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中歷史必修一第一章1~4課知識點
◇ 【知識整合】
一、西周時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⑴、目的:為了進行有效的統治, 鞏固奴隸主國家政權。
⑵、分封的對象:王族、功臣、先代貴族;
⑶、諸侯的權利和義務:①、服從周天子的命令
②、為周天子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和朝覲述職
③、在自己的封疆內對卿大夫實行再分封。
⑷、分封制的作用:加強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有利於穩定當時的政治秩序;有利於周朝開
發邊遠地區,擴大統治區域;.但後來出現了諸侯爭霸戰爭,周天子的權威逐漸削弱,分封制逐漸瓦解,後被郡縣制所取代。(春秋戰國時期)
2、宗法制:
⑴、宗法制的基本內容:①、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製。
②、確立了嚴格的大宗、小宗體系。
③、由血緣關系的親疏,形成森嚴的「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制度。
⑵、特點:嫡長子繼承製(大宗、小宗)。
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體現:分封制(互為表裡)。
⑷、實質:按照血緣宗族關系分配政治權力,維護政治聯系。
⑸、影響:穩固秩序,防止爭奪;鞏固分封制;宗法觀念成為傳統思想內容之一。
【拓展:宗法關系有利於凝聚宗族,強化王權,把「國」和「家」密切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等級森嚴的宗族網,宗法制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3、西周時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①、形成完備的分封制、宗法制,互為表裡維護統治。
②、族權與政權的合二為一,以宗法制為核心,帶有濃厚的部族色彩。
③、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國家政治結構。
④、最高決策集團尚未形成權力的高度集中。
【拓展】
⑴、分封制和宗法制的關系及對西周統治的作用
①、關系:宗法制和分封制互為表裡,相輔相成。宗法制維系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現。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內核和紐帶。
②、作用:分封制和宗法制互為表裡,既防止貴族之間因為權力的繼承問題發生紛爭,又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維護貴族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與團結。既強化中央控制能力,又促進地方之間的聯系。
⑵、宗法制對我國社會有什麼深遠影響?
消極:成為數千年封建統治者享受特權的憑借 ,傳宗接代,重男輕女的思想,任人唯親,裙帶關系……
積極:它形成了認祖歸宗的思想,構成了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孝順長輩、恪守孝道…
◇ 【專題縱橫】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不同
2、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
(1)、秦朝這套從中央到地方的統治機構,確保了地主階級對廣大勞動人民的專制統治,標志
著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朝所沿用,且不斷得到加強和完善。
(2)、有利於封建經濟文化的發展,對祖國疆域的初步奠定,鞏固國家統一,以及形成以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3)、秦朝的國力增強,形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成為當時世界大國。
(4)、強化皇帝的專制權威,激化階級矛盾,秦朝短命而亡。
三、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1、主要政治制度
⑴、漢朝郡國並行制
漢初:在地方這繼承秦朝的郡縣制,同時又分封諸侯王國,郡國並行制(漢景帝、漢武帝逐步削弱王國勢力)。郡設守,後稱太守,王國設丞相,分別作為郡和王國的最高行政長官。
⑵、唐朝三省六部制
①、職能:三省:中書省掌決策(草擬頒發皇帝詔令) 門下省掌審議(審核政令) 尚書省(執行政令)。尚書省下設六部: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戶部(戶籍、土地和賦稅)、禮部(禮儀、科舉)、兵部(軍政)、刑部(刑獄)、工部(國家工程建設)。
②、作用:相權一分為三,三省相互牽制和監督,保證了君權的獨尊,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創造。(補充:唐朝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確又相互制約,提高了行政效率。)
⑶、元朝的行省制
①、原因:元朝的統一,統一後幅員遼闊的疆域需要行之有效的管理。
②、內容:在地方設置行省,作為中書省的派出機構,行省之下設路、府或州、縣,對邊遠民族地區設置宣慰司進行管理。
③、意義: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行省制度是中國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
2、漢到元政治制度的特點
①、在中央政權中,相權不斷削弱,君權不斷加強。
②、從地方來看是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強,中央集權,地方分權。
四、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
1、君主專制的加強
⑴、明朝廢丞相設內閣
①、過程:廢丞相,權歸六部(明太祖時期)。明太祖時設殿閣大學士,作為侍從顧問。明成祖時內閣制度正式形成。
【宰相制與內閣制比較:宰相,被制度賦予決策權,地位十分鞏固; 內閣,只是皇帝的咨詢機構,無決策權,升降由皇帝決定,對皇權起不到制約作用】
②、影響:中國宰相制度從此被廢除,君主專制制度達到新高度。
【評價:A、廢丞相:①、廢丞相,權分六部,皇帝操權柄,有利於防止權臣專政,鞏固統治;有助於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鞏固。②、缺少制約君權的機制,社會興衰維系於皇帝個人素質;有助於君主獨裁專制。君主專制發展到新的高度。B、設內閣:①、內閣不是中央一級行政機構或決策機構,只是備皇帝顧問的內侍機構。②、大學士職權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③、內閣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不能對皇帝起到制約作用。】
⑵、清朝軍機處的設置
①、時間、目的:清雍正年間,輔助皇帝處理政務。
②、地位:是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最重要中樞機構。軍機大臣均由欽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辦事。(軍機大臣基本職能:只是跪受筆錄,上傳下達,連建議權也沒有。)
③、特點:機構簡單、人員精幹、辦事效率高、保密性強。
④、意義:是封建社會君主專制達到頂峰的標志。
2、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積極、消極):
(1)、有利於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鞏固,有利於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
(2)、絕對君主專制,使皇帝的決策具有個人獨斷和隨意性的特點,難免出現失誤;絕對專制導致官僚主義、貪污腐化之風盛行;極大地妨礙了社會進步,中國社會在近代的發展開始大大落後於西方國家。
【拓展】:比較明朝的內閣制度與西方近代的內閣制度:主要區別:明朝的內閣是皇權專制強化的產物,它加強君主的絕對權力,保證君主對全國的統治,進一步鞏固了皇權至高無上的地位。 西方近代的內閣是政治民主監督機制,有助於防止專制獨裁。
五、【專題知識整合】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特點
1、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演變過程
A、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演變過程:
☆ 形成——秦朝;
☆ 鞏固、發展、完善——從西漢到元朝;
☆ 空前強化(頂峰)——明清時期;
☆ 結束——1912年宣統下詔退位。
B、中央制度:秦漢: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漢武帝時中外朝制;
☆ 隋唐:三省六部制;
☆ 宋:增設參知政事為副宰相;
☆ 元:設中書省(最高行政機構)、樞密院(最高軍事機構);
☆ 明:明太祖廢丞相,權分六部;明成祖設內閣制;
☆ 清:雍正帝設軍機處。
C、地方制度:秦:郡縣制;西漢初期:郡國並行制;元朝:行省制度。
2、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歷史特點
A、君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直至消失;
B、中央權力不斷加強,地方權力不斷削弱。
3、中央集權制度的歷史作用與社會影響
作用:中央官僚機構日益完善並形成嚴密體系,有利於提高行政效率;加強君權,削弱相權,中央嚴格控制地方行政,使地方服從於中央,有利於鞏固統一;
4、影響:
A、在君主專制制度下,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長官和司法者,不受任何約束和監督。這種絕對君主專制,使皇帝的決策具有個人獨斷和隨意性的特點,難免出現失誤。
B、絕對君主專制,使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從,地方沒有相應的自主權,難以實施有效的管理,助長了因循守舊之風。
C、造成官僚機構的膨脹,從而導致官僚主義、貪污腐化之風盛行。
D、極大妨礙了中國社會的進步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造成了中國社會發展開始大大落後於西方國家。
望採納!
『貳』 高中歷史必修一第一課的歸納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鞏固國家政權
內容:①分封對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貴族,②受封者義務——服從周王的命令、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朝覲述職。③受封者權利——職位世襲、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征派賦役。
作用:①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管轄。②擴大了統治區域,開發了邊遠地區;③形成對周王室眾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為一個延續數百年的強國。但諸 侯國有相當大的獨立性,埋下分裂割據的隱患。
二、宗法制
定義:宗法制是依據父系血緣關系的親疏來維系政治等級、鞏固統治的一種社會制度。
特點:嫡長子繼承製
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兩大支柱,互為表裡。
影響:宗法制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特點:以宗法制為核心,帶有濃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統一: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國家——秦朝。
四、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形成
內容:①建立「皇帝」稱號,確立皇帝制度。全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大權由皇帝總攬,從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設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御史大夫——監察百官;太尉——負責全國軍務。
③在地方推行郡縣制:郡的長官是郡守,縣的長官稱縣令或縣長,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響:鞏固了國家的統一,促進了社會的安定和經濟文化的發展,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對中華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極作用:加強對人民的壓榨,容易導致暴政,造成階級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
①頒布秦律、統一法令;②統一貨幣、度量衡;③統一文字;④修建馳道、靈渠;⑤修築萬里長城;組織移民。
秦朝滅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
背景:漢初郡國並行,出現王國問題
措施: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漢武帝實行推恩令
作用:解決了王國問題,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現了藩鎮割據局面
七、宋初中央集權的強化
措施:①軍事上:杯酒釋兵權,解除朝中大將和地方節度使的兵權;加強禁軍、強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長官;設通判負責監督。③經濟上:地方賦稅一小部分作為地方開支,其餘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響:①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鎮割據現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費,埋下了「積貧積弱」的禍根。
八、唐實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設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分別負責決策、審議和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權。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確立並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體制。
九、元朝實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擴大
概況: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十個行省和宣政院轄區
意義:加強了對全國的管轄;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統一。是中國行省制的開端,對後世影響深遠。
十、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
朝 代 制度
漢代 察舉制
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科舉制
十一、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明太祖調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強中央集權:①廢丞相,設六部;廢行省,設三司。②內閣的創立。實質: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
清朝雍正帝設軍機處(上傳下達)——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頂峰
第二單元 古代希臘羅馬政治制度
一、希臘的政治制度
古希臘民主政治產生的原因:① 獨特的地理環境與小國寡民的國情;② 海外貿易和工商業的發達。
城邦的基本特徵是:小國寡民和獨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歷程:梭倫改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礎;克利斯提尼改革——確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頂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人民主權、輪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評價:
積極方面:①實行民主政治,社會相對公正一些,有利於社會安定。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高度繁盛。③為後來歐美資產階級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鑒。
消極方面:①婦女、奴隸和外邦移民沒有政治權力,真正能夠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數人,實質是奴隸主階級的民主。②過於泛濫的民主,容易導致無政府主義的泛濫。
二、羅馬法
1、羅馬法的起源和發展歷程:
早期的羅馬國家只有習慣法,沒有成文法。成文法誕生標志是《十二銅表法》的頒布。
公民法:適用范圍僅限於羅馬公民,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系的羅馬法律,被稱為公民法
萬民法:在古羅馬對外擴張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普遍適用於羅馬統治范圍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萬民法」
6世紀,《民法大全》標志羅馬法體系的最終完成。
2、羅馬法的評價
積極方面:①羅馬法的制定和實施維系了帝國的統治,穩定了社會秩序。②羅馬法是歐洲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完備的法典,極大影響了近代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局限性:維護奴隸制度。
第三單元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
一、英國革命
背景:根本原因:斯圖亞特王朝實行專制統治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過程:1640年英國爆發革命。期間,處死了國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國。但斯圖亞特王朝復辟。1688年光榮革命,標志英國革命的完成。
二、英國的君主立憲制:
特點:①保留國王,實際上 「統而不治」的地位,作為國家的象徵而存在。②國家的最高權力在議會,實行代議制。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內閣掌握行政權並對議會負責。
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布是正式確立的標志。18世紀責任制內閣逐步形成。
三、美國政府的建立:
1776年,英屬北美13個殖民地獨立,美國誕生。獨立之初的美國實際上是13個州的鬆散聯盟(即邦聯)。1789年聯邦政府成立,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19世紀中期,美國形成民主黨、共和黨輪流執政的格局
四、美國1787年憲法:
1787年在費城召開制憲會議通過了一部聯邦憲法。
評價: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憲法。②加強了國家權力,實踐了三權分立原則,體現資產階級民主精神。 局限性:承認黑人奴隸制,印第安人沒有公民權,婦女地位低下。
五、艱難的法蘭西共和之路:
1789年法國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國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國的確立。
六、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1875年初,國民議會通過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意義:從法律上正式確立了共和政體(議會制共和國),標志著法蘭西共和政體的最終確立
七、德意志的統一:
俾斯麥領導下,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完成了德國統一。1871年,建立了統一的德意志帝國。
八、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特點:皇帝不是虛位,而是握有實權。皇帝和首相掌握國家的大權。議會對政府沒有監督權。
第四單元 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一、兩次鴉片戰爭
