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弘治是個好皇帝嗎
孝宗是明代中葉最為勵精圖治的賢君。
在位皇帝:
他即位後,首先裁抑宦官及佞幸之臣,太監梁芳、外戚萬喜及其黨羽均被治罪。又淘汰傳奉官2000餘人;罷遣禪師、真人等240餘人;佛子、國師等780人,被追回誥敕印仗,遣歸本土。並調整內閣班底,罷免了不學無術、依附權要的閣臣萬安、尹直等人。
孝宗在位期間,勤於理政,選用賢臣,當時被任用的徐漙、劉健、李東陽、謝遷、王恕、馬文升和倫文敘等人,都是正直忠誠的大臣,在弘治一朝發揮了較大作用。孝宗常召閣臣至文華殿,讓大家共議大臣的章奏,寫出批詞後,自己再批改頒發。所以,閣臣李東陽高興地說:「天順以來,30餘年間,皇帝召見大臣,都只問上一二句話,而現在卻是反復詢問,討論詳明,真是前所未有啊!」弘治十三年(1500年),大學士劉健上奏說,晚朝散歸後,天色已黑,各處送來的文件往往積壓內閣,來不及處理,如有四方災情,各邊報警等事務,就有耽擱的可能。於是,孝宗特定除早、晚朝外,每日兩次在平台召見有關大臣議事。從此出現了「平台召見」這一新的朝參方式。
孝宗對臣下寬厚平和。早朝的時候,孝宗親御奉天門,大臣們言事,要從左右廊廡入門內面君而奏。有的大臣因地滑,行走失儀,孝宗從不問罪,奏本中有錯字也不糾問,經筵講官失儀,他還寬慰數詞,不使其慌恐。有一年冬天,孝宗夜晚坐在宮內,覺得天氣寒冷,就問左右內臣:「現在官員有在外辦事回家在路途的嗎?」左右回答說:「有。」他又說:「如此凜冽且昏黑,倘廉貧之吏,歸途無燈火為導,奈何?」遂傳下聖旨,命今後遇在京官員夜還,不論職位高低,一律令鋪軍執燈傳送。這些事雖不算大,但作為一個封建皇帝能如此曲體臣下,也確屬不易了。
孝宗在生活上也能注意節儉,不近聲色。孝宗一生只有張皇後一位妻子,不曾有其他妃嬪。弘治元年(1488年),出使明朝的朝鮮使臣盧思慎,曾對朝鮮的國王說:「先皇帝(憲宗)或於用人,間以私意,今皇帝(孝宗)則銓注登庸一出於正。又性不喜寶玩之物,雖風雪不廢朝會,臨群臣皆以喪服(居喪期間),惟祀天祭用黃袍,臣等慰宴時不奏樂,不設雜戲,勸花置於床上而不簪。大抵先皇帝弊政一切更張矣。」憲宗生前愛穿用松江府所造大紅細布裁製的衣,每年要向那裡加派上千匹。而這種織品用工繁浩,名雖為布,實際卻用細絨織成。孝宗當時還是太子,內侍給他送來新裁製的衣服。他說:「用這種布縫制的衣服,抵得上幾件錦鍛衣服。穿它太浪費了。」遂謝而不用。他當了皇帝後,下令停止為皇宮織造此布。
⑵ 如何評價明孝宗朱佑樘
明孝宗朱祐樘,憲宗的第三子,大明王朝第九位皇帝。他在皇位執政期間,肅清前朝余弊,恭儉愛民,創立了大明王朝的中興時代,而他一生僅有一位妻子,同民間最普通的夫妻一樣,堪稱歷代帝王的典範,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完美的皇帝。
站在女性的觀點追憶歷史、了解歷史,感受截然不同的一種歷史解讀情懷。⑶ 哪位強人來對這位歷史學家做個評論拜謝!!!!
