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歷史上著名的歷史學家有哪幾位
有司馬遷、班固、陳壽、范曄、司馬光等。
1、司馬遷
司馬遷(前年或前135年-不可考) ,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西漢史學家、散文家。
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了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
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2、班固
班固(32年—92年),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出身儒學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為當時著名學者。
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歲即能屬文,誦詩賦,十六歲入太學,博覽群書,於儒家經典及歷史無不精通。
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過世,班固從京城洛陽遷回老家居住,開始在班彪《史記後傳》的基礎上,與其弟班超一同撰寫《漢書》,後班超投筆從戎,班固繼續撰寫,前後歷時二十餘年,於建初中基本修成。
漢和帝永元元年(89年),大將軍竇憲率軍北伐匈奴,班固隨軍出征,任中護軍,行中郎將,參議軍機大事,大敗北單於後撰下著名的《封燕然山銘》。後竇憲因擅權被殺,班固受株連,死於獄中,時年六十一歲。
班固一生著述頗豐。作為史學家,《漢書》是繼《史記》之後中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前四史」之一;
作為辭賦家,班固是「漢賦四大家」之一,《兩都賦》開創了京都賦的範例,列入《文選》第一篇;
同時,班固還是經學理論家,他編輯撰成的《白虎通義》,集當時經學之大成,使讖緯神學理論化、法典化。
3、陳壽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
陳壽少時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
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蜀降晉後,歷任著作郎、長廣太守、治書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職。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
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後,陳壽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
此書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前四史」。
4、范曄
范曄(398—445年),字蔚宗,南陽順陽(今河南省淅川縣)人,南朝宋官員、史學家、文學家,東晉安北將軍范汪曾孫、豫章太守范寧之孫、侍中范泰之子。
出身士族家庭,博覽群書。元熙二年(420年),宋武帝劉裕即位後,出任冠軍長史,遷秘書丞、新蔡太守;
元嘉九年(432年),得罪司徒劉義康,貶為宣城太守,開始撰寫《後漢書》,遷寧朔將軍。
元嘉十七年(440年),投靠始興王劉浚,歷任後將軍長史、南下邳太守、左衛將軍、太子詹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隨從孔熙先擁戴彭城王劉義康即位,事敗被殺,時年四十八歲。
一生才華橫溢,史學成就突出。著作《後漢書》,博採眾書,結構嚴謹、屬詞麗密,與《史記》《漢書》《三國志》並稱「前四史」。
5、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實,號迂叟,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夏縣)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自稱西晉安平獻王司馬孚之後代。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進士及第,累遷龍圖閣直學士。宋神宗時,反對王安石變法,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贈太師、溫國公,謚號文正。
名列「元祐黨人」,配享宋哲宗廟廷,圖形昭勛閣;從祀於孔廟,稱「先儒司馬子」;從祀歷代帝王廟。
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司馬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司馬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陳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范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班固
㈡ 當代著名的歷史學家有哪些
陳寅恪(1860——1969)江蘇義寧(今修水縣)人,是中國現代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代表作是《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元白詩箋證稿》,倡導為人治學當有「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
郭沫若(1892—1978),四川樂山人,原名開貞,我國著名文學家、戲劇家、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著有《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甲骨文字研究》主張用科學的歷史觀點研究和解釋歷史,是中國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開創者,造就了一個唯物史觀的中國古代文化體系。
範文瀾(1893—1969),浙江紹興人,我國著名歷史學家。著有《文心雕龍講疏》《中國通史簡編》《中國近代史》《太平天國革命運動》《漢奸劊子手曾國藩》等,帶有黨性政治色彩的馬克思主義歷史觀。
顧頡剛(1893—1980),原名誦坤,字銘堅,江蘇蘇州人。著名史學研究家,在《詩經》《尚書》以及史前史階段頗有研究,曾發表論文《戰國秦漢間人的造偽與辨偽》、《漢代學術史略》、《王肅的五帝說及其對於鄭玄的感生說與六天說的掃除工作》、《三統說的演變》、《漢代以前中國人的世界觀念與域外交通的故事》、《禪讓傳說起於墨家考》、《夏史三論》、《九州之戎與戎禹》、《鯀禹的傳說》等篇。是現代古史辨學派的創始人,也是中國歷史地理學和民俗學的開創者,是中國近代學術發展史上有著重要影響的一位學者。
