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參觀歷史博物館有感 300字
今天,我們小記者要去歷史博物館,不妨你也跟著我一起去吧!
我們一走進博物館,一幅迷人的景象就呈現在我們的眼前:一塊紗布裡面站著一個巨人——他就是銅立人像。它形態各異,而且還有兩只長長的手臂,好像要抱你一樣。可見,它具有濃濃的民俗文化啊!接下來,我看到一個文物好像在金雞獨立,結果,我上前一看原來是銅人首鳥身像啊。它像奧運雲一樣,一動不動地立在那裡。然後,我又看到了一顆巨大的牙齒,它會是誰的牙齒呢?原來,它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象的牙齒。它巨大無比,呈土咖啡色。
突然,我的眼睛被一幅幅山水畫吸引住了,然後,我就不知不覺地來到「畫廊」,那裡到處都是畫,有的刻在木頭上,還有的乾脆把人的造型捏出來。第一幅畫是在木頭上刻的,它的內容非常豐富,而且很精緻。可是,我感覺它非常像《清明上河圖》。你看,民俗文化又特別,又相像。
然後,我們又去了三樓,那裡有鄧小平爺爺所開過的車、用過的公文包等等。在這里,我大開眼界,看到了改革開放初期1980年的電話,還看到以前竟然有兩個鏡頭的照相機,真是應有盡有!可是,一個大大的傢伙擋住了我的視線,我心想,這傢伙,這么大,還有一個自行車一樣的圓圈,真奇怪!原來,它是古代的電影設備啊!你看,古代的東西也很新奇哦!
但是,時間過得飛快,我們該回去了。我戀戀不舍地告別了歷史博物館,心思還在那有趣的博物館。
2. 博物館觀後感
一進博物館就是一個大廳,大廳里有指示牌,上面清楚地介紹展區的分布。博物館總共分為5層,分為東區西區。
首先我來到的是「古代繪畫藝術精品展廳」,這里陳列的是明清繪畫作品。對於繪畫作品我可以說是一個完全的門外漢,但我也能感受到文人畫家通過筆墨丹青,揮灑出的那種意境深邃、飄逸、青幽、惟美的精神世界。順著二層的螺旋結構我來到了三層的「明清書法藝術精品展」,以收藏或流傳於北京的明、清時期的名家墨書精品為主線,展示北京書法藝術的特色。四層有「燕地青銅藝術精品展」,以反映燕國青銅器文化面貌為主線,從鑄造技術、造型、紋飾諸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銅藝術。四層還有「京劇文物展」,有那些漂亮的臉譜,戲服,聽戲的茶樓,坐在小桌旁看著前面的大屏幕正在上演的戲劇,能真實親切感受到當時來茶樓休閑的人,那種自在享受的心情。
四層還有我最關注的也是看的最仔細的「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它分宋遼金、元、明、清四個展廳,以宋遼金至明清時期北京地區重要遺址、墓葬、窯藏出土文物為主。該展覽充分展示了北京各個歷史時期出土及傳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國古代陶瓷發展史各階段發展軌跡,集中體現了中華瑰寶----中國古代瓷器藝術的歷史風貌。
劉墉書法作品
這里有太多讓我吃驚,甚至是讓我震撼的作品。很多我以前只在書上見過,沒想到這次可以見到實物,這讓我非常的興奮。有一件工藝絕對堪稱精細,那就是景德鎮窯青白釉戲劇舞台人物紋枕,此瓷枕雕鏤成戲台形式,戲台上珠簾漫卷,眾多演員正在演出一場戲劇,反映了元代戲劇流行的社會風尚。瓷枕鏤雕精細,集建築、舞台與瓷塑藝術於一體,表現出元代戲劇藝術的面貌及景德鎮窯工高超的制瓷工藝。瓷枕里邊的人物、舞台竟也雕刻的如此精緻。而且它的舞台樑柱、欄桿都非常的細,真怕輕輕一碰就會斷掉。不知道怎麼會保存到現在還這么完整。真是讓我激動感慨萬分!陶瓷展廳里的很多展品都太讓我大開眼界了,可惜記憶有限,不能在這里一一列舉了。真希望還有機會,讓我看的更仔細一些。
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四層,來到了五層。五層是「古代玉器藝術精品展」,分為新石器至南北朝時期、隋唐至遼金時期、元明清時期三大部分。本展覽從展現北京玉器文化的角度出發,反映了北京地區的玉器發展史和藝術特色。我非常喜歡青白玉,看上去非常的純凈,有些可以說是晶瑩剔透,看了就讓人喜歡。五層還有「老北京民俗展」,在這個展廳隨處可見用小泥人模仿當時婚慶熱鬧喜慶的場面,透露出當時純朴的民風民情。除了這些還記得有剪紙展,風箏展,北京小吃展,服飾展。