也許有感於古代羅馬的強大,也許有感於古代羅馬對中世紀歐洲和現代西方世界的持續影響,長期縈繞在西方史學家腦際中的問題之一就是西羅馬帝國為什麼在公元5世紀滅亡。
20世紀,西方學者繼續探討西羅馬帝國滅亡的原因這個千古之謎。
1916年,維蘭德密·斯密科維奇在《政治科學季刊》上發表《羅馬衰亡的重新考察》一文。他認為,羅馬的災難開始於共和國時期,早在加圖時代(公元前180年左右),義大利大部分地區的農業已經衰落了。各個行省的耕地逐漸沙漠化,荒地無限擴大。大量土地拋荒導致仍然耕種土地的農民稅收負擔加重,農業勞動生產率降低,社會生存所依賴的物質條件惡化。所有這些使西羅馬帝國難逃滅亡的厄運。
1917年,埃爾沃斯·亨廷頓在《經濟季刊》上發表「氣候變化和農業衰落是羅馬帝國衰亡的原因」一文。他的論證方法非常奇特。美國加里福尼亞地區有一種樹齡達到3000多年甚至4000年的紅杉樹,這種紅杉樹有一個特點,就是每一年都長出一個年輪,根據年輪數可以推斷樹齡,而且這種樹的年輪紋理之間的距離是隨著氣候的變化而變化的。氣候有利時,也就是降水量大的年份,年輪紋理間距比較大,反之則較小。所以根據紅杉樹的年輪紋理的間距可以推斷出該地區降水量的歷史。而且亨廷頓認為加里福尼亞地區的降水歷史與羅馬統治時期地中海地區的降水大體一致。基於紅杉樹的特點和兩地降水歷史大致相同的假設,所以亨廷頓認為,西羅馬帝國的衰亡是由於公元4、5、6世紀降水量不足而造成的。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鄧尼·弗蘭克則從另一個角度來探討西羅馬帝國的衰亡。通過仔細研究許多拉丁文墓誌銘,他發現這些墓誌銘上的奴隸多是希臘人的姓名。因此,他斷言,羅馬和拉丁西部遇到希臘和東方奴隸的入侵:由於這些都是被釋放的奴隸,所以他們都取得了羅馬的公民權,羅馬公民的成分發生了變化。通過對13900個墓誌銘的研究,他推斷羅馬城中近90%羅馬出生的居民是外族血統,曾經建立羅馬帝國的羅馬人現在讓位於外來種族。正因如此,羅馬從元首制過渡到君主制這是專制主義的勝利,東方宗教的傳播,拉丁文學的衰落,曾經建立帝國的人治理國家的天賦不斷降低。
尼爾森在《羅馬帝國》一書中認為,羅馬帝國最重要的問題是種族問題,因為羅馬文明就是以種族為基礎的。文化取決於種族的特性。如果外來種族和蠻族被同化,那麼他們必然與征服者(羅馬人)互相滲透。由於羅馬世界范圍廣大,外來種族眾多,因此羅馬人的出生率必須提高。但是羅馬人的出生率不僅沒有提高,反而有所降低:羅馬人的血統變得越來越不純潔,在帝國的羅馬化地區,由於文明的互相交流和融合導致種族的無節制混合。在羅馬帝國的統治下,不同種族互相通婚和血統的混雜遍及各個行省。在這些血統混雜的地方,穩定的精神和道德標准都失去了。
羅斯托夫采夫在《羅馬帝國社會經濟史》一書中,也探討了西羅馬帝國衰亡的原因。他認為正是通過城市這個媒介,羅馬統一了義大利,當羅馬帝國擴張到西歐地區時,它自然會使城市成為羅馬化的中心。但是城市的財富來自鄉村,鄉村農民激烈反對城市市民的剝削。在羅馬帝國的和平環境下,城市居民逐漸不能適應軍營生活,公元3世紀危機時,帝國政府只好招募農民參加羅馬軍隊,軍隊中的農民與鄉村農民聯合起來,反對城市的壓迫。因此,貴族以及依賴貴族的古代文明的衰落就是由於軍隊中的農民與鄉村農民的聯合反抗。
研究拜占庭歷史的諾曼·H·拜恩斯從比較的角度來探討西羅馬帝國衰亡的原因。他認為西羅馬帝國存在文化中斷的現象,東羅馬帝國則沒有。從根本上來說,文化誕生於互相交流,為了維持文化,需要有意識地鞏固對它的興趣。羅馬文明依靠互相聯系,依靠從羅馬城擴散到各個行省省會,然後再返回羅馬加以鞏固。然而,只有在沒有暴力的地區才能保持這種自由聯系。羅馬帝國由城市行政官員以及駐守邊境的軍隊維持,城市官員和軍隊成為維持整個文明結構的重要力量。而蠻族的入侵使這些相互聯系的地區分裂了,蠻族王國在羅馬領土上的建立打破了帝國政府統一的行政管理。蠻族王國的建立不僅縮小了羅馬帝國的領土,而且減少了羅馬帝國的財政收入來源。帝國的防禦需要金錢,因為羅馬曾經為西歐地區提供了長期的和平交往,以致它的公民再也不是戰士了。要想獲得戰爭勝利,西羅馬帝國就必須依靠蠻族僱傭軍,而僱傭軍是要支付巨額軍費的。更加糟糕的是,西羅馬帝國面臨兩線作戰:陸地上需要與蠻族作戰,海上還要與汪達爾人的艦隊作戰。因此西羅馬帝國的悲劇在於它沒有必要的財力資源,在維持一支僱傭軍的同時又能維持一支強大的艦隊。
