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傳統生活與科學理論相悖,我們如何決定
當理論與事實相悖
偶然翻閱《北京晚報》,看到一個連載:王二的經濟學故事。因為說到地租,一個我曾寫過專書(《租佃關系新論》),也始終在關心的問題,就沒有放過。
作者是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郭凱,他寫道:
(從前)有個人叫王二,家裡祖祖輩輩,因為沒地,只能找村裡的地主黃世仁租地種。黃世仁雖是一個地主,但不是一個惡霸,找他租地,每年的租子就是按市價走的,絕對沒有任何欺負鄉親的做法。黃世仁自己也下地幹活,幹得和其他佃戶一樣努力,絕對不是好吃懶做的那種地主。
這樣的一個村子,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最優的:產權清晰,激勵明確,市場的原則得到尊重,沒有強買強賣,所有人都在勤奮工作,糧食的產量一點都不低。宏觀地看,這簡直可以算是一個樣板村。
看到這里,可以說是「頭頭是道」,再往下看,似乎就不是那麼回事兒了。
但這個村子裡有一個大問題。不管村裡的佃戶怎麼起早貪黑地干,他們總是富不起來。原因很簡單,如果收成上去了,土地的租子也會上去。這還不是黃世仁心狠加價,黃世仁其實從來不主動加價,而是市價就是這樣。地租這東西,一直都是水漲船高,收成上去了,地租也會上升。
再仔細一看,這樣一個村子也可能會是危機重重:收入和財富的分配高度不均,絕大多數辛苦勞作的佃戶,一年到頭大部分的收入都得用來交租,而這些佃戶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的夢想卻屢屢被高漲的地價給打破(《佃戶和房奴》,《北京晚報》,2012.8.5)。
簡而言之,結論就是兩個:一,地主地租會越來越高,二,農村只會兩極分化。
大概經濟學理論就是這樣說的,而且,西方的和東方的理論就此擰到了一塊兒。但是,中國的歷史事實呢?
「兩極分化」是一個極不清晰也難以數量化的概念,老一輩學者章有義等人早已證明,長時期以來地主佔用土地的比例,一直處於一個穩定的水平上,中國歷史上不知何時有過兩極分化(《租佃關系新論》,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頁187),所以我們就不做專門的討論。
就「地租剝削」而言,據美國、中國包括台灣學者研究,清代的地租不是越來越高了,反而有下降的趨勢。這里,事實可就與那些理論相悖了!
舉例來說,依據現有的材料,清代地租的租額是在不斷下降的,在大多數時期,下調幅度一般是在二十個百分點以上。它們在不同時期分別是∶
明代末年∶下調為八成多;
十八世紀∶七成五左右;
十九世紀∶八成左右。
按道理來說,租額的變化是累加的,即下一個改動要追加在前一個改動之上,可惜的是缺少這樣長期變動的記錄。所以我們只能列出各個時期的百分比,而不作追加的計算。就是這樣,地租額的變動也是很可觀的了。
另一方面,不但地租的原額和現額之間存在差別,實際徵收到的數額,也下降了∶
十六世紀下葉至十七世紀上葉的明代末年,約為八九成;
十七世紀下葉至十八世紀上葉的清代前期,七八成;
十八世紀下葉,六七成;
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上葉,七八成;
十九世紀下葉,約為六七成;
十九世紀末,降為五六成。
如果把這兩個數列「擰」在一起,就會看到,實際收租數額將會更低;而且這一實收比率是越來越低,處於不斷下降之中(山東孔府和直隸旗地,十八世紀中葉的五成左右和十八世紀末的三至五成,並未列入)。
另一方面,張五常也提出了他的「佃農理論」:隨著某一地主土地由個別佃戶向著更多的佃戶出租,租率將會下降,而總產出卻可能上升(《佃農理論》,商務印書館,北京,2000;在我看來,這就是一種實打實的「歷史理論」,而非一意務虛的「社會科學理論」)。如果在這句話前邊加上「隨著人口的逐漸增加」,後邊所發生的,不正是清代中國的歷史事實嗎(《租佃關系新論》,頁29~30、頁188~189)?
那麼,究竟是社會科學理論「對」,還是歷史事實「對」呢?
我們如何面對這種理論與事實的相悖?
進一步說,在現實生活中,能不能由社會科學理論決定一切?
那,是不是會把異常復雜的人類社會看得太簡單了?
它不但是對社會科學理論的一種迷信,而且大多豈不都是從外國傳來的東西?
近二十年來,這些西方理論究竟解決了中國的什麼問題?
最近幾年,我曾在幾個場合批評這種「洋片兒湯」迷信,並呼籲學者們(特別是我們這一代學者)著手總結自己的、中國的理論。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三十年過去了,難道我們還不該做一點自己的總結,難道甘於一輩子毫無建樹,只做一個「聞香族」么?
最近我在《華夏時報》發表的一篇文章《西洋理論的過度吹捧》,就表示說:
中國人的「崇洋媚外」,至今已達到一個「極點」,好像不跟在外國人後頭,就不能「驗明正身」,不能「扶正」一樣。在中國研究日益重要,中國日益成為「世界的中心問題」之際,我們正該重新反省,是否應建設一套中國學,發明一些中國理論?於此,也該對那些摻了水的洋玩意,這一種「文化侵略」,說一聲「可以休矣」,至少,也該讓它「靠邊站站」了(《華夏時報》7.27)?
