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陝西歷史博物館有什麼好看的嗎
陝西歷史博物館,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首批中國「AAAA」級旅遊景點,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區小寨東路91號,大雁塔西北側。館藏文物171.795萬件(組)[1],其中,一級文物762件(組),國寶級文物18件(組),其中2件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居中國博物館前列。[2][3]
陝西歷史博物館建築的外觀著意突出了盛唐風采,長安自古帝王都,歷史上先後有周、秦、漢、隋、唐等十三個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具有豐富的地上地下文物,形成了陝西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4]
陝西歷史博物館前身為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六月成立的「陝西省歷史博物館」,1950年改稱西北歷史陳列館,1952年改稱西北歷史博物館,1955年6月改稱陝西省博物館。1983年,根據周恩來總理生前指示,開始在現址籌建新館,1986年夏破土動工,1991年6月20日正式建成開放,並定名現名[5][6]。2016年,陝西歷史博物館被中國文物學會、中國建築學會評選入「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7]。2017年12月,入選教育部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名單。[8]
2008年,陝西歷史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2009年被確定為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館區佔地 6.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56萬平方米,文物庫區面積8千平方米,展廳面積1.1萬平方米。館藏文物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文物不僅數量多、種類全,而且品位高、價值廣。
② 陝西歷史博物館各展廳特色
1、第一展廳
第一單元——《人猿揖別》,以距今115萬年前的藍田猿人、大荔人、西安半坡、臨潼姜寨等先民遺存,再現了中華民族生機勃勃的童年和文明的曙光。
第二單元——《鳳鳴岐山》,以陝西作為西周王都擁有的豐富遺跡、遺物,展示了中國早期國家的政治制度、經濟形態尤其是倫理精神以及青銅鑄造技術。
第三單元——《東方帝國》,重點展示以兵馬俑為代表的秦文物,以磅礴的氣勢和鮮明的軍事特徵,表現了秦帝國垂範後世的制度文明,以及積極進取、一統河山的時代精神。
2、第二展館
第四單元——《大漢雄風》,以漢都長安、漢家陵闕和典型漢代文物如漢金餅、西漢「皇後之璽」玉印、西漢鎏金銀竹節銅熏爐、西漢彩繪雁魚銅燈、西漢彩繪陶鍾、漢醬釉綠彩雲紋陶奩、西漢彩繪騎兵俑、西漢上林銅鑒等,展示了中國古代社會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漢代繁榮的經濟、文化、對外開放與交往,彰顯其開放進取、開拓強盛的時代風貌。
第五單元——《沖突融合》,以陝西豐富精美的農業民族與草原民族的文化遺存及宗教文物,如漢金怪獸、晉「晉歸義羌王」金印、西魏獨孤信多面體煤精組印、十六國靈華紫閣服乘金錯泥筩、北魏彩繪騎馬吹號角俑、南北朝彩繪持盾胡人武士俑、北魏鎏金佛菩薩三尊銅像等,表現了民族大融合、佛教東漸以及文化藝術的繁榮與特徵。
3、第三展館
第六單元——《盛唐氣象》,通過隋唐時代典型遺存,展示了中國古代最鼎盛時期的文化風貌,當時世界上最為繁華的國際大都會長安,和溝通東西方交流的絲綢之路,以及隋唐文化兼收並蓄、創新發展而達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七單元——《告別帝都》,展示了唐以後,作為西部重鎮和西北區域中心的陝西,依然獨具魅力的文化創造和精神傳承。
4、唐代壁畫珍品館
唐墓壁畫是陝西歷史博物館獨具特色的珍貴藏品,共有20多座唐墓的壁畫精品近600幅,達1000多平方米。
其中5件(組)18幅被國家定為國寶級,69件(組)82幅被定為一級品。
5、大唐遺寶展
何家村出土玉器、寶石等器物30餘件組,包括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獸首瑪瑙杯。
6、馬文化展
陝西歷史博物館每年還推出6—7個大型臨時展覽,如《驍騰萬里——中國古代馬文化展》。
展覽由陝西歷史博物館主辦,新疆博物館和甘肅博物館、山西博物院、青海省博物館等全國14家文博單位共同協辦,挑選了最具各地特色關於馬的文物精品。
7、文保修復展
