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俄羅斯大事年表
國名
俄羅斯聯邦[1](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羅馬化:Rossiyskaya Federatsiya 英語:Russian Federation)。簡稱俄羅斯(Russia)。公元9世紀,在建立以基輔為中心的古羅斯國家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俄羅斯人的祖先古羅斯部族人(東斯拉夫人),並成為此後國家名稱。
漢語譯名
中國對俄國的稱呼是通過較早接觸俄國人的蒙古人學來的。在蒙古語中很少有以R輔音開頭的詞。所以借用其他語言以R開頭的詞時,都要加上相應的母音。俄羅斯在俄語中是Россия,蒙古語音譯為OROS,第一個音節為O。漢語通過蒙古語間接音譯時就譯為俄羅斯。
國旗
俄羅斯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約為3:2。旗面由三個平行且相等的橫長方形相連而成,自上而下分別為白、藍、紅三 色。俄羅斯幅員遼闊,國土跨寒帶、亞寒帶和溫帶三個氣候帶,用三色橫長方形平行相連,表示了俄羅斯地理位置上的這一特點。
國徽
俄羅斯國徽為盾徽。[2][3]紅色盾面上有一隻金色的雙頭鷹,鷹頭上是彼得大帝的三頂皇冠,鷹爪抓著象徵皇權的權杖和金球。鷹胸前是一個小盾形,上面是一名騎士(聖喬治)和一匹白馬。1497年,雙頭鷹作為國家徽記首次出現在俄羅斯的國璽上,直至1918年。1993年11月30日,這只象徵俄羅斯國家團結和統一的雙頭鷹又「飛」回到俄羅斯的國徽上。二十世紀末,國家杜馬從法律上確定了雙頭鷹是俄羅斯的國家象徵。
國歌
《俄羅斯人的祈禱》(1815年)
《工人馬賽曲》(1917年)
《國際歌》(1918年-1944年)
《牢不可破的聯盟》(1944年-1991年)
《愛國歌》(1991年-2000年)
《俄羅斯國歌》(Любэ - Гимн России)(Hymn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2000年12月25日-今)。
國歌: 曲:亞歷山德羅夫 / 詞:米哈爾科夫
歌詞大意:
「俄羅斯,我們神聖的祖國,
俄羅斯,我們可愛的家園。
堅強的意志,巨大的榮耀
是你亘古不變的財寶!
自豪吧,我們自由的祖國,
各兄弟民族聯盟世代相傳,
先輩們賦予人民以智慧!
自豪吧,祖國!我們為你而驕傲! 從南方的大海到北極疆域
到處是我們的森林和田野。
你舉世無雙!
你是上帝保佑的唯一沃土!
自豪吧,我們自由的祖國,
各兄弟民族聯盟世代相傳,
先輩們賦予人民以智慧!
自豪吧,祖國!我們為你而驕傲! 無限的理想境界,廣闊的生活空間
時代為我們開辟了未來。
對祖國的忠誠給我們以力量。
過去,現在,直到永遠!
自豪吧,我們自由的祖國,
各兄弟民族聯盟世代相傳,
先輩們賦予人民以智慧!
自豪吧,祖國!我們為你而驕傲!」 祖國保衛者日:2月23日(原蘇聯建軍節) 衛國戰爭勝利日: 5月9日 國家主權宣言通過日(國慶日): 6月12日
面積
1707.55萬平方公里(世界國家和地區第1名;占蘇聯領土面積的76%)。水域面積佔13%。
人口
俄羅斯人口分布極不均勻,歐洲部分人口約佔全國人口的4/5。而廣大東部地區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不足一人。城市人口佔全國的73%。1.449億(2007年政府估計,世界第9名)。人口密度8.3人/平方公里(世界國家和地區第209名)。性別比 0.88
民族
俄羅斯共有民族130多個。其中俄羅斯人佔82.95% 。主要少數民族有德意志、韃靼、烏克蘭、楚瓦什、巴什基爾、白俄羅斯、摩爾多瓦、烏德穆爾特、亞美尼亞、阿瓦爾、馬里、哈薩克、奧塞梯、布里亞特、雅庫特、卡巴爾達、猶太、科米、列茲根、庫梅克、印古什、圖瓦等。
語言
俄語是俄羅斯聯邦的官方語言。各共和國有權規定自己的國語,有30多種語言。並在該共和國境內與俄語一起使用。
宗教
主要宗教為東正教,其次為伊斯蘭教。 2001年俄權威社會調查機構抽樣調查結果顯示,俄居民55%信奉宗教,其中 91 %信奉東正教,5%信奉伊斯蘭教,信奉天主教和猶太教的各為1 %,0.8 %信奉佛教,其餘信奉其它宗教。
俄羅斯人被認為是最具宗教品格的一個民族,在現實生活和文學作品中,東正教所宣傳的愛與寬恕的思想處處可見。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里、列夫·托爾斯泰等著名俄羅斯作家的作品中都充滿了種種宗教的哲理。
事實上,在十世紀以前,羅斯諸國、金帳汗國、克山汗國、羅斯公國等的主要宗教是本土的多神教,直到988年基輔大公弗拉基米爾才把基督教定為國教。羅斯的基督教化經歷了數百年的時間,期間一度與多神教並存,而後相互融合,從此成為今天俄羅斯最主要的宗教。
東正教對俄羅斯文化影響深遠,其宗教思想已經滲透進日常生活,成為傳統思想的組成部分。以宗教為媒介傳入俄羅斯的還有拜占庭的宗教藝術和希臘文化。在俄羅斯建有大批的拜占庭風國旗格的教堂建築,教堂內匯集了大量精美的宗教題材的聖像畫、壁畫、鑲嵌畫和雕塑等藝術作品。在語言文字方面,9世紀希臘傳教士西里爾兄弟創制了一套字母,記錄斯拉夫語,翻譯和編撰宗教文獻,現代俄語字母正是由此發展而來的,故又稱為西里爾字母。
除東正教外,俄羅斯各民族信仰的宗教還有伊斯蘭教、薩滿教、佛教(喇嘛教)、猶太教等。信仰伊斯蘭教的主要是分布在中亞和高加索地區的一些民族。薩滿教是一種原始宗教,多神崇拜是其主要特徵之一。「薩滿」一詞為通古斯語的音譯,意為「巫」。薩滿主持祭祀,並為人「驅邪治病」。信仰薩滿教的主要是西伯利亞和北部的一些民族。信奉佛教(喇嘛教)的民族主要有卡爾梅克人、東布里亞特人等,而信仰猶太教的則是一些移居俄羅斯的猶太人。
主要民族的宗教與人口
民族 人口(千) 百分比 宗教信仰
俄羅斯族 115868.5 79.82% 東正教
匈奴族 5558.0 3.83% 遜尼教*
烏克蘭族 2943.5 2.03% 東正教、天主教、聯合教派*
