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華師大八年級歷史知識點

華師大八年級歷史知識點

發布時間:2021-03-05 20:39:02

㈠ 華師大版歷史八年級上內容

歷史八年級上冊(抄華東師大版) 目錄

第一單元 列強侵略和中國人民的抗爭
1兩次鴉片戰爭
2邊疆危機與甲午中日戰爭
3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4甲午風雲憶舊

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起步
5洋務運動與戊戌變法
6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
7新文化運動

第三單元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
8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9國民革命運動與南京國名政府的建立
10紅色政權的創建與紅軍長征
11重溫出征路

第四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12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13全民族抗戰開始
14同仇敵愾 抗戰到底
15回眸八年抗戰

第五單元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16兩種命運的決戰
17解放戰爭的勝利

第六單元經濟與社會生活
18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
19物質文明的進步
20大眾傳媒的興盛
21社會習俗的變化

第七單元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
22新式教育的發端
23科學技術的發展
24思想文化的演進
25科學的魅力

㈡ 八年級歷史知識總結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屬於該套教材中「我們傳承的文明」部分,在歷史教學中則屬於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近現代史。

《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的主題是工業文明的誕生和發展。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變又稱為現代化。工業文明的發展進程又可以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6世紀初到18世紀工業革命前,即工業文明的早期階段。在這一階段,工業文明首先在西歐興起。第二階段是工業革命開始以後到19世紀末。在這一階段,經過工業革命後,人類真正進入了工業社會,同時工業文明從西歐擴散到全球。第三階段是20世紀上半期。在這一階段,由於工業文明的全面到來,人類社會有許多不適應,出現了巨大的震盪,也進行了調整和探索。第四階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至20世紀70年代初。在這一階段,人類吸取了上一階段的經驗教訓,工業文明得到順利推進。第五階段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是工業文明深入發展的階段。

本冊教材規定的時間范圍是16世紀初至20世紀上半期,涵蓋工業文明歷程的前三個階段。因此,教材設立了三個單元與之對應。

按照這一指導思想,教材對以往的歷史教學的知識結構進行了篩選、重新評價和重新編排。

二、中外歷史混編

以往的歷史教學體系把中國歷史世界歷史分開,分別教授。這種做法有利有弊。本教材採取了中外混編的方式。這是基於以下幾點考慮。1.初中學生不需要那麼深入細致地分別了解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2.中國歷史是世界歷史的一部分,尤其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人類文明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缺少了中國歷史,難以看清世界歷史的全貌。3.單獨學習中國歷史,只從中國內部自身的發展考察歷史,不利於正確了解世界發展與中國發展的互動關系。尤其是在工業社會來臨之後,世界逐漸連成一個整體,中國的發展越來越受到整體世界的制約。採取中外混編的方式,可以把中國的文明進程放在世界文明進程的大背景下進行考察,從而更深刻地了解中國歷史。

中外混編不是簡單的世界史和中國史的拼盤,而是要把二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需要正確地在世界文明進程中給中華文明定位。

作為工業文明,它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產生途徑,因此各國的發展道路也有很大區別。一般認為,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有兩種類型,即內發型和傳導型。西歐是工業文明的發源地,是由內部因素逐漸積累自發地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的,稱為內發型現代化。北美也屬於這一類型。世界上其他大多數國家是在內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受到以歐美為代表的工業文明的沖擊,為了挽救民族危機,開始改革,向西方學習,從而走上現代化道路的,這稱為傳導型現代化。中國屬於這一類型。

從社會制度來看,在進入20世紀以前,已經步入工業文明階段的國家無一例外的都確立的是資本主義制度,傳導型現代化國家也模仿的是資本主義現代化。可以說,一直到19世紀末,工業文明表現為資本主義的一統天下。進入20世紀以後,這種情況發生了根本改變。俄國十月革命創立了社會主義現代化模式,土耳其經過凱末爾革命和改革創立了落後民族的現代化模式。中華民族在經歷了長期摸索之後,最終選擇了社會主義並取得了成功。

因此,本冊教材劃分的和工業文明進程相一致的三個單元中,分別有機地融入了中國歷史的部分。第一單元描述了工業文明興起於西歐時,中國仍然在農業文明的軌道上運行,達到了相當高的農業文明的水平。第二單元描述了歐美經過工業革命,中國明顯落後,在西方的沖擊下,一邊反抗侵略,一邊開始探索現代化道路。第三單元描述了中國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選擇社會主義道路並取得成功的過程。

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共同趨勢,但每一個民族在這一轉變中採取的具體類型不同,選擇的社會制度不同,則顯示出了文明的多樣性。

三、工業文明中的全球化進程

工業文明與農業文明的一個重大區別就是工業文明打破了各民族各地區封閉孤立發展的狀態,使世界連成一個整體,世界各個國家相互聯系,相互依賴,即全球化。當前,全球化迅猛發展。從人類文明的角度追溯全球化的歷史進程,對於深刻理解現實是十分必要的,也構成本冊教材的重要內容之一。

在本冊教材涉及的歷史時期內,與工業文明的三個發展階段相對應,全球化也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單元敘述了新航路開辟後,整體世界即全球化的開始。第二單元敘述了工業革命後,在尋求市場力量的推動下,整體世界最終形成。第三單元敘述了整體世界形成後,西方列強爭奪殖民地引起的災難性後果——世界大戰。

全球化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全球化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必然趨勢,反映了歷史的進步。人員的流動,物種的傳播,商品的交換,文化的交流,有力地促進了世界各民族各地區的發展,尤其是全球化把首先在西歐興起的工業文明傳播到世界,使亞非拉民族走上現代化道路。另一方面,全球化是以西方殖民擴張為載體的,伴隨著侵略與掠奪。全球化過程,特別是早期全球化過程,又是亞非拉地區殖民化的過程。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殖民體系瓦解,發達國家依然居於全球化進程的中心主導位置,建立了對發展中國家不利的不平等的世界政治經濟秩序。本教材力圖全面把握全球化的這兩重性,在第一和第二單元中分別做了敘述,既揭露全球化進程中西方殖民擴張的血腥,也肯定全球化的進步和積極作用。

四、若干具體問題的處理

1.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關系。

在工業文明的歷程中,物質文明起到決定性作用,物質文明的變遷帶動了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建設。第一單元和第二單元分別敘述了工場手工業階段和大機器生產階段的物質文明及其帶來的全面社會變遷。

2.工業革命。

以往歷史教學中把工業革命分為兩次,包括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從工業文明的宏觀歷史進程來看,第一次工業革命僅僅是工業文明全面到來的開始,直到第二次工業革命後才完成。因此,本教材把兩次工業革命作為整個工業革命來處理。

3.社會變遷問題。

與農業文明相比,工業文明意味著全面的社會變遷,而不僅僅是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變遷。與以往歷史教學體系不同,本教材增加了工業文明全面到來後,全球范圍和中國的工廠制、社會結構、都市化、社會生活等內容,以便全面反映工業文明的面貌,同時也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

4.俄國十月革命的性質問題。

以往的教學體系中,給俄國十月革命的定位是開辟了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新紀元。按照本教材的主題,從工業文明的角度來看,俄國十月革命還有另一個偉大的歷史意義,那就是在此前資本主義工業文明一統天下局面下,十月革命開辟了新型的發展道路,即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從而也證明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的歷史必然性。

㈢ 八年級上半年歷史的知識點。

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考綱知識點
一、林則徐虎門銷煙(1839年6月3日)(八上P3):「苟利國家生死以,起因禍福避趨之?」
1、英國走私鴉片的原因:扭轉對華貿易逆差。根本目的:打開中國市場。
2、鴉片走私對中國的危害:導致白銀外流,物價上漲;軍隊戰鬥力削弱;威脅到清政府統治。
3、林則徐禁煙的目的是:維護清政府的統治。
4、從鴉片的危害給我們的啟示:遠離毒品,珍愛生命。
5、意義:林則徐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林則徐是中國近代史上民族英雄。

二、《南京條約》(八上P4):
1、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1842年)
2、主要內容:①、割香港島給英國;②、賠款2100萬元;③、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④、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3、影響:中國領土主權不完整;增加了人民負擔;有利於外國資本主義的商品輸出,開始喪失獨立自主地位。

三、鴉片戰爭的影響:(八上P4)――標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1、1840年6月——1842年8月
2、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①社會性質:中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②社會任務:中國開始進入反侵略,反封建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③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四、左宗棠收復新疆(八上P12)
1、陝甘總督左宗棠提出不能「扶起東邊倒卻西邊」,力主收復新疆;
2、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採取「先北後南,緩進急戰」的策略。
3、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國懷抱。
4、1884年在新疆設立行省。

五、甲午戰爭與《馬關條約》(八上P15-17)
1、時間:1894年—1895年。 黃海大戰:鄧世昌犧牲。
2、結果:①中國戰敗。北洋海軍全軍覆沒。②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八上P17)。(內容:割遼東半島、台灣和澎湖列島給日本;賠款2億兩;增開重慶等為 通商口岸(外國資本主義勢力深入中國內地);允許日本開設工廠(標志大規模資本輸出,阻礙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
3、影響:使中國喪失更多的的領土和主權,中國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六、八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八上P19)
1、1900年,為了鎮壓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在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率領侵略中國。
2、《辛丑條約》(1901年)(八上P21)的主要內容:①清政府賠款4.5億兩白銀,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②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運動;③拆毀大沽炮台,允許各國派兵駐守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④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
3、危害:它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主權,使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辛丑條約》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七、洋務運動:19世紀60年代――90年代。(八上P25-27)
1、目的:維護清政府的封建統治。
2、主張:利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強兵富國,擺脫困境,維護清朝統治。
3、口號: 前期(60年代)以「自強」為口號,
後期(70年代)以「求富」為口號。
4、主要內容:①、創辦軍事工業(八上P25);②、創辦民用工業(八上P26);
③、籌建海軍(八上P26);(北洋,南海,福建三支海軍)
④、興辦新式學堂(八上P27)(近代第一所新式學校:京師同文館)。
5、評價(八上P27):洋務運動發生在中國近代社會新舊交替的特殊歷史階段,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洋務派的主觀目的是維護封建統治,而不是把中國引向資本主義。它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洋務運動為中國近代企業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八、公車上書(八上P29):
1895年,由康有為、梁啟超領導。揭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

九、戊戌變法(八上P30):是救亡圖存的愛國運動,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
1、時間:1898年6月——9月(共103天)
2、人物:光緒帝、「戊戌六君子」(八上P31)
3、失敗原因:①維新派脫離廣大人民群眾,只依靠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
②封建頑固勢力的反對和破壞。

