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史紀年法
四種紀年法
《中國歷史》教材中經常出現諸如「共和元年」、「貞觀元年」。「辛亥革命」、「公元××年」等等歷史年代和歷史事件,這些稱謂是怎樣來的呢?
1、帝王紀年法。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紀年方法,它是以帝王即位之年或次年為元年,依次則為二年、三年……按順序計算。中國歷史上有確切紀年的開始時間是西周時期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從此以後,每一個帝王都有確切的紀年,如周平王元年為公元前770年;漢高祖元年是公元前206年。春秋、戰國時期較為特殊,在全國范圍內採用東周帝王紀年。在列國中,則以諸侯紀年,如周平王三十一年和楚武王元年都是指公元前740年(見「中國歷史紀年表·十二諸侯」,「周·春秋紀年表」)。
2、年號紀年法。年號紀年法是帝王紀年法的繼續,自從漢武帝(劉徹)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開始,以後我國歷代帝王就都用年號紀年了。例如,唐太宗的年號為「貞觀」,他的統治時期就用「貞觀」紀年,貞觀年間指的就是公元627年至公元649年。從西漢的漢武帝到清朝的宣統皇帝,我國歷史上共有600多個年號。有的皇帝有好多個年號,如唐高宗李治有14個年號,武則天有17個年號。明清的諸位皇帝都是使用一個年號。如明成祖一直使用「永樂」年號。因此,明清兩朝時也就以年號作為皇帝的代稱了。例如「崇禎帝」、「康熙帝」、「乾隆帝」等等。但在歷史書籍中通常用「雙時法」,即將公元紀年附在後面,如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帝王紀年法也是如此。
3、干支紀年法。我國古代使用的由十天干與十二地支依照一定的順序,配對組成的紀年法。甲、乙、丙、丁、戊、巳、庚、辛、壬。癸組成了天干;十二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六十年輪回一次,稱一甲子,周而復始。該種方法始於漢代,是我國古代文史資料記事用的紀年標准,與年號紀年法並用。在我國的歷史教科書里,該紀年法多用於近代史方面。例如:甲午戰爭、戊戌變法、辛丑條約、庚子賠款、辛亥革命等。干支紀年法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如凡是甲字開頭的,公元年代的末位數必然是4,乙字開頭的是5,丙為6……辛為1……依次類推。例如: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發生於甲子年,即184年;甲午中日戰爭發生年是1894年。又如《辛丑條約》簽訂的時間是1901年;辛亥革命則發生在1911年,其尾數皆相同。
4、公元紀年法。是世界上通用的紀年方法。公元就是公歷紀年,公元元年是開始紀年的標志,相傳這一年是傳說中耶穌的誕生年。由公元元年開始,向前推算稱之為公元前X年,向後推算稱為公元×年(可以省略「公元」二字)。從推算的數字中可以看出,公元前的年代,數字越大,距今越遠;公元後的年代則正好相反,數字越大,則距今越近。這種紀年方法在歐洲6世紀時開始使用,全世界普遍使用則是在公元1400年前後。我國是在辛亥革命後才使用公歷的。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中華民國成立,改用陽歷,以中華民國紀元。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平隆重開幕,會上選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9月27日,我國政府決定,把公歷1月1日稱為元旦,農歷的正月初一為春節。
Ⅱ 歷史上的甲子年發生的重大事件
最近的甲子年有1924年、1984年,發生的重大事件如下:
1、1924年夏慕尼冬季奧運會
1921年,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決定於1924年在法國的夏蒙尼舉行「1924國際冬季體育運動周」活動,在這項活動結束兩年後,國際奧委會正式確認這屆比賽為第一屆冬季奧運會。
2、1924年巴黎奧運會
第8屆奧運會即1924年巴黎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1924年正值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復興30周年,首次引入了「更快、更高、更強」(Citius, Altius, Fortius)的奧林匹克格言,並第一次在閉幕式上同時升起國際奧委會、本屆奧運會主辦國和下屆奧運會主辦國的國旗,並由此成為歷屆奧運會閉幕式的慣例。
