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國的北愛爾蘭和愛爾蘭歷史背景
北愛爾蘭(Northern Ireland)是英國的一個地區,位於愛爾蘭島東北部,首府是回貝爾法斯特。地形中間低平答,周圍多山。主要河流有班恩河。上游的內伊湖,面積 396 平方千米,是英國最大的湖泊,屬冰蝕湖。屬溫帶海洋性氣候。1801年愛爾 蘭島劃歸英國。1921年南部26郡組成自由邦,1937年成立共和國,北部6郡仍歸英國 ,稱北愛爾蘭, 成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組成部分。
愛爾蘭是一個西歐國家,西臨大西洋東靠愛爾蘭海(Muir éireann),與英國隔海相望,愛爾蘭為北美通向歐洲的通道。愛爾蘭人屬於凱爾特人,是歐洲大陸第一代居民的子嗣。它有5000多年歷史,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該國的風景非常美麗迷人。盡管愛爾蘭也有自己的語言——蓋爾語(Gaeilge),但它卻是歐洲除英國之外唯一一個英語國家。愛爾蘭共和國於1922年從英國殖民統治下獨立出來,也是個和平寧靜的國家。愛爾蘭北部被稱為北愛爾蘭,至今仍屬於英國。因此,愛爾蘭共和國與電視新聞中經常出現的暴力沖突頻頻的北愛爾蘭是有所不同的。
B. 英國歷史事件The Troubles
The Troubless是北愛爾蘭問題
北愛爾蘭問題(英語:The Troubles,愛爾蘭語:Na Trioblóidí),簡稱北愛問題,是用來描述從1960年代後期開始,到1990年代後期由1998年4月10日簽訂北愛和平協議中止,在北愛爾蘭發生的包括共和派與保皇派准軍事組織、皇家阿爾斯特警隊,英國陸軍與其他人員的公眾暴力活動,是愛爾蘭的周期性暴力沖突中的最新一輪。
北愛問題經常以不同的方式被稱作一場多方沖突,一場游擊戰,一場低烈度沖突,甚至一場內戰。
概述
北愛問題由30年來在北愛爾蘭的民族主義者(主要是羅馬天主教徒)社區和聯合主義者(主要是新教徒)社區的成員之間不斷重復發生的激烈暴力沖突組成。沖突是由北愛爾蘭在聯合王國內的爭議性地位與對佔少數的民族派社區的統治,以及佔多數的聯合派對民族派的歧視所導致。暴力活動的特徵是由准軍事集團進行的武裝戰斗,其中多數屬於愛爾蘭共和軍臨時派1969-1997年戰斗活動,目標旨在終結英國在北愛的統治與建立一個新的,「全愛爾蘭的」(all-Ireland),愛爾蘭共和國。
為回應這場戰役以及感覺北愛爾蘭的英國特質和聯合派的統治地位被不斷侵蝕,保皇派准軍事組織如UVF和UVA對民族派人口發動了他們自己的戰役。政府部隊——英國陸軍與警察(皇家阿爾斯特警隊)也牽涉其中。英國政府的觀點是,它的部隊在沖突中是中立的,試圖在北愛爾蘭維護法律與秩序。愛爾蘭共和派卻把政府部隊視為沖突當中的「戰斗員」,並以政府部隊和保皇派相勾結的活動來證明這一點。警方調查官進行的「徹底」調查表明,英國部隊,特別是RUC,與保皇派准軍事組織勾結,參與謀殺,並在根據要求調查此事時妨礙司法。
伴隨著暴力,北愛主要政黨之間,包括那些譴責暴力活動的在內,關於未來北愛爾蘭地位與北愛爾蘭政府構成問題上陷入了僵局。
北愛問題的終結來之不易,根據《貝爾法斯特協定》(一般被稱為「耶穌受難日協定」),北愛和平進程包括多數准軍事組織宣布停火並解除武裝,警察部門的改革和相應地從街道和敏感界線上比如南阿馬與弗馬納撤軍。該文件重申了長久以來未被歷任愛爾蘭政府完全認可的英國的一貫立場,即北愛爾蘭將保留在聯合王國境內直到大多數人投票脫離。另一方面,英國政府第一次承認該原則:即從所謂的「愛爾蘭因素」視角來看,愛爾蘭島的人民作為一個整體有權利,不受任何外界干擾,在雙方自願的情況下解決南北問題。 後者是從民族主義和共和派方面贏得支持的關鍵。協議也確定在北愛爾蘭建立一個權力共享的政府(現暫中止運作)。該政府必須由聯合派和民族派雙方黨派組成。
雖然北愛問題中積極的參與者人數相對較少,宣稱代表兩個社區的准軍事組織有時也並不能代表一般大眾,但是北愛問題牽涉到北愛爾蘭人民的日常生活,偶爾也會蔓延到英國和愛爾蘭共和國。另外,在1969年至1998年之間有好幾次看起來北愛問題可能升級為一場真實的內戰,比如1972年血腥星期天之後,又比如1981年愛爾蘭絕食運動當中,兩派進行互相敵對的大規模武裝。很多人今天仍然持有由於北愛問題形成的政治、社會與公共意見和觀點。
背景
歷史上的族群紛爭 1609-1886
愛爾蘭北部天主教徒和新教徒的沖突起源於英國1609年的阿爾斯特種植園殖民計劃,該計劃沒收當地人所有的土地,以英格蘭和蘇格蘭新教徒「種植者」移民阿爾斯特。當地天主教徒和殖民者之間的對抗導致了1641-年和1689-1691年兩者之間兩場血腥的民族-宗教沖突。英國新教徒在愛爾蘭的政治統治地位在這些戰爭與愛爾蘭刑法中得到保證,後者規定剝奪與英國國教會——聖公宗愛爾蘭教會——抵觸的所有人(包括天主教徒與不服國教者,比如長老會成員)的宗教、法律與政治權利。
18世紀後期刑法體系的崩潰預示了新一輪的社群沖突。特別是在1780年代解除對愛爾蘭天主教徒的租地活動限制之後,使得競爭加劇。因為天主教徒從前被禁止而現在被允許買地與經商,新教的「黎明小伙」(Peep O'Day Boys)組織對他們的社區的攻擊不斷增加。 在1790年代阿爾斯特的天主教徒建立了「保衛者」(The Defenders)組織進行反擊。這使得雙方陣營走向極端,新教社區之前對於民主改良主張日益開明的改革派人數劇減。
許多長老會教徒、天主教徒和自由派新教徒參加了聯合愛爾蘭人協會——一個受法國大革命鼓舞的民族主義運動組織,目標在於結束愛爾蘭的教派分裂,建立一個不分教派的獨立於英國的愛爾蘭共和國。但是,聯愛協的理想被1789年愛爾蘭叛亂的失敗,隨之而來的鎮壓與不斷持續的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間的教派暴力所擊碎。此外,更加強硬的新教徒被政府積極武裝起來以對抗激進分子。成立於1795年的橙帶黨是這場運動的歷史悠久的表現。產生的效果就是將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分成持久敵對的兩個陣營。
1801年愛爾蘭國會的取消與愛爾蘭並入聯合王國為兩個社區的對立提供了一個新的政治框架。另外,長老會教徒大部分放棄了他們之前與激進共和派的政治聯系,選擇了一種作為「保皇派」新教社區的一分子,與聖公會更趨同的身份。1829年天主教解放運動通過丹尼爾·奧康奈爾的政治鼓動,大幅消滅了法律上對天主教徒(大約占愛爾蘭人口的75%)、猶太人和其他不信國教者的歧視。但是奧康奈爾的長遠目標(解放運動的本質)是要解散1801年的聯合。他甚至在1843年1月1日自信但是錯誤地宣稱聯合王國將在那一年解散。奧康奈爾的和平主義、民主原則的民族主義迫切要求恢復愛爾蘭國會(被稱為「地方自治」)的主張,在之後的19世紀愛爾蘭政治舞台上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新教徒害怕成為天主教統治的愛爾蘭的少數派,趨向於支持繼續由英國統治。
