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關於黃河和長江的歷史事件

關於黃河和長江的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1-03-03 21:32:38

㈠ 關於長江黃河的故事

遠古時,在須彌山外的青澗洞里,住著青黃二條孿生龍,它們嫉惡如仇,常常與那作惡人間的東海之濱的「魍魎」作戰。
有一年,人間大旱,山神土地紛紛告急天界,如來佛知道兩條龍深諳人間世道,便差青黃二龍來到人間。
不久,青黃二龍便查知,原來是「魍魎」二妖又在人間作怪,它讓魔子魔孫分散到人間,到處放火。又用魔力讓每個人心裡藏一種「癘火」,互相作惡,攪亂人間清涼世界,於是很多人都崇拜它跟隨它。
青黃二龍決心替人類除去惡魔,重整人間正道。他們化裝成二個出家人,以治病療邪為名祛除人的惡念心疾。
相傳「魍魎」二妖毒害人們,使人們患了一種怪病,只有做一些損人利己的事才能暫時緩解病痛帶來的痛苦。天界的青黃二龍看到人間的疾苦,便化裝成和尚來到人間為人們送去硃砂、珍珠、海藻配置的葯,經過調治,很多人恢復了良心,解除了痛苦。一傳十,十傳百,人們奔走相告,三個月後,成千上萬的病人痊癒,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人們也紛紛傳說來了二位活神仙。
「魍魎」聽說有人破了它們的法術,於是便派手下兩員干將,鱷魚精和蛤蟆精來探聽虛實。那蛤蟆精一肚子壞水,詭計多端,它和頭腦簡單而又兇悍的鱷魚精扮成二個病人,來到和尚居住的地方。蛤蟆精看到,坐在樹陰下的兩位和尚,頭上放出青黃兩道光,知道對方神通廣大,於是心生一計,它告訴鱷魚精這是倆個小毛神,不必放在心上,讓鱷魚精坐那歇息,它一個人便可以把倆個小毛神抓回去。鱷魚精一聽大怒,功勞不能讓蛤蟆精一個人揀了。於是現了原形,張開鍘刀般的大嘴直撲兩個和尚。
兩位和尚早知是兩個妖精來了,不動聲色,見鱷魚精忽現原形直撲過來,其中一位對准鱷魚精打出一個彈子大小的龍珠,一下便把它打翻在地。鱷魚精見勢不妙翻身要逃,另一個和尚手一翻,便把它抓個腦漿崩裂。蛤蟆精卻趁此機逃回,告訴「魍魎」是青黃二龍在拯救人們。
「魍魎」大怒,親自帶五萬妖兵前來挑戰,青黃二龍吩囑所有醫好的人們,隱藏起來千萬不要出來,於是駕雲布陣,在空中迎戰「魍魎」。青黃二龍各施法力,與妖兵大戰了七天七夜。「魍魎」二魔眼見自己的妖兵越來越少,不甘失敗,於是商量了一個歹毒的主意,「魍魎」二魔各施妖法將自己的妖兵分南北排成兩條長蛇似的火龍陣,緩緩向中間擠來,所到之處,萬物化為焦土,它們妄圖把青黃二龍和人們燒為灰燼。
青黃二龍已經和妖兵苦戰幾天幾夜,身疲力竭,當他們看到「魍魎」二魔的險惡用心時, 不顧安危,化成青黃兩條冰涼的大河,分別迎著兩條火龍而去。當它們與「火龍」接觸時,水火相遇,激起巨大的旋渦,將妖兵紛紛捲入河中。三天三夜後,兩條「大龍」用他們巨大的身軀漸漸地把「火龍」壓在身體下。消滅了惡魔,兩條大龍也耗盡了元氣,漸漸嵌入地下,形成了現在的長江與黃河。
直到今天,長江和黃河兩岸的炎黃子孫,仍靠江河的養育,生生不息地繁衍著。

㈡ 關於黃河的歷史事件

大禹治水(鯀禹治水)是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傳說。他是黃帝的後代,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泛濫,鯀、禹父子二人受命於堯、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負責治水。

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斗爭,最終獲得了勝利。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變了"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體現出他具有帶領人民戰勝困難的聰明才智;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個人利益於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於完成了治水的大業。

最早有關黃河源的記載是戰國時代的《尚書·禹貢》,有「導河積石,至於龍門」之說。所指「積石」,在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附近,距河源尚有相當的距離。

唐太宗貞觀九年(公元635年),侯君集與李道宗奉命征擊吐谷渾,兵次星宿川(即星宿海)達柏海(即扎陵湖)望積石山,觀覽河源。唐穆宗長慶元年(公元821年)劉元鼎奉使入蕃,途經河源區,得知河源出紫山(即今巴顏喀拉山)。

正式派員勘察河源,是在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年),世祖命榮祿公都實為招討使,佩金虎符,往求河源,歷時4個月,查明兩大湖的位置(元史稱「二巨澤」,合稱「阿剌腦兒」),並上溯到星宿海,之後繪出黃河源地區最早的地圖。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命拉錫、舒蘭探河源。探源後他們繪有《星宿河源圖》,並撰有《河源記》,指出「源出三支河」東流入扎陵湖,均可當作黃河源。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遣喇嘛楚爾沁藏布、蘭木占巴等前往河源測圖。

乾隆年間齊召南撰寫的《水道提綱》中指出:黃河上源三條河(黃河源頭北源為扎曲,中源為約約古宗列曲(即瑪曲),南源為卡日曲),中間一條叫阿爾坦河(即瑪曲)是黃河的「本源」。

1952年黃委會組織黃河河源查勘隊,進行黃河河源及從通天河調水入黃可能性的查勘測量,歷時4個月,確認歷史上所指的瑪曲是黃河正源。

1978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和青海省軍區邀請有關單位組成考察組,進行實地考察,提出卡日曲作為河源的建議(稱多縣文章載:南源為卡日曲,卡日曲源於各式冬雅和那扎仁,當為正源,理由有三:一源遠流長,二水色與瑪曲同,三水量較大。

根據十萬分之一航測地圖測量,卡日曲比約古列宗曲長25千米。卡日曲流域面積為3126平方千米,約古宗列曲流域面積為2372平方千米。在卡日曲的和古宗列曲匯合處附近,測得卡日曲流量為6.3立方米/秒,測得約古宗列曲流量為2.5立方米/秒。據此1978年的黃河源頭考察認定卡日曲為黃河正源。

1985年黃委會根據歷史傳統和各家意見確認瑪曲為黃河正源,並在約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瑪曲曲果,東經95°59′24″,北緯35°01′18″處,樹立了河源標志。

2008年三江源頭科學考察隊考察後認為,由於卡日曲比約古宗列曲長36.54公里,流量比約古宗列曲多兩倍,按照國際上河流正源確定的三個標准,即「河源唯長、流量唯大、與主流方向一致」的標准,同時考慮流域面積、河流發育期、歷史習慣,考察隊建議在科考成果通過評審後,經過法定程序審核批准,將黃河源頭定位於卡日曲。

(2)關於黃河和長江的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黃河,中國北部大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長河,中國第二長河。

黃河北源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支脈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發源於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黃河中上游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為主。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下游的改道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每年都會生產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長年留在黃河下游,形成沖積平原,有利於種植。

