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近代史鴉片戰爭後的屈辱歷史事件

近代史鴉片戰爭後的屈辱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1-03-04 01:25:29

⑴ 中國近代史,最屈辱的五次歷史事件是什麼

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等。

下面一一看看它們對於中國的惡果與危害。


1、第一次鴉片戰爭

第一次鴉片戰爭(First Opium War),英國經常稱第一次英中戰爭(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戰爭」,是 1840 年至 1842 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一場戰爭,也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1840 年(道光二十年),英國政府以林則徐虎門銷煙等為借口,決定派出遠征軍侵華。 1840 年 6 月,英軍艦船 47 艘、陸軍 4000 人在海軍少將懿律(Anthony Blaxland Stransham)、駐華商務監督義律(Charles Elliott)率領下,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鴉片戰爭開始。

鴉片戰爭以中國失敗並賠款割地告終。中英雙方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中國開始向外國割地、賠款、商定關稅,嚴重危害中國主權,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並促進了自然經濟的解體。

同時,鴉片戰爭也揭開了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新篇章。



5、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Siege of the International Legations),指公元 1900 年5 月 28 日(清光緒二十六年)。 以當時的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奧匈帝國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成的對大清帝國的武裝侵略戰爭。

1900 年春,義和團運動成為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導火索,以此為借口,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之名行瓜分和掠奪大清帝國之實。

侵華軍隊總人數前後約為 5 萬人,裝備精良,聲勢浩盪,1900 年,8 月 14 日,北京城徹底淪陷,八國聯軍所到之處,殺人放火、姦淫搶掠!從紫禁城、中南海、頤和園中偷竊和搶掠的珍寶更是不計其數!其中著名的萬園之園「圓明園」繼英法聯軍之後再遭劫掠,終成廢墟。

八國聯軍總司令瓦德西在後來也承認,『』所有大清帝國此次所受毀損及搶劫之損失,其詳數將永不能查出,但為數必極重大無疑。『』

1901 年9 月 7 日,以《辛丑條約》的簽訂為標志,中國自此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它給當時的中國和人民帶來了空前沉痛的災難。

⑵ 近代中國所受的屈辱有哪些事例

1、火燒圓明園

火燒圓明園在狹義上指焚燒圓明園,廣義概念焚燒范圍不僅只是圓明園一處,而是京西的皇家三山五園等,其焚毀的范圍及程度遠遠比圓明園大得多。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占據圓明園。中國守軍寡不敵眾,圓明園總管大臣文豐投福海自盡,住在園內的常嬪受驚身亡。英國軍隊首領額爾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持下,下令燒毀圓明園。

3500名英法聯軍沖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三日不滅,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淀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安佑宮中,近300名太監、宮女、工匠葬身火海。使這座世界名園化為一片廢墟。大火連燒3天3夜,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

(2)近代史鴉片戰爭後的屈辱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中國近代史是從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到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遷至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充滿災難、落後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國人民探索救國之路,實現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華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國主義以實現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義以實現人民富強的斗爭史。

中國近代史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⑶ 中國近代屈辱歷史事件

1840年-1842年 鴉片戰爭
1842年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鴉片戰爭結束
1844年 《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版約》簽訂
1856-1860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8年 清政府分別與英、法、美、俄簽定《天津條約》
1860年 清政府分別與英、法、俄簽訂《北京條約》
1883-1885年 中法戰爭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戰爭
1895年 中日《馬關條約》簽定
19世紀90年代 帝國主義國家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1900年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01年《權辛丑條約》簽定
1927年7月15日 汪精衛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殺
這是簡要的

⑷ 中國近代恥辱歷史事件50字

1、《南京條約》的簽訂

1838年(道光十八年),湖廣總督林則徐奉命到廣東進行查禁鴉片,一直到第二年的六月,林則徐將查獲的鴉片19187箱和2119袋(總重2376254斤)鴉片集中在廣東虎門海灘銷毀。

