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郯城的發生的歷史事件

郯城的發生的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1-03-03 12:56:40

① 郯城發生過的自然災害有哪些

乾旱,洪澇,寒潮,暴雨,地震等自然災害

② 郯子公園的歷史古事和歷史人物

郯子公園位於山東郯城縣郯東路113號,是為了紀念一代國君郯子而興建的,有好久的歷史了。

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郯子公園。郯子公園的「郯子」,即為二十四孝中「鹿乳奉親」的郯子。

郯城,春秋時期的郯國。
約公元前十一世紀,少昊後裔中的炎族首領就封於炎地,稱炎國。炎,古音亦讀談(Tan),春秋前後,國名多加「邑」字,從而炎國演化為郯國。

郯子(生卒年月不詳),己姓,子爵,春秋時期郯國國君。約公元前十一世紀,少昊(姓已,名摯,字青陽,建都窮桑,故號為窮桑氏,也稱金天氏)後裔中的炎族首領就封於炎地,稱炎國。屬人方。炎,古音亦讀談(Tan),春秋前後,國名多加「邑」字,從而炎國演化為郯國。
人們都知道,全國各地中山公園,「中山」即為紀念國父孫中山。郯子,是過去郯國(郯城)國君,為人敬仰。郯子公園的「郯子」,即為二十四孝中「鹿乳奉親」的郯子。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周王室漸趨衰敗,諸侯大國之間相互爭戰侵吞,天下動亂。郯國,雖是區區小國卻頗有名氣,這其中主原因是國君郯子的政績、才華和仁孝之德,贏得了人心。
郯子治郯講道德、施仁義、恩威有加,百姓心悅誠服,使郯地文化發達,民風淳厚,一些典章制度都繼續保持下來,對後世的影響十分深遠。

③ 郯城的歷史

山東自郯城。

商代,少昊氏後裔於此建立炎國,至春秋時期演化為郯國。
秦置郯縣、郯郡,漢改郯郡為東海郡,歷為郡、縣治所。隋唐幾經廢置。

元時始稱郯城縣,其後為較為穩定之縣級政區。

建國後隸屬臨沂地區。現為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

④ 郯城縣六相之都的歷史典故

你說的「六相」具體是什麼?
第一種說法是指黃帝六相:傳說輔佐 黃帝 的六臣: 蚩尤 、 大常 、 奢龍 、 祝融 、 大封 、 後土 ,分掌天地四方。《管子·五行》:「昔者 黃帝 得 蚩尤 ,而明於天道;得 大常 ,而察於地利;得 奢龍 ,而辯於東方;得 祝融 ,而辯於南方;得 大封 ,而辯於西方;得 後土 ,而辯於北方。 黃帝 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 唐 張說 《祭崔侍郎文》:「故令名不離其身,方齊六相,助明三辰。」 清 錢謙益 《煉丹台》詩:「六相資輔弼,五賊收狂癲。」
第二種二說法是指佛教術語中的六相圓融:分別是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見《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卷四。 清 黃宗羲 《蘇州三峰漢月藏禪師塔銘》:「 曹洞 、 溈仰 、 法眼 建立四禁、五位、六相、三昧等綱宗,以竭機語之欺偽。」這六相既同時表現在一切事物中,也同時表現在一個事物中。無論在一切事物中或在一個事物中,都是相反相成、同時具足、互融互涉、彼此無礙的,從此可以揭示出法界緣起的道理

這兩個好像和郯城沒什麼關系,但你說的如果是宰相的話,好像也沒有6個
郯城著名人物:
郯子:已姓,子爵,春秋是郯國國君。
後蒼:(生卒年不詳),字近君,東海郯人。西漢宣帝時博士,官至少府。著名經學家。
於定國:(前111—前40年,字曼倩,西漢時東海郡郯人。漢宣帝時丞相,封平西侯。
劉虞:(?-193)字伯安,東海郯(今山東郯城)人。
王朗:(153-228),字景興。三國時期魏國大臣。
何承天:(370—447)南朝宋無神論思想家、天文學家、政治家,歷官衡陽內史、御史中丞等。
鮑照(約415年~470年)南朝宋文學家,著有《鮑參軍集》。
徐陵(507-583),字孝穆,南北朝時期梁陳間著名文學家。
沒有6個宰相