錢穆 (1895~1990)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江蘇省無錫人。中國現代歷史學家,代表作有《先秦諸於系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中國文化史導論》、《文化學大義》、《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國歷史精神》、《中國思想史》、《宋明理學概述》、《中國學術通義》和《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等。是中國近現代史學史上儒家人文主義史學家的代表,他從歷史的人文性和人文科學認識的獨特性對歷史認識問題作了闡述。錢穆力圖把傳統史家從事考據所揭示的個別事實的真實構成一個前後連貫、有因有果的時間序列,力求從時間上把歷史綜合為一個發展的整體,著眼於從歷史發展的連續性、統一性上去考察。
傅斯年(1896——1950)初字夢簪,字孟真,山東聊城人。中國現代著名的歷史學家,教育家,語言學家。主要著作有:《東北史綱》《性命古訓辨證》《古代中國與民族》《古代文學史》發表論文百餘篇,主要有:《夷夏東西說》、《論孔子學說所以適應於秦漢以來的社會的緣故》、《評秦漢統一之由來和戰國人對於世界之想像》等。「史學本是史料學」是傅氏史學思想的最基本點,應建設絕對客觀的歷史學。
翦伯贊(1898—1968),湖南桃源人,維吾爾族,著名歷史學家。著有《歷史哲學教程》《中國史綱》先秦、秦漢部分,唯物史觀派的代表人物。
呂振羽(1900—1980),湖南邵陽人,著名歷史學家。著有《簡明中國通史》、《中國民族簡史》等,唯物史觀派的代表人物。
雷海宗 (1902~1962)字伯倫,河北省永清縣人。中國歷史學家,著有《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西洋文化史綱要》等。雷海宗認為真正的史學不是繁瑣的考證或事實的堆砌,於事實之外須求道理,要以哲學的眼光,對歷史作深刻透徹的了解。
侯外廬(1903—1987),山西平遙人,著名歷史學家。著有《中國古代社會史論》、《中國古代思想學說史》、《中國思想通史》(與杜國庠、趙紀彬、邱漢生合著,五卷)等,著重對歷史做整體研究,在思想史領域取得突出成果,唯物史觀派的代表人物。
吳晗(1909~1969) 原名吳春晗,字辰伯浙江省義烏人。 中國歷史學家,著有《歷史的鏡子》、《史實與人物》、《朱元璋傳》、《胡惟庸黨案考》、《〈金瓶梅〉的著作時代及其社會背景》、《明代之農民》等文,頗受當時史界名流青睞,帶有實用史學的觀念。
黃仁宇(1918——2000)美籍華裔,祖籍湖南長沙,《萬曆十五年》《中國大歷史》《赫遜河畔談歷史》《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放寬歷史的眼界》《十九世紀明代之財政與稅收》。他的「將宏觀及放寬視野這一觀念導引到中國歷史研究里去」從而高瞻遠矚地考察中國歷史的「大歷史」觀,在史學界影響深遠。
㈢ 著名的歷史學家
古代
司馬遷(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史記》
班彪(3年~年),中國東漢史學家
班固(32年~92年),《漢書》
陳壽(233年~297年),《三國志》
范曄(398年~445年),《後漢書》
劉知幾(661年~721年),《史通》
杜佑(735年~812年),《通典》
司馬光(1019年~1086年),《資治通鑒》
鄭樵(1104年~1162年),《通志》
洪邁(1123年~1202年),《容齋隨筆》
周去非(1135年~1189年),《嶺外代答》
趙汝適(Zhao Rukuò 1170年~1228年,《諸蕃志》
馬端臨(1254年~1324年),《文獻通考》
汪大淵(1311年~ 1350年),《島夷志略》
李贄 (1527~1602),《史綱評要》
張燮(1574年~1640年),《東西洋考》
顧炎武(1613年~1682年) 《日知錄》、《肇域志》
王夫之(1619年~1692年) 讀通鑒論
王鳴盛(1722年~1797年),《十七史商榷》
趙翼(1727年~1814年),《二十二史札記》
錢大昕(1728年~1804年),《二十二史考異》
章學誠(1738年~1801年),《文史通義》
近現代
王韜(1828~1897年),《法國志略》、《普法戰紀》、《法蘭西志》、《美利堅志》、《日本通中國考》、《琉球朝貢考》、《法越交兵記》、《西古史》、《西事凡》
夏曾佑(1863年~1924年),《中國古代史》
梁啟超(1873年~1929年),《新史學》《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清代學術概論》
王國維(1877年~1927年)
柳詒徵(1880年~1956年) 《國史要義》
陳垣(1880年~1971年),《元也里可溫考》《元西域人華化考》《校勘學釋例》《通鑒胡注表微》
顧頡剛(1893年~1980年),《古史辨》,「層累地造就古史」學說提出者
陶希聖(1899~1988),《八十自序》《中國社會現象拾零》
黃現璠(1899年~1982年)《廣西壯族簡史》《唐代社會概略》《宋代太學生救國運動》《壯族通史》
馮承鈞(1887年~1946年),《成吉思汗傳》《中國南洋交通史》《高昌城鎮與唐代蒲昌》《景教碑考》
陳寅恪(1890年~1969年) 《柳如是別傳》《唐代政治史述論稿》《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元白詩箋證稿》
胡適(1891年~1962年)
郭沫若(1892年~1978年)
呂思勉(1884年-1957年),錢穆之師。著作《白話本國史》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中國通史。
錢穆(1895年~1990年),《國史大綱》
傅斯年(1896年~1950年)
郭廷以(1904年~1975年),《近代中國史綱》《近代中國史事日誌》《太平天國史事日誌》
張蔭麟(1906年~1942年)
勞干(1907年~2003年)
譚其驤(1911年~1992年),《中國歷史地圖集(8卷)》
全漢升(1912年~2001年)
吳晗 (1909年~1969年) 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
華人
黎東方(1907年9月15日—1998年12月30日)《中國史之研究》、《中國上古史八論》、《西洋通史序論》、《中華民國簡》,長篇自傳《平凡的我》,以及他所獨創的「細說體」系列史書《細說三國》、《細說元朝》、《細說明朝》、《細說清朝》、《細說民國創立》等,還有大量英文著作和譯著。
陳兼(1952年—),《中國走向朝鮮戰爭之路》、《劍橋冷戰史·中國卷》、《毛澤東的中國與冷戰》
黃仁宇(1918年——2000年),《萬曆十五年》、《放寬歷史的視界》、《中國大歷史》
葉文心(1948年—)《上海百年風華》
徐中約(1923年—2005年)《中國近代史》、《中國進入國際社會的外交,1858—1888年》
何炳棣(1917年—),《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關問題(1368--1953)》