這就是著名的虎門銷煙。虎門銷煙遏制了鴉片在中國的泛濫,喚醒了中國民間愛國的有識之士,同時此事也成為了列強侵略中國的借口。為了謀取更多的在華利益利益。

1840年6月,英國派出40餘艘船艦及士兵4000人從印度出發到達中國海面,悍然發動了第一次鴉片戰爭。大刀長矛打不過堅船利炮,這場戰爭,英軍以傷亡523人的小代價重創清軍。

大清軍隊傷亡22790,清政府被迫於1842年8月29日在南京下關與英國簽署《中英江寧條約》,江寧即現在的南京,所以《江寧條約》也稱《南京條約》。

2、南京大屠殺

南京大屠殺(Nanjing Massacre)指1931至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失利、首都南京於1937年12月13日(學術界認為開始於12月5日 )淪陷後。

在華中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長谷壽夫指揮下,侵華日軍於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和姦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

在南京大屠殺中,大量平民及戰俘被日軍殺害,無數家庭支離破碎,南京大屠殺的遇難人數超過30萬。

3、八國聯軍侵華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Siege of the International Legations),指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緒二十六年),以當時的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奧匈帝國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成的對中國的武裝侵略戰爭。

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成為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導火索,以此為借口,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之名行瓜分和掠奪中國之實。

侵華軍隊總人數前後約為5萬人,裝備精良,聲勢浩盪,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徹底淪陷,八國聯軍所到之處,殺人放火、姦淫搶掠!

從紫禁城、中南海、頤和園中偷竊和搶掠的珍寶更是不計其數!其中著名的萬園之園「圓明園」繼英法聯軍之後再遭劫掠,終成廢墟。

八國聯軍總司令瓦德西在後來也承認,『』所有中國此次所受毀損及搶劫之損失,其詳數將永不能查出,但為數必極重大無疑。『』

1901年,9月7日,以《辛丑條約》的簽訂為結果,中國自此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給當時的國家和人民帶來了空前沉痛的災難。

4、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沙俄修建,後被日本所佔),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

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沈陽北大營,是為「九一八事變」。次日,日軍侵佔沈陽,又陸續侵佔了東北三省。1932年2月,東北全境淪陷。

此後,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長期以來推行對華侵略擴張政策的必然的結果。

也是企圖把中國變為其獨占的殖民地而採取的重要步驟。它同時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開始,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的序幕。

5、《辛丑條約》的簽訂

當時清朝政府內部有將首都遷往內地(西安)繼續與聯軍作戰的建議。但是當時的清政府實際上已經沒有可靠的軍隊了。

義和團已經被戰敗,山東以南省份的總督們早在義和團期間就已經與外國達成地方上的協議,違抗清政府支持義和團的決定。因此清政府決定簽署這個條約來保全自己。

慈禧為取得各國寬恕,於閏八月初三發布懲處肇禍諸臣的上諭。劉坤一、張之洞、李鴻章等也極力為慈禧開脫,將宣戰責任歸咎載漪。

清廷及封疆重臣的這些表現,使列強感到慈禧已經馴服,繼續支持這個馴服政府對他們大為有利。另外,歐洲各國也擔心拋棄慈禧,將導致清朝廷垮台。

喪失訛詐中國的機會和可能。這樣,在挑選代理人的問題上,歐洲列強態度漸趨一致,最終決定「保全」慈禧,開始與清廷議和。

光緒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奕劻、李鴻章代表清朝廷在北京與英、美、法、德、俄、日、意、奧、西、荷、比11國公使在《最後議定書》(即《辛丑條約》)上簽字,共12款,19個附件。

⑸ 中國近代屈辱史的事件詳情

1、1840-1842年鴉片戰來爭, 簽訂《南京條約》,自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1856-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加深。
3、1894年-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製造了旅順大屠殺,簽訂《馬關條約》,中國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4、1900-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簽訂《辛丑條約》,清政府成為洋人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5、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以對德宣戰為名,出兵山東,攻佔青島,並控制膠濟鐵路線,取代了德國在山東的特權地位。1915年,向北京袁世凱政府提出了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
6、1928年,日本在山東製造濟南慘案,阻止國民政府的北伐。1931年,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佔領了東三省。1932年,發動了一二八事變,在東北製造了偽滿洲國。1935年,又製造了華北事變。1937年,製造了盧溝橋事變,開始了全面侵華戰爭。製造了南京大屠殺、潘家峪慘案和731部隊。