㈣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 華師大版

初一歷史復習資料
第一課 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文化代表 距今時間 體質形態 工具製造 火的使用 觀念 社會組織 生產活動
元謀人 約170萬年 打制石器 會使用火 採集、狩獵
北京人 約70-20萬年 保留猿特徵 打制石器 會使用火保存火 原始群居 採集、狩獵
山頂洞人 一萬八千年 和現代人基本一樣 打制石器 磨光、鑽孔 人工取火 審美 氏族 採集、狩獵、捕魚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的人類是元謀人
2、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製造工具
3、我國歷史最早可以上溯到170萬年前
第二課 原始的農耕生活
原始居民 地域 距今時間 生產工具 房子 畜牧 手工業
河姆渡居民 長江流域 約七千年 磨製石器 耒耜 干欄式 家畜 紡織 陶器
半坡居民 黃河流域 約五六千年 磨製石器骨箭頭 半地穴式 豬狗 紡織 彩陶
1、我國較早種植粟的是半坡居民 2、我國較早種植水稻的是河姆渡居民
3、我國早期文字的雛形源於半坡彩陶 4、河姆渡原始居民用耒耜耕地,種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用石刀收割莊稼,主要糧食作物是粟。
第三課 華夏之祖
炎黃部落聯盟—→華夏族—→漢族——→中華民族
黃帝——→人文初祖
1、我國原始社會結束在禹時期 2、我國奴隸社會開始於公元前21世紀
3、部落聯盟民主推選首領的制度叫「禪讓」制。首先實施該制度的是堯推選舜為繼承人,結束該制度的是禹。夏朝的建立,標志著奴隸制度開始了。
第四課 夏、商、西周的興亡
夏的都城在陽城,統治中心地區,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帶。
夏朝的國家機構,是奴隸主階級壓迫平民和奴隸的工具
朝代 暴君 亡國之君
夏朝 夏桀 夏桀
商朝 紂 紂
西周 周厲王 周幽王
西周為什麼要實行分封制?分封制的內容是什麼?起了什麼作用
商朝曾幾次遷都,直到商王盤庚遷都到殷,統治才穩定下來。後來又稱商朝為殷朝。
約公元前1600年,湯戰勝桀,夏滅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戰。商滅,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鎬,又稱鎬京,歷史上叫西周。
第五課 燦爛的青銅文明
1、夏、商、西周是以農業為主的社會。那時候,農業上以知道選種、施肥和治蟲害。
2、、於商周同期,我國西南地區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種獨特的青銅文化,這就是舉世聞名的「三星堆」文化。
3、、我國古代稻、黍、粟、麥、豆被稱為五穀。
時期 青銅器鑄造情況
原始社會晚期 出現青銅器
夏 朝 青銅器種類逐漸增多
商 朝 青銅器生產規模大,品種多,工藝精美
西 周 青銅器種類更豐富,大量用於祭祀
第六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
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積極改革內政,發展生產;同時改革軍制,組建強大的軍隊,以「尊王攘夷」。
公元前7世紀中期,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
公元前7世紀後期,晉楚雙方在城濮大戰,晉軍勝。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後來,楚莊王做了中原霸主。
戰國七雄按東南西北到中間的順序排列為齊、楚、秦、燕、趙、魏、韓.
發生於公元前260年,秦、趙之間決定性戰役是長平之戰|。
第七課 大變革的時代
鐵農具:春秋出現,戰國推廣
牛耕:最遲春秋末年使用,戰國推廣。
1、戰國是我國封建制度的確立時期。 2、我國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3、戰國時期,李冰為秦國修築的都江堰是舉世聞明的防洪灌溉工程。
都江堰修建後,獲得「天府之國」美稱的是成都平原。
戰國時期,秦國經過商鞅變法,發展成為戰國後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戰國時期各國為什麼會開展變法運動
商鞅變法的內容和歷史作用是什麼?內容是:①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②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③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了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增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初一歷史復習資料
第八課 中華文化的勃興(1)
1、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2、商朝人刻在龜骨或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
3、商周青銅器上鑄刻的文字,叫 「金文」,也稱「銘文」。西周晚期,有人將文字整理成「大篆」。
4、今天的農歷又稱「夏歷」,據說來源於夏朝。
5、扁鵲是春秋戰國之際的名醫。他能用針刺、按摩、湯葯治療疾病。他總結出來的望、聞、問、切四種診斷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醫沿用。
6、屈原代表作《離騷》,離:遭遇 騷:憂愁
7、春秋戰國盛行「鍾鼓之樂」,其中以整套編鍾最為珍貴。
8、《詩經》記載公元前776年9月6日發生日食,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有確切日期的日食現象。
第九課 中華文化的勃興(2)
姓名 時期 著作 主要思想 備注
孔子 春秋晚期 《論語》 提出「仁」的學說,主張「愛人」,「為政以德」 《論語》由孔子弟子整理編寫
老子 春秋晚期 《道德經》 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 由戰國時期道家學派整理而成
墨子 春秋戰國時期 「兼愛」「非攻」,反對以大欺小、以強凌弱,支持正義戰爭
孟子 戰國 「春秋無義戰」,反對一切戰爭。「仁政」治國,輕徭薄賦,保護環境
韓非 戰國末期 主張改革,反對空談仁義,提倡法制
孫武 春秋晚期 《孫子兵法》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第十課 「秦王掃六合」
1、從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陸續滅掉六國,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定都咸陽。
秦始皇為了鞏固統治創了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
2、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字
3、焚書坑儒
4、北築長城,抵禦匈奴
5、南鑿靈渠,開發南疆
5、秦統一後在地方上推行郡縣制度。
6、秦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
7、秦朝疆域廣大,東至東海,西到隴西,北到長城一帶,南達南海。
8、秦統一六國的年代是公元前221年。
第十一課 「伐無道,誅暴秦」
秦的1、徭役繁重、 暴政 2、賦稅嚴重 3、刑法殘酷 4、秦二世更加殘暴
導致1、 陳勝、吳廣起義,公元前209,大澤鄉引發農民起義,在陳建設政權,陳勝為王。
起義失敗
2、項羽取得巨鹿之戰(前207)勝利
秦滅時,正式接受秦朝統治者投降的農民軍領袖是劉邦。
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歷史上稱為西漢。劉邦就是漢高祖。
第十二課 大統一的漢朝
文景時期,重視「以德化民」,國家富裕,歷史上稱這一時期統治為「文景之治」。
被皇帝譽為「強項令」的東漢敢於執法的廉吏是董宣。
我國封建社會歷史上的第一個盛世出現在西漢。
西漢的首都在長安,東漢的首都在洛陽。
為鞏固中央集權,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把儒家思想作為封建統治的正統思想。漢武帝還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長安興辦太學。
第十三課 兩漢經濟的發展
西漢時比較徹底地治理黃河是在漢武帝時。
王景治理黃河是在漢明帝時。
地方鑄幣權收歸中央始於漢武帝時。
「水排」是一種鼓風冶鐵工具。
東漢時,南陽太守杜詩發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風冶鐵。
第十四課 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
1、匈奴的傑出首領冒頓單於第一次統一了蒙古草原。
2、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大將衛青、霍去病出擊匈奴。
3、經過漠北戰役的沉重打擊,匈奴無力再與西漢對抗。
漢元帝時,王昭君出嫁呼韓邪單於,促進了漢匈友好。
漢武帝時,開始反擊匈奴,奪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區。
第十五課 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
西漢時期,人們把今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區和更遠的地方,稱為西域
公元前138年,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60年,西漢設置西域都護。
歐洲的古羅馬帝國被中國稱作「大秦」。
第十六課 昌盛的秦漢文化(一)
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紙出現在西漢早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初一歷史復習資料
2、東漢改進造紙術的重要歷史人物是蔡倫。
3、《九章算術》成書於東漢。
4、張仲景寫成的《傷寒雜病論》全面闡述了中醫的理論和治病原則。
5、張衡製造的地動儀是世界公認的最早的地震儀器。
造紙術未發明以前,古埃及人將字寫在紙草上,古代歐洲人將字寫在羊皮紙上。
東漢華佗最早製成了「麻沸散」。主要著作《五禽戲》。
第十七課 昌盛的秦漢文化(二)
世界三大宗教指:基督教、佛教、和伊斯蘭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西漢末年(公元前1世紀末)傳入我國中原地區(張騫通西域後,佛教沿絲綢之路逐步傳到中國)。(西漢為前206——公元25)
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東漢時期,道教在民間興起,創始人之一是張陵(道教徒尊稱他為張天師)。道教尊老子為教主,稱他為「太上老君」。
司馬遷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他生活在西漢漢武帝時代。
《史記》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史事,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秦漢時期的雕塑藝術水平很高,它的傑出代表詩轟動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馬俑。
第十八課 三國鼎立
奠定曹操統一北方基礎的戰役是官渡之戰。200年袁紹十萬大軍,主力直逼曹軍所在地官渡,曹操只有三四萬人,曹操火燒袁軍糧草,大敗袁軍。
208年曹操率二十多萬大軍南下,想要統一南北,孫劉聯軍五萬人馬在長江沿岸的赤壁一帶和曹軍對峙,周瑜指揮聯軍火燒赤壁,大敗曹軍。
220年,曹丕廢漢獻帝,稱帝,國號魏,定都洛陽,東漢結束。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222年,孫權稱王,國號吳,後定都建業。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
蜀國丞相諸葛亮,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人稱「卧龍」。
230年,孫權派將軍衛溫等,率軍萬餘人,橫渡台灣海峽,到達夷洲。
第十九課 江南地區的開發
266年,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奪位,建晉朝,都洛陽,史稱「西晉」。280年,西晉滅吳國。
從東漢末年以後,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數民族陸續內遷。316年,內遷匈奴人的一支武裝滅西晉。
西晉滅亡的第二年(317年),司馬睿重建晉朝,史稱「東晉」,都城在建康(282年建業改為建鄴,313年又改為建康,今南京)。
4世紀後期,氐族人建立前秦政權,前秦王苻堅用漢人王猛為丞相,統一黃河流域。
淝水之戰是我國歷史上又一個以少勝多的戰役。383年,苻堅以八十多萬兵力,欲滅東晉。東晉軍隊8萬人與秦軍隔淝水對峙。東晉要秦軍稍後退,便於晉軍渡河與之決戰。苻堅欲乘晉軍渡河時擊之,同意後退。誰料秦軍中漢人多,不願為秦賣命,一退潰不成軍。苻堅「草木皆兵」,秦軍「風聲鶴唳」。晉軍乘機進攻,大敗前秦。淝水之戰結束了前秦的統治,東晉在南方暫時穩定,經濟得以迅速發展。
420年,大將劉裕自立為帝,國號「宋」,結束東晉。此後,南方經歷了宋、齊、梁、陳四個王朝,總稱為「南朝」
第二十課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4世紀後期,,我國東北地區鮮卑族的一支強大起來,建立了北魏,439年,統一黃河流域。當時各族人民長期生活在一起,生產、生活相互影響,民族融合已經成為趨勢。
北魏建立以後,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洛陽迅速發展為一座壯觀城市。
孝文帝遷都洛陽後,進一步實行改革,主要措施包括:①在朝廷中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②官員及其家屬必須穿戴漢族服飾;③將鮮卑族的姓氏改為漢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為姓元;④鼓勵鮮卑貴族與漢族貴族聯姻;⑤採用漢族的官制、律令;⑥學習漢族的禮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國,提倡尊老、養老的風氣等。這些措施促進了民族融合。
第二十一課 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一)
南朝的祖沖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他利用並發展前人創造的「割圓術」,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確定為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這項成果領先世界近一千年。
北朝的賈思勰是我國歷史上著名農學家。他生活在北魏和東魏時期,做過東魏太守。他著的《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在世界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齊民要術》總結了北方人民長期積累的生產經驗,介紹了農、林、牧、副、漁業的生產技術和方法。
北魏的酈道元是我國古代傑出的地理學家。他寫的《水經注》,是一部綜合性的地理學專著,全書以注錄水道系統為綱,詳細地介紹了江河流經地區的山川、城鎮、地形物產、風土人情、歷史古跡等。
第二十二課 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二)
東漢末年,書法逐漸成為一種藝術。魏晉時期,書法字體由篆書、隸書轉化到楷書,草書和行書也逐漸流行。東晉的王羲之,集書法之大成,其字或端秀清新,或「飄若浮雲,矯若驚龍」,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王羲之被後人稱為「書聖」。
魏晉南北朝時繪畫藝術有較大發展,東晉的顧愷之最為出色,代表作有《女史箴圖》、《洛神賦圖》
為了宣傳佛教,北朝的統治者開鑿石窟,雕造佛像。山西大同平城附近的雲岡石窟和河南洛陽附近的龍門石窟,是著名的兩大石窟。
紙、墨、筆、硯是中國傳統的文房四寶。

㈤ 老師,八年級歷史都考哪些重點啊!