鴉片走私與虎門銷煙:英國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向中國走私鴉片。林則徐領導禁煙運動,1839年6月,虎門銷煙。
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英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要求擴大海外市場和大量掠奪原料
兩次鴉片戰爭的起止年代:1840-1842年,1856年—1860年
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的簽訂時間及其內容:1842年。《南京條約》內容: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協定關稅。
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和焚毀圓明園
1858年《天津條約》規定了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增開十口通商、外國軍艦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1860年《北京條約》規定了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等
沙俄侵佔我國北方15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
英國侵佔我國領土香港地區(條約及地圖)經過: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割佔香港島;1860年中英《北京條約》割佔九龍司地方一區;1898年強行租借新界。
二、太平天國運動
1851年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權,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正式建立與清廷對峙的政權。通過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全盛時期。
1856年發生天京內訌。1864年曾國藩指揮湘軍攻陷天京,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洪仁玕著《資政新篇》:是先進的中國人首次提出了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設想
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天朝田畝制度》內容及其評價
內容:①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根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無處不均勻」的原則,以戶為單位,不論男女,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②關於產品的分配,根據「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的原則,每戶留足口糧,其餘歸聖庫。
目的: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
評價:①它是太平天國的建國綱領。②反映了農民要求獲得土地的強烈願望,是幾千年來農民反封建斗爭的思想結晶。③但它體現的絕對平均主義思想,嚴重脫離實際,根本無法實現。
三、甲午中日戰爭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主要戰役有平壤戰役、黃海戰役(鄧世昌犧牲)、遼東戰役、威海戰役(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危害:
①割遼東半島、台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②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③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④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收內地稅。
在《馬關條約》刺激下,列強爭相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四、八國聯軍侵華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
《辛丑條約》1901年簽訂。內容之一是賠款4.5億兩白銀。
總之,《辛丑條約》的簽訂,使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的工具,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五、辛亥革命
中國國同盟會的成立(時間、地點、性質、綱領):1905年在東京成立。是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其政治綱領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後來孫中山把它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
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定都南京,孫中山擔任臨時大總統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時間、性質:1912年春,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憲法。(分析其體現的民主精神:主權在民;確立公民的基本權利;三權分立;建立責任內閣,確立議會共和制政體)
1912年2月12日清朝結束
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辛亥革命失敗的標志
辛亥革命的功績:①是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②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③客觀上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④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六、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
五四運動的爆發時間、口號、中心、主力:1919和5月4日;「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第一階段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學生,第二階段的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①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性質)。②青年學生是先鋒;工人階級是主力軍;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①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性質)。②青年學生是先鋒;工人階級是主力軍;先進的知識分子開始在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起了指導作用。③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區別:
①領導階級不同(資產階級——無產階級領導);指導思想不同:(三民主義——馬克思列寧主義);發展前途不同:(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走資本主義道路——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後走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歷史條件:①中國工人階級隊伍壯大及其登上政治舞台—— 階級基礎;②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及同工人運動相結合——思想基礎;③共產國際的幫助——外部條件;④陳獨秀、李大釗開展早期建黨活動——組織基礎
標志: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開中共一大。
1923年中共三大決定同國民黨合作;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標志著國共合作形成。
廣州國民政府北伐的開始時間、主要對象:1926年;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
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汪精衛在武漢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
大革命失敗的原因:①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②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③陳獨秀犯右傾機會主義錯誤。
七、國共的十年對峙
南昌起義:時間:1927年8月1日;領導人:周恩來、賀龍;意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
1927年「八七會議」結束陳獨秀右傾錯誤領導
1927年毛澤東領導了湘贛邊秋收起義,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紅軍長征的起止時間: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遵義會議:1935年召開,意義:結束了「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治,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成為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八、抗日戰爭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中國東北。
1937年盧溝橋事變標志著全國抗日戰爭開始。面對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威脅,國共兩黨停止內戰,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國民政府在正面戰場組織了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多次重大戰役。
彭德懷指揮的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一次大規模戰役。
日寇在南京屠殺中國軍民30多萬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抗戰取得勝利。
抗戰勝利原因:(1)日本發動的是侵略的、非正義的法西斯戰爭;(2)國共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中國實行了全民族抗戰(根本原因);(3)中共及領導的人民軍隊起了中流砥柱作用;(4)國民黨愛國官兵的抗戰;(5)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配合支持。
九、解放戰爭
重慶談判:1945年8月底,毛澤東赴重慶談判,10月10日,國共雙方簽訂《雙十協定》。但人民軍隊、解放區的合法地位未達成協議。
1946年全面內戰爆發
1947年6月,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反攻的序幕
與國民黨的戰略決戰: 三大戰役: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政府覆滅
第五單元 從科學社會主義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一.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促使社會矛盾日益激化。1825年開始的周期性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19世紀三四十年代,法國、英國和德意志爆發了大規模工人運動,工人階級開始獨立的政治斗爭,登上政治舞台。
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學、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和英法的空想社會主義
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主義運動更加彭勃地發展起來。
1871年3月18日,巴黎革命爆發。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二.俄國十月革命
1917年3月,俄國發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
二月革命後,俄國出現了蘇維埃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
在列寧的領導下,1917年11月7日,俄國爆發十月革命,推翻臨時政府,全部政權轉歸蘇維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
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取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
第六單元 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一.新中國的民主建設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隆重舉行。①大會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暫時代行全國人民代表 大 會的職能。《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性質。
②大會選舉產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毛澤東當選為主席。③大會決定以北京為新中國的首都,五星紅旗為國旗,《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採用公元紀年。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1954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不再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但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組織繼續存在。
1956年,中國共產黨提出與民主黨派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發展到一個新階段。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我國的社會主義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根兩基」: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二.民主政治建設的曲折發展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民主法制受到嚴重踐踏。
1982年,全國人大通過了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982年,中國共產黨確立了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使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進一步完善。
三.祖國統一大業
1949年,國民黨敗退台灣,從此台灣與祖國大陸處於分離隔絕狀態。
20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
「一國兩制」: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港澳、台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
1997年7月1日,中國正式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人民解放軍進駐香港,香港回到了偉大祖國的懷抱。
1999年12月20日,中國正式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人民解放軍進駐澳門。澳門也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第七單元 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一.新中國的外交
新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
1953年中國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准則。
1954年,中國以五大國之一地位出席了日內瓦會議。
1955年,中國參加了亞非國家萬隆會議。
二.外交新局面
1971年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問中國。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闡述了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個中國的原則。這樣,中美兩國結束了二十多年的對抗,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第八單元 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194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國會發表演說,提出「遏制共產主義」主張,後來被稱為「杜魯門主義」。
「冷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採取除武裝進攻之外的一切敵對行動,稱為「冷戰」。
「冷戰」的主要表現:
(1)「杜魯門主義」——標志美蘇「冷戰」的開始。
(2)「馬歇爾計劃」是遏制共產主義,穩定資本主義的重要政策。
(3)1949年,美、英、法等國在華盛頓簽訂了《北大西洋公約》,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1955年,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組成華沙條約組織,簡稱「華約」。歐洲出現了北約和華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的局面,美蘇兩極格局形成。
1949年,在美蘇的主宰下,德國被分裂為東德、西德兩個國家。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 1961年,美國發動越南戰爭。1973年美軍從越南撤軍。
蘇共黨領袖戈爾巴喬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取代科學社會主義,使蘇聯改革走入了誤區。
1989年,東歐國家發生劇變。
1991年,蘇聯解體,兩極格局也隨之瓦解。
1967年,歐洲共同體成立。1993年,歐洲聯盟正式成立。
世界格局呈現出「一超多強」的局面,多極化趨勢進一步發展。
『叄』 總結高中歷史必修一第一章1~4課知識點
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政治制度
一、中國早期政治制度
1.了解先秦時期的王朝變遷:[夏 → 商 → 西周 → 東周(春秋、戰國) ]
(1)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
禹死後,其子啟奪得王位。政治權力由「傳賢」演化為「傳子」,「家天下」制度由此開始。夏朝統治維持了四百多年。
(2)後來商滅夏,商朝統治歷時六百年左右。
(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滅商,建立周朝,都鎬京,史稱西周。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
2.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內容和影響
A西周分封制
(1)開始實施者:周武王
(2)基本內容:
①分封對象:將土地和人口分封給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後代等,成為諸侯。
②權利義務:享有世襲統治權;拱衛王室,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有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和朝覲述職等義務。
③主要封國:魯、齊、燕、宋、吳
(3)影響:
積極作用:它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擴大了統治區域;它使西周成為一個延續數百年的強國。
消極性:受封諸侯在領地內有很大的獨立性,隨著諸侯勢力的壯大,到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力量日盛,王權衰落,分封制被破壞。(春秋:楚王問鼎)
B西周宗法制
(1)含義:按照血緣宗族關系分配政治權力,維護政治聯系的制度。
(2)目的:加強分封制形成的統治秩序,解決貴族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維護奴隸主統治。
(3)特點:
①嫡長子繼承製(最主要特點)。
周王稱「天子」,世代以嫡長子相傳,餘子分封為諸侯;諸侯的地位,也由其嫡長子繼承,其餘諸子分封為卿大夫;從卿大夫到士,也形成類似的關系。
②大、小宗關系:大宗可以命令小宗,小宗必須服從大宗。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最高領袖。 (政治上,上下級關系; 血緣上,兄弟關系。)
③宗法等級:形成「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四個宗法等級。
④血緣關系同政治關系相結合(家、國結合)
(4)意義:
①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②對後來中國社會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內涵體現在今天的日常生活和觀念中(如注重家庭建設、提倡尊老愛幼、尊宗敬祖,重男輕女觀念、過分重視人情關系、人為劃分遠近尊卑等)。
★3.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徵:
(1)神權與王權結合(2)最高執政集團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3)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國家政治結構,這些是中國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鮮明特點。
二、 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1.了解秦朝的統一
(1)原因:
①商鞅變法奠定秦統一的基礎; ②統一符合歷史發展趨勢;
③人民渴望國家統一; ④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2)時間、策略: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 「遠交近攻」策略
(3)順序:先後滅掉韓、趙、魏、楚、燕、齊
(4)秦朝疆域:東臨東海,西到隴西;北達長城,南到南海;東北到遼東。
(5)建立: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定都咸陽。
(6)意義:結束了長期諸侯割據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2.了解「始皇帝」的來歷
(1)名稱來源:
秦王嬴政滅六國後,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過五帝。為了加強統治,採用「皇帝」稱號,自稱始皇帝,希望從自己開始,子孫傳承,永掌政權,創立了皇帝制度。
(2)特點:
①皇權獨尊——顯示了皇權的不可僭越(如「朕」「制」「詔」「玉璽」等詞)
②皇位世襲——顯示了皇權的不可轉移
③皇權至上——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核心
(3)影響:被中國古代歷代王朝所沿用,影響中國兩千多年。
[前221年,秦始皇;1912年,清宣統帝(溥儀)]
3.了解秦朝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秦始皇建立了一套以皇權為中心的中央政權組織。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個最高官職,史稱「三公」。
(1)「三公」職能:
①丞相——百官之首,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行政權,君權和相權的矛盾產生。)
②太尉——主管軍事(虛職)
③御史大夫——丞相助手,負責監察百官、執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等。
丞相之下還有諸卿,分別掌管著國家的各項具體事務,是中央政府的職能部門。「三公九卿」通過「朝議」的方式參與朝政。
(2)「三公」制的實質:三公相互牽制,從而集權於皇帝。
4.理解郡縣制的建立和作用
(1)建立過程:春秋、戰國,開始出現 秦朝時,在全國推行。
(2)概況:
①郡:最高一級地方行政機構,郡的最高行政長官為郡守。
②縣:郡的下級行政機構,縣的長官是縣令或縣長。
③縣以下有鄉、里等基層行政機構,還有負責地方治安並兼管公文傳遞的「亭」。
(3)特點:
①實行了中央對地方的垂直管理。
②郡縣長官由皇帝任免調動,不得世襲。
(4)影響:
①加強了中央集權
②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
③削弱地方割據勢力,維護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④奠定了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深遠)。
5.認識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建立的影響
(1)建立:秦始皇時期,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形成。
(2)核心:君主專制
(3)影響:
A.積極方面:
①加強了中央對地方控制,有利於國家統一、對初步奠定祖國疆域和中華民族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
②有利於推動封建經濟文化發展。
③建立了地主階級對人民群眾的初步統治,有利於維護封建統治。
④秦朝中央集權專制統治具有開創性,它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統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B.消極方面:
①皇權至高無上,容易導致暴政。
②地方自主性和能動性受到壓抑。
③皇帝的決策具有獨斷性和隨意性,難免失誤。
④助長官場因循守舊之風,導致官僚主義、貪污腐化之風盛行,阻礙社會進步。
三、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1.了解漢朝的郡國並行制
漢初在地方上繼承秦朝的郡縣制,同時分封諸侯王國,郡縣制、封國制並行。
郡國並行制,一度影響到中央集權,漢武帝時期頒布「推恩令」,削弱了地方割據勢力,形成大一統局面。
2.理解唐朝三省六部制
(1)三省: 中書省掌決策(草擬頒發詔令);
門下省掌審議(審核政令);
尚書省負責執行(執行政令)。
(2)六部:尚書省下設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戶部(戶籍、土地和賦稅)、禮部(禮儀、科舉)、兵部(軍政)、刑部(刑獄)、工部(國家工程建設)。
(3)特點: ①三省互相牽制,互相監督 ②分散相權,加強皇權。
(4)影響:
①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使相權一分為三,相互牽制和監督,保證了君權的獨尊;
②是中國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重大創造,被歷代王朝所沿用。
(5)示意圖:
3.了解宋朝分割宰相權力的舉措
設中書門下作為最高行政機構,長官稱「同平章事」,相當於宰相。
為了制約相權,又增設「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樞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軍事權和財權。
4.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
(1)概況:
①在地方上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或省,共設10行省,行省長官由朝廷任命;
②大都及其周圍地區(河北、山東、山西),歸中書省直轄,稱之為「腹里」;
③設宣政院管理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區。
(3)意義:
①便利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②是中國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地方省制的開端。
4.古代選官制度的變化
(1)世官制:
我國夏、商、周時期實行的一種選官制度,也叫「世卿世祿制」。根據爵位的高低授以不同的官職,由於爵位可以世襲,這樣就形成世官。
(2)察舉制:
漢武帝時開始實施、由下而上推薦人才為官的制度。孝廉成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徑。
西漢時主要是以才能和品德為推薦標准,東漢初重孝廉;但發展到東漢後期,門第族
望成為選舉的依據,使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發展形成並發展起來。
(3)九品中正制:
魏晉南北朝時期推行,標準是門第、出身,不注重才能。它使世家大族子弟壟斷高級官職。隨著世家大族的沒落,該制度無法繼續下去。
(4)科舉制:
①建立:隋朝時,隋文帝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吏。隋煬帝時,政府開始設立進士科,科舉制形成。②發展:唐宋元各朝繼承並完善了科舉制。
明清時期,演變成「八股取士」;清末「新政」時(1905年),科舉制廢除。
②意義:
積極性:①有利於打破世家大族對官場的壟斷;擴大官吏來源、提高官員文化素質;
②把選官權從世家大族的手裡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
③該制度為歷朝沿用,影響深遠。
局限性:
明清八股取士,選拔的多是缺乏進取精神、創造意識的人,制約科技文化發展與社會進步。
四、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
1.明朝廢丞相、設內閣
(1)廢丞相:
①原因:明太祖朱元璋鑒於宰相「專權亂政」,妨礙皇權行使,正式廢除丞相制。
②目的:加強君主專制
③過程:明太祖朱元璋時,廢中書省和丞相,權歸六部→秦以來的宰相制度從此被廢除。
④影響:中國歷史上延續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從此被廢除,君主專制進一步加強。
▲中國的宰相制度設立於秦代秦始皇時期,廢除於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時期。
(2)設內閣:
①背景: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導致皇帝叢雜政務集於一身。
②經過:明太祖設殿閣大學士,作為侍從顧問;
明成祖(明永樂帝)時,內閣制度正式形成。
後來內閣的地位逐漸上升,有了專門的衙署和屬官,可以幫助皇帝起草對大臣奏章的 批復意見,稱為「票擬」,最後再由皇帝用朱筆批示裁定,稱為「批紅」。
③職能:內閣作為皇帝處理國政的助理機構。
④影響:內閣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它只是皇帝的咨詢機構,無決策權,升降由皇帝決定,對皇權起不到制約作用。
2.清朝設置軍機處
(1)設置:清朝雍正皇帝時,為辦理西北軍務設立軍機處。
(2)職責:軍機大臣由皇帝欽定,跪受筆錄、秉承皇帝旨意辦事,傳達詔令。
(3)特點:簡(機構簡單)、速(效率高)、密(決策封閉性)。
(4)評價:
不僅提高政府行政效率,而且使軍政大權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頂峰。
3.明清君主專制制度加強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1)積極性:
①有利於各民族的團結與發展; ②有利於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
③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促進多統一民族國家的發展和鞏固。
(2)消極性:
妨礙礙商品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壓制民主思想的產生,阻礙中國社會進步,使中國社會發展大大落後於西方。
★ 古代中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演變的脈絡和特點:
1.概念:
(1)含義:包含專制主義和中央集權兩部分。前者指:皇權至上,專制獨裁;後者指:地方無權,必須無條件服從中央。
(2)基礎:
①經濟:封建自然經濟 ②思想:(最初)法家思想,(後來)儒家思想
(3)發展歷程:
戰國,萌芽 → 秦朝,開創 → 漢、唐、元發展和完善 → 明清 頂峰
(4)兩大矛盾:①君權與相權的矛盾;②中央與地方的矛盾
2.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演變脈絡:
(1)中央政治制度:秦朝三公制→唐朝三省六部制→明朝廢丞相,設內閣→清朝設軍機處
(2)地方行政制度:(西周分封制)→秦朝郡縣制→漢朝郡國並行制→元朝行省制
3.演變特點:
(1)中央:君權逐漸加強,相權不斷削弱直至消失。
(2)地方:中央集權不斷加強,地方權力不斷削弱。
(3)制度: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不斷發展完善。
『肆』 高一歷史必修一1至6課中至少4個關鍵詞、並解釋、
刀耕火種,由於奴隸社會的生產力低下,和奴隸社會性質決定的。鐵犁牛耕,封內建社會的生產力容發展決定的,貫穿整個封建社會。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手工業和農業緊密相連。冶煉,瓷器,絲織品,是古中國一直領先世界的三個產業,其中冶煉是最為突出的。古代對商政策,重農抑商。
『伍』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高一歷史知識點總結 必修一
必修一
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鞏固國家政權
內容:①分封對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貴族,②受封者義務——服從周王的命令、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朝覲述職。③受封者權利——職位世襲、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征派賦役。
作用:①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管轄。②擴大了統治區域,開發了邊遠地區;③形成對周王室眾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為一個延續數百年的強國。但諸侯國有相當大的獨立性,埋下分裂割據的隱患。
二、宗法制
定義:宗法制是依據父系血緣關系的親疏來維系政治等級、鞏固統治的一種社會制度。
特點:嫡長子繼承製
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兩大支柱,互為表裡。
影響:宗法制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特點:以宗法制為核心,帶有濃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統一: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國家——秦朝。
四、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形成
內容:①建立「皇帝」稱號,確立皇帝制度。全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大權由皇帝總攬,從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設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御史大夫——監察百官;太尉——負責全國軍務。
③在地方推行郡縣制:郡的長官是郡守,縣的長官稱縣令或縣長,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響:鞏固了國家的統一,促進了社會的安定和經濟文化的發展,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對中華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極作用:加強對人民的壓榨,容易導致暴政,造成階級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
①頒布秦律、統一法令;②統一貨幣、度量衡;③統一文字;④修建馳道、靈渠;⑤修築萬里長城;組織移民。
秦朝滅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
背景:漢初郡國並行,出現王國問題
措施: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漢武帝實行推恩令
作用:解決了王國問題,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現了藩鎮割據局面
七、宋初中央集權的強化
措施:①軍事上:杯酒釋兵權,解除朝中大將和地方節度使的兵權;加強禁軍、強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長官;設通判負責監督。③經濟上:地方賦稅一小部分作為地方開支,其餘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響:①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鎮割據現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費,埋下了「積貧積弱」的禍根。
八、唐實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設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分別負責決策、審議和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權。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確立並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體制。
九、元朝實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擴大
概況: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十個行省和宣政院轄區
意義:加強了對全國的管轄;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統一。是中國行省制的開端,對後世影響深遠。
十、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
朝代制度
漢代察舉制
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科舉制
十一、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明太祖調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強中央集權:①廢丞相,設六部;廢行省,設三司。②內閣的創立。實質: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
清朝雍正帝設軍機處(上傳下達)——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頂峰
第二單元古代希臘羅馬政治制度
一、希臘的政治制度
古希臘民主政治產生的原因:①獨特的地理環境與小國寡民的國情;②海外貿易和工商業的發達。
城邦的基本特徵是:小國寡民和獨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歷程:梭倫改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礎;克利斯提尼改革——確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頂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人民主權、輪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評價:
積極方面:①實行民主政治,社會相對公正一些,有利於社會安定。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高度繁盛。③為後來歐美資產階級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鑒。
消極方面:①婦女、奴隸和外邦移民沒有政治權力,真正能夠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數人,實質是奴隸主階級的民主。②過於泛濫的民主,容易導致無政府主義的泛濫。
二、羅馬法
1、羅馬法的起源和發展歷程:
早期的羅馬國家只有習慣法,沒有成文法。成文法誕生標志是《十二銅表法》的頒布。
公民法:適用范圍僅限於羅馬公民,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系的羅馬法律,被稱為公民法
