 國民黨發動內戰和
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
3、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特徵
①總的來說是比較 的。
②從行業上來看,主要集中在 部門 。
③地區間發展也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漢等 大城市。
第20課 社會生活的變化
1、中國建造的第一艘輪船是 ;中國出現的第一條正式運營的鐵路是 。
2、我國拍攝的第一部無聲電影是 ;我國拍攝的第一部有聲電影是
中國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影片是 。
3、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是
4、中國近代最著名的報紙是
第21-22課 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
1.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 鐵路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
2.揭開制鹼奧秘的 撰寫了《制鹼》一書,他的制鹼法被命名為「 」。
3.近代開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中代表人物有 和 。魏源他編成的海國圖志》一書,系統介紹了南洋、歐美各國的歷史地理、並說明編寫的目的是「 」。復是戊戌變法時期的啟蒙思想家,他翻譯了《天演論》,闡述了「 」,「 」的進步觀點。
4.戊戌變法期間,創辦了 ,這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
5. 年清政府宣布廢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
6.魯迅代表作有《狂人日記》、《孔乙已》等;徐悲鴻代表作有《愚公移山》等;被稱為人民音樂家的聶耳的代表作是《義勇軍進行曲》,冼星海的代表作是《黃河大合唱》。美術大師徐悲鴻的作品有 等;郭沫若為適應抗戰需要,創作了 。趙樹理的作品是 ;丁玲的作品是 。
㈤ 歷史的知識體系怎麼寫呀八年級上冊的歷史知識體系.如果有的話,最好給我.
這上面有人回答很完備了,還有http://..com/q?word=%B0%CB%C4%EA%BC%B6%C9%CF%B2%E1%B5%C4%C0%FA%CA%B7%D6%AA%CA%B6%CC%E5%CF%B5&lm=0&fr=search&ct=17&pn=0&tn=ikaslist&rn=10,你沒說是哪回個版答的……
㈥ 跪求八年級下冊歷史與社會作業本(人教版)!!電子版!
呵呵,.你是作B啊,很簡單,把同學的拿到復印店,請他幫你掃描
然後再列印(可以重新排版),簡單實用,
㈦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歷史知識點總結
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知識點
第一單元:侵略與反抗
第一課 鴉片戰爭
1.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19世紀上半期,為了開辟中國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向中國走私鴉片的直接原因:為了扭轉貿易逆差.
2.1839年,林則徐被道光緒帝派往廣州進行禁煙.6月在虎門海灘銷毀鴉片,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領導這場斗爭的林則徐,成為民族英雄,這次活動成為鴉片戰爭的導火線.
3.1840-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1842年,英國侵略者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這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P5)
鴉片戰爭的主要影響:①中國從封建社會逐步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②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第二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
1. 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以英法聯軍為主凶,美俄兩國為幫凶,英法聯軍為進一步打開中國的市場,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佔領北京後,火燒圓明園.
