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清朝的歷史學家

清朝的歷史學家

發布時間:2021-03-04 14:44:00

㈠ 清代兵志研究的歷史學家有那哪些

《綠營兵志》是著名歷史學家羅爾綱研究清代兵制的作品之一。該書以研究清代專國有漢軍即綠屬營的起源與沿革、組織管理制度為主題,詳細分析了清代綠營這一兵種的組織結構、統轄關系、升遷考核制度、俸祿軍械等的管理內容。
《晚清兵志》是1997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爾綱
《清代兵事典籍檔冊匯覽》是2005年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茅海建。

㈡ 清代著名的詩人有哪些

1、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散文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進士,歷任溧水、江寧等縣知縣,有政績,四十歲即告歸。

2、舒位(1765-1816)清代詩人、戲曲家。字立人,號鐵雲,自號鐵雲山人,小字犀禪。直隸大興(今屬北京市)人,生長於吳縣(今江蘇蘇州)。乾隆五十三年舉人,屢試進士不第,貧困潦倒,游食四方,以館幕為生。

3、曹雪芹(約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作者,籍貫沈陽(一說遼陽),生於南京,約十三歲時遷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

4、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號定庵。漢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崑山羽琌山館,又號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詩人、文學家和改良主義的先驅者。龔自珍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

5、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一度因避諱太子胤礽的本名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之後又改回納蘭性德之名,大學士明珠長子。

㈢ 歷史學家都說清朝12個君王沒1個昏君,為何清朝還是非常貧弱

主要是因為這些君王的勤政都是為了鞏固自己的皇權,而不是為了讓國家更好的發展,所以清朝才會越來越貧弱。對於清朝的君王來說,他們每一個人幾乎都很勤政,比如雍正是個工作狂,每天只睡四個小時,其他時間大多數都用來處理公務。

就是因為清朝內的守舊派太多了,他們害怕改革會讓自己的利益損失,所以導致改革失敗。而且清朝末期的君王手裡權力有限,根本沒有辦法與這些守舊派斗爭。

㈣ ()是清朝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

全祖望(1705~1755)
清代學者、文學家。字紹衣,號謝山。鄞縣(今浙江寧波)人。雍正七年(1729)貢生,三年後中舉。乾隆元年(1736),薦舉博學鴻詞,同年中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即返里,後未出仕,專事著述。曾主講於浙江蕺山書院、廣東端溪書院。
全祖望上承清初黃宗羲經世致用之學,勤奮攻讀,博通經史,為清代浙東史學名家。他"負氣忤俗","其學淵博無涯□"(李元度《全謝山先生事略》)。全祖望尤多留意於南宋和晚明文獻,雖貧病而著述不輟。他37歲時三箋《困學紀聞》,42歲時補輯《宋元學案》,45歲至48歲的晚年仍朝夕不倦地七校《水經注》。臨終前還自編文集。
全祖望寫了不少傳記散文。碑銘如《忠介錢公第二碑銘》、《二曲先生窆石文》、《亭林先生神道表》、《梨洲先生神道碑文》、《前侍郎桐城方公神道碑銘》、《厲樊榭墓碣銘》等,是記敘清代重要人物和學術文藝的重要文章。傳論如《庄太常傳》、《陳同甫論》、《明庄烈帝論》,記序如《浦陽江記》、《梨洲先生思舊錄序》,簡帖如《心喪□子答鄞令》,以及其身後門人所編文集《外編》中的《初查白先生墓表》、《梅花嶺記》、《華氏忠烈合狀》、《屠董二君子合狀》、《江浙兩大獄記》等文,也都不是尋常之作。但全祖望某些持論也有偏激之處。他的文章不拘成法。有人譏其對古文"粗識藩籬","敘述不中律度"(譚獻《復堂日記》)等等,其實是忽視內容、過於推敲形式的批評。全祖望的詩歌多注意評騭人物,表彰忠義,但嫌議論過多,筆較質直。
撰《鮚□亭集》38卷,《外編》50卷,《詩集》10卷。另有《漢書地理志稽疑》6卷,輯補《宋元學案》100卷,《全校水經注》40卷並補附4卷。