巴什基爾 1673.8 1.5% 遜尼教
楚瓦什族 1637.2 1.13% 東正教
車臣族 1361.0 0.94% 遜尼教
亞美尼亞族 1130.2 0.78% 基督單性論教派*、東正教
莫爾多瓦族 844.5 0.58% 東正教
白俄羅斯族 814.7 0.56% 東正教、天主教
阿瓦爾族 757.1 0.52% 遜尼教
哈薩克族 655.1 0.45% 遜尼教
烏德穆爾特族 636.9 0.44% 東正教
亞塞拜然族 621.5 0.43% 遜尼教
馬里族 604.8 0.42% 東正教
日耳曼族 597.1 0.41% 新教、天主教
卡巴爾達族 520.1 0.36% 遜尼教
奧塞梯族 514.9 0.35% 東正教、遜尼教
達爾金族 510.2 0.35% 遜尼教
猶太族 500.0 0.34% 東正教、猶太教*
布里亞特族 445.3 0.31% 東正教、佛教、薩滿教*
雅庫特族 444.0 0.31% 東正教、薩滿教
庫梅克族 422.5 0.29% 遜尼教
印古什族 411.8 0.28% 遜尼教
列茲金族 411.6 0.28% 遜尼教
*聯合教派是指行東方禮儀的天主教。基督教的這一變種產生於16世紀末,當時由於東正教會與天主教會的聯合,把許多東正教徒變成了天主教徒,但他們保留了傳統的東正教儀式。
*遜尼教派是穆斯林,信仰遜尼教(伊斯蘭教的一個分支)。他們遵守《聖訓》,這是穆罕默德的戰友記錄並流傳至今的穆罕默德的基本生活規范和言行的匯編。
*薩滿教是一種流傳甚廣的部落文化現象,是兼有魔法性質的宗教。主要包含一種使人陷入癲狂狀態的技巧。很多專家認為薩滿教是魔教的一個特殊變體,其前身是一神教。
*猶太教派則是信仰猶太教的教眾。其核心是信仰唯一的神——耶和華——和使命、相信死後另一個世界的報應、相信以色列民族是上帝所選的民族。在猶太教基礎上產生了基督教。猶太教是散居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的宗教。
*基督單性論者是基督教徒,他們不承認羅馬教會451年對基督兩種本性(神和人)的闡釋,只承認基督耶穌是神,否認其具有人的本性。
氣候
俄羅斯的氣候復雜多樣,大部分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北極圈以北屬於寒帶氣候。西伯利亞地區緯度較高,氣候寒冷,冬季漫長,但夏季日照時間長,氣溫和濕度適宜,利於針葉林生長。
盧布是俄羅斯的本位貨幣單位。輔幣是戈比。1盧布=100戈比。紙幣面額有10、50、100、500、1000、5000盧布,1盧布,2盧布,5盧布鑄幣,另有1、5、10、50戈比鑄幣。
時間
俄羅斯時間統一為莫斯科時間,比北京時間晚5小時。時區為UTC+2至+12,夏時制為UTC+3至+13。
首都
莫斯科(Moscow)。莫斯科位於東歐平原。作為首都,既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全國最大的綜合性交通樞紐,還是機械工業和紡織工業中心。人口約850萬(截至2002年12月)。平均氣溫: 1 月-9.3℃ , 7 月18.2℃。
主要城市
莫斯科――俄羅斯首都,全國最大城市,中央聯邦區首府,最大鐵路樞紐,全國政治、文化和經濟、交通中心。有著名的紅場和克里姆林宮。
克里姆林宮南側聖彼得堡――全國第二大城市,被譽為「北方之都」,西北聯邦區首府。地處波羅的海沿岸的綜合性工業中心。
葉卡捷琳堡――全國經濟第三大、人口第五大城市,烏拉爾聯邦區首府。地處歐亞大陸的交界處。
下諾夫哥羅德――全國人口第四大城市,伏爾加沿岸聯邦區首府。位於奧卡河和伏爾加河交匯處的重工業城市。
新西伯利亞――全國人口第三大城市,西伯利亞聯邦區的中心城市。位於西伯利亞大鐵路和鄂畢河的交匯處。
羅斯托夫――南方聯邦區首府,位於頓河的入海口。
行政區劃
聯邦區:
2000年5月13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法令,將把俄聯邦89個實體(共和國、邊疆區和州)按地域原則聯合成7個聯邦區,目的是鞏固國家統一,強化總統對地方的管理體制。這7個聯邦區分別為:以莫斯科為中心的中央區,以聖彼得堡為中心的西北區,以頓河羅斯托夫為中心的北高加索區(後改為南方區),以下諾夫哥羅德為中心的伏爾加河沿岸區,以葉卡捷琳堡為中心的烏拉爾區,以新西伯利亞城為中心的西伯利亞區和以哈巴羅夫斯克為中心的遠東區。(註:括弧內為各聯邦區中心)
中央聯邦區(莫斯科)
伏爾加沿岸聯邦區(下諾夫哥羅德)
西北聯邦區(聖彼得堡):
烏拉爾聯邦區(葉卡捷琳堡)
西伯利亞聯邦區(新西伯利亞)
北高加索聯邦區(頓河畔羅斯托夫)
俄羅斯聯邦現由89個聯邦主體組成:
(1)21個共和國:阿迪格共和國(阿迪格)、阿爾泰共和國、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布里亞特共和國、達吉斯坦共和國、印古什共和國、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卡爾梅克共和國-哈利姆格坦格奇、卡拉恰伊-切爾克斯共和國、卡累利阿共和國、科米共和國、馬里埃爾共和國、摩爾達維亞共和國、薩哈共和國(雅庫特)、北奧塞梯共和國、韃靼斯坦共和國(韃靼斯坦)、圖瓦共和國、烏德穆爾特共和國、哈卡斯共和國、車臣共和國、楚瓦什-恰瓦什共和國;
(2)6個邊疆區:阿爾泰邊疆區、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濱海邊疆區、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
(3)49個州:阿穆爾州、阿爾漢格爾斯克州、阿斯特拉罕州、別爾格勒州、布良斯克州、弗拉基米爾州、伏爾加格勒州、沃洛格達州、沃羅涅日州、伊萬諾沃州、伊爾庫茨克州、加里寧格勒州、卡盧加州、 堪察加州、克麥羅沃州、基羅夫州、克斯特羅馬州、庫爾干州、庫爾斯克州、列寧格勒州、利佩茨克州、馬加丹州、莫斯科州、摩爾曼斯克州、下諾夫哥羅德州、新西伯利亞州、鄂木斯克州、奧倫堡州、奧廖爾州、奔薩州、彼爾姆州、普斯科夫州、羅斯托夫州、梁贊州、薩馬拉州、薩拉托夫州、薩哈林州、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斯摩棱斯克州、坦波夫州、特維爾州、托木斯克州、圖拉州、秋明州、烏里揚諾夫斯克州、車里雅賓斯克州、赤塔州、雅羅斯拉夫爾州