3、中國工商銀行成立
中國工商銀行(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簡稱ICBC ,工行)成立於1984年1月1日。總行位於北京復興門內大街55號,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國家副部級單位。
4、1984年因斯布魯克冬季殘奧會
1984年因斯布魯克冬季殘奧會是第3屆冬季殘奧會,於1984年1月14日至20日在奧地利因斯布魯克舉辦。
5、1984年薩拉熱窩冬季奧運會
1984年2月8~19日在南斯拉夫的薩拉熱窩舉行。
這是冬季奧運會第一來到社會主義國家,這也是到目前為止,唯一的一次在社會主義國家舉辦的冬季奧運會,南斯拉夫的薩拉熱窩擊敗日本的札幌和瑞典法倫/哥特堡獲得第十四屆冬奧會的舉辦權。
Ⅲ 歷史上甲子年開始於那一年
第一個甲子年是漢安帝延光三年甲子歲(公歷124年)。
中國歷史上使用甲子(干支)用於紀年,始於漢代。秦漢之前和漢初,人們使用歲星紀年,所謂歲在焉逢攝提格、端蒙單閼、游兆執徐之類的,其焉逢、端蒙、游兆等為歲陽,攝提格、單閼、執徐等為歲陰,在漢武帝改歷,實行太初歷時,仍使用的太歲紀年。
因此有「太初元年,歲名焉逢攝提格」,從漢武帝後,已開始有使用甲子來紀歲,但這一時期存在歲星與甲子轉換的混亂,有的加一超辰,有的加多超辰,有的沒加,比如直接用歲陽、歲陰將太初元年轉換為甲子紀年,則為甲寅。
但此時期存在將太初元年的甲子紀年標為丙子的,也有標為丁丑的等。直到漢章帝元和二年二月,皇帝頒布新歷,用《四分歷》,固定下來太初元年,歲在丁丑,漢興元年,歲在乙未。由此正式使用甲子(干支)紀年方式,廢止歲星紀年。
(3)甲子紀年法的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天乾地支在中國古代主要用於紀日,此外還曾用來紀月、紀年、紀時等。春秋戰國時期又採用十二辰(地支)紀月,而十二辰紀時制度至遲西漢時已被採用。西漢末始又用干支來紀年。
唐以後,五代歷書月名開始注以干支,北宋時又將十干十二辰配合以紀時,至此年月日時分別全以干支注記,這就是干支歷(甲子歷),它是一種陽歷。
此外,干支注記時間的方式起碼還從殷歷開始,附加在各個朝代至今所制定的陰陽歷中,兩種歷法同時並用。
干支注記時間在中國古代一直使用,從未間斷。因此對研究歷史非常有幫助,非常容易推算歷史時間。如《馮婉貞》:「咸豐庚申,英法聯軍白海入侵。」咸豐,皇帝年號;庚申,干支紀年。
干支紀年以天乾和地支組成共60個干支紀年(詳見上文序列表中的表格)(或見下文五行、屬相),以此往復,60年為一個輪回。
干支紀年萌芽於西漢,始行於王莽,通行於東漢後期。漢章帝元和二年(85年),朝廷下令在全國推行干支紀年。
干支紀年一個周期的第一年為「甲子」(如黃巾起義口號為「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第二年為「乙丑」,依此類推,60年一個周期;一個周期完了重復使用,周而復始。(60是10、12的最小公倍數,所以每60年為一周期)。
如1644年大概為甲申年,60年後的1704年同為甲申年,300年後的1944年仍為甲申年。注意以上只是大概對應,因公歷和干支歷是不同的歷法,年份起點不同。
Ⅳ 中國六十甲子紀年法的由來和根據
甲子紀年法
又名干支紀年法。在太乙數中,每個甲子是分為三元,1984年後為甲子下元。我國用甲子來紀年。由十天乾的甲、丙、戊、庚、壬和十二地支的子、寅、辰、午、申、戌相配,以十天乾的乙、丁、己、辛、癸和十二地支的丑、卯、巳、未、酉、亥相配,共六十組,周而復始循環使用。現在的干支年建寅。 計算方法是西歷年份減3後除10的余數為干,除12的余數為支,其中。1為甲為子 甲子紀年法有一缺陷,即每六十年就有一個重復的年號,因此,古人又以帝號紀年。現在,甲子紀年法仍為我國農歷紀年所採用。 開始時間從黃帝時開始。 天乾地支是中國古代先民對自然世界的詮釋. 天乾地支: 也稱"干支",是"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天干)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的合稱。 在中國古代的歷法中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干」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干支紀法 十天乾的含義 甲是拆的意思,指萬物剖符甲而出也。 