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近年歷史學研究趨勢

近年歷史學研究趨勢

發布時間:2021-03-05 15:13:44

『壹』 研究歷史與現狀

古湖泊學的研究始於美國。19世紀末葉,對美國猶他州大鹽湖前身更新世湖的研究,和對內華達州西部更新世湖的研究,開創古湖泊學研究的先河。此後經過半個世紀的沉寂,到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古湖泊學才卷土重來。其中最重要的是對美國綠河頁岩的古湖泊學研究,但此後到80年代初以前,國際古湖泊學研究的主流主要是高、中緯度區冰川成因的第四紀短暫小湖。近二十年來國際古湖泊學研究的發展趨勢,顯然對其在陸相油氣勘探中的應用十分有利。古湖泊學研究開始轉向對古老構造湖尤其是裂谷湖和氣候條件較差的鹹水湖泊的研究。雖然世界上按湖水總量來計,鹹水湖與淡水湖大致相當,而研究程度卻大不相同,直到20世紀80年代末,在古湖泊國際會議上有關鹹水湖的論文還不到淡水湖的1/6。而從90年代起,有關現代鹽湖的地球科學論文明顯增多,從1981年佔全部湖泊論文的5%增加到1992年的近30%(Renaut等,1994)。繼1988年國際《古湖泊學報》創刊後,1992年又有《國際鹽湖研究學報》在澳大利亞問世。更大規模的國際研究計劃在古老的構造湖泊進行,其中對東非裂谷湖泊系統研究最為突出。法國埃爾夫石油公司和各國研究機構從70年代晚期起便對東非裂谷湖泊進行調查。近二十年來,通過地震勘探、鑽探和水下探查,對湖盆的構造控制、幾何形態、水文特徵、生產力和有機質聚集、保存等方面,都有了相當系統的認識。貝加爾湖的國際合作調查也在加緊進行,除地震勘探和陸上鑽探外,「貝加爾鑽探計劃(BDP)」於1993年在水深354 m的湖底第一次取得長達100 m的岩心,揭示了大約50萬年的沉積歷史(BDP-93,1997)。其他如南美Titicaca湖(Dejoux等,1992)等深湖的現代湖泊學調查,也都大大增添了科學界對構造湖的認識。

與此同時,石油地質界面對中國、巴西、印度尼西亞等陸相油田占絕對優勢的現實,對陸相生油湖盆的研究興趣大增。90年代以來,紛紛進行總結和比較(如Smith,1990;Katz,1990,1995),其中有許多又和現代裂谷湖泊的研究結果進行比較。加上湖泊沉積又是古環境記錄的主要來源之一,古湖泊研究成為地質科學中十分活躍的組成部分。國際地質對比計劃也接連設立了兩個專項研究古湖泊:IGCP219「湖泊沉積學時空比較」(1984~1990)和IGCP324「湖泊系統中的全球古環境檔案」(1991~1995)(Cabrera等,1999),有力地推動了古湖泊學研究的國際進程。

與國際湖泊學和古湖泊學研究遙相呼應,我國科學工作者對我國境內的大小湖泊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自50年代以來,先後對青海湖、茶卡、大柴旦等高原鹹水湖、鹽湖,對太湖、鄱陽湖、巢湖、洞庭湖等長江中下游淡水湖和雲南撫仙湖、滇池、洱海等斷陷湖進行過系統的湖泊學研究,其中均包括湖泊沉積和湖泊演化的內容在內,從湖盆成因到集水盆地氣候記錄,從鄱陽湖三角洲到撫仙湖濁流,都作出了許多成績(濮培民等,1989;孫順才等,1989)。近年來隨著「全球變化」等環境研究的需要,古湖泊學研究更是如火如荼,如柴達木盆地察爾汗湖(陳克造,1985)、青海湖(王蘇民等,1992;張彭熹等,1989)、內蒙古岱海(王蘇民等,1990)、內蒙古呼倫湖(王蘇民等,1995)、新疆巴里坤湖(韓淑緹等,1990)、雲南撫仙湖(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1990)和滇池、江蘇太湖、廣東田洋火山口湖(陳俊仁等,1990)的晚第四紀研究,為湖泊沉積和環境演變提供了十分寶貴的材料。

國內外現代湖泊研究資料的日積月累,使得古湖泊學研究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即開展含油氣盆地的古湖泊學研究。國際學術界紛紛以古湖泊學的角度重新審視湖相油源岩的沉積環境與成因,如Kelts(1988)根據現代湖泊與古代湖相油源岩的資料系統綜述了湖相油源岩的沉積環境,並對湖泊中有機質的生產、沉積和保存作用機制進行了論述;Talbot(1988)更是從六個現代非洲熱帶湖泊的資料出發,論述了湖相油源岩的成因,其中特別強調了氣候和湖水分層對有機質堆積的控製作用。諸如此類的工作,提出了許多湖相油源岩沉積環境模式,其中有代表性的如以下三種:①大型深水缺氧湖泊模式:以非洲坦噶尼喀湖為代表,認為富含有機質的沉積物最可能沉積在深水、長期分層、淡水—近半鹹水湖泊溫躍層之下的缺氧水體環境中(Demaison等,1980);②鹽湖模式:該模式源於對綠河組油頁岩沉積環境的一種解釋,認為油頁岩沉積在大型干鹽湖體系內形成的水淺但缺氧分層、半鹹水-鹹水的鹼性湖泊中(Eugster等,1975;Surdam等,1975),後來有人注意到現代干鹽湖的高生產力,由此推論這種環境是油源岩沉積的理想場所;③鹼性湖泊模式:認為高pH值的湖水可以支持更高的生產量、溶解更多的磷,以東非基伍湖、土耳其Van湖等中鹽度高鹼性湖為代表(Kelts,1988)。

在我國,廣大湖泊學工作者在研究現代湖泊的過程中更是緊密結合我國陸相生油的實際,如對青海湖有機質沉積和轉化的研究(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等,1979)、雲南斷陷湖沉積學與油氣勘探的關系研究(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等,1989)等,並把在現代湖泊中的研究經驗應用到探討含油盆地古湖泊岩相古地理問題中去(祁延年等,1982);同時油田的石油地質工作者也已開始從現代湖泊的資料出發、以古湖泊學角度探討生油湖泊的水體化學、水體季節性分層和水體的生物學特徵等問題(如鄧宏文等,1990,1993;姚益民等,1994)。孫鎮城等(1997)在系統研究我國新生代和現代咸化湖沉積、生物、地球化學特徵的基礎上,探討了咸化湖沉積環境、鹽湖相烴源岩與油氣生成的理論及其意義。汪品先等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在詳細介紹國際上現代湖泊和含油盆地古湖泊學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汪品先等,1991,1993)的同時,系統地開展了我國東部陸上和近海含油氣盆地古湖泊學研究。特別是在對渤海灣和南海北部陸架兩大盆地的古湖泊學研究,不斷有相關的成果報道,研究內容涉及含油氣盆地古湖泊學的各個方面。邵磊等(2000,2001a,2001b,2005)運用沉積地球化學方法確定渤海海區和珠江口及北部灣盆地古湖的源區地質和沉積物源。劉傳聯等(1996,1998,2002a,2002b)根據殼體穩定同位素化學和微體化石群一系列證據獲得了關於古東營湖的水體特徵及其演化的新認識。王慧中等(1993,1996)、舒小辛等(1995)利用遺跡化石和沉積物紋層構造對古湖水體分層及湖底氧含量作了判別,從而對沉積有機質的堆積、保存條件做出評價。更具有實際意義的是,在含油氣盆地古湖泊學的研究中,古生物學家和地球化學家從古湖生產力和湖底氧化-還原條件的角度出發,將浮游藻類及沉積有機質研究與烴源條件分析結合,對我國新生代盆地富烴源岩形成與分布規律及控制因素等問題進行了有益的探討(朱偉林等,1997,2004;Zhu weilin等,1999;吳國瑄等,1998,1999;劉傳聯等,2000,2001a,2001b,2002c)。