㈢ 關於長江的歷史故事

《「龍的傳人」探源》一文,是作者通過研究長江古文化,探索中華民族起源所取得的成果之一。中華民族的子孫,都自認是「龍的傳人」,依據是什麼?至今學術界說法不一。本文對中華民族起源於東部古長江流域進行了大膽的探索,打破了一些陳舊的說法,另闢蹊徑,獨樹一幟。主要內容有:(1)一個尚待揭開的「千古之謎」;(2)從江漢平原到黃土高原的大遷徙;(3)民族大聯合與「北雁南飛」。此文由湖北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社會科學動態》首先發表,並被選入《中國專家論文集》。研究長江古文化,探索中華民族的起源,對研究世界人類學具有重大的意義。
華夏民族的先民,一般是崇拜龍的圖騰。他們將龍的形象畫在氏族的旗幟上,作為氏族的族徵,成為原始社會最早的一種宗族習俗信仰,從而形成一種穩定氏族人群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所以華夏民族的後裔,都自認為是「龍的傳人」。但是,「龍的傳人」起源在哪裡?至今仍是個「千古之謎」。本文試圖就這個問題談一點粗淺的認識,以便就教於有關專家和學者。
一、一個尚待揭開的「千古之謎」。
「龍的傳人」起源在哪裡?大致有三種說法:一是黃河流域的黃土高原;二是長江流域的雲貴高原;三是雙源說,即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同時都是「龍的傳人」發源地。筆者認為:「龍的傳人」可能起源於長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區。
聞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中說:「龍的基調是蛇。」他進一步指出:龍的形象構成,最初可能是有個以蛇為圖騰的氏族大部落,逐步兼並了許多以其它動物為圖騰的小部落,融化了其它圖騰的某些因素之後,於是便添上了獸類的腳,魚的鱗和須、馬的頭和鬃、鹿的角、狗的爪、鳥的翼,化合成為龍。據筆者收集到的資料表明,「龍的傳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還經歷了一場人類大遷徙的過程。原來生活在江漢平原的古人類,由於長江三峽被打開,洪水泛濫,致使他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被迫向高地山區轉移。在遷徙的過程中,他們先是與蛇類為伍,後來又與山裡的野獸打交道。從此他們的心目中,除了蛇的形象以外,又增加一些獸類形象的特徵,把這些特徵加在蛇的身上,終於化合成了龍的形象。雖然客觀世界沒有龍的實體,但作為原始人的主觀意識確信無疑。從蛇的形象變異和深化,說明華夏民族崇拜龍的圖騰,是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人們對單純蛇的形象不斷美化和完善,說明了龍的圖騰是集體創作共同智慧的結晶。
早在二億年前的三迭紀末,地球上的古中華大地的地形是東高西低,地面上的所有水系一律遵循東水西流的法則,奔向西部地區一片水域非常遼闊的大海,這個大海屬於古地中海的范圍,從現今的三峽地區一直延伸到西藏、青海、雲南、貴州、四川等廣大地區,湖北秭歸是當時的一個濱海湖區。那時的地球處於青春發育期,它不甘心洪荒的寂寞,於是爆發了一次強烈的造山運動,即地質學家稱為的「印支運動「。海底的岩石托起蒼茫的海水向上拱出海面,迫使古地中海向西後退,作為中華民族的棲息地,就以此不同凡響的恢宏氣勢誕生了。
三峽地區的隆起,大約是在7000萬年前的燕山運動中,沿著當年海底岩石褶皺,形成的巫山十二峰,山頂上至今還遺留有海底古生物的化石,它向人們描寫了一幅幅三峽地區橫空出世的壯舉。此後,古老的秭歸湖消失了,古中華大地的地貌隨即改觀,三峽以西的巴蜀湖、西昌湖、滇池等幾大水域,被一個水系串連起來,從東往西形成西部古長江的皺形;三峽以東的當陽湖、鄂相湖、鄱陽湖及其眾多湖泊串連起來,形成了從西往東的古長江雛形。
大約在三、四千萬年前,地球上又經歷了一次喜瑪拉雅造山運動,西部的古長江借著這個良機迅速向上升起,從此出現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及三峽峽谷,使古中華大地呈現出西高東低,眾水東流的格局。正如神話傳說中的共工氏怒觸不周山,致使「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西部的古長江調頭東進,經過長年累月的大水沖刷,終於沖破了700里三峽的阻攔,東西貫通一氣,形成了一條嶄新的萬里長江。地球的不斷運動和變化,不僅塑造了一個美麗壯闊的長江流域自然風貌,而且造就了一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偉大的中華民族,他們就是「龍的傳人」的祖先。
長江流域的地質地貌變更的年代,正是古生物從水中向陸地進化的大好時期,也是古人類誕生的嬰兒時期。女媧造人的故事,是長江流域最早的神話傳說。屈原在《天問》中提出:「女媧有體,孰制匠之?」意思是:人類的身體是女媧創造的,那麼女媧自己的身體又是誰創造的呢?傳說女媧是人首蛇身,與她結為夫妻的「蜜棲」或稱「伏羲」也是人首蛇身。這些遠古神話,說明古人類與蛇類結有不解之緣。
據考古發現證明,在長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區,早已有遠古人類的足跡。眾多的古人類化石中,有距今約5萬年以前的「漢陽人」、50萬年以前的「長陽人」、201——204萬年的「巫山人」,比早期發現距今170萬年的「元謀人」還早40萬年。世界公認的拉瑪古猿距今約1400萬年,已能直立行走,會使用天然棍棒和石塊獵取食物。這種古猿不僅在長江流域上游有所發現,而且在位於長江流域下游的江蘇省溧陽縣黃地區發現了距今約4500萬年的古猿化石,這是近幾年內的考古新發現。據專家考證,這種猿人身高只有10多公分,說明人類進化還處於嬰兒時期,是迄今為止發現最古老的人類化石的深入研究,筆者相信「龍的傳人」發源地這個「千古之謎」一定會揭曉。
「龍的傳人」探源 來自: 書簽論文網www.shu1000.com 二、從江漢平原到黃土高原的大遷徙
長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區,古代有個廣袤無垠的兩湖平原,面積約5萬平方公里,海拔50米左右,原系古雲夢澤,由長江及其支流沖積而成,故亦稱「雲夢平原」。
千里沃野的江漢平原,是古雲夢澤的一個組成部分,這里的水網縱橫,湖泊密布,氣候溫暖、雨量充沛、林木茂盛,雜草叢生,適宜各種古生物繁衍和棲息。這兒是遠古人類得天獨厚的搖藍,同時還有一個龐大的蛇類王國。古人類在此與蛇類為伍,和平相處。在這種自然生態環境里,古人類既有自己的朋友,也有天敵。主要是屬於兩棲動物的鱷魚,經常出沒在水中和陸地上襲擊古人類,威脅到古人類的安全和生存。
筆者的幼年時期,經常聽到老一輩人講述《尺人兔馬》的故事。這個故事敘述的是在遠古時期,有一大群古人類生活在江漢平原,他們的身高才只一尺(約30公分)左右,始祖馬只有兔子那麼大。此時的古人類比尚處嬰兒時期的「中華曙猿」已有進化,身高長了一倍多,但尚處在人類童年時期。傳說,這群古人類與普通猿猴不同,能直立行走,會使用天然的樹棍和石塊,以吃樹上的野果為主,還在樹上結巢居住,有時也成群結隊地走下樹來,到湖水中去打魚摸蝦。當遇到鱷魚侵襲時,古人類尚無自衛能力,湊巧遇到這種情況,隱藏在湖邊水草中的大蟒蛇主動沖出來趕跑鱷魚,營救古人類,於是在古人類的心目中對大蟒蛇十分崇拜,視它為保護神。此時的古人類還不會製造工具,也沒有自己的語言,他們的思維方式只能是直觀的,遺傳到後代,成為一種古老的習俗,到了原始氏族社會,就成了氏族崇拜的圖騰。至今在鄂西山區,還有家族信奉「鷹公公,蛇婆婆」。
隨著古長江的地理地貌的變化,古地中海西退直至消失,西部的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崛起,眾水東流切開了三峽峽谷,洪水湧向東南的水鄉澤國,滔天的洪水淹沒了兩湖平原,致使生活在江漢平原一帶的古人類,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被迫紛紛轉移到高地山區,從此「龍的傳人」發展史上出現了一場大遷徙。
古人類從平原向高原轉移的第一站,首先是鄰近江漢平原的大巴山脈的神農架林區。
大巴山位於川、鄂、陝三省邊境,長250公里,寬40——70公里,海拔2000——2500公尺,大致呈西北——東南走向,正好橫亘在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之間,山體龐大,山勢巍峨,地面崎嶇,交通不便,自古就以「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而著稱。