(4)2個聯邦直轄市:莫斯科、聖彼得堡 ;
(5)1個自治州:猶太自治州;
(6)10個自治區:阿加布里亞特自治區、科米彼爾米亞克自治區、科里亞克自治區、涅涅茨自治區、泰梅爾(多爾干—涅涅茨)自治區、烏斯季奧爾登斯基布利亞特自治區、漢特—曼西自治區、楚科奇自治區、埃文基自治區 、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 。
節日
新年:1月1日
東正教聖誕節:1月7日
祖國保衛者日:2月23日(原蘇聯建軍節)
衛國戰爭勝利日:5月9日
國家主權宣言通過日(國慶日):6月12日
人民團結日:11 月4日(紀念莫斯科打敗波蘭入侵)
和諧和解日、十月革命節、軍人榮譽日:11月7日(原十月革命紀念日)
憲法日:12月12日
宇航節:4月12日(1962年蘇聯為紀念加加林首次太空航行而定)
謝肉節:謝肉節又名「狂歡節」,是俄羅斯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之一.舉辦謝肉節的時間在復活節過後的第八周,一共有七天,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名稱:第一天為迎節日,第二天為始歡日,第三天為大宴狂歡日,第四天為拳賽日,第五天為岳母晚會日,第六天為小姑子聚會日,第七天為送別日.人們會在謝肉節期間舉行各種娛樂活動,比如舉辦化裝晚會,跳假面舞等等.
國家政要
總統德米特里·阿納托利耶維奇·梅德韋傑夫(Д. Медведев;Dmitry Medvedev),2008年3月當選,2008年5月8日上任總統;總理弗拉基米爾·普京(Владимир Путин;Vladimir Putin),2008年5月8日上任。
俄羅斯(前蘇聯)時期領導人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
2.076萬億美元(2007年,世界國家和地區第7名)。人均GDP 14,600美元(世界國家和地區第55名)。
國內生產總值(名義)
1.14萬億美元(2007年,世界國家和地區第10名)。人均GDP 8,030美元。
基尼系數
0.405(2005年)
人類發展指數
0.802(高,2005年,世界國家和地區第67名)
國際域名縮寫
.ru
長途電話代碼
+7
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
勘察加火山,貝加爾湖,西高加索山區,喀山克里姆林宮建築群,費拉蓬特修道院,索洛韋茨基群島,聖彼得堡,諾夫哥羅德歷史古跡,基日島鄉村教堂。
[編輯本段]歷史
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以莫斯科大公國為中心,逐漸形成多民族的封建國家。1547年,伊凡雷帝改大公稱號為沙皇。1721年,彼得大帝改國號為俄羅斯帝國。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廢除農奴制。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成為軍事封建帝國主義國家。1917年2月,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專制制度。1917年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聯邦、外高加索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後擴大至16個加盟共和國)。1990年6月12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高蘇維埃發表《國家主權宣言》,宣布俄羅斯聯邦在其境內擁有「絕對主權」。1991年8月,蘇聯發生八一九事件。9月6日,蘇聯國務委員會通過決議,承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個加盟共和國獨立。12月8日,俄羅斯聯邦、白俄羅斯、烏克蘭三個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在別洛韋日簽署《獨立國家聯合體協議》,宣布組成「獨立國家聯合體」。12月21日,除波羅地海三國和喬治亞外的蘇聯11個加盟共和國簽署《阿拉木圖宣言》和《獨立國家聯合體協議議定書》。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舉行最後一次會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至此,蘇聯解體,俄羅斯聯邦成為完全獨立的國家,並成為蘇聯的唯一繼承國。1993年12月12日,經過全民投票通過了俄羅斯獨立後的第一部憲法,規定國家名稱為「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意義相同。
現代一般認為俄羅斯的歷史應追溯至莫斯科大公國的建立為始。但是在俄羅斯境內,自遠古就有人類居住。
6世紀,東斯拉夫人逐漸向俄羅斯的歐洲部分等地區遷徙。862年,以留里克為首的瓦朗幾亞人征服東斯拉夫人,建立留里克王朝。882年,建立了基輔羅斯。12世紀分裂為若干獨立公國。1237年蒙古軍隊入侵,建立欽察汗國。
