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社會學與歷史學聯系

社會學與歷史學聯系

發布時間:2021-03-05 23:40:38

A. 歷史社會學和社會歷史學一樣嗎

看起來很相近的學科,都是社會學和歷史學,這二者學科交叉的產物~研究領域也有專很多重合,但是還是屬有區別的。
簡單的說,就是學科立足點不同。
歷史社會學是一門新興的社會學分支,其最終歸屬的一級學科是社會學。其主張者強調對社會現象的研究必須考量歷史因素,社會現象本質上就是歷史過程中社會互動的結果。
而社會歷史學其最終還是歸屬於歷史學的分支。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社會歷史學更多的是指以社會學的方法和思考問題的視角來做歷史研究的一種研究理路。
另外歷史社會學源於美國,而社會歷史學來自法國。

B. 歷史與歷史學有何區別與聯系,請舉例分析

1、定義不同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

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歷史學是人類對自己的歷史材料進行篩選和組合的知識形式。歷史學,是個靜態時間中的動態空間概念。歷史學是由歷史、科學、哲學、人性學及其時間空間五部分有機組合而成。

2、廣義方面不同

廣義上,「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生聯系。在哲學上,這種含義下的歷史稱為歷史本體,例如宇宙歷史、地球歷史、鳥類歷史等等。

廣義的「歷史學」是對「史」進行同時合訓而產生的「史有二義」的統一體。包括:完全獨立於人們的意識之外的人類過往社會的客觀存在及其發展過程;

歷史學家對這種客觀存在和過程及其規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產實踐及其創造出來的產品。狹義上的史學專指後者,是一種精神生產實踐及其創造的屬於觀念形態的東西的統一體。

3、史學沿革不同

歷史:「歷史」的含義在中文中最早僅用「史」一字代表。甲骨文中「史」字與「事」相似,指事件。許慎《說文解字》說:「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記事者,也就是「史官」。

由此引申,則代表被史官被紀錄的事,換句話說,即所有被文字紀錄的過去事情。「歷史」一詞出現較晚,《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注引《吳書》,吳主孫權「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史」前加「歷」字是指經歷、歷法,也就是人類經歷的一段時間。

在事件中加入時間的概念,「歷史」一詞就具有了當今的含義。近代日本學者為翻譯英文「history」,便以歷史二字附會之,使其成為對應詞。

歷史學:歷史學最早產生於春秋戰國,孔子就已經開始歷史學教育,創作《春秋》著作。到漢朝司馬遷父子建立更加完善的歷史學體系和創作形式,歷史學已經開始成為官方研究重點。東漢的班固就是在專門保存書籍的蘭台(御史台)修史,開始官方對史學的控制,禁止私人修史。

隨著封建民主制度發展,到晉朝不僅設立官方專業的著作省,也有了專門負責著作、修史的高級官員,同時允許民間修史。官史和私史並存,體現官方立場和人民立場的史學觀也逐漸形成。後世通常把官方和民間都認可的相對客觀、准確的歷史著作作為正史,代表官方史學。

歷史與歷史學的聯系:

歷史的第二個含義,即對過去事件的記錄和研究,又稱為「歷史學」,或簡稱「史學」。隸屬於歷史學或與其密切相關的學科有年代學、編纂學、家譜學、古文字學、計量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和新聞學等,參見歷史學。

記錄和研究歷史的人稱為歷史學家,簡稱「史學家」,中國古代稱為史官。記錄歷史的書籍稱為史書,如《史記》、《漢書》等,粗分為「官修」與「民載」兩類。

C. 社會學與歷史唯物主義的關系是什麼

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的偉大理論貢獻,馬克思和恩格斯在闡述這一社會歷史理論新的科學發現時把它叫做唯物主義歷史觀,而從來沒有稱之為「社會學」。眾所周知,在當時孔德和斯賓塞的社會學只是一種實證主義和唯心論學說。列寧在《什麼是『人民之友』以及他們如何攻擊社會民主主義者?》一書中指出:只是由於有了歷史唯物主義,才「第一次使人們有可能極科學地對待歷史問題和社會問題」,「第一次把社會學提到了科學的水平」,「第一次使科學的社會學的出現成為可能」。這就是說,列寧把歷史唯物主義看作科學的社會學的哲學理論基礎,但是列寧並沒有把歷史唯物主義等同於科學的社會學。

