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辛亥革命的歷史事件時間、原因、經過、結果、影響
明明有四件歷史事件嘛。
認識:
1.中華民族在民族危機日益深重時不同的階級都為尋求救回亡圖存的答道路做出艱辛的探索;
2.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都先後失敗了,其失敗的原因在於國內外反動勢力的扼殺和領導階級自身的狹隘性和軟弱性。而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和科學思想的大旗,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並且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的發展,使人們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它後期傳播的馬克思主義,為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所接受,成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的思想武器。(當然新文化運動本身也有不足之處)
由於您的提問不清晰,個人也只能回答到這了。
『貳』 辛亥革命的重大事件
1910年 3月21日 孫中山向黃興提議再次發動廣州起義。
1910年 3月 孫中山在舊金山設美洲同盟總會(又稱同盟會美國總支部)。
1910年 3月 長沙發生搶米暴動。
1910年 4月 各省請開國會代表發動第二次請原。
1910年 6月16日 湖北革命黨人改群治學社為振武學社。
1910年 9月18日 資政院開院。
1910年 10月3日 《民立報》在上海創刊。
1910年 10月11日 國會請願代表團發起第二次請願,分別向資政院和載衛上書。
1910年 10月 清廷發布上諭,將預備立憲期限由九年改為五年。
1910年 11月4日 孫中山在檳榔嶼召集黃興、趙聲、胡漢民等會議,布置廣州起義。
1911年 1月30日 振武學社更名文學社,舉蔣翊武為社長。
1911年 1月 同盟會在香港成立統籌部,負責籌劃和組織廣州起義。
1911年 4月8日 溫生才擊絲廣州將軍孚琦,溫被捕遇害。
1911年 4月27日 黃興等發動廣州(黃花崗)起義。
1911年 5月8日 清廷組成皇族內閣,以慶新王奕 為總理大臣。
1911年 5月9日 清廷頒布鐵路國有政策。
1911年 5月10日 文學社在武昌小朝街設立機關部。
1911年 5月11日 文學會和共進會在武昌召開第一次國體聯合會議。6月14日和9月14日又先後就兩國體聯合再三會議協商。
1911年 5月17日 四川保路同志威風成都正式成立。
1911年 7月31日 宋教仁、譚 黃興
人鳳等在上海成立中國同盟會中部總會。
1911年 7月 漢口《大江報》發表《大亂者救中國之妙葯也》、《亡中團者和平也》二短證。大江報館被查封,報社主筆詹大悲、何海鳴被捕。
1911年 8月13日 林冠慈、陳敬岳在廣州炸傷李准。
1911年 8月 四川保路同志會在成都及附近各州縣發動罷市、罷課。
1911年 9月7日 四川總督趙爾豐誘捕蒲殿俊、羅綸等,槍殺請願群眾,製造了駭人聽聞的「成都血案」。
1911年 9月24日 文學社和共進會聯合大會在武昌召開,討論通過「起義計劃」。
1911年 9月25日 孫武等在漢口俄租界寶善里調配炸葯,不慎引爆。蔣翊武等在武昌小朝街機關部決定當夜起義。
1911年 10月10日 凌晨,彭楚藩,劉復基,楊洪勝就義。晚,武昌起義爆發,經過一夜激戰,起義軍佔領武昌全城。
1911年 10月11日 湖北軍政府成立,舉清軍協統黎元洪為都督。是日晚,漢陽,漢口駐軍起義。
1911年 10月12日 辛亥革命歷史照片(20張)清廷諭令蔭昌、薩鎮冰率水陸兩前赴鄂鎮壓起義。 1911年 10月12日 孫中山在美國獲悉武昌起義,「決意先從外交方面致力」,而後歸國。 1911年 10月14日 清廷下韶起用袁世凱為湖廣總督,督辦對武昌起義的「剿撫事宜」。 1911年 10月18日 駐漢口各外國領事館宣告「嚴守中立」。到同月22日駛抵武漢江面的英、德、美等國軍艦達二十艘。
1911年 10月18日 民軍進攻漢口劉家廟。陽夏戰爭開始。
1911年 10月22日 長沙起義,成立湖南軍政府,舉焦達峰、陳作新為正、副都督。
1911年 10月22日 西安起義。27日成立秦隴復漢軍政府,以張夙為大統續。
1911年 10月23日 九江起義。次日成立九江軍政分府。
1911年 10月25日 李沛基炸死新任廣州將軍鳳山。
1911年 10月27日 黃興、宋教仁等從上海乘輪抵武昌,黃旋赴漢口前線督戰。
1911年 10月28日 湘軍第1協王隆中部率領首批援鄂軍1700多人出師援鄂
1911年 10月28日 王部於11月4日開抵武昌。後另有甘興典等部湘軍援鄂。
1911年 10月29日 太原 鄒容和革命軍
起義,成立山西軍政府,舉閻錫山為都督。
1911年 10月30日 昆明「重九」起義。11月3日成立雲南軍政府,舉蔡鍔為都督。
1911年 10月30日 載豐以宣統帝名義下詔「罪己」,並開放黨禁,赦免黨人。
1911年 10月31日 南昌起義。11月1日成立江西軍政府,舉吳介璋為都督。
1911年 10月31日 湖南發生兵變,焦達峰、陳作新被殺,譚延闓繼任都督。
1911年 11月1日 清軍攻佔漢口,民軍退守漢陽、武昌。
1911年 11月1日 皇族內閣辭職。清廷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
1911年 11月3日 都督黎元洪任黃興為戰時總司令。黃興等隨即往漢陽設戰時總司令部。 1911年 11月3日 貴陽起義。次日成立大漢貴州軍政府,以楊蓋誠為都督;另設樞密院,以張百麟為院長。
