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魯國的歷史
西伯昌(姬昌)之子,以姬發、姬旦最賢。姬發即周武王,姬旦即周公旦。
武王伐紂之後,天下仍未歸心,武王卻得了重病。群臣恐懼,太公、召公想到文王廟為武王占卜運勢。周公旦說,且慢,不能以此困擾先王。於是他設壇,向太王、王季、文王禱告:嫡長子孫姬發,勤於政務勞於國事,不幸重病;如果列祖列宗因為上天的旨意而不能為王發消災解難,那麼請以我來替他受罪吧。禱告之後,才去占卜,卜得「吉」,而武王發病情好轉。鬼神之事,暫且不談,而周公之用心,可謂良苦。
武王發崩,太子誦年幼,尚在襁褓。周公旦擔心武王崩而天下諸侯叛亂,於是攝行君權。
武王的弟弟們見此,都說周公旦肯定要對太子誦不利,想自己當天子。周公旦於是立太子誦,是為周成王,而他則輔佐成王,讓自己的嫡長子伯禽到魯國擔任國君,以為屏障,防禦東方徐戎、淮夷等蠻夷。
武王發的弟弟管叔、蔡叔疑心周公旦,就跟商紂王的後代武庚一起發難,想除掉周公旦。與此同時,東方的淮夷、徐戎叛亂。齊太公、魯公伯禽發兵鎮壓。而周公旦挾天子之師,也平定了管蔡之亂。
周公旦攝行君權多年,營造雒邑,於是遷都雒邑,是為成周。
周公旦為周王朝的統治立下汗馬功勞,但是位高權重也難免惹人非議。傳說成王年長,周公歸政之後,周公 因為擔心成王清算他,逃到了楚地。不過成王知道周公旦勞心勞力也是為了周王朝,就迎他回來。
周公作為周王室的開國功臣,又是王室宗親,從輔佐周武王開始就盡心盡力為周王朝打點一切。行政期間,也是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怠慢,在周公自己告誡前往封國就封的伯禽就這樣說過:「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我在這天下也不算卑賤了。然而我洗一次頭三次握起頭發,吃一餐飯三次吐出食物,起來接待士人,仍舊會擔心失去天下賢人。你到魯國後,千萬不要以有國土而對人驕傲啊」。後世也因此留下了「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樣的成語。後來周公重病,就留言說,「我死之後一定要把我葬在成周附近啊,我是絲毫不敢離開成王啊」。等到周公死後,成王則把周公葬在畢,畢是文王下葬的地方。成王以此來表示他不敢把周公作為自己的臣子,只能讓周公去追隨文王。周公這一生大概也就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真實寫照了吧。
周公旦薨,而還沒到莊稼收割,暴風挾雷,把禾粟掃盪干凈。據說這種天象在武王發崩的時候也出現過。 於是查閱記錄,發現了前文所說的周公祈禱讓自己代武王受難的記載。成王很感動,於是下令,讓周公旦的魯國擁有郊祭文王的資格,可以奏天子禮樂。 周武王滅殷之後,就把少昊之墟封給了周公,國號為魯。周公因為輔助成王的緣故就沒有前往封地就國,於是讓嫡子伯禽前往封地就國。伯禽也就成了魯國實際的開國君主。伯禽出發之前,周公告誡他應該謙恭下士,不能因為傲慢而失去民心。
伯禽到達封國之後,把曲阜作為自己封國的都城,然後依照周國的制度、習俗來進行治理。因為要去除當地的舊習俗,伯禽前前後後用了三年時間才完成了初步的穩定,然後返回成周報告政績。而魯的鄰國齊卻只用了五個月就返回成周報告結果了,這是因為齊國採取了和魯國完全相反的政策。齊國的封君簡化了周的制度,並依照當地風俗來治理封國,於是很快地穩定下來了。周公因此認為魯國將來會不如齊國,因為的它的政策不如齊國讓人民感到方便近人。
在管叔、蔡叔聯合武庚作亂時,東方的淮夷、徐戎等也興兵作亂,前來攻打魯國。伯禽率領魯國的軍隊前往抵抗,奮戰兩年最終在周、齊的幫助下平定了魯國。
伯禽在位四十餘年,堅持使用周禮治理魯國,又加上成王賦予了魯國「郊祭文王」、「奏天子禮樂」的資格,魯國因此在立國之初就奠定了豐厚的周文化基礎。而在後來「禮壞樂崩」的時代,魯國則成為了典型周禮的保存者和實施者,世人稱「周禮盡在魯矣」。 周王朝歷來有厚同姓、薄異姓的國策,而周成王賦予魯國「郊祭文王」、「奏天子禮樂」的資格,不僅僅是對周公旦功勞的一種追念,更是希望作為宗邦的魯國能夠「大啟爾宇,為周室輔」。這是魯國在政治上的優勢。
伐滅管蔡之亂,平定徐戎之叛,魯國得到「殷民六族」。而本來是王族的殷商之民,擁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同時也善於發展經濟(商人的稱呼,就是來自於殷商之民);而魯國地處東方海濱,鹽鐵等重要資源豐富。這是魯國在經濟、文化上的優勢。
魯國歷經魯公伯禽、考公酋(系本作「就」,鄒誕本作「遒」)、煬公熙(一作怡,考公弟)、幽公宰(系本名圉)、魏公晞(幽公弟)、厲公擢(系本作「翟」)、獻公具(厲公弟)、真公濞(本亦多作「慎公」),一直都是周室強藩,震懾並管理東方,充分發揮了宗邦的作用。此時的魯國「奄有龜蒙,遂荒大東。至於海邦,淮夷來同」,其國力之強,使得國人和夷狄之民「莫我敢承」、「莫不率從」。
這種情形一直延續到春秋,彼時曹、滕、薛、紀、杞、彀、鄧、邾、牟、葛諸侯仍舊時常朝覲魯國。 歷史上,魯國有過幾次廢長立幼、殺嫡立庶的事件,始作俑者,或者可以追溯到周宣王。
魯真公薨,其弟敖立,是為武公。武公有長子括、少子戲。
武公九年,武公帶著兩個兒子,西去朝拜周宣王。宣王很喜歡戲,於是作了件荒唐事,他要立戲為魯國的太子。王的卿大夫樊仲山父就說,這個廢長立幼,不合規矩。不合規矩而您一定要做的話,日後魯國一定會違背您的旨意。違背了您的旨意,那就是要討伐的。不討伐的話那對您的威信有損。要真發展到那個地步,對大家都不好。您看,是不是別下這個命令呢?
