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風波》寫了農村裡的一場什麼風波反映了什莫社會問題
《風波》寫了農村裡發生的一場由辮子引起的風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揭示了當時封建帝制還在統治著農村、農民愚昧落後、缺乏民主和自由思想的狀況;並由此說明今後的社會革命若不徹底改變民眾的觀念就難以成功。
這篇小說圍繞「辮子」的有無展開情節,事件的起伏跌宕。人物的感情變化,在結構上完整地遵循著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餘波的程序演進,而且既突出主要人物,又「注彼而寫此」,場面不大,個個人物鮮靈生動。
小說最後寫「伊裹腳」的六斤一瘸一拐的樣子,更深化了小說的主題思想,並且留下深長的餘味,其精警深刻,發人深思。
(1)風波這篇小說涉及的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開篇一般景物環境描寫,由遠及近、由大到小的空間順序描繪了江南小鎮鄉村的風貌特點,同時奠定了小說的社會基調,即不是繁榮、先進的大城市,不是北方地區,而是江南的一個小小的鄉村。
這段自然場景的細節描寫,正是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失敗在於沒有深入群眾,深入農村,沒有根除封建主義在民間的思想殘留。
而接著描寫的一個文人詩興大發則是精巧地揭示了當時的文化背景,他們這些文人坐在酒船悠閑賦詩便是諷刺了封建文化教育下的文人騷客雖身處動盪的亂世和國家變革時期,仍妄想獨善其身、苟全性命、潔身自好,既不關心社會民生,也不關心民族危亡。
九斤老太和趙七爺這兩個封建守舊代表多次對比了「 從前的長毛」和「 現在的長毛」 的聯系和區別,暗示了農民階級領導的革命和資本主義領導的革命都具有局限性,只有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工人階級才能根除封建主義,挽救中國革命。
Ⅱ 魯迅的短篇小說《風波》社會歷史背景是什麼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學的奠基人。中國現代小說的文體,是吸收外國小說的文體藝術而對傳統的擬話本加以改革形成的,魯迅先生是這一改革的偉大旗手。
魯迅先生的《風波》是這方面的經典之作。「剪辮子」多少人經歷過了,也寫過了,但沒有產生廣泛影響,而《風波》卻成功了,是因為魯迅把握住了剪辮子這一具有歷史特徵的細節,並寫出了人物的心理真實沒辮子還怎麼生活?怎麼見人?留辮子時代的社會心理秩序被打亂了,剪了辮子,心理上有了恐慌,需要重新建立新的秩序,這就推動了新的社會秩序、道德、審美標準的誕生。
同是偉大的作品,有一些長篇巨制是正面面對(或描述)時代的寫作,如《戰爭與和平》、《靜靜的頓河》、《百年孤獨》;也有的是用短篇來反映時代背景的。魯迅的《風波》就是這樣一部作品,它反映的是清末民初張勛復辟那個階段的事情。且看魯迅是如何用短篇來反映時代特徵的:
七斤因經常往返城裡,消息靈通,因此頗受魯鎮人尊敬。他被革命黨剃了光頭,剛開始還覺得沒什麼不好,可過不久,又惶惶不安起來,因為聽說皇帝又坐了龍庭。
接著便是小說中最經典的人物出場了:
「趙七爺是鄰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這30里方圓以內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學問家;……革命以後,他便將辮子盤在頂上,像道士一般;……七斤嫂眼睛好,早望見今天的趙七爺已經不是道士,卻變成光滑頭皮,烏黑發頂;伊便知道這一定是皇帝坐了龍庭,而且一定須有辮子……」
這一筆可謂光彩照人。趙七爺的一條辮子,活靈活現地展示了時代的變革和那個時代特有的氣象;趙七爺的一條辮子,也生生道出了所有小人物的無奈:變革是上頭的事情,小人物沒有自主的權利,一個不小心還要人頭落地,只能取中庸之道,明哲保身。其實在現實社會,我們很多人依然是「趙七爺」,或多或少有趙七爺的因子。
小說的結尾也很有意思:七斤又從城裡回來了,而且氣色不錯。七斤嫂問他,皇帝坐了龍庭沒有?咸亨酒店有人說什麼沒有?七斤說他沒去咸亨酒店,但皇帝一定是不坐龍庭了,因為他經過趙七爺的店前時,看到他的辮子又盤在頂上了……
賞析:
辮子,曾是清王朝統治建立和消亡的標志之一;在魯迅眼裡,又是傳統文化和國民精神枷鎖的一種象徵,是國民革命與危機的一種徵兆.這篇小說通過對江南水鄉中一場辮子風波的描述,展示了辛亥革命後中國農村的真實面貌,揭示了缺乏精神信仰和追求的"無特操"的國民性弱點.
〇主題:
小說描寫1917所張勛復辟事件在江南某水鄉所引起的一場關於辮子的風波,以小見大,展示了辛亥革命後中國農村的封閉,愚昧,保守的沉重氛圍,帝制餘孽還在向農民肆虐,農民還處於封建勢力和封建思想的統治和控制之下,揭示了缺乏精神信仰的追求而陷於自私,苟活,麻木,冷漠,盲從狀態的"無特操"的國民性的弱點.說明辛亥革命並沒有給封建統治下的中國農村帶來真正的變革,今後的社會革命,若不能喚醒民眾,是難以成功的.