現在沖突表現在了支持聯合法案的人和反對聯合法案的人之間。至1886年,隨著兩個社區組織了相對立的民族主義和聯合主義政黨,這一轉變得以完成。
至此,阿爾斯特聯合派也有了經濟動力——此地是愛爾蘭工業最發達和最依賴與不列顛及英帝國的貿易的地區。當前沖突的直接原因可以在20世紀早期關於地方自治和愛爾蘭獨立的爭論中找到。
愛爾蘭分治 1912–1925
至20世紀第二個十年,權力下放,或者有限的愛爾蘭自治,由於愛爾蘭議會黨的鼓動已經近在咫尺。大多數是新教徒並聚居在阿爾斯特的聯合派反對自治和愛爾蘭獨立,害怕生活在一個羅馬天主教會支配的壓倒性優勢的天主教國家。在1912年,聯合派在愛德華·卡森(Edward Carson)的領導下簽署了阿爾斯特同盟條約,誓言如有必要要用武力反抗權力下放。為此他們成立了准軍事組織阿爾斯特志願軍並從德國進口武器(復活節起義中的叛亂分子在幾年之後也照此辦理)。民族主義者組建了愛爾蘭志願軍,表面上的目的是確保一戰之後的權力下放不遭到英國或者聯合主義分子反抗。但是愛爾蘭志願軍逐漸被愛爾蘭共和兄弟會的成員滲透,比如帕特里克·皮爾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轉移了危機,推遲了愛爾蘭獨立問題的解決。權力下放雖然被英國議會通過,但是在戰爭期間暫緩實行。
但是這個問題被愛爾蘭志願軍的愛爾蘭共和兄弟會分子在都柏林發動的復活節起義所激發。雖然叛亂被鎮壓,起義的15名領導人被處決使愛爾蘭民族主義分子大大激進化。獨立問題在1918年12月達到頂點,分立主義的新芬黨贏得了愛爾蘭的大部分議席,在都柏林成立了愛爾蘭國會,脫離出聯合王國,雖然當時並未被英國或其他國家承認。同時,兄弟會志願者將自己看成愛爾蘭共和國的軍隊,開始在接下來的1919年1月發動對政府部隊的武裝襲擊,打死了在蒂珀雷里郡的索洛海德貝格(Soloheadbeg)運送葛里炸葯的兩名天主教警察。
1920年,一場愛爾蘭共和軍的志願者對英國政府軍的游擊戰期間,愛爾蘭政府法案將愛爾蘭島分成兩個分離的管轄區:「南愛爾蘭」與「北愛爾蘭」。愛爾蘭的分裂被1921年英愛條約確認,該條約終結了南部的游擊戰,建立了愛爾蘭自由邦——一個幾乎獨立的愛爾蘭國家(在1949年成為共和國並完全獨立)。這個協議承認了愛爾蘭人民中主要集中在古代的阿爾斯特省,希望作為一部分留在聯合王國內的新教徒和全體而言占壓倒性優勢的,要求從英國獨立的天主教徒之間的巨大分歧。
北愛爾蘭留在英國境內,雖然在一個獨立的政府體系下它擁有自己的議會和權力下放的政府。這個制度並不是聯合派要求的,但是卻因政府急切希望擺脫困擾威斯敏斯特國會多年的「愛爾蘭問題」而被包括在協議內。然而,聯合主義分子立即向新政府示好,將北愛爾蘭看成一個按照民主原則、法制和境內大多數人留在聯合王國內的意願成立的政體。但是愛爾蘭民族主義者將愛爾蘭分治看成是非法和專制地將愛爾蘭島違背大多數人民意願而分裂開來,並且爭論道北愛爾蘭政府既不合法也不民主,而是故意劃分的聯合主義分子多數選區造就的。
北愛爾蘭的民族派開始占人口35%[來源請求],並不接受新政府的合法地位。北愛問題的根本在於聯合派政府在北愛爾蘭整合天主教/民族派的失敗,後者更傾向支持一個統一的愛爾蘭,拒絕放棄民族統一。
北愛爾蘭在暴力中誕生——共有557人在1920-1922年愛爾蘭獨立戰爭前後的政治性或宗教性暴力活動中被殺。其中303人是天主教徒(包括共和軍成員),172人是新教徒,82人是皇家愛爾蘭警隊或者英國陸軍人員。貝爾法斯特見證了大多數暴力事件的發生:452人被殺,267名是天主教徒,185名是新教徒。 雖然在島上其他地方,沖突很大程度上在愛爾蘭共和派游擊隊和英國軍警之間產生,在北方卻被打上了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間的族群沖突的烙印。北方地區的暴力模式是,共和軍襲擊安全部隊,保皇派組織(包括B特後備警察部隊)殺害天主教徒作為報復。民族派將這種暴力活動——特別是在貝爾法斯特——描述為一場對本社區的「大屠殺」(pogrom)。
比如在1920年,共和軍在利斯本的一個新教教堂周日禮拜之後,暗殺了警隊的地區巡官斯旺奇,造成城內佔四分之一的天主教區大部被焚毀。但是,盡管受害者中天主教徒占不成比例的多數(58%的受害者來自占貝爾法斯特30%人口的該社區),雙方都對暴行負有責任,且近半數受害者是新教徒。愛爾蘭其他地區的民族主義者為了回應對天主教徒的襲擊組織了一場對北部商品的抵制,且某些人(包括愛爾蘭自由邦的邁克爾·柯林斯)計劃軍事進攻北愛爾蘭。該計劃被在愛爾蘭民族主義者內部派別之間爆發的愛爾蘭內戰(1922-1923)打斷,在此期間北方政府反而鞏固了它的存在。另一個之後對北愛爾蘭有著主要影響的愛爾蘭內戰後遺症是被邊緣化的殘存下來的愛爾蘭共和軍。它對兩個政府而言都是非法的,在意識形態上也致力於用武力推翻兩者重新建立1919-1921年的愛爾蘭共和國。
1925年許多民族主義者期望廢止分治,至少讓邊界委員會把北愛爾蘭的大部分割讓給自由邦。但是委員會建議不對邊界做大的變動——事實上使愛爾蘭分裂永久化。此時,愛爾蘭自由邦正式承認與接受了邊界。在1937年,埃蒙·德瓦萊拉在愛爾蘭憲法第二條與第三條中主張整個愛爾蘭都都是自由邦領土。但是,該條款規定「擱置對國家領土的重新整合」,南部國界與1922年相比保持不變。
北愛爾蘭——「新教國家」? 1925–1968
雙方都根據自己的解讀敘述各自的觀點。阿爾斯特聯合黨北愛爾蘭總理詹姆斯·克雷格在1937年回應南方領導人埃蒙·德瓦萊拉1935年的愛爾蘭是一個「天主教國家」的斷言時說到了「新教國會和新教國家」。從聯合派觀點來看,北愛爾蘭的民族派天生不忠,下定決心要強迫他們(新教徒和聯合派)進入一個統一的愛爾蘭。這個威脅被看成必須給聯合派在住房、就業和其他方面特殊待遇。天主教徒流行的大家庭和快速的人口增長也被看作威脅之一。
前北愛爾蘭第一部長大衛·特林布爾承認這段時期的北愛爾蘭對天主教徒成了「一幢冰冷的房子」。然而,直到1990年代,聯合派政治家們都能以北愛與26郡政權相較而言的經濟成功來為北愛爾蘭的存在辯護。從民族派的觀點來看,持續的對天主教徒的歧視只能證明北愛爾蘭是個天生腐敗的、英國人強加的政權。受人爭議的愛爾蘭共和國總理查爾斯·豪希(Charles Haughey)的家庭在1920年愛爾蘭問題開始時逃到倫敦德里郡,他把北愛爾蘭描述成「一個失敗的政體」。聯合派忽視了愛德華·卡森在1921年的警告——對天主教徒的疏遠會使北愛爾蘭一誕生就陷入不穩定。
在1920年代早期最初的愛爾蘭問題之後,北愛爾蘭時不時會有動亂事件發生,1940年代共和軍有一場簡短而成果有限的戰役,在1950年代另有一場流產的戰役。但在1960年代早期北愛十分平靜。