周宣王很不滿,誰是天子啊。他不顧重臣意見,下了命令就立戲為魯國太子,日後當魯國的國君。魯武公有點鬱郁不樂,回到魯國後就死掉了。於是太子戲立,是為魯懿公。
果然,懿公被他哥哥括的兒子伯御帶著魯人幹掉。伯御安安穩穩地做了十一年魯國國君,最後被周宣王發兵給伐滅了(古時交通不便的緣故?因此那麼久了周宣王才知道?此事,存疑)。
周宣王把伯御給誅殺了,就立懿公戲的弟弟稱,是為魯孝公。那個時候起,周天子的威信日益下降,而諸侯國弒其君的事情時有發生。 魯孝公薨,子弗湟立,是為惠公。
魯惠公的元配沒有生子就死了,妾室聲子倒是幫他生了個兒子,名叫做息(一作息姑)。後來,惠公聽說宋國有個女子生來手掌就有「魯夫人」的紋狀,於是就把她娶回魯國,是為仲子。仲子為惠公生了個兒子,名叫做允(一作軌)。因有「魯夫人」的紋狀而娶之,隱隱有立她為夫人的意思,則她的兒子允就有可能當太子。
惠公沒有立太子就死掉了。年長的公子息頗得魯人的擁戴,於是他學當年周公旦那樣,攝行君位。但是又擔心其他人不服,於是立公子允為惠公太子,說是等他長大後就把政權返給他。歷史上把公子息稱作「隱公」,謚法:「不屍其位曰隱。」
隱公時期,卿大夫羽父位高權重,逐漸掌握實權。但是羽父權力權力欲太重,渴望與國君平起平坐,何況隱公甚至還不是名義上的國君。羽父就對隱公說,要不您立我為太宰吧(所謂太宰,那就是周天子的王室正卿,就地位而言,跟諸侯平起平坐。)隱公不答應,推託說自己又不是魯侯,不能做主。羽父說,其實太子允沒什麼勢力,您德高望重,不如順勢就即位好了,我幫你解決掉障礙。隱公震怒,「我之所以當這個家,是因為看到允年幼,擔心人心不穩才勉強頂著眾人的唾罵來做這件事。本想等到允長大了,我就到菟裘之地養老去。你瞧你說的什麼話啊!」羽父被弄得一愣一愣,敢情人家不想奪位?他擔心太子允知道這件事,於是急匆匆跑到太子允跟前,來個惡人先告狀,讒言隱公想要霸佔權位,不會讓他允掌權之類的話。太子允心想這還得了,於是授命羽父把事情給解決了。羽父就派人弒殺了隱公。
惠公太子允即位,是為魯桓公。 魯桓公初期,羽父還挺有權勢,但是到了後來就不見經傳,或許是桓公疏遠了他也未可知。
魯桓公有庶長子慶父、太子同、公子牙、公子友。慶父、叔牙、季友的後代分別是孟氏、叔孫氏、季氏,合稱三桓。
三桓為孟氏、叔孫氏、季氏,而非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以往有眾多學者認為孟孫、叔孫、季孫皆為氏稱,實誤。「孫」為尊稱,對於孟氏和季氏,「孟孫某」、「季孫某」僅限於宗主的稱謂,宗族一般成員只能稱「孟某」、「季某」。所以,「孟孫」、「季孫」並不是氏稱。考之《左傳》,只有「孟氏」、「季氏」的字樣,而無「孟孫氏」、「季孫氏」的字樣。叔孫氏的情況比較特殊,起先為叔氏,後來公子牙(字子叔)之後立叔氏,原來的叔氏改稱叔孫氏。 桓公薨,太子同立,是為庄公。庄公夫人哀姜,哀姜娣叔姜為庄公生子開。
庄公晚年,築高台,看到大夫黨氏的女兒孟任,很是歡喜,就跟著她走。最後,庄公許諾說立孟任為夫人,如果她給自己生了兒子,就立為太子(這個庄公也真是個妙人,追在姑娘家身後走,活脫一個情竇未開的傻小子,還愣愣地說你嫁給我吧,我會對你很好的,你要是生了兒子,我就讓他當國君)。
孟任生般(一作「斑」)。庄公想立般為太子,又擔心其他臣子有意見。再者,魯國一向都有「父死子繼,兄死弟及」的傳統。到了庄公三十二年,庄公病篤,又想到立太子的事情,就詢問自己的兄弟叔牙、季友。叔牙說慶父有才能,隱隱有選賢任能,你死了就立慶父的意思。季友則說就算死也要立公子般。於是,庄公讓季友派人賜鴆酒給叔牙。叔牙飲鴆而死,立其後為叔氏,後改稱叔孫氏。 參見: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庄公立般為太子,而季友輔佐。
叔牙死後不久,庄公薨。於是季友立太子般為國君,為庄公治喪,因此尚未正式即位。而慶父發難,派人弒殺了在黨氏居住的子般。季友驚慌之間,逃往陳國。
慶父與庄公夫人哀姜一向都有私通,因此發難之後,他立哀姜陪嫁的叔姜之子,公子開為國君,是為魯閔公(一作湣公)。
慶父立閔公之後,跟哀姜私通得更加厲害,但是始終覺得有妨礙,就想把閔公給殺了而自己當國君。齊國仲孫湫就預言「不去慶父,魯難未已」(孔子說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比喻不清除製造內亂的罪魁禍首,國家就得不到安寧。亦指了結或停止危害的關鍵事物。)
閔公二年,慶父派大夫卜齮襲殺閔公於武闈。季友聽聞,自陳至邾,接庄公妾成風之子申,請魯人以其為國君。慶父憂懼,出逃到莒。於是,季友送公子申入魯,並重金賄賂莒人,抓慶父回國。慶父請求讓他出逃,季友不肯。於是慶父自殺。立其後為孟氏。
關於孟氏,《春秋》又作仲氏。因為當初慶父雖為長兄,但為了表示君臣之別,於是自稱仲,史稱共仲。實際上,當時的人都以其年長而叫他的後代為孟氏。
季友立公子申,是為魯僖公(史記作「釐公」)。僖公元年,季友帥師敗「莒師於酈,獲莒拏」,「公賜季友汶陽之田及費」,季友為魯國相。季友相僖公,執政多年,把魯國治理得井井有條。魯人作《詩·魯頌》稱贊。僖公十六年,季友卒,謚成,史稱「成季」,其後立為季氏。 僖、文、宣、成、襄、昭、定、哀、悼九位魯侯在位期間,作為卿家的三桓與公室爭權奪利,尤其是以季氏的執政與公室的反擊最為激烈。
成季死後,庄公的公子遂(即襄仲)及其兒子公孫歸父相繼掌權,是為東門氏執政時期,而孟氏一度被東門氏趕出魯國。然而,成季的孫子季孫行父(即季文子)利用三桓的勢力,開初稅畝,使得私田興起,而「隱民」劇增,獲得魯國平民階層的人心。公子遂殺嫡立庶,以公子俀為國君,是為魯宣公。