莫斯科建於1147年,弗拉基米爾大公尤里·多爾戈魯基是其奠基人。他頭戴戰盔、身披鐵甲、左手持盾、雙腿跨馬的紀念像一直矗立在莫斯科市中心特維爾大街中段莫斯科市政府前面的廣場上。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稱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宮,莫斯科大公國逐漸發展為東北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中心,領導其他公國擺脫了蒙古韃靼的統治,使俄羅斯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俄羅斯1000多年的歷史上,除了240年的韃靼統治以外,只有兩個王朝。第一個王朝是留利克王朝,建於公元9世紀。上述基輔羅斯時期,就是留利克王朝開始。1598年伊凡四世(雷帝)的兒子費多爾去世後,留利克王朝絕嗣,統治俄國700多年的留利克王朝從此覆滅。
擴張歷史
中世紀後期俄羅斯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國並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帝國,並從15世紀起開始向亞洲擴張。在歷代沙皇的領導下,俄羅斯帝國在18世紀開始現代化並到處擴張,成為歐洲列強之一,並從(中國)大清掠奪了15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包括外東北、庫頁島和新疆西部。然而20世紀初開始,俄國的實力開始下降,人民也對現狀日漸不滿。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俄國在軍事上的慘敗以及之後的內戰,十月革命終於在1917年爆發。
羅曼諾夫王朝
1605年,戈杜諾夫突然死亡,俄羅斯天下大亂,進入一個「混亂時代」。直到下諾夫哥羅德的米寧和波扎爾斯基率領民兵把波蘭侵略軍趕出莫斯科以後,這一動盪時期才終於結束。1613年貴族們推舉伊凡四世的親戚、16歲的米哈伊爾·羅曼諾夫為新沙皇,建立了羅曼諾夫王朝。這個王朝經歷了18個沙皇的統治,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17年發生的俄國二月革命中被推翻。
俄羅斯帝國
17世紀時,歐洲許多國家發展迅速,而俄國農奴制度還在盛行。為了效法西方,彼得一世在1697年派遣使團赴西歐考察,自己也化名隨團出訪,回國後實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彼得一世改革,在政治、軍事、經濟、科學文化各方面提高了俄羅斯的實力。1721年,彼得一世宣布俄羅斯為帝國。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領土空前膨脹,被稱為「帝國的黃金時期」。
俄國臨時政府
資產階級二月革命後,由克倫斯基以及其他一些社會革命黨、立憲民主黨人控制,組成了俄羅斯臨時政府。此政府受到原支持沙皇的保皇黨和支持列寧、里昂·托洛茨基的共產黨的兩面攻擊,政府對兩種反對勢力均採取嚴厲鎮壓政策。該政府統治期間行政腐敗,經濟崩潰,仍參加帝國主義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因此不得人心,最後在1917年俄歷十月被布爾什維克革命推翻,克倫斯基出逃國外,一些領導人被捕或出逃。俄國內戰之後,布爾什維克取得政權。
蘇聯時期
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勝利,列寧領導的俄國布爾什維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勞動人民當家做主的政權。十月革命勝利後,俄國退出一戰。十月革命之後的半年,一方面蘇維埃政權在全國建立。另一方面,簽訂了《布列斯特和約》與德國妥協。保衛了蘇維埃政權。但是帝國主義國家發動聯合武裝干涉,並且支持高爾察克、鄧尼金、尤登尼奇等白衛軍發動武裝叛亂。蘇俄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英勇的在以列寧為核心的布爾什維克黨的堅強領導下,紅軍勝利。為了加強各民族人民的團結建設社會主義,俄羅斯聯邦、外高加索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於1922年底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1928~1937年,蘇聯先後勝利的完成了第一、第二個五年計劃,其重點是發展重工業和國防工業,蘇聯建立了獨立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蘇聯由落後的農業國轉俄羅斯聯邦國徽變為強盛的工業國。蘇聯成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業強國。國防實力大大加強,人民的生活大大提高,教育科學文化事業成績輝煌。1941年6月22日至1945年5月8日是偉大的衛國戰爭時期,蘇聯人民打敗了兇殘的法西斯德國為首的軸心國集團的侵略,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蘇聯的歷屆領導人還有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契卡年科、戈爾巴喬夫等。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魯曉夫上台後,實施改革。主要針對斯大林時代存在的弊端進行在政治經濟方面進行一些改革。改革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斯大林模式但是並未從根本上改變蘇聯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而且赫魯曉夫改革缺乏科學周密的計劃。六十年代之後,改革矛盾日益突出,導致改革失敗,1964年,赫魯曉夫下台。勃列日涅夫時期的改革:勃列日涅夫自20世紀60年代中期繼續改革,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蘇聯的綜合國力特別是軍事實力達到頂峰,蘇聯與美國差距縮小,蘇聯在全球與美國爭奪世界霸權。但是70年代中期之後改革停滯,經濟發展逐步減緩,蘇聯在政治社會經濟各個方面矛盾逐步積累,為日後蘇聯的劇變和解體埋下了隱患。安德羅波夫雖然想挽救