我還要說明的一點是,所謂「中國自己的理論建設」,並不是所謂理論的「本土化」,——那好像是把一個「洋片兒湯」中國化了,或者說拿中國材料重新說明一遍,——我們並不是那個意思。
總而言之,西方經濟學不可不知,但不可迷信,更不可以為現實世界就是由科學理論所構成的。它有如盲人摸象,摸到大腿,說是柱子,就已蠻好,別的就不好說,——這是不是由於,它本身即為一種單一元素的分析方法,所難以避免的呢。
《華夏時報》2012.8.8專欄文章(標題為「地租剝削的清朝事實」)
佚史氏曰:以下一段,是我在此文發表後看到的(它從寫到發,前後只用了三天時間):
(相對於各種考慮和理論模型來說,美國)總統說:「沒有什麼可以取代事實。」他要去承認他有生以來犯下的最大的錯誤,然而,此時的他比任何時候都顯得更有總統風范(丹·布朗《騙局》,按:他的另一本小說是《達·芬奇密碼》)。
『貳』 郭凱的人物簡介
郭 凱,男,1971年10月出生,湖南永州市人。教育學博士,現任廣東教育學院副版教授、教育系副主任。權
1992年9月—1996年7月於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攻讀學校教育專業,獲教育學學士學位;1996年9月—1999年7月於華中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攻讀中小學管理專業,獲教育經濟與管理碩士學位;2003年9月—2006年7月於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在職攻讀教育學原理專業 ,獲教育學博士學位。1999年7月至今,在廣東教育學院教育系任教。
『叄』 湖北工業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的學院師資
學院有著完整系統的教學科研網路,有著濃厚的學術研究氛圍,有一批年齡職稱結構佳,學緣學歷結構優、創新意識強的學術梯隊。教師84人,教授9人、副教授21人,博士生導師2人,博士14人在讀博士11人、佔全院教師比例達25%;碩士及以上58人、佔全院教師比例69%;青年教師中獲得碩士比例達86.5%。專任教師中,設有結構工程楚天學者崗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省跨世紀學術帶頭人1人,省跨世紀學術骨幹2人,湖北工業大學特聘教授1名,顧問教授1名,學科帶頭人2人,學術骨幹8人。 建築工程系
·蔡 潔·范小平·胡軍安·侯景軍·劉耀東·鄧友生·蘇 駿·夏冬桃·白應華·陳月順·毛 雲·闔寶善·柯長仁·劉開敏·陳昇平·余天慶
路橋系
·肖本林·胡其志·胡春·肖衡林·梅利芳·李麗華 ·朱志政·何 俊·萬 娟·石峻峰·史宏財·宋桂紅·孔令霞·陶高梁·王翠英·劉德富·庄心善·范 瑛
工程管理系
·程國志·李顏娟·蘇 英·儲勁松·賀行洋·田 鍵·曾三海·秦景燕·王傳輝·李進濤·梁正偉·陳曉紅·劉富勤·余 明·王緒民·蔣俊玲·劉文生·孫賢斌·江 波
建築藝術系
·朱斯坦·張輝·劉成·錢少章·李納·徐 俊·段聖君·吳 巍·夏廣政·劉斯榮·潘 紅·黃艷雁·王紅英·李雪松·周 聰·金 藝·趙麗芳·郭凱·熊 燕·鄒貽權·呂小彪·劉 磊·曾毓雋·孫 皓·許 嵩·陳燁·劉佳
力學系
·李厚民·黃菊華·姜久紅·譚燕·余迎松·黃濤·周金枝·何其昌·熊健民·朱若燕 學院畢業生基礎知識扎實,動手能力強,樂於奉獻,受到社會的普遍歡迎與肯定,五年,畢業生的年均就業率高達98%以上。20多年以來,共為社會培養了土木工程和建築學等方面的研究生、本專科生高級工程技術人才6000餘人,為國家和湖北省土木工程和建築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肆』 郭凱燕心理博士之前從事什麼工作
每個人都會從事自己的工作。
這都是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
『伍』 三國演義 人物 別名 國籍 人物性格 主要戰跡
魏國:大王:曹操,字孟德;
謀士(文臣): 賈詡,字文和
程昱,字仲德
郭嘉,字奉孝
劉曄,字子陽
荀彧,字文若
荀攸,字公達
滿寵,字伯寧
呂虔,字子恪
武將:典韋,(三國演義中無典韋字)
許褚,字仲康
夏侯敦,字元讓
夏侯淵, (三國演義中無夏侯淵字)
李典,字曼成
於禁,字文則
曹仁,字子孝
曹洪,字子廉
張郃,字雋乂
高覽,(三國演義中無高覽字)
徐晃,字公明
樂進,字文謙
毛玠,字孝先
張遼,字文遠
臧霸,字宣高
李通,字文達
龐德,字令明
