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7世紀英國著名人物
(1)英國大戲劇家、詩人莎士比亞是文藝復興時期英國的文學巨匠,他的代表作有《羅密歐和朱麗葉》《哈姆雷特》等,這些作品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倫理觀念和社會陋習,謳歌了人的偉大,集中體現了人文主義,提升了英國的人文精神.
(2)牛頓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17世紀下半期在天文學上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在數學上創建微積分,在力學上創立了完整的力學理論體系,其中牛頓三定律對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影響最大.
(3)1640年的英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在克倫威爾的領導下,王軍戰勝議會軍,1649年國王查理一世被推上斷頭台,建立了共和國,克倫威爾掌握了政權,擔任「護國主」,但是他去世不久,查理一世的兒子查理二世復辟.
(4)1785年以後,瓦特改進蒸汽機首先在紡織部門投入使用,隨後應用於許多生產部門,人們利用蒸汽機提供的動力帶動機器,進行生產,極大地促進了大工廠生產的發展.從此,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開啟了工業革命的大門.
(5)1859年,英國科學家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出版.達爾文提出了進化論思想.書中提出了自然界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法則中發展的即生物進化論的觀點;《物種起源》的問世,第一次把生物學建立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上,推翻了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沉重打擊了神權統治的根基.
故答案為:
(1)莎士比亞.
(2)牛頓.
(3)克倫威爾.
(4)瓦特.
(5)達爾文.
B. 十七世紀末和十八世紀初的英國有些什麼重大的歷史事件、社會局勢是怎麼樣的期的
十八世紀歐洲思想變化中的教會
十七世紀末葉的歐洲在政治與文化上都逐漸起了重大的變化:葡萄牙與西班牙兩個海外殖民國家漸漸勢微,被英國、俄羅斯和普魯士幾個新興國家所取代;在文化上,歐洲一方面擴大了對世界的認識,又因為許多傳教士從傳教區寫回來的報告,也增加了歐洲人對東方的憧憬。但是這一切良好的互動關系卻因為教會內部的禮儀之爭而招致反彈,教會在東方幾個文明古國中的傳教工作陷入低潮,甚至遭到驅逐,引來教難,令聖座傳信部感到萬分沮喪,不知如何是好。雖然如此,教會還能保持它固有的精神於不墜,直到十八世紀末年。
即使如此,從十八世紀中葉開始,教會內部也出現了某些塌陷的現象,主要原因來自啟蒙哲學思潮對教會無情地攻擊。這些攻擊固然淋漓痛快,教會必竟還能夠冷靜地承受,甚至顯出某些意料不到的生命力和復甦的跡象。
啟蒙運動者對教會的大肆攻擊到了一七八九年法國大革命前夕達到頂峰,而革命的成功又被啟蒙運動者視為他們的全面勝利。教會在法國革命中歷經了前所未有的奇恥大辱和迫害,實在令人無法想像這個素有教會最寵愛的女兒的國家,竟然如此反目,傷害她的母親。
教會經過啟蒙運動和法國大革命的浩劫,竟鍛 出一個更純凈、更堅貞的信德。這樣的信德終於迫使政權歸還教會在社會中原有的身份和位置。當然,歷經千錘百 能屹立不搖,這決不是垂手得來,不費吹灰之力的事。十七世紀的時候,教會為面對誓反教的擴展和威脅,作了無數內部的改革更新,也大力到美洲、非洲和亞洲傳播福音,培養了很多有為的神職人員和傳教士。這一切都給教會團體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十八世紀時,整個歐洲可以說都是信奉基督的,到法國革命前夕,歐洲農村地區百分之九十五的居民在每年復活節必定參與彌撒、領聖體。這種堅固的信仰基礎使得教會經過歐洲十八世紀大風暴的襲擊之後,在十九世紀仍然能夠重振精神,恢復舊觀。
