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湖北省歷史博物館

湖北省歷史博物館

發布時間:2021-02-05 14:08:56

A. 湖北省博物館的歷史沿革

湖北省博物館其前身是建國之初成立的湖北省人民科學館。
1953年3月16日在原科學館的基礎上,成立湖北省博物館(籌備處),籌備處位於水陸街;同年9月,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與湖北省文物整理保管委員會合並成立湖北省文史研究館,辦公地址暫設武昌水陸街湖北省博物館籌備處內。
1954年4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恢復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與湖北省博物館籌備處合署辦公。
1958年2月,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更名為湖北省文物管理處,辦公地址武昌姚家嶺農業展覽館內。
1959年春,湖北省博物館籌備處遷址武昌東湖風景區,湖北省政府撥款興建省博物館陳列展覽大樓。
1956年遷至武昌水果湖。
1960年遷至風景秀麗的武昌東湖之濱。
1963年1月正式更名為湖北省博物館,3000平方米的陳列樓建成並對外開放。
1981年,辛亥革命紀念館從湖北省博物館分離,成為獨立的文博機構。
1987年,經上級主管部門批准,湖北省博物館「文管部」從館內分離,成立獨立的「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999年1月,建築面積5717平方米的編鍾館建成開放。
2002年,湖北省博物館與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並。
2005年12月,楚文化館建成開放。
2007年9月,新館綜合陳列館建成開放。
2009年,被國家文物局評為中地共建的國家級博物館。
2011年7月,湖北省博物館編鍾館改造工程啟動。
2011年12月22日,湖北省博物館三期擴建工程開工儀式舉行。

B. 湖北省博物館在哪裡

湖北省博物館籌建於1953年,坐落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東湖風景區,佔地面積81909平方米,建築面積49611平方米,展廳面積13427平方米,有中國規模最大的古樂器陳列館。

湖北省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26萬余件(套),以青銅器、漆木器、簡牘最有特色,其中國家一級文物945件(套)、國寶級文物16件(套)。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鍾、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為該館四大鎮館之寶。

湖北省博物館是全國八家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之一、國家一級博物館、出土木漆器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也是湖北省規模最大、藏品最為豐富、科研實力最強的國家級綜合性博物館。1960年,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的董必武來館視察,並親筆題寫館名。

2018年10月11日,入選「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名單。

(2)湖北省歷史博物館擴展閱讀:

建築布局:

館區內的綜合陳列館、楚文化館、編鍾館等高台基、寬屋檐、大坡面屋頂的仿古建築三足鼎立, 構成一個碩大無比的「品」字。綜合陳列館作為擴建工程兩大主體工程之一,建築面積2.4萬平方米,陳列面積8000平方米;編鍾館建築面積5717平方米。

館區總體布局高度體現了楚國建築的中軸對稱、「一台一殿」、「多台成組」、「多組成群」的高台建築布局格式。建築外牆為淺灰色花崗石裝飾,屋面用深藍灰色琉璃瓦鋪裝。

室外環境按景觀式、園林式的特點進行布局,通過雕塑小品、休息庭院、園林綠化、配套的綜合服務設施等形式,營造出與博物館主體建築配套的歷史文化氛圍。

C. 湖北省博物館的四大鎮館之寶是

該館的四大鎮館之寶為:鄖縣人頭骨化石、曾侯乙編鍾、越王勾踐劍、元青花四愛圖回梅答瓶。 鄖縣人I號頭骨化石:時期為舊石器時代。1989年鄖縣曲遠河口學堂梁子出土,顱長26厘米,顱寬19厘米,顱高12厘米,是湖北首次發現的古人類頭骨化石。 曾侯乙編鍾:時期為戰國時期,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鍾架長748厘米,高265厘米。全套編鍾共六十五件,分三層八組懸掛在呈曲尺形的銅木結構鍾架上。每件鍾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階的雙音,全套鍾十二個半音齊奏,可以旋宮轉調。音階為現今通用的C大調,能演奏五聲、六聲或七聲音階樂曲。 越王勾踐劍:時期為春秋晚期,1965年江陵望山1號墓出土,長55.7厘米。 元青花四愛圖梅瓶:時期為元代。2006年鍾祥市郢靖王墓出土,高38.7厘米,口徑6.4厘米,底徑13厘米。瓶身肩部飾鳳穿牡丹;腹部飾青花「四愛圖」,即王羲之愛蘭,陶淵明愛菊,周敦頤愛蓮,林和靖愛梅、鶴;足部飾仰覆蓮紋。三層紋樣以卷草紋、錦帶紋為界。白釉泛青,色彩清脆艷麗,是罕見的經科學發掘出土的元青花精品。