其餘還有:董昭字公仁,陳登字元龍,許攸字子遠,司馬懿字仲達,文聘字仲業,蔣干字子翼,王粲字仲宣,陳琳字孔璋,崔琰字季珪,龐德字令明,楊修字德祖,陳群字長文,曹休字文烈,傅巽字公悌,劉馥字元穎,張既字德容,傅干字彥才,曹丕字子桓,曹植字子建,曹彰字子文,管恪字公明,耿紀字季行,丁儀字正禮,丁廙字敬禮,曹睿字元仲,夏侯茂字子休,郭淮字伯濟,曹真字子丹,郝昭字伯道,王雙字子全,辛毗字佐治,司馬師字子元,司馬昭字子尚,夏侯霸字仲權,夏侯威字季權,夏侯惠字稚權,夏侯和字義權,曹芳字蘭卿,何晏字平叔,鄧颺字玄茂,李勝字公昭,丁謐字彥靜,畢軌字昭先,桓範字元則,鍾會字士季,鄧艾字士載,曹髦字彥士,曹奐字景明,毋丘儉字仲恭,賈充字公閭,諸葛誕字公休,羊祜字叔子,田疇字子泰,韓遂字文約,馬鈞字德衡,曹爽字昭伯,楊阜字義山,秦朗字元明,華歆字子魚,山濤字巨源,王朗字景興,曹純字子和,韓浩字元嗣,夏侯尚字伯仁,夏侯玄字太初,衛瓘字伯玉,王凌字彥雲,文欽字仲若,毋丘甸字子邦,桓階字伯緒,陳泰字玄伯,陳矯字季弼,徐宣字寶堅,田豫字國讓,牽招字子經,徐邈字景山,胡質字文德,王昶字文舒,郭奕字伯益,王基字伯輿,胡奮字玄威,胡烈字玄武,和洽字陽士,常林字伯槐,楊俊字季才,杜襲字子緒,趙儼字伯然,裴潛字文行,鍾毓字稚叔,王觀字偉台,王肅字子雍,王修字叔治,王祥字休徵,劉劭字孔才,劉放字子棄,劉勛字子台,尹奉字次曾,申耽字義舉,史渙字公劉,司馬炎字安世,司馬朗字伯達,司馬望字子初,司馬孚字叔達,任峻字伯達,劉馥字元穎,孫禮字德達,孫觀字仲台,孫資字彥龍,社預字元凱,邴原字根矩,吳質字季重,應劭字仲遠,辛毗字佐治,辛敞字泰雍,張特字子產,張緝字敬仲,陳騫字休淵,金禕字德偉,孟宗字恭武,孟建字公威,趙昂字偉章, 荀惲字長倩,荀顗字景倩,郗慮字鴻豫,姜敘字伯奕,婁圭字子伯,賈逵字梁道,夏侯茂字子林,徐璆字孟玉,高柔字文惠,曹宇字彭祖,曹昂字子修,董昭字公仁,蔣濟字子通,傅嘏字蘭石,裴秀字季彥,曹沖字倉舒,崔林字德儒,高堂隆字昇平,衛覬字伯儒,劉廙字恭嗣,閻溫字伯儉,閻行字彥明,徐奕字季才,何夔字叔龍,杜畿字伯侯,梁習字子虞,溫恢字曼基,袁渙字曜卿,張範字公儀,國淵字子尼,王修字叔治,管寧字幼安
蜀:大王劉備,字玄德
謀士(文臣):諸葛亮,字孔明
龐統,字士元
徐庶,字元直
法正,字孝直
馬良,字季常
馬謖,字幼常
伊籍,字機伯
武將:關羽,字雲長
張飛,字翼德
趙雲,字子龍
馬超,字孟起
黃忠,字漢升
魏延,字文長
李嚴,字正方
姜維,字伯約
廖化,無字
王平,字子均
張翼,無字
張嶷,無字
馬岱,無字
其餘數量太多,不能細數
吳:大王:孫權,字仲謀
謀士:周瑜,字公瑾
魯肅,字子敬
呂蒙,字子明
陸遜,字伯言
闞澤,字德潤
嚴峻,字曼才
薛綜,子敬文
程秉,字德樞
朱桓,字休穆
陸績,字公濟
張溫,字惠恕
駱統,字公緒
吾粲,字孔休
顧雍,字元嘆
張昭,字子布
張紘,字子綱
武將:程普,字德謀
黃蓋,字公覆
韓當,字義公
周泰,字幼平
蔣欽,字公奕
陳武,字子烈
潘璋,字文珪
徐盛,字文向
丁奉,字承淵
其餘太多,不細數
魏五子良將:張遼,徐晃,張郃,於禁,樂進 三龍:(龍頭)華歆、(龍腹)邴原、(龍尾)管寧
二張:張昭、張紘
三諸葛:(龍)諸葛亮、(虎)諸葛瑾、(狗)諸葛誕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三祖:曹操、曹丕、曹睿
三哲:曹操、孫權、劉備
三馬: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
三英:劉備、關羽、張飛
三狗:何晏、鄧颺、丁謐
三豫:劉熙、孫密、衛烈
曹魏三征:王、胡遵、母丘儉
曹魏三公:王朗、鍾繇、華歆
蜀漢三傑:諸葛亮、關羽、張飛
蜀漢四相:諸葛亮、蔣琬、董允、費褘
東吳四友:諸葛恪、張休、顧譚、陳表
曹魏四友:司馬懿、陳群、吳質、朱鑠
魏國四聰:夏侯玄、諸葛誕、鄧颺、X疇
四大棋家:馮翎、山子道、王九真、郭凱
曹魏五君:阮籍、嵇康、劉伶、阮咸、向秀
東吳五君:顧邵、諸葛瑾、步騭、嚴畯、張承
魏五子:樂進、張遼、於禁、徐晃、張郃
五荀:荀爽、荀淑、荀靖、荀彧、荀顗
蜀漢五虎大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
竹林七賢: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咸、向秀、王戎
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暘、劉楨
江夏八俊:陳翔、范滂、孔昱、范康、檀敷、張儉、劉表、岑咥
八及:陳翔、翟超、孔昱、苑康、檀敷、張儉、劉表、岑咥
司馬八達:司馬朗、司馬懿、司馬孚、司馬旭、司馬恂、司馬進、司馬通、司馬敏
西園八校尉:(上軍校尉)蹇碩、(典軍校尉)曹操、(中軍校尉)袁紹、(下軍校尉)鮑鴻、(助軍左校尉)趙融、(助軍右校尉)馮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於瓊
十常侍: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段搖、高望、張恭、韓悝、宋典、粟嵩
崔州平,生卒年不詳。名不詳,字州平,博陵 安平(今河北安平)人。東漢末年隱士,太尉崔烈之子,西河太守崔均之弟。與荊襄一帶的名士徐庶(元直)、石韜(廣元)、孟建(公威)、龐統(士元)、諸葛亮(孔明)等人常有來往。
『陸』 中國歷史,文學
文學
漢賦四大家: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張衡
唐詩四大家: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
宋詞四大家:蘇軾、辛棄疾、柳永、李清照(周邦彥亦可)
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鄭光祖