1911年 11月3日 陳其美、李燮和等發動上海起義。6日成立滬軍都督府,舉陳其美為都督。 1911年 11月3日 河南革命黨人數十人被捕遇害,計劃於次日發動的開封起義流產。
1911年 11月4日 杭州起義。7日成立浙江軍政府,以湯壽潛為都督。
1911年 11月5日 蘇州和平光復,成立江蘇都督府,巡撫程德全改稱都督。
1911年 11月5日 吳祿貞在山西娘子關與閻錫山等會晤,議組燕晉聯軍,准備舉兵直搗北京。 1911年 11月7日 廣西宣布獨立,改撫署為軍政府,以巡撫沈秉為都督。
1911年 11月7日 吳祿貞被袁世凱派人暗殺於石家莊。
1911年 11月7日 安徽宣布獨立,成立軍政府,推巡撫朱家寶為都督。
1911年 11月8日 黎元 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
洪都督電起義各省,請派代表到武昌會議組織臨時政府。
1911年 11月9日 廣東獨立,推兩廣總督張鳴岐為都督;因張逃,復推胡漢民為都督。 1911年 11月9日 福州起義。11改督署為福建都督府,推孫道仁為都督。
1911年 11月9日 蘇、漸都督聯電滬督,倡議於上海設立臨時會議機關。滬督陳其美隨即於13日通電各省,請派代表赴滬籌組臨時政府。
1911年 11月11日 袁世凱派蔡廷斡、劉承恩等人武昌誘和。
1911年 11月11日 海容、海琛、海籌等艦自漢口前線下駛九江,宣告反正。
1911年 11月12日 奉天國民保安會成立,東三省總督趙爾巽被舉為會長。16、17日吉林、黑龍江國民保安會相繼成立。
1911年 11月12日 鏡清、保民等十餘艦在鎮江起義。
1911年 11月13日 袁世凱在北京就內閣總理職。
1911年 11月13日 山東宣布獨立,以巡撫孫寶琦為都督。
1911年 11月13日 孫於同月24日宣布取消獨立。浙江、江蘇、鎮江、福建、山東、湖南、上海七處代表在滬集合,成立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
1911年 11月16日 黃興指揮民軍自漢陽反攻漢口,次日敗退漢陽。
1911年 11月22日 重慶宣告獨立,成立蜀軍政府,以張培爵為都督。
1911年 11月24日 江浙聯軍會攻南京。
1911年 11月26日 入川鄂軍在資州起義,殺端方,回師湖北。
1911年 11月27日 成都和平獨立,宣告四川地方自治,成立大漢四川軍政府,以咨詢局議長蒲殿俊為都督。
1911年 11月27日 黎元洪電各省都督,告以漢陽失守,請速派兵來援。
1911年 11月28日 各 袁世凱省代表會在漢口英租界順昌洋行開第一次會議,議決臨時政府成立以前,由鄂軍政府代行中央軍政府職權。
1911年 12月1日 鄂軍政府與袁世凱簽訂停戰協議。
1911年 12月2日 江浙聯軍攻克南京。
1911年 12月2日 各省代表會正式通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
1911年 12月3日 各省代表會議決臨時政府設於南京。
1911年 12月4日 留滬各省代表開共和聯合會大會,舉黃興為大元帥、黎元洪為副元帥,並推大元帥組織臨時政府。
1911年 12月4日 各省代表會議決議和條款四條,以伍廷芳為代表與袁世凱議和。
1911年 12月5日 清廷授袁世凱為議和全權大臣,袁次日派唐紹儀為全權代表南下議和。 1911年 12月7日 海軍開代表會,公舉程壁光為海軍總司令。海軍全部反正。
1911年 12月12日 十四省代表齊集南京開會。
1911年 12月17日 各省代表會改舉黎元洪為大元帥、黃興為副元帥。
1911年 12月18日 「南北和談」在上海英租界南京路議事廳開始舉行。
1911年 12月20日 六國駐滬總領事照會南、北和談代錶速定和議。
1911年 12月25日 孫中山歸國抵上海。
1911年 12月25日 各省代表 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會在南京開正式選舉臨時大總統會,選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11年 12月29日 南北議和代表在上海達成召開國民會議公決「國體」協議。
1911年 12月29日 袁世凱拒絕接受「南北和談」商訂的國民會議召集辦法。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中華民國正式成立。 袁世凱准唐紹儀辭職,並電告伍廷芳以後直接電商南北和談事宜。
1912年 1月2日 直隸灤州新軍起義。
1912年 1月2日 南京臨時政府正式成立。
『叄』 辛亥革命的重要歷史事件
辛亥革命本身就是一次大的歷史事件,它是指1911年(清宣統三年)中國爆發的資產階級民主專革命。它是在清王屬朝日益腐朽、帝國主義侵略進一步加深、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成長的基礎上發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專制統治,挽救民族危亡,爭取國家的獨立、民主和富強。這次革命結束了中國長達兩千年之久的君主專制制度,是一次偉大的革命運動。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爭,以辛亥革命為新的起點,更加深入、更加大規模地開展起來。
『肆』 辛亥革命有哪些歷史事件
1、保路運動
1911年5月日,清政府為了向四國銀行團借款用來鎮壓革命,在郵傳大臣盛宣懷的策動下,宣布「鐵路國有」政策,將已歸商辦的川漢、粵漢鐵路收歸國有。四川修築鐵路的股東,不僅來自紳士、商人、地主,還有農民,而且農民購買的股份占很大比例。
清政府頒布 「鐵路國有」政策以後,收回了路權,但沒有退還補償先前民間資本的投入,因此招致了四川各階層,尤其是廣大城鄉勞動人民的反對,從而掀起了轟轟烈烈的保路運動。
清政府為了鎮壓革命,不惜喪失國家主權,將鐵路收歸國有,且大肆派兵屠殺保路人士,通過此舉,全國人民充分看清了清政府賣國求榮的本質。
