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八下歷史知識框架結構

八下歷史知識框架結構

發布時間:2021-03-06 11:31:34

① 歷史八下每課知識結構

初二全科目課件教案習題匯總
語文數學英語物理歷史
6
、抗日戰爭的勝利:


1945

8
月,美國向日本的廣島、長崎投擲兩枚原子彈

蘇聯
發表對日宣戰的聲明,派
遣蘇聯紅軍進攻駐中國東北的日軍。與此同時,
中國的抗日戰爭進入大反攻。
1945

8

15

,日本天皇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八年抗日戰爭(
1937

1945
),中國人民終於取得
了偉大勝利,
台灣(
1895

4
月~
1945

9
月被日本佔領,
1945

9
月回歸)也回到祖國
的懷抱。
9

2
日日本向盟國遞交投降書。。
9

9
日日本總司令岡村寧次在投降書上簽字
(中國)。

⑵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
抗戰勝利意義:
抗日戰爭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
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洗刷了民族恥辱,
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轉折
點。

⑶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

國共兩黨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中共實行全民族抗戰路線,堅持敵後抗戰,對
勝利起了決定作用;

國民政府正面戰場的牽製作戰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家和愛國華僑的
支持。中國軍民的浴血奮戰。戰爭的正義性

單元小結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的過程

第五單元

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一、內戰烽火

1
、重慶談判:抗日戰爭結束後,國內局勢:人民渴望和平、民主;蔣介石與美國勾結陰謀
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

①蔣介石(國民黨)談判目的:為了進一步贏得准備內戰的時間,也為了欺騙人民(接連三
次打電報,邀請毛澤東到重慶商談國內和平問題)。









九一八事變後

中國共產黨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

西安事變後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十年內戰基本結束,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
形成

蘆溝橋事變後

民族危機空前高漲,
國共再次合作,
正式建立起抗日民族統一戰


②毛澤東(中國共產黨)
談判目的:
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的陰
謀,
1945

8
月,毛澤東在周恩來等人陪同下,到達重慶,同國民黨進行談判,
1945

10

10
日達成和平建國的《雙十協定》。

時間:
1945

8
月、重慶。中共談判代表: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談判的背景:國共
兩黨影響政局,中共要求和平,國民黨卻想獨裁。談判的目的:國民黨為內戰准備時間;
中共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陰謀。談判的結果:
1945

10

10
日簽訂《會談紀要》

《雙十協定》



談判未解決的內容:解放區民主政權和人民軍隊的合法地位。

2
.全面內戰的爆發:

標志:
1946

6
月,國民黨進攻中原解放區。全面內戰爆發


中共作戰原則: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中共作戰戰術:運動戰。結果:粉碎國民黨
全面進攻

3
、走向戰略進攻:
1947

3
月,國民黨軍隊大舉進攻陝甘寧解放區。由於眾寡懸殊,中共
中央主動撤出延安,轉戰陝北,指揮解放戰爭。

中共方針:誘敵深入。中共作戰原則: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

戰術:運動戰


澤東、
周恩來率中央轉戰陝北,
指揮全國各戰場作戰。
彭德懷指揮西北解放軍粉碎國民黨
對陝甘寧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解放區區作戰)

4
、千里躍進大別山、時間:
1947

6


領導人:劉伯承、鄧小平、

作戰部隊:晉冀
魯豫野戰軍主力。
劉鄧大軍開辟大別山根據地,
嚴重地威脅了國民統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鎮
武漢。

意義: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國統區作戰)


二、戰略大決戰

1
、遼沈戰役:時間:
1948

9--11
,林彪、羅榮桓指揮,參加部隊:東北解放軍,殲敵
47
萬,結果:解放東北全鏡。

2
、淮海戰役:時間:
1948

11-1949
,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等,參加部隊:中原解放
軍和華東解放軍。殲敵
55

5
萬,結果:基本上解放了長江以北的華東和中原地區,奠定
了解放長江以南各省的基礎。

3
、平津戰役:時間:
1948

11-1949
,參加部隊:東北解放軍和華北解放軍聯合發動,
殲敵
52
萬,結果:華北全境解放。

4

三大戰役的歷史意義
共殲敵
154
萬人,
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軍隊的主力,
奠定了人民
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基礎。

5

1949

4
月,毛澤東和朱德向人民解放軍下達進軍命令,發動了渡江戰役。
1949

4

23
日,南京解放,標志統治中國
22
年的國民黨政權跨台。

6
、人民解放戰爭勝利原因:中共的正確領導、

共產黨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擁護;

解放軍
英勇善戰。

國民黨方面:蔣介石發動的是反共反人民的內戰不得人心;

政治孤立、經濟崩潰、軍隊
厭戰、貪官橫行、統治腐敗。。


19


1


張謇是江蘇南通人,是中國近代著名的實業家、教育家,他的「實業救國、教育救國」
的主張和實踐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
了寶貴貢獻。

2


目的:挽回中國的利益,發展本民族的利益。

他創辦企業:大生紗廠、南通博物院(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博物
院)

2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過程





發展狀況





洋務運動到清末

民族工業萌芽,
難以生存和
發展

封建制度的阻礙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發展的黃金階段

1

帝國主義放鬆對中國的經濟
掠奪
2
、辛亥革命的推動

一戰後到新中國成立


發展受挫

1
、帝國主義卷土重來
2
、國民
黨發動內戰和官僚資本的壓迫

3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特徵:


1

發展過程艱難曲折。

2

地區、
產業發展不平衡。

3
)總體水平落後

4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落後的原因:只能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夾
縫中生存、發展。


20


1

19
世紀
70
年代,西方發明的輪船、火車在近代相繼傳入中國。
19
世紀
60
年代中國自
行建造的第一艘木質蒸汽輪船:
"
黃鵠號
"
(江南製造局

李鴻章)
,中國自辦的第一條鐵路:
唐胥鐵路,中國出現的第一條正式運營的鐵路;凇滬鐵路。

2

19
世紀
70
年代以後,中國開始架設有線電報。後來,照相和電影也傳入中國。
1905
年,中國拍攝了第一部無聲電影《定軍山》

1931
年,第一部有聲片《歌女紅牡丹》

3

1872
年上海創辦了《申報》,
1897
年上海創辦的商務印書館是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模
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
.

4
、社會習俗的變化:剪發辮、廢纏足、易服飾、變禮儀、改稱呼



21

22


一、科技思想簡表

1


詹天佑
是中國近代著名的鐵路工程師
、主持設計修建了
京張鐵路、
包括兩處
艱難的隧道工程
居庸關和八達嶺
、時間
1905-1909
、設計的「人」字形路軌,
目的是
減緩坡度,這是一條中國人自己
設計修建的第一條
鐵路。

2


侯德榜是
中國近代著名的化學家

化學工業的奠基人)

撰寫
《制鹼》
一書,
他探索的制鹼方法比歐洲的降低成本
40
℅,
這種制鹼方法命名為
「侯氏制鹼
法」。

3


3
、魏源地主階級的思想家(鴉片戰爭時期),代表著作《海國圖志》、內
容是系統介紹南洋、歐美各國的歷史地理,他提出的救國之策(思想觀點)
(目的)是「師夷長技以制夷」、意思是「

,從這種思想得到啟
示:學習西方,借鑒西方,取其精華、去其糟。主要主張有:設立工廠、制
造輪船、
槍炮、
興辦民用工業;
學習西方的練兵方法,
用新式武器裝備軍隊。

4
、嚴復是資產階級的啟蒙思想家(戊戌變法時期)主要思想主張效法西方、維
新改革,激勵人們「自強保種」、救亡圖存、反對外來侵略。譯著《天演論》,
該書的進步觀點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後勝於今。」作用是啟發
了知識界探索西方先進的社會,也打擊了封建頑固勢力。

5
、四人身上學習到的精神:愛國精神、創新精神、善於學習、學以致用、不畏
艱難等。、四人的共同點是都具有崇高的愛國精神、強烈的創新精神、良好的道
德品質、都接觸了西方先進文化。

6
、洋務運動期間建立的京師同文館;
戊戌變法期間建立的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的前身),
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
也是戊戌變法留下的重要成果,
它的創辦表明近代
中國教育改革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辛亥革命後改為北京大學)

清政府
1905
年頒布了
《奏
定學堂章程》,宣布於
1905
年廢除沿用
1300
多年的科舉制度。

歷史發展和教育變革之間的關系:
教育的變革要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教育的變革反過來影
響時代發展。

7
、、文學藝術成就(可連線補充)

文學:魯迅

《狂人日記》、《孔乙已》(他的小說為現代文學奠定基礎,

郭沫若

《屈原》

雜文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達到空前高度)

趙樹理

《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

丁玲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中國新文學的第一篇小說;

美術:徐悲鴻

《愚公移山》,

音樂:聶耳

《義勇軍進行曲》

冼星海

《黃河大合唱》

② 八年級下冊歷史1-11課的知識結構圖

同學建議你下次提問題的同時要給分數,像你這么大的問題,不多給點分沒人會回答,實在是看沒什麼人會回答,進來給你點建議

③ 歷史八年級下冊知識框架圖

歷史八下知識框架圖

④ 政治八年級下冊的各個單元知識結構表

第一單元
1、我國的國家性質(p4)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2、現階段我國的人民包括(p4)
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