楊聯升(1914年—1990年),《國史探微》、《論學談詩二十年:胡適楊聯升往來書札》
許達然(1940年—)、《十八和十九世紀台灣社會史論》、《台灣人民起事和歷史發展,1683-1894》
王國斌(R· Bin Wang),《轉變的中國:歷史變遷及歐洲經驗的局限》
唐德剛(1920年-2009年),《中美外交史百年史1784-1911》、 《晚清七十年》、 《袁氏當國》
外國
古希臘,希羅多德(Herodotus)(前484年?—前425年?),《歷史》,歷史之父
古希臘,修昔底德(Thucydides)(前460年?—前400年?),《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古希臘,波利比奧斯(Polybius)(前200年—前118年),以《歷史》(又譯為《通史》、《羅馬史》)一書留名傳世。
古羅馬,尤利烏斯·愷撒(Gaius Julius Caesar)(前100年—前44年),《高盧戰記》和《內戰記》
羅馬,李維(Livy)(前59年—17年),《羅馬史》
古希臘,普魯塔克(Plutarch)(46年?—120年?),《希臘羅馬名人傳》
羅馬,塔西佗(Gaius Cornelius Tacitus)(55年?—117年?),《編年史》
英國,愛德華·吉本(Edward Gibbon)(1737年—1794年),《羅馬帝國衰亡史》
德國,蘭克(Leopold von Ranke)(1795年—1886年)
德國,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年—1895年),《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
德國,戴布流克(Hans Delbrück)(1848年—1929年),《戰爭藝術史》
英國,丘吉爾(Sir Winston Churchill)(1874年—1965年),《英語民族史》
法國,費夫爾(Lucien Febvre)(1878年—1956年),年鑒學派創始人之一
法國,布洛赫(Marc Bloch)(1886年—1944年),年鑒學派創始人之一
英國,阿諾爾德·約瑟·湯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年—1975年),《歷史研究》
法國,布勞岱爾(Fernand Braudel)(1902年—1985年),年鑒學派第二代學者,《菲利浦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
美國,費正清(John K. Fairbank)(1907年—1991年)
德國,戈洛·曼(Golo Mann)(1909年—1994年)
美國,L·S·斯塔夫里阿諾斯(L.S. Stavrianos)(1913年—2004年),《全球通史》
編輯本段日本歷史學家
日本, 白鳥庫吉(Shiratori Kurakichi,しらとり くらきち),(1865~1942), 岩波書店出版10卷本《白鳥庫吉全集》
日本,內藤湖南(1866—1934)
日本,桑原隲藏(1870-1931),《宋末提舉市舶船西域寬葉香蒲壽庚的事跡》、《東洋史要》、《東洋史說苑》
日本, 津田左右吉(1873~1961),《古事記及日本書紀的研究》、《神話時代史的研究》、《日本上古史的研究》、《上古日本的社會及思想》
日本,辻善之助(1877-1955)《日本佛教史的研究》、《增訂海外交通史話》、《日本文化史》七卷、《日本佛教史》十卷。
日本,池內宏(1878~1952)《滿鮮史研究》全5巻、《元寇的新研究》、《鮮初東北境和女真的關系》
日本,加藤繁(1880~1946),《中國社會經濟史概說》、《唐宋時代金銀之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和田清博士序)
日本,後藤朝太郎,(1881-1945)日本著名漢學家。
日本,有高岩(1884—1968)《東洋中世史》、《元代農民之生活》
日本,中村孝也(1885~1970)《德川家康文書的研究》、《 家康的臣僚 武將篇 》、《 國史學 》
日本,原田淑人(1885——1974),《東亞古文化研究》、《東亞古文化論考》、《東亞古文化說苑》、《唐代的服飾》
日本,和田清(1890~1963),《支那通史》、《內蒙古諸部落的起源》、《明代蒙古史論集 》、《中國史概說》
日本,家永三郎(1913—2002)
㈣ 歷史學家在肯定和贊揚地評價歷代農民大起義在推進歷史向前發展所起的作用,又以批評的觀點指出了在起義中
應該是對的
歷代起義都有一定作用,但是有很多都是有問題的。真正靠農民起義得了天下的,也就朱元璋那麼少數幾個。大部分,如陳勝吳廣李自成張獻忠黃巾軍竇建德翟讓黃巢之流,基本都是炮灰。
㈤ 當代中國的歷史學家都有哪些呢
當代中國居然沒有一個合格的歷史學家【原創】
--------------------------------------------------------------------------------
發帖人:傑克467 發帖時間:2006-06-16
樓主雖然學的理工,但是從中學起就對文史哲感興趣。要查一些中國歷史掌故,到新華書店、圖書館尋找,居然找不到一套像樣的中國歷史著作,由此推定:當代中國沒有一個合格的歷史學家。
最早買到的中國歷史書籍是範文瀾老先生主編的《中國通史簡編》。據介紹,這是一套範文瀾老先生1940~1942年在陝西延安任馬列學院歷史研究室主任和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兼歷史研究室主任期間,組織撰寫的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系統敘述中國歷史的著作。《中國歷史簡編》由延安新華出版社初出上、中兩冊,上冊敘述上古到五代的歷史,中冊敘述宋、遼至清代中葉的歷史。1948年由上海新知書店出版修訂本,取消上、中冊名稱;1953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修訂本《中國通史簡編》第一編,1957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修訂本《中國通史簡編》第二編,196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修訂本《中國通史簡編》第三編第一、二冊。到上個世紀70年代再版。
雖然「該書在寫法上夾敘夾議,文字簡潔生動,深入淺出。」但是,由於延安參考書籍有限,寫作難免粗糙。加上時勢的需要,對義和團、太平天國等農民起義過於拔高,影響了《簡編》的嚴肅性和客觀性。
到了21世紀,在書店看到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初版的《中國通史》,上中下三編,由馮克誠、田曉娜主編。結構之亂,文筆之粗糙,真是慘不忍睹。不少篇幅,有點象街頭地攤雜志中的文章摘編。
至於被封為中國歷史學家的周谷城、翦伯贊,解放後幾乎都沒有發表過什麼論文著作。明史專家吳晗,解放後主要從事行政工作(北京市副市長)。後來寫了一個《海瑞罷官》,被污衊為給彭德懷翻案,遭迫害致死。
至於寫過歷史小說《李自成》的作家姚雪垠,寫過歷史小說《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步曲的作家二月河,都只是停留在「戲說」的水平,根本談不上嚴肅的史學研究。
