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數學歷史上重大事件
第一次數學危機
起因
00畢達哥拉斯學派主張「數」是萬物的本原、始基,而宇宙中一切現象都可歸結為整數或整數之比。在希帕索斯悖論發現之前,人們僅認識到自然數和有理數,有理數理論成為占統治地位的數學規范,希帕索斯發現的無理數,暴露了原有數學規范的局限性。由此看來,希帕索斯悖論是由於主觀認識上的錯誤而造成的。
經過
00公元前5世紀,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成員希帕索斯(470B.C.前後)發現:等腰直角三角形斜邊與一直角邊是不可公度的,它們的比不能歸結為整數或整數之比。這一發現不僅嚴重觸犯了畢達哥拉斯學派的信條,同時也沖擊了當時希臘人的普遍見解,因此在當時它就直接導致了認識上的「危機」。希帕索斯的這一發現,史稱「希帕索斯悖論」,從而觸發了數學史上的第一次危機。
影響
00希帕索斯的發現,促使人們進一步去認識和理解無理數。但是,基於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畢達哥拉斯學派及以後的古希臘的數學家們沒有也不可能建立嚴格的無理數理論,他們對無理數的問題基本上採取了迴避的態度,放棄對數的算術處理,代之以幾何處理,從而開始了幾何優先發展的時期,在此後兩千年間,希臘的幾何學幾乎成了全部數學的基礎。當然,這種將整個數學捆綁在幾何上的狹隘作法,對數學的發展也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00希帕索斯的發現,說明直覺和經驗不一定靠得住,而推理和證明才是可靠的,這就導致了亞里士多德的邏輯體系和歐幾里德幾何體系的建立。
編輯本段
第二次數學危機
起因
00十七世紀末,牛頓和萊布尼茲創立的微積分理論在實踐中取得了成 第二次數學危機功的應用,大部分數學家對於這一理論的可靠性深信不移。但是,當時的微積分理論主要是建立在無窮小分析之上的,而無窮小分析後來證明是包含邏輯矛盾的。
經過
001734年,英國大主教貝克萊發表了《分析學者,或致一個不信教的數學家。其中審查現代分析的對象、原則與推斷是否比之宗教的神秘與教條,構思更為清楚,或推理更為明顯》一書,對當時的微積分學說進行了猛烈的抨擊。他說牛頓先認為無窮小量不是零,然後又讓它等於零,這違背了背反律,並且所得到的流數實際上是0/0,是「依靠雙重錯誤你得到了雖然不科學卻是正確的結果」,這是因為錯誤互相抵償的緣故。在數學史上,稱之為「貝克萊悖論」。這一悖論的發現,在當時引起了一定的思想混亂,導致了數學史上的第二次危機,引起了持續200多年的微積分基礎理論的爭論。
00貝克萊攻擊「無窮小」,其目的是為宗教神學作論證,而作為「貝克萊悖論」本身,則是一個思想方法問題。因為數學要按照形式邏輯的不矛盾律來思維,不能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既承認不等於零,又承認等於零。但是,事物的運動以其終點為極限,運動的結果在量上等於零,而在起點上則不等於零,這是事物運動的兩個方面,不應納入同一思維過程,如果把它們機械地聯結起來,必然會導致思維中的悖論。貝克萊悖論產生的原因在於無窮小量的辨證性與數學方法的形式特性的矛盾。
影響
00第二次數學危機的產物——分析基礎理論的嚴密化與集合論的創立。
00「貝克萊悖論」提出以後,許多著名數學家從各種不同的角度進行研究、探索,試圖把微積分重新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之上。法國數學家柯西是數學分析的集大成者,通過《分析教程》(1821)、《無窮小計算講義》(1823)、《無窮小計算在幾何中的應用》(1826)這幾部著作,柯西建立起以極限為基礎的現代微積分體系。但柯西的體系仍有尚待改進之處。比如:他關於極限的語言尚顯模糊,依靠了運動、幾何直觀的東西;缺乏實數理論。德國數學家魏爾斯特拉斯是數學分析基礎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他改進了波爾查諾、阿貝爾、柯西的方法,首次用「ε—δ」方法敘述了微積分中一系列重要概念如極限、連續、導數和積分等,建立了該學科的嚴格體系。「ε—δ」方法的提出和應用於微積分,標志著微積分算術化的完成。為了建立極限理論的基本定理,不少數學家開始給出無理數的嚴格定義。1860年,魏爾斯特拉斯提出用遞增有界數列來定義無理數;1872年,戴德金提出用分割來定義無理數;1883年,康托爾提出用基本序列來定義無理數;等等。這些定義,從不同的側面深刻揭示了無理數的本質,從而建立了嚴格的實數理論,徹底消除了希帕索斯悖論,把極限理論建立在嚴格的實數理論的基礎上,並進而導致集合論的誕生。
