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建黨到建國中的重大歷史事件有哪些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1921年7月23日
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
北伐戰爭
南昌起義1927年8月1日
秋收回起義(答1927年9月9日)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
遵義會議:(1935年在遵義召開)
紅軍的長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
西安事變1936年12月12日
七七事變1937年7月7日
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
南京大屠殺1937年12月
平型關大捷
台兒庄戰役
百團大戰
中共七大1945年4月
抗日戰爭的勝利1945年8月15日
重慶談判1945年8月-10月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三大戰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
、渡江戰役1949年4月23日
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949年9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
B. 新中國1919 到1949重大歷史事件
辛亥革命。1911.十月武昌起義。1921年一月民國成立。中國結束了兩千年的封建君主專制。版 新民主主權義革命。1919~1923。其中有五四運動。中共一大、二大。 國民大革命時期。1924~1927。其中有 國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戰爭。 國共十年對峙。
1927~1937。其中有南昌起義 ,七八會議 ,秋收起義與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 ,工農武裝割據理論指導下的實踐[包括:土地革命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成立, 圍剿與反圍剿 ,紅軍長征] 。
抗日戰爭時期。1937~1945。七七事變 國共第二次合作 ,百團大戰 。
人民解放戰爭時期1945~1949。雙十協定 ,戰略反攻, 三大戰役 ,渡江戰役後解放南京 ,49年九月籌備新中國的成立 ,十月開國大典。
C. 以上材料反映了我國建國初期的什麼歷史事件
事件:抄抗美援朝。
1950年6月到襲1953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朝鮮政府請求,為粉碎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對朝鮮的侵犯,保衛中國安全,派志願軍入朝進行抗美援朝戰爭,抗美援朝是建國初期三大運動之一。中朝人民聯合作戰,沉重打擊了美帝的侵略氣焰,保衛了朝鮮的獨立和我國的安全,維護了遠東和世界的和平,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威望,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
D. 新中國外交史三大事件是什麼
20世紀70年代新中國三大外交歷史事件
中美關系正常化
中日建交
恢復在聯合國的席位
E. 新中國成立後的重大歷史事件(1949-2009)
1950年 土地改革運動開始
鎮壓反革命運動開始
10月 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土地改革完成
1953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行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
1954年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頒布
1956年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我國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1957年 中國共產黨進行整風,反右派斗爭開始
1958年 「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
1959年 「反右傾」斗爭
1964年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
1971年 林彪反革命集團被粉碎
聯合國恢復我國合法席位
1972年 中美、中日關系開始正常化
1976年 四五運動
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結束
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982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87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2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9月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9年12月20日 澳門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2001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
2002 獲得2008奧運會舉辦權
2003 中共16大召開
2003 非典爆發
2008 中共17大召開
2008 北京奧運會舉辦 中國軍團獲得50枚金牌 共100枚獎牌
F. 歷史自新中國成立以後的重大事件 越詳細越好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舉行,新中國成立。
1950年,中蘇兩國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1950年夏,《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頒布,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保家衛國。
1951年-在國家機關和企業中開展「三反」「五反」運動;西藏實現和平解放,百萬貧苦農奴獲得自由。
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滿足了農民對土地的要求。
1952年底,國家財政經濟取得基本好轉。
1953年,中共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開始了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1953年夏,《朝鮮停戰協定》簽訂,中朝軍民取得勝利。
1953年底,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國家開始實施「一五」計劃。
1954年4月,新中國首次以世界五大國之一的身份參加日內瓦會議,並發揮積極作用。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實行,規定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1955年,萬龍會議上,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方針,促進了亞非國家的團結與合作。
1956年,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1956年4月,毛澤東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開,指出了國內的主要矛盾。
1957年春,毛澤東就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發表講話;全黨開展整風運動;武漢長江大橋建成。
1958年,八大二次會議提出「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興起,「左」傾錯誤嚴重泛濫。
1959-1961,三年自然災害。
1960年冬,開始糾正「左」傾錯誤,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未完)
更多追問追答
追答
(接1960年冬)
1962年,國民經濟形式開始好轉,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打破了帝國主義的核壟斷。
1965年,姚文元《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發表,成為「文化大革命」的導火線。
1966年,中共中央發出「五一六通知」和《中共中央關於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標志著「文化大革命」的全面發動。
1967年,以王洪文為首的造反派組織奪取上海市黨、政各級領導權,即所謂的「一月革命」。
1967年2月,老一輩革命家力圖抵制「文革」的「左」傾錯誤,被江青一夥誣之為「二月逆流」;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未完)
G. 20世紀影響中國的三大歷史性事件是什麼
1、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體,結束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
