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關於延安精神的故事
延安故事之毛澤東:
毛主席的生活很簡單。在延安住的窯洞是辦公室兼卧室,睡的是一張木板床,室內有一張辦公桌,一把舊椅子,洗臉用的是一個普通的瓷盆,洗衣洗澡用的是一個木盆,牆上挖了許多方洞,作書架用。主席在楊家嶺住的小院子里有個葡萄架,葡萄架下邊是一個用舊磚支的石板桌,石桌周圍有幾塊石頭當凳子用。
主席工作得太累了,就到葡萄架下稍休息一下,有時身體不舒服就在那裡曬幾分鍾太陽。主席用的煤油燈是用罐頭盒或玻璃瓶製作的。那時紙張也十分緊張,邊區的辦公用紙是用馬蓮草自製的。主席常常是一張紙用鉛筆寫了再用蘸水筆寫,最後再用毛筆寫。為了節省紙張,主席有時就在信件的空白處寫批示,信封也是用舊報紙糊的,蘸水筆的筆尖是用竹子削制,筆桿是用牛筋樹條製作的。
(1)延安的重要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創造的一種革命精神。因在革命聖地延安誕生,故名。主要內容包括: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
本質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延安是舉世聞名的中國革命聖地。從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在這里領導、指揮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實現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誕生了毛澤東思想,奠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基石。延安孕育的延安精神,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偉大的精神動力。
2. 抗日時期延安有什麼事件
周恩來勞山遇險事件、黃克功事件、日軍轟炸延安、王實味事件、勞山戰役等。
1、周恩來勞山遇險事件
1937年4月25日,他以副官的身份隨周恩來率領的中共代表團乘車由延安赴南京同國民黨代表談判的途中,於勞山地區突遇何應欽收買的一股200餘人武裝土匪的偷襲。
司機中彈犧牲、警衛人員傷亡嚴重,陳友才的腿被打斷。他命令兩位警衛戰士全力護衛周恩來迅速撤離公路,自己則扶著卡車的護板站起來,將匪徒們的密集火力引向自己,直到壯烈犧牲。匪徒們誤以為目的已達到,就停止行動,周恩來安全脫險。
2、黃克功事件
1937年10月,在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發生了一起震驚陝甘寧邊區、影響波及全中國的重大案件。時任紅軍抗日軍政大學第三期第六隊隊長的黃克功,因逼婚未遂,在延河畔槍殺了陝北公學學員劉茜,由一個革命的功臣墮落為殺人犯。
此事發生後,在邊區內外引起了很大的震動。在國統區,國民黨的喉舌《中央日報》則將其作為「桃色事件」大肆渲染,攻擊和污衊邊區政府「封建割據」、「無法無天」、「蹂躪人權」。這些叫囂,一時混淆了視聽,引起了部分不明真相人士的猜疑和不滿。
事件發生後,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邊區政府高度重視,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在毛澤東的主持下召開會議,經過慎重討論,決定將黃克功處以死刑。這件事被稱為「黃克功事件」。
3、日軍轟炸延安
指的是日軍於1938年至1941年對延安的轟炸。1938年11月至1941年10月為止,前後三年,日軍不斷空襲延安。據1946年3月10日《解放日報》的統計,日機共轟炸延安17次,投彈1690枚。
4、王實味事件
1942年3月,延安,馬列著作翻譯家、中央研究院中國文藝研究室特別研究員王實味,在中共中央機關報——《解放日報》文藝副刊上,發表了一篇雜文《野百合花》,文章中回憶了他在北大的女同學李芬,回湖南邵陽從事黨的地下活動壯烈犧牲的情景後說:「我曾不止十次二十次地從李芬同志的影子汲取力量。」接著,分四個部分,對他感到不滿的現象邊述邊議,提出批評。
5、勞山戰役
1935年10月1日,中國工農紅軍第15軍團在陝西省甘泉縣勞山地區,對國民黨軍的伏擊戰。國民黨軍在勞山地區遭受打擊後,採取步步為營的堡壘政策,對陝甘蘇區實行嚴密封鎖,企圖逐步縮小包圍,最後消滅紅軍。10月20日,第67軍第107師1個團附1個營,進駐甘泉以南榆林橋。
3. 發生在井岡山,遵義,延安的重大革命事件及其深遠歷史意義
井岡山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意義是中共探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版政權這一正確革權命道路的開始。重大事件朱毛井岡山會。遵義會議確定了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意義遵義會議挽救了黨和紅軍,是中國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延安市中共七大召開的地點也是革命根據地,願對你有幫助。
4. 延安革命事件
延安位於陝西北部,是中國革命的聖地,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她在中國現代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
延安地處黃河中游,陝北高原南部,東隔黃河,與山西省相望,西以子午嶺為界,與甘肅省接壤;北靠本省愉林地區;南接我省渭南,銅川,咸陽三市.地理位置為東經107度41分至東經110度31分.北緯35度21分至北緯37度31分之間,市區南北直線距離239.12千米,東西間距257.85公里.本地區有很好的植被覆蓋,延安有森林2769.9萬畝.森林覆蓋率為42.9%,有天然草場1856.9萬畝,中草葯品種約500餘種.全市已探明 礦產10多種,其中煤炭儲量71億噸,石油4.3億噸,天然氣儲量33億立方米,紫沙陶土5000多萬噸. 延安,廣義上是指延安市所轄的13個縣(區),既寶塔區,延長縣,延川縣,子長縣,安塞縣,志丹縣,吳旗縣,甘泉縣,富縣,洛川縣,宜川縣,和黃陵縣.總面積370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5.59萬人,其中城市人口59.64萬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55.5人.平均海拔1000米,平均降水量500毫米,無霜期平均170天,在氣候上屬於大陸性乾旱半乾旱氣候.我們通常說的延安,就是指廣義上的延安.
狹義上的延安就是指今日的寶塔區,是延安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陝北地區經濟,文化的中心.全區土地總面積3556平方公里,總人口33.19萬人(農業人口19.87萬)人均耕地面積2.48畝.1982年被國務院發布為全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992,1994,1996,2000年被民政部.軍委總政治部命名為全國雙擁」模範城.延安位於」兩黃兩聖」所構築的陝西北線旅遊」金三角」的頂端.優秀文化積淀豐厚,所以延安又是一座旅遊名城,有」中國革命博物館城」之美譽.