再看看大學研究所歷史專業的那些教授、研究員、博士、碩士,一個個面有菜色,蓬頭垢面,在市場經濟大潮中他們是徹底的失敗者、落伍者。中學優秀的畢業生,沒有幾個真心實意願意考歷史專業的。中國歷史專業後繼無人已經成為定局。
再看看社會上70後、80後的年輕朋友,又有幾個認真看過一、兩本歷史書的?他們腦袋裡僅剩的一點點可憐的歷史知識,大概都是從陳凱歌、張藝謀等三流導演胡編的那些歷史電影(例如「英雄」、「無極」、「霸王別姬」、「鐵嘴銅牙紀曉嵐」等)中活剝生吞批發來的。隨導演怎麼胡編亂造,演什麼他們信什麼。
如果象香港丁學良丁大教授斷言:中國合格經濟學家最多不超過5個。那麼樓主可以負責任的斷言:中國合格的歷史學家,一個都沒有,以後也不會再有了。
㈥ 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
墨子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
墨子
墨子,名翟,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墨子在戰國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在當時百家爭鳴的時期,可以與儒家並駕齊驅,可見他的影響力。他出身平民,學過木工,牛到什麼程度呢,咱們都知道我國建築行業的鼻祖木匠魯班吧,他的技藝不在魯班之下,可見人家有多厲害。
墨子出身於社會下層,生活接近「農與工肆之人」。他自稱「今翟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之難」,似屬當時「士」階層。但他又承認自己是「0」。他可能當過工匠或小工業主,具有相當豐富的生產工藝技能。他「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長期奔走於各諸侯國之間,宣傳他的政治主張。據傳,他曾止楚攻宋,實施兼愛、非攻的主張。他「南遊使衛」,宣講「畜士」以備守御。他又屢游楚國,獻書楚惠王。他拒絕楚王賜地而去,晚年到齊國。
墨子早年學習儒者之業,深感其禮儀煩瑣,害人害己:「夫繁飾禮樂以淫人,久喪偽哀以謾親,立命緩貧而高浩居(傲倨),倍(背)本棄事而安怠傲」。厚葬即多埋財,久喪則久禁從事,既誤政治,又侵農時。墨子由此提出自己的理論體系。
墨予在政治上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等主張。「兼以易別」是他的社會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體行動綱領。他認為,只要大家「兼相愛,交相利」,社會上就沒有強凌弱、貴傲賤、智詐愚和各國之間互相攻伐的現象了。他對統治者發動戰爭帶來的禍害以及禮俗上的奢侈佚樂,都進行了尖銳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則上,墨子主張任人唯賢,反對任人唯親,主張「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他還主張從天子、諸侯國君到各級正長,都要「選擇天下之賢可者」來擔任;而人民則要服從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義」。這些主張反映了小生產者要求參與政權的願望。
墨子主張以「耳目之實」的直接感覺經驗為認識的唯一來源,主張「聞之見之,則必以為有;莫聞莫見,則必以為無」。他認為,判斷事物的有與無,不能憑個人的臆斷,而要以大家所看到和聽到的為依據。由此,墨子提出了檢驗認識真偽的標准,即三表:「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廢(發)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他把「事」、「實」、「利」綜合起來,以間接經驗、直接經驗和社會效果為准繩,排除個人的主觀成見,否定唯心主義先驗論。
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 ,一說魯陽人,一說滕國人。宋國貴族目夷的後裔 ,曾擔任宋國大夫[4]。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墨子是墨家學說的創立者。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
墨子死後,墨家分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墨子弟子根據墨子生平事跡的史料,收集其語錄,編成了《墨子》一書。
㈦ 農民詩人是誰
臧克家
介紹—生平
臧克家 【zāng kè jiā】 同志(1905.10.08~2004.02.05)享年99歲。
曾用名臧瑗望,筆名孫荃、何嘉,是詩人聞一多先生的高徒。
1905年10月8日出生於山東諸城。 他自幼受祖父、父親影響,打下了良好的古典詩文基礎。
1923年夏,考入山東省立第一師范。期間,閱讀了大量新文學作品,並開始習作新詩。
1925年首次 在全國性刊物《語絲》上發表作品,署名少全。
1927年,考入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曾經參加北伐戰爭。
1929年,在青島《民國日報》上第一次發表新詩 《默靜在晚林中》,署名克家。
1930年,考入國立山東大學,得到聞一多(時任山大文學院院長)、王統照先生的熱情教誨與精心幫助。他創作的《難民》、《老馬》、《有的人》等詩篇,以凝練的詩句描寫了舊中國農民忍辱負重的悲苦生活;長詩《罪惡的黑手》,揭露了帝國主義的罪惡和偽善的面目,這些詩是他早期詩歌的代表作,已成為我國現代詩史上的經典之作。
1932年開始發表新作,以一篇《老馬》成名。
1933年他的第一部詩集《烙印》出版,得到聞一多、茅盾等前輩的好評;次年,詩集《罪惡的黑手》問世,從此蜚聲詩壇。
1934年至1937年在山東省立臨清中學任教,出版詩集《運河》和長詩《自己的寫照》,創作了散文集《亂莠集》。
1936年參加中國 文藝家協會。
抗日戰爭爆發後,臧克家同志把自己的命運和民族的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積極投身抗日愛國活動。
1938年參加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當選為襄陽 、宜昌兩分會理事。
1938年至1941年夏初,任第五戰區抗敵青年軍團宣傳科教官、司令長官部秘書、文化工作委員會委員、戰時文化工作團團長、三十軍 參議。
1941年秋,任第三十一集團軍參議、三一出版社副社長、代理社長,籌備出版了進步刊物《大地文叢》,創刊後,被當局查禁。
1942年7月,他憤而辭職, 冒著酷暑自河南葉縣歷經艱難徒步赴重慶。
1943年4月,在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第五屆年會上當選為候補理事。同年夏,任賑濟委員會專員並負責編輯《難童教養》雜志至1945年秋。
1948年12月,由於上海白色恐怖嚴重,被迫潛往香港。