⑤ 郯城縣的歷史沿革

郯城建置,始於郯國。其建成公元前十一世紀。
戰國時期,周威烈王八年(公元前418年),郯國為越所滅,其境入越。
周顯王十四年(公元前355年),楚滅越後,其地又歸楚。直至秦統一六國,郯國之名不復存在。
秦行郡縣制。境地先屬薛郡後為東海郡且郡治所在地,並在楚漢間有一短暫時期亦稱郯郡。屬秦末增置十郡之一。其轄境北近臨沂,南至長江以北的揚州、秦州,東瀕東海,西南到洪澤湖一帶,為本縣建置盛期之一。
漢承秦制。郯為縣、郡和徐州刺史部治所。
王莽代漢,東海郡地一度成沂平郡。
魏晉南北朝時期,本縣建置更趨復雜。先是三國魏黃初年間(220—226年),東海郡稱東海國,郯縣隸屬關系仍舊。但,徐州刺史部治所,自郯移設彭城(今江蘇徐州)。晉初,復稱東海郡,郯縣屬之。晉惠帝時,又改稱東海國。
隋,改郡為州。開皇初,郯郡廢,郯縣隸泗州。大業三年(607年),又改州為郡,泗州改稱下邳郡,郯縣又隸下邳。
唐,武德元年(618年),又行州縣。武德四年(621年),郯縣屬泗州。貞觀元年(627年),省入下邳,稱郯城鄉。「郯城」作為政區名,始見於此。元和間(806—820年),復置縣時,遂以鄉名為縣名,稱郯城縣。而後又省入臨沂縣,仍稱郯城,隸屬河南道沂州。
郯城縣自唐後期省入臨沂縣,歷經五代十國、宋、金直至元前期,未再復縣,其縣原治所稱「郯城」。在此長約500年的時期內,境域所屬,隨臨沂縣而易。
元末,郯城縣復置。
明代,郯城縣隸山東布政司兗州府沂州。下轄政區為4鄉45社。
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兗州府之沂州劃歸直隸州。十二年(1734年),升沂州為府,郯城縣隸沂州府。其下轄政區,清前期為4鄉32社;中後期為4鄉45社。
民國2年(1913年),裁府置道,郯城縣隸濟寧道,下轄5區48保。民國14年(1925年),山東省由四道改為十一道,郯城縣屬琅琊道,轄區依舊。民國17年(1928年),道廢,郯城縣直屬山東省政府,其轄區改為5區44鄉。民國25年(1936年),郯城縣隸屬山東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區更為7區45鄉。翌年,其轄區又為5區45鄉。
1938年春,日本侵略軍侵佔郯城。1939年11月,八路軍一一五師解放郯西之馬頭鎮。1940年1月,又攻克郯城。與此同時,郯城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隸屬魯南行政專員公署。同年10月底,郯城復為日軍侵佔。1941年2月,由於形勢變化,縣政府撤銷。1942年4月,馬陵辦事處(縣級政權)建立,隸濱海專署。
1943年,郯城大捷後,馬陵辦事處改稱郯城縣人民政府,隸屬關系未變。同年10月,縣政府隸屬濱海專署二行署。此間1941—1944年,根據斗爭形勢需要,在郯城縣東部及西部增置了臨沭、趙鎛(蒼山)二縣。
1945年4月,郯城縣人民政府隸屬濱海行署二專署,下轄10區2鎮。
1947年2月,郯城縣為國民黨佔領,人民政府政區同1945年,國民黨政府政區按民國初年設置,後改為23鄉2鎮。
1948年11月8日,郯城縣全境解放,隸屬魯中南行署第六專署。1950年5月隸屬臨沂專區公署。1956年1月,郯城縣人民政府改稱郯城縣人民委員會。1968年2月,又改名為郯城縣革命委員會。1981年6月,復名為郯城縣人民政府,隸屬臨沂地區行政公署。
1994年12月,隸屬臨沂市。