80年代英國《泰晤士報》發表了一篇文章,認為西羅馬帝國是由於「鉛中毒」而衰亡的。羅馬城市的供水管道是用鉛製作的,隨著時間的流逝,鉛逐漸被銹蝕,長期使用這種鉛水管的羅馬人智力因此下降,以致到公元5世紀時,他們缺乏應付帝國內外危機所必要的智力。
美國學者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一書中認為,羅馬帝國的衰亡是一個歷經數百年的過程,它並不是發生在公元476年的一個單一事件。其次,帝國僅僅是西半部滅亡,帝國的東半部則作為拜占廷帝國而倖存下來,直到15世紀中葉。因此,沒有任何單一原因足以說明西羅馬帝國的衰亡,它是多種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是蠻族的作用,二是精神原因,三是經濟原因。
菲里普·李·拉爾夫在《世界文明史》中認為,西羅馬帝國的衰亡主要是由於內部問題。第一,政治上,元首制下缺乏明確的繼承法,結果元首一去世,接著就是內戰,帝國後期政治上最大的缺陷是沒有使足夠的人參與政府活動,帝國的居民大多數是不參與政治的臣民,沉重的稅收常常使他們對帝國心懷仇恨。第二,經濟上,羅馬最嚴重的經濟問題是由奴隸制度和勞動力短缺所引起的。羅馬城市主要依靠奴隸生產的剩餘產品,但是奴隸承擔的勞動過於繁重,以致無法通過繁衍後代來補充奴隸隊伍,隨著對外政府戰爭的結束,戰俘奴隸的來源斷絕了,結果鄉村生產的剩餘產品越來越少;奴隸制度使羅馬的奴隸主不關心發展生產技術。第三,缺乏公民理想。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不能依靠共和國時期的公民理想,這主要是由於連年的戰爭和沉重的賦稅負擔造成的。地區之間的分歧、公共教育的缺乏以及社會的分層進一步阻礙了任何統一的公益精神的形成。西羅馬帝國是伴隨著人們的普遍冷漠而走向歷史的盡頭的。
⑷ 弘治皇帝的一生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即位,朱祐樘為人寬厚仁慈,躬行節儉,不近聲色,勤回於政事,重視司答法,言路大開,努力扭轉朝政腐敗狀況,驅逐奸佞,勤於政事,勵精圖治,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為人正直的大臣,史稱「弘治中興」。
雖末年寵信宦官李廣,但是立刻改過自新,歷代史學家對他評價極高,朱國楨就說:「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弘治十八年(1505年),朱祐樘駕崩於乾清宮,在位18年,享年36歲,葬泰陵,廟號孝宗,謚號「建天明道誠純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孝宗在生活上也能注意節儉,憲宗生前愛穿用松江府所造大紅細布裁製的衣,每年要向那裡加派上千匹。而這種織品,用工繁浩,名雖為布,實際卻用細絨織成。
孝宗當時還是太子,內侍給他送來新裁製的衣服。他說:「用這種布縫制的衣服,抵得上幾件錦鍛衣服。穿它,太浪費了。」遂謝而不用。他當了皇帝後,下令停止為皇宮織造此布。
⑸ 歷史學家是怎樣評價秦始皇和隋煬帝的。
毛澤東評始皇1.秦始皇是個厚今薄古的專家。
2.一次,他對章士釗講:你們講共產黨等於秦始皇,不對,超過一百倍。
3.孔孟是唯心主義,荀子是唯物主義,是儒家的左派。孔子代表奴隸主、貴族。荀子代表地主階級。又說:在中國歷史上,真正做了點事的是秦始皇,孔子只說空話。幾千年來,形式上是孔夫子,實際上是按秦始皇辦事。秦始皇用李斯,李斯是法家,是荀子的學生。
