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三復習提綱。
Q你了,http://wenku..com/view/a9cb0dfc700abb68a982fbcf.html
⑵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三整理
專題一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一、百家爭鳴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孔子,他提出了「仁」與「 禮」的學說,儒家以《詩》、《書》、《禮》、《樂》、《易》、《春秋》為基本文獻,這六部書被稱為「六經」。
孟子發揮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學說提出了「君輕民貴」的思想,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老子,他認為「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恆不變的。老子的思想蘊含著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獎勵耕戰,實施嚴刑峻法是戰國時期法家思想的重要特點。李悝所著的《法經》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法典。
戰國法家在政治實踐中逐步形成重法、重術、重勢的不同學派。戰國末期的韓非將三者糅合為一又吸收道家思想將法家理論系統化。
墨家的創始人是墨翟,墨家學說的主旨是「兼相愛交相利」墨子提出非攻、尚賢等一系列主張。這些主張貫穿著講求實際功利的精神。墨家的貢獻主要表現在認識論和邏輯學方面。
二、儒學的興起
秦的「焚書坑儒」使儒學的發展進入低潮,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使儒學思想逐漸被統治者確立為正統思想。
太學的建立是儒學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標志。
隋唐科舉考試內容主要是儒學經典,儒學成為執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太長了,我發給你吧~!
⑶ 高中歷史人教版 必修一二三 總提綱(知識框架)
高中《歷史必修1•政治史》復習綱要(僅供參考)
中國政治文明進程 世界政治文明進程
時代 特徵 內容
中
國
早
期
政
治
制
度 夏
(前2070----前1600年)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緣關系和濃厚的專制色彩。
① 夏朝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始創王位世襲等制度。
商
(前1600
----前1046年)
② 夏商時期實行王位世襲制,代替了原始社會時期的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③ 夏商時期已經有了一套從中央到地方的國家行政管理制度。
西周
1.西周的分封制(「封邦建國,廣建諸侯,以藩衛宗周。」)
2.西周的宗法制
核心:是嫡長子繼承製
世襲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構成了夏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的主體,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的兩大支柱,互為表裡;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礎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體現就是分封制。
影響:宗法制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春 秋
(前770-前476年)
社會大變革,從奴隸制度過渡到封建社會 1.諸侯爭霸
2.齊國管仲改革、魯國「初稅畝」、魏文侯改革、楚國吳起變法 古
代
歐
洲
民
主
政
治
古希臘的民主政治
1. 古希臘的城邦制度(前8~6世紀)
2. 雅典民主政治
奠定基礎:梭倫改革
確立民主:克利斯提尼改革
黃金時期:伯利克里改革 民主政治條件:①保證城邦的獨立和發展②小國寡民體制的產物③奴隸勞動提供了物質保證④亞非文明的影響
2.民主政治的作用:①鑄就了希臘人的民族性格②在眾多文化領域取得輝煌成就 奴隸制民主政治的實質:是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的、少數人的民主
特徵:全民參政、公民平等、法律至上、輪番而治
階段特徵 中央官制 地方行政 認 識
中
央
集
權
制
度
的
形
成
發
展 戰國:萌芽)(前475年—前221年)
封建制度確立 1. 戰國七雄
2. 封建制度的確立:
3.各國變法(秦國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建立縣制
中央集權制度的基本內容包括:①皇帝制。②中央行政制度。③地方行政制度,其核心是集一切權力於皇帝。
中央集權制度的特點是:①皇權至上原則。②帝位終身制和皇位世襲制。③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④皇帝從決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獨斷權力。⑤宣揚「君權神授」。⑥思想文化的專制統治。
在中央集權制度下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現為:①中央政府與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②皇權與相權矛盾(中央政府內部矛盾)。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從漢至元中國政治制度屢經變化,不斷發展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在中央政權中,相權不斷削弱,君權不斷加強。在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中,中央嚴格控制地方政權,不允許有獨立的行政體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須服從上級,地方服從中央,最後聽命於君主。中央對地方實行多層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層行政組織長期穩定,人身控制嚴厲,地方沒有相應的自主權,對中央和君主絕對依賴,難以實施有效治理。
中央集權制度的作用:
(1)積極作用:①有利於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鞏固和發展,有利於維護祖國統一與領土完整。②能有效地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從事大規模的生產活動和經濟建設,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③在統一的環境下,有利於各民族的融合,有利於各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
