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有關友善的歷史事件

有關友善的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1-03-03 23:41:10

⑴ 關於友善的事例

1、宰相肚裡能撐船

在一次國會選舉期間,美國第25任總統威廉·麥金利經常被一個記者如影隨形地跟蹤。因為此人效力的報紙與麥金利政見相左,他經常發表一些於其不利的報道。麥金利對這個人感到很是惱火,可內心倒是禁不住暗暗「欽佩」其攻擊自己的那種執著勁兒。

一天,麥金利坐著馬車去附近一個小鎮演講。天氣異常陰冷,沒走多遠,麥金利就聽見後面傳來熟悉的咳嗽聲,回頭一看,原來是那個正患感冒且衣著單薄的記者,坐著簡陋的馬車尾隨而至。

麥金利吩咐車夫停下,下車走到記者跟前,說:「年輕人,從你的座位上下來。」記者走下車,心想這個政敵報仇的時機到了。「拿著,」麥金利脫下自己的大衣遞給記者,「這件大衣你穿上,坐進我的馬車里去。」

「可是,麥金利先生,」記者頗感意外地說,「我想你大概不知道我是誰。這次競選我一直對你緊追不放,每次只要你一發表演說,我就會在報上罵你,我今天過來就是要盡我所能將你置於死地的。」

「我知道,」麥金利微笑著說,「不管怎麼說,你穿上這件衣服,先坐進那輛車里暖和暖和,等會兒你好打個漂亮仗。」結果,從那以後,這個記者再也沒有發表過一篇詆毀麥金利的文章。

5、六尺巷的故事

清朝康熙年間的大學士、禮部尚書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吳家,因為宅基地問題發生爭執。張家人寫了一封信,張英看後,淡然的寫了一首詩:「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家人收到信後,起初不明白,以為張英會用什麼手段可以擺平吳家,誰知道寫了這么一封信,不過也只好照辦。誰知吳家竟被感動了,也讓出三尺來。

於是在兩家之間就形成了一個六尺寬的巷子,成為佳話。讓他三尺又何妨,這是鄰居之間和睦相處的不二法門。

⑵ 友善的小故事

戰國時期趙國的事情。文臣藺相如出使秦國,使得完璧歸趙。在澠池 會上,他內又機智勇敢的容使趙王免受秦王的羞辱。於是趙王提拔藺相如 為右上卿,官位在武將廉頗之上。老將廉頗自認軍功了得,總是不服 氣,揚言如果見到藺相如一定要給他難堪。藺相如於是就稱病不上朝, 以免見到廉頗。外人都以為藺相如是害怕廉頗,其實不然。藺相如是 為了趙國國家利益,認為將相不和會給秦國可乘之機。廉頗知道真相 之後,主動負荊請罪,從此兩人成為生死之交,共同保衛趙國。藺相如的友善,不是懦弱,而是為了國家利益,團結同僚。

⑶ 有關友善的故事

關於友善的三個小故事:

中華民族一直以來都崇尚與人為善,以和為貴。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一直流傳著很多關於友善的故事,這些故事可以很直觀的讓我們體會友善的力量和重要作用。

第一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五帝中的舜。舜的母親去世以後,他的父親又娶了一個妻子。舜的父親、繼母、繼母生的弟弟,三人都不喜歡舜,時不時的挑刺、找茬,總想置他於死地。可是,每一次,舜都先是躲起來,然後再出現,然後對待家人更加友善、謙恭、有禮。面對家人的百般刁難,舜可以如此大度,不計小怨,更沒有得理不饒人,化干戈為玉帛。正是因為他的友善,加上才能,才讓堯下定決心讓他做自己的接班人。

第二個故事是六尺巷。清朝康熙年間的大學士、禮部尚書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吳家,因為宅基地問題發生爭執。張家人寫了一封信,張英看後,淡然的寫了一首詩:「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人收到信後,起初不明白,以為張英會用什麼手段可以擺平吳家,誰知道寫了這么一封信,不過也只好照辦。誰知吳家竟被感動了,也讓出三尺來。於是在兩家之間就形成了一個六尺寬的巷子,成為佳話。讓他三尺又何妨,這是鄰居之間和睦相處的不二法門。