1949年3月,臧克家同志由中共黨組織安排來到北平。歷任華 北大學文藝學院文學創作研究室研究員,出版總署、人民出版社編審,《新華月報》編委,主編《新華月報》文藝欄。
1949年7月出席了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 者第一次代表大會,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工作者協會委員。
1951年6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曾任民盟中央文教委員會委員。
1956年,臧克家同志調任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
1957年至1965年任《詩刊》主編。經他聯系,由《詩刊》創刊號首次發表的毛澤東詩詞十八首,在 全國產生了巨大影響。
1957年,他和周振甫合著的《毛主席詩詞講解》,對毛澤東詩詞的傳播和普及,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被迫停止文學創作和社會活動,下放到湖北咸寧「五七幹校」。1972年回到北京。
1976年1月《詩刊》復刊,臧克家同志擔任顧問兼編委。
近代傑出詩人,著名作家、編輯家,忠誠的愛國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三屆代表,全國政協第五、六、七、八屆委員,第七、八屆常務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第一、二屆理事,第三屆理事、顧問,第四屆顧問,第五、六屆名譽副主席,中國文聯第三、四屆委員,第六、七屆榮譽委員,中國詩歌學會會長,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寫作學會名譽會長臧克家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04年2月5日20時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歲。
抗日戰爭爆發後,臧克家同志把自己的命運和民族的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積極投身抗日愛國活動。1938年參加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當選為襄陽、宜昌兩分會理事。1938年至1941年夏初,任第五戰區抗敵青年軍團宣傳科教官、司令長官部秘書、文化工作委員會委員、戰時文化工作團團長、三十軍參議。他滿懷激越的愛國熱情,冒著敵機轟炸的危險,三赴台兒庄前線采訪,寫成長篇報告文學《津浦北線血戰記》;他不畏艱辛率第五戰區戰時文化工作團深入河南、湖北、安徽農村及大別山區,開展抗日文藝宣傳和創作活動;他不顧個人安危組織「文藝人從軍部隊」;冒死赴隨棗前線從事抗日救亡的文化宣傳工作,曾參加隨棗戰役。這期間,臧克家同志創作和出版了《從軍行》、《淮上吟》等詩集及散文集《隨棗行》,熱情謳歌了抗日軍民的偉大愛國精神和英勇抗敵的事跡。1941年秋,任第三十一集團軍參議、三一出版社副社長、代理社長,籌備出版了進步刊物《大地文叢》,創刊後,被當局查禁。1942年7月,他憤而辭職,冒著酷暑自河南葉縣歷經艱難徒步赴重慶。1943年4月,在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第五屆年會上當選為候補理事。同年夏,任賑濟委員會專員並負責編輯《難童教養》雜志至1945年秋。在此期間,創作出版了長詩《古樹的花朵》、回憶錄《我的詩生活》和《泥土的歌》、《十年詩選》等詩集。臧克家(1905.10.8-2004)山東諾城人。18歲以前,一直生活在膠東半島的農村。1923年入濟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學習,受五四運動影響,學習寫詩。1925年處女作《別十與天罡》載《語絲》。1926年秋,考入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曾參加討伐反動軍夏斗寅的戰役。大革命失敗後,逃亡東北。1929年入國立青島大學補習班,發表新濤《默靜在晚林中》。1934年畢業於國立山東大學中文系。在校期間,在新詩創作上得到聞一多、王統照的鼓勵與幫助。1932年在《新月》4卷7期發表第一首詩作《難民》。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詩集《烙印》出版。接著又出版了《罪惡的黑手》、《運河》兩本詩集和長詩《自己的寫照》。1936年參加中國文藝家協會臧克家是中國現實主義新詩的開山人之一。他從兩個方面繼承和發展了新詩的現實主義傳統。其一,他推進了新詩對舊中國農民和農村的吟唱,在他之前,還沒有一位詩人能夠如此成功地抒寫農民和農村。其二,他推進了中國現代敘事詩的建設,他的敘事詩是詩人內心世界與外在世界的交融。臧克家是一位中國韻味十足的詩人。他有意識地向中國古典詩歌吸取養分,予以現代化改造,鑄造自己作品的中國風格。他的詩具有含蓄蘊籍的抒情方式,重「藏」,詩在詩外,筆有藏鋒;他的詩運用素樸精煉的言說方式,精煉,而又大巧若朴;他的詩追求諧和悅耳的音樂方式,「敲聲音」,是臧克家煉字的標准之一,他尋覓著音節和諧,鏗鏘動人,增加讀者聽覺上的美感。在新詩發展史上,像臧克家這樣深刻的具有中國風格的現實主義詩人實在很少,值得學術界深入研究。
對於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來說,臧克家是一個豐富的存在,他的文學活動長達七十餘年。2002年底面世的《臧克家全集》共有12卷,近630萬字。臧克家是是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的重要一頁,中國現實主義新詩的開山人之一。
臧克家以新詩名世,但是,被詩名遮掩了的散文也有很高成就。應當說,在創作的時間和數量上,他的散文是與詩平分秋色的。包括《野店》、《蛙聲》、《山窩里的晚會》、《海》、《爐火》、《我的詩生活》在內的散文和回憶錄,是留給散文評論界的一個大題目。晚年的臧克家,年老多病,不能接觸新鮮生活,因此「老來意興忽顛倒,多寫散文少寫詩」。「我大力抓住了散文,以抒發我的詩的情趣。」臧克家的詩,很少散文化的傾向;他的散文卻尋求著詩化——內中都蘊涵著詩魂,這就確立了臧克家散文的品位。有的偏愛者甚至有「文勝於詩」的說法。
從橫的方面,先是不知世事、尚未流汗的孩子,似不足悲;次是正在「流汗」的爸爸,憂郁心態透出詩行;最後是汗盡而逝的爺爺,盡顯悲愴之情。農民家庭在泥土裡的生活!再從縱的方面,孩子——爸爸——爺爺,三個形象顯示的不僅是三代,而且是無數代,這是中國農民世世代代生活道路的具象化,每個形象都有高度概括性。觀察之細,運思之深,謀篇之巧,餘味之濃,其他詩人很難望其項背。僅此一首,「農民詩人」臧克家的成就不需再置一詞了。
臧克家非常強調只寫自己熟悉的,這是他的現實主義的很大的特點。在「時代需求」和「自己熟悉」的關繫上,他強調的是題材的熟悉。當然,隨著時代的變化,詩人要去熟悉新的過去不熟悉的生活,這才是徹底的現實主義。他為1946年版的《泥土的歌》寫的序言《當中隔一段戰爭》中說:「幾時,不再讓我為他們悲慘命運發愁、悲傷、憤怒,不再唱這樣令人不快的歌?幾時,讓我替他們——中國農民,出自真情如同他們唱悲哀的歌一樣唱一支快樂的、解放的歌?」他熟悉的是舊中國的農民,所以寫的就是舊中國的農民。但是他也嚮往新的人物,新的世界。