十八世紀的歐洲雖然捲起大風暴襲擊教會,可是在這期間教會也產生了不少有大聖德、大學問的人,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天主教修會之一,贖主會的會祖聖亞豐索(ALFONSO DE LIGUORI , 1696-1787)。這位出身義大利那波里富豪家庭的聖人是一位奇才,對文學與科學都有非凡的造詣,十六歲便得到法律博士。他著作繁多,達兩百多部,對整個歐洲,甚至普世教會,都發生了極深遠的影響。"倫理神學"(THEOLOGIA MORALIS ,1735-1755)是他最重要的著作。因著這部大作,教會得以擺脫當時揚森主義過於嚴厲和放縱主義過於自由的倫理道德觀念,走上中庸合理的道路。這位十八世紀傑出的聖人最關心的是向普通百姓傳教,他創立"贖主會"的目的就是要向缺乏信仰照顧的窮人和知識程度低落的人士宣講福音,就像救贖主耶穌基督生前所作的一樣。為了教會禮儀的需要和提高教友的信仰熱忱,亞豐索還譜了不少感人的聖歌,配以許多優美的詩詞,這些歌曲歌詞至今仍然傳頌不已。
艱困的時代常孕育出偉大的聖賢,但並不是有了聖賢,就可以忽略導致艱困的因素。從十八世紀中葉起,歐洲許多地方,特別是法國某些地區,教友的信仰生活呈現停滯、不景氣的現象,不但在城市裡,就連在鄉村也是一樣,一般人的信仰心火普通下降,教友的善會組織減少,倫理道德鬆弛,對天主的敬畏之情不如往昔那麽在意,人們開始節育,私生子又增加,司鐸和修會聖召蕭條,宗教書籍缺乏,許多教會的慈善事業由公家接管。
這種種教會生活的退化現象是不是可以視為一般人拋棄基督信仰的徵兆呢?或者是先前的信仰生活方式逐漸消失,而另一種新的方式又正在興起呢?所謂兩條曲線必將相逢交叉,根據某些人士的看法,教會內部生活在數量上下降,但在質量方面上升。在那個時代確實產生了不少有為的主教和神父,但是有更多的神職心灰意懶,主教的職位在法國和德國成了王公貴族爭逐的對象,許多隱修院越來越無法維持下去,一七六六年以後,法國有關當局勒令關閉了四百二十六座隱修院,奧國皇帝約瑟夫二世(JOSEF II)也在一七八叄年關閉奧國與荷蘭所有度默觀祈禱生活的隱修院,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義大利。
面對教會內憂外患叢生的局勢,當時的羅馬教宗有什麽反應呢?那個時期的教宗都不是什麽出色的人物,他們大都是年事已高的好好先生,而且都是在強有力的天主教國家的政治陰謀詭計要挾之下,好不容易折騰出來的人選所以大都沒有什麽作為。他們只能在教宗國內執政,對國際事務已經沒有置喙的能力,就連教宗國內部的事務也治理得怨聲載道。
當那些政治強權把教宗逼到狹小的教宗國內,使教宗在國際上無法動彈,也沒有力量去照顧歐洲各國教會之際,德國和法國那些啟蒙運動的人物乘機打擊失去羅馬教宗支持,形同孤兒的本國教會。弗爾泰(VOLTAIRE ,1694-1778)可以說是啟蒙運動的掌旗人物,這一派的人原都是接受教會教育,甚至是耶穌會學校讀出來的學生。他們以作家自居,一般人則奉他們為哲學家。他們企圖用理性來解釋一切,凡是理性無法了解的都屬於荒謬,宗教上的事情更是如此,只有理智可以說明的,才足以相信,凡是超越理智,屬於教會所強調的啟示的真理,對他們來說都是無稽之談。他們相信造物主天主的存在,否則世界宇宙是怎麽產生的?難道沒有鍾表匠能產生鍾表嗎?
由此可見啟蒙運動者所能接受的宗教是人性的宗教,是人的思考邏輯內的宗教,是按照人的意願所產生的宗教,或者更好說,是由人主宰。甚至是由人創造,合乎人的口味的宗教。有人稱之為"自然宗教"。這些相當自以為是的啟蒙運動者認為人民需要宗教,需要一位天主,以便從人心深處來維持一切秩序。弗爾泰甚至說:「如果天主不存在,我們也得發明一個」。天主教教義中凡是超理智的,啟蒙運動者都恨之入骨,無法忍受。弗爾泰在他的著作中,常常視教會為人類的奇恥大辱,非予以粉碎不為快。
總而言之,啟蒙運動是一種唯理主義的哲學,只有人的理智可以接受和了解的,才有意義,才有存在的價值。有鍾表,必定有鍾表匠,同樣地,有宇宙世界,必定有創造宇宙世界的天主。至於教會所說的那些超越理性所能解釋的啟示的真理,啟蒙運動那些唯理主義者都非打倒不可。他們的原則是:理性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
十八世紀經過啟蒙運動的掃盪,歐洲思想界幾乎都成了理性主義的階下囚,教會受到這些:"哲學家"的攻伐,似乎陷入一蹶不振、茫然不知所措的困境。那真是個大考驗的時代。
啟蒙運動固然主導了十八世紀歐洲的思想、文化、學術界,但並沒能夠完全說服所有的人。正當唯理主義派風光無限的時候法國出現了一個異數,他討厭那些自命不凡的啟蒙哲學家所抱持的枯燥無情地唯理思想。這個突起的異軍便是鼎鼎大名的盧騷(JEAN 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
盧騷是個慈悲的人,他古道熱腸,強調人不但具有理性,也具有感情。良心是他最看重的人性特質,他以為人若沒有良心,則與禽獸無異,是良心使人承認天主。盧騷比弗爾泰一輩的人誠懇,富有人性,但是他的宗教觀念是建立在感情的層次。他和孟子一樣,認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但這種思想和基督信仰不同,因為盧騷以為人是性善的,環境使人變惡,只要改善環境,人間自然成天堂。這麽一說,基督的救贖工程還有必要嗎?再說,若把宗教建立在感情上,則天主的啟示還有什麽價值?