但是,有一個潛在的不穩定信號,那就是某些極端保皇派在1966年建立了一個非法的准軍事團體——阿爾斯特志願軍(名字來自1912年反權力下放民兵組織)。這個團體犯下三樁教派主義謀殺案,兇手被繩之以法,判刑入獄。該團體仍然存在並將在北愛問題中再次浮現。這些保皇派分子其中之一,加斯蒂·斯班斯(Gusty Spence),在為其長期效勞之後,為他的行為道歉並成為北愛主流政治成員之一。
北愛問題的開端
北愛問題廣為人知的開端是在1968年,北愛爾蘭民權協會(NICRA)的遊行中暴動與騷亂此起彼伏。這個團體在1967年發動了一場和平民權運動,借用了美國馬丁·路德·金博士的民權運動的語言和標志。NICRA尋求為北愛的天主教與民族派平反。他們特別希望:終結不公正的選區劃分,這將所有天主教徒限制在有限的選區內,使地方評議會失去代表性(特別是在德里市);廢止地方政府選舉中的納稅人特權,這給了新教徒(往往更加富有)超出比例的選舉權;以及廢除被看成針對民族派社區的特別權力法案(許可拘留和其他鎮壓手段)
開始時,北愛總理特倫斯·奧尼爾對這場看來溫和的運動贊賞有加,保證對北愛進行改革。但是他遭到許多聯合主義強硬派分子強烈反對,其中包括威廉·克雷格與伊恩·佩斯理,後者指責他是「叛徒」(sell out)。某些聯合主義者馬上懷疑民權協會是愛爾蘭共和軍的「特洛伊木馬」。暴力活動在幾場民權遊行中發生,保皇分子用大棒攻擊民權示威者。皇家阿爾斯特警隊被廣泛譴責為支持保皇派,亦被認為應對允許暴力活動負責。
多數保皇派仇視民權運動的行為與領導人煽動聯合派群眾的恐懼感,宣揚共和軍不止在幕後支持民權協會,而且在計劃一輪新的攻勢有關。實際上共和軍已經窮途末路,只有很少的武器,日益強調非暴力政治。北愛問題的第一輪爆炸活動(主要指向電廠和其他基礎設施)是由保皇派的UVF在1969年進行的,旨在訓練和栽贓給共和軍。
族群沖突在1969年惡化。在一月,一場「人民民主」組織從貝爾法斯特到德里的遊行被保皇派在倫敦德里郡的本托雷特(Burntollet)襲擊。RUC被指責未能保護遊行者。接下來的幾月在德里和貝爾法斯特的民族派區域立起了路障。這場騷亂在澤區暴動(1969年8月12日-1969年8月14日)到達頂點——一場大規模族群暴動在德里的警察和民族主義分子之間爆發。騷亂在澤區的天主教居民、警察與德里青年學徒成員之間爆發,因為後者沿著城牆遊行時穿過澤區。
警察和保皇派為一方,澤區居民為另一方的騷亂在英國軍隊派來恢復秩序之前持續了兩天。這場「戰役」觸發了貝爾法斯特、牛里、斯特拉貝恩等地從1969年8月14日開始的教派騷亂,使很多人喪生,多所住房被焚燒。騷亂是由民族派為了支持澤區軍民發起的示威引起的,在一顆手榴彈扔向一所警察局後騷亂升級。RUC作為回應部署了裝備勃郎寧機槍的裝甲車,並在貝爾法斯特民族派的福爾斯路地區打死一名9歲男童。保皇派群眾以攻擊天主教地區作為對暴力活動的回應,孟買街(Bombay Street)、馬德里街和其他天主教區街道的大部分被付之一炬(見北愛爾蘭1969年騷亂)。第一名被害的警察維克多·阿巴克爾(Bombay Street)是被保皇派而不是共和派射殺的。
民族派宣稱皇家阿爾斯特警隊在這些騷亂中輔助或至少沒有積極反對保皇派。共和軍也被自己的支持者廣泛批評在1969年8月貝爾法斯特騷亂中沒有能夠保衛天主教社區,致使7人被害,750人受傷,1505家天主教徒無家可歸——幾乎是強占的新教徒房屋的五倍。一名天主教牧師報告說他的教區居民把共和軍輕蔑地稱作「跑路軍」(I Ran Away)。
北愛政府要求英國政府在北愛爾蘭部署英軍恢復秩序。民族派一開始歡迎軍隊,經常為士兵送水送飯,因為他們不信任警察的行動會不偏不倚。但是因為軍隊下手過重而被認為偏向聯合派,這種關系迅速惡化。
很多聯合派分子將民權運動視為北愛問題的起因。他們堅持運動動搖了政府,製造權力真空使准軍事組織見縫插針。其他人,主要但不是全部為民族派,堅持認為民權運動和伊恩·佩斯利與其他保皇派的反對,只不過是一個本身生來墮落,必定垮台的教派主義政府制度的先兆而已。
暴力頂峰與北愛議會的解體
1970年至1972年北愛爾蘭經歷了政治暴力活動的大爆發,1972年到達頂峰,近500人喪生。這些年份里暴力升級有許多原因。
聯合派相信主要原因是脫離老愛爾蘭共和軍的愛爾蘭共和軍臨時派(臨時派共和軍)的成立。當老共和軍(被稱為正統派共和軍的殘余成員)擁抱非暴力群眾運動時,新的臨時派共和軍卻決心發動「武裝斗爭」來反對英國在北愛的統治。新共和軍希望展現「天主教社區保衛者」的教派特點,而不是像「正統派」一樣尋求兩個社區勞動階級的聯合。聯合派將這場進行中的斗爭看成是北愛問題的主要原因和持續因素。
內容太多,貼不下了,更多自己看網路吧
C. 愛爾蘭歷史
北愛爾蘭問題,又稱「厄爾斯特爭端」,是自一戰以來英國歷屆政府所面臨的最棘手的問題之一。長期以來,天主教徒與新教徒的沖突和對立以及愛爾蘭共和軍的暴力活動,使得這一問題逐漸復雜、尖銳化,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
北愛爾蘭,即厄爾斯特地區,是英國四大組成部分中最小的一個,面積1.4萬平方公里,現有人口160萬,其中58.6%的人信奉新教,38.4%的人信奉羅馬天主教。新教徒為蘇格蘭和英格蘭移民的後裔,要求繼續留在英國,政治上的代表是統一黨;天主教徒則堅決要求實現與愛爾蘭的合並,政治上代表他們的溫和派為社會民主工黨,激進派為愛爾蘭共和軍及其政黨新芬黨。兩派對於北愛爾蘭歸屬的爭端以及由此而導致的暴力沖突,使該地區的局勢長期動盪不安。
北愛爾蘭問題是英國歷史上長期存在的愛爾蘭問題的延續,英國的殖民擴張及其分而治之政策是這個問題的歷史根源。
愛爾蘭人是古代克爾特人的後裔,世代居住在愛爾蘭島上。5世紀的時候,隨著羅馬天主教的傳入,愛爾蘭人逐漸信仰了天主教。8世紀末,愛爾蘭島上出現了統一的文明和法律,但政治上還沒有出現統一的國家。
12世紀末,英王亨利二世利用愛爾蘭的分裂局面,率軍在愛爾蘭島登陸,用武力迫使各諸侯前來宣誓效忠,開始了對愛爾蘭的征服。都鐸王朝時期,英國加強了對愛爾蘭的控制,著手在島上建立法律和政治秩序。
1603年,斯圖亞特王朝入主英國,隨即有計劃地在愛爾蘭進行殖民活動。在政府的鼓動下,大批信奉新教的蘇格蘭和英格蘭移民來到了北部的厄爾斯特省。愛爾蘭人的大片土地被侵佔,天主教徒大多被趕到荒涼的西部,一小部分留下來的也幾乎淪為佃農。通過近10年的殖民活動,英國終於在厄爾斯特地區成功地建立了一塊新教殖民地,該地區的新教徒移民已超過了本地的天主教徒,由此埋下了沖突的種子。
英國革命時期,克倫威爾發動了對愛爾蘭的殖民戰爭。大批天主教徒遭屠殺,土地也被英國移民所瓜分。到17世紀末,愛爾蘭島已完全置於英國的控制之下。
在北美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愛爾蘭人發動了大規模的反英起義。英國當局進行了殘酷的鎮壓,並於1801年通過了「英愛合並法案」,正式將愛爾蘭納入了大英帝國的版圖,愛爾蘭從此徹底喪失了政治和經濟上的獨立地位。
