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瀘州起義"包括幾次軍事起義
"瀘州起義"就一次軍事起義(這次起義只是為了配合順慶起義的)
民國15年(1926)11月下旬,賴心輝知悉袁、陳與李不睦,袁思想左傾,陳素忌李,令袁移防江津,以圖分而取之。袁即與陳密定於12月1日提前起義,瀘州起義爆發。當日駐藍田壩的袁品文以邀請軍政長官參加其軍士訓練學校畢業典禮為名,將李誘捕。16時許,袁、陳兩部宣布起義,所部連夜分頭號佔領全城,李部各團被擊潰繳械,其第2團團長張陶齋斃命,旅參謀長黎劍侯逃走。12月2日,袁、陳通電全國,宣布就任國民革命軍川軍第4路、第5路司令,成立聯合辦事處。各地陸續發來賀電,一些川軍將領通電脫離北洋軍閥。7日上午,瀘城各機關團體120多個單位及各界人士6萬多人,在小較場集會慶祝起義勝利。
民國15年(1926)7月,值國共合作領導的國民革命軍在廣州誓師北伐,中共重慶地委根據中共中央指示,以國民黨蓮花池省黨部(左派)名義在重慶召開軍事會議,密定伺機舉行「瀘順起義」,即組織順慶(今南充市)、瀘州及合川部分的川軍起義,配合北伐戰爭。11月中旬,中共重慶地委軍事委員會成立,地委書記、國民黨蓮花池省黨部負責人楊闇公兼書記,劉伯承、朱德為委員。確定了作戰方案,12月5號首先在順慶起義,然後以順慶為基地,向綏定(今達縣)進擊,消滅最頑固的軍閥劉存厚後,與北代軍會師武漢。起義結果:失敗
Ⅱ 關於朱德的真實故事
朱德求學 四川東北部,蜿蜒的嘉陵江東岸,有一個山城——儀隴。 1886年12月1日,朱德同志誕生在馬鞍場琳琅寨。朱家坐落在半山坳里的一處獨立家屋。 這是一個「客家」家庭,他們的祖先是從遙遠的廣東韶關遷移來的,在這里落戶已經是第八代了。 朱德同志從四五歲時,就幫助母親勞動,到八九歲就能挑能擔,能耕能種了,從學塾回家,母親總在灶上汗流滿面地燒飯,他把書本一放,就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節里,他上午讀書,下午種地,農忙時候,便整天跟著母親在地里勞動。 1892年,他剛剛上學,是跟一位姓鍾的先生讀書。1893年,他轉到丁先生那裡讀書,丁先生是榜上題過名的秀才,他的私塾就設在一個有高樓和花園的大院里。朱德同志勤勞聰慧,刻苦用功,在這里兩年,他讀了《詩經》等10幾本書。 到了9歲,朱德同志隨著伯父和幺叔,搬到相距六七里地的大灣去住了。 搬到大灣,朱德同志到席聘三先生家去讀書,席先生家離大灣有8里地,一天要來回跑四趟,響午回家肚子餓得咕咕叫,還得快跑,傍晚回來,怕天黑了,也得快跑。朱德同志說,「所以養成走路快的習慣。」 正當朱德同志開始長大成人的時候,他的心田得到席先生甘泉的澆灌,席聘三先生很有骨氣,很有朝氣,深通人情世故,他屹然立在那個黑暗的時代里,是一個奇特而又卓越的人物。他的思想是開明的,他對歷史上有些稱王稱霸的英雄是持輕蔑態度的;他對當時的貪官污吏,更常常罵得狗血淋頭。他有著濃厚的民族意識,雖然學富五車,卻不肯報考,連一個秀才都不是,從20幾歲教書,到那時已是70多歲了,他是一個真正的白丁,卻是一個真正的好先生,朱德同志是年紀幼小的一個學生,他的聰穎才華,受到先生的贊賞。他在這兒聽講了《四書》、《五經》、《二十四史》。但一個好的教育家,他不僅僅將學問灌輸給學生,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與行為影響著學生,席聘三先生成為朱德同志新思想的啟蒙者。 席聘三先生不是封建堡壘的護衛者,他愛喝酒,酒後放言高論,他說 「人不做事業就沒有什麼用。」 「要能做事業才能救世界,不能救世界便沒有道路好走。」 「神仙不是人做的事情,那是沒有路走的人去做的。」 於是,尋找道路,成為朱德同志思考的問題了。他想:狀元是點不成的,這樣的文章,不知哪一年才點得上。他受「富國強兵」思想的影響,立志要去做一個軍人。 朱德同志對新文化感受力很強,他如飢似渴地研究科學,他靠自修,開始學數學。兩三年前他已是一個珠算能手,這種算賬清帳的本領,對於他學數學有很大的幫助,一直學到比例、開方。他都沒有怎麼覺得困難。更重要的是新思潮這一線光明,一旦沖破黑暗,他的心靈就像展開翅膀一樣飛翔了。他滋長著這樣一個思想:「既然有一個世界,去看看世界就好了。」
Ⅲ 發生在瀘州的戰役有哪些
瀘州起義、瀘州會戰。
1、瀘州起義