從江漢平原轉移出來的古人類,在大巴山脈的神農架林區里生活了一段時期。這里仍處在長江流域的中、上游結合部,地勢較高,不耽心洪水威脅,但山高林密,氣候寒冷,空氣稀薄。隨著自然生態環境的改變,古人類的生活習慣也隨之而變更。原來平原地區氣候溫暖,空氣充足,到了山區氣候嚴寒,空氣稀薄,迫使他們的體型向高處生長,以便吸收更多的空氣這是後來的北方人比南方人的體形較高大的原因之一,原來在平原與蛇類為伍,到了深山老林要與山裡的各類野獸為打交道,客觀環境的變化,也改變了古人類的主觀認識,他們由單純崇拜蛇的形象,改為多種動物形象的崇拜,其中有虎、牛、馬、鹿、豬、鳥等,於是他們把這些動物的特徵加在蛇的身上,化合成了龍的形象,這是一種主觀意識的再創造,是古人類智慧的結晶。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在古人類大遷徒的過程中,曾經了出現過一大群古人類由組合到分散,又由分散到重新組合的過程,在分散時期各個小部落崇拜的物象各不一致,重新組合時又以蛇的形象為主,綜合其它物象的特徵,形成了一個新的圖象,作為共同信仰的物象,這就是原始氏族社會崇拜龍的圖騰。
從江漢平原轉移出來的古人類,為了戰勝自然環境的惡劣條件,從單純以狩獵為生,到初步學會農業生產。但大巴山裡的土地瘠薄,不利於發展農業生產,為此他們又要進行一次大遷徙,這次的目的地是要有利於發展農業生產的高原平坦地帶。本來他們可沿著長江向上游轉移,但西部地區的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自然生態環境更加惡劣,更不利於發展農業生產,只得沿大巴山脈向黃土高原進行遷徙。傳說中的神農氏,在大巴山裡生活期間,已開始進行農業生產,並出現了商品經濟的萌芽。《周易·系辭下》記載:「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後來為了發展農業生產,他們也遷徙到黃河流域去了。重慶市有所大學師到川東作社會調查,發現在深山老林里還有的老百姓家中,供奉畫有蛇的形象祖宗牌位,問他們這是什麼原因?回答說這是從老祖宗口耳相傳下來的一種習俗。還說,他們的老祖宗是從江漢平原遷徙來的,他們後裔的一部分人又沿著大巴山脈向黃土高原遷徙去了。這個古老的習俗,正好說明大巴山脈是這次古人類遷徙的一條天然通道和橋梁。
隨著古長江的地理地貌的變化,古地中海西退直至消失,西部的青藏高原和雲高原崛起,眾水東流切開了三峽峽谷,洪水湧向東南的水鄉澤國,滔天的洪水淹沒了兩湖平原,致使生活在江漢平原一帶的古人類,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被迫紛紛轉移到高地山區,從此「龍的傳人」發展史上出現了一場大遷徙。
三、民族大融合與「北雁南飛」
江漢平原的古人類,通過大巴山脈到黃河流域,在距今約8000年以前,一些以農業生產為主的氏族部落,逐漸在黃河流域兩岸定居下來,以自己的辛勤勞動創造著中華民族的古老歷史和文明,所以說,我們研究「龍的傳人」發源地,並不排除黃河流域也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搖籃。從大量出土的文物資料表明,在距今約1.2萬年至6000年之間,中華民族已經歷了人類由母系氏族社會、父系氏族社會到階級社會三個歷史階段,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長江流域也發現有相應時期的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良渚文化以及河姆渡文化。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其中漢族約占人口總數的94%。所有漢族都自認為是「炎黃子孫」,即「龍的傳人」。
早在新石器晚期,以黃帝(軒轅)為首領的夏民族,沿大巴山脈來到陝西境內,後定居在河北涿鹿,以發展農業生產為主,這個氏族在遷徙過程中兼並了許多小的氏族部落發展壯大起來,成為黃河流域一支較大的氏族部落。由於他們的祖先是從江漢平原遷徙來的,從祖輩那兒遺留下來的許多習俗得到傳承,崇拜龍的圖騰就是其中之一。雖然龍的圖騰是由蛇演化而來的,顯然在他們的心目中,對蛇的圖騰已經淡化,加之黃土高原地帶比較乾旱,對發展農業生產不利,於是人們希望天上有個神靈能夠呼風喚雨,使田地的禾苗生長茁壯,這個神靈的形象就是「龍」。雖然自然界並不存在龍的實體,但從老祖宗遺留下來的習俗,已在人們的心目中根深蒂固,所以夏民族一直以龍的形象作為氏族崇拜的圖騰,並流傳到後世。
與夏民族同時到達黃河流域的氏族,還有以炎帝(神農)為首領的殷民族和以蚩尤為首領的九黎族。傳說,神農氏在大巴山裡就能嘗百草、播五穀、明醫理、治病人,至今在湖北神農架林區還有他的許多遺跡。他作為殷民族的首領,遷徙至黃河流域,定居在山東一帶,以鳳凰作為氏族崇拜的圖騰。其實自然界也沒有鳳凰這個實體,它也是以某種鳥類為主的多種物象的復合體。後來殷民族與生活在山東、河南、安徽一帶的九黎族,因爭奪黃河流域的一片肥活的土地發生戰爭,此時炎帝已衰老不能征伐,只得向黃帝求援,於是黃、炎兩族聯合起來,大戰於涿鹿之野,終於打敗了九黎族,擒殺了蚩尤。經過這場戰爭,統一了中原地區,各氏族部落都推舉黃帝代替衰老的炎帝,形成了以黃帝為主的民族大融合。在融合過程中許多氏族放棄了自己崇拜的圖騰,一致以龍的圖騰作為各氏族的旗幟,成為「龍的傳人」,亦稱「炎黃子孫」。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地區的各諸候國都自稱「諸華」,或「諸夏」,合稱「華夏」。但「中國」這個名稱,早在商、周時期就出現,因為商、周的王都建在東、西、南、北之中,所以各諸候國稱它為「中國」。在我國的歷史上,由於戰爭還引起過多次民族大融合,才使漢族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實際上漢族也是多民族的融合體。
「龍的傳人」探源 來自: 書簽論文網www.shu1000.com 另有一種情況,在黃河流域實現民族大融合時,有的氏族部落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與發展,離開了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轉移,我們稱為「北雁南飛」,這也是一種人類「回歸」的現象。首先是在戰爭中被打敗的九黎族,一部分人留在黃河流域被融合,另一部分人遷徙到長江以南與三苗族融合,所以至今苗族還認為蚩尤是他們的祖先。其次是楚、巴兩族南下長江流域。
楚族原屬夏民族,傳說他們的祖先顓頊是「五帝」之一。顓頊的父親是昌意,昌意的父親是黃帝。古時候,火對於人類生存十分重要,楚族的首領曾任火官,成縛顯著,被封為祝融氏。後來在共工氏作亂時,祝融奉命前去平叛,因鎮壓不徹底,結果被殺。在長期的部族戰爭中,楚族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只得從夏民族分離出來,先是沿黃河遷至陝西漢中一帶定居,在此深受殷民族的影響,將崇拜龍的圖騰改為崇拜鳳的圖騰。在周滅殷以後,楚族又沿漢水南下,到達荊山一帶,他們在此開山墾地,「篳路藍蔞,以啟山林」,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國力富強,疆土開拓,勢力范圍迅速擴大到長江流域中、下游地區,他們不僅帶來了黃河流域的先進生產技術,而且帶來了先進思想和文化,在統一了長江流域兩岸的各個諸候小國後,建立了強大的楚國,成為我國南方的霸主。
與楚族同時到達長江流域的還有巴族,相傳巴族也是黃帝的後裔。他們的著名首領是廩君。他率領巴、樊、瞕、相、鄭等氏族部落,從陝西到達湖北長陽,又沿清江向上游遷徙,定居夷城(今湖北恩施市)。傳說廩君死後化為一隻白虎,所以巴族後裔以虎的形象作為崇拜的圖騰。巴族主要活動在川東、鄂西、湘西、陝西漢中一帶,並建立了巴國。
楚、巴兩族的回歸,對長江流域的民族大融合,起了巨大的作用。同時,楚、巴兩族為爭奪勢力范圍,進行了長期的戰爭。後來巴國被秦所滅,楚族統一了長江流域的廣大地區,他們在龍文化、鳳文化、虎文化的基礎上,創造了更加輝燦爛的楚文化。
「龍的傳人」發展史,也是中華民族的發展史。過去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對中華民族的發展史缺乏深入研究,特別是司馬遷的《史記》對後世的影響很大,似乎全部中華民族的歷史早有定論,不必深究,所以對長江流域的古文化研究很少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今後我們應該有領導地加強這個方面的研究工作,重新譜寫中華民族的歷史,為世界人類的文明史作出新的貢獻