4.孔夫子有些好處,但也不是很好的。我們應該講句公道話。秦始皇比孔子偉大的多。孔夫子是講空話的。秦始皇是第一個把中國統一起來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統一了中國,而且統一了中國的文字、中國各種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後來一直沿用下來。中國過去的封建君主還沒有第二個超過他的,可是被人罵了幾千年。
5.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
6.秦始皇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有名的皇帝,我也是秦始皇,林彪罵我是秦始皇,中國歷來分兩派,一派講秦始皇好,一派講秦始皇壞。我贊成秦始皇,不贊成孔夫子。因為秦始皇是第一個統一中國、統一文字,修築寬廣的道路,不搞國中之國,而用集權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幾年一換,不用世襲制度。
7.秦皇漢武,略輸文采——毛澤東還認為秦始皇缺少文學才華。
歷代評說隋煬帝:
魏徵:「煬帝爰在弱齡,早有令聞,南平吳會,北卻匈奴,昆弟之中,獨著聲績。於是矯情飾貌,肆厥奸回,故得獻後鍾心,文皇革慮,天方肇亂,遂登儲兩,踐峻極之崇基,承丕顯之休命。地廣三代,威振八紘,單於頓顙,越裳重譯。赤仄之泉,流溢於都內,紅腐之粟,委積於塞下。負其富強之資,思逞無厭之欲,狹殷周之制度,尚秦漢之規摹。恃才矜己,傲狠明德,內懷險躁,外示凝簡,盛冠服以飾其奸,除諫官以掩其過。淫荒無度,法令滋章,教絕四維,刑參五虐,鋤誅骨肉,屠剿忠良,受賞者莫見其功,為戮者不知其罪。驕怒之兵屢動,土木之功不息。頻出朔方,三駕遼左,旌旗萬里,征稅百端,猾吏侵漁,人不堪命。乃急令暴條以擾之,嚴刑峻法以臨之,甲兵威武以董之,自是海內騷然,無聊生矣。俄而玄感肇黎陽之亂,匈奴有雁門之圍,天子方棄中土,遠之揚越。姦宄乘釁,強弱相陵,關梁閉而不通,皇輿往而不反。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飢饉,流離道路,轉死溝壑,十八九焉。於是相聚萑蒲,胃毛而起,大則跨州連郡,稱帝稱王,小則千百為群,攻城剽邑,流血成川澤,死人如亂麻,炊者不及析骸,食者不遑易子。茫茫九土,並為麋鹿之場,忄棄忄棄黔黎,俱充蛇豕之餌。四方萬里,簡書相續,猶謂鼠竊狗盜,不足為虞,上下相蒙,莫肯念亂,振蜉蝣之羽,窮長夜之樂。土崩魚爛,貫盈惡稔,普天之下,莫匪仇讎,左右之人,皆為敵國。終然不悟,同彼望夷,遂以萬乘之尊,死於一夫之手。億兆靡感恩之士,九牧無勤王之師。子弟同就誅夷,骸骨棄而莫掩,社稷顛隕,本枝殄絕,自肇有書契以迄於茲,宇宙崩離,生靈塗炭,喪身滅國,未有若斯之甚也。《書》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傳》曰:『吉凶由人,祆不妄作。』又曰:『兵猶火也,不戢將自焚。』觀隋室之存亡,斯言信而有徵矣!」
楊侗:「世祖明皇帝則天法地,混一華戎。東暨蟠木,西通細柳,前逾丹徼,後越幽都。日月之所臨,風雨之所至,圓首方足,稟氣食芼,莫不盡入提封,皆為臣妾。加以寶貺畢集,靈瑞咸臻,作樂制禮,移風易俗。智周寰海,萬物咸受其賜,道濟天下,百姓用而不知。世祖往因歷試,統臨南服,自居皇極,順茲望幸。所以往歲省方,展禮肆覲,停鑾駐蹕,按駕清道,八屯如昔,七萃不移。豈意釁起非常,逮於軒陛,災生不意,延及冕旒。奉諱之日,五情崩隕,攀號荼毒,不能自勝。」