『貳』 歷史學研究生就業前景如何呢

歷史學研究生
歷史學研究生畢業後主要就業方向分別為:

1、史學理論與史學史

該專業研究生去向主要為政府、企業、教學、科研等部門中負責策劃、咨詢、管理和教學、研究等方面工作。近年來,畢業生主要就業於各地的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出版社等。

2、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隨著國家綜合國力的增強,國家文物、考古、博物館系統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在目前全國范圍內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依然保持良好的就業勢態。只是前些年的畢業生大都留在北京等中心城市,許多省市文博系統長期得不到相關的畢業生。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達90%以上,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中小城市或地區畢業生的需求始終供不應求。

畢業生就業范圍主要集中在全國省、市、區各級文物考古研究和文物行政管理部門,以及各級、各系統的博物館文化部門,國家及省市機關(公務員),全國各高校(任教),出版部門(編輯、記者)。同時,部分畢業生出國深造,部分畢業生畢業後在相關領域工作。

3、歷史地理學

歷史地理學是一個國際領先、國內一流的專業,具有跨文、理兩大學科的特點,中國歷史地理研究由中國學者引領世界潮流,長期以來國外學者們難以企及。它是一門理論性強、宏觀用途廣泛的實證性學科,五十多年以來為國家建設貢獻巨大,所以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近幾年該專業就業情況都比較理想,畢業生去向以從事文職為主的企事業單位。

專業畢業後,能夠從事中國歷史地理及其相關學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也能勝任區域規劃、環境保護、新聞出版、方誌地名、水利建設等方面的工作,以及為政府決策部門作專題研究等。

4、歷史文獻學、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

這三個專業的畢業生的擇業面看似狹窄,但憑借該專業的人文底蘊和歷史厚重感,完全可以在媒體的文案策劃、企業的企劃部門、圖書出版界、旅遊等崗位或領域闖出一番天地,而不一定限制在研究或教學領域。

主要的就業去向有:

(1)大專院校、中小學校歷史與社會學教師歷史教師;

(2)大專院校黨校電大;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毛澤東思想概論教師歷史系教師

(3)博物館:從事歷史研究,博物館管理其他

(4)旅遊:導游主要是歷史文化旅遊

(5)檔案管或單位公司檔案工作。

(6)圖書館;從事圖書相關工作

(7)編輯:文字編輯

(8)政府部門:教育局,政策研究,黨史研究室,其他人文崗位包括革命紀念館,歷史文化遺址管理保護等文化有關工作,以及地方誌工作,宗教民族相關工作

(9)各報紙新聞單位

(10)進社會科學院系統從事專職的歷史研究

5、專門史

專門史專業的就業選擇范圍可能相對窄一些。但是,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它有著其他學科不能替代的價值和作用。

本專業畢業生可從事專門史專業研究工作,以及中等學校歷史教學和教育、管理工作,也可在行政、經濟、文化等部門從事研究和管理工作。文筆好的可從事公關文秘,行政管理等

6、世界史

世界史專業畢業後能夠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中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科技政策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科技管理工作以及有關咨詢、宣傳、編輯和出版工作;國家各類文化、宣傳、出版、文博、涉外等部門從事相關工作;能夠在本學科做出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的探索和研究成果。

『叄』 歷史學研究的現狀

歷史研究之有用,尤其在於,無論有沒有歷史學家的參預,人們都會以各種不同方式去回「研究」歷史,歷史的記答載和教育都會直接或間接地發生作用。這是因為,人會本能地希望了解自己的過去和現狀的由來。人類之不同於動物,很大程度上就在於它具有知識興趣、自我認識、道德規范、經世致用等種種主動的意識需求。沒有歷史學家的參預,人們即使通過文學、詩歌或口頭傳說等等,也總是想要記錄或了解過去發生了什麼(知識興趣);想要認識和探究人為什麼會這樣而不會那樣(自我認識);想要用歷史上是非善惡的事例,告訴世人及後人,理論上人應當做什麼,不應當做什麼(道德規范);想要提醒或教會人們如何參照歷史上的經驗教訓,以解決社會所面臨的問題(經世致用)。