C. 英國各個時期的文學家
中世紀有喬叟、托馬斯·馬洛禮等,16世紀有托馬斯‧莫爾、馬洛、莎士比亞等,17世紀有李爾本﹑溫斯坦利、彌爾頓等,18世紀有蒲柏、笛福等,19世紀有布萊克、拜倫﹑雪萊﹑濟慈等,20世紀有蕭伯納、艾略特、高爾斯華綏等。
1、馬洛
克里斯托弗·馬洛,英國詩人,劇作家。1564年2月出生於坎特伯雷一富有鞋匠之家,與莎士比亞同年出生。
1593年5月30日因在酒吧斗毆卒於倫敦附近的德特福德,作為伊麗莎白時期最偉大劇作家而去世。而與此同時,莎士比亞還處於事業上升期。
1587年在劍橋大學獲碩士學位。在倫敦期間曾與探險家、政治活動家羅利,劇作家查普曼,數學家哈里奧特等懷疑宗教者結成團體,人稱黑夜派和無神論者。曾一度入獄。後被人刺死。
馬洛革新了中世紀的戲劇,在舞台上創造了反映時代精神的巨人性格和「雄偉的詩行」,為莎士比亞的創作鋪平了道路。
代表作品有《浮士德博士的悲劇》,《帖木兒大帝》,《馬爾他島的猶太人》等。
2、莎士比亞
威廉·莎士比亞(英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華人社會常尊稱為莎翁,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最偉大的作家之一,當時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以及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學家之一。
莎士比亞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出生長大,18歲時與安妮·海瑟薇結婚,兩人共生育了三個孩子:蘇珊娜、雙胞胎哈姆尼特和朱迪思。
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的20多年期間莎士比亞在倫敦開始了成功的職業生涯,他不僅是演員、劇作家,還是宮內大臣劇團的合夥人之一,後來改名為國王劇團。1613年左右,莎士比亞退休回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後逝世。
莎士比亞流傳下來的作品包括37部戲劇、154首十四行詩、兩首長敘事詩。他的戲劇有各種主要語言的譯本,且表演次數遠遠超過其他所有戲劇家的作品。
代表作品有《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李爾王》、《麥克白》、《奧賽羅》、《威尼斯商人》、《馴悍記》等。
3、笛福
丹尼爾·笛福(1660年~1731年),英國作家。英國啟蒙時期現實主義豐富小說的奠基人,被譽為歐洲的「小說之父」,「英國小說之父」,「英國報紙之父"和「現代新聞業之父」等。
其作品可讀性強。信奉新教威廉三世。其代表作《魯濱遜漂流記》中,樂觀又勇敢的魯濱遜通過努力,靠智慧和勇氣戰勝了困難,表現了當時追求冒險,倡導個人奮斗的社會風氣。
4、拜倫
喬治·戈登·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是英國19世紀初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代表作品有《恰爾德·哈洛爾德游記》、《唐璜》等,並在他的詩歌里塑造了一批「拜倫式英雄」。
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詩人,還是一個為理想戰斗一生的勇士,積極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參加了希臘民族解放運動,並成為領導人之一。
5、高爾斯華綏
約翰·高爾斯華綏(John Galsworthy,1867-1933)出生於倫敦,英國小說家、劇作家。
高爾斯華綏是個多產作家,他一生共創作了17部小說、26個劇本、12個短篇小說、散文、詩歌和書信集。生前曾獲美國許多大學授予的名譽學位,擔任過國際筆會會長。
1929年獲得榮譽勛章。他被認為是英國文學中現實主義傳統的優秀繼承者,與威爾斯、貝內特並稱為20世紀英國現實主義三傑。
他的小說不採用離奇怪誕的誇張手法,而是在真實的描繪中透露作者的褒貶。他注意塑造典型性格,文筆自然流暢,故事情節跌宕有致。
鑒於他在文學上的傑出成就,特別是「為其描述的卓越藝術----這種藝術在《福爾賽世家》中達到高峰」,而於193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代表作品有《有產業的人》、《銀盒》、《福爾賽世家》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英國文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威廉·莎士比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克里斯托弗·馬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爾斯華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喬治·戈登·拜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丹尼爾·笛福