延安古稱延州,歷來是陝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城區處於寶塔山、清涼山、鳳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匯之處的位置,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有「塞上咽喉」、「軍事重鎮」之稱,被譽為「三秦鎖鑰,五路襟喉」。延安之名,始出於隋。1937年,中共中央進駐,同年設延安市,為陝甘寧邊區政府所在地。1949年,改稱縣,1972年,再設市至今,為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延安市地域遼闊,自然資源豐富。天然次生林163萬畝,木材蓄積量308萬立方米;以甘草、五加皮、寄生、牛蒡子、柴胡為主的中葯材近200種;有豹、狼、石雞、杜鵑等獸類、鳥類100餘種;而且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適生作物品種多,具有發展種植業、畜牧業、林果業的良好條件。除小麥、玉米、穀子、蕎麥、黃豆、綠豆、紅豆等糧食作物外,還盛產烤煙、蔬菜、花生、瓜類、薯類等經濟作物。
地處黃河中游的延安,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相傳人類始祖黃帝曾居住在這一帶,「三黃一聖」(黃帝陵廟、黃河壺口瀑布、黃土風情文化、革命聖地)享譽中外,為擴大對外開放和交流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全市有歷史文物保護景點848處,有保存完好的宋代石刻群洞18個,石窟寺14處,有建於唐代的寶塔山等12處古建築,有革命舊址6處。目前可供游覽的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7處,年接待中外遊客70萬人次。近年來,大力開發旅遊業,恢復了摘星樓、烽火台、摩崖石刻等50多處景點,「天然公園」萬花山新增200畝牡丹,寶塔山、清涼山、鳳凰山、萬花山「四山」森林覆蓋率達55.4%,被國家林業部批准建設國家級森林公園。
來自紅色之路的感動
——本報「重走延安路」系列采訪活動札記
「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詩句。4月上旬,當《中國藝術報》重走延安路采訪組陝西分隊到達延安,寶塔山真的出現在眼前的時候,我們情不自禁地想起這句詩,夢想終於成真。山西分隊在太行山區、河北分隊在西柏坡、貴州分隊
在遵義,同樣感受到延安精神的無處不在。半個月時間里,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在聖地延安、在巍巍太行、在西柏坡、在遵義深入采訪,挖掘《講話》發表60周年以來的珍貴記憶,采擷在《講話》精神指引下神州大地所孕育的藝術之花,尋訪那些在民間流傳的關於藝術、關於偉人、關於革命的動人故事。從4月5日開始到6月初,我們推出了「重走延安路」系列報道,共推出通訊、消息、圖片等各類報道近40篇和專版5個。這些報道刊出後,采訪組的同事們覺得十分安慰,因為我們深入了生活,記錄了歷史,見證了馬克思主義文藝在中國與時俱進的變遷。但我們也覺得遺憾,因為篇幅的限制,采訪過程中許多生動的故事,無法容納在報道中。時間雖然過去兩個月,但是這些細節卻不斷地在我們的腦海中回放。今天,我們願意為大家講述這些深深印在我們腦海中的細節,讓我們分享感動。
毛澤東伏在這張小炕桌上寫出了千古名篇《沁園春·雪》
我們為前輩艱苦奮斗的精神所感動。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毛澤東這大氣磅礴的詩句,我們曾無數次地反復吟誦。但出乎我們意料的是,毛澤東竟然是伏在農家的小炕桌上寫就這首詞的。當我們在瓦窯堡聽人介紹了這張小炕桌,當我們終於在延安革命紀念館第二展廳「紅軍東征」部分與這張小炕桌相逢,我們永遠地記住了它。年輕的講解員介紹說,1936年2月5日,毛澤東、彭德懷率領東征部隊來到了清澗縣袁家溝,住在農民白育才家中。為了方便毛澤東晚上辦公,房東主動將這張小炕桌搬來。2月6日,陝北普降瑞雪,袁家溝的山山嶺嶺都籠罩在皚皚白雪中。毛澤東觸景生情,浮想聯翩,於2月7日趴在這張小炕桌上寫下了千古名篇《沁園春·雪》。毛澤東離開袁家溝後,房東將這張小炕桌精心保管,並作為傳家寶傳給後代。 1972年6月,延安革命紀念館徵集到這張小炕桌,開始將它作為重要展品陳列展出。講解員深情講述的這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讓我們永遠記住了小炕桌,讓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沁園春·雪》的思想內涵,也讓我們為毛澤東艱苦奮斗和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贊嘆不已。
這樣的樂觀與豪情也體現在陳毅的詩篇中。在采訪延安市文聯的藝術家時,大家不經意地提到陳毅贊美清涼山的詩篇。他們介紹說,位於延安城東北方向的清涼山,不僅是名勝古跡薈萃之地,也是延安時期新聞出版機構的集中之地。新華社、《解放日報》、中央印刷廠、新華廣播電台都設在這里。黨中央的聲音通過通訊社、報紙、電台迅速傳遍抗日根據地,並通過由英國友人林邁可指導建立的英語廣播部傳向世界。因此,清涼山就成了延安與外界聯系的橋梁。陳毅有感於此,賦詩一首:百年積弱嘆華夏,八載干戈仗延安。試問九州誰作主,萬眾矚目清涼山。後來,在與當地藝術家座談時,也有不少人提到這首詩。革命前輩不畏艱辛、執著追求的精神盡在詩中。
在山西武鄉八路軍太行紀念館,我們也感受到革命者在困境中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和豪邁的詩情。在紀念館中,我們看到了朱德離開自己戰鬥了3年的太行前線回延安之前寫的一首詩:群峰壁立太行頭,天險黃河一望收。兩岸烽煙紅似火,此行當可慰同仇。經過浴血奮戰、千難萬險考驗的朱德,依然意氣風發,對革命事業充滿必勝的信心。
