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歷史學業考試知識點總結

歷史學業考試知識點總結

發布時間:2021-03-06 08:02:15

① 高二會考歷史必背知識點

高中會考歷史必背知識點:秦漢時期的文化

一、秦漢文化的特點:統一性與多樣性有機結合;外文化交流空前頻繁;水平居世界先進行列;氣勢恢弘。

二、科技:

1、天文:漢武帝時,「太初歷」是中國第一部較完整的歷書,開始以正月為首;公元前28年,西漢關於太陽黑子的記錄,被世界公認為是有關太陽黑子的最早記錄;東漢張衡對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學解釋,還發明了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地動儀,比歐洲早1700多年。

2、數學:東漢的《九章算術》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應用數學,標志著中國古代數學形成完整的體系。

3、造紙:我國是世界最早發明紙的國家,西漢時已有絮紙和麻紙,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繪有地圖的紙,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紙。公元105年,蔡倫發明「蔡侯紙」, 造紙術的發明與改進,是書寫材料的一次偉大革命。



(1)歷史學業考試知識點總結擴展閱讀

三省六部制

1、唐朝中書省掌決策,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詔令;門下省掌審議,負責審核政令;尚書省負責執行政令,並下設史、戶、禮、兵、刑、工六部。

2、漢初:在地方上,郡國二制並行。

3、元朝:中央以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構,在地方採用行省(行中書省)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漢的州和唐的道,起先都是監察機構,後都演變成地方行政實體。

4、明朝:通過廢除丞相制度和創設內閣,君主專制達到了新的高度。

5、清朝:雍正帝時,軍機處的創設,使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了頂峰。



② 高中歷史文科會考知識點總結(最好按時間順序,國內外分)

必修一政治史,分中國古代:中央官制,地方官制等;中國近現代:鴉片戰爭,抗日戰爭等各種戰爭及建國後各種建設;世界古代:希臘羅馬政治制度;世界近現代:資本主義制度得發展,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
冷戰,多極化。 必修二經濟史,分中國古代:各朝經濟政策,小農經濟,重農抑商等;中國近現代:洋務運動,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建國後計劃經濟及市場經濟等;世界近現代: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拓展,第一,二次工業革命,蘇聯的經濟建設; 必修三思想文化史:中國古代:儒家思想得發展(孔孟,程朱理學,陸王心學,明清進步思想家),道家思想;中國近現代:魏源"開眼看世界",洋務派"中體西用",康梁維新思想,辛亥革命理論,新文化運動,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世界古代:智者學派,蘇格拉底,柏拉圖,亞力士多德,文藝復興,宗教改革;世界近現代:啟蒙運動等。 必修三科技文化史: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數學及天文歷法,書法藝術,文學藝術等;中國近現代:兩彈一星,袁隆平雜交水稻,信息技術發展,雙百方針,現代教育發展;世界:伽利略,牛頓三大定律,相對論,量子力學,生物進化論,細胞學說,第一,二,三次工業革命科技成果,文學發展,美術發展,音樂發展。 重點大概就是這些,建議分各個時期記憶,條理比較清晰,望採納

③ 高中歷史必修三學考知識點總結 急 急!