李延壽:「初,上自以蕃王,次不當立,每矯情飾行,以釣虛名,陰有奪宗之計。時高祖雅重文獻皇後,而性忌妾媵;皇太子勇內多嬖倖,以此失愛。帝後庭有子皆不育之,示無私寵,取媚於後。大臣用事者,傾心與交。中使至第,無貴賤,皆曲承顏色,申以厚禮。婢僕往來者,無不稱其仁孝。又常私入宮掖,密謀於文獻後。楊素等因機構扇,遂成廢立。自高祖大漸暨諒闇之中,蒸淫無度。山陵始就,即事巡遊。以天下承平日久,士馬全盛。慨然慕秦皇、漢武之事。乃盛理宮室,窮極侈靡。召募行人,分使絕域。諸蕃至者,厚加禮賜;有不恭命,以兵擊之。盛興屯田於玉門、柳城之外。課天下富室分道市武馬,疋直十餘萬。富強坐是而凍餒者,十家而九。性多詭譎。所幸之處,不欲人知;每幸之所,輒數道置頓。四海珍羞殊味,水陸必備焉。求市者無遠不至。郡縣官人,競為獻食;豐厚者進擢,疏儉者獲罪。奸吏侵漁,內外虛竭;頭會箕斂,人不聊生。於時,軍國多務,日不暇給。帝方驕怠,惡聞政事;冤屈不理,奏請罕決。又猜忌臣下,無所專任。朝臣有不合意者,必構其罪而族滅之。高熲、賀若弼先皇心膂,參謀帷幄;張衡、李金才籓邸惟舊,績著經綸。惡其直道,忌其正義;求其無形之罪,加以丹頸之戮。其餘事君盡禮,謇謇匪躬;無辜無罪,橫受夷戮者,不可勝紀。政刑弛紊,賄貨公行,莫敢有言,道路以目。六軍不息,百役繁興;行者不歸,居者失業;人飢相食,邑落為墟,上弗之恤也。東西行幸,靡有定居;每以供費不給,逆收數年之賦。所至,唯與後宮流連耽湎,惟日不足。招迎姥媼,朝夕共肆醜言。又引少年,令與宮人穢亂。不軌不遜,以為娛樂。區宇之內,盜賊蜂起;劫掠從官,屠陷城邑。近臣互相掩蔽,皆隱賊數,不以實對。或有言賊多者,輒大被詰責。各求苟免,上下相蒙。每出師徒,敗亡相繼。戰士盡力,不加賞賜;百姓無辜,咸受屠戮。蒸庶積怨,天下土崩;至於就禽,而猶未之寤也。」
胡戟:「在中國從門閥貴族政治向科舉官僚政治轉化,從門閥社會向門閥後社會轉化的歷史關頭,宇文泰、宇文邕、楊堅、楊廣、李世民、武則天六人都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其中,在政治改革中走得最遠的是隋煬帝和武則天。可後面這兩位在歷史上卻是臟水被潑得最多的。」
蒙曼:「隋煬帝是大暴君,只是,暴君不是昏君,隋煬帝雖然無德,但是有功。只是他的功業,沒有和百姓的幸福感統一起來,所以才會有「巍煥無非民怨結,輝煌都是血模糊」的說法。換言之,他沒有處理好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關系,反而成了罪在當代、利在千秋,這才是隋煬帝最大的問題。」《劍橋中國隋唐史》:「對這個歷史上稱為隋煬帝的人的性格刻劃是非常困難的,除了一些模糊的感覺外,人們不能期望在集中把他說成是古典『末代昏君』的大量被竄改的歷史和傳奇後面,對此人的實際情況有更多的了解。歷史文獻把文帝的謹慎節儉與煬帝的放盪揮霍進行對比,但從下面建設東都和完成運河體系這一節可以看出,這種鮮明的對比過分誇大了。民間文學把煬帝描繪成荒淫無度的人——以各種異想天開的方式沉迷於女色。但人們會發現,即使懷有敵意的修史者也不能掩蓋這一事實,即他的正妻,一個聰慧和有教養的婦女,從未遭到他的冷落而被宮內其他寵妃代替,她始終被尊重,而且顯然受到寵愛。隋煬帝畢竟是一位美好事物的鑒賞家、一位有成就的詩人和獨具風格的散文家,他可能有點像政治美學家,這種人的特點可用以下的語言來表達:的確,自欺欺人也許是一個規律,因為帶有強烈的藝術成分的政治個性具有一種炫耀性的想像力,它能使其個人的歷史具有戲劇性,並使一切現實服從野心勃勃的計劃。」
「儒家修史者對煬帝道義上的評價的確是苛刻的,因為他們把他描寫成令人生畏的典型的『末代昏君』。在民間傳說、戲劇和故事中,他的形象被作者和觀眾的隨心所欲的狂想大大地歪曲了--人民生活在一個無節制地使用權力、有豪華宮殿和享有無限聲色之樂的世界中,只能產生這種感情上的共鳴。在中國的帝王中,他絕不是最壞的,從他當時的背景看,他並不比其他皇帝更加暴虐。他很有才能,很適合鞏固他父親開創的偉業,而他在開始執政時也確有此雄心。」
⑹ 為什麼歷史上的弘治中興被史學家稱為倒退,而不是進步
