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長安十二時辰》的張小敬有歷史原型嗎
在《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確實有其歷史原型,但是在歷史記載中對張小敬的著墨並不多,僅僅只有一句話證明了歷史上有張小敬這一人物。在劇中張小敬乃是一位奇人,而在歷史中的張小敬也是舉足輕重,雖然只有一句話記載了他,但是他卻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安祿山事跡》中張小敬雖是一個小人物,但是卻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歷史上張小敬先射楊國忠,成為鏟除楊國忠的第一人,但是其後再無張小敬任何歷史記載。
Ⅱ 歷史上況忠是什麼人物
況鍾(1383-1443年1月30日 )明代官員,字伯律,號龍崗,又號如愚,漢族,江西靖安縣龍岡洲(今江西省靖安縣高湖鎮崖口村)人。
Ⅲ 求好人分享歷史學考研視頻百度雲
學校的考抄試科目設置、考生日襲後的學習和研究都是相關的。如果第一志願考生不足,才考慮調劑。知名插畫家幾米,曾被驗出患了血癌,這讓他的內心大受打擊。成天待在冰冷陰暗的病房,聞著刺鼻的葯水味,看著每當又有一人被神接回,家屬黯淡的神情,他覺得自己要改變這個情況。於是,他開始打起精神,用自己的快樂感染別人;他開始在牆壁上作畫,一幅幅清新、富有寓意的插圖,活潑了醫院慘白的牆,也活潑了其他垂危的病人,幾米堅持著,絲毫沒有放棄的可能性。對幾米來說,他戰斗,並戰勝了病魔,通過了生命的難關。
Ⅳ 江山代有人才出,中國古代歷史都出現了那些風雲人物
我從周朝開始。
夏商遷都較多,不方便說,商朝在中期由盤庚遷都於殷(河南安陽),直到滅亡是,都城都是殷。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討伐紂王,滅商,史稱「武王伐紂」。於是周朝建立,建都鎬京(西安),史稱西周。公元前841年 國人暴動。公元前771年,由於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於是少數民族犬戎攻入鎬京,殺周幽王,西周滅亡。公元前770年,周幽王的兒子周平王遷都洛邑(洛陽),史稱東周,周王室到此已無實權,於是列國紛爭,歷史進入春秋時期。公元前476年歷史進入戰國時期。公元前356年 商鞅開始變法。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派兵攻佔洛邑,東周滅亡,周朝到此也正式宣告滅亡。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建立秦朝,定都咸陽,自稱「始皇帝」,他就是秦始皇。
公元前209年 陳勝 吳廣起義爆發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戰
公元前206年,劉邦率軍攻入咸陽,秦王子嬰投降,秦朝滅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漢爭霸。
公元前202年,楚霸王項羽自刎烏江,劉邦於洛陽稱帝,是為漢高祖,後來定都長安(西安)。
公元前8年,西漢外戚王莽在長安建立新朝,西漢滅亡。
公元25年,劉秀稱帝,是為光武帝,後來定都洛陽,史稱東漢。
公元220年,曹丕篡位,建都洛陽,史稱「曹魏」,東漢滅亡,三國開始。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建都成都,史稱蜀漢。
公元222年,孫權稱吳王,定都建業(南京)。
公元229年,孫權稱帝。
公元234年,諸葛亮病死於五丈原。
公元263年,魏滅蜀。
公元265年,司馬炎篡位,建立晉朝,定都洛陽,史稱西晉,曹魏滅亡。
公元280年,西晉滅吳,三國結束。
公元316年,匈奴兵攻佔西晉遷都後的都城長安,西晉結束。
公元317年,西晉琅琊王司馬睿於建康(南京)稱帝,東晉開始。歷史進入「東晉十六國」。
公元383年,淝水之戰。
公元420年,東晉大將劉裕篡位,建立劉宋政權,定都建康(南京)。南北朝開始。
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北魏於386年建立,都城在平城(大同)}
公元485年, 北魏實行均田制
公元494年,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隋(581年到618年)
公元581年 楊堅篡位,北周滅亡,隋朝建立,定都長安,北朝結束
公元589年 隋文帝楊堅統一南北方 南朝結束
公元605年 隋煬帝開始開通大運河
公元611年 隋末農民戰爭開始 山東長白山農民起義
公元618年,李淵攻佔長安(西安),建立唐朝,定都長安(西安),隋朝滅亡
公元627年--649年 唐太宗貞觀之治
7世紀前期 松贊干布統一吐蕃
公元713年--741年 唐玄宗開元盛世
公元755年--763年 安史之亂
公元875年--884年 唐末農民戰爭
公元907年,朱溫建立後梁,定都東京(開封),唐朝滅亡,五代開始
公元916年 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政權
公元960年 陳橋兵變,北宋建立,建都東京(開封),趙匡胤就是宋太祖
公元979年 北宋統一,結束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
公元1005年 宋 遼澶淵之盟
公元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定都興慶(銀川)
11世紀中期 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
公元1069年 北宋王安石變法
公元1115年 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後建都中都(北京)
公元1125年 金滅遼
公元1127年 金軍攻佔東京(開封),俘虜宋徽宗和宋欽宗,北宋滅亡,宋高宗於建康(南京)稱帝,南宋開始,後來南宋定都臨安(杭州)
公元1140年 宋 金郾城大戰
公元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
公元1227年 蒙古滅西夏
公元1234年 蒙古滅金
公元1271年 忽必烈定國號元,定都大都(北京)
公元1276年 元滅南宋
公元1351年 劉福通等領導紅巾軍大起義
公元1368年 明朝建立,建都應天(南京)明朝大將徐達率軍攻佔大都,元亡
明初 開始修建明長城
公元1405年--1433年 鄭和七次"下西洋"
公元1421年 明成祖遷都北京
明朝中後期 資本主義萌芽在江南開始出現
16世紀中期 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
公元1581年,張居正輔佐明神宗實行一條鞭法
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公元1628年,明末農民戰爭爆發
公元1636年,後金改國號為清
公元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農民軍攻佔京師(北京),明亡
公元1644年,清軍入關,遷都北京。
公元1662年,明朝舊將鄭成功收復台灣。
公元1684年,清朝統一台灣,設置台灣府。
公元1685、1686年,對沙俄兩次雅克薩自衛反擊戰
公元1689年,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
公元1696年,昭莫多戰役 ,康熙擊敗葛爾丹
參考資料:中國通史
一 、原始社會(約170萬年前到約公元前21世紀)
約170萬年前 元謀人生活在雲南元謀一帶
約70-20萬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帶
約1.8萬年前 山頂洞人開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約0.5-0.7萬年前 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約0.4-0.5萬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約4000多年前 傳說中的炎帝、黃帝、堯、舜、禹時期
二、 奴隸社會(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夏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 禹傳予啟,夏朝建立