2、武昌起義
黃花崗起義失敗後,以文學社和共進會為主的革命黨人決定把目標轉向長江流域,准備在以武漢為中心的兩湖地區發動一次新的武裝起義。通過革命黨人的努力,終於在1911年(清宣統三年)10月10日成功地發動了具有劃時代意義武昌起義。
起義的勝利,逐步使清朝走向滅亡,並建立起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是亞洲和中國走向民主共和的開端,在中國歷史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後續情況
1911年10月12日,革命黨人第二十一混成協第四十二標士兵胡玉珍、邱文彬、趙承武等在漢陽發動起義;隨後趙承武率起義軍攻佔漢口。
至此,武漢三鎮全部掌握在革命軍手中。清政府發出「剿辦」武漢「革黨」上諭(全文 ,陸軍大臣蔭昌率湖北周邊的清軍及北洋新軍陸續壓向武漢。
1911年10月14日,武昌起義後第四天,清廷下詔起復袁世凱。皇族內閣總理大臣奕劻,派袁世凱的親信阮忠樞持詔前往洹上勸駕。當晚, 洹上經過一場激辯之後,袁世凱決定奉詔出山。15日,致函奕劻復命。
1911年10月18日起,革命軍與清軍在漢口展開了10餘天的「漢口爭奪戰」。在漢口爭奪戰中,起義軍雖取得「三戰三勝」的劉家廟大捷。然而,由於前線指揮官的瀆職,加上圍攻漢口的清軍兵力日趨加強,終使漢口於11月1日陷於清政府軍。
正當漢口危急之際,黃興於10月28日抵達武昌。11月3日,黃興出任戰時總司令,並立即部署漢陽戰事。然而,由於起義軍「官長不用命」、「軍隊無教育」、「缺乏機關槍和野炮」等原因,27日,漢陽失陷,黃興即於當日離漢赴滬。自此起,湖北革命黨人轉入御守武昌階段。
『伍』 辛亥革命是什麼歷史事件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中國農歷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西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回在推翻清朝專制帝答制王朝、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農歷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職前後這一段時間中國所發生的革命事件。廣義上亦可指自19世紀末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統治在中國出現的連場革命運動。
『陸』 辛亥革命在中國實行政治近代史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歷史事件,請概述其主要功績
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是我國近代社會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回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答君主專制制度。這是我國社會的一大轉變,一大進步。這次革命雖然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但為以後新的革命斗爭的發展開辟了道路。作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的帝制,開啟了民主共和新紀元,使共和觀念深入社會中上層人士思想中。作為民族革命,辛亥革命前後的一系列事件不僅結束了此前立憲派實行君主立憲的努力,而且對此後中國憲政與法治發展,中央及地方政治,中央與地方關系等都起到了關鍵的影響,對中國的外交,中國的邊防形勢都有重大影響。
滿意請採納
『柒』 揭開了辛亥革命序幕的歷史事件 是哪件
五四運動:
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發生於中國北京的一場愛國運動。巴黎和會決定將德國版在山東的權權益轉讓給日本的消息傳來後,北京學生開展了集會、遊行、罷課等活動。後來得到了各地學生以及各界的廣泛支持,演變成了全國性的罷市、罷工還有學生罷課活動,從而形成了全國規模的愛國運動,並最終迫使北洋政府拒簽和約。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國革命從此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五四愛國運動是一場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
『捌』 辛亥革命到新中國的歷史.要簡單扼要點的.重要的大事可以詳細一點.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首先,推翻了腐朽的清朝封建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創建一個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其次,建立一個中國首次制定了「臨時憲法,民主共和國的概念被追趕上的共和國的資產階級政府。再次發出一系列有利於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資產階級民主法令創建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條件。最後,某種程度上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勢力有推廣的全國解放斗爭的亞洲國家造成顯著影響。總之,在20世紀的革命,中國的第一次歷史性的變化。
