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隋唐到宋朝中的歷史事件800字

隋唐到宋朝中的歷史事件800字

發布時間:2021-03-05 05:45:49

❶ 隋唐宋元明清歷史人物和事件500字

秦朝,西元前221年由秦始皇建立,君主代表就是秦始皇,著名事件是「內焚書坑儒」。創立過程簡單容來說就是滅六國,修靈渠,統一越族,統一西南,擊退匈奴,奪取河套地區。朝代功績是創立了中央集權政治制度,從此在中央集權統治下貨幣統一土地私有,書同文、車同軌,修建長城抵禦外敵。滅亡主要原因是秦朝的暴政統治。人民渴望和平穩定的生活,而秦國一直沿用「苛政」(有功重賞、有錯重罰)。隨著秦統治的擴大而秦政越來越苛刻,被壓迫的人民,在忍無可忍的後決定揭竿起義,秦朝在起義反抗之下崩潰了。

❷ 閱讀隋唐到宋元明清歷史階段中的任意歷史人物,寫心得體會(800字以上)

南唐後主 李煜

他的一生,是一種悲哀。

常想,如果他不是個皇帝,是個象李白式的人物,暢游天下,而不拘泥於後宮之中,幽幽長嘆,他一定不會讓提起他的人悲喜交加。

誠然,一闋《虞美人》讓他流芳百世,作為一個偉大的詞人,他無疑是中國古文化里一顆閃亮的星星。但是作為一個國家的領袖,卻又顯的不務正業。到最後,自己的老婆都保不住,實在是可悲,可嘆。我想,他的這首詞里也一定是一種說不出的酸楚。男人窩囊到這個地步,實在是有夠悲哀了。

如果他能夠胸懷天下,那麼怎麼會寫出這么兒女情長的詞呢?雖然他不配和毛澤東站在一起,但是我還是假設一下,兩個人在一起,看見怒血紛飛,究竟誰寫的詞更好呢?他是否還能寫出什麼豪情萬千的好作品呢?

在那割據混戰的年代,他沒有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有的只是譽滿江南的文才,有的只是一個文人的自尊和報負。可是他生在帝王家,命運之神偏又選中他當國王,這究竟是福還是禍?

他不願,不願看難民傷兵,於是一味求和,他對北宋的強兵壓境無能為力,他不堪一擊。於是躲在深宮,吟詩賦詞,虔誠拜佛,歌舞昇平。這一時期的詞作清新綺麗,成為後代「婉約派」詞人藝術風格的源泉。如《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笙簫吹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春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歸時休放燭光紅,待踏馬蹄清夜月。唉!好傻的李煜啊,你被父親的遺訓給捉弄了。他讓你「對戰爭能免則免」,可那時那地,你免了別人還要;你不訓練軍隊,別人就要你亡國。

於是,他挈老攜幼在別人的世界裡忍辱偷生,可他自己的世界早已是冰天雪地。他的筆端流出的是血,是淚,是愁;他的詞再沒有風花雪月,有的盡是國破家亡的苦楚,盡是山河破碎的哀怨。「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滿江春水,載著他的心事,流過一代代文人之心,直到今天。

亡國後的李煜像是被關在金籠里的鳥兒一樣,雖然依舊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卻不能不總是沉浸在對舊日籠外生活的回憶中。這里的豪奢,這里的風流,似乎都不是屬於他李煜,相反地,卻是李煜從屬於它們。當他沉浸在回憶往日的歡樂情景後,帶給李煜的並不是安慰,而是更深刻的悲痛。他的心中充滿了恨,他的臉上布滿了淚。可是畢竟一切早已成為過去,不管他怎麼恨,歷史也不容許他重新來過;不管他有多少淚,也洗不走強加在他身上的屈辱。在這一時期中,李煜的詞作變得意境沉重,渾厚起來,成為「豪放派」詞人模仿的範例。他完全從「花間派」詞人的風格中走出來,形成獨具特色的另一種詞風。或者可以說,正是到李煜時,才從「花間派」詞人構築的南朝「宮體」與北里「倡風」混成的詞作窠臼中走出,蘊育出風格不同的詞壇兩大流派。

❸ 隋唐宋元明清歷史故事

鷂死懷中——唐太宗的故事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隻雄健俊逸的鷂子,他讓鷂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來跳去,賞玩得高興時,魏徵進來了。太宗怕魏徵提意見,迴避不及,趕緊把鷂子藏到懷里。這一切早被魏徵看到,他稟報公事時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時間。太宗不敢拿出鷂子,結果鷂子被憋死在懷里。
=====================================================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乘老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兒。 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 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么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 聰明的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奮讀書。
========================================================
毛驢告假
胡趲是唐朝宮廷的雜戲演員,因皇帝賞識做了都知官。因平日清閑無事,便天天騎上毛 驢到朋友家下棋取樂。每次到朋友家,主人都熱情遠迎,並吩咐家僮:「快把都知的驢子牽 到後院,細心喂養!」一呆就是一天,不到掌燈,主人絕不肯讓他回家。一天兩天不新鮮, 數月如此,都知心頭很為有這樣一個難得的知心朋友而高興。 一天,他正與主人下棋,殺得難解難分之際,突然接到皇帝傳旨,要他立刻進宮應差。 胡趲不敢怠慢,急忙讓主人把驢牽來。過了一會兒仍不見主人出來,胡趲急了,奔進後院, 只見驢子渾身是汗,直喘粗氣,正從磨盤上卸下肩來,胡趲這才恍然大悟。 第二天早晨,胡趲又來到友人家,主人仍像往常一樣,習慣地拉開嗓門喊道:「僕人們 多加草料,好好喂驢!」 胡趲冷笑一聲說:「抱歉得很,今天驢子來不了啦。」 主人問:「為什麼?」 都知就說:「昨天回去頭旋惡心,卧在棚里起不來了,請您准它幾天假,讓他緩緩氣吧!」

❹ 隋 唐 宋 元 明 清的歷史人物傳記 800字(每個朝代兩個人)

隋朝:宇文愷,字安樂,杞國公忻之弟也。在周,以功臣子,年三歲,賜爵雙泉伯,七歲,進封安平郡公,邑二千戶。愷少有器局。家世武將,諸兄並以弓馬自達,愷獨好學,博覽書記,解屬文,多伎藝,號為名父公子。初為千牛,累遷御正中大夫、儀同三司。高祖為丞相,加上開府中大夫。及踐阼,誅宇文氏,愷初亦在殺中,以其與周本別,兄忻有功於國,使人馳赦之,僅而得免。後拜營宗廟副監、太子左庶子。廟成,別封甑山縣公,邑千戶。及遷都,上以愷有巧思,詔領營新都副監。高熲雖總大綱,凡所規畫,皆出於愷。後決渭水達河,以通運漕,詔愷總督其事。後拜萊州刺史,甚有能名。兄忻被誅,除名於家,久不得調。會朝廷以魯班故道久絕不行,令愷修復之。既而上建仁壽宮,訪可任者,右僕射楊素言愷有巧思,上然之,於是檢校將作大匠。歲余,拜仁壽宮監,授儀同三司,尋為將作少監。文獻皇後崩,愷與楊素營山陵事,上善之,復爵安平郡公,邑千戶。 煬帝即位,遷都洛陽,以愷為營東都副監,尋遷將作大匠。愷揣帝心在宏侈,於是東京制度窮極壯麗。帝大悅之,進位開府,拜工部尚書。及長城之役,詔愷規度之。時帝北巡,欲誇戎狄,令愷為大帳,其下坐數千人。帝大悅,賜物千段。
李靖(應該是隋朝的吧),生於京兆三元之地(今陝西)。少年時期,已經飽讀詩書,但卻要投筆從戎,正所謂「豈能久侍於筆硯」。於是他努力鑽研兵法,那時候,他的舅舅韓擒虎經常來看他和幫助他,韓擒虎乃隋朝名將,久經戰陣。當他提起他的外甥李靖時,往往贊不絕口。韓擒虎說:「即使我這久經戰陣的老將,也不得不佩服這小子,在打仗上,他好像比我還熟手。」