㈤ 講清朝歷史的那個教授叫什麼名

閻崇年:山東蓬萊人,漢族,現任北京社會科學院滿學研究所研究員、北京滿學會會長、中國紫禁城學會副會長,北京孔廟與國子監博物館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蓬萊市戚繼光研究會名譽會長。[3著名歷史學家,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研究清史、滿學,兼及北京史。為央視《百家講壇》主講「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興六十年」、「康熙大帝」和「大故宮」系列講座,在國內外引發強烈社會反響,被譽為《百家講壇》的「開壇元勛」。
2004年,閻崇年初登CCTV-10頻道「百家講壇」,主講《清十二帝疑案》系列,共37講。
2006年9月,閻崇年再登「百家講壇」,主講《明亡清興六十年》系列,共46講,並出版同名圖書。
2008年3月,閻崇年三登「百家講壇」,主講《康熙大帝》系列,共23講,並出版同名著作。
2012年,閻崇年第四次登上「百家講壇」,主講《大故宮》系列,共64講。

紀連海,中國民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北京師大二附中教師。北京市骨幹教師,西城區學科帶頭人,西城區兼職歷史教研員。1986年7月畢業於北京師范學院歷史系,長期從事歷史教學工作,CCTV—10《百家講壇》欄目主講人之一。其主講「正說清代名臣」系列(和珅、紀曉嵐、劉墉等)激情澎湃、詼諧幽默、設問解疑、鞭辟入裡,極受歡迎,收視率屢創新高,成為億萬觀眾熱捧的超級學術明星,被譽為《百家講壇》「十大名嘴」中的「最另類」。

㈥ 清朝洋人歷史學家

實質上就是文物盜賊。
由於,這些類人生物的短暫人類文化歷史,嚴重缺乏人類光輝璀璨內的歷史物質文明積容累。
於是,這些剛剛啟蒙了人類文化的狼外婆,將自己偽裝成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到世界各地行騙盜竊。
一旦盜騙不了的,便悍然出兵強行搶掠,印度次大陸列國的滅亡,便是這一過程的完整體現。
為此,清朝的洋人歷史學家,就是徹頭徹尾的詐騙盜竊犯。

㈦ 清朝歷史著名人物

1、林則徐,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竢村老人。福建侯官鼓東街(今屬福州市鼓樓區)人。。生於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七月二十六日。

父林賓日,字孟養,號暘谷,教書為業;母陳帙,做針線、剪紙花,以助家用。林則徐4歲隨父入塾啟蒙,少年擅文名。嘉慶三年(1798年)中秀才,就讀於鰲峰書院,開始注意經世致用之學。

2、朱耷(1626-1705),八大山人是我國明末清初傑出的寫意畫藝術大師。生於明天啟六年(1626年),卒於清康熙四十四年( 1705年),姓朱名耷,是明太祖朱元津第十六子朱權的九世孫。

他從小聰慧異常。又受過良好的藝術熏陶,八歲能作詩,十一歲能畫青綠山水,並能懸腕寫米體小楷,並進官學為諸生。

3、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香岩,又號壹公、無競居士,晚年自號抱冰。漢族,清代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是對洋務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綱領的一個總結和概括。

毛澤東對其在推動中國民族工業發展方面所作的貢獻評價甚高,曾說過「提起中國民族工業,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

4、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在位六十年,實際執政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也是史上實際掌權時間最長的皇帝。

乾隆與其父雍正、祖父康熙共同開創「康乾盛世」,他在位期間鞏固和發展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平定大小和卓、滅准噶爾汗國,安定西藏、平定大小金川,整飭吏治、重視農業、興修水利、發展漢學,始置伊犁將軍,完善治理新疆等。

5、曾國藩(1811-1872) 初名子城,字伯函,號滌生,謚文正,湖南長沙府湘鄉(今湖南省雙峰縣)人。中國清朝時期的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中興名臣之一,也是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

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湖南長沙府湘鄉白楊坪人,現屬湖南省雙峰縣荷葉鎮天子坪。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道光十四年(1834)求學嶽麓書院,師從歐陽厚均。

