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春秋和戰國的分界點是什麼事件
春秋和戰國的分界點是在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冊立韓、趙、魏三家為侯國回,史稱「三家分晉」。
在歷史答上,「三家分晉」被視為春秋之終、戰國之始的分水嶺。司馬光將其列為《資治通鑒》的開篇之作。
公元前376年,韓、趙、魏廢晉靜公,遷於端氏(今晉城市沁水縣)。將晉公室剩餘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韓、趙、魏三國又被合稱為「三晉」。三家分晉是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是春秋戰國的分水嶺。
晉陽之戰歷時兩年左右,以趙、韓、魏三家聯合攜手,共同攻滅智氏,瓜分其領地而告終。它對中國歷史的發展具有較大的影響。
《左傳事緯》明確指出:智伯滅而三晉之勢成, 三晉分而七國之形立, 讀《春秋》之終, 而知戰國之始也"因此, 智氏一族的存滅, 不僅僅關繫到晉國一國的局勢, 更深刻地影響了春秋戰國之際整個天下的形勢。"
「三家分晉」成為了中國春秋時代和戰國時代的分界點。春秋五霸之一的晉國滅亡了,戰國七雄中的韓、趙、魏三國產生了,七雄兼並的戰國序幕揭開了。
㈡ 春秋和戰國的分界事件是什麼
春秋(前770-前476)
戰國(前475-前221)
一般史學界以三家分晉、田氏代齊為春秋戰國分界線。
關於春秋戰國斷代,歷來說法不一:或以《春秋》絕筆之年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為春秋下限;或以周元王元年(前475年)為戰國始年,或以周貞定王元年(前468年)為戰國始年等。
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又稱東周時期。西周時期,周天子保持著天下共主的威權。平王東遷以後,東周開始,周室開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而無實際的控制能力。同時,一些被稱為蠻夷戎狄的民族在中原文化的影響或民族融合的基礎上很快趕了上來。中原各國也因社會經濟條件不同,大國間爭奪霸主的局面出現了,各國的兼並與爭霸促成了各個地區的統一。因此,東周時期的社會大動盪,為全國性的統一準備了條件
㈢ 春秋戰國時期所發生的重要事件
1、烽火戲諸侯
嚴格來說,這個不算春秋時期的故事,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諸侯求教的鬧劇。
結果,少數民族犬戎進攻西周,再起烽火時,諸侯無人來援,幽王被殺,西周結束。從此周天子的權威一落千丈,出現了春秋戰國時期群雄並起,諸侯紛爭的局面。
2、尊王攘夷
齊桓公在成就霸業時,曾得到管仲輔佐。此人在齊桓公繼位前曾侍從齊桓公的政敵,為與齊桓公爭奪王位,曾射過齊桓公一箭。
但齊桓公上台後,看重管仲的才於,不計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為相,實施改革,終於國富兵強。春秋時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諸侯王不再聽命於周王,一些強大的諸侯趁機發動兼並戰爭,強迫其他各國承認其霸主地位。
管仲輔佐齊桓公打著「尊王攘夷」旗號,使齊國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
3、問鼎中原
據說楚莊王在推行霸業的過程,曾率軍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揚威,並遣使問九鼎的大小輕重。鼎象徵王權,庄王問鼎,表明奪權之心。
4、退避三舍
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5、一鳴驚人