第三個故事叫做將相和。這個故事我們很多人耳熟能詳,說的是戰國時期趙國的事情。文臣藺相如出使秦國,使得完璧歸趙。在澠池會上,他又機智勇敢的使趙王免受秦王的羞辱。於是趙王提拔藺相如為右上卿,官位在武將廉頗之上。老將廉頗自認軍功了得,總是不服氣,揚言如果見到藺相如一定要給他難堪。藺相如於是就稱病不上朝,以免見到廉頗。外人都以為藺相如是害怕廉頗,其實不然。藺相如是為了趙國國家利益,認為將相不和會給秦國可乘之機。廉頗知道真相之後,主動負荊請罪,從此兩人成為生死之交,共同保衛趙國。藺相如的友善,不是懦弱,而是為了國家利益,團結同僚。

友善,是社會的潤滑劑,能夠讓別人如沐春風,能夠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睦,能夠減少很多摩擦和不必要的麻煩,有助於社會團結,有助於社會進步。因此,我們都需要繼承中華民族與人為善的優良傳統,對家人、鄰居、同事友善,做到和睦相處,團結共事,一起為了家庭、社會和國家更好的未來而努力。

⑷ 關於友善的小故事

1、清朝康熙年間的大學士、禮部尚書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吳家,因為宅基地問題發生爭執。張家人給張英寫了一封信,張英看後,淡然的寫了一首詩:「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家人收到信後,起初不明白,以為張英會用什麼手段可以擺平吳家,誰知道寫了這么一封信,不過也只好照辦。誰知吳家竟被感動了,也讓出三尺來。於是在兩家之間就形成了一個六尺寬的巷子,成為佳話。讓他三尺又何妨,這是鄰居之間和睦相處的故事。

2、東漢時司馬徽家的鄰居走失了一頭豬,因為司馬徽家的豬和他走失的豬相似,就誤認為是他家的。司馬徽並不爭辯,說:「是你的你就拿去。」過了幾天,鄰居從別處找到了自己的豬,很抱愧地把誤認的豬送還司馬徽。司馬徽不但沒責備他,反而說鄰里間發生這類誤會並不奇怪。鄰居聽了十分感動。

3、舜的母親去世以後,他的父親又娶了一個妻子。舜的父親、繼母、繼母生的弟弟,三人都不喜歡舜,時不時的挑刺、找茬,總想置他於死地。可是,每一次,舜都先是躲起來,然後再出現,然後對待家人更加友善、謙恭、有禮。面對家人的百般刁難,舜可以如此大度,不計小怨,更沒有得理不饒人,化干戈為玉帛。

正是因為他的友善,加上才能,才讓堯下定決心讓他做自己的接班人。

4、文臣藺相如出使秦國,使得完璧歸趙。在澠池會上,他又機智勇敢的使趙王免受秦王的羞辱。於是趙王提拔藺相如為右上卿,官位在武將廉頗之上。老將廉頗自認軍功了得,總是不服氣,揚言如果見到藺相如一定要給他難堪。

藺相如於是就稱病不上朝,以免見到廉頗。外人都以為藺相如是害怕廉頗,其實不然。藺相如是為了趙國國家利益,認為將相不和會給秦國可乘之機。廉頗知道真相之後,主動負荊請罪,從此兩人成為生死之交,共同保衛趙國。藺相如的友善,不是懦弱,而是為了國家利益,團結同僚。

5、解放軍戰士連續幾天幾夜鎮守戰地,因條件限制,沒有辦法喝到水,盡管每一位戰士都口渴難忍,但是面對通訊員從路上撿來的一個紅蘋果,戰士們都紛紛謙讓,讓給最需要的人,從班長到話務員到負傷的小蘭,蘋果轉了一圈,又回到班長的手中。