革命失敗的原因:一方面,客觀原因太強大的反動勢力在國內和國外。主觀原因,另一方面,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在經濟和政治上的弱點:第一,缺乏徹底的反帝反封的勇氣和力量;其次,我並沒有提出一個清晰,完整的反帝國主義和反封建的革命綱領,再次無法發動農民革命,最後,還有沒有堅強的革命黨。
革命的歷史教訓:不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首先是舊民主主義革命時代的結束,資產階級不能領導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徹底勝利;二,宣告資產階級領導的第三,中國新民主主義過渡到由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必然性。
辛亥革命的歷史評價
評價的歷史辛亥革命,一直被不同的討論,筆者認為,過去的估計往往過於低。革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的問題,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封建勢力,但它是在歷史條件下,君主專制統治中國幾千年來在一個一舉推倒,這個革命打開通道後,這是辛亥革命的偉大成就。清朝的反動政府,革命者拋頭顱灑熱血,推翻它,或者立憲保持呢?這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的道路。此時在立憲派的方向是錯誤的,但它起到的積極作用,它不能被否認。
中國現代史上的強烈興奮一代的革命1911年,整整七年的時間,從現在的人,隨著歲月的流逝,當所有的歷史早已成為過去的事情,但功過革命在全國以及國外總有幾個不同的參數,本文不準備充分發掘革命歷史評價,只有兩個更重要的問題談談自己的想法。
林伯渠同志,革命的歷史地位在40年以前進行了有益的感慨,說:「對於許多年輕人已經不被帝王治理,辛亥革命的政治意義是常被低估,不到怪,因為他們沒看到推翻千多年的專制是不容易被繼承了下來。蒼蠅「(」三十年「)林老的人參加辛亥革命是多麼公正他語重心長地,把它!
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可以舉出很多,其中最突出的哪一個是推翻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這的確不是一件大事,我們不能從絕對君主制共和制政體形式唯一變化不大,甚至只是更換新的名稱簽名。
中國已經經歷了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統治下的漫長歲月,繼承,這是一個十分沉重的負擔!多年來,至上君權一直是中央封建主義的象徵。從很小的時候,腦海中不斷注入「三三綱和封建倫理的五個常任理事國,認為它是永恆不變的權利和適當的。 「國無君。」君主成為神的代表,站在英國封建等級制度的最高代表的頂部。面對這樣的系統中的每個人都必須遵守誠惶誠恐「名分」,不容許有絲毫的超越。這是所謂的「父親和兒子的君主和他的臣民,世界的定理,無所逃於天地之間。」 (「河南誠的遺書」卷五)誰膽敢毫無疑問,包括所謂的「離經叛道」,「非聖無法」減肥成為每個人都沒有事先警告的亂臣賊子。 「紅樓夢」王熙鳳有一句名言:「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可見在那個時候,那些誰想要把皇帝拉下馬「,將不得不犧牲自己」的大無畏精神,大多數人都無法想像。
在近代,階級矛盾迅速激化種族沖突,中國社會正處於嚴重的動盪和變化。人民的斗爭惡戰。但是,直到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在退出歷史舞台之前,沒有人提出推翻君主專制的想法。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革命的老農民革命的最高峰。洪秀全天王,但它仍然是皇帝。義和團運動的口號是「扶清滅洋」。資產階級改良派主張衛國戰爭時期,許多西方資產階級社會學,政治制度到中國,在啟蒙運動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然而,他們對皇帝的忠誠和愛國主義當作一回事。康康有為誰流下眼淚,到處忘記祖先和我皇帝澤涵濡徐俞,深大方,數百多年的恩典「是最深刻的印象一般學者心臟。當時是世界上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分裂美國和國外,英國,日本,德國,義大利,奧匈帝國,沙俄,等等都是保留君主制,因此,康有為提出了彼得大帝的俄羅斯和中國的日本天皇明治維新學習和借鑒,在許多人看來是一個很好的理由。
正是在這種歷史條件下,有史以來第一次在中國歷史上是第一次提出的想法?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國的孫中山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在演說術,旗幟鮮明地指出:「中國幾千年來,是一個絕對的君主制,這種形式的政府,而不是平等和自由國民堪受「(見」三民主義人民和中國的未來),並在世界憲政流血,無疑是在被稱為真正的憲法流血,為什麼不是簡單的共和黨,而不是在這無盡的憲法幾乎准備? 「(見」中國民主革命的重要性)1905年中國聯盟成立於8月創建共和「作為自己的目標之一,它發行的」革命方略「的第二年的冬天是大聲宣布:「今天是建平民革命的國民政府。」敢為天下先來自世界各地的君主制被擊中!「這的確是一個突破性的理論!比較,並從「亂臣賊子,人人誅」,「敢為世界君主制以來,打出了」這是一個多麼巨大的根本性的變化!