『貳』 俄羅斯有哪些值得推薦的歷史片為什麼
俄羅斯值得推薦的歷史片有
自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電影涉及戰爭片的可謂少之又少,更多的是將精力投入到愛情和科幻上,但讓人失望的俄羅斯電影就像勝產的伏特加一樣好像被定了性,20多年時間幾乎就沒有能讓人印象深刻的佳作,而說起俄羅斯電影,可能更多人能想到的也多是場面宏大的蘇聯戰爭電影,但《斯大林格勒》,則是罕見的採用了以小人物的故事講述大背景的戰爭之殤。文/夢里詩書
『叄』 俄羅斯有幾大歷史戰爭
1、俄土戰爭,是指17-19世紀俄國與奧斯曼土耳其之間為爭奪高加索、巴爾干、克里米亞、黑海等進行的一系列戰爭,其中重要的有10次。
2、大北方戰爭(1700~1721),又稱為第二次北方戰爭,是俄國為了奪取波羅的海的出海口及與瑞典爭霸的戰爭。戰爭的結果是俄國從此稱霸波羅的海,而瑞典則從此衰退,由歐洲列強的名單上消失。
3、拿破崙戰爭 1814年3月31日,打敗了拿破崙的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親率反法同盟軍隊進入巴黎。但是,這次勝利也給俄羅斯帝國帶來了隱患,許多參加戰爭的貴族軍官受到美國和法國大革命的啟發。
4、日俄戰爭國內危機發展。1905年工人和平請願被鎮壓,全國抗議浪潮此起彼伏,埋下了革命的種子。這次革命被列寧稱作是「十月革命的一次預演」。
5、俄羅斯-喬治亞戰爭,是2008年8月8日至18日,喬治亞和俄羅斯為了爭奪南奧塞梯的控制權而爆發的戰爭。在國際各方的調停下,喬治亞和俄羅斯分別於8月15日和16日在停火協議上簽字,俄軍於8月18日開始撤離喬治亞,戰爭結束。
6、俄國十月革命,又稱紅十月、十月起義、彼得格勒武裝起義或布爾什維克革命,獲勝的蘇聯紅軍一方稱之為「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俄國工人階級在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聯合貧農所完成的偉大的社會主義革命,是1917年俄國革命中第二個、也是最後的重要階段。
(3)俄羅斯著名的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早期歷史
俄羅斯民族的祖先是成長於東歐平原的東斯拉夫人的一支。俄羅斯民族是一個善於流動的民族,索洛維約夫稱之為具有「液態因素」。
作為東斯拉夫人的一支,早期的俄羅斯人生活在西起德涅斯特河、東到第聶伯河以及黑海北岸的廣袤的東歐平原上。這塊土地的地理概貌是:森林與沼澤交錯、河流縱橫、土質以砂質黏土為主,同時遠離海洋、與大草原連接。
在公元初,東斯拉夫人還保留著氏族制,每個部落由幾個氏族組成。他們砍伐森林,平整土地,從事耕作,集體飼養牲畜,狩獵和打魚,一切問題由氏族大會決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俄羅斯歷史
『肆』 多棱宮見證了俄羅斯哪些歷史事件
幾個世紀以來,多棱宮見證了俄羅斯國家生活中的一些最重要的事件。伊凡三世大公在此接見了自己勇敢的同僚、貴族及使節,當時僅獎賞就耗銀400普特。在多棱宮里舉行過盛大的外國使節招待會,召開過全俄縉紳大會,伊凡雷帝在此慶祝喀山並入俄羅斯,而彼得一世在此慶祝過波爾塔瓦戰役的勝利。鮑里斯·戈杜諾夫在此隆重地接待了自己女兒的未婚夫——丹麥王子約翰。人們這樣描寫當時的隆重場景:「皇帝和皇後站在豪華的華蓋下,身著長長的紫紅袍,袍子上精巧地嵌入了很大的珍珠和寶石,在皇冠和衣肩上價值連城的寶石閃閃發光。」
在多棱宮,烏克蘭的首領赫梅爾尼茨基的使臣向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依洛維奇沙皇轉達了烏克蘭人民「向偉大的俄羅斯沙皇臣服」的意願。
每個被邀請來的人都按官銜高低排座位:官銜越高,離沙皇越近。客人越重要,會見儀式就越豪華。
中央石柱的周圍是個小櫃櫥,包著鮮艷絲綢的櫥架上放著昂貴的餐具:金制和銀制的碗閃閃發光;光玉髓的、碧玉的和琥珀的酒盅流光溢彩;裝飾有艷麗的搪瓷和寶石的勺子、酒杯及祈禱健康的酒器像童話中的小船排成一排。
桌子上是各國使節贈送的稀奇玩意,如德國的大象鍾、做成雪豹和獅子形狀的器皿、香爐、滑稽的酒杯——一切都說明了主人的富有與好客。16世紀的奧地利大使克諾本切爾這樣寫道:「我們看到很多巨大的金色器皿,這是人類智力所無法想像的。器皿多得30輛維也納板車都難以裝下。」
多棱宮的宴會一般都持續得很久,有時是五六個小時。「沙皇時不時地祝某人健康。那個人就要起立,然後是其他人。鞠躬後,再坐下。」丹麥大使烏爾費爾德計算過,在參加伊凡雷帝的宴會時,他起立達65次之多。
夜幕降臨,多棱宮里燈火輝煌。燈火閃耀下,牆上的壁畫那不太鮮艷的色彩也進發出了熱情,好像顫動的火苗賦予它們以生命。只有那時讓人覺得,走人多棱宮的是偉大的先輩——莫諾馬赫皇權的繼承人。
『伍』 紅場與俄羅斯歷史發展中的重大事件
紅場是俄來羅斯首都莫斯科源市中心的著名廣場,位於莫斯科市中心,西南與克里姆林宮相毗連。原是前蘇聯重要節日舉行群眾集會和閱兵的地方。西側是克里姆林宮,北面為國立歷史博物館,東側為百貨大樓,南部為瓦西裡布拉仁教堂。臨莫紅場的地面很獨特,全部由條石鋪成,在紅場的西側是列寧墓和克里姆林宮的紅牆及三座高塔,在列寧墓與克里姆林宮紅牆之間,有12塊墓碑,包括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捷爾任斯基等前蘇聯政治家的墓碑。紅場南邊是莫斯科最經典象徵的瓦西里大教堂;北側是國家歷史博物館,建於1873年,也是莫斯科的標志性建築。附近還有為紀念二戰勝利50周年而建造的二戰英雄朱可夫元帥的雕像,以及無名烈士墓。東面是世界知名十家百貨商店之一古姆商場。斯科河。列寧陵墓位於靠宮牆一面的中部。墓上為檢閱台,兩旁為觀禮台。紅場上的每一個建築都與著名的歷史事件有關的!希望你能採納,謝謝.