在班長的命令下,每位戰士只吃了一小口,大半個蘋果又回到班長手中,班長的眼裡閃著晶瑩的淚花,因為他深深地被戰士們高尚的品德感動。

⑸ 友善的故事

1.五月的一天,雷鋒冒雨去沈陽,他為了趕早車,早晨5點多就起來,帶了幾個干饅頭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雷鋒看見一位婦女背著一個小孩,手還牽著一個小女孩,正艱難地向車站走去。雷鋒想都沒想,脫下身上的雨衣就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她們一起來到車站。上車後,雷鋒見小女孩冷得直發抖,又把自己的貼身襯衣脫下來給她穿上。雷鋒估計她們早飯沒吃,就把自己帶的饅頭給她們吃。火車到了沈陽,天還在下雨,雷鋒便把她們送到家裡。那位婦女感激地說:「同志,我可怎麼感謝你呀!」雷鋒說:「不要感謝我,應該感謝黨和毛主席啊!

⑹ 關於友善待人的小故事

1、從前有個書生,不知為什麼很討厭僧人,可他一次出遠門恰好碰到了一位老和尚,因為要同往一個地方去,兩人相伴而行。這一路上,書生用盡各種方法譏諷、嘲笑老和尚,但老和尚好像沒有聽見似的,對書生的侮辱無動於衷。

快到目的地了,老和尚對書生說::「假如有人送你一份禮物,可是你拒絕接受,那麼這份禮物屬於誰呢?」書生毫不猶豫地回答道:「當然屬於那個送禮的人了。」

老和尚微微一笑,說:「很好,如果我不接受這一路上你對我的辱罵,那你就是在罵自己了!」書生一下子變得面紅耳赤,灰溜溜地逃跑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善待他人,善待他人也是善待自己;惡待他人也惡待自己。

2、一天,太陽和風爭論究竟誰比誰更有力量。風說:「你看下面那個穿著外套的老人,我打賭可以比你更快地讓他把外套脫下來!」說完後,便使勁兒向老人吹去,想把老人的外套吹下來,但它越吹,老人將外套裹得越緊。後來,風累了,沒力氣再吹了。

這時,太陽從雲的背後走出來,將溫暖的陽光撒在老人身上,沒多久,老人就開始擦汗了,並把外套脫了下來。於是,太陽笑著對風說:「其實,友善所釋放的溫暖比強硬更有力量。」

面對同一件事,以兩種不同的態度來對待,結果便會迥然。太陽能比風更快地讓老人脫下外套,說明友善的態度更能溫暖人心,進而感動對方,使其漸漸改變敵對的想法。這是一味地咆哮和猛烈攻擊等強硬作為所望塵莫及的。

很多時候,用強硬解決問題,往往會一無所獲,但若用友善取而代之,最後則會令你喜出望外。

3、在一次國會選舉期間,美國第25任總統威廉·麥金利經常被一個記者如影隨形地跟蹤。因為此人效力的報紙與麥金利政見相左,他經常發表一些於其不利的報道。麥金利對這個人感到很是惱火,可內心倒是禁不住暗暗「欽佩」其攻擊自己的那種執著勁兒。

一天,麥金利坐著馬車去附近一個小鎮演講。天氣異常陰冷,沒走多遠,麥金利就聽見後面傳來熟悉的咳嗽聲,回頭一看,原來是那個正患感冒且衣著單薄的記者,坐著簡陋的馬車尾隨而至。麥金利吩咐車夫停下,下車走到記者跟前,說:「年輕人,從你的座位上下來。」

記者走下車,心想這個政敵報仇的時機到了。「拿著,」麥金利脫下自己的大衣遞給記者,「這件大衣你穿上,坐進我的馬車里去。」

「可是,麥金利先生,」記者頗感意外地說,「我想你大概不知道我是誰。這次競選我一直對你緊追不放,每次只要你一發表演說,我就會在報上罵你,我今天過來就是要盡我所能將你置於死地的。」

「我知道,」麥金利微笑著說,「不管怎麼說,你穿上這件衣服,先坐進那輛車里暖和暖和,等會兒你好打個漂亮仗。」結果,從那以後,這個記者再也沒有發表過一篇詆毀麥金利的文章。