明清小說四大家:羅貫中、施耐庵、吳承恩、曹雪芹
當代散文四大家:楊朔、魏巍、秦牧、劉伯羽(吳伯簫也不錯)
初唐文壇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初唐四大書法家:歐陽洵、褚遂良、虞世南、薛稷
唐代文章四友:杜審言、崔融、李嶠、蘇味道
楷書四大家:唐代顏真卿、柳公權、歐陽洵、元之趙孟頫
宋代書法四大家:蔡襄、黃庭堅、米芾、蘇東坡
北宋文壇四大家:王安石、歐陽修、蘇東坡、黃庭堅
蘇門四學士:黃庭堅、張耒、晃無咎、秦觀
宋代程門四大弟子:謝良佐、游酢、楊時、呂大臨
南宋四大畫家: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
南宋詩壇四大家:楊萬里、陸游、范成大、尤袤
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
元代儒林四傑:黃晉?虞集、柳貫、揭俊斯
元代山水畫四大家: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
元代詩壇四大家:虞集、楊載、范槨、揭俟斯
元代吳中四傑:高啟、張羽、徐賁、楊基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賓
明代書壇「吳中四子」:祝枝山、唐伯虎、文徵明、徐禎卿
清初畫家四王:王時敏、王 、王鑒、王原祁
清初文學四公子:方以智、陳貞慧、冒襄、侯方域
戰國四公子:齊國孟嘗君、趙國平原君、楚國春申君、魏國信陵君
中興四詩人:陸游、楊萬里、范成大、尤袤
北宋四大書院:廬山白鹿洞書院、嶽麓山嶽麓書院、石鼓山石鼓書院、商丘應天府書院
明代四大傳奇:《紫釵記》、《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
四大名花:山東菏澤的牡丹、福建漳州的水仙、浙江杭州的菊花、雲南的山茶花
民間文學四大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尋夫、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
四大古都:西安、北京、南京、洛陽
古代四庫全書:經、史、子、集
再添一些
中國歷代組合一覽
關鍵詞: 算作是文化常識吧
三皇:伏羲、神農、黃帝
五帝:黃帝、少昊、顓頊、嚳、堯
商紂四諸侯:東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
孔門七十二賢:顏回、閔損、冉耕、冉雍、冉求、仲由、宰予、端沐賜、言偃、卜商、顓孫師、曾參、澹臺滅明、宓不齊、原憲、公冶長、南宮括、公皙哀、曾蒧(dian三聲)、顏無繇、商瞿、高柴、漆雕開、公伯繚、司馬耕、樊須、公西赤、巫馬施、梁鱣、顏幸、冉孺、曹恤、伯虔、公孫龍、冉季,公祖句茲,秦祖,漆雕哆,顏高,漆雕徒父、壤駟赤,商澤、石作蜀,任不齊,公良孺,後處,秦冉,公夏首,奚容箴,公肩定,顏祖,鄡單,罕父黑,秦商,申黨,顏之仆,榮旗,縣成,左人郢,燕伋,鄭國,秦非,施之常,顏噲,步叔乘,原亢籍、樂欬,廉絜,叔仲會,顏何,狄黑,邦巽,孔忠、公西輿如,公西箴
春秋五霸: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國學三聖:孔子、老子、墨子
二桃殺三士(中間的三士,不是二桃):張遠山 公孫接、田開疆
中國四大美女:貂蟬、西施、王昭君、楊貴妃
吳越三王:勾踐、范蠡、文種
山東三聖:史聖左丘明、商聖范蠡、武聖孫臏
鬼谷二高徒:孫臏、龐涓
戰國四公子:平原君趙勝、孟嘗君田文、信陵君魏無忌、春申君黃歇
戰國四名將:白起、王翦、廉頗、李牧
戰國四游俠:荊軻、專諸、聶政、要離
聯縱雙名士:蘇秦、張儀
趙國二庭柱:廉頗、藺相如
強秦二名將:王翦、蒙恬
興漢三傑:韓信、張良、蕭何
漢初三大名將:九江王英布、韓王韓信,大梁王彭越
李氏三父子:李廣、李敢、李陵
文景名臣:賈誼、晁錯
西漢二司馬:司馬相如、司馬遷
漢賦四大家:司馬相如、楊雄、班固、張衡
七國之亂: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膠西王劉印、濟南王劉辟光、菑川王劉賢、膠東王劉雄渠
冠軍二侯:衛清、霍去病
許氏二龍:許虔、許劭
雲台二十八將:鄧禹、吳漢、賈復、耿弇、寇恂、岑彭、馮異、朱祜、祭遵、景丹、蓋延、銚期、耿純、臧宮、馬武、劉隆為一列,馬成、王梁、陳俊、杜茂、傅俊、堅鐔、王霸、任光、李忠、萬修、邳彤、劉植、王常、李通、竇融、卓茂
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禹、應瑒、劉楨
河北五廷柱:顏良、文丑、張頜、高覽、淳於瓊
建安一條龍:華歆、邴原、管寧
江東二張:張昭、張紘
徐州四傑:孫乾、簡庸、糜竺、曹豹
蜀漢三諸葛:諸葛亮、諸葛瑾、諸葛誕
曹氏三傑:曹操、曹丕、曹植
桃園三英:劉備、關羽、張飛
蜀漢三傑:諸葛亮、關羽、張飛
蜀漢四相:諸葛亮、蔣琬、董允、費褘
蜀漢五虎大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
竹林七賢: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咸、向秀、王戎