其實所謂的弘治中興我認為主要還得歸功於他的父親成化皇帝。自正統辱國以來,雖然明朝國家機器運轉如常,氣勢卻已不張,天順復辟以後越發趨於保守。有人認為憲宗成化皇帝昏庸無能,其實大大不然,這是一位有為的明主,雖然掣肘很多,卻巧妙地利用汪直做為職業醜人,真正辦了許多實事。但是史書這東西未必是由勝利者書寫,但肯定是由讀書人書寫,得罪了讀書人,後果很嚴重,所以汪直成了大奸宦,成化皇帝成了傀儡。明朝科技在弘治年間是衰退最嚴重的,大數學家王文素對此深有體會,做為生於成化年間家庭條件還不錯的王文素把畢生精力撲在數學研究上,結果壯年卻發現自己學無可用之處,著書立說都沒有出版發行的資本,畢竟冷門兒,不自己出資沒人願意發行。科技興,國家強,科技衰,國家自然落後,這是王文素的認識,也是歷史必然。想當年永樂帝遣鄭和下東洋,下西洋,邪儒毀謗說空耗錢糧人力,然而永樂年間搞了多少基礎建設,又多次組織大規模北伐,卻仍然做到朝災夕賑,錢從哪裡來?真如邪儒所說豈非早就亡國了?事實的真相是什麼?是永樂帝做活了經濟,船隻建造,組織大規模遠航花錢肯定不少,但是收獲恐怕更大。更重要的是,國家組織大規模的行動就必然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當然這也包括戰爭,洪武永樂科技從來沒有落後,包括軍工,都是遙遙領先世界。成化年間還有人提議效法永樂帝下西洋,這一方面說明這時人才還是有的,另一方面說明國力也是允許的。結果一個叫劉大夏的老忘八百般阻撓,把鄭和航海資料藏起來(或燒毀),結果未能成行。然後明朝進入全明科技最黑暗的所謂弘治中興時
代,科技衰落容易,重舉就需要下更多功夫,明末科技也算可觀,甚至延續到清初,明中期科技是最大的黑洞,也就是從所謂的弘治中興開始。
弘治年間,水患頻發,甚至險些動搖國本,然而這並非僅僅只是天災,更是人禍。邪儒誤國,科技倒退,甚至連農業體系的水利工程都缺乏重視,一任士紳豪強任性胡為,因小利忽視大局,為了多些耕地破壞水利工程,結果水患暴發,平民失所。其原因上為朝中士大夫階層之昏聵腐敗,下為士紳豪強之愚昧無知,總之都是宗教氛圍盛行(有人說儒並非宗教,但其實儒就是源於宗教,在周朝,儒就是真正的宗教,周取代商本身就是一次大倒退。因為有孔子,後來儒教被孔子以中原文化架空改良,融入諸子百家,是為儒家,故此後世儒生稱: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因為宗教是科技的大敵,是原始愚昧之源,正是因為孔子與儒家的出現,形成了一種中和式的緩沖,但是儒本身的劣根性在後世也經常偶爾發生返祖現像,故此邪儒誤國也就難免,比如宋明,儒本身存在著兩面性,朱太祖昌儒,儒曾經起到過積極的作用,後來逐漸變質,乃至弘治誤國,直到最終的東林禍國,造成了明朝的滅亡。不過陳永華的天地會也是儒教組織,影響卻極為深遠,最終給滿清挖掘了墳墓),科技受到打壓造成的。弘治之後的正德年間乃至嘉靖初科技都不行,不過世宗嘉靖皇帝還是很有作為的,科技在嘉靖朝實現了復甦。故此,與其說是弘治中興其實不如說是弘治中衰,嘉靖中興才對。憲宗世宗雖然不比洪武永樂,卻也絕對是明朝有做為的皇帝,都比弘治強得多,但是顯然這兩位不如弘治聽話,特別是世宗皇帝,憲宗皇帝還是操縱利用汪直打壓邪儒,世宗皇帝那可直接是霸氣側漏,故此受到陰損誹謗那也是再正常不過。非但世宗皇帝自身遭到邪儒潑糞,更是牽連到祖宗,世宗皇帝給太宗永樂皇帝上成祖廟號,然後便出現了什麼永樂帝生母之謎的各類謠傳,什麼蒙古人高麗人之類,跡象表明,各種關於永樂帝的黑料皆最早出於嘉靖朝
⑺ 介紹一下弘治皇帝
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漢族,年號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專帝,明憲宗朱見深第屬三子,生母為孝穆紀太後。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即位,朱祐樘為人寬厚仁慈,躬行節儉,不近聲色,勤於政事,重視司法,言路大開,努力扭轉朝政腐敗狀況,驅逐奸佞,勤於政事,勵精圖治,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為人正直的大臣,史稱「弘治中興」,雖末年寵信宦官李廣,但是立刻改過自新,歷代史學家對他評價極高,明朝萬曆年間的內閣首輔朱國楨就說:「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