(2)消極作用:①皇權專制極易形成暴政、腐敗現象,是阻礙歷史發展的因素。②在思想上表現為獨尊一家,箝制了思想。③在封建社會末期,阻礙了新興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發展。 羅馬法的起源和發展 1. 羅馬共和國時期
《十二銅表法》(前450年成文法誕生)
2.羅馬帝國時期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羅馬法體系完成)
核心內容: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實質(目的):維護奴隸主貴族的政治、經濟利益
作用: 1。(對羅馬)維系和穩定了帝國的政治、經濟統治;.2。對歐美)是近代歐洲法律體系的基礎;為近代歐美資產階級戰勝封建勢力提供了理論武器;3。(對東方)對日本和中國也有很大影響。局限:維護奴隸主貴族利益,男女權利不平等。
秦朝(確立):
(前221年-前207年) 開創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制,奠定二千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度:皇權至上
中央官制: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諸卿 郡縣制:
設三十六郡,後增至四十郡
郡守、縣令均由中央任命。
漢朝(鞏固)
前202-220年) 漢承秦制, 漢承秦制:皇帝制
新變化 中朝—決策
外朝—執行
尚書台—中樞 漢初:郡、國二制並行
漢武帝:分十三州,設刺史
東漢末:州郡縣三級
三國兩晉
魏晉南北朝(220—589年) 三省體制逐步形成 尚書省
三省 中書省
門下省
隋唐
(完善)
581—907年 三省合作,互相牽制和監督,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重大創造 三省:
中書省—決策機構
門下省—審議機構
尚書省—執行機構(下設吏、戶、兵、刑、工六部) 隋:州縣
唐:道州縣
北宋
(加強)
960—1127年 相權進一步削弱,皇權進一步加強 二府:門下省—最高行政機構
樞密院—最高軍政機構
參知政事—副相,分割相行政權
三司—管財政,分相財權 北宋:路•州縣
元
(發展)
1271—1368年 1. 綜合漢蒙政治制度,加強皇權有新發展
2. 開創行省制度 中書省—最高行政機構
樞密院—最高軍政機構
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和西藏地區 中書行省
路府州縣
宣慰司
明清
(強化、衰落) 封建社會步入晚期,矛盾尖銳,君主專制達到逐步頂峰。 明:1。廢除丞相制度,權分六部
2.內閣的創立
影響:君主專制達到新高度。 廢行省,設三司
近
代
歐
美
代
議
制
民
主
政
治 英國君主立憲制 1. 確立:1689年議會頒布《權利法案》
2. 發展:責任內閣制的形成
3. 完善:普選權的擴大
(可整合選修2第二、四單元相關內容) 特點:國王作為國家的象徵,「統而不治」;議會掌權,是國家權力中心,最高立法機關。內閣(首相)是真正掌握實權(行政權)的。
作用:1.為英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把政治斗爭規定在一個相對有序的狀態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沖突。
3.為世界上很多國家樹立了君主立憲制的模式。(或表述為:對歐美有深遠影響。)
清:1。康康熙設南書房
2.雍正設軍機外—君主專制達到頂峰
美國總統共和制 《1787年憲法》
1. 聯邦制
2. 分權與制衡原則
3. 總統共和制
(可整合選修2第四單元相關內容) 意義:(1)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奠定了美國政治制度的基礎。(2)它保障了資產階級政治和經濟利益,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3)確立了聯邦制,地方自治權與中央政權形成較為和諧統一的關系,維護國家主權的同時,有利於地方的積極性的調動和創造性的發揮。局限性:它承認奴隸制和黑奴貿易,留下種族歧視和壓迫的烙印;婦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隸的選舉權被剝奪。 比較美國總統制和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
同:君主立憲制和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都是資本主義國家政權的一種組織形式,他們的共同點是國體一致,都是資產階級專政。
異:他們的政體不一樣。君主制是國家元首世襲的一種政治體制,自古就有。但是,在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國家中,世襲的君主只是象徵性的國家元首,其權利受到憲法的限制,是統而不治的虛君。以資產階級為主體的議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利機關,內閣對議會負責,如英國。共和制是國家元首由選舉產生的一種政治體制,也是自古就有。到了近代,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制分為議會制和總統制兩種。總統制的民主共和制,指總統由選舉產生,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是國家武裝力量的總司令;行政權集於總統,總統決定對內對外政策,擁有極廣泛的權利,如美國
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840——1919年)
階段 特徵 列強的侵略 中國人民的抗爭與探索
近
代
中
國
政
治
文
明
進
程
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列強以武力打開中國市場,加緊商品輸出;
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萌發,限於器物層面。
推動歷史前進仍是農民階級,但不能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 鴉片戰爭(1840—1842年)
《南京條約》(1842年) 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
②愛國官兵的反侵略斗爭
③太平天國 運動(開始、全盛、轉折、失敗) 太平天國(1851~1864年)
A.《天朝田畝制度》規定了土地分配和產品分配的原則。
B.《資政新篇》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