編輯本段
第三次數學危機
起因
00魏爾斯特拉斯用排除無窮小量的辦法來解決貝克萊悖論,而在上世紀60年代,魯濱遜又把無窮小量請了回來,引進了超實數的概念,從而建立了非標准分析,同樣也能精確地描述微積分,進而也解決了貝克萊悖論。但必須注意到,貝克萊悖論只是在相對意義下得到了解決,因為實數理論的無矛盾性歸結為集合論的無矛盾性,而集合論的無矛盾性至今仍未徹底解決。
經過
00經過第一、二次數學危機,人們把數學基礎理論的無矛盾性,歸結為集 第三次數學危機合論的無矛盾性,集合論已成為整個現代數學的邏輯基礎,數學這座富麗堂皇的大廈就算竣工了。看來集合論似乎是不會有矛盾的,數學的嚴格性的目標快要達到了,數學家們幾乎都為這一成就自鳴得意。法國著名數學家龐加萊(1854—1912)於1900年在巴黎召開的國際數學家會議上誇耀道:「現在可以說,(數學)絕對的嚴密性是已經達到了」。然而,事隔不到兩年,英國著名數理邏輯學家和哲學家羅素(1872—1970)即宣布了一條驚人的消息:集合論是自相矛盾的,並不存在什麼絕對的嚴密性!史稱「羅素悖論」。1918年,羅素把這個悖論通俗化,成為理發師悖論。羅素悖論的發現,無異於晴天劈靂,把人們從美夢中驚醒。羅素悖論以及集合論中其它一些悖論,深入到集合論的理論基礎之中,從而從根本上危及了整個數學體系的確定性和嚴密性。於是在數學和邏輯學界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形成了數學史上的第三次危機。
00產生集合論悖論的原因在於集合的辨證性與數學方法的形式特性或者形而上學的思維方法的矛盾。如產生羅素悖論的原因,就在於概括原則造集的任意性與生成集合的客觀規則的非任意性之間的矛盾。
影響
00第三次數學危機的產物——數理邏輯的發展與一批現代數學的產生。
00為了解決第三次數學危機,數學家們作了不同的努力。由於他們解決問題的出發點不同,所遵循的途徑不同,所以在本世紀初就形成了不同的數學哲學流派,這就是以羅素為首的邏輯主義學派、以布勞威爾(1881—1966)為首的直覺主義學派和以希爾伯特為首的形式主義學派。這三大學派的形成與發展,把數學基礎理論研究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三大學派的數學成果首先表現在數理邏輯學科的形成和它的現代分支——證明論等——的形成上。
00為了排除集合論悖論,羅素提出了類型論,策梅羅提出了第一個集合論公理系統,後經弗倫克爾加以修改和補充,得到常用的策梅羅——弗倫克爾集合論公理體系,以後又經伯奈斯和哥德爾進一步改進和簡化,得到伯奈斯——哥德爾集合論公理體系。希爾伯特還建立了元數學。作為對集合論悖論研究的直接成果是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
00美國傑出數學家哥德爾於本世紀30年代提出了不完全性定理。他指出:一個包含邏輯和初等數論的形式系統,如果是協調的,則是不完全的,亦即無矛盾性不可能在本系統內確立;如果初等算術系統是協調的,則協調性在算術系統內是不可能證明的。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無可辯駁地揭示了形式主義系統的局限性,從數學上證明了企圖以形式主義的技術方法一勞永逸地解決悖論問題的不可能性。它實際上告訴人們,任何想要為數學找到絕對可靠的基礎,從而徹底避免悖論的種種企圖都是徒勞無益的,哥德爾定理是數理邏輯、人工智慧、集合論的基石,是數學史上的一個里程碑。美國著名數學家馮·諾伊曼說過:「哥德爾在現代邏輯中的成就是非凡的、不朽的——它的不朽甚至超過了紀念碑,它是一個里程碑,在可以望見的地方和可以望見的未來中永遠存在的紀念碑」。
00時至今日,第三次數學危機還不能說已從根本上消除了,因為數學基礎和數理邏輯的許多重要課題還未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然而,人們正向根本解決的目標逐漸接近。可以預料,在這個過程中還將產生許多新的重要成果。
00發現和提出悖論並加以研究,對於數學基礎、邏輯學和哲學都有重要意義。正如塔斯基(1901— )所指出的:「必須強調的是,悖論在建立現代演繹科學的基礎上佔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地位。正如集合論的悖論,特別是羅素悖論成為邏輯和數學相容性形式化的起點一樣,撒謊者悖論及其語義學悖論導致了理論語義學的發展。」