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
注意,不屬於中國人民的中國公民有:
被剝奪政治權利的犯罪分子
②擁有中國國籍的外國人
③分裂國家的人
④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制度的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
3、人民是我們國家和社會的主人。(p4)
(主人翁地位的表現:平等地享有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權力)
4、什麼是公民權利;什麼叫公民的基本權利?(p5)
公民權利指的是由憲法和法律確認並賦予公民享有的某種權益。
由於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權利,所以稱之為公民的基

本權利
5、人民和公民有何異同,我國的公民包括哪些人?(p6)
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國家和同一個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階級

內容
公民則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國國籍並依據該國憲法和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

承擔義務的人。
中國公民:必須要有中國的國籍才能算是中國公民。(有些超生的中國人口沒有

中國國籍,所以不能算是中國公民)
6、我國公民 的權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
我國建立了以憲法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為主要內容的權利保障體制,

保障公民的權利。
立法保障:就是將公民的權利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下來,運用國家強制力加以維護


司法保障:是指通過法律制裁各種侵權行為,保障公民的權利。
7、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有哪些?(p9)
公民的基本權利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涵蓋家庭生活、學校生活、

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具體包括:①平等權②政治權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

人身自由權利⑤……⑨
(憲法是公民基本權利的確認書和保證書。)
8、公民應該這樣正確行使權利?(p10--11)
①公民在行使權利時要尊重他人權利。
②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
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
9、如何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P11頁)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來侮辱、誹謗他人。
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教唆、煽動他人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

、破壞社會公德、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
10、公民的義務分為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兩大類,什麼叫法定義務?憲法規定的

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有哪些?(p16)
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義務是法定義務,也是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法定義務是指

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具體內容在課本上劃記,共6條)
11、什麼叫道德義務,道德義務有什麼作用,我國公民必須遵守的基本道德規范

有哪些?(p17)
指社會成員依據社會道德規范,自覺自願地承擔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責任。愛

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12、為什麼公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P14—15頁)
①我們不能只獲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②對於法定義務,

我們必須履行,因為這是憲法和法律規定的③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

致性。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
13、我國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的關系是怎樣的?(p19.d1)
我國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進、互相補充。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

為都是社會主義道德所譴責的行為;有許多法律上的義務,同時也是社會主義道

德的要求。
14、如何忠實履行義務?
①法律鼓勵做的,我們積極去做
②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
③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

第二單元
1、什麼是人格權?(p25)
人格權就是做人的權利。
2、人格權包含哪些內容?它們有什麼特點?(p25)
(1)物質性人格權 (生命健康權)
(2)精神性人格權 (自由權.姓名權.肖像權. 名譽權.隱私權 )
3、什麼是首要的人格權?(p25d.2)
在公民的人格權中,生命健康權居於首要地位
4、人格權的特點(p24、25)
①人格權是人把自己與社會聯結在一起並與他人發生各種聯系與交往的前提。
②人格權與生命相伴,從出生起就伴隨著我們
③它由每個人單獨享有,不得轉讓、拋棄、繼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

可與我們的人身分離。
5、人身自由權包括哪些內容?(P26)
答:①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
②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搜查
③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禁閉
④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拘禁
6、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有何特殊保護?(p26.d2)
答:①我國法律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棄嬰。
②禁止用工單位非法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
③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的勞動者)從事礦山井下、有毒有

害、勞動強度大的勞動。
7、我國保護公民生命健康權的法律有哪些?(p27)
答:《憲法》《刑法》《民法通則》《治安管理處罰法》
8、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9、公民行使健康權有哪些方式?(p28)
答:①我們有權珍愛生命,維護健康,積極鍛煉身體,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擁有強

健的體魄和煥發向上的精神
②有權在患病時及時醫治,恢復健康,增強體質
③當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時,有權依法自衛和請求法律保護
10、人格尊嚴權包括哪些內容?(p35)
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生命健康權、自由權等。
11、名譽權的含義及表現(P38)
名譽權是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主要表現為:名譽利益支配權和名譽維護權。
12、侵犯名譽權的行為有哪些?(p38、39)
①侮辱:指語言、文字或暴力手段貶損他人人格、損害他人名譽的行為,分為口

頭侮辱、文字侮辱和暴力侮辱。
②誹謗:指無中生有、捏造並散布虛假的事實,惡意中傷他人的行為,分為口頭

誹謗和文字誹謗。
③新聞報道失實。
④誣告。
13、什麼是肖像權?(p40)
肖像是以容貌為中心的人體形象的再現。
14、肖像的表現方式有哪些?(p40)
繪畫(自畫像)、雕塑、剪紙、照相、攝像等。
15、肖像的地位是什麼?(p40)
肖像也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
16、肖像權包括哪些內容?(p41)
肖像權包括:肖像製作權、使用權和獲酬權。
17、侵害肖像權行為有哪些?(p41.d2)
(1)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廣告、雜志封面、掛歷),就必須取得肖像

權本人的同意,否則就構成侵權。
(2),惡意毀損、玷污、醜化公民肖像。
(3)以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
18、什麼是姓名權?(p43)
姓名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決定、使用、變更姓名,並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年滿18周歲的成年人有權自主決定自己起什麼名字;有權決定、使用自己的姓名

、筆名、藝名;有權依照規定變更姓名。但是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權由

其監護人代為行使。
19、人的姓名包括那些內容,姓名的地位是什麼?(p43)
(內容)姓名包括正式姓名、曾用名、筆名和藝名。
(地位)姓名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
20、侵害姓名權的行為有哪些表現形式?(p44)
21、隱私的含義(P46)
隱私是指公民不願意為人所知或不願意公開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私生活秘

密。它包括三個方面內容:私人信息、個人私事、私人空間(P46頁)
22.保護隱私的意義(必要性)(46、47頁)
(1).是人獨立自由的需要(2).是人們對自身安寧和安全的需要(3).是建設以人為

本、崇尚人性與個性的現代社會的需要。
23、隱私權的含義(P48)
隱私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我國法律保護公

民的隱私權。
24、隱私權的內容(p48-50)
(1)私人生活安寧權(2)個人信息保密權(3)私人通信保密權
25、應該怎麼尊重他人的隱私?(p51-52)
(1)樹立隱私意識
明白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我們不能幹涉他人的私事

,不打聽、不傳播別人秘密,矯正不尊重他人隱私的陋習。
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
(2)需要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要替親人、朋友保守秘密。
侵害隱私權表現
26、侵害隱私權的行為有哪些?(p53)
監視、窺視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記、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計刺探他人的秘密

,道聽途說傳播他人的隱私,非法利用他人的個人信息等,都屬於侵害隱私權的

行為。
27、保護自己隱私權的方法(p55)
(1)運用法律保護隱私權。
當隱私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採取自行與侵權人協商,請

求司法保護等方式,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若因此造成較大的精神痛

苦,還有權要求精神賠償。
(2)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給自己的隱私上把鎖。
法律保護的方式P55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要求精神賠償等。
第三單元
1、教育的含義和作用(p58--60)
含義:教育,是以促進人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為目的,以傳授知識、經驗為手段

,培養人的社會活動。
作用:對個人(P59),對社會(P60)
2、什麼是受教育權?(p60)
受教育權,是指公民有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機會,以及獲得受教育的物質幫助

的權利。
3、什麼叫義務教育?其法律依據是什麼?(p61)
義務教育,是依照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和

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是我國實施義務教育的法律保障。
4、義務教育中的「義務」和「教育」是什麼意思?(p61相關鏈接)
「義務」是指用法律形式規定的,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和適齡兒童少年都要

遵循並應盡的義務。「教育」專指學校教育。
5、義務教育有什麼特徵?(p61)
(1)義務教育具有國家強制性: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推行和實施 。體現在家庭

和社會兩方面。
(2)義務教育具有普遍性:規定年滿6周歲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 ,應

當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3)義務教育具有免費性
6、作為正在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應該這樣履行受教育的義務?(p64)
第一,認真履行按時入學的義務;
第二,認真履行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的義務,不得中途輟學;
第三,認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學校紀律,尊敬師長,努力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的義

務。
7、財產分為哪幾類,公民的合法財產包括哪些?(p68--69)
分類:國家所有、集體所有、個人所有。
公民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

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
8、什麼叫財產所有權?(p70)
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它是財產歸誰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現。
9、我國的國家審判機關通過哪些手段來保護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p72--73


通過民事法律手段保護公民的合法財產的所有權是最普遍的做法,往往通過採用

責令侵權人將毀壞的財物恢復原狀、賠償受害人經濟損失等方式,保護公民合法

財產的所有權。
通過刑事法律手段保護公民的合法財產的所有權是最嚴厲最有效的保護方法。通

常採用判處侵犯財產的罪犯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等刑罰手段,保護公民合

法財產的所有權。
10、公民可以請求法院通過哪些方式來維護自己的合法財產所有權的方式有哪些

?(P74第一段)
12、什麼叫遺產?作為遺傳必須具備哪些條件?(P76)
被繼承人遺留的個人的合法財產稱為遺產。
作為遺產的三個必備的條件:
一、必須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財產;
二、必須是公民個人所有的財產;
三、必須是合法的財產
13、什麼叫被繼承人和繼承人?(p76--77)
法律上將遺留財產的死者稱為被繼承人。
依法繼承死者遺產的人,稱為繼承人。
14、繼承人包括那些人,繼承人的范圍是根據什麼確定的?(p77)
繼承人包括: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第一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