㈣ 有關長江的歷史故事和神話故事

有關長江的歷史故事,民間傳說或神話故事有:

《赤壁之戰》《渡江戰役》《花椒的傳說》《大禹治水》《投鞭斷流》

1、《赤壁之戰》

公元208年秋天,曹操在統一了北方之後親自率號稱八十萬人的水軍沿江南下,企圖消滅劉備及孫權,統一中國。孫權與劉備結成聯盟,共同抗擊曹軍,兩軍在位於長江中游的赤壁相遇。吳蜀聯軍根據曹操士兵都是北方人,不習水戰以及他們的戰船相連行動不便等不利因素,巧設詐降火攻之計,大破曹軍。

曹操軍隊死傷無數,損失慘重,倉皇敗走華容道,逃回北方。此後曹操失去了統一天下的實力,劉備趁機奪取了益州、荊州,與魏、吳兩國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4)關於黃河和長江的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長江發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幹流流經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於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6397km,比黃河(5464km)長900餘公里,在世界大河長度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居世界第三位。

在世界大河水流量中,長江也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亞馬遜河和剛果河。但尼羅河流域跨非洲9國,亞馬遜河流域跨南美洲7國,剛果河流域跨非洲7國,長江則為中國所獨有。

㈤ 有關黃河的歷史事件

其實總的來說,花園口事件真的對拖延日本軍隊侵略中國做了貢獻.
這點在歷史上主流是好的.

㈥ 黃河和長江至今多少年的歷史


黃河,中國北部大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
黃河是世界第內六大長河容,中國第二大長河。

黃河,起源於地球第一塊大陸的青藏高原的青海巴顏喀拉山脈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與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呈「幾」字形走勢,也是地球上最早形成的第一條大河。

黃河,又稱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距今已有30億年以上的歷史。
黃河養育了地球上第一個人類——黃土高原人,開創人類的衍生與繁育,演化了最初始的人類文化與文明。

黃河,成功搬運了上游黃土高原海量的黃土,填平並沖積出了華中、魯北與華北的大量黃土平原,極大影響和地擴展了第一人類的農業耕種面積,形成了養育中華人口的基礎地域。


長江,發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是繼青藏大陸後出現的南方大陸、印度次大陸後形成的第三條內陸較大的河道。

長江,全程形成於2億年以前,全長4504公里,是中國最長的第一大河,沿途灌溉、匯集了兩岸的土地與水系,並形成了長江不同階段的流域人文特色,形成了最發達的長江經濟。

㈦ 關於長江或黃河的故事或傳說

1.鯉魚跳龍門的傳說

龍門位於壺口瀑布南面約65公里處,在晉陝峽谷的最南端。龍門之南,就是開闊平坦的關中平原。黃河之水從狹窄的龍門口突然進入寬闊的河床之中,河性發生很大變化。龍門的形成,是其東面的龍門山和西面的梁山各伸出山脊,相互靠攏,形成一個只有100米寬的狹窄的口門,好像巨鉗,束縛著河水,形成湍急的水流。每當洪水季節,由於峽口中的水位壅高,而出了峽谷後,河谷突然變寬,水位則驟然下降,於是在龍門形成明顯的水位差,故有「龍門三跌水」之說。沿襲相傳的「鯉魚跳龍門」的故事,就是指跳躍此處的跌水。該故事說的是小鯉魚不畏險阻,紛紛跳躍這道通向成龍道路上的門關,能躍過去者,便能成龍。只有那些百折不撓的小鯉魚,最終才能成龍。這個故事千百年來也激勵著炎黃子孫頑強拼搏,奮斗不息。古代人們對龍門峽這種自然奇觀的形成,感到不可思議,便想像為大禹所鑿開的一條峽口,因而龍門又被稱為「禹門口」。

2.大禹治水的故事

傳說在帝堯時期,黃河流域經常發生洪水。為了制止洪水泛濫,保護農業生產,堯帝曾召集部落首領會議,徵求治水能手來平息水害。鯀被推薦來負責這項工作。鯀接受任務後,採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簡單的堤埂把居住區圍護起來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後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繼位以後,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禹總結父親的治水經驗,改鯀「圍堵障」為「疏順導滯」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趨勢,順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窪地或湖泊,然後合通四海,從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從高地遷回平川居住和從事農業生產。後來禹因此而成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並被人們稱為「神禹」而傳頌與後世。

在大禹治水的過程中,留下了許多感人的事跡。相傳他藉助自己發明的原始測量工具——准繩和規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開龍門和伊撅,鑿通積石山和青銅峽,使河水暢通無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連自己剛出生的孩子都沒工夫去愛撫,不畏艱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勞動中被磨光了。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黃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千年前,中國黃河、長江流域一帶住著許多氏族和部落。其中黃帝是黃河流域最有名的一個部落首領。另一個有名的部落首領叫炎帝。黃帝和炎帝是兄弟。在長江流域有一個九黎族,他們的首領名叫蚩尤,十分強悍。

蚩尤有八十一個兄弟,他們個個獸身人面,銅頭鐵臂猛無比。他們擅長製造刀、弓弩等各種各樣的兵器。蚩尤常常帶領他強大的部落,侵略騷擾別的部落。

有一次,蚩尤侵佔了炎帝的地方,炎帝起兵抵抗,但他不是蚩尤的對手,被蚩尤殺得一敗塗地。炎帝沒辦法,逃到黃帝所在的地方涿鹿請求幫助。黃帝早就想除去這個部落的禍害,於是聯合各部落首領,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展開一場大決戰,這就是著名的「涿鹿大戰」。