八年級歷史上冊期中復習提綱
第1課 鴉片戰爭
1、林則徐虎門銷煙
(1)背景:19世紀上半期,英國成為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把侵略矛頭指向中國。英國為了 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 ,掠奪白銀,向中國走私 鴉片 ,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林則徐上書 道光帝 請求嚴禁 鴉片 。
(2)經過: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下令將繳獲的全部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 。
(3)影響:虎門銷煙是 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 ,顯示了 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 。領導這場斗爭的林則徐,是 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
2、鴉片戰爭(時間:1840年6月------1842年8月)
直接原因: 林則徐禁煙 。
根本原因:是 為了打開中國的市場 。
3、中英《南京條約》
(1)時間: 1842年6月
(2)內容:
①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
②中國賠款2100萬銀元
③ 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④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3)影響:《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 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 條約。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地位。鴉片戰爭後,中國 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會。鴉片戰爭是 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
1、第二次鴉片戰爭
(1)原因: 西方列強既得利益,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 。
(2)時間: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英法聯軍 為主凶, 美俄兩國 為幫凶。
2、火燒圓明園
1860年10月,英法聯軍火燒 圓明園 ,這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3、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後,俄國趁機割佔中國領土 一百五十 多萬平方千米。其中侵佔我國領土最多的條約是《 璦琿條約 》。
4、太平軍痛打洋槍隊
(1)1851年,洪秀全在 廣西桂平金田村 發動起義,建立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
(2)1853年佔領南京改為 天京 ,定為都城,建立起與清朝對峙的政權。為推翻清朝統治,太平天國派軍隊北伐和西征。
(3)1860年,中外反動勢力勾結起來,成立了「 洋槍隊 」,由美國人 華爾 統領。
(4)1860年, 李秀成 在青浦痛擊了「洋槍隊」,是為「青浦大捷」。
(5)1862年9月,太平軍圍攻浙江寧波,慈溪的戰斗中,擊斃洋槍隊的頭目華爾,嚴懲了「洋槍隊」。
第3課收復新疆
1、 阿古柏侵佔新疆
(1)19世紀60至70年代,英國和俄國都虎視眈眈地想爭奪新疆,新疆面臨危機。
(2)1865年,中亞浩罕國派陸軍司令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佔領喀什噶爾。
2、左宗棠收復新疆
(1)「海防」(直隸總督李鴻章)與「塞防」(陝甘總督左宗棠)之爭。
(2)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為欽差大臣,督辦 新疆軍務 ,討伐阿古柏。
(3)1878年,除 伊犁 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國懷抱。
(4)19世紀80年代初,中俄兩國簽訂條約,中國收回伊犁,但俄國割佔了中國西部的一塊領土,並索取大量賠款。
(5)1884年,為加強西北邊疆的管理和防務,根據左宗棠的建議,清政府在新疆設立 行省 。
(6)意義:新疆的收復,不僅打擊了侵略者的氣焰,而且維護了國家的利益,民族的尊嚴,同時對新疆的開發和建設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
第4課 甲午中日戰爭
1、黃海大戰
(1)原因:日本為 實現征服朝鮮 ,侵略中國, 稱霸世界 而蓄意挑起戰爭。
(2)時間:1894年7月-----1895年4月
(3)經過:1894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
(4)主要戰役: 黃海大戰 , 威海衛戰役
(5)在黃海海戰中,愛國將領:致遠艦管帶 鄧世昌 英勇犧牲。
(6)1895年初,日軍攻佔威海衛, 北洋艦隊 全軍覆沒。
(7)結果:清朝戰敗, 簽訂《 馬關條約 》
2、《馬關條約》
(1)時間:1895年4月
(2)雙方:中國(李鴻章)和日本(伊藤博文)。
(3)內容: ①清政府割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給日本 ②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 ③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 ④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4)影響: 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
第5課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八國聯軍攻佔北京
(1)1900年,義和團運動發展到京津地區,斗爭矛頭直指 帝國主義侵略勢力 。
(2)6月,為鎮壓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英、俄、德、法、美、日、意、奧八國聯軍2000多人隊伍,由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率領從大沽經天津向北京進犯。在 侵略軍 遭 義和團 迎頭痛擊,狼狽逃回天津。8月中旬,攻陷北京。到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對中國人民犯下滔天罪行。
2、《辛丑條約》
(1)時間:1901年9月
(2)李鴻章與英、俄、德、法、美、日、意、奧簽訂。
(3)內容:①清政府向各國賠款白銀4.5億兩,以海關稅收作擔保,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②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在界內居住。 ③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④清政府拆毀天津大沽到北京的炮台,允許列強各國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
(4)影響:《辛丑條約》的簽訂,給中國人民增加了 新的沉重的 負擔,清政府 完全成為 西方列強統治中國的 工具 ,中國 完全 淪為 社會。
3、知識聯想:中國是怎樣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
答:開始淪為:鴉片戰爭——《 南京條約 》;
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戰爭——《 馬關條約 》;
完全淪為: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辛丑條約 》,清朝政府成為他們統治中國的 。
第6課 洋務運動
1、洋務運動
(1)背景: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朝內外交困 。
(2)統治集團中一些較為開明的官員主張利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強兵富國,擺脫困境,維護清朝統治,他們被稱為「洋務派」。
代表人:中央以 恭親王奕 為代表,地方以 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 等為代表。
(3)時間:他們從19世紀60—90年代,掀起一場「 師夷長技 」的 洋務 運動。
2、內容
(1)前期以 自強 為口號,創辦 近代軍事 工業,如:1861年, 曾國藩創辦的安慶內軍械所 1865年,李鴻章在上海創辦江南製造總局,是洋務派開辦的最大的近代軍事工業 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創辦福州船政局,開辦船政學堂。
(2)後期以 求福 為口號,創辦 民用 工業,如:李鴻章創辦的輪船招商局;張之洞創辦的湖北織布官局和漢陽鐵廠。
(3)為實現「自強」的目的,積極籌建 陸海軍 ,如: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軍。
(4)開辦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等,如1862年成立的 京師同文館 是洋務派創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
3、評價洋務運動
(1)性質:洋務運動是一次失敗的 封建統治者 的自救運動。
(2)目的:維護 封建統治 ,而不是把中國引向資本主義。(也是也是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
(3)作用:①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②為中國近代企業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③客觀地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第7課 戊戌變法
1、公車上書
(1)背景:《 馬關條約 》的簽訂。
(2)主要人物:康有為、梁啟超。
(3)時間:1895年春
(4)意義:為維新變法運動拉開了 序幕 。
(5)公車上書失敗後, 康有為、梁啟超 創辦《萬國公報》,通過介紹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經濟情況,繼續宣傳維新變法。不久,他們聯合 朝中大臣 在北京組織 強學會 ,定期集會講演。隨後,他們又把《萬國公報》改名為《中外紀聞》,作為強學會的機關報發行。 維新派 的政治團體形成了。
2、百日維新
(1)時間:1898年6月至9月,前後103天,「百日維新」。
(2)內容:①政治: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 維新 人士;②經濟:鼓勵私人興辦 工礦企業 ;③軍事:訓練 新式 陸海軍;④思想文化: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 新思想 ,創辦報刊,開放言論。
(3)影響:在社會上起了思想 啟蒙 作用,但不可能實現救亡圖存的願望,不可能是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道路。
(4)1898年是舊歷戊戌年,因此稱這次變法為「 戊戌變法 」。
(5)9月,以慈禧太後為代表的 頑固派 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逮捕維新人士,殺了譚嗣同等人,戊戌變法失敗。
教訓: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在 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舊中國是行不通的。
第8課 辛亥革命
1、孫中山創建革命黨
(1)1894年11月,孫中山在檀香山建立興中會,喊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
(2)成立中國同盟會。
①時間:1905年8月。②地點:日本東京。③領導人:孫中山為總理。
④性質:這是第一個全國規模的 政黨。
⑤綱領:「 , , , 」
⑥目標:推翻清朝統治,建立 共和國
⑦革命旗幟(指導思想):三民主義(即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機關刊物:《民報》
⑧影響:
2、武昌起義
(1)時間:1911年10月10日晚
(2)過程:革命黨人在湖北武昌發動起義,起義軍迅速佔領楚望台軍械庫。第二天清晨起義軍完全佔領武昌。湖北獨立。
3、中華民國成立:
(1)時間:1912年1月1日
(2)地點:南京。
(3)人物:選舉孫中山為中華 臨時大總統。
4、辛亥革命的意義:
積極地:①推翻了 ,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 帝制,建立起 ;②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局限性:辛亥革命的果實被北洋軍閥 竊取,沒能完成 的任務,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性質沒有改變。
教訓:資本主義道路在 的舊中國是行不通的,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第9課 新文化運動
1、新文化運動
(1)前期背景:西方傳入的 、 、 、 等思想觀念受到歡迎,而竊取辛亥革命果實的袁世凱,為實現獨裁和專制,倒行逆施,頒布《中華民國約法》,規定「國民教育,以孔子之道為修身大本。」新舊思潮發生了激烈沖突。
後期背景: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新世紀的曙光」。
(2)興起的標志:
(3)宣傳陣地:《新青年》雜志。
(4)兩面大旗: 和
(5)代表人物:
陳獨秀:創辦《新青年》,掀起新文化運動。
主要內容:①提倡 ,反對獨裁專制;②提倡 ,反對迷信盲從;③提倡 ,反對舊道德;④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李大釗:1918年在《新青年》發表《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宣揚馬克思主義,這年年底,在北京創辦《 》。
胡適:主張以 代替文言文,為新文學形式作出初步設想。
魯迅:《 》樹立新文學典範。
(6)意義:①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 運動。②它啟發著人們追求 和 ,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③為 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④不過,新文化運動中也對東西文化絕對 或絕對 的偏向,影響到後來。
第10課 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1、五四愛國運動
(1)背景(導火線): 。
(2)時間:1919年5月4日
(3)性質: 運動
(4)兩個中心:北京(前期5月4日)、上海(後期6月5日)
(5)口號:①外爭 ,內懲 ;②取消「二十一條」③反對在對德「和約」簽字④誓死力爭,還我 。
(6)經過:前期:北京學生舉行遊行示威(口號)大罷課;後期:上海工人大罷工、商人罷市、學生罷課。
(7)領導人:陳獨秀 李大釗
(8)結果:①北洋政府被迫釋放學生,②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③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五四運動取得初步的勝利。
(9)五四精神:徹底地不妥協地 的愛國精神。
(10)意義性質: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 的愛國運動。是中國 革命的開始
2、中共的誕生
(1)標志:1921年7月21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的召開
(2)人物:毛澤東、董必武、李達等13人,代表全國五十多個黨員,共產國際的代表也出席了大會。
(3)一大的內容: ①黨的名稱:中國共產黨;②黨的奮斗目標: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③黨的當前任務:組織工人運動;④黨的機構:產生黨的領導機構——中央局,陳獨秀為書記
(4)一大的意義:正式宣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 。
(5)共產黨性質: 。
第11課 北伐戰爭
1、黃埔軍校(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
(1)創建時間:1924年;
(2)地點:廣州黃埔
(3)領導機構:校長: ;政治部主任:
(4)性質: 建立的一所革命軍校
(5)目的:創造 ,挽救中國的危亡。
(6)貢獻:黃埔軍校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政治和軍事人才,為國民革命軍的建立和 戰爭的勝利進行奠定了基礎。
2、北伐戰爭
(1)時間:1926年7月
(2)對象: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
(3)目的:推翻 的統治,統一全國
(4)主戰場: 、
(5)北伐軍總司令:
(6)北伐戰爭先鋒:第四軍 獨立團。
(7主要戰役:汀泗橋, ,武昌;在 戰場消滅了 主力;出師不到半年,北伐軍從珠江流域打到 流域,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到武漢
(8)性質: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 的國民大革命
3、在北伐戰爭勝利進軍時, 、 等國民黨右派突然叛變革命,大肆屠殺 人和國民黨 派。
(1)事件:1927年4月。
(2)後果: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運動失敗,第一次 合作也破裂了。
4、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
(1)時間:1927年4月;
(2)成立地點:南京;
(3)性質:代表 利益的反動統治。它對外投靠帝 ,對內鎮壓 革命運動。
第12課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八一南昌起義
(1)時間:1927年8月1日(八一建軍節)
(2)領導: 、 、朱德等人
(3)地點:江西
(4)意義:①南昌起義打響了 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 槍,
②成為中共創建 軍隊、獨立領導 斗爭的 。
2、秋收起義
(1)時間:1927年9月
(2)領導人:
(3)地點: 邊界
(4)結果:從攻打城市到進攻敵人力量較為薄弱的農村,建立中國 農村革命根據地——— 革命根據地。
3、井岡山會師:
(1)時間:1928年4月
(2)會師雙方:朱德、陳毅和毛澤東率領的軍隊改編成立 軍。
(3)領導人:軍長: 黨代表:
(4)意義:這是 第一支堅強的隊伍,紅軍在井岡山開展武裝斗爭,井岡山根據地不斷鞏固壯大。
4、南昌起義、秋收起義意義
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等是中國共產黨 革命戰爭、創建 軍隊建立 革命根據地的開始。

㈥ 八年級上歷史知識點

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考綱知識點
一、林則徐虎門銷煙(1839年6月3日)(八上P3):「苟利國家生死以,起因禍福避趨之?」
1、英國走私鴉片的原因:扭轉對華貿易逆差。根本目的:打開中國市場。
2、鴉片走私對中國的危害:導致白銀外流,物價上漲;軍隊戰鬥力削弱;威脅到清政府統治。
3、林則徐禁煙的目的是:維護清政府的統治。
4、從鴉片的危害給我們的啟示:遠離毒品,珍愛生命。
5、意義:林則徐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林則徐是中國近代史上民族英雄。

二、《南京條約》(八上P4):
1、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1842年)
2、主要內容:①、割香港島給英國;②、賠款2100萬元;③、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④、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3、影響:中國領土主權不完整;增加了人民負擔;有利於外國資本主義的商品輸出,開始喪失獨立自主地位。

三、鴉片戰爭的影響:(八上P4)――標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1、1840年6月——1842年8月
2、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①社會性質:中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②社會任務:中國開始進入反侵略,反封建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③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四、左宗棠收復新疆(八上P12)
1、陝甘總督左宗棠提出不能「扶起東邊倒卻西邊」,力主收復新疆;
2、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採取「先北後南,緩進急戰」的策略。
3、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國懷抱。
4、1884年在新疆設立行省。

五、甲午戰爭與《馬關條約》(八上P15-17)
1、時間:1894年—1895年。 黃海大戰:鄧世昌犧牲。
2、結果:①中國戰敗。北洋海軍全軍覆沒。②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八上P17)。(內容:割遼東半島、台灣和澎湖列島給日本;賠款2億兩;增開重慶等為 通商口岸(外國資本主義勢力深入中國內地);允許日本開設工廠(標志大規模資本輸出,阻礙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
3、影響:使中國喪失更多的的領土和主權,中國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六、八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八上P19)
1、1900年,為了鎮壓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在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率領侵略中國。
2、《辛丑條約》(1901年)(八上P21)的主要內容:①清政府賠款4.5億兩白銀,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②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運動;③拆毀大沽炮台,允許各國派兵駐守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④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
3、危害:它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主權,使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辛丑條約》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七、洋務運動:19世紀60年代――90年代。(八上P25-27)
1、目的:維護清政府的封建統治。
2、主張:利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強兵富國,擺脫困境,維護清朝統治。
3、口號: 前期(60年代)以「自強」為口號,
後期(70年代)以「求富」為口號。
4、主要內容:①、創辦軍事工業(八上P25);②、創辦民用工業(八上P26);
③、籌建海軍(八上P26);(北洋,南海,福建三支海軍)
④、興辦新式學堂(八上P27)(近代第一所新式學校:京師同文館)。
5、評價(八上P27):洋務運動發生在中國近代社會新舊交替的特殊歷史階段,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洋務派的主觀目的是維護封建統治,而不是把中國引向資本主義。它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洋務運動為中國近代企業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八、公車上書(八上P29):
1895年,由康有為、梁啟超領導。揭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