相傳楚莊王(另一說為齊威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一臣下對庄王說:「聽說國中有一隻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麼回事?」庄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然後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面。
㈣ 春秋和戰國標志分界事件是什麼
諸侯列國七雄爭霸. 兩種學說 一種是《史記》 以周元王元年作為戰國開始的時間 前475年 另一種是《資治通鑒》 以三家分晉作為戰國開始的時間 前403年 諸侯列國七雄爭霸 並不是戰國開始的標志 因為無論按照那種分法 在戰國時代的初期 中國都不是只有七雄 七雄都是在戰國中期形成的 春秋和戰國的分界應是《春秋》所記錄的時間結束後就開始了。或者應該是諸侯列國紛紛在進行政治改革(變法)。 春秋(前770~前476)中國歷史時期。因魯史《春秋》記錄了這一階段的歷史而得名。 戰國(前475~前221) 中國春秋之後秦統一以前的中國歷史時期。這一時期各國混戰不休,故前人稱之為戰國。但前人也把春秋、戰國合稱東周,還有稱戰國為列國和六國者。戰國和春秋一樣,全國仍處於分裂割據狀態,但趨勢是通過兼並戰爭而逐步走向統一。戰國初年,大國有秦、楚、韓、趙、魏、齊、燕七國,即有名的戰國七雄。除七雄外,越在戰國初也稱雄一時。小國有周、宋、衛、中山、魯、滕、鄒、費等,後來都先後被七國所吞並。與七雄相毗鄰的還有少數民族,北面和西北有林胡、樓煩、東胡、匈奴、儀渠,南面有巴蜀和閩、越,至秦統一,已多與漢民族融合
㈤ 春秋與戰國是怎麼分界的有什麼歷史事件為標志嗎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戰國:前475年——前221年。諸家都根據《史記》立言,那就來看看司馬遷的說法。《史記•六國年表序》:「田常殺簡公而相齊,諸侯晏然弗討,海內爭於戰功矣。三國終之而卒分晉,田和亦滅齊而有之。六國之盛,自此始。」又說:「秦既得志,燒天下詩書,諸侯《史記》尤甚,為其有所刺譏也……獨有《秦記》;又不載月日,其文略不具。然戰國之權變,亦有可頗采著……余於是因《秦記》、踵《春秋》之後,起周元王,表六國時事,訖二世。」
上述所引的第一段話,說的是如下歷史事件:
公元前481年,齊國大夫田常殺死國君齊簡公,取得齊國大權,天下無人來管。所以晉國的「篡臣賊子」們在奪取晉國權利的道路上越來越肆無忌憚,終於由六卿分權逐漸演化為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卿滅智氏瓜分其地,三分國權。晉國國君名存實亡,以至於公元前403年韓趙魏終於取得周天子的承認,立為諸侯而各其國。田氏也終於於公元前386年得周天子承認,立為諸侯,沿用齊國國號。
在那個「賊臣篡子滋起」(司馬遷語)的年代,顯然還有許多類似的事件。司馬遷所舉的是他認為的最嚴重、最重大的兩件事。這兩件事發生的時間段是公元前481年到前386年,那麼,他為何把春秋戰國的分界選在前476年和前475年之間呢?司馬遷是這樣說的:他是在天下史籍被秦始皇燒光的情況下,憑秦國的有年而無月無日的歷史記載,繼《春秋》所記歷史的時間之後,選擇周元王元年(前475年)作為開始來記敘「六國時事」的。
這些學者的分界理論大都是以《史記》為依據的。
㈥ 春秋戰國的分界點在資治通鑒中是指哪次事件
春秋和戰國兩個時代,但是由於這兩個時代都處於一個朝代,這樣就顯得很不好區分 ,何為三家分晉,春秋時期,個各諸侯國開始兼並,很多小的諸侯國從當時的地圖中消失,在這種演變期間,諸侯國中的各位大夫的勢力也已經逐漸的膨脹,逐漸的有一些諸侯國的權力中心就從國君逐漸的轉移到了大夫的手中,當時最為明顯的就是當時的晉國。
在逐漸爭斗的期間,智伯登上了歷史的舞台,這位智伯,作為智氏的族長,雖然文武雙全,但是品行不好,有才而無德的這么一個人。智伯剛一上任,趙氏的族長趙簡子就去世了就趁著這一時機,趁機打壓趙氏,當時的晉出公想要藉助其他諸侯的力量來平復內亂,但是被四家驅逐出境,立了個傀儡。到了公元前403年的時候周威烈王承認了韓、趙、魏三家為諸侯,公元前376年,韓、趙、魏三家廢除了晉國的晉景公瓜分了晉國剩餘的土地。這也就是歷史中著名的三晉,春秋和戰國時期公認的界線。
㈦ 春秋和戰國的「分界線」是什麼以什麼事件作為標志為什麼