話分兩頭,李靖憑著自己的卓越才能,當上了直長。朋友看見他都說:「李靖,你這小子,長得帥氣,將來啊一定很多女孩子追求你。「老實說,當時的女子比現在開放得多。

某日,丞相楊素廣發布告,希有遠見者來談論天下局勢。布告發了後,一直沒有人來,直到第五天,一位身穿直長服飾的人進殿。

楊素一看此人,不禁驚詫,何解?此人身材魁梧,劍眉星目,英氣勃發卻又不失儒雅之氣,站在殿中凜有威勢。

楊素愕了一愕後,立即收回心神,發問道:「卿為何人,可否告知?」

李靖聽後回道:「余名李靖,表字葯師,乃京兆之人,將擒虎之甥,現任直長。」

楊素道:「卿對今天下之勢,有何見解?」

李靖隨即展開一番侃侃言辭。但見說的固是興奮,聽的也是連連點頭。

盞茶時分一瞬即過,李靖也說完了。楊素嘆了一聲,似是感概萬分,道:「卿如此才學,終當坐於此。」

其時楊素身旁站有一人,美若天仙,艷勝芙蓉,手持一紅拂。李靖走後不久,楊素忽曰:「出塵,你覺得此人如何?」

那叫出塵的美女道:「此人不但外表俊偉,其才學更是遠勝古人」

楊素點了點頭。
回說李靖回到府中,坐到他平時最愛坐的位置上喝了口茶閉目養神了一會兒,忽地小婢荷花進來稟曰:「少爺,韓大將軍到」。李靖聽後精神一振,立即站起道:「速迎」,字音鏗鏘有力。荷花立即依令而為。

稍刻,一名身著甲胄,腰懸寶劍的魁梧大將昂步走進。正是韓擒虎!韓擒虎此時乃位居上柱國(上將軍、元帥)的一品官員。

李靖見狀,立即迎上道:「舅舅!」

韓擒虎道:「靖兒免禮。」言畢,二人分賓主坐下。李靖便將他今日所見所聞告知。韓擒虎聽罷,一拍大腿,興奮得道:「^_^,想不到你這小子如此厲害。」韓擒虎自幼習武,是以不會什麼文縐縐的言辭……(篇幅所限,此處酌減數字)

此晚,張出塵來至,敲門道:「靖公,請開門」門內李靖曰:「誰?」張出塵道:「紅拂女張出塵」。紅拂女言罷,門開。開門的不是丫鬟,而是李靖本人。

原來紅拂女那朝與李靖一見鍾情。楊素見狀,便賜婚於二人,李靖兀自不知。因榜文要到明天方送至……

次晨,榜文到。兩人成親。

過了幾年,李淵造反,直長李靖急速趕去皇城杭州。孰料李淵行動快捷,把他擒住。李淵見他差點壞己好事,下命推下斬之。李靖激憤道:「爾為天下除暴亂,焉可妄殺壯士!」,一旁的李世民聞言,立即替他求情,其時,李淵正值用人之際。聽罷世民與李靖之言,立即收令。並將他拔入李世民軍中。

此後李靖逐步上升,軍事才能益見發揮。他以最快的速度平蕭銑輔公佑。

後又北抗突闕,當時突闕帶領十五萬軍隊南侵,李世民只有二三萬之兵,不知如何是好。李靖安慰之。他以三千兵馬作先鋒取下敵人首都,此戰事使李靖聲動大漠,威震寰宇,自古至今,無人有此膽氣。

李靖此戰奠定了李世民之後的勝利。李靖再出謀獻策,將敵十五萬大軍徹底擊敗。

又過數年,西邊吐谷渾欲染指中土,李靖自動請纓,領兵戰之。毫無疑問,李靖又是全勝而歸。此時的李靖已然官封衛國公,拜左丞相,位極人臣。凱旋時,太宗李世民已然不知如何再封。按其功績,應是封王,但自古至今,只有皇親國戚始有此等資格。
後來李靖歸山收隱。李世民才能安心。
唐朝: 《尉遲恭》史部尚書唐儉與太宗棋,爭道,上大怒,出為譚洲。蓄怒未泄,謂尉遲敬德曰:「唐儉輕我,我欲殺之,卿為我證驗,有怒言指斥。」敬尉德唯唯。明日朝,敬德叩首曰:「臣實不聞。」頻問,確定不移。上怒,碎玉梃於地,奮衣人。 良久索食,引三品以上皆入宴,上曰:「敬德利益者各有三:唐儉免枉死,朕有怒過之美,儉有再生之幸,敬德有忠直之譽,三益也。」賞敬德一千緞,群臣皆稱萬歲。

❺ 從唐朝到宋朝之間的歷史,詳細點

唐末,再次出現了大分裂的局面,中原地區先後建立五個朝代,周邊地區也興起了十個小國,史稱五代十國。
當時的後周之主死了,將小皇帝託付給當時只是身為殿前都檢點的趙匡胤。不想,趙匡胤在出外討伐別國的途中,於陳橋這個地方發動兵變,黃袍加身。功臣就是他的弟弟趙光義和趙普等人。
逐漸,趙匡胤平定了整個中國,國號為宋。
趙匡胤他沒有對功臣大加殺戮,而是杯酒釋兵權,此舉在中國歷史上是甚少見到的。
趙匡胤還在趙普面聖的時候撤去趙普的座位,改變了在聖上面前宰相有座位的慣例。
對外,趙匡胤還跟北方游牧民族訂立了渭水之盟,讓中原有了一段修養的時間。
趙光義殺死趙匡胤,奪得皇位,不過,這正史沒記載,只是有燭光斧影的說法。
自趙光義開始,宋朝就開始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犯,先後有遼、金、蒙古,直至滅國,有的只有屈辱。其中也有一些抗金名將、抗蒙名將可寫,皇帝嘛就趙佶(瘦金體是他的獨創)、趙構有點事可說,其他的無語。