弘治十八年(1505年),朱祐樘駕崩於乾清宮,在位18年,享年36歲,葬泰陵,廟號孝宗,謚號「建天明道誠純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⑻ 對弘治,正德皇帝的評價
弘治
孝宗(孝宗就是弘治帝)雄才大略,不亞於太祖、成祖,這是我對弘治帝的評價
孝宗是明代中葉最為勵精圖治的賢君。他即位後,首先裁抑宦官及佞幸之臣,太監梁芳、外戚萬喜及其黨羽均被治罪。又淘汰傳奉官2000餘人;罷遣禪師、真人等240餘人;佛子、國師等780人,被追回誥敕印仗,遣歸本土。並調整內閣班底,罷免了不學無術、依附權要的閣臣萬安、尹直等人。
孝宗在位期間,勤於理政,選用賢臣,當時被任用的徐漙、劉建、李東陽、謝遷、王恕、馬文升和倫文敘等人,都是正直忠誠的大臣,在弘治一朝發揮了較大作用。孝宗常召閣臣至文華殿,讓大家共議大臣的章奏,寫出批詞後,自己再批改頒發。所以,閣臣李東陽高興地說:「天順以來,30餘年間,皇帝召見大臣,都只問上一二句話,而現在卻是反復詢問,討論詳明,真是前所未有啊!」弘治十三年(1500年),大學士劉健上奏說,晚朝散歸後,天色已黑,各處送來的文件往往積壓內閣,來不及處理,如有四方災情,各邊報警等事務,就有耽擱的可能。於是,孝宗特定除早、晚朝外,每日兩次在平台召見有關大臣議事。從此出現了「平台召見」這一新的朝參方式。
孝宗對臣下寬厚平和。早朝的時候,孝宗親御奉天門,大臣們言事,要從左右廊廡人門內面君而奏。有的大臣因地滑,行走失儀,孝宗從不問罪,奏本中有錯字也不糾問,經筵講官失儀,他還寬慰數詞,不使其慌恐。有一年冬天,孝宗夜晚坐在宮內,覺得天氣寒冷,就問左右內臣:「現在官員有在外辦事回家在路途的嗎?」左右回答說:「有。」他又說:「如此凜冽且昏黑,倘廉貧之吏,歸途無燈火為導,奈何?」遂傳下聖旨,命今後遇在京官員夜還,不論職位高低,一律令鋪軍執燈傳送。這些事雖不算大,但作為一個封建皇帝能如此曲體臣下,也確屬不易了。
孝宗在生活上也能注意節儉,不近聲色。孝宗一生只有張皇後一位妻子,不曾有其他妃嬪。弘治元年(1488年),出使明朝的朝鮮使臣盧思慎,曾對朝鮮的國王說:「先皇帝(憲宗)或於用人,間以私意,今皇帝(孝宗)則銓注登庸一出於正。又性不喜寶玩之物,雖風雪不廢朝會,臨群臣皆以喪服(居喪期間),惟祀天祭用黃袍,臣等慰宴時不奏樂,不設雜戲,勸花置於床上而不簪。大抵先皇帝弊政一切更張矣。」憲宗生前愛穿用松江府所造大紅細布裁製的衣,每年要向那裡加派上千匹。而這種織品用工繁浩,名雖為布,實際卻用細絨織成。孝宗當時還是太子,內侍給他送來新裁製的衣服。他說:「用這種布縫制的衣服,抵得上幾件錦鍛衣服。穿它太浪費了。」遂謝而不用。他當了皇帝後,下令停止為皇宮織造此布。
孝宗一朝由於孝宗的勵精圖治,當時明朝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百姓富裕,天下小康,被稱為「弘治中興」,歷代史學家對他評價極高。孝宗雄才大略,不亞於太祖、成祖。
正德