D. 湖北省博物館的國寶級文物的歷史

"湖北省博物館"是中國最著名的博物館,裡面收藏著很多國寶級的文物。其中,最著名的是倆千年前的"曾侯乙編鍾"。這組保存完好的編鍾出土入湖北省隨縣擂鼓??。這組編鍾由幾十件大小不同的編鍾組成,雖經千年,其音質、音色如今毫不遜色。出土的倆千年前的"越王勾踐劍","吳王夫差矛",盡管歷經千年,"劍"仍光彩照人,毫無銹色,鋒利無比。出土的古時楚人使用的漆日用品,至今光彩照人。其造型奇異令人嘆為觀止。"湖北省博物館"還館藏了很多從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到元、明、清各朝各代湖北先民使用的日常用品和戰爭用品。這些用品,做工之精細,造型之精美,設計之精巧,令國內外專家、海內外遊客贊嘆不已。曾侯乙編鍾
戰國早期著名青銅樂器。1978年出土於湖北隨縣曾侯乙墓。曾侯乙,是戰國時代曾國(今湖北隨州、棗陽一帶)一個名叫「乙」的諸侯。此人死於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1978年曾侯乙墓被發現並開掘,使得許多埋藏地底的珍貴歷史文物得以重見天日。現存湖北省博物館。

關於古代樂器,在曾侯乙墓中有著驚人的發掘。墓的東室有琴(十弦)、箏(?)、五弦(?)各一件,瑟五件,笙兩件和懸鼓一具。沿北牆放有編磬,靠東南角放著巨大的建鼓。此外,還有篪兩件,排蕭兩管,瑟七件和枹鼓等等。其中最為輝煌,堪稱「國之瑰寶」的,要數龐大的樂器組合——編鍾。編鍾共有六十五枚,全部為青銅鑄造,製作精美。鍾架呈曲尺形,銅木結構。鍾列在鍾架上分上、中、下三層。上層鍾十九枚,中、下層鍾是編鍾的主體部份,分為三組,這三組鍾形制各異。一套稱為「琥鍾」,由十一枚長乳甬鍾組成;第二套稱為「贏司(音sì)鍾」,由十二枚短乳甬鍾組成;第三套稱為「揭鍾」,由二十三枚長乳甬鍾組成。每件鍾體上都鐫刻有錯金篆體銘文,正面的鉦間部位均刻「曾侯乙乍時」(曾侯乙作)。琴它體的銘文,基本是關於五聲音階名與八個變化音名;敲擊每一隻鍾的正、側都可以奏出升、降兩個音。曾國其他五均調高銘文,曾國與晉、楚等國律名的對應文字等等。這些銘文是研究我國古代樂律極其寶貴的材料。

曾侯乙編鍾的總音域達到五個八度,略次於現代的鋼琴。中聲部約佔三個八度,由於有音列結構大致相同的編鍾,形成了三個重疊的聲部,幾乎能奏出完整的十二個半音,可以奏出五聲、六聲或七聲音階的音樂作品。

根據現代學者的研究、推想,這套編鍾演奏時應由三位樂工,執丁字形木槌,分別敲擊中層三組編鍾奏出樂曲的主旋律,另有兩名樂工,執大木棒撞擊下層的低音甬鍾,作為和聲。

曾侯乙墓編鍾的出土,使世界考古學界為之震驚,因為在兩千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樂器,如此恢宏的樂隊,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極為罕見的。曾侯乙墓編鍾的鑄成,表明我國青銅鑄造工藝的巨大成就,更表明了我國古代音律科學的發達程度,它是我國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曾侯乙編鍾

曾侯乙編鍾是我國現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套大型編鍾。1978年出土於湖北隨縣的一座戰國早期墓葬——曾侯乙墓中。出土時,整套編鍾聳立如故。
鍾在我國商朝時就已出現,最初只有3到5枚,到周朝增到9至 13枚,戰國時發展成 61 枚。人們按鍾的大小、音律、音高把鍾編成組,製成編鍾,演奏悠揚悅耳的樂曲。曾侯乙編鍾共 65 枚,其中1 枚是戰國時楚惠王贈送的鎛。編鍾分八組,共分三層懸掛在銅、木做成的鍾架上。鍾架全長10.79米,高2.73米,由六個佩劍的青銅武士和幾根圓柱承托著。六十五枚編鍾的總重量達3500千克,它的重量、體積在編鍾中是罕見的。鍾上大多刻有銘文,上層十九枚鍾的銘文較少,只標示著音名,中下層四十五枚鍾上不權標著音名,還有較長的樂律銘文,詳細地記載著該鍾的律名、階名和變化音名等。這些銘文,便於人們敲擊演奏。
曾侯乙編鍾音域寬廣,有五個八度,比現代鋼琴只少一個八度。鍾的音色優美,音質純正,基調與現代的C大調相同。考古工作者與文藝工作者合作探索,用此鍾演奏出各種中外名曲,無不驚嘆。曾侯乙編鍾是我國古代音樂史上的一個光輝成就,為今天古音律和編鍾製造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最大的編鍾