商 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 商湯滅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 商王盤庚遷都殷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滅商,西周開始
公元前841年 國人暴動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鎬京,西周結束
春秋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開始
三、 封建社會(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戰國(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 商鞅開始變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 秦統一,秦始皇確立郡縣制,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陳勝、吳廣起義爆發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戰
公元前206年 劉邦攻入咸陽,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漢之爭
西漢(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西漢建立
公元前138年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 王莽奪取西漢政權,改國號新
東漢(25年到220年)
25年 東漢建立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 蔡倫改進造紙術
132年 張衡發明地動儀
166年 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國
184年 張角領導黃巾起義
200年 官渡之戰
208年 赤避之戰
三國(220年到280年)
220年 魏國建立
221年 蜀國建立
222年 吳國建立
230年 吳派衛溫等率軍隊到台灣
263年 魏滅蜀
265年 西晉建立,魏亡
西晉(265年到316年)
280年 東晉滅吳
316年 匈奴攻佔長安,西晉結束
東晉(317年到420年)
317年 東晉建立
383年 淝水之戰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 南朝宋建立
494年年到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隋(581年到618)
581年 隋朝建立
589年 隋統一南北方
605年 開始開通大運河
611年 隋末農民起義開始,山東長白山農民起義爆發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隋朝滅亡
627年-649年 貞觀之治
713年-741年 開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亂
875年-884年 唐末農民戰爭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 後梁建立,唐亡,五代開始
916年 阿保機建立契丹國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1005年 宋、遼澶淵之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紀中期 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
1069年 王安石開始變法
1115年 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 金滅遼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滅北宋,南宋開始
1140年 宋、金郾城大戰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國號元
1276年 元滅南宋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元朝結束
1405年-1433年 鄭和七次下西洋
16世紀中期 戚繼光抗日倭
1553年 葡萄牙攫取澳門居住權
1616年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1628年 明末農民戰爭爆發
清(1636年到1911年)
1636年 後金改國號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農民軍攻佔北京,明亡
1662年 鄭成功收復台灣
1673年 三藩叛亂開始
1684年 清朝設置台灣府
1689年 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
1771年 土爾扈特部重返祖國
1839年 林則徐虎門銷煙
1840年-1842年 鴉片戰爭
1842年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
19世紀四五十年代 中國無產階級產生
1851年 金田起義、太平天國建立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8年 《愛琿條約》《天津條約》的簽訂
19世紀六七十年代 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產生
1860年 《北京條約》的簽訂
19世紀60到90年代 洋務運動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1883年-1885年 中法戰爭
1894年-1895年 甲午中日戰爭
1895年 中日《馬關條約》簽訂
19世紀90年代 帝國主義在中國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
1898年 戊戌變法
1900年 義和團運動高潮,八國聯軍侵略中國
1901年 《辛丑條約》簽訂
1905年 中國同盟會成立
1911年 黃花崗起義、保路運動、武昌起義
四、 近代史
民國(1912年到1949年)
1912年 中華民國建立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新文化運動、護國運動開始
1916年 袁世凱恢復帝制失敗
1919年 五四運動爆發
1921年 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3年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1925年 五卅慘案、五卅反帝運動爆發
1926年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7年 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南昌起義
1928年 井岡山會師
1931年 九·一八事變
1934年 紅軍長征開始
1936年 西安事變
1937年 盧溝橋事變,日軍南京大屠殺
1940年 百團大戰
1941年 皖南事變
1947年 發動「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愛國運動
五、 現代史
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年 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徹底廢除封建剝削制度
1953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
195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誕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
1976年 四五運動,文化大革命結束
1978年 改革開放
1992年 鄧小平講話,加快改革開放
1997年 香港回歸
1999年 澳門回歸
Ⅳ 《從歷史學管理》中的一個案例:諸葛亮運籌退敵
你的問題很有挑戰性,不是那種復制什麼資料就可以解決的。當然也值得你出這么多的分數,因為你的問題不好回答。