〇人物:
七斤:是當地著名的見過世面的"出場人物",甚至於受到眾人尊敬,有"相當的待遇"的.然而他聽到皇帝坐龍庭的消息後的垂頭喪氣,對妻子責罵時的隱忍,遷怒於女兒時的內心郁悶,實際上卻顯示著他是一個麻木膽怯,愚昧鄙俗,毫無民主主義覺悟的落後農民的典型.
作品通過這樣的人物形象地表明:辛亥革命後的中國,缺乏堅執信仰和殉道精神的民眾,與革命仍然極其隔膜,離革命實在還很遙遠;民眾這樣不覺悟,是辛亥革命及其他一切變革終將失敗的根本原因,也是類似辮子風波的悲劇不斷上演的現實基礎.
趙七爺:是一個不學無術,精神貧乏,空虛,善於韜晦且陰險兇狠,時刻夢想復辟的封建遺老.他的咄咄逼人的言語,恫嚇,欺騙的舉動,說明封建復辟勢力企圖卷土重來的慾望與野心.他雖與七斤等人處於不同的社會階層,但在一定意義上,他與七斤等人一樣,同是專制統治下無信仰,無特操的子民,他的被人尊敬,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
七斤嫂:潑辣粗俗,伶牙俐齒,"恨棒打人",出語刻毒;好勝壓人,強詞奪理,不為人後,並無一般農村婦女的誠厚.她與八一嫂,九斤老太等其它人物一樣,依然自私,落後,愚昧,麻木,生活在渾渾噩噩的不覺悟狀態之中.
〇藝術:
①結構特色:作品以辮子事件為中心線索,描述了事件的起因,發展和消解.風波是由"皇帝坐了龍庭了","皇帝要辮子",可七斤沒有辮子引起的.趙七爺的出場使風波驟然強化.趙七爺的盤在頭頂上象道士一般的辮子放下來了,且幸災樂禍地質問七斤的辮子哪裡去了,使七斤,七斤嫂感到如同受了死刑似的,引起一系列的矛盾沖突,事件驟變,發展.最後又以趙七爺的辮子又盤在頂上,"皇帝沒有坐龍庭"而矛盾消解.
②運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通過富有個性色彩和鄉土氣息的人物對話來刻畫人物性格,展開矛盾沖突,推動情節發展;選擇生動貼切且富有表現力的細節來揭示人物的內在心理,暗示深刻的主題內蘊;作品開頭的環境描繪和場面描寫,不僅是一幅充滿地方色彩和生活氣息的風景畫和風俗畫,而且以其場景的恬靜,與結尾相呼應,對辮子風波的波瀾起伏起到了對比襯托作用.
③作品在人物描寫上,善於藉助性格化的對話和特徵性的動作描寫,細節描寫,揭示人物潛在的心理活動,勾勒人物的精神特徵,展現復雜深微的人際關系.在環境描寫上,空間環境,自然環境的描繪,為事件的發生和主題的實現起了對照,映襯的作用;社會環境的描寫由借人物之間的矛盾,爭斗作了成功的展現,具有很強的典型性.
Ⅲ 魯迅《風波》的賞析
魯迅《風波》的賞析如下:
「風波」由何引起呢?只因七斤沒有了辮子。張勛復辟的消息傳到江南這個鄉村,人們關心的問題就只成了有沒有辮子的問題了,這實在是讓人感到可悲。
主人公七斤做著幫人撐船的工作,穿梭於城市與鄉村之間,這種工作讓他得到其它村民的尊敬,只因他到過城市,看到了城裡的景象。村裡的人想聽他在城裡的見聞。從中反應了農民身上所具有的根深蒂固的保守性,封閉性。
既然他們這么想看看城裡的樣子,想看看城裡的人,他們自己親自去不就行了嗎?可這些人偏偏喜歡聽別人的見聞,還帶著崇拜和尊敬的聽,他們崇拜只是城裡的是繁華生活罷了!
七斤的慌張與手足無措,魯迅並沒有用七斤本身來表現。而是藉助他妻子七斤嫂的深入細致的人物刻畫來進行間接的反應。在封建禮教的影響下七斤嫂可以破口大罵自己的丈夫,這就足以看到七斤嫂擔心自己丈夫的程度,我想這時的七斤可能已經絕望到認為自己已經必死無疑了,完全沒有了掙扎的意識,更不會想到反抗。七斤從來不會想自己為什麼會這樣等死的原因。只因沒有了一根辮子這不讓人感到滑稽和可笑。
在全村裡除了七斤的沒有了辮子外,其它人的辮子都完好的保留在他們的頭上,革命的成功,卻沒有給這些的生活帶來一點改變,連清朝封建社會的一個象徵辮子都保留著不願自願減去,他們還會改變他們身上的封建奴才思想嗎?