D. 十七世紀英國宗教信仰扮演的角色
你們老師的意思是指17世紀英國的清教徒革命 又稱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英國內戰
這期間宗教信仰所扮演的角色當然是資產階級革命的推動者啦 我把相關的資料給你列舉在下面了 你可以從中提取一些需要的東西
關於清教 資料如下
清教Puritanism,歐洲宗教改革時代後期在英國出現的一支新教教派。「清教徒」源於拉丁文Purus,意為清潔。16世紀60年代開始稱用,指要求清除國教會中天主教殘余的改革派。在教義上主要受加爾文宗的影響。清教先驅者產生於瑪麗一世統治後期,流亡於歐洲大陸的英國新教團體當中。清教的興起則是在伊麗莎白一世時期。
【清教的歷史】
清教產生於16世紀後半期。在亨利八世與羅馬天主教會決裂後,英國國教成了以國王為首的維護國王統治的工具,教會內部仍然腐朽不堪。
16世紀後期,教會內部分虔潔信徒者提出要求,清除國教中天主教的殘存因素,他們的主張被稱為「清教」,他們則被稱為清教徒。他們要求信仰上只以新約聖經為准則,而非以教會或所謂傳統制度作為信徒應當遵奉的權威。他們特別強調教會必須是具備聖經所示條件的真宗教和聖潔無庇的真教會。清教是一個廣泛、不確定的名稱,包括許多不同集團和派別。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特徵,即提出了和英國國教不同的新的教義、儀式和組織原則。
16世紀末,清教各集團中形成了兩個主要派別,長老派(presbyterian)和獨立派(Independents)。前者代表資產階級和新貴族上層的利益,主張建立一個隸屬於國家的長老制教會組織。代表人物為T.卡特賴特;後者代表中等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認為每個教區應獨立自主,反對國家教會的原則。代表人物為R.布朗。
16世紀末清教運動受到鎮壓轉入低潮,但在斯圖亞特王朝時期再次興起。清教徒不僅在宗教會議和教會活動中批判主教制政府,還在議會內外積極進行反對專制王權的宣傳鼓動工作,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和輿論准備。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領袖均為清教徒。1640~1648年,長老派曾控制政權,極力與國王妥協。1649年共和國成立後,以O.克倫威爾為首的獨立派掌握政權,轉向鎮壓平等派和掘土派的激進運動。17世紀後半期,清教已分裂成許多宗派,作為一個政治團體的清教基本上已不存在。
1688年光榮革命後,議會通過《寬容法》,允許不信奉國教的新教徒建立自己的教會。但對清教徒擔任公職仍有所限制,到1828年政權才對清教徒完全開放。
清教徒因反對王室的宗教專制和經濟壓榨,屢遭鎮壓迫害,於是一部分逃往北美避難。在斯圖亞特王朝復辟時期,又有許多清教徒被迫赴美。
【清教的主要信仰】
清教徒只承認聖經是信仰的唯一權威,強調所有信徒無論平民還是國王在上帝面前一律平等。他們信奉j.加爾文「成事在神,謀事在人」的預定論。主張建立無教階制的民主、共和的教會,反對國王和主教專權。他們接受加爾文教教義,要求廢除主教制和偶像崇拜,減少宗教節日,提倡勤儉節忍,反對奢華縱欲。因其要求在聖公會內未能實現,自70年代起,脫離聖公會,建立獨立教會,選舉長老管理宗教事務。他們贊許現世財富的積累,提倡節儉、勤奮的進取精神。這些觀點反映了新興資產階級的願望和意志。
【清教的主要影響】
清教對英屬北美殖民地的建立起過重要作用,並對17世紀以後英、美等國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宗教等各方面也給予深遠影響。1620年,102名清教徒乘坐著名的五月花號(Mayflower)來到美洲的普利茅斯建立殖民地,他們是英國第一批的新大陸移民,是未來150年後美國大多數人民的祖先,他們在旅途中簽署的《五月花號公約》成為了未來《獨立宣言》的藍圖。而西方著名的感恩節也正是這批清教徒為感謝當初慷慨解囊的印第安人才專門設立的。
關於清教徒革命
清教徒革命(又稱為英國內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一場導致資本主義制度在英國確立起來的革命。他對於英國和整個歐洲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歷史學家一般將革命開始的1640年作為世界近代史的開端。 背景 16世紀開始,英國出現圈地運動,資本主義發展迅速。但是這不可避免的與當時的保守勢力產生沖突,因而到了1560年代英國出現清教運動,抨擊教會。到了17世紀初,斯圖亞特王朝的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時期議會中形成了反對派。1628年議會通過了限制王權的權利請願書。次年查理一世將議會解散,以後11年未再召集議會。 1630年代末發生了蘇格蘭人起義。