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經濟歷史學派的學派特點
派威廉·羅雪爾(1817—1894 年)是歷史學派的創始人。歷史學派的思想家們繼承了以李斯特為代表的反對英國古典經濟學的傳統。他們把李斯特所發動的對「世界主義』的批判,引向對古典學派方法論的否定。歷史學派的一個重要特點在於,他們不象當時英國的李嘉圖反對派那樣,討論李嘉圖理論的矛盾,而是把批判的矛頭集中在古典經濟學所採用的抽象演繹法。首先,他們指責古典學派依以為出發點的概念的抽象性和片面性,例如,把經濟關系的分析建立在利己主義這個抽象概念上,而忽視了精神、道德因素以及利他主義動機等等的作用,以致「 把政治經濟學變成一部單純的利己主義的自然歷史」。其次,他們批評古典學派從抽象概念出發,用演繹的方法推導出一些基本命題,並把它們宣布為具有普遍意義的經濟規律。最後,他們指出,古典學派的「世界主義」 就是建立在這種抽象演繹法的基礎之上的,因而它也是「絕對主義』或「永恆主義」 的。針對古典學派的方法論,歷史學派提出了自己的「 歷史的方法」他們認為, 事物是互相聯系的有機體,因此只能用綜合的方法,用歸納的方法來研究經濟現象, 事物是發展和變化的,因此經濟規律只具有相對性,只能從歷史的類比中去發現它。歷史學派區別於其他學派的最基本的特徵,正是這種「 歷史的方法」。可以認為,歷史學派是在批判英國古典經濟學方法淪的基礎上形成的。事實上,資本主義發展起步較晚的德國,能在短時期內超過英法等國,重要因素之一正是德國資產階級強化國家政權並依靠它來推行有利於本國經濟發展的政策。由此就不難理解,歷史學派始終反對英法經濟學家所鼓吹的自由放任政策,而主張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實行保護和統制政策。舊歷史學派提出了自己的「歷史的方法」他們認為,事物是互相聯系的有機體,因此只能用綜合的方法,用歸納的方法來研究經濟現象,事物是發展和變化的,因此經濟規律只具有相對性,只能從歷史的類比中去發現它。舊歷史學派區別於其他學派的最基本的特徵,正是這種「歷史的方法」。舊歷史學派是在批判英國古典經濟學方法淪的基礎上形成的。
Ⅱ 歷史學派的各國學派
德國歷史學派的先驅為李斯特。此後羅雪爾將以薩維尼(1779~1861)為代表的法學研究中的歷史方法,應用到經濟學方面,奠定了這一學派的基礎。繼之有希爾德布蘭德(1812~1878)和克尼斯(1821~1898),形成了舊歷史學派。1870年後,由於工人運動和各種社會問題的出現,在舊歷史學派傳統的基礎上,形成了以G.von施穆勒為首的新歷史學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L.布倫塔諾(1844~1931)和A.瓦格納(1835~1917)。20世紀初期從內部批判歷史學派,並促進歷史學派的解體的主要人物有韋貝爾(1864~1920)和桑巴特。
19世紀前半葉,英國完成了產業革命,獲得了世界工廠的地位。A.斯密的自由主義經濟學說代表了英國產業資本的利益,而德國還處在封建割據的農業國階段,為了發展德國本國的工業,對來自英國的工業品,必須採取保護貿易政策,並在意識形態上對抗英國的斯密理論。李斯特在《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 (1841)一書中指責英國古典經濟學不強調經濟生活中國民有機體的重要,是「世界主義」和「個人主義」的經濟學。他的國民經濟學則強調經濟生活中的國民性和歷史發展階段的特徵。他反對古典學派的抽象、演繹的自然主義的方法,而主張運用從歷史實際情況出發的具體的實證的歷史主義的方法。在經濟理論方面,李斯特提出發展國民生產力的理論,批判斯密的單純「交換價值」的理論。在經濟政策上則主張採取國民主義和保護主義的貿易政策。李斯特的這種歷史主義的經濟發展階段論,形成了德國歷史學派的傳統和基本特徵。 美國歷史學派形成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其創始人為人類學家F.博厄斯,這一學派主要盛行於1890年至1930年,但其觀點和方法一直影響到當代美國民族學界。該派以實證主義為其方法論的哲學基礎,主張對具體的文化現象進行詳細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不主張過早地作理論概括。他們宣稱人類學研究的主要目的是:(1)重建人類發展的歷史;(2)決定歷史現象的類型和它們的歷程;(3)探討文化變遷的動力。19世紀末,正值進化學派和傳播學派針鋒相對之際。博厄斯對兩派學說均持批評態度,但其批評的重點是摩爾根和進化學派。