然而,蘇聯學者卻按照自己對列寧這一論述的理解,把歷史唯物主義規定為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的社會學。例如,米丁、易希金科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編著的《辯證法唯物論辭典》中寫道:社會學是「關於社會一般的發展法則之學。依此見解,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學,就是歷史唯物主義。」(新中國書局1949年版)康斯坦丁諾夫寫道:「馬克思和恩格斯重新制定了科學的社會學,即歷史唯物主義,也就是關於社會經濟形態發展的一般規律的科學。(《社會主義社會和歷史唯物主義》,《在馬克思主義旗幟下》1936年第12期)這種觀點一直持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相當一段時間,仍然頗為流行。但是,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要求對社會生活諸領域的各種社會現象和紛繁復雜的社會問題,進行多方面的綜合研究和理論概括。而用歷史唯物主義「等同」或「代替」科學的社會學,勢必使歷史唯物主義的體系過於龐雜而又容納不了不斷發展著的社會生活。於是重新提出了歷史唯物主義和科學的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問題,而科學的社會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研究也就重新開始。

那麼,歷史唯物主義和科學的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有哪些異同呢?歷史唯物主義和一般社會學的關系又是怎樣的呢?我們知道,歷史唯物主義和科學的社會學都是以人類社會和社會生活為研究對象的。但是,它們的學科性質,它們對待社會現象的研究視角、研究層次,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結論卻是不盡相同的。

首先是學科性質方面的差異。歷史唯物主義的學科性質是哲學,是歷史的邏輯,或者說是社會歷史的辯證唯物主義科學。而科學的社會學的學科性質則是一門綜合性科學,是綜合性的社會科學。弄清歷史唯物主義和科學的社會學學科性質方面的差異,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如果我們不強調地說明歷史唯物主義的性質是哲學,而不是綜合性的或具體的社會科學,就會歪曲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性質。如果我們把歷史唯物主義混同於一般的社會學,認為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就是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學,這顯然是歪曲了作為馬克思的新世界觀並以哲學理論形態出現的歷史唯物主義的性質。

D. 社會學與歷史學的聯系

社會學和歷史緊密聯系,彼此密切相關。 不能脫離歷史和歷史社會學回,不能從社會學隔離答。 這就是為什麼葛教授霍華德表示:「歷史是過去的社會學和社會學是目前史」,約翰說:「沒有社會學沒有歷史沒有根無果,社會學史」。

E. 現代西方社會學與史學有何聯系

社會學與史學作為社會科學的分支,進入世紀以來,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社會潮流的不斷發展變化,其自身也發生了巨大變化。自然科學的突飛猛進,使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更加科學化,同時也影響了社會科學的研究。人們要求社會科學的研究也像自然科學那樣,更加求實,更加精確。與此同時,人類面臨諸多現實的社會問題,也要求社會科學為其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發揮它們的實用功能。在此背景下,社會學和史學的研究愈來愈重視學科的科學性和實用性,由此產生了一些重要的學派和思潮,對當時社會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現代西方社會學的發展趨勢西方社會學是19世紀產生的一門新興學科,進入20世紀後,由於各種社會新問題不斷涌現,促進社會學研究從內容、方法到基本理論都有了重大變化。其研究領域日益擴展,眾多的分支學科齊頭並進,各種流派異彩紛呈,實用傾向更為加強;理論研究更側重於社會結構分析、社會心理分析、社會文化分析等,呈現出多樣性和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使社會學研究的方法和手段有了極大的改進,社會統計、定量分析和數理分析等引起社會學家的高度重視。

在西方社會學理論研究中,歐洲的主要貢獻是在社會學的發展早期,涌現出了孔德、斯賓塞、塗爾干、韋伯等一大批社會學宗師,他們的理論對以後社會學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社會學的發展趨勢是美國社會學發展獨占鰲頭,在五十到六十年代美國社會學的優勢幾乎到了舍我其誰的程度。