合並以後,新教被宣布為愛爾蘭國教,而天主教徒則被剝奪了基本的政治和公民權利。英愛之間的民族矛盾更加激烈了,愛爾蘭人爭取民族解放的斗爭不斷高漲。「天主教徒解放運動」、「取消合並運動」、「芬尼亞黨人」的武裝起義、「青年愛爾蘭運動」,都一次次地動搖了英國的統治基礎。
19世紀70年代,一場大規模的愛爾蘭爭取自治地位的政治運動開始了。在愛爾蘭自治黨及愛爾蘭人民的堅決斗爭下,自由黨政府於1886年和1892年先後提出了兩個自治法案,但因黨內激進派及保守黨的堅決反對,法案兩次遭到否決。1912年,第三個自治法案出台並在下院三次通過。根據1911年制訂的新議會法,兩年後該法案將自動成為法律而付諸實施。也就在自治運動即將取得勝利的時候,一個堅強的反對核心在北部厄爾斯特地區形成了。
長期以來,新教徒占優勢的厄爾斯特地區也一直加入了愛爾蘭人爭取民族權益的運動。然而,隨著自治運動的興起及自治法案的提出,厄爾斯特地區的新教勢力逐漸脫離了這場運動,並加入了反對者的行列。從宗教信仰方面看,與南部愛爾蘭不同,厄爾斯特大部分居民信奉新教;同時,在英國的扶植下,該地區的工業發展較快,經濟發展水平相對高於南部各郡。宗教及經濟方面同英國的聯系緊密,因此極力擁護與英國合並,並在英國國內得到了保守黨的大力支持。最後,厄爾斯特地區所有反對地方自治的人聯合起來,並成立了其政治組織統一黨。他們簽訂了反自治的庄嚴盟約,並得到了47.1萬人的簽名。1913年,「厄爾斯特志願軍」成立,表示將用武力反對自治。在南部愛爾蘭,擁護自治的天主教徒以愛爾蘭共和兄弟會為基礎,也組建了「愛爾蘭志願軍」。就在雙方劍拔弩張、內戰迫在眉捷之際,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愛爾蘭南北方共同參加了英國的對外戰爭,暫時緩解了雙方的對立和沖突。
一戰以後,愛爾蘭人逐漸認識到,要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只有徹底地實現國家的獨立。這樣,愛爾蘭自治黨逐漸衰落下去。在1918年10月的議會選舉中,新芬黨人獲得了多數席位。他們宣布成立獨立的共和國,並得到了80%的愛爾蘭選民的支持。為了防止愛爾蘭在自治問題上走得更遠,也為了平息厄爾斯特地區的反對情緒,1919年12月,英國政府制訂了一份自治法修正案。根據新的方案,將在全愛爾蘭實行自治,在都柏林和貝爾法斯特成立兩個相互獨立的議會,但仍要派代表參加帝國議會。這份修正案於1920年12月成為正式法令。新教統一黨人對方案表示支持,並很快在北部6郡成立了自己的議會和政府,但屬於帝國政府的管轄。南部新芬黨人則堅決反對。經過兩年多的英愛戰爭,雙方達成了妥協,於1921年12月簽訂了條約。英國承認南部26郡作為享有自治自決的全權自治領,成立愛爾蘭自由邦;北部6郡仍以「北愛爾蘭」的名義,隸屬於英國的管轄。這樣,愛爾蘭島南北分裂的局面出現了。
自治政府成立後,北愛爾蘭地區的天主教徒成為少數,占總人口的33%,而新教徒佔了67%。天主教徒極力反對北愛新憲法及自治政府,拒絕參加新教徒占優勢的各級政府機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天主教徒逐漸放棄了對共和軍的支持,著手發動一場和平方式的民權運動。失去了依靠的共和軍,在此後的20多年時間內,也基本上放棄了暴力活動,轉而參加天主教徒的民權運動,北愛爾蘭局勢相對平靜下來。
1967年,主要由天主教徒組成的北愛爾蘭民權協會成立,綱領是爭取平等公民權及參政機會。民權協會發動天主教徒在各大城市舉行遊行示威,要求政府進行改革。在強大的壓力面前,北愛爾蘭政府採取了一些謹慎的民權改革措施。這引起了新教極端派,特別是橙帶黨的強烈不滿,他們鼓動一些新教徒在各地進行反政府大遊行,高呼「決不能讓步!」。同時,許多新教恐怖組織也應運而生,對大批參加民權運動的天主教徒進行了襲擊。愛爾蘭共和軍很快以「天主教徒保護者」的面貌復興了,在各地同新教極端派及其恐怖組織處於一種激烈的對抗之中。北愛爾蘭局勢又動盪起來。政府因無力控制局勢而幾次垮台,改革計劃宣告破產。
1969年,大規模的教派沖突開始出現。橙帶黨及新教恐怖組織襲擊天主教徒的活動一步步升級;天主教徒在共和軍的鼓動下,放棄了和平方式的民權運動,開始採取暴力手段同新教徒對抗。雙方的對立沖突日益尖銳,警察及政府已無力控制動盪的局勢,只能任其一天天地發展下去。北愛爾蘭瀕臨內戰邊緣。
8月,在德里和貝爾法斯特發生了持續數周的暴力沖突後,500名英軍奉命進駐北愛爾蘭。引後,英軍源源不斷前來增援。軍隊的到來並未能平息局勢,雙方的武鬥仍然有增無減。盡管英軍是為維持秩序而來,並表示不袒護任何一方。可實際上,卻相對縱容新教徒。這激起了天主教徒普遍的反對,愛爾蘭共和軍宣稱:「又一場英愛戰爭開始了。」
1971年8月,鑒於各大城市的暴力沖突,英國政府制訂了「特別權力法」,逮捕了幾百名恐怖活動嫌疑分子,其中絕大部分為天主教徒。這種明顯的對新教徒的偏袒引起了天主教徒的強烈不滿,並最終釀成了1972年1月30日在德里舉行的15000人的反政府大遊行。英國軍隊向遊行隊伍開槍,死傷幾十人,新教恐怖組織也趁機對遊行的天主教徒進行了襲擊。天主教徒及共和軍立即進行報復。
為了控制局勢,英國政府於1972年3月宣布,中止北愛爾蘭政府職權一年,將6郡置於英國的直接控制之下,並表示將盡快制訂一個解決北愛爾蘭危機的方案。
1973年3月,英國政府擬訂的北愛爾蘭憲法草案出台。根據這份解決方案,將按比例代表制原則,成立一個包括天主教徒在內的議會和政府,確認天主教徒在選舉、參政、就業、住房和教育等方面的平等權利。另外,還表示將成立一個由英國、愛爾蘭、北愛爾蘭三方組成的委員會來講座北愛爾蘭的前途。
6月,北愛爾蘭新的議會選舉開始,成立了以統一黨為首的聯合政府,代表天主教徒的溫和派政黨——社會民主工黨也參加了政權。
12月,英、愛、北愛三方關於北愛前途問題的談判開始。根據共同達成的協議,將成立一個由南北方相等代表參加的「愛爾蘭事務委員會」,講座雙方所關心的問題。同時,尊重北愛爾蘭多數人的意願,愛爾蘭承認英國對6郡的主權;而在徵得北愛爾蘭多數同意的情況下,英國也表示不反對愛爾蘭島的統一。
聯合政府的成立及解決北愛歸屬問題的協議,得到了大多數天主教徒的支持。但愛爾蘭共和軍卻認為,這標志著英國對北愛事務干預的永久化,因而表示強烈反對,並隨即在各地進行反政府恐怖活動。新教徒,特別是其極端派也表示不滿,因為他們一向反對天主教徒參予政權。兩派沖突不斷,到1974年春,北愛爾蘭死於暴力沖突的達1000人。動盪的局勢還波及到愛爾蘭共和國和英國本土。5月,在莫那根和都柏林,新教恐怖組織製造了多起炸彈爆炸事件,死傷數百人;愛爾蘭共和軍也在英國進行了一系列的爆炸、綁架及暗殺活動。