『陸』 俄羅斯歷史
其實兩位熱心網友給你的答案都不錯
只是我看這眼睛有點暈
俄羅斯歷史:
大致分為
早期時期
基輔羅斯時期
蒙古入侵時代
莫斯科大公國崛起
羅曼諾夫王朝,這個王朝經歷了18個沙皇的統治,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17年發生的俄國二月革命中被推翻。
之後就是蘇俄時期
一直到1991解體俄羅斯共和國成立
你這樣捋過來就清楚他們寫的那些都是什麼了
不過有幾個俄羅斯歷史重要的點
1早期時代實際各種發展,和很多民族以及他們建立的文明和小政權都不見了,只要記住俄羅斯人是斯拉夫人。並且斯拉夫人和北歐人都有淵源。
2基輔羅斯要記住最重要他們接受了東正教洗禮,2008年今年紀念羅斯受洗的活動正在基輔進行,俄羅斯接受繼承的傳統正是東正教傳統。並且雙頭鷹的標志來自拜占庭。之後成為他們的國徽。
3蒙古入侵,你要牢牢記住,蒙古入侵使得俄羅斯在內的整個斯拉夫民族存在地區的文明進程被打斷,被延誤。整個地區籠罩在落後之中,這種文明發展的延誤一直到近代才趕上的趨勢。一直落後的根源,蒙古入侵絕對是一項。
4莫斯科大公國,崛起實際使得基輔羅斯的真正繼承人不在是位於平原包圍,缺乏地理保護容易受攻擊的烏克蘭的基輔,而是逐漸的開始變為莫斯科。伊凡一世開始,到伊凡四世成沙皇,莫斯科的崛起完成了。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稱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宮,莫斯科大公國逐漸發展為東北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中心,領導其他公國擺脫了蒙古韃靼的統治,使羅斯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這也成為了俄羅斯獨立形成的另一里程碑。
5羅曼諾夫王朝,有四個沙皇需要你注意一下。分別是彼得一世,葉卡捷琳娜大帝,亞歷山大一世·巴甫洛維奇,以及亡國之君尼古拉二世
彼得一世是強國之始,從他開始俄羅斯發展,俄羅斯面貌一新,俄羅斯人至今紀念的強國始祖;
葉卡捷琳娜大帝,這個德國嫁過來的強悍女王,帶來了開明專制,不僅僅給俄羅斯帶來了更多領土,也為俄羅斯帶來更多文明,這些文明不止來自女王本人和伏爾泰、狄德羅等法國思想家交往的密切,更是直接贊助了俄羅斯科學院。著名數學家歐拉曾經長期得到她的支持,俄羅斯很多科學傳統有她種下的種子。相比她帶來的這些,她為帝國搶下領土的貢獻,為帝國奠定今日版圖更是使得她有大帝之稱。俄羅斯歷史僅有她與彼得兩位。
這個時期的俄羅斯成為名副其實的歐洲最強國家之一
亞歷山大一世·巴甫洛維奇,贏得了和瑞典、土耳其的戰爭,奪得芬蘭和高加索的領地。1812年擊退拿破崙對俄羅斯的遠征。1814年率領俄羅斯軍隊進擊到巴黎。不久活躍在維也納會議上,作為有力的領導人之一,結成神聖同盟。
俄羅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幾乎見證了俄羅斯近代最重要的大事,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他雖然十月革命之後被殺了全家,但是被普遍認為是值得同情的人。
蘇聯時期,列寧,斯大林 赫魯曉夫 勃列日涅夫,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這幾個人捋過來就好了
當然我寫的很不詳細
你湊合看把
『柒』 蘇聯的重要歷史事件有哪些
斯大林時期
在斯大林的領導下,蘇聯共產黨對蘇聯的經濟生產方式進行了大改造,並把蘇聯改造成了一個重工業和軍事上的強國,這就是「斯大林模式」。但斯大林錯誤地發動的大清洗運動(肅反運動)使得一大批無辜的幹部群眾受到錯誤的制裁,出現了大批冤假錯案,為蘇聯的建設事業及應對外部敵對勢力都帶來了重大損失。一部分人認為大清洗是斯大林故意發動的大屠殺,但另一部分觀點認為這是斯大林錯誤估計了國內形勢而導致的不幸的錯誤決策。無論原因為何,這都暴露了當時蘇聯黨政體制中缺乏對民主集中制的堅持和維護,領導人個人權力過大而缺乏制約的問題。導致錯誤未能及時制止。 1932年至1933年間,烏克蘭大飢荒爆發,使250萬到480萬人死亡,當時蘇聯推行的農業集體化政策部分加劇了飢荒的蔓延。烏克蘭獨立後,許多政治家和學者認為1932年-1933年大飢荒是蘇聯對烏克蘭的種族清洗和種族滅絕。 斯大林
20世紀30年代開始,西方採用「綏靖政策」安撫希特勒,並姑息納粹德國吞並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同意納粹德國在東歐和中南歐自由行動,使得蘇聯覺得西方國家企圖將法西斯「禍水東引」。 蘇聯在多次提出和英法結盟建立歐洲共同防禦體系而不果,英法卻相繼同德國發表了帶有互不侵犯性質的《英德宣言》和《法德宣言》;與此相反,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卻多次向蘇聯提出希望改善彼此關系。此後,在1939年,蘇聯採取「禍水西推」的策略和德國結盟秘密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二戰爆發後,按照該條約劃分的勢力范圍,蘇聯以「建立防止德國入侵的東方戰線」的名義,出兵與德國瓜分波蘭,攻打芬蘭並佔領東歐部分地區。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被強行並入蘇聯,此舉加速了其周邊國家向法西斯軸心的靠攏,也使得蘇聯在二戰初期頗不得人心。