2.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後,俄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佔了中國東北和西北領土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
3.1851-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 1851年,農民革命領袖洪秀全在廣西桂平全田村發動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 1853年建立起與清朝對峙的政權,佔領南京改名天京,定為都城。
第三課 收復新疆
1.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為欽差大臣,討伐阿古柏。.左宗棠作為欽差大臣,採取"先北後南,「緩進急戰」的策略,收復了新疆.為加強西北邊疆的管理和防務,左宗棠收復新疆的基本史實:1876年左宗棠進軍新疆,1881年中國收回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
2.意義:新疆的收復,不僅打擊了侵略者的氣焰,而且維護了國家的利益,民族的尊嚴,同時對新疆的開發和建設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
第四課 甲午中日戰爭
1、時間:1894年7月-----1895年4月 2、主要戰役:黃海海戰,威海衛之戰
2、在黃海海戰中,愛國將領:致遠艦管帶鄧世昌英勇犧牲。
3、1895年初,日軍攻佔威海衛,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4、結果:清朝戰敗, 簽訂《馬關條約》 時間:1895年4月
5、內容: ①清政府割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給日本 ②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
③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 ④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6、影響:《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它大大加深了中國的民族危機。割台灣等領土,不僅嚴重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完整,而且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賠款是清政府舉借外債使列強進一步控制了中國的財政經濟;開埠通商,使日本的侵略勢力深入到中國內地;允許開設工廠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第五課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1900年,為了鎮壓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在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率領侵略中國。
2、《辛丑條約》(1901年)的主要內容:①清政府賠款4.5億兩白銀,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②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運動;③拆毀大沽炮台,允許各國派兵駐守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④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
3、危害:它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主權,使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辛丑條約》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4、中國是怎樣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
答:開始淪為:鴉片戰爭———《南京條約》 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完全淪為: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辛丑條約》,列強通過發動戰爭,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不斷擴大侵略特權,使中國淪為其半殖民地,清朝政府成為他們統治中國的工具。
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六課 洋務運動
1、目的:維護清政府的封建統治。
2、主張:利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強兵富國,擺脫困境,維護清朝統治。
3、口號: 前期(60年代)以「自強」為口號, 後期(70年代)以「求富」為口號。
4、主要內容:①、創辦軍事工業;②、創辦民用工業; ③、籌建海軍;(北洋,南海,福建三支海軍)
④、興辦新式學堂(近代第一所新式學校:京師同文館)。
5、評價:洋務運動發生在中國近代社會新舊交替的特殊歷史階段,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洋務派的主觀目的是維護封建統治,而不是把中國引向資本主義。它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洋務運動為中國近代企業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第七課 戊戌變法
1、公車上書(時間:1895年春)
2、背景:《馬關條約》的簽定 主要人物:康有為、梁啟超 作用:為維新變法運動拉開了序幕。
3、百日維新
(1)時間:1898年6月到9月慈禧發動政變,前後103天,最終失敗.
(2)內容: 經濟: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軍事:訓練新式軍隊;政治:開放言論,取消多餘的衙門和無用的官職;文化教育:開辦新式學堂,培養新式人才,廢除科舉考試中的八股文,創辦報刊。
(3)影響: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但不可能實現救亡圖存的願望,不可能是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道路。
第八課 辛亥革命
1.孫中山創立同盟會 1894年11月,孫中山在檀香山建立興中會,喊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為匯集革命力量,孫中山聯合華興會、光復會和興中會的成員, 成立了中國同盟會。
2.時間:1905年8月。地點:日本東京。領導人:孫中山為總理。
3.性質:這是第一個全國規模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4.綱領:「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5.目標:推翻清朝統治,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6.革命旗幟(指導思想):三民主義(即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