5月,尼爾斯特地區發生了由數萬名新教徒參加的大罷工。他們強烈要求內閣辭職、重新選舉議會,以期再度建立新教政權。在新教徒的強烈反對下,聯合政府終於垮台。北愛爾蘭再一次處於英國的直接控制之下。此後,英國又進行了幾次重建北愛爾蘭政權的嘗試,均以失敗告終。
1979年撒切爾夫人上台後,英國政府開始尋求愛爾蘭的合作,開始了英愛共同解決北愛爾蘭問題的進程。1982年10月,英國政府經過與各方的反復磋商,終於按比例代表制原則進行了北愛爾蘭議會選舉,中斷了13年的北愛爾蘭政權重於重建了。新政權得到了新教徒及大多數天主教徒的支持,只有愛爾蘭共和軍仍持強烈的反對態度。他們堅決要求英國停止對北愛事務的干預,英軍全部撤出北愛爾蘭,以實現全島的統一,並表示將用武力實現這個目標。
進入90年代以後,世界局勢和英國國內政治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北愛爾蘭邁向和平的步伐大大加快了。1992年梅傑政府上台後,加快了關於北愛爾蘭前途問題的談判。1993年底,英國與愛爾蘭在唐寧街發表聯合宣言。在北愛爾蘭是繼續留在聯合王國還是合並於愛爾蘭方面,英愛雙方均表示尊重6郡多數人的意願;同時,雙方一致認為,愛爾蘭共和軍只有宣布永久停止使用暴力,其政治代表新芬黨才能參加談判。
在美國的一再斡旋並做出若干許諾之後,愛爾蘭共和軍終於在1994年8月底宣布,完全停止軍事行動。10月,新教恐怖組織也宣布放棄暴力行為。
12月,英愛兩國同包括新芬黨在內的北愛爾蘭各派政治力量進行了談判,並於1995年2月簽署了一份框架文件。在政治解決北愛爾蘭問題上,這份文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進展。愛爾蘭首次承諾將修改憲法,取消對6郡擁有主權的條款;英國也表示將用法律形式確認北愛爾蘭居民有選擇自己未來的權利。文件還規定成立由南北方議會代表組成的跨界機構,以協調雙方利益。
框架文件得到了英愛兩國輿論論界及北愛爾蘭天主教政黨的普遍好評,只有新教統一黨表示異議。他們一向反對愛爾蘭插手北愛爾蘭事務,認為這最終會導致南北的合並。
但是,框架文件的達成,本身就是一個不小的成就,它為政治解決北愛爾蘭問題指明了方向。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解決北愛爾蘭問題已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因為北愛爾蘭問題由來已久、錯綜復雜,其和平進程不僅牽涉到北愛爾蘭兩派、英國、愛爾蘭,甚至還涉及到美國的利益。各方之間仍有很大的分歧,要想達成妥協實屬不易。因此,北愛爾蘭問題徹底解決,還需要走很長的一段路。
D. 愛爾蘭的歷史
主詞條:愛爾蘭歷史
公元前7000年左右,一批獵戶從大不列顛島來到愛爾蘭島,成為最早定居者。隨後相繼出現了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文明。
公元前6世紀,凱爾特人陸續從中歐入侵愛爾蘭,逐漸形成統一的文字和語言,建立起至少五個小王國,成為現代愛爾蘭人的祖先,但未能形成統一國家。
432年,聖帕特里克到此傳播基督教及羅馬文化。9世紀以後,不斷受到來自挪威一帶的維京人入侵。
1169~1171年,英王亨利二世率軍入侵。
1542年,英王亨利八世成為愛爾蘭國王,1560年起愛爾蘭多地出現反對英國殖民的戰爭。英國內戰後,英國人逐步蠶食了愛爾蘭的領土和主權。
1801年,愛爾蘭王國和大不列顛王國統一,愛爾蘭並入英國。
1845年因為馬鈴薯欠收問題造成愛爾蘭大飢荒,英國政府在能進口美洲糧食的情況下卻未提供太多協助,造成愛爾蘭人口減少了四分之一,讓許多愛爾蘭人對英國產生不滿,愛爾蘭獨立運動開始。
1916年,都柏林爆發抗英的「復活節起義」。
1919年,大多數於1918年大選中當選的愛爾蘭議員拒絕在英國下議院任職,他們自行組成了愛爾蘭議會(Dáil Éireann),並於1919年1月以獨立的「愛爾蘭共和國」的名義發布了單方獨立宣言。當時,愛爾蘭沒有得到國際上的承認,但在英愛戰爭(亦稱愛爾蘭獨立戰爭)後,英愛雙方代表達成英愛條約,給予愛爾蘭合法的自治權,即自治領地位。愛爾蘭成立愛爾蘭自由邦,領土包括愛爾蘭全島,但條約允許北方六郡(即北愛爾蘭)不參加愛爾蘭自由邦。愛爾蘭自由邦憲法同時規定,愛爾蘭為君主立憲制,愛爾蘭國王由英國國王兼任,同時設立總督職位,議會實行兩院制,成立「行政委員會」(即內閣),設立行政委員會主席職務。
1921年12月6日,英被迫允許愛南部26郡成立「自由邦」,北部6郡仍屬英國。
1937年12月29日,愛爾蘭採用了新的愛爾蘭憲法(愛爾蘭語:Bunreacht na hÉireann),將國名正式定為「愛爾蘭」(愛爾蘭語:Éire),宣布愛為主權、獨立、民主的國家,仍留在英聯邦內。設立愛爾蘭總統(愛爾蘭語:Uachtaráin na hÉireann)職位,但國王繼續根據成文法在國際上為愛爾蘭國的象徵。
1949年4月1日通過的愛爾蘭共和國法案最終廢除君主制,將國王職權全部交予總統,愛爾蘭成為共和國。根據愛爾蘭憲法第4條,「愛爾蘭(Éire)」為國家名稱,同時第2、3條宣稱愛爾蘭對北愛爾蘭也享有主權(此文已於1999年廢除),所以愛爾蘭共和國在外交領域一般也自稱「Éire」(如愛爾蘭憲法、愛爾蘭總統)。但由於英國對北方六郡實際行使主權,許多國家避免直接使用「Éire」字眼,以照顧北愛爾蘭的立場,避免偏袒之嫌。
1949年4月,愛爾蘭宣布成立共和國之後,自動退出了英聯邦。雖然愛爾蘭並沒有重新申請加入英聯邦,但是它保留了許多成員國的權利,在英國享有特殊地位。1949年4月18日英承認愛獨立,但北部6郡仍屬英國。
1955年,愛爾蘭加入聯合國,同時與英國合作解決北愛爾蘭暴力沖突問題。愛爾蘭與北愛爾蘭選民於1998年所通過的貝爾法斯特協議(英語:Belfast Agreement)正在實施中。
E. 英國——愛爾蘭戰爭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愛爾蘭人民的民族解放戰爭,雖然迫使英國同意建立愛爾蘭「自由邦」,但並回未達到原定的目的。愛答爾蘭被肢解了。英國資產階級仍保持了它在愛爾蘭的經濟地位。英愛戰爭之所以造成這種結局,主要是由於新芬黨右翼對民族解放運動規模之大和革命性之強感到害怕,而同英帝國主義妥協的結果。但愛爾蘭人民沒有停止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
F. 誰能幫我介紹一下歷史上英格蘭與愛爾蘭的戰爭
英格蘭人的祖先來自德國西北部,語言屬於印歐語系的日耳曼語族。
威爾士、蘇格蘭和愛爾蘭的居民都屬於凱爾特人的後裔,他們早於英格蘭人來到不列顛和愛爾蘭島,語言屬於印歐語系的凱爾特語族。