九、戊戌變法(八上P30):是救亡圖存的愛國運動,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
1、時間:1898年6月——9月(共103天)
2、人物:光緒帝、「戊戌六君子」(八上P31)
3、失敗原因:①維新派脫離廣大人民群眾,只依靠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
②封建頑固勢力的反對和破壞。

十、中國同盟會(八上P33-34):(1905年)
1、地點:日本東京; 2、領導人:孫中山
3、性質: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4、同盟會的機關報是:《民報》
5、政治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6、三民主義: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十一、辛亥革命:(八上P34-36)
1、武昌起義(八上P34):
1911年10月10日爆發,史稱這次革命為辛亥革命。
2、、中華民國的成立(八上P35):
1912年1月1號(即中華民國元年)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
3、、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勝利果實(八上P36)
袁世凱取代孫中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竊取了辛亥革命勝利果實,建立起北洋軍閥的統治。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辛亥革命失敗了。
4、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辛亥革命是一次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5、失敗原因: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力量過於強大;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妥協性。

十二、新文化運動
1、 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八上P39)
①開始標志:1915年,陳獨秀創辦《新青年》,提出民主與科學口號。
②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蔡元培、胡適、魯迅。
③主要內容: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等。
2、「新世紀曙光」(八上P40):指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李大釗是舉起社會主義大旗的第一人,1918年發表《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預言:「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3、評價: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條件,推動五四運動的發生。不過,新文化運動中也有對東西方文化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向,這一直影響到後來。

十三、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八上P47)
1、導火線:巴黎和會拒絕了中國的正義要求。(P45)
2、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取消「二十一條」、反對在對德和約上簽字、懲辦賣國賊曹汝霖等人。
3、結果:初步勝利,罷免了三個賣國賊職務,並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4、歷史意義:①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愛國運動。
②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
③標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開端。
④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共成立准備條件。

十四、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八上P47-48)
1、成立時間:1921年7月23日
2、成立地點:上海(後轉移到浙江嘉興)
3、成立標志:中共「一大」的召開。
(大會通過黨綱,確定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黨的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大會選舉新的領導機構中央局,陳獨秀為書記。)
4、成立意義: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領導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

十五、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八上P50)
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標志著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革命統一戰線正式建立,即第一次國共合作實現了。

十六、北伐戰爭(1926年)(八上P51-52)
1、北伐的目標: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
2、北伐的主要對象:張作霖;吳佩俘;孫傳芳。
3、北伐的先遣隊:葉挺獨立團。(先後取得汀泗橋、賀勝橋等戰役的勝利,其所在的第四軍被譽為「鐵軍」)

十七、南昌起義(八上P55):
1、1927年8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周恩來、賀龍、朱德等人,率領革命軍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
2、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第一槍,標志中國共產黨創建人民軍隊,獨立領導革命戰爭的開始。

十八、秋收起義(1927年9月9日)(八上P56):
毛澤東領導,三灣改編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為建設一支新型人民軍隊奠定基礎。起義隊伍後來在井岡山建立革命根據地,開創中國革命勝利道路。

十九、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八上P56)
1、建立者:毛澤東
2、中國共產黨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的意義:井岡山等農村根據地的建立,為中國革命開創了一條走向勝利的道路,這就是從城市轉向農村,創建農村根據地,由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這是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勝利道路。

二十、遵義會議:(1935年在遵義召開)(八上P61)
1、內容:糾正了「左」傾冒險主義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軍事上由毛澤東、周恩來等負責指揮。
2、意義:①結束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黨中央的統治;
②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
③在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
④黨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二十一、紅軍的長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八上P60-62)
1、原因: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左」傾冒險主義錯誤的泛濫。
2、開始:1934年10月,紅一方面軍撤離中央革命根據地。
3、經過:中央根據地------向貴州進軍-----解放遵義-----四渡赤水河(打亂敵人的追剿計劃)-----渡過金沙江(跳出了敵軍的包圍)------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過雪山--------過草地———三軍大會師
4、勝利的標志:1936年10月甘肅會寧,紅軍三大主力會師。
5、勝利的歷史意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扼殺中國革命的企圖,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二十二、「九•一八」事變(八上P69):
1、1931年9月18日,日軍炸毀沈陽柳條湖村南滿鐵路的路軌,接著進攻沈陽。半年內東北三省淪陷。
2、這是日本為了轉嫁經濟危機,大規模侵略中國的開始。

二十三、西安事變(八上P70-71):
1、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扣留蔣介石,實行「兵諫」,逼蔣抗日。
2、中國共產黨從民族解放事業的大局出發,採取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正確方針。
3、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
4、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成為時局轉變的關鍵,它標志著十年內戰局面的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

二十四、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八上P74):
1937年7月7日,日軍炮轟盧溝橋附近宛平城,二十九軍奮起還擊,標志全國性的抗日戰爭爆發。

二十五、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標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八上P75)
國民黨發表《中國共產黨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蔣介石發表談話,承認中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

二十六、南京大屠殺(八上P76):
1937年12月,南京被占,日軍殺害中國軍民30萬人以上。

二十七、平型關大捷(八上P79):
抗戰以來首次大捷,由八路軍一一五師取得,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二十八、台兒庄戰役(八上P79):
在李宗仁指揮的徐州會戰中,中國軍隊取得台兒庄戰役的勝利。台兒庄戰役是國民黨正面戰場上的一次重大勝利。

二十九、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敵後戰場的戰略總後方。(八上P80)

三十、百團大戰(八上P80):
由彭德懷指揮八路軍取得,是抗戰期間中國軍隊主動出擊的最大規模的戰役,它大長了抗日軍民的志氣。

三十一、中共七大(八上P81-82):
1、為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決抗戰勝利後中國的發展前途問題。
2、1945年4月,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召開七大。
3、會上毛澤東作《論聯合政府》的報告,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
4、大會為爭取中國革命的最後勝利准備了條件。

三十二、抗日戰爭的勝利(八上P83):
1、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2、加速日本法西斯投降的事件:(1)1945年8月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2)蘇聯對日宣戰,出兵中國東北 。(3)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號召全國戰略大反攻。
3、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最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改變了100多年來中國人民反侵略戰爭屢遭失敗的局面,第一次取得反侵略的完全勝利。

三十三、重慶談判(八上P89):「我們不但必須打敗蔣介石,而且能夠打敗他。」
1、目的:盡一切可能爭取和平,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陰謀。
2、時間:1945年8月-10月
3、中共談判代表: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
4、結果:簽定了《雙十協定》(1945、10、10)

三十四、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是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的開始,揭開反攻序幕。(八上P90-91)

三十五、三大戰役(八上P93-96):
1、1948年9月-1949年1月
2、遼沈戰役:林彪、羅榮桓指揮東北人民解放軍,解放東北。(P93)
3、淮海戰役:劉伯承、鄧小平、陳毅指揮中原解放軍和華東解放軍,奠定了解放長江以南各省的基礎。(P95)
4、平津戰役:東北解放軍和華北解放軍合力,北平和平解放,基本解放華北地區,奠定了全國勝利的基礎。(P95)
5、三大戰役的作用: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的主力軍隊,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三十六、渡江戰役(八上P96):江西湖口到江蘇江陰。
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標志著國民黨在大陸統治結束。

三十七、開眼看世界的思想家(八上P114):
1、要改變現狀,必須學習西方的長處。
2、《海國圖志》:
(1)作者:魏源,生活在鴉片戰爭時期。
(2)寫書目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學習外國的長處用來抵制外國侵略。
(3)內容:系統介紹南洋、歐美各國的歷史地理。
3、《天演論》:
(1)作者:嚴復,戊戌變法時期的啟蒙思想家。
(2)主張:要救國,只有效法西方,推行威信變法。
(3)進步觀點:宣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後勝於今」。
(4)意義:在當時的中國,啟發了知識界去探索西方先進的社會,也打擊了封建頑固勢力。

給你幾個網址,裡面有歷史試題
http://www.x5dj.com/Group/default.aspx?GroupID=3028&CategoryID=45235
http://blog.hexun.com/group/commontag.aspx?tagid=1260680
http://www.ls11.com/Index.html
http://www.xueke.com.cn/
http://www.xkb1.com/

㈦ 八年級上冊歷史知識要點歸納總結

1.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19世紀上半期,為了開辟中國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向中國走私鴉片的直接原因:為了扭轉貿易逆差.
2.1839年,林則徐被道光帝派往廣州進行禁煙,進行暗訪密查,緝拿煙販,收繳鴉片.6月在虎門海灘銷毀鴉片,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領導這場斗爭的林則徐,成為民族英雄,這次活動成為鴉片戰爭的導火線.
3.1840-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4.1856-1860年,英法聯軍為進一步打開中國的市場,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佔領北京後,火燒圓明園.
5.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後,俄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佔了中國東北和西北領土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結合第8頁表格和第9頁圖掌握)
6.1851-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1853年佔領南京改為天京,定為都城,建立起與清朝對峙的政權.為推翻清朝統治,派軍隊北伐和西征.
7.左宗棠作為欽差大臣,採取"先北後南,緩進急戰"的策略,收復了新疆.為加強西北邊疆的管理和防務,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
8.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失敗後,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地化程度.
9.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矛頭直指帝國主義侵略勢力.
10.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學生的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1.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前期以"自強"為口號,採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了安慶內軍械所,江南製造總局, 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軍事工業.後期以"求富"為口號,開辦了一些民用工業,如李鴻章在上海創辦的輪船招商局,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等.從 70-80年代籌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軍.1862年創辦的京師同文館是洋務派創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
12.評價洋務運動(第30頁內容,重點掌握)
13.1895年春,康有為領導的"公車上書"揭開了變法維新的序幕.
14.1898年6月到9月,光緒帝發布了一系列變法令,內容( P33):要求從政治,經濟,軍事,教育,思想五個方面掌握.
15.1894年,孫中山組織了革命團體興中會.1905年,他建立統一的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孫中山當總理,通過了推翻清朝統治,廢除君主專制,建立民主共和國,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綱領,它的成立,大大推動了全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創辦的機關刊物《民報》,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16.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實被北洋軍閥袁世凱竊取,沒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17.1915年,陳獨秀等知識分子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旗幟,以《新青年》雜志為主要陣地,掀起新文化運動.以四提倡四反對為主要內容,向尊孔復古逆流進行攻擊,從而在社會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18.1918年,李大釗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文章,進行宣傳馬克思主義.
19.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不過,新文化運動中也對東西文化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向,影響到後來.
20.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等校學生舉行示威,要求"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取消"二十一條",反對在對德"和約"上簽字,懲辦賣國賊要求,遭到北洋軍閥政府的鎮壓.6月初,上海工人舉行罷工,商人罷市,支持學生斗爭,工人階級起了巨大的作用,結果政府被迫釋放學生,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拒絕在和約上簽字.五四運動取得初步的勝利.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21.1921年7月在上海召開的中共一大通過了黨的綱領,確定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
22.1922年中共二大,確定黨的民主革命綱領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建立民主共和國.這是在中國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23.1924年創辦的黃埔軍校由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培養了大量軍事政治人才.
24.1926年,廣東國民政府北伐,目的: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對象: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主要戰場:湖南,湖北;主要戰役:汀泗橋,賀勝橋;在兩湖戰場消滅了吳佩孚主力;出師不到半年,北伐軍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到武漢.
25.1927年4月,蔣介石叛變革命,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它對外投靠帝國主義,對內鎮壓人民革命運動.
26.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朱德等人,領導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統治的第一槍.
27.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進攻敵人力量較為薄弱的農村,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等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開始.
28.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在未能粉碎敵人第五次"圍剿"後被迫進行戰略轉移,進行長征.
29.1935年1月,黨中央召開遵義會議,會議解決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的指揮權,肯定毛澤東的正確主張.確定軍事上由毛澤東,周恩來等負責指揮.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次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30.長征途中,渡過金沙江跳出敵人的包圍,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同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宣告長征勝利結束.長征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幹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31.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時,蔣介石要求駐守東北的張學良實行不抵抗政策,使東北三省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到半年時間全部淪於敵手.全國人民反對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內戰,抵抗日本的侵略.東北人民和部分東北軍部隊,組織抗日義勇軍,抵抗日軍的侵略.中共派楊靖宇組織東北游擊隊,開展抗日游擊戰爭.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開始.
32.九一八事變後,中共提出建立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要求國民政府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張學良,楊虎城接受了中共主張,為了逼蔣抗日,1936月12月12日,發動"西安事變".事變發生後,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的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從此,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33.1937年日軍向盧溝橋中國守軍發動進攻,製造七七事變,中國人民的全國性抗日戰爭從此爆發.在事變中,佟麟閣,趙登禹先後為國捐軀.平津相繼陷落,這時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
34.1937年12月,日軍佔領南京,製造了南京大屠殺,在六周時間內,屠殺中國居民達三十萬人以上.
35.在全面抗戰期間,中共領導的八路軍取得"平型關大捷",這是抗戰以來第一次大捷;為粉碎敵人的"囚籠"政策,1940年8月在彭德懷指揮下組織了百團大戰,這是抗戰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國民黨軍隊在1938年春取得台兒庄大捷.
36.抗戰勝利前夕,1945年4月,在延安召開中共七大,大會主要討論奪取抗戰勝利和勝利後中國將走什麼道路的重要問題.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放手發動發動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
37.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標志著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
38.在抗戰勝利後,蔣介石在美國的支持下陰謀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為了進一步贏得准備內戰的時間,也為了欺騙人民,邀請毛澤東到重慶談判.1945年8月到10月,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毛澤東在周恩來,王洛飛的陪同下,同國民黨進行談判,最後達成和平建國的"雙十協定".
39.1946年6月,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對中原解放區發動進攻,標志全面內戰爆發.
40.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軍挺進大別山威脅南京和武漢.標志戰略反攻的開始.
41.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發動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淮海戰役的勝利,奠定了解放長江以南各省的基礎(陳毅曾說, 淮海戰役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戰役的勝利,使華北全境基本解放.(P98)三大戰役的勝利,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一百五十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了,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42.1949年4月23日,解放軍佔領南京,標志統紿中國22年的國民黨政權的垮台.
43.狀元實業家張謇,在《馬關條約》簽訂後,中華民族面臨嚴重民族危機情況下,提出"實業救國"的口號,創辦了大生紗廠等一系列企業,同時興辦學校和開展慈善事業.一戰期間企業由於帝國主義放鬆了對中國民族資本的壓迫,獲得進一步的發展,但大戰結束後被吞並.
44.中文報紙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創辦的《申報》.1897年在上海創辦的商務印書館是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
45.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
46.揭開制鹼奧秘的侯德榜撰寫了《制鹼》一書,他的制鹼法被命名為"侯氏制鹼法".
47.近代開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中代表人物有魏源和嚴復.魏源他編成《海國圖志》一書,系統介紹了南洋,歐美各國的歷史地理,並說明編寫的目的是" 師夷長技以制夷".嚴復是戊戌變法時期的啟蒙思想家,他翻譯了《天演論》,闡述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後勝於今"的進步觀點.
48.戊戌變法期間,創辦了京師大學堂,這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
49.1905年清政府宣布廢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
50.魯迅代表作有《狂人日記》,《孔乙已》等;徐悲鴻代表作有《愚公移山》等;被稱為人民音樂家的聶耳的代表作是《義勇軍進行曲》,冼星海的代表作是《黃河大合唱》.