專題一:中國古代的思想
本單元主題: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儒家思想的產生和發展歷程)
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現 戰國孟子荀子發展儒家思想 秦朝焚書坑儒 西漢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 魏晉南北朝儒學危機 唐宋
後三教合一 宋明理學 明清對傳統儒學的批判
一、孔子與老子
(一)孔子
1、生平著述:春秋魯國人,「三家一創」;《詩》《書》《禮》《易》《春秋》和《樂》
2、學說:
①政治學說:A、「仁」(仁者愛人 ) B、「禮」(「克己復禮」) C、「為政以德」
②哲學觀點(天命觀,畏天命):「敬鬼神而遠之」
③教育思想: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當仁不讓於師」
3、歷史地位:
①所倡導的儒家思想被後人發揚光大,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響.
③後人整理孔子言行為《論語》,尊孔子為聖人,歷世景仰.
(二)老子:
1、生平著述:道家學派創始人;《道德經》
2、學說:
①哲學思想:
A、「道」是萬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B、辯證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對立的,並可互相轉化;
②政治學說:「無為而治」
3、歷史地位:
①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個探討宇宙本源的哲學家 ②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一)百家爭鳴的歷史背景:
1、生產力發展和社會大變革是百家爭鳴出現的根本原因
2、分裂的政局和社會變革時代,造成思想和言論的空前自由
3、私學興起,教育相對普及,培養了大批人才
4、動盪的兼並局勢,各國君主都想稱霸爭雄,所以竟相禮賢下士、招攬人才
(二)儒家:孟子和荀子
1、孟子
①孟子的思想
A仁政學說 B性善說 C義利觀:養浩然之氣;先義後利、捨生取義;
②歷史地位:A《孟子》成為四書之一 B他被稱為「亞聖」