宣公發現三桓日益強盛,同時有民不知君、只知三桓的說法甚囂塵上,於是他「欲去三桓,以張大公室」。他與執政的公孫歸父商量,是不是起兵滅了三桓,但是國人明顯傾心於三桓,使用國內兵馬或許不妥。於是,公孫歸父前往晉國借兵。可惜公孫歸父還沒成功搬來晉國軍隊,宣公就死了,而季文子趁機發難,備述襄仲當政時的弊端,斥責他「南通於楚,既不能固,又不能堅事齊、晉」,使魯國沒有強援。魯國司寇表示願意隨季文子除亂。公孫歸父聽到這樣的消息,連忙逃到齊國躲起來。季文子開始執政。從此開啟了季氏祖孫幾代人的執政專權之路。
季文子、季武子、季平子輔佐魯國文宣成襄昭定六位魯侯,位列三卿之首,獨專國政。
季武子時期,通過一系列的政策從不同角度削弱公室的權力:
襄公十一年, 增設三軍。季武子、叔孫穆叔、孟獻子分三軍,一卿主一軍之徵賦,由是三桓強於公室。當年,周武王封周公旦於魯,按周禮「天子六軍,諸侯大國三軍」,魯有三軍。自文公以來,魯國弱而從霸主之令,若軍多則貢多,遂自減中軍,只剩上下二軍,屬於公室,「有事,三卿更帥以征伐」不得專其民。季武子欲專其民,遂增設中軍,三桓分三軍之民。
襄公十二年,三桓「十二分其國民,三家得七,公得五,國民不盡屬公,公室已是卑矣」。
昭公五年,季武子罷中軍。四分公室,季孫稱左師,孟氏稱右師,叔孫氏則自以叔孫為軍名,「三家自取其稅,減已稅以貢於公,國民不復屬於公,公室彌益卑矣」。
公室奮起反擊,昭公二十五年,在郈昭伯、公若等人的勸說下,魯昭公發兵伐季氏。而孟氏、叔孫氏認為唇亡齒寒,三桓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於是發兵救援。結果昭公外逃,而季平子專權,攝行君位將近十年。
季平子的僭越行為,導致其家臣奮起模仿,其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陽虎。定公五年,季平子、叔孫成子相繼去世,陽虎發難,囚禁季桓子,逐仲梁懷,隨後執掌魯國權位長達三年。雖然陽虎被三桓趕出了魯國,但是三桓的影響日漸削弱、公卿之別君臣之禮日漸敗壞也成了趨勢。
這個時候,在位的魯定公決心削弱三桓,而這個時候三桓內部並不穩定,因為季氏的專權,導致其他兩家的不滿。定公十年,齊魯會盟,作為司儀的孔子不僅言談之間退發難的萊夷之人,更以口舌之利,使得齊國歸還汶陽之田。於是,定公以此為契機,重用孔子, 而孔子為了恢復公卿之別、君臣之分,決定以隳三都的方式,逐步消解三桓的強盛勢力。季桓子出於防止家臣犯上的考慮,同意隳三都,並派仲由等臣子率兵毀掉自己的費城。然而三桓之中,孟氏反對,他堅持不毀掉自己的成城,結果定公發兵討伐,卻無法攻下。而定公在季氏的唆使下觀齊女樂,敗壞禮數,更寒了孔子的心。結果,三桓把公室的堅定擁護者孔子趕出了魯國。
哀公即位後,想要伐滅三桓,結果反被三桓逐趕,死於有山氏。哀公死後,三桓立公子寧,是為悼公。悼公時期,三桓勝,魯如小侯,卑於三桓之家。
直到魯穆公時期(前415年-前383年),魯國實行改革,任命博士公儀休為魯相,遂漸從三桓手中收回政權,國政開始奉法循理,擺脫了三桓專政的問題,重新確立了公室的權威。而三桓之一的季氏則據其封邑費、卞,獨立成為了費國。 前323年,魯景公卒,魯平公即位,此時正是韓、魏、趙、燕、中山五國相王之年。魯頃公二年(前278年),秦國破楚國首都郢,楚頃王東遷至陳。頃公十九年(前261年),楚伐魯取徐州。頃公二十四年(前256年),魯國為楚考烈王所滅,遷頃公於下邑,封魯君於莒。後七年(前249年)魯頃公死於柯(今山東東阿),魯國絕祀。
❷ 求春秋戰國歷史事件年表
3.(公元前700—前476年)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時代。因魯國史書《春秋》記載了大致相當於這一時期的歷史,後人稱這一時期為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前770年—前476年)或稱春秋時代,簡稱春秋。其時天子衰弱,政由五伯。五伯者,齊桓、晉文、宋襄、楚庄、吳夫差也。鄭庄、秦穆、越勾踐皆小伯。
春秋時期的得名,是因《春秋》而得名。這部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現代的學者為了方便起見,一般從周平王元年(前770年)東周立國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為止,稱為「春秋時期」。
春秋初年,大小諸侯國見諸經傳的有一百七十餘個,然其會盟、征伐事跡彰彰可考者,不外齊、晉、楚、秦、魯、宋、衛、燕、陳、曹、蔡、鄭、吳、越等十數國。
平王投戎弒父,王道衰。而歷王虐,國人暴動,王道至此衰矣。天子不修其政而不為天子也。宣王者,長於召公家也,果歷王太子乎?而宣王既喪南國之師,又敗績於西戎,乃料民於太原,民皆怨。幽王戲諸侯,諸侯皆反。幽王未滅,申侯立天王,而投犬戎弒幽王也。蓋宗周既亂,周乃東遷。王道衰,諸侯不用王道,禮樂征伐至此出諸侯,不出天子;而政由五伯,亦不由天子。桓王十又二年(前708),王師伐鄭,鄭伯逆之,王師敗績,王亦傷。
春秋時期,見於史書的諸侯國名有一百二十八個,但比較重要的不過十幾個,它們主要是位於今天山東的齊、魯,位於今天河南的衛、宋、鄭、陳、蔡,位於今天山西的晉,位於今天北京及其周圍地區的燕,位於今天陝西的秦,位於今天河南、安徽南部和兩湖的楚,位於今天蘇南部的吳和位於今天滬浙一帶的越。這些比較大的諸侯國憑借其實力,用戰爭來擴充領土,迫使弱小國家聽從他的號令,並互相爭奪,形成了諸侯爭霸的局面。霸(古音praks),又寫作伯(古音prak),九命作伯,故伯為王昭,而春秋諸侯假天子之義行征伐。
最早稱霸的是齊桓公。齊是太公呂尚的封國,其歷代君主致力於整頓政治,發揮濱海魚鹽的優勢,提倡家庭紡織業,發展商業和手工業。宗周之亂,齊人滅東夷,乃不用天子令。齊桓公(前685-前643在位)繼位後,以管仲為相,整頓國政,廢除公田制,按土地的肥瘠,確定賦稅,設鹽、鐵官和鑄錢,增加財政收入,寓兵於農,將基層行政組織和軍事組織合為一體,增加了兵源和作戰能力,迅速成為華夏各國中最富強的國家。然後就打起了「尊王攘夷」的口號,多次大會諸侯,幫助或干涉其他國家,抗擊夷狄的侵擾,終於在周僖王三年(前679)成為霸主。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齊桓公帶領八個諸侯國的聯軍,以優勢兵力迫使楚國服從他,訂立了召陵(今河南偃城)之盟,其霸業發展到頂峰。