7.影響:它的成立,大大推動了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
8..武昌起義:時間:1911年10月10日
9.中華民國成立: 時間:1912年1月1日 地點:南京。 人物:孫中山。
10頒布了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11.意義: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動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局限性:辛亥革命的果實被北洋軍閥袁世凱竊取,它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第九課 新文化運動
1.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
①開始標志:1915年,陳獨秀創辦《新青年》,提出民主與科學口號。 ②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蔡元培、胡適、魯迅。 ③主要內容: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等。
2.「新世紀曙光」:指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李大釗是舉起社會主義大旗的第一人,1918年發表《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
3、評價: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條件,推動五四運動的發生。不過,新文化運動中也有對東西方文化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向,這一直影響到後來。
第三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
第十課 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1、五四愛國運動
(1)導火線:巴黎和會拒絕了中國的正義要求。
(2)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取消「二十一條」、反對在對德和約上簽字、懲辦賣國賊曹汝霖等人。
(3)結果:初步勝利,罷免了三個賣國賊職務,並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4)歷史意義:①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愛國運動。 ②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 ③標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開端。 ④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共成立准備條件。
2、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1)成立時間:1921年7月23日
(2)成立地點:上海(後轉移到浙江嘉興)
(3)成立標志:中共「一大」的召開。
(4)大會通過黨綱,確定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黨的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大會選舉新的領導機構中央局,陳獨秀為書記。)成立意義: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領導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
第十一課 北伐戰爭
1、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
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標志著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革命統一戰線正式建立,即第一次國共合作實現了。
2、北伐戰爭(1926年)目標: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 主要對象:張作霖;吳佩俘;孫傳芳。
北伐的先遣隊:葉挺獨立團。 3、1927年4月蔣介石在南京成立「南京國名政府」。
第十二課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 南昌起義
1927年8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周恩來、賀龍、朱德等人,率領革命軍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
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第一槍,標志中國共產黨創建人民軍隊,獨立領導革命戰爭的開始。
2、秋收起義(1927年9月9日)
毛澤東領導,三灣改編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為建設一支新型人民軍隊奠定基礎。起義隊伍後來在井岡山建立革命根據地,開創中國革命勝利道路。
3、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建立者:毛澤東
中國共產黨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的意義:井岡山等農村根據地的建立,為中國革命開創了一條走向勝利的道路,這就是從城市轉向農村,創建農村根據地,由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這是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勝利道路。
第十三課 紅軍不怕遠征難
1、紅軍的長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原因: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左」傾冒險主義錯誤的泛濫。
(2)開始:1934年10月,紅一方面軍撤離中央革命根據地。
(3)經過:中央根據地(瑞金)------向貴州進軍-----解放遵義-----四渡赤水河(打亂敵人的追剿計劃)-----渡過金沙江(跳出了敵軍的包圍)------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過雪山--------過草地———三軍大會師
(4)勝利的標志:1936年10月甘肅會寧,紅軍三大主力會師。
(5)勝利的歷史意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扼殺中國革命的企圖,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2、遵義會議:(1935年在遵義召開)
(1)內容:糾正了「左」傾冒險主義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軍事上由毛澤東、周恩來等負責指揮。