這一學派以實證論和經驗論為基礎、強調對具體事實的描述和記錄,認為這是「歷史的方法」,而堅決反對摩爾根所作的理論概括,認為他的理論體系是「思辨的方法」,完全不可取。
R.H.羅維所著《初民社會》 (1920)是批評摩爾根的代表作。歷史學派也批評傳播學派、尤其反對「埃及中心說』。然而,他們同樣把文比看作是超社會的,否認文化發展的普遍規津、所提出的概念「文化區」、「文化叢」與傳播學派的「文化圈」、「文化層」雖形式不同,實質卻相去不遠。他們認為可將文比分解到最小單位、即「文化持質」,若干文化特質結合構成一個文化叢、與之相適應的地域即「文化區」。
他認為民族學家研究文化應該從文化特質人手。標准文化特質多的地方為文化區中心,屬於獨創;文化特質少的地方為外圍,屬於傳播。博厄斯及其許多追隨者具有鮮明的反種族主義立場、並從科學上論證了種族平等和民族平等思想,曾為反對歐美中心主義和種族壓迫進行了堅決斗爭。
Ⅲ 論述歷史學派的經濟思想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 年) 李斯特是19 世紀上半葉德國資產階級最著名的思想家, 歷史學派的直接先驅者。德國工業資產階級的保護關稅派的權威。他特別強調生產力的發展, 國家對經濟的干預;論述了經濟發展階段和所應採取的經濟政策的關系、自由貿易與保護關稅的關系,主張在當時的德國實行保護發展政策;提出了發展生產力的一系列措施; 特別重視根據本國的特點和具體情況,來發展自己國家的民族經濟,等等。他的經濟學說具有鮮明的特點,就是反對英法古典經濟學說,強調政治經濟學的民族性。他極力要建立一種新的學說體系,即「國家經濟學」。他提出這種學說不是建立在空洞主義之上的,而是以事物的本質、歷史教訓和國家需要為依據的。
派威廉·羅雪爾(1817—1894 年)是歷史學派的創始人。歷史學派的思想家們繼承了以李斯特為代表的反對英國古典經濟學的傳統。他們把李斯特所發動的對「世界主義』的批判,引向對古典學派方法論的否定。歷史學派的一個重要特點在於,他們不象當時英國的李嘉圖反對派那樣,討論李嘉圖理論的矛盾,而是把批判的矛頭集中在古典經濟學所採用的抽象演繹法。首先,他們指責古典學派依以為出發點的概念的抽象性和片面性,例如,把經濟關系的分析建立在利己主義這個抽象概念上,而忽視了精神、道德因素以及利他主義動機等等的作用,以致「 把政治經濟學變成一部單純的利己主義的自然歷史」。其次,他們批評古典學派從抽象概念出發,用演繹的方法推導出一些基本命題,並把它們宣布為具有普遍意義的經濟規律。最後,他們指出,古典學派的「世界主義」 就是建立在這種抽象演繹法的基礎之上的,因而它也是「絕對主義』或「永恆主義」 的。針對古典學派的方法論,歷史學派提出了自己的「 歷史的方法」他們認為, 事物是互相聯系的有機體,因此只能用綜合的方法,用歸納的方法來研究經濟現象, 事物是發展和變化的,因此經濟規律只具有相對性,只能從歷史的類比中去發現它。歷史學派區別於其他學派的最基本的特徵,正是這種「 歷史的方法」。可以認為,歷史學派是在批判英國古典經濟學方法淪的基礎上形成的。事實上,資本主義發展起步較晚的德國,能在短時期內超過英法等國,重要因素之一正是德國資產階級強化國家政權並依靠它來推行有利於本國經濟發展的政策。由此就不難理解,歷史學派始終反對英法經濟學家所鼓吹的自由放任政策,而主張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實行保護和統制政策。舊歷史學派提出了自己的「歷史的方法」他們認為,事物是互相聯系的有機體,因此只能用綜合的方法,用歸納的方法來研究經濟現象,事物是發展和變化的,因此經濟規律只具有相對性,只能從歷史的類比中去發現它。舊歷史學派區別於其他學派的最基本的特徵,正是這種「歷史的方法」。舊歷史學派是在批判英國古典經濟學方法淪的基礎上形成的。