查理一世為了籌措軍費,於1640年4月13日召集議會。但因議員拒絕國王的要求,查理一世於5月5日又解散了議會。史稱短期議會。 隨著蘇格蘭起義軍又大舉進攻,查理一世被迫於11月3日重開議會,議會一直存在到年4月20日,史稱長期議會。一般把這個議會的召開視為革命開始的標志。 第一次內戰長期議會召開後,議會處死了國王的寵臣斯特拉福伯爵溫特沃思;通過《三年法令》,規定議會應定期召集,不經議會同意不得將其解散;廢除了星室法庭。經過多次的斗爭,查理一世無計可施,於1642年1月離開倫敦到英國北部約克郡。8月間在諾丁漢升起王家軍旗,宣布討伐國會,挑起了內戰。 在1645年6月納斯比戰役中,克倫威爾領導的國會軍隊戰勝了國王的軍隊,取得決定性的勝利。1646年6月又攻克國王的大本營牛津。第一次內戰以議會的勝利而結束,國王也成了議會的階下囚。 第二次內戰 1648年春,南威爾士、肯特、埃賽克斯等地王黨暴動,並與蘇格蘭軍隊同盟,發動了第二次內戰。克倫威爾在8月的普雷斯頓戰役中擊潰蘇格蘭軍隊,並將蘇格蘭並入英國,第二次內戰結束。 內戰結束後,1648年12月軍隊第二次開進倫敦,佔領了議會,將長老會派議員清洗出去,餘下議員約200餘人。此後,長期議會就稱為殘余議會。這個議會設立審判查理一世的最高法庭。1649年1月30日,最高法庭判決「查理·斯圖亞特作為暴君、叛徒、殺人犯及國家的敵人,應該被斬首」,查理一世被當眾處決。隨後,議會又先後通過取消上院和廢除君主制的決議。5月19日正式宣布英國為「沒有國王和上院」的共和國和自由邦。 年4月20日,克倫威爾解散了殘余的長期議會,另組小議會(貝爾邦議會)。因其中部分激進的議員不斷提出改革要求,小議會又被迫解散 。接著克倫威爾於年12月16日被宣布為護國公,共和制被推翻,建立了護國公制(護國政體)。 王朝復辟 1658年9月克倫威爾去世。此後,在高級軍官和議會之間展開爭奪權力的斗爭,國內政局動盪。駐扎在蘇格蘭的蒙克將軍率軍回到倫敦,並與亡命法國的查理·斯圖亞特達成復辟協議。1660年4月4日查理發表《布雷達宣言》 ,表示宣言發布後40天之內向國王表示效忠的一切革命參加者,可予寬大赦免。1660年5月查理回到倫敦登位,即查理二世,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1685年查理二世死後,其弟詹姆斯繼位,即詹姆斯二世。 1688年,輝格黨和托利黨發動光榮革命,廢黜詹姆斯二世,迎接其女兒瑪麗和女婿荷蘭執政威廉到英國來,尊為英國女王及國王,即瑪麗二世和威廉三世,並確立了君主立憲君主制。
E. 十七世紀英國偉大的科學家牛頓提出了
吃的天數=原有草量÷(牛頭數-草的生長速度);設原有草量為 X 牛頭樹為Y 草的生長速度為N 則:吃的天數為X/Y-N天
F. 歐洲近代歷史學家 有哪些
德國,蘭克(Leopold von Ranke)(1795年—1886年)
德國,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年—1895年),《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
德國,戴布流克(Hans Delbrück)(1848年—1929年),《戰爭藝術史》
英國,丘吉爾(Sir Winston Churchill)(1874年—1965年),《英語民族史》
法國,費夫爾(Lucien Febvre)(1878年—1956年),年鑒學派創始人之一
法國,布洛赫(Marc Bloch)(1886年—1944年),年鑒學派創始人之一
英國,阿諾爾德·約瑟·湯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年—1975年),《歷史研究》
法國,布勞岱爾(Fernand Braudel)(1902年—1985年),年鑒學派第二代學者,《菲利浦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
美國,費正清(John K. Fairbank)(1907年—1991年)
德國,戈洛·曼(Golo Mann)(1909年—1994年)
美國,L·S·斯塔夫里阿諾斯(L.S. Stavrianos)(1913年—2004年),《全球通史》。
G. 英國科學家虎克(R.Hooke)和下文中提到的17世紀列文虎克有關系嗎
英國科學家虎克是羅伯特·虎克(R.Hooke,1635~1702)英國物理學家。在天文學、物理學和光學等回各個領域均取答得成就,是物理學中虎克定律的發現者。
那個列文虎克是荷蘭顯微鏡學家、微生物學的開拓者,由於勤奮及本人特有的天賦,他磨製的透鏡遠遠超過同時代人。他的放大透鏡以及簡單的顯微鏡形式很多,透鏡的材料有玻璃、寶石、鑽石等。其一生磨製了400多個透鏡,有一架簡單的透鏡,其放大率竟達270倍。主要成就: 首次發現微生物,最早紀錄肌纖維、微血管中血流。
H. 求歐洲19世紀以前的有名牧師、主教簡歷
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1703-1791)在世健康地活到八十七歲零九個月。他出生於1703年6月17日,是生於父親塞繆爾·衛斯理(Samuel Wesley:英國聖公會牧師)和母親蘇珊娜·衛斯理(Susanna)的十九個子女中第十五個孩子。他降生在父親的教區埃普沃斯(Epworth)。