對於農村的自然景色,臧克家從來是傾心的。只要條件具備,他的靈感就會輕易襲來,於是,一首首優秀之作便問世了。1942年他完成了《泥土的歌》——這是臧克家除了《烙印》之外最重要的、也是詩人自己最滿意的作品。在抗戰開始後一段時間,詩人和作家們對於創作有所反思——空洞的熱情消失了,高調的呼喊嘶啞了,一部分詩人和作家重新回到了熟悉的題材,以新的審美眼光打量舊的題材,寫出了新時代的新作品。於是,巴金寫出了《春》(1939)和《秋》(1940);曹禺寫出了《北京人》(1941);茅盾寫出了《霜葉紅似二月花》(1943);臧克家則寫出了他的第11部詩集《泥土的歌》。和那些直接吟唱時事的急就章相比,臧克家說:「我最合適於唱這樣一支歌,竟或許也只能唱這樣一支歌。」1944年,當他編選自己的《十年詩選》時,直接表現抗戰烽火的作品入選很少。
臧克家的詩是醞釀於抒情之中的哲學,是哲學的詩。聞一多曾下過一個精闢的結論,「克家的詩,沒有一首不具有一種極其頂真的生活的意義。」這「極頂真」正是來自詩人關照生活本質,把握生活本質的哲理性總結。《三代》這首「極頂真」的抒情短詩就具有質朴、簡潔、冷峻、深刻的藝術特色。
解放戰爭時期,臧克家同志多次參加「呼籲停戰、實現和平」簽名等進步活動,在重慶,曾應邀出席毛澤東同志在張治中寓所舉行的文化界人士座談會。在上海,他主編了《僑聲報》文藝副刊《星河》、《學詩》和《創造詩叢》、《文訊》月刊等書刊,團結了大批進步作家;激憤於政治的黑暗腐敗,他創作了大量的政治抒情詩和政治諷刺詩,出版了《寶貝兒》、《生命的零度》、《冬天》等詩集,產生了廣泛的影響。1948年12月,由於上海白色恐怖嚴重,被迫潛往香港。
1949年3月,臧克家同志由中共黨組織安排來到北平。5月在《人民日報》發表組詩《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表達了他到解放區後的喜悅心情。後歷任華北大學文藝學院文學創作研究室研究員,出版總署、人民出版社編審,《新華月報》編委,主編《新華月報》文藝欄。1949年7月出席了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會,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工作者協會委員。1951年6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曾任民盟中央文教委員會委員。
1956年,臧克家同志調任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1957年至1965年任《詩刊》主編。經他聯系,由《詩刊》創刊號首次發表的毛澤東詩詞十八首,在全國產生了巨大影響。這期間,他兢兢業業致力於社會主義文學事業繁榮發展的組織領導工作,在《詩刊》的創刊與發展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繁榮詩歌創作、加強詩歌隊伍建設中,做出了顯著的成績;同時滿懷對祖國、對黨、對人民的無限熱愛之情,筆耕不輟,勤奮創作,以熱情、多產的詩人形象活躍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國詩壇上,迎來了他創作的又一高峰,相繼出版了《臧克家詩選》、《凱旋》等詩集和長詩《李大釗》。其中,《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毛主席向著黃河笑》等膾炙人口的作品,多次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1957年,他和周振甫合著的《毛主席詩詞講解》,對毛澤東詩詞的傳播和普及,起了重要的作用。
臧克家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被迫停止文學創作和社會活動,下放到湖北咸寧「五七」幹校。1972年回到北京。1976年1月《詩刊》復刊,臧克家同志擔任顧問兼編委。
粉碎「四人幫」後,年逾古稀的臧克家同志文思泉湧,又迎來了創作的春天。他把心底的頌歌唱給了社會主義新時期,出版了《憶向陽》、《落照紅》、《臧克家舊體詩稿》等詩集;《懷人集》、《詩與生活》等散文集;《學詩斷想》、《克家論詩》、《臧克家古典詩文欣賞集》等論文集。凝結著他一生汗水和心血的十二卷本《臧克家全集》也於2002年12月出版。
臧克家同志的作品多次獲獎,曾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在國內外產生廣泛影響。1988年4月,獲中國作家協會首屆文學期刊編輯榮譽獎;1990年8月,他主編的《毛澤東詩詞鑒賞》獲全國圖書「金鑰匙」獎和第五屆中國圖書獎一等獎。1991年10月,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2000年1月,獲首屆「廈新杯中國詩人獎」終身成就獎;同年11月,獲「國際炎黃文化研究會首屆龍文化金獎」終身成就獎。2002年10月,被世界詩人大會和世界藝術文化學院授予榮譽人文學博士;同年12月,獲第七屆今世緣國際詩人筆會頒發的「中國當代詩魂」金獎。2003年12月,《臧克家全集》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
臧克家同志熱愛黨,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七十餘年創作生涯中,無論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他都以極大的熱情關心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文學的發展,熱忱謳歌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以短詩和長詩、新詩和舊詩、散文和隨筆、評論和書信、小說和雜感等多種體裁寫出了七十餘部著作。他積極倡導作家深入生活、反映時代,大力提倡題材、風格的多樣化和藝術上的探索創新。他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團結愛護中老年詩人,熱情培養青年詩人。他見證了我國新詩從誕生到發展的全部歷史,對我國新詩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不可磨滅的貢獻。
臧克家同志的一生是不懈追求光明的一生,是自覺地表現時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是勤奮筆耕、嘔心瀝血、不斷攀登藝術高峰的一生。他思想敏銳、愛憎分明,善良正直、樂觀豁達,作風正派、文風朴實,平易近人、襟懷坦盪,生活儉朴、嚴於律己。他把畢生的精力和心血無私地貢獻給了黨和人民的文學事業。
臧克家先生於2004年逝世後安葬於北京萬佛園華僑陵園。
臧克家同志的逝世,使中國的文學事業失去了一位巨匠,使當代詩壇失去了一顆璀璨的明珠,使我們大家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可親可敬的師長。我們將永遠學習他,懷念他。
臧克家同志永垂不朽!