齊桓公死後,齊國出現爭奪君權的內亂,力量削弱。楚國乘機發展勢力,先後滅了它北邊的幾個小國,重新把矛頭指向中原。宋襄公(前650-前637在位)以抵制楚人北侵為號召,企圖充當中原的霸主。但無論從國力和業績看,宋襄公都夠不上稱霸。周襄王十五年(前638),楚宋兩國的軍隊在泓水相遇,宋軍大敗,連宋襄公都被射傷了腿,不久死去。
正當楚國稱雄中原的時候,西部的晉國發展了起來。晉文公重耳(前636-前628在位)曾因「驪姬之亂」,在外流亡十九年,飽嘗艱辛。即君位後,他改革政治,發展經濟,整軍經武,取信於民,安定王室,友好秦國,在諸侯中威信很高。周襄王二十年(前633),楚軍包圍宋國都城商丘。次年初,晉文公率兵救宋,在城濮大敗楚軍,成為霸主。
晉文公死後,秦穆公謀求向東方發展,被晉所阻。崤地一戰,秦全軍覆沒,轉而向西,吞並了 一些戎狄部族,稱霸西戎。
楚國在城濮之戰後,向東發展,滅了許多小國,勢力南到今雲南,北達黃河,經濟文化發展。楚莊王(前613-前591在位)改革內政,平息暴亂,興修水利,國力更為強大,竟向周定王的使者詢問周鼎的大小輕重。周定王十年(前597),楚與晉會戰於邲(今河南武陟東南),大勝。不 久,又進兵圍宋,晉人不敢去救,於是中原各小國紛紛歸向於楚,楚人稱霸中原。
連續不斷的戰爭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也引起中小國家的厭倦,加以晉楚兩大國勢均力敵,誰都無法吃掉對方。於是由宋發起,於周簡王七年(前579)和周靈王二十六年(前546),舉行了兩次弭兵會盟,從此,戰爭大大減少。
當中原諸侯爭霸接近尾聲時,地處江浙的吳、越開始發展。周敬王十四年(506前) ,吳王闔閭以伍員(伍子胥)為大將,統兵伐楚,攻進楚都郢。周敬王二十四年(496前),越王允常卒,闔閭乃揮師伐越。越王勾踐率兵迎戰,越大夫靈姑浮一戈擊中闔閭,闔閭因傷逝世。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吳王夫差為父報仇,興兵敗越,越王勾踐求和,送給吳王珍寶美女西施,自己親自為夫差牽馬。吳王乘勝向北進擊,侵凌齊、晉,霸也,而中國皆怨。越王勾踐使伐吳。周元王三年(前473),前三年,夫差會中國之盟,而侵凌中國,勾踐以吳兵在中國,其國空,遂為吳,殺吳太子,夫差以重金求和,越乃釋吳,仍圍之。後三年,吳亡。惜天已越刺吳,而夫差弗能受之,今天以吳賜越,勾踐安能不受天命?勾踐欲遷夫差於甬東,夫差自殺。勾踐乃會盟中國,周元王命勾踐作伯。
據史書記載,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間,有三十六名君主被殺,五十二個諸侯國被滅,有大小戰事四百八十多起,諸侯的戰國時期最有實力的是齊、楚、燕、秦、韓、趙、魏,人稱「戰國七雄」。魏文侯(前445年-前369年在位)任用李悝進行改革,盡地力之教,建立武卒,重用吳起、西門豹等人治理地方,發展經濟,成為戰國初期第一個強國。魏武侯時,吳起受魏相公叔排擠,離魏至楚。周安王二十年(前382年),楚悼王任用吳起進行變法,裁減冗官,廢除貴族的世卿世棣,明法審令,禁止私門請托,也日益強盛了起來。但楚國舊勢力太強,楚悼王剛死,吳起就被亂箭射死。魏惠王將國都遷至大梁,招徠士人,發展水利,對外用兵,圖謀吞並以濮陽為都城的衛國,引起周圍國家的不滿。這時,齊威王任用鄒忌等人進行改革,大力整頓政治,鼓勵臣民進諫,制定法律,招撫流亡,經濟迅速發展,成為實力僅次於魏的大國。周顯王十六年(前353年)的桂陵之戰和周顯王二十八年(前341年)的馬陵之戰,齊國以田忌為將軍,孫臏為軍師,用奇計打敗了魏軍,從此,齊國成為中原最強的國家。為了滿足對人才的需求,齊宣王擴建位於齊都臨淄的稷下學宮,對前來稷下的學者,給予土大夫的優厚俸祿和舒適的生活待遇,讓他們專心學術,培養弟子,促進了學術的進步和繁榮。
周顯王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秦孝公任用商鞅進行的變法最為徹底。商鞅變法鼓勵人口增殖,重農抑商,廢除世卿世祿制度,獎勵軍功,編制戶口,實行連坐之法,使秦國成為戰國中期以後最為強大的國家。雖然後來商鞅被車裂而死,新法卻並未廢止。齊國和秦國東西對峙,展開了爭取其它諸侯國、孤立對方的斗爭,而韓、魏、趙、楚、燕等國,則在聯秦抗齊和聯齊抗秦中搖擺。這時,出現了兩個著名的政治家--張儀和公孫衍,他們分別連橫(分化六國)和合縱(聯合抗秦),導演了一幕生動悲壯的活劇。
強大起來的秦國,不斷地向東方擴張領土。周顯王四十年(前329年)魏人張儀來到秦國,向惠文君上連橫之策,建議與魏、楚相親善,接著在魏、楚的配合下,進攻韓國的新城和宜陽,將軍隊開到洛陽,挾天子以令諸侯,最後再回過頭來攻取魏、楚的領土,迫使天下諸侯都西面事秦,完成稱王的大業。這一策略正中惠文君下懷,遂以張儀為客卿。張儀一再鼓動秦軍攻打魏國,又將所奪土地還魏,迫使魏國首先事秦,納上郡十五縣予秦,對其它東方國家形成很大的威脅,張儀被任命為秦的國相。周顯王四十六年(前323年),魏將公孫衍行合縱之策,促使魏、韓、趙、燕、中山五國互相承認對方君主為王,以聯合抗秦。但不久,楚國就派兵伐魏,公孫衍的策略受到挫折。魏相惠施聯合齊、楚的活動也遭到失敗,被驅逐。魏惠王受到齊楚的打擊,不得不於周顯王四十七年(前322年)任用張儀為魏相,想聯合秦、韓之兵以伐齊、楚。但張儀的真正意圖,是要魏國首先事秦,而讓其它諸侯國仿效。魏惠王沒有聽從張儀的意見,在齊、楚、燕、趙、韓等國的支持下,於周慎靚王二年(前319年),趕走張儀,以公孫衍為魏相。次年,公孫衍發動魏、楚、燕、趙、韓五國第一次合縱攻秦,以楚懷王為縱長,被秦擊潰。