外祖父母(第二順序)。
繼承人的范圍是根據血緣關系、婚姻關系和撫養關系確立的。
15、什麼叫繼承權?(p77)
繼承權是指繼承人依法取得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
16、什麼叫法定繼承,法定繼承人的順序是怎樣劃分的?(p77-78)
法定繼承是指既由法律直接規定繼承人的范圍和繼承順序,又由法律直接規定遺

產份額分配原則的繼承方式。
第一順序繼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

祖父母
17、什麼叫遺囑繼承?遺囑繼承有什麼優點?(p78)
遺囑繼承是指繼承人按照被繼承人所立遺囑,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方式。其最大

的優點是被繼承人能夠充分按照自己的意願處分財產。遺囑繼承優先於法定繼承


18、什麼叫遺贈?(p79)
公民將自己的財產待死後不留給親屬,而贈給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這是法律所

允許的,稱為遺贈。遺贈並不屬於遺囑繼承。
19、有效遺囑必須具備哪些條件?(p79相關鏈接)
立遺囑人必須具有遺囑能力,其意思表示必須真實,遺囑內容必須合法,遺囑形

式必須合法,遺囑繼承人必須是法定繼承人范圍內的一人或數人。
20、什麼叫智力成果?(p81)
指依靠人類腦力勞動所創造的勞動成果,表現為科學技術成就、發明創造以及文學

藝術作品等。
21、什麼叫智力成果權?(p82)
智力成果權,也就是知識產權。它是法律上確認和保護人們(包括公民和法人)

在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等精神領域創造的「產品」所具有的專有權或獨占權

。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以及商業秘密權等。
22、保護消費者權益有什麼重要意義?(p89)
保護消費者權利,有利於促進生產的發展,保證社會再生產順利進行,維護社會

的正常秩序,讓人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23、我國專門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是什麼?其中明確規定了消費者享有哪些權

利?(9項)(p91)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了我國消費者享有安全權、知情

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依法求償權、結社權、獲得教育權、人格尊嚴與

民族風俗習慣獲得尊重權、監督權等9項權利。其中最主要的是安全權。(各權利

的含義見課本及筆記)
24、作為消費者,我們應該履行哪些義務?(p92)
維護市場秩序,做有修養、守秩序、道德高尚的消費者(態度謙和、說話有禮貌

、選擇商品應事先考慮好、對營業員的優質服務表示謝意、維護生產經營者的正

當利益)。
25、作為消費者應該這樣去維護自己的權利才能避免上當受騙?(p93--94)
煉就一雙「慧眼」,要求我們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學習和掌握有關

消費方面的知識,掌握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知識。
26、當消費者的權利受到侵犯以後,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去維權?(p96)
與經營者協商和解;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根據與經營者

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關仲裁

⑤ 政治八下知識框架

第一單元 讓愛駐我家
第一課 相親相愛一家人
家,溫馨的港灣
1.家的重要性有哪些?○1家,是我們每個人最熟悉的地方,在這里有我們親愛的家人,家人們平等相處,相互關愛。○2家,是一個充滿親情的地方。平凡的家庭小事讓我們感受著家庭的溫暖和幸福。○3家,是我們溫馨的港灣。
2.父母是如何關愛子女的?○1父母把子女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關心子女勝過關心自己。父母對於子女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真摯的愛。○2父母不僅從生活上無微不至地撫養、照顧我們,教給我們基本的生活技能,還從思想品德上關懷、教育我們,引導我們確立人生的目標,教我們如何做人。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3我們成長的每一步都離不開父母的呵護、教誨和影響,每一步都浸透著父母的心血。
觀點:對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唯有以愛和孝敬來回報。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法律規定子女應盡的義務。
3.青少年應該怎樣孝敬父母?基本要求:尊重父母,熱愛父母,回報父母。
我們孝敬父母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對父母有禮貌,理解父母的心意,聽取父母的教誨,關心父母的健康,體貼父母的辛勞,分擔父母的憂愁,不向父母提出過分的要求。
學會與父母溝通
1.影響與父母溝通的原因是什麼?○1我們的心理發展正處在一個半成熟、半幼稚的階段。在這一階段,我們一方面會以成人自居,另一方面區又受到自身經驗和能力的限制。青春期心理充滿矛盾和不安的特點是影響中學生與父母溝通的一個重要原因。○2處於青春期的同學們對於父母的批評和勸導往往產生抵觸情緒,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逆反心理」。在這種心理支配下,就會感覺和父母溝通存在困難,從而影響與父母的溝通。○3子女與父母之間的矛盾、誤解也會影響子女與父母的溝通。④子女與父母是兩代人,生活經歷不同,這就使得子女與父母在家庭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等方面,會有比較大的差異。
2.如何學會與父母溝通?○1學會與父母溝通就要理解父母。 要理解父母的「嘮叨」,要理解父母殷切希望,要理解父母也有煩惱。○2學會與父母溝通要尊重自己的父母。 要尊重父母對自己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在與父母發生矛盾和沖突時要做出必要的讓步和道歉;要尊重父母的個性,欣賞父母的優點。另外,作為子女的我們在與父母意見發生分歧時,不能採取迴避、疏遠、頂撞的態度。○3學會與父母溝通還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父母平時最關心我們的身心健康和學習,我們就要主動向父母匯報這方面的情況。 虛心聽取父母的批評建議。 多和父母聊聊天,緩解她們工作中的壓力。 和父母開展一些有利於感情交流、心靈溝通的活動。 同父母一起討論一些新的觀念、新的思想。
3. 與父母溝通的技巧和方法:主動交流 創造機會 認真傾聽 主動道歉 善於體諒 控制情緒 分擔責任 討論問題,達成共識
第二課 我們共有一個家
我愛你,中國
1.我們的祖國有那些可愛之處?○1我們的祖國位於世界的東方,幅員遼闊,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2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是人類最早的發祥地之一,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近4000年。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的文化。
2.怎樣熱愛我們的祖國(對中學生的要求)?○1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任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江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祖國的領土寸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被侵佔。○2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創建更加光輝燦爛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竭力。
3.如何認識我國民族團結的歷史傳統?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1歷史上,我國各民族之間多方面的相互交往,豐富了中華文化,開闊了祖國疆域,推動了社會發展。○2我國民族團結的優良傳統不僅表現在和平時期,還表現在當祖國遭受外來侵略的時候。各民族人民為了捍衛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尊嚴,團結奮戰,共御外侮,與侵略者和民族分裂主義分子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3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今天,各民族更是相互團結、相互支持,共同創造祖國繁榮穩定的新局面。
4.中學生如何維護民族團結?○1熱愛祖國的民族大家庭,維護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多做有利於民族團結的事。○2在學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學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以實際行動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光榮義務。(法定義務)
怎樣熱愛祖國=怎樣熱愛我們的祖國(對中學生的要求)? +中學生如何維護民族團結?
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1. 中華兒女是如何心繫祖國的?
○1實現祖國統一,民族團結,中華騰飛,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國人民的共同心願,也是眾多海外華人共同的心聲。○2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海峽兩岸人們是骨肉兄弟。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全體中國人民不可動搖的堅強意志,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3許多海外赤子心繫祖國。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他們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支持和關注著祖國的建設和發展。
2. 中華民族的優秀品格:勤勞、勇敢、堅毅、智慧。
3. 為什麼要熱愛祖國?(為什麼要發揚愛國主義精神?)什麼是中華民族精神? ○1熱愛祖國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和崇高品德。○2中華民族形成了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發揚愛國主義精神是繼承民族精神的必然要求。○3祖國存在和發展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前提。每個人對於自己的祖國都承擔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自覺承擔起建設祖國、振興中華的歷史責任,是我們每個人對祖國應盡的義務。○4推進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更需要我們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為人類文明與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4.青少年怎樣發揚愛國主義精神?○1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2要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
第二單元 學會交往天地寬
第三課 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
1.交往的必要性:①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必須與他人交往。只有在交往中我們才能更好的認識自我,發展自我,才能體驗到人生的快樂,悲傷,煩惱,愛與恨,才能滿足心理上的需要,更好地適應社會。②交往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是必要的。青少年時期是生理、心理發生急劇變化的時期。學會交往,廣交朋友,對中學生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2.交往的重要性:①通過交往,我們能夠實現心靈的溝通,找到感情的寄託,更可以擺脫孤寂,保持心情愉快。②我們通過交往可以認識許多新朋友,從而在交往中不斷完善自我。③交往中朋友在物質上給予的幫助,在精神上給予的鼓勵,激勵我們去克服困難,戰勝挫折。
3.交朋友時,我們要注意什麼?交往對我們的成長有重要影響,朋友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交往也要慎重。我們在生活中要學會交往,謹慎擇友,多交益友,樂交諍友。
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1.我們的交往圈如何劃分?①如果我們把交往圈分為內外兩個圓圈的話,青少年時期的交往關系可以被稱之為內圈。踏上社會後,交往關系將大為拓展,也就形成了交往的外圈。②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交往范圍會逐步由內圈向外圈擴展,交往的范圍越來越大。青少年的交往主要停留在內圈的交往階段,友情主要集中在同學之間,而內圈的交往恰恰是外圈交往的准備和鋪墊。我們應該在內圈交往的基礎上,積極突破內圈交往,及早進入外圈交往。
2.青少年如何在內圈交往?①青少年時期,朋友圈是我們交往的主要內圈,朋友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②在校園里,我們應當重視與同學之間的關系,廣交益友,讓朋友伴隨我們度過快樂的時光。應當敞開心扉,積極交往,讓交往充實我們的生活。
3.擴大交往范圍的重要性:①交往越廣泛,越有利於我們拓寬視野。②當我們的交往從內圈向外圈發展時,我們的學習與課外活動就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也就有可能受到更多的教益。
4.擴大交往范圍的好方式是什麼?參加公益活動或社會活動,是由內圈向外圈發展,擴大交往范圍的好方式。
5.青少年在外圈交往應注意什麼?現實社會生活中的人際關系比較復雜,青少年在外圈交往中應該十分謹慎,避免盲從。
6.中學生如何在日益頻繁的國際交往中做友好交往的使者?(怎麼利用互聯網交往?) ①互聯網帶給我們大量信息,也拓寬了我們交往的渠道,甚至有可能把我們的交往范圍擴大到全世界。②我們要正確使用互聯網,從中汲取有益的信息,結交良朋好友,抵制不良誘惑,避免互聯網帶來的負面影響。③在沒有國界的交往中,我們應該做友好往來的使者,過自主的網路生活。在交往中真正讓互聯網發揮積極的作用,讓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第四課 掌握交往藝術 提高交往能力
文明交往禮優先
1.文明禮貌在交往中的重要性:①講文明、有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同時也體現著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修養程度。②禮貌,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種規范,是人們在日常交往中應當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則。禮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講文明、有禮貌是做人的基本品質。③在人際交往和社會生活中,謙虛恭敬的言行舉止是相互尊重、有效溝通、增進友誼、提高自身吸引力的必要條件。
2.講文明有禮貌的表現:①我們在交往中講文明、有禮貌,主要表現在語言、態度和行為等方面。語言文明、態度親和、舉止端莊,是與人友好交往的必備素養。②語言文明能使交往和諧,為人際關系增色。③態度親和能增添交往的魅力,也是文明禮貌的重要內容。④舉止端莊能反映我們高雅的氣質,反映我們的道德素養和文明程度,是我們要養成的良好行為方式。
3.禮貌用語的要求:①說話和氣,不強詞奪理,不惡語傷人。②談吐文雅,不說粗話臟話。③與人交談時,要謙遜、尊重對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說話,不要盛氣凌人,也不要說大話。
4.態度親和的重要性:①日常交往中,如果我們態度真誠、待人和氣,就會給對方一種親切感、受尊重感,會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②在社會群體中,如果大家都具備這種謙恭、和氣的態度,就會增進人們的友誼和團結,使我們感到溫暖、愉快。
5.舉止端莊的重要性:①舉止端莊能反映我們高雅的氣質,反映我們的道德素養和文明程度,是我們要養成的良好行為方式。②文明禮貌要通過端莊的舉止來體現,注意舉止的規范是我們進行社會交往的基本要求。
6.如何理解平等待人的原則:①平等待人是交往禮儀的一條重要原則。在現代禮儀中,(平等原則)是基礎,是最重要的。②每個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無高低貴賤之分。任何抬高和貶低他人的語言和行為,都不利於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③交往中我們要做到平等待人,而不要盛氣凌人;同時,也不能卑躬屈膝。
7.尊重他人的重要性:(為什麼說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①每個人都有自尊,在人際交往中每個人也都渴望受到 他人的尊重。②當我們受到尊重時,自尊得到了保護,心情就會舒暢;反之,自尊受到傷害,內心就會感到痛苦。③在交往中,任何不尊重他人的言行,都會引起他人的反感,也不會贏得他人對自己的尊重。尊重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
8.怎樣學會尊重他人?①在交往中要熱情、真誠。②要給人留面子。③允許他人表達觀點。
觀點:尊重他人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
9.寬容的重要性:①寬容是一種美德,他表現為一個人待人寬厚,有氣量。②學會大度和寬容,可以是自己擁有一個融洽、和諧的人際環境。③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是為人處世的較高境界,也是有良好修養的表現。