❻ 隋唐宋明清時期的重要人物及重要事件

根據你提問的,我回答如下:
隋代:1、韓擒虎滅南陳,滅陳時南陳後主所做的後庭花依然被商女所吟唱;2、隋文帝楊堅開啟科舉選士,堅決去除了九品中正制,摒棄了門閥生存的土壤,開創了一個科教的新時代;3、隋煬帝楊廣開鑿京杭大運河,耗盡了他父親楊堅給他積攢的無數財富,把原本至少需要修建一個甲子的大工程生生壓縮到十幾年完工,雖然對後世貢獻極大,但是對當時的百姓造成極大負擔,結果原本非常富足繁榮充滿欣欣向榮和勃勃生機的強大帝國就這么被敗光了

唐代:1、府兵制在開國之初體現出了旺盛的戰鬥力,但是也為後來的安史之亂挖下了一個大坑;2、唐太宗繼續科舉選士,廣開言路,為盛世奠定了堅實基礎;3、侯君集為了支持李承乾觸犯了李世民的逆鱗,造反不成兵敗而亡,李世民卻沒有將侯君集從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去掉,其氣魄真是了不起!;4、李世民在即位之時大敗突厥並趁機進行了分化和同化,間接導致了土耳其的誕生和東突厥的消亡,保證了大唐近百年的北方草原穩定團結;5、李治雖然非常怕老婆,但是他確實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非是開國君主卻能把開國君主沒辦好的事兒辦成的——分化突厥,驅除西突厥和開疆拓土,在李治的努力下,我們在唐代的時候西北邊境線一直拉伸到了現在中亞的吉爾吉斯斯坦和土庫曼;6、武則天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優點就是聽人勸,吃飽飯。在自己所不擅長的領域找擅長的人來干,自己不瞎指揮,但是她任用酷吏消滅異己卻也給社會帶來了許多災難,所以張柬之才能找到許多志同道合的盟友順利趕她下台;7、李隆基的運氣確實很好,他大媽和他堂哥給他打下的底子厚實又有姚崇來給他擦屁股,所以才有了開元盛世,但是他的運氣又很不好,前期分封的節度使太多導致支強干弱,府兵制這個大坑真的把他坑死了;8、黃巢這個大造反頭子給百姓帶來了無盡的災難,導致朱溫朱全忠順利上位開啟了50多年五代十國血腥的歷史

宋代:1、趙匡胤的事跡告訴我們,做事情一定要考慮周全,有時候你不想當CEO,但是下面的兄弟為了做高管為了做CFO、COO、CIO等會逼著你做CEO,趙匡胤的事跡還告訴我們,你做了CEO以後一定要記得把兄弟趕出這個圈子讓他去別處自由創業,不然會死的很慘很慘,連自己的兒子都保不住;2、義社十兄弟應該慶幸他們的結義兄弟是趙匡胤而不是趙匡義,否則就不是杯酒釋兵權了,而是直接杯酒放牽機毒死;3、趙匡義這個人渣,先後毒死了李煜和趙匡胤,五代十國最NB的倆人都被他終結,臨幸小周後的時候還學冠希哥讓畫師在邊上畫畫,最可惡的是這渣男明明不會打仗,為了顯示他比趙匡胤NB非要去御駕親征結果敗光了他哥哥留給他的全部精兵,還害得楊老令公慘死,楊家將幾乎團滅,潘美背了1000多年的罵名,曹彬一世英名都毀在他手上,做人做到這份上,可謂極品中的極品敗類!4、趙普告訴我們,半部論語連自己的命都保不住,遑論天下;5、寇準告訴我們,時刻注意: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不然你會很慘;6、龐籍告訴我們,龐太師之所以會那麼可惡,就是因為得罪的御史和史官太多,這些人別的不行,造謠毀謗那是一絕,愣是把一代名臣罵成了奸臣;7、范仲淹的慶歷新政失敗的太快,是因為利益的劃分有問題,龐大的文官集團損失的利益太多註定了失敗的結果;8、王安石變法告訴我們,步子不要邁太大,容易扯著蛋;9、宋仁宗的故事告訴我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代價是多麼的慘痛!10、包希仁包公的故事告訴我們,這才是民族的脊樑,國家的良心;11、宋徽宗的故事告訴我們,藝術家做皇帝真的做不來的;12、岳飛的故事告訴我們,岳家軍再強悍,打回來的地盤再多,即便打到了汴梁邊上,不聽領導的指揮,下場一樣很慘

明代:1、英雄不問出處,只要你有能力又能不怕輸堅持到底,即便是乞丐,也能做皇帝;2、朱元璋告訴我們,即便打貪的力度再大,在有階級對立的情況下,貪腐是無法杜絕的;3、朱元璋又告訴我們,想跳過兒子們把CEO傳給孫子,首先要考慮清楚兒子們的感受才行,而朱允炆也告訴我們,不能剛當上CEO就急著集中權力,否則COO、CFO、CIO等等會直接架空你,這不老四直接就跳出來反了;4、王振的故事告訴我們,太監參政後果很可怕,好好的軍隊就這么在土木堡玩完了,連CEO都被瓦剌的CEO綁走喝茶了;5、王守仁告訴我們,儒家並非百無一用,也是可以上戰場打仗而且打勝仗的,同樣也可以研究出心學這門高大上的學派的;6、張居正告訴我們,即便私德有虧,老不修,如果在國家大事和民族大義上站得直行的端,也是一代名相;7、海瑞告訴我們,你即便罵遍了那些該死的文官,如果你沒有小辮兒被人抓住,那些雜碎文官狗官真的拿你沒辦法;8、萬曆皇帝朱翊鈞告訴我們,當皇帝不痛快了,我就是可以不上朝,而且連續很多年不上朝,就是不聽你們文官的撕逼大戰,你能奈我何;9、戚繼光告訴我們,武將在明代尤其在嘉靖、隆慶和萬曆的年代,真的沒有地位,鳥盡了就弓藏了;10、毛文龍和袁崇煥再次證實了武將和文官之間的矛盾在亡國之時是絕對無法調和的,所以袁督斬毛帥似乎成了必然,所以給了建虜入關的大好機會;11、李自成給我們完美演繹了什麼叫做不作死就不會死,如果他沒有睡陳圓圓,建虜還能順利進關嗎?即便有那些賣國狗晉商幫忙,有吳三桂在,建虜絕對進不來的;

清代:不提了,一想起來就想痛哭,這就是個SB的朝代和一幫大SB,帶給我們的只有屈辱和屈辱
希望能幫到你

❼ 「隋朝的歷史」「動盪的宋元」「中央集權強化的明清」為題的每篇800字介紹歷史的文章。

繁榮的隋朝

588年春,隋文帝下詔伐陳,十月,命太子楊廣率大軍五十多萬人,在長江沿線對陳發動全面進攻。當時陳軍「不過十萬」,守江軍隊一再飛書告急,陳後主荒淫縱欲,與大臣「奏伎、縱酒、賦詩不輟」。第二年正月,隋將韓擒虎、賀若弼分別率軍渡江,陳大將任忠投降,引隋軍入陳都建康,俘虜了陳後主及其文武大臣。陳朝滅亡,南北重新統一,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割據局面。隋的統一,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和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發展。隋統一南北是歷史發展的趨勢,主要有兩個重要歷史條件:

1.北方民族的大融合。自東漢以來陸續內遷的匈奴、羯、氐、羌、鮮卑等少數民族,經過與漢族的長期交往,在經濟生活和語言、風俗習慣等方面,已同漢族沒有什麼區別。這些民族的名稱,逐漸消失於史冊。南北政權使節往來頻繁,南北對峙的民族矛盾逐漸消失。這為南北統一創造了條件。

2.江南經濟的發展。江南經濟的發展,使南北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逐步縮小。北朝自北魏以來經濟發展較快。南北邊境上的民間貿易很多,雙方官員也違禁互市牟利。南北經濟的發展,迫切要求加強雙方的經濟交流,迫切要求結束分裂局面。
在短短的二十多年裡,隋朝經濟出現了繁榮景象。耕地面積大量增加,隋初為一千九百多萬頃,二十多年以後,增加到五千五百多萬頃。農作物的產量增長較快。隋文帝即位之初,府庫空虛。十多年以後,政府的府庫已容不下各地征調的絹帛,而需要建立新的府庫。到隋文帝末年,西京和各地的倉庫都裝滿了糧食,多的達到千萬石,少的也不下數百萬石。後來,唐朝建國20年時,隋朝的庫藏還沒用盡。正如《貞觀政要·辯興亡》里所說:「計天下儲積,得供五六十年。」隋朝倉庫的豐實是我國歷史上少見的。

隋文帝提倡節儉

歷代封建皇帝中,隋文帝是特別重視節儉者之一。他即位之初,就宣布「犬馬服玩,不得獻上」。對於以布袋進乾薑,以袋獻香料的官吏,都認為是浪費,大加斥責。《資治通鑒》中稱他:「其自奉養,務為儉素,乘輿御物,故弊者隨宜補用;自非享宴,所食不過一肉;後宮皆服浣濯之衣。」

大運河的開通

隋朝大運河是在605年至610年開通的,共分四段,如下頁示意。

1.通濟渠。605年,隋煬帝征發「河南、淮北諸郡民前後百餘萬」開通濟渠。早在戰國初期,魏國就開鑿了鴻溝(引河水循汴水,折南循沙水入潁)。通濟渠是在鴻溝和下游的汴河兩水基礎上,加以疏浚的。自洛陽城西引谷水、洛水入黃河,再自板渚(為板城渚口的簡稱,在今河南滎陽汜水鎮東北黃河側)引黃河入汴河,經今河南開封東南入淮河。

2.邗溝。隋煬帝於605年,征發「淮南民十餘萬」開通邗溝。早在春秋時期,吳王夫差下令開通長江和淮河之間的運河。因這條河流經吳國邗城(今江蘇揚州),所以稱為邗溝。隋朝大運河的邗溝,就是在春秋時期吳國邗溝的基礎上疏浚的,它從山陽(今江蘇淮安)到江都入長江。

3.永濟渠。608年,隋煬帝征發河北諸郡壯丁百餘萬,開永濟渠。男子不夠,還征發了婦女。永濟渠從洛陽的黃河北岸,引沁水東流入清河(衛河),到今天的天津附近,經沽水(白河)和桑乾河(永定河)到涿郡。

4.江南河。610年,開江南河。從京口到餘杭,「八百餘里,廣十餘丈」。

運河兩岸築有御道,栽種柳樹,修建離宮四十多所(自長安至江都)和許多糧倉。課本《隋朝的大運河》地圖上還有一段從長安東到潼關入黃河的運河,名廣通渠,是584年隋文帝下令開通的。它位於渭水之南,是為解決渭水多沙、深淺不一、行船不便的問題而開挖的,長三百多里。隋大運河全部完工以後,南北的物資可直達長安。

動盪的宋元

宋結束後,南宋政權建立了在南方的統治。南宋軍民對金軍的進攻進行了堅決的抵抗,宋、金最終達成和議,形成南宋、金、西夏並立的局面。南宋時期,南方經濟繼續發展,海外貿易進一步擴大,古代經濟重心南移進程基本完成。北方金統治地區的經濟在戰亂後也得到恢復和發展,民族融合趨勢繼續發展。

元朝 13世紀初,蒙古地區實現統一,蒙古政權建立。此後,蒙古政權依仗武力先後攻滅西夏、金、大理和南宋政權,於1279年重新統一了中國。其間,忽必烈於1271年建立了元朝,定都大都。元朝為鞏固統治,建立了行省制度,發展了中央集權的行政制度。元朝時,棉紡織業、國內交通和對外貿易獲得發展。元朝的維護蒙古貴族的統治,實行民族分化政策,使元朝統治時期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尖銳。元末農民戰爭,推翻了元朝的統治。

中央集權強化的明清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自建立之始,就在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地主階級內部的矛盾中不斷地發展變化。一方面,地主階級為了加強對農民階級的剝削和壓迫,要不斷地強化國家機器,改變它的統治手法,歷代加強中央集權的目的首先在於此。另一方面,地主階級內部的矛盾,也促使其強化國家機器。

從全國來說是中央與地方的矛盾,歷代都是加強中央的權力,削弱地方的權力。體現在:(1)財政上,「利出一孔」,歸於中央。即財源由中央壟斷。為達到對全國財權的控制,歷代封建王朝採取多種措施,一方面將農民固著在土地上,以保證農業稅收的來源。如西漢編戶制度:東漢及一些朝代核實全國田畝,隋唐在中央設戶部,管理財政等事宜。另一方面加強對鹽、鐵、銅、錢幣等重要資財的管理。如漢武帝時的鹽鐵專賣。(2)剝奪地方事權,官吏自帝出。(3)司法上,法由帝頒,律由國掌。(4)軍事上,「強干弱枝」,中央宏觀調配全國軍隊,皇帝總攬兵權(5)意識形態領域,推行文化專制主義。

從中央來說是皇帝與大臣的矛盾,加強皇帝的權力,削弱丞相的權力。秦漢的三公制度,是以丞相為首,百官隸屬於皇帝,協助皇帝處理政務;西漢武帝時設置中朝,東漢劉秀時「雖置三公,事歸台閣」;隋唐的三省體制,則把相權一分為三,體現皇權的加強;明太祖廢中書省,罷丞相不設。永樂朝創設內閣,至清朝又設軍機處,這一變化反映皇權已達頂峰。從宰相制度的變化之中,我們看到:皇帝通過對相權的分割、削弱,一步步地把各種大權集中到自己手中,從而有效地實行君主專制。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從本質上來說是地主階級用來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工具。但在客觀上對維護祖國的統一、促進經濟文化的發展也起了一定作用。

元明清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封建制度漸趨衰落。早期的民主啟蒙思想也在潛滋暗長。明後期,思想家李贄,指責儒家經典並非「萬世之至論」,否定孔子是「天生聖人」。他揭露道學的虛偽。他反對歧視婦女和壓抑商人。李贄是我國反封建的思想先驅。他的思想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帶有民主性的色彩。對封建君主專制進行激烈批判的要數明末清初的黃宗羲,他認為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他提倡「法治」反對「人治」,反對重農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張。最終推翻封建專制主義的是辛亥革命。

❽ 5個隋朝到宋朝的歷史故事

《少年包拯學斷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文天祥少年正氣》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有機會讀書。一次,文天祥被有錢的同學誤會是小偷,他據理力爭,不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終於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過這件事,更加樹立了文天祥金榜題名的志向。 《李清照少女填詞》 宋代女詩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她個性爽直、自由、不羈一格,從小就表現出過人的文學天賦。這個故事講述的就是她觸景生情,即興填詞的故事。 《范仲淹斷齏劃粥》 范仲淹從小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省吃儉用。終於,他的勤奮好學感動了寺院長老,長老送他到南都學舍學習。范仲淹依然堅持簡朴的生活習慣,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饋贈,以磨礪自己的意志。經過刻苦攻讀,他終於成為了偉大的文學家。 《司馬光警枕勵志》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鑒》的大文豪。 《岳飛學藝》 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鄰的資助下,拜陝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終於練成了岳家搶,並率領王貴,湯顯等夥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❾ 誰知道隋朝到宋朝的故事啊啊!!急!!!在線等你們!!