Ⅳ 為什麼歷史學派看重歷史,並自稱歷史學派
歷史學派看重歷史,是因為其以實證論和經驗論為基礎、強調對具體事實的描述和記錄,認為這是「歷史的方法」,這也是該學派自稱「歷史學派」的緣由。
(一)歷史學派看重歷史的原因。歷史學派的創始人是羅雪爾,其1843年出版的《歷史方法的國民經濟學講義大綱》被稱為「歷史學派的宣言」。歷史學派之所以看重歷史,是因為《歷史方法的國民經濟學講義大綱》認為國民經濟學是研究國民經濟發展史的科學,不是單純的「貨殖術」。歷史學派不主張樹立什麼經濟理想,而主張研究國民經濟的性質和需求、滿足國民經濟任務的法律措施以及它們所帶來的效果,自稱這種方法是國民經濟的歷史的解剖學和生理學。這一時期的歷史學派也稱為「舊歷史學派」。形成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新歷史學派更以實證主義為其方法論的哲學基礎,主張對具體的歷史文化現象進行詳細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不主張過早地作理論概括,並宣稱人類學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重建人類發展的歷史;決定歷史現象的類型和它們的歷程;探討文化變遷的動力。 可見,這一學派以實證論和經驗論為基礎,強調對具體事實的描述和記錄,認為這是「歷史的方法」,而堅決反對已「思辨的方法」對人類學理論籠統的概括。
(二)歷史學派自稱歷史學派,既源於其「歷史的方法」,也因為其為反對抽象的社會發展學說而樹立鮮明的旗幟。 19世紀末,正值西方民族學界進化學派和傳播學派針鋒相對之際。進化學派力主「進化論」,而傳播學派則是反進化論學派,但兩派的社會發展學說均屬於抽象學說。歷史學派對兩派學說皆不滿意,均持批評態度,故以批評學派見稱。這一學派之所以自稱「歷史學派」,其矛頭也是針對抽象派的。歷史學派代表人物之一的羅維所著的《原始社會》一書中,以反歷史主義的實證論和經驗論為基礎,認為只有具體的東西才是歷史的,只有具體的歷史的東西才是可靠的;而任何抽象的和理論的東西都是不可靠的。所以,要堅決反對抽象派所作的理論概括,指出這種抽象的理論體系過於武斷和穿鑿,是思辨的方法,完全不可取。歷史學派自稱「歷史學派」,正是為突出與各抽象學派的研究方法的不同,而獨樹一幟,要求人們在探討人類及其文化發展的一般規律時,不要被現象的外部點迷惑。
Ⅳ 比較歷史學派與古典經濟學派在經濟學研究方法上的異同
舊歷史主義(1843年創立)-代表人物:李斯特,強調經濟生活中的國民性和歷史發展階段特徵。經濟政策:主張採取國民主義和保護主義的貿易政策。古典經濟學(1776年創立)-代表人物: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等,相信經濟規律決定價格和要素報酬。認為自由競爭、市場機制是資源配置的最優方法,反對國家干預經濟。經濟政策:放任自由原則。
Ⅵ 歷史學派的發展歷史
19世紀末,博厄斯從博物學轉向民族學時,正值進化學派和傳播學派針鋒相對之際。傳播學派是西方民族學界中涌現出來的第一個反進化論學派。而博厄斯對兩派學說皆不滿意,均持批評態度,故以批評學派見稱。然而,這一學派批評的重點是L.H.摩爾根和進化學派,他們是以批評摩爾根來反對抽象的社會發展學說。
這一學派之所以稱作「歷史學派」,其矛頭也是針對摩爾根的。他們以反歷史主義的實證論和經驗論為基礎,認為只有具體的東西才是歷史的,只有具體的歷史的東西才是可靠的;而任何抽象的和理論的東西都是不可靠的。他們強調對具體事實的描述和記錄,這是歷史的方法;而堅決反對摩爾根所作的理論概括,指出他建立的理論體系過於武斷和穿鑿,是思辨的方法,完全不可取。R.H.羅維所著《原始社會》(1920)一書,就是批評摩爾根的代表作。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歷史學派開始發生分化。40年代興起的「心理學派」,50年代形成的文化相對論思潮和「新進化學派」,都不能代表或承襲整個歷史學派的傳統。繼博厄斯之後,具有影響的人物有:A.L.克羅伯、羅維、A.A.哥登衛塞、威斯勒、M.J.赫斯科維茨、R.林頓、R.本尼迪克特、M.米德、L.A.懷特、J.H.斯圖爾德等等。但他們的威望都沒有博厄斯那麼高。如今,歷史學派已不復存在,存在的只是博厄斯個人的影響和他所培養的一批著名學者,以及這一學派所留下的著作和資料。