我以為,在管理學的思想上,首先諸葛亮體現的就是人本問題,在管理學上叫做「人本原理」。可以看到,根據你的資料,第一:羌人認為馬超是神兵天將一樣的人,所以羌人必不敢向前。這一點上可以說算計的就是人。我們知道蜀國有良將甚多,為什麼單單只派了馬超去守呢?就是因為算好了羌人怕馬超這一點;第二算的是孟獲多疑。魏延雖說是良將,但是若真的打起來不見得是孟獲的對手。但是為什麼諸葛亮指派魏延就可以呢?實際上諸葛亮派的不是魏延,派的是疑兵。問題就在於諸葛亮算好了蠻族多疑這一點;第三就是孟達,諸葛亮算的就是他,知道他和李嚴是生死之交,李嚴若說孟達你不要進攻,孟達雖然降了魏也會找個理由不來進攻的;第四就是算自己了。為什麼這么說呢,這也是諸葛亮發愁的地方。要說和東吳就得派一個能說善辯之人。以上四點可是說是「人本原理」的體現。因為人本原理就是把人看作最重要的資源,建立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制定全面開發人力資源戰略,發揮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一種原理。
另外我認為諸葛亮的策略還符合「能級原理」,也就是將不同的個人,根據其能力大小,分別安排在適當層次的組織機構中,做到人盡其才。比如以上的第一點,羌人獨怕馬超,孟達獨敬李嚴之交。若是派趙雲去抵擋羌人不是不行,卻難免大戰一場;若不用李嚴的信也可以,孟達作為原蜀將領諸葛亮也不會打不過他,但是這些都難免不打起來。孫子有言:上者伐謀,下者攻城,能不打就不打。
同時我認為諸葛亮最符合的應該是系統原理。系統原理就是為了達到最佳管理的效果進行系統分析,抓住系統的三個環節:目的性、全局性、層次性。從目的性我們可以看到,諸葛亮所作所為第一層面都是為了保全蜀國而做,沒有蜀國就沒有了諸葛亮;而更深層次的問題是為了節省自己的力量。從全局性來思考我們可以看到司馬懿這招兒用心甚為險惡。五路大軍群起而攻之總人數就有五十萬之巨。相信司馬懿可以知道,以諸葛亮之才,區區五十萬是不會滅亡蜀國的。可是五十萬人進攻,抵擋的話沒有三十幾萬甚至四十萬是根本不可能做到。蜀國發動了幾十萬人抵抗五路大軍,等到司馬懿來攻蜀國必然元氣大傷。所以諸葛亮必須最大程度上的節省自己的力量,因為他知道最終的目標是背後的司馬懿而不是五路大軍。這也是從全局性來思考的。從層次上思考更是如此。因為五路大軍不是真正主要的目標,真正主要的目標是在背後操縱的司馬懿。所以按照層次上的理解,可以說諸葛亮真正是從大局上來思考,並沒有太過於把所謂五路大軍放在真正處理的位置上,而是從目的性來講把五路大軍和司馬懿放在一起思考,從全局性來講最大程度上保存自己,從層次性上來講主要考慮司馬懿次要考慮五路大軍的思維方式。
「古之善理者不師,善師者不陳,善陳者不戰,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亡」的意思大致就是:善於管理者不會去動用武力;善於動用武力的也不會隨便的去備戰;善於備戰的不會真正的去戰斗;善於戰斗的不會打敗仗;知道怎麼樣敗的好的不會滅亡。這句話我認為真正是從層次上來理解戰爭的。作為「獨觀大略」的人,比如諸葛亮,就要做到從戰略上而不是從戰術上去理解戰爭。能夠從戰略上作出調整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所以孫子才說,百戰百勝的人不一定是最好的,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善之善者也」。總體上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你說的話就是從層次上理解戰爭罷了。當然這個層次不同的人有很多不同的認識,比如你舉出的這句話就分為了理、師、陳、戰、敗、亡六個層次。像孫子就說: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孫子分成了謀、交、罰兵、攻城四個層次。
假如不是針對背後的理論,我認為這個案例在管理學上可以給人以用人的啟示,也就是人本原理。總體上來講就是,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情,發揮個人最大的能力和最能發揮能力的一面來處理事情。在人力資源管理上趨利避害,針對不同的人使用不能的方法來處理事情。這也是涉及到上文的「能級原理」的問題。從背後的理論來思考就是說在管理方面要做到從大局和總體上對問題產生一個戰略上的思考,而不能糾結於一時一處的得失,從大局上戰勝思考和戰勝敵人,把問題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而不是分離的部分。
以上答案僅供參考。 同時鄙視樓下抄襲我的答案。
Ⅵ 就所學歷史知識,分析民國史上兩個「二十一條」之異同,並談談自己的看法
今天,我們的腦海中雖然已經形成袁世凱「賣國」的「定論」,但實際上,我們
中的多數人並沒有看到過「二十一條」的原文本和經過談判簽訂的最後修訂本。通俗
而廣泛傳播的歷史教科書似乎認為讀者不需要看到這些,只要接受它們的「定論」就
夠了。但讀者真的不需要嗎?重述歷史不僅要忠於歷史,而且要尊重讀者,這是歷史
學家最基本的職業道德——尤其在涉及到給歷史人物扣上「賣國」帽子一類重大指控
的時候。
第一,所謂「二十一條」通過外交談判和袁世凱幕後的「陰謀運作」,最後簽定
的文本實際上只有「十二條」。
第二,原「二十一條」中的第五號共七條,根本沒有簽訂。
第三,原「二十一條」中的第四號全部刪除。
第四,原「二十一條」中的第三號共有兩條,刪除一條。
第五,剩下關於山東和滿洲的十一條,最後簽訂的條件與原先提出的條件大為不
同,不是「留待日後磋商」,就是加進了限制的條件。
應該說,這次談判後簽定的文本,基本實現了袁世凱的願望,這就是他同曾叔度
所說的:「滿洲外的要求,我盡量全數駁回。滿洲內的要求,多少答應幾點,而這幾
點縱答應了,我有辦法要他等於不答應。不但如此,我還要殺他個回馬槍!」
這個「回馬槍」是:「二十一條」中完全簽訂的幾條,在條約簽訂後,也被袁世
凱大多「破壞」掉了。
據曾叔度提供的史料,條約簽定後,袁世凱讓他草擬一個「破壞」辦法,曾叔度
還真搞出了一個,內容大致有,(一)破壞中日國民雜居,應該制定一個外僑內地雜
居條例;(二)破壞日本人的租地、購地,應該制定一個外僑永租地權條例;(三)
破壞日本人可以擔任中國警察顧問的約定,應該制定一個聘僱外人的條例。曾叔度的
意思很清楚,在法律手段中寓以限制之意,即能暗中破壞條約。
但袁世凱認為這種辦法太笨。他說:「我已籌畫好了:(一)購地租地,我叫他
一寸地都買不到手;(二)雜居,我叫他一走出附屬地,就遇到生命危險;至於(三
)警察顧問用日本人,我用雖用他,每月給他幾個錢罷了,至於顧不顧,間不問,權
卻在我。我看用行政手段,可以破壞條約,用法律破壞不了。其他各條,我都有破壞
之法。」
袁世凱有個老秘書,聽說了袁世凱要破壞「二十一條」的話,大不以為然,,他
說:「既然簽訂了條約,就應該重視履行,明知不行,而虛與委蛇,表面允其所要求
,暗中卻加以破壞,必為禍根。本應推誠布公,向日本明言不能應允的原因。如果對
方不聽,縱以兵戎相見,彼曲我直,勝敗之數,尚不可知,而我理直氣壯,雖敗猶榮
。我的意思本應堅持不允。今既允矣,成事不說,壯士斷腕,聽客所為。白山黑水,
暫同棄地,痛定思痛,在關內勵精圖治,待機而動,收復故土,似亦一策。」
袁世凱一聽,斥為書生之見,說:「推誠布公果能成事,世界早太平了。」
袁世凱籠絡張作霖並鼓勵他在東北「抗日」,就在此時。袁世凱的女兒回憶:我
父親搬進中南海後,一直居住在居仁堂內。他的辦公室,設在居仁堂樓下東頭的一間
大房間里。樓下的西部,是他會客、開會以及吃飯的所在。另外,在居仁堂的前院,
還有一處叫做「大圓鏡中」的房子,也是他會客的地方。他在什麼地方會什麼樣的客
,按看來客的身份以及跟他的關系來區別對待的。例如,一般生客在「大圓鏡中」,
熟客在居仁堂樓下西部,最熟的就在辦公室內會見了。如果來客比較有身份,那麼,
會見的地方也可能有所改變。但是他接見張作霖卻是例外。張作霖是當時的二十七師
師長,他由東北來京謁見我父親。按照他的身份以及他和我父親的關系,是只能在「
大圓鏡中」會見的。可是我父親為了表示對他的優遇,卻破例地在辦公室內接見了他
。當時辦公室內的北面,安設著一個多寶格子。格子里擺設著一些古玩器物。其中有
一個絲絨盒子,裡面放著四塊打簧金錶。每一個表的邊上環繞著一圈珠子,表的背面
是琺琅燒的的小人,樣子極其精緻。當時我父親和張作霖分坐在沙發上談話。張在談
話的時候,老是瞅著離他座位很近的這四塊金錶。我父親看到這種情況,曉得他是愛
上這幾塊表了,當時就送給了他。我父親在送走了張作霖以後,一路笑著上樓,說明
了贈表的經過,並笑著對家人說:「他真是沒有見過世面。他既然看著喜歡,我就送
給他了。」說完了,接著又哈哈大笑起來。我父親自己其實不好古玩,他常說:「古
玩有什麼希罕,將來我用的東西都是古玩。」
袁世凱籠絡張作霖抗日獲得成功。有史料載:針對「二十一條」中「日本人可在
南滿買地」的條款,袁世凱秘密制定了一個「懲治國賊條例」:凡未經政府許可,私
賣田土與外國人者,以國賊論,殺無赦。這條例未見頒布,惟聞東北軍界及民間皆傳
言:確有此不成文法。當時,在東北的張作霖不過只有兵千人,有槍千餘支而已。但
「二十一條」簽訂後,袁世凱密派段芝貴僕僕風塵,密赴奉天數次。此後張作霖勢力