他的作品《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收錄在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13課。
他的作品《有的人》收錄在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第25課
[編輯本段]出版的詩
1933年出版的第一部詩集《烙印》,是他最具影響的作品。這部詩集真摯朴實地表現了中國農村的破落、農民的苦難、堅忍與民族的憂患。
此後,他陸續出版詩集,長詩有《罪惡的黑手》、《自己的寫照》、《泥土的歌》、《寶貝兒》、《生命的零度》等十幾部。
這個時期,臧克家的詩篇幅短小,卻頗具概括力。他除有意識學習古典詩詞的結構方法,形成凝重、集中、精粹的風格之外,還苦心追求詞句的新穎、獨到、形象化,但又不失平易、明朗和口語化。
建國後,臧克家多作政治抒情詩,《有的人》是他這類詩中的代表作。這首詩是為紀念魯迅逝世13周年而作,它的獨特之處,在於表現具有哲理意義的主題:人是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著而活著。事實上,這一主題已超出了歌頌魯迅精神的范圍,而將讀者引入對人生的更深層的思考。語言樸素、對比強烈、形象鮮明是這首詩的藝術特色。
除了繼續做短小雋永的小詩之外,臧克家還創作了一部人物傳記體長詩《李大釗》。這部長詩從多個角度,包括戰斗、家庭等方面將一個革命先驅偉大而又平凡的人格展現出來。
魯迅
1905.10.08~2004.02.05
感動
1905年,臧克家出生在山東諸城臧家莊。諸城在膠東半島上,這個縣屬古琅,兩千年前,秦始皇東巡時曾在那兒刻石紀功,至今那兒還有非常有名的琅刻石。臧家莊在城西南十八里,它孤高地踞在一個小山嶺上,村旁邊有兩座青山,一座是常山,一座是馬耳山,蘇東坡在密州作知州時,曾到常山打獵,留下「試掃北台看馬耳」的詩句。
臧克家出生在一個中小地主家庭里。這是一個封建家庭,但它的文化空氣很濃。他的祖
父、曾祖父都在前清有過不大不小的「功名」,他的父親是從法政學堂畢業的。他8歲時,生母便去世了,他父親患有肺病,終年咯血,僅僅活了34歲。
由於家庭的不幸,詩人在入私塾之前有機會和貧苦人家的孩子一起玩耍,從而對農民的悲慘、辛酸的生活有了深入骨髓的認識。又因為他家裡文化空氣濃,他從小就對文藝感興趣,詩人後來年老了還能清楚地記得他兒時聽到的一些歌謠,如:
山老鴰,尾巴長,娶了媳婦忘了娘,把娘背到山溝里,媳婦背到炕頭上,出啦出啦吃面湯,吃完面湯想他娘,他娘變了個矢車郎,碰了南牆碰北牆。〖HT〗
臧克家的祖父和父親都愛詩。祖父為人嚴肅沉默,令人不敢接近,但一高興朗誦起詩來,聲音里就飽含情感,進入詩的境界而成了另一個人。他小時候,祖父教他念古詩,當時臧克家雖不了解,但卻能背得滾瓜爛熟。什麼「打起黃鶯兒」;「自君之出矣」;「床前明月光」;「壯士別燕丹」;什麼「少小離家老大回」……。祖父又寫得一手好字,每年春節臨近的時候,祖父總是親手寫春聯,而年少的臧克家就負責按紙,堂屋裡的門聯年年換,大都是古人的佳句。像「花如解語誠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水能澹性為吾友,竹附虛心是我師」;「萬卷藏書宜子弟,十年種木長風煙」等。
大約在八九歲的時候,臧克家上了私塾,12歲的時候上本村的初級小學校。在私塾讀書的那幾年,他竟能背熟六十多篇古文。長點的像《滕王閣序》、《弔古戰場文》、《李陵答蘇武書》;短些的像《陋室銘》、《讀孟嘗君傳》等。他後來回憶說:「相隔近七十年,至今仍能背得出來,當年啃骨頭,今日始解其中味,獲益不淺。」
在初小的兩年間,孫夢星老先生常常慷慨陳詞:我們堂堂大中華,有幾千年的光榮歷史,竟被小小日本這樣欺壓!而當局又一味忍讓,弄得國亡無日,四萬萬黃帝的子孫,全將變成亡國奴了!臧克家懷著悲傷而激烈的心情傾聽,年少的心靈撒下了仇恨帝國主義的種子,也激發了他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
1919年,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爆發了,這一年臧克家14歲,他考入縣城「第一高等小學」。夏秋之間,北京學生運動組織派了當地的一名大學生丘紀明回鄉做宣傳鼓動工作。臧克家和同學們跟著他打著小旗到街頭去宣傳,還到商店去檢查日貨,登記封存、沒收日貨。
在諸城縣內有兩處古跡,一處是秦始皇的琅碑,另一處是蘇東坡的「超然台」。「超然台」是臧克家時常登臨的地方。事隔千載,人隔生死,他似乎和蘇軾心有相通。每臨此境,臧克家北瞰濰水,南瞻「馬耳」,東望廬山,西眺穆陵,口吟「大江東去」,時覺豪氣滿胸。他常默想:做一個詩人多好啊;千百年來,多少帝王將相,被東去的流水淘盡,而詩人的詩句,卻永世長存,打動人心。