發生於1926年12月1日的西南地區瀘州,是在老內一輩無產階級容革命家楊闇公、朱德、劉伯承組織和領導下,以打倒軍閥,配合北伐為旗幟發動的一場大規模的武裝起義。
2、瀘州會戰
雲南的滇軍同袁世凱的北洋軍1916年在四川發生的戰役。 1915年袁世凱稱帝,蔡鍔由北京潛回雲南,與唐繼堯等人於12月25日宣布雲南獨立,組織護國軍,發動護國戰爭。
蔡任護國軍第一軍總司令。1916年春率部在四川納溪、瀘州一帶擊敗優勢袁軍,迫袁取消帝制。袁死後蔡任四川督軍兼省長。
(3)朱德瀘州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其它相關介紹:
據史料記載,龍頭關位於城南,始建於蜀漢時期,起止於長沱兩江兩岸,長約數公里。後來建在宋朝、清朝,建堡等,古時候交通不發達,瀘州三面環水,唯一一條陸路通往城外的道路就是這里。
在瀘州戰役中,國民警衛隊與所謂的精銳北洋軍打了幾個月,兵力弱於敵人。雖然沒有攻佔瀘州,但它遏制了敵人的主力,阻止了敵人的前進,與其他勢力進行了有效的合作,促進了民族反帝運動的發展。
Ⅳ 瀘州英雄人物
4樓的亂說了卅,我最看不慣那種為了點分誤導別個的人了,4樓的:我代價瀘州人鄙視你
Ⅳ 朱德在瀘州為何沒有發展壯大
我們再來扒一扒關於朱德舊居的那些事兒
1916年6月,時任雲南陸軍第7師13旅步兵25團團長的朱德奉命駐防川南瀘州、南溪一帶。1917年春,朱德認識了對其一生影響至深的革命摯友、南溪人孫炳文,6月與南溪簡易師范畢業的進步學生陳玉珍結婚,婚後就居住在當時的陳家大宅(現南溪朱德舊居)里。在那個各地軍閥窮兵黷武、混戰不休的動亂年代,南溪就成了朱德同志的一個「安全港」、「小天地」,在大宅里每天可以和孫炳文、陳玉珍等在一起看書、學習、討論。朱德同志嫡孫朱和平將軍在接受南溪電視台記者采訪時曾說:「爺爺一生非常喜歡看書,當年在南溪的藏書就有1607冊,現在都留在了瀘州」。
珍貴的書籍不可能再回到南溪的懷抱,但它依然會作為我們南溪人民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著南溪43萬幹部群眾在傳承和弘揚紅色基因的道路上砥礪前行,共同建設美麗幸福新南溪,為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出自己應有的力量。
Ⅵ 朱德同志領導的歷史事件
朱德同志1922年入黨後,領導的主要革命事件:
一是,1926年北代戰爭的時候,受黨委託到川軍楊森部做兵運工作,對其成功地進行了策反,使楊森改旗易幟,投向國民革命軍,為北伐軍攻入武漢掃清了側巽障礙。
二是,1927在南昌國民黨軍內部,組建軍官教育團,為我黨派養了大批骨幹,在南昌起義和以後土地革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是,1927年8月 1日,參與領導南昌起義。在主力徹底失敗的情況下,艱難保持起義火種,為以後創建紅軍和革命根據地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是,1928年1月,領導了著名的湘南大暴動。
五是,1928年4月率部上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會師,朱毛開始了合作領導中國革命的歷史。
六是,1928年至1934年,與毛澤東共同創建和擴大了井岡山和中央蘇區兩大根據地,共同領導了中央蘇區第一、二、三次反圍剿,與周恩來領導了第四次反圍剿。
七是,1934年至1936年,與毛澤東、周恩來共同領導了長征,指揮和籌劃了長征途中大部分的戰役和戰斗,特別是獨立和張國燾面對面斗爭,粉碎了張的分裂陰謀,籌劃與領導了紅軍三大主力在會寧的大會師。
八是,1937年親率八路軍主東渡黃河,籌劃了平型關戰斗、陽明堡戰斗等,親自指揮了兩交人反「九路圍攻」,迅速打開了華北抗日戰爭的局面,到1940年返回延安,部隊由三萬發展到40多萬,創建了遍布華北十多塊抗日根據地。
九是,1940年至1945年任中國解放區抗日軍總司令,與毛澤東共同領導全國的抗日戰爭,期間領導了延安和各根據地的大生產運動。
十是,抗戰勝利後,提出並指揮了向東北的戰略進軍,為日後我黨爭取東北奠定了基礎。
十一是,1946年至1949年,與毛澤東共同指揮了全國解放戰爭,特別是戰略進攻前,親赴華北前線探索攻堅大城市和打殲滅戰的方法
Ⅶ 「瀘州起義」包括及次軍事起義分別在哪年發生在哪個地方組織者是誰