㈧ 清朝歷史書籍,不是現在的歷史學家寫的,是真正的史書

TXT的就是打醬油的。。真正有價值的,都是繁體字豎排的。。。而且最好是看國專家第一歷史檔案屬館的原件。。。。
比如《康熙起居注》320冊,《乾隆起居注》1500冊。
《清實錄》60冊。
不過樓主也是葉公好龍之人。。。清史稿有800萬字。。48冊。。估計只是說說而已。。
真正去看。。就力不從心仂。。

㈨ 清朝有哪些著名的思想家

王夫之(1619-1692) 中國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學家.字而農,號姜齋,別號一壺道人,是明清之際傑出的哲學家、思想家,與方以智,顧炎武,黃宗羲同稱明末三大學者.晚年居衡陽之石船山,學者稱「船山先生」.湖南衡陽人,漢族.明崇禎年間,王夫之求學嶽麓書院,師從吳道行,崇禎十一年(1638)肄業.在校期間,吳道行教以湖湘家學,傳授朱張之道,較早地影響了王夫之的思想,形成了王夫之湖湘學統中的濟世救民的基本脈絡.明亡後,清順治五年(1648),王夫之在衡陽舉兵抗清,阻擊清軍南下,戰敗退肇慶,任南明桂王政府行人司行人,以反對王化澄,幾陷大獄.至桂林依瞿式耜,桂林陷沒,式耜殉難,乃決心隱遁.輾轉湘西以及郴、永、漣、邵間,竄身瑤洞,伏處深山,後回到家鄉衡陽潛心治學,在石船山下築草堂而居,人稱「湘西草堂」,在此撰寫了許多重要的學術著作.王夫之三十三歲以後就開始「棲伏林谷,隨地托跡」,甚至變姓名為徭人以避世,直到他死去.刻苦研究,勤懇著述,垂四十年,得「完發以終」,始終未剃發.這是一個孤高耿介的人,是中國知識分子中稀有的人物.王夫之學問淵博,對天文、歷法、數學、地理學等均有研究,尤精於經學、史學、文學.哲學上總結並發展中國傳統的唯物主義.認為「盡天地之間,無不是氣,即無不是理也」(《讀四書大全說》卷十),以為「氣」是物質實體,而「理」則為客觀規律.又以「絪蘊生化」來說明「氣」變化日新的辯證性質,認為「陰陽各成其象,則相為對,剛柔、寒溫、生殺,必相反而相為仇」.強調「天下惟器而已矣」,「無其器則無其道」(《周易外傳》卷五).由「道器」關系建立其歷史進化論,反對保守退化思想.又認為「習成而性與成」,人性隨環境習俗而變化,所以「未成可成,已成可革」,而教育要「養其習於蒙童」.在知行關繫上,強調行是知的基礎,反對陸王「以知為行」及禪學家「知有是事便休」觀點.政治上反對豪強大地主,認為「大賈富民」是「國之司命」,農工商業都能生產財富.文學方面,善詩文,工詞曲.所作《詩繹》、《夕堂永日緒論》,論詩多獨到見解.所著經後人編為《船山遺書》.其一生堅持愛國主義和唯物主義的戰斗精神,至死不渝.其中在哲學上最重要的有《周易外傳》、《尚書引義》、《讀四大全說》、《張子正蒙注》、《思錄內外篇》、《黃書》、《噩夢》等.墨跡傳世稀少.《大雲山歌》書風神清氣舒,可謂難得珍品.明代的思想,是對歷代思想的一次大綜合.明代學者們對以往思想界,指摘弊病,有的很中肯.王夫之的思想,尤其在歷史觀和政治思想方面,大都表現在他的《讀通鑒論》和《宋論》兩部書里.《讀通鑒論》有三十卷,《宋論》有十五卷.據王夫之的兒子王敔在《姜齋公行述》的說法,王夫之-末年作《讀通鑒論》三十卷,《宋論》十五卷,以上下古今興亡得失之故,製作輕重之原.諸種卷帙繁重,皆楷書手錄.貧無書籍紙筆,多假之故人門生,書成因以授之;其藏於家與子孫言者,無幾焉.由此可看出這些書的寫作過程是非常艱苦的.王夫之一生著書320卷,錄於《四庫》的有:《周易稗疏》、《考異》、《尚書稗疏》、《詩稗疏》、《春秋稗疏》等.嶽麓書院建船山專祠,以紀念這位不朽的大師王夫之在康熙二十八年(1690)其自題墓石中說「有明遺臣行人王夫之……自為銘曰:抱劉越石之孤憤而命無從致,希張橫渠之正學而力不能企,幸全歸於茲丘,固銜恤以永世.』戊申紀元後三百年十有年月日男勒石」他特別告誡兒子說「墓石可不作,徇汝兄弟為之,止此不可增損一字.行狀原為請志銘而設,既有銘,不可贅作.