⑥ 八年級上冊歷史知識框架(全部)北師大 誰有

北師大版八年級歷史下冊知識提綱
第1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一、籌建新中國(第一屆政協會議)
(一)時間:1949年9月 地點:北平
(二)內容:
1、制定《共同綱領》——起臨時憲法作用
內容:確定新中國的名稱和新中國的性質
2、選舉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毛澤東為主席
3、確定國旗、代國歌、首都為北京、採用公元紀年
(三)作用:為新中國的成立作好准備工作
二、開國大典(新中國成立的標志)
(一)中央政府第一次會議
1、接受《共同綱領》為施政方針
2、任命周恩來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朱德為解放軍總司令
(二)開國大典
1、時間:1949年10月1日
2、新中國成立的意義
三、西藏和平解放
1、目的:殲滅國民黨殘余軍隊,實現祖國統一
2、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
第二課為鞏固新中國而斗爭
一、穩定物價(米棉之戰)
1、目的:鞏固新生的政權
2、特點:運用經濟力量
3、意義
二、土地改革
1、時間:1950年10月
2、標志:《中國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3、結果:1952年底基本完成
4、意義
三、抗美援朝(1950---1953年7月)
1、原因
2、1950年10月 彭德懷
3、英雄人物:黃繼光 邱少雲
4、結果:1953年7月美國被迫簽定《朝鮮停戰協定》
5、意義
思考:為什麼要抗美援朝?
第三課新中國的內政與外交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會議:1954、9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北京
2、內容
3、性質: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4、意義
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1、提出:1953年中印談判
2、倡導:中、印、緬
3、內容
4、影響
三、亞非萬隆會議
1、1955年、印度尼西亞、周恩來
2、「求同存異」方針
思考:什麼是「求同存異」?
第4課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
一、過渡時期的總路線(一化三改)
1、什麼是過渡時期?
2、內容
二、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年)
1、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
2、內容:重點發展重工業,實行三大改造
3、結果:超額完成
三、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
內容 農業 手工業 資本主義工商業
改造途徑 合作化 合作化 公私合營
結果及歷史意義 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標志著社會主義公有制形式在國民經濟中佔主導地位,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起來,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於發展速度迅猛,工作過於急促和粗糙,在實際工作中出現了一些偏差。
第6課艱難曲折的探索歷程
一、**八大(1956年9月)
1、內容:正確分析國內主要矛盾,規定人民主要任務
2、地位: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二、重大失誤
1、探索時期總路線: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2、失誤的表現
(1)大躍進(特點:盲目求快,片面追求高速度)
(2)人民公社化運動(特點:一大二公)
3、教訓:經濟發展要符合國情,尊重經濟規律
三、國民經濟的調整
1、措施:1961年提出八字方針
1962年召開七千人大會
2、效果:1962年底國民經濟開始復甦
第7課「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1966—1976年)
一、發動
1、導火線:《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的發表
2、開始標志:1966年5月《五一六通知》。
2、《炮打司令——我的一張大字報》
二、全面內亂
1、紅衛兵運動
2、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
3、最大冤案:劉少奇含冤病逝
三、結束: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
四、評價
1、性質
2、危害
3、教訓
第8課鑄起共和國鋼鐵長城
一、1964年10月原子彈爆炸成功 掌握核技術
二、1966年導彈核實驗成功
三、1967年氫彈爆炸成功 第四個自行研製的國家
四、1970年第一顆人造衛星升空 掌握人造衛星技術
五、1949年組建海軍和空軍
六、三位一體的戰略核力量
第9課新中國走向世界舞台
一、重返聯合國
1、1971年10月,第26屆聯大
2、提議者: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
3、五個常任理事國:中,美,英、法、蘇
二、中美建交
1、1972年尼克松訪華
2、在上海簽定《中美聯合公報》;發表《建交公報》
3、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三、其他關系
中日、中英、與西方國家、與亞非拉國家
第11課偉大的歷史轉折
一、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改革開放開始
1、時間:1978年12月
2、內容
3、意義
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在農村進行
2、意義
三、對外開放
1、廣東、福建開放區
2、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
3、沿海開放城市
4、經濟開放區
5、上海浦東新區
第12課欣欣向榮的科教文體事業
一、科技
1、1973年袁隆平----秈型雜交水稻(東方魔稻)
2、1986年3月「八六三計劃」
3、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的應用(20世紀80年代)
二、教育
1、科教興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發展高等教育)
2、1986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3、1977年底恢復高考(停頓12年)
三、文體
1、20世紀五六十年代長篇小說:
《青春之歌》《紅旗譜》《創業史》《紅岩》
2、1981年茅盾文學獎設立
3、1991年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
4、奧運會奪金
第13課祖國統一的歷史大潮
一、一國兩制
1、《告台灣同胞書》——第一次涉及台灣的解決
2、提出:針對台灣問題
3、運用:首先運用在香港問題
4、意義
二、香港和澳門的回歸
三、兩岸交流
第14課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
一、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
1、法律體系框架:
1982年新憲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通則》
二、市場經濟體制
1、規定國有企業改革的基本方向
2、建立市場導向的就業機制
3、社會保障制度
三、推進建立國際新秩序
1、1991年加入「亞太經合組織
2、提出區域經濟合作原則
3、積極加入WTO
四、「鄧小平理論」
1、提出:1997年十五大首次使用
2、地位
世界古代史
第16課當人類還是野蠻人的時候
一、人類的起源
1、人類起源於猿
2、南方古猿是人類的始祖
3、現代意義上的人——晚期智人
二、種族
1、 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
2、 形成的原因——自然環境的不同
三、女人和男人的權力
1、母系氏族是人類早期的社會組織(該亞)
2、一萬年前出現農業,父系氏族開始
思考: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特點
第17課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一、古代埃及
1、公元前3100年 尼羅河流域
2、金字塔(胡夫金字塔)
二、巴比倫
1、阿摩利人建立古巴比倫王國
2、世界上體系完備的法典——《漢謨拉比法典》
三、古印度
1、種姓制度(等級制度):
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
2、佛教:
①公元前6世紀 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
②教義:反對種姓制度,主張「眾生平等」
③傳入中國:漢朝
第18課藍色的地中海文明(海洋文明)
一、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搖籃
二、羅馬是希臘文明的繼承者
三、雅典(全希臘的學校)的民主政治
1、由來:平民反對貴族的斗爭及梭倫改革。
2、表現
3、局限:僅適用於雅典的男性成年公民。
三、羅馬
1、共和國時期(公元前510年)
2、帝國(公元前31年 屋大維)
第19課日出之國和新月之鄉
一、日本的大化革新
1、時間:646年
2、內容:經濟、政治
3、作用
二、阿拉伯
1、伊斯蘭教的創立(政教合一)
①公元570年報 麥加
②創立者:穆罕默德
③信仰伊斯蘭教的人通稱「穆斯林」
④信奉的主:安拉
⑤經典——《古蘭經》
2、穆罕默德建立和統一阿拉伯
3、阿拉伯帝國的建立——穆罕默德的繼承者
思考:日本是怎樣對待他國先進文化的?
第20課西歐的基督教文明
一、西歐封建制度的確立
1、建立:查理•馬特改革
2、內容
①基礎:封土製
②核心:封君封臣制
③等級制: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騎士
二、基督教
1、公元1世紀 巴勒斯坦地區 耶穌 教義:宣揚對人類的博愛
2、教皇國的形成:丕平獻土
3、影響:成為中古西歐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中世紀的花朵——城市
1、 琅城(爭取自治權)
2、 城市興起的意義
思考:中古西歐城市與古代中國城市的不同。
第21課古老帝國的悲劇
一、強盛的帝國走向滅亡
1、羅馬帝國分為西羅帝國和東羅馬帝國(又稱)
2、拜占廷帝國滅亡
①1453年
②土耳其 穆罕默德二世
3、啟示
思考:拜占廷帝國滅亡給我們什麼啟示?
第23課文明的沖撞與交融
一、古代文明之間的暴力沖撞
1、農業文明與游牧文明的沖突
2、表現:希波戰爭(馬拉松戰役)、亞歷山大東征
二、古代文明的和平交流
表現:阿拉伯數字的傳播、馬可•波羅來華(元朝)
思考:和平往來和暴力沖突,哪個更有利文明的發展?
第24課昔日的輝煌
一、最早的文字
1、楔形文字:公元前4000年蘇美爾人創(最早文字)
2、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創
二、文學的基石
1、史詩:《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奧德賽》)
2、悲劇
①地位:古希臘的文學成就代表
②代表: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期《被縛的普羅米修斯》
索福克利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
歐里庇得斯《美狄亞》《特洛伊婦女》
3、民間故事:《天方夜譚》(《一千零一夜》)
三、建築
埃及金字塔;希臘帕台農神廟;羅馬圓形競技場;巴黎聖母院(哥特式建築);麥加清真寺