④ 政治、歷史、地理會考重點知識總結

政治會考問答題
1.引起商品價格變化的因素有哪些?
價格由價值決定。供求關系是影響價格的主要因素。氣候、時間、地域、生產條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習俗等文化因素對商品價格也有影響。
2.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及其表現形式是什麼?
(1)基本內容: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2)表現形式:商品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3.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和生產經營有哪些影響?
(1)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①一般來說,某種商品價格上升,人們會減少購買;某種商品價格下降,人們會增加購買。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是不同的。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響較小,對高檔耐用品需求量的影響較大。
③消費者對既定商品的需求,還受相關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一種商品價格上升,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將增加;它的互補品需求量將減少,反之亦然。
(2)價格變動對生產的影響:①調節生產 ②提高勞動生產率 ③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的產品
4.影響消費的因素有哪些?
(1)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須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增加居民收入。①居民消費水平不僅取決於當前的收入,而且受未來收入預期的影響。②社會總體消費水平的高低與人們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聯系。收入差距縮小,會使總體消費水平提高。
(2)物價的變動會影響人們的購買能力
5.消費有哪些類型?
①按消費對象分:有形商品消費和勞務消費。
②按交易方式分:錢貨兩清消費、貸款消費 租賃消費
③按照消費目的分:生存資料消費發展資料消費和享受資料消費。
6.應樹立什麼樣的消費觀,做理智的消費者?
(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4)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7.生產與消費的關系如何?
(1)生產決定消費
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方式、質量和水平,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2)消費對生產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生產發展。
①消費是生產的最終目的和動力。
②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著導向作用;
③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
④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能提高勞動力的質量,提高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
8.為什麼要大力發展生產力?
(1)必然性:大力發展生產力,是由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決定的,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和本質要求。
(2)意義:①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為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②才能擺脫經濟文化落後狀態,縮小歷史遺留下來的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趕上以至超過發達國家,充分顯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③才能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9.公有制主體地位及其體現是什麼?
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徵,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在我國現階段,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和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①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就全國而言,有的地方、有的的產業可以有所差別。
②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即體現在控制國民經濟發展方向、控制經濟運行的整體態勢、控制重要稀缺資源的能力上。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
10.勞動者應樹立什麼樣的就業觀?
①樹立自主擇業觀。②樹立競爭就業觀③樹立職業平等觀④樹立多種方式就業觀。
11.勞動者依法享有哪些主要權利?
①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 ②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 ③休息、休假的權利
④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 ⑤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
⑥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 ⑦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
12.按勞分配的基本內容和要求是什麼?
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
按勞分配的基本內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經濟中,在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扣除後,以勞動者向社會提供的勞動為尺度分配個人消費品,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13.按生產要素分配內容和意義是什麼?
指生產要素所有者憑借對生產要素的所有權參與收益分配。
參與收益分配的生產要素主要有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
健全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生產要素所有權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確認,體現了國家對公民權利的尊重,對勞動、知識、人才、創造的尊重。這有利於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14.為什麼要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1)生產決定分配,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分配方式。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相應地就必然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2)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根本原因是我國總體生產力水平低、發展不平衡、多層次性。
15.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現及意義是什麼?促進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有哪些?
(1)主要表現:收入分配的相對平等,即要求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不能過於懸殊,要求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
(2)意義:合理的收入分配製度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會主義分配原則的體現,它有助於協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實現經濟發展、社會和諧。
(3)舉措:①堅持和完善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為我國實現社會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證。 ②保證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
③在再分配中要更加註重公平
16.我國財政的作用的作用有哪些?
(1)國家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
(2)國家財政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國家財政具有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
17.如何理解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1)①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國家的興旺發達、繁榮富強與每個公民息息相關,國家各項職能的實現必須以社會各界繳納的各種稅收作為物質基礎。
③公民享受了國家提供的各種服務,必須承擔義務,自覺誠信納稅。
(2)增強幾種意識:①公民要增強依法納稅、誠信納稅、自覺納稅意識;
②公民要增強對國家公職人員及公共權力的監督意識,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關注國家對稅收的征管和使用,對貪污和浪費國家資財的行為進行批評和檢舉,以維護人民和國家的利益;
③公民要增強與違反稅法的行為作斗爭的意識。
18.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積極作用及局限性是什麼?
①市場能夠通過價格漲落比較及時、准確、靈活地反映供求關系變化,傳遞市場供求信息,實現資源合理配置。 ②面對市場競爭,商品生產者、經營者在利益杠桿的作用下,積極調整生產經營活動,從而推動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的進步,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資源的有效利用。市場調節作用主要是通過價格、供求、競爭來實現的。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
市場調節的局限性:
①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②市場調節存在自發性、盲目性、滯後性等固有的弊端。
19. 規范市場秩序的措施有哪些?
(1)依賴市場規則來維護。它以法律法規、行業規范、市場道德規范等形式,對市場運行作規定。
(2)要切實加強社會信用建設,大力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形成以道德為支撐、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是規范市場秩序的治本之策。
(3)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規范和引導。每個經濟活動參與者都必須學法、懂法、守法、用法,還應樹立誠信觀念,遵守市場道德,逐步形成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良好風尚。
20.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哪些基本特徵?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①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標志
②以實現共同富裕為根本目標
③能夠實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 21.我國宏觀調控的含義和主要目標是什麼?
(1)含義:指國家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對國民經濟進行的調節和控制。
(2)主要目標: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22.我國宏觀調控的手段(看得見的手)有哪些?
國家宏觀調控,以經濟手段、法律手段為主,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於科學發展的宏觀調控體系,充分發揮宏觀調控手段的總體功能。
A.經濟手段,是國家運用經濟政策和計劃,通過對經濟利益的調整來影響和調節經濟活動的措施。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國家在宏觀調控中最常用的經濟手段。