1.隋煬帝游江都

隋煬帝楊廣即位後,為了加強對全國政治上的控制,並且使江南地區的物資能夠更方便地運到北方來,加上他個人追求享樂,一開始就辦了兩件事:一是在洛陽建造一座新的都城,叫東都;二是開一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

公元605年,隋煬帝派管理建築工程的大臣宇文愷(音kǎi)負責造東都。宇文愷是個高明的工程專家,他迎合隋煬帝追求奢侈的心理,把工程規模搞得特別宏大。建造宮殿需要的高級木材石料,都是從大江以南、五嶺以北地區運來的,光一根柱子就得用上千人拉。為了造東都,每月征發二百萬民工,日夜不停地施工。他們還在洛陽西面專門造了供隋煬帝玩賞的大花園,叫做「西苑」,周圍二百里,園里人造的海和假山,亭台樓閣,奇花異草,應有盡有;尤其別出心裁的是到了冬天樹葉凋落的時候,他們派人用彩綾剪成花葉,扎在樹上,使這座花園四季長春。

在建造東都的同一年,隋煬帝就下令征發河南、淮北各地百姓一百多萬人,從洛陽西苑到淮水南岸的山陽(今江蘇淮安),開通一條運河,叫「通濟渠」;又征發淮南百姓十多萬人,從山陽到江都(今江蘇揚州),把春秋時期吳王夫差開的一條「邗(音hán)溝」疏通。這樣,從洛陽到江南的水路交通就便利得多了。

以後五年裡,隋煬帝又兩次征發民工,開通運河,一條是從洛陽的黃河北岸到涿郡(今北京市),叫「永濟渠」;一條是從江都對江的京口(今江蘇鎮江)到餘杭(今浙江杭州),叫「江南河」。最後,把四條運河連接起來,就成了一條貫通南北,全長四千里的大運河。這條大運河是我國歷史上偉大工程之一。它對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祖國的統一,起著積極的作用。不用說,這是我國成千上萬勞動人民用血汗甚至生命換來的。

隋煬帝特別喜歡外出巡遊,一來是遊玩享樂,二來也是向百姓擺威風。

從東都到江都的運河剛剛完工,隋煬帝就帶著二十萬人的龐大隊伍到江都去巡遊。

隋煬帝早就派官員造好上萬條大船。出發那天,隋煬帝和他妻子蕭後分乘兩條四層高的大龍船,船上有宮殿和上百間宮室,裝飾得金碧輝煌;接著就是宮妃、王公貴族、文武官員坐的幾千條綵船;後面的幾千條大船,裝載著衛兵和他們隨帶的武器和帳幕。這上萬條大船在運河上排開,船頭船尾連接起來,竟有二百里長。

這樣龐大的船隊,怎麼行駛呢?那些專為皇帝享樂打算的人早就安排好了。運河兩岸,修築好了柳樹成蔭的御道,八萬多名民工,被征發來給他們拉纖,還有兩隊騎兵夾岸護送。河上行駛著光彩耀目的船隻,陸地上飄揚著五色繽紛的彩旗。一到晚上,燈火通明,鼓樂喧天,真是說不盡的豪華景象。

為了滿足船隊大批人員的享受,隋煬帝命令兩岸的百姓,給他們准備吃的喝的,叫做「獻食」。那些州縣官員,就逼著百姓辦酒席送去,有的州縣,送的酒席多到上百桌。別說隋煬帝吃不了那麼多,就連他帶的宮紀太監、王公大臣一起吃,也吃不完。留下的許多剩菜,就在岸邊掘個坑埋掉。可是那些被迫獻食的百姓,卻弄得傾家盪產了。

江都在當時是個繁華的地方。隋煬帝到了江都,除了盡情遊玩享樂,還大擺威風。為了裝飾一個出巡時候用的儀仗,就花了十多萬人工,耗費的錢財更是上億論萬。這樣整整鬧騰了半年,又耀武揚威地回到東都來。

打這以後,隋煬帝幾乎每年出巡。有一次,他從陸路到北方去巡視,征發了河北十幾個郡的民工,開鑿太行山,鋪一條巡行的道路;為了保護他巡行的安全,又征發了一百多萬人修築長城,限期二十天築成。這樣,他才在五十萬將士的護衛下,在北方邊境上巡行了一轉。北方沒有現成的宮殿,好在隋煬帝身邊的宇文愷是個巧匠,專門為他造了一個活動宮殿,叫做「觀風行殿」。這種行殿上面可以容納侍衛幾百人,使用的時候裝起來,不用的時候可以拆卸裝運;下面裝著輪子,可以隨意轉動。這在當時可算是一種發明,可惜只是供隋煬帝一個人享樂罷了。

隋煬帝建東都,開運河,築長城,加上連年的大規模的巡遊,無休無止的勞役和越來越重的賦稅,已經把百姓壓得喘不過氣來。但是隋煬帝的驕奢淫逸的心理卻越來越重了。為了炫耀武功,公元611年,他發動對高麗的戰爭。

這一年,他從江都乘龍船,沿著大運河直達涿郡,親自指揮這場戰爭。他下令全國軍隊,不論遠近,一律向涿郡集中;還派人在東萊(今山東掖縣)海口督造兵船三百艘,造船的民夫在官吏監視下,日日夜夜在海邊造船,得不到休息。他們下半身泡在海水裡,時間一久,從腰以下都腐爛得生了蛆,許多人受不了這樣折磨,倒在海水裡死了。

接著,隋煬帝又命令河南、淮南、江南各地督造五萬輛大車,送到高陽,給兵士運輸衣甲、帳幕;又征發江、淮以南民夫和船隻把黎陽(今河南浚縣東南)和洛口倉的糧食運到涿郡。於是,無數的車輛,無數的船隻,不分白天黑夜,沿著陸路和運河源源不斷由南向北,形成一支滾滾洪流。幾十萬運輸物資的民夫,在半路上有不少累死餓死,沿路都是倒斃的屍體。由於民夫死亡太多,耕牛也被征發拉車,弄得田園荒蕪,民不聊生。

人民沒法忍受下去了。要想活下去,只有反抗。鄒平(今山東鄒平)人王薄,首先領導農民在長白山起義,他寫了一首《無向遼東浪死歌》(浪死就是白白送死的意思),號召大家反抗官府,歌中寫道:

「……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盪。譬如遼東死,砍頭何所傷。」

接著,在山東、河北廣大地區,接二連三地發生了農民起義,隋王朝的統治開始不穩了。

2.玄武門之變

唐高祖即位以後,封李建成為太子,李世民為秦王,李元吉為齊王。三個人當中,數李世民功勞最大。太原起兵,原是他的主意;在以後幾次戰斗中,他立的戰功也最多。李建成的戰功不如李世民,只是因為他是高祖的大兒子,才取得太子的地位。

李世民不但有勇有謀,而且手下有一批人才。在秦王府中,文的有房玄齡、杜如晦等,號稱十八學士;武的有尉遲敬德、秦叔寶、程咬金等著名勇將。太子建成自己知道威信比不上李世民,心裡妒忌,就和弟弟齊王元吉聯合,一起排擠李世民。

建成、元吉知道唐高祖寵愛一些妃子,就經常在這些寵妃面前拍馬送禮,討她們的歡喜。李世民就沒有這樣做。李世民平定東都之後,有的妃子私下向李世民索取隋宮里的珍寶,還為她們的親戚謀官做,都被李世民拒絕了。於是,寵妃們常常在高祖面前說太子的好話,講秦王的短處。唐高祖聽信寵妃的話,跟李世民漸漸疏遠起來。

李世民多次立功,建成和元吉更加忌恨,千方百計想除掉李世民。

有一次,建成請李世民到東宮去喝酒。世民喝了幾盅,忽然感到肚子痛。別人把他扶回家裡,他一陣疼痛,竟嘔出血來。李世民心裡明白,一定是建成在酒里下了毒,趕快請醫服葯,總算慢慢好了。

建成、元吉想害李世民,但是又怕世民手下勇將多,真的動起手來,占不到便宜,就想先把這些勇將收買過來。

建成私下派人送了一封信給秦王手下的勇將尉遲敬德,表示要跟尉遲敬德交個朋友,還給尉遲敬德送去一車金銀。

尉遲敬德跟建成的使者說:「我是秦王的部下。如果私下跟太子來往,對秦王三心二意,我就成了個貪利忘義的小人。這樣的人對太子又有什麼用呢。」說著,他把一車金銀原封不動地退了。

建成受到尉遲敬德的拒絕,氣得要命。當天夜裡,元吉派了個刺客到尉遲敬德家去行刺。尉遲敬德早就料到建成他們不會放過他。一到晚上,故意把大門打開。刺客溜進院子,隔著窗戶偷看,只見尉遲敬德斜靠在床上,身邊放著長矛。刺客本來知道他的名氣,怕他早有防備,沒敢動手,偷偷地溜回去了。

建成、元吉一計不成,又生一計。那時候,突厥進犯中原,建成向唐高祖建議,讓元吉代替李世民帶兵北征。唐高祖任命元吉做主帥後,元吉又請求把尉遲敬德、秦叔寶、程咬金三員大將和秦王府的精兵都劃歸元吉指揮。他們打算把這些將士調開以後,就可以放手殺害世民。

有人把這個秘密計劃報告了李世民。世民感到形勢緊急,連忙找他舅子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商量。兩人都勸李世民先發制人。李世民說:「兄弟互相殘殺,總不是件體面的事。還是等他們動了手,我們再來對付他們。」

尉遲敬德、長孫無忌都著急起來,說如果世民再不動手,他們也不願留在秦王府白白等死。李世民看他的部下十分堅決,就下了決心。

當天夜裡,李世民進宮向唐高祖告了一狀,訴說太子跟元吉怎麼謀害他。唐高祖答應等明天一早,叫兄弟三人一起進宮,由他親自查問。

第二天早上,李世民叫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帶了一支精兵,埋伏在皇宮北面的玄武門,只等建成、元吉進宮。

沒多久,建成、元吉騎著馬朝玄武門來了,他們到了玄武門邊,覺得周圍的氣氛有點反常,心裡犯了疑。兩人撥轉馬頭,准備回去。

李世民從玄武門里騎著馬趕了出來,高喊說:「殿下,別走!」

元吉轉過身來,拿起身邊的弓箭,就想射殺世民,但是心裡一慌張,連弓弦都拉不開來。李世民眼明手快,射出一支箭,把建成先射死了;緊接著,尉遲敬德帶了七十名騎兵一起沖了出來,尉遲敬德一箭,把元吉也射下馬來。

東宮和齊王府的將士聽到玄武門出了事,全部出動,猛攻秦王府的兵士。李世民一面指揮將士抵抗,一面派尉遲敬德進宮。

唐高祖正在皇宮里等著三人去朝見,尉遲敬德手拿長矛氣吁吁地沖進宮來,說:「太子和齊王發動叛亂,秦王已經把他們殺了。秦王怕驚動陛下,特地派我來保駕。」

高祖這才知道外面出了事,嚇得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宰相蕭瑀等說:「建成、元吉本來沒有什麼功勞,兩人妒忌秦王,施用奸計。現在秦王既然已經把他們消滅,這是好事。陛下把國事交給秦王,就沒事了。」

到了這步田地,唐高祖要反對也沒用了,只好聽左右大臣的話,宣布建成、元吉罪狀,命令各府將士一律歸秦王指揮。過了兩個月,唐高祖讓位給秦王,自己做太上皇。李世民即位,就是唐太宗。

3.唐王朝的末日

黃巢起義失敗以後,唐僖宗回到長安。這時候,唐王朝的中央政權已經名存實亡。各地藩鎮在鎮壓起義過程中,擴大勢力,爭奪地盤,成為大大小小的割據力量。其中最強大的是河東節度使李克用和宣武(治所在今河南開封)節度使朱溫。朱溫出身貧苦家庭,從小游手好閑,他家兄弟三個,數他最凶惡奸詐。黃巢起義後,他參加了起義軍,受到黃巢的重用。到了起義軍危急的關頭,他帶兵叛變,投靠唐朝,為唐王朝幫了大忙。唐僖宗給他高官厚祿,還賞他一個名字叫「全忠」,派他鎮壓起義軍。

當黃巢從長安退到河南的時候,兵力還很強,有一次,黃巢軍攻打汴州,朱溫向李克用求救。李克用打敗了起義軍,回到汴州。朱溫假意殷勤招待,大擺酒宴,趁李克用喝得酩酊大醉的時候,派兵把驛館團團圍住,想把李克用害死。李克用靠幾個親兵拚命救出,才突圍逃走。打那時候起,李克用就跟朱溫結下了冤讎。這兩支割據力量一直互相攻打。朱溫的勢力越來越大,李克用只能保住河東地區。

唐僖宗病死後,他的弟弟唐昭宗李曄(音yè)想依靠朝臣來反對宦官,一次次都失敗了。到了後來,宦官把唐昭宗軟禁了起來,另立新皇帝。

這件事給野心勃勃的朱溫一個好機會。朱溫派出親信偷偷溜進長安,跟宰相崔胤秘密策劃。崔胤有了朱全忠做後台,膽也壯了,就發兵殺了宦官頭目劉季述,迎接唐昭宗復位。

唐昭宗和崔胤還想殺所有宦官,另一些宦官就投靠另一個藩鎮、鳳翔節度使李茂貞,把唐昭宗劫持到鳳翔。

崔胤向朱溫求救,朱溫帶兵進攻鳳翔,要李茂貞交出唐昭宗。李茂貞兵力敵不過朱溫,連連打敗仗。朱溫大軍把鳳翔城包圍起來,最後城裡的糧食斷了,又碰到大雪天,兵士和百姓餓死、凍死的多得沒法數。李茂貞被圍在孤城裡,毫無出路,只好投降。