萬民法:在古羅馬對外擴張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普遍適用於羅馬統治范圍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萬民法」
6世紀,《民法大全》標志羅馬法體系的最終完成。
2、羅馬法的評價
積極方面:①羅馬法的制定和實施維系了帝國的統治,穩定了社會秩序。②羅馬法是歐洲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完備的法典,極大影響了近代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局限性:維護奴隸制度。
第三單元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
一、英國革命
背景:根本原因:斯圖亞特王朝實行專制統治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過程:1640年英國爆發革命。期間,處死了國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國。但斯圖亞特王朝復辟。1688年光榮革命,標志英國革命的完成。
二、英國的君主立憲制:
特點:①保留國王,實際上「統而不治」的地位,作為國家的象徵而存在。②國家的最高權力在議會,實行代議制。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內閣掌握行政權並對議會負責。
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布是正式確立的標志。18世紀責任制內閣逐步形成。
三、美國政府的建立:
1776年,英屬北美13個殖民地獨立,美國誕生。獨立之初的美國實際上是13個州的鬆散聯盟(即邦聯)。1789年聯邦政府成立,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19世紀中期,美國形成民主黨、共和黨輪流執政的格局
四、美國1787年憲法:
1787年在費城召開制憲會議通過了一部聯邦憲法。
評價: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憲法。②加強了國家權力,實踐了三權分立原則,體現資產階級民主精神。局限性:承認黑人奴隸制,印第安人沒有公民權,婦女地位低下。
五、艱難的法蘭西共和之路:
1789年法國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國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國的確立。
六、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1875年初,國民議會通過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意義:從法律上正式確立了共和政體(議會制共和國),標志著法蘭西共和政體的最終確立
七、德意志的統一:
俾斯麥領導下,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完成了德國統一。1871年,建立了統一的德意志帝國。
八、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特點:皇帝不是虛位,而是握有實權。皇帝和首相掌握國家的大權。議會對政府沒有監督權
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一、兩次鴉片戰爭
鴉片走私與虎門銷煙:英國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向中國走私鴉片。林則徐領導禁煙運動,1839年6月,虎門銷煙。
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英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要求擴大海外市場和大量掠奪原料
兩次鴉片戰爭的起止年代:1840-1842年,1856年—1860年
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的簽訂時間及其內容:1842年。《南京條約》內容: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協定關稅。
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和焚毀圓明園
1858年《天津條約》規定了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增開十口通商、外國軍艦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1860年《北京條約》規定了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等
沙俄侵佔我國北方15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
英國侵佔我國領土香港地區(條約及地圖)經過: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割佔香港島;1860年中英《北京條約》割佔九龍司地方一區;1898年強行租借新界。
二、太平天國運動
1851年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權,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正式建立與清廷對峙的政權。通過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全盛時期。
1856年發生天京內訌。1864年曾國藩指揮湘軍攻陷天京,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洪仁玕著《資政新篇》:是先進的中國人首次提出了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設想
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天朝田畝制度》內容及其評價
內容:①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根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無處不均勻」的原則,以戶為單位,不論男女,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②關於產品的分配,根據「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的原則,每戶留足口糧,其餘歸聖庫。
目的: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
評價:①它是太平天國的建國綱領。②反映了農民要求獲得土地的強烈願望,是幾千年來農民反封建斗爭的思想結晶。③但它體現的絕對平均主義思想,嚴重脫離實際,根本無法實現。
三、甲午中日戰爭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主要戰役有平壤戰役、黃海戰役(鄧世昌犧牲)、遼東戰役、威海戰役(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危害:
①割遼東半島、台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②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③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④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收內地稅。
在《馬關條約》刺激下,列強爭相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四、八國聯軍侵華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
《辛丑條約》1901年簽訂。內容之一是賠款4.5億兩白銀。
總之,《辛丑條約》的簽訂,使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的工具,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五、辛亥革命
中國國同盟會的成立(時間、地點、性質、綱領):1905年在東京成立。是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其政治綱領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後來孫中山把它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
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定都南京,孫中山擔任臨時大總統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時間、性質:1912年春,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憲法。(分析其體現的民主精神:主權在民;確立公民的基本權利;三權分立;建立責任內閣,確立議會共和制政體)
1912年2月12日清朝結束
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辛亥革命失敗的標志
辛亥革命的功績:①是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②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③客觀上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④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六、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
五四運動的爆發時間、口號、中心、主力:1919和5月4日;「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第一階段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學生,第二階段的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①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性質)。②青年學生是先鋒;工人階級是主力軍;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①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性質)。②青年學生是先鋒;工人階級是主力軍;先進的知識分子開始在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起了指導作用。③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區別:
①領導階級不同(資產階級——無產階級領導);指導思想不同:(三民主義——馬克思列寧主義);發展前途不同:(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走資本主義道路——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後走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歷史條件:①中國工人階級隊伍壯大及其登上政治舞台——階級基礎;②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及同工人運動相結合——思想基礎;③共產國際的幫助——外部條件;④陳獨秀、李大釗開展早期建黨活動——組織基礎
標志: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開中共一大。
1923年中共三大決定同國民黨合作;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標志著國共合作形成。
廣州國民政府北伐的開始時間、主要對象:1926年;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
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汪精衛在武漢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
大革命失敗的原因:①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②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③陳獨秀犯右傾機會主義錯誤。
七、國共的十年對峙
南昌起義:時間:1927年8月1日;領導人:周恩來、賀龍;意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
1927年「八七會議」結束陳獨秀右傾錯誤領導
1927年毛澤東領導了湘贛邊秋收起義,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紅軍長征的起止時間: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遵義會議:1935年召開,意義:結束了「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治,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八、抗日戰爭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中國東北。
1937年盧溝橋事變標志著全國抗日戰爭開始。面對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威脅,國共兩黨停止內戰,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國民政府在正面戰場組織了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多次重大戰役。
彭德懷指揮的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一次大規模戰役。
日寇在南京屠殺中國軍民30多萬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抗戰取得勝利。
抗戰勝利原因:(1)日本發動的是侵略的、非正義的法西斯戰爭;(2)國共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中國實行了全民族抗戰(根本原因);(3)中共及領導的人民軍隊起了中流砥柱作用;(4)國民黨愛國官兵的抗戰;(5)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配合支持。
九、解放戰爭
重慶談判:1945年8月底,毛澤東赴重慶談判,10月10日,國共雙方簽訂《雙十協定》。但人民軍隊、解放區的合法地位未達成協議。
1946年全面內戰爆發
1947年6月,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反攻的序幕
與國民黨的戰略決戰:三大戰役: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政府覆滅
第五單元從科學社會主義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一.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促使社會矛盾日益激化。1825年開始的周期性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19世紀三四十年代,法國、英國和德意志爆發了大規模工人運動,工人階級開始獨立的政治斗爭,登上政治舞台。
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學、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和英法的空想社會主義
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主義運動更加彭勃地發展起來。
1871年3月18日,巴黎革命爆發。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二.俄國十月革命
1917年3月,俄國發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
二月革命後,俄國出現了蘇維埃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
在列寧的領導下,1917年11月7日,俄國爆發十月革命,推翻臨時政府,全部政權轉歸蘇維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
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取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成為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第六單元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一.新中國的民主建設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隆重舉行。①大會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暫時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能。《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性質。
②大會選舉產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毛澤東當選為主席。③大會決定以北京為新中國的首都,五星紅旗為國旗,《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採用公元紀年。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1954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不再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但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組織繼續存在。
1956年,中國共產黨提出與民主黨派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發展到一個新階段。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我國的社會主義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根兩基」: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二.民主政治建設的曲折發展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民主法制受到嚴重踐踏。
1982年,全國人大通過了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982年,中國共產黨確立了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使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進一步完善。
三.祖國統一大業
1949年,國民黨敗退台灣,從此台灣與祖國大陸處於分離隔絕狀態。
20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
「一國兩制」: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港澳、台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
1997年7月1日,中國正式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人民解放軍進駐香港,香港回到了偉大祖國的懷抱。
1999年12月20日,中國正式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人民解放軍進駐澳門。澳門也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第七單元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一.新中國的外交
新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
1953年中國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准則。
1954年,中國以五大國之一地位出席了日內瓦會議。
1955年,中國參加了亞非國家萬隆會議。
二.外交新局面