『肆』 歷史學研究生的方向有哪幾個 不同方向的就業前景如何

從歷史學研究生整體就業范圍來看,畢業生的擇業面不是很廣。但本學科研究生畢業後有著較為寬闊的就業門徑,既能進入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從事教學和研究,也能進入各級黨政機關、教育單位、新聞出版和文化事業等部門從事管理和專業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歷史學的每一個專業都需要有深厚的學術功底與長時間的專業知識的積累,該專業畢業生多數都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門、國家機關、新聞出版等文化機構或文物考古研究、博物館等單位任職。而這些單位對應聘者的個人素質和專業能力要求還是很高的。
1、 史學理論與史學史
該專業研究生去向主要為政府、企業、教學、科研等部門中負責策劃、咨詢、管理和教學、研究等方面工作。近年來,畢業生主要就業於各地的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出版社等。
2、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隨著國家綜合國力的增強,國家文物、考古、博物館系統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在目前全國范圍內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依然保持良好的就業勢態。只是前些年的畢業生大都留在北京等中心城市,許多省市文博系統長期得不到相關的畢業生。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達90%以上,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中小城市或地區畢業生的需求始終供不應求。
畢業生就業范圍主要集中在全國省、市、區各級文物考古研究和文物行政管理部門,以及各級、各系統的博物館文化部門,國家及省市機關(公務員),全國各高校(任教),出版部門(編輯、記者)。同時,部分畢業生出國深造,部分畢業生畢業後在相關領域工作。
3、 歷史地理學
歷史地理學是一個國際領先、國內一流的專業,具有跨文、理兩大學科的特點,中國歷史地理研究由中國學者引領世界潮流,長期以來國外學者們難以企及。它是一門理論性強、宏觀用途廣泛的實證性學科,五十多年以來為國家建設貢獻巨大,所以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近幾年該專業就業情況都比較理想,畢業生去向以從事文職為主的企事業單位。
專業畢業後,能夠從事中國歷史地理及其相關學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也能勝任區域規劃、環境保護、新聞出版、方誌地名、水利建設等方面的工作,以及為政府決策部門作專題研究等。
4、 歷史文獻學、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
這三個專業的畢業生的擇業面看似狹窄,但憑借該專業的人文底蘊和歷史厚重感,完全可以在媒體的文案策劃、企業的企劃部門、圖書出版界、旅遊等崗位或領域闖出一番天地,而不一定限制在研究或教學領域。
主要的就業去向有:
(1) 大專院校、中小學校歷史與社會學教師歷史教師;
(2) 大專院校黨校電大;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毛澤東思想概論教師 歷史系教師
(3) 博物館:從事歷史研究,博物館管理其他
(4) 旅遊:導游主要是歷史文化旅遊
(5) 檔案管或單位公司檔案工作。
(6) 圖書館;從事圖書相關工作
(7) 編輯:文字編輯
(8) 政府部門:教育局,政策研究,黨史研究室,其他人文崗位 包括革命紀念館,歷史文化遺址管理保護等文化有關工作,以及地方誌工作,宗教民族相關工作
(9) 各報紙新聞單位
(10) 進社會科學院系統從事專職的歷史研究
(11)
5、 專門史
專門史專業的就業選擇范圍可能相對窄一些。但是,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它有著其他學科不能替代的價值和作用。
本專業畢業生可從事專門史專業研究工作,以及中等學校歷史教學和教育、管理工作,也可在行政、經濟、文化等部門從事研究和管理工作。文筆好的可從事公關文秘,行政管理等
6、 世界史
世界史專業畢業後能夠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中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科技政策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科技管理工作以及有關咨詢、宣傳、編輯和出版工作;國家各類文化、宣傳、出版、文博、涉外等部門從事相關工作;能夠在本學科做出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的探索和研究成果。
綜上所述:在就業形勢很嚴峻的今天,作為一直冷門甚至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還將繼續冷門的歷史學類專業就業形勢甚為嚴峻。曾經有一個很著名的歷史學者說過「把歷史當職業是一種悲哀!」這話一方面可以理解為歷史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它的存在和發展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是有重大意義的!但如果你僅僅把它作為你謀求功名的一種職業,那對你來說是一種悲哀,因為在歷史行業出人頭地的人鳳毛麟角;對歷史學本身也是一種悲哀,因為懷有這樣的心態來研究歷史的人,不會對歷史學的發展做出任何貢獻。
歷史學是所有學科中理想和現實的矛盾斗爭最激烈的一門學科。所以想選擇歷史專業的考研學子,一定要審慎思考,充分做好思想准備,也許會減少很多在理想和現實之間煎熬的痛苦。歷史學類專業重在思維的訓練,如果希望有所造詣,必須深造。

『伍』 研究歷史及現狀

自20世紀60年代對海底熱泉活動系統和現代海底成礦作用的觀察研究以來,熱水沉積作用及熱水沉積岩的研究就引起了地學界的極大關注,人們以熱水沉積岩石學特徵、礦物學特徵、地球化學特徵、形成環境、熱液循環系統、成因機制和嗜熱動物群落等方面展開了廣泛研究,並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Bostrom et al.,1979;Marchig et al.,1982;Simoneit et al.,1982,1996,2002;Yamamoto,1987;Rona,1986,1993,2002;Piehler,1999;Renaut,2002;Koschinsky,2007;陳先沛等,1992;肖榮閣等,2001;薛春紀,2000;曾志剛,2003;彭潤民,2003;翟世奎,2007,文華國,2008)。

圖10-5 黑煙囪及其丘狀硫化物熱水沉積岩體成因示意圖

熱水沉積作用是以海底熱泉活動和現代海底成礦作用的研究開始的,大部分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海相,特別是針對海相「黑煙型」熱水沉積岩(即海底「黑煙囪」)的研究成果國外較多(Rona,1986,1993,2002;Humphris et al.,1995;Russell,1996;Halbach et al.,1998,2002;Zierenberg et al.,1998;Fouquet,1999;Schardt,2003;Koschinsky et al.,2007;周永章等,1994;薛春紀,1997;包申旭等,2007;何俊國等,2007;張志斌等,2007),已在全球各大洋底(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紅海)和西太平洋弧後盆地發現了140 余處黑煙囪及其丘狀硫化物熱水沉積岩體(圖10-5),大多數「黑煙型」熱水沉積岩位於深海底1000~4000 m深處,極少數為淺海(李江海,2004),構造環境包括洋中脊、弧後盆地、板內海山、拉分盆地、轉換斷層、裂谷等,出現在玄武岩、長英質火山岩和深海濁積岩等圍岩內。而海相「白煙型」熱水沉積岩,國外發現和研究較多的是海相熱水沉積的硅質岩、鈉長石岩、鉀長石岩、重晶石岩和熱液成因的次生白雲岩或馬鞍狀熱液白雲岩等(Davis et al.,1998;Wright et al.,2000;Boni et al.,2000;Tritlla et al.,2001;Halbach et al,,2002;Canet et al.,2003;Reyes et al.,2006;Shikazono et al.,2006;Luczaj et al.,2006;彭軍等,1999;楊富全等,2004;馮勝斌等,2007;楊瑞東等,2007;彭潤民等,2000,2004)。

國內外針對陸相熱水沉積岩研究成果相對較少,如國外陸相「黑煙型」熱水沉積岩僅在三個地方發現,一處是位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南部貝加爾湖深水湖泊底發現有「黑煙囪」及其金屬硫化物(Crane,1991;Shanks,1992),另一處在東非坦噶尼喀湖北部的Pemba和Banza兩個現代熱液噴口處,也發現了黑煙囪及其伴生的金屬硫化物(Tiercelin,1993),再一處在加利福尼亞北部Geysers-Clear湖發育有熱水沉積成因和伴生有金與水銀的硫化物礦床(Sherlock,2005)。

國外陸相「白煙型」熱水沉積岩的研究也僅在近幾年主要針對湖底灰華和硅華及相關熱水沉積物的研究見有零星報道,如東非坦噶尼喀湖底發育的熱水碳酸鹽岩(Barrat et al.,2000),肯亞裂谷中心Baringo湖晚更新世熱水硅華沉積(Renaut et al.,2002),紐西蘭Taupo火山帶(TVZ)附近的Taupo湖底裂谷TePupu噴口硅華煙囪(Ronde et al.,2002),美國黃石國家公園黃石湖底「煙囪狀」非晶質SiO2熱液噴出物(Guidry et al.,2003),墨西哥西部Citala斷陷湖盆中的熱水沉積物並出露熱水瀝青(Valle et al.,2005),以及東非坦尚尼亞馬拉維湖構造、氣候和熱液控制的熱水沉積物(Branchu et al.,2005)。

陸相「白煙型」熱水沉積白雲岩僅在一處發現(Al-Aasm,2002,2003),即加拿大西部沉積盆地泥盆系地層中發育的馬鞍狀白雲岩(熱水沉積白雲岩),屬於與構造活動有關的中泥盆統鹵水與具放射性的基底流體混合而形成的熱液,並導致泥盆紀和密西西比亞紀大多數的碳酸鹽岩白雲岩化而形成熱水沉積白雲岩,事實上,此類所謂的陸相熱水沉積白雲岩僅僅是與斷裂構造活動有關的熱液流體交代和充填作用的結果,而並非是經典的、由噴出海/湖底的熱流體直接沉澱作用的產物。