根據七十年代初的統計,全美擁有可授予社會學博士學位的部門和結構已達100個以上,芝加哥、哈佛、哥倫比亞、加州柏克萊、密歇根等大學的社會學系與社會學研究機構更是聞名於世。全美社會學專業雜志有數十種之多,各種基金會與私人財團為社會學研究提供了巨額經濟資助,社會學受到廣泛重視。

但是,不管是在歐洲還是在美國的眾多社會學理論流派中,還沒有一種理論可以左右整個社會學界。

西歐的社會學一般認為西方社會學的奠基人是19世紀的法國人孔德(1798—1857年),他首先使用了「社會學」一詞,並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學方法來研究人類社會。隨後,英國的斯賓塞、法國的塗爾干、德國的韋伯等都對社會學的完善與發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埃米爾·塗爾干(1858—1917年)被人看成是現代社會學的真正創始人之一,他使現代社會學成為正式的大學課程。1887年,法國主管高等教育的部門正式同意塗爾干在波爾多大學文學院開設一門正式課程。1906年,他在巴黎大學被任命為全法國第一位社會學教授。

塗爾干是實證主義社會學的代表。他認為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是「社會事實」.所謂社會事實就是發生在社會集體層次上的現象,即「個人每時每刻都遵守的、存在於個人之外的集體行為和思維方式之現實」。他認為社會本身是一種實體,具有不能用個人的行動來說明的獨特性質。主張把社會事實看作物理、化學、生物、心理等事實一樣的存在,因此,他主張對社會事實應當用研究其他自然現象的方法來研究,而不應當像研究哲學那樣從某些抽象的假定進行推演。

馬克斯·韋伯(1864—1920年)是理解社會學的主要代表。他同塗爾於的看法相反,認為客觀存在的只是每個具體的個人及其社會行動,社會作為實體並不存在。因此,對社會的研究只能從作為客體存在的個人及其社會行為出發,而不能從社會結構或社會本身出發。由於個人的行動與主觀的意圖、動機、目的、意志、興趣等緊密相關,所以要解釋個人的行動,就必須首先「理解」它,主觀理解是社會學知識的獨特特徵。在社會學研究領域中,韋伯不主張採用實證等自然科學的方法,而主張採用主觀的理解方法。

以塗爾干為代表的實證主義社會學和以韋伯為代表的理解社會學,是現代社會學的兩大重要流派,對以後的西方社會學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的社會學深深影響了美國的社會學。由於受戰爭的影響,許多社會學家流亡到了美國,推動了美國社會學的發展。二戰後,出現了美國的社會學深深影響歐洲社會學的局面。這一時期,歐洲的社會學的研究方向也發生了變化,戰前歐洲社會學家特別注重理論研究,戰後轉向重視現實問題的研究,專業分工也愈來愈細。

美國的社會學美國的社會學產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由歐洲傳人的。由於當時美國社會正經歷大轉變,出現了大量社會問題,急需社會學家加以研究與回答,從而促進了美國社會學的發展。耶魯、芝加哥等大學相繼開設了社會學課程。1905年還成立了美國社會學學會。

社會學傳人美國不久,就受到實用主義思潮的影響,過分重視實用問題的研究,忽視理論的研究。美國的社會學家竭力倡導社會學的研究應該密切結合當前的社會問題,由此出現了城市社會學、社會心理學、文化人類學等微觀社會學研究的繁榮。四十年代初,美國社會學界深感缺乏理論指導是無法提高研究水平的。於是,他們開始重視社會學中的理論研究,並涌現出一些新的理論。哈佛大學的帕森斯較早地開始了社會學的理論研究,並提出了結構一功能主義理論。在他的影響下,六十年代中期以後,交換論.沖突論、符號相互作用論、現象學社會論、結構主義社會論、新結構功能主義等新理論紛紛出現。這些理論對歐洲等地區的社會學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結構一功能主義是帕森斯1944年在《系統理論的現狀和前景》一文中首先創造的一個術語。它主張從理論的角度全面地研究整個社會,重點研究社會的結構及其組成部分在功能上的相互關系。1957年,帕森斯在《社會制度》一書中把結構一功能主義發展為社會系統理論,認為人在社會行動的過程中有選擇的能力,但是這種選擇受到支配社會結構的各種規范和價值觀的制約。因此,必須用結構一功能主義的理論作指導,研究整體的社會系統。以後,帕森斯的學生默頓修改完善了他的理論,認為要全面整體地研究社會系統是做不到的,而只能建立中等規模的理論,分析一系列的有限度的經驗現象。