若汝兄弟能老而好學,可不以譽我者毀我,數十年後,略紀以示後人可耳,勿庸問世也.背此者自昧其心. 己巳九月朔書授攽」王夫之在自己墓誌銘中說的「戊申紀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元年,即明朝開國的時間.並且特別強調「墓石可不作」,如果作,則「不可增損一字」,「背此者自昧其心」.王夫之的政治思想的主旨是「循天下之公」.在這個主旨下,他猛烈抨擊「孤秦」「陋宋」,深刻揭露了秦始皇及歷代帝王把天下當作私產的做法顧炎武(1613年(明萬曆四十一年) - 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原名絳,字忠清.明亡後改名炎武,字寧人,亦自署蔣山佣.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江蘇崑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語言學家.他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黃宗羲(1610年—1695年),字太沖,號梨洲,學者尊為南雷先生,浙江寧波餘姚明偉鄉黃竹浦(今黃埠鎮)人.明末清初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歷算學家、教育家. 黃宗羲學問極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與顧炎武、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與弟黃宗炎、黃宗會號稱浙東三黃;與顧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並稱為「清初五大師」.黃宗羲亦有「中國思想啟蒙之父」之譽.他的父親黃尊素為萬曆進士,天啟中為御史,是東林黨人,因彈劾魏忠賢而被削職歸籍,不久又下獄,受酷刑而死.十九歲的黃宗羲乃進京訟冤,並在公堂之上出錐擊傷主謀,追殺兇手,明思宗嘆稱其為「忠臣孤子」.黃宗羲歸鄉後,即更加發憤讀書,「憤科舉之學錮人,思所以變之.既,盡發家藏書讀之,不足,則鈔之同里世學樓鈕氏、澹生堂祁氏,南中則千頃堂黃氏、絳雲樓錢氏,且建『續鈔堂』於南雷,以承東發(疑係「林」字——筆者按)之緒」(《清史稿》480卷).又從學於著名哲學家劉宗周,得蕺山之學.清軍入關後,黃宗羲召集里中子弟數百人組成「世忠營」參加反清戰斗,達數年之久.失敗後返鄉閉門著述,清庭屢次詔征,皆辭免.黃宗羲多才博學,於經史百家及天文、算術、樂律以及釋、道無不研究.尤其在史學上成就很大.清政府撰修《明史》,「史局大議必咨之」(《清史稿》480卷).而在哲學和政治思想方面,更是一位從「民本」的立場來抨擊君主專制制度者,真堪稱是中國思想啟蒙第一人.他的政治理想主要集中在《明夷待訪錄》一書中.

㈩ 歷史學家 清朝的

當時主要為步騎兵 也配備火炮 但不多 主要用於攻城 比明朝比要好 因為滿內清作為早期的金國後人容 弓馬嫻熟對裝備自然要比明朝好 但後期 清朝因為皇帝治國無能 其實清朝乾隆時期 英國使臣給乾隆皇帝進貢了當時最先進的軍艦模型 火槍 以及望遠鏡 但到1840年後 八國聯軍攻人圓明園 只見那些東西還在庫房 無人問津!可見皇帝多麼自大 昏庸 其實當時已經有些軍隊裝備了火槍 但純粹為了對付所謂的反賊 告訴你個數據 清朝在1840時 全國有80萬的軍隊 而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總兵力不過才5000人 這都能敗 多麼另人寒心!

閱讀全文

與清朝的歷史學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