趙七爺完全是個見風使舵的小人,當是共和時,他把他的辮子蟠在頭上,掩蓋掉自己的辮子,當聽到復辟後他又大大方方的展示自己的辮子,來顯示對清朝自己的忠誠,趙七爺這種人不管是什麼社會都只是想當別人的忠臣奴才罷了,革命帶來結果,只是讓他換了主子,這種人自稱是封建禮教、封建社會的代言人。但卻不敢為他代言的思想犧牲。只想保持自己的地位錢財,這才是最重要的。
魯迅想告訴我們革命的成功覺不是簡單的推翻他的統治機構罷了。只有人們有獨立的人格,有自己的思維、思想,願意做個有尊嚴,不願當別人奴才的人,有勇氣反抗一切壓迫的人,這樣革命才會真正成功。
(3)風波這篇小說涉及的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魯迅《風波》創作背景
1917年7月1日,封建軍閥張勛擁溥儀復辟,復辟時要求百姓留辮子。魯迅在他的一篇雜文《病後雜談之餘》中說:「然而辮子還有一場小風波,那就是張勛的『復辟』,一不小心,辮子是又可以種起來的,我曾見他的辮子兵在北京城外布防,對於沒辮子的人們真是氣焰萬丈。幸而不幾天就失敗了……」「……我曾在《風波》里提到它……」這篇小說即取材於張勛復辟的歷史事件。
這篇小說寫於1920年8月(據《魯迅日記》),最初發表於1920年9月《新青年》雜志第8卷第1號,後收入短篇小說集《吶喊》。
Ⅳ 風波是以什麼為線索展開敘述,全文以什麼歷史事件為背景
風波是以什麼為線索展開敘述全文 以什麼歷史事件為背景 風波講的是人為活動的生活需求 為線索全文與繼續文的形式 你社會的歷史為背景
Ⅳ 小說風波產生的時代背景
魯迅文章《風波》的問題文章中,多次出現,九斤老太說,一代不如一代了,就是這個一代不如一代了,它到底要說明個什麼問題?這句話,到底有什麼更深一層的含義。
這只能體現九斤老太的封建,保守,愚昧。她不能認識到改革的重要性。反而認為改革是造反,甚至認為封建比獨立好。所以九斤老太的,封建,保守,愚昧。魯迅風波的主要內容《風波》:文學作品VS時代背景
同是偉大的作品,有一些長篇巨制是正面面對(或描述)時代的寫作,如《戰爭與和平》、《靜靜的頓河》、《百年孤獨》;也有的是用短篇來反映時代背景的。魯迅的《風波》就是這樣一部作品,它反映的是清末民初張勛復辟那個階段的事情。且看魯迅是如何用短篇來反映時代特徵的:
七斤因經常往返城裡,消息靈通,因此頗受魯鎮人尊敬。他被革命黨剃了光頭,剛開始還覺得沒什麼不好,可過不久,又惶惶不安起來,因為聽說皇帝又坐了龍庭。
接著便是小說中最經典的人物出場了:
「趙七爺是鄰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這30里方圓以內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學問家;……革命以後,他便將辮子盤在頂上,像道士一般;……七斤嫂眼睛好,早望見今天的趙七爺已經不是道士,卻變成光滑頭皮,烏黑發頂;伊便知道這一定是皇帝坐了龍庭,而且一定須有辮子……」
這一筆可謂光彩照人。趙七爺的一條辮子,活靈活現地展示了時代的變革和那個時代特有的氣象;趙七爺的一條辮子,也生生道出了所有小人物的無奈:變革是上頭的事情,小人物沒有自主的權利,一個不小心還要人頭落地,只能取中庸之道,明哲保身。其實在現實社會,我們很多人依然是「趙七爺」,或多或少有趙七爺的因子。
小說的結尾也很有意思:七斤又從城裡回來了,而且氣色不錯。七斤嫂問他,皇帝坐了龍庭沒有?咸亨酒店有人說什麼沒有?七斤說他沒去咸亨酒店,但皇帝一定是不坐龍庭了,因為他經過趙七爺的店前時,看到他的辮子又盤在頂上了……魯迅《風波》人物賞析先看魯迅的《風波》。人物欣賞主要是抓住作者的創作宗旨,《風波》塑造的是一群人物形象。魯迅從事文學創作是以「改造國民精神,喚起人們的覺醒」為創作的指導思想。他重視的是思想革命,因此他的作品更側重於揭示人物精神上的創傷,刻畫人物的靈魂極為深刻。
魯迅先生認為辛亥革命的失敗是因為中國國民的愚昧,他們的精神沒有被喚醒。《風波》以張勛復辟為背景,寫了江南小村裡的人們是怎樣表現出自己的精神狀態的。用一群人物形象從不同的側面來表現。
趙七爺是一個鄉村酒店裡的主人,所謂的遺老,有學問的人。他總是靠假學問來騙人。塑造這個人物是為了表現長期以來封建勢力對人民的統治之嚴酷,毒害之深,造成了國民的愚昧。
九斤老太的口頭禪「一代不如一代」不是簡單的寫她不滿的情緒,而是要揭示出陳舊腐朽的保守觀念,從中也能看出農民的狹隘性。作者把國粹家「一代不如一代」的論調折射九斤老太的身上,表現了對復古家、國粹家的一種諷刺。
七斤嫂是一個欺善怕惡,不分是非,努力把自己打扮成一貫正確的人。從她的身上也可以看到國民的劣根性。
七斤是《風波》中的主要人物,他的辮子在進城時被人剪掉了,因此成為人們議論的中心。七斤沒有頭腦,不加分析的相信趙七爺的謊話,被趙七爺弄得神志恍惚。村裡的人都躲著他,甚至有的幸災樂禍。
文章圍繞著張勛復辟,描寫了不同的人的反映,表現了人們的是非之心被私心和愚昧所吞沒,人與人之間沒有善良的溝通,感覺到國民的自私愚昧,革命要取得勝利還是有一定的難度。
結尾救救孩子,實際上就是救救民生。
這篇小說沒有中心人物,而是通過一群人物表現作者的創作宗旨。魯迅《風波》的賞析深刻的思想蘊涵,雋永的藝術魅力
——魯迅的《風波》賞析
辮子,曾是清王朝統治建立和消亡的標志之一;在魯迅眼裡,又是傳統文化和國民精神枷鎖的一種象徵,是國民革命與危機的一種徵兆.這篇小說通過對江南水鄉中一場辮子風波的描述,展示了辛亥革命後中國農村的真實面貌,揭示了缺乏精神信仰和追求的"無特操"的國民性弱點.