⑹ 中國近代屈辱的歷史事件

有: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等。

1、第一次鴉片戰爭

第一次鴉片戰爭(First Opium War)英國經常稱第一次英中戰爭(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戰爭」,是1840年至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一場戰爭,也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國政府以林則徐虎門銷煙等為借口,決定派出遠征軍侵華。

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少將懿律(Anthony Blaxland Stransham)、駐華商務監督義律(Charles Elliott)率領下,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鴉片戰爭開始。

鴉片戰爭以中國失敗並賠款割地告終。中英雙方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中國開始向外國割地、賠款、商定關稅,嚴重危害中國主權,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並促進了自然經濟的解體。同時,鴉片戰爭也揭開了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新篇章。

2、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是英國與法國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在華侵略利益、趁中國太平天國運動之際,以亞羅號事件及馬神甫事件為借口,聯手進攻清朝政府的戰爭。這是英、法為了擴大侵略權益而發動的侵華戰爭。

美、俄坐收漁人之利。四國強迫清政府簽訂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使中國喪失了更多的領土和主權,外國侵略勢力擴大到沿海各省和長江中下游地區。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了。

因為英法分別以亞羅號事件及馬神甫事件為借口發動戰爭,所以被英國人稱為「亞羅號戰爭」(The Arrow War)。又稱「英法聯軍之役」(Anglo-French expedition to China)或「第二次中英戰爭」(Second Anglo-Chinese War)。

同時因為這場戰爭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即鴉片戰爭,相對於第二次而言)的延續,所以也稱「第二次鴉片戰爭」。

3、中法戰爭

中法戰爭又作清法戰爭(法文:Guerre franco-chinoise),是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光緒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由於法國侵略越南並進而侵略中國而引起的一次戰爭。

第一階段戰場在越南北部;第二階段擴大到中國東南沿海。

戰爭過程中,法海陸兩軍雖於多數戰役占上風,但均無法取得底定全局的戰略性大勝:法國遠東艦隊雖於海戰贏得全勝,並一度攻佔基隆,卻因滬尾(今台北縣淡水鎮)一役受挫及疫病流行,無法達成拿下台灣島的戰略目的。

而清軍雖於初期陸海皆遭慘敗,導致由恭親王奕䜣領班的軍機處被全面撤換(甲申易樞),但後期台灣及杭州灣防衛成功,且有馮子材統率各部於鎮南關之役給法國陸軍帶來較重傷亡,法軍統帥尼格里也身受重傷。戰爭的失敗直接導致法國總理茹費里等內閣集體垮台。

以此為契機,兩國重啟和談,結果訂定《中法新約》,清方承認法國對法屬印度支那諸殖民地的宗主權,兩國重開貿易。受此戰的影響,清廷於台灣設省,以劉銘傳為巡撫大力推展現代化防務及新政,並積極籌建北洋水師。

4、甲午中日戰爭

中日甲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朝鮮半島稱:清日戰爭,西方國家稱:Sino-Japanese War/第一次中日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按中國干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

明治維新的日本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對外積極侵略擴張,確定了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

此時的清朝是一個通過洋務運動迴光返照的帝國,政治腐敗,人民生活困苦,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國防軍事外強中干,紀律鬆弛;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向帝國主義過渡,日本的侵略行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宗主國清朝乞援,日本乘機也派兵到朝鮮,蓄意挑起戰爭。

1894年(光緒二十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爆發,甲午戰爭開始,由於日本蓄謀已久,而清朝倉皇迎戰,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中國清朝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1895年4月17日簽訂了《馬關條約》。

甲午戰爭的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則使日本國力更為強大,為其躋身列強奠定了重要基礎。

5、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Siege of the International Legations),指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緒二十六年)。

以當時的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奧匈帝國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成的對大清帝國的武裝侵略戰爭。

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成為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導火索,以此為借口,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之名行瓜分和掠奪大清帝國之實。