此後,秦不斷進擊三晉,又利用巴蜀互攻的機會,出兵佔領了巴蜀全境,獲得了一個富庶的後方基地。周慎靚王五年(前316年),燕王噲將王位讓給國相子之。子之為王三年,國內大亂,將軍市被與太子平結黨進攻子之,百姓反攻,殺太子平和市被,死者數萬。齊宣王乘機派兵伐燕,五十餘日,就攻取燕國全境。由於齊軍大量殺戮平民,燕人起而反抗,齊軍被迫撤退。但此事證明,齊國的力量仍相當強大。同時,齊與楚結盟,更加強了齊與秦抗衡的力量。
為了破壞楚、齊聯盟,周赧王二年(前313年)張儀出使楚國,使楚與齊絕交。當楚懷王察覺受騙,又發兵攻秦。秦軍在丹陽打敗楚軍,攻取楚國的漢中地六百里。張儀又說服韓、趙、燕與秦連橫。周赧王十四年(前301年),齊、韓、魏聯合政楚,殺楚將唐昧。周赧王十六年(前299年),楚懷王受騙往秦,被扣留,最後死於秦國。從此,楚國一蹶不振。
周赧王八年(前307年),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改傳統的甲兵為騎兵,改車戰為運動戰,使趙國的軍事實力大為增強,成為秦國向東發展的新障礙。秦昭王為了打擊趙國,派穰侯魏冉到齊, 約齊閔王與秦昭王同時稱帝,聯合五國攻趙。游說家蘇秦識破了秦的陰謀,勸告齊閔王放棄帝號,發動合縱,會合燕、韓、魏、趙等五國軍隊,於周赧王二十八年(前287年)聯合政秦,秦被迫割地給魏、趙以求和。此後,趙將趙奢、廉頗,趙相藺相如一再粉碎了秦人的軍事進攻和外交重壓,捍衛了趙的尊嚴和國土。
齊軍從燕國撤退後,繼位的燕昭王奮發圖強,卑身事賢,以圖雪恥復仇。周人蘇秦和魏人樂毅受到重用。樂毅幫助燕昭王進行政治改革,使燕國迅速得到恢復和發展。蘇秦則作為間諜出使齊國, 勸說齊閔王伐宋、攻楚,以削弱齊的力量。二人並與趙、魏、楚等國約定,聯合伐齊。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年),燕將樂毅率燕、趙、秦、魏、楚五國之兵,聯合攻齊,一直攻破齊都臨淄,奪其大部分疆土,雖然後來齊將田單收復了失地,齊國從此再也沒有與秦抗衡的力量。
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城,揭開了秦國統一戰爭的序幕。楚國避秦軍威勢,遷都於陳,愛國詩人屈原痛感國家淪亡,投汨羅江自盡。周赧王四十四年(前271年),客卿范雎向秦昭王獻「遠交近攻」之策,就是與遠方國家結盟,集中力量先打敗鄰近的國家,再逐步兼並其它各國。秦昭王納范雎之策,於周赧王五十年(265前年)出兵伐韓,封閉上黨郡與韓都城新鄭的聯系,迫使韓國將上黨獻給秦。上黨軍民向趙求救,趙派老將廉頗率軍駐守長平,聲援上黨。周赧王五十四年(前260年),秦派大將王齕奪取上黨,與廉頗軍在長平對峙。廉頗加固壁壘,以守為攻,打破了秦兵速戰速決的計劃,雙方僵持達四月之久。秦用反間計,使趙國以年輕氣盛且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代替廉頗為長平趙軍統帥。秦國同時秘密地換來大將白起。趙括一到前線就主動出擊,白起派出奇兵分割趙軍,並將趙括包圍起來。趙軍被圍斷糧四十六天,殺人以食,軍心大亂。趙括冒險突圍,當場喪命,全軍大敗。白起將趙軍四十萬降卒全部活埋。長平之戰是秦國與他在中原最後一個強手的決戰,也是戰國最後一次大戰。至此,東方六國都已不再是秦國的對手。
長平之戰前,東方出現了著名的戰國四公子,即齊國孟嘗君田文、趙國平原君趙勝、魏國信陵君無忌、楚國春申君黃歇。他們禮賢下士,廣招賓客,關心國事,謀取權勢,採取各種公開的秘密的、光明的卑鄙的手段對付秦國的入侵和挽救本國的滅亡。長平戰後,秦軍乘勢包圍趙都邯鄲。秦軍的殘殺,激起了趙人的義憤和別國的恐懼,在危急存亡面前,楚春申君、魏信陵君率軍與趙軍內外夾攻,大敗秦軍。燕太子丹甚至派遣荊軻去刺殺秦王政。然而,歷史的大潮已無法扭轉,六國終於未能擺脫亡國的命運。
戰國時,周王室連名義上的共主地位也沒有了,但仍在洛陽一帶勉強維持。西周初年營建洛邑時,共修建了兩座城。西邊的方十七里,叫王城,東邊的小些,叫成周。戰國時,由於王室內部爭權和分封,先後出現了居於王城的西周公和以鞏邑(今河南鞏縣)為都城的東周公,真正天子的周顯王寄居於東周公治下。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秦軍攻取韓國的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負黍(今登封西南)二地,斬首四萬。西周君聯合諸侯軍隊出伊闕(今河南洛陽南)攻秦,以隔斷秦與陽城的通道。秦昭王於是發兵攻西周,西周君不得不將其三十六邑全部獻給秦,西周滅亡。同年,周赧王死去,作為天子之國的周朝不復存在。秦莊襄王元年(前249年),秦相呂不韋帶兵滅東周公。
秦自孝公時商鞅變法,中經秦惠王、武王、昭王,一百餘年間,建立了比較鞏固的中央集權的統治,注重水利和農業生產,獎勵軍功,軍隊裝備優良,又充分利用客卿為秦謀劃作戰,在諸侯國中越戰越強,終於打敗了東方各個強大的敵手,成為天下第一的強國。秦孝文王立一年(前250年) 而卒,秦莊襄王繼位,商人出身的呂不韋為丞相,第二年就率兵滅東周,取韓之成皋、滎陽,建三川郡。次年,秦軍擊趙,伐韓,在上黨設太原郡。庄襄王三年(前247年)死,十三歲的秦王政繼位,他就是後來的秦始皇。秦王政五年(前242年),秦軍攻魏,奪其酸棗等二十城,設東郡,又於秦王政六年(前241年)粉碎了楚、趙、魏、韓等國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合縱對秦的軍事進攻,還用反間計除掉了反秦最激烈的魏信陵君。至此,在疆土廣大兵強馬壯的秦國面前,東方六國君主形同於秦的郡縣長官。