朱溫攻下鳳翔,把唐昭宗搶了過來,帶回長安。從此唐王朝政權就從宦官手裡,轉到朱溫手裡,唐昭宗日子更不好過。

朱溫掌了大權,把宦官全部殺光,挾持唐昭宗遷都洛陽。離開長安的時候,朱溫派人把長安的宮室、官府和民屋全部拆光,把材料運到洛陽,還逼迫長安的官吏、百姓一起搬到洛陽去。長安百姓扶著老人,拖著孩子,在兵士的驅趕下趕路。一路上,大家一面哭泣,一面痛罵禍國殃民的叛賊朱溫。

唐昭宗到了洛陽,還想秘密召各地藩鎮來救他。但是還沒有盼到,朱溫已經動手把唐昭宗殺了,另立了一個十三歲的孩子做傀儡,就是昭宣帝。

宦官完了,皇帝也完了,留下的還有一批唐王朝的大臣。朱溫手下的謀臣對朱溫說:「你要干大事,這批人最難對付,不如把他們統統趕走。」

有一個謀士李振,綽號叫做貓頭鷹,因為考進士沒考上,更加痛恨朝臣。他跟朱溫說:「這批人平時自命清高,把自己稱做『清流』,應該把他們扔到濁流(指黃河)里去。」朱溫依了他的話,在一個深夜,把三十幾名朝臣集中起來殺掉,扔到黃河裡。

公元907年,朱溫廢了唐昭宣帝,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梁,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叛徒朱溫成了梁太祖。統治了將近三百年的唐朝就宣告結束。

4.黃袍加身

周恭帝即位的時候,年紀太小,由宰相范質、王溥輔政。後周的政局不穩。京城裡人心浮動,謠言紛紛,說趙匡胤(音yìn)快要奪取皇位啦。

趙匡胤本來是周世宗手下得力大將,跟隨周世宗南征北戰,立下不少戰功。周世宗在世的時候,十分信任趙匡胤,派他做禁軍統帥,官名叫殿前都點檢。禁軍是後周一支最精銳的部隊。

世宗一死,軍權落在趙匡胤手裡。五代時期,武將奪取皇位的事情多得很,所以,人們有這種猜測也是不足為奇的。公元960年春節,後周朝廷正在舉行朝見大禮的時候,忽然接到邊境送來的緊急戰報,說北漢國主和遼朝聯合,出兵攻打後周邊境。

大臣們慌作一團,後來由范質、王溥作主,派趙匡胤帶兵抵抗。

趙匡胤接到出兵命令,立刻調兵遣將,過了兩天,就帶了大軍從汴京出發。跟隨他的還有他弟弟趙匡義和親信謀士趙普。

當天晚上,大軍到了離開京城二十里的陳橋驛,趙匡胤命令將士就地扎營休息。兵士們倒頭就呼呼睡看了,一些將領卻聚集在一起,悄悄商量。有人說:「現在皇上年紀那麼小,我們拚死拼活去打仗,將來有誰知道我們的功勞,倒不如現在就擁護趙點檢作皇帝吧!」

大夥聽了,都贊成這個意見,就推一名官員把這個意見先告訴趙匡義和趙普。

那個官員到趙匡義那裡,還沒有把話說完,將領們已經闖了進來,亮出明晃晃的刀,嚷著說:「我們已經商量定了,非請點檢即位不可。」

趙匡義和趙普聽了,暗暗高興,一面叮囑大家一定要安定軍心,不要造成混亂,一面趕快派人告訴留守在京城的大將石守信、王審琦。

沒多久,這消息就傳遍了軍營。將士們全起來了,大家鬧哄哄地擁到趙匡胤住的驛館,一直等到天色發白。

趙匡胤隔夜喝了點酒,睡得挺熟,一覺醒來,只聽得外面一片嘈雜的人聲,接著,就有人打開房門,高聲地叫嚷,說:

「請點檢做皇帝!」

趙匡胤趕快起床,還沒來得及說話,幾個人把早已准備好的一件黃袍,七手八腳地被在趙匡胤身上。大夥跪倒在地上磕了幾個頭,高呼「萬歲」。接著,又推又拉,把趙匡胤扶上馬,請他一起回京城。

趙匡胤騎在馬上,才開口說:「你們既然立我做天子,我的命令,你們都能聽從嗎?」

將士們齊聲回答說:「自然聽陛下命令。」

趙匡胤就發布命令:到了京城以後,要保護好周朝太後和幼主,不許侵犯朝廷大臣,不準搶掠國家倉庫。執行命令的將來有重賞,否則就要嚴辦。

趙匡胤本來就是禁軍統帥,再加上有將領們擁護,誰敢不聽號令!將士們排好隊伍開往京城。一路上軍容整齊,秋毫無犯。

到了汴京,又有石守信、王審琦等人作內應,沒費多大勁兒就拿下了京城。

將領們把范質、王溥找來。趙匡胤見了他們,裝出為難的模樣說:「世宗待我恩義深重。現在我被將士逼成這個樣子,你們說怎麼辦?」

范質等不知該怎麼回答。有個將領聲色俱厲地叫了起來:

「我們沒有主人。今天大家一定要請點檢當天子!」

范質、王溥嚇得趕快下拜。

周恭帝讓了位。趙匡胤即位做了皇帝,國號叫宋,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歷史上稱為北宋。趙匡胤就是宋太祖。經過五十多年混戰的五代時期,宣告結束。

宋太祖做了皇帝,他的母親當然成了太後。當大臣們向太後祝賀的時候,太後卻皺起眉頭,顯出很憂愁的樣子。

等大臣退了朝,侍從們問太後說:「皇上即位,您怎麼還不快活?」

太後說:「我聽說做天子很不容易。能夠把國家管理好,這個位子才是很尊貴的;要是管理不好,出了亂子,再想做一個老百姓還做不成哩。」

太後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宋太祖雖然即了位,但是全國還沒有統一,別說周圍還有一個個割據政權,就是原來後周統治的中原地區,也還有一些節度使,對宋太祖即位,很不服氣呢。

5.寇準抗遼

遼朝欺侮宋朝無能,多次進犯邊境。到宋太宗的兒子宋真宗趙恆即位後,有人向宋真宗推薦寇準擔任宰相,說寇準忠於國家,辦事有決斷。

宋真宗說:「聽說寇準這個人好強任性,怎麼辦?」

這個大臣說:「現在遼朝進犯中原,正需要像寇準這樣的人來承擔大事。」

寇準在宋太宗時期擔任過副宰相等重要官職,他的正直敢諫是出了名的。有一次,寇準上朝奏事,觸犯了宋太宗。宋太宗聽不下去,怒氣沖沖站起來想回到內宮去。寇準卻拉住太宗的袍子不讓走,一定請太宗坐下聽完他的話。宋太宗拿他沒有辦法,後來還稱贊他說:「我有寇準,就像唐太宗有魏徵一樣。」