江夏八俊:陳翔、范滂、孔昱、范康、檀敷、張儉、劉表、岑咥
司馬八達:司馬朗、司馬懿、司馬孚、司馬旭、司馬恂、司馬進、司馬通、司馬敏
西園八校尉:蹇碩、曹操、袁紹、鮑鴻、趙融、馮芳、夏牟、淳於瓊
十常侍: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段搖、高望、張恭、韓悝、宋典、粟嵩
三國四棋家:馮翎、山子道、王九真、郭凱
亂國二富豪:王愷、石崇
八王之亂:汝南王亮、楚王瑋、趙王倫、齊王冏、河間王顒、成都王穎、長沙王乂、東海王越
王謝二賢:王導、謝玄
西晉二陸:陸機、陸雲
南朝三謝:謝靈運、謝惠連、謝眺
北齊堅壁:斛律光(落鳥都督——驚弓之鳥的故事)、高長恭(蘭陵王)
六朝三丹青: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
隋初四大名將:史萬歲、韓擒虎、賀若弼、楊素
防微杜漸:房玄齡、杜如悔
貞觀十八學士:杜如晦、房玄齡、於志寧、蘇世長、薛收、褚亮、姚思廉、陸德時、孔穎達、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顏相時、許敬宗、薛元敬、蓋文達、蘇勖
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吳中四士:賀知章、張旭、包融、張若虛
安史之亂:安錄山、史思明
河東三風:薛元敬、薛收、薛德音
三李:李白、李賀、李商隱
佛法三譯家:鳩摩羅什、真諦、玄奘
七狼八虎:延平、延定、延朗、延輝、延德、延昭、延嗣、延順
北宋二程:程顥、程頤
龍眠三李:北宋善畫的李伯時、能文的李亮工、工書的李元中
三蘇:蘇洵、蘇軾、蘇轍
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
南宋四大家: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
南宋四元帥:韓世忠、岳飛、張浚、劉琦
成吉思汗四狗:窩闊台、哲別、者勒蔑、速不台
成吉思汗四傑:博爾忽、博爾術、木華黎、赤老溫
元曲四大家 :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
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張夢晉
明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
明代三袁: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
東林六君子:楊漣、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顧大章
明末三大儒:顧炎武、黃宗曦、王夫之
護國三公:戚繼光、袁崇煥、鄭成功
九江五賢:田園詩人陶淵明、江州剌史李渤、江州司馬白居易、理學大師周敦頤、王陽明
八大鐵帽子王:禮親王、鄭親王、睿親王、豫親王、肅親王、庄親王、克勤郡王、順承郡王
三藩、平西王吳三掛、平南王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
顧命八大臣:肅順、載垣、端華、焦佑瀛、杜翰、景壽、穆蔭、匡源
戊戌六君子:林旭、楊銳、譚嗣同、康廣仁、劉光第、楊深秀
永安封王:楊秀清東王,蕭朝貴西王,馮雲山南王,韋昌輝北王,石達開翼王
看些自己有興趣的吧...中國的歷史實在是太豐富了
『柒』 中山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值得你翹課去蹭
【關於南校嶺院的優質好課】
1.郭凱明老師的宏觀經濟學課
先簡短的介紹一下郭凱明老師
郭凱明,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包括結構轉型、經濟增長、人口發展和中國宏觀經濟等。
教育背景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2007.09-2012.07,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南京大學商學院,2003.09-2007.07,獲管理學學士學位
職業經歷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2017.01-現在,副教授
暨南大學經濟學院,2013.09-2016.12,講師
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12.07-2013.08,主任科員
郭老師把課程內容講得淺顯易懂,即使是宏觀經濟學這種偏學術類的學科也讓學生很好接受,老師在宏觀經濟的課堂上也要求我們多去中國國家統計局、中國財政部等找數據,每周進行分析。其他專業的同學想來旁聽的話是非常推薦的,其實宏觀經濟學在經濟學里是相對基礎的課程,難度不會太大的。
此外,中美貿易戰開始時,郭凱明老師還特地額外的開講座,向全嶺院學生講述其背後的原理以及發生的原因,是比很多課程都還要實用的講座,受到大家的好評!