世界上最強大的不是堅船利炮,而是一顆友善的心,因為它能真正使人體會到尊重和溫暖。心靈高貴的人能對他人萌生憐憫和同情,因為友善會使對方的敵意漸漸消釋,沒有人會拒絕友善所帶來的溫暖。所以,當你試圖打開對方的心扉時,友善是最快、最有效的方式。

4、戰國時期趙國的事情。文臣藺相如出使秦國,使得完璧歸趙。在澠池會上,他又機智勇敢的使趙王免受秦王的羞辱。於是趙王提拔藺相如為右上卿,官位在武將廉頗之上。老將廉頗自認軍功了得,總是不服氣,揚言如果見到藺相如一定要給他難堪。

藺相如於是就稱病不上朝,以免見到廉頗。外人都以為藺相如是害怕廉頗,其實不然。藺相如是為了趙國國家利益,認為將相不和會給秦國可乘之機。廉頗知道真相之後,主動負荊請罪,從此兩人成為生死之交,共同保衛趙國。藺相如的友善,不是懦弱,而是為了國家利益,團結同僚。

5、三國時期的蜀國,在諸葛亮去世後任用蔣琬主持朝政。他的屬下有個叫楊戲的,性格孤僻,訥於言語。蔣琬與他說話,他也是只應不答。有人看不慣,在蔣琬面前嘀咕說:「楊戲這人對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話了!」

蔣琬坦然一笑,說:「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氣秉性。讓楊戲當面說贊揚我的話,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讓他當著眾人的面說我的不是,他會覺得我下不來台。所以,他只好不做聲了。其實,這正是他為人的可貴之處。」後來,有人贊蔣琬「宰相肚裡能撐船」。

⑺ 關於友善的故事,200字以下的 關於友善的事例,名人事例,不是寬容,是友善.求了.

能不能是中國歷史上的?若是將相和,寫好一點,因為我要寫作文,要舉一個事例。

⑻ 中國古代有關友善的典型故事

故事一

故事的主人公是五帝中的舜。舜的母親去世以後,他的父親又娶了一個妻子。舜的父親、繼母、繼母生的弟弟,三人都不喜歡舜,時不時的挑刺、找茬,總想置他於死地。可是,每一次,舜都先是躲起來,然後再出現,然後對待家人更加友善、謙恭、有禮。面對家人的百般刁難,舜可以如此大度,不計小怨,更沒有得理不饒人,化干戈為玉帛。正是因為他的友善,加上才能,才讓堯下定決心讓他做自己的接班人。

第二個故事------六尺巷。

清朝康熙年間的大學士、禮部尚書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吳家,因為宅基地問題發生爭執。張家人寫了一封信,張英看後,淡然的寫了一首詩:「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人收到信後,起初不明白,以為張英會用什麼手段可以擺平吳家,誰知道寫了這么一封信,不過也只好照辦。誰知吳家竟被感動了,也讓出三尺來。於是在兩家之間就形成了一個六尺寬的巷子,成為佳話。讓他三尺又何妨,這是鄰居之間和睦相處的不二法門。

第三個故事-------將相和

這個故事我們很多人耳熟能詳,說的是戰國時期趙國的事情。文臣藺相如出使秦國,使得完璧歸趙。在澠池會上,他又機智勇敢的使趙王免受秦王的羞辱。於是趙王提拔藺相如為右上卿,官位在武將廉頗之上。老將廉頗自認軍功了得,總是不服氣,揚言如果見到藺相如一定要給他難堪。藺相如於是就稱病不上朝,以免見到廉頗。外人都以為藺相如是害怕廉頗,其實不然。藺相如是為了趙國國家利益,認為將相不和會給秦國可乘之機。廉頗知道真相之後,主動負荊請罪,從此兩人成為生死之交,共同保衛趙國。藺相如的友善,不是懦弱,而是為了國家利益,團結同僚。