關於春秋戰國的分界及戰國的起始時間,不外乎下列幾種說法: 1.按傳統的以某個帝王(天子)即位的時間作為朝代或時代的開始,即周元王元年,這是主流觀點。而這是公歷哪一年? 郭沫若認為,依據《史記》是公元前475年,大部分教科書也依照這種觀點。 翦伯贊認為,依據《左傳》是公元前476年,《辭海》也支持這種觀點。 有一年的差別是因為《史記》與《左傳》對周元王的老父親周敬王的在位時間記載不一致。《史記-周本紀》記載周敬王在位42年,而《左傳》 是43年。俄專門查了一下《史記》與《左傳》原文。這段歷史,《史記-周本紀》記載如下:「敬王元年,晉人入敬王,子朝自立,敬王不得入,居澤。四年,晉率諸侯入敬王於周,子朝為臣,諸侯城周。十六年,子朝之徒復作亂,敬王奔於晉。十七年,晉定公遂入敬王於周。 三十九年,齊田常殺其君簡公。四十一年,楚滅陳。孔子卒。 四十二年,敬王崩」。而《左傳》是編年體的,每年發生的大事記錄比《史記》詳盡多了,除敬王在位時間外,「孔子卒」的年代二者記載也不一致。俄的觀點,就敬王在位時間而言,《左傳》似比《史記》更可信。 2.以戰國七雄得到官方承認的時間開始,即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天子承認韓趙魏成為諸侯國。《資治通鑒》紀事始於此年,這是範文瀾《中國通史》的觀點; 3.以春秋結束標志戰國。孔子版《春秋》紀事終結於前481年(魯哀公14年),左丘明版《左傳》紀事終結於前468年(魯哀公27年)。 呂祖謙《大事記》支持前者,林春溥《戰國紀年》力挺後者。 上述說法各有道理,採信哪種可憑個人喜好。不過,若是應對考試,還是謹遵教科書為妙。
㈧ 春秋戰國分界標志性事件是什麼~
春秋和戰國的分界點是在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冊立韓、趙、魏三家為侯國。
魯國史官專把當時各國報屬導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後經孔子整理修訂,《春秋》記錄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於它所記歷史事實的起止年代,大體上與一個客觀的歷史發展時期相當,所以歷代史學家便把《春秋》這個書名作為這個歷史時期的名稱。不過,與春秋結束時間不同,其和戰國的分界點是戰國前身的出現。在《資治通鑒》中,春秋和戰國的分界點在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冊立韓、趙、魏三家為侯國。
㈨ 春秋戰國的大事年表
1、召陵之盟
召陵之盟,是春秋時期齊國為首的中原諸侯國與楚國的會盟。
春秋初年,楚國發展起來,向中原挺進,與齊抗衡。 公元前656年,齊桓公率齊、宋、陳、衛等八國軍隊攻潰楚的盟國蔡國,陳兵楚境,以楚不向王室朝貢相質詢。
楚為避齊鋒,派大夫屈完與齊講和,齊也看到楚國強大,無隙可乘,即與楚在召陵(今河南郾城東)訂立盟約,史稱「召陵之盟」。召陵之盟是齊桓公「尊王」的又一次勝利,其霸主地位更加鞏固。
2、鄢陵之戰
鄢陵之戰,是公元前575年(周簡王十一年)晉國和楚國為爭奪中原霸權,在鄢陵地區(今河南省鄢陵縣)發生的戰爭。
在戰爭中,晉國軍隊善察戰機,巧妙指揮,擊敗同自己長期爭霸中原的楚國及其聯盟鄭國的兩國聯軍,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在中原地區的優勢地位。晉國俘獲了楚王子公子茷,楚共王也被射瞎一隻眼睛;鄭將唐苟為保護鄭成公敗逃而戰死。
鄢陵之戰是春秋戰國經典戰役之一,這場戰爭後,晉、楚兩國都逐漸失去以武力爭霸中原的強大勢頭,中原戰場開始沉寂下來。
3、三家分晉
三家分晉,指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從公元前633年晉文公作三軍設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著晉國的軍政大權。到晉平公時,韓、趙、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傾軋。