結構一功能主義在五六十年代風行美國,但在六十年代下半期,該理論觀點受到眾多的批評,因為他們過分強調了社會的均衡、整合,忽視了社會沖突和社會變遷。

現代西方史學的發展趨勢現代西方史學發初於叨世紀初。當時西方傳統史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方面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歷史學的政治借鑒作用逐漸降低,人們由過去的重視經驗、重視過去轉向重視現實和未來,大量新興學科排擠了古老的歷史學,促使一些歷史學家開始探索史學變革的道路;另一方面,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文明帶來的災難,又使流行於史學界的相信科學和理性將給人類帶來幸福美好未來的進步觀念發生了根本動搖。歷史學家需要對人類的前途和文明的未來做出新的說明和解釋。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西方歷史學從內容、方法到基本理論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尤其是五十年代中後期,情況更為明顯,這使歷史學從「人文學」轉向了「歷史科學」。

現代西方史學把人類學。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數學、系統論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運用於歷史研究,進行跨學科的「科學式」的或「法則歸納式」的研究;在方法論上,開創了計量史學、比較史學、心理史學、口述史學等新的史學研究方法;在研究領域上,開展或發展了新社會史學、新政治史學、新人口史學、新家庭史學、新經濟史學等新學科研究領域;在學派上,出現了許多有影響的新流派。在20世紀出現的西方史學新流派中影響較大的是文化形態史學、年鑒學派、新社會史學派。計量史學等。

文化形態史學文化形態史學始創於20世紀初,其代表人物為德國的斯賓格勒和英國的湯因比。

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1880—1936年)是德國著名的歷史哲學家。第一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的時候,他正式出版了一部以比較文化形態學為理論體系的歷史哲學著作——《西方的沒落》,全面闡述了他的文化形態史學理論,在當時劫後餘生的歐洲人民中引起了巨大反響。

斯賓格勒認為全人類的歷史是不存在的,只有各個文化的歷史。他列舉了世界史上存在過的8種自成一體的高級文化:埃及文化、巴比倫文化、印度文化、中國文化、希臘羅馬文化(古典文化)、伊斯蘭文化、瑪雅文化、西歐文化,經過對它們的比較研究,他得出的結論是:每一種文化都有一個興衰的過程,猶如一年四季的變化,每種文化都有它的春夏秋冬,發展到如今,前七種文化或已死亡或已僵化,唯獨西歐文化尚存生機,但它已經處於沒落階段。

阿諾德·湯因比(1889—1975年)是英國著名的歷史學家,他花費了40年的心血寫成了12卷的輝煌巨著《歷史研究》,繼承。修改和發展了斯賓格勒的文化形態史學理論,使之在西方廣泛傳播,影響遍及社會科學的許多領域。

湯因比認為:「歷史研究可以自行說明問題的單位既不是一個民族國家,也不是另一極端上的人類全體,而是我們稱之為社會的某一群人類。」這樣的單位就是具有獨特的文化形態的社會,湯因比稱之為文明,他認為全世界曾經存在過的文明共37種。湯因比修改了斯賓格勒的文化演變的「四季說」,發展為起源、生長、衰落、解體和滅亡的「五階段說」,他不同意斯賓格勒的西方文明已在劫難逃的悲觀主義論調,認為人類文明的起源和生長的法則是人類對各種挑戰的成功應戰,如果處理得當,西方文明仍可保持活力。

