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德國新歷史學派有什麼特點
19世紀40年代至20世紀初期在德國出現的庸俗經濟學流派。它強調經濟發展的歷史性和國民經濟的有機體現,代表德國產業資本的利益,對抗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
德國歷史學派的先驅為F.李斯特。此後W.羅雪爾將以 F.K.von薩維尼(1779~1861)為代表的法學研究中的歷史方法,應用到經濟學方面,奠定了這一學派的基礎。繼之有B.希爾德布蘭德(1812~1878)和K.G.A.克尼斯(1821~1898),形成了舊歷史學派。1870年後,由於工人運動和各種社會問題的出現,在舊歷史學派傳統的基礎上,形成了以G.von施穆勒為首的新歷史學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L.布倫塔諾(1844~1931)和A.瓦格納(1835~1917)。20世紀初期從內部批判歷史學派,並促進歷史學派的解體的主要人物有M.韋貝爾(1864~1920)和W.桑巴特。
19世紀前半葉,英國完成了產業革命,獲得了世界工廠的地位。A.斯密的自由主義經濟學說代表了英國產業資本的利益,而德國還處在封建割據的農業國階段,為了發展德國本國的工業,對來自英國的工業品,必須採取保護貿易政策,並在意識形態上對抗英國的斯密理論。李斯特在《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1841)一書中指責英國古典經濟學不強調經濟生活中國民有機體的重要,是「世界主義」和「個人主義」的經濟學。他的國民經濟學則強調經濟生活中的國民性和歷史發展階段的特徵。他反對古典學派的抽象、演繹的自然主義的方法,而主張運用從歷史實際情況出發的具體的實證的歷史主義的方法。在經濟理論方面,李斯特提出發展國民生產力的理論,批判斯密的單純「交換價值」的理論。在經濟政策上則主張採取國民主義和保護主義的貿易政策。李斯特的這種歷史主義的經濟發展階段論,形成了德國歷史學派的傳統和基本特徵。
觀點:一是貿易關稅理論。二是生產力理論。三是經濟發展階段理論。
三是經濟發展階段理論。依據一國經濟中哪些部門佔主導地位,李斯特把經濟發展階段劃分為:原始未開化時期、畜牧時期、農業時期、農工業時期、農工商業時期。他認為,在各個國家不同的發展階段,應當採取與之相適應的政策,一個國家如果處於落後狀態,需要保護關稅;等到同先進國家一樣先進了,這個時候需要自由貿易,所以李斯特的關稅保護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關稅保護。
『貳』 什麼是新史學,什麼是傳統史學
中國的傳統史抄學:
中國襲的史學優勢在於有很豐富的文字資料。因此,中國寫史書的人,一般都把以前的文字資料(主要是各個皇帝當時的起居注和實錄等)加以剪裁,就很容易的形成了一部史書。因此,中國的史學以敘述為主,而且特別講究歷史的真實性,和日期事件的准確性。
所謂的「新史學」:
這實際上就是西方歷史學的方式。
西方歷史的天然缺陷就是沒有可信的文字史料。因此,他們為了寫歷史,只能從各種小說,信件,考古資料來推測。可想而知,這樣的推測是無法推出確切的事件過程和日期的,因此,他們只能泛泛的寫歷史,有責任的歷史學家,只敢寫歷史梗概,不敢寫具體事件。
在近代,西方的歷史學方法傳入中國,中國人當時對自己的文化很沒有自信。凡是西方的,都是好的。因此,把西方的這種落後的方法學來了,還美其名為「新史學」。這造成了中國近代歷史學的退步和混亂。好在最近有些歷史學家已經明白過來了。
『叄』 新大考研歷史學怎麼樣
歷史學考研考試科目如下:
①思想政治理論
②英語、俄語、日語、德語任一門
③歷史學專業課回基礎綜合答
拓展資料:
歷史學考研介紹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素養和歷史學專業基本理論知識,應具備掌握歷史學專業系統全面的專業知識理論方法與才能,畢業學生能在國家機關、文教事業、新聞出版、文博檔案及各類事業單位與組織機構從事相關的實際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歷史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發展的基本史實及從事史學研究的基本訓練,應具有從事專業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水平。
『肆』 晚清新史學的歷史
中國具有悠久的史學傳統。1840年鴉片戰爭後,古老而悠久的中國史學開始向近代版形態轉變權。這一轉變過程,初期以龔自珍、魏源、徐繼畲為代表,中期以王韜、鄭觀應、黃遵憲為代表,最後於20世紀初年形成以梁啟超為代表的所謂「新史學」。
『伍』 新史學的含義
新史學 (New history) 一指20世紀初開始萌動、50—60年代空前發展的旨在反對以蘭克為代表的傳統史學的史學新潮流,一指近一二十年來這種「新史學」的更新變化。反對蘭克學派的客觀主義史學的主張,首倡於19世紀末的德國哲學家,如狄爾泰、文德爾班等,但真正從史學實踐上倡導新史學的,有法國學者西米昂、亨利·貝爾、喬治·勒費弗爾,美國學者魯賓遜、比爾德等人。他們的共同特徵是提倡廣闊開拓史學研究領域,與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分支的合作,強調史學家的解釋,重視歷史學與現實的關系即史學的功能等。但在30年代之前,新史學的具體研究成果還不多見。 真正使新史學的理論與實踐成為一股潮流的,是法國的年鑒學派(參見該條)。1929年《經濟社會史年鑒》的創刊,就象其名字所表明的那樣,不僅是年鑒學派誕生的標志,也是新史學誕生的標志。它表明新史學反對那種狹隘的外交政治史,倡導一種「總體歷史」觀念。布洛赫把《年鑒》的名字加上「社會」,正是因為這個詞能包括歷史的整體,「歷史就是整個社會的歷史」。年鑒派第一代學者關於地理歷史學、封建社會史的研究,第二代學者如勃羅代爾對地中海的研究,第三代學者如拉迪里的《蒙達猶》等,都是總體史的代表作。在此前提下,新史學在本體論上把歷史學視為一門關於人的科學、關於人類過去的科學,這就是說它是一門科學,又是特殊的科學。這就決定了它在認識論上既承認歷史認識的主觀性和相對性,卻又盡量避免意識形態甚至歷史哲學的干擾,它極力反對湯因比式的宏觀史學,而主張從第一手材料出發的扎實研究。而在方法論上,它一方面倡導「問題史學」,即首先提出問題,然後再圍繞問題提出假設、確定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則倡導多學科合作,即吸取其他相鄰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如心態史學、數量史學、結構史學、地理史學、歷史人類學等等便都是這種總體的或綜合的方法論的產物。還需指出的是,馬克思主義重視理論概括(比如探索規律),強調階級、人民群眾、經濟因素等等思想日益給予歷史研究以影響,亦構成了新史學的組成部分。 但是近10餘年來,靠打破蘭克教條而發展起來的新史學由於過分強調社會學分析方法和計量方法,正面臨成為新教條的危險。一些史學界的有識之士開始改弦更張,於是便出現了「新敘述史」:「歷史學的主體從人周圍的環境轉向環境中的人;歷史研究的問題從經濟和人口轉向文化和感情;對歷史學發生影響的學科從社會學、經濟學和人口學轉向人類學和心理學;歷史研究的對象從群體轉向個體;解釋歷史變化的方式從直線式的單因素因果關系轉向互為聯系的多重因果關系;方法上是從群體計量化轉向個體抽樣;史料的組織上是從分析轉向描述;而歷史學的性質和功能則從科學性轉向了文學性。」(勞倫斯·斯通,「敘述史的復興」,轉引自《史學理論》1989年第1期第33~34頁)由此來改變那種由於數字分析而造成的枯燥歷史以及只注重遠大結構而忽視活生生的個人的教條歷史,這是一種「新的」舊史學。
記得採納啊
『陸』 新史學誕生時間