秦王政九年(前238年),平嫪毒之亂,嬴政親自執掌政權,隨即出動大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六國舊勢力,史稱秦滅六國。於十七年(前230年)滅韓,二十二年(前225年)滅魏,二十四年(前223年)滅楚,二十五年(前222年)滅燕、滅趙,二十六年(前221年)滅齊,終於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國家,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朝聘和盟會四百五十餘次。
❸ 中國近代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時間段,比如1927-1937 十年內戰,類似這樣
1、春秋
春秋時期,是中國歷史東周前半期歷史階段。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這段歷史時期,史稱「春秋時期」。
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
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
一說止於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滅智氏。又一說止於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
2、戰國
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時期之後的大變革時期。戰國時期包括周朝滅亡前,周朝之後秦滅六國完成之前。
東周於公元前256年被秦國所滅,經過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推翻智氏,以三家分晉的結果為標志,奠定了戰國七雄的格局。
3、三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
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盟。229年孫權稱帝,定都建鄴,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成立。
此後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後期的實權漸漸被司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
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時期。
4、南北朝
南北朝(420年—589年 )是南朝和北朝的統稱。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時期,上承東晉十六國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劉裕代東晉建立劉宋始,至公元589年隋滅陳而終。
南朝(420年—589年)有劉宋、南齊、南梁、南陳四朝。北朝(386年—581年)則包含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朝。南北兩方雖各有朝代更迭,但長期維持對峙形勢,故稱為南北朝。
5、十六國
十六國(304年-43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該時期自304年李雄和劉淵分別在漢地巴蜀建立成國(成漢)、在中原建立漢趙(後稱前趙)時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燾(太武帝)滅北涼為止。
十六國時期,漢地江南、荊湘地區有東晉控制,而漢地北部和西南部則先後建立了二十多個國家。
其中的成漢、前趙、後趙、前涼、北涼、西涼、後涼、南涼、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後秦十六個國家實力強勁。
北魏史學家崔浩取其中十六個國家來代表這段時期,稱這時期為「十六國」。范圍大致上涵蓋漢地中部、東部、西部,最遠可達漠北及西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南北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戰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春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十六國
❹ 為什麼左傳是記魯國卻不是國別史
因為左傳僅僅是以魯國的視角,事實上是記載在魯國各個時期,中國發生的歷史事件,因此它是一部編年體史書,所謂國別體,必須是以多個國家的視角描述歷史事件
❺ 春秋時期,站在魯國立場,記錄當時史事的是。
春秋時期首霸齊桓公,他任用管仲為相,進行改革,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專先後稱霸中原的晉文屬公和楚莊王,晉文公通過城濮之戰打敗楚國,成為中原霸主,後楚莊王問鼎中原,成為霸主,春秋末年的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爭霸,勾踐先被闔閭打敗,後滅吳國稱霸,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個霸主.