一九七八年發掘的舉世聞名的我國湖北省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鍾,是我國古代最龐大的樂器,它共六十四件,(計鈕鍾十九件,角鍾四十五件),分三層懸掛在滿飾彩繪花紋的銅木結構的鍾架上,每層的立柱是一個青銅佩劍武士。它們的形體和重量是上層最小,中層次之,下層最大。最小的一件重二點四公斤,高二十點二厘米;最大的一件重二百零三點六公斤,高一百五十三點四厘米。它們的總重量在二千五百公斤以上。鍾架通長十一點八三米;高達二點七三米。氣魄宏大,場面相當壯觀。這座墓的下葬年代為公元前四三三年,距今二千四百一十餘年。它的出土引起國內外的重視,被認為是世界音樂史上的重大發現。
八十年代初,湖北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武漢機械工藝研究所、佛山球墨鑄鐵研究所、武漢工學院和哈爾濱科技大學等單位上百名科技人員通力協作,採用了激光全息攝影和掃找電鏡等現代技術手段,發現我們的祖先早在兩干四百多年前就摸索出了銅、錫、鉛三種成份的最佳配方,以獲得優美的音色;掌握了鍾體大小,鍾壁厚薄與音高的嚴格比例,鑄造出不同音高的編制系列;設計了「合瓦式」的獨特鍾形與復雜的鍾腔結構,形成了奇妙的一鍾雙音和優美的旋律。這套編鍾都能別兩個樂音,全部音域貫穿五個半八度組,高音、低音明顯,中間三個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由於有了完備的中間音,所以能在任何一個音上靈活自如地旋宮轉調。尤為可貴的是,鍾體和附件上,還篆刻有二千八百多字的錯金銘文,記載了先秦時期的樂學理論以及曾和周、楚、齊等諸侯國的律名和階名的相互對應關系,這一重大發現,據棄了所謂「中國的七聲音階是從歐洲傳來、不能旋宮轉調」的說法。
為了使這套中華樂器史上珍貴的國寶發揮更大作用,科學工作者將曾侯乙編鍾進行復制。一九八三年一月六日至九日,中國音協、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學會、考古學會的學者專家共八十多人,在武漢對復制的編鍾進行了鑒定。專家通過聆聽和比較原件和復製品每個鍾的音色、音高,並交替欣賞原件的錄音和復制編演奏的《胡笳十八拍》、《梅花三弄》、《瀏陽河》、《聖誕夜》等中爍曲。他們認為復製品確實達到了原件的音響效果,高音區清脆,明亮,悠揚;低音區渾厚,深沉,氣勢磅礴。其中演奏出的大多數音樂與原件的差異小於正負五音分之內,為一般聽眾所難以辨別。

E.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分別是什麼

12月13日,湖北省博物館新晉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 分別有曾侯乙編鍾、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這一些具有歷史意義的寶物。

曾侯乙編鍾是我國發現數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氣勢最宏偉的一套編鍾 ,也是具有紀念意義。1978年出土於湖北隨州曾侯乙墓,鍾架長7.48米、高2.65米。全套編鍾共六十五件,分三層八組懸掛在呈曲尺形的銅木結構鍾架子上。

虎座鳥架鼓戰國時期楚國的重要樂器種類。是一件東周時期的漆器,出土於湖北省棗陽市九連墩2號墓,具有濃厚的楚文化特色。

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1987年出土於湖北荊門包山楚墓,是漆奩外壁一周的漆畫,展開全長87.4厘米,寬5.2厘米,描繪了戰國時期楚國貴族車馬出行的場景。

F. 湖北省歷史博物館編鍾是真的嗎

是原件。先秦出土了一百多件編鍾,但是現在在湖北省博物館的曾侯乙編版鍾是保存最完權好,規模最大的。這套編鍾剛出土的時候還用來演奏《東方紅》,後來不用原件直接演奏了,復制了四套編鍾用於外出展示和演奏。所以呢,那個編鍾是真的哦!O(∩_∩)O