〇主題:
小說描寫1917所張勛復辟事件在江南某水鄉所引起的一場關於辮子的風波,以小見大,展示了辛亥革命後中國農村的封閉,愚昧,保守的沉重氛圍,帝制餘孽還在向農民肆虐,農民還處於封建勢力和封建思想的統治和控制之下,揭示了缺乏精神信仰的追求而陷於自私,苟活,麻木,冷漠,盲從狀態的"無特操"的國民性的弱點.說明辛亥革命並沒有給封建統治下的中國農村帶來真正的變革,今後的社會革命,若不能喚醒民眾,是難以成功的.
〇人物:
七斤:是當地著名的見過世面的"出場人物",甚至於受到眾人尊敬,有"相當的待遇"的.然而他聽到皇帝坐龍庭的消息後的垂頭喪氣,對妻子責罵時的隱忍,遷怒於女兒時的內心郁悶,實際上卻顯示著他是一個麻木膽怯,愚昧鄙俗,毫無民主主義覺悟的落後農民的典型.
作品通過這樣的人物形象地表明:辛亥革命後的中國,缺乏堅執信仰和殉道精神的民眾,與革命仍然極其隔膜,離革命實在還很遙遠;民眾這樣不覺悟,是辛亥革命及其他一切變革終將失敗的根本原因,也是類似辮子風波的悲劇不斷上演的現實基礎.
趙七爺:是一個不學無術,精神貧乏,空虛,善於韜晦且陰險兇狠,時刻夢想復辟的封建遺老.他的咄咄逼人的言語,恫嚇,欺騙的舉動,說明封建復辟勢力企圖卷土重來的慾望與野心.他雖與七斤等人處於不同的社會階層,但在一定意義上,他與七斤等人一樣,同是專制統治下無信仰,無特操的子民,他的被人尊敬,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
七斤嫂:潑辣粗俗,伶牙俐齒,"恨棒打人",出語刻毒;好勝壓人,強詞奪理,不為人後,並無一般農村婦女的誠厚.她與八一嫂,九斤老太等其它人物一樣,依然自私,落後,愚昧,麻木,生活在渾渾噩噩的不覺悟狀態之中.
〇藝術:
①結構特色:作品以辮子事件為中心線索,描述了事件的起因,發展和消解.風波是由"皇帝坐了龍庭了","皇帝要辮子",可七斤沒有辮子引起的.趙七爺的出場使風波驟然強化.趙七爺的盤在頭頂上象道士一般的辮子放下來了,且幸災樂禍地質問七斤的辮子哪裡去了,使七斤,七斤嫂感到如同受了死刑似的,引起一系列的矛盾沖突,事件驟變,發展.最後又以趙七爺的辮子又盤在頂上,"皇帝沒有坐龍庭"而矛盾消解.
②運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通過富有個性色彩和鄉土氣息的人物對話來刻畫人物性格,展開矛盾沖突,推動情節發展;選擇生動貼切且富有表現力的細節來揭示人物的內在心理,暗示深刻的主題內蘊;作品開頭的環境描繪和場面描寫,不僅是一幅充滿地方色彩和生活氣息的風景畫和風俗畫,而且以其場景的恬靜,與結尾相呼應,對辮子風波的波瀾起伏起到了對比襯托作用.
③作品在人物描寫上,善於藉助性格化的對話和特徵性的動作描寫,細節描寫,揭示人物潛在的心理活動,勾勒人物的精神特徵,展現復雜深微的人際關系.在環境描寫上,空間環境,自然環境的描繪,為事件的發生和主題的實現起了對照,映襯的作用;社會環境的描寫由借人物之間的矛盾,爭斗作了成功的展現,具有很強的典型性.
Ⅵ 魯迅的短篇小說《風波》是以( )事件為社會歷史背景
魯迅的短篇小說《風波》是以( B.1917年張勛復辟事件)事件為社會歷史背景 .