當然,並不僅僅是炮火硝煙中的革命者才有這樣的情懷。對文藝工作者來說,他們一樣面臨著艱苦環境的考驗,並且交出了優秀的答卷。在延安魯迅藝術學院舊址後面的山坡上,有一間低矮、促狹的平房。聽了延安市文聯的同志介紹,我們才知道,這間不起眼的小平房,就是當年冼星海為《黃河大合唱》譜曲的地方。在低矮的屋頂下,在簡陋得近乎於無的條件下,冼星海以他的靈氣、才情和熱愛,寫下了撼人心魄的《黃河大合唱》。
「我就是想為延安的老百姓多唱幾首歌」
我們為藝術家與延安、與人民的深情所感動。
在陝西,我們通過采訪前去采風和慰問演出的藝術家和當地文藝界人士的介紹,了解了一位位藝術家與延安的動人故事。
在北京采訪著名畫家張仃時,我們專門給他捎去了從延安帶回來的大棗和小米,這個參加了延安文藝座談會的老人十分高興,似乎延安的生活就在眼前。
對電影藝術家於藍來說,延安不是遙不可及的夢,而是慈愛可親的母親。「延安是我的母親,1938年,我18歲那年就投向了她的懷抱。我吃過延安的小米,喝過延河的水,更重要的是,我和延安人民一起接受黨的教育。《講話》指引了我的一生,教會了我為人民服務的本領,使我的一生充滿快樂。」當一個人的青春、事業乃至愛情都與延安緊緊相連時,那將是一種怎樣刻骨銘心的記憶?從年逾80的於藍的臉上,從她那激情難捺的言語間,我們找到了答案。
同樣對延安滿懷深情的畫家李琦,則以另一種方式表達著自己的情感。在延安清涼山腳下的解放影劇院前,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向劇場走去的李琦駐足不前,凝望著前方籠罩在暮色中的寶塔山,陷入了沉思。此情此景,站在他的身旁,我們不知道這位9歲就來到延安並在這里度過了9個年頭的老人,記憶中珍藏著多少年少的快樂與無憂。他只是輕聲告訴我們,更像在自言自語:「每次來延安,我都要好好看看寶塔山……」
令我們難忘的,還有歌唱家郭蘭英在楊家嶺與延安老鄉一起扭秧歌的情景。在延安文藝座談會舊址,郭蘭英和一位頭扎白羊肚手巾、挎著腰鼓的當地農民扭起了秧歌。在大家的掌聲中,郭蘭英深情地唱起了《綉金匾》,當唱到「三綉周總理……」時,她再也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哽咽得唱不下去。郭蘭英邊擦著臉上的淚水邊說:「我就是想為延安的老百姓多唱幾首歌。」
當中國文聯黨組書記李樹文、副書記覃志剛與赴延安采風的老文藝家來到延安文藝座談會舊址時,大家不約而同地說,我們在《講話》發源地照張相吧。這一張合影,大家的感情非常投入,因為大家要把它當做永遠的珍藏。
陝西省文聯主席、從延安走來的著名作家李若冰說起延安,臉上浮起的是少年般開心的笑容。他始終心懷延安,稱延安是自己的母親,是他的生命之泉。「寫那些關於延安的詩,我投入了很深的感情。」歷經種種生活磨難的著名作家胡征,在西安的家中接受我們采訪時,說得最多的是對延安的深情和對藝術的熱愛,而絕口不提生活對他的不公。延安時期的音樂家曾剛也時常惦念著延安。他在一首名為《念延安》的詩中寫道:陝北山河秀,延安同志親。離家常惦念,夢里也牽情。並將這首詩置於詩集《心聲錄》的開篇,對延安的深情躍然紙上。聽說采訪與《講話》有關,延安時期的藝術家張炎手、汪素華夫婦,馬上打車趕到我們正在采訪的韓維琴、常美容夫婦家中,兩對延安時期的藝術家,給我們講起延安的故事時,彷彿又回到了年輕時期。有意思的是,退休後的韓維琴和其他一些老戰友,把當年由兩個人演出的《兄妹開荒》改為由十男十女來表演,很受歡迎,並一舉奪得首屆中老年健身舞蹈大賽一等獎——「蘭花獎」。老人們說,雖然節目形式變了,但《兄妹開荒》所蘊涵的延安精神沒有變。
在河北石家莊,當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學員、如今已經85歲高齡並卧病在床的著名作曲家張魯一說起延安就打開了話匣子,采訪時間由原定的半個小時延長為兩個小時,讓我們采訪能否順利進行的擔心顯得多餘。而張魯已經患有嚴重的心臟病,並且在我們到達石家莊前一天不慎摔傷了腿。面對後輩關於延安、關於《講話》的提問,張魯顯得十分興奮,如見故人。我們知道,我們的采訪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應該感謝的是革命聖地延安,以及張魯對延安的深情。
在貴州習水三岔河,幾個苗族小朋友唱著動聽的山歌、跳著苗族的舞蹈,為我們獻上美酒。遵義舞協副主席王瑚玫在與其中一個小女孩的交談中,得知她家境貧寒,當場決定捐助她。本報記者深受感動,也認捐了一個女孩。但是,當地民政部門的同志建議本報記者換一個捐贈對象,因為這兩個女孩是姐妹,如果換一個,可以使更多的家庭得到幫助。本報記者馬上表示,不用換,我認捐兩個!有關部門當即決定現場搞一個儀式,儀式上,本報記者認捐的那個女孩一直不說話。但當記者將捐助款交到她手中,她突然跪在記者的面前。記者被震驚了,趕緊將她扶起,勉勵她好好學習,爭取將來成為棟梁之材。此時記者發現,同行的一些文藝家已經落淚。後來同行的人們笑談,年輕的本報記者還沒結婚居然有了 兩個孩子,可謂「拉家帶口」矣。
老人以畢生精力收集關於延安的資料
我們為延安精神和優良傳統在人們心中形成一種天然的自覺傳承而感動。
在延安魯迅藝術學院舊址,我們經過種種努力,終於找到了曾經給毛澤東鬧過秧歌拜過年的兩個老漢。當68歲的賈宜策老漢和88歲的馮志成老漢出現在我們面前,為我們講述當年給毛主席鬧秧歌拜年的情景時,我們感到歷史如在眼前。據說,賈宜策老漢經常到魯迅藝術學院舊址來,給遊人講述當年的故事。正是這種講述,讓我們感到了活生生的歷史,讓延安精神和優良傳統在不知不覺中傳承下來。而當賈宜策老漢唱起他自己創作的兩首《送給江主席的歌》時,我們發現,哪怕就是在最普通的這些老漢中間,延安精神也注入了新鮮的時代內容。
「小小紡車吱扭扭轉,搖起了那個紡車紡線線;別看這紡車小呀,力量大無邊,邊區鬧生產,打碎敵人封鎖線……」在棗園,在楊家嶺,年輕的講解員為我們唱起了反映邊區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紡線謠》。大家也跟著唱起來。唱起來的是歌謠,留下來的是精神。在山西武鄉八路軍太行紀念館,身著軍服的講解員田悅慧也為我們唱起了《武鄉開花調》。在隨後的講解中,她多次哽咽。講到左權在做父親不久就犧牲了時,她禁不住潸然淚下。而我們當中,多數人也早已經眼圈發紅,噙滿淚水。我們隨機采訪了一位年輕遊客:你感動嗎?他說,這樣的時候感動是很蒼白的詞語,我內心的感受無法用語言表達。畢業於山西忻州師范學校的田悅慧如今是該館最優秀的講解員,為了提高講解質量,她到全國各地采訪老將軍、老戰士,購買有關書籍。當一個年輕人以講解革命傳統為職業,並將自己的全部感情都投入到講解中去時,我們看到了歷史的延續。