作用:太平天國是中國幾千年農民戰爭的最高峰;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是中國人向西方學習資本主義的最早探索;對後來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響。
局限性:階級、時代局限
法國共和制 1.(整合選修2相關內容,簡略補充法國經歷專制—立憲—共和—帝制—共和—帝制的反復較量)
2.《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1875年):內容①行政權歸總統,他是國家元首及軍隊最高統帥,他由國民議會選出,任期7年; ②立法權歸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的兩院制議會。參議院由間接選舉產生,眾議院由普選產生。
作用:①共和派掌握實權;②共和政體的最終確立;③促進法國工業資本的發展。 比較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與法國共和制的異同。特別注意對比兩國行政和立法機構之間的關系:
表面上看:君主立憲制與共和制;君主立憲制有世襲君主;共和制的國家首腦由選舉產生。從行政和立法機構之間的關繫上看:法國:議會擁有立法權;議會中擁有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組成內閣;總統由議會兩院聯席會議選出;總統又有行政大權。德國:德國首腦(德意志帝國皇帝)擁有官吏任免權(帝國官吏及宰相);德意志帝國皇帝擁有立法權;德國皇帝可以召集或延期或結束兩院,因此,德國首腦擁有絕對的實權。
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
《天津條約》
《北京條約》
《瑗琿條約》 ①洋務運動
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列強的政治侵略(戰爭和瓜分土地)和經濟侵略(資本輸出為主)並行,並形成宰割中國的同盟;
隨著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農民階級讓位於資產階級領導革命,民主革命是主流。 中日甲午戰爭
(188年—1885年)
《馬關條約》(1885年) ①愛國官兵的英勇斗爭(左寶貴、鄧世昌)
②反割台斗爭(劉永福、徐驤)
③戊戊變法
辛亥革命功績:1推翻清王朝,結束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2。民主共和觀念深入;3.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4為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條件.5對近代亞洲各國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產生了較廣泛的影響。
失敗表現: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沒有根本改變。
失敗原因:資產階級軟弱性和妥協性。 德國君主立憲制 1. 德意志的統一
2. 《德意志帝國憲法》(1871)
內容①皇帝:作為國家元首,擁有宣戰、媾和、締約、召集和解散議會的權力以及統率權;②首相:作為政府首腦,由皇帝任命,只對皇帝負責;③議會:分為兩院: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權力較小,對政府沒有監督作用。 .評價《德意志憲法》
積極意義:①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帝制國家建立起來。②德意志的資本主義工業迅速發展
局限性:①保留了普魯士的君主制度和軍國主義的傳統,②阻礙了資產階級民主改革的徹底完成。
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1901年)
《辛丑條約》(1901年) ① 義和團運動
(口號:扶清滅洋)
②辛亥革命
(民主思想傳播、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同盟會、三民主義、武昌起義、中華民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條件:①社會條件:1825年經濟危機②理論條件:空想社會主義的誕生③階級條件:歐洲三大工人運動的興起(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德意志西里西亞紡織工人運動)
.2標志:《共產黨宣言》發表(1848年)
內容①第一次完整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②闡明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斷言資本主義將被社會主義所取代。③進一步揭示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即就是通過階級斗爭,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政權。
《共產黨宣言》的意義: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無產階級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主義運動更加彭勃的開展起來。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5——1949.9)
新民主主義革命和國民大革命時期(1919.5~1927.7) 社會主要矛盾是中國人民同帝國主義列強支持的北洋軍閥的矛盾。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突出的特徵是國共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實行國民大革命。 五四運動
(背景、口號、結果) 性質: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主力:工人;先鋒:青年學生)
影響:促進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3. 巴黎公社正式宣告成立(1871年3月28日)
性質:無產階級政權; 教訓:沒有一個真正的無產階級政黨領導;沒有爭取廣大農民的支持。
意義: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它的經驗教訓是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寶貴財富。
⑷ 急需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點整理!!!!很急,要全點的
你要麼? 我們才講完的
⑸ 求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三復習提綱!全面一點的
郵箱給我,我剛弄了一份必修一到三的復習提綱,很全的
⑹ 歷史必修三知識框架 記住是框架 不是知識點
保證全是框架啊 優點是較為簡潔 嗯...有一些太簡潔,你適當補充一下就行了。不過全部要點裡面都有了,還算全吧。望採納!