⑥ 郯城某個地區的來歷

郯(tán)城,隸屬於山東省臨沂市,地處山東省最南端;地理坐標為東經118°05′-118°31′,北緯34°22′-34°56′。東臨江蘇東海;西鄰江蘇邳州;南與江蘇新沂交界;北與羅庄接壤;東北毗鄰臨沭,西北毗鄰蘭陵。
早在商代,少昊氏後裔即於此建立郯國,郯城是"東夷"集團中最大的方國徐國之都,是古徐州和徐國文化的源頭,亦是徐姓的祖陵和發跡之地。
截至2010年,郯城縣總面積1189平方千米,下轄1個街道9個鎮3個鄉,總人口92萬人。2012年,郯城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14.84億元。
郯城縣(今郯城市)歷史悠久,氏族社會末期,境內已有人群定居。時境為「東夷」之地,太嗥氏為東夷一著名酋長,少嗥氏為黃帝族向東發展的一支,與夷族雜居於此,稱「炎」地。周封炎族首領於此,稱炎國,後演化為郯國。春秋時期,臧(地名),即在此地,臧僖伯(魯隱公的伯父),封於此地;郯國附魯,「郯子朝魯」、「孔子師郯子」即出於此。戰國時期(約公元前414年)為越國所滅。秦置郯郡,後改稱東海郡,置郯縣,屬徐州刺史部,為縣、郡、刺史部治所。唐貞觀六年撤縣入下邳,元和中復置,始有「郯城」縣之名,不久又並入臨沂。元末復置郯城縣,明清之後縣域有變,縣名未易。[2]

⑦ 急求老手指點山東郯城的歷史,主要是孔子郯子那個時期的,誰會

郯城縣(今復郯城市)歷制史悠久,氏族社會末期,境內已有人群定居。時境為「東夷」之地,太嗥氏為東夷一著名酋長,少
山東省 郯城市 古地名:臧
嗥氏為黃帝族向東發展的一支,與夷族雜居於此,稱「炎」地。周封炎族首領於此,稱炎國,後演化為郯國。春秋時期,臧(地名),即在此地,臧僖伯(魯隱公的伯父),封於此地;郯國附魯,「郯子朝魯」、「孔子師郯子」即出於此。戰國時期(約公元前414年)為越國所滅。秦置郯郡,後改稱東海郡,置郯縣,屬徐州刺史部,為縣、郡、刺史部治所。唐貞觀六年撤縣入下邳,元和中復置,始有「郯城」縣之名,不久又並入臨沂。元末復置郯城縣,明清之後縣域有變,縣名未易。

⑧ 郯城-營口地震帶的歷史地震

這個地震帶上發生過的地震有:
1668年山東郯城8.5級地震1969年渤海7.4級地震
1974年海城7.4級地震
1983年11月日山東菏澤5.9級地震 1990年8月1日5時44分, 在蒼山縣城西北8公里的賈庄-尚庄一帶 (北緯34°50′、東經117°55′)發生4.4級地震,震中烈度為5度。震中區僅有兩間舊房出現裂縫,部分房屋掉磚溜瓦,窗戶掉玻璃,地震未造成人員傷亡,蒼山、臨沂、郯城、費縣、莒縣、沂水等縣市均有震感。
1995年9月20日山東臨沂市蒼山縣5.2級地震
2003年6月山東青島4.3級小震群活動
2006年2月9日山東省臨沂市湯頭鎮3.5級地震
2012年2月2日營口市在5點16分和5點43分分別發生4.3級和3.6級地震
2013年01月23日遼寧省遼陽市燈塔市、沈陽市蘇家屯區交界5.1級地震
2013年3月30日14時5分在營口市蓋州市、市轄區、大石橋市交界(北緯40.5度,東經122.4度)發生3.6級地震,震源深度6公里。2013年3月31日12時53分營口市蓋州市、市轄區、大石橋市交界(北緯40.5度,東經122.4度)發生3.4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2013年04月16日00時45分在營口市蓋州市、大石橋市、老邊區交界(北緯40.5度,東經122.4度)發生3.0級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
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2013年04月24日03時45分在營口市蓋州市、老邊區、大石橋市交界(北緯40.5度,東經122.4度)發生3.0級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
據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2014年3月03日11時30分,營口市老邊區(北緯40.5度,東經122.3度)發生2.9級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
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2014年03月26日03時28分在營口市老邊區(北緯40.5度,東經122.3度)發生3.2級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
#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08月22日07時54分在營口市老邊區(北緯40.5度,東經122.3度)發生3.8級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
2015年08月04日12時25分在遼寧省營口市蓋州市(北緯40.5度,東經122.4度)發生4.3級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
2015年11月23日03時57分在遼寧省營口市大石橋市(北緯40.8度,東經122.4度)發生4.0級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