希望能夠幫到你!

㈧ 八年級上冊歷史復習提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第一單元 列強的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抗爭
1.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19世紀上半期,為了開辟中國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向中國走私鴉片的直接原因:為了扭轉貿易逆差.
2.1839年,林則徐被道光帝派往廣州進行禁煙.6月在虎門海灘銷毀鴉片,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領導這場斗爭的林則徐,成為民族英雄,這次活動成為鴉片戰爭的導火線.
3.1840-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1842年,英國侵略者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這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P5)
鴉片戰爭的主要影響:①中國從封建社會逐步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②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4. 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以英法聯軍為主凶,美俄兩國為幫凶,英法聯軍為進一步打開中國的市場,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佔領北京後,火燒圓明園.
5.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後,俄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佔了中國東北和西北領土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P9)
6.1851-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 1851年,農民革命領袖洪秀全在廣西桂平全田村發動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 1853年建立起與清朝對峙的政權.
7.左宗棠作為欽差大臣,採取"先北後南,「緩進急戰」的策略,收復了新疆.為加強西北邊疆的管理和防務,左宗棠收復新疆的基本史實:1876年左宗棠進軍新疆,1881年中國收回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
8.甲午中日戰爭(1894年):黃海海戰(鄧世昌壯烈犧牲,)
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失敗後,1895年4月,李鴻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簽訂了中日《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地化程度。(P17)
9. 1900年6月,美、英、法、德、意、日、俄、奧八國組成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是鎮壓義和團運動的劊子手,對中國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10.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同八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P22-23)
中國是怎樣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
答:開始淪為:鴉片戰爭———《南京條約》 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完全淪為: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辛丑條約》,列強通過發動戰爭,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不斷擴大侵略特權,使中國淪為其半殖民地,清朝政府成為他們統治中國的工具。
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艱難起步
11. 洋務派主要代表人物:中央:奕欣;地方: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目的:「師夷長技」,提出「自強」、「求富」的口號。性質:是封建統治階級的自救運動。)
軍事工業:①1865年,李鴻章在上海設立江南製造總局;②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成立福州船政局。民用工業:①1872年,李鴻章在上海成立輪船招商局;②1880年,李鴻章在天津設立電報總局;③1893年,唐胥鐵路通車。
1876年,中國出現的第一條正式投入運營的鐵路是淞滬鐵路。
12.評價洋務運動(第30頁內容,重點掌握)
(1)張謇是1894年科舉考試的狀元,他抱著實業救國的志向,回家創辦大生紗廠,該廠後來逐步發展成為一家較大規模的棉紡織企業。
(2)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鐵路工程師。1904年,他主持修築京張鐵路,1909年,建成通車,這是中國人自己設計和修築的第一條鐵路干線。
13. 「公車上書」(1895年,領導人:康有為、梁啟超),揭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其導火線是《馬關條約》的簽訂)
14.1898年6月到9月,光緒帝發布了一系列變法令,內容( P37):(1898年):①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②主要內容:經濟上:發展農工商業;軍事上:訓練新式陸海軍;政治上:創辦報刊,開放言論;取消多餘的衙門和無用的官職;文化教育上: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今後科舉考試廢除八股文。1905年清政府宣布廢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稱「百日維新」或「戊戌變法」
近代以來,列強入侵,國家危難,一些愛國的思想家認識到要改變現狀,必須學習西方的長處,代表人物先後有魏源和嚴復。其中魏源編著的《海國圖書》一書,系統介紹了南洋、歐美各國的歷史地理,並說明編寫的目的是「師夷長技以制夷」。 嚴復是戊戌變法時期的啟蒙思想家,他翻譯了《天演論》,闡述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後勝於今"的進步觀點。
15.孫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動:①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標志著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初步形成。②中國同盟會的成立:1905年由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口號:「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在發展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革命目標:推翻清朝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中國同盟會是中國第一個全國規模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16. 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在湖北武昌發動起義,史稱「武昌起義」。
意義:(P43)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實被北洋軍閥袁世凱竊取,沒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局限性:它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17.1915年, 新文化運動:①主要人物:陳獨秀(創辦《新青年》雜志,主張「文學革命」)、李大釗(宣傳馬列主義)、魯迅、胡適(《文學改良芻議》,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②口號:「打倒孔家店」③旗幟:「民主」、「科學」四提倡,四反對。④主要刊物:《新青年》;⑤主要陣地:《新青年》雜志和北京大學。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新世紀的曙光」,1918年,李大釗在《新青年》雜志上,連續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論文,頌揚十月革命。
19. 維新變法運動中設立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也是百日維新留下的唯一成果,1912年改為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發源地;1905年清政府宣布廢止科舉制度,科舉制度的廢除是中國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P51)
《申報》:1872年,在上海創刊,它是中國近代第一份商業性報紙。 商務印書館:1897年,在上海創辦,它以編印新式教科書、工具書和翻譯介紹西方的學術著作為主,是中國近代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之一。
照相術:於19世紀30年代末在西方國家誕生,40年代後傳入中國。
電影:1896年,上海徐園「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戲」,這是中國近代第一次放映電影,1905年,中國人自己拍攝了第一部影片《定軍山》,它揭開了中國電影事業的序幕。
剪發辮: 1912年,孫中山頒布剪辮令,要求留有發辮者,限期剪去辮子,去除舊俗,做中華民國新國民,它成為革命的標志。易服飾:①男士:西服、中山裝;②女士:女式高領服裝。改稱呼:革除「大人」「老爺」等前清官場的稱呼,規定民國政府的職員一律改稱職務;民間普通稱呼改為「先生」或「君」。
第三單元 新明主主義革命的興起
20. 五四愛國運動:①時間:1919年5月4日;②地點:北京;③領導者:陳獨秀、李大釗;④導火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⑤運動主力:6月3日以後,運動主力由學生轉向工人;⑥運動中心:6月3日以後,運動中心由北京轉移到上海;⑦口號:「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⑧結果:迫使北洋軍閥政府釋放被捕學生,撤銷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三人的職務,並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五四愛國運動取得了初步的勝利;⑨意義:它是一次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⑩「五四」精神: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精神;追求科學與民主的精神。
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21.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開的中共一大通過了黨的綱領,確定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P66)。意義:(P67)這次大會正式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
22. 黃埔軍校:1924年5月創辦,孫中山任總理,蔣介石任校長,廖仲愷任黨代表,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是國共合作後建立的一所革命軍校,作用:P70。
23. 北伐戰爭:①時間:1926年;②目的: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統治;③對象:張作霖、吳佩孚、孫傳芳;④先鋒:葉挺獨立團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贏得「鐵軍」稱號;⑤主要戰場:湖南、湖北;⑥戰役:汀泗橋戰役、賀勝橋戰役、武昌戰役。出師不到半年,北伐軍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到武漢。 北伐軍總司令:蔣介石
24.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 政變。
25.1927年4月18日,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反動統治,標志著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
26. 南昌起義:時間:1927年8月1日;領導人:周恩來,賀龍,朱德,葉挺;意義:它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人民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是創建人民軍隊的開端(P76);每年8月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27. 秋收起義:時間:1927年9月;主要領導人:毛澤東;意義:揭開了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序幕。(P77)
井岡山會師: 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領部隊來到井岡山,與毛澤東率領的部隊勝利會師,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後改稱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它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支堅強的部隊。(朱毛會師)
28.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在未能粉碎敵人第五次"圍剿"後被迫進行戰略轉移,進行長征。
紅軍長征:①起訖時間、地點: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據地;1936年10月、甘肅會寧地區。②路線:中央革命根據地→渡湘江→強渡烏江→解放遵義(召開遵義會議)→四渡赤水河(打亂敵人追剿計劃)→巧渡金沙江(跳出敵人包圍)→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吳起鎮會師→會寧會師。③意義:長征的勝利,是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的關鍵,表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29. 遵義會議召開的時間和歷史意義:時間:1935年1月;意義:①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②是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P78)
30. 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同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宣告長征勝利結束。長征的勝利,是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的關鍵。 長征精神:(P79~80)。所經歷的省,河(P80)
第四單元 偉大的抗日戰爭
31. 「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日本炸毀柳條湖段鐵路,炮擊東北軍駐地北大營,佔領沈陽城,張學良按蔣介石命令不予抵抗,東北三省淪亡。中國開始了局部抗戰。
民族戰歌:(P87)
32.九一八事變後,中共提出建立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要求國民政府停止內戰,一致抗日。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①時間:1936年12月12日;②發動人:張學良、楊虎城逼蔣抗日;③結果和影響: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預示著團結抗日新局面的到來。之後,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的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從此,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意義:(P89)
33.1937年日軍向盧溝橋中國守軍發動進攻,製造七七事變,中國人民的全國性抗日戰爭從此爆發。在事變中,佟麟閣,趙登禹先後為國捐軀。
「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以軍事演習為名,向中國駐軍發動突然進攻,挑起了全面侵略中國的戰爭。中國全民族抗戰從此開始。
34. 盧溝橋事變後,日軍又發動八一三事變,大舉進攻上海,接著又向南京進犯。1937年12月,日軍攻陷南京,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在六周時間內,屠殺中國居民達三十萬人以上。南京大屠殺是日本侵略者對中華民族犯下的嚴重暴行之一。 共赴國難:(P94)
35. 台兒庄戰役(屬於「徐州會戰」):1938年春,李宗仁率領中國軍隊在台兒庄消滅日軍一萬多人。是抗戰以來國民政府取得的重大勝利。意義:(P98)
36.在全面抗戰期間,中共領導的八路軍取得"平型關大捷",這是抗戰以來第一次大捷;
為粉碎敵人的"囚籠"政策,1940年8月八路軍在彭德懷指揮下,先後組織100多個團,在華北2000多公里的戰線上,向日軍發動大規模攻擊。史稱「百團大戰」。它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的戰役。戰績表:(P99)
37. 徐悲鴻、聶耳、冼星海、侯德榜的主要成就:①徐悲鴻是中國傑出的寫實主義畫家,代表作品有國畫《奔馬圖》、《愚公移山》等。②聶耳是人民音樂家,代表作品是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成為不朽的民族戰歌。③冼星海是人民音樂家,代表作品是《黃河大合唱》,成為中華民族音樂經典。④侯德榜揭開制鹼的奧秘,他的制鹼法被命名為「侯氏制鹼法」。
36. ①時間、地點:抗戰勝利前夕,1945年4月在延安召開。②主要內容:大會主要討論奪取抗戰勝利和勝利後中國將走什麼道路的重要問題。毛澤東作了《論聯合政府》政治報告;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大會通過的新黨章規定,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大會選舉產生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央領導集體。③意義:(P104)
37.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標志著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意義:(P105)
八年抗日戰爭,中國人民取得了偉大勝利,台灣也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第五單元 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38.在抗戰勝利後,蔣介石在美國的支持下陰謀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為了進一步贏得准備內戰的時間,也為了欺騙人民,邀請毛澤東到重慶談判。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在周恩來,王洛飛的陪同下,同國民黨進行談判。10月10日達成和平建國的"雙十協定"。(P113)
39. 1946年6月,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國民黨軍隊20多萬人,向中原解放區(宣化店)發起大規模進攻,全面內戰由此爆發。中共作戰原則: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
中共作戰戰術:運動戰。 結果:粉碎國民黨全面進攻。 (P115)
40. 時間:1947年3月 中共方針:誘敵深入
(1)中共中央 毛澤東、周恩來率中央轉戰陝北,指揮全國各戰場作戰,轉戰陝北。 轉戰陝北的作用及意義:極大地鼓舞了解放區軍民的戰斗意志和勝利信心,西北野戰部隊在彭德懷等指揮下,經過五個月連續作戰,粉碎了敵人對陝甘寧邊區的重點進攻。
(2)1947年3月,蔣介石集中25萬兵力,向山東解放軍發起大規模進攻,華東野戰軍在陳毅、粟裕等指揮下,打響孟良崮戰役,粉碎了敵人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41. 時間:1947年6月,戰略反攻的開始。 部隊:劉伯承、鄧小平率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 挺進大別山威脅南京和武漢。標志:千里躍進大別山,標志戰略反攻的開始。(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爭進攻的序幕)
42.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發動了三大戰役,①遼沈戰役(解放東北全境)、②淮海戰役(奠定了解放南方各省的基礎)、③平津戰役(基本解放華北全境),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154萬人,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戰役名稱 遼沈戰役 淮海戰役 平津戰役
時間 1948年9月—11月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指揮官 林彪、羅榮桓 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 林彪、聶榮臻、羅榮桓
作戰部隊 東北野戰軍 中原、華東野戰軍 東北、華北野戰軍
作戰戰術 關門打狗 中間突破 先打兩頭,後取中間
關鍵地點 錦州 徐州 北平
著名戰役發生地 塔山、黑山 碾庄、雙堆集、陳官莊 張家口、天津
43. 時間: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朱德向人民解放軍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分三路渡江作戰,國民黨的長江防線頃刻崩潰。
渡江戰役:1949年4月,戰線東起江蘇江陰,西至江西湖口。 戰果: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標志著統治中國22年的南京國民政府跨台;國民黨殘余勢力退往台灣。