戰爭之初,蚩尤憑借著良好的武器和勇猛的士兵,連連取勝。後來,黃帝請來龍和其它奇怪的猛獸助戰。蚩尤的兵士雖然兇猛,但是遇到黃帝的軍隊,加上這一群猛獸,也抵擋不住,紛紛敗逃。

黃帝帶領兵士乘勝追殺,忽然天昏地黑,濃霧迷漫,狂風大作,雷電交加,天上下起暴雨,黃帝的兵士無法繼續追趕。原來蚩尤請來了「風神」和「雨神」來助戰。黃帝也不甘示弱,請來天上的「旱神」幫忙,驅散了風雨。一剎那之間,風止雨停,晴空萬里。

蚩尤又用妖術製造了一場大霧,使黃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黃帝利用天上北斗星永遠指向北方的現象,造了一輛「指南車」,指引兵士沖出迷霧。

經過許多次激烈的戰斗,黃帝先後殺死了蚩尤的八十一個兄弟,並最終活捉了蚩尤。黃帝命令給蚩尤帶上枷鎖,然後處死他。因為害怕蚩尤死後作怪,將他的頭和身子分別葬在相距遙遠的兩個地方。蚩尤戴過的枷鎖被扔在荒山上,化成了一片楓林,每一片血紅的楓葉,都是蚩尤的斑斑血跡。

蚩尤死後,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讓人畏懼,黃帝把他的形象畫在軍旗上,用來鼓勵自己的軍隊勇敢作戰,也用來恐嚇敢於和他作對的部落。後來,黃帝受到了許多部落的支持,漸漸成為所有部落的首領。

黃帝多才多藝,有許多發明創造,像造宮殿、造車、造船、製作五色衣裳等等。黃帝的妻子嫘祖,也是一位發明家。本來,蠶只有野生的,人們還不知道蠶的用處,是嫘祖教人們養蠶、繅絲、織帛,從此,中國開始有了絲綢文明。黃帝發明了亭子後,她還發明了雨天能移動的亭子——雨傘。

中國古代的傳說都十分推崇黃帝,後代的人都認為黃帝是華夏族的始祖,自己是黃帝的子孫。因為炎帝族和黃帝族原來是近親,後來又融合在一起,所以中國人也常常把自己稱為炎黃子孫。為了紀念這位傳說中的共同祖先,中國人還在黃河邊上的陝西省黃陵縣北面的橋山上建造了一座「黃帝陵」。每年春天,世界各地的華人代表都聚集到這里,共同朝拜這位中華民族的始祖。

㈧ 長江、黃河的悠久歷史

長江可供開發的水能總量達二億千瓦,是中國水能最富集的河流。長江幹流通航里程達二千八百多公里,素有「黃金水道」之稱。
長江在重慶奉節以下至湖北宜昌為雄偉險峻的三峽江段(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就位於西陵峽中段的三斗坪。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世界大河之一,幹流全長六千三百多公里,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側(北緯33°28′,東經91°08′)。幹流流經青、藏、 川、滇、 鄂、湘、贛、皖、蘇、滬10省、市、自治區,注入東海。全長約6300公里(若以當曲為源頭,長江全長應為6403公里),居世界第3位。流域介於北緯24°30′~35°45′,東經90°33′~112°25′,面積180餘萬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約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5。年均入海水量達1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3位。古時簡稱江,六朝以後才有大江和長江之稱。
幹流概況 長江幹流各段名稱不一:源頭至當曲口(藏語稱河為「曲」)稱沱沱河,為長江正源,長358公里;當曲口至青海省玉樹縣境的巴塘河口,稱通天河,長813公里;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賓岷江口,稱金沙江,長2308公里;宜賓岷江口至長江入海口,約2800餘公里,通稱長江,其中宜賓至湖北省宜昌間稱「川江」(奉節至宜昌間的三峽河段又有「峽江」之稱),湖北省枝城至湖南省城陵磯間稱荊江,江蘇省揚州、鎮江以下又稱揚子江。 流域內高原、山地佔65.6%;丘陵佔24%;平原、低地佔10.4%。
長江支流流域面積超過1萬平方公里的有48條;5萬平方公里以上的有雅礱江、岷江及其支流大渡河、嘉陵江、烏江、沅江、湘江、漢江和贛江等9條。其中雅礱江、岷江、嘉陵江和漢江超過10萬平方公里,以嘉陵江流域面積最大,約16萬平方公里。
中國大部分的淡水湖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地區,面積較大的有鄱陽湖、洞庭湖、太湖和巢湖。
■長江中下游平原
中國長江三峽以東的中下游沿岸帶狀平原。北界淮陽丘陵和黃淮平原,南界江南丘陵及浙閩丘陵。由長江及其支流沖積而成。面積約20多萬平方千米。地勢低平,海拔大多50米左右。中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漢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稱兩湖平原)、江西鄱陽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長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皖中平原)以及江蘇、浙江、上海間的長江三角洲。氣候大部分屬北亞熱帶,小部分屬中亞熱帶北緣。年均溫14~18℃,最冷月均溫0~5.5℃,絕對最低氣溫-10~-20℃,最熱月均溫27~28℃,無霜期210~270天。農業一年二熟或三熟,年降水量1000~1400毫米,集中於春、夏兩季。地帶性土壤僅見於低丘緩岡,主要是黃棕壤或黃褐土。南緣為紅壤,平原大部為水稻土。農業發達,土地墾殖指數高(上海62.1%,江蘇45.6%),是重要的糧、棉、油生產基地。盛產稻米、小麥、棉花、油菜、桑蠶、薴麻、黃麻等。河汊縱橫交錯,湖盪星羅棋布,湖泊面積2萬平方千米,相當於平原面積10%。兩湖平原上,較大的湖泊有1300多個,包括小湖泊,共計1萬多個,面積1.2萬多平方千米,占兩湖平原面積的20%以上,是中國湖泊最多的地方。有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等大淡水湖,與長江相通,具有調節水量,削減洪峰的天然水庫作用,產魚、蝦、蟹、蓮、菱、葦,還有中華鱘、揚子鱷、白鱀豚等世界珍品,水產在中國占重要地位,素稱魚米之鄉。是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有上海市、南京市、武漢市、南昌市、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南通市、蕪湖市、長沙市等城市。主要工業有鋼鐵、機械、電力、紡織和化學等,是重要的工業基地。平原居中國南北和東西交通網的樞紐地帶,水陸交通都很發達。長江貫穿中部,成為一條東西向的水運大動脈,加上其無數支流,構成一龐大水道網。
■長江三角洲
中國長江和錢塘江在入海處沖積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蘇省和上海市東南部、浙江省東北部。是長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面積約5萬平方千米。三角洲頂點在鎮江市、揚州市一線,北至小洋口。南臨杭州灣。海拔多在10米以下,間有低丘(如惠山、天平山、虞山、狼山等)散布,海拔200~300米。長江年均輸沙量4~9億噸,一般年份有28%的泥沙在長江中沉積,個別年份高達78%,三角洲不斷向海延伸。長江以南常州市、常熟市、太倉市、金山縣一帶的古沙嘴海拔多為4~6米;長江以北揚州市、泰州市、泰興市、如皋市一帶的古沙嘴海拔7~8米。江南和江北的古沙嘴是冰後期最高海面穩定後逐漸發展起來的,到距今約2000年時北岸沙嘴伸到廖角嘴,南岸沙嘴隨長江主流向東南延伸與錢塘江口沙嘴相連,泥沙繼續堆積,1958~1973年平均每年前移148米。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水道縱橫,湖盪棋布,向有水鄉澤國之稱。土地肥沃,農業產水稻、棉花、小麥、油菜、花生、蠶絲、魚蝦等,是中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在長江下游和滬寧線兩旁有許多重要城鎮,如上海市、蘇州市、常州市、無錫市、鎮江市、揚州市、泰州市、南通市等。其中,上海是中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世界著名的外貿港口,蘇州、無錫等是風景游覽地和新興的工業城市。
長江圖片:http://ke..com/pic/1/11456102519546897_small.jpg