陡增,以巨金向德國洋行購買槍械,公開揚言:有我在,日本人不敢走出附屬地,東
北的一寸土地也到不了日本人手中。我們都知道:後來張作霖因抗日而被日本人暗殺
。而在張學良時代,他子承父業,廢止商租章程,人民有以田畝商租者,以盜賣國土
論。日本總領事以張學良片面取消兩國所定之協議,提出抗議,張學良置之不理。
袁世凱死後數年,曾叔度去東北。有日本人告訴他說:「我們日本人在東北,被
囚禁於附屬地界內,一步不敢出附屬地。」至於向中國人購地、租地,更談不到。日
本人受中國各機關聘僱人員,也對曾叔度說:「我等名為顧問,其實絕無人顧,絕無
人問。」
《劍橋中華民國史》對中日「二十一條」之簽訂評價說:以帝國主義開創的先例
來衡量,「二十一條」包含的新內容很少;除了滿洲租借期的延長以外,它對於日本
在華地位也無太大的意義。「二十一條」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日本的外交感覺遲鈍
和笨拙。全世界,尤其是美國所看到的是:當西方列強專注於其它地方事務時,狡猾
的日本在佔中國的便宜。日本外交家們要求保密,結果中國政治家們卻以人所不知的
內容為手段,加強世人對日本的警覺和不信任感。一九一五年五月,向袁世凱發出的
最後通牒,給日本人感覺遲鈍的畫像填上了最後一筆。它並未使日本得到中國人不願
應允的東西,反倒成了後來每年五月二十五日的「國恥日」的象徵。日本為保障自身
地位而阻止中國共和民族主義的企圖,反而使這種民族主義發揚光大並指向自己。「
二十一條」之所以如此強烈地刺激了中國人以及美國公眾,乃是由於它不合時宜。它
是本著十九世紀九十年代帝國主義相互爭奪的精神制定的,可惜晚了二十年,在中華
民國的崛起和美國進步運動興起之後才能出籠。對日本來說,它顯然是取得了一個代
價過於高昂的勝利。
5.國恥與黑槍該怎樣評價袁世凱與「二十一條」的關系呢?《劍橋中華民國史
》說:袁世凱在「二十一條」談判中「耗盡了日本人的耐心」。但要耗盡對方的耐心
,自己一方首先要有耐心,而且這種耐心不是消極的受難,而是積極主動,堅忍不拔
,也要使點手段,耍點滑頭。對此,日本人肯定很難受。
就在談判剛剛進行一個月的時候,一九一三年二月十九日,袁世凱接到一個關心
他的外國人給他發來的一封匿名信:閣下:我得到很確實的消息,一項針對你本人的
陰謀正在日本公使館方面策劃准備之中。已向使館運入衛隊,所有事情均已准備妥當
。請將宮廷戒嚴,各處城牆上應設置駐軍,城門設置護衛並架設機搶,各處門戶設柵
欄,准備沙包以防從主要門戶沖入。拖延會招致危險。一個衷心關懷您個人安全和國
家幸福的人所寫。
經「確認」,信的筆跡沒有經過「故意偽裝」。這說明,在談判中,日本至少有
過這樣的刺殺袁世凱之預謀。倘若日本人確信袁世凱會跟著他們的指揮棒轉動,這樣
的「黑槍」還有什麼必要呢?
民國流傳的許多史料,言之鑿鑿,說袁世凱所以與日本簽定「二十一條」,是因
為他與日本人另有密約。說的確切些:袁世凱同意日本的「二十一條」,而日本支持
袁世凱稱帝。這純屬胡言亂語,其以訛傳訛,沒有任何史實上的根據。但這指控太過
嚴重。對此,就是寫了洋洋數十萬言《袁世凱傳》並以之痛罵袁世凱的陶菊隱先生,
也不得不挺身而出,為袁世凱辯誣。他說(譯文):袁世凱心狠手辣,才足以濟其惡
,關於這一點,就是受到袁世凱厚待的人,也不能為之置辨。然有一事可為袁世凱呼
冤,就是外界傳說他與日本人訂立「二十一條」另有密約的事情。實在是沒有這回事
情啊!
袁世凱被迫在「二十一條」上簽字後,好多天神志為之不寧。他讓丁佛言撰寫了
一本書,叫《中日交涉失敗史》,印刷了五萬冊,密存山東模範監獄中。他經常對左
右說:「勾踐不忘會稽之恥,最後終於打敗了吳國;那些咄咄逼人的人終有肉袒牽羊
之一日,到那時,此書就可以問世啦。」
袁世凱還聘請了許多學者和軍事專家,組成「東三省研究會」,搜集國防材料。
這是因為,從朝鮮事件發生時,袁世凱已經洞見日本的野心。
袁世凱在總統任上時,日皇加冕,他僅命駐日大使就近前去致賀,經外交部反復
陳說,說這是日本的非常重典,各國都派專使,我國與日本近在唇齒間,尤其不可忽
視,他這才派周自齊前往日本。但日本人得知袁世凱的態度,竟然「婉謝之」,以示
報復。
所有這些都能證明,袁世凱與日本沒什麼密謀。
袁世凱謝世之日,有人在他的書案上發現了他親筆書寫的一句話:「為日本去一
大敵,看中國再造共和。」這是他死前留以自挽的話啊!」
Ⅶ 蘇叔陽考入歷史學的原因
在蘇叔陽【 理想的風箏 (原名:我們愛老師)】中可以知道,蘇叔陽考入歷史學是因為教歷史的劉老師的影響...
摘取如下:
春天又到了。
柳枝染上了嫩綠,在春風里盡情飄擺,舒展著自己的腰身。連翹花舉起金黃的小喇叭,向著長天吹奏著生命之歌。而藍天上,一架架風箏在同白雲戲耍,引動無數的人仰望天穹,讓自己的心也飛上雲端。
逢到這時候,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劉老師,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風箏。 劉老師教我們歷史課。
他個子不高,微微發胖的臉上有一雙時常眯起來的慈祥的眼睛,一頭花白短發更襯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條強壯的右腿。而左腿,卻從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圓木拐杖支撐。這條腿何時、為什麼截去,我們不知道。只是有一次,他在講課的時候講到女媧氏補天造人的傳說,笑著對我們說: 「……女媧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樹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變成人,只是有的人,由於女媧甩的力量太大了,被摔到地上摔丟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時候被她甩掉了一條腿的。」教室里自然騰起一片笑聲,但笑過之後,每個學生的心頭都飄起一股酸澀的感情,同時更增加了對劉老師的尊敬。
他只靠著健壯的右腿和一支圓木棍,一天站上好幾個小時,為我們講課。逢到要寫板書的時候,他用圓木棍撐地,右腿離地,身體急速地一轉,便轉向黑板。寫完了粗壯的粉筆字,又以拐杖為圓心,再轉向講台。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師,一天不知要這樣跳躍旋轉多少次。而他每次的一轉,都引起學生們一次激動的心跳。
他的課講得極好。祖國的歷史,使他自豪。講到歷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陳詞,常常使我們激動得落淚。而講到祖國近代史上受屈辱的歲月,他自己又常常哽咽,使我們沉重地低下頭去。後來,我考入了歷史學系,和劉老的影響有極大的關系。
他不喜歡筆試,卻喜歡在課堂上當眾提問同學,讓學生們述說自己學習的心得。我記得清楚極了:倘若同學回答得正確、深刻,他便靜靜地佇立在教案一側,微仰著頭,眯起眼睛,細細地聽,彷彿在品味一首美妙的樂曲,然後,又好像從沉醉中醒來,長舒一口氣,滿意地在記分冊上寫下分數,親切、大聲地說:「好!五分!」倘若有的同學回答得不好,他就吃驚地瞪大眼睛,關切地瞧著同學,一邊細聲說:「別緊張,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邊不住地點頭,好像那每一次點頭都給學生注入一次啟發。這時候,他比被考試的學生還要緊張。這情景,已經過去了將近三十年,然而,今天一想起來,依舊那麼清晰,那麼親切。
然而,留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劉老師每年春天的放風箏。
Ⅷ 歷史上有什麼著名人物姓張
張 飛:三國時蜀漢大將,河北涿縣人。曾與劉備、關羽桃園三結義,為後世留下一
段佳話。
張 良:西漢謀臣,安徽毫縣人。劉邦稱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與蕭
何、韓信被譽為漢初三傑。
張 騫:西漢外交家,陝西城固人。兩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國與中亞各國的友好
往來。
張 衡:東漢科學家、文學家,河南南陽南召縣人。他提出"渾天說",繪制星象圖,發
明"渾天儀"、"地震儀"等 。
張仲景:東漢醫學家,河南鎮平人。勤求古訓,博採眾方,著《 傷寒雜病論》,造
福人民,為後人尊為醫聖。
張 旭:唐代大書法家,江蘇蘇州人。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而後乃下筆,逸
勢奇絕,連綿回繞,人稱"草聖"。
還有張作霖,
張道陵:(公元34~156年),張天師,字輔漢,又名張陵,沛國豐人(今江蘇豐縣),東漢建武十年農歷1月15日生於吳地天目山。其為創漢功臣張良(字子房)之八世孫,史籍又稱其名為張陵。
張道陵七歲時即能誦《道德經》,並能達其要旨。長成後身材高大魁梧,古籍中描繪其形像為:龐眉文額,朱頂綠睛,隆準方頤,目有三角,伏犀貫頂,垂手過膝,使人望之肅然起敬!