乙是軋的意思,指萬物出生,抽軋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萬物炳然著見。 丁是強的意思,指萬物丁壯。 戊是茂的意思,指萬物茂盛。 己是紀的意思,指萬物有形可紀識。 庚是更的意思,指萬物收斂有實。 辛是新的意思,指萬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陽氣任養萬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萬物可揆度。 由此可見,十天干與太陽出沒有關,而太陽的循環往復周期,對萬物產生著直接的影響。 十二地支的含義 子是茲的意思,指萬物茲萌於既動之陽氣下。 丑是紐,陽氣在上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萬物始生寅然也。 卯是茂,言萬物茂也。 辰是震的意思,物經震動而長。 巳是起,指陽氣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萬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味,萬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是身的意思,指萬物的身體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萬物之老也。 戌是滅的意思,萬物盡滅。 亥是核的意思,萬物收藏。 六十甲子: 用十乾的"甲、丙、戊、庚、壬"和十二支的"子、寅、辰、午、申、戌"相配, 十乾的"乙、丁、已、辛、癸"和十二支的"丑、卯、巳、未、酉、亥"相配, 共配成六十組,稱為《六十甲子》 [1]六十甲子順序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甲子納音 十天干與十二地支按順序兩兩相配,從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個組合,稱六十甲子。又每兩組配一納音五行。 甲子、乙丑,配海中金; 丙寅、丁卯,配爐中火; 戊辰、己巳,配大林木; 庚午、辛未,配路旁土; 壬申、癸酉,配劍鋒金; 甲戌、乙亥,配山頭火; 丙子、丁丑,配洞下水; 戊寅、己卯,配城牆土; 庚辰、辛巳,配白臘金; 壬午、癸未,配楊柳木; 甲申、乙酉,配泉中水; 丙戌、丁亥,配屋上土; 戊子、己丑,配霹雷火; 庚寅、辛卯,配松柏木; 壬辰、癸巳,配常流水; 甲午、乙未,配沙中金; 丙申、丁酉,配山下火; 戊戌、己亥,配平地木; 庚子、辛丑,配壁上土; 壬寅、癸卯,配金箔金; 甲辰、乙巳,配佛燈火; 丙午、丁未,配天河水; 戊申、己酉,配大驛土; 庚戌、辛亥,配釵釧金; 壬子、癸丑,配桑松木; 甲寅、乙卯,配大溪水; 丙辰、丁巳,配沙中土; 戊午、己未,配天上火; 庚申、辛酉,配石榴木; 壬戌、癸亥,配大海水。 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古人用天乾地支、來表示年、月、日、時的次序,周而復始,循環使用。 干支最初是用來紀日的,後來多用來紀年,現在農歷的年份仍用干支。 使用方法: 一·記年 每個干支為一年,六十個干後(俗稱「六十甲子」),又從頭算起,周而復始,循環不息。 二·記月 每個月的地支固定不變〈正月是由寅開始,二月是卯,三月是辰....直至十二月丑〉 然後依次與天干組合,開頭的一年的正月是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如此類推。 如同上表從甲子到癸亥,共六十甲子,剛好五年。 三·記日 按順序先後排列,兩個月六十日,剛好一個干支的周期。 四·記時 記時的地支固定不變,每天十二個時辰,23:00~1:00為子時;1:00~3:00為丑時……21:00~23:00為亥時。
Ⅳ 甲子紀年法的介紹
又名干支紀年法抄。在太乙數中襲,每個甲子是分為三元,1984年後為甲子下元。我國用甲子來紀年。由十天乾的甲、丙、戊、庚、壬和十二地支的子、寅、辰、午、申、戌相配,以十天乾的乙、丁、己、辛、癸和十二地支的丑、卯、巳、未、酉、亥相配,共六十組,周而復始循環使用。現在的干支年建寅。
Ⅵ 甲子紀年從那一年開始的
目前中國歷史有確切紀年的是公元前841年,當年是庚申年。公元前837年是甲子年
Ⅶ 歷史上的紀年法
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許多的紀年法,我總結了一下,如下:
一、王公年次紀年法。
二、年號紀年法。
三、干支紀年法。
四、生肖紀年法。
五、民國紀年法。
Ⅷ 歷史上的紀年法具體是什麼
我國古代紀年法主要有四種:
方法一
(1)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數來紀年。如《左傳。骰之戰》:「三十三年春,秦師過周北門。」指魯僖公三十三年。《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
方法二
(2)年號紀年法。漢武帝起開始有年號。此後每個皇帝即位都要改元,並以年號紀年。如《岳陽樓記》「慶歷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禪山記》「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鍾山記》「元豐七年」、《梅花嶺記》「順治二年」、《<指南錄>後序》「德祐二年」、《雁盪山》「祥符中」(「祥符」是「大中祥符」的簡稱,宋真宗年號)等。
方法三
(3)干支紀年法。如《五人墓碑記》:「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慘,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兩廣督署之役為最。」「辛亥」指公元1911年;《與妻書》「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辛未」應為辛亥。近世還常用干支紀年來表示重大歷史事件,如「甲午戰爭」、「戊戌變法」、「庚子賠款」、「辛丑條約」、「辛亥革命」。
方法四
(4)年號干支兼用法。紀年時皇帝年號置前,干支列後。如《揚州慢》「淳熙丙申」,「淳熙」為南宋孝宗趙昚(shen)年號,「丙申」是干支紀年;《核舟記》「天啟壬戌秋日」,「天啟」是明熹宗朱由校年號,「壬戌」是干支紀年;《祭妹文曠乾隆丁亥冬」,「乾隆」是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年號,「丁亥」是干支紀年;《梅花嶺記》「順治二年乙酉四月」,「順治」是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年號,「乙酉」是干支紀年。
Ⅸ 六十甲子紀年法相對公元記年表
六十甲子紀年與公元紀年的換算方法:
公元記年表年份(陽歷年份)除以60的余數減3便得該年農歷干支序號數,再查下面的干支表便得干支年紀。如果序號數小於、等於零則干支序號數加60。
例如1929年為農歷己巳年,1930年是農歷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農歷己巳年。我們在日歷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紀年這種方法排列下來的。在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餘11,年干支序號數=11-3=8。查干支表知該年為辛未年。又如求1983年干支:1983÷60=33餘3,干支序號=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該年為癸亥年。
干支表如下圖:
拓展資料:
六十甲子是中國人民一個古老的發明創造,又稱六十花甲子,其最古老的用途是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紀年為60年一個周期,紀月為5年一個周期,紀日為60天一個周期,紀時為5天一個周期。
六十甲子也指道家信奉的六十個星宿神﹐即六十甲子日值日的六十位神。用天乾和地支循環相配作為稱呼這些神的名字。
關於干支紀法的發明者究竟是誰? 雖然有以下一些說法來考證干支的起源,但是究竟是誰發明?最早出現於何時?始終都是一個謎。據說,天乾地支的發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軒轅時期的大撓氏。考古發現,在商朝後期帝王帝乙(商朝第30代國王)時的一塊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當時的日歷。這也說明在商朝時已經開始使用干支紀日了。
根據考證,春秋時期魯隱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發生一次日食。這是中國使用干支紀日的比較確切的證據,而使用皇帝年號紀年則是漢武帝時期的建元年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