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冷戰事件的經過
柏林牆
在歐洲土地上,尚有過一道修築最為堅固但又最為短命的長城——這便是德國境內的「柏林牆」。柏林牆與朝鮮半島上的「三八」水泥牆一樣,均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產物,又都為水泥所築,可稱得上是歐亞大陸上的兩條「姊妹牆」。
柏林牆(Berliner Mauer),正式名稱為反法西斯防衛牆(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是德國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或東德)在己方領土上建立的圍牆,目的是隔離東德(含東德的首都東柏林)和西柏林,從而阻隔東西柏林之間市民的往來。柏林牆的建立,是二戰以後德國分裂和冷戰的重要標志性建築。1961年建造,1990年拆除,兩德重歸統一。
背景
柏林牆一段二次大戰以後,德國和柏林被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分成四區。1949年,蘇聯佔領區包括東柏林在內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首都定在東柏林,而美英法佔領區則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首都設在波恩。美英法蘇的佔領協定保證聯邦德國和西柏林之間的空中走廊。西柏林在聯邦德國法律和西柏林基本法都規定是聯邦德國的領土,然而,美英法三國認為規定和現狀相抵觸而推遲實施,所以西柏林一直都不是西德的領土,直至冷戰結束、兩德統一。
最初柏林市民是能在各區之間自由活動的,但隨著冷戰緊張氣氛的提升,1952年東西柏林的邊界開始關閉。1949年到1961年大約有250萬東德人逃入西柏林。
歷史
柏林牆在1961年8月13日開始建造,一開始只是鐵絲網,後來被大量換成真正的牆。東德稱此圍牆為「反法西斯防衛牆」,但多數西方國家認為建圍牆的真正目的是不讓東德人逃入西柏林。
柏林牆有超過155公里長,約3~4米高,主要可分為:
第零層防線: 302座瞭望台
第一層防線: 約3.5米高、光滑、淡色的水泥牆,有的地方附鐵絲圍攔和警報器
第二層防線: 鋼制拒馬
第三層防線: 2米高的鐵絲圍攔
第四層防線: 音響警報纜
第五層防線: 鐵絲網
第六層防線: 碉堡(共22個)
第七層防線: 用來引導(滑)警犬的纜線(共600隻警犬)
第八層防線: 6~15米寬的無草皮空地,可以留下逃亡者的腳印,埋有地雷
第九層防線: 3~5米深的反車輛壕溝
第十層防線: 5米高的路燈
第十一層防線: 武裝警衛(共14000人)
第十二層防線: 2米高的通電鐵絲網,附警報器
第十三層防線: 空地
第十四層防線: 第二道水泥牆,3.5~4.2米高、15厘米厚,可以抵擋裝甲車輛的撞擊
第十五層防線: 有些地方需要游過施普雷河(Spree)
1987年6月12日,羅納德·里根訪問西柏林時,在勃蘭登堡門的柏林牆前發表演說:「戈爾巴喬夫先生,請推倒這堵牆!」在該牆建立後,有人採用跳樓、挖地道、游泳等方式翻越柏林牆,共有5043人成功地逃入西柏林,3221人被逮捕,239人死亡,260人受傷。
1989年11月9日,新東德政府開始計劃放鬆對東德人民的旅遊限制,但由於當時東德的中央政治局委員君特·沙博夫斯基(Günter Schabowski)對上級命令的誤解,錯誤地宣布柏林牆即將開放,導致數以萬計的市民走上街頭,拆毀圍牆。此事件也成為「柏林牆倒塌」,雖然圍牆不是自己結構倒塌,而是爾後被拆除。柏林牆的倒塌被歷史學家認為是東西方冷戰終結的開始,也是東西柏林和東西德統一的標志。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加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國和柏林完成統一。
今天,在柏林仍保留有一小段圍牆的遺跡以作為紀念和歷史見證,不斷吸引著大量遊客前來參觀。
名人評述
「自由有許多困難,民主亦非完美,然而我們(民主國家)從未建造一堵牆把我們的人民關在裡面,來防止他們分開我們。」 「自由是不可分割的,只要一人被奴役,所有的人都不自由。」——約翰·肯尼迪(1963年6月26日,在柏林的演講,題為《我是一個柏林人》)
「戈爾巴喬夫先生,打開這扇門。」「戈爾巴喬夫先生,推倒這堵牆!」——羅納德·里根在柏林牆演講。
B. 與冷戰有關的事件
與「冷戰」結束相關的歷史事件是蘇聯解體.1991年蘇聯解體,東西方冷戰結束,美蘇對立的兩極格局不復存在,暫時形成了「一超多強」的局面,世界正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
故選D.