時間就這么匆匆過去了,沒有辦法,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首博。真想讓我的家人也來看看,絕對不枉此行。留給我的是太多驚奇,太多的震撼,我到現在都處在興奮之中。
3. 中國歷史博物館觀後感怎麼寫
中國歷史博物館觀後感的寫法,可通過以下方式查找相關範文,以供參考:
1、網路文庫;
2、中華教育資源網;
3、中國教育在線網;
4、中學學科網;
5、中國作文網;
6、百分網。
《中國歷史博物館觀後感》 :
從1993年來北京上大學,到現在有13年之多了。13年來,每天生活在這個城市,卻有一種「不知廬山真面目」的感覺,除了上學時的歷史課本之外,再沒有真正立體全方位的去了解過我們的首都。
參觀首都博物館新館給了我這個機會。首都博物館新館坐落於西長安街延長線白雲路的西側,外觀雄偉,氣勢磅礴。進入之後,按照導覽圖一一參觀,不知不覺沉醉於祖國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通過參觀首都博物館,我對首都的認識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 一為博。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僅限於一個模糊的概念。這次系統詳細的參觀了古代玉器藝術精品展、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古代佛像藝術精品展、燕地青銅藝術精品展、古代書法藝術精品展、館藏京劇文物展、書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項展覽,不禁感慨祖國首都的文化底蘊之博,物產資源之博,藝術內涵之博。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懷,包容和養育著生活在這里的2000萬人民百姓。 二為史。北京是古城,歷史悠久。曾有多個朝代以此為都,北京的歷史中填充著無數色彩繽紛的故事。
承載著朝廷權威的皇家玉璽,記錄著世代變遷的竹簡,刻畫著滄海桑田的鐵器銅器,象徵著雍容華貴的玉器古玩,還有留著戰爭疤痕的民間遺物,每一件都在給我們講述著自己說不完的經歷和史實。三為情。老北京的民俗和風土人情是聞名世界的。展廳中模仿的婚慶場面洋溢著熱鬧喜慶,也洋溢著純朴的民風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從頭到尾透著誠懇和熱情;還有日漸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風情,街坊鄰里們談笑風生,互相幫助,誰家有事,一聲招呼,一個院落攜手共濟,不是親情而勝似親情,讓我們現代人無比羨慕那美好的和-諧。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溫和的、謙遜的,這是需要我們現在去重溫,去尋找和拾回的。 四為美。名勝古跡之美,現代建築之美,自然風光之美,北京的美無處不在。活靈活現的皮影兒和面人兒,獨特的傳統服飾和民間剪紙,享譽世界的京劇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書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藝術之美更是魅力無窮。再看從博物館本身的建築設計,到展區展品的設置,無處不在的貼心服務,到細心品味的參觀人群和天真活潑、認真參觀學習的孩子們,也展示了我們首都北京的精神文明之美。
只有真正了解一個城市,才會真正熱愛她。參觀之後這一個月以來,我走在街上總是有意無意的用欣賞的目光去觀察路邊的建築;每次看到有損市容市貌的行為時心中總是想,這么好的城市,我們為什麼不能好好愛惜她保護她。首都博物館是一個窗口,應該面向社會各界免費開放,讓大家都來了解北京,熱愛北京,進而更加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人民。很難想像一個亂貼小廣告或隨意扔垃圾的人會是一個對首都,對國家充滿感情的人。因此,倡議各中小學校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參觀,倡議我們同事帶家人和孩子前去參觀,倡議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到首都博物館進行參觀和學習。