故選D.
❻ 中國1840~1956發生重大歷史事件列表
中國1840~1956發生重大歷史事件列表如下:
1840-1842第一次鴉片戰爭。
1851-1864太平天國運動。
1856-1860第二次鴉片戰爭。
19世紀-90年代洋務運動。
1894-1895甲午中日戰爭。
1895-1898維新變法。
1900-1901八國聯軍侵華。
1911-1912 辛亥革命。
1915 新文化運動。
1919-1923 民國初期。
1924-1927國民革命時期。
1927-1936 第二次國內革命時期(土地革命時期)。
1937-1945抗日戰爭時期。
1946-1949 解放戰爭時期。
1949-1956 新民主主義社會。
(6)魯國發生的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這個時間段最重大的事件就是新中國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選舉產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勤政殿舉行第一次會議。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以及周恩來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宣布就職。
會議一致決議,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施政方針,向各國政府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願與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建立外交關系。
會議結束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各位委員集體出發,乘車出中南海東門,前往天安門城樓出席開國大典。
❼ 孔子+魯國內亂的故事誰知道
周初實行封建,魯國的地位和勢力都略強於齊國。《左傳•定公四年》雲:「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選建明德,以藩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於周為睦。分魯公以大路、大旗,夏後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條氏、徐氏、蕭氏、索氏、長勺氏、尾勺氏,使帥其宗氏,輯其分族,將其類丑。以法則周公,用即命於周,是使之職事於魯,以昭周公之明德。分之土田陪敦、祝宗卜史、備物典策、官司彝器,因商奄之民,命於伯禽,而封於太昊之虛。」這里提到的「夏後氏之璜」等,據說為天子之寶,封賜於魯國,當然說明了魯國的地位不同一般。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各個諸侯國在外交活動中往往要推魯國為尊。《左傳•桓公六年》就記載「諸侯之大夫戍齊,齊人饋之餼,使魯為其班。」諸侯們的次序要由魯國來排定,這就可見魯國的地位是高於其它諸侯國的。當時魯國的軍事力量也不差。春秋初期,齊、魯兩國之間發生過三次大的戰爭,結果是魯國二勝一負:魯桓公十三年(公元前721年),以魯為首,聯合鄭國、紀國,打敗齊、宋、衛、燕四國的軍事聯盟;魯庄公九年(前685年),齊魯干時之戰,魯國失利;魯庄公十年(前684年),齊魯長勺之戰,魯國大敗齊國。
魯強齊弱的局面到齊桓公稱霸的時候有所改變。由於齊國的主流文化意識是「尊賢尚功」,「因其俗、簡其禮」,「通工商」、「便漁鹽」等等,實力很快就發展了起來,加上任用了管仲等治國治軍的人才,齊國得以稱霸北方長達數十年之久。相對而言,在這一時期魯國的發展是較為緩慢的。因此,面對著齊國的強盛,魯國主要採取了交好齊國、積蓄力量的策略。例如,在齊桓公的霸業異常興盛的時候,魯庄公為了討好齊國就採取過聯姻的政策。《春秋》中簡要地記載了這一過程:魯庄公二十二年,「公如齊納幣」(送上定親的禮物);二十三年夏,「公如齊觀社」(參加齊君的社祭典禮);二十三年冬,「公及齊侯盟於扈」;二十四年夏,「公如齊逆女」。魯庄公的努力,使過去一度相當緊張的齊魯兩國關系得到緩和,此後二三十年間,兩國幾乎再沒有發生戰事。魯僖公即位之後,更是把齊桓公的稱霸看作發展自己的良好機遇,一方面積極跟隨齊國北伐戎狄、南征荊楚,另一方面則利用楚軍不敢北上的時機,大力擴大自己的地盤,一時造成了「中興」的格局。
進入春秋時代中、後期,隨著齊國力量的衰弱,隨著晉國取代齊國占據了北方的霸主地位,隨著北晉南楚稱霸局面的形成,魯國在處理與其它諸侯國的關系方面,也進入了一個變化較多、較大的時期。魯僖公時,為了對抗齊國,先是與莒國、衛國結盟,後又臣服於楚國,以求藉助楚國的力量與齊國抗衡。晉文公稱霸之後,由於齊國的勢力受到遏制,又由於魯國、齊國都依附於晉國,故兩國之間雖有不少摩擦,但也有不少和平共處,尤其是經過鞌之戰齊國敗於晉國之後,兩國之間維持了幾十年的和平。當然,魯國與晉國的關系也是相當復雜的。晉國深知「魯不貳,小國必睦」,這就必須對魯國加以保護;但另一方面,魯國作為晉國的附庸,也必然會受到越來越重的盤剝。據《左傳•魯襄公三十一年》記載,晉國「政在大夫……大夫多貪,求欲無厭……魯不堪晉求。」當時正值晉國的霸業處於衰敗過程之中,齊國的力量又有所上升,於是魯國又叛晉即齊,這才有了魯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與齊景公的夾谷會盟。這時,孔子正在魯國擔當大司寇之職,並在這次會盟中「攝相事」。
考察魯國的歷史,我們會清楚地看到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這就是魯國始終處在大國的夾縫之中,因而不得不沒有間斷地為此而周旋,時而交好於齊,時而交惡於齊又交好於晉, 時而交惡於晉又交好於楚,時而交惡於楚又交好於齊。之所以造成這樣的局面,而且長期未能改變,顯然根源於魯國的國力始終不夠強大。而國力不夠強大,則無疑與魯國始終執行「親親上恩」的基本文化路線有著直接的關系。