http://ke..com/view/29395.htm
Ⅱ 有關於數學計算的歷史的小故事
1、數字「」的故事
羅馬數字是用幾個表示數的符號,按照一定規則,把它們組合起來表示不同的數目。在這種數字的運用里,不需要「0」這個數字。
當時,羅馬帝國有一位學者從印度記數法里發現了「0」這個符號。他發現,有了「0」,進行數學運算方便極了,還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紹。
這件事被當時的羅馬教皇知道了。教皇非常惱怒,他斥責說,神聖的數是上帝創造的,在上帝創造的數里沒有「0」這個怪物,於是下令,把這位學者抓了起來,用夾子把他的十個手指頭緊緊夾住,使他兩手殘廢,讓他再也不能握筆寫字。就這樣,「0」被那個愚昧、殘忍的羅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雖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羅馬的數學家們還是不管禁令,在數學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數學上的貢獻。後來「0」終於在歐洲被廣泛使用,而羅馬數字卻逐漸被淘汰了。
2、田忌賽馬
戰國時期,齊威王與大將田忌賽馬,齊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馬:上馬,中馬與下馬。比賽分三次進行,每賽馬以千金作賭。由於兩者的馬力相差無幾,而齊威王的馬分別比田忌的相應等級的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為田忌必輸無疑。
但是田忌採納了門客孫臏(著名軍事家)的意見,用下馬對齊威王的上馬,用上馬對齊威王的中馬,用中馬對齊威王的下馬,結果田忌以2比1勝齊威王而得千金。這是我國古代運用對策論思想解決問題的一個範例。
3、影子測量
泰勒斯看到人們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原來告示上寫著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來測量金字塔的高度。於是就找法老。
法老問泰勒斯用什麼工具來量金字塔。泰勒斯說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邊,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樣長的時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長度和金字塔底面邊長的一半。把這兩個長度加起來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頂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4、喝水
唐僧師徒四人走在無邊無際的沙漠上,他們又餓又累,豬八戒想:如果有一頓美餐該有多好啊!孫悟空可沒有八戒那麼貪心,悟空只想喝一杯水就夠了。孫悟空想著想著,眼前就出現了一戶人家,門口的桌上正好放了一杯牛奶,孫悟空連忙上前,准備把這杯牛奶喝了,可主人家卻說:「大聖且慢,如果您想喝這杯奶就必須回答對一道數學題。」
孫悟空想,不就一道數學題嗎,難不倒俺老孫。孫悟空就答應了。那位主人家出題:倒了一杯牛奶,你先喝了1/2加滿水,再喝1/3,又加滿水,最後把這杯飲料全喝下,問你喝的牛奶和水哪個多些?為什麼?
5、雞兔同籠
雞兔同籠這個問題,是我國古代著名趣題之一。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就記載了這個有趣的問題。書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
這四句話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里,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隻腳。求籠中各有幾只雞和兔?你會解答這個問題嗎?你想知道《孫子算經》中是如何解答這個問題的嗎?