他小時候,父親塞繆爾的教會困難重重。父親在村子裡沒有什麼名氣。1709年(約翰六歲時)牧師館起火,可能是因為塞繆爾·衛斯理的牧養不景氣,村裡人故意縱火。
當約翰九死一生活下來,他母親便引用撒迦利亞書的話給約翰起了外號叫「從火里搶出來的火棍」(a brand sbatched from the burning)--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
母親因出身於清教徒家庭(清教徒分離主義者的家庭),生活方式嚴謹。她是一位少見的品德高尚的女人,每天晚上為那麼多的兒女在床前按手禱告,訓練孩子過一個去掉自己的意志順從上帝旨意的生活,在嚴格的生活原則中養育了孩子們。
她不僅是個好母親,而且酷愛讀書。丈夫出差時,她常常在牧師館組織宗教聚會,她博得村民的好感,吸引了二百多人參加聚會。她訓練孩子從五歲開始讀書,讓他們背誦主禱文。
1714年1月20日,約翰結束了恰特豪斯學校(Charterhouse: 有宿舍的位於倫敦的學校)的6年教育,1720年就學於牛津大學的基督學院(Christ Church,人文大學)。當時要進入牛津大學必須是中產階層以上的英國國教(聖教會)徒才行。約翰雖不是中產階層,但因父親是英國國教牧師,所以進入了學校。
四年的大學生活結束後,1724年得到人文學學士學位(Bachelor of Arts),1725年9月19日由英國聖公會主教保特爾(Potter)按立為"執事"(deacon)牧師。
1726年3月17日,他被任命為嚮往以久的牛津大學林肯學院(Lincoln College,單科大學)研究員(Fellow,教學職責:作正教授之前的稱呼)。1728年在牛津被按立為"長老"(elder)。當時沒有專門的神學院,牛津大學就是英國聖公會的神學院。
1781年衛斯理在回顧衛斯理宗誕生歷史的《叫衛理公會的人們的簡史》(A Short History of the People Called Methodists)中闡述了三階段的誕生。所以教會歷史學家戴威斯(Rupert E. Davies)解釋為"Three Rises of Methodism"(The Works of John Wesley.Vol.9. Bicenntenial edition. Nashville: Abingdon Press.1989)
第一期(first rise)是1725年至1735年在牛津掀起的運動。1725衛斯理年向薩莉·柯卡姆(Sally Kirkham)求婚被拒絕後,1725年4月起他開始寫靈性生活日記。
1725年5月約翰告白說,通過讀托馬斯·阿·肯培斯(Thomas a Kempis)的《效法基督》(A Treatise of Imitation of Christ, 或The Christian Pattern)等書發現真正的宗教是隱藏在心裡的,甚至對嚴格基督徒生活的校院說法很氣憤。
並且1725年6月讀哲羅米·泰勒(Jeremy Taylor)的《聖潔的生與死》(Rules and Exercises of Holy Living and Dying)後,衛斯理決定過一切的言行和思想上全部向神奉獻的犧牲的生活。(這是根據衛斯理在《A Plain Account df Christican Porfection》中對1728年1729年的回想和Henry D.Rack的解釋)。
而且1730年未讀了威廉·羅(William Law)的《基督徒的完全》(Christian Perfection),1732年讀《嚴肅的呼召》(Serious call)後,努力過一個敬虔神秘的生活。
1729年11月起約翰和查理兩兄弟和摩根(Mr.Morgan)並柯卡姆(Mr. Kirkham)等四名在牛津大學的校園里開始了努力過敬虔生活的聚會。
他們每周用三、四天晚上一起讀希臘文聖經。周日晚上讀關於神學的內容,其它晚上讀希臘語和拉丁語古典。1732年4月克萊敦(Mr. Clayton)加入後,按照他遵守初期教會禁食傳統的提議,每周星期二和星期五禁食。約翰回憶說當英格含(Mr.Ingham)等二、三名一同參加時聚會達到十四至十五名。
當時的宣教活動主要是以救濟訪問貧困人、病人,探訪沒有知識的人展開的。根據摩根的提議,他們每周去監獄一兩次,每周抽出一兩小時探訪有病的和貧困的婦人,為犯人和家屬舉行聖餐,組織屬會(class meetings)。還開始了為孩子們的學校。
當時他們的聚會是認真讀聖經的「聖經蟲」們的聚會。他們心裡只有一本書,即聖經。他們一切的生活規則,照初期教會的教導,是「聖經基督徒」(bible Christians)
當時的神學基本上是根據英國聖公會追求敬虔主義式的完全和初期教會的神秘。他們期待以各人的誠實和善行為根據的宗教希望上的得救(justification)和聖潔的生活(holy living)。因為強調完全徹底的規則,所以有"循道派"(Methodist)之別名,後來被稱為"衛斯理宗"。
並且,在牛津大學里被認為是敬虔的群體而被稱為「神聖俱樂部」(holy club)。又因會員中一名的摩根得了嚴重的精神病而死,被稱為"憂傷之子"(men of sorrow)遭到誹謗。