堅韌不拔的倡導者,通過記者的秘密宣傳,所以這個概念越來越受歡迎。辛亥革命爆發,推翻專制的君主制,建立一個民主共和國,已成為主要趨勢。任何反動勢力都無法看到它再次逆轉。
革命真皇帝拉下馬「推倒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這一下,真的是」天捅了個大洞。「它的直接後果,至少有兩個。 BR p>首先,中國的反動統治者在政治上亂了陣腳。中國封建社會有自己的頭發,那就是皇帝。享受絕對權威的掌舵人,反動統治秩序,保持穩定的重心位於革命突然切斷頭,整個反動統治的混亂。之後,袁世凱,蔣介石,走馬燈似的一個出道,但仍無法負擔建立一個統一的,穩定的統治秩序。不用說,人民的革命浪潮一浪高,然後一個波,那是,反動陣營內可以不再保持團結。當然,也有很多原因,革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不會被拒絕,它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開辟了道路。
二,中國人在思想上一直是一個偉大的解放。皇帝,這是至高無上的,神聖不可侵犯的。可以推翻,那麼,還有什麼陳腐的不疑,不要打破?陳獨秀寫道前夕五四反傳統的'說:君主也是一種偶像,他並沒有什麼神聖出奇的作用;他感謝大家迷信尊重他,只能夠發號施令的國家,被稱為元首,一旦亡的國家,像清朝皇帝溥儀,俄羅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普通的人,但也等窮人作為亡國之君,泥塑木雕的偶像投如果糞缸看他到底有什麼神奇的優越的地方?這樣的偶像,未受污染前,但其中一些惡作劇,看看中國和外國的歷史書籍,和其他偶像有害相當小嗎?「思想的大門已經打開,這股思想解放的頭腦洪流奔騰向前不可抗拒。革命,當下的政治局勢仍然是非常危險的,但大膽拯救中國尋求新的出路,加上與十月革命和中國工人階級的力量,即將迎來在五四運動的發展的槍的聲音,在中國的歷史開始了一個新的時代。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辛亥革命,五四運動。
中國的封建統治,它是太根深蒂固了!推翻它,消滅它,是不是就可以完成一個或兩個的革命運動的影響。革命當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它應該始終有一個明確的估計),但它是在歷史條件下,在一個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一舉推倒後,這場革命打開通道。不朽的業績,是不是值得今天給予熱情贊揚?
在過去,辛亥革命的歷史地位確實林伯渠同志當年說,在很長一段時間,經常被低估。在這里,在另外的原因的理解,原因和時間。辛亥革命推翻了皇帝,但並沒有從根本上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革命是不會成功,這是事實,在我們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許多同志經常強調革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鼓勵人們勝利的無產階級的領導下,不斷開拓進取,在現實生活中的人更強烈地感受到這一點。這在當時是正確的,但這個巨大的成就在革命的歷史1911年,它往往是來不及做出足夠的估計,甚至是有意或無意地忽略或貶低林彪,「四人幫的四個」期間,極左思潮泛濫,肯定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如果代表的資產階級粉飾變成了大罪,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更遑論辛亥革命做出公正的評價。
現在是時候了!從七十年的革命。規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在中國,一直拉低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做出一個更現實的評估,我們也應該根據辛亥革命的歷史地位與歷史的真相!
『玖』 辛亥革命的歷史事件
首先,辛亥革命是成功的革命。 辛亥革命是以孫中山為代表的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更具有完全意義的民主革命,中國人民「為了建立一個獨立的民主主義的社會」,在比較更完全的意義上開始了這場革命。由於資產階級和同盟會的組織和領導,提出了比較完整的革命綱領,在廣大工農和其他勞動群眾多種方式反抗斗爭所匯成的革命怒潮中,趕跑了狗皇帝,推翻了清王朝的二百六十多年的專制統治,從而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這個共和國產生了一部《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性質的文獻。雖然這部文獻不久被北洋軍閥廢棄,但經過這次革命,民主共和國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在政治上打擊了封建勢力,民主主義思想潮流已不可抗拒,正因為這樣,辛亥革命後,袁世凱洪憲帝制,張勛的復辟帝制,都是曇花一現,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辛亥革命也為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變,作了思想准備。辛亥革命也給帝國主義沉重的一擊,雖然資產階級沒有明確提出反帝政治綱領,但正如毛澤東所說:「辛亥革命是革帝國主義的命,中國人所以要革清朝的命,是因為清朝是帝國主義的走狗」。所以列寧把辛亥革命視為「亞洲的覺醒」,但帝國主義利用反動的清政府統治來打破中國人民的美夢。自清政府垮台後,帝國主義妄圖扶植新走狗,但這些「新走狗」都是短命,一個接一個被中國人民打倒在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外反動勢力對中國人民的壓迫。再深透點講,辛亥革命實際上也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雖然革命失敗了,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民國成立後,國內實業團體紛紛成立,開設工廠、設銀行都成為風氣,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力量在短短的幾年裡有了顯著的增大,無產階級隊伍也日益壯大。辛亥革命還打落了亞洲第一個皇冠,具有國際意義。辛亥革命沉重了打擊了帝國主義,推翻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對於世界人民,特別是東方各國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是個巨大的鼓舞。在中國革命影響下,如一九一三年荷屬爪哇以及其他殖民地,都廣泛掀起民主革命運動。