【擴展閱讀篇】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
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
注意事項:
一、要將重點放在一個「感」字上
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後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如一個同學在寫《一個獨生女的故事》觀後感時,先將整個故事從頭到尾講述了一遍,先寫張鳴鳴如何品學兼優,再寫張鳴鳴的父親突然去世,母親因承受不了這一打擊而重病纏身;接著寫張鳴鳴從自己學梳頭開始,怎樣擔負起繁重的家務,接受一個個嚴酷的考驗,然後寫她在社會的幫助下一天天長大。最後結尾時才寫到:我要向張鳴鳴學習,不被困難所屈服,從小要學做自己能做的事。針對這樣一篇結構的觀後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認真,記住了影片的情節,但從觀後感的文體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因全文只有最後一句「感」,雖然這句「感」的內容貼切,但文章沒抓住「感」這個重點,寫偏了,好像一篇電影內容簡介。我強調學生應以「感」為主,從文字上看,「感」的內容大約占影片主要內容的四、五倍。文中適當引用影片內容,是為「感」服務的。因此,引用電影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敘述,更不要什麼細致的描寫。觀看了《偉人愛迪生》後,我要求學生:誰能用最簡單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有個同學說:本片主要講述愛迪生從一個身無分文的打掃地下室的清潔工成長為一個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的過程;還有個學生補充說:主要講了他發明電燈的事,他給全世界帶來了光明。我將兩位同學的發言進行比較:前者准確些,後者只是無數發明中最突出的一項,並肯定他們能用簡短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然後讓學生抓住一點談自己的感受。如愛迪生刻苦鑽研的精神,不怕失敗的精神,敢於創新的精神等,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克服以敘述故事為主的毛病了,不僅突出「感」字,而且讀後能感人。
二、「感」是重點,不等於離開「觀」
有的同學寫觀後感,只是在開頭提一下「觀了某部影片後,大有啟發」等字樣,以後就脫離了原片。說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頭不對馬嘴,無實際意義。要讓「觀」和「感」相吻合。如《火燒圓明園》的觀後感,我進行指導後讓學生先打草稿,然後收了部分習作,發現有的同學「感」與「觀」內在聯系不緊,有的根本無聯系,他們寫了一下影片內容後,就寫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如何在中國燒、殺、搶。抓不住影片的主題思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從中找了幾篇寫的好點兒的進行評講、引路。有個叫王天波的同學在題為《落後就要挨打》一文的結尾時這樣寫到:影片中那幾根石柱至今還挺立在圓明園的廢墟上,彷彿在警示人們「落後就要挨打」,我們作為新中國的接班人,一定要學好本領,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不讓歷史悲劇重演。在這段結尾中,習作者再次將「觀」到的「幾根石柱」抓住,發表「落後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體,使「感」發於「觀」、「觀」服務於「感」。