第二階段(The Second Rise of Methodism)可以看成是1735至1738年的北美喬治亞(Georgia)宣教時代。衛斯理勉勵他的會員中有熱心的聖徒們組成每周聚會一兩次的小組。讓他們彼此教導、勸勉、激勵。這種組織又重新組成更小的小組。因此有了更彼此親近的紐帶關系,每周日下午在衛斯理家中一起聚會。每周日和公休日衛斯理都舉行聖餐。
當時喬治宣教地區與用德國敬拜的會眾所使用同一場所。所以衛斯理引導的英語禮拜會眾佔用其他的時間。並且,衛斯理為了與德語會眾親近認真學習德語,還經常參加德語敬拜。
清晨5:00-6:30做第一次禮拜,第二場英語禮拜在10:30-12:30舉行,包括講道和聖餐,晚上禮拜於下午3:00-4:00進行。衛斯理在這里發揮平信徒領導者的能力,所有的平信徒領導者都是衛斯理任命的。衛斯理回想1736年4月,有二三十名在薩波那(Savanah)市的自己家中聚會,這些從牛津的十四至十五名增加到喬治亞的二三十名的情況被記在衛斯理的《被稱為Methedist的人們的簡史》中。
當時宣教活動的特徵是盡力於教育與救濟貪困的人、兒童和印第安人。並且,在使用贊美的方面能看出那時力求禮拜的更新。並且在禮拜當中引入了即興的講道和即興的禱告。
當時的神學特徵也是一邊繼續堅持以英國聖公會為基礎的牛津衛斯理宗敬虔主義--為聖潔生活的功勞,一邊也受到摩拉維亞的信仰義認化(稱義)敬虔的挑戰。
他在去往美國的航程和返回英國的途中遇到過兩次暴風雨,每次衛斯理都陷入死亡的恐怖中,但是看到了以贊美和平安戰勝恐怖的摩拉維亞平信徒們的信仰而深受沖擊,而且他從摩拉維亞朋友牧師彼得·波勒爾(Peter Boehler)和戈特立·斯邦根伯格(Gottlieb Spangenberg)那受到靈性的挑戰。
對「您認為耶穌是怎樣的一個人」的問題,當時他答到「他是人類的救世主」,而對「你相信他是你的救贖主嗎」的問題他卻沒有確信、疑心重重地回答說「我希望如此」。
因自己沒有信心而怎麼能講道呢?對此衛斯理深感困惑,但聽到朋友的 "講道一直到你有信心為止" 的勸慰,深受感動而堅持傳道。對他來說最重要的是救贖的確信。
並且他在三年的宣教生活中在愛情方面也遭受失敗。他不知與蘇普·哈普科(Sophy Hopkey)結婚是不是上帝的旨意,因此他立起一個棍子禱告說,如果是上帝的旨意棍子向自己的方向倒,否則向相反的方向倒,結果不幸的是棍子向相反的方向倒了。最終他與那女子分手了,當那女人與別人結婚後參加聖餐時,他就沒有給那女人聖餐。
衛斯理宗成長的第三階段(The third rise of methodism)在1738-1740年發生於倫敦。衛斯理帶著很多的挫折和失望回到英國,即使通過禁食、善行的各種敬虔的練習也都不能得到救贖的確信而掙扎後,最終1738年5月24日下午8時45分參加了奧爾德斯格特(Aldersgate)街的小聚會時經歷了奇妙的心火里熱的經驗。
他在其Jornoul里坦白說"I felt my heart strangely warmed. I felt I did trust in Christ. Christ alone for salvation, and an assurance was given me that he had taken away my sins, even mine, and saved me from the law of sin and death".
為救恩單單依靠基督,並得到了救贖的確信,還確信了基督從罪和死的律法中救贖了自己,除去了罪。正有此經驗時,是位年輕人——猜測他叫威廉·荷蘭多(Willianm Holland)讀路德的羅馬書序文後,並說明上帝通過信基督的信仰在人的心裡作工之變化。後來人們解釋說通過這事件,衛斯理深受路德神學和摩拉維亞敬度主義的強烈影響,經歷了重生。
所以衛斯理與摩拉維亞教徒,特別與彼得·波勒爾一起組織了Fetter Lane Society。四五十人每周三聚在一起自由交談,並以贊美和禱告開始或結束。
1739年增長到六十多名,場所顯得太狹窄了,因此,1739年4月1日衛斯理應懷特菲爾德的邀請去布里斯托爾(Brestol)野外證道,但這是衛斯理十分猶豫後下的決心。他在野外聚會中第一次使用的經文是登山寶訓(太5:6,7),他強調了正如耶穌在野外、在山下講道一樣自己也在野外講道的意義。當時很多人受感化悔改,經歷了重生。
那時英國聖公會主教召衛斯理說,凡屬於英國聖公會的牧師不能在野外講道,你為什麼違反這一規定時,衛斯理強調他不屬於任何教區的牧師,而是任牛津大學Fellow的牧師,並且說了句名言,"世界是我的教區(The world is my parish)。這句話意味著不僅在教會、在野外、在煤礦、在曠野、在貧民區和任何地方都可以講道。但是這句話不是建立巨大的世界宣教計劃之後所說的話。
當時的宣教活動很活潑,而且組織很嚴緊。他們每周上午參加英國聖公會禮拜,在那裡組織了衛斯理宗聚會(preaching-houses),並參加那裡的衛斯理宗聚會(又稱為society)。每周五都有超越年齡、性別,以家庭氣氛組織的屬會(class meeting)。大概十二名為一個屬(class),並且有一位領導者(leader)。
周日上午一定參加英國聖公會禮拜,下午單獨有衛斯理宗徒禮拜聚會(Society),但他們盡可能努力不與英國聖公會分離。