⑦ 初二歷史下冊各個單元的知識結構圖

【主題結構綜述】
從三四百萬年前人類的出現,至公元15世紀,是世界古代史。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
在漫長的史前社會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原始社會被階級社會所取代。距今五六千年前,在亞非的大河流域、歐洲的希臘和羅馬相繼誕生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出現了國家,進入了奴隸社會。在奴隸制度衰落和崩潰的過程中,封建制度得以發展和確立,社會經濟和文化緩慢地向前發展。
在世界古代史時期,各地區各民族創造的古代文明為近代文明的產生與發展奠定了基礎。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的形成對世界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從人類文明出現到15世紀,亞洲、非洲和歐洲之間的接觸和交流逐漸加強,而美洲和大洋洲則與亞洲、非洲和歐洲處於基本隔絕的狀態。
【基礎知識識記】
第一單元
1、人類的形成和最初的人類社會
人類在距今約三四百萬年前形成,其中「南方古猿」屬於「正在形成中的人」。三大主要人種:黃種、白種和黑種人。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出現氏族。
2、亞非古代大河流域文明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國王權力的象徵;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部較完備的成文法典。雅利安人進入古代印度後,逐漸產生不同等級,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即「種姓制度」。
3、西方古典文明之源
雅典城邦的繁榮:前5世紀後半期,伯利克里當政時,雅典達到全盛,奴隸主民主政治發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羅馬共和國的興亡:羅馬共和國通過三次布匿戰爭打敗地中海西部的迦太基,前2世紀,羅馬成為地中海霸主。前27年,屋大維獨攬國家大權,羅馬進入帝國時代。羅馬帝國前後約500年(公元前27年至公元476年),與同時期的中國秦朝和西漢一樣,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之一。
第二單元
1、大化改新:前7世紀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開始大化改新,成為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
2、阿拉伯國家的建立:六世紀末七世紀初,穆罕默德創立的伊斯蘭教,並在麥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國家。至632年他去逝時,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
3、西歐封建社會: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的查理馬特宮相實行改革,對貴族實行有條件的土地分封,在封建貴族內部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羅馬教廷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教皇和教會是西歐最大的地主,也是西歐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4、西歐城市的再興:10世紀始,西歐出現手工業和商業為中心的城市。法國琅城市民城市自治權的斗爭最典型。
5、拜占庭帝國滅亡:15世紀末,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土耳其軍隊佔領,延續千年之久的拜占廷滅亡。
第三單元
1、希波戰爭:指的是前五世紀時,波斯帝國發動的三次出征希臘的戰爭,以希臘取得勝利告終。
2、亞歷山大大帝東征: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出兵東征,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
3、羅馬帝國的擴張:經過多次侵略戰爭,公元2世紀,羅馬帝國地跨歐亞非三洲,疆域達到最大規模。
4、「阿拉伯數字」:印度人發明的計數法,阿拉伯人改造之,並將其傳到歐洲,被稱為「阿拉伯數字」。
5、馬可·波羅:13世紀義大利人。在中國生活游歷17年。《馬可·波羅行記》記述其東方經歷和見聞,在歐洲廣為流傳。
【能力情感價值】
1、國際意識和世界主義精神:世界上的文明雖然各具特色,但作為創造文明的人,卻具有普遍的、共同的人性。一個人首先應該愛他的祖國,但這種愛國情感應該有一定的前提,那就是它必須建立在人類的和平與友好等共同的利益基礎之上。倘若背離了這個基礎和前提,那麼這種愛國情感就會變成一種狹隘的民族主義,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日本人和德國人的狂熱情緒。
狹隘的民族主義是一種極不健康的民族情感,是對人類和平的威脅,甚至是人類的公害。而國際意識和世界主義精神是一個現代文明民族和個人所應該具有的觀念和意識,是一個現代人所應該具有的高尚修養。
2、拜占庭帝國衰落的原因及啟示:
(1)原因:拜占庭帝國為恢復過去羅馬帝國,窮兵黷武,四處征討,造成國庫空虛、財盡民窮,此後,日益衰落下來;再有就是在它輝煌的時候,它在卓越中洋洋自得,不屑於學習和吸納其他文明的優點和長處,封閉保守。
(2)啟示:開放寬容導致文明繁榮,保守狹隘致使文明衰落。在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趨勢發展的今天,這種啟示對我們尤為重要。
3、和平交往的歷史意義:物質財富的互通有無、精神文化的交匯更新及由此而帶來的人們在生活質量上的提高與內容上的豐富。同時,這種交往活動也確實對人類整體文明的進步產生了持續而深遠的積極影響。所以,我們要堅持和世界各民族各地區和平交流,力避沖突,為世界大團結而努力奮斗。
【總體結構綜述】
14-16世紀,歐洲出現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運動,使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逐漸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從此,世界歷史開始進入近代社會。16-18世紀,新興資產階級掀起了反對封建專制、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英國、美國、法國等國家先後沖破封建社會的束縛和宗主國的控制,建立起資產階級政治統治。
【基礎知識識記】
文藝復興運動 14-16世紀歐洲許多藝術家、科學家和思想家發掘和繼承古希臘、羅馬文化傳統,追求個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掀起了一次思想文化運動,稱為「文藝復興」。為以後資本主義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迅速發展奠定了理論上、價值上和道德上的基礎。
但丁和《神曲》 但丁是文藝復興運動的先驅,被恩格斯稱為「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他著有長詩《神曲》。
達·芬奇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多才多藝,代表作品有《最後的晚餐》、《蒙娜麗莎》,被恩格斯稱為文藝復興時代的「巨人」。他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被譽為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三傑」。
莎士比亞 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文學巨匠,被認為是古往今來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
新航路的開辟 15世紀開始,追求財富的歐洲人夢想去東方發財,開始了一系列的海外探險活動,開辟往東方的新航路。新航路的開辟證明了地圓學說,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到來,但是,它也為歐洲開辟了殖民掠奪的道路,將世界帶入資本主義發展時代。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1492年,哥倫布率船隊從西班牙向西出發,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640年爆發了反抗斯圖亞特王朝的資產階級革命。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台。克倫威爾實行獨裁統治。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1688年,「光榮革命」,最終確立了英國資產階級專政統治,走上了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權利法案》 1689年,為了限制王權,英國國會制定了《權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對國王的權力進行了明確的制約。由此形成了君主立憲制的政體。
美國獨立戰爭 1775年-1783年北美13個殖民地人民進行了推翻英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革命戰爭。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終於取得了勝利,打碎了英國殖民統治的桎梏,實現了北美殖民地政治上的獨立,大大解放了北美殖民地的生產力,為美國資本主義和現代文明的迅速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
《獨立宣言》 1776年在北美第二屆大陸會議上通過,它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而獨立。
1787年美國憲法 1787年制定,規定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規定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享有行政權;國會和最高法院分別掌握國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權。華盛頓當選為美國首任總統。
法國大革命 1789年7月14日,憤怒的巴黎人民攻陷了巴士底獄,這一事件標志著法國大革命的爆發。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封建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極大影響。
《人權宣言》 1789年頒布。它宣稱人生來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這些原則在反封建斗爭中起著巨大的號召作用,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旗幟。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1792年法國廢除了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國。羅伯斯庇爾等人掌握了政權,採取了一系列果斷措施,打退了外國軍隊的進攻,平息了國內叛亂,把法國大革命推向高潮。