l926年1 2月1日,起義軍旅長袁品文在藍田旅部扣押李章甫旅長一行,集合部隊,宣布起義。專隨即命令第二團兩屬個營直趨忠山,全部繳械敵三團。袁品文旅長率部直人龍透關,使忠山敵炮兵營受夾攻,僅戰一日,控制全城。1927年1月中旬,劉伯承到瀘州,領導起義軍整頓工作,發布《國民革命軍川軍各路總指揮部布告》。隨後,劉伯承總指揮在瀘州舉辦國民師范學校,培養社會活動人才。組織力量,開展宣傳。l 927年4月,川黔聯軍圍攻瀘州,瀘州保衛戰開始,龍透關即是主要戰場。十萬川黔聯軍圍攻龍透關40多天,龍透關下屍橫遍野,瀘州仍穩如泰山。最後,賴心輝使用「反間計",楊森投向蔣介石,再加上瀘州孤城無援,瀘州起義歷經5個半月失敗了。
瀘州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它在中國革命史和人民軍隊建軍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瀘州起義是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楊問公、朱德、劉伯承組織和領導下,以打倒軍閥,配合北伐為旗幟發動的一場大規模的武裝起義。它是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條件下,中國共產黨人資借鑒的經驗。
Ⅷ 瀘州歷史
瀘州市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夏、商時屬梁州之域。周代屬巴國轄地。周慎靚王五年(前316年)春,秦惠文王派張儀和司馬錯滅巴、蜀,同年設置巴郡,轄包括江陽在內的大片土地。西漢景帝六年(前151年)封蘇嘉為江陽侯,在長江與沱江交匯處(今瀘州市江陽區)設置江陽縣。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開發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置犍為郡,領江陽縣。東漢獻帝建安十八年(213年)置江陽郡。西晉仍置江陽郡。南朝劉宋、南齊置東江陽郡。梁武帝蕭衍大同年間(535—546年)建置瀘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瀘州為瀘川郡,仁壽中升為瀘州總管府。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復置為瀘州,三年(620年)置總管府,四年(621年)升為都督府。北宋瀘州瀘川郡置瀘川軍節度。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升本路安撫使。宋、元之際,蒙古軍入蜀,瀘州城先後遷治於合江榕山、江安三江磧、合江安樂山,最終築城於合江神臂崖,堅持抗戰35年。元屬重慶路。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年)瀘州直隸四川行中書省,九年(1376年)直隸四川布政使司。清嘉慶七年(1802年)瀘州置川南永寧道(1908年改名下川南道)。民國初改瀘州為瀘縣,置永寧道,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設置第七行政督察區。1949年12月3日瀘縣解放。1950年1月設置川南人民行政公署(省級,1952年8月撤銷)。1949年12月設置瀘縣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9月改稱瀘縣區專員公署,1952年3月改稱隆昌專員公署,同年12月改稱瀘州專區專員公署,1955年改稱瀘州專員公署)。1960年7月14日,國務院批復撤銷瀘州專區,所屬市縣劃歸宜賓專區。1983年3月3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將地轄瀘州市改為省轄市。
Ⅸ 瀘州起義的介紹
瀘州起義,發生於1926年12月1日的西南地區瀘州,是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楊闇公、朱德、劉伯承組織和領導下,以打倒軍閥,配合北伐為旗幟發動的一場大規模的武裝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