基本原理
對各族及其語言文化,人類學類型必須進行具體的全面的研究。
必須研究各民族在文化上的相互影響及共同性。
探討人類及其文化發展的一般規律時,不要被現象的外部點迷惑。
不能把我們的道德標准另一文化類型的各族頭上。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社會理想,自己的道德規范(與文化相對主義觀點像類似)。
Ⅶ 歷史學派的基本概況
羅雪爾是舊歷史學派的創始人。他1843年出版的《歷史方法的國民經濟學講義大綱》被稱為「歷史學派的宣言」。他提出國民經濟學是研究國民經濟發展的科學,不是單純的「貨殖術」。他不主張樹立什麼經濟理想,而主張研究國民經濟的性質和需求、滿足國民經濟任務的法律措施以及它們所帶來的效果。他稱這種方法是國民經濟的歷史的解剖學和生理學。他認為人類的經濟動機,既有利己心,也有公德心。他尊重國民經濟的自然法則,這和後來的克尼斯以及施穆勒等人有不同之處,但他本人對自然法則究竟是什麼,也並不明確。他的主要著作《國民經濟學體系》 (5卷,1854~1894),成為德國大學的教科書和文官考試的參考書,廣為普及,為德國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反對工人運動進行辯護。馬克思稱之為「庸俗經濟學的教授形態」。
歷史學派也批評傳播學派,尤其反對"埃及中心說」。然而,他們在理論上有許多地方與傳播學派相似,同樣把文化看做是超社會的、存在於各族人民之外的、自我運動的獨立實體;同樣把文化的發展歸結為空間上的轉移和傳播;強調文化因素不但不受其他因素支配,反而支配其他因素;認為文化具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否認文化發展的普遍規律。傳播學派提出的概念是「文化圈」和「文化層」;歷史學派提出的概念是"文化區"和「文化叢」。兩者在形式上雖有所不同,但實質上則相去不運。
「文化區」(Culture area)這一概念,最早是博厄斯在博物館整理民族學資料時提出的。他的本意只是為了便於物質文化的分類。然而,民族學家C.威斯勒則把它發展成為一種代替具體民族研究的普遍原則。他認為可以將文化分解到最小單位,即「文化特質」(Culturetrait);若干文化特質結合在一起,便構成一個「文化叢」(culturecomplex);而每個文化叢都有與之相適應的地域,即「文化區」。他認為,民族學家研究文化應從文化特質入手。因為每個文化特質都不是孤立的,例如食米的文化,必然具有一套栽培、收獲、保存、烹飪等技術,以及財產權、法律、社會慣例、宗教禁忌等特質,互相結合便構成「米文化叢」。標准文化特質最多的地方,為文化區的中心;最少的地方,為文化區的外圍。中心區屬於獨創,外圍區屬於傳播。可見,其基本原理與傳播學派大同小異。西方一般還把歷史學派和傳播學派總稱為文化歷史學派。
不過,就歷史學派創始人博厄斯本人而論,還是一位比較進步的學者。他具有鮮明的反種族主義立場,並從科學上論證了種族平等和民族平等的思想,曾為反對歐美中心主義和種族壓迫進行了堅決斗爭。
Ⅷ 歷史學派和制度學派的區別是什麼