G. 湖北省博物館領門票的時間幾多上午的票和下午的一起領嗎需要哪些證件的

湖北省博物館周二到還周日每天早上9:00開門的同時開始發放門票(周一閉館),上午和下午的票是一樣的,不用領兩次,需要本人身份證領取門票。

湖北省博物館每天一共發放5000張門票,上午發放3500張門票,下午發放1500張門票。上午和下午的票是一樣的,主要是為了分流遊客採用上下午放票的方法,實際上不存在一起領的問題,上午取票下午逛博物館也是可以的。取的門票當天有效,過期作廢。

湖北省博物館一般為上午9:00開館到下午17:00閉館,但是15:30開始就停止入場了,也不在銷售門票。湖北省博物館除了周一閉館外,日常有活動也會出現臨時閉館的情況,建議去之前先去湖北省博物館官方網站進行查詢。

(7)湖北省歷史博物館擴展閱讀:

目錄

湖北省博物館

湖北省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28 ~ 19 ℃

陰轉小雨 北風3-4級

遊客極少

更新於22點

湖北省博物館籌建於1953年,坐落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東湖風景區,佔地面積81909平方米,建築面積49611平方米,展廳面積13427平方米,有中國規模最大的古樂器陳列館。

湖北省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26萬余件(套),以青銅器、漆木器、簡牘最有特色,其中國家一級文物945件(套)、國寶級文物16件(套)。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鍾、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為該館四大鎮館之寶。

湖北省博物館是全國八家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之一、國家一級博物館、出土木漆器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也是湖北省規模最大、藏品最為豐富、科研實力最強的國家級綜合性博物館。1960年,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的董必武來館視察,並親筆題寫館名。

H. 湖北省內的博物館有哪些

安陸李白紀念館
安陸市博物館
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
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
巴東縣博物館
赤壁市博物館
曹禺紀念館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博物館
陳譚秋烈士紀念館
大悟縣宣化店紀念館
大冶市博物館
丹江口市博物館
當陽市博物館
地質礦產部宜昌地質礦產研究所陳列館
大悟縣革命博物館
大悟縣白果樹灣紀念館
董必武紀念館
鄂州市博物館
恩施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館
鄂豫邊區革命烈士紀念館
谷城縣博物館
廣水市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
湖北省科技館
湖北地質博物館
湖北省藝術博物館
鶴峰縣博物館
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紀念館
湖北省襄樊市博物館
黃岡市博物館
黃石市博物館
黃岡市李四光紀念館
紅安縣革命博物館
黃梅縣博物館
洪湖瞿家灣革命紀念館
洪湖湘鄂西蘇區革命烈士紀念館
黃石市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博物館
黃石市科技館
洪湖革命歷史博物館
荊州博物館
江漢石油學院陳列館
荊門市博物館
嘉魚縣博物館
老河口市博物館
陸羽紀念館
李自成墓
蘄春縣李時珍紀念館
潛江市博物館
屈原紀念館
十堰市博物館
石首市博物館
沙市區博物館
松滋縣博物館
隨州市博物館
隨州市洛陽九口堰五師舊址紀念館
祟陽縣博物館
通山縣博物館
天門市博物館
通城縣博物館
武漢市博物館
武漢二七紀念館
武漢國民政府舊址紀念館
武漢市革命博物館
武漢市江夏區博物館
武漢市科技館
武漢市新洲區博物館
武漢市晴川閣管理處
武漢市蔡甸區博物館
武漢市黃陂區博物館
武穴市博物館
武昌起義紀念館
武當山文物珍品陳列館
浠水縣博物館
仙桃市博物館
孝感市博物館
浠水縣聞一多紀念館
孝昌縣博物館
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
辛亥革命博物館
咸寧市博物館
鄖陽博物館
陽新第八鄉蘇維埃政府舊址
陽新縣博物館
宜昌博物館
宜都市博物館
宜城市博物館
楊守敬紀念館
應城市博物館
英山縣博物館
雲夢縣博物館
鄖縣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
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物館
鍾祥市博物館
昭君紀念館
棗陽市博物館
枝江市博物館
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

I. 湖北省歷史博物館和武漢市博物館是一個嗎

一個省一個市,不一樣

J. 湖北省歷史博物館在哪裡

博物館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級綜合性博物館,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專機構,主要承屬擔著全省文物的收藏、保管、保護、陳列展覽及藏品的研究工作。現館舍位於風景秀麗的武昌東湖之濱,地址為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東湖路156號。

閱讀全文

與湖北省歷史博物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