(2)意義:①結束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黨中央的統治; ②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 ③(3)在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 ④黨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第四單元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第十四課 難忘的九一八
1、「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日軍炸毀沈陽柳條湖村南滿鐵路的路軌,蔣介石不抵抗政策,接著進攻沈陽。半年內東北三省淪陷。 這是日本為了轉嫁經濟危機,大規模侵略中國的開始。
2、西安事變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扣留蔣介石,實行「兵諫」,逼蔣抗日。
中國共產黨從民族解放事業的大局出發,採取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正確方針。 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成為時局轉變的關鍵,它標志著十年內戰局面的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
第十五課 「寧為戰死魂,不做亡國奴」
1、1937年1月7日,日軍在盧溝橋附近舉行軍事演習。日軍借口一名士兵失蹤,無理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並炮轟宛平城。中國守軍忍無可忍,奮起抵抗,全國性的抗日戰爭從此爆發。史稱「盧溝橋事變」,又稱「七七事變」。
2、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標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
3、盧溝橋事變後,日軍又發動八一三事變,大舉進攻上海,接著又向南京進犯。1937年12月,日軍攻陷南京,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被日軍屠殺的中國軍民和士兵達三十萬以上。
第十六課 血肉築長城
1、平型關大捷
時間:1937年9月,由八路軍一一五師取得,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意義:這是抗戰以來第一次大捷。
2、台兒庄戰役
1938年春,在李宗仁指揮的徐州會戰中,中國軍隊取得台兒庄戰役的勝利。
意義:台兒庄戰役是國民黨正面戰場上的一次重大勝利。
3、百團大戰
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敵後戰場的戰略總後方。
1940年8月,由彭德懷指揮八路軍取得。目的:粉碎敵人「囚籠政策」「三光政策」
目標:破壞敵人交通線,摧毀日偽軍據點。意義:是抗戰期間中國軍隊主動出擊的最大規模的戰役。
4、中共七大
(1)為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決抗戰勝利後中國的發展前途問題。
(2)1945年4月,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召開七大。
(3)會上毛澤東作《論聯合政府》的報告,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 大會為爭取中國革命的最後勝利准備了條件。
5、抗日戰爭的勝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1)加速日本法西斯投降的事件:① 1945年8月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②蘇聯對日宣戰,出兵中國東北 。③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號召全國戰略大反攻。
(2)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最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改變了100多年來中國人民反侵略戰爭屢遭失敗的局面,第一次取得反侵略的完全勝利。
第五單元 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第十七課 內戰烽火
1、重慶談判(P88):
(1)目的:盡一切可能爭取和平,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陰謀。
(2)時間:1945年8月-10月
(3)中共談判代表: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
(4)結果:簽定了《雙十協定》(1945、10、10)
2、轉戰陝北(P89)
(1)1946年6月,全面內戰爆發,進攻中原解放區(陝甘寧)
(2)1947年夏,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是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的開始,揭開反攻序幕。(P90-91)
第十八課 戰略大決戰
1、三大戰役(P93-96):
(1)遼沈戰役:林彪、羅榮桓指揮東北人民解放軍,解放東北。
(2)淮海戰役:劉伯承、鄧小平、陳毅指揮中原解放軍和華東解放軍,奠定了解放長江以南各省的基礎。
(3)平津戰役:東北解放軍和華北解放軍合力,北平和平解放,基本解放華北地區,奠定了全國勝利的基礎。
(4)三大戰役的意義: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的主力軍隊,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2、渡江戰役(P96):江西湖口到江蘇江陰。
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標志著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黨政權垮台。
第六單元 經濟和社會生活
1.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帝國主義國家忙於戰爭,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經濟的掠奪,中國民族工業得到了一個發展的機會, 進入了「黃金時期」。
2、中國近代的民族工業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火山的夾縫中求生存,圖發展,總的來說是比較落後的。
3、1876年,中國出現的第一條正式投入運營的鐵路是淞滬鐵路。
4、我國自己拍攝的第一部無聲電影,是1905年由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的京劇名篇《定軍山》,第一部有聲電影是1931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拍攝的《歌女紅牡丹》。
5、1897年在上海創辦的商務印書館,是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
6、中文報紙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創辦的《申報》。
7、國民政府頒布了剪辮,易服和廢止纏足等法令,女子停止纏足,用新式的禮服代替過去的翎頂補服。還廢除有損人格的跪拜禮,代之以文明簡單的鞠躬,握手禮;取消「老爺」「夫人」之類的稱謂,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稱呼。