中國人民的革命將給亞洲帶來解放,使歐洲資產階級統治遭到破壞。總之,辛亥革命的偉大功績為中國的發展趨勢,鋪開了一條金色的道路。但辛亥革命成功得倉促,到手的乃是不徹底的勝利。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只完成了第一項——民族主義,其他民權、民生長期掛著欠賬。而且就民族主義一項來說,完成的也僅僅是「驅除韃虜」,各個帝國主義勢力原封不動地保存。袁世凱上台後,中國在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下,三民主義成了紙面上的東西,他們掛羊頭賣狗肉,雖有民國之名而無民國之實。就這一點來看,辛亥革命的成功雖然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但卻是煮了一鍋夾生飯。辛亥革命果實最終被袁世凱竊取,中國反帝反封建任務並沒有完成,所以它又是失敗了。領導這次革命資產階級政黨—同盟會缺乏明確反帝綱領和具體行動,由於資產階級歷史的局限性,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對帝國主義的本質的認識不清楚。從同盟會到南京臨時政府,他們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他們認為建立資產階級國家,西方是會贊成的,孫中山不僅沒有辨明對帝國主義的所謂「中立」的偽裝,反而在《告各友邦書》中以承認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權益為代價,和帝國主義維持友好關系。資產階級的如此妥協,革命實難繼續下去。資產階級把革命目標只限於反對清朝皇帝,他們認為「清帝退位」就是專制已除,革命就大功告成了,正因為如此,這恰恰給了那些擅於投機取巧的立憲派和舊官僚以可乘之機,後來袁世凱以清帝退位為交換條件竊取政權,破壞革命,革命派不僅沒能識破袁世凱的反革命兩面手法,相反竟把袁世凱作為同盟者,這就說明革命派對反對封建主義是不徹底性。辛亥革命的領導者未能發動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農民群眾參加斗爭。在同盟會的綱領中,雖然提出「平均地權」口號,但實際上並沒有被全體革命黨人所接受,也沒能找到解決土地問題的措施,因而也未能實行「平均地權」,從而失去動員農民群眾的作用,既然革命黨失掉農民的支持,就把注意力轉到新軍和會黨。正是由於脫離人民群眾,革命力量才是顯得十分弱小,毛澤東曾指出:「國民革命需要一個大的農村變動,辛亥革命沒有這個變動,所以失敗了,因而在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勾結下,革命遭到失敗是在所難免的。革命黨人沒有建立和掌握一支有組織的革命武裝,同盟會發動新軍和會黨舉行起義,這兩者畢竟不是革命黨人自己建立的武裝,況且新軍、會黨成員復雜,他們中大多數人接受立憲派和舊官僚,因此,在舊勢力煽動下往往會變成破壞革命的力量,革命黨人缺乏有力的武裝隊伍,很難應付反動勢力的反撲。中國同盟會也沒有建立一條正確的組織路線,因而在組織上是不鞏固的,同盟會內部復雜,政治信仰不一致,思想上也存在著嚴重的分歧,所以始終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領導核心,這樣一個思想上缺乏信仰,組織上鬆懈無力,內部矛盾重重的政黨。總而言之,革命中出現了許多的問題,這充分地暴露出了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當然,也有許多問題是在當時客觀環境下必然會出現的,如封建階級和外國勢力的聯合破壞,迫使革命黨人將國民政府拱手讓給袁世凱;當時農民受封建殘餘思想很深,不可能迅速接受革命思想;革命黨難有建立和掌握一支軍隊的經濟、政治和群眾基礎等。革命也是在與時俱進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績應是它對後來歷次革命的影響,它的成功同時也是失敗的種種原因一直為後來的革命者所借鑒。大膽地說,正是有了辛亥革命開歷史之先河,才會有新中國的建立,民主革命的勝利。所以說,從它本身而言,是成功一半,失敗一半。但從它對後來中國革命的指導和影響來看,是值得我們贊揚的,而不是像很多人所說的那樣是失敗的、不成功的。因此,我認為,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革命的奠基石,它說明了只要不斷地革命下去,勝利終有一天會來臨!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首先,辛亥革命給封建專制制度以致命的一擊。它推翻了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推動了歷史的前進。辛亥革命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權利,從此,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在以後的歷史進程中,無論誰想做皇帝,無論誰想復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對下迅速垮台。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辛亥革命以後,帝國主義不得不一再更換他們的在華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夠控制全局的統治工具,再也無力在中國建立比較穩定的統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民國建立以後,國內實業集團紛紛成立,開工廠、設銀行成為風氣。民族資本主義的經濟力量在短短的幾年內就有了顯著的增長,無產階級隊伍也迅速壯大起來。 第四,辛亥革命對近代亞洲各國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產生了比較廣泛的影響,特別是對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的反對殖民主義的斗爭起了推動作用。這一時期,亞洲出現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 資產階級革命或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很難說有完全徹底的。所謂徹底,只能說是基本徹底。自沉階級革命成功的結果足以資本主義制度代替封建制度,即以新的剝削制度代替舊的剝削制度,而剝削制度的更替,並不需要新舊完全徹底決裂,他們可以在很多方面妥協、融合、並存。許多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至今尚保存君主制和貴族頭銜,此即革命不徹底的明顯例子。 