㈨ 八年級歷史復習重點知識總結

我初中階段的學習方法的總結
初中階段的我,不僅努力學習了課內的文化知識,還留心總結了一些學習方法。漸漸地,我形成了一套有我的特色的學習方法,但如果你真正了解了我的學習方法的內涵與真諦的話,你會發現這一方法不僅僅是用於我,還適用於很多同樣的同學。由於我接觸的中上等的同學比較多,此方法更適用於學習上不錯,但總也不能十分拔尖的同學。
其實學習方法多種多樣,不同的人也要採取不同的學習方法。我寫這篇文章也只是想把我的制定學習方法的方法告訴大家。這樣才能真正使那些讀過此文的人受益。學習別人的方法切忌照搬。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見,通過實踐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有收獲。
還要在這里強調一點:學習不是苦差事,做好學習中的每一件事,你就會發現「學習,是一塊饃,你能嚼出它的香味來。」(此句引自肖復興肖鐵的《我教兒子學作文》1996年4月第一版211頁)
這一切都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經驗。我的思想也許比較獨特。合理的可以自己試試,偏激的乾脆掠過不讀。我會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1、 學習未動,興趣先行
2、 務學與求道
3、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
4、 態度決定一切
5、 不強調進步
6、 練就過硬的本領是學習的根本目的
7、 會玩、會偷懶、然後會學
8、 考試、分析考試結果、做出下一步計劃、調整自己
9、 學習別人
一、 學習未動,興趣先行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它深刻地闡釋了學習興趣對於學習的作用。
之所以把興趣放在首位,也是因為興趣是十分重要的。興趣能夠調度人的更多的精力在某一方面。如果你把興趣調整到學習上,那你就比別人多了許多精力,勝算也就大一些。
經常向一個學習很好的人學習,3年來,最大的發現也莫過於:她對任何一個科目都充滿了興趣。這種興趣,使它比別人多了一份求知慾。這種求知慾,使他不會放過每一個從她身邊劃過的知識。這也使她有了別人都難以做到的對於學習的一種艮勁,所以她能過做出許多別人做不出的難題,也使她可以把自己的基本功培養得十分強大。這足以體現興趣的力量之大了。
培養興趣也並非一件難事。在這里我只介紹兩種方法。
可以利用人的條件反射,如果一個人總是疲勞時候讀書學習,他一學習就想睡覺,長此以往,學習和睡覺建立了條件反射,學習的時候就總是無精打採的。這就是有些人上課總愛睡覺的緣故了。你可以在學習前做一些使自己身心愉悅的事情,學習的時候保持這種愉悅的心情。以後,愉快與學習就形成了條件反射,一學習就高興,一高興就學習。這樣就做到了培養學習的興趣。不過學習,其他方面也可以這樣做。
興趣需要別人的贊揚和鼓勵。當你需要針對某一方面的興趣時,你先硬著頭皮做這種並不願意做的事情,並投以很大的熱情,爭取做得好一點。得到別人的誇獎和鼓勵,自然就更願意做了,這樣也可以培養興趣。我初三的下半學期,有一個階段政治很差,又沒有什麼興趣。但我覺得必須提高政治的成績了。於是我每天回家先寫最難辦的政治作業,經常主動地找政治老師探討問題。就這兩條措施,十天之內使我的成績大有長進。
可以說:興趣是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是影響學習成績的主導因素,決定著學習中的一切其他方面。必須重視興趣。
二、 務學與求道
還是要引用孔子的一段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可不是隨便說說,是有著深刻內涵的。它揭示了務學與求道的基本關系。
務學就是學知識學本領,掌握技能;而求道是通過學習進一步思考得來的有關事物一般規律的普遍真理(在這里可以認為是那些有實踐意義的理論)。務學與求道又可以理解為理論和實踐之間的關系。
務學與求道必須協調發展,保證二者同步實施,同步發展。
務學和求道結合的好處很多,如果你感興趣,可以找出蘇軾的《日喻》來讀讀,那裡已經敘述得很清楚了。
搞好務學與求道之間的關系,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在思考和實干結合上,二是在研究學習方法和實踐學習方法上。
思考和實干必須結合:在學習中應該善於思考,從學到的每一點經過思考能夠擴展出許多知識,這樣就豐富了你學習的內容。這里僅舉一例。初二物理學習壓強時涉及了連通器原理。書上是這樣寫的:「上端開口、下部連通的容器叫連通器,連通器里的水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水面總保持相平。」(人教版物理第一冊2000年3月第一版156頁)那麼就可以這樣思考上端不開口的是什麼樣子的(托利拆里管),思考下部不連通改為上部連通是什麼(虹吸現象),思考連通器中不裝水而裝了兩種不同的液體會怎樣(液體壓強的計算),思考連通器中的水如果流動會怎麼樣(液體流速對壓強的影響),思考連通器有哪些應用(船閘的原理),思考在一個水面施加壓力,另一個水面產生向上的壓力是多少(帕斯卡定律,千斤頂的原理),思考如何證明水面會相平(平衡力)。一個定義,引出了7個思考。這樣你的知識就大大地豐富了。
研究學習方法和實踐學習方法必須結合:通過思考得到了學習的方法,就一定要試一試,通過嘗試為自己積累許多寶貴的經驗,通過反復的思考這些經驗又能夠想出新的學習方法。這樣可以不斷的有新的學習方法。這才是確定學習方法的方法。
搞好了務學與求道的關系,是使自己永遠更新知識,豐富自己的頭腦的必要條件,也是不斷保持最新、最適用於自己的學習方法的要點。堅持思考與學習同步發展代表著先進的學習方法的發展要求,代表著先進學習理論的前進方向,代表了掌握最廣大知識的能力水平。務學與求道必須協調發展,二者要同步實施,同步發展。
三、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
愛迪生說過:「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自信在學習中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自信是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忽視的部分之一。
有時候學習成績不好,人們往往歸結於自己的不夠努力,或者不夠聰明,往往忽視心理上對學習成績的巨大影響。可以說:心理上的調整是要重於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努力與否)的。在學習中,心裡安靜,就能夠踏下心來認真學習,做題;心理積極就能夠不斷地將壓力轉化為動力,促進自己的前進;同樣的,心裡信任自己,總並不盲目地認為自己是對的,就能夠不胡亂猜忌自己已經做出來的答案。這點看似很小,但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是考試的時候,你會省下時間去檢查那些自己確信正確的題目,一是考試以後你心裡會變的有根。其實自信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個成功者必備的素質。自信心不是無端地建立起來的,而是自己要有過硬的本領扎實的基礎。這些會在下文中寫到的。
做理科題應該能夠做到:做完之後自己就知道正確與否。其實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對題。它所起到的作用是將你已有的能力極大的發揮出來。他在你學習的過程中處處有所體現,所以它的作用的確是很大的可以說:我是自信造就的成功者,我的每一步成長都伴隨著自信的更加成熟。
說了那麼多,還是說一點實際的東西吧。你如果要創造自信,關鍵的就是要把自己放在一個強者的地位。如果你有強的科目,那你就可以找一個在這方面不如你的,對他說:「我決定要幫你學某某科的,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嗎?」給他講題,給他找題做。這是創造自信一個非常好的辦法。也可以做一點別人多忽視的題,使成績有很快的上升,也能夠增強自信。
自信是最大限度發揮自己能力的前提條件。如果你有自信,你就可以說自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成功者。
四、 態度決定一切
米盧說過:「態度決定一切。」這句話不僅適用於足球,同樣適用於學習。
學習中的態度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主動、進取和奮斗。
擁有一個主動的態度十分重要,可以說:「天才,就是主動性的爆發。」遇到了每一件事絕不退縮,積極地去做,這就是一種主動的態度。主動可以使你比別人多許多做事的時間,可以比別人多做許多需要做的事情。你得到的練習就會很多,也更容易受到老師的關注。
進取可以讓你不停地向上,防止人變得墮落。向上看,至少能夠不往下走。這里不再多說。
奮斗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努力。那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學習中也是需要的。看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題,就不惜一切代價攻克它。為了學習,廢寢忘食一點也不是難事,只要你做到了有興趣。
態度是實力的前提,有良好的態度才能題得到自信、過硬等一系列的東西。態度和興趣同等重要。
五、 不強調進步
說了那麼多進步的東西,好像只要這樣做就能夠進步似的。其實事情並不像想像得那麼簡單。你進步別人也進步,就體現不出來。非但什麼時候產生了跨越式發展了,才有可能看得出來。不進步或小幅度的退步是非常正常的。
如果你覺得自己停滯不前,那你就已經在進步了。如果你初中三年在學校的名次都沒有變,那你就已經是進步了。因為你學的知識越來越難了。何況大家都在進步。
暫時的停步不前是為你得下一次更大的進步做准備,所以要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之後沒有效果作為平常的事情。畢竟有很多事情是不隨人願的。
六、 練就過硬的本領是學習的根本目的
過硬,就是基礎扎實。這是學習的核心問題。記住,無論什麼樣的學習方法都必須有利於使自己的基礎扎實,有利於培養自己良好的習慣及以更高水平的能力,有利於增強自己的學習興趣及自信心。這是我們評判學習方法是否對自己有利的根本依據。而其中核心就是扎實的基礎。
扎實的基礎可以使成績穩定,扎實的基礎可以使每一次考試無所懼怕而坦然面對,扎實的基礎保證做題的速度與質量兼得,扎實的基礎可以使……它的好處很多很多。做到就更非易事。
據我理解做題時最好的方法,但不同的人做題會有不同的效果。做題少的人不一定學習差,做題多的人也不一定就成績好。
做題有助於過硬,所以做題十分有必要。老師留的題不可不作,但自己也要根據自己的情況補充一些練習。
選題上是有學問的。做什麼樣的題要根據自己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來決定。要是自己做題更加熟練,就需要找一些並不是很新穎的一般題來做,這種題不厭多做,幾十道題如果涵蓋面廣的話,可以多做上幾遍。初二的時候,我的整式計算很差,幾十道題全是枯燥的計算,我不停地做了好幾遍,一上午就使自己的純計算能力有了很大的長進。如果要多見見各種類型的題目就一定要找新穎的題。如果要鍛煉自己的解體能力,就要找大題由簡入深做下去。
做題一定要做細,必須落在筆上,最好能夠寫過程。只有做精做細,才有條件將來做大做強。做題切不可著急,需要心平氣和,像品咖啡一樣,慢慢地「品味」你所做的幾道題。如果沒有時間就不要做題。應該記住做題是「寧缺毋濫」的。
抽空做題也不是不可能,但最好細微的時間被用到文科上,這樣文科和理科就能夠綜合地發展了。
七、 會玩、會偷懶、然後會學
把玩和偷懶放在一起,但他們實際上是兩個問題。
玩主要指在學習之餘要有一定的興趣愛好,另外還要通過玩來放鬆身心,使下一次的學習更有效果。興趣愛好可以使人有機會調整自己的身心,有辦法通過更換自己的注意力所在,來調整自己的興奮點。有了愛好,也有助於培養學習上的興趣。愛好決不是佔用學習時間沒用的東西,它有利於提高對學習的興趣,有利於提高學習及其他一些事情的效率。這種愛好必須是自己真正喜歡的,而不是別人逼迫的。做消耗體力的運動也能夠緩解腦力上的疲勞。
偷懶實際上是指尋找更好的方法。這里只適用於理科。當遇到一道十分復雜的題目時,不要急於往下做,不要用麻煩的方法解決。花點時間想想有沒有更好的方法。這樣不僅節省了你解這道題的時間,也提高了你解決問題的能力。非常有作用。女生學理科不好很大的原因就是不懂得偷懶。
硬學不會有最好的成績。如果多出去旅遊還能豐富一下自己的經驗,可以培養人的內在修養和外在閱歷。人經常做到以上兩點,可以變得有靈氣。這就是有些人不那麼努力就會取得很好成績的道理了。
八、 考試、分析考試結果、做出下一步計劃、調整自己
有一次數學考試,沒帶手錶。考試的是很特別著急,結果十分不理想,由於著急好幾道題都不會做了。從此我就再也沒有在考試的時候帶過表。考試,是一件平常的事情,應當以平常心對待。考試不過是檢測你對知識到底掌握了多少。這彷彿就是測肺活量,測量你到底有多大的呼吸量。沒有什麼區別。應該抱著「有多大勁兒,吹多大氣兒」的思想來考試。這樣你就能夠輕松地面對考試。
考過試了,就很自然地要分析考試。分析得正確與否,關系重大。
分析之前,假定這次說明不了什麼問題,這樣能夠使分析錯了的不良後果減小到最少。
第一步,想一想,這次考試自己滿意不滿意,對什麼滿意,又對哪些方面不滿意。再想想,這次考試有沒有什麼特殊的,例如:第一次考試、沒有復習的考試……如果有這種特殊情況,那麼這里就可以得出結論了:
1、 考得不好,說明不了什麼問題,我努力,我就不信下回我考不好的!
2、 考得好,說明不了什麼問題,一時僥幸,還得努力,看下次才是印證我的實力的時候!
如果一切正常就進行下一步。
第二步,自己是不是偏科了。這時應對弱項多加練習
第三步,自己是智力因素還是非智力因素導致的丟分。智力因素就要調整自己的方法,非智力因素就要端正自己的態度。
第四步,作下一步學習的計劃。
第五步,認真修改自己的分析。
最後,看看自己在年級里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不要太在意,不過大幅度的下降需要一些非常手段了。
在學習的始終,貫穿的就是計劃的制定。計劃分為長期計劃和短期計劃。
短期計劃要不停地制定,例如:晚上先寫什麼作業,最近幾天的主要任務是什麼(做哪的課外題、攻克哪方面的難關……)這都很好制定。
長期計劃制定以後必須堅持謹記,卧薪嘗膽就是長期計劃成功的最好的例子。諸葛亮的隆中對也是十分成功的長期計劃。
計劃的制定切忌過高過大,尤其是短期計劃,制定時必須考慮到它的可行性。而且每一步都要按照計劃實行。
制定計劃還要重視它的指導性。計劃一定要有計劃的價值。用它指導我們的學習工作。必須要看出計劃是你的效率提高了,你的生活不再是那麼沒條理了才好。
說了這么多,關鍵還是要落實到行動上去。這就需要發現了自己的問題以後,對自己做出相應的調整。
如果你現在是這樣,不調整你會永遠是這樣,不會發生變化。那麼漸漸地你就失去了主動,再要想自主的調整就很難了。
調整也分步驟
1、 沒有好的辦法,或拿不定哪一種好時,就不要調整,因為調整會浪費你的時間精力,到頭來沒有多大的成效反而得不償失。必須考慮到前面我的道的學習中的「三個有利於」
2、 小的調整直接進行,大的調整需要有一個試用期,實行大的調整前,必須考慮慎重,我們不能輸掉長達一個月的時間。
3、 在考試中印證自己,如果和自己的預想一樣,就進行下去。不一樣,就進一步調整
4、 很久以後,回想自己的調整。看看這個調整是不是有效,能不能得出什麼結論來。為以後的生活積累經驗
調整是取得進步,不斷向上前進的必由之路。
九、 學習別人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別人總會有比自己強的地方。別人做了什麼自己不做的事,就應該想想,我這樣做對我有沒有益處,這是他成功的秘訣嗎?這是我學習別人的主要方法。
不要避免與比自己成績好的人說話,他們有很多地方是你所沒有的。應該向他們學習。必要的時候厚臉皮一點,向比自己強的人多請教一些東西,探討一些學習的方法。這些人往往是能夠給你最大幫助的人,他們的無意的一句話,也許會使你茅塞頓開。這都說不準的。
比你成績差的人未必處處比你差,他們之中也有你學習的地方,你必須分清什麼樣的是造成他們不如你的原因,就不要學。而提煉出來他們身上的精華。
王羲之曾經集合眾家之長,才能盡變古體,被世人尊為書聖。《呂氏春秋》曾經集合諸子百家思想成為一字千金的難得好書。韓非子也曾集合各種不同的文化思想,成了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周遊列國,學到的知識盡為其所用,成為世代傳誦的聖人。他們都是在自己的領域的集大成者。發明者、創造者,都沒有留下姓名,只有集合了那些發明創造創造出巨大的價值的,才是成功的人。我們也要學習所有的學習方法,盡為我們所用,才能夠有成績上質的飛躍。