據資料顯示,國內對陸相熱水沉積岩的發現和研究很少,僅在滇西騰沖地區發育有含金、鈾和黃鐵礦的陸表鈣華型熱水沉積岩(肖榮閣等,1994),在滇西臨滄三疊紀沉積盆地中所發育的鍺礦床中的硅質岩,也被認為屬於陸相熱水沉積硅質岩(戚華文等,2003);相關的典型湖相「黑煙型」熱水沉積岩的報道相對較多,研究也很深入,如見於雲南金頂古近系「黑煙型」熱水鉛鋅礦(王江海等,1998)和白牛廠銀熱水多金屬礦(王江海等,1998;祝朝輝等,2006),在內蒙古林西縣大井銀銅鉛鋅礦床共生的斷陷湖盆中發育有與銀銅錫鉛鋅熱水沉積礦床共生的菱鐵絹雲硅質岩(劉建明等,2001),以及在內蒙古大青山東段九龍灣銀-多金屬礦床(徐九華等,2006),而符合「噴出海/湖底的熱流體直接沉澱作用產物」的湖相「白煙型」熱水沉積岩目前僅發現在酒泉盆地青西凹陷下白堊統下溝組中,屬一套「泥雲岩」組合(文華國,2008)。

『陸』 國內外研究現狀與趨勢

(一)美國百年地下水開發利用史的啟示

美國是開展地下水可持續利用性研究比較早的國家。早在1883年美國學者Chamber⁃lin即出版了《自流井》,首次論述了自流井的成井條件和開發理論。1897年Iowa州地質調查局Norton在《Iowa自流井》報告中首次使用「含水層」理念。Todd於1900年提出,過多的自流井將導致自流水量衰減。1923年Meinzer出版了《美國地下水形成與理論探討》和《地下水文學概要》,系統地總結了水文地質學的研究工作和理論進展,同時首次對全國地下水資源進行了定性評估,闡述了美國地下水發生、補給、排泄、徑流、數量、質量、開發利用等各個方面(陳美貞,2006;陳仁升等,2003)。1935年Theis提出非穩定流理論,使許多實際問題得到較好解決。

在地下水開發方面,人們開始意識到地下水資源是有限的。20世紀30年代Tolman及同事發現了地下水開采所引發的海水入侵和地面沉降現象。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州為單位先後進行了各州地下水資源調查和均衡法地下水資源評價。1963年McGuinness總結了各州及地區地下水資源評價研究成果。

1977年美國發生了特大乾旱,1978年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啟動了「區域水系統分析項目(RASA)」,歷時近20年,調查和研究了全國28個以流域為單元的水系統,採用三維有限差分地下水流數值模型,模擬地下水開發前後地下水動態變化,並於1990~2000年期間編制出版了各個水系統的地下水圖集(比例尺為1:250萬~1:10萬)。

目前,美國的地下水開采量占總用水量的 20.7%。其中,98.3% 的家庭用水、57.4%的牲畜用水和41.5%的灌溉用水都依賴於開采地下水源供給,而且對生態環境的改善和保護意識也越來越強烈。為此,美國正在開展新一輪「地下水資源計劃」(GWRP),研究重點已從過去的以州為單位轉向整個水系統、水文系統和生態環境系統,從過去偏重地下水的資源供給功能轉向地下水的資源功能、生態功能和地質環境功能綜合調查評價研究,強調地下水可持續利用性研究。

近百年來美國地下水開發利用史表明,經濟社會發展對地下水開發利用理念及其生態-地質環境功能研究具有重大推動作用。在19世紀以前,地下水僅是經濟社會發展中一種補充性資源,在水資源中地表水的開發利用研究佔主導地位。進入20世紀60年代,地下水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愈來愈依賴的基礎資源,特別是在持續乾旱年份,地下水的開發利用得到空前的重視,同時含水層疏干、依賴地下水維持的生態系統急劇退化、地面沉降和海鹹水入侵等環境問題日趨顯現。據USGS統計,在美國公共供水中,地下水的比重從1950年的26%增到2000年的37%。80年代,地下水保護問題受到重視,美國聯邦政府制定了提高污水排放標准和提高用水效率的多項保護法規,到2000年畝均灌水量比1950年減少了30%。在《2000~2010年美國地質調查局地質部科學戰略》和《1998~2008年水資源部發展戰略》中,突出了地下水的可用性和可持續性研究,包括城市化和市郊化對地下水影響調查、海岸帶土地利用和人口增長對地下水影響調查和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研究。

(二)國內地下水評價研究動態

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地質礦產部和有關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大量的地下水及其環境地質問題調查評價工作,包括區域水文地質、供水水文地質、環境水文地質、地下水資源評價與新技術和新方法應用。經過50多年來的水文地質工作,基本查明了我國地下水資源的區域分布規律,並且把西北和華北的地下水勘察研究作為一項主要戰略任務做了大量工作,實現了各種信息的採集、處理、存儲、傳輸和交換,並開始把地下水作為水圈、岩石圈的組成部分和重要環境因子,開展地球表層四大圈層相互關系及大陸水循環與全球變化研究,把地下水融入「全球一體化」的大環境中思考,利用大剖面、同位素等研究地下水循環方式,極大地改變著地下水評價的傳統思維與方式,尤其是近幾年信息技術的發展,加快了對地下水評價的速度。

50多年的地下水評價工作,具有如下特點:①體現國家意志、服從國家目標,成為地下水評價的宗旨;②發揮水文地質工作優勢,體現地下水區域性、基礎性評價服務於國家建設;③取得的豐富資料和經驗,奠定了地下水評價方法研究的基礎。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由於應用數學和地下水動力學的相互滲透,以及電算技術的推廣和應用,豐富並突破了傳統水文地質學的內容,使地下水評價從定性研究發展到定量研究的新階段。地下水資源評價的基本理論,從穩定流發展到非穩定流,從二維流發展到三維流,從一般均衡法和比擬法,發展到解析法和有限單元或有限差分數值法及相關分析法。地下水質量評價從單項評價發展到綜合評價,從一般數理統計方法發展到聚類、神經網路和灰色系統評價方法。

20世紀80年代後期,地下水資源評價工作開始把主要目標轉向管理模型的研究,涉及與地下水開發活動有關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技術經濟環境等各方面問題。

但是,面對21世紀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地下水評價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適應新問題。始於20世紀80年代的第一輪全國地下水資源評價,是基於以消耗資源、犧牲環境作為代價的發展過程,在評價指導思想、評價理念和評價方法諸方面,都存在歷史的局限性,急需按新的要求進行完善和發展。例如由於受當時認識能力和技術水平的局限,對地下水系統的資源、環境和生態屬性功能的基本認識和評價方式中,有關可持續發展思想和水循環理念體現不足,靜態思維比較突出。

1.地下水資源分類與概念演變

20世紀50~60年代,我國在地下水資源評價方面普遍採用前蘇聯的「四大儲存量」的概念,即動儲存量、靜儲存量、調節儲存量和開采儲存量。在歐美一些國家也都使用過這些概念(曲煥林等,1991)。經過水文地質工作者的多年實踐,普遍感到應用「四大儲存量」的概念評價地下水資源存在許多缺陷(陳雨蓀,1982;劉光亞,1982;王強忠等,1982),現在已基本停止使用。