B.法律手段,是國家通過制定和運用經濟法規來調節經濟活動的手段。①國家通過經濟立法,規范經濟活動參加者的行為,調整經濟關系。②國家通過經濟司法活動,保證各項經濟政策的執行、經濟合同的履行,打擊各種經濟違法犯罪行為。
C.行政手段,是國家通過行政機構,採取帶強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規定等措施,來調節和管理經濟的手段。
23.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是什麼?
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①第一要義是發展。
②核心是以人為本。③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④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24.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2)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3)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4)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5)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
25.經濟全球化的含義、主要表現及其影響
(1)含義:指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使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的趨勢。
(2)主要表現:①生產全球化 ②貿易全球化 ③資本全球化。
(3)A積極影響: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從而推動了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國生產力的發展,為各國經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B消極影響:①經濟全球化實質上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這使世界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兩極分化更加嚴重;
②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在一起,這在促進各國經濟合作的同時,也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尤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26.我國公民的政治權利和義務有哪些?
(1)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為基礎和准則的。
(2)我國公民的政治權利包括:
①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②政治自由 ③監督權 (3)我國公民的政治性義務主要包括:
①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我國順利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保證)
②遵守憲法和法律(憲法和法律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相統一的體現,是公民根本的行為准則)
③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保證)
④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
27.公民參與政治生活必須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1)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
這項原則表明公民平等地享有權利、平等地履行義務、平等地適用法律。
表現:第一,任何公民都平等的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平等的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第二,任何公民的合法權利都平等的受到保護;第三,任何公民的違法犯罪行為都會受到法律制裁,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2)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
①在我國,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統一的,不可分離。
權利與義務在法律關繫上是相對應而存在的,權利與義務都是實現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徑。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權利的主體,又是義務的主體。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確保權利的實現。
②根據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一方面,要樹立權利意識,珍惜公民權利。另一方面,要樹立義務意識,自覺履行公民義務。
(3)堅持個人利益、集體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①二者關系:在我國,公民的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如何結合(處理):第一,國家尊重和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第二,公民在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時,要把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結合起來;第三,當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產生矛盾時,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利益,這是公民愛國的表現。
28.我國公民依法有序地參與政治生活的方式和意義。
(1)有序參與的內容: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是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
(2)有序參與的意義:依法有序擴大公民的政治參與,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能否有序的政治參與決定著我們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也是對我們政治素養的檢驗。
(3)如何做到有序地政治參與?
要有序地政治參與,必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遵循法律、規則、程序;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正確處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29.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監督權的合法渠道和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分別有哪些?
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有: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專家咨詢制度,社會公示制度,社會聽證制度。
公民享有對涉及公眾利益的決策的知情權,是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前提和基礎。
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監督權的合法渠道:通過信訪舉報制度;通過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通過輿論監督制度。。
30.公民應如何正確行使監督權?
公民在行使監督權時,一方面,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於同邪惡勢力進行斗爭,勇於使用憲法和法律賦予自己的監督權。另一方面,必須採取合法形式,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幹擾公務活動。
31.我國政府的職能有哪些?我國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及其要求是什麼?
我國政府的基本職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
政府擔負著保衛國家的獨立與主權,保護公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各種合法權益,保護國家、企業和個人的合法財產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協調人民內部矛盾,懲治犯罪分子,維護社會治安和社會秩序等職能。
(2)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
主要是進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以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提高生產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3)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
一是宣傳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引導人民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影響,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二是組織和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事業,努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4)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
提供公共服務。一要加強公共設施建設(基礎設施、文化設施、衛生設施建設);二要完善市場就業機制,擴大就業規模;三是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四是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五是控制人口增長,促進優生優育;六是保護公共環境,防治污染等。
我國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
(1)為人民服務是政府的宗旨,對人民負責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
(2)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要做到: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32.為什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為什麼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1)必要性:是由我國的國家性質、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
(2)重要性: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維護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才能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33.如何理解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及其相互關系。
處理原則:
1、堅持民族平等
含義:指我國各族人民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權利,依法平等地履行應盡的義務。
原因: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發展程度上的區別,絕無高低優劣之分;我國各族人民都對祖國的文明作出了貢獻,都是國家的主人。
2、堅持民族團結
含義:指在民族平等的基礎上,我國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友好往來、互相合作、共同奮斗,誰也離不開誰的大團結局面。
原因:已經形成漢族和少數民族誰也離不開誰的局面;民族團結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標志之一,是社會穩定的前提,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是國家統一的基礎。
3、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