19世紀初,在德國出現了以國家干預為特徵的歷史學派,這個學派與歐洲經濟自由主義相抗衡。在德國經濟學界佔主導地位長達80年左右。在它的發展過程中,先後出現了新舊歷史學派:舊歷史學派是19世紀40至60年代德國經濟學的流派;從70年代開始,歷史學派有了一些新的特點,被稱為新歷史學派。19世紀初,德國還是一個封建農奴制度占統治地位的國家,30年代,德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迅速發展起來,但是同英、法相比,差距還很大。40年代,德國產生了自己的政治經濟學,這就是歷史學派。這個學派最大的特點是:當本民族處於落後的情況下,能夠不甘落後,通過國家的力量來保護自己的工業.與強勢力進行抗爭,但此學派否認經濟規律的普遍意義。 制度學派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首先在美國產生,到30年代,在美國得到廣泛傳播。這個學派分為早期制度學派和新制度學派。早期制度學派是從歷史學派的一些觀點演變而來的。1936年,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出版以後,其經濟思想開始在歐美流行,以凡勃倫為代表的美國早期制度學派逐漸趨於衰落。新制度學派是早期制度學派在戰後新的歷史條件下的進一步延續和發展。二戰後,凱恩斯的追隨者補充和發展起來的凱恩斯主義,在西方國家20世紀40至60年代一直佔有主導地位,但是70年代初,美國和西歐資本主義國家又出現了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凱恩斯經濟學無法解釋這些國家存在的種種嚴重的社會問題。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新制度經濟學為適應社會需要而產生,它繼承了早期制度學派的傳統,並在制度研究方面有新的發展。所以,這套理論和主張被稱為「新制度學派」。新制度學派與早期制度學派的區別,只是時代的差別。早期制度學派處在壟斷資本主義發展階段,他們根據當時比較低的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水平以及政府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研究企業的權力結構來為壟斷資本服務。新制度學派則是處在壟斷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的時期,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有了很大發展,特別是出現了混合經濟,他們根據新的情況,著重研究社會的權力結構,更加強調國家調節經濟,突出科學技術革命,提出更加具體的措施來為壟斷資本服務。
Ⅸ 歷史學派觀點的種類高手來
歷史主義史學
一種成長於19世紀,在20世紀上半葉得到充分認識的存在於諸多歷史學家思想中的史學思想。希望在確定真實的歷史事實之後,通過尋找個體事件中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解釋從歷史中之所以孕育出現實的原因,以德國最為發達。主要特點:強調歷史因素的連續性、個別性、獨特性、具體性;主張深入挖掘和考證史料;用情感取代理性,通過著史抒發情感和理想,強調直覺溝通,要求設身處地的去理解各時代的歷史文化;注重偉大人物與政治斗爭;不獨樹一幟與其它史學思想共存共榮。
哥丁根學派
主要代表人物有:伽特勒、施洛塞爾、斯畢特勒、赫倫等。主要史學工作:把古典史學提倡的史學批判方法,以及由博學家開辟的專業化史料考據方法與歷史學有機結合起來,使史學研究成為一般情況下需要嚴格專業技能訓練的人才能從事的工作。歷史地位:促進歷史學專業化,使史學逐步走向近代科學性質;在史學實踐方面,為德意志史學成為19世紀西方史學中心打下良好基礎;在人才培養方面為19世紀德國史壇和其它國家造就了一大批歷史專業人才;在歷史觀念上成為有理性主義向浪漫主義過渡的橋梁;在歷史方法上,哥丁根學派重視原始資料的收集與辨析,反對抽象思維,倡導專題研究與分工合作,重視歷史學輔助學科,為19世紀蘭克史學奠定了基礎。
理想類型
理想類型(韋伯):
韋伯認為,社會科學也應當像自然科學那樣,可以對所研究的對象獲得規律性的認識並給予因果性的說明。「理想類型」便是社會學在這方面的特殊認識工具。它是研究者為研究社會和解釋現實的一種概念工具。
從方法論的角度來看,它具有明顯的康德主義色彩,是康德哲學中關於人類先天認識形式的思想在社會學中的發揮。韋伯去掉了康德哲學中先驗論的思想。韋伯所關心的不是認識范疇的先驗來源,而是認識范疇作為概念工具的現實作用。