㈩ 八年級歷史上冊復習資料(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提綱及試卷

每一單元 侵略與反抗
1、中英鴉片戰爭(1840—1842年)
(1)根本原因: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掠奪原料,傾銷商品。
補:、鴉片的輸入對中國的危害:鴉片不斷輸入,白銀大量外流,威脅到清朝的財政,也加重了人民的負擔。由於吸食鴉片的人越來越多,人們的身心健康受到嚴重摧殘,官吏更加腐敗,軍隊戰鬥力削弱。(從財務、健康、政治和軍事上記憶)
(2)導火線:1839年林則徐領導的虎門銷煙運動,沉重打擊了英國侵略者。
補充:意義:①這是中國禁煙運動的重大勝利;②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氣焰;③表明了中國人民維護民族尊嚴的決心。
(3)主要經過:1840年6月,英國挑起戰爭。1842年8月,英艦開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簽訂《南京條約》。
補:在東南沿海地區的群眾抗英戰爭中,規模最大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
(4)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
補:《南京條約》,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①割地——割香港島給英國 ②賠款——2100萬銀元
③通商——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
④協稅——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補:1843年,英國又強迫清政府簽定《南京條約》附件(虎門條約)
主要內容:英國獲得領事裁判權、片面的最惠國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並永久居住等特權。
9、1844年,中美《望夏條約》(先);1844年,中法《黃埔條約》(後)

(5)影響: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2、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
(1)根本原因:西方列強不滿足既得利益,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
(2)參戰國家:英、法聯軍為主凶,美、俄兩國為幫凶。
(3)主要經過:1856年10月英、法發動,1860年,英、法軍隊進攻北京,火燒圓明園,俄國趁火打劫,共割佔了中國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
補:使中國喪失更多的領土和主權(新增11處通商口岸,外國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擴展到沿海各省)
從第二次鴉片戰爭到19世紀80年代為止,俄國共割佔中國北方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是近代侵佔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其中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割佔了100多萬平方公里
(4)影響:進一步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程度。
3、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中外反動勢力勾結起來,成立了「洋槍隊」,1862年,太平軍在慈溪戰斗中,擊斃了洋槍隊頭目華爾。
4、為了粉碎英、俄利用阿古柏分裂新疆的陰謀,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進軍新疆,左宗棠採取「先北後南,緩進急戰」的策略,收復了除沙俄強占的伊犁地區以外的新疆全部領土。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
補: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亞浩罕國將領阿古柏侵佔新疆南部及北部一些地區。
英、俄支持阿古柏割據,俄國還出兵佔領伊犁。3、1876年,左宗棠分三路進軍新疆,摧毀了阿古柏政權。
1881年,中國收復伊犁。6、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政,任命劉錦棠為新疆第一任巡撫。
5、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年)
(1)起因:日本為實現征服朝鮮,侵略中國,稱霸世界的夢想。
(2)經過:1894年,日本佔領朝鮮,侵略中國,在黃海戰役中,鄧世昌英勇抗敵,以身殉國,1895年初,日軍攻佔威海衛,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同年4月,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簽訂了《馬關條約》,戰爭結束。
(3)《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
①割地——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 ②賠款——2億兩白銀
補:中國割讓遼東半島(三國干涉還遼)、台灣和澎湖列島給日本
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
③開放通商口岸
補: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
④設廠——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設廠
(4)影響:《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補:刺激了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的野心,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帝國主義列強紛紛在中國建立「租借地」和劃分「勢力范圍」。 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主張利益均沾,共同掠奪中國。

6、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1901年)
(1)起因:從1898年起,義和團掀起了一場反帝愛國運動,威脅到列強在華利益。
(2)經過:1900年由西摩爾率八國聯軍入侵,攻佔天津,隨後攻陷北京,慈禧太後帶領光緒帝倉皇出逃,1901年,清政府被迫簽訂《辛丑條約》。
補:重大戰役:①廊坊之戰,②大沽之戰,③天津保衛戰
慈禧太後先曾採用招撫政策,後又下令清軍「鏟除」義和團,並請求八國聯軍「助剿」。
評價義和團:義和團運動表現了中國人民英勇無畏的斗爭精神,對於阻止帝國主義瓜分中國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義和團的蒙昧迷信及籠統排外傾向,也留下了深刻教訓。

(3)《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
①經濟—賠款白銀4.5億兩 ②政治—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③外交—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
④軍事—清政府拆毀大沽炮台,允許列強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
(4)影響:《辛丑條約》的簽訂,使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探索
7、洋務運動(19世紀60年代—90年代)
(1)背景: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朝內外交困
(2)目的:維護清朝統治
(3)學習對象:西方先進生產技術
(4)領導階級:地主階級
(5)時間:19世紀60—90年代
(6)主張:「師夷長技以自強」
(7)代表人物:中央—奕欣 地方—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
(8)主要內容:
前期—以「自強」為口號,創辦了近代軍事工業,主要有安慶內軍機械所、江南製造總局、福州船政局(簡稱「兩局一所」)
後期——以「求富」為口號,開辦民用工業,主要有輪船招商局(李鴻章),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張之洞)。後來還籌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軍,興辦了京師同文館等一批新式學堂。
(9)結果:甲午戰爭北洋艦隊全軍覆滅,標志著洋務運動徹底破產。
(10)性質:封建統治者進行的一場自救運動。
(11)評價:消極:主觀目的是維護封建統治,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
積極:通過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創辦近代工業,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對西方列強、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製作用。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8、戊戌變法(1895年—1898年)
(1)背景:《馬關條約》簽訂,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2)領導階級:資產階級維新派
(3)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
(4)學習對象:西方先進制度(君主立憲制)
(5)主要經過:序幕—1895年,康有為、梁啟超發起「公車上書」。
發展—康有為、梁啟超創辦《萬國公報》(後更名為《中外紀聞》),組織強學會,宣傳變法,維新派政治團體形成。
高潮—1898年,光緒帝發布變法法令,前後持續103天,史稱「百日維新」(又叫戊戌變法)
結束—1898年9月,慈禧太後發政變,囚禁光緒帝,譚嗣同等六人被殺害,變法失敗。
(6)「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
經濟上—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
軍事上—訓練新式軍隊
政治上—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文化教育上—開辦新式學堂,翻譯西方書籍,創辦報刊。
(7)性質:資產階級領導的一場政治改良運動。
(8)失敗原因:①資產階級力量薄弱,依靠一位沒有實權的皇帝。
補:各省督撫中,只有湖南巡撫陳寶箴支持變法,其他大多持觀望態度。
翁同龢被免職後,維新派把希望寄託在榮祿的部下袁世凱身上,結果被袁世凱出賣。
②變法觸犯了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封建頑固派的利益,遭到他們的極力反對
補: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後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搜捕維新派,廢除變法法令,宣布由她「訓政」,戊戌變法失敗。戊戌變法前後經歷了103天,所以又稱「百日維新」。
(9)歷史意義:這次變法廣泛傳播了資產階級政治學說和自然科學知識,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促使資產階級的斗爭由改良轉向了革命。
補充:戊戌變法的失敗說明,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行不通。
9、甘願為變法而流血犧牲的維新志士是譚嗣同。