張 讓:(公元?~189年),潁川人(今河南禹縣)。著名東漢宦官。
張讓在漢桓帝、漢靈帝時歷為小黃門、中常侍、列侯等職。其在職時以搜刮暴斂、驕縱貪婪見稱,漢靈帝極為寵信,常謂「張常侍是我父」。漢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何進謀誅宦官,不幸事情泄露,他和宦官趙忠等一起殺害何進。不久,在袁紹捕殺宦官時投河自盡。
張 芝:(公元?~192年),子伯英,敦煌酒泉人(今甘肅酒泉)。著名東漢書法家。
張芝善作草書,臨池書寫,池水為之變黑。張芝所作草書,上下牽連,氣勢連貫,一筆呵成,開後世狂草之先河,被稱為「草聖」。
張 穆:(生卒年待考),字石舟,平定州大陽泉村人(今山西陽泉市),是清朝著名的蒙古史學者。
張穆雖然只活了四十四歲,但他的著作疊起來足有三尺來厚。他出身在書香官宦世家,他年少時,勤奮好學,才華橫謚。
張 說:(公元667~730年),字道濟,一字說之,原籍范陽(今河北涿縣),世居河東(今山西永濟),徙家洛陽。著名唐朝文學家。
張 載:(生卒年待考),字孟陽,安平人(今河北安平)。著名西晉文學家。
張載性格閑雅,博學多聞。曾任佐著作郎、著作郎、記室督、中書侍郎等職。西晉末年世亂,託病告歸。張載與其弟張協、張亢,都以文學著稱,時稱「三張」。其中載、協相近,亢則略遜一籌。《文心雕龍》說:「孟陽、景陽,才綺而相埒。」一說「三張」指張華與張載、張協二人,張亢不在其內。明朝人張溥把張載和張協的作品輯,為《張孟陽景陽集》,收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張 華:(公元232~300年),字茂先,漢高祖重要謀臣張良的後裔。西晉時期眾所推崇的文壇領袖,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佔有不容忽視的地位。
張 協:(公元?~307年),字景陽,安平人(今河北安平)。著名西晉文學家。
張協曾任公府掾、秘書郎、華陽令等職。晉永寧元年(公元301年)為征北將軍司馬穎從事中郎,後遷中書侍郎,轉河間內史,治郡清簡。晉惠帝末年,天下紛亂,他辭官隱居,以吟詠自娛。晉永嘉初,復征為黃門侍郎,託病不就,後逝世於家中。
張協與其兄張載、其弟張亢,均是西晉有名的文人,時稱「三張」。鍾嶸在《詩品》總論中把他們與陸機、陸雲、潘岳、左思等並提,作為西晉文學的代表。《隋書·經籍志》錄張協有集四卷,已失傳。明人張溥輯,《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有《張孟陽·景陽集》。
張 溥:(公元1602~1641年),字乾初,後改天如,號西銘,蘇州太倉人(今江蘇蘇州)。
張溥師從徐光啟,少時嗜學,所讀書必手抄。詩文敏捷,與同里張采齊名,號「婁東二張」。明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集江南諸社合為「復社」,倡復古學,以嗣「東林」自詡。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進士,授庶吉士,乞歸葬親。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主「復社」虎丘大會
張 魯:(生卒年待考),字公旗,沛國豐縣人(今江蘇豐縣)。
張道陵之孫,繼祖父在蜀地傳道。後到漢中,建立起政教合一的道教政權,自稱師君,下設祭酒管理各地。在各地道路上設「義舍」,置「義米、義肉」,任往來路人量腹取足。入其道者先交五斗米,又稱「五斗米道」。
曹操進入漢中後投降之。
張 綉:(公元?~27年),武威祖厲人(今甘肅靖遠西南部),漢朝董卓部將張濟之侄。
在李傕、郭汜之亂中,張濟的地位和李傕、郭汜相等。張濟逝世後,張綉領其軍,屯兵於宛城(今河南南陽)。後降曹操,不久又叛。操征袁紹時再降曹,為揚武將軍,在官渡之戰中有功。漢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逝世於征討烏桓途中。
張 頜:(公元?~231年),字儁義,河間鄚縣(今河北任丘北部)。
初從韓馥鎮壓黃巾,後歸附袁紹,任寧國將軍。官渡之戰後降曹操,授左將軍。魏明帝時在街亭(今甘肅秦安東北部)大破蜀將馬謖。
諸葛亮於蜀漢建興九年(公元231年)第四次出兵攻魏,回師時在木門(今甘肅天水境內)設伏。張頜追蜀軍至木門,中箭身亡。
張 遂:(公元673~727年),一行和尚,魏州昌樂人(今河南濮陽南樂)。著名唐朝天文學家。
張遂自幼天資聰穎、刻苦好學,博覽群書。青年時代到長安拜師求學,研究天文和數學,很有成就,成為著名的學者。
張 旭:(生卒年待考),字伯高,一字季明,世稱張長史,唐朝吳縣人(今江蘇蘇州)。著名唐朝書法家。
張旭在唐開元年間曾來常熟任縣尉,據史籍《唐國史補》等史書所記,他性嗜酒,常喝得酩酊大醉,醉後呼叫狂奔,然後揮筆寫字,有時竟用頭發沾著墨汁疾書,灑醒後觀賞自己的書法,龍飛鳳舞,飄逸萬態,逸勢奇絕,連綿回繞,以為有神力相助。常熟人民為了紀念張旭,直到今天,城內東門方塔附近還保留著一條沉「醉尉街
張師德:(生卒年待考),字尚賢,開封襄邑人(今河南睢縣)。
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辛亥科狀元。張師德為北宋第二位狀元張去華之子,在父親奪魁五十年後,張師德又金榜題名第一,為世人艷羨。張師德中狀元後,授將作監丞,通判耀州,遷為秘書省著作郎、集賢校理,判三司都理欠憑由司。曾上疏請求赦免因貧苦無力還債之人,獲准。一次,張師德上殿奏事,真宗以時事問之,師德回答詳備,真宗喜道:「朕在藩邸時即知卿父名,今又知卿才。」以後每次派人出使,真宗就說:「張師德可用」,而契丹、高麗使者來朝,又大多讓張師德接待。
宋天禧初(公元1O17年),張師德安撫淮南時染病,改判司農寺,擢右正言,知制誥。判尚書刑部,出知潁州。遷刑部員外郎,判大理寺,為群牧使。再遷為吏部郎中。因病,知鄧州,徙汝州,拜左諫議大夫,罷知制誥。張師德孝謹有家法,不結交權貴,但體弱多病,不堪重任,曾在任九年未得升遷,並逝於任上。張師德著有文集十卷,傳世。
張邦昌:(公元1083~1127年),字子能,永靜軍東光人(今河北部)。著名南宋賣國賊。
張邦昌舉進士,歷任禮部侍郎、少宰、太宰等職。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軍圍攻東京(今河南開封)時,任河北路割地使,力主對金投降。次年(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東京,他附金建立了傀儡政權,曾自稱「楚帝」月余。