劉偉華是延安市延川縣一個以自己的畢生精力收集跟延安有關的一切資料的老人。當我們慕名來到劉偉華的家中,才發現這根本不能算是一個家。幾平方米的一個傳達室里,除了一張床,就是滿牆、滿地的資料,各種有關延安的專題資料,擠在破舊的書櫃里,等待著人們來發掘。近年來,不少延安時期的著名藝術家都來找他幫忙,復印資料,而他也是有求必應。雖然經濟困難,家裡人也不熱心,住房也沒有著落,但是劉偉華依然投入全部心血繼續收集整理延安資料。當記者贊嘆他的資料是一個寶庫時,他說,我就是喜歡這個,希望延安時期的資料不要越來越少。
而在貴州紅軍一渡赤水河渡口所在地土城鎮,當地六七十歲的老阿婆自發地組織起來,穿上紅軍軍服,又唱又跳,給外來的遊客義務講述紅軍的故事。她們把這當作了自己晚年生活的一部分。從她們略顯蒼老的歌聲中,我們聽出了巨大的生命力。
這就是後來者對傳統的理解,和建立在情感認同基礎上的自覺的傳承。
「什麼都可以被淘汰,民間文化不能被淘汰」
我們為民間深厚的藝術底蘊而感動。
當老伴用驢拉的地排車,趕了兩個多小時的山路將66歲的延川剪紙大師高鳳蓮送到縣城接受我們的采訪時,我們被深深打動了。當她一邊說話一邊剪出一匹匹活生生的馬時,我們只有驚嘆。當她用一句「就是喜歡剪,拉著牲口就剪牲口,下著雪花就剪雪花」來回答我們的提問,當延川著名的布堆畫家馮山雲發表「為什麼剪得好?就是因為用心剪,沒成名之前用心剪,成名之後還用心剪」、「什麼都可以被淘汰,民間文化不能被淘汰」、「畫完了之後你最好跟農民探討,農民的評論那叫一個精彩」、「女人剪紙是生命的藝術,男人剪紙是生存的藝術」等評論,我們禁不住感嘆:與這些地地道道的民間藝術家相比,我們對藝術、對生活的理解還差得很遠。這些其貌不揚的人們,才是真正的大師。
更加讓人稱奇的,是由延川縣文聯主辦的一張小報《山花》。這張小報自20世紀70年代創辦以來,已經連續出版近200期。「文革」之後,由《山花》報編輯的詩集《延安山花》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後,發行達到28萬冊,並由香港三聯出版社重印,向海外發行。幾十年來,《山花》共採用稿件近5000篇,海內外不少報刊曾轉載《山花》的作品。《山花》不僅為文學愛好者提供了發表作品的園地,而且還將路遙、聞頻、陶正等一大批後來的著名作家團結在《山花》的周圍,創造了「山花奇跡」。這是黃河與黃土地所孕育的一朵民間的文藝山花,正是因為它紮根生活,所以才常開不敗。
在赤水四洞溝,陪伴我們的30多歲農民王德華,一路不停地為我們唱山歌,青山綠水間,他的歌聲打動人心。同時,他還隨手拾起路邊倒伏的竹子,根本不藉助其他工具,而是用手把竹子撕成細細的篾條,給我們編出了各種充滿想像力的竹編工藝品。
生活,真的是藝術的源泉;藝術,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而生長在民間的藝術,永遠值得我們用生命去體會。
生活,永遠值得我們感恩。
大家都願為宣傳延安精神和《講話》精神做一點事
我們為大家的鼎力相助而感動。
中國文聯黨組領導對我們「重走延安路」整個采訪方案給予了大力支持,並提醒我們要注意安全,多向地方的同志們學習。陝西省委副書記張保慶對我們深入一線采訪的做法十分肯定;陝西省文聯黨組對我們的采訪給予了大力支持;陝西省文聯副主席、著名文藝評論家、本報陝西記者站站長蕭雲儒不僅事先幫我們策劃選題、聯系采訪對象、落實采訪用車,而且還一路陪同我們到延安采訪;陝西省文聯辦公室主任、本報駐陝西記者黃道峻全程陪同采訪,為我們做了大量繁雜的事務性工作;延安市委副書記張勛倉、忽培元在接待任務十分繁重的情況下,依然接受了我們的采訪,張勛倉還為我們提供了大量圖片;延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曹振乾、延安市文聯主席艾生以及一大批延安的藝術家接受了我們的采訪;延川縣委副書記高鳳蘭在很短的時間里就為我們組織了當地各門類藝術家的座談會;延安歷史資料收集者劉偉華無償給我們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延安電視台的同行對我們的采訪活動進行了全程跟蹤報道,並於「5·23」前夕播放了專題片。本報河北記者站站長張從海和西柏坡紀念館副館長陳宋良等也為我們的采訪提供了重要幫助。山西焦煤集團黨委書記薛山、副書記李瑞林,山西靈石縣煤運公司總經理張建新、辦公室主任王洪亮,山西長治農行行長牛子良等給本報記者的山西之行提供了大量幫助。而山西武鄉農行副行長孫晉剛始終陪伴我們顛簸在太行山區的崎嶇山路中,不辭辛勞,讓我們深深感動。
所有這一切,我們不會忘記。而我們之所以得到這么多關心和幫助,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采訪的主題:重走延安路。大家都希望我們的采訪獲得成功,都願意為宣傳延安精神和《講話》精神做一點事情。
「這是我記者生涯中一段難忘的經歷,在我的生命中也有重要意義。」采訪組一位剛剛畢業一年的年輕記者這樣說。她的話也代表了我們采訪組所有同事的心聲。我們在那些用一生去追求理想的前輩身上感受到了對生活的熱愛、對藝術的真誠、對信仰的執著。毛主席要求文藝工作者「走出小魯藝、走向大魯藝」,走向廣闊的生活。本報所在地是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的「文苑」。我們從采風中得到的啟示是:作為從事文藝新聞報道的記者,也應該「走出小文苑,走向大文苑」,去捕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文藝事業的精彩和文藝家在實踐「三個代表」、發展先進文化過程中的身影,為傳播先進文化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5. 在中國近代史中延安有什麼重要的意義