三、要聯系實際而「感」
要寫好「感」就該聯系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
這里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來源《百分網》。
4.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觀後感409字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觀後感
最近我們在學校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組的組織下集體組織參觀了九一八紀念館。漫步於9.18歷史博物館,眼前是珍貴的歷史文物資料,思緒不禁像海浪般無法抑制,飛回到那個戰火紛飛,受盡凌辱的年代……
沈陽——這個中國東北最繁華的城市,很難想像80年前這里是怎樣的一幅景象。如果沒有殘歷碑、沒有九一八紀念館的無聲傾訴,我不願相信、不願回憶那段悲慘的歷史。
來到九一八,剛到紀念館,高大的「殘歷碑」映入眼簾。用花崗岩築成的「殘歷碑」是一本翻開的台歷,時間凝聚在1931年9月18日。九月十八,這充滿恥辱和悲痛的日期刺痛了我們心靈的最深處,一段關於民族恥辱、國人傷痛的歷史的開端……「從這一天起,日本帝國主義製造了一件件滅絕人寰的慘案,創下了一個個令整個人類至今毛骨悚然的罪惡記錄。從這一天起,華夏兒女經受了5000多個只有仇恨沒有眼淚的日日夜夜,整個中華大地遭受了史無前例的凌辱。」 帶著這番沉痛的心情,走進大門內,在博物館序廳的長明燈周遭,用中、英、俄、日4種文字銘刻著這樣的文字,整個設計宛如一座墳墓,埋葬著一段滔天的罪行。人群簇擁著,走過一個個展廳,裡面分為七個部分:九一八事變的歷史背景、九一八事變的爆發與東北的淪陷、日本在中國的血腥統治、東北軍民的抗日斗爭、日本擴大侵華與全國抗日救國運動的高漲、全國抗日戰爭爆發與日本侵略的最終下場、中日兩國人民以史為鑒期盼和平。
身在九一八紀念館中,心情無法平靜,眼前的一幕幕罪證,一幕幕血案,無聲地向我們講述著上個世紀發生的,永遠鐫刻在歷史聖碑上的無法磨滅的事件。日本侵略者的所作所為像刀疤一般,傷在每一代國人的心上。九一八,一個從小就開始銘記的日子,九一八,國人永遠無法忘卻的時刻,侵略者,當你們的戰刀已經銹跡斑斑,當你們的所謂先烈遺像被一次又一次地拜見,我們,在這九一八的紀念館中,重溫那段讓世界為你蒙羞的丑聞。 身在九一八紀念館,我無法不想起日本侵略者在中國大地上一刀刀屠戮。
~ 1 / 2 ~
走出紀念館,長舒了一口氣,短短的一個小時,卻經歷了那段屈辱的歷史,民族抗爭反抗的歷史。館內珍藏的圖片,文物還縈繞在腦海中。走到警世鍾的面前,「毋忘國恥」的銘文深刻人心。這場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空前的災難和損失,也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歷史血鑒,勿忘國恥,我們思考的應當更多,更深!
災難和恥辱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從災難和恥辱中獲取教訓。我們絕不能忘記當年國土淪陷的慘痛歷史,絕不能忘記國家落後分裂和對侵略者妥協退讓的沉痛教訓。強調牢記歷史,並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因此,作為祖國明天的我們,請牢牢的記住這恥辱的歷史吧!耳邊的旋律輕輕響起,那是每一個中國人都必須會唱響的旋律——「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對,無論何時都要記住是「最危險的時候」,我們要時刻有著民族危機的意識,只有這樣,為了國家的未來,為了民族的奮起,才能讓自己不斷的發奮,努力!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5. 求歷史觀後感1篇500字左右 要是參觀歷史博物館或名勝古跡!
求歷史觀後感1篇500字左右
20 - 離問題結束還有 14 天 12 小時
要是參觀歷史博物館或名勝古跡!要歷史的!