第七單元 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
1、1909年,京張鐵路全線通車,這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負責京張鐵路設計勘測,施工總工程師詹天佑。
2、近代以來,列強入侵,國家危難,一些愛國的思想家認識到要改變現狀,必須學習西方的長處,代表人物先後有魏源和嚴復。其中魏源編著的《海國圖書》一書,系統介紹了南洋、歐美各國的歷史地理,並說明編寫的目的是「師夷長技以制夷」。嚴復是戊戌變法時期的啟蒙思想家,他翻譯了《天演論》,闡述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後勝於今"的進步觀點。
3、戊戌變法期間,作為「新政」創辦了京師大學堂,這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也是戊戌變法留下來的重要成果,他的創辦表明近代中國教育改革邁出了重要一步。4、從五四運動開始,中華文化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弘弘揚科學精神,批判封建愚昧,成為進步文學藝術家的神聖使命。他們中的代表人物有文學巨匠魯迅,代表作有《狂人日記》《孔乙己》;美術大師徐悲鴻,代表作有《愚公移山》,人民音樂家聶耳合冼星海,代表作分別有《義勇軍進行曲》和《黃河大合唱》。
㈧ 人教版歷史九年級下,八年級上下復習提綱
世界近代史(上):
一、 世界資本主義制度的萌芽——文藝復新與新航路的開辟
文藝復興:時間:14—16世紀;原因: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性質:最先在義大利(後傳到西歐)掀起的反封建、反神學的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核心思想:「人文主義」(提倡以人為本,肯定人性,肯定現實生活)。代表:①但丁(先驅,是有舊時代走向新時代的第一位詩人)—《神曲》。②達.芬奇:—《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③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利葉》、《哈姆雷特》等。意義:沖擊了封建神學;為資產階級革命准備了思想條件。
新航路的開辟:(1492)哥倫布:向西橫渡大西洋——發現了新大陸美洲。(1497)達.伽馬:——到達印度,第一個找到了直通東方的新航路。(1519)麥哲倫——第一次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學說。(中國鄭和下西洋:明初,到達紅海沿岸、非洲東海岸。) 意義: ①開始把世界連成一個整體;②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③引發了西歐人殖民掠奪的狂潮。(77 頁圖)
二、世界資本主義制度的產生──英美法早期資產階級革命
名稱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640-1688) 美國獨立戰爭(1775-1783)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1789-1894)
根原 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阻礙資本主義發展 英國的殖民壓迫嚴重阻礙北美經濟發展。 封建專制統治和等級制度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發展
導火線 波士頓傾茶事件 三級會議的召開
經過
1.開始標志:1640年議會重新召開;2.內戰:克倫威爾——新模範軍;3.1649,處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國,4.克倫威爾軍事獨裁統治;5.斯圖亞特王朝復辟;6.1688年「光榮革命」——結束。 1、開始標志:1775列剋星頓槍聲2、建軍:1775第二屆大陸會議,建大陸軍,華盛頓總司令3、建國:1776.7.4《獨立宣言》—美國(國慶日)4、轉折:1777薩拉托加大捷5、勝利:1781約克鎮英軍投降6.獨立:1783英美《巴黎和約》——結束。 1.開始標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國慶)2、1789《人權宣言》3、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處死路易十六4、雅各賓派專政(羅伯斯比爾)—把革命推向高潮,使之成為一次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5、1794,「熱月政變」——結束。
鞏固:拿破崙帝國:1、上台—1799「霧月政變」;2、內外措施:對內改革;對外戰爭(前期正義—鞏固革命成果、打擊封建勢力;後期侵略、掠奪、爭霸—滅亡。)3、滅亡:1814年滑鐵盧決戰。
結果 建立起君主立憲制國家 獨立,建立起聯邦總統制國家 最終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
重要文獻 1689《權利法案》目的:限制王權。內容:確定議會為最高權利機關;國王征稅須經議會同意。意義:限制了王權,英國建立起君主立憲制的政權 1776. 7. 4《獨立宣言》內容:自由、民主、平等;2宣告北美13州獨立,標志美國誕生—被馬克思稱為「第一個人權宣言」 1789《人權宣言》內容:自由、平等、主權在民、三權分立;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影響:成為革命綱領,體現了反對君主專制和封建等級制度的要求。
意義 它是人類歷史上資本主義對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揭開了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序幕;推動了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 既是民族解放運動又是資產階級革命(性質:雙重性);使美國贏得了獨立,有利於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歐洲和拉丁美洲革命起了推動作用。 摧毀了法國封建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廣為傳播,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但革命所爭取的權利卻為少數人所有。
人物評價 華盛頓:著名的資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領導北美獨立戰爭並取得偉大勝利;2.就任總統後,採取一系列措施(完善法制、創立合眾銀行等)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被益為「美國國父」。 拿破崙: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上台後、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對內改革,對外與反法同盟開戰,一定程度上維護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但由於他的侵略戰爭引起了被奴役人民的反抗,最終導致了帝國的滅亡。
性質 資產階級革命 既是民族解放運動又是資產階級革命(雙重性) 資產階級革命
三、世界資本主義制度的產發展——兩次工業革命