延安是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根據地,勤勞勇敢的老區人民用生命和鮮血哺育了中國革命;延安是中國抗日戰爭的總後方,在物資極其短缺的情況下,廣大軍民開展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大生產運動,為奪取革命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
延安是毛澤東思想從形成、發展到成熟的聖地。毛主席關於中國革命的政治路線問題、軍事問題、黨建問題、哲學問題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理論著作大多是在延安撰寫的。在這里,黨的「七大」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革命的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就是在延安實現的。
延安在革命戰爭年代曾是中國共產黨的指揮中樞和戰略後方,中國共產黨在這里運籌帷幄,作出了關系中國革命前途命運的一系列重大決策,為奪取全國政權奠定了堅實基礎。這里孕育了偉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黨的傳家寶,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5)延安的重要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1840年的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原因在於鴉片戰爭之後中國的社會性質變成了我們通常所說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同外國資本主義之間的矛盾也逐漸成為了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充滿災難、落後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國人民探索救國之路,實現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華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國主義以實現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義以實現人民富強的斗爭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延安精神
6. 延安的故事.
老八路講述延安紅色故事
【金陵晚報報道】「終於等到開館了,我想見一見延安的同志!」10月13日,在《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覽展館,一位80多歲的老人見到記者時這樣急切地說道。「我是抗大5期的學員,我在三大隊二支隊,支隊長是聶鳳智。」
老人這句話,一下吸引了周圍的觀眾和延安的工作人員。大家圍在他身邊,聽他講述延安的故事。這位老人名叫賀立德,雖然今年88歲高齡,但身體仍然十分健康,還背著相機照相。
「我是山東聊城市東昌府區賀家海村人。1938年2月,魯西北特委選派我們6名同志到延安抗大學習。到延安時,我們從山東到延安的學員就有500多人。」老人找到展館里中國抗日軍政大學的照片說:「當時在歡迎儀式上,冼星海和丁玲指揮我們唱起《抗大校歌》和《游擊隊之歌》。開學以後,正值日本鬼子飛機轟炸延安,我們在校長何長工帶領下來到慶陽,修房子,挖戰壕。我們邊學習,邊生產。在國民黨經濟封鎖時,我們一邊戰斗,一邊生產。」
老人來到百團大戰的展板前,一場場戰斗又回到了眼前:「1940年,我們開赴抗日前線,在山西平型關參加了百團大戰,我記得是103個團參加了戰斗,我們天天行軍,天天打仗。日本鬼子20里就築一個據點,我們在一個村子發現敵人,我們是賀龍120師358團,趕到那裡,團里一二營急行軍,占據了一個高地,用重機槍掩護,等三營趕到已經把敵人趕跑了。這次戰斗,我們犧牲了一個班長。後來,我們又急行軍,打死了一個日本「鬼子」。就這樣打下一個地方,又一個地方。打破了日本鬼子不可戰勝的神話!」
據賀老介紹,日本投降以後,他就在山西大同搞地方工作,後來又到東北工作。抗美援朝時,賀老在東北空軍醫院,接收朝鮮戰場上回來的傷病員。後來,他又在南京的東南大學擔任武裝部長,直到離休。通訊員 宋偉
毛主席在延安的故事
孫振法
我是抗日戰爭初期參加中國共產黨的,後來又參了軍。在延安時期,我在毛主席身邊工作。我不但看到毛主席日理萬機、操勞黨和全國抗戰大事,也看到毛主席身體力行,同大家一起艱苦奮斗。
一粒米、一口菜都不浪費。1943年,組織上派我去照顧毛主席的生活,主要工作是整理主席的辦公室,每日三餐為他打飯。主席的飯菜很簡單:一小盒米飯,兩菜一湯。飯菜吃光了,他很高興,飯菜剩下時,他總是叮囑我們:「給我留著,下頓熱熱吃。」飯是用一個木質的盒子盛著。我多次看到主席將掉在桌上的米粒揀起來吃掉。主席注意節約糧食,可是當時的衛生條件很差,萬一出了問題怎麼辦?我和另一位警衛員琢磨怎樣保證主席的飲食安全。想來想去,找出一個最簡便的方法:打飯前燒一壺開水,把飯盒燙燙,消消毒。
一套棉衣穿三冬。1943年春暖花開之時,毛主席還穿著補丁摞補丁的棉衣棉褲。就在這時,國民黨駐榆林的司令官鄧寶珊路過延安,要拜會毛主席。主席要接見客人,穿一身破衣服怎麼行?辦公廳委婉地告訴客人說,主席工作太忙,請稍等。有關部門為主席趕制了一套夏裝,毛主席脫下舊棉衣時對我說:「這套棉衣,你們給拆洗了,縫補一下,明年我還能再穿一冬。」
那時我們是兩年發一套棉衣,而毛主席卻是一套棉衣縫縫補補穿三年。這身棉衣最顯著的標志就是棉褲的兩個膝蓋處一邊一個大補丁。