6. 對江西省博物館的觀後感
體驗江西文化,感受歷史滄桑 ——觀江西省博物館有感X月X日的下午,在單位組織的精心安排,我們來到江西省博物館參觀,天氣雖然陰沉灰濛,下起了稀稀瀝瀝的小雨,我們大家還是興致很高,希望一睹江西博物館的風采。博物院的大門氣勢雄渾,放眼望去,三棟展覽樓威嚴聳立在我面前,厚重的文化和歷史氣息撲面而來。俗話說,「看一個人需要看他的氣質,看一個城市則看它的博物館」看來一個城市華麗之下的真實和厚重是深藏於博物館中的,也是一個城市的氣質和內涵。昏暗的燈光之中,我們細細品讀著每件展品背後的故事,彷彿進入了深邃有歷史長廊,每件展品文物,抑或精美,抑或沉舊,都向我們述說著一段故事,從原古朝代的石器陶器,到商夏西周堅實的青銅,從魏晉南北朝的古樸史書到隋唐五代的繁華瑰麗,江西的深沉厚重,藏在青銅鼎中,藏在八大山人圖畫中,藏在影德鎮瓷器中,藏在紫水晶洞中,藏在紅軍的破舊軍帽中……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革命歷史博物館,櫥窗里陳列著一件件紅軍的物品,破舊的軍帽,殘舊的軍旗,生了銹的軍號,漏了洞的草鞋……一張張圖片,一件件展品,江西作為革命的搖籃,有多少志士紅軍為中國的今天戰斗,奔走,不惜犧牲生命……生活在安逸之中的我們的心被泡得太過麻木,需要歷史革命的鍾聲喚醒。作為陶瓷名鎮,景德鎮的名字大家都耳熟能詳,今終於有幸親自看看景德鎮的一件件珍品,景德鎮的每一件展品似乎都吸收了歷史的精華,精美絕倫中透著滄桑,千百年中,陶丁的煙火,窯爐從未熄滅,傳承至今,從彩柚到青花,到裂紋,到褐瓷白瓷……每件瓷器中承載的是中國景德鎮人的聰明才智和靈巧勤勞的品質,《月光曲》、《荷》、《獨釣寒江》等現代的作品,更是出眾,細致入微的雕琢,精美絕倫的上彩,完美無暇的陶瓷瓶體,既融合了歷史的氣息,又展現了現代的文化,一件件陶瓷如少女般,純潔剔透,寧靜地展示著自己的芳華,讓我們不禁為之沉醉……最具特色的是江西客家文化的展示,女子的紅肚兜,窄小精美的轎子,模擬的酒樓一角……古樸的氣息如美酒甘甜醉人,濃重的鄉土之氣在靜默中述說著平凡又精彩的生活。游完三座博物館陳列樓,感覺自己的眼睛有了痛感,但腦子似乎更加充實豐富,自己在這里飽食了一頓文化、歷史、自然的大餐,等著我回去細細體味,慢慢消化吸收……
7. 江西省博物館觀後感
江西省博物館 新中國成立初,江西省委、省政府對博物館事業極為重視,決定在原省科學館的基礎上,籌建江西省博物館。1953年3月成立江西省博物館籌備處,1957年7月開始在南昌市八一廣場南端建造陳列大樓。1961年7月1日,江西省博物館正式開館。1978年江西革命歷史博物館改稱江西革命博物館,江西省博物館改稱江西歷史博物館。1981年兩館合並,仍稱江西省博物館。50年來,經過開拓者篳路籃縷,經過幾代人不懈努力,江西省博物館已成為蜚聲海內外的大型綜合性博物館。1999年10月1日,江西省自建國以來投資最大的一項文化基礎設施--江西省博物館落成並正式對外開放,這標志著江西省博物館以嶄新的姿態邁向新世紀。 新館坐落在南昌市贛江、撫河環抱的新洲上,東臨撫河,南接中山橋,西面贛江,北依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環境優美;佔地60畝,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展廳面積1.3萬平方米;將歷史、自然、革命三個博物館合在一起,組成一座大型綜合性博物館,這在全國尚屬首創。 館舍主體建築造型取材明代景德鎮御窯出土白瓷三管器,歷史館、革命館、自然館三館合一,將古代陶瓷藝術與現代建築風格巧妙地融於一體;莊重典雅,別具一格。館內中心廣場矗立大型青銅雕塑《時空》,由3根仿商代青銅器上的扉棱提梁、仿國寶級文物商代立鹿四足青銅甗和伏鳥雙尾虎以及火炬4個部分組成,寓意燦爛文明,源遠流長;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生命起源通過詳實的文字、圖片和珍貴的古生物化石標本,揭示生命從無到有、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的過程。化石標本中不僅有罕見的鏟齒象、大唇犀、鹿頭等古哺乳動物,還有大量形態奇特的無脊椎動物。其中一條身長2.2米,形態完整,不可多得的魚龍化石。(自然博物館一樓) 贛域風貌用文字、圖表、照片、沙盤、實物等,介紹江西省的地形、風景名勝、自然資源以及江西傑出的自然科學家,以示江西「人傑地靈」。(自然博物館一樓) 恐龍世界 採用全生態布展方式,重現中生代茂密的植物景觀、瀑布、火山噴發等場景,利用現代聲光電技術模擬恐龍吼叫、對話,肉食龍與植食龍搏鬥的場面,以及慈母龍下蛋、翼龍滑翔、蛇頸龍戲水的情景。(自然博物館一樓) 昆蟲王國介紹昆蟲常識、昆蟲食品、蝶畫和江西的昆蟲資源,重點展出江西乃至省外、國外的蝴蝶標本,有的還是珍稀種類。(自然博物館二樓) 海洋生物陳列了近千件海洋生物標本,如珊瑚、貝、烏賊、蝦、蟹、海馬、鯊魚、中華鱘、鱷魚、龜、海豚等。形態奇特,色彩斑斕。(自然博物館二樓) 地礦之光展示了江西的地礦資源,突出介紹了江西地礦中的「六朵金花」以及一些重要的非金屬礦產。同時還陳列了省內外的一些觀賞石精品,如玉石、瑪瑙、紅寶石晶體、菊花石等.(自然博物館二樓)