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了「三種水量」的概念,即補給量、儲存量、允許開采量,並於1989年納入國家標准(GBJ27-88)。但是隨著實踐和理論的發展,其局限性和理論缺陷逐漸暴露出來(徐恆力等,2001)。方案中沿襲以含水層(或水源地)為評價單元的思維模式,沒有體現地下水資源整體性和系統性;補給量和儲存量的時空概念含糊,容易造成水量重復計算;允許開采量僅僅是一種籠統的提法,在實踐中難以操作等。

20世紀80年代「資源」的概念逐漸為人們所接受,歐美、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先後採用了地下水資源的概念,陸續出現了「潛在可更新資源」(Potential Renewable Resource)、「實際可更新資源」(Actual Renewable Resource)、「可用更新資源」(Available Renewable Resource)、「安全開采量」(Safe Yield)、「可持續開采量」(Sustainable Yield)和「實際可持續開采量」(Practical Sustained Yield)等。

我國學者王大純教授(1995)等人,從地下水資源自然屬性出發,將地下水資源劃分為「補給資源」和「儲存資源」兩類。「補給資源」被定義為「含水系統可以恢復再生的水量」。將含水系統的多年平均補給量作為補給資源量,單位為m3/a。「儲存資源」被定義為「含水系統在地質歷史時期積累保存下來的水量」。將含水系統多年平均低水位以下的重力水體積作為儲存資源量,單位為m3

陳夢熊院士等1983年提出的、後經過不斷調整和補充(2002)的地下水資源分類,也具有廣泛代表性。在該分類中,將地下水資源分為「天然資源」和「可采資源」。「天然資源」被定義為「在一個完整的水文地質單元(地下水系統)內,地下水在天然條件下通過各種途徑,直接或間接地接受大氣降水或地表水入滲補給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水化學特徵、可資利用並按水文周期呈現規律變化的多年平均補給量」,一般可用區域內各項補給量的總和或排泄量的總和來表徵。「可采資源」被定義為「在經濟技術條件合理、開采過程中不發生水質惡化或其他不良地質現象(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並對生態平衡不致造成不利影響的情況下,有保證的可供開採的地下水資源」。

2.地下水資源評價方法研究現狀

達西(Darcy)定律和水量均衡是地下水資源數量評價的理論基礎,由此產生了兩種評價方法,即「地下水系統水量均衡法」和「地下水系統水動力學法」。

「地下水系統水量均衡法」是直接利用質量均衡原理,通過建立地下水系統的補給量、排泄量和儲變數之間水量關系,確定地下水資源數量。「地下水系統水量均衡法」既可用於區域地下水資源的水量計算,又可用於局域地下水資源的水量計算;既可估算地下水系統的補給和排泄的總量,又可計算地下水系統的各單項量,是地下水資源評價中最常用的一種基本方法,也是一種比較可靠的方法。

「地下水系統水動力學法」是根據達西定律和水量均衡原理,建立描述地下水運動規律的微分方程,通過求解微分方程,實現對地下水系統水量狀態評價。

按照微分方程的解法,劃分為「解析法」和「數值法」。解析法是根據地下水井流理論進行地下水量評價,主要適用於均衡區范圍較小、水文地質條件簡單的均質含水系統。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解析法在地下水資源評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迄今仍然是地下水資源評價中確定水文地質參數的主要方法。但是當把解析法應用於大范圍水系統時,由於實際的水文地質條件遠較解析法所假設的條件要復雜得多,其局限性就暴露了出來(薛禹群等,1986)。

為了解決隨地下水開采規模進一步擴大所出現的問題,在20世紀50~60年代,興起物理模擬(電模擬和砂槽模擬等)技術,但是仍不能很好地解決復雜水文地質條件下區域地下水資源評價所面臨的問題。計算機技術和數值計算在地下水資源評價中的應用推廣,使一些復雜地下水流模擬成為可能,而且開始考慮含水介質的非均質性和各向異性,對復雜的越流系統和具有不規則形狀的各類邊界條件,以及多相流和雙重介質等問題也開展了深入的研究,在概念模型中更多地保留了實體系統的自然特性。由於數值法既可用於大區域地下水資源評價,又可用於局部的水源地評價;既可處理復雜的水文地質問題,又具有較高的計算精度,因此,逐漸成為地下水資源評價的重要方法,並因其更易實現系統分析的目標而被廣泛應用於地下水資源評價和管理工作中。

在地下水資源評價中,常用的方法還有水文分析法、相關分析法、水文地質比擬法等。「水文分析法」是仿照陸地水文學的測流分析,計算地下水補給量的一種方法,主要應用於地下水補給量全部轉化為地下水泄流的地區,如岩溶管道流區、全排型岩溶大泉的岩溶水系統或基岩山區裂隙水系統等其他方法難以應用的地區,主要有地下徑流模數法和基流分割法。「水文地質比擬法」,常用於實際資料缺乏的地區,主要根據水文地質條件的相似性,用區域內局部地段或相似條件的其他地區的實際資料比擬到全區或研究區進行地下水資源評價,多數用於可采資源的估計。該方法是研究區缺乏資料情況下不得已的選擇,其評價結果的精確性較差。「相關分析法」是一種統計學方法,主要用於區域水文地質勘探試驗資料不足,但是地下水動態資料較多的地區,應用這種方法進行外推時其可靠性很難保證。「開采試驗法」,在地下水的非補給期(枯水期),按接近取水工程設計的開采條件,進行較長時間的抽水實驗,然後根據抽水量、水位降深動態或開采條件下的水量均衡方程求解出水源地枯季補給量,並以此作為水源地的允許開采量。該方法主要用於水源地允許開采量的評價,在區域地下水資源評價中主要用該方法求取參數。

縱觀國內外地下水評價成果,最常用的方法是「地下水系統水量均衡法」和「數值法」。美國1977年開展的「區域水系統分析計劃」(簡稱RASAP,1978~1995年期間)聯合運用數值法和均衡法對全國25個主要地下水系統水資源進行了評價(USGS,1998)。在2000年開始的新一輪地下水資源評價(Ground-water Resources Program)中,仍然以數值法為主(USGS,2001)。歐盟各國聯合開展的區域地下水資源評價中,水量均衡法是主要方法(Fried,1982;Rees and Cole,1997)。此外,亞洲、非洲一些國家也大多採用水量均衡法和數值法進行區域地下水資源評價(Leslie B.Smith and Kadri Külm,2002;Shahin,1989;Lloyd,1990;Ulf Thorweihe and Manfred Heinl,2002)。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開展的第一輪全國地下水資源評價中,均衡法和數值法也是主要評價方法。

隨著數學地質的發展,最近在國內外地下水評價中出現了一些新的理論方法,如隨機理論和神經網路(Kitanidis,1985;Bates,1992;Gelhar,1993;Brannan,1993;楊金忠等,2000),但是這些方法還處於理論探索之中,目前還難以廣泛實際應用。

3.地下水質量評價研究現狀

我國在早期的地下水質量評價中一般借用外國學者設計的評價模式,如內梅羅(Nemerow N.L.)指數法等。但是在應用過程中,逐漸發現這些評價模式在理論上和實踐上的不足,於是我國地下水質量評價工作者,根據自己實踐的經驗和實際情況,提出了許多適合不同用途的水質量評價方法。如20世紀60年代開始用「環境質量綜合指數」定量地表示環境質量狀況,發展至今已提出許多種計算綜合指數的數學模式,這些模式對環境質量的劃分一度起了積極的作用。