解答思路是這樣的:假如砍去每隻雞、每隻兔一半的腳,則每隻雞就變成了「獨角雞」,每隻兔就變成了「雙腳兔」。這樣,(1)雞和兔的腳的總數就由94隻變成了47隻;(2)如果籠子里有一隻兔子,則腳的總數就比頭的總數多1。
因此,腳的總只數47與總頭數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數,即47-35=12(只)。顯然,雞的只數就是35-12=23(只)了。
這一思路新穎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數學家贊嘆不已。這種思維方法叫化歸法。化歸法就是在解決問題時,先不對問題採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將題中的條件或問題進行變形,使之轉化,直到最終把它歸成某個已經解決的問題。
Ⅲ 數學的歷史
數學,起源於人類早期的生產活動,為中國古代六藝之一,亦被古希臘學者視為哲學之起點。數學的希臘語μαθηματικ??(mathematikós)意思是「學問的基礎」,源於μ?θημα(máthema)(「科學,知識,學問」)。
數學的演進大約可以看成是抽象化的持續發展,或是題材的延展。第一個被抽象化的概念大概是數字,其對兩個蘋果及兩個橘子之間有某樣相同事物的認知是人類思想的一大突破。
除了認知到如何去數實際物質的數量,史前的人類亦了解了如何去數抽象物質的數量,如時間-日、季節和年。算術(加減乘除)也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古代的石碑亦證實了當時已有幾何的知識。
更進一步則需要寫作或其他可記錄數字的系統,如符木或於印加帝國內用來儲存數據的奇普。歷史上曾有過許多且分歧的記數系統。
從歷史時代的一開始,數學內的主要原理是為了做稅務和貿易等相關計算,為了了解數字間的關系,為了測量土地,以及為了預測天文事件而形成的。這些需要可以簡單地被概括為數學對數量、結構、空間及時間方面的研究。
到了16世紀,算術、初等代數、以及三角學等初等數學已大體完備。17世紀變數概念的產生使人們開始研究變化中的量與量的互相關系和圖形間的互相變換。在研究經典力學的過程中,微積分的方法被發明。隨著自然科學和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為研究數學基礎而產生的集合論和數理邏輯等也開始慢慢發展。
數學從古至今便一直不斷地延展,且與科學有豐富的相互作用,並使兩者都得到好處。數學在歷史上有著許多的發現,並且直至今日都還不斷地發現中。依據Mikhail
B.
Sevryuk於美國數學會通報2006年1月的期刊中所說,「存在於數學評論資料庫中論文和書籍的數量自1940年(數學評論的創刊年份)現已超過了一百九十萬份,而且每年還增加超過七萬五千份的細目。此一學海的絕大部份為新的數學定理及其證明。」
Ⅳ 數學發展史上的小故事
Ⅳ 有誰知道數學歷史中的重大事件 比如三大危機之類
理發師悖論
由著名數學家伯特蘭·羅素(Bertrand A.W. Russell,1872—1970)提出的悖論與之相似:
在內某個城市容中有一位理發師,他的廣告詞是這樣寫的:「本人的理發技藝十分高超,譽滿全城。我將為本城所有不給自己刮臉的人刮臉,我也只給這些人刮臉。我對各位表示熱誠歡迎!」來找他刮臉的人絡繹不絕,自然都是那些不給自己刮臉的人。可是,有一天,這位理發師從鏡子里看見自己的鬍子長了,他本能地抓起了剃刀,你們看他能不能給他自己刮臉呢?如果他不給自己刮臉,他就屬於「不給自己刮臉的人」,他就要給自己刮臉,而如果他給自己刮臉呢?他又屬於「給自己刮臉的人」,他就不該給自己刮臉。
1900年前後,在數學的集合論中出現了三個著名悖論,理發師悖論就是羅素悖論的一種通俗表達方式。此外羅素悖論還有康托爾悖論、布拉利—福爾蒂悖論。這些悖論特別是羅素悖論,在當時的數學界與邏輯界內引起了極大震動。觸發了第三次數學危機。
Ⅵ 誰知道有哪些數學史上有名的規律題
規律,有宏觀有微觀,有一看就意義深刻的規律,有不是那麼顯著的規律
高斯關於素數分布的猜測
級數的收斂問題
使用PDE描述物理模型
都算是找規律
這些是偉大的規律
那些渺小的規律我就不提了,那個或許叫數學趣史
Ⅶ 求一篇歷史數學重大事件記