1971年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問中國。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闡述了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個中國的原則。這樣,中美兩國結束了二十多年的對抗,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第八單元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194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國會發表演說,提出「遏制共產主義」主張,後來被稱為「杜魯門主義」。
「冷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採取除武裝進攻之外的一切敵對行動,稱為「冷戰」。
「冷戰」的主要表現:
(1)「杜魯門主義」——標志美蘇「冷戰」的開始。
(2)「馬歇爾計劃」是遏制共產主義,穩定資本主義的重要政策。
(3)1949年,美、英、法等國在華盛頓簽訂了《北大西洋公約》,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1955年,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組成華沙條約組織,簡稱「華約」。歐洲出現了北約和華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的局面,美蘇兩極格局形成。
1949年,在美蘇的主宰下,德國被分裂為東德、西德兩個國家。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1961年,美國發動越南戰爭。1973年美軍從越南撤軍。
蘇共黨領袖戈爾巴喬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取代科學社會主義,使蘇聯改革走入了誤區。
1989年,東歐國家發生劇變。
1991年,蘇聯解體,兩極格局也隨之瓦解。
1967年,歐洲共同體成立。1993年,歐洲聯盟正式成立。
世界格局呈現出「一超多強」的局面,多極化趨勢進一步發展。
『陸』 高一歷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識點歸納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一、西安事變
1、發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②主要原因:張學良、楊虎城受到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主張的感召和影響。
2、時間:1936年12月12日
3、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4、結果:在中共的調解下,和平解決。
【分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原因
(1)根本原因:當時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2)重要原因:為了逼蔣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5、意義: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終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礎,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
二、國共合作抗日
1、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
(1)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2)實現過程:《八一宣言》(中共提出建立統一戰線)——《西安事變》(蔣介石答應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七七事變」(1937年7月7日,日軍開始全面侵華,中國全面抗戰開始) ——1937年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了《中國共產黨為國共合作宣言》(標志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
(3)標志:1937年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了《中國共產黨為國共合作宣言》, 標志著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要點
解放戰爭
1、兩種命運(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面臨民主與專制、和平與內戰兩種命運)
(1)中國共產黨 1945年召開七大 主張廢止國民黨一黨獨裁,建立民主聯合政府。
(2)中國國民黨 1945年召開六大 主張准備發動內戰、堅持一黨專政和拒絕成立聯合政府。
(3)為了實現和平民主建國的目標,共產黨和國民黨進行了一系列的斗爭
①1945年8月,「重慶談判」——1945年10月10日,簽訂《雙十協定》,確立了和平民主建國方針。
②1946年1月,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舉行,分定了國民黨內戰獨裁方針。
2、解放戰爭的過程
(1)中國共產黨戰略防禦階段
①解放戰爭開始的標志:1946年6月底,國民黨進攻中原解放區,全國規模的內戰開始。 ②國民黨重點進攻陝北與山東解放區,國民黨由全民進攻轉入重點進攻。
【注意】與山東有關的重點戰役:1947年的孟良崮戰役。
(2)中國共產黨的戰略進攻階段
1947年夏,依照毛澤東確立的「三軍配合,兩翼牽制」的部署,劉伯承、鄧小平千里挺進大別山。
中國共產黨轉入戰略反攻。
(3)雙方決戰
①背景:解放軍的力量已經超過國民黨軍;戰略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
②時間和戰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三大戰役: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和平津戰役。
③結果:中國共產黨勝利。整個東北全部解放,華北及長江中下游以北地區,除少數據點外也全部解放。
(4)解放戰爭的結束
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解放了南京,國民黨政府在中國大陸的統治結束,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基本勝利。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
一、開國大典
1、《共同綱領》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京召開,我們書上把這次政協會議稱之為「新政協」是相對於1946年1月重慶政治協商會議而言的。從時間背景上來看,解放戰爭已經取得成功,所以這次政協的主要任務是討論建國問題。在這次會議上制定了一個重要文獻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1)《共同綱領》的作用:「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作用。
(2)《共同綱領》體現的原則:人民民主原則。
(解析:注意一個問題,這個時期中國是不是社會主義社會呢?這是時期中國不是社會主義社會,還處於新民主主義社會,這主要是由當時社會經濟成分所決定的,從這一點上大家應該可以得出《共同綱領》之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
2、新中國成立
(1)時間:1949年10月1日
(2)成立的歷史意義:
①新中國的成立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 中國進入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
②新中國的成立,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勝利。
③新中國的成了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
二、1954年憲法(新中國的第一部憲法)
1、頒布背景:
①政治上:為了保障中國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
②經濟上:為了給社會主義改造創造條件。需要制訂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2、內容:
①確立了我國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政府組織原則(民主集中制)。 ②規定了人民的權利和義務。
③制定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方針政策。
④將過渡時期總路線寫入了憲法。
3、特點: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
4、意義:①它的頒布加強了人民民主專政,鞏固了中國人民革命和建設的成果。
②反映了國家在過渡時期的根本要求,反映了廣大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共同願望。
③它的頒布極大地提高了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推動了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為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奠定了基礎。
『柒』 人教版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六課
一.從習慣法到成文法
1.習慣法
①公元前509年,羅馬共和國在義大利半島上建立起來。
②羅馬共和國早期,貴族壟斷著立法和司法大權。當時羅馬只有習慣法,法律與習慣之間沒有明顯界限。
③多由貴族擔任的法官,常常隨心所欲地解釋法律,保護自己,損害平民利益。
2.成文法
①背景:公元前5世紀中期,在平民反對貴族的斗爭中日益激烈。
②標志:羅馬制定了《十二銅表法》,羅馬成文法誕生。
③特點
a.內容相當廣泛。
b.條文比較清晰。
c.保留了一些比較野蠻的習慣法。
④意義:審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貴族對法律的隨意解釋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護。
⑤局限性:保留了一些比較野蠻的習慣法。(作偽證的,投於塔爾佩歐岩下摔死)
【易錯點】《十二銅表法》的制定,主要是哪一社會階層強烈要求的結果:平民。
【易錯點】在成文法出現之前,羅馬法律的主要缺陷是:貴族常常隨心所欲地解釋法律。
【易錯點】《十二銅表法》制定之前,羅馬貴族喜歡用習慣法裁判,主要是因為習慣法:可以隨意解釋,有利於保護貴族特權。
【易錯點】《十二銅表法》的編纂是「平民的勝利」,實質上指:貴族不能隨意解釋習慣法,審判和量刑有法可依。
【易錯點】《十二銅表法》制定的根本目的是:維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
3.早期適用范圍:羅馬共和國時期,羅馬法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系。適用范圍主要限於羅馬公民,所以被稱為公民法。在公民法下,羅馬公民受到法律的保護,並享受法律賦予的權利。
【易錯點】古代羅馬的公民法強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里的「人人」是指:僅僅指原來羅馬境內的所有公民。
【易錯點】羅馬法經歷了一個復雜的發展歷程,它從習慣法到成文法的轉變從根本上說是適應了:鞏固貴族統治的需要。
【易錯點】法律的產生和演變是一個漫長發展的過程。在原始法律產生過程中,合乎邏輯的演變是:習慣——習慣法——法。
二.羅馬法的發展與完善
1.發展
公元前3世紀早期,羅馬征服並統一了義大利半島,然後向地中海地區擴張。公元前27年,羅馬帝國建立。至1世紀後期,羅馬帝國已經建立起三十多個海外行省,控制歐、亞、非三大洲的廣闊疆域,統治了許多不同的民族。
①背景
a.羅馬在征服過程中,不同民族之間的矛盾顯現出來。
特別是被征服者,由於得不到公民法的保護,對統治者表現出強烈不滿。
b.隨著版圖的拓展,國際交往的擴大,商品經濟和貿易的發展,在政治經濟活動中也產生了許多新問題、新矛盾。
②表現:3世紀,制定了適用於羅馬統治范圍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萬民法
【易錯點】公民法和萬民法最主要的不同是:適用的范圍不同。
【總結】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從現實來看,無論是公民法還是萬民法,都是維護奴隸主貴族利益的,奴隸作為被統治階級是不可能享受這些民主的。因而不能簡單的認為公民法是特權等級人的法律,萬民法是普通公民的法律。
例題:下列屬於公民法調解范圍的是( A )
A。羅馬公民之間 B。羅馬公民與外邦人之間
C。外邦人與外邦人之間 D。羅馬公民與奴隸之間
例題:之所以說「萬民法」是羅馬帝國統治范圍內的國際法,是因為它( D )
A.在羅馬帝國統治地區內適用 B。用來管理所有羅馬帝國公民
C.包含了羅馬帝國的全部法律文獻 D。適用於羅馬帝國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
2.完善
①標志:6世紀,東羅馬帝國查士丁尼組織法學家,把歷代的羅馬法加以系統化和法典化,匯編成《民法大全》。
②意義:標志著羅馬法體系最終完成。
【易錯點】為統治日益龐大的帝國,羅馬帝國的皇帝們採取的最重要措施是:重視法律的制定。
【易錯點】推動羅馬法由公民法發展到萬民法的主要動力是:羅馬的不斷擴張。
【易錯點】對羅馬法的系統化和法典化作出重大貢獻的歷史人物,主要是:查士丁尼。
【易錯點】歐洲古代史上,對法律制度建設貢獻最大的人物是:查士丁尼。
【易錯點】廣義的羅馬法的含義是:指公元前6世紀末到公元7世紀古代羅馬制定和實話的全部羅馬法律。
【總結】《十二銅表法》和《民法大全》分別是羅馬法在發展演變過程中的兩個重要標志。《十二銅表法》的頒布標志著羅馬成文法的誕生,《民法大全》是羅馬法編纂的結晶,標志著羅馬法體系的最終完成。
【總結】羅馬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它內容豐富,體系完備,是歐洲歷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較完備的法律體系。是現代歐洲大陸法系的基礎。
【總結】羅馬法,是羅馬共和國及羅馬帝國所制定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例題:從羅馬第一部成文法問世到《民法大全》的編成,其間約經過了多少年( A )
A.1000年 B。約600年 C。約800年 D。約700年
三.維系統治 影響後世
1.維系統治/現實作用
①羅馬法是羅馬統治的有力支柱。
②為國家權力提供法律依據,穩定了社會秩序,保護了統治階級的政治和經濟利益。
③羅馬法保護私有財產,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有利於調整社會和經濟生活中的糾紛,緩解社會矛盾。
④特別在羅馬帝國時期,羅馬法律制度滲透到國家各個角落,穩固了帝國的統治。
但是,羅馬法也保護奴隸制度,維護奴隸主對奴隸的剝削和壓迫。
記憶方法:帝國支柱,矛盾利益。
【易錯點】羅馬法制定和實施的根本目的是:維系和穩定帝國的統治。
【易錯點】古代羅馬法對羅馬帝國來說最重要的作用是:維系和穩定了帝國的統治。
【易錯點】羅馬帝國時代重視法律建設的根本原因是:維系和鞏固帝國的統治。
2.影響後世/深遠影響
羅馬法是歐洲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完備的法律體系,影響廣泛而深遠。
①對近代歐美國家的立法和司法產生了重要影響。當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則和做法,都可在羅馬法中找到源頭。
②近代時期,資產階級根據羅馬法中的思慮,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他們還利用和發展了羅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為反對封建制度、推進資本主義發展的有力武器。
記憶方法:法律資階。
【易錯點】羅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為它:是近現代西方法律的先驅。並且,它的法律觀念具有普遍性。
【易錯點】羅馬帝國瓦解了,但羅馬人人卻把他們的文明留給了歐洲人。指的是:羅馬是近現代西方法律的先驅。
【易錯點】羅馬法「最為持久的征服」的具體表現是:為近代新興資產階級的民權理論提供了思想淵源。
【易錯點】雅典由貴族制走向共和制,而羅馬卻由共和制走向帝制,造成這種階級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兩國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易錯點】古羅馬與古希臘相比,在政治制度上的最大貢獻是: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
例題:古代希臘和羅馬的民主都是( D )
A.維護大部分公民的利益 B。婦女的權益得到一定的保護
C。在亞非文明的影響下產生的 D。是奴隸主階級的民主
例題:在政治文明方面,古代羅馬留給人類最大的遺產是( C )
A.自由 B。民主 C。法治 D。集權
例題:下列推理屬於哪種情況?( B )
大前提:希臘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泉。小前提:雅典民主制是希臘文明的典型代表。結論:雅典民主是迄今為止最完善的民主。
A.大前提正確,小前提、結論錯誤 B。大前提、小前提正確,結論錯誤
C.大前提錯誤,小前提、結論正確 D。大前提、小前提錯誤,結論正確
【問題】正確理解萬民法對公民法的發展
1.原因
①在羅馬國家的對外擴張中,各種社會矛盾日益顯露。
②要穩定整個帝國的統治,需要部分承認被征服地區的其他民族的利益,給那些沒有羅馬公民權的外邦人以必要的司法保護。
③原有的公民法已不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在羅馬司法實踐中逐漸產生了萬民法體系。
2.發展
①在適用范圍上,打破了羅馬公民與非羅馬公民的差別,對帝國境內的各民族居民一視同仁。
②在適應靈活性上,突破原有公民法過於程式化的限制,變得簡潔實用。
③在法律條文的某些具體內容上,萬民法注重調節涉及個人關系和財產關系的私法方面,這樣就突破了原有公民法只注重國家行政和訴頌程序等范疇的法律適用局限。
【問題】史學界普遍認為,羅馬法是古羅馬人留給世界的最主要財富。什麼是羅馬法?它經過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探究要點:羅馬法,是羅馬共和國及羅馬帝國所制定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大致經過了如下發展歷程:
1.羅馬法起源於著名的《十二銅表法》(公元前449年),此後,取得了很大發展。
2.狄奧西一世皇帝於438年將帝國的法律匯編成《狄奧多西法典》。這部匯編只是把君士坦丁大帝(306—337年)之後的歷任皇帝所簽署的憲令進行了匯集。
3.一個世紀後,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對大部分羅馬法進行了重新整理匯總,編纂成一部由四部分構成的《民法大全》(又譯作「國法大全」)。該法典是羅馬法的集大成者。
4.羅馬法是現今許多國家法律體系的基礎。著名的《拿破崙法典》就起源於羅馬法。歐洲的大陸法系國家以及南美洲的許多國家都因為大量借鑒《拿破崙法典》而與羅馬法有著密切的聯系。
【問題】分析羅馬法的內容和評價等
1.羅馬法的基本內容
①羅馬法保護除奴隸以外的自由民的權利,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護他們的自主權、財產權、選舉權和訴訟權,充分保護個人權利。它還制約或消除家長權、夫權等。子女的財產權和婚姻自主權得到保證,婚姻中婦女地位得到相應的保障。
②羅馬法的核心內容之一是承認財產不可侵犯。其中最重要的是對債權的規定和解釋,制定了解決各類債務糾紛時適用的條款,而且特別明晰地規定了契約的各種形式,以及契約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③羅馬法中還滲透著自然法思想。古羅馬法學家認為,自然界的很多法則,如理性、平等、正義都必須體現在法律中。
2.羅馬法的特點:既有階段性,又有連續性,是一個系統的法律體系;內容涉及范圍廣,但以保護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為核心內容;滲透了自然法思想。
3.羅馬法的實質:不管公民法還是萬民法都是維護羅馬統治者的利益,保護奴隸以外的自由民的權利。屬於奴隸製法律體系。
4.羅馬法的評價
①羅馬法維系帝國、影響後世。它以法律形式確保了羅馬帝國的統治,並為近人法律的創制樹立了光輝的典範。
②羅馬法也是維護少數奴隸主利益的工具,並不能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問題】羅馬法是歐洲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完備的法典,它不僅是當時人們的行為規范,對近代社會也有著深刻影響。羅馬法對近代社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哪幾個方面呢?
1.為近代資產階級的民權理論提供了思想淵源,為資產階級戰勝教會和世俗的封建勢力提供了理論武器。
2.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鞏固提供了現成的法律形式。
3.為近代歐洲大陸國家立法提供了範本。當代很多法律制度的原則和做法,都可以在羅馬法中找到源頭。
『捌』 人教版歷史必修1第一至六專題的復習提綱或練習試卷,好追加!!!!!