威爾士在英格蘭的西部,原為一個獨立的小邦,君主為Prince(親王、王子),名義上是英格蘭國王的臣屬。但英格蘭國王不滿足於這種關系,於13世紀征服了威爾士並殺死了威爾士的Prince。英王愛德華一世為了安撫威爾士人,答應了威爾士貴族們的條件:未來的威爾士親王應出生在威爾士,並且不會講英語。結果他將自己剛出生於威爾士的兒子立為威爾士親王,這從此成為歷代英國王儲的頭銜。
蘇格蘭在很長時間內是個獨立的國家,並且是英格蘭的老對頭。但兩國王室之間還是有婚姻關系的。特別是當兩國都成為新教國家後,兩國王室的親戚關系更加緊密。16世紀末,蘇格蘭的瑪麗女王因為弒夫而為國人所不容,不得不投奔她的表姐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結果被伊麗莎白囚禁並處死。有意思的是,瑪麗女王的丈夫是個英國貴族,這說明兩國之間關系的密切程度。
伊麗莎白去世後,瑪麗女王的兒子,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繼承了英國的王位,是為英國斯圖亞特王朝的詹姆斯一世,從此兩國的命運聯系在一起,但在法理上還是兩個國家。1640年英國革命期間一度廢黜國王實行共和制,蘇格蘭人為擁戴國王復位而進行了多年的戰爭。18世紀初,斯圖亞特王朝世系被來自德國的漢諾威世系取代,蘇格蘭人不願接受新的國王為蘇格蘭國王,為此再次發動叛亂,被英軍鎮壓,此後英國國會通過法律將兩國合並為一個國家。
愛爾蘭與蘇格蘭和威爾士又不同,它是被英國以武力強行征服的,但一直保持了天主教信仰,所以愛爾蘭人對英國一直不能認同。當年英國人在愛爾蘭佔有大片土地,愛爾蘭人則成為佃戶。19世紀時愛爾蘭因馬鈴薯病害而發生飢荒,英國地主不肯因此而減免地租,結果造成愛爾蘭人口的三分之一餓死,三分之一逃亡美國,至今愛爾蘭人談起此事還咬牙切齒。所以,愛爾蘭在英帝國中較早獲得獨立就不奇怪了。但以英國移民後裔為主的北愛爾蘭還留在英國版圖之內。
英國的國名: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這說明了英國各部分的法律地位。
有意思的是,在蘇格蘭與英格蘭合並之前,英語就取代土著的蓋爾語成為蘇格蘭的通用語言。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愛爾蘭,今天愛爾蘭人中會講愛爾蘭語的人數很少。這確實顯示出英語和英語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和同化能力。
有一部電影,叫[王者之心],可以參看一下哦,不過人家是以愛情為主,戰爭為輔的。
G. 愛爾蘭和英國的關系、歷史淵源
如同中國與香港、澳門、台灣一樣。
H. 愛爾蘭和英國有什麼恩怨
愛爾蘭和英國的歷史情仇,必須提到兩千年前的羅馬帝國。
1.羅馬人控制英倫回三島,英格蘭答,愛爾蘭和蘇格蘭之後,基督教成為那個地區普遍信仰的宗教。十六世紀之前,基督教會在歐洲一統天下,但是十六世紀發生驚天動地的宗教改革完全改變了歐洲。
2.基督教世界一分為:一方是原來的羅馬天主教(Catholicism),也稱為舊教,另一方是新出現的(Protestantism),抗議教派,也稱為新教,多數人習慣稱基督教。新教和舊教成為死敵。
3.新教教徒起來反抗羅馬教廷主要是不滿羅馬教會一手遮天,宗教世俗權力在握,腐敗墮落,背離了基督悲天憫人拯救世界的主旨。英國大部分地區改宗成新教的一派(英格蘭國教),而愛爾蘭人仍然堅持信仰羅馬天主教。
4.從此開始了英國新教教徒和愛爾蘭天主教徒之間的難解難分的歷史糾葛,直到現在。
I. 歷史上愛爾蘭和英國長期戰爭的主要原因
就像美國在阿富汗一樣,英國在愛爾蘭的駐守引起了民眾的反抗。
J. 請幫忙列舉一些英國重要歷史事件,要求比較麻煩。
北愛爾蘭問題(英語:The Troubles,愛爾蘭語:Na Trioblóidí),簡稱北愛問題,是用來描述從年代後期開始,到1990年代後期由1998年4月10日簽訂北愛和平協議中止,在北愛爾蘭發生的包括共和派與保皇派准軍事組織、皇家阿爾斯特警隊,英國陸軍與其他人員的公眾暴力活動,是愛爾蘭的周期性暴力沖突中的最新一輪。
北愛問題經常以不同的方式被稱作一場多方沖突,一場游擊戰,一場低烈度沖突,甚至一場內戰。
概述
北愛問題由30年來在北愛爾蘭的民族主義者(主要是羅馬天主教徒)社區和聯合主義者(主要是新教徒)社區的成員之間不斷重復發生的激烈暴力沖突組成。沖突是由北愛爾蘭在聯合王國內的爭議性地位與對佔少數的民族派社區的統治,以及佔多數的聯合派對民族派的歧視所導致。暴力活動的特徵是由准軍事集團進行的武裝戰斗,其中多數屬於愛爾蘭共和軍臨時派1969-1997年戰斗活動,目標旨在終結英國在北愛的統治與建立一個新的,「全愛爾蘭的」(all-Ireland),愛爾蘭共和國。
為回應這場戰役以及感覺北愛爾蘭的英國特質和聯合派的統治地位被不斷侵蝕,保皇派准軍事組織如UVF和UVA對民族派人口發動了他們自己的戰役。政府部隊——英國陸軍與警察(皇家阿爾斯特警隊)也牽涉其中。英國政府的觀點是,它的部隊在沖突中是中立的,試圖在北愛爾蘭維護法律與秩序。愛爾蘭共和派卻把政府部隊視為沖突當中的「戰斗員」,並以政府部隊和保皇派相勾結的活動來證明這一點。警方調查官進行的「徹底」調查表明,英國部隊,特別是RUC,與保皇派准軍事組織勾結,參與謀殺,並在根據要求調查此事時妨礙司法。
伴隨著暴力,北愛主要政黨之間,包括那些譴責暴力活動的在內,關於未來北愛爾蘭地位與北愛爾蘭政府構成問題上陷入了僵局。
北愛問題的終結來之不易,根據《貝爾法斯特協定》(一般被稱為「耶穌受難日協定」),北愛和平進程包括多數准軍事組織宣布停火並解除武裝,警察部門的改革和相應地從街道和敏感界線上比如南阿馬與弗馬納撤軍。該文件重申了長久以來未被歷任愛爾蘭政府完全認可的英國的一貫立場,即北愛爾蘭將保留在聯合王國境內直到大多數人投票脫離。另一方面,英國政府第一次承認該原則:即從所謂的「愛爾蘭因素」視角來看,愛爾蘭島的人民作為一個整體有權利,不受任何外界干擾,在雙方自願的情況下解決南北問題。 後者是從民族主義和共和派方面贏得支持的關鍵。協議也確定在北愛爾蘭建立一個權力共享的政府(現暫中止運作)。該政府必須由聯合派和民族派雙方黨派組成。
雖然北愛問題中積極的參與者人數相對較少,宣稱代表兩個社區的准軍事組織有時也並不能代表一般大眾,但是北愛問題牽涉到北愛爾蘭人民的日常生活,偶爾也會蔓延到英國和愛爾蘭共和國。另外,在1969年至1998年之間有好幾次看起來北愛問題可能升級為一場真實的內戰,比如1972年血腥星期天之後,又比如1981年愛爾蘭絕食運動當中,兩派進行互相敵對的大規模武裝。很多人今天仍然持有由於北愛問題形成的政治、社會與公共意見和觀點。
背景
歷史上的族群紛爭 1609-1886
愛爾蘭北部天主教徒和新教徒的沖突起源於英國1609年的阿爾斯特種植園殖民計劃,該計劃沒收當地人所有的土地,以英格蘭和蘇格蘭新教徒「種植者」移民阿爾斯特。當地天主教徒和殖民者之間的對抗導致了1641-年和1689-1691年兩者之間兩場血腥的民族-宗教沖突。英國新教徒在愛爾蘭的政治統治地位在這些戰爭與愛爾蘭刑法中得到保證,後者規定剝奪與英國國教會——聖公宗愛爾蘭教會——抵觸的所有人(包括天主教徒與不服國教者,比如長老會成員)的宗教、法律與政治權利。