早期全國性地下水質量評價,尚無「國家地下水水質標准」,主要依據國家建委和衛生部批准試行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TJ20-76),並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1958年公布的「飲用水水質標准」,個別評價參數考慮地方「飲用水水質標准」。評價方法主要採用指數法、多項參數法和模糊數學法等。在現今的全國地下水質量評價中,雖然在評價項目選定、分類和污染等級劃分等方面有所變動,但是其思路和技術方法均沿襲了這一格局。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和廣泛應用,模糊數學、灰色聚類和神經網路等方法在地下水質量評價中廣泛應用,且隨著方法的改進,人們也越來越重視評價結果的合理性。但是由於影響地下水質量的因素較多,以至各評價方法都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綜合污染指標法的「硬性分級劃分」,灰色和模糊系統需要設計若干不同的效用函數(灰色系統的白化函數、模糊數學的隸屬函數等),以及人為地給定各評價指標的權重(或權函數)等,這些效用函數和指標權重的給定難免不帶主觀性,造成評價方法難以通用,增加了應用的困難和人為臆斷因素對結論的影響。在地下水質量評價方法中,普遍存在「參數權重」問題,例如指數法把各個水質參數等同,模型法在參數選取和參數權重設定中存在較大的主觀性。目前,迅速發展的人工神經網路評價方法,拓寬了地下水質量評價方法的視野。

4.地下水脆弱性評價研究現狀

自1968年Margat首次提出「地下水脆弱性」這一術語後,雖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但是至今國內外對「地下水脆弱性」概念仍然沒有統一的定義,許多學者根據自己所考慮的因素從不同的角度給「地下水脆弱性」以不同的定義。

以1987年為限,「地下水脆弱性」概念的發展過程可劃分兩個階段。在1987年以前,有關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多是從水文地質本身的內部要素這一角度來定義的。1970年Margat與Albiet提出的地下水脆弱性是指在自然條件下污染源從地表滲透與擴散到地下水面的可能性。Olmer與Rezac則認為地下水脆弱性是地下水可能遭受危害的程度,這種危害程度由自然條件決定,而與現有污染源無關。Vrana提出地下水脆弱性是影響污染物進入含水層的地表與地下條件的復雜性。1983年Villumsen等定義地下水脆弱性是指應用中或廢棄於地表的化學物質對地下水的危害性。1987年「土壤與地下水脆弱性國際會議」揭開了「地下水脆弱性」研究新階段的序幕。多數學者主張在定義地下水脆弱性時應考慮含水層本身的易污染性和人類活動與污染源的影響。有的學者提出地下水脆弱性是地下水質量對現在或將來有害於其使用價值的敏感性。

地下水系統脆弱性已經被廣泛認同的是指這個系統對來自外部(天然與人類活動)從時間和空間上影響它的狀態及性質的處理能力。1991年美國審計署應用「水文地質脆弱性」來表達含水層在自然條件下的易污染性,而用「總脆弱性」來表達含水層在人類活動影響下的易污染性。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於1993年提出地下水脆弱性是污染物到達最上層含水層之上某特定位置的傾向性與可能性,並將地下水脆弱性分為兩類:一類是本質脆弱性,即不考慮人類活動和污染源而只考慮水文地質內部因素的脆弱性;另一類是特殊脆弱性,即地下水對某一特定污染源或污染群體或人類活動的脆弱性。歐洲、北美和澳大利亞等地區,在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已經以污染治理為重點轉變為以防止污染為重點,開展了地下水環境脆弱性評價,並編制了評價圖冊。

至今國內尚沒有明確的「地下水脆弱性」的定義,定義多引用外文資料,多是從水文地質本身內部要素角度出發,針對局部城市或水源地,包括「環境生態脆弱區地下水開發模式及系列編圖」工作,研究地下水本質脆弱性,常以「地下水的易污染性」、「污染潛力」、「防污性能」等來代替「地下水脆弱性」這一術語。

5.存在問題

新中國成立以來,地下水評價工作為保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提供了重要支撐。但是,從地下水可持續利用角度考慮,地下水評價工作尚存在如下問題:

1)以往的工作,偏重地下水賦存條件的研究,對地下含水層結構和地下水補、徑、排條件研究程度有待深入。作為地下水賦存空間的地下水系統結構和地下水動態,是地下水資源評價的基礎。

2)地下水與環境保護密切相關,是環境保護的重要制約因素。以往對地下水質量、環境和生態屬性功能評價重視不夠。

3)地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程度及趨勢預測研究缺乏深度,不能適應國民經濟對地下水前瞻性要求。

4)由於大量的水利工程修建,改變了地表水、地下水循環條件,出現了不少新的水環境問題,特別是地下水補給條件的改變,使得有些地區地下水補給減少,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因此,在新的地下水評價中急需考慮這些變化的影響。

(三)地下水功能評價與區劃研究現狀

1998年許志榮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第五期)上發表了「地下水功能區劃分初探」,提出了開展地下水功能區劃的必要性。1999年史瑞青等在《工程勘察》(第一期)上介紹了「灰色聚類分析在地下水區劃中應用」的技巧。2001年費為進等在《地下水》(第四期)上發表了「快速灰色分級聚類法在地下水功能區劃中應用」,提出灰色分級聚類法是地下水功能區劃的一種簡明方法。這一時期的地下水功能研究都是從地下水資源合理利用角度出發,基於傳統地下水資源評價理念。

2002年中國地質調查局水環部從生態、地質環境保護角度,作為約束條件,提出開展「地下水功能評價專題研究」,由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張光輝研究員主持開展有關地下水功能理念、評價理論與方法探索性研究,於2003年提出了地下水功能評價基本框架和評價指標體系。2004年6月該項目組完成了「地下水的資源功能、生態功能和地質環境功能評價的科學體系」構建和論證,包括基本理念、評價理論、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關鍵技術等,編制了「地下水功能評價與區劃技術」,編入中國地質調查局《全國地下水資源及其環境問題調查評價技術要求系列》(二、三)中,並先後在蘭州、武漢、石家莊、北京、沈陽和呼和浩特主辦「地下水功能評價與區劃」技術骨幹培訓班,在我國西北、華北和東北地區全面推廣應用。2004年唐克旺等在《水資源保護》(第五期)上發表了「地下水功能區劃分淺談」,介紹了水利部門進行地下水功能區劃的基本思路。2005年水利部下發了《關於開展全國地下水功能區劃定工作的通知》。2006年張光輝等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第四期)上發表了「區域地下水功能及可持續利用性評價理論與方法」一文,全面闡述了地下水功能評價理論和方法;黃鵬飛等在《中國環境管理》(2006年第二期)上發表了「層次分析法在民勤綠洲地下水功能評價中應用」,介紹了地下水的資源功能、生態功能和地質環境功能狀況。2007年羅育池等在《中國農村水利水電》(第九期)上發表了「基於MapGIS的河南省淺層地下水功能評價與區劃」;呂紅等在《水文》(2007年第三期)上發表了「山東省地下水功能區劃初探」,指出地下水功能區劃是政府行使管理職能的重要基礎;閆成雲等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07年第三、四期)上發表了「疏勒河流域中下游盆地地下水功能評價與區劃」,引用大量實例闡述了地下水功能評價與區劃的實際效用。2007年范偉完成了「吉林省平原區地下水功能評價」碩士學位論文。張光輝等在《地質通報》(2008年第六期)上論證了地下水功能評價與地下水可持續開采量的關系。