專題一
⑺ 求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三復習提綱
[email protected]稍後發送。望採納。
⑻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3知識點總結
中國古代政治史
一、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和發展趨勢
秦朝————漢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
確立 鞏固 完善 強化 加強 頂峰
集權 專制
↓ ↓
解決中央與地方的矛盾 ← | → 解決君權與相權的矛盾
維護國家統一,有積極意義 加強專制,消極作用多
發展趨勢:不斷加強,從集權到專制
二、分裂與統一
1、分裂的原因
⑴封建自然經濟的分散性。(佔主導地位)
⑵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治的削弱和地方割據勢力的膨脹。(政治腐敗)
⑶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激化矛盾)
⑷各族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盾和斗爭。
2、統一的原因
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原因:
⑴秦漢以來,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和發展,有效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⑵從思想上看,中華民族很早就產生了統一的思想要求,經儒家發展為「大一統」思想,成為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
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間的凝聚力加強。
⑷中原漢族先進經濟、文化的強大吸引力,使少數民族嚮往中原。(被征服)
3、評價:
⑴分裂是歷史發展的支流,處於短暫的、次要的地位。
①從時間看,封建社會分裂時間不超過幾百年。
②從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統一的王朝,影響巨大、深遠。
③從分裂時期看,分裂孕育著統一,出現局部統一。
⑵對分裂與統一要具體分析,尤其是國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論,不能對分裂簡單地加以否定。
⑶統一是歷史發展的主流,處於主要地位。要充分肯定國家統一的歷史進步作用。
三、治亂興衰
1、產生治世的原因
⑴統治階級調整統治政策
在長期戰亂、分裂,新王朝建立之後,統治者一般都能認識到人民的力量和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而調整統治政策,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經濟上採取修養生息政策,使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出現治世。
⑵統一的局面下,政局穩定,政治清明,經濟繁榮。(開元盛世)
⑶在社會出現嚴重危機之後,經改革調整而出現中興局面。(光武中興)
⑷開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之間和睦相處,友好交往。(貞觀之治)
⑸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
2、出現亂世的原因
⑴統治黑暗、腐朽。如皇帝不理政事,重用奸臣、宦官等人,造成外戚或宦官專權的現象。(漢、唐、明)
⑵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激化。(或中央與地方的矛盾激化)
中央集權削弱,地方割據勢力膨脹的現象。ex:東漢、唐末
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矛盾激化。ex:西晉
⑶農民戰爭的作用。地主大量兼並土地,造成農民流亡,引起農民起義。
⑷自然災害。
3、認識
⑴對治世肯定其進步作用,但也要看到,各階級的地位沒有發生根本的變化,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這一社會基本矛盾沒有改變,正是統治階級對農民的剝削使社會出現治世。
⑵亂世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危害。但是:
①處於亂世的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共同斗爭,有利於民族融合。
②在局部統一地區,統治者為了自身的生存而加強恢復和發展經濟,有利於地方經濟的發展。
③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七國之亂和安史之亂,雖然都是叛亂,但結果不同。七國之亂之後,中央集權加強;安史之亂之後,中央集權被削弱。
四、調整和改革
1、相同點
⑴背景相同。都發生在推翻前朝的大規模農民戰爭之後,統治者都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認識到人民的力量。
⑵目的相同。都是為了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鞏固封建專制統治。
2、措施(相同與不同)
⑴經濟:
①解放生產力。
前期-解放勞動者本身和釋放奴婢;後期-放鬆人身依附關系、