18世紀後期刑法體系的崩潰預示了新一輪的社群沖突。特別是在1780年代解除對愛爾蘭天主教徒的租地活動限制之後,使得競爭加劇。因為天主教徒從前被禁止而現在被允許買地與經商,新教的「黎明小伙」(Peep O'Day Boys)組織對他們的社區的攻擊不斷增加。 在1790年代阿爾斯特的天主教徒建立了「保衛者」(The Defenders)組織進行反擊。這使得雙方陣營走向極端,新教社區之前對於民主改良主張日益開明的改革派人數劇減。
許多長老會教徒、天主教徒和自由派新教徒參加了聯合愛爾蘭人協會——一個受法國大革命鼓舞的民族主義運動組織,目標在於結束愛爾蘭的教派分裂,建立一個不分教派的獨立於英國的愛爾蘭共和國。但是,聯愛協的理想被1789年愛爾蘭叛亂的失敗,隨之而來的鎮壓與不斷持續的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間的教派暴力所擊碎。此外,更加強硬的新教徒被政府積極武裝起來以對抗激進分子。成立於1795年的橙帶黨是這場運動的歷史悠久的表現。產生的效果就是將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分成持久敵對的兩個陣營。
1801年愛爾蘭國會的取消與愛爾蘭並入聯合王國為兩個社區的對立提供了一個新的政治框架。另外,長老會教徒大部分放棄了他們之前與激進共和派的政治聯系,選擇了一種作為「保皇派」新教社區的一分子,與聖公會更趨同的身份。1829年天主教解放運動通過丹尼爾·奧康奈爾的政治鼓動,大幅消滅了法律上對天主教徒(大約占愛爾蘭人口的75%)、猶太人和其他不信國教者的歧視。但是奧康奈爾的長遠目標(解放運動的本質)是要解散1801年的聯合。他甚至在1843年1月1日自信但是錯誤地宣稱聯合王國將在那一年解散。奧康奈爾的和平主義、民主原則的民族主義迫切要求恢復愛爾蘭國會(被稱為「地方自治」)的主張,在之後的19世紀愛爾蘭政治舞台上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新教徒害怕成為天主教統治的愛爾蘭的少數派,趨向於支持繼續由英國統治。
現在沖突表現在了支持聯合法案的人和反對聯合法案的人之間。至1886年,隨著兩個社區組織了相對立的民族主義和聯合主義政黨,這一轉變得以完成。
至此,阿爾斯特聯合派也有了經濟動力——此地是愛爾蘭工業最發達和最依賴與不列顛及英帝國的貿易的地區。當前沖突的直接原因可以在20世紀早期關於地方自治和愛爾蘭獨立的爭論中找到。
愛爾蘭分治 1912–1925
至20世紀第二個十年,權力下放,或者有限的愛爾蘭自治,由於愛爾蘭議會黨的鼓動已經近在咫尺。大多數是新教徒並聚居在阿爾斯特的聯合派反對自治和愛爾蘭獨立,害怕生活在一個羅馬天主教會支配的壓倒性優勢的天主教國家。在1912年,聯合派在愛德華·卡森(Edward Carson)的領導下簽署了阿爾斯特同盟條約,誓言如有必要要用武力反抗權力下放。為此他們成立了准軍事組織阿爾斯特志願軍並從德國進口武器(復活節起義中的叛亂分子在幾年之後也照此辦理)。民族主義者組建了愛爾蘭志願軍,表面上的目的是確保一戰之後的權力下放不遭到英國或者聯合主義分子反抗。但是愛爾蘭志願軍逐漸被愛爾蘭共和兄弟會的成員滲透,比如帕特里克·皮爾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轉移了危機,推遲了愛爾蘭獨立問題的解決。權力下放雖然被英國議會通過,但是在戰爭期間暫緩實行。
但是這個問題被愛爾蘭志願軍的愛爾蘭共和兄弟會分子在都柏林發動的復活節起義所激發。雖然叛亂被鎮壓,起義的15名領導人被處決使愛爾蘭民族主義分子大大激進化。獨立問題在1918年12月達到頂點,分立主義的新芬黨贏得了愛爾蘭的大部分議席,在都柏林成立了愛爾蘭國會,脫離出聯合王國,雖然當時並未被英國或其他國家承認。同時,兄弟會志願者將自己看成愛爾蘭共和國的軍隊,開始在接下來的1919年1月發動對政府部隊的武裝襲擊,打死了在蒂珀雷里郡的索洛海德貝格(Soloheadbeg)運送葛里炸葯的兩名天主教警察。
1920年,一場愛爾蘭共和軍的志願者對英國政府軍的游擊戰期間,愛爾蘭政府法案將愛爾蘭島分成兩個分離的管轄區:「南愛爾蘭」與「北愛爾蘭」。愛爾蘭的分裂被1921年英愛條約確認,該條約終結了南部的游擊戰,建立了愛爾蘭自由邦——一個幾乎獨立的愛爾蘭國家(在1949年成為共和國並完全獨立)。這個協議承認了愛爾蘭人民中主要集中在古代的阿爾斯特省,希望作為一部分留在聯合王國內的新教徒和全體而言占壓倒性優勢的,要求從英國獨立的天主教徒之間的巨大分歧。
北愛爾蘭留在英國境內,雖然在一個獨立的政府體系下它擁有自己的議會和權力下放的政府。這個制度並不是聯合派要求的,但是卻因政府急切希望擺脫困擾威斯敏斯特國會多年的「愛爾蘭問題」而被包括在協議內。然而,聯合主義分子立即向新政府示好,將北愛爾蘭看成一個按照民主原則、法制和境內大多數人留在聯合王國內的意願成立的政體。但是愛爾蘭民族主義者將愛爾蘭分治看成是非法和專制地將愛爾蘭島違背大多數人民意願而分裂開來,並且爭論道北愛爾蘭政府既不合法也不民主,而是故意劃分的聯合主義分子多數選區造就的。
北愛爾蘭的民族派開始占人口35%[來源請求],並不接受新政府的合法地位。北愛問題的根本在於聯合派政府在北愛爾蘭整合天主教/民族派的失敗,後者更傾向支持一個統一的愛爾蘭,拒絕放棄民族統一。
北愛爾蘭在暴力中誕生——共有557人在1920-1922年愛爾蘭獨立戰爭前後的政治性或宗教性暴力活動中被殺。其中303人是天主教徒(包括共和軍成員),172人是新教徒,82人是皇家愛爾蘭警隊或者英國陸軍人員。貝爾法斯特見證了大多數暴力事件的發生:452人被殺,267名是天主教徒,185名是新教徒。 雖然在島上其他地方,沖突很大程度上在愛爾蘭共和派游擊隊和英國軍警之間產生,在北方卻被打上了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間的族群沖突的烙印。北方地區的暴力模式是,共和軍襲擊安全部隊,保皇派組織(包括B特後備警察部隊)殺害天主教徒作為報復。民族派將這種暴力活動——特別是在貝爾法斯特——描述為一場對本社區的「大屠殺」(pogrom)。
比如在1920年,共和軍在利斯本的一個新教教堂周日禮拜之後,暗殺了警隊的地區巡官斯旺奇,造成城內佔四分之一的天主教區大部被焚毀。但是,盡管受害者中天主教徒占不成比例的多數(58%的受害者來自占貝爾法斯特30%人口的該社區),雙方都對暴行負有責任,且近半數受害者是新教徒。愛爾蘭其他地區的民族主義者為了回應對天主教徒的襲擊組織了一場對北部商品的抵制,且某些人(包括愛爾蘭自由邦的邁克爾·柯林斯)計劃軍事進攻北愛爾蘭。該計劃被在愛爾蘭民族主義者內部派別之間爆發的愛爾蘭內戰(1922-1923)打斷,在此期間北方政府反而鞏固了它的存在。另一個之後對北愛爾蘭有著主要影響的愛爾蘭內戰後遺症是被邊緣化的殘存下來的愛爾蘭共和軍。它對兩個政府而言都是非法的,在意識形態上也致力於用武力推翻兩者重新建立1919-1921年的愛爾蘭共和國。