年鑒學派年鑒學派誕生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法國,其創始人為費弗爾和布洛赫。該派因創辦《經濟與社會史年鑒》雜志而得名。他們倡導拓寬史學研究的內容,提出「總體歷史」的概念,就是把社會作為一個總體的、相互聯系的有機結構來認識,關注人類的全部活動。他們認為歷史著作不是描述性地重現過去,而是應該提出問題並作出系統的分析與闡述,歷史研究的主要內容應該是「人」。

二戰後,年鑒學派的新一代代表進一步完善了年鑒學派的理論。1949年費爾南·布羅代爾出版了一部影響巨大的著作《地中海與菲力浦二世時代的地中海世界》,使史學研究開辟了一種新的視野,創立了一種新的觀念,即人們所說的三個時段的觀念。

布羅代爾的著作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論述了地中海地區的地理環境;第二部分論述了16世紀時地中海地區的經濟狀況;第三部分論述了該地區的政治、軍事史,尤其是西班牙、土耳其爭霸地中海的過程。他在這里分成三個層次來論述,體現了不同而又相關的三種歷史時間:地理時間(長時段)、社會時間(中時段)、個別時間(短時段)。他還提出了與此相應的三個概念:「結構」、「情勢」、「事件」。他試圖更全面、更深入地反映地中海地區當時的人類生活情景。他認為「結構」是長期發生影響的因素;「情勢」是相當一段時間(中時段)發生影響的因素;「事件」是指一些突發事變,產生短時間影響的因素。

布羅代爾用三個時段的理論去完善年鑒學派的「總體歷史」理論,這些理論後來被許多西方史學家所採納,從而使年鑒學派成為具有廣泛國際影響的一個史學流派。六七十年代,這一學派的研究領域進一步拓寬,並翻新了研究方法。

年鑒學派是20世紀國際史學界最有意義和成就的一個學科發展典型,對於歷史科學的進步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新社會史學派新社會史學派是六十年代末在美國出現的史學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有:哈佛大學塞恩斯特魯姆的《貧窮與進步》、迪莫斯的《小聯邦》、格雷文的《四代人》、洛克里奇的仁個新英格蘭村鎮人查爾斯·蒂利的《社會學與歷史學的結合》等。這些著作的共同特點和方法是用社會科學概念和計量方法,把社會作為歷史研究的基本對象並以此為研究的組織原則。如格雷文認為,新社會史派是通過仔細而詳盡地考察特定地區的個人、家庭和團體經歷,來探索社會的基本結構和特徵。八十年代中期後,新社會史派在經歷了20餘年的鼎盛期後,其影響力日趨降低。

計量史學計量史學作為一種研究歷史的方法,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史記》,也可在近代找到應用的實例,但它真正作為一門現代史學派別發揮影響,是在叨世紀中期。二戰後,由於科技革命和經濟的繁榮,為歐美史學家既提供了計量工具又提供了使用這些工具的環境,使他們能把現代計量手段和方法與歷史研究相結合。當代不同的史學流派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了這種研究方法。計量史學作為一種方法,促進了史學研究精密化,改變了許多傳統觀念,彌補了定性抽象分析的不足,拓寬了研究領域。深化了研究層次,簡化了手工繁重勞動,有利於集體協作項目的開展和完成。

計量史學作為一種研究方法,大致包括三種功效,一是製作反映計量模型,即用模擬的歷史現象和過程來揭示歷史進程的規律性;二是製作反事實模型,即製作沒有發生過但有可能發生的歷史進程模型,用以探尋歷史進程的多樣性;三是廣泛使用計量分析方法,如平均數、相關和回歸分析、趨勢計算、隨機變數和概率論等等,其目的是求得歷史結論的科學化、精密化。