黃河
黃河,中國古代也稱河,發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最後於山東省東營墾利縣注入渤海。幹流河道全長5464千米,僅次於長江,為中國第二長河。黃河還是世界第五長河。
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河口鎮為上游,河長3472千米;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為中游,河長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為下游,河長786千米。(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這里採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黃河橫貫中國東西,流域東西長1900千米,南北寬1100千米,總面積達752443平方千米。
黃河多年平均流量1774.5立方米/秒,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580億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徑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畝均水量324立方米。
黃河中遊河段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輸沙量達39.1億噸(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長度 5464 km 源頭海拔 4800 m 平均流量 1774.5 m³/s
流域面積 752443 km² 源頭 青海省 注入 渤海
流經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作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維系炎黃子孫的血脈.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與民族情感的象徵。
黃河,像一頭脊背穹起,昂首欲躍的雄獅,從青藏高原越過青、甘兩省的崇山峻嶺;橫跨寧夏、內蒙古的河套平原;奔騰於晉、陝之間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龍門」而出,在西嶽華山腳下調頭東去,橫穿華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濱。它流經9個省、區,匯集了40多條主要支流和1000多條溪川,行程5464公里,流域面積達75萬多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河。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而黃河平均年徑流總量僅574億立方米,在中國河流中居第八位。流域內,連同下游豫、魯沿河地區共有2億多畝耕地,1億左右人口。黃河水利資源豐富,流域內地下礦藏眾多,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在這里辛勤勞動,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成為中華民族的搖籃。
關於黃河的源頭歷史上曾有過多種說法。早在公元7世紀上半葉,就有人提出卡日曲是黃河的正源,但沒有被公認。公元1280年元朝的都實和1704年清朝的拉錫,為探求河源曾到達星宿海。因此,星宿海為河源的說法已經流傳多年。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8月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河源考察隊,又把約古宗列曲作為黃河正源。20多年來,雖然以錯就錯,但也有不少人提出疑問。直到1978年夏天,再次組織河源考察隊,伸入河源地區實地查勘,查清在河源地區西部,有3條河流匯入星宿海,它們是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扎曲流程最短,水量又小,只能算作約古宗列曲的一條支流。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相比,卡日曲較約古宗列曲長近30公里,流域面積多700平方公里,水量也大2倍多。因此,確定卡日曲為黃河正源的依據較為充分。卡日曲發源於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各姿各雅山,各姿各雅山海拔4 800米,山腳下幾個泉眼溢出的清水,就是「咆哮萬里觸龍門」的黃河最初水流。
中華民族的搖籃
「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5000年的古國文化,從你這兒發源……」這是人們熟知的歌曲《黃河頌》的歌詞。每當人們唱起這首歌的時候,就會浸沉在對黃河的無限追憶之中。
早在80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黃河流域過著狩獵、採集的生活。在黃河流域內已經發現了2000多處原始村落的遺址,它表明,在新石器時代,祖先們就在這遼闊的土地上定居,從事原始的農業生產。
新石器時代中期,散布在黃河中游黃土高原上的黃帝族,和當時的蚩尤族、炎帝族同為中國遠古時代的3個部族。他們過著遷徙不定的游牧生活。後來炎帝聯合黃帝攻殺了蚩尤。不久,炎帝族和黃帝族的人民逐漸融合,並定居在陝、甘、晉地區,共同開發黃河中下游地區。
3500多年前進入奴隸社會的夏、商、周王朝都是黃帝的後裔。他們自稱「華」或「夏」。華族就是漢族的前身,所以漢族人民都把黃帝奉為始祖,自稱為黃帝(也稱炎黃)的子孫。當時的華族居住在中原地區,人們認為中原居四方之中,故又稱這一帶為「中華」。後來,華族的文化向全國各地傳播,「中華」二字便成了整個中國的名稱。
幾千年來,黃河流域是封建統治的中心,而廣大勞動人民反對壓迫的斗爭也接連不斷。秦末的陳勝、吳廣,兩漢的赤眉、銅馬、黃巾,隋末的瓦崗軍,唐朝的黃巢、王仙芝,明末的李自成、張獻忠等,都在黃河流域這塊土地上演出了一幕幕雄壯的史劇。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陝甘寧地區是中國人民可靠的革命根據地,直至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偉大的黃河,哺育了中華民族;中華民族的兒女,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我們為黃河自豪,為黃河歌唱。
釋名「河」字在秦漢以前基本上是黃河的專稱,而河流稱為「川」或者「水」(但也有例外,如《山海經》曰:「昆侖山,縱廣萬里,高萬一千里,去蒿山五萬里,有青河、白河、赤河、黑河環其墟。」)先秦的文獻中找不到黃河一詞,成書於漢武帝征和年間的《史記》全篇也不見黃河的說法。據學者李鄂榮考證,黃河一詞最早見於東漢班固《漢書·地理志》中「常山郡·元氏縣」的釋文里。黃河的「黃」字用來描述河水的渾濁,這在古書中也早有記載:戰國時期的《左傳·襄公八年》鄭國的子駟引《逸周詩》說「俟河之清,人壽幾何!」;《爾雅·釋水》記有「河出昆侖,色白,所渠並千七百一川,色黃。」
黃河上源的星宿海由扎陵湖、鄂陵湖等數量眾多的水泊和海子組成,在陽光照耀下星宿海的無數湖沼光彩奪目,如同孔雀開屏,十分美麗壯觀,因而當地的藏族居民把這一段黃河稱作「瑪曲」(rma chu),即「孔雀河」的意思。甘肅省「瑪曲」縣即以此河段命名。
水文特徵 源頭 黃河發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脈,但真正源頭所在現在依然存有爭議。歷史上人們對黃河源頭的認識有一個過程。
隋唐以後人們逐漸對黃河河源建立了正確的認識。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滅吐谷渾後置河源郡,即現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區,表明人們已知黃河發源於此。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為平定吐谷渾叛亂,將領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曾率領人馬到達星宿海一帶,《新唐書》載他們「次星宿川,達柏海上,望積石山,覽觀河源。」。唐宋以來,長期將星宿海稱為黃河源頭。
至元代人們開始對對黃河河源進行實地考察。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都實等人勘察黃河河源,對星宿海一帶作了詳細考察。 1315年潘昂霄根據都實的調查寫成《河源志》一書,明確指出黃河發源於星宿海西南百餘里處,該處有「水從地湧出如井,其井百餘」。