選B 以前學過考過。文中老出現辮子一詞就是張勛復辟
Ⅶ 魯迅 風波主要內容 講述了怎樣一個故事
《風波》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0年創作的短篇小說,小說通過對在江南某水鄉發生的一場由辮子引起的風波的描寫,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揭示了當時封建帝制還在統治著農村、農民愚昧落後、缺乏民主和自由思想的狀況;並由此說明今後的社會革命若不徹底改變民眾的觀念就難以成功。
《風波》的開篇是一般景物環境描寫,由遠及近、由大到小的空間順序描繪了江南小鎮鄉村的風貌特點,同時奠定了小說的社會基調,即不是繁榮、先進的大城市,不是北方地區,而是江南的一個小小的鄉村。這段自然場景的細節描寫,正是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失敗在於沒有深入群眾,深入農村,沒有根除封建主義在民間的思想殘留。
而接著描寫的一個文人詩興大發則是精巧地揭示了當時的文化背景,他們這些文人坐在酒船悠閑賦詩便是諷刺了封建文化教育下的文人騷客雖身處動盪的亂世和國家變革時期,仍妄想獨善其身、苟全性命、潔身自好,既不關心社會民生,也不關心民族危亡。
九斤老太和趙七爺這兩個封建守舊代表多次對比了「 從前的長毛」和「 現在的長毛」 的聯系和區別,暗示了農民階級領導的革命和資本主義領導的革命都具有局限性,只有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工人階級才能根除封建主義,挽救中國革命。
(7)風波這篇小說涉及的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風波》小說以辮子事件為主線。小說中有兩條辮子,一條是七斤已剪掉的辮子,另一條是趙七爺的辮子。前一條實際不存在的辮子貫穿全文,後一條則輔助性地說明了故事背景的變化。
風波是由辮子引起的——在第一部分的後面,辮子預示了風波即將來臨;第二部分所寫的這場風波的發生、發展、高潮,也集中在辮子上;在第三部分里,趙七爺「辮子又盤在頂上了」——這條辮子的盤起,宣告張勛復辟的失敗,於是風波平息了。
總之,小說的三個主要部分,故事的開端、發生、發展、結束都是以辮子為事件的中心貫穿起來的。
Ⅷ 風波 魯迅 主要內容
村裡撐船的七斤,革命時進城,被人剪去了辮子。這天他在城裡的咸亨酒店聽說皇帝坐了龍庭,要辮子,這消息讓他煩心,更讓他妻子惶恐。
跟七斤有過節的趙七爺特意來恐嚇七斤一家,說沒了辮子就是要殺頭。十多天後,七斤夫婦看出了破綻,於是七斤漸漸在村裡恢復了被尊重的地位,一家的生活也回到常態。
(8)風波這篇小說涉及的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917年7月1日,封建軍閥張勛擁溥儀復辟,復辟時要求百姓留辮子。魯迅在他的一篇雜文《病後雜談之餘》中說:「然而辮子還有一場小風波,那就是張勛的『復辟』。
一不小心,辮子是又可以種起來的,我曾見他的辮子兵在北京城外布防,對於沒辮子的人們真是氣焰萬丈。幸而不幾天就失敗了……」「……我曾在《風波》里提到它……」。
這篇小說即取材於張勛復辟的歷史事件。這篇小說寫於1920年8月(據《魯迅日記》),最初發表於1920年9月《新青年》雜志第8卷第1號,後收入短篇小說集《吶喊》。
《風波》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0年創作的短篇小說,收錄於小說集《吶喊》中。小說通過對在江南某水鄉發生的一場由辮子引起的風波的描寫,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
揭示了當時封建帝制還在統治著農村、農民愚昧落後、缺乏民主和自由思想的狀況;並由此說明今後的社會革命若不徹底改變民眾的觀念就難以成功。
作者介紹: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
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
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魯迅的小說選材獨特,在題材的選擇上,魯迅對古典文學中只選取「勇將策士,俠盜贓害,妖怪神仙,才子佳人,後來則有妓女嫖客,無賴奴才之流」的模式做出了改革。
以「為人生」的啟蒙主義式的創作目的,開創了「表現農民與知識分子」兩大現代文學的主要題材。他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
魯迅在處理這些題材時又具有極其獨特的眼光。在觀察和表現自己的主人公時,他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角,即始終關注著「病態社會」里知識分子和農民的精神「病苦」。
因此,在《故鄉》中,最震動人心的不是閏土後來的貧苦,而是他一聲「老爺」所顯示的心靈的麻木。對知識分子題材的開掘,又著眼於他們的精神創傷和危機。
如《在酒樓上》老辣的眼光看到了辛亥革命中獨戰多數的英雄擺脫不了孤獨的命運,在強大的封建傳統壓力下又回到原點,在頹唐中消耗著自己的生命。
魯迅的這些改革在《吶喊》和《彷徨》中就演化為「看/與被看」與「歸鄉」兩大小說情節、結構模式。小說《示眾》中所有人的動作只有「看」,關系也只有「看」與「被看」。
由此形成了「看」與「被看」的二元對立,這種對立在《狂人日記》、《孔乙己》、《祝福》等小說中都有展現。而在「歸鄉」模式中魯迅不僅講述他人的故事也講述自己的故事。
兩者互相滲透,影響,構成一個復調,如在《祝福》中,講「我」、「祥林嫂」與「魯鎮」的三重關系,這個關系中既包含「我」與「魯鎮」的故事。
又包含祥林嫂與魯鎮的故事,然而讀者往往忽視前者,前者講一個「永遠漂泊者」的故事,後者講一個封建社會吃人的故事。
兩個故事相串聯,以祥林嫂的問題拷問「我」的靈魂,從而揭示「我」與魯鎮傳統精神的內在聯系。類似這種模式的小說還有《故鄉》、《孤獨者》和《在酒樓上》。
Ⅸ 《風波》所描寫的內容具有甚麽重大的歷史涵義
——魯迅的《風波》賞析
辮子,曾是清王朝統治建立和消亡的標志之一;在魯迅眼裡,又是傳統文化和國民精神枷鎖的一種象徵,是國民革命與危機的一種徵兆.這篇小說通過對江南水鄉中一場辮子風波的描述,展示了辛亥革命後中國農村的真實面貌,揭示了缺乏精神信仰和追求的"無特操"的國民性弱點.
〇主題:
小說描寫1917所張勛復辟事件在江南某水鄉所引起的一場關於辮子的風波,以小見大,展示了辛亥革命後中國農村的封閉,愚昧,保守的沉重氛圍,帝制餘孽還在向農民肆虐,農民還處於封建勢力和封建思想的統治和控制之下,揭示了缺乏精神信仰的追求而陷於自私,苟活,麻木,冷漠,盲從狀態的"無特操"的國民性的弱點.說明辛亥革命並沒有給封建統治下的中國農村帶來真正的變革,今後的社會革命,若不能喚醒民眾,是難以成功的.