(四)地下水開發利用研究現狀與趨勢

地下水開發利用研究總的趨勢是學科內涵不斷拓展、生態-地質環境保護優先、安全保障能力建設為重點、與經濟社會和諧可持續發展是根本。

1)資源和環境、生態並重,已成為地下水開發利用研究的主題。地下水可持續利用既要保障社會穩定的水供給,又不能犧牲生態-地質環境效益,同時不影響未來長遠的水資源利用。恢復由於人類影響而退化的地下水功能、地下水疏干區定量跟蹤和調控、增強地下水含水層獲得補給途徑和機制、地表水與地下水聯合調蓄和協調開發、地下水利用和分配的社會-經濟規律及管理模式等是當前重要的研究課題。

2)地球表層系統的水文地質過程研究,已成為現代地下水科學演化的重要專題。土壤、包氣帶、淺層地下水、濕地與湖泊、綠洲、河流和農業用地等,與地下水可持續利用性研究密切相關。包氣帶是介於潛水面和地表之間的多孔介質,化學風化、有機質分解、氮素固定等其他化學物質循環過程均發生在包氣帶,也是地下水補給、污染物向地下水運移的必經之路。包氣帶中所發生的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與水文地質學、土壤學、生態學和環境學關聯性愈來愈緊密(甘肅地調院,2007)。

3)建立高效的地下水動態監測、狀況調查和突發應急機制,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愈來愈迫切。1996年國際水文計劃工作組將「可持續水資源利用」定義為「支承從現在到未來社會及其福利要求,而不破壞他們賴以生存的水文循環及生態系統完整性的水的管理和使用」。要求在水資源規劃、開發和管理中,尋求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和人類社會福利之間的最佳聯系與協調,強調未來變化、社會福利、水文循環、生態系統保護的完整性,使「未來遺憾可能性達到最小」。2000年在美國召開的「水資源綜合管理研討會」上,達成一個共識:流域統一管理是防止土地退化、保護淡水資源與生物多樣性、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必然抉擇。

4)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是當今地下水開發利用中最為人們關注的核心。它指地下水時空上能夠連續下去。Serageldin and Steer將「可持續性」概化為「可持續性弱」、「可持續性適度」、「可持續性強」和「可持續性過強」。「可持續性弱」不關心局部、只關心整體;「可持續性適度」主要以維持系統的整體性為目的,但也適當關照其組分;「可持續性強」要求保持系統組分的良好狀態,同時也關照到系統整體,各組分不可互相替換,而且根據某些理解,即使是在組分內部,可替換性也是受到限制的;「可持續性過強」就是保持系統的所有要素完好無損且無任何損耗。

『柒』 近幾年的歷史系學生就業情況

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導致畢業生人數直線上升,就業競爭日趨激烈,大學生就業率持續走低。而歷史學作為基礎性長線學科,其就業前景相對於熱門專業來說無疑面臨著更大的困難。

從整體就業范圍來看,研究生畢業後相對於本科生來說有較寬的就業門徑,既可以進入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從事教學和研究,也可以進入各級黨政機關、教育單位、新聞出版和文化事業等部門從事管理和專業工作。歷史學畢業生多數都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門、國家機關、新聞出版等文化機構或文物考古研究、博物館等單位任職。當然,除此之外,鑒於歷史學涉及面廣,包含文史哲經濟政治等各個方面的自身優勢,研究生畢業以後也可以輕松進入其他文科性專業工作。

下面,專業課考研輔導專家們就為2012年的廣大考生們詳細地介紹一下歷史學的就業前景。

就業前景:

因為歷史學專業屬於基礎性長線學科,社會需求以教學單位為主,且由於近年多數高校盲目擴招、畢業生數量急劇增多,使得本就趨於飽和的就業市場始終處於供大於求的不良局面,競爭激烈。除了畢業生相互間競爭激烈之外,用人單位對學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多數大中城市的高等教學科研單位均要求畢業生具有碩士、博士學位。而大中城市的中等教學單位,待遇較好者均要求畢業生具有碩士以上學位,部分重點中學甚至要求是博士畢業生。畢業生的專業對口也是用人單位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於就業市場長期處於供過於求的形勢,用人單位選擇餘地極大,除了要求畢業生擁有良好的名校教育背景和高學歷之外,對專業對口程度要求亦十分嚴格。

從業方向:

歷史學就業方向主要涉及科研機構及高等院校、黨政機關、新聞出版部門、博物館、企事業單位等相關職位。

史學理論與史學史:主要在政府、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出版社等部門中負責策劃、咨詢、管理和教學、研究等方面工作。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在歷史學整體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依然保持良好的就業形勢。畢業生主要集中在全國省、市、區各級文物考古研究和文物行政管理部門,以及各級、各系統的博物館文化部門,國家及省市機關(公務員),全國各高校(任教),出版部門(編輯、記者)。

歷史地理學:主要從事中國歷史地理及其相關學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也能勝任區域規劃、環境保護、新聞出版、方誌地名、水利建設等方面的工作,以及為政府決策部門作專題研究等。

歷史文獻學、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主要有大專院校、中小學校歷史與社會學教師歷史教師,在博物館從事歷史研究、博物館管理,導游,檔案管理工作、政府部門或各報紙新聞單位相關工作,或者在社會科學院系統從事專職歷史研究。

專門史:主要從事專門史專業研究工作,以及中等學校歷史教學和教育、管理工作,也可在行政、經濟、文化等部門從事研究和管理工作。

世界史:主要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中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科技政策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科技管理工作以及有關咨詢、宣傳、編輯和出版工作,國家各類文化、宣傳、出版、文博、涉外等部門從事相關工作。