前言 20 世紀的化學究其本質來說與19 世紀有顯著的不同。在19 世紀,道爾頓的原子論、門捷列夫元素周期表都是工作在原子的層次上,其他化學大師如貝采里烏斯、康尼查羅的工作莫不與原子量的測定有關。所以恩格斯說: 「在19 世紀,對於化學家是原子的世紀。」但是到20 世紀情況變了,原子的地盤已被物理學家奪走,化學家主要耕耘在分子的層次上。 可是,若要使化學真正取得進步,還須藉助物理上的新概念、新思想和新成果。決定性的時期還是19 世紀的最後幾年到20 世紀的最初25 年。這個時期物理上出現了三大成就。一是1901 年普朗克的量子論和1924 年到1925 年的量子力學;二是1905 年到1915 年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三是原子核物理,知道原子裡面有電子、原子核,原子核裡面有中子、質子,原子核也能變化。 19 世紀最後10 年發現了電子,發現了放射性,一直到20 世紀初,把原子模型建立起來,把原子結構建立起來,從而對分子結構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化學才能迅速發展起來。若從這個觀點來理解20 世紀前25 年無機化學的衰落、分析化學的停滯不前、德國有機化學家忽視理論吃了大虧,就不足為奇了。 20 世紀共發生兩次世界大戰。第一次是1914 年到1918 年,作戰方式以毒氣和炸葯為主,可以說是打了一場化學戰;第二次是在1939 年到1945 年,主要以飛機、艦艇和雷達為戰爭手段,可以說是打了一場物理戰。兩次世界大戰都說明了科學技術對國防的重要性。 20 世紀中葉以來,科學技術發展速度之快、作用范圍之廣、產生影響之深遠,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目前在全世界內,正在進行著以微電子學和電子計算機技術為主要標志的新技術革命,形成了一系列高新技術部門。化學也是如此,二戰後的化學猶如一匹飛奔的駿馬,它具有傳統上的四條腿:無機、有機、分析和物化,如今不僅每條腿上長出許多小腿,而且又添上了微電子學和計算機技術的兩翼,真是鵬程萬里。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經歷了 5 次偉大的革命。1945—1955 年,第一個10 年,是以核能釋放為標志,人類開始了利用核能的新時代。1955—1965 年,是以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成功為標志,人類開始了擺脫了地球引力,飛向外層空間的進軍;1965—1975 年,第三個10 年,是以1973 年重組DNA 實驗的成功為標志,人類進入了可以控制遺傳和生命過程的新階段;1975—1985 年,第四個10 年,是以微處理機的大量生產和廣泛應用為標志,揭開了擴大人腦能力的新篇章;1985—1995 年,這是我們正在經歷的第五個10 年,是以軟體開發和大規模產業化為標志,人類進入了信息革命的新紀元。在這一段時間內,化學經歷了哪幾次革命,目前還搞不清楚,但有一個事實可以說明問題。那就是到目前為止,人類合成的分子數目已超過了1000 萬,實現了有機合成化學開山大師貝特洛一個世紀前的偉大預言,在「老的自然界」旁邊,再放進一個「新的自然界」。將來的發展難以預計,但從已取得的成就而論,這個「新的自然界」,從數量和類別上講,將遠遠超過「老的自然界」。 當代科技發展有兩種形式:一是突破,二是融合。突破是研究探索新的科學規律和科技成果來發展充實原有的科學規律和科技成果。比如現代化學與18、19 世紀時期的經典化學比較起來,它的顯著特點是從宏觀進入微觀,從靜態研究進入動態研究,從個別、細致研究發展到相互滲透、聯系的研究。例如,從宏觀動力學發展到微觀動力學,從平衡態熱力學發展到非平衡態熱 力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和分析化學在繼續發展的同時,逐步 趨向綜合,C60的發現使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傳統的欄柵已經消失了。如今分析化學,還是分析物理已很難區分。化學研究的成果以及各種科技領域的廣泛滲透直接促進了高分子化學、量子化學、環境化學、分子生物學等新興和交叉學科的產生和發展。鑒於物理化學已經發展成龐大的分支,在本書沒有專設物理化學而是把化學動力學、化學熱力學、結構化學、量子化學、電化學、光化學獨立成專章。葯物化學亦已從有機化學中獨立出來。 