〇人物:
七斤:是當地著名的見過世面的"出場人物",甚至於受到眾人尊敬,有"相當的待遇"的.然而他聽到皇帝坐龍庭的消息後的垂頭喪氣,對妻子責罵時的隱忍,遷怒於女兒時的內心郁悶,實際上卻顯示著他是一個麻木膽怯,愚昧鄙俗,毫無民主主義覺悟的落後農民的典型.
作品通過這樣的人物形象地表明:辛亥革命後的中國,缺乏堅執信仰和殉道精神的民眾,與革命仍然極其隔膜,離革命實在還很遙遠;民眾這樣不覺悟,是辛亥革命及其他一切變革終將失敗的根本原因,也是類似辮子風波的悲劇不斷上演的現實基礎.
趙七爺:是一個不學無術,精神貧乏,空虛,善於韜晦且陰險兇狠,時刻夢想復辟的封建遺老.他的咄咄逼人的言語,恫嚇,欺騙的舉動,說明封建復辟勢力企圖卷土重來的慾望與野心.他雖與七斤等人處於不同的社會階層,但在一定意義上,他與七斤等人一樣,同是專制統治下無信仰,無特操的子民,他的被人尊敬,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
七斤嫂:潑辣粗俗,伶牙俐齒,"恨棒打人",出語刻毒;好勝壓人,強詞奪理,不為人後,並無一般農村婦女的誠厚.她與八一嫂,九斤老太等其它人物一樣,依然自私,落後,愚昧,麻木,生活在渾渾噩噩的不覺悟狀態之中.
〇藝術:
①結構特色:作品以辮子事件為中心線索,描述了事件的起因,發展和消解.風波是由"皇帝坐了龍庭了","皇帝要辮子",可七斤沒有辮子引起的.趙七爺的出場使風波驟然強化.趙七爺的盤在頭頂上象道士一般的辮子放下來了,且幸災樂禍地質問七斤的辮子哪裡去了,使七斤,七斤嫂感到如同受了死刑似的,引起一系列的矛盾沖突,事件驟變,發展.最後又以趙七爺的辮子又盤在頂上,"皇帝沒有坐龍庭"而矛盾消解.
②運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通過富有個性色彩和鄉土氣息的人物對話來刻畫人物性格,展開矛盾沖突,推動情節發展;選擇生動貼切且富有表現力的細節來揭示人物的內在心理,暗示深刻的主題內蘊;作品開頭的環境描繪和場面描寫,不僅是一幅充滿地方色彩和生活氣息的風景畫和風俗畫,而且以其場景的恬靜, 與結尾相呼應,對辮子風波的波瀾起伏起到了對比襯托作用.
③作品在人物描寫上,善於藉助性格化的對話和特徵性的動作描寫,細節描寫,揭示人物潛在的心理活動,勾勒人物的精神特徵,展現復雜深微的人際關系.在環境描寫上,空間環境,自然環境的描繪,為事件的發生和主題的實現起了對照,映襯的作用;社會環境的描寫由借人物之間的矛盾,爭斗作了成功的展現,具有很強的典型性.
魯迅從事文學創作是以「改造國民精神,喚起人們的覺醒」為創作的指導思想。他重視的是思想革命,因此他的作品更側重於揭示人物精神上的創傷,刻畫人物的靈魂極為深刻。魯迅先生認為辛亥革命的失敗是因為中國國民的愚昧,他們的精神沒有被喚醒。《風波》以張勛復辟為背景,寫了江南小村裡的人們是怎樣表現出自己的精神狀態的。用一群人物形象從不同的側面來表現。趙七爺是一個鄉村酒店裡的主人,所謂的遺老,有學問的人。他總是靠假學問來騙人。塑造這個人物是為了表現長期以來封建勢力對人民的統治之嚴酷,毒害之深,造成了國民的愚昧。九斤老太的口頭禪「一代不如一代」不是簡單的寫她不滿的情緒,而是要揭示出陳舊腐朽的保守觀念,從中也能看出農民的狹隘性。作者把國粹家「一代不如一代」的論調折射九斤老太的身上,表現了對復古家、國粹家的一種諷刺。七斤嫂是一個欺善怕惡,不分是非,努力把自己打扮成一貫正確的人。從她的身上也可以看到國民的劣根性。七斤是《風波》中的主要人物,他的辮子在進城時被人剪掉了,因此成為人們議論的中心。七斤沒有頭腦,不加分析的相信趙七爺的謊話,被趙七爺弄得神志恍惚。村裡的人都躲著他,甚至有的幸災樂禍。文章圍繞著張勛復辟,描寫了不同的人的反映,表現了人們的是非之心被私心和愚昧所吞沒,人與人之間沒有善良的溝通,感覺到國民的自私愚昧,革命要取得勝利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結尾救救孩子,實際上就是救救民生.這篇小說沒有中心人物,而是通過一群人物表現作者的創作宗旨。 ①結構特色:作品以辮子事件為中心線索,描述了事件的起因,發展和消解.風波是由"皇帝坐了龍庭了","皇帝要辮子",可七斤沒有辮子引起的.趙七爺的出場使風波驟然強化.趙七爺的盤在頭頂上象道士一般的辮子放下來了,且幸災樂禍地質問七斤的辮子哪裡去了,使七斤,七斤嫂感到如同受了死刑似的,引起一系列的矛盾沖突,事件驟變,發展.