②減輕人民負擔——從十五稅一到三十稅一。
③把人民和土地緊密結合起來——安置流民,更名田等。
⑵政治:
①約束統治者,生活節儉,澄清吏治(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
②減輕刑罰,緩和階級矛盾
③加強中央集權,解決內部矛盾
3、評價
⑴調整或改革後,從經濟上看,推動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國力富強(不同朝代富強的程度不同,東漢較差),多出現治世。
⑵從政治上看,調整或改革後穩定統治秩序,保證社會安定,完善封建統治制度,推動封建社會的發展。
⑶從文化上,政治穩定,經濟繁榮,促進文化繁榮發展。
4、歷代改革
⑴管仲改革——奴隸社會富國強兵的改革
⑵商鞅變法——地主階級封建化的政治改革
⑶王安石變法——封建社會調整統治政策的改革
五、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分裂與統一、治亂興衰、調整和改革之間的關系
⑴中央集權的加強、調整和改革與分裂統一、治亂興衰是密切相關的。聯系起來認識:分裂時期多亂世,說明改革或調整不成功;而不成功的改革造成分裂、亂世。統一時期多為盛世,說明改革或調整成功;反過來,成功的改革促使統一、盛世出現。
⑵調整和改革、分裂統一、治亂興衰與中央集權的加強與削弱密切聯系。
⑶體現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
六、政治思想
1、法家的法治思想
⑴法家思想順應了由分裂到統一的歷史發展趨勢,反映了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
⑵法家提出具有發展進化因素的歷史觀,體現出新興地主階級改革舊制的進取精神。
⑶法家思想有利於國家的統一和封建制度的建立,而且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被後世沿襲了兩千多年。
⑷法家思想提倡嚴刑苛法,不利於長治久安,加之統治者濫用民力,超出了農民階級所能承受的程度,使階級矛盾激化,秦王朝二世而亡。
2、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
實踐證明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是統治階級實行的一種寬松的政策。
⑴它適應當時的社會需要,起到促進生產恢復與發展的作用,出現治世。秦漢以後,每逢大亂,人民貧困時,統治者多採用「修養生息」政策——道家的治國之策。如漢、唐、明等朝。
⑵在社會穩定,生產發展以後,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就不再適應政治、經濟的發展,如漢朝「文景之治」時出現了王國問題、匈奴問題等,西漢政治思想從無為到有為,從道家到儒家。
3、儒家的「大一統」思想
孔子「仁」和以德治民→孟子「仁政」和民貴君輕→董仲舒「大一統」思想
儒家思想對中國封建社會影響巨大。它客觀上有利於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國家的鞏固;有利於緩和階級矛盾及社會的穩定;有利於封建社會的長治久安。從此,儒家思想逐漸成為封建社會占統治地位的正統思想。
4、政治(統治)思想發展的趨勢
百家爭鳴→一家專制(秦)→獨尊儒術
5、統治者的思想控制
⑴秦朝焚書坑儒、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明朝八股取仕;清朝文字獄。
⑵利用宗教(西漢以後,統治者利用宗教加強思想控制)
中國古代經濟史
一、經濟發展的原因
1、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政治清明、政局穩定
2、統治階級注意調整統治政策,鼓勵發展生產。
3、大規模農民戰爭的推動。
4、中原人民的遷移,使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具傳播,使所到之處經濟發展。
5、各地區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和中外交流
6、科學技術的發展。
7、廣大人民的辛勤勞動,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二、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的一般表現
1、農業
農業發展一般表現為:生產工具的改進、耕作技術的提高、水利工程的興修、治河工程、農作物的引種、開墾土地的畝數(增加多少)、產量數(增加)、人口數(增加)。
2、手工業
手工業發展表現為:⑴手工業部門的多少:紡織、冶鐵、制瓷、造紙等。⑵分工擴大、花色品種的增加。⑶產量的提高,技術水平的提高和質量的提高。
書上講到的手工業的發展包括:西漢開始用煤冶鐵;北宋也用煤,徐州是冶鐵中心;明朝用焦炭煉鐵(佛山)。
3、商業
商業發展的表現為:商品種類的增加、商品質量的提高、城市的出現和擴大、對外貿易的發展和貨幣的變化。
4、重大水利工程
⑴秦朝靈渠。⑵漢武帝治河。⑶隋朝大運河。⑷唐朝大面積治河。
⑸五代錢塘江海塘。⑹元朝漕運修建運河。
三、中國古代經濟發展階段特徵
1、奴隸社會——匹馬束絲。
2、封建社會
⑴戰國、秦漢時期的階段特點
①商品種類繁多;②中原市場形成;③封建城市興起。
⑵隋、唐時期的階段特徵
①城市繁榮,唐中期後商業日益發達;
②政府對商業市場在時間、地點上有嚴格限制;
③對外貿易發達,政府設置市舶使。
⑶五代——元朝時期的階段特徵
①北,南宋商品經濟發展及特點;
②城市經濟繁榮,打破時、空限制;
③出現新型貨幣——紙幣;
④設置邊貿易市場——榷場;
⑤糧食、農副產品(茶等)和手工業原料(絲等)大量進入市場;
⑥海外貿易發達。
⑦元大都、漕運、海運和海外貿易(泉州港等)。