⑨ 說馬嶺之戰在郯城的歷史依據是什麼

最早記載馬陵之戰的史籍是《史記》、《戰國策》、《竹書紀年》和《孫臏兵法》。
最早指稱馬陵戰址的是東晉的虞喜。他在《志林》一書中說:「馬陵在濮州鄄城縣東北六十里,有陵,澗谷深峻,可以置伏。」他的這一說法不知何據,但被唐代張守節採用。張守節撰《史記正義》引用虞喜之說,並加上一句話:「按:龐涓敗即此也。」由此產生了馬陵戰址鄄城說。然而,張守節引虞喜的說法並非《志林》原文,他是以己意復述的。張守節是唐朝人,唐朝有濮州,而晉朝並無濮州,晉朝鄄城東北六十里亦無馬陵,地形也不是「澗谷深峻」,所以鄄城說從一開始就不能成立。
與鄄城說長期並存的是元城說,其始作俑者為晉劉宋人徐廣。徐廣在《史記音義》中說:「馬陵,在魏州元城縣東南一里。」徐廣的說法源於晉杜預《春秋左傳註疏》。杜註:「衛地,陽平元城縣東南有地名馬陵。」後林堯叟又在杜注後加註:「史記,馬陵道狹,而旁多阻礙,可伏兵。」從而將元城馬陵與馬陵戰址聯系在一起。史記三家注的另外兩家即劉宋的裴駰(撰《史記集解》)和唐代司馬貞(撰《史記索隱》)都引用徐廣說「在元城」,於是在史記三家注中就形成了鄄城說與元城說並存的局面。然而,徐廣的「元城說」其實是對杜預注的誤用。杜預是為春秋時期「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衛侯、曹伯、莒子、邾子、杞伯救鄭,八月戊辰,同盟於馬陵」一事作注,指出會盟的地點是衛地陽平元城縣東南的馬陵,這與馬陵之戰並不相干。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不管是鄄城說還是元城說,其產生的形式都是一樣的,皆由一句注文引起。雖然最初的說法本無什麼根據,但後人輾轉引用,陳陳相因,這最初的說法便成了「根據」。說來奇怪,盡管從兩晉南北朝到唐宋元明清,多次改朝換代,這兩說仍能長期共存。
到了清代,情況有些變化。清代編史修志之風大盛,一些在歷史上與齊魏戰事相關的自然對馬陵之戰舊事重提。地方誌涵蓋面廣,記歷史、記大事、記名人、記古跡、記傳事,很多方面都涉及到馬陵之戰。由於地方誌編纂時間短、內容龐雜,修志者也不可能研究馬陵之戰的所有方面,他們只是盡力搜尋當地有關資料,再與史書記述進行整合,陵戰事寫入志書。清代有多部地方誌記載馬陵之戰在本地,因此就有多處孫臏射殺龐涓點。這樣鄄城說、元城說又被派上用場,靠近哪個就哪一說。沂州、郯城靠不上這兩說,它的根據是馬陵山一帶與馬陵之戰相關的地名和傳說。由此,郯城說也不是20世紀90年代才冒出來的新說。若以縣志記載而論,與范縣、大名、濮州是同一時期。
郯城說嶄露頭角