拿破崙·波拿巴 法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1769~1921)。拿破崙1799年11月發動政變,奪取了政權。1804年,拿破崙稱帝,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崙掌握政權後,為鞏固資產階級的統治,頒布了《法典》,還展開大規模對外戰爭。1812年拿破崙對俄戰爭失敗,帝國開始崩潰。經歷了萊比錫戰役的失敗後,1814年拿破崙退位,法國封建王朝復辟。
【能力情感價值】
⑴通過對文藝復興及主要人文學家的了解,知道人性的張揚對歷史發展的推動作用,並從他們的作品中體會世界文明的偉大成就,培養面向世界的國際意識。
⑵了解歐洲航海家的探險歷程,認識開辟新航路需要必要的知識、技術條件,更需要勇氣、決心及團結合作的精神。學習哥倫布敢於打破陳規,堅持向西航行,從而發現新大陸的創新精神。
⑶通過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長期性和曲折性的了解,懂得新事物戰勝舊事物是一個艱苦的過程,需要信心、勇氣和力量。懂得新事物戰勝舊事物是不可抗拒的必然規律,資本主義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歷史的進步。懂得任何個人、階級和政黨必須為推動社會進步作出自己的貢獻。
⑷通過學習美國獨立戰爭的過程,認識落後地區、民族的人民,只要敢於斗爭、善於斗爭,堅持不懈,就能最終戰勝強大的敵人,贏得民族和國家的新生。華盛頓是美國的開國元勛和政治家,他領導美國人民取得了民族獨立並開創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⑸通過對《人權宣言》基本內容的學習,理解人權的本質,培養尊重人權、維護人權的意識。
⑹認識拿破崙對外戰爭的雙重性質:拿破崙對外戰爭既有反干涉、反侵略的正義一面,同時又具有侵略、掠奪的非正義一面,與英國的爭奪還具有爭霸戰爭的性質。
【總體結構綜述】
新航路開辟以後,歐洲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向落後的亞非拉地區大肆殖民擴張。在先進資本主義工業文明面前、在強大的殖民者面前,亞非拉人民同他們進行了殊死較量。印度民族大起義、拉丁美洲的獨立戰爭就是他們發出的怒吼。
【基礎知識識記】
三角貿易 殖民者首先從歐洲帶著廉價工業品到非洲掠奪黑人,然後橫渡大西洋降他們運到美洲充當奴隸,再帶著換取的金銀回到歐洲。三角貿易給歐洲殖民者帶來了巨額的財富,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但使非洲喪失了大量的勞動力。
「日不落帝國」 英國先後打敗西班牙、荷蘭和法國,在18世紀後半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強國。號稱「日不落帝國」。17世紀開始在印度進行殖民活動,建立了東印度公司,對印度進行殖民侵略。18世紀中期開始,英國對印度發動侵略戰爭,逐步蠶食印度的土地,掠奪當地的財富。克萊武率領軍隊侵佔了孟加拉,將當地洗劫一空。英國利用在殖民地掠奪的財富,發展國內工業生,英國迅速成為資本主義工業強國。
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18~19世紀,受美國和法國革命影響,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拉美地區興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獨立運動。玻利瓦爾是運動中的傑出英雄人物。1816年以後的十年間,玻利瓦爾率軍英勇作戰,橫掃南美大陸的西班牙軍隊,被譽為「南美解放者」。葡屬殖民地巴西在獨立運動影響下也宣布獨立。到19世紀30年代,除了古巴外,西班牙和葡萄牙對拉丁美洲的殖民統治結束。拉美獨立運動取得勝利。
印度民族大起義 1857~1859年,印度爆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民族大起義。起義席捲了印度中心地區的許多地方,許多封建王公也參加了起義,成為起義軍領袖。章西女王是其中傑出的女英雄。她率領義軍奮力抗擊英軍,最後壯烈犧牲、印度民族大起義,表現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強暴,反抗侵略的決心和勇氣,沉重打擊了英國殖民者。
【能力情感價值】
⑴通過「三角貿易」的學習,了解販賣黑奴獲得巨額利潤是殖民者獲得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主要來源之一,認識殖民主義的罪惡。了解英國殖民擴張的史實,認識殖民擴張的本質。
⑵體會玻利瓦爾領導殖民地國家和人民爭取獨立、自由的精神。了解印度人民反抗英軍的斗爭歷程,敘述章西女王的應用事跡,體會殖民地國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正義性和合理性,初步形成歷史正義感和熱愛和平的觀念。
【總體結構綜述】
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運動在世界范圍內廣泛開展。19世紀中期,美國通過南北戰爭,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鞏固了統治;俄國和日本各自通過改革,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鞏固了資產階級的統治,為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確立創造了條件。
【基礎知識識記】
美國南北戰爭 美國獨立後,北方資本主義經濟與南方種植園經濟矛盾重重。1861年,主張限制奴隸制的林肯當選美國總統,成為南北戰爭的導火線。4月,南北戰爭爆發。戰爭初期,南方准備充足,北方節節失利。1862年 ,林肯頒布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宅地法》,調動了廣大勞動人民的革命積極性,扭轉了戰局。1865年,戰爭以北方的勝利而告終。通過這次戰爭,美國消滅了奴隸制,維護了統一,形成統一市場,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促進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但是種族歧視現象仍然存在。
林肯 美國歷史上著名的總統(1809~1865)。他領導了美國人民進行了一場維護進步和統一的正義戰爭,平定了南方奴隸主的叛亂,消滅了黑人奴隸制,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推動了美國社會的發展。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1862年美國內戰中頒布。規定從1863年元旦起,廢除叛亂各州的奴隸制,並允許黑人奴隸作為自由人參加北方軍隊。廣大黑人歡慶解放,踴躍參軍。北方軍隊得到雄厚的兵源,為勝利提供了保證。
《宅地法》 美國政府於1862年頒布,規定凡連續耕種國有土地5年的農戶,只需繳納規定的證件費,即可獲得160英畝國有土地的所有權。該法案使大批貧苦百姓獲得土地,從而加速了美國西部開發的進程。同時激發了人民的革命熱情,使南北戰爭中的北方很快扭轉戰局,獲得最終勝利。
俄國1861年改革 19世紀中期,由於農奴制的阻礙,俄國資本主義工業發展緩慢。社會危機嚴重,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被迫於1861年簽署廢除農奴制的法令。農奴在獲得自由的同時,可以向政府購買「份地」,這實際上是對農奴的剝削。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留下大量封建殘余。但是加快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俄國歷史的重要轉折點。
明治維新 明治維新是從1868年起在日本明治年間發生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運動。主要內容有:政治方面,「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經濟方面,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這次改革使日本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成為日本歷史的轉折點。但日本強大起來以後,很快就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對亞洲和平構成嚴重威脅。
【能力情感價值】
⑴通過對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原因和它在美國歷史進程中的地位和認識,了解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性質的基本觀點,初步形成歷史進步意識。
⑵通過林肯的認識和了解,學習他個人奮斗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意志。
⑶認識到1861年改革是沙皇為鞏固統治而進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它為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這次改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⑷俄國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認識到順應歷史潮流,適時做出變革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可使國家變得更為和諧有力。進而使學生認識到在當今世界形勢下,改革開放是國家富強的必由之路。
【中考試題解析】
例 [2005年湖北黃石中考題] 「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們的政府不能永遠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狀況。我不期望聯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潰,但我卻期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變成一種東西,或者全部變成另一種東西。 ——林肯1858年的一次演說
請回答:①材料中「一半奴役一半自由」分別是指什麼?
②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美國內戰的必然性。
③美國內戰以北方勝利告終,它對美國歷史發展產生了什麼深遠影響?
解析:①美國獨立戰爭後,南方和北方都迅速發展起來。南方是奴隸制種植園經濟,北方是資本主義經濟。南方使用大量奴隸勞動,北方則是自由雇傭工人。南北雙方圍繞奴隸制存廢的問題,矛盾不斷升級。林肯所說的「一半奴役,一半自由」就是指當時的這種情況。
②戰前,南北雙方的矛盾已經很尖銳:北方需要在南方銷售他們所生產的工業品,需要有一個統一的國內市場,而南方則主要從英國輸入工業品;北方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需要南方為它提供工業原料,希望南方成為它的原料產地,而南方寧願將棉花等工業原料輸往英國以換回其所需要的廉價工業品;因為南方需要向歐洲輸出原料,從歐洲輸入廉價工業品,所以他們希望降低關稅。而北方從保護本國工商業發展角度出發,希望提高關稅;南方使用奴隸勞動,將大量勞動力束縛在土地上;北方發展資本主義工業,需要大量的自由勞動力。隨著「西進運動」,美國領土不斷擴大,南北雙方為了新州里奴隸制度是否合法的問題爭執不下,使得本已尖銳的南北矛盾更加激化。主張限制奴隸制的林肯當選總統,南方認為自身利益無法保障,蓄謀叛亂。美國面臨分裂的危險,戰爭不可避免。
③美國內戰以北方的勝利而告終,廢除了奴隸制,維護國家統一,形成了統一的國內市場,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障礙;克服了分裂危機,避免了遭到外國侵略,重新淪為殖民地的危險,為日後美國成為世界上最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奠定了基礎。