但是正因為他為人正直,得罪了一些權貴,後來被排擠出朝廷,到地方去做知州。這一回,宋真宗看到邊境形勢緊急,才接受大臣的推薦,把寇準召回京城。

公元1004年,遼朝蕭太後、遼聖宗親自率領二十萬大軍南下,前鋒已經到了澶州(今河南濮陽,澶音chán)。告急文書像雪片一樣飛到朝廷。寇準勸真宗帶兵親征;副宰相王欽若和另一個大臣陳堯叟卻暗地裡勸真宗逃跑。王欽若是江南人,主張遷都金陵(今江蘇南京);陳堯叟是蜀人,勸真宗逃到成都去。

宋真宗聽了這些意見,猶豫不決,最後召見新任宰相寇準,問他說:「有人勸我遷都金陵,有人勸我遷都成都,你看該怎麼辦才好?」

寇準一看兩邊站著的王欽若和陳堯叟,心裡早有了數。他聲色俱厲地說:「這是誰出的好主意?出這種主意的,應該先斬他們的頭!」他認為只要真宗親自帶兵出征,鼓舞士氣,一定能打退遼兵;並且說,如果放棄東京南逃,人心動搖,敵人就會乘虛而入,國家就保不住了。

宋真宗聽了寇準一番話,也壯了膽,決定親自率兵出征,由寇準隨同指揮。

大隊人馬剛剛到韋城(今河南滑縣東南),聽到南下遼軍兵勢強大,一些隨從大臣嚇壞了,趁寇準不在的時候,又在真宗身邊嘮叨,勸真宗暫時退兵,避一避風頭。宋真宗本來很不堅決,一聽這些意見,動搖起來,又召見寇準。

宋真宗對寇準說:「大家都說往南方跑好,你看呢?」

寇準嚴肅地說:「主張南逃的都是懦弱無知的人。現在敵人迫近,人心動盪。我們只能前進一尺,不可後退一寸。如果前進,河北各軍士氣百倍;如果回兵幾步,那麼全軍瓦解,敵人緊緊追趕。陛下想到金陵也去不成了。」

宋真宗聽寇準說得義正辭嚴,沒話可說,但是心裡還是七上八下,定不下主意。

寇準走出行營,正好碰到殿前都指揮使高瓊。寇準沖著高瓊說:「您受國家栽培,該怎麼報答?」

高瓊說:「我願以一死報國。」

寇準就帶著高瓊又進了行營,重新把自己的意見向宋真宗說了一遍,並且說:「陛下如果認為我的話不對,請問問高瓊。」

高瓊在旁邊接著說:「宰相說的話是對的。禁軍將士家屬在東京,都不願南逃。只要陛下親征澶州,我們決心死戰,擊敗遼兵不在話下。」

宋真宗還沒開口,寇準緊接著又逼了一句說:「機不可失,請陛下立刻動身!」

在寇準、高瓊和將士們的催促下,宋真宗才決定動身到澶州去。

這時候,遼軍已經三面圍住了澶州。宋軍在要害的地方設下弩箭。遼軍主將蕭達蘭帶了幾個騎兵視察地形,正好進入宋軍伏弩陣地,弩箭齊發,蕭達蘭中箭喪了命。

遼軍主將一死,蕭太後又痛惜又害怕。她又聽說宋真宗親自率兵抵抗,覺得宋朝不好欺負,就有心講和了。

澶州城橫跨黃河兩岸。宋真宗在寇準、高瓊等文武大臣的護衛下,渡過黃河,到了澶州北城。這時候,各路宋軍也已經集中到澶州,將士們看到宋真宗的黃龍大旗,士氣高漲,歡聲雷動。

蕭太後派使者到了宋朝行營議和,要宋朝割讓土地。宋真宗聽到遼朝肯議和,正合他的心意。他找寇準商量說:「割讓土地是不行的。如果遼人要點金銀財帛,我看可以答應他們。」

寇準根本反對議和,說:「他們要和,就要他們歸還燕雲失地,哪能再給他錢財。」

但是,宋真宗一心要和,不顧寇準的反對,派使者曹利用到遼營談判議和條件。曹利用臨走的時候,宋真宗叮囑他說:「如果他們要賠款,迫不得已,就是每年一百萬也答應算了。」

寇準在旁邊聽了很痛心,只是當著真宗面不便再爭。曹利用離開行營,寇準緊緊跟在後面,一出門,一把抓住曹利用的手說:「賠款數目不能超過三十萬,否則回來的時候,我要你的腦袋!」

曹利用知道寇準的厲害,到了遼營,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後定下來,由宋朝每年給遼朝銀絹三十萬。

曹利用回到行營,宋真宗正在吃飯,不能馬上接見。真宗急著要知道談判結果,就叫小太監出來問曹利用到底答應了多少。曹利用覺得這是國家機密,一定要面奏。太監要他說個大概,曹利用沒法,只好伸出三個指頭做了個手勢。

太監向真宗一回報,宋真宗以為曹利用答應的賠款數目是三百萬,不禁驚叫起來:「這么多!」他略略想了一下,又輕鬆起來,說:「能夠了結一件大事,也就算了。」

他吃完飯,就讓曹利用進來詳細匯報。當曹利用說出答應的銀絹數目是三十萬的時候,宋真宗高興得簡直要跳起來,直稱贊曹利用辦事能幹。

接著宋遼雙方正式達成和議,宋朝每年給遼朝絹二十萬匹,銀十萬兩。不用說,這筆巨額賠款,長期成為北宋人民額外的沉重負擔。歷史上把這次和議叫做「澶淵之盟」。

由於寇準的堅持抗戰,到底避免了更大的失敗。宋真宗也覺得寇準有功勞,挺敬重他。但是原來主張逃跑的王欽若卻在宋真宗面前說,寇準勸真宗親征,是把皇上當賭注,孤注一擲,簡直是國家的一個大恥辱。宋真宗一想起在澶州的情景,真有點後怕,就反過來怨恨寇準,竟把那忠心耿耿的寇準的宰相職位撤了。

我只能幫你到這種程度了。。。你自己縮減一下吧。。。
祝好運

❿ 隋朝、唐朝、宋朝的歷史人物和故事

隋朝,隋文帝滅陳,楊廣篡權,三證高麗修大運河下江都,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楊廣被回宇文化及弒於答揚州,宇文化及帶兵回東都被竇建德所殺,李密起於瓦崗,李淵父子盤踞關中,王世充占東都,杜伏威占據江淮
唐朝,最著名的事件非玄武門之變莫屬,大唐有三次政變都是發生在玄武門,李二奪取政權,文治武功,貞觀之治,李靖攻滅西突厥吐谷渾
宋朝陳橋兵變,太祖立國,太宗完成統一,與遼夏攻伐不斷,最終女真起於黑水之畔,遼滅,靖康恥,北宋亡,才引出了中興四大名將的卓越事跡,岳爺爺駕長車破賀蘭山缺

閱讀全文

與隋唐到宋朝中的歷史事件80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