『捌』 語文的反切法是啥
反切
用兩個漢字合起來為一個漢字注音的方法。是中國傳統的注音方法。有時單稱反或切。漢語本來的注音方式是讀如某字,隨著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傳入,其聲明學為漢語引入了反切這種注音方法。 另據考證,反切的產生,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音辭篇》雲:「孫叔言創爾雅音義,是漢末人獨知反語,至於魏世,此事大行。」(孫炎,字叔然,名炎)陸德明《經典釋文》也說:「孫炎始為反語,魏朝以降漸繁。」事實上,孫炎以前已有人使用反切了,如東漢服虔注《漢書》「惴,音章瑞反」。孫炎對反切進行了整理,並編成了〖爾雅音義〗。
用作反切的兩個字,前一個字叫反切上字,簡稱切上字或上字,後一個字叫反切下字,簡稱切下字或下字。被注音字叫被反切字,簡稱被切字。反切的基本原則是上字與被切字的聲母相同,下字與被切字的韻母(包括介音)和聲調相同,上下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讀音。例如,《廣韻》「冬,都宗切」,就是用都的聲母、宗的韻母和聲調為冬注音。反切的產生,是為了補救讀若、直音注音方法的不足,是漢字注音方法的一個巨大的進步,標志著漢語語音學的開始。
隋唐的反切是研究中古漢語語音系統的基本資料,是漢語音韻學的基礎之一。
據歷史學家範文瀾研究,音韻學開始於東漢末年,當時某些儒生受梵文拼音字理的啟示,創反切法來注字音.孫炎作《爾雅音義》,用反切注音,一般認孫炎為反切的創始人。《中國通史簡編》修訂本第三編第一章(人民出版社1965年11月版) 。
=======================================================
反切是中國傳統注音方法,即用兩個漢字合起來為一個漢字注音。
古人因為沒有拼音文字,用兩個漢字來注一個字的反切原理 反切的基本原則是上字與被切字的聲母相同,下字與被切字的韻母(包括介音)和聲調相同,上下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讀音。
反切與拼音主要有3點不同:
①拼音是用一個或幾個音素符號來表示聲母、韻母的實際音值,而反切所用的每一個漢字都代表一個音節,單純表示輔音的漢字不存在,以母音開頭的漢字也是少數。所以代表聲母的反切上字不能不帶韻母,代表韻母的反切下字又常常帶有聲母。這樣,代表聲母和韻母的反切上下字都含有多餘的成分,在拼合的時候,必須去掉多餘的成分——上字的韻母、下字的聲母。進一步細說反切的原則應該是這樣:反切上字只取它的聲母,不計較它的韻母和聲調;反切下字只取它的韻母和聲調,不計較它的聲母。
②理想的拼音字中的一個聲母或一個韻母,只能用固定的一個或一組字母表示,絕不允許隨意更動;反切上下字的選用則是靈活的,選用與被切字聲母、韻母相同的任何字做反切上下字,都不會改變被切字的實際讀音。例如,「孤,古胡切」。假如上字不用「古」,而用「過」、「姑」、「公」等字,下字不用「胡」,而用「乎」、「吳」、「都」等字,被切字的讀音都不會變。這是因為前者聲母都是[g],後者韻母都是[u]。從原則上說,同一類聲母或韻母,各用一個字表示就可以了。假如規定只用一個字來表示,那麼就無法給這個字自身注音,因此同一類聲母或韻母至少得用兩個字,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又遠不止兩個。《廣韻》同類聲母的上字最多有17個,同類韻母的下字也基本類似。
③現代漢語拼音除了有雙拼法之外,還有三拼法、四拼法。從書寫形式上看,一個音節可以用1~4個音素字母表示;而反切只能用雙拼,只容許用兩個字。即使是零聲母字,也必須有反切上字。例如在普通話里,「愛,烏代切」,被切字「愛」ai是零聲母。如果是拼音,聲母就可以不必表示了。反切注音法,則必須用一個「烏」字代表零聲母來做反切上字。即使是既有韻頭又有韻尾的韻母,也只能用整個字做反切下字。例如,「勸,去願切。」被切字「勸」的韻母是üan,包含3個音素。反切注音法只用一個與「勸」韻母相同的「願」字做反切下字。
反切剛剛產生的時候是容易學習和掌握的。當時一般人不僅可以通過反切認字,製造反切來注音,而且還能用反切來打啞謎、說隱語。後來反切變得難懂了,甚至有些讀書人也往往不懂。這是因為語音不斷發展變化,用當代音去讀古人造的反切,自然不免隔膜。 今音與反切不合舉例 從中古到現代,漢語的聲母和韻母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這正是近現代人使用中古反切感到不方便的根本原因。語音變化對反切原則的影響很大,但大體上有規律可循。下面試舉幾條。
①反切的基本要求之一是被切字的聲調與反切下字相同。下字是平聲,被切字也讀平聲。但今音平聲分陰陽,被切字如果是平聲,讀陰平還是讀陽平,則由上字決定。這是因為中古平聲不分陰陽,今音的陰陽是由中古的清濁變來的。中古清聲母字歸陰,濁聲母字歸陽。例如:「刊、苦寒切。」下字「寒」是陽平字,但被切字「刊」讀陰平,這是因為上字「苦」是中古清聲母字。又如:「壇,徒干切。」下字「干」是陰平字,但被切字「壇」讀陽平,這是因為上字「徒」是中古濁聲母字。