⑷明清時期的階段特徵
①出現專業性的城市
②明初對外貿易發達——鄭和下西洋;
③互市;
④資本主義萌芽。
⑤白銀成為普遍流通的貨幣。
四、重要的經濟制度和經濟政策
1、重要的經濟制度和經濟政策
⑴征稅依據的變化:
人頭稅→土地財產稅→田畝為主
(漢) (唐) (清)
說明封建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逐漸放鬆,封建制度逐漸衰落。
⑵徵收物的變化:實物+勞役→貨幣地租。用銀兩收稅,說明商品經濟發展。
⑶稅種的變化:稅種繁多→逐漸減少。征稅手續簡便。
⑷農民由必須服一定時間的徭役、兵役到可以代役。以庸為標志。
⑸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對商品徵收重稅。
2、與政治聯系
歷代經濟政策,都是對農村生產關系的調整。當這種調整適應當時生產力水平時,就推動生產力發展,促進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反之就會阻礙經濟發展,阻礙社會進步。
五、中國古代的重農抑商政策
評價:
①重農抑商政策在封建社會初期,對農業、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新興地主階級政權的鞏固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②到了封建社會末期,在生產力發展,商品經濟活躍、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後,堅持重農抑商政策,把商、農發展對立起來就違反了經濟發展的規律,對經濟發展起到了阻礙作用。
六、江南經濟的發展和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
1、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有三個明顯的特徵:
⑴北方人民大批南遷,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經驗(及勞動力),體現了當時勞動力的最高水平。
⑵南移趨勢在國家處於分裂或割據、戰亂時期最為突出。
⑶政治中心南移對經濟中心南移有一定影響。
2、歷史的啟示
⑴政治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必備條件。
⑵充分合理地利用外來勞動力、先進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可以促進經濟發展。
⑶經濟發展必須得到領導者的重視。
中國古代民族關系和對外關系
一、民族關系的基本特點
1、漢族與少數民族交錯雜居,呈現出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
2、由於各民族經濟發展方向不同、水平不同,農業民族與周邊游牧民族之間存在矛盾,有時發生戰爭。
二、民族關系的主要類型
1、同一國家內部的民族之間的關系
2、不同民族政權之間的關系。
三、民族關系的表現形態
1、和平
和親——作用是削弱民族偏見,促進經濟文化交流。
互市——由官方控制的民族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互市場所一般在邊境地區。
會盟——兩個民族政權以締結「和約」或「和議」的辦法來約束雙方的行動。
2、民族關系的主流、總趨勢是友好交往、和平共處。是各民族人民在共同創造中華民族的文化,共同開發祖國。各民族人民在互相學習和交流中,在共同的勞動中,共同反抗斗爭中相互融合,形成不可分割的整體。
四、民族融合的概況
1、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民族大融合的初步發展時期。兼並戰爭加強了華夏族同周邊少數民族的關系,促進民族融合。
2、秦漢時期是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確立、發展時期。在統一的國家范圍內,各民族之間得到更充分的交流,經濟文化進一步發展,漢族形成。秦北與匈奴、南與越族、西與西域各族的關系及開發西南,加強了中原與少數民族政治、經濟上的聯系。
3、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時期。
特點:
①處於封建經濟發展時期,民族融合的過程主要是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過程;
②五族內遷,出現民族大融合局面。
③少數民族無長期的、穩定的政權,說明這時少數民族的發展程度較為落後;
④孝文帝改革,縮小南北差距,出現統一趨勢。
4、隋唐時期的民族融合(統一時期的民族融合 )
特點:
①各民族政權與中原王朝關系密切、友好,戰爭較少。
②唐中央政府在少數民族地區通過建立都護府、都督府直接統治邊疆地區,加強各民族之間的政治、經濟聯系。
5、五代、遼宋夏金元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第二個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時期。
特點:①多個民族政權先後並立;
②封建生產方式向邊疆地區深入擴展,如設太學、創造文字、仿漢制建立官制、兵制等典章制度;
③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元統一後北方的「漢人」包括契丹、女真等族人;
④出現了新的民族——回族。
⑼ 人教版歷史必修三分單元列知識框架(前三單元)
我是高三的,單元列知識框架 每專題最後一面那個 專題學習小結與測評 就不錯,不過你自己列一遍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