正德皇帝一生奇特,愛玩,雖然做出了許多荒唐的事情,但在權力上一點也不糊塗,對權力抓得很牢。雖有著放盪不羈的本性,但他在內心裡一直盼望著能夠像太祖、成祖那樣立下顯赫的邊功。他之所以聽信江彬的鼓動游幸宣府,與這種想法實有著密切的關系。正德十二年十月,正德年間銅手銃武宗終於盼到了一顯身手的機會。在得知蒙古小王子部叩關來襲,武宗非常高興,親自布置,希望同小王子大戰一場。這場戰斗十分激烈,明軍一度被蒙古軍分割包圍。武宗見狀親自率領一軍援救,才使得明軍解圍。雙方大小百餘戰,期間武宗與普通士兵同吃同住,甚至還親手殺敵一人,極大地鼓舞了明軍士氣。最後,小王子自度難以取勝,引兵西去,明軍取得了一場難得的勝利,史稱「應州大捷」。想明英宗當年率50萬大軍卻在「土木堡之變」中成了蒙古軍的俘虜,而此次武宗率五六萬人抗擊四五萬蒙古軍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此後蒙古兵長時間內不敢內犯便是這次戰斗的直接結果。而且在這場戰斗中,武宗親為指揮布置,戰術正確,指揮得法,體現了較高的軍事指揮才能。應州之役,成為武宗一生中最為光彩的時刻,就連清朝官方編輯的對明朝皇帝充滿了誣蔑的《明史》也不得不承認:「十二年冬,小王子以五萬騎自榆林入寇,圍總兵王勛等於應州。帝幸陽和,親部署,督諸將往援,殊死戰,敵稍卻。明日復來攻,自辰至酉,戰百餘合,敵引而西,追至平虜、朔州,值大風黑霧,晝晦,帝乃還,命宣捷於朝。」一生,貪杯、好色、尚兵、無賴,所行之事多荒謬不經,為世人所詬病;同時武宗又處事剛毅果斷,彈指之間誅劉瑾,平安化王、寧王之叛,應州大敗小王子,精通佛學,會梵文,還能禮賢下士,親自到大臣家中探望病情,甚至痴情於藝妓,所以,我對正德的評價是:
荒誕而不傻,處事剛毅果斷,也應該算一個有為的守成之君.
⑼ 當年明月筆下的好君王,明孝宗朱祐樘,歷史上的他怎麼樣
歷史上的朱佑樘確實也是個明君,在位期間勤於政務,帶領明朝實現“弘治中興”。不僅如此,在感情方面朱佑樘同樣非常專一,後宮之中就只有一個皇後。朱佑樘幼年時期過得十分艱難,因為她母親雖被寵幸卻未得到冊封,還因此事引來萬貴妃的嫉恨而將她打入冷宮。朱佑樘便就是出生於冷宮之中,而他出生的消息傳至萬貴妃耳中之後也是引來了萬貴妃的殺害。
皇後張氏與朱佑樘二人成婚於太子時期,待朱佑樘登基之後張氏便跟著晉升為皇後。因為自己母親的遭遇,朱佑樘的後宮至始至終就只有張皇後一人,他的兩兒一女也都是張皇後所生。不過令人惋惜的是因為幼時經歷,朱佑樘的身體一直以來都不算十分硬朗,所以最後年僅36歲便駕崩了。
⑽ 弘治中興的評價
明孝宗在位十八年,他重用李東陽,謝遷,劉建等名臣,採取種種措施減輕老百姓的徭役賦稅,把本已經衰敗的明朝再度復興起來。
由於明孝宗一朝,削弱了太監亂政的現象,採取了一些發展經濟、挽救危機的治國措施,緩和了社會矛盾,出現了一個較為穩定的時期,社會經濟發展迅速,政治清明。史稱其時為「弘治中興」。
後世史家在論及有明一代政事時,認為:「明有天下,傳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稱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仁、宣之際,國勢初張,綱紀修立,淳樸未漓。至成化以來,號為太平無事,而晏安則易耽怠玩,富盛則漸啟驕奢。孝宗獨能恭儉有制,勤政愛民,兢兢於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寧,民物康阜。《易》曰:『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知此道者,其惟孝宗乎。」洪、永開國,姑可不論;仁、宣之治,國力強盛,至正統以後,外有瓦剌之擾,內有民變之憂,交困之勢,堪為疲敝。至成化朝,後宮干政,宦官當道,朝臣多小人,似頹勢已定,而明孝宗登極之後,挽定局面,清寧朝序,一時間內外無憂,後世史家稱之為「中興令主」,以弘治朝為「中興之世」。
這是一個被歷史所遺忘的時代,卻最符合對於盛世評判的所有公共標准。可以把一切屬於盛世的公共定語都套用在關於這個時代的評價上,雖然那樣顯得有些枯燥。但卻足夠說明這個時代讓人神往之處。弘治十八年的故事,並不僅僅簡單的是一個好皇帝開創一個盛世的故事,它更多的是屬於一個群體的力量,這是一個中國儒家文化傳統生命力重新勃興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