總體而言,作為一個相對冷門的基礎性長線學科,歷史學就業前景不容樂觀。在此建議想選擇歷史專業的考生,一定要慎重,充分做好思想准備。

『捌』 歷史學考研研究方向有那些

1.史學理論與史學史
1研究方向
目前,各大院校與史學理論及史學史專業相關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側重點。以南開大學為例,該專業研究方向主要有:
01中國古代史學史(上古-1840)
02中國近現代史學史(1840-2000)
03史學理論與史學方法
04外國史學史
2)培養目標
培養學生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和良好的學風,系統、深入地掌握歷史唯物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史學理論與方法,對中外各種主要史學理論、中外史學史具有較寬廣、扎實的基礎知識,能夠批判地繼承中外史學遺產,正確評析當代史學思潮和史學流派,對本學科的現狀和前沿動態有較深的認識,能夠運用一門外語熟練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具有進行國際學術交流的能力和較高的寫作能力,掌握現代化的研究手段和工具,研究視域開闊,理論基礎堅實的,具有創造性研究的能力。
3)專業特色
在史學理論和史學史這兩大領域之間,它以史學理論為研究重點,兼及史學史(側重於研究近現代西方史學和歷史哲學流派的歷史);在史學理論領域,以廣義社會歷史理論研究為重點,而不局限於狹義的史學理論;而且堅持把理論探討與實證的史學研究相結合。
2.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1)學科簡介
考古學(後改為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屬於人文科學的領域,是歷史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任務在於根據古代人類通過各種活動遺留下來的實物,以研究人類古代社會的歷史。實物資料包括各種遺跡和遺物,它們多埋沒在地下,必須經過科學的調查發掘,才能被系統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因此,考古學研究的基礎在於田野調查發掘工作。
2)培養目標
考古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在三年學習期間應系統掌握考古專業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具有寬廣和堅實的基本技能,了解考古學科的發展歷史、現狀和最新動態,能承擔與本學科有關的研究課題和教學工作,學位論文要求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或應用價值,並具有一定的創造性。
3)研究方向
01古文字學
02舊石器時代考古
03新石器時代考古
04商周考古
05戰國秦漢考古
06魏晉南北朝考古
07隋唐考古
08文化人類學
09宋元明考古
10東方建築
11文化遺產研究
12古代陶瓷
13文物學
3. 歷史地理學
1)學科簡介
歷史地理學是研究歷史時期地理環境及其演變規律的學科,它是地理學的年輕分支學科,又與傳統的沿革地理研究有密切關系。
沿革地理主要研究歷代政區和疆域的變遷,在中國已有悠久的歷史,內容十分豐富,在西方也有類似的研究。然而,歷史地理學作為現代地理學的組成部分首先是在西方發展起來的。
歷史地理學的發展大致可劃分為三個階段:古代沿革地理的起源和發展;沿革地理向歷史地理的演變;現代歷史地理學的形成和發展。
2)培養目標
本專業主要為高等院校和各級科研機構培養本學科高層次的專門教學、科研人才、和具有豐富歷史知識和品學兼優的管理與專業人才。具體要求是:具有堅實的大學基礎理論知識和系統的歷史地理專業知識,熟悉國內外歷史地理學方面研究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較為開闊的視野,能夠獨立從事科學研究、教學或其他方面專業工作的能力。
3)研究方向
01.中國歷史地理
02.生態環境史
4.歷史文獻學
1)研究方向
目前,各大院校與歷史文獻學專業相關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側重點。以北京師范大學為例,該專業研究方向主要有:
01中華典籍與文化
02專題文獻
03歷史文獻學
2)培養目標
①較好地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遵紀守法,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學術修養。
②掌握歷史文獻學專業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工作或擔任專門工作的能力。
③掌握一門外國語,並能運用該門外國語比較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
3)專業特色
該專業研究對象主要是古今一切有歷史價值的漢文與民族文字的歷史文獻,是對文獻的產生發展、表現方式、流傳情況,以及文獻的內容類別、整理利用乃至文獻數據化進行探討和研究,並闡述其發展規律,總結其實踐經驗,進而加以理論說明的一門綜合性的學問,是一門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廣闊發展前景的學科。
5.專門史
1)學科簡介
專門史是屬於歷史學的二級學科,是對人類歷史的專門領域進行研究的學科,著重探討人類社會在各個領域的具體發展狀況及其規律,是人類歷史多樣性研究的重要方面。是對當代中外史學理論、歷史理論和史學流派的介紹,著重於研究熱點、爭論分歧和問題症結的分析。
2)培養目標
具有扎實的中外關系史、近現代華僑華人問題、東南亞史的理論基礎;系統學習專業知識,並了解本學科發展動態;具備獨立科研能力和解決本專業領域的重要事務問題的能力。至少掌握一門外語。
3)研究方向
01中國古代經濟史
02區域社會經濟史
03中國近現代經濟史
04中國文化史
05中國環境史
06中國宗教史
6.中國古代史
1)學科簡介
中國古代史是歷史學的一個二級學科。中國古代史開始於我國境內人類產生,結束於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前夕,歷經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三個發展階段。公元前21世紀,夏朝的建立標志著早期國家的產生。公元前221年秦兼並六國,實現了國家的統一。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長期的分裂局面,西部和北部的少數民族大量湧入中原,逐步實現了與漢族的融合。隋唐時期,出現了社會經濟文化繁榮、政治開明的局面,國內各民族友好交往和中外交流得到進一步發展。宋元時期,經濟重心由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數民族南下,民族關系出現了新變化。明清時期,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發展和鞏固,經濟和文化取得了一定成就。
2)培養目標
掌握中國古代史研究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有良好的學識基礎和研究能力,了解本學科的歷史、現狀和發展動態,基本上能獨立開展與本學科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學位論文應具有一家的學術價值和社會意義,有一定創見,相當的深度和廣度。
3)研究方向
01 中國上古史
02 隋唐五代史
03 魏晉南北朝史
04 宋元史
05 明清史
06 西北民族史
07 中外關系史
08 少數民族宗教文化史
09 歷史地理與地名學
10 中國思想史
7.中國近現代史
1)學科簡介
中國近現代史是區別於世界近現代史,專以中國為近現代歷史發展的敘述主體的一門學科。不同於世界近現代史的歷史分期,中國近現代史的分期有多種看法,但被普遍接受的是起於1840年鴉片戰爭,終於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的這一觀點。
其中1840年至1919年五四運動前,被稱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也被稱為中國近代史。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被稱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也稱中國現代史。
2)培養目標
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具有很強的愛國熱情和民族意識,品行良好,立志為國家、社會甚至以及人類發展作貢獻;具有牢固的專業知識基礎和較高的專業理論水平,了解國內外對於本專業研究的歷史、現狀以及發展趨勢,並熟練運用一門外國語,同時具有開闊的學術視野和較好的科研潛力,並能夠獨立從事科研與教學工作。此外,應不乏其它方面的工作能力和素質。
3)研究方向
01 中國近現代經濟史
02 中國近現代政治史
03 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
04 中國近代基督教史
05 中華民國史專題
06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07 中國近現代軍事史
8.世界史
1)概述
世界史專業是一級學科歷史學專業下的二級學科,本專業旨在通過對世界各國、各地區從古至今的經濟形態、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及其相互聯系與交流諸歷史現象進行多層次、廣角度地深入探討,科學地揭示各國、各地區社會歷史發展的特殊規律與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普遍規律,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歷史的借鑒。
2)研究方向
世界史專業的研究方向主要有:01英國史,02美國史,03歐洲學,04現代化比較研究,05英聯邦發展研究,06歐洲文化史,07猶太文化史。
3)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研究生具有本學科堅實的理論基礎、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必要的實踐技能以及正確的教育思想觀念,熟悉國內外史學發展現狀和研究動態,打好扎實深厚的專業基礎,能運用科學的研究方法進行專業領域的學術研究。掌握一門外國語,熟練地進行專業書刊的閱讀,並能撰寫論文摘要。畢業後能在本學科領域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或在實際工作部門從事相關工作。

『玖』 請你談談你對歷史學的發展趨勢的看法,謝謝

這個問題也有?
各學科互相滲透、綜合應用是一個大趨勢!
歷史學正處於危險之中,需要人拯救!

閱讀全文

與近年歷史學研究趨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