清康熙帝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帝命拉錫、舒蘭探黃河河源。他們到達星宿海,發現星宿海上源還有三條河流,但並未追至源頭。拉錫、舒蘭歸京後繪有《河源圖》,舒蘭還寫有《河源記》。康熙帝末年組織全國性的地形測量,康熙帝五十六年(1717年)派喇嘛楚兒沁藏布、蘭木占巴及理藩院主事勝住等人前往河源地區進行測量,此行「逾河源,涉萬里」,回京後將測量結果繪入《皇輿全覽圖》。此次測繪把星宿海以上的河源也勘查和繪制出來。
清乾隆帝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帝命門侍衛阿彌達「恭祭河源」。阿彌達到達星宿海以西300里處,對星宿海上源三條河流進行了實地勘查,認定星宿海西南的阿勒斯坦郭勒河(即今卡日曲)為黃河上源。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西方探險者和地理學家深入青藏高原進行考察活動,他們也曾到達河源地區搜集自然、人文資料,如印度人阿喀,法國人竇脫勒、敖倫,俄國人普爾熱瓦爾斯基、士納可、科茲洛夫,德國人費士勒、台裴爾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黃河源頭進行了多次考察。1952年,由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在項立志、董在華率領下,對黃河河源進行了數月勘查。河源勘查隊認定約古宗列曲為黃河正源,雅合拉達合澤山是它的源頭,鄂陵湖在上,扎陵湖在下。這一結果與前人考察結果不相吻合,在學術界引起爭論,但黃河發源於約古宗列曲的說法廣為流傳。1978年,青海省邀請中央和地方有關科研專業人員,再次對黃河源頭和扎陵、鄂陵兩湖進行實地勘查,確認卡日曲為黃河正源,扎陵湖在上,鄂陵湖在下。1981年—1982年,學者楊聯康徒步考察了黃河全程。他認為黃河最遠源流是始於巴顏喀拉山山脊的拉郎情曲,它長於約古宗列曲30.5千米,長於卡日曲11.9千米。1985年,黃河水利委員會根據歷史傳統和各家意見,確認瑪曲為黃河正源,並在約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瑪曲曲果樹立了黃河源標志。
分界
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黃河水利委員會以河口鎮與桃花峪劃分上、中、下游;傳統的中學教科書以河口鎮與孟津劃分上、中、下游;學者楊聯康經考察後認為以青銅峽、孟津劃分更合適;學者許韶立主張以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嘉應觀作為黃河中下游分界線。本文採取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
上游
在蘭州的「黃河第一橋」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以上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上游。上遊河段全長3472千米,流域面積38.6萬平方千米,流域面積佔全黃河總量的51.3%。上遊河段總落差3496米,平均比降為10‰;河段匯入的較大支流(流域面積1000平方千米以上)43條,徑流量佔全河的54%;上遊河段年來沙量只佔全河年來沙量的8%,水多沙少,是黃河的清水來源。上遊河道受阿尼瑪卿山、西傾山、青海南山的控制而呈S形彎曲。黃河上游根據河道特性的不同,又可分為河源段、峽谷段和沖積平原三部分。
從青海卡日曲至青海貴德龍羊峽以上部分為河源段。河源段從卡日曲始,經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到瑪多,繞過阿尼瑪卿山和西傾山,穿過龍羊峽到達青海貴德。該段河流大部分流經於三四千米的高原上,河流曲折迂迴,兩岸多為湖泊、沼澤、草灘,水質較清,水流穩定,產水量大。河段內有扎陵湖、鄂陵湖,兩湖海拔高程都在4260米以上,蓄水量分別為47億立方米和108億立方米,為中國最大的高原淡水湖。青海瑪多至甘肅瑪曲區間,黃河流經巴顏喀拉山與阿尼瑪卿山之間的古盆地和低山丘陵,大部分河段河谷寬闊,間或有幾段峽谷。甘肅瑪曲至青海貴德龍羊峽區間,黃河流經高山峽谷,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發源於四川岷山的支流白河、黑河在該段內匯入黃河。
從青海龍羊峽到寧夏青銅峽部分為峽谷段。該段河道流經山地丘陵,因岩石性質的不同,形成峽谷和寬谷相間的形勢:在堅硬的片麻岩、花崗岩及南山系變質岩地段形成峽谷,在疏鬆的砂頁岩、紅色岩系地段形成寬谷。該段有龍羊峽、積石峽、劉家峽、八盤峽、青銅峽等20個峽谷,峽谷兩岸均為懸崖峭壁,河床狹窄、河道比降大、水流湍急。該段貴德至蘭州間,是黃河三個支流集中區段之一,有洮河、湟水等重要支流匯入,使黃河水量大增。龍羊峽至寧夏下河沿的幹流河段是黃河水力資源的「富礦」區,也是中國重點開發建設的水電基地之一。
從寧夏青銅峽至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部分為沖積平原段。黃河出青銅峽後,沿鄂爾多斯高原的西北邊界向東北方向流動,然後向東直抵河口鎮。沿河所經區域大部為荒漠和荒漠草原,基本無支流注入,幹流河床平緩,水流緩慢,兩岸有大片沖積平原,即著名的銀川平原與河套平原。沿河平原不同程度地存在洪水和凌汛災害。河套平原西起寧夏下河沿,東至內蒙古河口鎮,長達900千米,寬30~50千米,是著名的引黃灌區,灌溉歷史悠久,自古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
中游
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中游,河長1206千米,流域面積34.4萬平方千米,佔全流域面積的45.7%;中遊河段總落差890米,平均比降0.74‰;河段內匯入較大支流30條;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42.5%,增加沙量佔全黃河沙量的92%,為黃河泥沙的主要來源。
河口鎮至禹門口是黃河幹流上最長的一段連續峽谷—晉陝峽谷,河段內支流絕大部分流經黃土丘陵溝壑區,水土流失嚴重,是黃河粗泥沙的主要來源,全河多年年均輸沙量16億噸中有9億噸來源於此區間;該河段比降很大,水力資源豐富,是黃河第二大水電基地;峽谷下段有著名的壺口瀑布,深槽寬僅30—50米,枯水水面落差約18米,氣勢宏偉壯觀。
禹門口至三門峽區間,黃河流經汾渭平原,河谷展寬,水流緩慢。河段兩岸為渭北及晉南黃土台塬,是陝晉兩省的重要農業區。該河段接納了汾河、洛河、涇河、渭河、伊洛河、沁河等重要支流,是黃河下游泥沙的主要來源之一,多年年均來沙量5.5億噸。該河段在禹門口至潼關(即黃河小北幹流)的132.5千米河道,沖淤變化劇烈,河道左右擺動很不穩定。該河段在潼關附近受山嶺約束,河谷驟然縮窄,形成寬僅1000餘米的天然卡口,潼關河床的高低與黃河小北幹流、渭河下遊河道的沖淤變化有密切關系,故此有「潼關高程」這一水文術語。
三門峽至桃花峪區間的河段由小浪底而分為兩部分:小浪底以上,河道穿行於中條山、崤山之間,為黃河幹流上的最後一段峽谷;小浪底以下,河谷漸寬,是黃河由山區進入平原的過渡地段。
下游
河南鄭州桃花峪以下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下游,河長786千米,流域面積僅2.3萬平方千米,佔全流域面積的3%;下遊河段總落差93.6米,平均比降0.12‰;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3.5%。由於黃河泥沙量大,下遊河段長期淤積形成舉世聞名的「地上河」,黃河約束在大堤內成為海河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除大汶河由東平湖匯入外,本河段無較大支流匯入。
下遊河段除南岸東平湖至濟南間為低山丘陵外,其餘全靠堤防擋水,堤防總長1400餘千米。歷史上,下遊河段決口泛濫頻繁,給中華民族來了沉重的災難。由於黃河下游由西南向東北流動,冬季北部的河段先行結冰,從而形成凌汛。凌汛易於導致冰壩堵塞,造成堤防決溢,威脅也很嚴重。
下遊河段利津以下為黃河河口段。黃河入海口因泥沙淤積,不斷延伸擺動。目前黃河的入海口位於渤海灣與萊州灣交匯處,是1976年人工改道後經清水溝淤積塑造的新河道。最近40年間,黃河輸送至河口地區的泥沙平均約為10億噸/年,每年平均凈造陸地25至30平方公里。
主要支流與湖泊
黃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厲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無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