含義:指在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前提下,實現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
原因:各民族共同繁榮是由社會主義本質決定的,是國家實現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2)三原則之間的關系: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各民族共同繁榮特別是經濟發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物質保證。
34.我們為什麼要珍惜、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如何珍惜?
我國已經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生活在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裡,處理好民族關系問題,既是國家的重大問題,又是人們生活中必須面對的具體問題。自覺履行憲法規定的維護國家統一和各民族團結的義務,是每個中國公民的主人。作為當代青年學生,要把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責任付諸行動。
35.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依據和優越性是什麼?
(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含義: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現民族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自治權是民族區域自治的核心內容。
(2)實現民族區域自治是適合我國國情的必然選擇,是由我國的歷史特點和現實情況決定的。
①堅實的社會和政治基礎: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歷史傳統,「大雜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點,以及各民族在長期斗爭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關系。
②重要意義: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有利於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有利於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民族關系;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蓬勃發展。
36.如何理解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
(1)地位:中國是聯合國的創始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
(2)作用:一貫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支持按聯合國憲章精神所進行的各項工作,支持聯合國的改革,積極參加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活動,在世界裁減軍隊、環境保護、保障人權和解決地區沖突等一系列全球性問題上發揮重要作用,對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37.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是什麼?其基本內容有哪些?
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
(1)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2)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獨立自主。獨立自主就是在國際事務中堅決捍衛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對國際問題自主地決定自己的態度和對策。
(3)我國外交關系的基本准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38.物質與意識的辨證關系及方法論要求?
①內容: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
②方法論:要求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39.如何理解意識的能動作用?
(1)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表現為:
①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
②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意識不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夠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2)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
①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有指導作用。即人通過實踐把意識中的東西變成現實中的東西,創造出沒有人的參與永遠也不可能出現的東西。
② 意識對於人體生理活動有調節和控製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奮發;萎靡的精神,會使人悲觀、消沉、喪失鬥志。
40.為什麼要按規律辦事?如何做到按規律辦事?
(1)規律的含義: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
(2)規律的客觀性原理: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
規律的普遍性原理:規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的運動變化和發展都遵循其固有的規律。
規律客觀性和普遍性的方法論要求:必須遵循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做到實事求是,而不能違背規律。否則,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
41.如何理解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2)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3)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准。(4)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42.為什麼要在實踐中不斷追求真理?如何追求?
(1)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
(2)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追求真理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是我們不懈的追求和永恆的使命。
43.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及其指導意義
(1)聯系的普遍性
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每一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的。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沒有的。
方法論:要求我們要用聯系的觀點去看問題。
(2)聯系的客觀性
原理:聯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方法論:要從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
(3)聯系的多樣性
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事物的聯系也是多種多樣的。
方法論:要求我們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
44.整體與部分的辨證關系及其指導意義
(1)含義不同:整體是事物的全局和發展的全過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發展的各個階段。
(2)辯證關系:①相互區別:整體在事物發展過程中居於主導地位,整體統率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部分在事物存在和發展的過程中處於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從和服務於整體②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第一,二者不可分割: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離開部分,整體就不復存在;部分是整體的部分,離開整體,部分就不成其為部分。第二,二者相互影響: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也會影響部分。
方法論:①我們應當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選擇最佳方案;②同時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
45.量變與質變的辨證關系及其指導意義
(1)原理: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准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2)方法論:①積極做好量的積累,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②要果斷地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和發展
50.辯證否定觀的基本內容是什麼?方法論要求是什麼?
(1)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2)辨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
(3)辨證的否定,是事物聯系的環節。
(4)辨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
辯證否定觀的要求:堅持辯證否定觀,樹立創新意識。
(1)必須樹立創新意識,做到不惟書、不惟上,只惟實。
(2)不僅要尊重書本、尊重權威;更要立足實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的創新與發展,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取得成功。
5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及其方法論是什麼?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方法論: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同時要重視社會意識的作用,樹立正確的社會意識。
52.為什麼要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如何堅持?
原因: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1)表現:①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②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③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2)方法論: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53.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是什麼
(1)必須堅持真理,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走歷史的必由之路。
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是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把握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2)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准。
54.我們應該如何創造與實現人生價值
(1)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2)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3)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

⑤ 歷史結業考試重點是什麼

初中中國世界古代史不考,考中國世界現代史

閱讀全文

與歷史學業考試知識點總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