宋高宗即位後,張邦昌被流放到潭州(今湖南長沙)處死,終年四十四歲。
張 觀:(生卒年待考),字思正,絳州絳縣人(今山西絳縣)。
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甲寅科狀元。張觀年少時,即以嚴謹好學聞名鄉里。中狀元後,授將作監丞、通判解州。宋仁宗即位,遷太常丞,為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誥,出知杭州。還朝後,進為翰林學士、知審官院,累遷左司郎中,以給事中權御史中丞。時遇災異,宋仁宗詔求直言,張觀上疏道:「承平日久,政寬法慢,用度漸侈,風俗漸薄。」條陳知人、嚴禁、尚賢、節用四事。河北發大水,又上疏建議:「導積水以廣播種,緩催久以省禁錮,寬刑罰以振淹獄,收逃田以募歸復,置工役以先急務,止配率以阜民財,通商旅以濟艱食。」復知審官院,遂拜同知樞密院事。
張唐卿:(公元1010~第十卷37年),字希元,山東青州人(今山東淄川)。
生於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逝世於宋仁宗景佑四年。宋仁宗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甲戌科狀元。張唐卿十七歲,曾以詩文拜謁韓琦,韓琦對其才華甚為推重。中狀元後,張唐卿通判陝州。期間,處事干練,決斷如流。曾有一人之生母改嫁後逝世,後其父亦染疾而亡。在安葬父親時,此人恨母親不能與父親同穴,遂掘墓盜屍,將母親屍骨與父親同葬一處。事發,官吏欲依法治罪,遇張唐卿復審,言:「不過只知有孝,不知有法而已。」遂釋放此人。不久,張唐卿父親病逝,因悲痛過度,唐卿亦吐血而亡,年僅二十八歲。時人對其孝,既敬佩又惋惜,韓琦含淚為其撰寫了墓誌銘。
張之翰:(公元?~1296年),字周卿,晚號西岩老人,邯鄲人。著名元朝清官。
元中統初任名磁路知事。至元中,拜行台御史,按察福建行省。不久稱病辭官。因居官清正,朝中人望,紛紛向朝廷推薦他復職,復任戶部郎。至元末,升翰林侍講學士。請補外任,拜授松江知府。他上任後,減汰運往朝廷漕米的耗損虛數年十萬擔,防止了官吏貪污,減輕了人民負擔;倡導教育,增設各類學校。當地百姓為紀念其善政,將其《檢荒詩》刻在石上,傳昭後人。元貞二年(公元1296年)死在任上,歸葬邯鄲,著有《西岩集》三十卷。
張景岳:(公元1563~1640年),又名張介賓,字會卿,別號通一子,因為他善用熟地,有人稱他為「張熟地」,會稽人(今浙江紹興)。明朝中醫理論家,浙江紹興人,
張非木:(公元1494~1544年),字體周,邯鄲人。著名明朝清官,
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舉人,明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進士。任河南延津縣令時,適逢災荒,以賑災濟糧的政策平息民亂,受到百姓愛戴。民間流傳「前有長(清)張父,後有邯鄲張母」的歌謠。
後升任南京河南道御史,清正廉潔。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病逝,終年五十歲。
張國彥:(公元1525~1598年),字熙載,號弘軒,邯鄲人。著名明朝萬曆朝兵部、刑部尚書。
明嘉靖進士。授襄陵知縣,後升兵科給事中。再遷山西參政、陝西右布政使、江西左布政使。政績斐然,於萬曆九年(公元1581年)升順天府尹。以後奉召守關有功,遷戶部侍郎,不久為都御史,萬曆十八年(公元1590年)遷兵部尚書,後任刑部尚書等職。其子張我繼、張我繩、張我續均為明朝官僚。張我續官至戶部尚書、太子太傅,一門父子兩尚書。
張居正:(1525~1582),字叔大,號太岳,江陵人。著名明朝政治家。
明穆宗時入閣,神宗時為首輔,綜核名實,信賞必罰,整飭紀綱,推行一條鞭法,為相十年(明太祖朱元璋時已經沒有宰相的設置,但是他卻有宰相的實權),海內稱治。逝世後謚號「文忠」。著有《太岳集》、《帝鑒圖說》等。
張大千:(公元1899~1983年),原名權,改名爰,宇季爰,號大千,齋名大風堂。生於四川內江,祖籍廣東番禺。近代著名國畫家、美術教育家、美術理論家、書法家、文學家、收藏家,美食家、旅行家。
張大千以其深厚的文化學養以及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經歷成為海內外知名的文化名人。
張九齡:(公元678~740年),字子壽,韶州曲江人(今廣東曲江),世稱張曲江。著名唐朝詩人、初唐詩壇大家,和張說並稱「二張」。
張九齡和張說一樣出名,二人均位至宰相之尊,均有著名詩篇傳世。張九齡早年得張說賞識並推薦,唐中宗年間中進士,唐玄宗二十二年官至中書令。後受李林甫排擠,貶為荊州長史。
張九齡的詩作前期溫婉淡雅,後期質朴遒勁,雄渾剛健。其詩作《感遇》十二首及《望月懷遠》傳誦久遠。
張 紘:(公元151~210年),字子綱,廣陵人。東吳謀士,和張昭一起合稱「二張」。
孫策平定江東時親自登門邀請,張紘遂出仕為官。後來,張紘至許都為孫策求官,至此就在留在了許都,任會稽東部都尉。但孫權繼位時張紘又返回了東吳,任長史之職。
張紘後來在公元210年建議孫權遷都秣陵,孫權正在准備遷都時張紘逝世,終年六十歲。孫權為之流涕。
張紘還是一位著名的文學家。他在許都時和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見過一面,張紘稱陳琳的文章寫得好,陳琳說道:「我的文章比起你的來,就好比小巫見到大巫一樣。」成語「小巫見大巫」也由此而來。
張 湯:(公元前?~前115年),杜陵人(今陝西長安東南部)。
張湯早年專門學習律令,曾任長安吏、茂陵尉等職。後經丞相田推薦,補授侍御史。審理陳皇後巫蠱一案時,他窮治黨羽,漢武帝劉徹很贊賞他的能力,升遷其為太中大夫。後又與趙禹一起編,定《越宮律》和《朝律》。
當時漢武帝陽儒陰法,張湯投其所好,審辦大案必附會《春秋》、《尚書》等古義,並猜摹漢武帝的意向辦理。武帝想加罪的,他就交給執法嚴苛的屬吏去辦;武帝想開釋的,他就交給執法輕平的屬吏去辦。審理淮南王、衡山王、江都王反叛案,他都窮究根本,由是漢武帝對他信任益專,加官遷至御史大夫。
漢朝屢次對匈奴用兵,山東水旱災又頻仍,以致國庫空虛,他秉承漢武帝意旨,請求改革幣制,鹽鐵官營,算緡告緡,以排斥富商大賈,鏟除豪強兼並之家,形成了「丞相取充位,天下事皆決於湯」的局面,因此也受到一些人對他的嫉妒憎恨,屢有人舉發他;至漢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丞相府長史朱買臣、王朝、邊通共同揭發張湯的陰私事,漢武帝令趙禹責問,張湯遂自殺。後來武帝知道張湯的家產不過五百金,皆為俸賜所得,遂盡誅三長史,當時的丞相也羞愧自殺。