辛亥革命作為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雖然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務,其成就遠遜於西歐、北美的資產階級革命,但在徹底鏟除封建帝制這一點上,遠勝於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各國。辛亥革命一聲炮響,不僅趕跑了清朝皇帝,還是中國綿延兩千餘年的封建帝制從此永絕。從民元到民六,其間雖經袁世凱帝制自為、張勛復辟,但只不過是兩場短暫的鬧劇,並沒有使民國中斷,更沒有像法蘭西那樣出現兩次帝國、三次共和國的波折。所以說,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 答案補充 辛亥革命作為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雖然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務,其成就遠遜於西歐、北美的資產階級革命,但在徹底鏟除封建帝制這一點上,遠勝於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各國。辛亥革命一聲炮響,不僅趕跑了清朝皇帝,還是中國綿延兩千餘年的封建帝制從此永絕。從民元到民六,其間雖經袁世凱帝制自為、張勛復辟,但只不過是兩場短暫的鬧劇,並沒有使民國中斷,更沒有像法蘭西那樣出現兩次帝國、三次共和國的波折。所以說,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
補充:
革命背景1.《辛丑條約》簽訂後,中國人普遍感到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應當推翻 2.改革客觀上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為資產主義民主革命准備了一些物質條件3.新式學堂的勃興和留學教育的發展,革命知識分子的隊伍不斷壯大4.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的學說是思想武器5.上海和東京成為中國革命知識分子宣傳民主革命思想的重要陣地
補充:
歷史評價有人說,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說,辛亥革命失敗了。但我認為辛亥革命又成功,又沒有成功,是1/2成功,1/2 的失敗。首先,辛亥革命是成功的革命。 辛亥革命是以孫中山為代表的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更具有完全意義的民主革命,中國人民「為了建立一個獨立的民主主義的社會」,在比較更完全的意義上開始了這場革命。由於資產階級和同盟會的組織和領導,提出了比較完整的革命綱領,在廣大工農和其他勞動群眾多種方式反抗斗爭所匯成的革命怒潮中,趕跑了狗皇帝,推翻了清王朝的二百六十多年的專制統治,從而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這個共和國產生了一部《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性質的文獻。雖然這部文獻不久被北洋軍閥廢棄,但經過這次革命,民主共和國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在政治上打擊了封建勢力,民主主義思想潮流已不可抗拒,正因為這樣,辛亥革命後,袁世凱洪憲帝制,張勛的復辟帝制,都是曇花一現,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辛亥革命也為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變,作了思想准備。辛亥革命也給帝國主義沉重的一擊,雖然資產階級沒有明確提出反帝政治綱領,但正如毛澤東所說:「辛亥革命是革帝國主義的命,中國人所以要革清朝的命,是因為清朝是帝國主義的走狗」。所以列寧把辛亥革命視為「亞洲的覺醒」,但帝國主義利用反動的清政府統治來打破中國人民的美夢。自清政府垮台後,帝國主義妄圖扶植新走狗,但這些「新走狗」都是短命,一個接一個被中國人民打倒在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外反動勢力對中國人民的壓迫。再深透點講,辛亥革命實際上也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雖然革命失敗了,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民國成立後,國內實業團體紛紛成立,開設工廠、設銀行都成為風氣,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力量在短短的幾年裡有了顯著的增大,無產階級隊伍也日益壯大。辛亥革命還打落了亞洲第一個皇冠,具有國際意義。辛亥革命沉重了打擊了帝國主義,推翻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對於世界人民,特別是東方各國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是個巨大的鼓舞。在中國革命影響下,如一九一三年荷屬爪哇以及其他殖民地,都廣泛掀起民主革命運動。中國人民的革命將給亞洲帶來解放,使歐洲資產階級統治遭到破壞。總之,辛亥革命的偉大功績為中國的發展趨勢,鋪開了一條金色的道路。但辛亥革命成功得倉促,到手的乃是不徹底的勝利。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只完成了第一項——民族主義,其他民權、民生長期掛著欠賬。而且就民族主義一項來說,完成的也僅僅是「驅除韃虜」,各個帝國主義勢力原封不動地保存。袁世凱上台後,中國在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下,三民主義成了紙面上的東西,他們掛羊頭賣狗肉,雖有民國之名而無民國之實。就這一點來看,辛亥革命的成功雖然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但卻是煮了一鍋夾生飯。辛亥革命果實最終被袁世凱竊取,中國反帝反封建任務並沒有完成,所以它又是失敗了。領導這次革命資產階級政黨—同盟會缺乏明確反帝綱領和具體行動,由於資產階級歷史的局限性,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對帝國主義的本質的認識不清楚。從同盟會到南京臨時政府,他們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他們認為建立資產階級國家,西方是會贊成的,孫中山不僅沒有辨明對帝國主義的所謂「中立」的偽裝,反而在《告各友邦書》中以承認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權益為代價,和帝國主義維持友好關系。資產階級的如此妥協,革命實難繼續下去。