黃河上的主要湖泊有扎陵湖、鄂陵湖、烏梁素海、東平湖。

幹流峽谷
黃河幹流上的峽谷共有30處,位於上遊河段的28處,位於中游段流的2處,下遊河段流經華北平原,沒有峽谷分布。幹流峽谷段累計長1707千米,占幹流全長的31.2%。茫尕峽—多石峽—麥多唐貢瑪峽—官倉峽—拉加峽—野狐峽—拉干峽—龍羊峽—阿什貢峽—松巴峽—李家峽—公伯峽—積石峽—寺溝峽—劉家峽—牛鼻子峽—朱喇嘛峽—鹽鍋峽—八盤峽—柴家峽—桑園峽—大峽(下峽)—烏金峽—紅山南峽—紅山北峽—黑山峽—虎峽—青銅峽—晉陝峽谷—晉豫峽谷(包括三門峽—任家堆—八里胡同—小浪底)
黃河被稱為中華文明的母親河。公元前2000多年華夏族在黃河領域的中原地區形成、繁衍。

長江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在世界上位列第三,幹流全長六千三百多公里,經青康藏高原、雲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等省區,注入東海,沿途匯集了七百多條支流,流域面積達一百八十多萬平方公里,約佔中國土地總面積兩成。古時簡稱江,六朝以後才有大江和長江之稱。 長江源於青康藏高原巴顏喀拉山與唐古拉山脈間,在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冬西南側。這里冰川廣布,冰雪融水就是長江的源頭。從江源到人海口,可分為三大段。四川宜賓以上為上游;宜賓至湖北宜昌為中游;宜昌以下為下游。上游段約長三千五百公里,楚瑪爾河是長江的北源;木魯烏蘇河是長江的南源,流程較長,水量也較多,按照「河源唯遠」的原則,其最長支流沱沱河應為長江的正源。自當曲河口到青海玉樹一段稱通天河,長八百一十三公里,河道較寬,水流舒緩。自玉樹到宜賓稱為金沙江,古稱麗水,從北向南流,穿過橫斷山脈,到雲南石鼓附近折向東北入四川盆地,在宜賓與岷江匯合,全長二千三百公里。自宜賓以下才稱長江。 中游段約長一千公里,因流經四川盆地,故俗稱川江。從宜賓到重慶,河道頗曲折。自奉節白帝山到宜昌南津關一段,江水穿過四川與湖北邊境山區的大峽谷地帶,自西至東有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統稱三峽,全長二百零四公里,灘多流急,江水落差甚大,自古稱為長江天險。 下游段約長一千八百五十公里,江水落差甚小,水流緩慢,江面寬闊,一般都超過二公里,最窄處也有六百五十公尺。河道非常曲折,尤其是自湖北枝江到湖南城陵磯一段,古稱荊江,素有「九曲回腸」之稱。由於流速緩慢,泥沙淤積多,每當汛期來臨,極易造成潰堤泛濫災害,自古有「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的說法。從宜昌到蕪湖一段,兩岸湖泊極多,其中以洞庭湖和鄱陽湖最大。洞庭湖是長江的天然水庫。江水入江蘇後,因受山勢所阻,向東北繞過寧鎮山地。自鎮江以下,折向束南,進入三角洲地區,地勢平坦,湖泊星羅棋布,水道交織似網,一片水鄉澤國景象。江口竟寬達八十公里,呈現江海相連的壯觀景色。 長江兩岸多名山大澤,風光秀麗,有許多游覽勝地。由於流程長,流域廣,土地肥沃,灌溉便利,中游有「天府之國」,下游多「魚米之鄉」,物產豐富。中華民族的搖籃雖在黃河流域,但據史載,周武王滅殷後,領域南達長江流域,此後黃河、長江兩流域便成為中國歷史文化發展的重心。沿江有不少名城,如重慶、宜昌、武昌、南京、上海等。上海更是中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兩岸有許多名勝古跡,是了解中國歷史的珍貴資料,還有不少神話傳說,是中國文學的寶貴遺產。

黃河
黃河僅次於長江,是中國第二大河,幹流全長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綏遠、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九個省份,成「幾〕字形,向東注入渤海,沿途匯集了三十多條主要支流和無數溪川,流域面積達七十五萬多平方公里。中游段流經廣大的黃土高原地區,許多支流夾帶大量泥沙匯入,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河水呈黃色,因而得名。
黃河發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占宗列渠,海拔五千四百多公尺,四周高山終年積雪。黃河源流段有星宿海,是一片無數小湖的沼澤。出星宿海後進入鄂陵湖和札陵湖到瑪多,繞過積石山和西傾山,穿過龍羊峽到達青海貴德,長一千九

㈨ 有關長江的歷史故事

1、《赤壁之戰》

公元208年秋天,曹操在統一了北方之後親自率號稱八十萬人的水軍沿江南下,企圖消滅劉備及孫權,統一中國。孫權與劉備結成聯盟,共同抗擊曹軍,兩軍在位於長江中游的赤壁相遇。吳蜀聯軍根據曹操士兵都是北方人,不習水戰以及他們的戰船相連行動不便等不利因素,巧設詐降火攻之計,大破曹軍。

2、《渡江戰役》

人民解放軍第二、三野戰軍遵照中央軍委的命令和總前委的《京滬杭戰役實施綱要》,先後發起渡江。百萬雄師以木帆船為主要航渡工具,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千里戰線上強渡長江,迅速突破國民黨軍的江防,徹底摧毀了國民黨軍的長江防線。23日,第三野戰軍一部解放了國民黨22年來的反革命統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覆滅。

3、《花椒的傳說》

遠在洪水泛濫年代,大禹率領著千軍萬馬疏通了長江三峽,慘遭洪水浩劫的黎民百姓紛紛回歸了故土,開荒播種。有一位跟隨大禹的老郎中,帶著一個小孫女,這姑娘聰明過人,取名花椒,她整天跟著爺爺四處奔波,為治水民工和當地百姓治病。

4、《大禹治水》

堯在位的時候,中原地區發生了很大的水災,鯀花了九年時間治水,沒有把洪水制服。禹改變了他父親的做法,他帶領群眾鑿開了龍門,挖通了九條河,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勞動,拿著鍬子,帶頭挖土、挑土,禹的腳長年泡在水裡連腳跟都爛了,只能拄著棍子走。

5、《投鞭斷流》

苻堅初為東海王時,殺苻生自立,稱大秦天王。秦王苻堅企圖征服南方的東晉王朝。他在全國大規模徵兵,當有了80萬大軍時,他得意地說:「東晉很快就會被我征服了。」可是,大臣石越勸苻堅說:「雖然我們現在兵多將廣,但晉軍有長江天險可守,我們未必能取勝。」苻堅傲慢地笑道:「東晉雖有長江之險,卻非牢不可破,以我軍之盛,把馬鞭子投入長江,足可截斷其水流。」遂於第二年親率大軍攻晉,大敗而還。

㈩ 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發生的歷史大事件,最好是像渡江戰役,鴉片戰爭這樣的事件

皖南事變、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膠東抗戰、宜川戰役、魯西南戰役、濟南戰役版、晉中戰役、萊蕪戰役、權蘇中戰役、豫中戰役、淮海戰役、
幾千年來,黃河流域是封建統治的中心,而廣大勞動人民反對壓迫的斗爭也接連不斷。秦末的陳勝、吳廣,兩漢的赤眉、銅馬、黃巾,隋末的瓦崗軍,唐朝的黃巢、王仙芝,明末的李自成、張獻忠等,都在黃河流域這塊土地上演出了一幕幕雄壯的史劇。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陝甘寧地區是中國人民可靠的革命根據地,直至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閱讀全文

與關於黃河和長江的歷史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