侵華軍隊總人數前後約為5萬人,裝備精良,聲勢浩盪,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徹底淪陷,八國聯軍所到之處,殺人放火、姦淫搶掠!從紫禁城、中南海、頤和園中偷竊和搶掠的珍寶更是不計其數!其中著名的萬園之園「圓明園」繼英法聯軍之後再遭劫掠,終成廢墟。

八國聯軍總司令瓦德西在後來也承認,『』所有大清帝國此次所受毀損及搶劫之損失,其詳數將永不能查出,但為數必極重大無疑。『』1901年,9月7日,以《辛丑條約》的簽訂為結果,中國自此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給當時的國家和人民帶來了空前沉痛的災難。

⑺ 中國近代史的屈辱事件

1840年-1842年 鴉片戰爭
1842年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鴉片戰爭結束
1844年 《中美望廈條約》、內《中法黃容埔條約》簽訂
1856-1860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8年 清政府分別與英、法、美、俄簽定《天津條約》
1860年 清政府分別與英、法、俄簽訂《北京條約》
1883-1885年 中法戰爭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戰爭
1895年 中日《馬關條約》簽定
19世紀90年代 帝國主義國家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1900年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01年《辛丑條約》簽定
1927年7月15日 汪精衛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殺

⑻ 了解中國近代的屈辱史,並列舉幾個。

一、屈辱史

近代以後,由於西方列強的入侵,由於封建統治的腐敗,中國逐漸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山河破碎,生靈塗炭,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難。

尤其是鴉片戰爭之後,中華民族更是陷入了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悲慘狀況。甲午戰敗,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它大大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隨後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從而使中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900年,英、美、日、俄、法、德、意、奧八國組織聯軍侵入中國,8月攻入北京。1901年,清政府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辛丑條約》。

這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嚴重侵犯了中國的主權,進一步加強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全面控制和掠奪。

中國人民在遭受屈辱的同時,中國也一步步沉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一部落後挨打的近代歷史,也是一部恥辱史。

每一個愛國的中國人每每想起,都會痛徹肺腑。在近代中國走向衰落,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同時,解決民族獨立的問題成為中華民族的首要任務,一部中華民族抗爭史也由之而起。

二、事例

1、火燒圓明園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組成聯軍發動侵華戰爭。咸豐十年(1860年)8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10月6日,佔領圓明園。從第二天開始,軍官和士兵就瘋狂地進行搶劫和破壞。

為了迫使清政府盡快接受議和條件,英國公使額爾金、英軍統帥格蘭特以清政府曾將英法被俘人員囚禁在圓明園為借口,命令米啟爾中將於1860年10月18日率領侵略軍三千五百餘人直趨圓明園。

「圓明園」,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區,與頤和園緊相毗鄰。它始建於康熙46年(1709年),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三園組成。清朝康熙帝把該園賜給四子胤禛(後來圓明園遺址的雍正帝),並賜名圓明園。

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經營,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無數能工巧匠,傾注了千百萬勞動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營造成一座規模宏偉、景色秀麗的離宮。

10月17日,英國首席代表額爾金以清政府「不講道義,不顧國際法」,將捕獲的英法「僑民」十八人虐待致死為口實,照會清政府:「圓明園者,英法僑民所受痛心疾首慘刑而死之地也,誓必毀為平地」。

野蠻地英軍於10月18、19兩日,將北京西北郊的五園(即圓明園、暢春園、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三山(萬壽山、玉泉山、香山)等皇家園林焚為灰燼。

圓明園陷入一片火海的時候,額爾金得意妄行地宣稱:「此舉將使中國與歐洲惕然震驚,其效遠非萬里之外之人所能想像者」。

英法侵略軍到達圓明園後把圓明園搶劫一空。之後,為了銷贓滅跡,掩蓋罪行,英國全權大臣額爾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持下,下令燒毀圓明園。大火連燒3天3夜,使這座世界名園化為一片廢墟。

圓明園文物被掠奪的數量粗略統計約有150萬件,上至中國先秦時期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現僅存建築遺址,並建立圓明園遺址公園。