另一方面,近十幾年來,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鮮明特徵,是日益求助於多學科融合的戰略來解決各種問題,這就導致了新的跨學科研究領域的出現,最終結成了具有確定的特有概念和方法論的新學科和新領域,並開辟了一個全新的研究系列。例如,環境問題是當今人類所面臨的重大課題之一,需要從人文社會科學、地理學、大氣科學、化學、生物學等角度綜合研究,這就導致了新學科——環境科學的誕生。增產糧食不能僅僅通過耕種新墾土地而是需要科學,化學起著中心的作用。為此,本書專設化學與糧食一章。 如前所述,編寫這樣一部化學史確有一定的難度,但非異想天開。我之所以立意編寫現代化學史,主要是出於教學需要。筆者自80年代以來開設近現代化學史,曾以〔美〕A. A. Ihde 編寫的「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chemistry」為藍本進行教學,結果研究生不滿意,認為教材落後,難以反映現代化學成就。逼得我搜集資料重寫教材。後來由於到年齡退休,擱置下來了。決定的進展是在1995 年下半年,江西教育出版社段少文副社長向我約稿,編寫《20世紀化學史》,原訂一年完成,實際上寫了兩年。困難在於對 80年代以來化學發展狀況若明若暗,難以下筆。
前言 20 世紀的化學究其本質來說與19 世紀有顯著的不同。在19 世紀,道爾頓的原子論、門捷列夫元素周期表都是工作在原子的層次上,其他化學大師如貝采里烏斯、康尼查羅的工作莫不與原子量的測定有關。所以恩格斯說: 「在19 世紀,對於化學家是原子的世紀。」但是到20 世紀情況變了,原子的地盤已被物理學家奪走,化學家主要耕耘在分子的層次上。 可是,若要使化學真正取得進步,還須藉助物理上的新概念、新思想和新成果。決定性的時期還是19 世紀的最後幾年到20 世紀的最初25 年。這個時期物理上出現了三大成就。一是1901 年普朗克的量子論和1924 年到1925 年的量子力學;二是1905 年到1915 年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三是原子核物理,知道原子裡面有電子、原子核,原子核裡面有中子、質子,原子核也能變化。 19 世紀最後10 年發現了電子,發現了放射性,一直到20 世紀初,把原子模型建立起來,把原子結構建立起來,從而對分子結構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化學才能迅速發展起來。若從這個觀點來理解20 世紀前25 年無機化學的衰落、分析化學的停滯不前、德國有機化學家忽視理論吃了大虧,就不足為奇了。 20 世紀共發生兩次世界大戰。第一次是1914 年到1918 年,作戰方式以毒氣和炸葯為主,可以說是打了一場化學戰;第二次是在1939 年到1945 年,主要以飛機、艦艇和雷達為戰爭手段,可以說是打了一場物理戰。兩次世界大戰都說明了科學技術對國防的重要性。 20 世紀中葉以來,科學技術發展速度之快、作用范圍之廣、產生影響之深遠,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目前在全世界內,正在進行著以微電子學和電子計算機技術為主要標志的新技術革命,形成了一系列高新技術部門。化學也是如此,二戰後的化學猶如一匹飛奔的駿馬,它具有傳統上的四條腿:無機、有機、分析和物化,如今不僅每條腿上長出許多小腿,而且又添上了微電子學和計算機技術的兩翼,真是鵬程萬里。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經歷了 5 次偉大的革命。1945—1955 年,第一個10 年,是以核能釋放為標志,人類開始了利用核能的新時代。1955—1965 年,是以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成功為標志,人類開始了擺脫了地球引力,飛向外層空間的進軍;1965—1975 年,第三個10 年,是以1973 年重組DNA 實驗的成功為標志,人類進入了可以控制遺傳和生命過程的新階段;1975—1985 年,第四個10 年,是以微處理機的大量生產和廣泛應用為標志,揭開了擴大人腦能力的新篇章;1985—1995 年,這是我們正在經歷的第五個10 年,是以軟體開發和大規模產業化為標志,人類進入了信息革命的新紀元。