②反切的基本要求之二是被切字與反切上字的聲母相同。但有一類反切按今音讀,被切字與反切上字的送氣和不送氣不一致。這是因為中古全濁聲母今天普通話里已變成送氣和不送氣兩類清聲母,平聲送氣,仄(上去入)聲不送氣。當上字是全濁聲母時,下字是平聲,被切字今音為送氣清聲母;下字是仄聲,被切字今音為不送氣清聲母。例如:「權,巨員切。」上字「巨」今讀不送氣聲母,被切字「權」今讀送氣聲母,這是因為下字「員」是中古平聲字,而上字「巨」又屬中古濁聲母。又如:「度,徒故切。」上字「徒」今讀送氣聲母,被切字「度」今讀不送氣聲母,這是因為下字「故」是仄聲字,而上字「徒」又屬中古濁聲母。
③中古的某些反切,按今音讀,被切字聲母是 [慯]、[慯 ]、[嶃]、而反切上字聲母是[k]、[k『]、[x]或[堭]、[堭『 ]、[s]。被切字的聲母與反切上字的聲母不一致。 這是因為中古[k]、[k『]、[x]和[堭]、[堭『 ]、[s]兩組聲母,各有一部分字變成今音[慯、慯 ]、[嶃]。分化的條件在於有無、[y]介音(或主母音,下同)。凡是不帶、[y]介音的洪音字,原聲母保持不變;凡是帶、[y]介音的細音字,聲母變成 [慯]、[慯 ]、[嶃]。例如:
絳古巷切[慯iɑ嬜] ←—[ku]+[嶃iɑ嬜]
慳苦閑切[慯 iεn]←— [k『u]+[嶃iεn]
孝呼教切[嶃iau] ←—[xu]+[慯iɑu]
醬子亮切[慯iɑ嬜] ←—[堭徲]+[liɑ嬜[[Image:yywzbk72-01.jpg]
青倉經切[慯『i嬜]←— [堭『 ɑ嬜]+[慯i嬜]
嘯蘇吊切[嶃iɑu]←— [su]+[tiɑu]上述6例,被切字今讀 [慯][慯『][嶃],反切上字今讀[k][k『][x][堭][堭『 ][s]。當然也有反過來的情況,例如:
歸舉韋切[kuei]←—[慯y]+[wei]
匡去王切[kuɑ嬜]←—[慯 y]+[wɑ嬜]
毀許委切[xuei]←—[嶃y]+[wei]
鑽借官切[堭uan]←—[慯ie]+[kuan]
竄七亂切[堭『 uan]←—[慯『i]+[luan]
賽先代切[sai]←— [嶃iεn]+[tai]
類似的變化規律還有一二十條,但仍不能包括全部例外。
音。第一個字(反切上字)注聲母,第二個字(反切下字)注 韻母。例如:酒子酉切。子聲母為精母,酉韻母為有韻,故酒精聲酉韻。因為唐朝的發音和現代的不一樣,所以不能用普通話把當時的反切發音出來。
隋唐的反切是研究中古漢語語音系統的基本資料,是漢語音韻學的對反切術語本身的不同理解 大致說來可分為3種:
①模稜兩可的解釋。宋代丁度等編撰的《禮部韻略》(1037)中說:「音韻展轉相協謂之反,亦作翻;兩字相摩以成聲謂之切。」這種說法似乎認為「反」是指反切上下字與被切字聲韻相合,「切」是指反切上下字的拼合過程。宋元之際黃公紹、熊忠《古今韻會舉要》(1297)說:「一音展轉謂之反,一韻展轉相摩謂之切,以子呼母,以母呼子也。」這話好像在說反切上字叫反,反切下字叫切。但並不明確。
②「反」、「切」同義,都是拼合的意思。清代顧炎武《音學五書·音論》說:「反切之名,自南北朝以上皆謂之反,孫愐《唐韻》謂之切,蓋當時諱反字,……唐玄度《九經字樣·序》雲:『避以反言,但紐四聲,定其音旨。』其卷內之字,『蓋』字下雲公害翻,代反以翻,『 』字下雲平表紐,代反以紐。是則反也,翻也,紐也,一也。」顧炎武認為"反"就是"切",「切」就是「反」,也有作「翻」和「紐」的。但他提出的南北朝以上稱反、唐代以後稱切的看法並不精密。孫炎《爾雅音義》保存下來的反切確實作反,但隋唐以前也有稱切的。北齊顏之推(531~?)《顏氏家訓·音辭》說:「徐仙民(344~397)《毛詩音》反驟為在遘,《左傳音》切椽為徒緣」,"河北切攻字為古琮"。顏氏「反」、「切」並用。
③從分析"切韻"兩個字入手,認為反切上字叫"切",反切下字叫「韻」。隋代陸法言《切韻·序》批評前人說:「支脂魚虞,共為一韻;先仙尤侯,俱論是切。」這是說「支脂」反切下字誤為同類,「魚虞」反切下字誤為同類,陸氏稱「韻」;"先仙"反切上字本不同類,「尤侯」反切上字本不同類(曾運乾說), 陸氏稱「切」。宋代沈括(1029~1093)《夢溪筆談》卷十五說:「所謂切韻者,上字為切,下字為韻。」金代韓道昭《五音集韻·序》說:「夫《切韻》者,蓋以上切下韻,合而翻之,因為號以為名。」沈、韓兩家闡述得尤為清楚。各種說法不合,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反切的起源 關於反切產生的時代,歷代學者的認識很不一致。主要有以下 3種看法。
①認為反切是三國魏孫炎創造的。其根據是《顏氏家訓·音辭》中的話:「孫叔然創《爾雅音義》,是漢末人獨知反語。至於魏世,此事大行。」仔細玩味顏氏的話,只說孫炎「創《爾雅音義》」一書,全用反切注音,並未說孫炎首創反切之法。看來是人們可能片面理解了顏氏的話。
②認為從產生漢字的時候就產生了反切。清代劉熙載(1813~1881)《說文雙聲·序》說:「切音……起於始制文字者也。許氏《說文》於字下系之以聲,其有所受之矣。夫六書中較難知者莫如諧聲,疊韻、雙聲,皆諧聲也。許氏論形聲,及於江河二字,方許氏時未有疊韻、雙聲之名,然河可為疊韻,江工為雙聲,是其實也。"與此相近的看法還有合音說。宋代沈括、鄭樵,明清之際顧炎武也都持有這種看法。 顧炎武《音學五書·音論》說:「按反切之語,自漢以上即已有之。宋沈括謂古語已有二聲合為一字者,如不可為叵,何不謂盍……鄭樵謂慢聲為二,急聲為一,慢聲為者焉,急聲為旃,慢聲為者與,急聲為諸,……,是也。愚嘗考之經傳,蓋不止此。如《詩·牆有茨》傳,茨,蒺藜也,蒺藜正切茨字……。」形聲字也好,合音字也好,既不是反切的開始,也不等於反切。這兩者與反切的根本區別就在於:反切是對一個音節的聲母和韻母有意識地進行分析,並且對反切上下字做了規定;而形聲字大量產生的時代(周、秦),還不可能對漢字作音理上的分析;合音字是急讀、緩讀問題。所以它們屬於無意識的或偶然的,這與反切以注音為宗旨有著本質的區別。