搖鈴集體吃飯。陝北地區1945年時大旱。一天上午,毛主席叫我通知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任弼時等幾位中央領導來開會,不到半小時會就散了。中午吃飯時,主席對我說:「從明天起,我們幾個人取消個人灶。聽見搖鈴告訴我,集體去食堂吃飯。老天爺不下雨,就得節省糧食。你們也要吃一頓乾的、兩頓稀的。有沒有意見?」首長們都取消了個人灶,帶頭節約糧食,我們有什麼說的?我們乾脆地回答:「沒有意見。」
毛主席的大青馬。1943年有關部門從騎兵團給毛主席弄來一匹大青馬,由一位名叫侯登科的老紅軍喂養。平時毛主席很少騎馬,但在轉戰陝北時它成了主要交通工具,毛主席一直騎著它。據毛主席的警衛員講,沙家店戰役前夕,毛主席從「前總」回駐地,大青馬的馬掌磨掉了,走起來一拐一拐的,主席捨不得騎它,是跟在馬後邊走回駐地的。中國革命勝利前夕,黨中央由平山移師北京。毛主席在上汽車前,特意去看望侯登科,並對老侯說:「我們先走一步了,委屈你了。這匹馬歸你了,你可以騎著它進北京。」後來大青馬老死在北京動物園。延安博物館把大青馬的籠頭、馬鞍等收集起來展覽,人們看到毛主席始終沒換過新的。
夜以繼日工作。毛主席在延安時期始終很忙:指揮前方抗戰、領導延安整風運動、大生產運動、組織粉碎國民黨第三次反共浪潮。這期間,主席工作起來都顧不上吃飯和理發。夜間辦公,天亮睡覺,中午起床,下午五六點鍾吃午飯,接著又是辦公,吃晚飯就沒准了。我們工作人員一般在夜裡12點鍾提醒他該吃晚飯了,主席總是說:「啊,還沒吃飯?快弄飯來吧!」當我們把飯打來,給他擺好,他又顧不上吃了,說稍等等,繼續思考問題或是寫東西。我們怕打擾主席的思路,時間等長了,飯涼了只能再熱,這是經常的事兒。主席工作效率極高,為延安《解放日報》寫社論及一些重要文章,都是一夜成稿,第二天見報。天亮時,我們在門外只要聽到訂書器的「咔嚓」聲,就知道主席寫完了。
主題:【徵文】流傳在「小延安」的抗日故事 [精]
單縣朱集鎮張寨村是單縣農村第一個黨支部、第一屆中共單縣縣委、中共魯西南工委、中共蘇魯豫特委、湖西專署和全縣第一支抗日武裝——抗日自衛團聯隊誕生地,享有「小延安」之美譽。近日,作者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踏上這片紅色熱土,拜「讀」到一則則膾炙人口的抗日故事。
最受隊員喜愛的抗日歌謠
1938年3月,縣委從張寨、張花園、王崗等十幾個村抗日自衛團中抽調骨幹力量80餘人,組成張寨抗日自衛團聯隊。為了鼓舞士氣,教育群眾,聯隊堅持大唱抗日革命歌曲,並號召人人自編鼓動性強、教育作用大、易記易唱易理解的抗日歌謠。為此,隊員們都懷著滿腔熱情,摽著勁兒試編。不長時間,就編出了幾十首。他們從中評選出10首優秀歌謠,其中米風海編的一首《千萬不能打呼嚕》最受聯隊隊員喜愛。後經隊友們集體修改,這首歌謠更富感召力:日本鬼子打進東三省喲/我們還在打呼嚕(即不覺醒)/日本鬼子打進山海關喲/人們還在打呼嚕/哎喲,日本鬼子打到蘆溝橋喲/我們才睡醒/同胞們醒來吧/鬼子打進了濟南府/兄弟們醒來吧/鬼子打到了家門口/我們不做亡國奴/敢與鬼子刀見紅/同胞們,扛起槍拿起刀/對准鬼子頭/同胞們,千萬不能打呼嚕……勇士們高唱著這樣的歌謠,「小延安」一帶迅速掀起了抗日衛國的高潮。
農家院里編印抗日小報
1939年2月,中共蘇魯豫特委針對當時抗日形勢的需要,根據我黨的方針政策,為廣泛團結各群眾團體和各階層人士,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決定創辦《團結日報》,由魏欽公(解放後曾任河南省委黨校校長、省政協副主席)負責並擔任主編,報社設在與張寨相鄰的張花園村張昌學家。開始油印,後來搞了一台印刷機,每期份數由幾百增至幾千。再後來,社址遷到張寨村,報名改為《哨兵》。這張生在長在「小延安」農家院里的報紙,當時曾發揮了不小的作用:通過「啟蒙」良知,有的國民黨匪首率部起義,棄暗投明;不少地主豪紳紛紛獻槍獻馬、捐錢捐糧,支援抗日戰爭。
一場揚眉吐氣的「狙擊戰」
1938年7月2日,剛剛被編為湖西抗日義勇隊第二總隊第八大隊的張寨抗日自衛團聯隊,獲知日軍吉谷師團1000餘人從碭山沿單碭公路向單縣進犯。在教導員高文甫率領下,抗日自衛團聯隊火速趕往馬良集附近狙擊。待鬼子兵踏著大皮靴啪啪地接近時,高文甫一聲令下,長槍齊鳴,把鬼子打得暈頭轉向,亂作一團,當即死傷幾十人。待鬼子頭目哇哇叫著回過神來的時候,機智的勇士們頓失蹤影。氣急敗壞的鬼子頭目指揮著向他懷疑的方向好一陣猛烈掃射,我掩伏在安全之處的勇士們哈哈笑著直罵小鬼子笨蛋……
張昌倫
【《菏澤日報》推薦】
[新聞會客廳]照片里的延安故事
http://www.xipo.com/98/2004-7-6/news200476170557.htm
7. 延安在中國近代史上所發生過的大事有哪些
延安是革命聖地,是抗日戰爭時期敵後戰場的指揮中樞。
8. 延安的歷史
延安市,簡稱「延」,陝西省地級市,是天下第一陵——中華民族始祖黃帝陵寢黃帝陵所在地 ,是民族聖地、中國革命聖地。
秦漢時,延安屬上郡(郡治膚施,今榆林市南)。秦昭王時期,秦在延安一帶置高奴縣,縣治在今延安城東尹家溝。這是延安築城之始,其城垣迄今猶存。
民國二年(1913年),延安屬榆林道。
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05月,撤銷陝北行政公署,成立陝西省延安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同年10月,改稱陝西省人民政府延安專員公署。1996年11月05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延安地區,設立地級延安市。
(8)延安的重要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歷史文化
延安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人類始祖黃帝曾居住在這一帶,「三黃一聖」(黃帝陵、黃河壺口瀑布、黃土風情文化、革命聖地)享譽中外。延安更是中國革命聖地,毛主席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生活戰鬥了十三個春秋,領導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培育了延安精神,是全國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風景名勝