2、五卅(sà)慘案

五卅(sà)慘案(也稱為五卅血案,或寫作五▪卅慘案)因發生於1925年5月30日而得名,是反帝國主義愛國運動五卅運動的導火線。

5月30日,上海學生兩千餘人在租界內散發傳單,發表演說,抗議日本紗廠資本家鎮壓工人大罷工、打死工人顧正紅,聲援工人,並號召收回租界,被英國巡捕逮捕一百餘人。

下午萬余群眾聚集在英租界南京路老閘巡捕房門首,要求釋放被捕學生,高呼「打倒帝國主義」等口號。英國巡捕竟開槍射擊,當場打死十三人,重傷數十人,逮捕一百五十餘人,造成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

3、八國聯軍侵華

八國聯軍是指1900年(庚子年)以軍事行動侵入中國的英國、法國、普魯士(德國)、沙俄、美國、日本、義大利、奧匈帝國(今奧地利和匈牙利)的八國聯合軍隊。

前期由英國海軍將領西摩爾率領,開始時總人數約3萬人,後來有所增加。此事件最後以大清王朝戰敗,聯軍佔領首都北京、清廷政府逃往陝西西安,談和後清朝付出白銀4.5億為終。

八國以日本派遣的軍隊人數最多,派遣士兵約23000人,軍艦約18艘,陸戰隊約540人總派遣的軍隊人數為23540人,奧匈帝國派遣的人數最小隻是象徵性派遣75人,日本成為八國聯軍的主力。

八國聯軍侵華是指在19世紀末,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激起了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為了鎮壓義和團運動,擴大對華侵略,英、法、德、奧、意、日、俄、美八個帝國主義國家借口清政府排外,聯合進兵中國。

1900年6月,八國聯軍攻佔大沽炮台;7月,攻陷天津;8月,佔領北京。侵略軍在華屠殺人民,掠奪財物,踐踏中國主權。清廷慈禧等人逃往西安,派李鴻章等人乞和。

11月,侵略軍增至10萬分別入侵山海關、保定、正定等地,並進兵山西。沙俄還單獨出兵17萬分六路入侵中國東北。1901年9月,清政府和帝國主義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4、《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是中國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於1895年4月17日(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馬關(今山口縣下關市)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原名《馬關新約》,日本稱為《下關條約》或《日清講和條約》。

《馬關條約》的簽署標志著甲午中日戰爭的結束。中方全權代表為李鴻章、李經方,日方全權代表為伊藤博文、陸奧宗光。

根據條約規定,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後因三國干涉還遼而未能得逞)、台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中國還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並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辦廠。

《馬關條約》使日本獲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使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該條約適應了帝國主義列強對華資本輸出的需要,隨後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5、《辛丑條約》

《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條約規定:

①、中國賠款價息合計9.8億兩白銀(詳情為賠償4.5億白銀,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約9.8億兩);

②、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在界內居住;

③、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運動;

④、清政府拆毀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線設防的炮台,允許列強各國派駐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

該條約標志著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嚴重侵犯了中國的主權,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該條約是帝國主義列強強加給中國的又一奴役性條約。它的簽訂進一步加強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全面控制和掠奪,標志著中國已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此後開啟了資本主義浪潮。

《辛丑條約》真確文本原存於中華民國外交部,現存於台北外雙溪國立故宮博物院恆溫恆濕的庫房保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關條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辛丑條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五卅慘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火燒圓明園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近代史是中國發展的「清醒劑」

⑼ 中國近代史中經歷的戰爭和所受的屈辱事件

1840年-1842年 鴉片戰爭
1842年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鴉片戰爭結回束
1844年 《中美望廈條約答》、《中法黃埔條約》簽訂
1856-1860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8年 清政府分別與英、法、美、俄簽定《天津條約》
1860年 清政府分別與英、法、俄簽訂《北京條約》
1883-1885年 中法戰爭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戰爭
1895年 中日《馬關條約》簽定
19世紀90年代 帝國主義國家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1900年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01年《辛丑條約》簽定
1927年7月15日 汪精衛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殺

⑽ 中國近代史上的屈辱事件

鴉片戰爭——南京條約的簽訂
甲午戰爭——馬關條約的簽訂

閱讀全文

與近代史鴉片戰爭後的屈辱歷史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