名稱 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時期 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上半葉 19世紀70年代開始
范圍 英國——歐美 歐洲——世界
主要標志(特徵) 瓦特改良蒸汽機和機器的廣泛使用,把人們帶入「蒸汽時代」 電力的廣泛使用,把人們從「蒸汽時代」帶入「電氣時代」
主要成就 開始:紡織業:哈格里夫斯—珍妮紡紗機(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義上的機器)。
動力:瓦特—改良蒸汽機。
交通:富爾頓——汽船 「克萊蒙號」、史蒂芬孫——火車 「旅行者號」。 電力:法拉第—電磁感應原理;愛迪生(「發明大王」)——電燈。
電訊:(貝爾——發明電話;馬可尼—無線電報)。
動力:狄塞爾—內燃機。
交通:卡爾.本茨(「汽車之父」)—第一輛汽車;亨利福特—四輪汽車(使美國成為裝在輪子上的國家);萊特兄弟—飛機「飛行者一號」
影響 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使人類從手工工場時代進入機器大生產時代。 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但發展不平衡;密切世界各地的聯系;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共同說明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四、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的確立──美國內戰;日、俄改革
1861-1865美國內戰 根原 南方奴隸制種植園經濟阻礙了資本主義經濟在全國的發展(矛盾焦點:黑奴制的存廢)
經過 林肯當選為總統—導火線; 1861年南方挑起內戰;1862年林肯政府通過《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扭轉戰局; 1865年北方勝利結束。
影響 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性質),廢除了黑奴制度,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障礙,為以後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1861俄國農奴制改革 根原 封建農奴制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性質 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進行的「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內容 農奴有人身自由,農民 「解放」時可贖買一塊份地(但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全)
影響 是俄國歷史的重大轉折,使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但改革不徹底,留下了大量封建殘余。
日本明治維新 背景 幕府的封建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美國最先打開日本的大門。
性質 明治天皇實行的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內容 政治:「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 經濟:引進西方先進技術,發展近代工業; 社會生活:提倡「文明開化」; 努力發展西方教育; 軍事:建立皇軍。
影響 擺脫了被淪為半殖民地的命運,使日走上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擔改革不徹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殘余;
五、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巴黎公社、殖民擴張和民族解放運動
馬克思主義誕生 條件:經濟—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階級—歐洲三大工人運動{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爭取普選權),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標志著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力量登上了歷史舞台。思想條件——三大思想來源: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聖西門、歐文、傅立葉);實踐—馬、恩的實踐活動。
標志: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是第一個革命綱領)。
巴黎公社 原因:普法戰爭法國失敗。性質: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政權。失敗:「五月流血周」。意義:是無產階級的第一次偉大嘗試,其革命精神鼓舞無產階級為爭取解放繼續斗爭。
殖民擴張和民族解放運動 三角貿易:歐洲(最早的殖民者西、葡;最大的英國)——非洲(黑奴)——美洲——歐洲。影響:給歐洲殖民者帶來巨額財富;給非洲帶來災難。
民族解放運動:拉美:玻利瓦爾——「拉丁美洲解放者」
亞洲:①中國太平天國運;②印度反英:章西女王
、
世界歷史 九年級(下)
俄國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比較表(第1課)
名稱 時間和地點 性質 革命任務 結果 意義
二月革命 1917年3月
彼得格勒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推翻沙皇統治 兩個政權並存
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
彼得格勒
領導人:列寧
起義總指揮部:斯莫爾尼宮 無產階級革命 推翻臨時政府 建立社會主義制度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工人士兵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 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由此誕生。十月革命的勝利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
「斯大林模式」(第2課)
形成標志時間 特點 形成背景 評價
1936年新憲法制定 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 在蘇聯外有帝國主義包圍,國內經濟、文化相對落後的情況下形成的。 它在一定歷史階段里發揮過積極作用。
但這一模式也具有嚴重的弊端:第一,優先發展重工業,使農業和輕工業長期處於落後狀態;第二,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片面強調產值和產量,造成了產品品種少、質量差。第三,國家從農民手裡拿走的東西太多,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農民沒有生產積極性,農業產量長期停滯不前。第四,經濟發展粗放,經濟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費了資源。