張 昭:(公元156~第二第十卷三6年),字子布,彭城人(今江蘇徐州)。
少年時好學,擅長隸書,治《左氏春秋》,博覽群書,著名於時。
漢末社會大亂,徐州士民多避難揚州,張昭也隨著南渡。孫策創業江東,任張昭為長史,撫軍中將,以管仲視之;孫策臨終時,以弟孫權託付之。
張昭對孫權時常正色直諫。孫權常說:「我與張公談論,不敢妄言。」全國憚之。吳置丞相,眾共推張昭,孫權說:「丞相事煩,而此公性剛,所言不從,怨咎將興,非所益也。」乃用顧雍。
孫權稱帝後,封張昭為婁侯。張昭在家無事,著《春秋左氏傳注》、《論語注》。吳嘉禾五年(公元236年)逝世,孫權素服臨吊,謚號「文侯」。
張惠言:(公元?~年)。著名東漢易學家。
張惠言以治《易》學名家。他以傳《春秋》之法治《易》,「求其條貫,明其統例,釋其疑滯,信其亡闕」,對東漢末今文《易》學家虞翻學說系統闡發,成為一代《易》學大家。
張世傑:(公元?~1279年),范陽人(今河北涿縣)。著名南宋抗元將領。
張世傑行伍出身,因戰功升都統制。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元兵南下,他率部保衛臨安(今浙江杭州),曾收復浙西諸城,又在焦山(今江蘇鎮江)江中大戰,但失利。元軍進迫臨安時,他和文天祥主張力戰到底,為丞相陳宜中所阻。次年臨安失守,他率軍由海路至福建,與文天祥、陸秀夫等立端宗,堅決抵抗。兵敗後,仍率水軍在廣東沿海堅持。
宋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宋端宗死,又立趙為帝,任少傅、樞密副使,奉居山(今廣東新會南部)。後與元將張弘范在海上決戰,兵敗突圍,遇台風溺死。張世傑與文天祥、陸秀夫被稱為「宋亡三傑」。
張弘范:(公元1238~1280年):字仲疇,涿州定興人(今河北涿州)。
其父張柔(漢軍八萬戶之一)也是蒙古名將。他早年輔佐其兄張弘略掌管順天路事,公元1262年授行軍總管,受命征討叛將李璮於濟南。張弘范扎營在城西險地,李璮出軍突擊諸將的營寨,唯獨不向他進攻。弘范說:「我的營寨在險地,李璮示弱於我,必會以奇兵來襲,他肯定以為我還未醒悟。」遂築長壘,在內伏甲士,在外挖壕,開東門。當夜又令士卒把壕挖得更深更寬。李璮不知道,第二天果然帶飛橋來攻,士兵都陷在壕中,能跨壕而上突入門內的,都被伏兵殺死,並迫降兩名敵將。
公元1269~1271年以萬戶參與襄陽、樊城之戰。他率軍千餘駐萬山,斷宋軍援兵;又獻割斷襄、樊兩城連兵,獻先破樊城,後取襄陽之策,為主帥阿術採納,公元1274~1277年以先鋒隨從丞相伯顏率兵沿漢水入長江,進占建康,直取宋都臨安,因功授鎮國上將軍、江東道宣慰使,公元1278年授蒙古漢軍都元帥,統率水陸軍兩萬,分道追擊南宋殘部,俘宋丞相文天祥於五坡嶺。次年初,他率水師追至厓山,遇宋水軍結船固守,遂控扼海口,長期圍困,斷其退路,巧妙利用海潮南北對進,並以遮障防矢石,勇登宋艦搏戰,大破宋軍,取得了以少勝多的戰績。宋臣陸秀夫負幼帝趙昰赴海死,宋遂亡,他立石碑記功。公元1280年正月病重,他沐浴更衣,由人扶至中庭,面對朝廷方向再拜,然後坐下,命上酒奏樂,與親友道別。又取出忽必烈所賜劍甲,交給嗣子張珪說:「你父親靠這些立功,你不要忘記了。」說完端坐而死。
張守皀:(公元?~739年),陝州河北人(今山西平陸)。
唐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為瓜州刺史,連敗吐蕃,穩定了西部邊境。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徙幽州長史、河北節度副大使、輔國大將軍等,屢敗契丹,為「開元盛世」的繁榮穩定做出了貢獻。
但他後來生活腐敗,冒功報捷遭貶,更主要的是他提拔重用了安祿山。當然,這是他無法預料的後事,更不能怪他助長了安祿山的反叛氣焰,是歷史給了安祿山一次機會。
張九鉞:(公元1721~1803年),字度西,號紫峴。潭縣人(今湖南湘潭)。清時湘潭昭潭書院山長。
生於康熙六十年,十二歲補博士弟子員,十三歲登採石太白樓賦詩。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拔貢,充正紅旗官學教習。乾隆二十七年舉順天鄉試,屢試禮部均不第,後以明確通榜進士分發江西,歷峽江、南昌知縣,升蓮花同知,改發廣東歷知始興、保昌、海陽等縣,後以捕盜不力落職。此後,遍遊河南嵩、洛、偃、鞏間,寄情節吟詠,詩風要見雄奇。過武昌時,總督畢沅重其詩名,迎入節署,集名流紀念蘇軾生日,飲酒賦詩,張九鉞即席為長歌,四座驚嘆。
張九鉞雖只是一縣令,但吟嘯諧談,瀟灑自得,達官貴人樂與交遊,稱為紫峴先生。晚年回湘潭主講昭潭書院十餘年。清嘉慶八年逝世,終年八十二歲。
張九鉞有《陶園詩集》、詩餘二卷、《歷代詩話》、《晉南隨筆》、《峽江志》等。《沅湘耆舊集》收其古體詩九十七首,近體詩一百四十六首,世稱「陶園詩老」,與新化「遼東詩老」歐陽輅並稱。
張九鉞詩有家學。其祖父文炳,為詩「排宋入唐,追蹤老杜」。父輩中如埴、垣、坊等,均工於詩古文詞。從兄弟中,九鐔以詩名。自文炳以下五世,第三第十卷餘人各有詩文別集。代湘潭張氏一門,以文學顯名於世。
張 栻:(公元1133~1180年),字敬夫,號南軒,亦號樂齋,張浚子,四川綿竹人。著名南宋理學家,嶽麓書院山長。
宋紹興三年生。南宋高宗紹興七年(公元1137年)浚謫居永州,張栻隨父學。紹興二十年(公元1150年)張栻再隨父徙居永州,負笈至南嶽從容不迫胡宏問河南程氏之學,凡八年。紹興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以蔭補官,辟宣撫司都督府書寫機宣文字,除直秘閣。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居父喪,時劉珙知潭州,重建嶽麓書院,栻主其事,並撰《潭州嶽麓書院記》,主講其間,由是嶽麓書院名盛一時。
宋乾道三年朱熹聞知張栻得衡山胡氏之學,自閩來訪,與張栻討論中庸之道。張栻邀請朱熹及其弟子林用中同游南嶽。三人唱和詩多達一百四十九首,編為《南嶽倡酬集》行世。
宋乾道六年奉詔入朝。次年冬被排擠落職,還長沙,主講嶽麓書院。與朱熹、呂祖謙為講學之友,時稱「東南三賢」。宋乾道八年劉珙復知潭州,修嶽麓書院,張栻主教事。翌年,辟嶽麓書院教授。為學宣揚「禮者天之理」,主張「明理居敬」等理學思想。