最後又以趙七爺的辮子又盤在頂上,"皇帝沒有坐龍庭"而矛盾消解. ②運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通過富有個性色彩和鄉土氣息的人物對話來刻畫人物性格,展開矛盾沖突,推動情節發展;選擇生動貼切且富有表現力的細節來揭示人物的內在心理,暗示深刻的主題內蘊;作品開頭的環境描繪和場面描寫,不僅是一幅充滿地方色彩和生活氣息的風景畫和風俗畫,而且以其場景的恬靜,與結尾相呼應,對辮子風波的波瀾起伏起到了對比襯托作用. ③作品在人物描寫上,善於藉助性格化的對話和特徵性的動作描寫,細節描寫,揭示人物潛在的心理活動,勾勒人物的精神特徵,展現復雜深微的人際關系.在環境描寫上,空間環境,自然環境的描繪,為事件的發生和主題的實現起了對照,映襯的作用;社會環境的描寫由借人物之間的矛盾,爭斗作了成功的展現,具有很強的典型性. 七斤:是當地著名的見過世面的"出場人物",甚至於受到眾人尊敬,有"相當的待遇"的.然而他聽到皇帝坐龍庭的消息後的垂頭喪氣,對妻子責罵時的隱忍,遷怒於女兒時的內心郁悶,實際上卻顯示著他是一個麻木膽怯,愚昧鄙俗,毫無民主主義覺悟的落後農民的典型. 作品通過這樣的人物形象地表明:辛亥革命後的中國,缺乏堅執信仰和殉道精神的民眾,與革命仍然極其隔膜,離革命實在還很遙遠;民眾這樣不覺悟,是辛亥革命及其他一切變革終將失敗的根本原因,也是類似辮子風波的悲劇不斷上演的現實基礎. 趙七爺:是一個不學無術,精神貧乏,空虛,善於韜晦且陰險兇狠,時刻夢想復辟的封建遺老.他的咄咄逼人的言語,恫嚇,欺騙的舉動,說明封建復辟勢力企圖卷土重來的慾望與野心.他雖與七斤等人處於不同的社會階層,但在一定意義上,他與七斤等人一樣,同是專制統治下無信仰,無特操的子民,他的被人尊敬,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 七斤嫂:潑辣粗俗,伶牙俐齒,"恨棒打人",出語刻毒;好勝壓人,強詞奪理,不為人後,並無一般農村婦女的誠厚.她與八一嫂,九斤老太等其它人物一樣,依然自私,落後,愚昧,麻木,生活在渾渾噩噩的不覺悟狀態之中. 辮子,曾是清王朝統治建立和消亡的標志之一;在魯迅眼裡,又是傳統文化和國民精神枷鎖的一種象徵,是國民革命與危機的一種徵兆.這篇小說通過對江南水鄉中一場辮子風波的描述,展示了辛亥革命後中國農村的真實面貌,揭示了缺乏精神信仰和追求的"無特操"的國民性弱點,七斤是一個勤勞、朴實的船夫,「沒有讀過書」,但由於每天幫人撐船進城,所以很知道些時事,成為村裡一名「出場人物」。他曾罵趙七爺是「賤胎」,說明他對封建勢力是不滿的。七斤面對反革命的復辟,完全看不清自己的敵人是誰,對事件的性質和危害不認識,他們所焦慮的僅僅是沒有辮子就當不成順民的問題。而當風波過去以後,他們又如釋重負,照舊生活,絲毫沒有想到從復辟事件中吸取什麼教訓。這說明,麻木、軟弱、不覺悟,仍是七斤的主要特徵。趙七爺復辟之心不死而又善於韜晦,貌似鄉村學問家,實是心胸狹、睚眥必報.風波》是魯迅的代表作之一,體現出魯迅精心的構思藝術,他巧妙地將大與小、生活真實與藝術虛構、庄與諧的關系統一起來,使得作品不僅含蘊深刻而且結構嚴謹巧妙,成為現代文學史上的典範之作。嚴家炎先生在《魯迅小說的歷史地位》一文的開頭這樣說道「在世界文學史上,像魯迅這樣以為數不多的小說作品取得了不朽的地位,恐怕並不多。這當然不是由於歷史對這位作家特別寵幸,而是由於魯迅小說本身思想和藝術所取得的高度成就,由於魯迅小說對中國文學現代化所做出的無與倫比的貢獻。」的確,在遠離魯迅所處時代的今天,翻閱魯迅先生的小說作品,仍讓人難以不為其作品思想和藝術的魅力所折服。在溫情脈脈的面紗掩蓋之下,小小的風波就能暴露出人性的醜陋心靈。封建禮教虛偽的光環,包裹著的是一團團扭曲的靈魂。對此,魯迅藝術地,也是悲涼地揭示了「田家樂」畫面下的真實底蘊。魯迅《風波》中七斤一家的重量人名是其小說中常用的數字人名之一種。作者結合秤的度量標準的變化和人的生理規律,經過仔細推算確定、使用的重量人名,在表面的民俗現象之下,暗示出辛亥革命時期社會經濟凋敝,民眾飽受通貨膨脹之苦的生存現實。這與小說反映的民眾的精神意識相輔相成,完整勾勒了辛亥革命時期的社會風貌,從而在經濟狀況這一層面表達了魯迅對社會變革的深重憂慮。七斤因經常往返城裡,消息靈通,因此頗受魯鎮人尊敬。他被革命黨剃了光頭,剛開始還覺得沒什麼不好,可過不久,又惶惶不安起來,因為聽說皇帝又坐了龍庭。「趙七爺是鄰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這30里方圓以內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學問家;……革命以後,他便將辮子盤在頂上,像道士一般;……七斤嫂眼睛好,早望見今天的趙七爺已經不是道士,卻變成光滑頭皮,烏黑發頂;伊便知道這一定是皇帝坐了龍庭,而且一定須有辮子……」 這一筆可謂光彩照人。