後來趙把范、中行氏滅掉後,公元前453年又聯合韓﹑魏滅掉了智氏,晉國公室名存實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韓虔﹑趙籍﹑魏斯為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瓜分了晉國公室。
「三家分晉」成為了中國春秋時代和戰國時代的分界點。春秋五霸之一的晉國滅亡了,戰國七雄中的韓、趙、魏三國產生了,七雄兼並的戰國序幕揭開了。
4、田氏代齊
田氏代齊,也叫田陳篡齊。指中國戰國初年陳國田氏後代取代齊國姜姓呂氏成為齊侯(齊威王始稱齊王)的事件。
《史記·齊太公世家》、《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講述了姜齊以及田齊的興衰史。春秋時期齊國政治家晏嬰預言「齊政卒歸田氏。田氏雖無大德,以公權私,有德於民,民愛之。」
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冊命田和為齊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齊侯的合法地位。
公元前379年,齊康公去世,奉邑入於田氏,姜姓呂氏從此退出統治齊國的歷史舞台。史稱田陳代齊。
5、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是周赧王五十五年4月至周赧王五十五年9月(一說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又一說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
秦國率軍在趙國的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西北)一帶同趙國軍隊發生的戰爭。趙軍最終戰敗,秦國獲勝進占長平,此戰共斬首坑殺趙軍約45萬。
此戰是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略決戰。秦國由於連年戰爭,國內糧草消耗嚴重,戰場上的相持對峙局面對其不利,再加上廉頗用兵老道無懈可擊,遂用反間計。
趙王由於初戰失利,見無利可圖,遂求和秦國,不成被戲耍,年輕氣盛的趙王遂要出擊,但廉頗堅守不出不聽趙王令,再加上秦國反間計,遂棄用名將廉頗,而起用趙括代替廉頗;
趙括遵照趙王意圖,變更了廉頗的防禦部署及軍規,更換將吏,組織進攻。秦國見有機可乘,暗中換帥名將白起,白起針對趙括急於求勝的弱點,採取了佯敗後退、誘敵脫離陣地,進而分割包圍、予以殲滅的作戰方針,最終獲得戰爭的勝利。
趙國經此一戰元氣大傷,加速了秦國統一中國的進程,長平之戰是戰國歷史的最後轉折,至此秦國的統一隻是時間問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召陵之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鄢陵之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家分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田氏代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長平之戰
㈩ 春秋和戰國時期的分界點是什麼事件
相信很多學歷史的人都知道春秋戰國時期,所以很多人就很不明白春秋戰國是一個時期嗎?其實有一個故事正是春秋和戰國的節點,這個節點是什麼事件呢?
在那個「賊臣篡子滋起」(司馬遷語)的年代,顯然還有許多類似的事件。司馬遷所舉的是他認為的最嚴重、最重大的兩件事。這兩件事發生的時間段是公元前481年到前386年,那麼,他為何把春秋戰國的分界選在前476年和前475年之間呢?司馬遷是這樣說的:他是在天下史籍被秦始皇燒光的情況下,憑秦國的有年而無月無日的歷史記載,繼《春秋》所記歷史的時間之後,選擇周元王元年(前475年)作為開始來記敘「六國時事」的。 這些學者的分界理論大都是以《史記》為依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