9、辛亥革命(1894年—1912年)
(1)領導階級:資產階級革命派
(2)學習對象:西方先進制度(民主共和制)

(3)代表人物:孫中山
(4)指導思想—三民主義
(5)機關刊物—《民報》
(6)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7)主要經過:①革命准備—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組織了革命團體興中會;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中國同盟會。(意義:大大推進了全國
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
②武昌起義—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在湖北武昌發動起義,佔領楚望台軍械所,到11日,起義軍完全佔領武昌城,史稱「辛亥革命」。
③中華民國成立—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宣告中華民國正式成立,這一年為中華民國元年。
④結束— 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建立起北洋軍閥的統治。
(8)歷史意義: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失敗: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沒有完成。
10、新文化運動(1915年—20世紀20年代)
(1)領導階級:激進民主主義者
(2)學習對象:西方先進思想、文化
(3)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
(4)性質:思想解放運動
(5)旗幟:「民主」和「科學」
(6)宣傳陣地:《新青年》
(7)主要內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對」
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
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
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後期—宣傳馬克思主義,1918年,李大釗發表《庶民的勝利》和《布爾會維主義的勝利》,頌揚十月革命,同年底,李大釗又在北京創辦了《每周評論》。
(8)意義:①啟發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
②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補:
(前期的)新文化運動的意義:前期的新文化運動,是資產主義新文化反對封建主義舊文化的斗爭。它開啟了思想解放的閘門,激發了人們追求救國救民真理的熱情,但未能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指明真正的出路。

(9)局限性:對東西方文化有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向。
補:新文化運動的新發展:李大釗是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中國人民的解放斗爭指明了新途
第三單元 新民主義革命的興起
11、五四愛國運動(1919年5月4日—6月初)
(1)導火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2)領導人:陳獨秀、李大釗。
(3)斗爭口號:「外爭國權,內除國賊」,取消「二十一條」,反對在對德「和約」上簽字,「誓死力爭,還我青島」等。
(4)經過:1919年5月4日—6月初,斗爭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學生,以罷課為主要斗爭方式
1919年6月初以後,斗爭中心轉移到上海,主力是工人,工人罷工、商人罷市成為主要斗爭方式。
補:6月3日以後,五四愛國運動發展到一個新階段,運動的中心由北京轉移到上海。
(5)結果:取得初步勝利(表現在①北洋政府釋放被捕學生;②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③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
(6)性質:是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
(7)意義: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補:青年學生在運動中起了先鋒作用。中國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台,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運動波及全國廣大地區,具有普遍的群眾性。它擴大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的結合。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從性質、參與者的作用、波及范圍、意義上記憶)

12、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補:五四運動後,馬克思主義迅速傳播,成為新思潮的主流。2、毛澤東、周恩來等一批先進青年逐步成為馬克思主義者。
陳獨秀等在上海建立中國第一個共產黨早期組織。(起核心和紐帶的作用)
(1)時間:1921年7月 (2)地點:上海,後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
(3)代表:毛澤東、董必武、李達等13人。
(4)內容:①通過了黨的綱領—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
②確定黨的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
③選舉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
(5)意義: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了。

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期末復習試卷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小明要了解有關近代香港歷史史實,可以查閱下列哪一個條約( )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2、右圖的照片,使你聯想到的歷史事件是( )
A、鴉片戰爭中,英軍攻陷浙江定海
B、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C、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八國聯軍洗劫北京城
D、日本全面侵華戰爭中,日軍在南京城燒、殺、搶
3、「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此詩反映的是( )
A、林則徐充軍伊犁後開發新疆的業績 B、林則徐領導虎門銷煙的事跡
C、洪秀全領導金田起義的情形D、左宗棠率領湖南戰士收復新疆、治理邊疆的偉大業績
4、「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洛軍威。」這副沉痛的輓聯,是人們為哀悼一位民族英雄而撰寫的。這位民族英雄是( )
A、戚繼光 B、鄭成功 C、林則徐 D、鄧世昌
5、下列有關《辛丑條約》的內容中哪一項最能說明清政府完全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
A、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 B、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C、清政府拆毀大沽炮台,允許帝國主義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
D、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
6、了解湖北鋼鐵業的歷史,主要查閱的企業資料是( )
A、開平煤礦 B、湖北織布官局 C、漢陽鐵廠 D、江南製造總局
7、譚嗣同被慈禧太後殺害後,街頭巷尾的人們議論紛紛,你認為符合史實的議論是( )
A、他是洋人的密探,賣國求榮 B、他甘為變法而捐軀
C、慈禧太後殺的是貪官 D、他真傻,其實他可以逃走
8、下列哪一口號最能反映五四運動是一場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 )
A、取消二十一條 B、反對在對德和約上簽字
C、外爭主權,內除國賊D、誓死力爭,還我青島
9、「開這個軍官學校,獨一無二的希望,就是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文中所指這所學校的創辦者是( )
A、袁世凱 B、孫中山 C、李大釗 D、周恩來
10、以8月1日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是為了紀念( )
A、南昌起義 B、廣州起義 C、秋收起義 D、三灣改編
11、某校打算暑假組織學生去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舊址舉辦夏令營,他們應該( )
A、延安 B、井岡山 C、西北坡 D、北平
12、在「重走長征路」的活動課上,學生再現歷史場景時不應該出現的是( )
A、強渡大渡河 B、四渡赤水河 C、過雪山草地 D、井岡山會師
13、如果以「勿忘國恥,以史為鑒「為主題出一期板報,下列素材應選擇( )
A、南昌起義 B、九一八事變 C、西安事變 D、重慶談判
14、按因果關系排列下列史實( )
①中共提出建立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 ②西安事變 ③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④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華,民族矛盾上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15、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佔領當時中國首都,屠殺中國居民和士兵達三十萬人以上,而現在卻被日本右翼勢力稱之為「20世紀最大的謊言「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變 B、南京大屠殺 C、盧溝橋事變 D、七七事變
16、解放後,為了紀念淮海戰役,國務院決定興建淮海戰役紀念館,你認為紀念館建在何地合適( )
A、徐州 B、連雲港 C、濟南 D、南京
17、自古以來,中國社會地位的排列順序是「士、農、工、商」,狀元最受人們尊敬和羨慕,而工商業卻是被人看不起的「末業」。但在清末卻出一位「捨本逐末」的狀元,此人是( )
A、張謇 B、榮宗敬 C、榮德生 D、孫中山
18、在20世紀初的上海,人們可以做到的事是( )
①看《申報》 ②坐飛機 ③使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字典 ④拍電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9、在《天演論》中宣傳「勿競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後勝於兮」的進步觀點的思想家是( )
A、詹天佑 B、侯德榜 C、魏源 D、嚴復
20、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義勇軍進行曲》的作者之一是( )
A、聶耳 B、冼星海 C、郭沫若 D、徐悲鴻
二、非選擇題(60分)
21、選用所學知識問答題(10分)
所謂近代化,即是中國人民向西方學習,尋求新的出路的過程。19世紀下半期到20世紀初,中國的近代化在飽受到強侵略,國門被迫打開的情況中艱難開始,主要經歷了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
⑴請你繼續繪制四次運動的思想主張變化示意圖(4分)
「師夷長技」 → 維新變法 → →
⑵從這些思想主張的發展變化,你可以看出中國近代化探索過程有什麼特點?(2分)

22、下面是馬虎同學寫的一篇《我的1912年》短文中的片段,請你將文中違背基本史實的錯誤逐一指出來,並簡要說明理由。(10分)
我的1912年
前幾天,我在家中通過電視觀看了孫中山在上海舉行的臨時大總統宣誓就職儀式。不久,我收到在北京做生意的表哥來信,邀請我去玩。表哥陪我在北京街頭游覽一番,還聽到一些群眾的議論。聽說皇帝宣布退位,清朝結束了。想去年,朝廷還把主張維新變法的袁世凱等六人全殺。在回家的途中,我順便買了一本《新青年》雜志。……
⑴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根據相關知識,回答下列「紅軍長征」問題:
長 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朦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塞。更喜岷山千里雪,渾過汗後盡開顏。
⑴(2分)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宣告了紅軍長征勝利結束,「1936年」處在哪個世紀哪個年代?

⑵(4分)請你寫出長征途中的兩件英雄事跡。

⑶(3分)談談你印象中的長征精神。

24、20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發動了大規模的侵華戰爭,中國人民進行了英勇的抵抗並最終取得抗戰勝利。回答以下問題:
⑴全國性的抗日戰爭開始於什麼事件?(2分)

⑵中國軍民「血肉築長城」,概要舉出中國軍民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事例名稱。(發生在本地的其他事例亦可,6分)

⑶請問:抗日戰爭結束以什麼為標志?(2分)隨著抗戰的勝利,被日本統治達50年之久的什麼地方回到了祖國懷抱?(2分)

⑷你認為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是什麼?(3分)

25、閱讀下列材料
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先生率團訪問大陸,他在《答謝胡錦鑄辭》中說「誠如總書記剛才所講,今天的聚會是國民黨和共產黨六十年來頭一次,也是在兩岸的情況之下黨和黨見面交換意見高層次的一次,難能可貴。」
⑴連戰訪問第一站是南京,拜謁了中山陵。請問:中山陵是為了紀念誰而修建的?(2分)

⑵請問六十年前國共兩黨最高層次的見面指的是什麼事件(2分)國共雙方領導人分別是誰?(2分)

⑶在歷史上國共兩黨曾經有過兩次合作,請問:國共兩黨第一次、第二次合作的開始和結束標志是什麼?(4分)

26、中國近代史不僅是一部中國人民的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國人民的抗爭史,同時也是中國人民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探索史。學習這段歷史,你對其中的哪一段斗爭,或哪一位愛國志士或哪一場運動印象最深?從中受到了哪些教育?假如你是當時的一名學生,為改變中國當時的命運,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麼?(10分)

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期末復習試卷參考答案與評分標准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題,計40分)
1、A 2、B 3、D 4、D 5、B 6、C 7、B 8、C 9、B 10、A
11、B 12、D 13、B 14、C 15、B 16、A 17、A 18、D 19、D 20、A
二、非選擇題(共6題,計60分)
21、(共6分)⑴三民主義(2分) 民主與科學(2分) ⑵層層遞進,由表及裡,逐漸深入(或從經濟變革到政治變革再到思想文化變革或從學習西方技術到改變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2分)
22、(共10分)⑴錯誤:通過電視 理由:1912年還未發明電視 ⑵錯誤:在上海 理由: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 ⑶錯誤:想去年 理由:維新派人士被殺應在1898年 ⑷錯誤:袁世凱 理由:被殺的譚嗣同等六人 ⑸錯誤:《新青年》 理由:1915年才在上海創刊(每空1分)
23、(共9分)⑴二十世紀三十年代(2分) ⑵巧渡金沙江、四渡赤水河、強奪大渡河、飛奪瀘定橋(其他列舉只要是紅軍長征途中的英雄事跡,即可得分。答對1點得2分,共4分) ⑶紅軍長征精神是紅軍戰勝艱難困苦,勇往直前、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其他的答案只要符合題意,就可得到3分,如有學生有創新意識的答案可加1~2分,但本小題總得分不超過9分)
24、(共15分)⑴七七事變(或盧溝橋事變2分) ⑵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台兒庄戰役(每點2分)(唐柳人民打鬼子等本地的事例,寫出一個也可給2分。但本題不能超過6分) ⑶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2分) 台灣(2分) ⑷表述一:抗戰的勝利是一百多年來,中國反抗外來侵略,取得第一次勝利。(3分) 表述二:中國的抗戰是世界反法西斯斗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的斗爭支援了其他國家人民的斗爭,具有世界意義。(得3分) 表述三:中國人民為反抗法西斯的侵略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爭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得3分) 表述四:用自己的話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得3分)
25、(共10分)⑴孫中山(2分) ⑵重慶談判(2分) 蔣介石和毛澤東(2分) ⑶1924年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1分) 1927年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國共合作破裂(1分) 1937年全國性抗日戰爭爆發後,國共兩黨再次合作,共同抗日(1分) 隨著抗日戰爭結束,國共關系再度破裂。(1分)
26、寫出印象最深的一段斗爭、一位愛國志士可得2分,但必須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寫出從中受到哪些教育可得3分。自己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麼,為何做,准備如何做,闡述清楚可得5分,要求表述成文,語言流暢。

祝你這次考好哈
PS:偶也是八年級的~

閱讀全文

與華師大八年級歷史知識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