趙七爺的一條辮子,活靈活現地展示了時代的變革和那個時代特有的氣象;趙七爺的一條辮子,也生生道出了所有小人物的無奈:變革是上頭的事情,小人物沒有自主的權利,一個不小心還要人頭落地,只能取中庸之道,明哲保身。其實在現實社會,我們很多人依然是「趙七爺」,或多或少有趙七爺的因子。小說的結尾也很有意思:七斤又從城裡回來了,而且氣色不錯。七斤嫂問他,皇帝坐了龍庭沒有?咸亨酒店有人說什麼沒有?七斤說他沒去咸亨酒店,但皇帝一定是不坐龍庭了,因為他經過趙七爺的店前時,看到他的辮子又盤在頂上了…小說著力刻畫了七斤、 七斤嫂、趙七爺等人的形象,非常傳神地表現了七斤的愚昧、本分而又老實,七斤嫂的潑辣、敏感及靈牙利齒,趙七爺的頑固守舊、不學無術等性格特徵。作者往往通過對話來刻畫人物性格,如當七斤得知「皇帝坐了龍庭」 時, 七斤在和七斤嫂的對話時顯得非常不安, 這一切的緣由是:「皇帝要辮子」 ,而「咸亨酒店裡的人,都說要的」,這體現了七斤的愚昧和本分;而在同一場景下,七斤嫂聽說「皇帝坐了龍庭」馬上想到的是「皇恩大赦」,當七斤告訴她他沒有辮子時,她先是有些急,繼而又有些恨,最後告訴七斤:「還是趕快吃你的飯罷!哭喪著臉,就會長出辮子來么?」在表現了七斤嫂愚昧一面的同時,也將她的潑辣性格活靈活現地展現出來。特別是當八一嫂揭穿她的老底時,她的一段話將她的潑辣粗蠻更為充分地表現出來: 「阿呀,這是什麼話呵!八一嫂,我自己看來倒還是一個人,會說出這樣昏誕胡塗話么?那時我是,整整哭了三天,誰都看見了;連六斤這小鬼也都哭, ……」「誰要你來多嘴!你這偷漢的小寡婦!」這種富有個性的人物對話將人物性格活靈活現地凸現出來,讓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諷刺是本文的另一特色。如寫七斤是村裡的「一名出場人物」,這似乎是褒義,但當將這與七斤之所以受人尊敬的原因結合起來時,卻令人啞然失笑:「他很知道些時事:例如什麼地方,雷公劈死了蜈蚣精;什麼地方,閨女生了一個夜叉之類。」這樣褒語變成了它的反面。在塑造趙七爺的形象時也是這樣,作者先是寫趙七爺是「這三十里方圓以內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學問家」 ,接下來卻寫他時常坐著「一個字一個字的讀」 《三國志》,「還知道黃忠表字漢升和馬超表字孟起」,將清初入關以後推行的 「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政策說成是「長毛」的時候,這樣,在不動聲色之中便將一個對學問一竅不通的偽道學的假面撕破了,加在他頭上的「學問家」的頭銜也成了一種絕妙的諷刺。環境描寫與小說的主題交相輝映,構成了一組富有深意的畫面。小說的開頭二個自然段給讀者展示了一幅夕陽西下、炊煙裊裊、蚊子飛舞、孩子在土場上玩耍、老人男人坐在矮凳上閑談的風俗畫卷,這一場景和它的封閉落後、傳統守舊的生活方式有機地結合起來,有力地配合了小說的主題展現。魯迅小說的藝術特色:(1)魯迅小說真實地再現了現實生活,塑造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充分體現了現實主義特徵。魯迅的作品在人物塑造上採用生動的細節描寫,「畫眼睛」的方法、白描、漫畫的筆法,使人物生動、真切,個性鮮明。(2)魯迅對現代小說民族新形式的創造:魯迅小說藝術上又一特點是結構章法的民族化。
Ⅹ 魯迅的《風波》主要講的是什麼
七斤住在農村,靠撐船度日,經常來回於魯鎮與城裡之間,因此知道這些時事回。答七斤在辛亥革命時剪了辮子,然而「皇帝坐龍庭」(即復辟)了又要辮子了。趙七爺先前盤著的頭發也放下了,他還特意到七斤家嚴厲地責問:「七斤的辮子呢?」七斤嫂也沒好聲氣地罵他。
一時七斤家聚集了許多看客。但過了十幾日,皇帝沒坐龍庭,七斤相安無事,趙七爺的辮子又盤在頂上了。一場關於辮子的風波就這樣過去了,七斤重新獲得了村裡的尊敬,村子裡的景象也依然如故,人們在少有變化中過著與上輩人一樣的生活。
(10)風波這篇小說涉及的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917年7月1日,封建軍閥張勛擁溥儀復辟,復辟時要求百姓留辮子。魯迅在他的一篇雜文《病後雜談之餘》中說:「然而辮子還有一場小風波,那就是張勛的『復辟』,一不小心,辮子是又可以種起來的,我曾見他的辮子兵在北京城外布防,對於沒辮子的人們真是氣焰萬丈。幸而不幾天就失敗了……」「……我曾在《風波》里提到它……」這篇小說即取材於張勛復辟的歷史事件。
這篇小說寫於1920年8月(據《魯迅日記》),最初發表於1920年9月《新青年》雜志第8卷第1號,後收入短篇小說集《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