延安市境內有歷史遺跡5808處,革命紀念地445處,珍藏文物近7萬件。有歷史文物保護景點848處,保存完好的宋代石刻群洞18個,石窟寺14處,建於唐代的寶塔等12處古建築,革命舊居140多處。
延安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有中國第一號古墓葬——軒轅黃帝陵(5A)、寶塔山景區(4A)、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子長鍾山石窟等;在自然景觀方面有延安黃河壺口瀑布(4A)、中國最大的野生牡丹群和花木蘭故里萬花山、黃河蛇曲國家地質公園(乾坤灣)、延安國家森林公園、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等。
9. 黨中央在延安13年的詳細歷史
黨中央在延安13年(1935年10月——1948年3月)的詳細歷史如下:
一、中共中央長徵到陝北(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到達吳旗鎮——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進駐延安)
1、抵達陝北
1935年9月,紅二十五軍由鄂豫陝蘇區先期長徵到達陝北,與紅二十六軍、二十七軍會師。1935年10月19日到達吳旗鎮,進入了西北根據地。毛主席用湖南一句土語:「不是這塊地方,我們下不了地」,來形容西北根據地的重大政治意義。
11月初,中共中央率中央紅軍在甘泉縣同紅十五軍團會師。11月20日至24日,在毛澤東等人的指揮下,中央紅軍和西北紅軍進行了直羅鎮戰役,殲滅國民黨軍隊一個師又一個團。
2、召開瓦窯堡會議,制定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新策略
1935年8月1日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草擬了《八一宣言》,10月1日正式發表在法國出版的《救國報》上,傳到國內後,在社會各階層中引起強烈反響,有力地推動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漲。
193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機關到達陝甘根據地的中心瓦窯堡(今子長縣城),13日,中共中央發布了《為日本帝國主義並吞華北及蔣介石出賣華北出賣中國宣言》,提出中國共產黨願同「一切抗日反蔣的中國人民與武裝隊伍」聯合起來。
瓦窯堡會議是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召開的第一個極為重要的會議,是遵義會議的繼續和發展。
3、推動西北抗日大聯合的實現
1936年10月,紅一、二、四方面軍在西北大會師,這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史上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大事件。
在領導紅軍進行東征和西征,迎接紅二、四方面軍的同時,黨中央大力開展了對張學良、楊虎城的統一戰線工作。
二、延安歲月(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進駐延安——1947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撤離延安、開始轉戰陝北)
1、做好充分准備,迎接全面抗戰的到來
西安事變發生幾天後,駐延安的東北軍向西安一帶集中。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由紅軍接管延安。中共中央機關隨即於1937年1月13日由保安遷到延安。從此,延安成為指導中國革命的中心,照耀中華民族前程的燈塔。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者以製造盧溝橋事變為起點,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中華民族處於最危急的時刻。
2、發揮中流砥柱作用,爭取抗日民族解放戰爭的勝利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洛川縣馮家村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即洛川會議)。會議通過了《中央關於目前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定》,指出:七月七日盧溝橋抗戰,已經成了中國全國性抗戰的起點。中國政治形勢從此開始了一個新階段,這就是實行抗戰的階段。
中國共產黨堅持抗戰、團結和進步的方針,克服敵後抗戰最嚴重的困難。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寧邊區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各抗日根據地的政治指導中心、抗戰大本營和戰略總後方。
3、爭取和平民主,准備自衛戰爭,並粉碎國民黨的全面進攻(1945年8月15日抗日戰爭勝利——1947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撤離延安、開始轉戰陝北)
三、轉戰陝北(1947年3月18日撤離延安——1948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渡過黃河、前往華北)
1947年3月13日,胡宗南軍隊以延安為目標發起了攻擊。18日,毛澤東、周恩來等帶領紅軍乘車東駛,踏上了轉戰陝北的征程。