《巧手良醫——陝西歷史博物館文物保護修復工作展》,是以文物保護修復工作為主題的專題性展覽,主要展示多年來在文物保護修復工作方面的舉措,展示文物保護修復的理念、方法和技術。
(2)陝西歷史博物館設計擴展閱讀:
部分館藏文物:
1、青銅器
已登錄注冊3900多件。藏品時代上起商周,下止秦漢。種類有禮器、樂器、兵器、車馬器、生活用品和生產工具。其中最為典型的商周青銅器,許多器物(如多友鼎、師獻鼎等)上鑄有史料價值很高的銘文。造型較為典型的有先周鳳柱斝、西周牛尊、它盉、戰國鳥蓋瓠壺和漢彩繪雁魚燈等。
2、唐代壁畫
收藏400多幅,畫面面積1000多平方米。是1952年至1989年先後從陝西關中25座唐墓里揭取的。墓主均系唐代三品以上的皇親國戚和朝廷重臣。畫面內容有四神、儀衛、建築、狩獵、生活及唐與四鄰的友好來往等。
3、歷代陶俑
已注冊2000多件。藏品時代包括秦、漢、北朝、隋、唐和宋、元、明、清。質地有陶、彩繪陶、釉陶和三彩。藝術形象有文武官員、甲士侍衛、男僕女侍、西域胡人,以及天王、鎮墓獸和馬、駱駝等各種動物。
由於得天獨厚的優勢,陝西歷史博物館所藏古代陶俑種類多、數量大、等級高,而且產生演變的序列完整,在中國博物館極為少見,尤其是天真古拙的漢代陶俑和雍容大度的唐代陶俑最為著名。
③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介紹是什麼
陝西歷史博物館素有「給我一天,還你萬年」之稱。
位於西安市小寨東路號的陝西歷史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陝西省是中國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西安曾是13個王朝的都城,歷時達1100多年之久,被認為是中國歷史的中心舞台,因此地面、地下有著極為豐富的文化遺存,僅帝王陵墓就有70多座。因此西安也成為了全國十佳旅遊城市。
無論在博物館的建築、內部設施或陳列的展品面都是高水平的,陝西歷史博物館都堪稱中國博物館之最。這座由我國著名女建築師張錦秋設計的建築,為「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唐風建築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錯落有致,氣勢雄渾莊重,反映一個博大、輝煌的時代風貌,既體現了13朝古都的帝王氣勢,又兼收並蓄傳統園林和民居的設計手法。主題建築整體採用黑、白、灰等淡雅的色調,創造了一個庄嚴、質朴、宏偉,具有濃郁傳統文化氣氛的現代空間環境。
這里館藏文物多達37萬余件,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文物不僅數量多、種類全,而且品位高、價值廣,其中的商周青銅器精美絕倫,歷代陶俑千姿百態,漢唐金銀器獨步全國,唐墓壁畫舉世無雙。可謂琳琅滿目、精品薈萃。除了常規陳列外,館內還經常不定期舉辦各種形式的專題陳列和臨時展覽。
④ 陝西歷史博物館張錦秋設計「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屬於那種建築群
陝西歷史博物館是由著名建築設計師張錦秋設計的,屬「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 )建築物
A.宋風 B.唐風 C.明清風
⑤ 陝西省博物館是誰設計的
張錦秋陝西歷史博物館設計者
張錦秋簡介
女,建築設計大師。1936年10月7日生,四川專省榮縣人。屬1960年清華大學建築系畢業,分配到西北建築設計研究院工作。1989年獲建設部「中國工程建設設計大師」稱號。現任中國建築西北設計院總建築師,並任中國建築學會理事,中國建築師學會理事,中國科協委員,陝西省科協副主席,西安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政協委員。
她作為方案設計人和工程項目負責人的主要作品中,「三唐工程」(唐華賓館、唐歌舞餐廳、唐代藝術博物館)獲建設部優秀建築設計二等獎,陝西扶風法門寺工程獲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她主持設計的工程還有西安臨潼華清池唐代御湯遺址博物館、西安青龍寺空海紀念碑院、敦煌國際大酒店,她還參加過毛主席紀念堂方案設計。
⑥ 陝西歷史博物館有哪些館藏有什麼特色
作為綜合性歷史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陳列主要分為基本陳列、專題陳列、臨時陳列三部分。基本陳列為陝西古代史陳列。它以時代為序,將陝西古代史分為史前、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7個部分,用約2000件文物形象、系統地展現了陝西自舊石器時代早期的藍田人至鴉片戰爭一百多萬年的發展過程。
專題陳列是學術性、專業性較強並圍繞著某一主題而舉辦的不定期展覽。
臨時陳列是基本陳列和專題陳列的補充,具有周期短、內容豐富、常看常新的特點,同時它又是一個文化交流場所、博物館面對社會的文化窗口。
⑦ 西安歷史博物館誰設計的