C. 冷戰時期的主要事件
朝鮮戰爭,古巴導彈危機,越南戰爭,利比亞革命,伊朗革命,中東戰爭,兩伊戰爭,蘇聯入侵阿富汗,印巴戰爭,都有美蘇的角力
D. 歷史:最先發出「冷戰」信號的事件是
最先發出「冷戰」信號的事件
1946年3月,英國前首相丘吉爾訪問美國,在杜魯門總統陪同下前往富爾敦市發表了精心准備的反共演說。丘吉爾聳人聽聞地宣稱:「從波羅的海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邊的里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了。」他呼籲,只有英、美結成軍事同盟,才能制止俄國人的侵略。這篇被稱為「鐵幕」的演說,【實際上發出了美國對蘇聯「冷戰」的信號】。大戰剛結束不久,美蘇雙方都不願、也不敢重燃戰火,因此,冷戰一詞非常形象,在美國政論家沃爾特•李普曼1947年出版《冷戰》一書後,開始被廣泛使用。
冷戰開始的標志
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劃 由於戰後初期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陣營相互對立,美蘇之間的「冷戰」氣氛驟然加劇。1947年3月,美國總統杜魯門向國會宣讀一篇咨文,提出美國對外政策綱領,宣稱美國有領導「自由世界」、「援助」某些國家「復興」、「防止共產主義滲透」的使命,這就是所謂的杜魯門主義。杜魯門主義既是對蘇聯發動冷戰的宣言書,又是【冷戰開始的標志】。其實質是以維護美國的安全為幌子,干涉各國內政,以反蘇反共為借口,掩蓋其全球擴張的野心。
杜魯門主義提出後不久,針對戰後初期歐洲國家普遍出現的經濟困難,美國國務卿馬歇爾提出了「歐洲復興計劃」,即馬歇爾計劃。這是美國實施「冷戰」政策的又一個重要步驟,也是對杜魯門主義的一次大規模的實際運用。它以「復興歐洲」為名,試圖達到控制西歐、對抗蘇聯和稱霸世界的目的。馬歇爾計劃對西歐資本主義經濟的恢復和各國政局的穩定也起過重要的作用。
1948年,馬歇爾計劃開始實施。到1950年,美國共撥款援歐130多億美元,其中90%是贈予,10%是貸款。受援國在度過經濟困難的同時,也被納入美國的勢力范圍,成為美國商品的輸出市場,不僅在經濟上,而且在政治上和軍事上受制於美國。
1949年,美國和西歐國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55年,蘇聯和東歐人民民主國家建立了華沙條約組織。這兩大組織的建立標志著以美蘇為首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的兩極格局的形成,同時也把「冷戰」推向了高潮。兩極格局的形成,對戰後世界經濟政治和國際關系產生了巨大影響。
E. 冷戰時期發生過哪些歷史事件如題 謝謝了
古巴導彈事件。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阿富汗戰爭。
記得採納啊
F. 冷戰中涉及中國的歷史事件
在冷戰中(1945-1991),中抄國倒向了以蘇聯為主的社會主義陣營,因此美國對中國實行孤立政策,不承認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除了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兩次冷戰中的熱戰外,在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簽署聯合公報,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美關系的變化是冷戰時期一個很重要的事件。
G. 冷戰的歷史事件有什麼
第一、二次柏林危機;成立北約、華約軍事組織;蘇聯入侵阿富汗;赫魯曉夫與艾森豪威爾戴維營會談;匈牙利事件;布拉格之春;蘇南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