由以上三個故事我們知道:友善,是社會的潤滑劑,能夠讓別人如沐春風,能夠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睦,能夠減少很多摩擦和不必要的麻煩,有助於社會團結,有助於社會進步。因此,我們都需要繼承中華民族與人為善的優良傳統,對家人、鄰居、同事友善,做到和睦相處,團結共事,一起為了家庭、社會和國家更好的未來而努力。

⑼ 有關敬業誠信友善的歷史人物

敬業:鐵人王進喜、醫生李素芝
誠信:曾子殺豬、韓信報漂母
友善:雷鋒

⑽ 古今中外關於友善的事例

1、文臣藺相如出使秦國,使得完璧歸趙。在澠池會上,他又機智勇敢的使趙王免受秦王的羞辱。於是趙王提拔藺相如為右上卿,官位在武將廉頗之上。老將

廉頗自認軍功了得,總是不服氣,揚言如果見到藺相如一定要給他難堪。藺相如於是就稱病不上朝,以免見到廉頗。外人都以為藺相如是害怕廉頗,其實不然。

藺相如是為了趙國國家利益,認為將相不和會給秦國可乘之機。廉頗知道真相之後,主動負荊請罪,從此兩人成為生死之交,共同保衛趙國。藺相如的友善,不是懦弱,而是為了國家利益,團結同僚。

2、明朝禮部尚書楊翥居住在京城,平日騎驢上朝或外出。他對驢子很喜歡,每天上朝回家,親自為驢子喂料並經常照看。楊翥的鄰居是一位老頭,快六十歲的時候生了個兒子,老來得子夫妻自然非常高興。但這個孩子一聽到楊翥的驢子叫就哭個不停,搞得全家人都不得安寧。

可楊翥是朝廷大官,這家人也不敢向楊翥說這個事。眼看那孩子一聽到驢子叫就哭,飲食也明顯減少,父母最後還是把這件事和楊翥說了。楊翥聽後二話沒說,隨即就把自己的驢子賣了,從此外出或上朝都靠步行。

3、舜的母親去世以後,他的父親又娶了一個妻子。舜的父親、繼母、繼母生的弟弟,三人都不喜歡舜,時不時的挑刺、找茬,總想置他於死地。

可是,每一次,舜都先是躲起來,然後再出現,然後對待家人更加友善、謙恭、有禮。面對家人的百般刁難,舜可以如此大度,不計小怨,更沒有得理不饒人,化干戈為玉帛。

正是因為他的友善,加上才能,才讓堯下定決心讓他做自己的接班人。

4、文臣藺相如出使秦國,使得完璧歸趙。在澠池會上,他又機智勇敢的使趙王免受秦王的羞辱。於是趙王提拔藺相如為右上卿,官位在武將廉頗之上。老將廉頗自認軍功了得,總是不服氣,揚言如果見到藺相如一定要給他難堪。

藺相如於是就稱病不上朝,以免見到廉頗。外人都以為藺相如是害怕廉頗,其實不然。藺相如是為了趙國國家利益,認為將相不和會給秦國可乘之機。廉頗知道真相之後,主動負荊請罪,從此兩人成為生死之交,共同保衛趙國。藺相如的友善,不是懦弱,而是為了國家利益,團結同僚。

5、元代時德州齊河人訾汝道,平日樂善好施,以善行聞名鄉里。同鄉劉顯等人貧困無法維生,訾汝道一一分給他們一些田地,讓他們收地租維持生活,直到他們終老把田地收回去。

有一年瘟疫流行,當時人們傳說吃一種能使人發汗的瓜病就好了,訾汝道買了很多瓜,帶上糧食,不顧被傳染的危險,一戶戶親自送去,救治了很多人。

他曾經在春天把麥子、高粱借給人,等到豐收年景再收回,不收利息;如遇到歉收之年,借債人無糧償還,訾汝道就把借券焚燒了,不要他們歸還。他對家人說:「積累糧食本來就是為了防備飢荒,所以如果遇到災荒年景,一定要幫助貧窮的鄉親。」

閱讀全文

與有關友善的歷史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