這樣發不方便。我有很多資料,你留一下郵箱我發給你。
第一單元復習提綱
學習本單元,一要把握一條基本線索:我國早期的國家政治制度隨著夏朝——古代中國的第一個國家政權的建立而開始出現;商周時期,經過了從內外服聯盟到天下共主的轉變;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對此後兩千多年的中國社會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同時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的斗爭也長期延續,但整體趨勢是專制皇權日益加強。突出四個重點:一是商代的內服外服制度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二是秦的「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縣制;三是漢朝七國之亂和漢武帝的集權措施、唐朝藩鎮割據和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宋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四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和宋元時期的演變,明清君主專制制度日益強化,清朝達到了頂峰。
第1課 從內外服聯盟到封邦建國
知識結構:
1.夏:出現公共權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點。
2.商:政治制度是內服與外服制度,具有濃厚的神權色彩。
3.西周: 分封制 定義:
目的:鞏固周的統治(奴隸主的統治)
主體:同姓親族
宗法制 目的:鞏固分封制形成的統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長子繼承製
內容:確立大宗、小宗體系
作用:利於凝聚宗族,防止內部紛爭,強化王權
工具:禮樂制度
第2課 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知識結構:
1.統一
(1)群雄割據 A.春秋爭霸 B.戰國變法:秦國商鞅變法。
(2)統 一: 時間:前221年;人物:贏政。
2、中央集權的確立
(1)確 立: A. 「皇帝制」:皇權至上、皇位繼承製
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
C. 郡縣制(地方)
(2)加強皇權的措施:制定官吏選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細苛、嚴密的法律。
(3)影 響: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統王朝制度基礎。
第3課 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斗爭
知識結構:
1. 漢初郡國並行,導致諸候尾大不掉,引發七國之亂。
2. 漢武帝集權措施:建中朝、設刺史、頒布推恩令。
3. 藩鎮割據與五代十國:唐朝中後期,地方勢力增強,出現藩鎮割據局面;唐滅亡後,中國進入五代十國的分裂時期,五代十國是藩鎮割據的繼續和發展;這一時期,南方經濟得到較大發展;後周世宗改革,為北宋結束五代十國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礎。
4. 宋加強中央集權
(1)措施 ①收精兵:「三衙」、樞密院、原則;
②削實權:設通判、文臣任州郡長官;
③制錢谷:財賦大部分運往京師;
(2)影響 利:改變藩鎮割據分裂局面,加強中央集權;
弊:造成「積貧積弱」的後患。
第4課 專制皇權的不斷加強
知識結構:
1. 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及其演變
(1)隋唐實行三省六部制
(2)宋分割相權:設「中書門下」省(宰相辦公機構)、樞密院管軍政、「計相」管財政。
(3)元:一省制(中央),行省制(地方)
2. 丞相制度的廢除:明太祖誅殺胡惟庸,廢除丞相;明成祖設立內閣。
3. 清朝的軍機處
(1)清初:內閣和議政王大臣會議
(2)雍正設立軍機處
A.特點:軍機大臣品級不高,受皇帝召見,跪奏筆錄
B.影響:提高清王朝行政效率,專制皇權高度發展
1. 君主專制特點:由君主個人全權佔有和控制整個國家機器,其統轄范圍內的任何人物對君主都是絕對隸屬和臣服的關系。
2. 中國封建制度發展的內在邏輯:一方面中央集權不斷加強; 另一方面各種權力結構和權力關系一步步地集中到皇帝這一權力的軸心上。二者關系:中央集權與君主專制相輔相成,中央集權是君主專制的前提和基礎,君主專制是中央集權的必然產物。其目的都是要從政治制度上保證中央政府的權威和君主個人的絕對權威。
3. 中央集權化進程大致體現在 :
(1)財政上,「利出一孔」,歸於中央
(2)剝奪地方人事權,官吏自帝出。
(3)司法上,法由帝頒,律由國掌。
(4)軍事上,「強干弱枝」,中央宏觀調配全國軍隊,皇帝總攬兵權
(5)意識形態領域,推行「別黑白而定一」的文化專制主義。
4. 君主專制的加強突出表現在相權的削弱,以及君王建立有效的權力轉移和分散機制上。
秦漢:三公制度
隋唐:三省體制,則把相權一分為三,體現皇權的加強
宋朝:削弱宰相實權(三省長官沒有實權)
明朝:明太祖廢中書省,罷丞相不設;明成祖設內閣
清朝又設軍機處
5. 秦至清的中央與地方機構
朝代 中央機構特點 中央機構 地方機構
秦 傳承開創 三公九卿 郡縣制
漢 漢承秦制 中朝 外朝(三公九卿) 郡、國並行
隋唐 承前啟後,有所創新 三省六部 道州縣三級
宋 進一步加強 二府三司 路州縣三級
元 有新發展 一省二院 行省制
明 空前加強 廢丞相、設內閣 省府縣
清 達到頂峰 設軍機處 省府縣
6. 評價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使得整個國家都處於皇帝的一元化領導之下,皇帝具有絕對權威和至高無上的權力。正如美國費正清教授所指出的那樣:在這樣一個專政社會里,皇帝把教會和國家的職能集為一身,他是軍事也是精神的領袖,是行為的楷模和正義的主宰。他的全能總括了國家的一切主要職能,包括國家對於全人類的尊崇。他是「天下之一人」,是社會政治殿堂前的帥旗。
(1)積極作用
它在維護國家統一、社會穩定、抵禦外來侵略、組織水利工程、發展社會經濟、防止分裂割據、加強民族交流等方面起著積極作用。
(2)消極作用
人民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剝削十分殘酷;導致了思想禁錮和文化專制主義,使科技的運用和發展受到抑制;為了爭奪皇權,父子、兄弟、君臣、大臣之間不惜血刃;宦官專權、外戚干政是君主專制統治的伴生物;在明清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以後,它還束縛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延緩了封建制度的瓦解。而當時西方許多國家則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建立起資產階級的政治制度,從而有力地推動著社會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中國社會的發展步伐,從此開始大大落後於西方,從而埋下日後被動挨打的禍根。
第二單元 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政治制度
學習本單元,要把握兩條線索,一是希臘、羅馬的政治體制演變;二是羅馬法的制定與演變。注重三個重要知識點:一是愛琴文明與古希臘城邦制度;二是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三是古羅馬的政制與法律。
三要形成一個觀念:西方政治文明的源頭,在於古希臘和羅馬。無論是古希臘的民主制,還是古羅馬的共和制與元首制,無論是他們創造的法律制度,還是哲人們的政治智慧,都給後人提供了寶貴的參考經驗。
第5課 愛琴文明與古希臘城邦制度
知識結構:
(一)愛琴文明
1.克里特文明:王宮建築、象形文字
2.邁錫尼文明:王宮、衛城、王室陵墓、線形文字B、尚武好戰
(二)黑暗時代:300年
(三)城邦時代
1.城邦的定義:前8~前6世紀,一種國家形態
2.城邦殖民
原 因:多山多島、人多地少;航海業發達
影 響:促進發展,開拓眼界,為創造自己的獨特文明奠定了基礎
城邦特點:小國寡民,各邦長期自治
政治類型:貴族制、民主制(最流行)
第6課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知識結構:
1. 發展歷程
君主制:終身制、世襲制
貴族制:集體領導的任期制、選舉制
民主制:前594年梭倫改革將雅典政治引上民主的軌道;克里斯提尼改革確立。
2. 特點:人民主權與輪番而治(通過公民大會、五百人議事會和民眾法庭等機構的設置來體現其特點)
3. 評價:創造了一系列民主運作的方式,有利於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和才智,為後世民主政治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但只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外邦移民、奴隸、他國公民和婦女沒有享受到民主權利,了這一部分成員的自身發展能力。既是偉大文明的催化劑,又是社會不估的暴力機器。
第7課 古羅馬的政制與法律
知識結構:
一、政制發展
1. 共和制
(1)貴族共和制:由執政官、元老院、公民大會三層機構組成
(2)保民官的設置:監督政府,維護平民利益
2. 帝制
(1)元 首 制:公元前27年,屋大維建立
(2)君主統治:公元3世紀,戴克里先
二、法律制度
1.《十二銅表法》
背景:共和國時期平民長期斗爭的結果
內容:基本上是習慣法的匯編,維護了貴族利益。
評價:沒有給平民帶來多少好處,但仍是平民的勝利;貴族再不能像過去那樣隨意解釋習慣法;始終是羅馬的基本法。
2.《查士丁尼民法大會》
組成:《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學總論》《查士丁尼學說匯纂》《查士丁尼新敕,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查士丁尼法典》
對羅馬法的評價:以《十二銅表法》為開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為總結的羅馬法,是世界史上內容最豐富、體系最完善、對後世影響最廣泛的古代法律。
第三單元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體的建立
學習本單元,要把握一條線索:從新航路開辟到工業革命,從英國到德國,在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後都建立起以議會的設立為標志的資產階級政治統治。把握四個重點:一是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二是美國1787年憲法的誕生與聯邦政府的建立;三是法蘭西共和制的確立;四是德意志統一的完成與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發展。 理解一個重要觀點:盡管英、法、美、德各國民主政治發展程度不相同,但在形式上都建立以議會為核心的代議制度,並且議會的權力在不斷發展。
第8課 漸進的制度創新(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和發展)
知識結構:
一、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1.《大憲章》:給王權設定了界限
2.《權利法案》
背景:1688年「光榮革命」
內容:確立了議會主權,國王的權力受到議會的明確限
影響: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 (從人治走向法治)
二、責任內閣制的形成
1. 1721年,羅伯特•沃爾波成為第一任首相
2. 內閣全體成員對政府事務集體負責
3. 兩黨制逐漸形成,首相和內閣從多數黨中選出
三、民主化趨勢:1832年議會改革法,擴大的選舉范圍,確保資產階級民主正體穩定和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
第9課 北美大陸上的新體制(美國的新體制)
知識結構:
一、聯邦憲法的制定
背景:鬆散的州際聯盟弊端暴露
制定:1787年費城制憲會議制定了1787年憲法
原則:中央集權原則;分權制衡原則;民主原則
發展:1789年制定出憲法的前10條修正案
二、聯邦制的鞏固
1. 1787年聯邦憲法頒布後,美國建立了聯邦制國家,政體為資產階級總統共和制,但州權主義觀念仍很活躍。
2. 內戰結束後,美國憲法修正案進一步肯定了聯邦法律的至上性和國家的統一,鞏固了聯邦的統一。
三、兩黨制的形成和發展
1.兩黨製成為美國分權制衡體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2.美國的兩黨有其截然不同的歷史傳統和基本群眾;
3.兩黨操縱著美國生活的政治選舉。
第10課 走向共和的艱難歷程
知識結構:
一、共和國的建立
1.法國大革命
①1789年法國制憲議會通過《人權宣言》
②1791年9月,制憲議會頒布1791年憲法,規定法國為君主立憲制國家
2.第一共和國的建立:1792年9月,國民大會宣布法國為共和國
二、政體的曲折發展
1.1804年,拿破崙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
2.1848年,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成立
3.185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法蘭西第二帝國
三、共和政體的最終確立:
1875年1月,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確立法國為共和國,標志著法國共和政體的最終建立。
第11課 民族國家的統一之路(德意志的統一之路)
知識結構:
一、德意志國家的統一:
1.統一的背景:德意志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使德意志境內各地經濟連成一體
2.統一的方式:王朝戰爭
3.統一的標志:1871年德意志帝國的成立
4.統一的意義:結束割據局面,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使德國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二、德意志帝國的統治
1.德意志帝國憲法帶有濃厚專制色彩的帝國憲法正式頒布
2.德意志帝國的統治:具有濃厚的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色彩
三、「沒有共和主義者的共和國」
1. 一戰後,德意志帝國覆滅
2. 1919年8月,魏瑪共和國建立(沒有共和主義者的共和國)
3. 20世紀30年代德國建立起法西斯專政
第四單元 內憂外患與中華民族的奮起
學習本單元,要把握兩條基本線索:從鴉片戰爭開始。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一步步的加深,中國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伴隨著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中國各階層勢力進行了一系列的抗爭,中華民族奮起。五個重點:鴉片戰爭及第二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中日甲午戰爭及八國聯軍侵華;辛亥革命;五四愛國運動。理解兩個觀點:落後就要挨打;中國人民堅貞不屈,最終勝利一定屬於中國。
第13課 鴉片戰爭
知識結構:
一、鴉片戰爭
1.原因:1840年6月,英國以虎門銷煙為借口發動戰爭,目的是打開中國市場
2.經過:1842年,中國戰敗,簽訂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3.影響:使中國領土、主權不完整;中國被迫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產品銷售市場、原料產地;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二、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6年,英法為了擴大在華利益聯合發動戰爭,中國被迫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
三、清政府的變化
1.權力結構:設總理衙門、總稅務司、同文館。
2.思想:官員出現了林則徐、魏源等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新思潮;奕欣、張之洞等人發起的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的洋務運動。
第14課太平天國運動
知識結構:
一、 運動的興起
1. 背景:人禍(外國侵略者及清政府給人民造成極大痛苦)、天災(自然災害)
2. 准備: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會)
3. 開始:1851年金田起義
二、 太平天國的全盛時期
全盛時期的事件:
1. 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權與清政府對峙)
2. 北伐西征(軍事全盛)
3. 《天朝田畝制度》
目的:建立四同社會
評價:進步性(表達了農民群眾的理想追求——要求廢除封建(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的強烈願望);局限性(沒有真正實行過,因為一沒有安定的環境,
最主要是絕對平均主義,違背了歷史發展規律,是空想,根本無法實施)。
三、 天國的衰敗
1.天京變亂(由盛轉衰)
2.重建領導核心
3.天京陷落(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4.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是一次反清(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革命戰爭。
⑴它掃盪了王朝秩序,沖擊了舊綱常名教,動搖了清朝統治的政治基礎;⑵它表達了農民群眾的理想追求,提出了近代中國第一個具有發展資本主義性質的社會改革方案《資政新篇》;(3)沉重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勢力。