一般認為,20世紀的最初30年是西方新史學的形成時期,而1929年則是一個重要標志。在這一年,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兩位教授呂西安·費弗爾(L.Febvre,1878——1956年)和馬克·布洛克(M. Block,1886——1944年)創辦了《經濟社會史年鑒》(1946年改名為《經濟、社會、文化年鑒》)。這標志著今後不僅在法國而且在整個西方新史學的發展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流派——年鑒學派的誕生。無獨有偶,同在這一年英國也出版了一種新雜志《經濟史評論》;不過它對新史學發展的影響比不上《年鑒》雜志。
年鑒派兩位創始人費弗爾和布洛克為新史學范型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是他們的歷史功績。此後,不管這個范型本身還漫長的演變過程,甚至還有急劇的變化,也不管年鑒派自他們兩位代表的第一代、經過以布羅代爾(F. Braudel,1902-1985年)為代表的第二代到第三代、第四代之間發生的種種變遷;也不管年鑒派以外法國和西方其他國家的新史學流派之間有多少差異,這些都屬於這個新的歷史學研究范型內部的完善、發展和變化,都可以看作是新史學的成長、繁衍和演變。 以年鑒派為代表的新史學的傳布,主要不是通過他們的理論主張,而是通過一系列卓有成效地貫徹他們理論主張的具體史學研究作品。主要的有費弗爾的《腓力二世和弗朗什一孔泰地區:政治、宗教和社會史研究》(1912年)、《大地和人類演進:歷史學的地理引論》(1922年)、《一種命運:馬丁·路德》(1928年)、《16世紀的不信神問題——拉伯雷的宗教》(1942年)、《關於艾帕塔美隆——神聖的愛、世俗的愛》(1944年),布洛克的《國王與農奴:卡佩王朝史的一面》(1920年)、《會魔術的國王們》(1924年)、《法國鄉村歷史的原始特徵》(1931年)、《封建社會》(1939-1940年);勒費弗爾(G. Lefebrre,1874——1959年)的《大革命期間貝爾格區物質資料史的有關資料》(1914年)、《法國火革命期間北方省的農民》(1924年)、《恐怖時期農業問題》(1932年)、《1789年的大恐懼》(1932年);西米昂(F. Semiand,1837——1935年)的《工資、社會演進和貨幣:工資的實證理論試驗》(1932年)、《世界危機和長階段中的經濟變動》(1932年)、《16至19世紀價格的一般運動研究》(1933年);拉布魯斯(E. Labrousse,1895——)的《18世紀法國價格和收入運動綱要》(1933年)、《舊制度後期和大革命前期的法國經濟危機》(1944年)等。新史學在法國影響的擴大逐漸打破了傳統史學的統治地位,一些被傳統史學家把持的史學界重要位置也開始讓位於新史學派。最明顯的例子是,1933年費弗爾獲得法蘭西學院教授席位,1936年布洛克出任巴黎大學經濟史講座教授。以年鑒派為代表的新史學潮流,已開始從斯特拉斯堡(位於法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才從德國收回的阿爾薩斯地區)向首都巴黎集中。
『柒』 最新歷史學考研大綱出來了嗎
最新的歷史考研大綱還沒有出來,教育部一般每年的8月底,9月上旬公布。2013年歷史考研大綱與12年比變化不大,可以參考12年的考研大綱。
博仁
『捌』 新歷史學派主要代表人物有
新歷史學派是19世紀40年代至20世紀初期在德國出現的經濟學流派。它強調經濟發展的歷史性和國民經濟的有機體現,反對英國古典經濟學強調客觀經濟規律的「世界主義」(李斯特語)傾向。新歷史學派(new historical school)又被稱為「歷史的倫理學派」。 是19世紀70年代以後由歷史學派演變而來的 德國 經濟學派。其主要觀點和舊歷史學派基本一致,不過在運用歷史歸納法上更趨於極端,同時更加強調論理道德和法律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決定作用,更加鼓吹階級調和與自上而下的社會改良。其主要代表有:史泰因、謝夫勒、阿道夫·瓦格納等。他們建立了 社會政策的 稅收理論體系,因此,被當時財政學家稱為 德國財政學界的三巨星。新歷史學派沿用舊歷史學派的觀點,否認社會存在著普遍的客觀的 經濟規律,反對理論研究和抽象分析。新歷史學派提倡歷史統計方法,搜集行業或城市的歷史統計資料,加以羅列和描述,而不加以理論分析和概括,熱衷於分析特定時代和特定民族的經濟發展史料。