衛斯理通過這屬會,訓練共同的成聖(sanctification)。衛斯理指責了中世神必主義比聖經話語更重視靈性體驗的危險性和強調個人主義靈性的危險性,並強調了通過屬會共同體來訓練靈性活動。
他們在第一部聚會學習聖經,第二部全體會員都省察和反醒自己一周的靈性生活。靈性省察的屬長(class leader)一般問七種提問,即一周內你都犯了哪些罪,受到哪些誘惑,怎樣戰勝等等。如果無端缺席三次以上者從衛斯理宗屬會(society)除名。
由於屬會聚會很嚴格,衛斯理宗信徒減少了一半以上,但到第二年增加了兩倍以上。他們每周捐一便士救濟鄰居。這種屬會運動也可以看成是勞動組合,並且還有比屬會更小的叫band的組織。這種band是由男性與男性、女性與女性,並且按年齡層次分為四、五個人組成,每周聚會二至三次,是努力進行徹底的敬虔訓練為目的的組織。
衛斯理宗的野外征道(field-preaching)形成了一種宣教原則,卻成為深入沒有教堂的地方,或貧困而沒有權利的低層階級的力量。
他們在各地區建立了由平信徒作傳道者(lay-preachers)在各地區巡迴傳道的制度(circuit riders)。因此組織了巡迴證道(itinerant preaching)和騎馬巡迴證道的人(circuit riders),形成衛斯理宗宣教的巨大原動力。
在各地區開拓衛斯理宗會、購買並建立禮拜場所等開拓事業上,最積極的是女性。衛斯理巡迴征道提供住處的大部分是女性,特別是很多寡婦。因此與四十八歲的衛斯理於1751年結婚的寡婦--有四個子女的瑪麗·瓦澤爾(Mary(Molley)Vazeille)女士十分懷疑丈夫,甚至派人偵察。但是歷史家說衛斯理從來沒有越軌的行為。
他的夫人有世界三大惡妻之稱。最終,他們沒離婚而分居了,衛斯理甚至不知道他夫人去世,連葬禮也未能參加。衛斯理從夫人那兒受到了嚴重的迫害,從而成為更忠誠於宣教的聖者。
但是因為他將收入的十分之九奉獻用於救濟,所以他夫人大概在經濟上受到了很大壓力。
但是衛斯理也是女性解放運動的先驅者。雖然當時不允許女性在公共場合拋頭露面,但衛斯理宗給女性公眾祈禱和作見證的機會,並且信仰陪談者中也有很多女性。
撒拉·克魯斯比(Sarah Crosby)是一位屬長,當她聽到了"喂養我的羊","放牧我的羊"的聖靈之呼召開始在屬會中證道,使不過二三十人的屬會一下子增長到二百佘名。因女性們的作用提供了使女性傳道者(平信徒)有所作為的機會,所以衛斯理不得不非正式承認女性傳道者。
還有叫撒拉·瑪爾特(Sarch Mallet)的女性屬長突然全身感覺(聽覺、視覺)麻痹,只能張嘴向屬會會員講神的話語,但也是使二三十名的聚會增到二百佘名。這使得衛斯理在曼徹斯特年會中正式決定設立女平信徒傳道者(1787年)。
這種為女性解放的聖靈工作成為衛斯理宗的傳統。衛斯理宗率先採取女牧師制度和女長老制度。
衛斯理被神學爭論糾纏不休。當他訪問受感化的摩拉維亞教徒的發源地德國的海爾亨特(Herrnhut)與親岑道夫(Zinzendorf)等人見面時,認識到摩拉維亞的惟有信心(sola fideism)主義和靜肅主義(quietism: stillness)。
結果他發現了只強調被賜予的、被轉嫁給的路德義認化(稱義)(imputed justifecation),而不積極成聖的靜肅主義。
並且衛斯理強調基督徒的成聖是效法上帝的公義與聖潔(imputed and imparted righteousness and holiness),所以最終與只有信心而無行為的摩拉維亞分離,而與彼得·波勒爾(Peter Boehler)一起組建的Fetter Lane Society。
不僅如此,還與加爾文主義者論爭中強調了非雙重預定的人類自由意志的責任性,並經歷了與象喬治·懷特菲爾德(Jeorge Whitefield)同工們分離的痛苦。
1791年3月21日他在倫敦被上帝召去。衛斯理臨終留言說"我一生最愛的話是以馬內利"。與上帝同在的靈性確證(inner assurance)是他信仰和靈性的中心。
他的靈性運動以前英國完全沉淪於娛樂當中,文盲不計其數,飲酒量達到了英國歷史上的最高記錄,並且由於產業革命社會體制和制度處於危機狀態中,而且農村和城市處於貧富的兩極分化狀態。
在衛斯理心中燃燒的聖靈之火不僅成為改革英國教會的火焰,也成為改革英國社會、使之成聖、使之解放、拯救英國社會的有能力的熊熊大火。他的熬夜祈禱(每周五),晨禱(每日清晨),屬會聚會(每周五)運動成為韓國教會的傳統一直到現在。還有衛斯理式的查經會和復興會也成為了韓國教會的傳統。
I. 十七世紀十八世紀歐洲的文學家歷史學家
布瓦洛的《詩藝》
高乃依的《熙德》
拉辛的《安德洛馬克》是古典主義悲劇的典範。
拉封丹把寓言戲劇化,開拓了寓言的新境界。
莫里哀的喜劇代表古典主義文學的最高成就。
J. 英國17世紀著名的生理科學家和醫生是
威廉·哈維(William Harvey,1578年4月1日-1657年6月3日)
【頭銜】英國17世紀著名的生理版學家和權醫生,實驗生理學的創始人之一。
【功績】他發現了血液循環的規律,奠定了近代生理科學發展的基礎。
【內容】他根據實驗,證實了動物體內的血液循環現象,並闡明了心臟在循環過程中的作用,指出血液受心臟推動,沿著動脈血管流向全身各部,再沿著靜脈血管返回心臟,環流不息。他還測定過心臟每博的輸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