2、新中國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選舉產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勤政殿舉行第一次會議。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以及周恩來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宣布就職。會議一致決議,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3、改革開放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中國的對內改革先從農村開始,1978年11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實行「分田到戶,自負盈虧」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包干),拉開了中國對內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國營企業的自主經營權得到了明顯改善。
(7)建國初期三大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新中國成立歷史意義: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推翻了壓在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並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了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H. 求中國建國後的重要歷史事件。按時間順序排好
公元1949年10月日,開國大典。毛澤東在天安門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公元1950年
•2月14日,中蘇兩國政府締結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
•6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公布施行,土地改革運動展開
•10月8日,毛澤東向中國人民志願軍發布赴朝參戰的命令;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到達朝鮮前線
•10月10日,《關於糾正鎮壓反革命活動的右傾偏向的指示》頒布,中國鎮壓反革命運動開始
公元1951年
•5月23日,中國《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在北京正式簽訂,西藏和平解放
•12月,中國共產黨中央發出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指示,「三反」運動在全國開展
公元1952年
•1月26日,中國共產黨中央發出開展五反斗爭的指示,全國大中城市展開對違法資本家的五反運動【見三反五反運動】
公元1953年
•1月,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
•6月15日,中國毛澤東提出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
•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簽訂,朝鮮戰爭結束
•10月,中國開始實行糧食統購統銷;後又對油料、棉花和棉布實行計劃收購和供應
•12月16日,中國共產黨中央作出《關於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決議》,全國開展農業合作化運動
公元1954年
•9月,中國人大一屆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這在網上很難查得到,自己組織起來的工作量可不小。我根據一些資料做了點增刪,算是比較具體的,上面是建國五年內的大事,不知道是否是你所要的。內容較多,請你提供郵箱,謝謝
I. 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三大事件
1、南昌起義。
意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宣告了中國共產專黨把中國革命進行到底的屬堅定立場和堅強決心,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前仆後繼的革命精神,在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樹立了一面革命武裝斗爭的旗幟,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人民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偉大開端。
2、秋收起義。
意義:為後來各地工農紅軍和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大規模發展奠定了基礎。秋收起義和井岡山道路,是毛澤東的農村包圍城市思想的起點。
3、井岡山會師。
意義:
1、壯大了革命武裝力量。
2、保存、培養和鍛煉了紅軍事幹部。
3、開創了革命根據地的嶄新局面。
(9)建國初期三大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秋收起義:毛澤東在湖南東部和江西西部領導的工農革命軍(即紅軍)舉行的一次武裝起義。1927年7月15日,汪精衛控制下的武漢國民政府公開宣布「分共」,背叛了革命。
中國共產黨從此轉入地下,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了。1927年8月7日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確定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決定在群眾基礎較好的湘鄂粵贛四省發動農民舉行秋收起義。
J. 列舉建國及建國初期的重大歷史事件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當時的中國國內僅有30多個專門研究機構,全國的科學技術人員不超過5萬人。中國的科學技術需要在一片「廢墟」上重建。
1949年11月,在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礎上成立了中國科學院,作為新中國的主要政府研究機構,並在隨後的幾年裡陸續成立了中國科協、中國氣象局、國家地質部等科學技術協調與研究機構。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進入了嶄新的歷史階段。
新中國的建立,激發了大批海外學子的殷殷報國心。正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任教的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後異常興奮,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在國外的終身教授職務和優厚的生活待遇,毅然回國。
1955年,航空動力學家馮·卡門的學生、時任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教授的錢學森,歷經險阻,回國效力。後來的幾十年間,他為發展中國的國防科技作出了特殊貢獻。
到1957年,歸國的海外學人已經有3000多人,約佔新中國成立前在海外留學生和學者的一半以上。他們克服重重困難,紛紛回到祖國,大多數人成為新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奠基人或開拓者。在中國科學院選定的第一批233名學部委員(後改稱院士)中,近2/3是這批歸國的海外學人。
同時,中國政府大力培養科學技術人才,建立科研機構。在短短的時期里,中國初步形成了由中國科學院、高等院校、國務院各部門研究單位、各地方科研單位、國防科研單位五路科研大軍組成的科技體系。
1956年是中國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是年1月,中國提出了「向科學進軍」的口號。科學技術事業開始進入了一個有計劃的蓬勃發展的新階段。
這一年,中國政府成立了國家科學規劃委員會,組織全國600多位科學家和技術專家,制定出中國第一個發展科學技術的長遠規劃,即《1956年至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擬定了57項重大任務。此規劃提出的主要任務於1962年提前完成,從而奠定了中國的原子能、電子學、半導體、自動化、計算技術、航空和火箭技術等新興科學技術基礎,並促進了一系列新興工業部門的誕生和發展。在提前完成《1956年至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的基礎上,中國又制定了《1963年至1972年科學技術規劃綱要》(簡稱《十年規劃》)。
中國政府在1958年對科技管理機構進行調整合並,成立了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市、縣陸續成立了各級科委,形成了中國的科學技術管理體系。中國科學技術事業進入了國家計劃下的現代發展時期。
1964年,周恩來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上首次提出要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簡稱「四個現代化」。
在此期間,科技事業得到迅速發展。1959年,地質學家李四光等人提出了「陸相生油」理論,打破了西方學者的「中國貧油」說;1960年,物理學家王淦昌等人發現反西格瑪負超子; 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裝置爆炸成功;1965年,生物學家們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在此過程中,中國形成了一批學科較齊全、設備較好的研究所,培養了一支水平較高、力量較強的科研隊伍。到1965年,全國科學研究機構已達到1700多個,從事科學研究的人員達到12萬人。這是中國科學技術事業繼續發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