所以,從長遠看,嚴重阻礙了蘇聯的進一步發展。
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在時間、地點、操縱國、涉及的地域方面的不同點(第3課)
項目 時間 地點 操縱國 涉及的地域
巴黎和會 1919年 巴黎 法、英、美 歐洲、西亞、非洲
華盛頓會議 1921~1922年 華盛頓 美、英、日 東亞、太平洋地區
1929——1933年經濟危機(第4課)
時間 爆發國家 特點 影響 各國擺脫危機的辦法
1929—1933年 美國開始席捲整個資本主義世界 涉及范圍特別廣
持續時間比較長
破壞性特別大 人民深受其害。工人大量失業,造成生產力破壞,勞動人民生活惡化,社會矛盾加深;壟斷資本家大量銷毀商品,生產破壞;經濟危機,引起政治危機,資本主義各國社會矛盾尖銳,政局動盪。 德日建立法西斯專政
美國實行羅斯福新政
羅斯福新政(第4課)
時間 特點 目的 內容 成效和影響
1933年 在資本主義內部進行調整,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開創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先河 在資本主義內部進行調整,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以消除經濟危機。 中心措施:對工業的調整。(《國家工業復興法》)
整頓銀行、調整農業、興建公共工程 美國經濟緩慢的恢復過來,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資本主義制度得到調整、鞏固和發展;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宏觀控制與管理得到加強;美國聯邦政府的權力明顯增強。
新政在美國和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為以後美國參加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奠定了政治和經濟基礎。但它沒有改變資本主義制度,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簡表(第6、7課)
時間 原因 交戰雙方 經過和結果 性質 影響
1939.9.1到
1945.9.2 帝國主義國家固有的矛盾和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規律在起作用(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加速了德日法西斯專政的建立和歐亞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綏靖政策,加速了大戰的爆發(慕尼黑陰謀——把綏靖政策推向頂點。時間:1938年9月。製造者: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英(張伯倫)、法(達拉第)四國。內容: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10天內把蘇台德區等地割讓給德國。實質:大國出於自身利益考慮,犧牲弱小國家利益。影響:把綏靖政策推向頂峰。刺激了法西斯國家的侵略野心,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反法西斯同盟國家:蘇、中、美、英等與法西斯國家:德、日、義大利 1、德國進攻波蘭:1939年9月1日,標志: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2、德國進攻蘇聯:1941年6月
3、日本偷襲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標志:第二次世界大戰戰規模進一步擴大
4、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1942年1月1日;主要國家: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標志: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內容:保證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聯合起來,徹底打跨法西斯國家;意義:改變了力量的對比,成為戰勝法西斯國家的有力保證。)
5、雅爾塔會議(1945年2月;參加國首腦:美國(羅斯福)、英國(丘吉爾)、蘇聯(斯大林);地點:蘇聯的雅爾塔;內容:會議決定打敗德國以後,要對德國進行軍事佔領,徹底消滅德國的法西斯主義;同時,還決定成立聯合國;蘇聯承諾在德國投降後三個月內,參加對日本法西斯的作戰。)
6、斯大林格勒戰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作戰雙方:蘇聯、德國,標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7、諾曼底登陸:1944年6月6日,作戰雙方:美、英等反法西斯盟軍、德國,標志: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加快了德國滅亡進程
8、攻克柏林戰役:1945年5月2日,5月8日德國正式簽署投降書,作戰雙方:蘇聯、德國,標志:二戰歐洲戰場結束,德國潰亡。
9、日本無條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
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結束 1945年9月2日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1、是人類歷史上一場空前的浩劫;
2、徹底改變了世界面貌,影響了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
亞非拉獨立與振興歷史進程表(19世紀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第12課)
地區時間 亞洲 非洲 拉丁美洲
1947年 「蒙巴頓方案」 印度獨立,領導人:尼赫魯
1960年 非洲獨立年
90年代 納米比亞獨立1990.3——標志著歐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長達五個世紀歷史的結束,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最終崩潰。 巴拿馬人民從美國手中收回巴拿馬運河主權 1999年底
二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簡表(第8課)
時期 表現(特點) 原因
五六十年代 持續發展,西部和南部發展尤其迅速,呈現一片繁榮景象 美國是世界上最富強國家,占據了廣闊的國際市場;大力發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術成果,改進傳統工業的生產技術;發展新興工業和軍事工業;政府宏觀調控,改善人民生活,創造經濟發展環境。
七八十年代 1、70年代危機,經濟受到嚴重打擊,經濟地位下降;
2、70年代後到80年代初,經濟緩慢回升,但受到通貨膨脹的困擾;
3、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調整,經濟形勢逐步好轉,但債務負擔加重。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負債國。經濟發展受限。 1、經濟發展弊端顯露,中東產油國大幅度提高石油價格,引發1974—1975年世界性經濟危機。
2、通貨膨脹
3、債務沉重