8. 歷史博物館觀後感八百字作文
簡介 陝西歷史博物館位於西安大雁塔的西北側,籌建於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開放,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它的建成標志著中國博物館事業邁入了新的發展里程。這座館舍為「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唐風建築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錯落有致,氣勢雄渾莊重,融民族傳統、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於一體。館區佔地 6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5600平方米,文物庫區面積8000平方米,展廳面積11000平方米。館藏文物多達 370000餘件,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文物不僅數量多、種類全,而且品位高、價值廣,其中的商周青銅器精美絕倫,歷代陶俑千姿百態,漢唐金銀器獨步全國,唐墓壁 畫舉世無雙。可謂琳琅滿目、精品薈萃。
陝西歷史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歷史類博物館。開館以來,充分發揮文物藏品優勢,堅持「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原則,把收藏保管、科學研究和宣傳教育功能有機相結合,舉辦了各種形式的陳列展覽,形成了基本陳列、專題陳列和臨時展覽互為補充、交相輝映的陳列體系,從多角度、多側面向廣大觀眾揭示歷史文物的豐富文化內涵,展現華夏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成就。同時,以開放的姿態走出國門, 將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光彩奪目的三秦文化呈現給世界各國人民。
作為被首批確定為中國「4A」級旅遊景點的陝西歷史博物館,以其優上的陳列、優美的環境、優質的服務、優良的秩序和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眾多中外賓客紛至沓來,已成為傳播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在21世紀里,這座匯集著三秦大地文物精華的文化殿堂,將會以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嶄新面貌,為人類的物質文 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9. 四年級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觀後感400字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珍貴資料都靜靜的躺在那裡,年復一年的被後人參觀。我看到了什麼,無需一一列舉,值得道出和銘記的是心中難以逝去的悲憤和從中而來的激勵。我們牢記這段歷史,把它深埋於自己的心靈深處,以此激勵自己發奮圖強,堅持不懈。歷史的車輪不能倒退,也決不會重演!中華名族的騰飛要靠我們今天的拼搏。當下,對於生活在富足安逸的條件下的我們這些年輕人來,勿忘九一八有著凝重的歷史意義和深刻的現實意義。
一個國家的未來何去何從,取決於這個國家的年輕一代,正在受教育的一代。如今,過慣了舒適生活的很多年輕人,都把現在的一切看作理所應當的事情。他們似乎忘記了百年前曾經屈辱的歷史,忘記了千年來為了民族獨立和振興而犧牲的無數英烈。很多年輕人沉迷於周遭的一些不良事物,忘記了學習和工作,忘記的前行的目標。現在,很多人都說「80後」如何如何的迷茫,「90後」如何如何的幼稚。我看不然,任何人都經歷過10幾歲、20幾歲的年紀,也都曾幼稚和空想過。
但,事物的發展總是曲折向前的,年輕人不怕犯錯誤,可怕的是反復的跌倒和爬起。我們要吸取歷史的教訓和前人的經驗,不辱使命,國家興亡,我的責任。