⑧ 初二歷史下冊第一、二單元知識結構圖。

【主題結構綜述】
從三四百萬年前人類的出現,至公元世紀,是世界古代史。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
在漫長的史前社會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原始社會被階級社會所取代。距今五六千年前,在亞非的大河流域、歐洲的希臘和羅馬相繼誕生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出現了國家,進入了奴隸社會。在奴隸制度衰落和崩潰的過程中,封建制度得以發展和確立,社會經濟和文化緩慢地向前發展。
在世界古代史時期,各地區各民族創造的古代文明為近代文明的產生與發展奠定了基礎。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的形成對世界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從人類文明出現到15世紀,亞洲、非洲和歐洲之間的接觸和交流逐漸加強,而美洲和大洋洲則與亞洲、非洲和歐洲處於基本隔絕的狀態。
【基礎知識識記】
第一單元
1、人類的形成和最初的人類社會
人類在距今約三四百萬年前形成,其中「南方古猿」屬於「正在形成中的人」。三大主要人種:黃種、白種和黑種人。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出現氏族。
2、亞非古代大河流域文明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國王權力的象徵;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部較完備的成文法典。雅利安人進入古代印度後,逐漸產生不同等級,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即「種姓制度」。
3、西方古典文明之源
雅典城邦的繁榮:前5世紀後半期,伯利克里當政時,雅典達到全盛,奴隸主民主政治發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羅馬共和國的興亡:羅馬共和國通過三次布匿戰爭打敗地中海西部的迦太基,前2世紀,羅馬成為地中海霸主。前27年,屋大維獨攬國家大權,羅馬進入帝國時代。羅馬帝國前後約500年(公元前27年至公元476年),與同時期的中國秦朝和西漢一樣,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之一。
第二單元
1、大化改新:前7世紀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開始大化改新,成為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
2、阿拉伯國家的建立:六世紀末七世紀初,穆罕默德創立的伊斯蘭教,並在麥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國家。至632年他去逝時,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
3、西歐封建社會: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的查理馬特宮相實行改革,對貴族實行有條件的土地分封,在封建貴族內部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羅馬教廷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教皇和教會是西歐最大的地主,也是西歐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4、西歐城市的再興:10世紀始,西歐出現手工業和商業為中心的城市。法國琅城市民城市自治權的斗爭最典型。
5、拜占庭帝國滅亡:15世紀末,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土耳其軍隊佔領,延續千年之久的拜占廷滅亡。
第三單元
1、希波戰爭:指的是前五世紀時,波斯帝國發動的三次出征希臘的戰爭,以希臘取得勝利告終。
2、亞歷山大大帝東征: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出兵東征,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
3、羅馬帝國的擴張:經過多次侵略戰爭,公元2世紀,羅馬帝國地跨歐亞非三洲,疆域達到最大規模。
4、「阿拉伯數字」:印度人發明的計數法,阿拉伯人改造之,並將其傳到歐洲,被稱為「阿拉伯數字」。
5、馬可·波羅:13世紀義大利人。在中國生活游歷17年。《馬可·波羅行記》記述其東方經歷和見聞,在歐洲廣為流傳。
【能力情感價值】
1、國際意識和世界主義精神:世界上的文明雖然各具特色,但作為創造文明的人,卻具有普遍的、共同的人性。一個人首先應該愛他的祖國,但這種愛國情感應該有一定的前提,那就是它必須建立在人類的和平與友好等共同的利益基礎之上。倘若背離了這個基礎和前提,那麼這種愛國情感就會變成一種狹隘的民族主義,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日本人和德國人的狂熱情緒。
狹隘的民族主義是一種極不健康的民族情感,是對人類和平的威脅,甚至是人類的公害。而國際意識和世界主義精神是一個現代文明民族和個人所應該具有的觀念和意識,是一個現代人所應該具有的高尚修養。
2、拜占庭帝國衰落的原因及啟示:
(1)原因:拜占庭帝國為恢復過去羅馬帝國,窮兵黷武,四處征討,造成國庫空虛、財盡民窮,此後,日益衰落下來;再有就是在它輝煌的時候,它在卓越中洋洋自得,不屑於學習和吸納其他文明的優點和長處,封閉保守。
(2)啟示:開放寬容導致文明繁榮,保守狹隘致使文明衰落。在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趨勢發展的今天,這種啟示對我們尤為重要。
3、和平交往的歷史意義:物質財富的互通有無、精神文化的交匯更新及由此而帶來的人們在生活質量上的提高與內容上的豐富。同時,這種交往活動也確實對人類整體文明的進步產生了持續而深遠的積極影響。所以,我們要堅持和世界各民族各地區和平交流,力避沖突,為世界大團結而努力奮斗。
【總體結構綜述】
14-16世紀,歐洲出現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運動,使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逐漸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從此,世界歷史開始進入近代社會。16-18世紀,新興資產階級掀起了反對封建專制、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英國、美國、法國等國家先後沖破封建社會的束縛和宗主國的控制,建立起資產階級政治統治。
【基礎知識識記】
文藝復興運動 14-16世紀歐洲許多藝術家、科學家和思想家發掘和繼承古希臘、羅馬文化傳統,追求個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掀起了一次思想文化運動,稱為「文藝復興」。為以後資本主義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迅速發展奠定了理論上、價值上和道德上的基礎。
但丁和《神曲》 但丁是文藝復興運動的先驅,被恩格斯稱為「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他著有長詩《神曲》。
達·芬奇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多才多藝,代表作品有《最後的晚餐》、《蒙娜麗莎》,被恩格斯稱為文藝復興時代的「巨人」。他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被譽為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三傑」。
莎士比亞 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文學巨匠,被認為是古往今來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
新航路的開辟 15世紀開始,追求財富的歐洲人夢想去東方發財,開始了一系列的海外探險活動,開辟往東方的新航路。新航路的開辟證明了地圓學說,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到來,但是,它也為歐洲開辟了殖民掠奪的道路,將世界帶入資本主義發展時代。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1492年,哥倫布率船隊從西班牙向西出發,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640年爆發了反抗斯圖亞特王朝的資產階級革命。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台。克倫威爾實行獨裁統治。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1688年,「光榮革命」,最終確立了英國資產階級專政統治,走上了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權利法案》 1689年,為了限制王權,英國國會制定了《權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對國王的權力進行了明確的制約。由此形成了君主立憲制的政體。
美國獨立戰爭 1775年-1783年北美13個殖民地人民進行了推翻英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革命戰爭。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終於取得了勝利,打碎了英國殖民統治的桎梏,實現了北美殖民地政治上的獨立,大大解放了北美殖民地的生產力,為美國資本主義和現代文明的迅速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
《獨立宣言》 1776年在北美第二屆大陸會議上通過,它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而獨立。
1787年美國憲法 1787年制定,規定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規定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享有行政權;國會和最高法院分別掌握國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權。華盛頓當選為美國首任總統。
法國大革命 1789年7月14日,憤怒的巴黎人民攻陷了巴士底獄,這一事件標志著法國大革命的爆發。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封建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極大影響。
《人權宣言》 1789年頒布。它宣稱人生來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這些原則在反封建斗爭中起著巨大的號召作用,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旗幟。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1792年法國廢除了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國。羅伯斯庇爾等人掌握了政權,採取了一系列果斷措施,打退了外國軍隊的進攻,平息了國內叛亂,把法國大革命推向高潮。
拿破崙·波拿巴 法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1769~1921)。拿破崙1799年11月發動政變,奪取了政權。1804年,拿破崙稱帝,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崙掌握政權後,為鞏固資產階級的統治,頒布了《法典》,還展開大規模對外戰爭。1812年拿破崙對俄戰爭失敗,帝國開始崩潰。經歷了萊比錫戰役的失敗後,1814年拿破崙退位,法國封建王朝復辟。
【能力情感價值】