九十年代 經濟持續穩定發展,這一時期美國的經濟政策和經濟結構都和以往有很大不同,進入了新經濟時代。新經濟的主要特徵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改革社會經濟;加大發展教育科技事業的力度,促進以信息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的發展;完成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
冷戰政策(第14課)
概念 原因 冷戰開始標志 表現 兩極格局形成和結束的標志 影響
美國帶領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採取了除武裝進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敵對行為,以「遏制」共產主義。 國家利益的沖突;
意識形態的差異。 杜魯門主義的出台,標志著美蘇戰時同盟關系正式破裂、美蘇之間的冷戰開始。(時間:1947年3月,提出者:杜魯門,內容:「遏制共產主義」,干涉別國內政、加緊控制其他國家的綱領和政策。) 政治上:「杜魯門主義」
經濟上:「馬歇爾計劃」
軍事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形成:
美國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49年),
蘇聯建立了華沙條約組織。(1955年)
結束:
1991年蘇聯解體 1、兩強相爭,造成世界動盪不安,地區沖突;
2、勢均力敵,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
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第16課)
表現 影響
1、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迅速增長
2、跨國公司的影響增大
3、生產活動的全球化趨勢加快
4、世界貿易組織——是世界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一個重要表現
1995年1月1日 利:國家之間經濟往來障礙逐步減少,促進了世界經濟發展;各國經濟相互依存、相互競爭,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參與經濟競爭。
弊:發展中國家由於科技水平和經濟實力相對較弱,在國際競爭中處於不利境地,拉大了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貧富差距;有些跨國公司的不公平行為;國際經濟風險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進一步加大。
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的關系——既是機遇也是挑戰(2001年中國成功舉辦第九屆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成員國領導人會議、20001年11月中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
第三次科技革命簡表(第17課)
時間 主要標志及核心 主要成就 特點 影響
20世紀四五十年代 人類在原子能、計算機、航天技術、生物工程等領域取得了巨大突破。核心: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
生物工程核心是基因工程。 核電站、電子計算機、互聯網、克隆技術等 首先,這次新技術革命不僅涌現了大量的科學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縮短了知識變為物質財富的過程;
其次,科學技術的各個領域相互滲透,一種技術的發展引起好幾種技術革命;
第三,新技術成為社會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各種因素中,科技進步所佔比重不斷上升。 1、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了生產力空前發展,並進一步引起世界經濟結構和國際經濟格局變化;
2、世界各國都在大力發展科技,增強自己在國際格局中的地位,從而推動了世界經濟格局的多極化;
3、大大改變了人類生活方式。
三次科技革命簡表
名稱 時間及興起國家 主要標志 主要發明及成就 特點 影響
工業革命(產業革命) 18世紀60年代 英國 蒸汽機的廣泛運用 珍妮機的發明、瓦特改良蒸汽機、汽船、火車 1、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2、發明機器的大都是具有實踐經驗技師和工人
3、開始於輕工業部門
4、首先發生在英國,緩慢向周邊地區擴展
5、紡織、機器製造、冶金、采礦、交通運輸等部門成為五大支柱 1、生產力提高
2、社會面貌發生翻天覆地變化
資本主義最終戰勝封建主義,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對世界統治,世界形成西方先進、東方落後局面
3、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分化與對立
第二次科技革命(電力革命) 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 電力和內燃機的廣泛運用 發電機、有軌電車、有線電話、無線電報、電燈、內燃機、汽車、飛機 1、科學和技術開始緊密地結合起來;
2、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並迅速傳播;
3、有的國家,兩次工業革命是交叉進行的;
4、電力廣泛運用,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1、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改善了人們的生活,引起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化;
2、擴大了人們的活動范圍,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聯系,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廣泛途徑
第三次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 20世紀四五十年代 原子能、計算機、航天技術、生物工程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核電站、電子計算機、互聯網、克隆技術等
核心: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
生物工程核心是基因工程。 1、加快了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縮短了知識變為物質財富的過程;
2、科技各個領域相互滲透;
3、新技術成為社會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各種因素中,科技進步所佔比重不斷上升。 1、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了生產力空前發展,並進一步引起世界經濟結構和國際經濟格局的變化;
2、世界各國都在大力發展科技,增強自己在國際格局中的地位,從而推動了世界經濟格局的多極化;
3、大大改變了人類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