F. 怎樣理解社會學與歷史唯物主義的關系

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的偉大理論貢獻,馬克思和恩格斯在闡述這一社會歷史理論新的科學發現時把它叫做唯物主義歷史觀,而從來沒有稱之為「社會學」.眾所周知,在當時孔德和斯賓塞的社會學只是一種實證主義和唯心論學說.列寧在《什麼是『人民之友』以及他們如何攻擊社會民主主義者?》一書中指出:只是由於有了歷史唯物主義,才「第一次使人們有可能極科學地對待歷史問題和社會問題」,「第一次把社會學提到了科學的水平」,「第一次使科學的社會學的出現成為可能」.這就是說,列寧把歷史唯物主義看作科學的社會學的哲學理論基礎,但是列寧並沒有把歷史唯物主義等同於科學的社會學.
然而,蘇聯學者卻按照自己對列寧這一論述的理解,把歷史唯物主義規定為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的社會學.例如,米丁、易希金科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編著的《辯證法唯物論辭典》中寫道:社會學是「關於社會一般的發展法則之學.依此見解,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學,就是歷史唯物主義.」(新中國書局1949年版)康斯坦丁諾夫寫道:「馬克思和恩格斯重新制定了科學的社會學,即歷史唯物主義,也就是關於社會經濟形態發展的一般規律的科學.(《社會主義社會和歷史唯物主義》,《在馬克思主義旗幟下》1936年第12期)這種觀點一直持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相當一段時間,仍然頗為流行.但是,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要求對社會生活諸領域的各種社會現象和紛繁復雜的社會問題,進行多方面的綜合研究和理論概括.而用歷史唯物主義「等同」或「代替」科學的社會學,勢必使歷史唯物主義的體系過於龐雜而又容納不了不斷發展著的社會生活.於是重新提出了歷史唯物主義和科學的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問題,而科學的社會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研究也就重新開始.
那麼,歷史唯物主義和科學的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有哪些異同呢?歷史唯物主義和一般社會學的關系又是怎樣的呢?我們知道,歷史唯物主義和科學的社會學都是以人類社會和社會生活為研究對象的.但是,它們的學科性質,它們對待社會現象的研究視角、研究層次,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結論卻是不盡相同的.
首先是學科性質方面的差異.歷史唯物主義的學科性質是哲學,是歷史的邏輯,或者說是社會歷史的辯證唯物主義科學.而科學的社會學的學科性質則是一門綜合性科學,是綜合性的社會科學.弄清歷史唯物主義和科學的社會學學科性質方面的差異,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如果我們不強調地說明歷史唯物主義的性質是哲學,而不是綜合性的或具體的社會科學,就會歪曲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性質.如果我們把歷史唯物主義混同於一般的社會學,認為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就是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學,這顯然是歪曲了作為馬克思的新世界觀並以哲學理論形態出現的歷史唯物主義的性質.