1925年許多民族主義者期望廢止分治,至少讓邊界委員會把北愛爾蘭的大部分割讓給自由邦。但是委員會建議不對邊界做大的變動——事實上使愛爾蘭分裂永久化。此時,愛爾蘭自由邦正式承認與接受了邊界。在1937年,埃蒙·德瓦萊拉在愛爾蘭憲法第二條與第三條中主張整個愛爾蘭都都是自由邦領土。但是,該條款規定「擱置對國家領土的重新整合」,南部國界與1922年相比保持不變。
北愛爾蘭——「新教國家」? 1925–1968
雙方都根據自己的解讀敘述各自的觀點。阿爾斯特聯合黨北愛爾蘭總理詹姆斯·克雷格在1937年回應南方領導人埃蒙·德瓦萊拉1935年的愛爾蘭是一個「天主教國家」的斷言時說到了「新教國會和新教國家」。從聯合派觀點來看,北愛爾蘭的民族派天生不忠,下定決心要強迫他們(新教徒和聯合派)進入一個統一的愛爾蘭。這個威脅被看成必須給聯合派在住房、就業和其他方面特殊待遇。天主教徒流行的大家庭和快速的人口增長也被看作威脅之一。
前北愛爾蘭第一部長大衛·特林布爾承認這段時期的北愛爾蘭對天主教徒成了「一幢冰冷的房子」。然而,直到1990年代,聯合派政治家們都能以北愛與26郡政權相較而言的經濟成功來為北愛爾蘭的存在辯護。從民族派的觀點來看,持續的對天主教徒的歧視只能證明北愛爾蘭是個天生腐敗的、英國人強加的政權。受人爭議的愛爾蘭共和國總理查爾斯·豪希(Charles Haughey)的家庭在1920年愛爾蘭問題開始時逃到倫敦德里郡,他把北愛爾蘭描述成「一個失敗的政體」。聯合派忽視了愛德華·卡森在1921年的警告——對天主教徒的疏遠會使北愛爾蘭一誕生就陷入不穩定。
在1920年代早期最初的愛爾蘭問題之後,北愛爾蘭時不時會有動亂事件發生,1940年代共和軍有一場簡短而成果有限的戰役,在1950年代另有一場流產的戰役。但在1960年代早期北愛十分平靜。
但是,有一個潛在的不穩定信號,那就是某些極端保皇派在1966年建立了一個非法的准軍事團體——阿爾斯特志願軍(名字來自1912年反權力下放民兵組織)。這個團體犯下三樁教派主義謀殺案,兇手被繩之以法,判刑入獄。該團體仍然存在並將在北愛問題中再次浮現。這些保皇派分子其中之一,加斯蒂·斯班斯(Gusty Spence),在為其長期效勞之後,為他的行為道歉並成為北愛主流政治成員之一。
北愛問題的開端
北愛問題廣為人知的開端是在1968年,北愛爾蘭民權協會(NICRA)的遊行中暴動與騷亂此起彼伏。這個團體在1967年發動了一場和平民權運動,借用了美國馬丁·路德·金博士的民權運動的語言和標志。NICRA尋求為北愛的天主教與民族派平反。他們特別希望:終結不公正的選區劃分,這將所有天主教徒限制在有限的選區內,使地方評議會失去代表性(特別是在德里市);廢止地方政府選舉中的納稅人特權,這給了新教徒(往往更加富有)超出比例的選舉權;以及廢除被看成針對民族派社區的特別權力法案(許可拘留和其他鎮壓手段)
開始時,北愛總理特倫斯·奧尼爾對這場看來溫和的運動贊賞有加,保證對北愛進行改革。但是他遭到許多聯合主義強硬派分子強烈反對,其中包括威廉·克雷格與伊恩·佩斯理,後者指責他是「叛徒」(sell out)。某些聯合主義者馬上懷疑民權協會是愛爾蘭共和軍的「特洛伊木馬」。暴力活動在幾場民權遊行中發生,保皇分子用大棒攻擊民權示威者。皇家阿爾斯特警隊被廣泛譴責為支持保皇派,亦被認為應對允許暴力活動負責。
多數保皇派仇視民權運動的行為與領導人煽動聯合派群眾的恐懼感,宣揚共和軍不止在幕後支持民權協會,而且在計劃一輪新的攻勢有關。實際上共和軍已經窮途末路,只有很少的武器,日益強調非暴力政治。北愛問題的第一輪爆炸活動(主要指向電廠和其他基礎設施)是由保皇派的UVF在1969年進行的,旨在訓練和栽贓給共和軍。
族群沖突在1969年惡化。在一月,一場「人民民主」組織從貝爾法斯特到德里的遊行被保皇派在倫敦德里郡的本托雷特(Burntollet)襲擊。RUC被指責未能保護遊行者。接下來的幾月在德里和貝爾法斯特的民族派區域立起了路障。這場騷亂在澤區暴動(1969年8月12日-1969年8月14日)到達頂點——一場大規模族群暴動在德里的警察和民族主義分子之間爆發。騷亂在澤區的天主教居民、警察與德里青年學徒成員之間爆發,因為後者沿著城牆遊行時穿過澤區。
警察和保皇派為一方,澤區居民為另一方的騷亂在英國軍隊派來恢復秩序之前持續了兩天。這場「戰役」觸發了貝爾法斯特、牛里、斯特拉貝恩等地從1969年8月14日開始的教派騷亂,使很多人喪生,多所住房被焚燒。騷亂是由民族派為了支持澤區軍民發起的示威引起的,在一顆手榴彈扔向一所警察局後騷亂升級。RUC作為回應部署了裝備勃郎寧機槍的裝甲車,並在貝爾法斯特民族派的福爾斯路地區打死一名9歲男童。保皇派群眾以攻擊天主教地區作為對暴力活動的回應,孟買街(Bombay Street)、馬德里街和其他天主教區街道的大部分被付之一炬(見北愛爾蘭1969年騷亂)。第一名被害的警察維克多·阿巴克爾(Bombay Street)是被保皇派而不是共和派射殺的。
民族派宣稱皇家阿爾斯特警隊在這些騷亂中輔助或至少沒有積極反對保皇派。共和軍也被自己的支持者廣泛批評在1969年8月貝爾法斯特騷亂中沒有能夠保衛天主教社區,致使7人被害,750人受傷,1505家天主教徒無家可歸——幾乎是強占的新教徒房屋的五倍。一名天主教牧師報告說他的教區居民把共和軍輕蔑地稱作「跑路軍」(I Ran Away)。
北愛政府要求英國政府在北愛爾蘭部署英軍恢復秩序。民族派一開始歡迎軍隊,經常為士兵送水送飯,因為他們不信任警察的行動會不偏不倚。但是因為軍隊下手過重而被認為偏向聯合派,這種關系迅速惡化。
很多聯合派分子將民權運動視為北愛問題的起因。他們堅持運動動搖了政府,製造權力真空使准軍事組織見縫插針。其他人,主要但不是全部為民族派,堅持認為民權運動和伊恩·佩斯利與其他保皇派的反對,只不過是一個本身生來墮落,必定垮台的教派主義政府制度的先兆而已。
暴力頂峰與北愛議會的解體
1970年至1972年北愛爾蘭經歷了政治暴力活動的大爆發,1972年到達頂峰,近500人喪生。這些年份里暴力升級有許多原因。
聯合派相信主要原因是脫離老愛爾蘭共和軍的愛爾蘭共和軍臨時派(臨時派共和軍)的成立。當老共和軍(被稱為正統派共和軍的殘余成員)擁抱非暴力群眾運動時,新的臨時派共和軍卻決心發動「武裝斗爭」來反對英國在北愛的統治。新共和軍希望展現「天主教社區保衛者」的教派特點,而不是像「正統派」一樣尋求兩個社區勞動階級的聯合。聯合派將這場進行中的斗爭看成是北愛問題的主要原因和持續因素。
內容太多,貼不下了,更多自己看網路吧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400114.htm