(參考條目:冬季戰爭、卡廷慘案)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對蘇聯發動了突然進攻,蘇聯紅軍在戰爭初期嚴重失利,蘇軍遭受重大軍事損失,在開始的頭一周蘇軍就損失了九百架飛機、幾千門火炮、一千多輛坦克與幾十個正規師。之後,蘇德戰場成為歐洲大陸的主戰場。1943年初,蘇軍經過頑強抵抗,獲得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後,蘇軍才在戰場上掌握了主動。到了1945年5月,蘇聯紅軍攻佔了納粹德國首都柏林,希特勒自殺,歐洲戰事結束。1945年8月8日,蘇聯紅軍對日宣戰,出兵中國東北和朝鮮北部,全殲日本關東軍。 1941年秋天,德國大軍攻到莫斯科西北近郊,當時蘇聯政府與各國使節轉到南方現在的薩馬拉市。11月7日當天,蘇聯領導人斯大林抵達被圍困的莫斯科市並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典禮,所有校閱部隊在典禮後立即開赴戰場。此活動振奮人心。當年蘇聯政府將此悲壯儀式拍成記錄片在各地播放,在二戰時對團結國家民心發揮了極大效果,為蘇聯爭取最後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44年10月,蘇聯強行吞並中國外蒙古西北部的唐努烏梁海地區。 1945年,蘇聯與中華民國代表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外蒙古獨立. 戰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立、丘吉爾發表著名的鐵幕演說令蘇聯倍感威脅,相對地成立華沙公約組織。冷戰對峙局面最終形成。
赫魯曉夫時期
1953年,斯大林逝世。蘇聯共產黨高層領導人之間進行了幾年的政治斗爭,最後赫魯曉夫在打倒貝利亞、馬林科夫等政敵後成為了蘇聯最高領導人。此後,蘇聯進入赫魯曉夫時期,也標志著美蘇爭霸開始。 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中大肆批判斯大林,之後全面修正斯大林的政策。雖然他糾正 赫魯曉夫
了斯大林執政時期的許多錯誤,釋放了大量錯劃政治犯,為近2000萬人恢復了名譽,取消了官僚幹部的一些不正常的特權以及「特殊津貼」。但是他不顧客觀實際,對斯大林時期的許多功績也進行全盤否定,造成了蘇聯乃至整個國際共運內部的思想動盪和混亂。另外,赫魯曉夫在對外問題上具有大國沙文主義的思想傾向,在對待兄弟黨兄弟社會主義國家的問題上,始終以「老子黨」的身份自居,干涉別國內政,這嚴重敗壞了蘇聯在國際上和國際共運內部的形象。(參考條目:布拉格之春、匈牙利十月事件、波蘭十月事件) 赫魯曉夫主張東西方緩和,以避免核戰爭。對外主張「三和路線」,即和平共處、和平競爭、和平過渡。他多次訪問美國等西方國家,但他的對外政策仍然導致美蘇核對抗,曾策劃了第二次柏林危機、古巴導彈危機等事件。 赫魯曉夫時期,蘇聯在航天領域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在人造衛星和載人航天方面遠遠領先於美國。(參考條目:加加林、東方1號)
勃列日涅夫時期
1964年,赫魯曉夫下台,勃列日涅夫成為最高領導人,蘇聯進入勃列日涅夫時 勃列日涅夫
期。 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後,對赫魯曉夫的「改革」中不適當的部分進行了更改,否定了赫魯曉夫的「三和路線」,對外實行強硬路線,行「主權有限論」,在中蘇邊界陳兵百萬,還派兵進駐蒙古,甚至在珍寶島與中國軍隊激戰。他聲稱當華沙條約成員國的社會主義政權受到威脅時,蘇聯可以進行武力干涉,此為著名的勃列日涅夫主義。他1968年派軍隊侵略捷克斯洛伐克。1979年,由於阿富汗新政府取消了親蘇聯的政策,他發動了阿富汗戰爭,成為導致蘇聯衰落和最終解體的重要因素之一。勃列日涅夫糾正了赫魯曉夫對斯大林的過度批判,但是他的思想與政策過度僵化,導致矯枉過正,反而使蘇聯國家與社會喪失了改革與進步的活力。 勃列日列夫統治中期,即1975年,蘇聯國力達到巔峰,國民生產總值由美國的23%上升至53%,核力量也由美國的六分之一上升至超過美國,成為與美國平起平坐的超級大國。但是在勃列日涅夫執政後期,國民經濟因為蘇聯式福利政策和軍費開支巨大而滑坡,尤其是農業生產連年下降,蘇聯對東歐國家的控制力也迅速削弱,蘇聯變得外強中干,國庫空虛,國力下降。勃列日涅夫大搞裙帶關系,黨內腐敗愈演愈烈,高級幹部成了特權階層。他曾有句經典名言:「靠工資誰也活不了」,在其這種暗示的影響下,腐敗像癌細胞在蘇聯共產黨內擴散,埋下了蘇聯共產黨瓦解的種子。
安德羅波夫時期
安德羅波夫
1982年11月10日,長期統治蘇聯的勃列日涅夫去世,由原克格勃主席安德羅波夫繼任為蘇聯最高領導人,在安德羅波夫執政一年零三個月期間,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工作,大刀闊斧地進行人事調整,為發展國民經濟和提高人民福利事業方面取得的進展作出了貢獻。在整頓勞動紀律和完善經濟機制的試驗方面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效,在這方面採取的措施獲得了蘇聯群眾的支持。但由於健康原因未允許他完成這一任務。1984年2月9日,安德羅波夫因長期腎病逝世,終年69歲。
契爾年科時期
契爾年科
安德羅波夫去世後,接替擔任蘇聯領導人的是73歲的契爾年科。 當時從契爾年科的年齡、健康狀況和威望來看,顯然具有過渡性質。他執政僅13個月,雖然未能改善蘇聯國內外面臨的困境,但保持了蘇聯政局的穩定,做了一些具體工作。在他執政期間強調政策的繼承性,因此基本上保持了安德羅波夫時期的對內對外政策,首先在經濟方面,主張對蘇聯的整個經濟體制進行認真的改造,提出完善經濟活動,改革管理形式和方法、將國民經濟變成一種高效率的有條不紊的機制。指出,經濟試驗的實質在於給企業更多的權利,提高企業的責任感,擺脫中央過多的監督。