建國後,歷史研究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相繼有多部著名史學家編寫的通史問世。這些通史當然要涉及馬陵之戰這一歷史上最著名的戰事,對戰址也都標明了具體地名。然而由於這些史家無暇對馬陵之戰作專題研究,戰址問題也只能沿襲舊說,依然是大名、鄄城、范縣、濮縣諸說並存,馬陵戰址仍然不能確認。不過隨著考古事業的發展,特別是出土文物的發現,提供了用二重證據法研究歷史的新材料,推動了戰國史的研究。帛書縱橫家書的出土,為人們提供了司馬遷所未見到的歷史資料。特別是1972年臨沂銀雀山漢墓竹簡出土,失傳1700年的孫臏兵法重見天日,意義非同一般。這部較為完整的古本兵法,提供了有關桂陵之戰、馬陵之戰的許多寶貴資料,為《史記》、《戰國策》所未見。一個對孫子兵法、孫臏兵法以及馬陵之戰的研究熱潮悄然興起。馬陵戰址郯城說就是在此背景下嶄露頭角的。
1981年,《東岳論叢》第三期發表左牧文章《馬陵之戰戰址及起訖時間考》,明確提出郯城馬陵山為齊魏馬陵之戰戰場。
1985年,《中國史研究》第一期發錶王煥春文章《魏齊馬陵之戰在郯城馬陵山》。
1991年,《臨沂教育學院學報》第一期發表秦士傑文章《馬陵考辨》。
1991年,《河北學刊》第二期發錶王煥春文章《馬陵之戰新解》。
1991年10月,郯城縣成立馬陵戰址研究課題組,並於12月15日在縣城召開研討會,宣讀了文《魏齊馬陵之戰在郯城馬陵山新證》,臨沂地區歷史學會名譽會長、臨沂師專王汝濤教授書面發言《馬陵之戰的戰地問題應認真研究》,與會的專家學者對馬陵戰址「郯城說」表現極大的關注,更多的人隨之投入了馬陵戰址的研究。
1992年2月,中國軍事科學院戰略研究室主任吳汝嵩一行三人前來郯城馬陵山考察,對郯馬陵戰址研究提出了不少指導性意見。
1992年4月11日,第三屆國際《孫子兵法》研討會在臨沂召開,馬陵之戰戰址研究課題組長薛寧東、課題組顧問王汝濤教授參加學術會議。郯城縣提交了有關馬陵戰址郯城說的論文篇,在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其中《齊魏馬陵之戰在郯城馬陵山新證》、《齊魏馬陵之戰發生郯城馬陵山補證》被收入大會論文選《孫子探勝》(軍事科學出版社1992年出版)。
1993年《中國古代軍事通史》就將公元前341年的齊魏馬陵之戰決戰場定在了郯城馬陵山

⑩ 郯城冷廟歷史詳細歷史

冷廟遺址位於郯城縣冷廟村村東北,年代為漢,類別為古遺址。冷廟遺址是第三批市級文物內保護單位。始於夏容商時期,春秋時期逐漸演化,郯城冷廟曾長期作為郯郡、東海郡和徐州刺史部等州郡治所。

郯城冷廟坐落在現郯城酒廠南側,205國道西旁。該廟分南北兩部。南為孝婦廟,系嘉慶元年所建,道光五年增修後殿。孝婦廟自前向後為山門、正殿、後殿3個部分。山門系古式、高脊走獸,台階3級,大門面東、朱門雙開,其勢宏偉。

(10)郯城的發生的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郯城冷廟襯以古郯書法名人朱烺如題寫的對聯:「六月飛雪天報孝,三年不雨帝鳴冤。」正殿面闊3間,殿前為9級正方形月台。殿中端坐鳳冠霞帔,慧眼微開孝婦塑像,殿內布置庄嚴肅穆。

郯城冷廟之前有戲台一座,供每年農歷10月15日唱戲祭神之用。郯城冷廟佔地數畝,今幾經變遷,建築全無。

閱讀全文

與郯城的發生的歷史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