西安博物院的主體建築——博物館由中國工程院、陝西歷史博物館的設計者、著專名建築設屬計師張錦秋設計,整體外觀以天圓地方理念創作,突出體現中國傳統文化思想,與同院的小雁塔以及薦福寺古建築群相得益彰、交相輝映。
⑧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建築布局
陝西歷史博物館建築的外觀著意突出了盛唐風采,館舍由館名碑池、主館、庫區、東南角樓、西南角樓、臨時陳列廳、行政用房、業務用房等一組仿唐風格建築群組成。
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址在西安市小寨東路翠華路口,其優點是用地方整,四周有路,位於城市幹道的交叉口,距市中心較近,交通方便;同時這里距大雁塔曲江風景旅遊區僅一公里左右,在城市旅遊路線上,與大小雁塔均有較好的通視線;特別因為這塊地上無搬遷任務,近旁的幹道有城市管網設施,便於工程上馬。但其不利之處是用地略感局促,發展徐地不大。作為大型公共建築近旁還缺少公共廣場或公用綠地。根據上述場地條件及現代化博物館的功能要求,陝博建築物採取了相對集中緊湊型的布局。
博物館建築整體充分體現了設計大師張錦秋「在技術上達到國際水平,建築藝術上成為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象徵」的設計思想,著意突出了盛唐風采,反映出唐代博大輝煌時代的風貌。布局設計上,借鑒了中國宮殿建築「軸線對成,主從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特點」。整座建築主次分明、散中有聚,突出古樸凝重的格調,營造出古代帝宮與傳統園林相結合的氣氛,再現出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融為一體的風范,表現了中國傳統宮殿建築「太極中央,四面八方」的空間構圖特色以及千百年來早已潛入中國人空間意識中的「超以像外,得於寰中」的東方宇宙哲理。
⑨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前身是陝西省博物館。
1944年6月,陝西省政府利用西安碑林、西京圖書館所藏的歷史文物,西安民教館的工藝陳列品和前考古會收藏的各種文物,成立了陝西省歷史博物館。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陝西省博物館被陝甘寧邊區政府接收。
1950年5月,歸屬西北大區管理,改名為西北歷史文物陳列館。
1952年1月,又改稱為西北歷史博物館。
1953年3月,西北歷史博物館拆除了碑林與孔廟之間的隔牆,正式把孔廟擴充為館區。
1955年6月,由於西北大區撤銷,西北歷史博物館又歸屬陝西省政府管理,館名也改定為陝西省博物館。
1963年,陝西省博物館新建的西安石刻藝術室正式對外開放,從此,歷史陳列、雕刻藝術和碑林就成為陝西省博物館的三大常設陳列。隨著陝西文物考古事業的發展,到20世紀70年代,陝西省博物館的館藏文物已達數十萬件之多。
1973年,周恩來總理來陝西視察時,有感於陝西豐富的文物資源和已有博物館小而簡陋的狀況,提出應在陝西建一座新博物館的指示。
1983年,陝西省歷史博物館籌建,屬國家「七五」計劃重點建設項目。鑒於陝西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國家和陝西省政府共同投資1.44億人民幣興建陝西歷史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館舍的設計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築設計師張錦秋女士擔任。
1991年6月20日上午,陝西歷史博物館開館典禮儀式在展廳前大院隆重舉行,中國第一個國家級的大型現代化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正式建成開館,標志著中國博物館建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陝西地方史基本陳列》、《唐墓壁畫真品展》、《昭陵文物精華展》同時對外展出。
⑩ 陝西歷史博物館展品
陝西歷史博物館,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首批中國「內AAAA」級旅遊景容點,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區小寨東路91號,大雁塔西北側。館藏文物171.795萬件(組),其中,一級文物762件(組),國寶級文物18件(組),其中2件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居中國博物館前列。
陝西歷史博物館建築的外觀著意突出了盛唐風采,長安自古帝王都,歷史上先後有周、秦、漢、隋、唐等十三個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具有豐富的地上地下文物,形成了陝西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