戈爾巴喬夫時期
1982年,勃列日涅夫去世,其後繼任的安德羅波夫及契爾年科皆在上任不到兩年便病逝。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蘇聯進入戈爾巴喬夫時期。 1988年戈爾巴喬夫宣布蘇聯將放棄勃列日涅夫主義,減少對東歐國家內政的干涉(特別是停止了武力干預),他的發言人將這個政策戲稱為「辛納屈主義」。這個政策導致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於1989年內發生了一系列劇烈的「政治地震。 戈爾巴喬夫在經濟改革受挫,進展緩慢的情況下轉向政治改革,在國內實行經濟重建和開放性政策,對所謂「歷史錯誤」進行「清算」。但他的「改革」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後果。隨著中央權力的下放,各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開始尋求更大的自主權力。隨著所謂「開放性」的日益深入,蘇聯和蘇共的一些歷史錯誤被提出和糾正,但是更多遇到的是敵對勢力對蘇聯及蘇共歷史的故意抹黑。戈爾巴喬夫卻放任這種抹黑行為的擴大,最終導致了蘇共黨內和蘇聯社會的思想混亂。 隨著東歐劇變,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政府也紛紛效法東歐諸國,意圖脫離蘇聯而獨立。1991年8月24日,蘇聯第二大加盟共和國烏克蘭宣布獨立。蘇聯開始走向解體。之後,俄羅斯總統葉利欽下令宣布蘇共為非法組織,並限制其在俄羅斯境內的活動。在1991年年底,他聯同白俄羅斯及烏克 戈爾巴喬夫
蘭的總統在白俄羅斯的首府明斯克簽約,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從建立一個類似英聯邦的架構來取代蘇聯。蘇聯其他加盟國紛紛響應,離開蘇聯,蘇聯在此時已經名存實亡。 1991年12月25日,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宣布辭職,將國家權力移交給俄羅斯總統葉利欽。12月25日晚,蘇聯國旗從克里姆林宮上空緩緩降下。12月26日,最高蘇維埃自我解散,標志著蘇聯不再存在。而蘇聯的解體,標志著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瓦解。 對戈爾巴喬夫的評價存在巨大爭議。一部分西方政客、學者和部分俄羅斯右翼人士認為他是有膽略的改革者。但隨著蘇聯解體惡果逐漸顯現,很多前蘇聯地區人民將戈爾巴喬夫視作導致蘇聯解體和國家悲劇的罪人。 參見:蘇聯解體、八一九事件
『捌』 材料一反映了俄國歷史上哪一重要歷史事件
【俄國1861年改革.】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被迫簽署法令.法令規定,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農奴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但是必須出錢贖買這塊份地. 材料二:亞歷山大二世在俄國國務會議最後審查改革方案時說:「諸位會深信,凡能夠維護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請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俄國歷史上哪一重大歷史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說明這一事件為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條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材料二說明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事件對俄國產生了什麼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俄國1861年改革. (2)解放農奴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自由勞動力;農民贖買份地的贖金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本. (3)俄國1861年改革主要是為了維護地主利益和沙皇的統治. (4)俄國1861年改革有利於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俄國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
『玖』 俄羅斯的歷史事件有那些
留里克王朝建立,弗拉基米爾大公引進東正教,蒙古人入侵,伊萬三世光復羅斯,版伊萬四世改革,混亂時代權,彼得大帝改革,葉卡捷琳娜女皇擴張,1812年打敗拿破崙,十二月黨人起義,1861年改革,第一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衛國戰爭,蘇聯解體,普京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