③認為反切產生於後漢服虔、應劭時代。章炳麟、吳承仕(1884~1939)等力主此說。章炳麟認為:「服、應訓說《漢書》,其反語已著於篇,明其造端漢末,非叔然創意為之。且王子雍與孫叔然,說經相攻如仇讎,然子雍亦用反語,其不始叔然可知也。」(轉引自黃侃《聲韻略說》的轉述)吳承仕《經典釋文序錄疏證》說:「尋顏師古注《漢書》,引服虔、應劭反語,不下十數事。服虔、應劭皆卒於建安中,與鄭玄同時。是漢末已行反語,大體與顏氏所述相符。至謂創自叔然,殆非實情。」這些看法比較合乎情理。首先,《漢書》注中保存著服虔、應劭的反切,這是事實;其次,王肅、孫炎兩人的學術思想和學術觀點截然相反,王肅一直攻詰孫炎的老師鄭玄,如果反切是孫炎創造的,王肅也用反切,就等於授人以柄,自己甘拜下風,這是不可能的;再次,服虔、應劭都是漢末人,這與顏之推說的"是漢末人獨知反語"的話相合。
反切的產生,是為了補救讀若、直音注音方法的不足。反切與讀若、直音比較起來,無疑是個巨大的進步。從音韻學史角度說,反切的產生,標志著漢族語音學的開始——從此懂得了對漢語音節做音理上的分析,把一個音節分成聲、韻兩個部分。
反切的改良 用反切注音,有很大的局限性。這表現在3 方面:①反切上下字都含有多餘成分,在拼合時有一定障礙;②反切上下字可用的字過多,使用的人難於掌握;③有些窄韻,不得不偶爾借用其他韻的字作反切下字,造成切音不準確的弊病。
正因為早期反切存在這樣嚴重的缺陷,所以後代人不斷從各方面對反切進行改良。代表性的主張反映在下面幾種書里:
明代呂坤《交泰韻》,清代潘耒《類音》。這兩部書立志革除舊反切的弊病,設計反切的基本出發點是盡量使兩字連讀就能拼出被切字音來。他們的改良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①反切上字不僅考慮到與被切字的聲紐相同,清濁一致,而且也考慮到等呼相應。被切字是洪音字,上字用洪音;被切字是細音字,上字用細音;被切字是開口字,上字用開口;被切字是合口字,上字用合口。②下字盡量用不帶輔音聲母的字。③不全用與被切字聲調相同的字作反切上字。在這個問題上,呂坤、潘耒的做法不完全一致。呂坤主張以入切平,以平切入,以上切上,以去切去;潘耒主張以仄切平,以平切仄。④被切字是平聲字,反切下字照顧到陰陽分類,被切字陰平,下字用陰平;被切字陽平,下字用陽平。這是因為當時北方話和多數方言平聲已經分化成陰陽兩類。⑤反切下字盡量減少、劃一,減輕使用者的負擔。這樣的改良固然給人們帶來很大的方便,但同時也產生了新的弊端。一定要用以母音開頭的字做反切下字,而同韻的以母音開頭的字畢竟是少數,這樣勢必找出一些冷僻字做反切下字。用難認的字為常見字做反切,就失去了注音的作用。
明清之際楊選杞《聲韻同然集》。這部書作於1659年,平入二聲已完稿,上去二聲未成,現在存世的是平聲和入聲的一部分。他的改良主要有兩點:①減少反切上下字的字數。楊氏把所有韻歸並為25類,稱為"大韻";把聲紐定為31個,稱為「字祖」。每「大韻」又分「宏」、「中」、「細」3類。"宏"相當於合口洪音,在"宏"聲韻里確定15個字充當反切上字,13個字充當反切下字;「中」相當於開口洪音,在「中」聲韻里確定21個字充當反切上字,24個字充當反切下字;「細」相當於開口和合口細音字,在「細」聲韻里確定31個字充當反切上字, 24個字充當反切下字。「宏」、「中」、「細」 3類反切上下字的總和是 124個,不到《廣韻》反切上下字總數的1/12。②盡量選用不帶聲母的影喻兩紐字做反切下字,有些韻沒有影喻兩紐的字,不得不選用曉匣等紐的字。楊選杞的改良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同時也有不足之處。因為反切上下字數目太少,有時不能不採取「借用」的方法,書中多次說「勉借」、「勉求」,甚至說「勉而又勉」。
清代李光地、王蘭生《音韻闡微》和清代劉熙載《四音定切》。這兩部書分別完成於1726年和1878年。《音韻闡微》作者是在滿文十二字頭的啟發下,吸取《交泰韻》、《類音》等所有改良反切的長處而寫成的。《四音定切》則是以《音韻闡微》為基礎,而比它更加精密和嚴謹。這兩部書的改良反切已經達到最佳狀態了,但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韻母為[徲]、[宐]的字,就沒有以母音開頭的字可用,只能用帶輔音的字做反切下字,因此在拼合過程中仍有扞格不入的現象。
以上各家對反切做了各種改良,始終沒有達到理想境地。只有改用一套分析各種音素的符號,才能解決這個矛盾。
參考書目
顧炎武:《音學五書·音論》,中華書局影印,北京,1982。
陳澧:《切韻考》卷六,中國書店影印,北京,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