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歷史學,是研究歷史事件的。如果是想學文物鑒定,應該學考古學。中大這兩個學科都很出名,分數也不太高
B. 想問一下中山大學歷史系的徐堅教授是哪裡人
地球人
C. 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教師33歲蔡麗娜近照
中山大學(Sun Yat-sen University),簡稱中大,前身是孫中山先生創立於1924年的國立廣專東大學,有著一百多屬年辦學傳統,是學術與文化中國南方重鎮和人才培養南方高地。
中山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重點大學,國家「985工程」、「211工程」建設高校,同時是「珠峰計劃」、「1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
學校主校區位於中國現代大都市廣州,校區同時延伸至美麗的海濱城市珠海。作為具有人文社科和理醫工多學科厚實基礎的著名學府,立校百年以來,學校熏陶著一代代莘莘學子,形成了良好的學術風氣,許多才華橫溢的畢業生成為了社會各界的傑出人才,深刻影響著民族復興和社會發展。
作為中國教育部直屬高校,在教育部和廣東省共同支持下,通過「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設,中山大學已經成為一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大學,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努力成為全球學術重鎮。
D. 中山大學歷史學系畢業後的就業前景怎麼樣
什麼學校都一樣,就業不行,但是可以考公務員可以考研究生,可以進入研究所工作,其他的不好找工作,
E. 中山大學歷史學系學的什麼,就業前途
學歷史啊!就業的話,很多人出來都不搞歷史這一塊, 比如做編輯啦,記者啦,寫些文章的人比較多。然後就是在學校做歷史老師,不過留中大比較困難。再有就是去考公務員的。就業當然不是很好啦,除非你人特別能寫,然後人際關系搞得很好,就可以往寫作,文秘,作家,編輯方面發展,否則的話,硬著頭皮讀研究生讀博士出來當老師教授吧。。。
F. 中山大學歷史系的畢業生就業如何出路在哪
出路很多啊,成績好,留校當講師,自己搞研究,出書,很掙錢,去名高中當老師,好大學出來的沒幾年就能搞個寶馬在手,前途真的很光明啊。
G. 中山大學歷史系 劉志偉人怎麼樣
沒有見過比劉老師更好的人了。情商非常高,和藹可親,學術上又很嚴格的人。跟他學習既能學到如何做學術,更能學習如何處世待人。做他的學生簡直不要太幸福。
H. 你好,我想問一下有誰知道中山大學歷史系的考古與博物館學與人類學系的考古與博物館學有什麼區別嗎
1,去年畢業的,對口單位上班,保持一個穩定的收入。
2,對應研究所考古文博單位。博士一般的大學和研究機構,一般去的碩士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單位,大學本科,然後干銷售的多元化。學歷要求還是非常高的大學,研究機構和遺產機構,研究生通常只能去一般的城市總體可以去大城市的機構和中西部地區的省級機構,沿海博士一般。
3,目前在該國的頂級更好地為兩地 - 文博北大和學院社會科學,吉林大學學報,西北工業大學,山東大學,武漢大學,中國科學研究院,孫孫中山文物考古研究所大學,廈門大學等單位。哪一個北大,我們研究考古學被譽為一個「超級大學的考古學家,一個部門的考古學及博物館學隨便一個紳士了可以被設定了在全國小牛隊的一個;學院的社會科學,是在主要網站在該國的奇,不依賴的水平,是目前國內唯一的科研單位與北京大學相比,其他地方領袖和機構基本上都喜歡。
4,既然你說你想要做的研究,我會說幾句話,如果水平可以跑到北京去,然後出國去逛逛。關於同級別的其他機構,地方割據狀態,基本上有兩種類型的吉大武大為代表的傳統路線的考古與科技考古部的許多歐洲和美國的代表在健身路徑(這兩個學校是在下面,人類學和其他有點不同之處,則歷史系考古研究生報名)。
總之,我認為你飛的辦法是來看看這些機構在過去幾年中,這一比例招聘和評分,然後衡量自己的水平,並作出明智的選擇。
I. 求助了解中山大學歷史系的同學
那要看你考什麼專業了,像中大的近現代史和古代史(明清史)競爭回激烈
其它的向專門史答和世界史競爭相對小一些
關於推免的情況12年的本校推免還沒有完全出來,外校的沒開始.....