資產階級把革命目標只限於反對清朝皇帝,他們認為「清帝退位」就是專制已除,革命就大功告成了,正因為如此,這恰恰給了那些擅於投機取巧的立憲派和舊官僚以可乘之機,後來袁世凱以清帝退位為交換條件竊取政權,破壞革命,革命派不僅沒能識破袁世凱的反革命兩面手法,相反竟把袁世凱作為同盟者,這就說明革命派對反對封建主義是不徹底性。辛亥革命的領導者未能發動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農民群眾參加斗爭。在同盟會的綱領中,雖然提出「平均地權」口號,但實際上並沒有被全體革命黨人所接受,也沒能找到解決土地問題的措施,因而也未能實行「平均地權」,從而失去動員農民群眾的作用,既然革命黨失掉農民的支持,就把注意力轉到新軍和會黨。正是由於脫離人民群眾,革命力量才是顯得十分弱小,毛澤東曾指出:「國民革命需要一個大的農村變動,辛亥革命沒有這個變動,所以失敗了,因而在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勾結下,革命遭到失敗是在所難免的。革命黨人沒有建立和掌握一支有組織的革命武裝,同盟會發動新軍和會黨舉行起義,這兩者畢竟不是革命黨人自己建立的武裝,況且新軍、會黨成員復雜,他們中大多數人接受立憲派和舊官僚,因此,在舊勢力煽動下往往會變成破壞革命的力量,革命黨人缺乏有力的武裝隊伍,很難應付反動勢力的反撲。中國同盟會也沒有建立一條正確的組織路線,因而在組織上是不鞏固的,同盟會內部復雜,政治信仰不一致,思想上也存在著嚴重的分歧,所以始終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領導核心,這樣一個思想上缺乏信仰,組織上鬆懈無力,內部矛盾重重的政黨。總而言之,革命中出現了許多的問題,這充分地暴露出了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當然,也有許多問題是在當時客觀環境下必然會出現的,如封建階級和外國勢力的聯合破壞,迫使革命黨人將國民政府拱手讓給袁世凱;當時農民受封建殘餘思想很深,不可能迅速接受革命思想;革命黨難有建立和掌握一支軍隊的經濟、政治和群眾基礎等。革命也是在與時俱進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績應是它對後來歷次革命的影響,它的成功同時也是失敗的種種原因一直為後來的革命者所借鑒。大膽地說,正是有了辛亥革命開歷史之先河,才會有新中國的建立,民主革命的勝利。所以說,從它本身而言,是成功一半,失敗一半。但從它對後來中國革命的指導和影響來看,是值得我們贊揚的,而不是像很多人所說的那樣是失敗的、不成功的。因此,我認為,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革命的奠基石,它說明了只要不斷地革命下去,勝利終有一天會來臨!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首先,辛亥革命給封建專制制度以致命的一擊。它推翻了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推動了歷史的前進。辛亥革命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權利,從此,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在以後的歷史進程中,無論誰想做皇帝,無論誰想復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對下迅速垮台。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辛亥革命以後,帝國主義不得不一再更換他們的在華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夠控制全局的統治工具,再也無力在中國建立比較穩定的統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民國建立以後,國內實業集團紛紛成立,開工廠、設銀行成為風氣。民族資本主義的經濟力量在短短的幾年內就有了顯著的增長,無產階級隊伍也迅速壯大起來。 第四,辛亥革命對近代亞洲各國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產生了比較廣泛的影響,特別是對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的反對殖民主義的斗爭起了推動作用。這一時期,亞洲出現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 資產階級革命或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很難說有完全徹底的。所謂徹底,只能說是基本徹底。自沉階級革命成功的結果足以資本主義制度代替封建制度,即以新的剝削制度代替舊的剝削制度,而剝削制度的更替,並不需要新舊完全徹底決裂,他們可以在很多方面妥協、融合、並存。許多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至今尚保存君主制和貴族頭銜,此即革命不徹底的明顯例子。 辛亥革命作為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雖然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務,其成就遠遜於西歐、北美的資產階級革命,但在徹底鏟除封建帝制這一點上,遠勝於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各國。辛亥革命一聲炮響,不僅趕跑了清朝皇帝,還是中國綿延兩千餘年的封建帝制從此永絕。從民元到民六,其間雖經袁世凱帝制自為、張勛復辟,但只不過是兩場短暫的鬧劇,並沒有使民國中斷,更沒有像法蘭西那樣出現兩次帝國、三次共和國的波折。所以說,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 簡單來說辛亥革命1.是中國近代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2.推翻了清王朝;3.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4.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5.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6.人民獲得一些民主和權利;7.客觀上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8.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拾』 辛亥革命的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
孫中山帶領同盟會打倒了帝制,但成果被袁世凱竊取,後又發動二次革命和護法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