在這一段時間內,化學經歷了哪幾次革命,目前還搞不清楚,但有一個事實可以說明問題。那就是到目前為止,人類合成的分子數目已超過了1000 萬,實現了有機合成化學開山大師貝特洛一個世紀前的偉大預言,在「老的自然界」旁邊,再放進一個「新的自然界」。將來的發展難以預計,但從已取得的成就而論,這個「新的自然界」,從數量和類別上講,將遠遠超過「老的自然界」。 當代科技發展有兩種形式:一是突破,二是融合。突破是研究探索新的科學規律和科技成果來發展充實原有的科學規律和科技成果。比如現代化學與18、19 世紀時期的經典化學比較起來,它的顯著特點是從宏觀進入微觀,從靜態研究進入動態研究,從個別、細致研究發展到相互滲透、聯系的研究。例如,從宏觀動力學發展到微觀動力學,從平衡態熱力學發展到非平衡態熱 力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和分析化學在繼續發展的同時,逐步 趨向綜合,C60的發現使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傳統的欄柵已經消失了。如今分析化學,還是分析物理已很難區分。化學研究的成果以及各種科技領域的廣泛滲透直接促進了高分子化學、量子化學、環境化學、分子生物學等新興和交叉學科的產生和發展。鑒於物理化學已經發展成龐大的分支,在本書沒有專設物理化學而是把化學動力學、化學熱力學、結構化學、量子化學、電化學、光化學獨立成專章。葯物化學亦已從有機化學中獨立出來。 另一方面,近十幾年來,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鮮明特徵,是日益求助於多學科融合的戰略來解決各種問題,這就導致了新的跨學科研究領域的出現,最終結成了具有確定的特有概念和方法論的新學科和新領域,並開辟了一個全新的研究系列。例如,環境問題是當今人類所面臨的重大課題之一,需要從人文社會科學、地理學、大氣科學、化學、生物學等角度綜合研究,這就導致了新學科——環境科學的誕生。增產糧食不能僅僅通過耕種新墾土地而是需要科學,化學起著中心的作用。為此,本書專設化學與糧食一章。 如前所述,編寫這樣一部化學史確有一定的難度,但非異想天開。我之所以立意編寫現代化學史,主要是出於教學需要。筆者自80年代以來開設近現代化學史,曾以〔美〕A. A. Ihde 編寫的「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chemistry」為藍本進行教學,結果研究生不滿意,認為教材落後,難以反映現代化學成就。逼得我搜集資料重寫教材。後來由於到年齡退休,擱置下來了。決定的進展是在1995 年下半年,江西教育出版社段少文副社長向我約稿,編寫《20世紀化學史》,原訂一年完成,實際上寫了兩年。困難在於對 80年代以來化學發展狀況若明若暗,難以下筆。
Ⅷ 怎麼記那些沒有規律的歷史時間
准確記憶基礎知識是學好歷史的是第一步,歷史知識紛繁復雜,千頭萬緒,但是有記憶歷史知識是有技巧的,用後可以既記得准、又記得狠。
筆者總結了十種方法,如果學會用活,則能做到舉一反三,星火燎原。
一、 等差數列記憶法即根據歷史年代排列所呈現的數學規律來記憶。
例如,《辛丑條約》簽訂、辛亥革命爆發、中共誕生、九一八事變發生,這四個歷史事件分別發生在1901年、1911年、1921年、1931年,這四個數字恰好組成了一個以10為公差的等差數列。
二、數字表示法即把某一歷史知識通過一個或幾個數字概括出來,形成要點。
如:將《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可概括為一奠,二每,三利。一奠:奠定中國20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二每指把全國每戶人家、每個地方納入國家政治體制之中;三利指有利於國家統一,有利於中華民族的發展,有利於封建經濟的發展。
三、提取字眼法即提取某一歷史知識每一句的一個或幾個字為要點,組成另一個詞或一句話。如: 《南京條約》內容可記作「五億(議)港元」。「五」指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億(議)」指英商進出口貨物所應繳納的稅款,由中英雙方議定;「港」指將香港島割給英國;「元」指清政府向英國賠款2100萬元。
四、諧音趣味記憶法即把某一歷史知識的幾個關鍵知識用諧音或組成有趣味的幾個字幫助記憶。