第15課 從甲午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
知識結構:
一、中日甲午戰爭和民族危機的加深
1.戰爭爆發的原因
2.爆發及經過
3.影響
4.民族危機的加深
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各階層都以自己的方式開展救亡愛國的運動,有清政府的軍事改革、愛國知識分子的維新變法運動、資產階級革命派發起辛亥革命、農民階級的義和團運動
二、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
1.義和團運動(興起的原因: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民族危機嚴重。影響:)
2.八國聯軍侵華(時間、目的、影響)
第16課 辛亥革命
知識結構:
一、 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1. 興起的背景
2. 興中會的成立與同盟會的建立
3. 革命派與立憲派的論戰
4. 發動武裝起義
二、武昌起義及其對全國的影響
1.武昌首義和湖北軍政府的建立
2.全國革命形勢的發展
三、民國的建立和帝制的終結
1.中華民國的建立和《臨時約法》的頒布
2.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成果
3.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第17課 五四運動
知識結構:
一、運動爆發的原因(國際、國內)及導火線
二、過程(兩階段,前後期的主力運動中心)
三、意義(五四精神)
第五單元
把握一條基本線索: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無論是巴黎公社、俄國十月革命以及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都和馬克思主義理論息息相關,反過來它們又在實踐的過程中,。印證、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突出四個重點:一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條件、基本理論和意義;二是巴黎公社成立的特殊歷史條件、政權的性質、失敗原因和教訓;三是俄國十月革命爆發的歷史條件、重大歷史意義;四是中共成立的歷史條件、內容及意義;革命統一戰線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過程;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及意義;土地革命。理解一個重要觀點:馬克思主義在指導各國革命實踐的同時,又通過各國的實踐印證、豐富和發展了自身。
第19課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知識結構:
一、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條件
二、誕生的標志: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1.《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
2.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意義:成為國際工人階級斗爭銳利的思想武器,促進工人運動蓬勃發展。
三、巴黎公社
1.公社建立的背景
2.公社政權的性質
第20課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知識結構:
一、十月革命爆發的原因
二、革命的前奏
1.二月革命(結果、性質)
2.四月提綱
三、十月革命的過程
1.開始
2.結果
四、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的歷史歷史意義
第21課 新民主義革命與中國共產黨
線索:
中國共產黨成立對中國社會變革產生的影響
1.中國一大(中共誕生)、中共二大(指明中國革命的任務:反帝反封)、國共第一次合作(推翻了北洋軍閥統治)、南昌起義(建軍)、井岡山道路(找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努力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奠定重要基礎)、堅持全面抗戰路線(抗戰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領導人民解放戰爭(結束國民黨獨裁政府在大陸的統治)、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新民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人民當家作了主人)。
第六單元
把握一條線索:我國的社會主義道路首先是從鞏固新生政權開始的;新中國成立後,逐步建立起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政治制度,構成中國政治體系的基本框架,但政治建設既有曲折又有發展;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是歷史發展的潮流。總之社會主義建設並不是一帆風順,它既有曲折又有發展。突出三個重點: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的頒布;二是新中國成立後建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新時期的民主法制建設、基層民主制度;三是「一國兩制」的構想,香港、澳門回歸和解放台灣問題的意義。理解一個重要觀點:政權的鞏固、政治制度的完善和發展、祖國的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
第22課 新中國的政治建設
線索:
一、新中國的成
1. 新政協會議(新中國成立的籌備會)
2. 新中國的成立
二、新中國的政治建設
1. 《1954年憲法》中國政治制度基本建立起來(規定我國的根本的政治制度和其他一些重要制度)
2. 中國民主政治的三大特色:(1)人民代表大會制
(2)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第23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的曲折發展
線索:
一、「文化大革命」對民主法制的破壞(曲折)
二、新時期的民主法制建設(發展)
1. 新時期民主法制建設的成就
2. 基層民主選舉
第24課 祖國統一的潮流
線索:
一、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形成、含義)
二、香港、澳門的回歸(一國兩制構想的實施)
三、海峽兩岸關系的新發展
第七單元
理清一條線索:二戰後美蘇兩極格局的形成瓦解,六起七十年代以來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出現並加強。把握三個重點: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和瓦解過程及其主要對抗形成「冷戰」興起的原因和表現;六七十年代以來西歐的聯合自強、日本的崛起,不結盟運動的興起,中國的振興等多個力量中心的出現,使世界格局開始從兩極對立走向多極化;當今的世界格局正處在新舊交替之中,多極化趨勢加強。
形成三個觀點和認識:20世紀世界格局經歷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雅爾塔體系、多極化趨勢三次大的變動,每次新舊格局的交替,都有一個緩慢的過程;當今世界格局還沒有完全形成,多極化只是一種趨勢,但不可避免;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根源於世界經濟力量的多極化,它自六七十年代初露端倪,七八十年代日漸明朗,九十年代初兩極格局瓦解,多極化趨勢更加不可逆轉。
第25課 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
知識結構:
一、「冷戰」的興起
1.「冷戰」興起的背景
2.「冷戰」的表現
(1)杜魯門主義的出台(興起的標志)
(2)馬歇爾計劃的實施
(3)北約和華約的建立(兩極格局的形成)
二、「冷戰」時期的「熱戰」
1.朝鮮戰爭
2.越南戰爭
第26課 世界多極化趨勢
線索:
一、歐洲共同體的形成
1.形成的背景
2.過程
3.影響
二、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
1.日本經濟迅速騰飛的原因
2.日本成為經濟大國
3.日本謀求政治大國的地位
三、不結盟運動的興起
1.興起的背景
2.興起的標志
3.含義及宗旨
4.意義
四、跨世紀的世界格局
1.蘇聯解體與兩極格局瓦解
2.緩和與動盪並存
3.多極化趨勢加強(多極化趨勢的表現、意義)
第27課 中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國外交
時間 主要對手 外交政策 外交活動
50年代
美國
三大政策,一邊倒 1.中蘇友好
2.獨立自主
3.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提出、實踐)
60年代 蘇、美 爭取兩個中間地帶
70年代 蘇 三個世界,一條線 1.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71年)
2.中美關系的改善、中日建交(1972年)
3.中美建交(1979年)
80年代 霸權主義 兩個重要轉變 加強與世界各國及組織的經貿交流與合作、參加各種經濟組織(WTO、APEC)
90年代以後 霸權主義 多邊外交
『玖』 跪求!!!高一歷史必修一(全本書)每課的知識點歸納!!!!
歷史必修一復習提綱
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專制制度)
一、 奴隸社會 需要了解世襲制、宗法制和分封制
1、 世襲制 公天下 家天下
2、 宗法制和分封制
二者的區別:宗法制強調血緣關系,分封制強調諸侯國的建立
宗法制 (大宗和小宗的劃分,劃分的依據嫡長子繼承製,作用:確立奴隸社會的等級關系)
分封制(分封制的對象,內容和作用)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關系:雙方互為表裡,分封制以宗法制為前提展開
二 封建社會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專制主義和中央集權)
1、定義、變化的趨勢:中央集權指的是地方權力收歸中央,專制主義指的是相權收歸皇帝。總之權力最後全收歸到皇帝手中
2、權力集中的方法:分權
3、兩對基本矛盾 地方與中央的矛盾(宋朝解決)
相權與皇權的矛盾(明朝廢丞相的解決)
4、作用、目的:維護社會穩定,鞏固封建統治(積極作用)
三、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下的具體措施
1、秦朝的三公九卿、皇帝制度和地方上的郡縣制
2、漢朝的內外朝和郡國制(問題的解決方法:漢武帝的推恩令)
3、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名稱,職能,作用),
4、宋朝的地方制度(軍事、行政、財權)
5、元朝的行省制度(中書省的職能),
6、明朝的廢丞相(作用:),設內閣
7、清朝的軍機處(作用:————)
四、古代的用人制度
漢 察舉制(標准:孝和廉)
三國 九品中正制(標准:門第高低)
隋唐 科舉制
作用:加強專制皇權。
第二單元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古代的民主)
第一課 雅典民主政治
一、民主制度形成的原因
原因: 地理位置和地理環境的影響
城邦制度的影響
二、民主形成的過程
1、梭倫改革:按財產多少劃分社會等級。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礎
2、克利斯提尼改革:①以地域部落取代血緣部落,削弱氏族貴族勢力。②標志雅典民主政治確立。
3、伯里克利改革
A、除十將軍外,所有官職向公民開放B、三大主要權力機關是①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五百人會議是公民大會的常設機構②十將軍委員會③陪審法庭C、為參政公民發放津貼。
三、民主的實質和影響
1、雅典民主政治的實質:維護雅典的奴隸主貴族的利益
2、作用: 推動了希臘文化的繁榮
為近現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民主基礎
3、雅典民主制度的衰落: 奴隸制度是城邦體制衰落的根源
直接原因是亞歷山大滅亡了希臘
第二課 羅馬法
一、習慣法、成文法、公民法和萬民法
1、《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成文法開始標志,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平民的權利。
2、公民法:指公元前三世紀中期前的羅馬法律,僅適用於羅馬公民。
3、萬民法:在羅馬對外擴張過程中公民法演變為普遍適用於羅馬統治境內一切各族自由民的法律。《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二、認識羅馬法極其作用。
1、羅馬法的內容:保護私有財產、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羅馬法的實質:維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
3、羅馬法的作用:羅馬法維護帝國統治。對近代歐美各國產生了重要影響
第三單元 歐美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與發展(近代的民主)
本章需要掌握的 A、資產階級革命的原因:封建制度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革命的目的:推動資本主義的發展 B、各國的政體 君主立憲制(英國和德國)共和制(美國和法國) C、民主制的核心:立法權和行政權的關系
第一課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1、資產階級統治確立:1688年的光榮革命
2、君主立憲制度確立的標志:《權利法案》 1689年頒布,以法律條文約束王權,議會的權力超過王權。
3、內閣制 內閣、首相和議會的關系
議會選舉首相,首相任命內閣,內閣和首相均對議會負責。
第二課 美國的總統共和制——美國1787年憲法
1、該憲法體現分權與制衡原則,行政、立法和司法相對獨立,互相制約。
2、美國聯邦的權力結構:立法權歸國會,行政權歸總統,司法權歸聯邦法院。必須了解三者之間是如何相互制約
3、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促進美國資本主義發展。
4、美國1787年憲法局限性:留下種族歧視的烙印。
第三課 民主政治在歐洲大陸的發展
一、法國
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確立了共和制度
憲法的內容:了解總統的權力。理解總統和議會的關系:總統由議會選出,對議會負責。
二、德國
1、德意志憲法規定統一後的德國為君主立憲制國。
2、憲法內容:憲法授予皇帝巨大權力。首相由皇帝任命,對皇帝負責。帝國設立兩院制的議會,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聯邦議會實際上是帝國最高權力機構(上議院),帝國議會名義是立法機構,實際上是下議院,權力較小。
3、德意志憲法內容決定了實行是不徹底的代議制(不徹底:保留了軍事性和封建性)。但仍有歷史進步性。
第四單元 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一、列強的侵略
時間 侵略國 大事 條約 主要內容 影響
第一次鴉片戰爭 1840-1842 英國 三元里抗英 《南京條約》 割地:香港島賠款開放:五口通商關稅:商定關稅 它是近代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6-1860 英法聯軍 火燒圓明園 加深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中日甲午戰爭 1894-1895 日本 台灣人民反割台斗爭 《馬關條約》 割地:台灣及其附屬島嶼。永許日本在華開工廠 大大加深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八國聯軍侵略 1900-1901 英法俄德奧意美日 《辛丑條約》 賠款最多。清政府禁止中國人民反帝,成為帝國主義的工具 標志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境地
列強的侵略過程和方法: 商品輸出(鴉片戰爭)-----資本輸出(中日甲午戰爭)----扶植代理人(八國聯軍侵略)
二、了解三元里人民抗英、黃海海戰、台灣人民反割台斗爭的事跡。
二、革命(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太平天國運動
民主革命 舊民主主義革命(1840—1919)
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新民主主義革命(1919—1949)
新舊民主主義革命都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判斷的依據是從革命任務上看,二者都進行反帝反封斗爭
一、太平天國運動
1、起義的原因 (清政府的腐敗)
2、起義的經過 定都天京
天京變亂,太平天國衰落的標志(發生的原因:農民階級的局限性)
1864年8月,天京陷落,標志太平天國失敗。
3、理解《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
A、《天朝田畝制度》。是太平天國建國綱領,它突出反映了農民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強烈願望,是幾千年來農民反封建斗爭的思想結晶。但體現絕對平均主義思想,無法調動人們勞動積極性,是無法實現的空想。
內容:平均分地和進行產品分配,構建理想社會
B、洪仁玕提出《資政新編》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原因:由於缺乏實施的社會基礎未能起到作用)