當前,中國的發展處在歷史最好時期,機遇和挑戰並存。黨中央又提出了開發西部,振興東北和中南崛起的戰略部署。我們年輕人的開創精神有了體現的時機和空間。我們要把握機會,刻苦學習。學習是我們當代年輕人最大的實際,最大的任務。當然,不能只顧低頭讀書,還要抬起頭看世界的發展形勢,了解我們身處的位置,了解自己所學科目的前沿。
多難興邦!歷史給我們敲響了警鍾,至今還在耳旁回盪。歷史的一幕一幕,至今還在腦海中閃現。年輕人的責任,我們更是一刻不敢忘記。
挑起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為中華之騰飛而讀書,無愧未來國家主人之身份。
10. 去參加歷史博物館的觀後感
《中國歷史博物館觀後感》 :
從1993年來北京上大學,到現在有13年之多了。13年來,每天生活在這個城市,卻有一種「不知廬山真面目」的感覺,除了上學時的歷史課本之外,再沒有真正立體全方位的去了解過我們的首都。
參觀首都博物館新館給了我這個機會。首都博物館新館坐落於西長安街延長線白雲路的西側,外觀雄偉,氣勢磅礴。進入之後,按照導覽圖一一參觀,不知不覺沉醉於祖國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通過參觀首都博物館,我對首都的認識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 一為博。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僅限於一個模糊的概念。這次系統詳細的參觀了古代玉器藝術精品展、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古代佛像藝術精品展、燕地青銅藝術精品展、古代書法藝術精品展、館藏京劇文物展、書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項展覽,不禁感慨祖國首都的文化底蘊之博,物產資源之博,藝術內涵之博。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懷,包容和養育著生活在這里的2000萬人民百姓。 二為史。北京是古城,歷史悠久。曾有多個朝代以此為都,北京的歷史中填充著無數色彩繽紛的故事。
承載著朝廷權威的皇家玉璽,記錄著世代變遷的竹簡,刻畫著滄海桑田的鐵器銅器,象徵著雍容華貴的玉器古玩,還有留著戰爭疤痕的民間遺物,每一件都在給我們講述著自己說不完的經歷和史實。三為情。老北京的民俗和風土人情是聞名世界的。展廳中模仿的婚慶場面洋溢著熱鬧喜慶,也洋溢著純朴的民風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從頭到尾透著誠懇和熱情;還有日漸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風情,街坊鄰里們談笑風生,互相幫助,誰家有事,一聲招呼,一個院落攜手共濟,不是親情而勝似親情,讓我們現代人無比羨慕那美好的和-諧。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溫和的、謙遜的,這是需要我們現在去重溫,去尋找和拾回的。 四為美。名勝古跡之美,現代建築之美,自然風光之美,北京的美無處不在。活靈活現的皮影兒和面人兒,獨特的傳統服飾和民間剪紙,享譽世界的京劇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書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藝術之美更是魅力無窮。再看從博物館本身的建築設計,到展區展品的設置,無處不在的貼心服務,到細心品味的參觀人群和天真活潑、認真參觀學習的孩子們,也展示了我們首都北京的精神文明之美。
只有真正了解一個城市,才會真正熱愛她。參觀之後這一個月以來,我走在街上總是有意無意的用欣賞的目光去觀察路邊的建築;每次看到有損市容市貌的行為時心中總是想,這么好的城市,我們為什麼不能好好愛惜她保護她。首都博物館是一個窗口,應該面向社會各界免費開放,讓大家都來了解北京,熱愛北京,進而更加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人民。很難想像一個亂貼小廣告或隨意扔垃圾的人會是一個對首都,對國家充滿感情的人。因此,倡議各中小學校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參觀,倡議我們同事帶家人和孩子前去參觀,倡議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到首都博物館進行參觀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