韋伯建立理想類型的思想動機之一,是為了避免當時流行的歷史學派個別化和特殊化的研究方法的缺陷。在他看來,任何科學系統都不可能把現實中的所有個別現象都包括進去,因為科學本身在一定意義上說就是一種抽象。慣常使用的概念工具常常面臨兩種困境,即或是由於概念過於寬泛,使其失掉現象的某種具體特徵,或是由於概念過於狹窄,無法包容相關的現象,而他所致力建設的理想類型正是要擺脫上述困境。
理想類型具有如下特點:
① 它作為理智上構造的概念工具,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因而不同於經驗事實;
② 它作為考察現實的概念工具,又是在對繁多的經驗進行整理後,突出了經驗事實中具有共性的或規律性的東西,使之成為典型的形式。
理想類型作為現實的某種變異形式,與現實本身保持有一定的距離。韋伯指出,現實中的行動只有在極少數情況下,其過程與理想類型中的過程類似。
韋伯關於理想類型的思想具有極為重要的方法論意義,它是韋伯用以進行歷史的和社會學的比較研究的根據,也是他比較社會學的方法論基礎。
托斯丹·邦德·凡勃倫
托斯丹·邦德·凡勃倫(Thorstein B Veblen,1857—1929) 偉大的美國經濟學巨匠、制度經濟學鼻祖
「一個異教徒需要高度勇氣和決心,盡管他始終相信他具有永恆的真理並確信他在來世將會得到回報。一個人認為他自己的觀念將僅僅在明天才成為流行的思想的異教徒,將需要更堅強的勇氣。這種勇氣凡勃倫是有的。在他充滿曲折的一生中,他以一種怪異的微笑來面對來自外部的敵意和內在的懷疑。他不了解未來究竟能留下什麼,只是盡可能好地來作他當前的工作,從發揮他的思想和向他的同伴展示『他敏捷的才智和冷漠的嘲諷』中獲得一種哲學家的快慰。」
托斯丹·邦德·凡勃倫並非是美國土生土長的。1857年7月30日出生於康斯威辛州,是挪威移民後裔。父親是個窘迫的小農場主,養育著包括凡勃倫在內的11個子女。 凡勃倫十七歲時進入卡爾頓學院師從老克拉克,後轉至霍布金斯大學讀哲學,未能取得獎學金又轉至耶魯大學。 1884年,獲哲學博士學位。 1891年毛遂自薦進入康奈爾大學任教。第二年,轉向優質教育芝加哥大學,未被器重。1906年轉任斯坦福大學副教授。1909年受排擠而辭職。 1911年,走上密蘇里大學講台。 1918年,也就是他61歲時步入仕途,赴華府供職於食品局。1924年拒絕接受美國經濟學會會長一職,可謂破天之舉。1929年初退休復加州定居。不料數日後竟溘然長逝,享年72歲。
凡勃倫的主要著作有《有閑階級論》 《營利企業論》 《德帝國與產業革命》 《近代不在所有制與營利企業》 。其中《營利企業論》產生於芝加哥大學執教時期,論述了當時的「現代資本主義」。在某種意義上說是凡勃倫的《資本論》,從企業與產業兩個方面來剖析資本主義體制,站在保守的改良主義立場,迎合好戰的君主制,排斥社會主義,哀悼行將衰亡的營利企業。他依據德國歷史學派的發展階級概念,批評了適用貨幣經濟--亞當·斯密以後今日經濟學主流所犯的時代錯誤,提出了股份資本論。其中所提出的大量命題,奠定了制度學派的基礎。
款式、皮質差不多的一雙皮鞋,在普通的鞋店賣80元,進入大商場的櫃台,就要賣到幾百元,卻總有人願意買。1.66萬元的眼鏡架、6.88萬元的紀念表、168萬元的頂級鋼琴,這些近乎「天價」的商品,往往也能在市場上走俏。其實,消費者購買這類商品的目的並不僅僅是為了獲得直接的物質滿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為了獲得心理上的滿足。這就出現了一種奇特的經濟現象,即一些商品價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由於這一現象最早由美國經濟學家凡勃倫注意到,因此被命名為「凡勃倫效應」。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消費會隨著收入的增加,而逐步由追求數量和質量過渡到追求品位格調。只要消費者有能力進行這種感性的購買,「凡勃倫效應」就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