宋乾道十年詔除舊職,知靜江府,經略安撫廣南西路,從此離潭州。宋淳熙七月年(公元1180年)逝世,終年四十七歲。
張栻居長沙,其故宅在妙高峰之陽,後人即其地建城南書院,今長沙第一師范學校即其遺址。
張 綱:(公元108~143年),字文紀,著名漢朝大臣。
張綱為人剛正不阿,為忠義之臣,以德行服眾,深為人民愛戴。漢順帝漢安元年,身為光祿大夫的張綱等八人被遣巡行州郡,以察賢奸。其中張綱一人年紀最輕、官位也最小。張綱才出洛陽都亭幾里許,便慨然嘆曰:「豺狼當道,安問狐狸?」意即:禍國大盜正在那兒當道呢!何必去抓小偷啊!於是他即日毀車返都,並上書彈劾權傾一時的內戚大將軍梁冀、河南尹梁不疑兄弟,朝廷為之震動。後有廣陵張嬰殺太守聚眾數萬,乃舉張綱為廣陵太守。後張綱曉諭大義,使張嬰投降,散其眾。張綱安治廣陵,道之以德,民皆安服。期年,張綱病逝,滿城百姓慟哭。
張 儉:(公元115~198年),字元節,山陽高平人(今山東鄒縣西南部)。
張儉在漢桓帝時任山陽郡東部督郵,宦官侯覽家在山陽郡,其家屬仗勢在當地作惡,張儉曾上書彈劾侯覽及其家屬,觸怒侯覽。漢延熹九年(公元166年)黨錮禍起後,侯覽誣張儉與同郡二十四人共為部黨。朝廷下令通緝,張儉被迫流亡。官府緝拿甚急,張儉望門投止,許多人為收留他而家破人亡,直到黨錮解禁才回到家鄉。
張 角:(公元?~184年),冀州鉅鹿人(今河北平鄉西南部)。著名東漢末黃巾起義領袖。
張角初奉事黃老,依《太平經》部分內容創「太平道」,自稱「大賢良師」。當時漢朝政治黑暗,土地兼並劇烈,民不聊生。張角以符水咒說為民治病,發展徒眾,十餘年間達數十萬,遍及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分大方三十六,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帥。漢靈帝中平元年甲子歲(公元184年)揚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三十六方遂同時起事,自號「天公將軍」,以其弟張寶為「地公將軍」、張梁為「人公將軍」。部眾皆著黃巾以為標幟,故稱「黃巾」。後張角病逝於軍中,張寶、張梁先後戰敗被殺。
張 寶:(公元?~184年),張角之弟,冀州鉅鹿人(今河北平鄉西南部)。著名東漢末黃巾起義領袖。
漢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張寶同張角聚集貧苦民眾五十萬舉義反漢,稱「地公將軍」。同年張梁在廣宗(今河北威縣東部)戰逝世後,他率軍在下曲陽(今河北晉縣西部)抗擊漢將皇甫嵩,後被部將嚴政刺殺於陽城。
張 寶:(公元1763~1832年),字仙槎、梅痴,江蘇上元人(今江蘇南京)。著名清朝詩人、畫家及旅行家。
張寶在二十歲時即絕意功名,載筆浪遊四十餘年,足跡遍及當時中國十四個省。他每遇名勝美景便繪圖畫景,並題詩其上,一時王侯公卿、學者、釋道婦孺及外國使節爭相藏、贈。他曾五游嶺南,與當地名士多有交往。
張寶在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曾游歷澳門,作有《澳門遠島》,圖坐西向東,正面臨澳門內港北灣,為澳門西側隔海對面山所見的澳門全景,形象較真確,富有史料價值。還有《泛槎圖》六集刊行。
張 梁:(公元?~184年),張角之弟,冀州鉅鹿人(今河北平鄉西南部)。著名東漢末黃巾起義領袖。
漢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隨兄起義,稱「人公將軍」。曾與張角擊退北中郎將盧植、東中郎將董卓的進攻。後東漢政府派左中郎將皇甫嵩往攻,他率軍在廣宗(今河北威縣東部)反擊,後遭漢軍夜襲,兵敗戰死。
我盡力查了,不知道夠不夠?
Ⅸ 學歷史的意義
學習歷史,了抄解歷史上的人物和事物,學習某個人物的某種精神,學習某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武裝自己的頭腦,借鑒先人的經驗,吸取教訓,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可以加以對比,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學習歷史,使你了解先人的生活,學習先人創造的知識,激發自己的創造思維,不斷創新,不斷改進,推進歷史的進步和發展,人類就是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前進的,我們在生活的過程中,也在創造著歷史。
學習歷史,不僅僅是學習書本知識,一些歷史基礎知識需要記憶,但學習歷史更重要的是用歷史知識武裝頭腦,不是基礎知識的累積,是歷史知識的運用,包括一些思想,一些先人的做法,都要去其糟粕,吸取精華。
當我們學習了歷史,我們不僅能夠高談闊論一些歷史人物或者事件,更能夠讓頭腦健康敏銳地思維,讓頭腦迸發出有益於人類前進的火花,做出有益於他人或者社會的行為,否則,學習歷史就沒有起到真正意義上的作用。
學習歷史,有益於我們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成為一個光明磊落的人,用心地學習歷史,創造出屬於你自己的歷史。
Ⅹ 古代歷史上名字上帶有忠學的武將有哪些
李文忠(1339年-1384年),字思本,小名保兒,江蘇盱眙人,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是朱元璋的名將、謀臣,明朝開國第三功臣。
李文忠十二歲時,母親曹國長公主就去世了,父親李貞帶著他輾轉亂軍之中,多次瀕臨死亡。二年之後才在滁州見到舅舅朱元璋。朱元璋見到李文忠,十分喜愛,便將他收為養子,跟隨自己姓朱。
十九歲時,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率領親軍,隨軍支援池州,擊敗天完軍,驍勇善戰為諸將之首。朱元璋對李文忠十分寵信,常派他監軍隨將領出征。文忠轉戰沙場,官至榮祿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復姓李。
明朝建立後,李文忠多次領兵出塞征討元軍殘余勢力,戰功顯赫,獲封曹國公。1379年(洪武十二年),明太祖又詔命李文忠主持大都督府(最高軍事機構),兼主管國子監(全國最高學府)。
1384年(洪武十七年),李文忠病逝,追封岐陽王,謚「武靖」,配享太廟,肖像掛在功臣廟里,位次第三。賜葬鍾山。
李文忠之子李景隆繼承曹國公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