G. 社會學包括歷史學嗎

社會學里有一歷史社會學的分支學科。但社會學與歷史學是相互獨立的學科。

H. 社會學起源社會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1、「社會學」一詞是由孔德(Auguste Comte)首創的,他試圖使用一種物理學的方法來統一所有的人文學科——包括歷史、心理和經濟學,從而建立經得起科學規則考驗的學科,原本他用「社會物理學」來稱呼這個新的學科。他的貢獻主要是他使得社會科學終於脫離了人文領域。他的社會學理念是典型18世紀的:他相信所有人類活動都會一致地經歷截然不同的歷史階段,如果一個社會可以抓著這個階段,它就可以為社會病開出有效的葯方。
2、科學與數學:
社會學家研究時常常分析群體,如社會組織、宗教組織、政治組織及商業組織。他們研究社會群體間的互動、跟蹤源頭及發展過程、分析群體活動對各個成員的影響。社會 學家關心社會群體的特徵、群體間或成員間的互動影響及社會特徵(例如:性別、年齡、種族)對日常生活所帶來的效果。這些社會研究結果能夠協助教育家、立法者、行政人員、社工等解決社會問題並制定公共政策。大部分的社會學家都有多項專長,例如社會組織、社會分層及社會流動、種族關系、教育、家庭、社會心理學、城市、農村、政治及比較社會學、性別角色及關系、人口地理學、老年學、犯罪心理學及社會學應用。
今天,社會學研究人類組織、社會群體、社會互動等等都使用大量比較方法。社會學的發展對其它科學帶來額外的需求,這對研究現代工業社會是十分重要。
另一方面,社會學朝著微社會結構發展,例如:種族、社會階級、性別及家庭。因為有很多罪案發生、家庭問題產生了很大的社會壓力,急需要社會學來尋找解決方法。
社會學家透過量性研究來研究社會關系以預測社會變動。他們希望透過質性研究,如面談及小組討論,對社會運作有更深入的理解。有些社會學家正辯論著從中作出平衡填補兩者之間的空隙。例如:量性研究描述大型社會現象而質性研究描述個人如何理解大型社會現象。
社會學之間:
在二十世紀早期,社會學家及心理學家曾對工業社會作出研究,對人類學作出了貢獻。要留意一點的是人類學家都曾對工業社會作出研究。今天社會學及人類學主要分別在於研究不同的理論和方法而不是對象。
社會生物學是綜合社會學及生物學的一門新科學。雖然它很快獲得接受,但仍然有很多爭論的地方因為它嘗試使用進化及生物過程來解釋社會行為及結構。社會生物學家常被社會學家批評過份倚賴基因對行為的影響。社會生物學家卻說在自然之間和哺育存在一個復雜關系。故此社會生物學跟人類學、動物學、進化心理學有密切關系。這仍然是其他科學所不能接受的。一些社會生物學家像Richard Machalek要求使用社會學來研究非人類社會。
社會學跟社會心理學有關系,前者關心社會結構,後者關心社會行為。
3、社會學涵義:
社會學是一門研究社會事實(客觀事實:社會行為、社會結構、社會問題等;主觀事實:人性、社會學心理等)的擁有多重範式的學科,起源於19世紀三四十年代。是從社會哲學演化出來的現代學科。社會學是一門具有多重研究方式的學科。主要有科學主義的實證論的定量方法和人文主義的理解方法,它們相互對立相互聯系,發展及完善一套有關人類社會結構及活動的知識體系,並以運用這些知識去尋求或改善社會福利為主要目標。社會學的研究范圍廣泛,包括了由微觀層級的社會行動(agency)或人際互動,至宏觀層級的社會系統或結構,因此社會學通常跟經濟學、政治學、人類學、心理學、歷史學等學科並列於社會科學領域之下。
社會學在研究題材上或研究法則上均有相當的廣泛性,其傳統研究對象包括了社會分層、社會階級、社會流動、社會宗教、社會法律、越軌行為等,而採取的模式則包括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由於人類活動的所有領域都是由社會結構、個體機構的影響下塑造而成,所以隨著社會發展,社會學進一步擴大其研究重點至其他相關科目,例如醫療、軍事或刑事制度、互聯網等,甚至是例如科學知識發展在社會活動中的作用一類的課題。另一方面,社會科學方法(social scientific methods)的范圍也越來越廣泛。在20世紀中葉以來多樣化的語言、文化轉變也同時產生了更多更具詮釋性、哲學性的社會研究模式。

I. 如何理解歷史學和社會學的研究視覺的異同之處

不一樣,但是社會學和歷史緊密聯系,彼此密切相關。 不能脫離歷史和歷史社會學,不專能從屬社會學隔離。
葛教授霍華德表示:「歷史是過去的社會學和社會學是目前史」。
約翰說:「沒有社會學沒有歷史沒有根無果,社會學史

J. 歷史學和社會學的研究視覺的異同之處

相同點:都是大學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學科。

不同點:

一、起源時間不版同

1、歷史學:歷史學最早產生權於春秋戰國,孔子就已經開始歷史學教育,創作《春秋》著作。到

2、社會學:社會學起源於19世紀三四十年代。

二、性質不同

1、歷史學:是人類對自己的歷史材料進行篩選和組合的知識形式。

2、社會學:社會學是系統地研究社會行為與人類群體的學科,是從社會哲學演化出來的一門現代學科。

三、特點不同

1、歷史學:是個靜態時間中的動態空間概念。歷史學是由歷史、科學、哲學、人性學及其時間空間五部分有機組合而成。

2、社會學:主要涉及科學主義實證論的定量方法和人文主義的理解方法,它們相互對立、相互聯系,共同發展及完善一套有關人類社會結構及活動的知識體系,並以運用這些知識去尋求或改善社會福利為主要目標。

閱讀全文

與社會學與歷史學聯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