三、失敗的原因:主觀上是農民階級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客觀上是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客觀原因)
二、 辛亥革命
A、了解同盟會成立、武昌起義和中華民國成立的史實
1、革命團體和政黨 同盟會: 是第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指導思想是三民主義。興中會是資產階級第一個革命團體
2、武昌起義:1911年10月10日,由湖北革命團體文學社和共進會策劃,熊秉坤、金兆龍率領起義。
3、中華民國成立: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成立。
4、分析革命爆發的原因:政治基礎、經濟基礎、階級基礎、思想基礎、組織基礎和軍事基礎
B、理解《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①規定主權屬於全體國民,②民族平等,③國民有政治自由和選舉被選舉的權利、④確立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⑤規定責任內閣制。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頒布的目的:維護辛亥革命果實,防止袁世凱獨裁
C、認識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和結局
1意義、是中國近代史第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2、推翻清王朝,結束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3、沉重打擊了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侵略勢力。4、為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創造條件。5、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
2結局 失敗 未改變中國社會性質
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
3失敗的原因: 主觀: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
客觀: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
第三課 新民主主義革命
一、了解五四運動的主要史實
1、原因: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成為五四運動的直接導火線。
北洋軍閥與人民群眾之間的階級矛盾五四運動爆發的根本原因
2、經過:1919年5月4日,北京學生遊行示威講演,遭反動軍閥政府鎮壓。6月初,上海工人階級登上歷史系舞台,發展成為全國愛國運動。
3、結果:五四運動初步勝利。(釋放學生、免除三賊職務、拒絕簽約)
4.影響: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開端
二、了解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的主要史實
時間 史實
中共一大 1921年 確定名稱、制定黨綱、中心工作是組織領導工人運動宣告中共誕生,中國革命煥然一新。
中共二大 1922年 建立最高與最低革命綱領。中共第一次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綱領(新民主主義的革命綱領)
三、國民大革命(1924-1927)
講述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形成和北伐戰爭
1、1923年中共「三大」確定與國民黨合作。
2、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標志著國共合作形成。新三民主義奠定國共合作基礎。
3、為打倒帝國主義,推翻軍閥統治,1926年7月北伐戰爭開始。北伐對象: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三大軍閥。
4、國民大革命的失敗標志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和汪精衛發動「七、一五」 反革命政變
失敗的原因:中共的不成熟,導致大革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任務
四、國共十年對峙(1927-1936)
(1)、了解南昌起義和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
1、1927年周恩來朱德領導八一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
2、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秋收起義後毛澤東領導建立的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創了「工農武裝割據理論」即農村包圍城市,奪取全國革命勝利的道路
(2)、了解紅軍長征的主要史實
1、1934年由於王明左傾教條主義錯誤,中共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長征。
2、理解遵義會議 1935年,貴州遵義結束了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治,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獨立自主的解決黨內問題)。
3、長征的經過 關注四渡赤水(打亂了敵人包圍計劃)和巧渡金沙江(逃出了敵人包圍圈)
五、解放戰爭
簡單理解戰爭的經過 戰略防禦---戰略反攻——戰略決戰——渡江戰役
1、奪取全國革命勝利的方法:和平談判(重慶談判和北平和談)以及解放戰爭
2、挺進大別山:1947年6月,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解放戰爭戰略反攻的序幕。同時它也是解放戰爭走向勝利的轉折。
3、三大戰役: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基本消滅國民黨主力。
六、認識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偉大意義
標志著中國一百多年來屈辱歷史的結束,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歷史。
第五單元 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第一課 馬克思主義
一、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誕生。
2。馬克思思想的內容 三個組成部分及其來源
3.分析馬克思主義誕生的原因:經濟、階級、思想和個人四個因素(尤其注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是其誕生的根源)
二、了解巴黎公社的成立
1、1871年巴黎革命爆發,它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第一次嘗試(判斷政權性質主要是看政治和經濟措施)。了解巴黎公社起義的原因(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作用的產物),失敗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發展不成熟
第二課 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
了解二月革命、四月提綱、十月革命和革命爆發的原因
1、俄國二月革命: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封建的羅曼諾夫王朝。完成民主革命任務。二月革命後,出現兩個政權並存的現象。資產階級的臨時政府和工農代表蘇維埃。
2、四月提綱:俄國十月革命的革命綱領,列寧發表,提出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任務
3、十月革命:是俄國社會主義性質的革命。革命後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4、原因分析:政治因素(俄國是一個落後的帝國主義國家,它是革命爆發的主要原因)階級因素、思想因素和國際因素(一戰激化了俄國社會矛盾)。
第六單元 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第一課 新中國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設
1、1949年制定的《共同綱領》是新中國的臨時憲法
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它體現了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原則。
2 、中國三大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是我國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中國人民政治生活中進一步民主化的標志。是人民行使最高權力的機關。
2、共產黨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1949年建立的新政協初步建立了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1954年一屆人大召開後,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組織存在,參政議政。
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1949年《共同綱領》明確規定「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區域自治」,1954年憲法正式確認民族區域自治是根本制度。民族區域自治滿足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願望。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富裕三原則
第二課 新時期的民主法制建設 了解文革的破壞和政治建設方向
破壞民主的事件:文化大革命
教訓:加強法制建設和加強社會主義基層民主建設(基層機構:村和社區)
第三課 祖國統一大業
一、了解「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
1、1979.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發出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呼籲
2、20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構想。
3、「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首先是針對台灣問題提出的。首先在香港、然後在澳門成功地實踐。
4、「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的提出是在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的條件下出台的
二、香港回歸(1997.7.1)、澳門回歸(1999.12.20)
三、「九二共識」:1992年,兩會達成「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重要共識
台灣成立海峽交流基金會(1990)和大陸成立海峽兩岸關系協會(1991)
第七單元 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外交指的是政府間的對外交往,展開外交活動的目的:維護國家利益
第一課 新中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動
1、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在請客,一邊倒
2、1953年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意義:標志著新中國外交的成熟(獨立自主的正確解決問題)。成為世界上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准則。
3、1954年日內瓦國際會議:是新中國首次以世界大國地位參加的重要國際會議。成功解決了印度支那的和平問題
4、萬隆會議:1955年,是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國家會議。會議上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方針,為會議成功作出重要貢獻
第二課 20世紀70年代中國在外交方面的重大成就
1、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大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原因: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幫助)
2、1972年,尼克松訪華,雙方在上海簽定《中美聯合公報》美國承認一個中國原則。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兩國關系正常化。(中美關系改善是我國外交的重點,要求學生能分析中美改善外交的原因和影響)
3、1972年,日本當時首相田中角榮訪華,建交。日本早於美國與中國建交。
4、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重要的外交活動
①、中國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對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②、積極參加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活動。
③、2001年中國領導推動的「上海合作組織」正式成立,對加強中俄及中亞區域性多邊合作起到重要作用。
第八單元 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第一課 美蘇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
一、了解雅爾塔體制
二戰後期,雅爾塔等國際會議確立了以美蘇為主導的國際關系新體系,奠定了戰後世界兩極框架。
二、兩極格局的形成
1、原因:美蘇兩國在意識形態和國家利益方面的分歧導致兩國走向對立。
2.形成的過程:美國推行冷戰政策、蘇聯建立華約進行反擊(華約的建立標志著兩極格局的形成)
3、美國的冷戰政策
①、杜魯門主義:1947年3月,美國總統杜魯門提出。標志著美蘇「冷戰」開始。
冷戰的定義:尤其注意冷戰是美國對社會主義國家採取的除軍事進攻以外的一切敵對行為,以遏制共產主義。
②、馬歇爾計劃:美國國務卿提出援助歐洲計劃,以經濟手段扶持控制西歐,幫助美國實現世界霸主地位的重要步驟,是「冷戰」政策在經濟方面表現。
③、北約:1949年,美英法等12國在華盛頓簽訂《北大西洋公約》建立以美國為軍事政治集團,稱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4、了解德國、朝鮮的分裂、越南戰爭和古巴導彈危機(注意越南戰爭不屬於冷戰)
5、兩極格局的結束: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
第二課 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
一、了解歐洲共同體形成和擴大
1、1951年西歐六國(法德意比荷盧)建立了歐洲煤鋼共同體,1958年六國組成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三個共同體合並為一個,統稱歐洲共同體。
2、歐盟的發展趨勢:經濟一體化向政治一體化過度。
3、歐洲走向聯合的原因:思想、政治、經濟因素和德法兩國的和解,其中經濟因素最為重要
二、了解日本崛起為世界經濟大國的表現
1、經濟發展的表現:20世紀八十年代,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2、日本現在發展的方向:由經濟大國向政治大國轉變。
3、日本經濟發展的原因 (日本的民主改革和美國的幫助)
4、日本發展的經驗:根據國情指定經濟發展戰略
三、了解不結盟運動的興起
1、不結盟運動的定義:不與大國結盟
2、不結盟運動的興起的原因:擺脫美蘇的控制和維護自身的安全
3、斗爭目標:反對美蘇的霸權主義到現在要求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
四、了解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
1、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的實質:共產黨喪失執政地位,國家社會性質發生改變
2、1991年《阿拉木圖宣言》標志著蘇聯完全解體,兩極格局就此瓦解和冷戰結束。
蘇聯解體的原因 直接原因——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改革;
歷史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出現嚴重的弊端
外部原因——西方「和平演變」;
2、當今世界形式:和平與緊張並存,但以和平為主 (影響世界緊張的因素:一些地區和國家沖突的加劇、美國推行霸權主義和國際恐怖主義的泛濫)
五、國際格局的相關理解
國際格局的變化根本原因是各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的
各國的外交政策受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的影響。
國際政治格局:強調誰主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