「親親上恩」,也可以稱作「尊尊而親親」。實行這樣的文化路線當然並非一無可取,例如魯國的社會相對於其它諸侯國就要穩定得多。故《禮記•明堂位》就曾稱贊魯國「君臣未嘗相弒也,禮樂、刑法、政俗未嘗相變也。天下以為有道之國。」固然,在魯國的歷史上也曾發生過為爭奪君位而兄弟相殘的事情,但畢竟比其它諸侯國少得多、輕得多,尤其在春秋中葉以後就更是如此。魯昭公時,與季孫意如發生沖突,即使昭公流亡在外,季氏依然是「事君如在國」,而沒有表現出謀取君位的意思。然而,深究起來,「尊尊而親親」其實質則不能不是以「尊」為「親」、至「尊」則至「親」,正如《左傳•成公四年》所謂:「非吾族類,其心必異」。如此,掌握魯國大權的卿族便不能不被限制在「伯禽之後」的狹小范圍之內,其它的人即使才能再高、本領再大,也不能不受到排斥,從而得不到任用。魯國的落後,魯國的不得不始終在夾縫中求生存,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此。可見「親親上恩」、「尊尊而親親」的文化路線歸根結底是一條不思進取、封閉保守的路線。問題的嚴重性更在於,這樣的文化思想觀念經過幾百年的延續伸展,已經深深
❽ 春秋戰國時期歷史事件發生年表
http://post..com/f?kz=13979757
❾ 1949年我國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
大事記 1月1日——北平市人民政府成立,葉劍英任市長,徐冰任副市長。 1月10日——淮海戰役勝利紀念日。 1月10日――蔣介石下令,中央銀行將現金移往台灣。 1月15日――天津解放。 1月21日--合肥解放。 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2月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北平舉行了盛大入城式。整個入城式從上午10時開始至下午4時結束。 3月23日——中共中央遷入北平。 4月21日—— 毛澤東、朱德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 4月23日——解放軍佔領南京。南京解放。 同日,無錫解放。同日,安慶解放。 4月24日——太原解放。 5月3日——杭州解放。 5月6日——司徒雷登與中共進行第一次會晤。 5月16日——武漢解放。 5月20日——台灣頒布戒嚴令,開始了長達數十年的「白色恐怖」時期。 5月20日--西安解放。 5月21日——中共與英方就「紫石英」號事件交涉。 5月22日--南昌解放。 5月27日——上海解放。 6月15日——新政治協商會議在北京召開,籌備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6月15日——新台幣正式發行。 7月9日——林彪指揮三路大軍渡江進擊兩湖地區 7月16日——國民黨撤退至台灣。 8月5日--長沙解放。 8月8日——美國發表美國對華政策白皮書。 8月17日--福州解放。 8月26日--蘭州解放。 9月5日--西寧解放。 9月19日--歸綏(呼和浩特)解放。 9月23日--銀川解放。 9月25日--迪化(烏魯木齊)解放。 9月27日——北平更名北京。 9月2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設計。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0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建交。 10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朝鮮建交。 10月14日--廣州解放。 10月16日--深圳解放。 10月18日--廈門解放。 10月25日——金門戰役爆發。至28日戰役結束,解放軍失利。 10月30日--香山(中山)解放。 11月14日--貴陽解放。 11月22日--桂林解放。 11月29日——第一枚人工晶體由Ridley醫生在倫敦St.Thomas醫院為病人植入。 11月30日--重慶解放。 12月1日--喀什解放。 12月4日--南寧解放。 12月7日——蔣介石政府宣布,國民黨政府遷都台北。 12月9日--昆明解放。 12月17日——緬甸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 12月27日——荷蘭承認印度尼西亞的獨立。 12月27日--成都解放。 12月30日——印度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 逝世人物 2月11日,戴季陶自殺,國民黨元老。(1890年出生) 8月22日,阿巴索夫,新疆烏什人,維吾爾族革命家。(1921年出生) 8月22日,阿合買提江·卡斯木,維吾爾族革命家。(1914年出生) 9月17日,楊虎城,著名愛國將領。(1893年出生) 11月14日,江竹筠,中共烈士。(1920年出生) 11月27日,許曉軒,中共烈士。(1916年出生)
❿ 各個朝代發生的歷史事件及政策
夏:商湯滅紂
商:盤庚遷殷 牧野之戰武王伐紂
西周:國人暴動 犬RONG攻滅西周
東周:春秋爭霸 魯國初專稅畝 齊國相地屬而衰征 奴隸制瓦解
戰國兼並 各國變法 商鞅變法 封建制確立
秦:建立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中央集權制國家
漢:政治:刺史制度 察舉制 郡國並存 漢武帝實行推恩令附益之法解決王國問題 編戶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