1948年3月23日,毛澤東率中共中央東渡黃河,前往華北。4月22日,延安又回到了人民的懷抱。
(9)延安的重要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延安十三年的發展
中央、毛主席在陝北一連13個春秋。延安是總後方、是司令部。由於他們的英明領導,我黨我軍在各個主要方面,均取得迅速發展。到解放戰爭開始的1946年7月,有如下大的發展:
一、從陝甘寧一個根據地,發展了18個,成為19個根據地。
二、南方各個根據地的紅軍,相繼陸續到達陝北,他們和西北紅軍共計也只是四五萬人馬的武裝力量,發展到了120萬小米加步槍式的人民軍隊。
三、共產黨員隊伍,由於王明「左」傾路線的危害,把白區黨也搞光了。當時地方黨員和紅軍黨員,共計4萬左右,到七大時,已經發展到121萬。
四、解放區的人口,由陝甘寧原有的150萬人,發展到1億人。
五、解放區由原陝甘寧根據地僅有的13萬平方公里,發展到100萬平方公里。
以上五個數字,可以說明這是我們建黨以來,凝聚起最大的基本力量,是中國革命最光榮最得力的時期。
10. 延安的故事有什麼
金陵晚報報道】「終於等到開館了,我想見一見延安的同志!」10月13日,在《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覽展館,一位80多歲的老人見到記者時這樣急切地說道。「我是抗大5期的學員,我在三大隊二支隊,支隊長是聶鳳智。」
老人這句話,一下吸引了周圍的觀眾和延安的工作人員。大家圍在他身邊,聽他講述延安的故事。這位老人名叫賀立德,雖然今年88歲高齡,但身體仍然十分健康,還背著相機照相。
「我是山東聊城市東昌府區賀家海村人。1938年2月,魯西北特委選派我們6名同志到延安抗大學習。到延安時,我們從山東到延安的學員就有500多人。」老人找到展館里中國抗日軍政大學的照片說:「當時在歡迎儀式上,冼星海和丁玲指揮我們唱起《抗大校歌》和《游擊隊之歌》。開學以後,正值日本鬼子飛機轟炸延安,我們在校長何長工帶領下來到慶陽,修房子,挖戰壕。我們邊學習,邊生產。在國民黨經濟封鎖時,我們一邊戰斗,一邊生產。」
老人來到百團大戰的展板前,一場場戰斗又回到了眼前:「1940年,我們開赴抗日前線,在山西平型關參加了百團大戰,我記得是103個團參加了戰斗,我們天天行軍,天天打仗。日本鬼子20里就築一個據點,我們在一個村子發現敵人,我們是賀龍120師358團,趕到那裡,團里一二營急行軍,占據了一個高地,用重機槍掩護,等三營趕到已經把敵人趕跑了。這次戰斗,我們犧牲了一個班長。後來,我們又急行軍,打死了一個日本「鬼子」。就這樣打下一個地方,又一個地方。打破了日本鬼子不可戰勝的神話!」
據賀老介紹,日本投降以後,他就在山西大同搞地方工作,後來又到東北工作。抗美援朝時,賀老在東北空軍醫院,接收朝鮮戰場上回來的傷病員。後來,他又在南京的東南大學擔任武裝部長,直到離休。通訊員 宋偉
毛主席在延安的故事
孫振法
我是抗日戰爭初期參加中國共產黨的,後來又參了軍。在延安時期,我在毛主席身邊工作。我不但看到毛主席日理萬機、操勞黨和全國抗戰大事,也看到毛主席身體力行,同大家一起艱苦奮斗。
一粒米、一口菜都不浪費。1943年,組織上派我去照顧毛主席的生活,主要工作是整理主席的辦公室,每日三餐為他打飯。主席的飯菜很簡單:一小盒米飯,兩菜一湯。飯菜吃光了,他很高興,飯菜剩下時,他總是叮囑我們:「給我留著,下頓熱熱吃。」飯是用一個木質的盒子盛著。我多次看到主席將掉在桌上的米粒揀起來吃掉。主席注意節約糧食,可是當時的衛生條件很差,萬一出了問題怎麼辦?我和另一位警衛員琢磨怎樣保證主席的飲食安全。想來想去,找出一個最簡便的方法:打飯前燒一壺開水,把飯盒燙燙,消消毒。
一套棉衣穿三冬。1943年春暖花開之時,毛主席還穿著補丁摞補丁的棉衣棉褲。就在這時,國民黨駐榆林的司令官鄧寶珊路過延安,要拜會毛主席。主席要接見客人,穿一身破衣服怎麼行?辦公廳委婉地告訴客人說,主席工作太忙,請稍等。有關部門為主席趕制了一套夏裝,毛主席脫下舊棉衣時對我說:「這套棉衣,你們給拆洗了,縫補一下,明年我還能再穿一冬。」
那時我們是兩年發一套棉衣,而毛主席卻是一套棉衣縫縫補補穿三年。這身棉衣最顯著的標志就是棉褲的兩個膝蓋處一邊一個大補丁。
搖鈴集體吃飯。陝北地區1945年時大旱。一天上午,毛主席叫我通知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任弼時等幾位中央領導來開會,不到半小時會就散了。中午吃飯時,主席對我說:「從明天起,我們幾個人取消個人灶。聽見搖鈴告訴我,集體去食堂吃飯。老天爺不下雨,就得節省糧食。你們也要吃一頓乾的、兩頓稀的。有沒有意見?」首長們都取消了個人灶,帶頭節約糧食,我們有什麼說的?我們乾脆地回答:「沒有意見。」
毛主席的大青馬。1943年有關部門從騎兵團給毛主席弄來一匹大青馬,由一位名叫侯登科的老紅軍喂養。平時毛主席很少騎馬,但在轉戰陝北時它成了主要交通工具,毛主席一直騎著它。據毛主席的警衛員講,沙家店戰役前夕,毛主席從「前總」回駐地,大青馬的馬掌磨掉了,走起來一拐一拐的,主席捨不得騎它,是跟在馬後邊走回駐地的。中國革命勝利前夕,黨中央由平山移師北京。毛主席在上汽車前,特意去看望侯登科,並對老侯說:「我們先走一步了,委屈你了。這匹馬歸你了,你可以騎著它進北京。」後來大青馬老死在北京動物園。延安博物館把大青馬的籠頭、馬鞍等收集起來展覽,人們看到毛主席始終沒換過新的。
夜以繼日工作。毛主席在延安時期始終很忙:指揮前方抗戰、領導延安整風運動、大生產運動、組織粉碎國民黨第三次反共浪潮。這期間,主席工作起來都顧不上吃飯和理發。夜間辦公,天亮睡覺,中午起床,下午五六點鍾吃午飯,接著又是辦公,吃晚飯就沒准了。我們工作人員一般在夜裡12點鍾提醒他該吃晚飯了,主席總是說:「啊,還沒吃飯?快弄飯來吧!」當我們把飯打來,給他擺好,他又顧不上吃了,說稍等等,繼續思考問題或是寫東西。我們怕打擾主席的思路,時間等長了,飯涼了只能再熱,這是經常的事兒。主席工作效率極高,為延安《解放日報》寫社論及一些重要文章,都是一夜成稿,第二天見報。天亮時,我們在門外只要聽到訂書器的「咔嚓」聲,就知道主席寫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