新歷史學派反對傳統古典學派關於「中性稅收」的理論和政策,主張推行積極的 社會政策稅收,即不應當把國家的職能局限於法律目的地狹隘范圍以內,而必須使復雜的國家活動實現社會目的需要。擴張 政府職能。從這一認識出發,新歷史學派不再僅僅是把 稅收作為籌集國家經費的純 財政手段,更重要的是將其作為改變國民收入分配的工具,賦予稅收廣泛的經濟調節和社會職能,使一般財富的分配職能從屬於 社會政策的目的。
社會政策稅收理論是新歷史學派理論的精髓,他們指出,只有通過這種政策來改變財產、所得分配不公正的矛盾,才能穩定 德國的社會秩序,才能貫徹稅收的社會政策。
『玖』 新歷史學派的起源及發展
19世紀前半葉,英國完成了產業革命,獲得了世界工廠的地位。A.斯密的自由主義經濟學說代表了英國產業的利益,而德國還處在封建割據的農業國階段,為了發展德國本國的工業,對來自英國的工業品,必須採取保護貿易政策,並在意識形態上對抗英國的斯密理論。19世紀70年代以後,德國產業壯大,日漸走向壟斷,其內在矛盾開始顯露。1873年的經濟危機引起了中產階級的沒落,勞工失業和貧困,社會問題嚴重。德國社會民主黨宣傳馬克思主義,開展了工人運動。在這種背景下,新歷史學派一方面繼承了舊歷史學派的遺產,一方面提出了各式各樣的社會改良主義。他們指出,只要求工人克制和節約,不能解決問題,還必須從意識形態上批判世界主義、經濟人的利己心的理論前提,以及古典學派的唯物主義。在施穆勒等人的發起下,1872年成立了社會政策學會,參加這個學會的經濟學家一般都屬於新歷史學派,也被稱做講壇社會主義者 。其中著名的除施穆勒、瓦格納和布倫塔諾之外,還有A.黑爾德(1844~1880)、G.F.克納普(1842~1926)和K.比歇爾 (1847~1930)等。 德國歷史學派的先驅為F.李斯特。此後W.羅雪爾將以 F.K.von薩維尼(1779~1861)為代表的法學研究中的歷史方法,應用到經濟學方面,奠定了這一學派的基礎。繼之有B.希爾德布蘭德(1812~1878)和K.G.A.克尼斯(1821~1898),形成了舊歷史學派。1870年後,在舊歷史學派傳統的基礎上,形成了以 G.von施穆勒為首的新歷史學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L.布倫塔諾(1844~1931)和A.瓦格納(1835~1917)。20世紀初期從內部批判歷史學派,並促進歷史學派的解體的主要人物有M.韋貝爾(1864~1920)和W.桑巴特。
『拾』 怎樣理解新歷史考證學
能更加深入的了解歷史
世紀中國歷史考證學成就輝煌,名家輩出,研究方法多樣而回新穎,發展階段答清楚,高峰迭現。本書系首次對於這一重要學術領域作系統的梳理、深層次的開掘,並從中西學術交流的高度予以科學的說明和理論的總結,標志著對20世紀學術史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作者認真地紬繹了數以百計的有關20世紀考證學者有價值的論著,重新審視了大量的有關政治史、經濟史、社會史、文化史、學術史等領域的研究課題。在此基礎上,全面分析了20世紀歷史考證學形成的條件;分別探討了王國維、陳寅恪、陳垣、胡適、顧頡剛、傅斯年,以及孟森、呂思勉、岑仲勉、錢穆、湯用彤、徐旭生、陳夢家、徐中舒、譚其驤、唐長孺等考證名家的成就,評價他們在20世紀學術史上的地位;同時,首次做到將1949年以後中國台灣、香港歷史考證學名家置於20世紀中國史學研究的總題目下進行考察,評述了勞干、嚴耕望、饒宗頤、張光直的貢獻;最後,從方法論的角度對新歷史考證學的學術內涵和時代特徵進行闡釋,並論述在唯物史觀指導下歷史考證學達到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