在「高小」學習了三年,臧克家受到新思想的影響,眼界和心智,都放寬了一些。「高小」三年畢業,當中因為喪父休學,臧克家推遲了一年畢業。
1923年,臧克家到濟南,升入山東省立第一師范。該校校長王祝晨先生是高等優級師范學校畢業的,立志終生為教育獻身,思想進步開明,常延請名人到校講演,啟迪學生的眼界和心胸,杜威、周作人、楊晦等人都曾到一師講演過。
在全班中,臧克家的國文成績是數一數二的,他的作文總是得到老師的好評。就在那時,他開始寫起了白話詩。一次,他向《語絲》投稿,周作人復了信,不久《語絲》將他的投稿登了出來,這是臧克家有生以來第一次在大刊物上發表作品。接著他又向林蘭女士主編的《徐文長的故事集》投去三篇稿子,又被採用,看到自己的名字印在書上,他真是「不亦樂乎」。
當時,山東第一師范算得上濟南的一個開明學校,也是「五四」新思潮、新文化傳播的一個陣地。在學校里,臧克家如飢似渴地讀著許多新出版的書。那時,為了鼓勵學生讀書,學校還成立了「書報介紹社」,鄧廣銘就是它的負責人。
1926年秋,奉系軍閥張宗昌在山東的統治非常黑暗,臧克家感到壓抑得透不氣來。正當此時,郭沫若的《革命與文學》中有幾句話給了他很大觸動:「徹底的個人自由,在現在的制度之下,是追求不到的。」他便和同學結伴到武漢,那時武漢成立了革命政府,「南軍」聲威震全國,許許多多青年心嚮往之。
1927年初,臧克家考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曾隨部隊參加討伐楊森、夏斗寅的戰斗。他的詩集《自由的寫照》就是描寫武漢大革命生活的。大革命失敗後,他回到故鄉,不久,因受國民黨反動派迫害,臧克家逃亡東北。詩人用詩歌給我們記錄了他在東北的生活。
㈧ 當代著名的歷史學家有誰
樓主雖然學的理工,但是從中學起就對文史哲感興趣。要查一些中國歷史掌故,到新華書店、圖書館尋找,居然找不到一套像樣的中國歷史著作,由此推定:當代中國沒有一個合格的歷史學家。
最早買到的中國歷史書籍是範文瀾老先生主編的《中國通史簡編》。據介紹,這是一套範文瀾老先生1940~1942年在陝西延安任馬列學院歷史研究室主任和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兼歷史研究室主任期間,組織撰寫的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系統敘述中國歷史的著作。《中國歷史簡編》由延安新華出版社初出上、中兩冊,上冊敘述上古到五代的歷史,中冊敘述宋、遼至清代中葉的歷史。1948年由上海新知書店出版修訂本,取消上、中冊名稱;1953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修訂本《中國通史簡編》第一編,1957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修訂本《中國通史簡編》第二編,196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修訂本《中國通史簡編》第三編第一、二冊。到上個世紀70年代再版。
雖然「該書在寫法上夾敘夾議,文字簡潔生動,深入淺出。」但是,由於延安參考書籍有限,寫作難免粗糙。加上時勢的需要,對義和團、太平天國等農民起義過於拔高,影響了《簡編》的嚴肅性和客觀性。
到了21世紀,在書店看到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初版的《中國通史》,上中下三編,由馮克誠、田曉娜主編。結構之亂,文筆之粗糙,真是慘不忍睹。不少篇幅,有點象街頭地攤雜志中的文章摘編。
至於被封為中國歷史學家的周谷城、翦伯贊,解放後幾乎都沒有發表過什麼論文著作。明史專家吳晗,解放後主要從事行政工作(北京市副市長)。後來寫了一個《海瑞罷官》,被污衊為給彭德懷翻案,遭迫害致死。
至於寫過歷史小說《李自成》的作家姚雪垠,寫過歷史小說《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步曲的作家二月河,都只是停留在「戲說」的水平,根本談不上嚴肅的史學研究。
再看看大學研究所歷史專業的那些教授、研究員、博士、碩士,一個個面有菜色,蓬頭垢面,在市場經濟大潮中他們是徹底的失敗者、落伍者。中學優秀的畢業生,沒有幾個真心實意願意考歷史專業的。中國歷史專業後繼無人已經成為定局。
再看看社會上70後、80後的年輕朋友,又有幾個認真看過一、兩本歷史書的?他們腦袋裡僅剩的一點點可憐的歷史知識,大概都是從陳凱歌、張藝謀等三流導演胡編的那些歷史電影(例如「英雄」、「無極」、「霸王別姬」、「鐵嘴銅牙紀曉嵐」等)中活剝生吞批發來的。隨導演怎麼胡編亂造,演什麼他們信什麼。
如果象香港丁學良丁大教授斷言:中國合格經濟學家最多不超過5個。那麼樓主可以負責任的斷言:中國合格的歷史學家,一個都沒有,以後也不會再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