如:我們記憶英國光榮革命的時間(1688)可用諧音:一路發發;記憶克利期提尼這個名字,可設想克里是你姨,這樣趣味性強,記得快而牢。
五、關鍵字詞法即抓住某一歷史知識的關鍵字詞歸納成要點從而提高記憶效果。
如:我們記憶必修I《古代希臘民主政治》可用幾個關鍵字掌握:即①背景;②發展③滅亡。①背景:經濟(工商業發展);政治(氏族制度瓦解);地理(小國、海洋)②發展:三次改革(奠基:梭倫,確立:克利期提尼,繁榮:伯利克里③滅亡:雅典民主的局限;政治經濟發展。
六、概括記憶法就是將某一歷史知識加以概括,使之簡單化。
如:將必修I《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可概括為:①前提:光榮革命,②確立:《權利法案》;③發展:責任制內閣的形成,這樣學生對《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的知識就容易掌握了。
七、圖表記憶法的特點是藉助圖表,調動視覺功能,去啟發想像力,它能化繁為簡,可以一目瞭然地反映歷史的演變軌跡,可以把歷史知識凝聚成點,化點為面,達到增強記憶的目的。
八、歸類記憶法。這種方法適用於單元或總復習。歷史課本的內容十分繁復,孤立地去死記硬背歷史基礎知識,必然弄得頭暈腦脹,結果還是糊里糊塗「一鍋粥」。
如果採取歸類記憶法,把歷史基礎知識分門別類地、按問題的性質依次歸納到一起,捋出一條條線索,就便於記憶了。這叫歸類記憶法。比如,要記憶新課程必修I第一單元的相關知識,我們知道古代的政治制度包括奴隸社會的政治制度和封建社會的政治制度。奴隸社會的政治制度包括王位世襲制、分封制、宗法制。封建社會的政治制度即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然後回憶秦朝是如何首創?漢至元是如何加強?明清如何強化?這樣,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就一目瞭然了。九、比較記憶法。
這種方法適宜記憶那些歷史上經常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像戰爭、政治改革、不平等條約等等。這類歷史上經常發生的事件,彼此之間,或因其性質相同,或因其表現形式相似,記憶中往往容易互相混淆。比較記憶法最能克服混淆。比較,可以明顯地揭示出歷史事件彼此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突出它們各自的特徵,這就便於對它們加深理解、增強記憶。如我們將甲午中日戰爭和全面侵華戰爭的比較——同:蓄謀已久、為擺脫國內危機、製造大屠殺等;異:結果不同、抗戰的規模不同、抗戰的方式不同——然後記憶,既能牢固記憶,又能加深理解,—舉兩得。
十、網路記憶法。
這種方法適宜記憶一個或一些復雜的歷史事件,靠機械識記的方法去死記硬背,留在腦海里的印象是雜亂無章,模糊不清的,回憶起來也必然是支離破碎,殘缺不全的。如果我們經過認真分析,首先找出這個或這些歷史事件有幾個要點,再進一步弄清這幾個要點之間的聯系,這樣形成一個網路,就便於記住了。當需要回憶的時候,只要把這個網路撒開,儲存在腦里的有關這個歷史事件的印象,就會完整、准確、清晰、迅速地重現。這就是網路記憶法。比如:要記憶中國近代史的相關知識,可先編織知識網路為:1.時間范圍:1840-1949。2.一個社會形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3.兩個社會矛盾:民族矛盾、階級矛盾4.兩個革命時期: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5.兩個革命任務:反封建反侵略。6.三個統治政權:晚清政府→北洋軍閥政府→南京國民政府。(思考:每個政權統治時期可以分為哪幾個小時期)。
總之,學生要提高識記效果首先要「五到」(耳、手、口、眼、心),「五到」是前提和基礎,學生所獲得的有效信息,很大一部分來自課堂。其次,歷史事件的時間不是單純、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的。如果我們在學習中能找出它們之間的相同、相似、相連和相關的聯系,並能靈活地運用這些聯系,去理解記憶歷史事件的時間,就可以避免死記硬背,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