⑴通過對文藝復興及主要人文學家的了解,知道人性的張揚對歷史發展的推動作用,並從他們的作品中體會世界文明的偉大成就,培養面向世界的國際意識。
⑵了解歐洲航海家的探險歷程,認識開辟新航路需要必要的知識、技術條件,更需要勇氣、決心及團結合作的精神。學習哥倫布敢於打破陳規,堅持向西航行,從而發現新大陸的創新精神。
⑶通過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長期性和曲折性的了解,懂得新事物戰勝舊事物是一個艱苦的過程,需要信心、勇氣和力量。懂得新事物戰勝舊事物是不可抗拒的必然規律,資本主義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歷史的進步。懂得任何個人、階級和政黨必須為推動社會進步作出自己的貢獻。
⑷通過學習美國獨立戰爭的過程,認識落後地區、民族的人民,只要敢於斗爭、善於斗爭,堅持不懈,就能最終戰勝強大的敵人,贏得民族和國家的新生。華盛頓是美國的開國元勛和政治家,他領導美國人民取得了民族獨立並開創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⑸通過對《人權宣言》基本內容的學習,理解人權的本質,培養尊重人權、維護人權的意識。
⑹認識拿破崙對外戰爭的雙重性質:拿破崙對外戰爭既有反干涉、反侵略的正義一面,同時又具有侵略、掠奪的非正義一面,與英國的爭奪還具有爭霸戰爭的性質。
【總體結構綜述】
新航路開辟以後,歐洲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向落後的亞非拉地區大肆殖民擴張。在先進資本主義工業文明面前、在強大的殖民者面前,亞非拉人民同他們進行了殊死較量。印度民族大起義、拉丁美洲的獨立戰爭就是他們發出的怒吼。
【基礎知識識記】
三角貿易 殖民者首先從歐洲帶著廉價工業品到非洲掠奪黑人,然後橫渡大西洋降他們運到美洲充當奴隸,再帶著換取的金銀回到歐洲。三角貿易給歐洲殖民者帶來了巨額的財富,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但使非洲喪失了大量的勞動力。
「日不落帝國」 英國先後打敗西班牙、荷蘭和法國,在18世紀後半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強國。號稱「日不落帝國」。17世紀開始在印度進行殖民活動,建立了東印度公司,對印度進行殖民侵略。18世紀中期開始,英國對印度發動侵略戰爭,逐步蠶食印度的土地,掠奪當地的財富。克萊武率領軍隊侵佔了孟加拉,將當地洗劫一空。英國利用在殖民地掠奪的財富,發展國內工業生,英國迅速成為資本主義工業強國。
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18~19世紀,受美國和法國革命影響,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拉美地區興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獨立運動。玻利瓦爾是運動中的傑出英雄人物。1816年以後的十年間,玻利瓦爾率軍英勇作戰,橫掃南美大陸的西班牙軍隊,被譽為「南美解放者」。葡屬殖民地巴西在獨立運動影響下也宣布獨立。到19世紀30年代,除了古巴外,西班牙和葡萄牙對拉丁美洲的殖民統治結束。拉美獨立運動取得勝利。
印度民族大起義 1857~1859年,印度爆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民族大起義。起義席捲了印度中心地區的許多地方,許多封建王公也參加了起義,成為起義軍領袖。章西女王是其中傑出的女英雄。她率領義軍奮力抗擊英軍,最後壯烈犧牲、印度民族大起義,表現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強暴,反抗侵略的決心和勇氣,沉重打擊了英國殖民者。
【能力情感價值】
⑴通過「三角貿易」的學習,了解販賣黑奴獲得巨額利潤是殖民者獲得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主要來源之一,認識殖民主義的罪惡。了解英國殖民擴張的史實,認識殖民擴張的本質。
⑵體會玻利瓦爾領導殖民地國家和人民爭取獨立、自由的精神。了解印度人民反抗英軍的斗爭歷程,敘述章西女王的應用事跡,體會殖民地國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正義性和合理性,初步形成歷史正義感和熱愛和平的觀念。
【總體結構綜述】
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運動在世界范圍內廣泛開展。19世紀中期,美國通過南北戰爭,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鞏固了統治;俄國和日本各自通過改革,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鞏固了資產階級的統治,為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確立創造了條件。
【基礎知識識記】
美國南北戰爭 美國獨立後,北方資本主義經濟與南方種植園經濟矛盾重重。1861年,主張限制奴隸制的林肯當選美國總統,成為南北戰爭的導火線。4月,南北戰爭爆發。戰爭初期,南方准備充足,北方節節失利。1862年 ,林肯頒布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宅地法》,調動了廣大勞動人民的革命積極性,扭轉了戰局。1865年,戰爭以北方的勝利而告終。通過這次戰爭,美國消滅了奴隸制,維護了統一,形成統一市場,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促進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但是種族歧視現象仍然存在。
林肯 美國歷史上著名的總統(1809~1865)。他領導了美國人民進行了一場維護進步和統一的正義戰爭,平定了南方奴隸主的叛亂,消滅了黑人奴隸制,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推動了美國社會的發展。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1862年美國內戰中頒布。規定從1863年元旦起,廢除叛亂各州的奴隸制,並允許黑人奴隸作為自由人參加北方軍隊。廣大黑人歡慶解放,踴躍參軍。北方軍隊得到雄厚的兵源,為勝利提供了保證。
《宅地法》 美國政府於1862年頒布,規定凡連續耕種國有土地5年的農戶,只需繳納規定的證件費,即可獲得160英畝國有土地的所有權。該法案使大批貧苦百姓獲得土地,從而加速了美國西部開發的進程。同時激發了人民的革命熱情,使南北戰爭中的北方很快扭轉戰局,獲得最終勝利。
俄國1861年改革 19世紀中期,由於農奴制的阻礙,俄國資本主義工業發展緩慢。社會危機嚴重,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被迫於1861年簽署廢除農奴制的法令。農奴在獲得自由的同時,可以向政府購買「份地」,這實際上是對農奴的剝削。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留下大量封建殘余。但是加快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俄國歷史的重要轉折點。
明治維新 明治維新是從1868年起在日本明治年間發生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運動。主要內容有:政治方面,「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經濟方面,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這次改革使日本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成為日本歷史的轉折點。但日本強大起來以後,很快就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對亞洲和平構成嚴重威脅。
【能力情感價值】
⑴通過對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原因和它在美國歷史進程中的地位和認識,了解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性質的基本觀點,初步形成歷史進步意識。
⑵通過林肯的認識和了解,學習他個人奮斗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意志。
⑶認識到1861年改革是沙皇為鞏固統治而進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它為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這次改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⑷俄國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認識到順應歷史潮流,適時做出變革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可使國家變得更為和諧有力。進而使學生認識到在當今世界形勢下,改革開放是國家富強的必由之路。
【中考試題解析】
例 [2005年湖北黃石中考題] 「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們的政府不能永遠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狀況。我不期望聯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潰,但我卻期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變成一種東西,或者全部變成另一種東西。 ——林肯1858年的一次演說
請回答:①材料中「一半奴役一半自由」分別是指什麼?
②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美國內戰的必然性。
③美國內戰以北方勝利告終,它對美國歷史發展產生了什麼深遠影響?
解析:①美國獨立戰爭後,南方和北方都迅速發展起來。南方是奴隸制種植園經濟,北方是資本主義經濟。南方使用大量奴隸勞動,北方則是自由雇傭工人。南北雙方圍繞奴隸制存廢的問題,矛盾不斷升級。林肯所說的「一半奴役,一半自由」就是指當時的這種情況。
②戰前,南北雙方的矛盾已經很尖銳:北方需要在南方銷售他們所生產的工業品,需要有一個統一的國內市場,而南方則主要從英國輸入工業品;北方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需要南方為它提供工業原料,希望南方成為它的原料產地,而南方寧願將棉花等工業原料輸往英國以換回其所需要的廉價工業品;因為南方需要向歐洲輸出原料,從歐洲輸入廉價工業品,所以他們希望降低關稅。而北方從保護本國工商業發展角度出發,希望提高關稅;南方使用奴隸勞動,將大量勞動力束縛在土地上;北方發展資本主義工業,需要大量的自由勞動力。隨著「西進運動」,美國領土不斷擴大,南北雙方為了新州里奴隸制度是否合法的問題爭執不下,使得本已尖銳的南北矛盾更加激化。主張限制奴隸制的林肯當選總統,南方認為自身利益無法保障,蓄謀叛亂。美國面臨分裂的危險,戰爭不可避免。
③美國內戰以北方的勝利而告終,廢除了奴隸制,維護國家統一,形成了統一的國內市場,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障礙;克服了分裂危機,避免了遭到外國侵略,重新淪為殖民地的危險,為日後美國成為世界上最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奠定了基礎。

⑨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政治知識框架(詳細版)

框題一:知識來助我成長 1.教育源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 ○ 教育的涵義 ○ 教育的作用 2.我們享有受教育權利 ○ 受教育權的涵義 ○ 義務教育的涵義、特徵框題二:珍惜學習機會 1.維護受教育權利 ○ 受教育是基本權利 ○ 如何維護我們的受教育權 2.履行受教育義務 ○ 受教育機會來之不易 ○ 如何履行受教育義務

閱讀全文

與八下歷史知識框架結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