不過11年中大歷史系復試競爭相當慘烈
我是10級的碩士
飄過.......
J. 80後教授謝湜擬任中山大學歷史學系主任是為什麼
謝湜教授本科畢業於中山大學歷史學系,入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攻讀博士,並於2009年獲博士學位,由中山大學「百人計劃」引進至歷史學系任教。現任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中央組織部「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和中山大學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基地刊物《歷史人類學學刊》執行主編,兼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主持項目
復旦大學第七批研究生創新基金資助博士論文項目「高鄉與低鄉:13-17世紀江南蘇松地區開發史研究」(2007-2009)
2.中山大學人文社會青年桐山基金項目「區域社會經濟轉型中的行政區劃調整——以11-16世紀的江南地區為例」(2009-2010)
3.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1-16世紀江南區域歷史地理研究」(2010-2013)
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中山大學青年教師培育項目「明清時期浙閩沿海島嶼治理過程的研究」(2011-2013)
5.中央組織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資助項目「南嶺地區政治地理與民族文化的歷史人類學研究」(2013-2016)
發表論文
1. 謝湜,〈清代杭州城市管理與社會生活——以火政為中心的研究〉。《華學》第7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年),頁319-332。
2. 謝湜,〈「利及鄰封」——明清豫北的灌溉水利開發和縣際關系〉。《清史研究》2007年第2期,頁12-27。
3. 謝湜,〈清代江南蘇松常三府的分縣和並縣研究〉。《歷史地理》第22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頁111-139。
4. 謝湜,〈十五至十六世紀江南糧長的動向與高鄉市鎮的興起——以太倉璜涇趙市為例〉。《歷史研究》2008年第5期,頁35-57。
5. 謝湜,〈陳坤《如不及齋叢書》與晚清潮州社會〉。《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10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頁224-248。
6. 謝湜,〈11世紀太湖地區農田水利格局的形成〉。《中山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年第5期,頁94-106。
7. 謝湜,〈宋元時期太湖以東的地域開發與政區沿革〉。《史林》2010年第5期,頁64-74。
8. 謝湜,〈太湖以東的水利、水學與社會(12-14世紀)〉。《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1年第1期,頁17-31。
9. 謝湜,〈11世紀太湖地區的水利與水學〉。《清華大學學報》(社科版)2011年第3期,頁98-105。
10. 謝湜,〈明前期江南水利格局的整體轉變及相關問題〉。《史學集刊》2011年第4期,頁44-49。
11. 謝湜,〈明代太倉州的設置〉。《歷史研究》2012年第3期,頁29-43。
12. 謝湜,〈十五、十六世紀江南賦役改革與荒地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3本第二分,2012年6月,頁345-388。
13. 謝湜,〈16世紀太湖流域的水利與政區〉。《中山大學學報》(社科版)2012年第5期,頁92-104。
14. 謝湜,〈治與不治:十六世紀江南水利的機制困境及其調適〉。《學術研究》2012年第9期,頁109-119。
15. 謝湜,〈十六世紀江南城鄉商貿與市鎮網路〉。《華學》第11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4年),頁173-184。
16. 謝湜,〈「以屯易民」—明清南嶺衛所軍屯的演變與社會建構〉。《文史》2014年第4輯(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頁75-110。
17. 謝湜,〈明末清初江南的「異鄉甲」——嘉定、常熟墾荒碑研究〉。廈門大學民間文獻研究中心編《民間歷史文獻論叢》第二輯《碑銘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頁274-298。
18. 謝湜,〈千頃頗黎色:江南水利史之反思〉。《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年2月4日第701期A05版。
19. 謝湜,〈14-18世紀浙南的海疆經略、海島社會與閩粵移民〉。《學術研究》2015年第1期,頁9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